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放《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2 16:38:30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学习网

出版社:圣才教育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高放《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高放《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试读:

绪 论

0.1 复习笔记

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基本问题

1.科学社会主义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核心(1)马克思主义及其三个组成部分

列宁在1913年撰写的《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一文中把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2)马克思主义三个主要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如果说马克思、恩格斯研究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这个主题的起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介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那么,其终点则是科学社会主义。起点、中介和终点这三者是紧密相关、互相联结的。没有起点和中介,就不可能有终点,这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科学社会主义必须具备的两大理论前提。(3)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

首先,从马克思主义三大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来看,既然哲学和经济学是起点和中介,社会主义学是终点,那么,如果没有终点,起点和中介也就半途而废,没有完成。

其次,从理论对实际的指导意义来看,科学社会主义是比马克思主义哲学更直接、比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更全面地指导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

2.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1)科学社会主义又可称为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学

科学社会主义、科学共产主义,可以另称为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学、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学,作为一门学科,可改称社会主义学。这样有四个好处:

第一,与其他学科一致,“学”字放在学科名称之后,更鲜明地表明社会主义是一门科学;

第二,社会主义既然是一门科学,并非建立之初就十分完善、完备,它有一个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发展过程,需要在总结新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加以丰富发展、变化革新,而“科学社会主义”、“科学共产主义”这类名称给人以似乎它一诞生就是完满科学的印象;

第三,社会主义学作为一门科学或学科,包容面更宽广,包容量更多样。除科学社会主义之外,还要研究、吸收经过实践检验取得积极成果的其他各种社会主义流派的合理主张;

第四,科学社会主义在我国长期以来是归属于法学、政治学学科,改名为社会主义学后,它应是一门与法学、政治学并列的独立学科。社会主义学是从宏观、总体上研究社会主义社会产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2)科学社会主义是研究改变资本主义世界、建设社会主义世界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科学社会主义或社会主义学研究的对象是社会主义社会产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具体来说是研究改变资本主义世界、建设社会主义世界的一般规律。既研究社会主义,也研究资本主义,以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两个社会形态作为研究的客体,也包括从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一国性过渡时期和世界性过渡时期。总的来说,科学社会主义主要研究资本主义旧世界如何发展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新世界。(3)科学社会主义是一门综合性科学

科学社会主义以政治为先导,着重研究资本主义世界和社会主义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对外关系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总体发展的一般规律。所以,按其性质来说,科学社会主义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而不是单一的政治科学。科学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科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社会主义科学是一个大门类的综合性科学,科学社会主义或社会主义学是社会主义科学的一门基础科学社会主义科学还包括社会主义思想史、社会主义运动史、社会主义制度史、社会主义政党、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思潮、比较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现状学、社会主义改革学、社会主义未来学等等。

3.科学社会主义认识的三次飞跃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三种形态(1)科学社会主义的三次历史性飞跃

①第一次历史性的飞跃,马克思、恩格斯把空想社会主义变成科学社会主义;

②第二次历史性的飞跃,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社会主义在落后国家首先建立,形成苏联模式社会主义;

③第三次历史性的飞跃,通过改革开放探索各具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先驱

①空想社会主义虽然不是社会主义的科学形态,但它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先驱。

②随着社会生产力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发展,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具体观点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越来越深刻,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越来越接近实际,其理论中的科学因素也越来越多;

③以社会主义公有制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以工人劳动者当家作主取代资产者统治,消灭剥削制度与剥削阶级,实行计划经济、按劳分配或按需分配,建立人民政权,通过一个过渡时期达到国家消亡,使物质生产和人的觉悟高度发展,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彻底解放,这些基本观点空想社会主义者先后在不同程度上都提出了,尽管表述不太准确、不很全面。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中这些愈益增多的科学因素就成为后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思想来源之一。尤其是19世纪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三大空想家的理论,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来源。(3)社会主义思想认识的第一次飞跃:马克思、恩格斯把空想社会主义变成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于l9世纪40年代在参加工人运动、阶级斗争实践和从事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完成了社会主义思想认识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科学社会主义。他们把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工人运动相结合,建立了共产主义政党,领导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为实现社会主义而斗争。(4)社会主义思想认识的第二次飞跃:社会主义在落后国家首先建立,形成苏联模式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思想认识的第二次飞跃是以十月革命后在苏联一国建成社会主义为标志的。基于西欧比较发达国家的实际提出的科学社会主义,在横跨欧亚的较为落后的俄国首先付诸实现之后,必然发生很大的落差和反差。各种错综复杂的历史条件决定了像俄国这样较为落后的国家,难以短时间内在单独一国建成典型的社会主义,最终形成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也存在着许多弊端,但这一阶段是社会主义实践摸索的重大突破。(5)社会主义思想认识的第三次飞跃:通过改革开放探索各具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思想认识的第三次飞跃是社会主义各国在改革开放中形成的。20世纪5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社会主义国家日益深刻地认识到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在经济、政治、文化和对外关系体制方面都有严重弊病,必须进行重大改革。这种改革实际上是第二次革命,是在维护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前提下的社会主义的自我调节和自我完善,它是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渐进性改革。它既要肯定苏联模式中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的成果,同时又要纠正其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教条式理解和背离性歪曲,而且还要结合当今时代的变化和各国国情的特点,进一步发展科学社会主义,这样社会主义国家在改革开放中才能够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思想认识的第三次飞跃。

二、学习与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的意义和方法

1.学习与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现实意义(1)学习科学社会主义有助于我们树立科学世界观、革命人生观和正确价值观;(2)学习科学社会主义有助于我们学好各门具体科学和专业学科;(3)学习科学社会主义有助于深化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执行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和基本路线的自觉性。更好地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而贡献自己的力量;(4)学习科学社会主义将扩大我们的视野,增强对当代资本主义世界的分析能力,明确全世界走向社会主义的大趋势,坚定社会主义在全世界必胜的信念;(5)学习科学社会主义有助于我们认清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与世界资本主义的关系,明确我们在改革开放中对世界资本主义应该采取的方针,洞察今后世界发展的趋势。

2.学习与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方法(1)理论联系实际(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丰富的实际,又用以指导活生生的实际。但是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不可能自发地转化、上升为理论,要通过人们有意识的主观实践活动,取得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经验,再通过抽象思维、理性思考把它系统化、条理化,才能形成科学理论。(2)世界联系中国

中国共产党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结合中国实际创造性地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领导中国人民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了重大成就。20世纪的历史实践证明:没有世界社会主义,也就不会有中国社会主义;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不能不受世界社会主义的影响;要了解中国应该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首先就要深入研究世界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要立足中国,了解外国,借鉴世界;还要争取社会主义的中国能够在多方面为推进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3)成就联系挫折

从世界到中国,实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历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波浪式地迂回前进的。总的看来,成就是越来越大,挫折是暂时的、局部的。“吃一堑,长一智”,只要我们善于从挫折中认真总结并真正吸取经验教训,社会主义又会重新取得从理论到实践的重大成就。正是在空想社会主义试验屡遭失败之时,科学社会主义拔地而起,横空出世。(4)现实联系历史

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发展到当今这个态势,是社会主义历史长期发展的合乎规律的产物。要深入了解社会主义的现实,就必须认真联系社会主义的历史进行系统的考察。西欧历史上在资本主义不发达的条件下产生的空想社会主义,在另外一些国家类似的条件下又可能部分地再现。所以不发达国家在实现社会主义过程中某些空想因素的再现是有社会历史根源的。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未能首先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是有历史根源的。(5)现在联系未来

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来看,社会主义还处于幼年时期。当今的社会主义国家,只要加快体制改革,在发展新科技革命方面急起直追,迎头赶上,就能更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放眼世界,我们还要看到,当今资本主义世界正在悄悄地发生重大的新变化,以信息化为先导的新科技革命正方兴未艾,资本主义各方面社会化的程度都在提高,多种社会主义因素正在逐步增长。只要现在联系未来,就能开拓视野,豁达胸怀,更加明了世界社会主义今后发展的轨迹,更能促进世界社会主义未来的拓展。

0.2 课后习题详解

1.怎样把握“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这门课程的基本特点和主要线索?

答:把握“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这门课程的基本特点和主要线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把握“科学社会主义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核心”

马克思主义是各国共产主义政党和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指导思想,它大体上包括十几个组成部分,其中最主要的是哲学、经济学和社会主义学这三个组成部分,但科学社会主义是其核心。因为:首先从马克思主义三大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来看,科学社会主义比之哲学和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更加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要理论体系的核心部分;其次,从理论对实际的指导意义来说,科学社会主义是比马克思主义哲学更直接、比马克思经济学更全面的指导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2)把握“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和科学性质”

①科学社会主义又可称为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学,与其他学科一致,也是一门学科,它要求众多的人来掌握、研究、探索运用、发展这门学科;

②科学社会主义是研究改变资本主义世界、建设社会主义世界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③科学社会主义是一门综合性科学,而不是单一性的政治科学。(3)把握“科学社会主义认识的三次飞跃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三种形态”:

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先驱,科学社会主义认识的三次飞跃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三种形态。社会主义思想认识的第一次飞跃:马克思、恩格斯把空想社会主义变成科学社会主义;第二次飞跃:社会主义在落后国家首先建立,形成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第三次飞跃:通过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探索各具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为什么要学习以及你准备怎样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这门课?

转引自《回忆马克思恩格斯》,7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答:(1)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原因(意义所在)

①学习科学社会主义有助于我们树立科学世界观、革命人生观和正确价值观

②学习科学社会主义有助于我们学好各门具体科学和专业学科

③学习科学社会主义有助于深化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执行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和基本路线的自觉性。更好地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④学习科学社会主义将扩大我们的视野,增强对当代资本主义世界的分析能力,明确全世界走向社会主义的大趋势,坚定社会主义在全世界必胜的信念。

⑤学习科学社会主义有助于我们认清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与世界资本主义的关系,明确我们在改革开放中对世界资本主义应该采取的方针,洞察今后世界发展的趋势。(2)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这门课的基本方法

①理论联系实际

这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丰富的实际,又用以指导活生生的实际。但是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不可能自发地转化、上升为理论,总要通过人们有意识的主观实践活动,取得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经验,再通过抽象思维、理性思考把它系统化、条理化,才能形成科学理论。

②世界联系中国

中国共产党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结合中国实际创造性地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领导中国人民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了重大成就。20世纪的历史实践证明:没有世界社会主义,也就不会有中国社会主义;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不能不受世界社会主义的影响;要了解中国应该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首先就要深入研究世界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要立足中国,了解外国,借鉴世界;还要争取社会主义的中国能够在多方面为推进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③成就联系挫折

从世界到中国,实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历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波浪式地迂回前进的。总的看来,成就是越来越大,挫折是暂时的、局部的。“吃一堑,长一智”,只要我们善于从挫折中认真总结并真正吸取经验教训,社会主义又会重新取得从理论到实践的重大成就。正是在空想社会主义试验屡遭失败之时,科学社会主义拔地而起,横空出世。

④现实联系历史

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发展到当今这个态势,是社会主义历史长期发展的合乎规律的产物。要深入了解社会主义的现实,就必须认真联系社会主义的历史进行系统的考察。西欧历史上在资本主义不发达的条件下产生的空想社会主义,在另外一些国家类似的条件下又可能部分地再现。所以不发达国家在实现社会主义过程中某些空想因素的再现是有社会历史根源的。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未能首先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是有历史根源的。

⑤现在联系未来

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来看,社会主义还处于幼年时期。当今的社会主义国家,只要加快体制改革,在发展新科技革命方面急起直追,迎头赶上,就能更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放眼世界,我们还要看到,当今资本主义世界正在悄悄地发生重大的新变化,以信息化为先导的新科技革命正方兴未艾,资本主义各方面社会化的程度都在提高,多种社会主义因素正在逐步增长。只要现在联系未来,就能开拓视野,豁达胸怀,更加明了世界社会主义今后发展的轨迹,更能促进世界社会主义未来的拓展。

第一章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初步实践

1.1 复习笔记

一、欧洲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欧洲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及其三个发展阶段的特点(1)欧洲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

①资本主义的产生

14—15世纪,西欧社会进入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资本主义方式已经从简单协作发展到手工工场。16—18世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欧封建社会主义社会内部更迅猛地发展起来。直到19世纪,资本主义的经济和政治制度已基本在西欧确立下来。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及其发展,是人类历史的巨大进步。但是,资本主义所取得的空前巨大的成就,是以同样空前巨大的社会代价换来的。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这一历史进步,是以对内的残酷剥夺和对外的野蛮掠夺为代价的。

②社会主义思潮的出现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大量涌现的社会问题必须由社会自身来解决,而不可能依靠少数人道主义的慈善事业。于是,作为否定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主义思潮便应运而生了,社会主义思潮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制度性弊病的暴露而出现的。19世纪中叶之前,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不充分的,相应地,这一时期的社会主义的发展也只能处于不成熟的阶段,即“空想的”社会主义阶段。

③空想社会主义

1516年托马斯·莫尔所著《乌托邦》一书的出版是空想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空想社会主义从莫尔开始到19世纪中叶欧文时期达到顶峰,大体上可分为三个时期。这三个时期大致又与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家庭手工业简单协作、手工工场和机器工业三个时期相对应。(2)欧洲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第一阶段及其主要特点

①背景:

16~17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扩展,手工业者和农民这两大社会群体内部两极分化的进程也在加速,新的阶级即早期的资产者与无产者出现了。在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新生的资产者扮演着恶霸与海盗的角色,巧取豪夺,贪婪成性,其行为遭到新生无产者的反抗。在资产阶级领导反封建斗争之初,城乡无产者便试图推动这一斗争走向彻底。最初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潮便是与这种斗争相适应而产生的。

②代表人物:

a.托马斯·莫尔(1478~1535),空想社会主义的创始人

b.托马斯·闵采尔(约1490~1525),与莫尔同时代的德国空想社会主义者

c.托马斯·康帕内拉(1568~1639),与莫尔和闵采尔齐名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

③这一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的总体特点:

a.它们基本上是对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过程的反应,是近代无产阶级的先驱者反对早期资本主义的最初的呐喊;

b.它们在不同程度上吸收并改造了古希腊柏拉图的思想、早期基督教的平等思想以及当时正蓬勃兴起的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想;

c.它们在历史上第一次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的理想,开辟了社会主义思想史的新时代;

d.它们对未来社会主义理想制度的主张都较为粗疏,缺乏严密的理论论证;

e.它们的理想社会都是建立在手工业和小农业生产基础上的,带有明显的小生产者思想的烙印;

f.它们普遍不承认资本主义的历史合理性,而把资本主义与封建制度及一切私有制度一起仅仅看成是一种罪恶的制度。(3)欧洲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第二阶段及其主要特点

①背景:

从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末,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已经发展到手工工场时期,有的国家如英国已经开始了影响深远的产业革命.伴随着资产阶级的成长,无产阶级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在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中,城乡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革命成果深感失望,他们希望继续吧把革命引向深入,于是便有了以18世纪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摩莱里和马布利为代表的“直接共产主义的理论”。

②代表人物:

a.杰拉德·温斯坦莱(约1609~约1660),英国“掘地派”运动或“真正平等派”运动的著名领袖和代言人;

b.摩莱里(1717~1778)、马布利(1709~1785)、梅叶(1664—1739),法国启蒙运动中的著名空想社会主义者;

c.弗朗索瓦·诺埃尔·巴贝夫(1769~1797),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空想共产主义者。

③这一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特点:

a.相对于16—17世纪莫尔等人的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时期的空闲社会主义基本上剥去了早期空想家们的神学外衣,也抛弃了纯粹幻想的文学手法,他们把社会主义建立在自然法学说与理性论基础之上,其现实感更强了;

b.这一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已带有明显的理论思辨与理论论证色彩,开始从理论上探讨和论证废除私有制等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科学性更强;

c.这一时期的法学色彩极为鲜明,空想社会主义者们大都从法学的角度,通过法律条文的形式对未来理想社会的经济、政治、法律、文化和教育制度乃至社会生活的诸多重大原则进行了明确的规定或详细的论述;

d.这一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带有明显的平均主义和禁欲主义特征。(4)欧洲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第三阶段及其主要特点

①背景:

进入19世纪,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进入机器生产时期,其政治统治进一步得到加强和扩展,议会民主和共和制度开始确立。随之而来的是社会问题大量涌现与社会危机的空前加剧。资本主义飞速发展的的另一个直接后果是现代产业工人阶级对队伍的壮大,而与之先相伴随的则是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空前激化。无产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的斗争页越来越具有其阶级独立性,即越来越具有纯粹无产阶级的性质。

②代表人物:

a.(法国)克劳德·昂利·圣西门(1760~1825);

b.(英国)罗伯特·欧文(1771~1858);

c.(法国)弗朗索瓦·马利·夏尔·傅立叶(1772~1837)。

③这一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特点:

a.他们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学说是在欧洲近代产业革命已基本完成、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统治已基本稳固确立的时期出现的,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之前社会主义思想发展的最高成就。

b.他们的理论基础基本上都是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以及含有一系列唯物主义因素的社会历史观,都倾向于把人类社会的历史看成是一个连续的、上升的和进步的过程,并试图以此证明资本主义被更完善的理想社会所代替的必然性。

c.他们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论直接来源于18世纪法国的启蒙学说,是在继承和改造启蒙学说的基础上形成的。

d.他们都敏锐地看到了大工业发展的前景。无论是对现实资本主义的批判还是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设计,都是以机器大生产为其基本前提的。

e.他们把批判的矛头直接对准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对准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部基础,就其批判的深刻程度而言,远远超过了自莫尔以来的所有空想社会主义者。

f.他们对未来社会的若干重大原则作了较之先辈们更有价值的猜测,提出了许多天才的思想,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直接的思想材料。

g.他们生前就已拥有一批为数不少的信徒,形成了颇有影响的圣西门学派、傅立叶学派和欧文学派,这些追随者积极宣传和阐释他们的思想,有些追随者还在某些方面有所发展和创新。但是,这些学派后来相继衰落,逐渐堕落成一些保守乃至反动的宗派,最终走向瓦解。

2欧洲空想社会主义的是非功过(1)空想社会主义的科学因素:

①关于社会发展规律性的思想。

②关于废除私有制和雇佣劳动制度,建立公有制为基础的新社会的思想。

③关于劳动改造与劳动光荣的思想。

④关于有计划地组织社会生产的思想。

⑤关于人的全面发展以及用新型分工代替旧式分工的思想。

⑥关于建立一个和谐完美的社会的思想。

⑦关于大力发展科学,繁荣艺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⑧关于消灭城市与乡村、工业与农业、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和差别的思想。

⑨关于缩短工时的思想。

⑩关于未来社会分配制度的设想。大致存在四种主张:a.按需分配;b.平均分配;c.按比例分配;d.按劳分配。

⑪关于民主政治与法治建设的思想。

⑫关于实现理想制度的方法与途径的设想。大致可分为两大类:

a.主张通过革命、战争的办法用暴力推翻旧制度,重新建立起一个崭新的世界;

b.主张通过社会改革消除现存社会的弊病,最终实现理想的社会目标。

⑬关于建立一个精干的职业革命家组织的思想。

⑭关于过渡时期的思想。

⑮关于实行和平外交政策的思想。

⑯关于国家消亡的思想与未来社会管理的思想。

⑰关于人口发展规划与人口平衡的思想。

⑱关于妇女解放的思想。(2)空想社会主义的消极成分

空想社会主义存在很多消极成分,概括起来看主要有:

①一些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想社会里还保留着奴隶与奴隶劳动。

②一些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想社会还保留着殖民地。

③一些空想社会主义者歧视妇女,甚至主张实行公妻制。

④一些空想社会主义者思想中包含着某种宗教神秘主义因素。

⑤一些空想社会主义者公开倡导平均主义和禁欲主义。

⑥一些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思想中隐含着对社会生产劳动的偏见,潜藏着劳动不平等的思想。

⑦相当一部分空想社会主义者把社会变革的希望寄托在某一个人或者少数几个人的身上。具体可分为如下四种类型:

a.把希望寄托于某位百年甚至千年难遇的天才或圣哲的身上;

b.把自己视为真理的化身和再次降临人间的救世主;

c.把希望寄托在当时的统治者的身上;

d.把希望寄托在少数革命家组成的密谋组织的身上。

⑧某些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思想带有明显的政治极端主义色彩。

a.对理想社会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认识不足,认为只要把理想社会的方案发明出来,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可以把它付诸实践;

b.一些空想社会主义者之间往往互不相容,搞关门主义,唯我独尊,垄断真理;

c.实行或主张实行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自我孤立主义政策;

d.迷信暴力,冒险蛮干,把泄愤与破坏视为革命。

⑨一些空想社会主义的理想社会里还保留着最高领导人的职务终身制。

⑩一些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想社会里,还保留着官员的特权和不同的阶级。(3)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局限性和进步性

①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a.空想社会主义忽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崇拜幸运的偶然性,宣扬天才论和英雄史观;

b.空想社会主义者看不到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无产阶级群众的力量,因而始终没能找到改造现实社会的物质力量;

c.空想社会主义者离开阶级斗争去设计、谈论和实践社会主义,他们的设想便不能不是空话,他们的实践活动也不能不充满幼稚的幻想;

d.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论基础是理性原则,他们从道德情感出发认同社会主义。

②马克思、恩格斯并不因为空想社会主义者具有历史局限性而简单地予以否定或谴责,而是进而对产生这种历史局限性的客观社会基础作出了深刻分析。

a.空想社会主义者尽管存在历史局限性,但在欧洲16世纪初至19世纪初这三百多年的资本主义新兴的时代,它始终站在时代的前沿,充当时代的先锋,要把资本主义推进到更新的社会主义时代。

b.空想社会主义虽然是无法实现的空想,但它是早期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是现代无产阶级先驱者思想的理论表现。

c.空想社会主义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发展历史体现了社会主义思想与时俱进的品格。

③空想社会主义对当代的意义

a.我们要不断发掘其积极成分,从历史中汲取营养,把社会主义先驱者的优秀思想不断发扬光大,把社会主义先驱者所开创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b.“虽然我们不应该否定这些社会主义的鼻祖”,但应该努力避免重犯他们的错误,值得深思的是,自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以来,人们还一直连续不断重犯空想社会主义的错误,而且在当今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依然还有人思想脱离实际,重新产生新的空想社会主义。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1近代欧洲工人运动的发展呼唤科学社会主义理论(1)产业革命及其后果

18世纪中期以后,欧洲各主要国家的社会经济领域也开始发生剧烈变革:一方面,产业革命则催生了近现代意义上的工厂制度;另一方面,发轫于英国的这一连锁式的社会变革迅速波及欧洲大陆以及远离欧洲大陆的北美。到19世纪上半叶,欧洲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相继完成或基本完成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的过渡,其他国家的产业革命也有了长足发展。

①由蒸汽化带动的产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发展,为资本主义最终彻底战胜封建制度提供了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

②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正在逐步暴露出来,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越来越严重。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促使有识之士去深入探讨这一社会病态现象的根源,并努力寻求消除这一社会病态现象的道路。

③它不仅创造了一个工业资本家阶级,而且也创造了一个人数远远超过资本家阶级的现代工业无产阶级。社会阶级两极分化的趋势越来越显著:一方面是财富日益集中到少数资本家手里,另一方面是广大的手工业者和农民日益沦为无产阶级,而无产阶级的贫困化也在日益加剧。(2)现代无产阶级与历史上的奴隶阶级和农民阶级相比,有新的特点

①现代工业无产阶级直接与新科技革命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是社会化新生产力的代表,是自由的雇佣劳动者,流动性大,视野宽广,拥有过去奴隶阶级和农民阶级所未有的先进性。

②他们被现代化大生产像军人一样地组织起来,一旦其自身的阶级觉悟被唤醒,便会爆发出过去奴隶阶级和农民阶级从未有过的组织性和战斗性。

③他们积极参加了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经受过现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洗礼及近代民主自由观念的熏陶,对现代市民社会公民的政治权利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知。(3)近代欧洲工人运动

现代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从它产生那一天起就开始了。这种斗争最初是以自发的形式出现的。19世纪30~40年代,西欧的工人运动已发展成有组织的、大规模的政治罢工和武装起义。其中最著名的是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丝织工人起义,1836~1848年英国工人的宪章运动以及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这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欧洲的现代工人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独立的政治运动时期。与早期的工人运动相比,近代欧洲产业工人运动开始表现出以下三个新特点:

①无产阶级明确地、公开地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把斗争的主要矛头直接对准了整个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制度。三大工人运动表明,工人运动开始进入独立发展的阶段,已开始具有广泛的政治性质。

②无产阶级逐渐抛弃破坏机器等原始斗争手段,转而采取罢工、游行示威直至武装起义等形式反抗资产阶级,开始尝试走向联合、走向团结,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开始成熟起来,逐渐由一个自在的阶级走向自为的阶级。

③无产阶级开始建立起许多政治性组织。(4)近代欧洲工人运动的发展呼唤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表明,无产阶级已经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也开始占据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重要地位。为了更有成效地进行反抗资产阶级的斗争,无产阶级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马克思、恩格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在批判地吸收前人优秀理论成果的基础上,促成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向科学的转变,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武器。

2马克思恩格斯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1)马克思恩格斯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变为共产主义

卡尔·马克思(1818~1883)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1820~1895)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共同的创始人。在青年学生时代,他们都是激进的革命民主义者和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的信奉者。后来,他们通过各自的艰苦探索,几乎同时完成了从革命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的转变。

①马克思的思想转变

马克思先是接受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学说,并积极参加了青年黑格尔派反对封建主义的活动;随后,在费尔巴哈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哲学的影响下,他又开始转向唯物主义。

1843年9~12月,马克思为《德法年鉴》创刊号(1844年2月出版)撰写了《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两篇重要文章。这两篇文章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世界观和政治立场的转变彻底完成。

a.在《论犹太人问题》中,马克思阐述了“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的根本区别,提出了把人类从一切社会压迫和政治压迫下解放出来的思想。

b.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第一次阐述了人类解放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作用的关系,提出了无产阶级是实现社会主义的物质力量的思想。同时,马克思还论述了先进理论与无产阶级之间的关系。

②恩格斯思想的转变

恩格斯1841~1842年在柏林服兵役期间旁听哲学课,接受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思想。1842年11月,在恩格斯奉父命到英国曼彻斯特经商期间,他调查英国工人阶级的实际状况,同时对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学说等进行了深入研究。这些活动对恩格斯思想观点的变化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在1844年2月《德法年鉴》的创刊号上,恩格斯也发表了两篇文章:《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和《英国状况一一评托马斯·卡莱尔的(过去和现在)》(写于1843年至1844年1月)。这样,恩格斯在英国期间完成了世界观和政治立场的转变。

a.在前一篇文章中,恩格斯“从社会主义的观点考察了现代经济制度的基本现象,认为那些现象是私有制统治的必然结果”。通过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批判,他论述了废除私有制的必要性。

b.在后一篇文章中,他批判了卡莱尔的英雄史观,并通过对英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得出了只有无产阶级才是代表未来的阶级的结论。

1844年8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巴黎再次会面,并结成了终生不渝的战友。从此,他们共同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工作,积极参加工人运动,批判各种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思潮,共同完成了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任务。(2)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收德国古典哲学的精华,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

①德国古典哲学的最高成就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a.黑格尔的功绩是:他第一次“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过程,即把它描写为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转变和发展中,并企图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

b.费尔巴哈的贡献是:他在批判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时,恢复和发展了唯物主义。

c.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

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a.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有着自身规律性的进化过程。

b.应当在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在人类社会的整个历史发展中,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互相斗争的社会阶级任何时候都是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产物,即都是自己时代的经济关系的产物。

c.就人类历史发展的长过程来看,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存在是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水平相适应的。在阶级社会,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阶级社会最终将会为更高阶段上的无阶级社会所取代。

③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研究资本主义社会

a.结论:资本主义只是人类历史上的一种特定的生产方式,它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其经济上的表现便是周期性经济危机的持续不断的爆发,它给整个社会带来巨大的破坏性后果。

b.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发展,表现在阶级关系上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的激化。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c.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任务是研究资本主义矛盾的发展过程,从中找出解决矛盾的办法。(3)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收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精华,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

①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他们提出了劳动价值理论,论证了劳动创造的价值乃是工资、利润和地租的源泉,认为工人、地主和资本家是构成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三大基本阶级,并区分了与之相适应的三种基本收入:工资、地租和利润。

②马克思在批判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资本主义的本质,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提出了剩余价值学说。

a.劳动力成为商品是剩余价值生产的先决条件。资本家在市场上按劳动力一天的价值购买了这种有特殊使用价值的商品后,强迫他整天工作。假如工人在一天中某一段时间的劳动中就能创造出补偿其生活费用的产品,那么他在这一天其余的时间里生产的就是资本家不付报酬的产品,这部分价值完全被资本家无偿地拿去了。这就是剩余价值的来源、资产阶级财富的来源,这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秘密。

b.马克思用经济学的方法说明了资本主义的本质,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并找到了改变资本主义社会、实现共产主义新社会的革命阶级即现代产业无产阶级,同时也提出了“剥夺剥夺者”这一改造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途径。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是马克思著作的划时代的功绩。科学社会主义就是以此为起点,以此为中心发展起来的。

c.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科学文化的发展为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思想材料。恩格斯认为,“现代社会主义”,“就其理论形式来说,它起初表现为18世纪法国伟大的启蒙学者们所提出的各种原则的进一步的、似乎更彻底的发展”。(4)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是马克思恩格斯与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空想社会主义思潮进行持续不断的斗争的结果,是社会主义理论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①马克思与恩格斯于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史观和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系统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并运用唯物史观阐述了实现共产主义的前提条件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必要性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等重大理论观点,同时也初步阐述了剩余价值学说的基本思想。

②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自己新理论的过程中,同各种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思潮进行了斗争,一方面更彻底地、直接和公开地批判了形形色色的空想社会主义,另一方面则借机把自己的理论进一步推向前进,同时也在这一过程中传播了自己的思想。

③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过程中,自觉地把自己的理论运用于工人运动的实践,积极进行了建立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活动,而工人运动和建党活动的实践反过来又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1848年2月24日《共产党宣言》的出版,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

3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1)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把社会主义运动推进到一个新阶段。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彻底改变了历史以来社会主义只能存在于思想家们头脑中的状况,它从一开始就强调进行根本的社会变革,要把社会主义运动变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群众性的社会运动。(2)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把工人运动推进到了一个新阶段。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之前的工人运动史零星的、自发的、更多的表现为改善生存和生活条件的斗争。随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工人中间的广泛传播,真正意义上的工人运动在欧美各国以至全世界突飞猛进地发展起来了,各国的无产阶级的联合逐步变成了现实,工人阶级通过自己的政治斗争,显示了自己的阶级力量,夺得了诸如八小时工作制、政治选举权、劳工立法等重大胜利。(3)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促进了社会主义运动与工人运动这两大运动合流,整个地改变了人类历史的发展方向。在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之前,社会主义运动和工人运动基本上是互相分离的独立运动,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促进了这两大力量的合流:社会主义运动以工人运动为依托而找到了自己的载体,工人运动因为有了社会主义运动的理论指导而找到了自己的灵魂。这是这两大运动的结合,使得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慢慢地为社会主义运动和工人阶级运动的发展作出让步,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不可抹灭的一笔。

三、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1理解和把握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前提和依据

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过程中,系统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认清与把握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首先需要注意以下三点:(1)要注意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广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同义语,而狭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则是指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核心的社会主义理论。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从狭义的科学社会主义上讲的。(2)要注意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则的联系与区别。

科学社会主义是研究改变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科学,它所研究的对象只是人类社会从资本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这一特殊阶段的历史。它所提出的理论和方法,主要是针对这一特殊时段的。(3)要注意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联系与区别。

①基本原理相对微观和具体;基本原则相对宏观与抽象,基本原则寓于基本原理之中,而又高于基本原理。

②针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问题所形成的基本观点便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

贯穿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之中、而又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起着指导性作用的则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2科学社会主义的六项基本原则

根据我们的理解和认识,我们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归纳为以下六点。(1)人类社会从资本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一个客观的、自然的历史进程,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原则,是统领其他基本理论的纲领。(2)人类社会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进化必须经过工人阶级和人民大众自觉的、长期的斗争才能实现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发展是一个客观的、自然的历史过程,并不是说不经过人的努力就能自发实现。(3)人类社会从资本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目标是实现人的解放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就是一部人类自身追求解放的历史,即追求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历史,追求人类社会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历史。

①科学社会主义认为,共产主义是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是人类克服自身异化,实现由“异化人”向自由人转变,最终达到人的彻底解放。

②科学社会主义主张首先实现无产阶级的阶级解放,进而达到全人类的解放。

③人类实现自身解放的社会形式是“自由人联合体”。

④共产主义的实现不是人类历史的终结,而只是人真正作为人的历史的开始。(4)人类社会从资本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必须要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政党的正确领导。

①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政党是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的政党。

②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政党必须由先进分子组成。

③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政党是民主性的政党。

④社会主义政党还要密切联系人民群众。(5)人类社会要从资本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必须掌握政权,国家政权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政治上层建筑的核心部分,它对于巩固、发展经济基础和推动整个社会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能动作用。(6)人类社会要从资本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掌握政权后,社会的发展将经历三个重大的历史时期或历史阶段,即过渡时期、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和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才能逐步建成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这些原则是有机统一、缺一不可的,是必须遵循、不可背离的,是普遍适用、少有例外的,是长久有效、不会过时的,但这些原则的具体内涵又是与时俱进、不断丰富的。

四、科学社会主义在19世纪后半叶的实践和发展

1科学社会主义在19世纪后半叶的广泛传播(1)马克思恩格斯及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活动家积极传播科学社会主义

1848年革命失败后,马克思、恩格斯通过理论研究和宣传,以及指导各国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运动,极大地推动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传播。

①出版一系列著作,发表大量文章,阐述和宣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和恩格斯一大批论著的发表和出版,极大地推动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传播。

②在指导国际的以及各民族国家的工人运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中传播科学社会主义。

③在批判反动派、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攻击中,在与工人运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运动内部形形色色的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斗争中传播科学社会主义。

在这一时期,除马克思、恩格斯外,一大批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活动家也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广泛传播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在传播科学社会主义的过程中,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以及各国社会主义政党也都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2)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推进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①第一国际的成立

1864年成立了工人自己的国际联合组织国际工人协会,即著名的第一国际。国际工人协会第一次实现了国际范围内的工人大联合,初步展示了国际无产阶级联合斗争的战斗力。第一国际通过了一系列决议,领导和支持了各国工人阶级开展积极的经济斗争和政治运动。“国际”的这些活动,有力地冲击了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的统治,提高了工人群众的阶级觉悟。国际工人协会广泛传播了科学社会主义,初步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在国际工人运动中的主导地位。科学社会主义在欧美各国的广泛传播并逐渐与各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欧美各国社会主义工人政党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和理论基础。

②欧美各国社会主义政党的建立和发展,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领导和促进作用。

a.各国社会主义政党推动了各国和国际工人运动的高涨。

b.各国社会主义政党出于宣传群众、组织群众的需要,出版和再版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多种著作。科学社会主义在工人中的传播,对于提高工人觉悟、促进科学社会主义与各国工人运动的结合,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c.各国社会主义政党为新的无产阶级国际组织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广泛的政党基础。第二国际便是建立在各国独立的社会主义政党基础之上的一个国际联合和协调组织。

③第二国际的成立

包括十几个社会主义政党的第二国际于1889年成立。在第二国际时期,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已拓展到世界各大洲,规模空前。在这一时期,工人阶级采取了更加广泛多样的组织形式。它以各国社会主义政党为主要成分,同时辅之以工会、合作社、国际青年组织、国际妇女组织以及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组织等群众组织与团体。

a.第二国际领导国际无产阶级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反对资本主义的斗争,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b.第二国际极大地促进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广泛传播。

2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实践中的进一步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对19世纪下半叶世界社会主义和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经验进行新的总结,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1)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利用议会民主和平过渡与坚持工人民主共和国的思想

①19世纪70年代总结巴黎公社革命的经验教训时,马克思明确地概括“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打碎旧的国家机器,是指摧毁和铲除资产阶级国家政权中一切具有纯粹压迫性质的机构,尤其是它庞大的军事官僚机构。这些机构是旧的国家机器的主要支柱,也是用来镇压和奴役人民的重要的暴力工具。马克思认为,“公社意味着在旧政府机器的中心所在地——巴黎和法国其他大城市——初步破坏这个机器,代之以真正的自治”。

②1871年巴黎公社失败后,欧洲资本主义进入相对平稳的发展时期,这时法、德等国议会民主政治有所发展,社会主义政党在议会斗争中取得席位。根据形势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开始强调运用和平与暴力两种手段进行斗争的必要性。马克思明确指出,必须考虑到各国的制度、风俗和传统;我们也不否认,有些国家,工人可能用和平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

③马克思、恩格斯详细阐明了无产阶级对待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所应采取的态度

a.民主共和制是最进步的一种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之前应当为争取民主共和制而斗争。

b.民主共和制的性质是由它的内容决定的。

c.马克思、恩格斯把1871年巴黎工人创建的“议会与行政合一”的巴黎公社式民主共和国看成是无产阶级国家政权的典型形式,资产阶级通用的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国也可以作为未来无产阶级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形式。(2)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不发达国家有可能不通过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思想。

马克思发现,东方社会具有不同于西方社会的特点:东方民族大都集居于大河流域,由于灌溉和兴修水利的需要,那里普遍存在着土地公有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强大的中央集权,这就是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这两个特点结合起来,就使得东方社会在某种程度上与马克思原先所归纳的人类社会的一般规律有所不同。

从马克思、恩格斯的相关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有关东方社会未来发展的重要思想。马克思在1877年写给俄国《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中,明确表示不同意把自己在《资本论》中关于资本主义产生的必然性的分析原封不动地移到东方社会。在1881年致俄国女革命家查苏利奇的信中,马克思再次明确表示,《资本论》对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性的分析“明确地限于西欧各国”。他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是多线条的,是多样性的统一。

以此类推,人类向共产主义社会的演进也未必只有西欧资本主义发展一途,东方社会或许会走上与西方国家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东方社会,特别是像俄国、印度等国,存在着两种进化的可能性。(3)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资本主义还有扩展能力,共产主义不宜普遍使用

19世纪70年代欧洲开始掀起以电气化为先导的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浪潮。尽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不断,但是科技进步与科技革命以及经营管理的改进仍然使资本主义的劳动生产率在逐步提高,而且工人的处境也有所改善。马克思深感资本主义还有扩展能力,还不会很快灭亡,因此实现社会主义将是更长久的一个历史过程,要达到高级阶段的共产主义就更是久远未来的事。

恩格斯认为到19世纪末不宜普遍使用“共产主义”一词,并非他放弃了共产主义理想,而是表明资本主义尚有扩展能力,实现社会主义将要经历更长久的奋斗,要达到高级阶段的共产主义就更是未来的事,而且如何确切表述共产主义也要留待未来解决。这时恩格斯虽然没有把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明确划分为未来历史发展的两大阶段,但已经具有了这一思想。

3科学社会主义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思想体系“社会主义自从成为科学以来,就要求人们把它当作科学看待”。(1)科学社会主义之为科学在于,它不再把社会主义建立在主观臆想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对现实社会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2)科学社会主义之为科学,还在于它不断地吸收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而从不故步自封、自视为穷尽一切真理的宗教教义。(3)马克思、恩格斯一生不断在丰富、发展自己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但这并不表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全是正确无误的。应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与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独立自主地探索本国的道路,制定自己的方针政策。

1.2 课后习题详解

1如何评价空想社会主义的积极贡献及其历史局限性?

答:空想社会主义虽然是空想的、无法实现的学说,但它是早期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是现代无产阶级先驱者思想的理论表现,因此,此学说中已经包含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萌芽。(1)空想社会主义的积极贡献

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揭露和批判,提供了研究资本主义早期发展的极为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也提供了启发工人阶级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思想材料;更加重要的是空想社会主义者在预测和论证未来社会基本原则的过程中,萌发了许多进步的、引导人类历史发展方向的思想,这些思想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来源;是早期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是现代无产阶级先驱者思想的理论表现;空想社会主义在上升时期的发展历史体现了社会主义思想与时俱进的品格。(2)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局限性

空想社会主义否认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崇拜幸运的偶然性,宣扬天才论和英雄史观;空想社会主义者看不到人民群众是广大无产阶级群众的力量,始终没能找到改造现代社会的物质力量,而把改造现实社会的历史责任赋予了某个天才人物;空想社会主义者离开阶级斗争去设计、谈论和实践社会主义,他们的设想便不能不是空话,他们的实践活动也不能不充满幼稚的幻想;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论基础是理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