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小辞典(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2 01:26:58

点击下载

作者:李时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国学小辞典

国学小辞典试读:

再版序

中华典籍,浩如烟海,虽有生知之资,累世不能尽其业;况平凡之人士乎?况百科杂陈之今日乎?从事国学者,侈然前陈,不知扼要之法;则如游骑于广漠之野,将无归宿之所;又若泛舟于海洋之上,终乏登岸之时。所谓“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头童齿豁,学无要领,岂非天下之苦事哉?

余昔肄业中大,酷好国学。但由博返约,未得其方;披沙捡金,苦无良策。及见李君,撰《国学问题》,于其去取从舍之间,始觉恍然。君渊源家学,致力甚专,比岁往来平津,任教各院校,耳目所及,昕夕无间,用宏取精,乃有此作。观所撰是书,采问答法,易记忆也;分为四部,便翻检也;增列附题,期详尽也。得此一书,不但知国学分类之矩镬,且可明历代文学之演变,故是书出而问世,甫及一载,竟销售达数千册之多,足证其为研究国学之利器矣。

此次再版,加其篇幅,增其内容,特附妇女作家,原书为问题四百,今则广之为五百;昔疏而今密,彼缺而此全,治学之法,日异而月新,后出者占优胜也。是为序。中华民国二十四年五月  清丰冯梅先

原序

四库著录之书,几八万卷;存目之书多于是,焚毁之书更多于是也。且自乾嘉以降,代有撰著之人;中外互通,更饶译述之作。以言乎博,博无止境也。曾涤生云:“书籍之浩浩,著书者之众若江海然,非一人之腹所能尽饮也。”张香涛云:“四部之书,汗牛充栋,老死不能遍观而尽识。”由是而言:国学之繁赜,昔人亦兴望洋之叹!况在今日,各科杂陈,中外并用,非特精神有所不逮,即目力亦虞其不足矣。

然则当如之何而可?曰:“昔孔孟教人,有由博返约之法;韩子治学,有提要钩玄之术。欲收事半功倍之效,惟求其工具精良而后成功。”是则此书之作,一问一答,有条有理,欲授读书者以犀利之器也。分为四编,以经、史、子、集之要题入之。其有不备者,附以梁任公之《治国学杂话》,及拙著《历代文学概论》,庶几萃国学之大观,而弥其缺憾者矣。嘉此书之印竣也,缀数行以为之序。中华民国二十三年三月  乐亭李时甲编 经部1 何谓“四部”,其名始于何时“四部”之名,起于晋初:荀勖、张华等,编列晋室所藏书籍,分为四部。及晋移江左,藏书淆乱,李充删除繁重,虽仍分四部,而内容稍异于前。于是甲部为五经之属,乙部为史记之属,丙部为诸子之属,丁部为诗赋之属。2 “四库”之名何时成立

唐玄宗时,四海晏然,于东西二都,各聚四部之书,将经、史、子、集,分藏于四库之中。四大类别,从此确定;“四库”之名,喧腾人口,且流传于后世矣。3 经史子集之略说

明祁承㸁《藏书约论·鉴书》云:“垂于古而不可续于今者,经也;繁于前代而不及前代者,史也;日亡而日佚者,子也;日广而日益者,集也。”此言虽稍有所偏,按诸事实,亦为不刊之论。4 何谓经书《说文》:“经,织从丝也;从系、声。”织之纵丝为经,横丝为纬。今借为典籍之名者,盖以简册涣散,必由编丝缀属而始成,故称典籍曰“经”。

班固《白虎通·论五经篇》谓:“经者,常也。有五常之道,故曰‘五经’,乐仁、书义、礼礼、易智、诗信,是也。”5 何谓“六艺”

六艺之说有二:(一)六艺者,礼、乐、射、御、书、数也。《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二)六艺即六经,谓:《易》、《书》、《诗》、《礼》、《乐》、《春秋》也。6 试言六艺之功用《礼记·经解篇》: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絜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庄子·天下篇》:《诗》以道治,《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史记·滑稽传》:孔子曰:六艺之于治,一也。《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道义。《史记·太史公自叙》曰:《易》,著天地阴阳四时五行,故长于变;《礼》,经纪人伦,故长于行;《书》,记先王之事,故长于政;《诗》,记山川溪谷禽兽草木牝牡雌雄,故长于风;《乐》,乐所以生,故长于和;《春秋》,辩是非,故长于治人。

扬雄《法言》云:说天者,莫辩乎《易》;说事者,莫辩乎《书》;说体者,莫辩乎《礼》;说志者,莫辩乎《诗》;说礼者,莫辩乎《春秋》。

综观以上各说:或言教,或擅长,或善辩,六经之要旨,不外乎是矣。两汉宗经,治法炳然,上符三代,研经之士,风飙云起,于是有经学之名;所谓经学者,经世之学也,所该甚广,故昔人重之。7 何谓“六经”、“五经”“六经”之名,始见于《礼·经解》孔子之言,又见于庄子之书;盖谓:《易》、《书》、《诗》、《礼》、《乐》、《春秋》也。其后嬴秦焚书,《乐经》散亡,仅存《乐记》一篇,乃并入《礼经》中,遂有“五经”之名。“五经”者何?《易》、《书》《诗》、《礼》、《春秋》。故汉人多言“五经”,如汉武帝建元五年,立五经博士是也。8 何谓“七经”、“九经”《后汉书·赵典传》注称:“典,学孔子七经。”是“五经”之外,加以《论语》、《孝经》。唐时以三《礼》、三《传》、《诗》、《书》、《易》九书试士,故名“九经”,褚遂良称谷那律为“九经库”。唐玄度又撰《九经字样》是也。9 何谓“十经”、“十二经”《南史·周续之传》:续之通五经、五纬,号曰“十经”。《经典释文》谓:六经、六纬为“十二经”。又唐及后蜀《石经》,并于“九经”外,刻《孝经》、《论语》、《尔雅》,亦名“十二经”。10 何谓“十三经”、“十四经”

宋宣和中,席旦知成都府,于后蜀所刻《石经》外,加刻《孟子》,是为“十三经”。或又于“十三经”外,加以《大戴记》,是为“十四经”。11 试举“二十一经”之说

清代段玉裁主张“十三经”以外,应增《大戴礼记》、《国语》、《史记》、《汉书》、《资治通鉴》、《说文解字》、《周髀算经》、《九章算术》八书。段氏之意,以为此皆《周礼·保氏》书数之遗意也。(见章炳麟《检论·清儒篇》)12 纬书产生于何时

汉代学者,以古传经书,亦必当有纬书,于是托古作制,创造纬书多种;同时更有创造谶语者,故曰“谶纬学”。现今可查考者,仅《易纬》八种而已。13 何谓“三易”《周礼·太卜·三易》云: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郑玄云:夏曰《连山》,殷曰《归藏》,周曰《周易》。14 问《易》之意义

汉郑玄云:“《易》一名而含三义,易简,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案《易·系辞传》云:‘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又云:‘为道也屡迁,变动不拘,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此皆变易之证。”然则《易》之义,以“改变”为是。15 《易》为四圣所作、孔子赞《易》有“十翼”之说

四圣人者:伏羲、文王、周公、孔子也。“十翼”,为孔子赞《易》之文,旧以为《上彖》、《下彖》、《上象》、《下象》、《上系》、《下系》、《文言》、《说卦》、《序卦》、《杂卦》,为“十翼”。

或曰:《系辞》上下,《说卦》上下,《文言》上下,《杂卦》上下,《序卦》上下,是为“十翼”。16 “四圣作《易》”试指明其部分

按作《易》者:伏羲画卦,文王作卦辞,周公作爻辞,孔子作十翼。17 试言《易》之内容《汉书·艺文志》云:“《易经》十二篇。”颜师古注云:“上下经及十翼,故十二篇。”

按《易·上经》有卦三十: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履、泰、否、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噬嗑、贲、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易·下经》有卦三十四:咸、恒、遁、大壮、晋、明夷、家人、暌、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中孚、小过、既济、未济。《十翼》已见前题,兹不复录。18 说《易》家之派别《四库全书总目》曰:《易》之为书,推天道以明人事者也。《左传》所记诸占,盖犹太卜之遗法,汉儒言象数,去古未远也。一变而为京、焦,入于禨祥;再变而为陈、邵,务穷造化,《易》遂不切于民用。王弼尽黜象数,说以老庄,一变而胡瑗、程子,始阐明儒理;再变而李光、杨万里,又参证史事:《易》遂日启其论端。此两派六宗,已互相驳诘。19 以道教解《易》

唐有黄冠某,作《周易玄旨》,以坎离为铅汞,以震巽为炉鼎,以艮兑为婴姹,以既济为丹成,以未济为不入轮回、不生不灭。此则纯以道家言《易》也。20 以释教解《易》

明僧藕益著《周易禅解》,谈龙象,崇易简,通往来,纯以释教言《易》。21 以新说解《易》

此派谓:乾卦六爻,初为草昧,二为部落,三为君主,四为革命,五为共和,上九为平等,用九为无政府。22 何谓《尚书》

尚,上也;书,如也、舒也;如其意而舒之为书也。23 《尚书》有今古文之别又有伪《孔传》之说《尚书》今文、古文之别,其先由于文字之不同。今文者伏生所传,用隶书,汉世所通行,故当时称为“今文”。古文者孔安国所传,孔子壁中书,用蝌蚪文,汉世已不通行,故称为“古文”。晋元帝时,豫章内史梅赜,献《古文尚书》,及孔安国《书传》,一时学者,益信其说,遂以为真孔壁书行于世。此书比伏生多二十五篇,又析伏生书为三十三篇,并序共五十九篇。宋吴棫、朱熹,皆疑其伪;清初,阎若璩撰《古文尚书疏证》一书,专辨东晋晚出之《古文尚书》及孔安国传皆伪造,而其谳乃定。嗣是辨之者数十家,人人皆称“伪古文”、“伪孔传”矣。24 《今文尚书》略说《汉书·儒林传》云:伏生名胜,为秦博士,以秦时禁书,伏生壁藏之。孝文帝时,求能治《尚书》者,天下无有,闻伏生治之,欲召;伏生年九十余,老不能行,于是诏太常使掌故晁错往受之。伏生老,言不可晓,使其女传言教错,齐人语多与颍川异,错所不知,凡十二三,略以其意属读而已。此为《今文尚书》,即马融、郑玄所注之二十九篇是也。25 《古文尚书》略说《古文尚书》出于孔安国。安国本从伏生受《书》,汉武帝末,鲁共王好治宫室,坏孔子旧宅,以广其居,于壁中得昔人所藏《古文尚书》,皆蝌蚪文字。蝌蚪书废已久,时人无能知者,安国以所闻伏生之书,考论文义,定其可知者,用隶体写定,并序凡五十九篇,曰《古文尚书》。26 谁传《洪范》,何谓《洪范·九畴》

周兴十有三年,王访于箕子;于是箕子乃作《洪范》,以教武王。《洪范·九畴》云者:(一)五行、(二)五事、(三)八政、(四)五纪、(五)皇极、(六)三德、(七)稽疑、(八)庶征、(九)五福六极是也。27 问现今流行本《尚书》何如

现今之《尚书注疏》,即伪《古文尚书》二十五篇,加真《今文尚书》三十三篇,共为五十八篇,并伪孔安国传作底本,而凑成者也。28 问《诗》之兴起《诗大序》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既有咏歌,遂成篇章,此诗之所以作也。古之王者,欲观民间之风俗,藉知政教之得失,故设采诗之官。至孔子既取周诗,上采殷,下取鲁,凡三百五篇。遭秦火而不绝灭者,以其为人所讽诵,不专在竹帛之故,所以得流传后世也。29 《诗经》共有几家《汉书·艺文志》曰:《诗经》二十八卷。鲁、齐、韩三家,此三家汉初并立为博士。又荀卿以《诗》授鲁国毛亨,毛亨作训诂传,以授赵国毛苌;时人谓亨为“大毛公”,苌为“小毛公”。并鲁、齐、韩共有四家。今惟《毛诗》章句具存,三家诗皆亡矣。30 何谓“四始”、“六义”《关雎》为《风》始,《鹿鸣》为《小雅》始,《文王》为《大雅》始,《清庙》为《颂》始,此为“四始”。至于“六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31 《风》、《雅》有正有变说

朱子《集传》先儒旧说,以《二南》为“正风”,《邶》至《豳》为“变风”;《鹿鸣》至《菁莪》为“正《小雅》”,《六月》至《何草不黄》为“变《小雅》”;《文王》至《卷阿》为“正《大雅》”,《民劳》至《召旻》为“变《大雅》”。32 《诗序》之作出于何人说者不一,究以谁作为是

朱子《诗序辨说》曰:“《诗序》之作,说者不同:或以为孔子,或以为子夏,或以为国史,皆无明文可考;惟《后汉书·儒林传》,以为卫宏作《毛诗》序,今传于世,则序乃宏作明矣。”

按宋程颐以《大序》为孔子所作,《小序》为当时国史所作。又《后汉书·儒林传》云:谢曼卿善《毛诗》,乃为其训,卫宏从曼卿受学,因作《毛诗》序,善得风雅之旨,今传于世。33 四家《诗》之传授人

秦焚书后,汉兴而有三家诗:齐人辕固传《齐诗》,鲁人申培公传《鲁诗》,燕人韩婴传《韩诗》。又毛亨、毛苌传《毛诗》,是谓四家《诗》之传授者。34 鲁、齐、韩三家《诗》之亡《鲁诗》亡于西晋,《齐诗》亡于魏,《韩诗》亡于北宋,后虽有掇拾者,其义不能什一焉。35 礼之起源

上古之时,社会蒙昧,人异于禽兽者几希!圣王既作,本习俗以定礼文。故唐虞之时,以天、地、人为三礼,以吉、凶、军、宾、嘉为五礼(见《虞书》注)。降及夏殷,咸有增损,是为《礼经》之始。36 何谓“三礼”,出于何人所作

三礼者:《周礼》、《仪礼》、《礼记》,是也。昔人谓:《周礼》、《仪礼》,均系周公所作;《礼记》,则系汉戴德(人称大戴)、戴圣叔侄所删记也。

按:汉何休疑《周礼》作于六国之时,宋儒亦多疑之。惟刘歆、郑玄,信为“周公致太平之书”;但亦有谓为刘歆伪造者,清方苞《周官义》已开其端;近人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则亦言为歆伪造无疑也。37 《周礼》、《仪礼》之分别《周礼》、《仪礼》,同为周公所作,而其不同者,盖《周礼》为周公之政书,而《仪礼》则吾人起居饮食所定以为法则者也。又《周礼》为周朝一代之政书,多言国事者;《仪礼》则兼用夏殷之礼,而定为冠昏、丧祭、朝聘之仪式也。38 “三礼”各有若干篇《周礼》凡六篇,秦焚书后,皆已散佚。汉河间献王,始得之于李氏,惟失《冬官》一篇。后有人征集旧典,录三十工以为《考工记》而补之,即今之《冬官考工记》也。

又《仪礼》凡十七篇;《礼记》凡四十六篇,内有《乐记》一篇,今古文皆有。39 《周礼》“六官”何名(一)天官冢宰,(二)地官司徒,(三)春官宗伯,(四)夏官司马,(五)秋官司寇,(六)冬官司空。(按:《冬官》已阙,河间献王以《考工记》补之。)40 “六官”所掌何事

冢宰掌邦治,统百官,均四海。

司徒掌邦教,敷五典,扰兆民。

宗伯掌邦礼,治神人,和上下。

司马掌邦政,统六师,平邦国。

司寇掌邦禁,诘奸慝,刑暴乱。

司空掌邦土,居四民,时地利。(录《尚书·周官》文)41 《仪礼》篇目有几《仪礼》十七篇:士冠礼第一,士昏礼第二,士相见礼第三,乡饮酒礼第四,乡射礼第五,燕礼第六,大射仪第七,聘礼第八,公食大夫礼第九,觐礼第十,丧服第十一,士丧礼第十二,既夕礼第十三,士虞礼第十四,特牲馈食礼第十五,少牢馈食礼第十六,有司彻第十七。42 《仪礼》今、古文之说

唐贾公彦引《汉书》:鲁人高堂生为汉博士,传《仪礼》十七篇,是为今文。武帝末,鲁恭王好治宫室,坏孔壁,得亡《仪礼》五十六篇,是为古文。东汉郑玄斟酌二本,合而为一,即今所传本是也。故今日之十七篇,古、今文皆有。43 《礼记》有大、小戴之别《大戴记》八十五篇,今存三十九篇,为汉人戴德所记。《小戴记》四十九篇,为戴圣所编。44 汉代注《礼》者何人

卢植字子幹,后汉涿人。郑玄字康成,后汉高密人。二人皆事马融为师,各注《礼》二十卷。45 何谓《礼运》

此为《礼记》之第九篇。郑注云:“《礼运》者,以其记五帝三王相变易,及阴阳旋转之道”,所以谓之“运”。如四时之潜移默转,自然而成序。后之谈政治者,多根据此篇文句,而阐发自己主义耳。46 《春秋》“三传”为何《春秋》“三传”者:《左氏传》、《公羊传》及《穀梁传》是也。47 《春秋左氏传》《春秋》为鲁史,记十二公事,曰:隐、桓、庄、闵、僖、文、宣、成、襄、昭、定、哀也;凡二百四十二年。观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之语,可知《左氏》为古文,而《公羊》、《穀梁》,则皆今文也。48 左氏明经之义

左丘明受经于仲尼,以为经者不刊之书也;故传或先经以始事,或后经以终义;或依经以辨理;或错经以合异:随义而发也。(录杜预《左传序》)49 问不读《春秋》之害

有国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前有谗而弗见,后有贼而不知。为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守经事而不知其宜,遭变事而不知其权。为人君父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蒙首恶之名。为人臣子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陷篡弑之诛、死罪之名。其实皆以为善、为之而不知其义,被之空言而不敢辞。(《史记·太史公自序》)50 何谓内传、外传

左丘明著《左传》、《国语》,人称《左传》为《春秋内传》,《国语》为《春秋外传》。51 何谓齐学、鲁学

公羊子名高,齐人,故《公羊传》为齐学。穀梁子名赤,鲁人,故《穀梁传》为鲁学。52 《公羊》多新义是否《公羊传》文中,如新周、故宋、王鲁,以《春秋》当新王。迄乎清代,康有为著《孔子改制考》,即本斯义而昌大之。53 治《穀梁》学者较少于他书

注疏之外,宋孙觉有《春秋经解》十五卷。清柳兴宗有《穀梁大义述》。廖平有《穀梁古义疏》。54 《春秋》“三传”评

范宁《春秋穀梁集解序》曰:“《左氏》艳而富,其失也诬;《穀梁》婉而清,其失也短;《公羊》辩而裁,其失也俗。”何休曰:“《公羊》墨守,《左氏》膏肓,《穀梁》废疾。”要之,《左氏》为记载之传,以史事为主;《公》、《穀》为训诂之传,以释经为主;此则三传之大较也。55 何谓三种《论语》

汉时《论语》有三种:(一)《古论》,出于孔子壁中,凡二十一篇(《子张篇》有二)。(二)《齐论》,乃齐人所传,较《鲁论》多《问王》、《知道》两篇。(三)《鲁论》,乃鲁人所传,即今所传之篇目是也,凡二十篇,始于《学而》,终于《尧曰》。56 《论语》之撰集《汉书·艺文志》曰:《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57 《论语》之内容何如《论语》全部,最重要者:言学、言政、言仁是也。58 《孝经》为何人所作

司马迁谓《孝经》为孔子自著,孔安国则以为曾子作;司马光、胡寅又以为孔子或曾子门人所记,未知孰是。

王应麟《困学纪闻》云:“曾子问孝于仲尼,退而与门弟子言之,门弟子类而成书。”今从此说。59 《孝经》今、古文之别《孝经》遭秦焚书,河间人颜芝藏之。汉初,芝子贞出之,凡十八篇,是曰《今文孝经》。至于《古文孝经》,乃坏孔子壁所得,字皆蝌蚪形,与今文殊多出入。60 流传《孝经》今文乎抑古文乎

汉时《孝经》,有今、古文之分,注疏亦各不同。唐玄宗用今文自作注解,颁行天下,凡十八篇,即今所传之《孝经》也。61 何谓《尔雅》,共分若干篇

唐陆德明《经典释文》曰:“尔雅者,所以训释五经,辩章同异,实九流之通路,百氏之指南;多识鸟兽草木之名,博览而不惑者也。”尔,近也;雅,正也;言可近而取正也。凡十九篇。62 问《尔雅》十九篇之名称

一、释诂,二、释言,三、释训,四、释亲,五、释宫,六、释器,七、释乐,八、释天,九、释地,十、释丘,十一、释山,十二、释水,十三、释草,十四、释木,十五、释虫,十六、释鱼,十七、释鸟,十八、释兽,十九、释畜,是也。63 《尔雅》之撰著《经典释文》曰:“《释诂》一篇,盖周公所作;《释言》以下,或言仲尼所增,子夏所足,叔孙通所益,梁文所补,张揖论之详矣。”清邵晋涵引证郑君之言,谓为孔子门人所作,以释六艺之言,斯为近古持说而有力者。64 孟尊于荀何故

秦汉之时,孟荀并称。(故《孟子》不列于学官,《经典释文》亦不之及。)至唐,韩愈独尊异之。宋程子始表章之,朱子尤为推崇,以为可跻之尼山之次,崇其书以配《论语》。《荀子》旧列子部,而《孟子》遂为“十三经”之一云。65 《孟子》之撰著

赵岐《孟子题辞》曰:孟子闵悼尧、舜、汤、文、周、孔之业,将遂湮微,于是则慕仲尼周流忧世,遂以儒道游于诸侯,思济斯民。然不肯枉尺直寻,时君咸谓之迂阔于事,终莫能听纳其说,于是退而论集。所与高第弟子公孙丑、万章之徒,难疑答问,又自撰其法度之言,著书七篇。66 读《孟子》之法

梁启超曰:“读《孟子》之法:(一)宜视其砥砺廉隅,崇尚名节,进退辞受取与之间,峻立防闲,如此然后可以自守而不至堕落。(二)宜观其气象博大,独往独来,光明俊伟,绝无藏闪,能常常诵习体会,人格自然伟大。(三)宜观其意志坚强,百折不回,服膺书中语,对于环境之压迫可以增加抵抗力。(四)宜观其修养下手工夫,简易直捷,无后儒所言支离、玄渺之二病。要之:《孟子》为修养最适当之书,于今日青年,尤为相宜。学者宜摘取其中精要语熟诵,或钞出常常阅览,使其精神深入我之意识中,则一生做人基础,可以稳固,而且日日向上,至老不衰矣。”67 试列《十三经注疏》(一)《周易正义》十卷: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等正义。(二)《尚书正义》二十卷:旧题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正义。(三)《毛诗正义》七十卷: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正义。(四)《周礼注疏》四十二卷: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五)《仪礼注疏》五十卷: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六)《礼记正义》六十三卷:汉郑玄注,唐孔颖达正义。(七)《春秋左传正义》六十卷:晋杜预集解,唐孔颖达正义。(八)《春秋公羊传注疏》二十八卷:汉何休解诂,唐徐彦疏。(九)《春秋穀梁传注疏》二十卷:晋范宁集解,唐杨士勋疏。(一〇)《论语注疏》二十卷:魏何晏等集解,宋邢昺疏。(一一)《孝经注疏》九卷:唐玄宗御注,宋邢昺疏。(一二)《尔雅注疏》十卷:晋郭璞注,宋邢昺疏。(一三)《孟子注疏》十四卷:汉赵岐注,旧题宋孙奭疏。

上列《十三经注疏》,共四百一十六卷。68 问《易》、《书》、《诗》注家之事迹《周易》为魏王弼等注。王弼,字辅嗣,三国魏山阳人。少知名,好论儒道,辞才逸辨,注《易》及《老子》,为尚书郎,年二十余卒。《尚书》为汉孔安国传。孔安国,字子国,受《诗》于申公,受《尚书》于伏生。鲁共王坏孔子旧宅,于壁中得《古文尚书》,及《论语》、《孝经》,皆科斗(蝌蚪)文字,当时无能知者,安国以今文读之,承诏作《书》传,定为五十八篇,以授都尉朝,谓之《古文尚书》之学。又为《古文孝经传》、《论语训解》。武帝朝,官谏大夫,临淮太守。《毛诗》为汉毛亨传。毛亨,汉鲁人。作《诗训诂传》以授毛苌,时人谓亨为“大毛”,苌为“小毛”。69 问“三礼”、“三传”注家之事迹“三礼”皆汉郑玄注。玄字康成,后汉高密人。少为乡啬夫,意不乐,弃去,往事扶风马融,三年辞归。融喟然曰:郑生今去,吾道东矣。既归,客耕东莱,门徒千数百人。建宁初,杜门修业。孔融为北海相,深敬之。所著凡百余万言,今存者有《毛诗笺》、《周礼、仪礼、礼记注》。经学家称郑众为“先郑”,玄为“后郑”。“三传”:《春秋左传》为晋杜预集解。预字元凯,晋杜陵人。博学多闻,泰始中为河南尹,拜度支尚书,在内七年,损益万机,不可胜数,朝野号曰“杜武库”。当在襄阳时,修召信臣遗迹,用滍淯诸水浸原田万余顷,众庶赖之,号曰“杜父”。功成之后,耽思经籍,为《春秋左氏经传集解》;又参考众家谱第,谓之《释例》;又作《盟会图》、《春秋长历》,备成一家之学。《春秋公羊传》为汉何休解诂。休字邵公,后汉樊人。精研六艺,善历算,尤好《公羊春秋》,为太傅陈蕃所辟。蕃败,休坐废锢,乃作《春秋公羊解诂》,覃思不窥门者十七年,世传为何氏学。又有《公羊墨守》、《左氏膏肓》、《穀梁废疾》等书。《春秋穀梁传》为晋范宁集解。宁字武子,晋南阳顺阳人。少笃学,多所通览。初为余杭令,兴学校,养生徒,风化大行,迁临淮太守,封阳遂侯。征拜中书侍郎,补豫章太守,后以王凝言免官。以《春秋穀梁》未有善释,沉思积年,为之集解,其义精审,为世所重。70 问《论语》、《孝经》注家之事迹《论语》为魏何晏等集解。晏字平叔,三国魏宛人。性自喜,动静粉白不去手,行步顾影,美姿仪而绝白。明帝疑其傅粉,夏日与热汤饼,既啖,大汗随出,以朱衣自拭,色转皎然。尚魏公主,累官侍中尚书,爵列侯。与夏侯玄等竞为清谈,士大夫效之,遂成一时之风气。后与曹爽等阴谋反逆,为司马懿所诛。尝作《道德论》及诸文赋数十篇。传于世者,有《论语集解》。《孝经》为唐玄宗御注。玄宗名隆基,睿宗第三子,封临淄王,英武有才略。值韦氏之乱,密谋匡复,起兵诛韦氏,奉父睿宗即位。旋受禅,以姚崇、宋璟为相,开元之治,比于贞观。天宝后,宠贵妃杨氏,用李林甫、杨国忠,致安禄山之乱,避难奔蜀。71 问《尔雅》、《孟子》注家之事迹《尔雅》为晋郭璞注。璞字景纯,晋闻喜人。博学高才,词赋为东晋之冠。尝从郭公受《青囊中书》,由是洞知五行、天文、卜筮之术,所占多奇验。避地过江,元帝重之,以为著作佐郎,迁尚书郎,后为王敦所杀。尝注《尔雅》、《山海经》、《三苍》、《方言》、《楚辞》,又有《葬书》及《玉照定真经》,都数十万言。《孟子》为汉赵岐注。岐初名嘉,字台卿;后改名,字邠卿,后汉长陵人。仕州郡,以廉直疾恶见惮。尝与兄袭得罪中常侍唐衡,避祸变姓名,卖饼北海市。衡死乃出,征拜议郎,擢太常。有《孟子章句》、《三辅决录》。72 读经于作文有益否《文心雕龙·宗经篇》云:文能宗经,体有六义:一则情深而不诡,二则风清而不杂,三则事信而不诞,四则义直而不回,五则体约而不芜,六则文丽而不淫。73 问文章体制原出于经信乎《文心雕龙·宗经篇》曰:论说辞序,则《易》统其首;绍策章奏,则《书》发其源;赋颂歌赞,则《诗》立其本;铭诔箴祝,则《礼》总其端;纪传铭檄,则《春秋》为根;并穷高以树表,极远以启疆,所以百家腾跃,终入环内者也。附 小学问答74 何谓六书,能释其义欤

许慎《说文序》云: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㧑,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75 六书次第不同,何者为优

班固以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为叙。

许慎以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为叙。

郑众以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诺声为叙。

昔人咸以许说为优,未可妄改也。76 问指事、象形之区别

指事、象形,大别有二:(一)凡造字,具体与专一者,多用象形;抽象与普通者,多用指事。(二)可画成为形体者为象形,凡为画象不可能者为指事。77 问会意、形声之区别

会意与形声,虽皆为合体之字,然会意所合两字之体均主义,形声所合之两字,一则主声,一则主义也。78 昔人论转注有:“考字左回,老字右转”,其说是否

此说非也。转注之说,义同“灌注”,言其字义,大致不差,可以展转相注;左回右转之说,甚为无理。

清代江声、许宗彦之说转注,发明正义,颇为可取。又曾国藩《与朱仲我书》,畅论转注,言之成理,殊足服人。79 造字而有假借一法,其用意何在

假借者:借彼字以当此义之用,以不造为造,可节制文字之孳乳。六书之序,假借居末,盖成于最后,故其用至广!许书九千余文,无一字不可假借为他义之用也。80 何谓小学

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教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汉兴,萧何草律,亦著其法曰:太史试学童,能讽书九千字以上,乃得为史,又以六体试之。(见《汉书·艺文志》)因当时之六书,为小学之科目,故称六书为“小学”。今则谓之为“文字学”:或曰:当名之为“语言文字学”。81 《说文解字》作者为谁

此书为东汉许慎撰。慎字叔重,汝南人。少博通经籍,时人为之语曰:“五经无双许叔重。”所著《说文解字》凡十四篇,都五百四十部首,推究六书之义,分部类从,至为详密,后世言小学者皆宗之。82 何谓秦之八体《说文解字序》云,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殳书,八曰隶书。此之谓“秦八体”。83 何谓新六书《说文解字序》云:亡新居摄,使大司空甄丰等校文书之部,自以为应制作,颇改定古文。时有六书:一曰古文,孔子壁中书也;二曰奇字,即古文而异者也;三曰篆书,即小篆;四曰左书,即秦隶书;五曰缪篆,所以摹印也;六曰鸟虫书,所以书幡信也。此之谓“新六书”。84 何谓大篆

周宣王之时,有太史名籀,通于群籍,著《大篆》十五篇,与古文或异,颁诸小学,复保氏(官名)之职。时人以是书之成,出自籀手,遂名之曰《籀文》,或称《籀篇》,即“大篆”也。85 何谓小篆

秦始皇既并天下,丞相李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母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即所谓“小篆”。世言李斯为小篆之祖,而不言赵与胡母者,以斯之名独盛故也。86 何谓隶书

有程邈者,下杜人,与李斯同时,为衙狱吏,得罪繁云阳。是时秦烧灭经书,涤除旧典,大发吏卒,兴戍役,官狱职务繁,始皇命邈作书,增减篆体,以趋约易。书成,始皇善之,出为御史;名其书曰“隶书”,因邈素尝为隶也。87 何谓草书

草书起于列国,天下多事,急就为之,如郑裨谌草创之,楚屈平属草稿未成等,皆其发端也。至汉史游作《急就篇》,尤以此擅长。后汉齐相杜度,甚工此体,章帝好之,命上章表,亦用草字,谓之“章草”。自此而后,善草书日多,张芝、王羲之最为有名。88 何谓真书

古无“真书”之名,后人谓之正书,亦曰“楷书”。东汉之季,称“隶”为“楷”。“八分书”者,隶之变体,王次仲所作,蔡邕最工为之。89 何谓科斗文

汉武帝时,鲁共王坏孔子旧宅,以广其居;于壁中得所藏古文,虞、夏、商、周之书,及《传》、《论语》、《孝经》,皆“科斗”文字。又晋太康元年,汲郡民盗发魏安釐王冢,得竹书桼字科斗之文。王隐曰:“科斗文者,周时古文也;其字头粗尾细,似科斗之虫。”(科斗,亦作蝌蚪。)90 何谓石鼓文

石鼓凡十,每鼓约径三尺余,今存北平旧国子监大成门左右;鼓面所刻之文,为周朝之大篆,即史籀所作者也。鼓于李唐时始为人知,初在陈仓,散弃于野,郑余庆置于凤翔孔子庙中,而亡其一;北宋时,向传师求于民间,乃得之。韩愈、苏轼等,谓为周宣王大狩所作;而董逌、程大昌诸人,则断为周成王时之物。又有谓此鼓不出于秦前,又有创为宇文周时之说。论断纷纷,殆如聚讼。欧阳修所见,已仅四百六十五字;后人所见,字数愈少,有仅见二百七十二字者。清阮元重刻于杭州府学,王昶就家藏本,参考宋拓暨诸家摹本,补释阙文,共得四百六十四字,盖鼓文莫备于此矣。91 何谓甲骨文

河南安阳县西有小屯焉,屯在洹水之南,为商朝武乙故都,《史记·项羽本纪》所谓“洹水南殷虚者”是也。此屯于清光绪二十五年己亥,忽有龟甲兽骨发现其中,上有刻辞,辞内多殷代帝王名号;遂有人断为殷代遗物,称曰“殷虚书契”。契者,刻也:意即刻文于龟甲上也。或称“契文”,或号“殷契”。又因刻辞中皆贞卜(即问卜)之语,故又名“殷商贞卜文字”。普通称“龟甲文”、“甲骨文”,或曰“龟甲兽骨文字”。92 何谓反切

反切者何?反,翻也,犹言翻译也;切,急也。反者,一字翻成两声;切者,两字合成一声,其实一也。缓读则是反切之两字,急读便成所求之一音。如经传所载:“不可”为“叵”,“之乎”为“诸”,“奈何”为“那”,“勃鞮”为“披”,“邾娄”为“邹”,“终葵”为“椎”,“鞠穷”为“芎”,“不聿”为“笔”,“须葑”为“菘”,古代语有如此者,不可枚举也。93 何谓双声

双声者,昔人谓之“和”,即同母之字,一声之转也。例如:蒹葭、唐棣、蜘蛛、鸳鸯、缊、玄黄。此等习见之词,皆双声也。94 何谓叠韵

叠韵者,昔人谓之“谐”,即同韵之字,而小学家所谓音近之字也。例如:皋陶、芄兰、螳螂、昆仑、空桐、荒亡。此等习见之词,皆叠韵也。95 谁创四声,其读法如何

梁吴兴人沈约,作《四声谱》,即平、上、去、入是也。分平声为三十韵,上声之韵二十九,去声之韵共三十,入声之韵凡十七,即今日流传之诗韵。

至于四声之读法,昔人有歌诀曰:“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今举“东、董、冻、笃”,“江、讲、绛、觉”,每句内备有四声,举一反三,可得其道矣。96 昔人谓小学为文学之本,何故

孔子谓子路:“必也正名乎。”曾子诏孟孙:“出辞远鄙倍。”唐代韩愈,为文章大家,亦曰:“凡为文辞,宜略识字。”降及清世,戴震、汪中教人读书,尤以识字为急务。曾国藩有言:“欲以戴、钱、段、王之训诂,发为班、张、左、郭之文章。”盖吟咏诗赋、造作文辞,苟于训诂茫然,斯难期于雅驯;故小学实为文学之基础。97 问治小学之方法

武谦(字抑斋,清成都人)问于张文襄公(名之洞):治《说文》宜如何致力?公告以入门之法,曰:“试取许君五百四十字部首,记其形体,审其音读,究其训解,殚数十日之力,往复熟习,必期一睹其字,即能读为何音、辨为何义,并闭卷而能默写其字体,一一无讹,再与言第二事。”按公之所言,至为切实,学者从此入手,必有所获也。乙编 史部98 史体大别有几

史体有三:曰正史,曰编年,曰纪事本末是也。99 何谓正史

正史之名,见于《隋书·经籍志》,后世因之。宋代著有“十七史”,明代合宋、辽、金、元为“二十一史”。清乾隆钦定《明史》,又诏增《旧唐书》为二十有三;后取薛居正之《旧五代史》,与欧阳修之《新五代史》并列,并为“二十四史”。入民国后,徐大总统世昌,以柯劭忞之《新元史》列入正史;近日《清史稿》成而复毁,将来出版,即为“二十六史”。100 何谓编年

唐刘知几深明史法,而《史通》分叙六家:一曰《尚书》家,二曰《春秋》家,三曰《左传》家,四曰《国语》家,五曰《史记》家,六曰《汉书》家。但统归于二体:丘明传《春秋》,为编年之祖;子长著《史记》,为纪传之祖。故编年、纪传二体,未可轩轾。自荀悦以下,皆述左氏之意,而为编年体。编年者,纪事以年月为纲也。101 何谓纪事本末

宋袁枢用《通鉴》旧文,每事为篇,各排比其次第,而详叙其始终,命曰《纪事本末》,编年、纪传之外,又增一体也。102 试言正史之名称

旧称“二十四史”为:《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后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是也。103 试述《史记》概略《史记》,西汉司马迁撰;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上纪轩辕,下至汉武,凡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言。其《将相年表》、《日者列传》、《三王世家》、《龟策列传》、《傅靳蒯成列传》,凡十篇,为褚少孙所补。104 问司马迁之事迹

司马迁,字子长,谈之子,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年十岁诵古文,二十而南游江淮,北涉汶泗,讲学齐鲁之邦,过梁楚以归。仕为郎中,奉使巴蜀,还为太史令。李陵降匈奴,武帝怒甚;迁极言陵忠,下腐刑,乃金匮石室之书,上起黄帝,下止获麟,作《史记》百三十篇。序事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刘向、扬雄皆称为良史之材。105 《汉书》之概略《汉书》,后汉班固撰;十二纪,八年表,十志,七十列传。起高祖,终于王莽之诛,凡二百三十九年,八十一万言。固死,妹昭续成之,内八表、《天文志》,昭所补也。106 问班固之事迹

班固,字孟坚,后汉安陵人。九岁能属文,及长,博贯载籍。明帝奇之,以为郎,典校秘书。续父所著《汉书》,积思二十余年,至建初中乃成,当世甚重其书。后迁玄武司马,帝会诸儒讲论五经,作《白虎通德论》,令固撰集其事。窦宪出征匈奴,以固为中护军,行中郎将事;宪败,洛阳令种兢捕絷固,死狱中。107 《后汉书》之概略《后汉书》,南朝宋范晔撰;书凡百二十卷,志三十卷,十帝后纪,八十列传。梁刘昭补注三十卷。108 问范晔之事迹

范晔,字蔚宗,南朝宋顺阳人。博涉经史,善属文,能隶书,晓音律。始为尚书吏部郎,元嘉初彭城太妃卒,晔夜中酣饮,开北牖听挽歌为乐,左迁宣城太守。不得志,乃删众家《后汉书》,成一家之作。累迁太子左卫将军,意志不满,与鲁国孔熙先谋逆,伏诛。尝自言所作《汉书·杂传论》,皆有精意深旨,至于《循吏》以下,及《六夷》诸论,笔势纵放,实天下之奇作,时以为实录。109 《三国志》之概略《三国志》,晋陈寿撰;凡六十五卷:魏四纪,二十六列传;蜀十五列传;吴二十列传。裴松之注。110 问陈寿之事迹

陈寿,字承祚,晋安汉人。少好学,师事同郡谯周,仕蜀为观阁令史,入晋举孝廉,除著作郎,终御史治书,撰《三国志》。其书以魏为正统,宋以后人多非之。诸葛亮尝髡其父,诸葛瞻亦轻寿,遂谓亮将略非长,无应敌之才;言瞻惟工书,名过其实。凡此之类,均以私废公,褒讥失当,有乖直笔,非良史才也。又撰《古国志》、《益都耆旧传》。111 《晋书》之概略《晋书》,唐房玄龄撰;凡一百三十卷。唐修《晋书》,预者二十一人,如令狐德棻、颜师古、孔颖达,皆老于文学。如列陶潜于《隐逸》,列王妃于《烈女》,载《崇让论》于《刘实传》,载《崇有论》于《裴传》,皆特识也。112 问房玄龄之事迹

房玄龄,字玄龄,名乔,唐临淄人。幼警敏,博综典籍,善属文,书兼草隶,年十八举进士,授羽骑尉。太宗徇渭北,杖策谒军门,一见如旧,署行军记事参军,封临淄侯。征伐未尝不从,独收人物致幕府,军符府檄,驻马即办。太宗即位,累进左仆射,徙梁国公,居相位十五年,进司空,累表固辞。在职夙夜勤强,闻人善,若已有之。卒谥文昭。113 《宋书》之概略《宋书》,梁沈约撰,凡百卷。《宋书》一年而成,分十本纪,三十志,六十列传;古来修史之速,未有若此者。多取何承天、苏宝生、徐爰旧本而增删之,无《文苑传》。114 问沈约之事迹

沈约,字休文,梁武康人。笃志好学,博通群籍。仕宋及齐,累官司徒左长史。武帝受禅,为尚书仆射,迁尚书令,卒谥隐。自负高才,昧于荣利,颇累清谈;用事十余年,未尝有所荐达,政之得失,唯唯而已。有《晋书》、《宋书》、《齐纪》、《梁武纪》、《宋文章志》及《文集》百卷。115 《南齐书》之概略《南齐书》,梁萧子显撰;凡五十九卷,分八纪,十一志,四十列传,《天文》但纪灾祥,《州郡》不著户口,《祥瑞》多载图识。事多伪造,辞尚溢美,识者讥之。116 问萧子显之事迹

萧子显,字景阳,南兰陵人。好学工文,尝著《鸿序赋》,尚书令沈约见而称之。累迁吏部尚书,加侍中。子显性凝简,负才气,及掌选,见九流宾客,不与交言,但举扇一㧑而已,衣冠窃恨之。大同间,出为吴兴太守卒。及葬请谥,武帝手诏“恃才傲物,宜谥曰骄”。有《后汉书》、《南齐书》、《普通北伐记》、《贵俭传》、《文集》。117 《梁书》、《陈书》之概略《梁书》、《陈书》:《梁书》五十六卷,六本纪,五十列传;《陈书》三十六卷,六本纪,三十列传;唐姚思廉与魏徵同撰。思廉承其父察,世为史官,其书独用古文,一扫骈俪之习。118 问姚思廉、魏徵之事迹

姚思廉,本名简,以字行,唐武康人。寡嗜欲,惟一于学。初仕隋为代王侍读,高祖定京师,府僚皆奔亡,独思廉侍。太宗时,累官鸿文馆学士,与魏徵同撰《梁书》、《陈书》,拜散骑常侍,卒谥康。119 《魏书》之概略

魏徵,字玄成,唐曲城人。好读书,多所通涉。太宗时,拜谏议大夫、检校侍中。令狐德棻、孔颖达等,撰隋、周各史,徵受诏总加撰定,多所损益,时称良史。书成,进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卒谥文贞。《魏书》,北齐魏收撰;凡百二十四卷,十二纪,九十二列传,二十志。收受尔朱荣父子金,故减其恶;夙有怨者,多没其善,时人号为“秽史”。120 问魏收之事迹

魏收,字伯起,小字佛助,北齐下曲阳人。年十五,能属文。在魏除太学博士,及齐受禅,诏册皆出其手,除中书令,仍兼著作郎,寻诏令专修《魏史》。收性颇急,夙有怨者,多没其善,以是众怨沸腾,时有“秽史”之号。有集。121 《北齐书》之概略《北齐书》,唐李百药撰;凡五十卷,帝纪八,列传四十二,续其父德林书而成。北齐立国日浅,文宣以后,纲纪紊乱,干戈扰攘,时代既衰,而文章亦因之不振。122 问李百药之事迹

李百药,字重规,唐安平人。性疏脱,喜剧饮。初仕隋,后归唐,高宗时累官宗正卿。好奖荐后进,得俸禄,与亲党共之。翰藻沉郁,尤长于诗,樵厮皆能讽诵。卒谥康,承父德林之业,辑有《北齐书》。123 《周书》之概略《周书》,唐令狐德棻撰;凡五十卷,本纪八,列传四十二。德棻与岑文本、陈叔达、唐俭等成之;德棻在当时修史十八人中,最为先进,各史体例,皆其所定,《周书》乃其一手所成也。124 问令狐德棻之事迹

令狐德棻,唐敦煌人。居华原,博涉文史,早岁知名,高祖时为秘书丞。时经籍已逸,德棻奏请购募遗书,数年间群书略备。贞观中,修梁、陈、周、齐、隋五史,其议亦自德棻发之,德棻自领《周书》。高宗朝,官弘文馆学士,累迁国子祭酒。国家凡有修撰,无不参预,暮年著述尤勤。卒谥宪。125 《隋书》之概略《隋书》,唐魏徵等撰;凡八十五卷,本纪五,列传五十。长孙无忌撰志三十卷,序论皆徵自作。全书最为简炼,因执笔者皆唐初名臣也。126 问魏徵之事迹

魏徵,字玄成,唐曲城人。好读书,多所通涉。隋乱,诡为道士。初从李密,入京见高祖,自请安辑山东,乃擢秘书丞。太宗时,拜谏议大夫,检校侍中。令狐德棻、孔颖达等撰周、隋各史,徵受诏总加撰定,多所损益,时称良史。书成,进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徵貌不扬,有志胆,犯颜敢谏,虽帝怒甚,神色自若也。卒谥文贞。127 《南北史》之概略《南北史》,《南史》八十卷,本纪十卷,列传七十卷;《北史》一百卷,本纪十二,列传八十八,号《南北史》。唐李延寿撰。司马温公称为佳史,惟恨其不作表、志,使数代沿革,皆没而不见。128 问李延寿之事迹

李延寿,字遐龄,唐相州人。贞观中,官御史台主簿,直国史。追述父志,作《南北史》一百八十卷。其书颇有条理,删落浮辞,过本书远甚。时人见年少位下,不甚称其书。迁符玺郎,兼修国史。又撰《太宗正典》,高宗观之,咨美直笔,赐帛褒之。129 新、旧《唐书》之概略

旧《唐书》,后晋刘昫撰。《旧唐书》二百卷,本纪二十,志三十,列传百五十。及乎赵宋,欧阳修、宋祁重修《新书》,凡二百二十五卷,本纪十、表十五、志五十,题修名;列传百五十,题祁名。《旧书》百九十万言,《新书》百七十万言。《旧书》以良臣次宦官,以节义次酷吏,以韩愈文章为纰缪,又无兵志、选举志及公主奸臣传。《新书》皆补之,又撰宰相、方镇、宗室世系表,增藩镇传。130 问刘昫、欧阳修、宋祁之事迹

刘昫,字耀远,后晋归义人。神彩秀拔,文学优赡,与兄晅、弟暤知名燕蓟间,唐庄宗以为翰林学士。明宗爱其风韵,迁端明殿学士,未几入相,时人荣之。末帝时兼修国史。有《旧唐书》。

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宋庐陵人。庆历初,召知谏院,改右正言,知制诰。时杜衍、韩琦、范仲淹、富弼相继罢去,修上疏极谏,出知滁州,徙扬州、颍州,还为翰林学士。熙宁初,与王安石不合,以太子少师致仕。修博极群书,得昌黎遗稿,苦心探索,遂以文章冠天下。晚号六一居士,卒谥文忠。有《新唐书》、《新五代史》、《毛诗本义》、《集古录》、《归田录》、《文忠集》、《居士集》、《六一诗话》等。

宋祁,字子京,宋安陆人。与兄庠同举进士,累迁龙图阁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同修《唐书》,旋出知亳州。《唐书》成,迁左丞,进工部尚书。卒谥景文。有《宋景文集》、《益部方物略记》、《宋景文公笔记》。131 新、旧《五代史》之概略

新、旧《五代史》:《旧五代史》百五十卷,纪六十一,志十二,传七十七,宋薛居正撰;《新五代史》七十四卷,宋欧阳修撰。至金章宗诏学官只用欧史,而薛史微矣,今传本乃从《永乐大典》中辑出也。欧史止述司天、职方二考,而诸志皆阙;礼乐、职官、选举、刑法,则以薛史为详。132 问薛居正之事迹

薛居正,字子平,少好学,有大志。后唐清泰初登第,乾德初官兵部侍郎,以本官参知政事;监修《五代史》毕,进平章事。太平兴国初,进位司空,卒谥文惠。居正性孝行纯,为相任宽简,不好奇察;好读书,为文落笔不能自休。子惟吉集为三十卷上之,赐名《文惠集》。133 《宋史》之概略《宋史》,元托克托总裁,而出玄(原名玄,清称欧阳元)、虞集、揭傒斯诸人手;为卷四百九十六,文凡百万言。蜀、洛党多门户见重,是非去取不公。托克托,原名脱脱,为清高宗所改译。134 问托克托之事迹

托克托,原名脱脱,字大用,元马札儿台子。年十五,为皇太子怯怜口怯薛官。至元中,累迁御史大夫,大振纲纪,中外肃然。至正初,诏修辽、金、元三史,命脱脱为都总裁官。又请修至正条格颁天下,寻因病辞位。135 《辽金史》之概略《辽金史》,辽、金二史,皆托克托撰。《辽史》百十六卷,其中《国语解》一卷,用意颇善。《金史》百三十五卷,多取刘祁《归潜志》及元好问《壬辰杂谝》以成书,故称良史。136 《元史》之概略《元史》,明宋濂据元《十三朝实录》纂修,凡二百十卷,二月开局,八月书成,而顺帝史亦以六月成书。元朝不设日历,不设起居注,独于中书置时政科,而董文用、拜住、姚燧、欧阳元、袁桷,皆与修《实录》,故尚有可观。137 问宋濂之事迹

宋濂,字景濂,明浦江人。元至正中荐授翰林院编修,以亲老辞不赴,隐东山著书,历十余年。明初以书币征,除江南儒学提举,命授太子经,修《元史》。累转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以老致仕。濂博极群书,孜孜圣学,为文醇深演迤,与古作者并;一代礼乐制作,多所裁定。有《宋学士全集》、《龙门子凝道记》、《浦阳人物记》、《篇海类编》。138 《新元史》之概略《新元史》,近人胶州柯劭忞撰,凡二百五十七卷。本魏源、李文田、文廷式、洪钧诸家之书以成。徐世昌极推重此书,令列入正史。139 问柯劭忞之事迹

柯劭忞,字凤孙,山东胶县人。早孤,幼承母教,中清同治丁卯庚午并科举人;光绪丙戌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散馆后改编修,擢国子司业,提督湖南学政,改翰林院侍讲,转侍读;后升典礼院学士,授山东宣慰使,督办山东全省团练。民国成立,隐居不仕,以著述自娱,毕生精力,悉萃于此。已出版之著作,为《新元史》、《春秋穀梁传注》、《蓼园诗钞》、《续诗钞》、《清史天文志稿》、《时宪志稿》。未出版者,为《说经札记》、《尔雅注》、《后汉书注》、《文献通考校注》、《文选补注》、《蓼园文集》等。140 《明史》之概略《明史》,清张廷玉撰,凡三百三十二卷。《明史》最为完善,盖据王鸿绪《明史稿》,即万季野所编也。《艺文志》但载明人著述,其例始于宋孝王《关中风俗传》;又立阉党、流贼、土司三传,亦为新创之体例。141 问张廷玉之事迹

张廷玉,字衡臣,一字砚斋,清桐城人。康熙进士,雍正间官至保和殿大学士。雍正时初立军机,与鄂尔泰同为军机大臣,政务极繁,廷玉强记慎密,故世宗恩遇最渥。卒谥文和。有《传经堂集》。142 《清史》之概略《清史》馆设于北京,清遗老赵尔巽为馆长。全书凡百册。此书条例,经缪荃孙、梁启超手订。既已出版,后又因措词失当,为国民政府所禁,收回再改,至今尚未出书。143 问赵尔巽之事迹

赵尔巽,字次珊,汉军旗人,世居山东泰安。少贫困。清同治甲戌进士,授编修,典湖北乡试,迁监察御史。数疏陈时政,为时所称。出为贵州安顺府,移贵阳。入民国后,袁世凯令修《清史》;洪宪僭号,封“嵩山四友”。144 《民国史》之概略

袁世凯曾立国史馆,任王闿运为馆长,王未记一字;后并入北京大学文科,其详不可得闻也。145 问王闿运之事迹

王闿运,字壬父,湘潭人。就学三年,日诵不能及百言,虽已成诵,而犹弗得其解,塾人皆蚩之。十五明训诂;二十通章句;二十四而言《礼》,考三代之制度,详品物之所用;二十八而达《春秋》微言,张《公羊》,申何学。咸丰癸丑举人。尝馆山东巡抚崇恩、大学士肃顺所,顺奉之若师保,军事多以谘之。已而参曾国藩戎幕。曾主长沙校经书院,继移衡州船山书院。入民国,袁世凯聘修国史,方发起凡例,遽卒,年八十三。著《尚书笺》、《礼经笺》、《春秋公羊笺》、《论语笺》、《湘军志》,注《墨子》、《列子》,正诸史艺文,纂《春秋遗传》,诸门弟子辑其文诗书问为集,凡若干卷。146 编年史之著者

最著者,当推宋司马光之《资治通鉴》,凡二百九十四卷,始于周威烈王,讫于五代,计一千三百六十二年。当时助成此书者,前后汉属刘攽,三国至隋属刘恕,唐至五代则属范祖禹。费时十九年始成。其书体大思精,为前古未有之杰作。又略举事目,年经国纬,以备检阅,别为“目录”三十卷;参考异同,伸其意旨,别为“考异”三十卷。神宗赐名撰序,而此书益增光辉矣。147 《资治通鉴》之优长

司马温公作《资治通鉴》,一事常用三四出处纂成;用杂史诸书,凡二百二十二家。李焘《巽岩集》亦称:张新甫见洛阳有《资治通鉴》草稿盈两屋;则此书之博大,可想而知。148 问司马光之事迹

司马光,字君实,宋夏县涑水人。七岁闻讲《左氏春秋》,即了其大旨。宝元初进士,历同知谏院。神宗时,为御史中丞,以议王安石新法,不合去;居洛十五年,绝口不论时事。哲宗初起,为门下侍郎,拜尚书左仆射,悉去新法之为民害者。在相八月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居涑水乡,世称涑水先生。著《资治通鉴》及《独乐园集》、《书仪》等书。149 《通鉴纲目》之异例《通鉴纲目》,宋朱熹因《通鉴》而撰成;但此书称扬雄为莽大夫,又以蜀汉为正统,皆异例也。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