中小学生必读丛书:人类的故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15 21:57:56

点击下载

作者:(美)房龙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小学生必读丛书:人类的故事

中小学生必读丛书:人类的故事试读:

前言

汉斯及威廉:

当我只有十二三岁的时候,我的启蒙老师--舅舅,使我爱上书籍和图画,他答应带我去探险,一次难以忘怀的探险--他带我到鹿特丹的一个老圣劳伦斯教堂的塔楼顶上。

我们选了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教堂的司事拿着一把巨大的钥匙,它绝对能够和圣彼得的钥匙相媲美,为我俩打开了那扇通往塔楼顶部的神秘大门。他说:“当你们想出来的时候,拉拉铃就可以了。”话音刚落,他关上了大门,生锈的铰链还发出吱吱的声音,一下子我们就与熙熙攘攘的街道隔绝了,大门把我们锁在了一个全新的陌生世界里。

在我的生命中,我第一次发现了“能够听得见的寂静”这种现象。当我和舅舅走到第一段楼梯时,在我对的自然现象的有限的知识里面又深刻地体会到可以触摸到的黑暗。一根火柴为我们指引方向。我们一层一层地往上,第二层,第三层,第四层……,已经记不清是第几层了,上面的楼梯仿佛没有尽头。最后,我们一下子走进了一片巨大的亮光之中。塔楼的这层与教堂的顶部是齐平的,这是储藏室,零散地堆放着一些古老信仰的圣像,它们在很多年前就被这座城市的善良居民们抛弃了,在这些被抛弃的圣像们身上,积了一层厚厚的尘土,这些对我们的祖先来说是代表生死的重要信物,但是在这里却沦为了尘埃和垃圾。在这些雕像间净是老鼠搭的窝,一尊仁慈的圣像伸出的双臂间净是机敏的蜘蛛织出的网。

再上一层楼梯,终于被我们发现了,光亮原来是从这里的一个敞开的窗户里透进来的。巨大的窗户外面是深沉的铁条,无数只鸽子把这么高的地方作为它们舒适的居所。风透过铁栅栏吹进来,空气中沉浸着一种神秘却又令人愉悦的旋律。仔细一听,这声音原来是从我们脚下传进来的喧嚣的城市的声音。遥远的距离把这些旋律过滤得清澈而又干净。

楼梯到这一层就结束了,如果再往上爬就必须要借助梯子。我们小心翼翼地爬完第一架又旧又滑的梯子,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个崭新而又伟大的奇观--城市的时钟。看到它,我仿佛看到了时间的心脏,我听到了时间飞速流逝的沉重的脉搏声,一秒、两秒、三秒,一直到六十秒。正在这时,伴随着一阵突然发出的震颤声,仿佛所有的齿轮一齐停止了转动,永恒的时间长河在这里被切断了。再往上一层是许许多多的钟。有优雅的小钟,还有体形巨大、令人畏惧的巨型大钟。房间的正中间是一口大钟。当它在半夜敲响时候,告诉人们某一处发生了大火或洪水时,我总是吓得浑身僵硬、体出虚汗。然而现在,这口大钟却被笼罩在如此寂静庄严的气氛中,仿佛正在回忆过去的600年里,它和鹿特丹人民一同经历的那些欢乐与哀愁。大钟的旁边挂着一些小钟,它们摆放得整整齐齐,样子活像老式药店里面摆放的大口瓶子。

我们接着往上爬,再次进入到一片漆黑当中。此时的梯子也比刚才的更加陡峭、更加危险了。爬着爬着,忽然间,我们呼吸到了浩瀚的广阔天空中那清新的空气了,这时,我们已经来到了塔楼的最高点。头顶上是一望无际的蓝天,脚底下的城市就像是一个由积木搭成的玩具。人们像蚂蚁一样匆匆来去,人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忙着自己的事情。远远望去,在一片乱石堆外,是乡村宽阔的绿色田野。

这是我对广阔世界的最初一瞥。

从那以后,我一有机会就会到塔楼顶部自寻其乐。登上楼顶可是一个体力活儿,但我体力上的付出能使我得到充分的精神回报。并且,我非常清楚这份回报是什么。在这里,我可以纵览大地和天空,我可以从我那位好心的朋友(塔楼看守人)那里听到许多精彩的故事。在塔楼一个隐蔽的角落里,有一间小房子,看守人就住在这个小房子里面。他的职责就是照顾城市的时钟,同时,他也是照顾所有时钟的细心的父亲。他还密切地注视着这座城市,一旦有灾难的迹象他就会敲钟发出警讯。

他熟悉历史故事,历史对他来说是活灵活现的事情。他会指着一处河弯对我讲道:“看那儿!就是那儿,我的孩子,你看到那些树了吗?那儿就是奥兰治亲王挖开河堤,淹没大片农田的地方。为了拯救莱顿城,他必须这么做。”他还给我讲老梅兹河的历史故事,讲解这条宽阔的河流是如何由便利的海港变成这壮观的大马路的。还有著名的德·鲁伊特与特隆普的船队的最后出航,他俩为了探索未知的海域,让人们能够自由地航行在这片汪洋大海上,从此再也没有回来。

再往远处看是一些小村庄,围绕在保护它们的那座教堂四周。很多年以前,这里曾经是守护圣徒们的居所。远远望去是德尔夫的斜塔,它那高耸的拱顶见证了沉默者威廉遭惨遭暗杀的事件。格罗斯特就是在这里发明的拉丁文语法。再远些,那个又长又矮的建筑就是高达教堂,早年曾经有一位智勇双全的伟人居住在这里,他就是著名的埃拉斯穆斯高达教堂里一个被收养的孤儿。

最后,我们的目光落在了那片浩瀚无边的海洋的银色边际上。它与近在脚下的大片屋顶、烟囱、花园、学校、铁路等建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们把这片拼凑在一起的土地称为自己的“家”,但塔楼却赋予了旧家新的启示。从塔楼顶部俯瞰下去,那些杂乱无章的街道与市场,工厂与作坊,全都变成了展示人类能力和目标的标志。更加有益的是,纵观人类的辉煌历程,能使我们鼓起新的勇气,直接面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困难。

历史是一座雄伟壮丽的经验之塔,它是时间在流逝的岁月中苦心搭建起来的。要想登上这座古老的塔楼顶端去一览众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里虽然没有电梯,但是年轻人只要有强壮的双脚,就能够完成这次艰苦的攀登之旅。

在这里,我送给读者一把打开世界之门的钥匙。当你们返回的时候,就能够理解我现在为何如此热情了。

亨德里克·威廉·房龙

第一章 人类历史大舞台

人类一直都生活在一个巨大的疑问中

我们是谁?

我们从哪里来?

我们要去哪里?

人类凭借着坚持不懈的勇气与毅力,慢慢将这个问题推至越来越远的边界,步步逼进答案的边缘。

然而直到现在,我们还没有走出多远。我们知道得依然很少,但至少我们能够准确地推测出许多事情来。

在这一章里,我将要告诉你们,人类历史的舞台是怎样被搭建起来的。如果我们用一定长度的直线来表示动物生命可能在于地球上存活的时间,那么在它下面最短的那条线则表示人类或者在某种程度上与人的生命类似的动物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时间。

人类是最后出现在地球上的动物,然而却又是最先学会用脑力征服大自然的。这就是我们要研究人,而不是研究像猫、狗、马或者其他动物的原因。要知道,在这些动物的背后,同样也留下了许多非常有趣的历史。

据目前所知,我们最初居住的这颗行星,是一个燃烧着的巨大球体。然而相对于浩瀚无垠的宇宙来说,它只不过是一块渺小的烟云而已。经历了几百万年,它的表面渐渐地烧尽,并且覆盖了一层薄薄的岩石。就是在这片没有一丝生命迹象的岩石上,不断地被暴雨冲刷着,雨水把坚硬的花岗岩慢慢地侵蚀掉,冲刷下来的泥土被带到云雾缭绕的高耸的峡谷,最后,雨过天晴,太阳破云而出。遍布在这颗星球上的许多小水坑逐渐扩展成了东西半球的巨大的海洋。

在以后的某一天,最美好的奇迹发生了:在这个死气沉沉的世界上终于有了生命的迹象。

第一个存活下来的细胞漂流在海洋中。

它漫无目的地随波漂荡了几百万年。在这个过程中,它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些习性。这些习性使它能够在环境恶劣的地球上更加容易地存活下去。这些细胞中的其中一部分成员认为待在黑漆漆的湖泊和池塘的底部最舒适,于是它们在被雨水从山顶冲刷到水底的淤泥间扎根,变成了植物。而另一些细胞情愿四处游荡,于是它们长出了各种各样一节一节的腿,像蝎子一样,在海底植物和貌似水母一样的淡绿色的物体间爬行。还有一些身上长满了鳞片的细胞,它们用游泳一样的动作四处游荡,寻找食物。慢慢地,它们变成了海洋中各种各样的鱼类。

与此同时,植物的数量也在慢慢增长,海底的空间已经容纳不下它们了。为了生存,它们不得不寻找新的栖息地,无耐只能在沼泽地和山脚下的泥岸处安置新家。每天的潮汐都会淹没它们,让它们能够品尝到故乡的咸味。在剩下的时间里,它们不得不在这极不舒适的环境中学习如何适应,争取在地球表面上的稀薄空气中生存下来。历经长期训练,它们终于学会了如何才能在空气中生存,就像以前在水中生活一样。它们的身体逐渐增大,变成了灌木和树林。最后,它们还学会如何使自己开出美丽的花朵,让忙碌的大黄蜂和鸟儿把自己的种子带到遥远的地方,使整个陆地都能覆盖上碧绿的原野和树木的浓荫。

这时,一些鱼类也开始陆续离开海洋。它们学会用鳃和肺呼吸。我们称它们为两栖动物,意思是说,它们无论是在水里还是在陆上都能同样悠游自在地生存。当你看见在路边上的一只青蛙,它就能告诉你作为两栖动物能够自在地穿梭于水陆之间的乐趣。

一旦离开了海洋,这些动物就会变得越来越适应陆地上的生活。它们当中的一些就成为像蜥蜴一样的爬行动物,它们和昆虫一同分享森林的寂静。为了能够更迅速地穿过松软的土地,它们慢慢地长出了四肢,体形也相应地增大。最后,整个世界都被这些高达三四十英尺的巨形动物占领。它们和大象玩耍,就如同身体强壮的老猫挑逗自己的小崽子。生物学手册把这些庞然大物称为鱼龙、斑龙、雷龙之类的恐龙家族。

后来,这些爬行动物家族中的一部分成员开始到迁移到上百英尺高的树顶上生活。它们不再用腿来走路,就可迅速地从一棵树枝跳跃到另一棵树枝上,后来却变成了在树上生活的生存技能。于是,它们身体的两侧和脚趾间逐渐形成了一种类似降落伞状的肉膜,在这些薄薄的肉膜上长出了美丽的羽毛,尾巴就变成了方向航。就这样,它们能够在树林中自在地飞行,进化成了真正的鸟类。

就在这时,一件诡异的事情发生了。这些庞大的爬行动物在很短时间内全部灭绝。我们无从考察其中的原因。可能是气候的突然变化,也可能是由于它们的身体太庞大,以至于难以行动,再也不能游泳、奔跑和爬行。它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眼睁睁地看着诱人的蕨类植物和树叶近在眼前却不能充饥,只能活活地饿死。不管出于什么样的原因,统治地球数百万年之久的古爬行动物帝国到此就灭绝了。

如今,地球开始被不同种类的动物占据。这些动物属于古爬行动物的子孙,但是它们的性情与体质都与自己的先祖完全不同。它们用乳房“哺乳”自己的后代,因此,现代科学把这些动物称为“哺乳动物”。它们褪去了鱼类的鳞甲,没有像鸟儿一样的羽毛,只是全身覆盖着浓密的毛发。自此以后,哺乳动物发展成比其他动物更好地延续种族的习性。比如,雌性动物会把产生下一代的受精卵孕藏在身体里,直到它们孵化出新的生命;比如,当其他动物还把自己的孩子暴露在严寒酷热的天气中,任凭猛兽袭击时,哺乳动物却将自己的下一代长期留在身边,在它们还没有能力应付各种天敌的阶段保护它们。这样,年幼的哺乳动物就能够得到最佳的生存机会,因为它们能从自己的母亲身上学习到很多生存本领。如果你看过母猫教小猫如何照顾自己,如何洗脸,如何捕捉老鼠等,你就能理解这一点了。

不过关于这些哺乳动物的信息,不用我说太多。它们遍布你的生活,你早已对它们非常熟悉。日常生活,它们是你的伙伴,经常出没于街道和家里。在动物园的铁栅栏里面,你还能欣赏到一些不太熟悉的哺乳动物的尊容。

现在,我们走进了历史发展的分水岭。就在这时,人类一下子脱离了动物沉默无语、生生死死的生命历程,开始运用大脑掌控自己种族的命运。其中一头智慧超群的哺乳动物在寻找食物栖身之处的技能方面,大大超越了其他动物。它不但学会了用前肢捕捉猎物,并且通过长时间的训练,它还进化出手掌一样的前爪。后来,经过无数次的尝试之后,它还学会了利用自己的两条后腿直行站立,并且能够保持身体的平衡。(直立行走是一个非常困难的动作,尽管整个人类已经直立行走了数百万年,但是每一个小孩中都必须得从头学起。)

这种哺乳动物看起来既像猿又像猴,但是比两者都要优秀,它成了地球上最成功的猎手,并且能够适应各种气候条件。为了使自己能够更加安全,更有利于互相照顾,它们经常成群结队地行动。一开始,它只会发出一些奇怪的咕嘎声、吼声,以此来警告自己的子女们身边有危险。经过几十万年的发展进化,它们竟然学会了用喉音来交谈。

你也许觉得这些非常难以置信,其实这种动物就是我们人类的先祖。

第二章 人类的祖先

“真正”的人类到底是什么模样,我们了解得非常少

他们没有留下任何照片和图画。但是在古代土壤的最深处,我们经常能挖到几片他们的骨头。这些骨头的碎片与一些早已消失在地球上的动物碎骨静静地躺在一起,仿佛告诉人类,地球的表面发生过巨大的变迁。就是那些把人类与动物等同在一起的人类学家,用毕业的精力潜心研究的科学家们,拿到这些碎骨,经过长期的揣摩,如今已经能精确地刻画出我们人类的始祖的模样来了。

人类最早的祖先是一种面貌丑陋、毫无本领的哺乳动物。他的身高不仅比现代人矮小很多,而且经过长期的风吹日晒,他们的皮肤变成了丑陋的深棕色。他们的头上、手上、腿上以及全身的大部分皮肤都长满了长长的粗糙毛发。他们的手指细而有力,犹如猴子的爪子。他们的前额很低,下颚看起来类似于那些习惯把牙齿当成刀叉的食肉野兽。他们赤裸着身体,除了偶尔能看到咆哮的火山喷出燃烧的岩浆和浓烟吞噬着大地以外,还不知道“火”是什么。

他们居住在大森林中的阴暗潮湿处。直到今天,非洲原始的俾格米部落还居住在这样的地方。当他们感到饥饿的时候,就会吃一些生树叶和植物的根茎,或者从鸟窝里偷走鸟蛋,喂养自己的孩子。如果走运,经过一场漫长追逐,他们还能抓到松鼠、小野狗或是老鼠等小动物,来解解馋。他们吃任何东西都是生吞活剥,因为他们还没有发现经过火烤的食物味道会更好。

白天,这些原始人会在莽莽林海中四处穿行,寻找可以吃的东西。一到夜幕降临的时候,他们就会把自己的妻子儿女藏在空树干里或者巨石后面。他们身边净是凶猛危险的野兽,他们习惯在夜间悄悄地行动,为自己的配偶和幼崽寻找食物,他们都很喜欢人肉的味道。这里是一个你死我亡的世界,可见,人类早期的生活有多么悲惨,充满了无数的恐惧和痛苦。

夏天,人类被炎炎烈日炙烤;冬天,他们的孩子会冻死在自己的怀里。当他们在追捕野兽的时候不小心摔断骨头或是扭伤脚踝,没有人能照顾他们,他们就只能在惊恐和痛苦中自生自灭。

动物园里充满了动物们许多稀奇古怪的叫声,早期的人类同样也喜欢发出急促混沌的怪叫。也就是说,他们不断地重复着一些相同的声音,因为他们希望听到自己的声音。慢慢地,他们突然意识到,可以利用喉部发出的声音去提醒自己的同伴。当遇到某种危险悄悄地接近的时候,他们就会发出具有特殊含义的尖叫声,比如,“那边有一只老虎”或者“这边有五头大象正在过来”。同伴听见警告,也会相应地回吼几声,表示“我看见了”或者“我们快藏起来吧”。这也许就是所有语言的起源。

这正如我前面提到过的,我们对这些起源了解得甚少。早期的人类不会根据需要制造工具,不会修建房屋。他们活着、死去,除了能给后人留下几根锁骨和头骨的碎片以外,再没留下任何的线索供后人追寻他们的踪迹。我们只能知道在几百万年前,地球上曾经生活着某种与其他所有的动物都截然不同的哺乳动物。他们很有可能是由一种像猪一样的动物进化而来的。他们不但学会了用下肢直立行走,还能把前爪当成手来使用。他们的这些特点又恰巧与我们的祖先动物可能具有某种联系。

总之,我们对人类祖先的了解就只有这些了,其他的秘密仍然隐匿于黑暗之中。

第三章 最初的人类

史前的人类可以为自己制造需要的工具了

早期的人类不知道时间是什么,他们从来不记录生日、结婚纪念日或者悼亡日等一些有意义的日子,他们也不理解什么叫日、月、年。但是他们找到了一种普遍的方法——季节的变迁。他们发现,经历了寒冷的冬天后,温暖惬意的春天就不远了;伴随着春天悄悄地离开,炎炎的夏日就来了,树上的果实饱含甜甜的浆汁,野麦穗迎风招展,等待他们收割;然后夏天结束,秋天的阵阵狂风会卷光树枝上所有的叶子,一些动物早已为漫长的冬眠做好了准备。

这时,发生了一件与众不同的恐怖事情,它与气候有关。温暖的夏日姗姗来迟,甜美的果实无法成熟。而在那些绿草如茵的群山顶上,现在却被一层厚厚的积雪所覆盖。

后来的一天早上,一群野人忽然从山上冲下来。他们看起来与住在山脚下的居民有很多不同点,他们骨瘦如柴,看起来就像饿了好几天似的。当地的居民听不懂他们叽叽咕咕的语言,可是看他们的样子,好像是在说自己想吃点东西。当地的食物不够同时养活当地的居民和新来的人,可是过了几天这些人还是赖着不走,于是,一场可怕的战斗就这样发生了。人们相互撕咬,近乎疯狂地进行肉搏。有的全家被杀死,存活的人就会逃回山区,死在下一场袭来的暴风雪中。住在森林里的当地居民也吓坏了。现在,白昼越来越短,而夜晚却又变得极其寒冷。

最后,在两座高山之间的裂缝中,出现了许多绿色的小冰块。它们迅速膨胀,变成巨大的冰川,沿着山坡滑落下来,把巨大的石块推到山谷中。在雷鸣般的巨响中,夹杂着冰块、泥浆和花岗岩,呼啸着席卷过森林,许多人还在睡梦中就遭到了灭顶之灾。百年的老树齐腰折断,倒在森林的熊熊大火中。随后,大雪也纷纷扬扬地下了起来。

绵绵不绝的大雪下了好几个月,植物都冻死了,大群的动物逃往南方,寻找温暖的太阳。人类背起自己年幼的孩子,跟着动物一同踏上了逃难的旅程。但是他们走路的速度比那些用四肢奔跑的动物慢得多,严寒却毫不留情地紧跟其后。他们不得不迅速想出解决办法,否则只有死路一条。事实证明,人类更情愿开动脑子。在冰川纪,有四种情况给人类带来了致命的威胁,他们最终想出了对付所有困难的办法,使自己幸免于难。

首先,人类必须懂得穿衣服能够抵御寒冷,否则只能冻死。于是,他们学会了如何制造捕猎的陷阱:挖一些大坑,在上面铺上枝条和树叶,一旦有熊和鬣狗掉下去,他们就用石块砸死它们,用它们的毛皮做成大衣。接下来就是解决住房问题,这似乎是个非常简单的问题。许多动物都有睡在黑糊糊的山洞的习性。现在,人类也模仿着动物的样子,他们把动物们从这温暖的巢穴中赶出去,自己住了进去。

可是即便有厚厚毛皮大衣穿、有温暖的山洞住,这样恶劣天气对大部分人来说也是非常寒冷的。老年人和小孩会成批地冻死。这时,有一个聪明的人想出了用火御寒的主意,他想起来有一次在森林里差点被火烤死的事。那时,对人类来说火是一个凶险的敌人。可是面对冰天雪地,火能变成人类的一个助人为乐的朋友。这位天才把干枯的树干拖进了山洞,在一棵着火的树上摘下一根燃烧着的枝条,点燃了洞里的枯树干。熊熊的火光把黑暗寒冷的洞穴一下子变成了一个温暖宜人的房间。

一天傍晚,一只死了的鸡不小心掉进了火堆。开始,没有人在意这事儿,直到烤熟的鸡散发出的阵阵诱人的香味飘进人们的鼻孔时,人们啃了一口尝尝味道,这才发现,原来经过火烤的肉食味道要比生吃好许多倍。自此以后,人类便抛弃了长期以来和动物的一样生吃食物的习惯,开始吃熟食了。

慢慢地,数千年的冰川纪过去了。只有那些心灵手巧的家伙们幸存了下来。而对寒冷和饥饿,他们不得不日夜不停地与困难搏斗,受生活所迫,他们发明出各种各样的工具。他们学会了如何磨制锋利的石斧,制造坚硬石锤;为能够安全地度过漫长的寒冬,他们还必须储存足够多的食物;他们还发现能利用黏土制成碗和罐子,放在阳光下晒硬后就可以使用。就这样,给整个人类带来毁灭性灾难的冰川纪,最终却变成了人类最伟大的启蒙老师,因为它逼迫人类运用自己的智慧去思考。

第四章 埃及人的象形文字

埃及人的书写术为人类拉开了用文字记载历史的序幕

我们最早的祖先开始生活在欧洲的荒野上,他们很快就学会了许多新事物。可以肯定的是,到某个时候,他们终将会脱离野蛮人的生活,发展出一种属于人类自己的文明。果然不出所料,他们与世隔绝的状态结束了,他们被发现了。

一位来自神秘的南方的旅行者,勇敢地跨过海洋,翻越沿途的高山峻岭,走到欧洲大陆的野蛮人当中。此人来自非洲,他的故乡叫做“埃及”。

当西方人看见刀叉、车轮、房屋等文明物品的时候,早在几千年前,位于尼罗河谷的埃及就已经发展出了一种高级的文明。现在,我们要暂时离开自己还处在穴居阶段的祖先,去拜访一下生活在地中海南岸和东岸的人们,那里是我们人类文明的第一个摇篮。

古埃及人教我们学会了许多东西。他们是优秀的农夫,精通农田灌溉的技术。他们修建的神庙不仅被希腊人仿效,并且还成为我们修建现代教堂的最初蓝本。他们发明的日历能够精确地计算时间,稍加修改一下,就能够沿用至今。最重要的是,古埃及人还发明了能为后人保存语言的方法——文字。

在当今社会,人们每天都会阅读报纸、书籍、杂志。我们也理所当然地认为,读书写字这些简单的事情早在以前就有。可事实并非如此,作为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发明,书写和文字是最近才出现的创举。假如没有文字记录的文献,人类就会像猫狗一样。猫狗这类动物只能教给下一代一些简单易学的东西,因为它们还没有掌握一种能把它们祖先的经验保存下来的方法,来全部传授给下一代。

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人来到埃及。他们发现整个尼罗河谷有一种奇怪的小图案,看起来似乎与这个国家的历史有着密切的关系。可是古罗马人对“外国的”东西一点儿都不感兴趣,所以对这些雕刻在神庙和宫殿的墙上,和那些描画在纸莎草纸上的奇怪图案也就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而最后一个懂得这些神圣的宗教艺术的埃及祭师,也在很多年前就已经死去。这时还没有独立的埃及就仿佛是一个充满了重要历史记录的大仓库,没有人能够破译这些图案,也没人想去破译。因为它们对人类或动物都没有任何封存的价值。

一千七百多年过去了,埃及依旧是一片神秘的国土。直到1789年,有一位姓波拿巴的法国将军恰巧率领部队路过东非,正准备对英属印度殖民地发起进攻。可他还没有越过尼罗河,战役就失败了。但是很凑巧的是,法国人在这次著名的远征中无意间破译了古埃及的这些图像文字。

一天,有一位年轻的法国军官,厌倦了罗塞塔河边(也就是尼罗河口)狭小的城堡里的枯燥生活,于是想去尼罗河三角洲的古废墟中溜达一趟,查找一些古文物。就这样,他找到了一块令他捉摸不透的石头。与埃及的其他东西一样,它上面也同样刻有许多小图像。但与之前发现的其他物件不同的是,这块特别的黑色玄武岩石板上竟然刻有三种文字的碑文,其中之一是人们所熟知的希腊文。因此他推论说:“只要把这些希腊文的意思与埃及图像加以比较,很快就能揭开这些埃及小图案的秘密。”

这办法听起来是很简单,可是要完全揭开这个谜团,就是二十年以后的事情了。1802年,一位叫名叫商博良的法国教授开始对这些著名的罗塞塔石碑上的希腊文字与埃及文字进行比较。直到 1823年,他宣布自己已经成功破译了石碑上的十四个小图像的含义。不久,商博良因过度疲劳而死,幸运的是埃及文字的主要法则已经公布于天下了。今天,我们所熟知的尼罗河流域的历史要比密西西比河的清楚得多,因为我们拥有整整4000年的文字记录。

古埃及的这些神秘的象形文字(原义为“神圣的书写”)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其中的几个字经过改动还纳入了现代的字母中。因为,你应该适当了解一下这个在5000年前就被人类使用的极具天才的文字体系,要知道,就是这些象形文字第一次为后人存留了前人说过的口语。

当然,你也是了解这些图像语言的。我们西方国家流传的每一个印第安小故事都有专门的一章,用来介绍印第安人使用的这些奇怪的小图案。它们传递着像有多少野牛被杀或者又有多少猎手参加了某一次围猎之类的信息。一般来说,理解这些信息并不是一件难事。

不过,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可不是简简单单的图像语言。尼罗河畔的人们早就凭借自己的智慧跨越了这一原始阶段。他们使用的小图像比图案本身包含了更多的意思。现在,我将试着为你们解释一下。

假如你就是商博良教授,你正在审视着一堆写满了象形文字的纸莎草纸。这时,你看到一个图案,画的是一个男人手持一把锯。你会说:“嗯,它的意思就是指一个农夫拿着锯出去伐木。”然后,你又看到另一张纸。它讲述的是一位皇后在82岁时去世的故事,在这些句子中间,你再次看到了这个男人拿着一把锯的图像,82岁高龄的皇后肯定不会去做伐木这种事情,那么这个图像肯定代表着其他的意思。可是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这就是法国人商博良为我们揭示的谜底。经过研究,他发现,古埃及人是第一个运用“语音文字”的人。这种文字体现了口语单词的声音,凭着一些点、划、撇、捺,就能够把所有的口头语言用书面的形式记录下来。让我们重新回到一个男人手持一把锯的图案上。“锯”(saw)这个单词,它不仅意味着你在木工店看到的一件工具,而且它也代表动词“看”(see)的过去时。

这个单词的意义在古埃及是这样变化的:首先,它仅仅代表着图案中一种特定的工具“锯”。后来,这个意义慢慢消失了,它衍变成一个动词过去时。经过了数百年,古埃及人把这两种意义都抛弃了,图案■只是代表一个单独的字母,即“S”。下面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我意思。这是一个现代的英文句子,用古埃及文字是这样表达的:

■图案■有两种含义,一种是表示长在你脸上、使你能够看见世界的圆圆的东西,就是我们的眼睛,另一种代表 “我”(I),也就是正在说话的人。

图案■也有两种含义,一种表达的含义是采蜜的昆虫,就是蜜蜂,另一种含义则代表动词“是”(to be)。最后,它衍变成了“成为”(be-come)或“举止”(be-have)等动词的前缀。在这个句子中,后面的的图案为 ■,它表达的意思是“树叶”(leaf)、“离开”(leave)或者是“存在”(lieve),这三个词的发音是相同的。

下面的图案又是“眼睛”和“锯”,前面已经详细地讲过它们的意思了。

最后,你会看到了图案■,画的是一只长颈鹿。这个词是古代埃及图像语言中保留下来的一部分,而象形文字就是在这种古老的图像语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现在,你可以根据这些读音很容易地翻译出这句用象形文字写出来的话。“我相信我看见了一只长颈鹿。”(I believe l saw a giraffe.)

发明了这种象形文字体系后,古埃及人用长达数千年的时间不断地完善它,直到他们能够用这些文字记录下任何想要表达的东西。他们用这种象形文字告诉朋友信息,记录商业的账目信息,描述自己国家悠久的历史,以便后人能在过去的失败中吸取教训。

第五章 尼罗河

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尼罗河河谷

人类的历史是一部人们躲避饥荒的详细记录。哪里食物丰富,人们就会迁徙到哪里去安家。

尼罗河河谷肯定是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扬名在外了。从非洲内陆、阿拉伯沙漠、亚洲西部,大批的人群涌入埃及,共同分享着那里富饶的农田。这些外来的人们组成了一个新的种族,把自己称为“雷米”或“人们”,正如我们有的时候把美洲称为“上帝的国土一样”。他们有足够的理由感激命运之神赐予他们这片狭长的河谷地带。每逢夏季,泛滥的尼罗河会把两岸变成浅湖;洪水退去以后,给人们留下的是几英寸厚的肥沃黏土,覆盖了所有的农田和牧场。

在埃及,仁慈的尼罗河为人们分担了大量的人力,养活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批大城市的居民。当然,不是所有的耕地都能处在河谷的有利地带。人们把一个由许多小运河和一样长短的吊桶组成一起,构成一个复杂的提水系统,河面的河水被引至堤岸的最高处,再由一个更加精密的灌溉沟渠网,把水分配到各地的农田。

过去,人类每天通常要劳动十六个小时,为家人和部落的成员寻找食物。可是埃及的农民和城市居民却拥有许多闲暇时间,他们利用这些空余时间制作出许多具有装饰性但是却毫无实用价值的东西。不仅如此,有一天,他们突然发现自己的脑子可以想出各式各样、稀奇古怪的念头。然而这些念头与日常生活中的吃饭、穿衣、睡觉、为小孩找住处这类的事情没有一点关系。比如,星星是从哪儿来的?电闪雷鸣究竟是谁创造出来的?是谁能让尼罗河水乖乖地按时涨落,让日历可以根据这些制定出来?还有他自己,一个即使被死亡和疾病包围,也同样能感受到幸福与欢笑的奇怪生物,这又是谁创造出来的呢?

他们问了许多这样的问题,有人就会诚恳地走到前面,尽其所能地回答问题。古埃及人就把这些能够解答问题的人称为“祭司”,他们就是思想的守护者,受到一般老百姓的尊重和爱戴。他们学识渊博,被授予用文字记录历史的神圣职务,他们知道人如果只图眼前的利益就会有大祸的道理。他们指引人们关注来世。到那时,人的灵魂就会居住在西部的群山之外,并向威力无穷、掌管生死大权的神——奥赛西斯汇报自己前世的所作所为,神则根据他们的品德行为作出裁决。事实上,祭司们过分强调了大神奥赛西斯与艾西斯国土里的来世生活,这就使古埃及人把此生仅仅看做是为来世所作的准备,却把富绕而充满生机的尼罗河谷变成了一片奉献给死者的国土。

令人迷惑的是,古埃及人慢慢相信:如果一个人失去了今世的躯体,那么他的灵魂也就没有机会进入奥赛西斯的国土。因此当人一死,他的亲属们就会立刻对他的尸体进行处理,他们在尸体上涂香料和药物防止腐烂。然后把尸体放在装有氧化钠溶液的容器里浸泡数星期,再填充树脂。在波斯文里,“树脂”读作“木米乃”(Mumiai),因此人们就把经过防腐处理的尸体称为“木乃伊”(Mummy)。人们用特制的亚麻布将木乃伊层层包裹起来,放在特制的棺材中,运送到死者最后的安居处。不过,埃及人的坟墓像一个家,墓室里摆放着许多家具和乐器,用以打发等待进入奥赛西斯国土的无聊时间,还有一些厨师、面包师和理发师之类的小雕像围绕在四周,这样墓室里的主人就能穿着整齐的衣服、有足够好的食物,不至于破破烂烂地四处游荡。

以前,这些坟墓都建在西部山脉的岩石里,后来,随着埃及人逐渐向北迁徙,他们只能在沙漠中为死者建造坟墓。不过,沙漠里净是凶险的野兽和盗墓贼。他们会闯进墓室,挪动木乃伊,偷走随葬的珠宝。为了防止这种无耻行为的发生,古埃及人会在死者的坟墓上建一个小石冢。后来,富人们相互攀比,石冢也越建越高,大家都争着建最高的石冢。创造了最高纪录石冢的是公元前13世纪的埃及国王胡夫法老,也就是希腊人尊称的芝奥普斯王。他的这座高大皇陵被希腊人称为“金字塔”,高达500多英尺。

胡夫金字塔占地面积为13英亩,相当于基督教的最大建筑——圣彼得教堂的3倍。在 20多年的漫长岁月里, 10多万奴隶夜以继日地从尼罗河对岸搬运石材,把它们运过河(我们至今仍然不清楚,他们是如何完成这项浩大的工程的),再井然有序地将这些巨石拖过宽阔的沙漠,最后吊装在适当的位置。胡夫法老的建筑师与工程师们携手共同完成了这件出色的作品。直到今天,这几千吨的巨石虽然从各个方向经受了长达几千年的重压,但是通往法老陵墓中心的那条狭长的过道却丝毫没有变形。

第六章 埃及

埃及的发展历程

尼罗河是人类的好朋友,可是有的时候,它却更像一位严厉的监工。它教会了在两岸生活的居民“协作劳动”的艺术。他们依靠合作的力量,共同建造灌溉沟渠,修筑防洪堤坝。就这样,他们也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和睦相处。基于这种互利互惠的联系,很快就发展成为一个有组织的国家。

后来,有一位精明强悍的人,他的权力和威望与日俱增,超过了他所有的邻居。后来,这个人不但成为了这个社区的领袖,而且当充满嫉妒和怨恨的西亚邻居入侵这片富饶的河谷时,他还充当了抵御外敌的军事领袖。最后,他终于变成了这里的国王,统治着地中海沿岸和西部山脉的辽阔土地。

不过,那些勤劳的农夫们很少有人对古埃及法老(法老一词是“住在大宫殿里的贵人”的意思)的这些政治冒险活动感兴趣。只要不被强迫缴纳超过合理限度的赋税或者施加过分繁重的劳役,他们就会像敬爱大神奥赛西斯一样,接受法老的统治。

可是一旦有某个外族人民闯入,夺走他们的一切,情况就会变得极其悲惨。经过2000年的独立之后,一个名叫希克索斯的阿拉伯游牧部落闯入了埃及,统治了尼罗河河谷长达500年。希克索斯人横征暴敛,极不受当地人民欢迎,和他们一样不受欢迎的还有希伯来人(即犹太人)。他们长期过着流浪的生活,穿过浩瀚沙漠来到了埃及的歌珊地,并在那里定居。当埃及人丧失了独立权时,他们反而帮助那些外国入侵者,担任入侵者的税吏和官员,埃及人深深地憎恨他们。

公元前 1700年以后,底比斯人民发动起义。经历长期的战争,希克索斯人被驱逐出尼罗河谷,埃及重新获得了独立。

1000年以后,当亚述人征服整个西亚的时候,埃及居然沦陷为沙达纳帕卢斯帝国的一部分。公元前7世纪,埃及重新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并且接受居住在尼罗河三角洲的萨伊斯城的国王的统治。但是在公元前525年,埃及又被波斯国王甘比西斯霸占了。直到公元前4世纪时,亚历山大大帝征服了波斯,埃及也随之变成了马其顿的一个行省。亚历山大死后,他属下的一位将军自封为新埃及之王,在亚历山大城建都,开创了托勒密王朝。埃及再一次获得名义上的独立。

公元前39年,罗马人来到这里。最后一代埃及君主——艳后克娄帕特拉,倾尽全力挽救自己的国家。她的美貌和领导力使罗马的将军们为之倾倒,其威力比数个埃及军团还有强大。她先后使罗马征服者恺撒大帝和安东尼大将军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利用美色维持着自己的统治。可在公元前30年,奥古斯都大帝在亚历山大城登陆埃及,他是恺撒的侄子兼继承人,他不像自己过世的叔叔那样被这位妖艳的女王迷倒,而是毫不留情地歼灭了埃及的全部军队。他饶了克娄帕特拉的性命,并想把她作为自己的一个战利品,在返回罗马城的路上当众游街,供罗马市民欣赏。克娄帕特拉知晓这个计划后,竟然服毒自杀了。从此以后,埃及变成了罗马的一个省。

第七章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东方文明的第二个中心

现在,我将把你们带到雄伟的金字塔的顶部,让你想象自己拥有像鹰一样锐利的眼睛,将目光指向遥远的东方,穿越沙漠的漫无边际的黄沙,你就会看到一片绿色的国土在闪闪发光,那里是两条大河之间的一个美丽的河谷,《旧约全书》把这里称为“乐土”。希腊人把这片神秘的仙境称为“美索不达米亚”,意思是“两河之间的国度”。这两条河分别是“幼发拉底河”(巴比伦人称这条河为普拉图河)和“底格里斯河”(也被称为迪克拉特河)。它们发源于亚美尼亚的群山之中,那里长年积雪,诺亚逃难的途中曾经在那里驻脚休息。然后,它们缓缓地的流过南部平原,抵达波斯湾泥泞不堪的海岸。这两条河养育了两岸的人民,并把西亚干旱的沙漠地区变成了美丽而又肥沃的大花园。

尼罗河谷吸引了无数的人,是因为那里盛产食物,因此这片“两河之间的国土”也同样备受青睐。这里是一片充满希望的土地,居住在北部高山上的居民和长期游荡在南部荒漠的部落都曾经试图独占它,抵御外敌的入侵。山区的居民与沙漠游牧部落的争夺导致连年发生战争,最后存活下来的是最强悍、最聪明的人。这也是为什么美索不达米亚能够成为一个最强壮种族的家园,他们能够创造出一个在各方面都能与古埃及相媲美的伟大文明的原因。

第八章 楔形文字告诉我们的历史

苏美尔人发明的楔形文字为我们讲述了闪米特人的

世界——亚述和巴比伦的故事

15世纪是一个地理大发现的时代。哥伦布本来想要找到一条能够通往香料群岛(也称东印度群岛)的水路,然而却意外地来到了美洲新大陆。有一位奥地利的主教出资装备了一支力量强大的探险队,前往东方,去探寻莫斯科大公的家园,但是没有成功,经历了一代人之后,西方人才首次登陆莫斯科。与此同时,一位名叫巴贝罗的威尼斯人也考察了西亚的古迹,并且带回了一个关于一种神秘文字的报告。有一些神秘的文字刻在伊朗谢拉兹地区很多寺庙的石壁上,但更多的则是刻在无数烘干了的泥版上。

但是,那时的欧洲正在为许多别的事情而忙碌着。直到18世纪末,第一批“楔形文字”泥版(这个名字是由于该文字的字母呈楔状得来的)才被发现,它是由一位名叫尼布尔的丹麦勘测员带回欧洲的。德国教师格罗特芬德非常有耐心,花费30年的时间,破译了排在前面的四个字母,分别是D、A、R和SH,组合在一起恰巧是波斯国王大流士的名字。又过了20年,英国的一位叫罗林森的官员发现了著名的贝希通岩壁上刻着的象形文字,由此才为我们打开了译解这种神秘的西亚文字的大门。

与破译这些楔形文字的难度相比,商博良破译象形文字的工作还算是简单的,至少古埃及人运用的是一些简单的图像。然而最早居住在美索不达米亚的苏美尔人,他们抛弃了象形文字的观念,想出了把文字刻在泥版上的主意,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全新的V形文字。比较一下,你很难看出它们与象形文字之间的联系。下面我举一些简单的例子,你就能明白我的意思了。

首先,把一颗“星星”钉在砖上,它的形状如下:■,可是,这个图案看起来太烦琐了。过了一段时间,当把“天空”的意思与“星星”放在一起时,该图案就被简化成:■。它看来更加难以让人读懂。同样,一头牛的写法从■衍变成■,一条鱼从■衍变成■。太阳一开始被画成一个平面的圆圈■,后来衍变成■。如果我们现在仍然使用苏美尔人创造的写法,那么一条船■看起来就会是■。

这种文字系统表面上相当复杂,可是在漫长的3000多年里,苏美尔人、亚述人、波斯人、巴比伦人以及所有曾经占领过两河之间的土地的种族,全都使用过这种文字。

美索不达米亚的故事充斥着无休无止的征战与杀戮。早期,苏美尔人从北部迁徙到这里,他们是居住在山区里的白种人,习惯在山顶上祭祀他们的神仙。当进入平原以后,他们建造的山丘,并在这些人工的山丘顶上修建祭坛。他们不会建楼梯,便采用环绕高塔的倾斜的长廊取代楼梯。现代工程师借用了这个美妙的创意,就像当今社会的大火车站一样,上升的长廊把楼层连接在一起。苏美尔人的其他创意也很有可能被我们借用过,只是暂时不知道而已。后来。占领两河流域的其他种族把苏美尔人同化,就再也找寻不到他们的踪迹了,只有以前他们建造的那些高塔依然矗立在美索不达米亚的一堆废墟中。当犹太人流浪到巴比伦时,看到了这些高大的建筑,便把这些建筑称为“巴别塔”(意思是“通天之塔”)。

早在公元前40世纪,苏美尔人就进入了美索不达米亚,但是没过多久就被阿卡德人征服。在阿拉伯沙漠中阿卡德人与苏美尔人说同样的方言的诸多部落的其中一支,这些部落通常被称为“闪米特人”,这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是诺亚的三个儿子中“闪”的直系后人。又经过了1000年,阿卡德人被迫向另一个闪米特沙漠部落的阿莫赖特人臣服,接受他们的统治。汉谟拉比是阿莫赖特人的伟大的国王。他在巴比伦修建了一座雄伟而华丽的宫殿,而且还向他的子民颁布了一套法律——汉谟拉比造典,因此巴比伦就成了古代管理最完善的帝国。接下来,《旧约全书》中曾记述过赫梯人掠夺了这片富饶的河谷,他们摧毁了一切不能带走的东西。但是没过多久,他们被具有同样信仰沙漠之神阿舒尔的亚述人征服。亚述人把首都尼尼微作为中心,建立起一个恐怖的帝国,囊括了全部西亚与埃及,并向被他统治的无数种族强行征收繁重的赋税。到了公元前7世纪,迦勒底人重建了巴比伦,他们同样是闪米特部族,那时的巴比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首都。迦勒底人的最著名的国王尼布甲尼撒鼓励进行科学研究,我们现在的天文学和数学就是在迦勒底人发现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公元前538年,有一支野蛮的波斯游牧部落占领了这片古老的土地,推翻了迦勒底人的统治。200年后,亚历山大大帝把他们击败了,把这片富饶的河谷、居住了众多的闪米特部族的地方,变成了马其顿的一个行省。随后罗马人来到这里,罗马人后来变成土耳其人。而美索不达米亚——世界文明的第二中心,最终变成了一片广漠的荒原。只有遗留下来的那些巨大的土丘,在讲述着这片古老土地上昔日的光芒与沧桑。

第九章 伟大的摩西

关于犹太民族的伟大领袖——摩西

公元前2000年,有一天,一支力量弱小又不重要的闪米特游牧部落开始他们流浪的旅程。他们离开乌尔(位于幼法拉底河口的旧家园),想在巴比伦国王的领土范围内寻找一片新的牧场。却被国王的士兵驱赶,他们不得不继续流浪,希望早日找到一块无主的土地,能够安营扎寨。

这支游牧部落被人们称为希伯来人,我们通常把他们叫做犹太人。他们经历了长时间的悲惨流浪之后,终于在埃及寻找到了一小块能够栖身的地方。他们在那里住了五百多年,一直和当地居民和睦相处。后来,在一次战争中,接受他们的国家被希克索斯人征服了,可是他们却背叛了主人,全力为外国侵略者效劳,这才保住了自己的牧场。经过了长期的独立战争,埃及人才把希克索斯人驱逐出尼罗河谷,这时,犹太人的厄运随之来临了,他们被贬为奴隶,不得不在皇家大道和金字塔的工地上像牛马一样地干活。并且埃及的士兵在边境上的严密看守,犹太人根本没有办法逃出埃及。历经了多年的磨难之后,有一位名叫摩西的年轻的犹太人带领族人逃离了苦海。摩西以前常年居住在沙漠里,那里的牧民严格遵循祖先留下的传统,不受外国文明的安逸奢华所染。摩西非常欣赏祖先们的这些质朴美德,于是决心唤回族人对它们的热爱。

他带领族人成功地躲过了埃及的追兵,逃到西奈山脚下的平原。过去,他在漫长而孤独的沙漠生活中,开始崇拜闪电和风暴的力量。这位神统治着天庭,所有牧人的性命、取火和呼吸这些基本的生存的东西都依靠他。此神是在西亚地区广受人民崇拜的众神之一,名字叫耶和华。通过摩西对自己族人的谆谆教诲,耶和华最终成为希伯来民族的唯一主宰。

有一天,摩西突然不见了,有人说他是背着两块粗石板出去的。就在当天下午,乌云蔽日,狂风暴雨,人们看不到西奈山的山顶。可当摩西返回营地的时候,两块粗石板上刻满了耶和华对犹太人说的话。从这时起,耶和华就被所有的犹太人敬奉为他们命运中的最高主宰、唯一的真神。他教会犹太人如何按照十诫的教训去过圣洁的生活。

摩西带领着犹太人继续向前穿越沙漠,人们都跟随着他。摩西告诉他们什么东西能吃,什么东西可以喝,还教会他们如何才能在炎热气候中保持健康的身体,他们都悉数听从。经过多年的长途跋涉,犹太人终于找到一片快乐而富饶的土地,并把这里称为巴勒斯坦,意思是“皮利斯塔人的国度”。皮利斯塔人是克里特人的一支,他们被赶出海岛后,就定居在西亚海岸。但是不幸的是,那时的巴勒斯坦内陆早已被另一支闪米特部族的迦南人所占据。然而犹太人不顾一切,奋力开辟道路,闯入山谷,建立起许多大大小小的城市。他们还修筑了一座敬奉耶和华的雄美的庙宇,并把有庙宇的城市命名为“耶路撒冷”,是“和平之乡”的意思。

至于摩西,这时他已经不再是犹太人的领袖了,他安详地眺望着远方巴勒斯坦的那些群山,然后永远闭上了那双疲倦的双眼。作为领袖的他,一直虔诚而辛勤地工作,敬奉耶和华。他不仅使族人脱离了外国的奴役,来到了一个独立的新家园,而且他还使犹太人变成历史上第一个只敬奉一个神的伟大的民族。

第十章 腓尼基人的文字

腓尼基人为人类创造了现代的字母

腓尼基人与犹太人是邻居,他们同属于闪米特部族。很早以前,他们就沿着地中海海岸定居,他们建造了两个坚固而又安全的城市——提尔和西顿。没过多久,他们就垄断了西方海域的全部贸易。他们的船只定期会到希腊、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地,最危险的是还曾经驶过直布罗陀海峡,前往锡利群岛采购锡。每到一个地方,他们就会建立一些小型的贸易站点,也就是俗称的“殖民地”。现代的很多城市都是由腓尼基人建立的这些小贸易站点发展起来的,比如加的斯和马赛。

腓尼基人做一切能够赚到利润的买卖,但是从来不觉得对不起自己的良心。据他们的邻居毫不夸张的话来说,腓尼基人是既不诚实又不正直的人。他们视鼓鼓的钱箱为所有正经公民的最高理想。可事实上,人们非常不喜欢他们,也不和他们交朋友。但是,他们却给后人留下了一大笔有价值的宝贵遗产——他们创造了字母。

腓尼基人非常熟悉苏美尔人发明的奇形怪状的楔形文字,但是他们认为要想写出这些歪曲的笔画很麻烦而且浪费时间。他们是一群凡事都要讲求现实的商人,不愿意把大量的时间浪费在雕刻这些烦琐的文字上。于是他们精心研究,发明出一种新文字体系,这种文字体系要比楔形文字先进得多。他们借助了几个埃及的象形文字,并把许多楔形文字加以简化,大大提高了书写的速度和效率,最后,他们把几千个不同的文字简化成外形短小使用方便的22个字母。

后来,这些字母越过美丽的爱琴海来到希腊。希腊人在此基础上增添了几个自己发明的字母,并把这些改进后的字母系统传到意大利。罗马人又把这些字母的外形稍作修改后,教给西欧的野蛮部落,这些野蛮人就是我们的祖先。这本书上的文字就是起源于腓尼基人创造的字母,而并不是那些埃及的象形文字或苏美尔人发明的楔形文字。

第十一章 新兴的印欧种族

说着印欧语的波斯人成功地征服了闪米特人和埃及人

古埃及人、巴比伦人、亚述人及腓尼基人在世界存活了将近三千年,这些生活在河谷地带的古老的民族也日渐变得落寞而疲惫。当一支充满活力的新兴民族出现的时候,就已经预示了他们被颠覆的命运,我们称这个新兴的民族为“印欧种族”,这是因为它们不仅征服了整个欧洲,而且还使自己成为印度的最高统治者。

这些印欧人和闪米特人一样,同属于白种人,但是他们说的是另一种完全不同的语言。这种语言就是所有欧洲语言的共同起源,但是不包括匈牙利语、芬兰语以及西班牙北部的巴斯克方言。

当我们知道他们的存在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居住在里海沿岸许多世纪了。但是有一天,他们突然收拾好帐篷离开居住地,向北迁徙,寻找新的家园。他们当中的一部分人来到了中亚的群山,在伊朗高地的山峰间生活了许多世纪,这也是我们为什么把印欧人称为亚利安人的原因。剩下的人便朝着日落的方向前进,最后占领了整个欧洲平原。在后面讲到希腊和罗马时,我再为你讲述这段故事。

现在,我们开始追随亚利安人的足迹。他们在伟大的导师查拉斯图特拉(或者叫做琐罗亚斯德)的带领下,一些亚利安人离开了山峰间的家园,沿着水流湍急的印度河向下奔走,一直到海边。

其他人则更愿意居住在西亚的群山中,并在那里建立了米底亚人与波斯人的半独立社会。这两个民族的名字起源于古希腊的史书。公元前17世纪,米底亚人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米底亚王国,但是好景不长,当安申部落的首领居鲁士凭借自己的才能成为所有波斯部族的国王时,米底亚王国就被消灭了,从此以后,居鲁士开始四处远征,不久以后,他就和他的子孙毫无疑问地统治了整个西亚及埃及。

这些印欧种族的波斯人凭着蓬勃的精力继续向西征战,并不断取得胜利。不久以后,他们就与早在几个世纪前就迁入欧洲并且占据希腊半岛和爱琴海岛屿的另一支印欧部族发生了矛盾。这些矛盾引发了希腊与波斯之间发生了三次著名的战争。波斯国王大流士与泽克西斯先后多次率兵入侵半岛北部,强占希腊人的领土,并且付出全部力量要在欧洲大陆上占领一个根据地。

可是他们失败了。雅典的海军战无不胜,成功地切断了波斯军队的供养线,雅典的水手总是能把亚洲的入侵者击退,使他们返回基地。这是亚洲与欧洲的第一次交锋,一方是老练成熟的导师,另一方则是年轻气盛的学生。在这本书的其他章节中还将为您讲述许多东方与西方交战的故事,这种争斗一直持续到了现在。

第十二章 爱琴海文明

爱琴海人把亚洲的古老文明带到了荒凉野蛮的欧洲

当海因里希·谢尔曼还年幼的时候,他父亲就给他讲述了特洛伊的故事,这些故事把他深深地迷住了,从此以后,他立下志愿,等自己长大了,有能力离家远行的时候,一定要去希腊“寻找特洛伊”。谢尔曼的父亲是梅克伦堡村的一个贫穷的乡村牧师,但这并没有使他放弃自己的理想,他知道寻找特洛伊会花费很多钱,所以决定先攒够钱,再进行考古挖掘。然而事实上,他早已在很短时间内积攒了一大笔财富,这些财富足够装备一支探险队。于是,他开始了自己的旅程,前往自己认为的特洛伊城旧址——小亚细亚的西北海岸。

在小亚细亚的某个角落里,有一座长满了谷物的高丘。根据当地人们的传说,普里阿摩斯王的特洛伊城就是埋藏在这高丘的下面。此时,谢尔曼的激情已经远远地超越了他的考古知识,他立刻着手挖掘。伴随着热烈的激情,他挖掘的速度也越来越快,这使他与自己理想的城市分道扬镳。他挖的壕沟一直向前穿越了特洛伊城的中心,他来到了另一座深埋在地下的城市废墟。这座城市与荷马描述的特洛伊城相比,还要古老一千多年。如果谢尔曼只是在那里找到几把经过打磨的石锤或者几个粗陶罐,人们就不会觉得惊奇,因为人们通常会把这些器物与在希腊人以前在此地定居的史前人类联想到一起。可是事实上,谢尔曼竟然在废墟里发现了很多精美的小雕像、贵重的珠宝和印有非希腊图案的花瓶。

根据这些物品,谢尔曼大胆地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在距离著名的特洛伊战争一千年以前,爱琴海沿岸就曾经居住过一个神秘的种族。他们的文化在很多方面都体现出很强的优越性,比那些占领他们领地、摧毁或吸纳他们的文明的希腊野蛮部落要优越得多。谢尔曼的这些推测最后得到了证实。

19世纪70年代末,谢尔曼考察了迈锡尼的废墟。发现的这个历史悠久的废墟曾令古罗马的旅行指南为之惊叹,更不要说是现代人了。在一个圆形围墙的方状石板下面,谢尔曼再次意外地发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藏宝库。留下这些珍贵的宝物的仍然是那个比希腊人早1000年的神秘种族。他们在希腊的海岸修筑了许多城市,城墙高大厚实并且非常坚固,因此被古希腊人尊称为“巨人泰坦的作品”。传说泰坦是古代希腊像天神一样高大的巨人,他经常在山峰间丢球取乐。

考古学家经过一番深入的研究,终于揭开了这些遗迹上的神秘面纱。这些早期的精美工艺品的制作者和这些巨大城堡的设计师们并不是所谓的魔法师,而是一些淳朴的水手和商人,他们曾居住在克里特岛和爱琴海的许多小岛上。他们辛勤地工作,用自己的力量把爱琴海变成了一个繁忙的商业中心,在拥有高度文明的东方与野蛮落后的欧洲之间不断地进行商品和物资的交易。

这个贸易繁荣的海岛帝国维持长达 1000多年,发明了精细的工艺,当时最重要的城市克诺索斯就位于克里特岛的北部海岸。当时那里的卫生条件和舒适程度,都已经达到了近乎现代化的水平。宫殿的排水设施工艺精良,住宅也配有取暖用的火炉。此外,克诺索斯人还第一次把浴缸融入日常生活中。克里特国王的宫殿有著名的蜿蜒而上的楼梯和宽敞明亮又高大雄伟的宴会厅。宫殿下面还建有能够储藏葡萄酒以及橄榄油的地窖,每个地窖的面积都很大,因此给第一批来这里参观的古希腊游客留下了相当深刻的印象。于是,人们根据这些编出了克里特“迷宫”的故事。迷宫通常形容一座建筑物有着许多复杂通道,一旦离开入口向前方走的时候,我们就会惊恐地发现自己永远找不到出口。

然而,这个伟大岛国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是什么导致了它永久地衰落?本人对此也无从考证。

克里特人非常擅长书写术,直到现在,还没有人能破译他们留下的碑文。因此,我们也无法考查它的历史,只能在这些爱琴海人存留下来的遗迹中,推测他们的丰功伟绩。那些废墟可以证明,爱琴海人的帝国是在一夜之间被欧洲北部平原的那些野蛮民族攻陷的。如果我没有猜错,这个野蛮种族就是刚刚占领了岩石半岛(位于亚得里亚海与爱琴海之间)的游牧部族,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古希腊人。

第十三章 欧洲历史的真正开端

印欧种族的赫愣人霸占了希腊半岛

有一天,当一个印欧种族的小游牧部落远离自己美丽的多瑙河畔的家园,向南寻找尚未开发的新鲜牧场时,金字塔早已屹立在世界上1000年了,已经显露出了衰败的征兆,而巴比伦智慧超群的帝王汉谟拉比,此时也已经长眠于地下好几个世纪了。这支游牧部落把自己称为赫愣人,也就是希腊人的祖先。古老的神话故事中说,在很久以前,生活在这个世界的人类变得异常邪恶,于是居住在奥林匹斯山的众神之王宙斯对此感到非常愤怒,大发雷霆,用洪水冲毁了整个世界,杀死了所有的人类,唯一幸免的只有狄优克里安和他的爱妻皮拉得,赫楞就是狄优克里安与皮拉得的儿子。

我们对这些早期的赫愣人的了解并不多。修昔底德,是一位著名的记录雅典衰落的历史学家,他曾以鄙夷的口气提起过自己的这些先祖,说他们“不值得一提”,他说的大多数是实话。这些赫愣人野蛮无礼,过着与牲畜一样的非人生活。他们对待敌人非常残暴,经常把他们的尸体抛给凶猛的牧羊狗撕扯。他们一点也不尊重其他民族的权力,大肆杀戮居住在希腊半岛的土著皮拉斯基人,掠夺他们的农田和牲畜,还把他们的妻子儿女卖为奴隶。过去,亚该亚人曾经充当过赫愣人的前锋,带领他们冲入塞萨利和伯罗奔尼撒的山区里,后来赫愣人也为此写了许多歌曲来赞美亚该亚人的勇气。

在各处的高山顶上,他们看见了爱琴海人居住的城堡,但是他们不敢对其下手。爱琴海人的士兵使用金属刀剑与长矛作为武器,赫愣人深知,仅仅凭借自己手里的这些粗陋石斧,是绝对吃亏的。在很多世纪里,他们就这样四处漂泊,在一个接一个山谷和山腰间穿行。最后,全部的土地都已被他们占领了,他们便在此定居,做了农民。

这就是希腊文明的开端。这些希腊的农民住在能够看到爱琴海人的殖民地,一天,他们终于按捺不住自己的好奇心,去拜访了他们这位高傲的邻居。这时他们才发现,他们可以从那些在迈锡尼和蒂林斯的高大的石墙后面生活的人们那里,学到很多有价值的东西。

赫愣人是相当聪明的学生,没用多长时间,他们就学会了如何操纵那些爱琴海人在巴比伦和底比斯那里买回的奇怪的铁制武器,也熟知了航海的奥秘。从此以后,他们自己建造小船,出海航行。

当他们掌握了爱琴海人的全部技艺,就反过来把自己的老师赶回爱琴海岛屿。不久以后,他们冒着危险渡海,把爱琴海上的所有城市征服了,最后,在公元前7世纪,他们把克诺索斯夷为平地。就这样,在赫愣人出现的10世纪后,他们就顺理成章地成了整个希腊、爱琴海以及小亚细亚沿岸地区的主人。在公元前11世纪,古老文明史上最后一个伟大的贸易中心特洛伊也同样被希腊人摧毁了。欧洲的历史就在此时真正地开始了。

第十四章 古希腊城邦

古希腊的城市其实就是一个独立的国家

现代人总喜欢使用“大”这个字眼。我们会以自己属于世界上“最大”的国家、拥有“最强大”的海军、出产“最大量”的柑橘和马铃薯而感到无比自豪。我们也同样喜欢住在数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去世后可以葬在“全国最大的公墓”里。

对于一个古希腊的公民来说,如果听到我们的这种说法,他很有可能会一头雾水,根本不能理解我们的意思。“万事都有度”,这是古希腊人民的理想生活准则,他们绝对不会对纯粹的数量之多与体积的庞大产生任何兴趣。并且,他们对适度与节制的热爱并不是纸上谈兵,它包含着古希腊人一生的日常生活。这是他们的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使古希腊人建造出了小巧而又完美的神庙,在男人穿着的服装以及女人佩戴的手镯里,也完美地体现出了自己的特性,这种文明也被公众带到剧场中,使胆大理智的剧作家报以一片嘘声。

希腊人还要求他们的政治家和最受人们爱戴的运动员也具备同样的平衡与适度感。有一次,一位著名的长跑运动员来到斯巴达,鼓吹自己能用单脚站立的时间,比希腊的任何人站得都长,那时人们毫不留情地把他赶出了这座城市,因为任何一只普通的家禽都能够做到他所谓的“壮举”。

你会说:“那很好啊,适度与完美是一种优秀的德行。但是为什么只有古希腊一个民族具备这种优秀的素质呢?”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不得不讲一下古希腊人的生活状态。

在古埃及或美索不达米亚,人们只是一个由神秘莫测的最高统治者统治的“臣民”。这位神秘的统治者居住在离他们很远的宫廷里,统治着庞大的帝国。他的大部分臣民直到死去都没有见过他。希腊人却恰好相反:他们是分别属于好几百个小型“城邦”的“自由公民”,这些城邦中最大的一个,人口也不会超过一个现代规模较大的村庄。有一个居住在乌尔的农民说自己是巴比伦人,他的意思是说他属于数百万向当时的国王纳税进贡的众多臣民之一。可是如果一个希腊人自豪地称自己是“雅典人”或“底比斯”人,那么他所谈到的就是既是他的家园又是他们的国家的一个小城镇。那里没有最高的统治者,一切由当地的人们做主。

对于任何一个希腊人来说,祖国就是他们的出生地,是他们玩捉迷藏游戏度过童年的地方,是他们与许多男孩女孩共同成长的地方。他们对身边每个人的熟悉程度就像你知道你们班所有同学的绰号一样。他们的祖国也是埋葬自己父母的尸骨的圣洁土壤。祖国那高大而又牢固的城墙保护着他的房子,让自己的妻子和子女能享受无忧无虑的生活。他们的整个世界只有四五英亩那么小的一片岩石丛生的土地。现在你是否明白,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是如何影响一个人的行为和思想的呢?巴比伦、亚述、埃及的人们只不过是广大贱民中的一分子,犹如一滴水消失在大河中,可是希腊人却从来没有与周围的环境隔绝,他们一开始就属于那座人人互相了解的小镇上的一员,他们能够感觉到,那些聪明的邻居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自己。无论他们做任何事情——写出一部戏剧、雕刻出一座大理石的塑像或者谱写了几首曲子,他们都不会能忘记一点:那就是自己的努力会呈现在祖国所有的公民面前,接受他们的评判。在这种意识下,他们不得不尽力追求完美。他从童年开始就会接受这样的教导:如果缺少了适度与节制,那么“完美”就像镜中花、水中月一样,永不能及。

在这所制度严格的学校里,希腊人在各方面都有着优秀的表现。他们创造了一种新型的政治体制,发明了新的文学样式,发展出一种全新的艺术理念,他们的这些功绩是我们现代人永远难以超越的。更加令人惊叹的是,他们创造这些奇迹的地方,只有相当于现代城市的四五个街区那么大的小村庄。

让我们看看后来发生了什么吧!

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征服了整个世界。战争一结束,他就决心要把真正的希腊精神传播给全人类。亚历山大将希腊的精神从那些小村庄、小城市里带出来,竭尽全力使这些精神文明在自己新建的辽阔帝国里盛行。可是当希腊人远离了那些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庙宇,体味不到故乡小巷里的那亲切声音与味道,他们仿佛在一夜之间丧失了创造出伟大作品的激情和平衡感。他们的双手和脑子失去了灵性,落迫为廉价的艺匠,创作仅仅满足于那些低等的拙劣品。

从古希腊的小城邦丧失独立权,到被迫沦为一个伟大帝国的领地那天起,古老的希腊精神文明也就随之消失了。它永远地消失了,再没有复活过来。

第十五章 古希腊城邦的自治制度

人类历史上最早着手做自治实验的民族

起初,所有的希腊人贫富均等,每个人都有同样数量的牛羊,用泥巴糊成的小屋就是自己的宫殿。日常生活中,人们会按自己的意愿行事,如果有重要的事情需要公众讨论,所有市民都会聚集在市场上共同商议。人们会挑选出一位有声望的老人作为会议的主席,他的职责就是要保证每个公民都有平等的机会表达自己的意见。每当发生战争,总会有一位精力充沛且充满自信心的村民被公众推举为军事领袖,选举他为统帅、自愿把军事指挥权交给他,与此同时,人们也有等危机过后解除他的职务的权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村庄发展为大城市。有些人工作勤奋,也有些人好逸恶劳;有些人会不走运,另一些人却依靠欺诈的手段发了财。就这样,整个城市的居民不再贫富均等,产生了贫富差距,居民也变成了一小部分富人和一大群穷人。

同时这座城市也发生了另一个变化,那些带领着人们取得战争胜利的人被公从众心甘情愿推举为“首脑”或“国王”,从此旧式的军事统帅便从历史的舞台上消失了,他的位置被一群贵族所占据,他们是在历史演变过程中挖掘出来的超额的土地与财产,是地位显赫的富人阶级。

这些贵族享有许多普通公民没有的特权,他们可以到地中海东部的贸易中心去购买最精良的武器,他们拥有着大量的闲暇时间来操练搏击术。他们生活在坚固的大宅子里,并且花钱雇佣士兵保护他们。为了决定出该由谁来统治这座城市,他们之间会不断地争吵,于是在争斗中获胜的那个贵族就会夺取王位,他的地位超越了所有人,统治了整个城市,直到某一天,他会被另一个野心勃勃的贵族杀死或驱逐。

这种靠自己手下的士兵保护自己的国王通常被人们称为“暴君”。在公元前7世纪到6世纪期间,几乎所有的希腊城邦都有这样一位暴君统治着自己。顺便说一句,他们当中的许多人恰巧也会是特别有才干的。最终,这种统治制度发展到了让人难以忍受的地步,于是有了很多革新的尝试。世界上最早的民主制度,就是从这些革新的努力中发展起来的。

公元前7世纪初时,雅典人试图废除僭主制度,赋予公民发言权,让他们也能参与到政府的管理中,这种权力早在亚该亚人的先祖时代就已经存在了。他们委任一位名叫德拉古的人制定出一套完善的法律,以保护穷人,避免遭到富人的侵害。德拉古立即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但很不凑巧的是,他是律师出身,与普通公民的日常生活完全不同。他认为,罪行就是罪行,无论轻重,都要受到严厉惩罚。等到他完成这项艰巨的工作后,雅典人发现德拉古制定的法典显得太过苛刻了,根本不可能实施。德拉古的这套新的法律把偷窃一个苹果这么小的事情都定为死罪,如果施行这部法典,那么以后人们会没有足够长的绳子来绞死所有犯人。

后来,雅典人去寻找一位更富有同情心的改革者。最后,他们终于找到了一个能做这项工作的最佳人选,他的名字叫梭伦,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他曾经到过世界上的每个地方,考察过很多国家的政治制度。经过他的精心研究,梭伦为雅典人制定出了一套全新的法典,它完美地体现了希腊人的“适度”原则。并且梭伦在尽力改善农民生活状况的同时,也没有触犯到富人的利益,这是因为富人掌握着主要的兵源,这对于城市来说是大有用处的。为了保护穷人阶级免受法官滥用权力的危害(这是因为法官是由贵族阶级承担,他们可以不拿薪水,节省开支),梭伦特地拟订了一项条款,让利益受到损害的市民有权力向陪审团申述,同时这个陪审团是一个由30位雅典公民组成的。

这部法典中最为重要的是,梭伦通过法律的形式,使每个普通的公民关注并且参与到城市的事务中。从此以后,雅典人再也没有机会待在家里,借口说,“哦,今天我太忙了”或者是“下雨了,我最好是不要出去”。法典规定每个公民都应该其应履行的义务,出席集会,为城市的繁荣与稳定出一份微薄的力量。在很多情况下,这个由公民自治的政府效率是很低的,可以说是失败的,其中有许多的不切实际的空谈。人们为了争名夺利,时常会发生互相诋毁与中伤的情况,可是至少有一点是有利的:它使了希腊人学会了独立自主,凭借自己的力量获得自由。

第十六章 古希腊的生活

让我们看看古希腊人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我猜你们会问,如果古希腊人一听到召唤,就前去集市商讨城邦的事务,他们会有时间去照顾自己的家庭生意吗?在这一章节里,我会为给你们解释这个问题。

对于所有的政府事务,希腊的民主制度中只承认一类市民可以拥有这样参与的权力,那就是自由民。而希腊的每座城市都是由少数生来就有自由的市民以及大量的奴隶和零星的外国人组成的。只有在发生战争,需要征召兵员时这种极少的情况下,希腊人才会给予他们认为的“野蛮人”,也就是外国人公民权,但是这种情形纯属例外。公民拥有资格取决于他的出身,如果你是一个雅典人,就说明你的父亲和祖父以前就是雅典人。除此之外,不管你是一个多么优秀的士兵或者商人,只要你的父母不是雅典人,你的一生都只能被称为住在雅典的“外国人”。

因此,只要当时不是由一位“国王”或“暴君”统治,希腊的每个城市都会归这个自由民阶层来管理,并为自己的利益服务。这种体制,如果没有一个比自由民的数量多出六七倍的奴隶阶层,根本无法逆转这种形势。奴隶为那些身为古希腊主人的自由民承担了大量繁重的劳动,所以现代人就不得不为这些可以养家糊口的工作,付出自己大部分的时间与精力。

奴隶们承担了整个城市的像烹任、烤面包、制作蜡烛之类的全部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