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家庭防治与调养(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4 08:38:44

点击下载

作者:杨建宇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糖尿病家庭防治与调养

糖尿病家庭防治与调养试读:

前言

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社会负担。大部分患者刚患上糖尿病时,常常存在情绪低落、困惑、忧郁的现象。由于缺乏对糖尿病的知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一旦脱离了医生就不知道如何自我养护,没有及时进行全面的综合治疗,并持之以恒,对家庭中的饮食、用药等也没有合理科学的概念,所以糖尿病各种并发症的发病率始终居高不下。

可以说,我们的生命本身就是一个与疾病抗衡的过程,患上糖尿病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我们对糖尿病认识不足。在与糖尿病斗争的过程中,糖尿病患者除了配合医生药物治疗外,更多的是需要患者自己学会自我监控血糖、做好日常生活调养。

为了帮助糖尿病患者走出认识误区,学会自我监控血糖、做好日常生活调养,特编写了《糖尿病家庭防治与调养》一书。本书共分十章。主要介绍了糖尿病的基本医学知识、预防措施、自我监测,用药治疗、科学防治、护理养生和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调养、运动调养、细节调养等。本书内容全面,有助于糖尿病患者全面掌握糖尿病自我管理的知识和调养方法,走出认识误区,进行有效地预防或控制糖尿病的急性和慢性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本书重点论述了家庭治疗和自我保健方法。根据当前人们的实际生活状况和生活规律,以通俗易懂的文字,提出了科学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的各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措施,是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防治糖尿病的理想必备读物。编者2012.11第一章认识了解,揭开糖尿病的神秘面纱糖尿病的定义与性质

患上糖尿病就意味着要与之终身相伴。虽然各方专家始终致力于糖尿病的研究,但迄今为止还没能找到有效的根治方法。糖尿病的治疗目标目前定位于使病情处于长期理想或良好的控制水平。

糖尿病,中医称“消渴”。早在公元前中医学著作中就记载消渴患者的尿是甜的,呈现口渴、多饮、多尿、多食等临床特征,后期患者多见疲乏、消瘦,故名“消渴”,并且提出营养过度及肥胖与糖尿病的发病有着密切关系。

但是,古人的观点与疾病的本质还是有不小的差距,这种状况直到19世纪才有了明显的改善。1869年一名德国医生发现人体胰腺存在“胰岛”,可以分泌胰岛素,这为糖尿病的近代研究开了个好头。1889年又有两名德国医生进一步证实了胰腺与糖尿病的关系。1921年加拿大医生班亭等首次成功地从动物胰腺中提取出胰岛素,由此很多年轻糖尿病患者的生命得以挽救。班亭医生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他的生日11月14日被定为世界糖尿病日。

糖尿病的病因至今还不十分明确,只是发现了与糖尿病发病相关的一些因素。当代医学界一般认为,糖尿病是在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由于胰岛素分泌缺乏和(或)胰岛素抵抗而引起的人体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及脂质代谢紊乱的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糖尿病的四大类型

糖尿病诊断的第一步是判断属于哪种类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糖尿病包括四大类型,即: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和特殊类型的糖尿病。1型糖尿病

此类糖尿病主要由自身免疫损害破坏胰岛β细胞,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所致,约占糖尿病总数的5%。1型糖尿病发病年龄较低,高发于儿童和青少年。患者通常起病急,“三多一少”症状比较突出,容易导致酮症酸中毒,许多患者都是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症状。由于患者的胰岛功能低下,所以必须终身使用胰岛素替代治疗,否则将会反复出现酮症酸中毒,甚至导致死亡。1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β细胞自身抗体检查多呈阳性。

需特别指出的是,有些1型糖尿病的临床症状与2型糖尿病颇为相似。例如:在中青年阶段发病,起病慢,开始阶段“三多一少”症状及酮症倾向均不太显著,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有效。但是这种患者的胰岛功能下降很快,通常发病半年后就会出现口服降糖药继发失效及自发性酮症酸中毒,胰岛β细胞自身抗体检查呈阳性,专家们将这种类型称之为成人迟发性自身免疫糖尿病,俗称为“1.5型”,属于1型糖尿病的一个特殊类型。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我国糖尿病患者以2型糖尿病为主,约占糖尿病总数的90%以上。多见于体型超重或肥胖的中老年人,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近年来,儿童、青少年中2型糖尿病发病率越来越高。

2型糖尿病大部分起病缓慢,“三多一少”症状较轻或不典型,早期也可以没有任何不适症状,较少出现酮症酸中毒。多数患者在饮食控制及口服降糖药治疗后可稳定血糖,但病程较长。已出现胰岛功能衰竭的2型糖尿病患者,同样也需要补充胰岛素来控制血糖。妊娠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指女性妊娠期间发生的糖尿病,是由于妊娠期间雌激素、孕激素等胰岛素的拮抗激素分泌较多,导致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所致。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高龄的孕妇多发生此病。妊娠糖尿病对母婴均不利,孕妇本人易合并妊娠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难产、产后出血等,孕育的胎儿则容易流产、死胎、早产。此外,分娩后新生儿容易发生低血糖休克。妊娠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容易控制,多数患者借助饮食养生与运动治疗即可控制血糖,部分患者要用胰岛素治疗。妊娠糖尿病患者不宜口服降糖药。随着分娩的结束,多数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可恢复正常,但有近1/4的患者若干年后会发生永久性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

特殊类型糖尿病主要包括遗传性β细胞缺陷(如早年发病的成人糖尿病)、胰腺疾病(如胰腺切除)、内分泌疾病(如皮质醇增多症、嗜铬细胞瘤、肢端肥大症等),以及药物因素(如糖皮质激素、某些利尿剂等)所致的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患者,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对病因明确的糖尿病,要重视原发病的治疗。区分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方法

糖尿病有多种类型,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的糖尿病都是1型糖尿病或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的主要症结是缺少胰岛素,2型糖尿病的主要问题则是胰岛素抵抗。1型糖尿病需要用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一般不需要用胰岛素治疗。如何区分这两种糖尿病的类型,对于患者而言,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治疗和康复。这里介绍一些基本方法,以帮助糖尿病患者自我鉴别。

通常,患者通过发病时的年龄就可知道自己患的是1型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大多数1型糖尿病患者的患病年龄不足40岁,临床研究指出,20岁以下的青少年及儿童患1型糖尿病的人数占同年龄阶段患病总人数的95.4%,50岁以上的人患1型糖尿病的很少;2型糖尿病患者大多数为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所以,年龄是区分两种糖尿病类型的最直观的方法。但有时这种方法并不太准确,需要综合考虑诸多因素才能断定自己属于哪一类。1型糖尿病的发病原因

1型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较为复杂,迄今仍没有一个准确的解释。现阶段认为主要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免疫紊乱等有关。

1.基因缺陷。基因缺陷是指从父母那传承来的“遗传易感性”。现代研究指出,体内的基因异常时,胰岛β细胞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变得十分脆弱,从而使孩子小小年纪就很容易患上这种痛苦的病症,而且不得不一辈子接受胰岛素注射治疗。

2.环境危险因素。主要是病毒感染和化学物质影响。

3.免疫紊乱。自身免疫研究发现,很大一部分1型糖尿病是由T细胞参与的细胞免疫加上胰岛β细胞表达的自身抗原共同影响,通过攻击胰岛β细胞自身的抗原-抗体反应而大量破坏胰岛β细胞造成。这可以借助测定血液中的胰岛细胞自身抗体来证实。

总而言之,人类染色体上的基因缺陷决定了1型糖尿病的遗传易感性是由人类染色体上的基因缺陷决定的,易感的人对环境因素尤其是病毒感染或化学毒性物质刺激的反应不正常,直接或间接通过自身免疫反应引起胰岛β细胞破坏,以致胰岛素分泌缺乏,造成了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的发病原因

2型糖尿病的发病与1型糖尿病不同,它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加上环境因素的作用,导致胰岛素抵抗、胰岛素作用不足或葡萄糖的毒性作用而形成的。

1.遗传因素。平时经常听到有人说:“我的母亲有糖尿病,我现在也得了糖尿病,是不是我妈妈遗传给我的?”有研究指出,这种观点有一定道理。2型糖尿病的发病的确与遗传因素有关。遗传的表现各不相同,使糖尿病发病的症状也不尽相同。

2.环境因素。与1型糖尿病不同,环境因素中一个最重要的诱发因素是肥胖。男性腰围超过90厘米(2.7尺),女性腰围超过85厘米(2.5尺),代表脂肪多堆积在腹部,称为内脏型肥胖,容易造成胰岛素抵抗,因而就容易得糖尿病。

其他的环境因素主要与都市化的生活方式有关,如饮食中摄食油脂太多,主食和蔬菜吃得太少;或老是坐着看电视而疏于活动锻炼,也是罹患该病的重要诱因。此外,多次怀孕和生育的妇女易患糖尿病。婴儿出生时体重偏低,长大成人后易罹患2型糖尿病。什么是糖尿病的蜜月期

糖尿病的蜜月期是指1型糖尿病患者发病后用胰岛素治疗病情得到控制,经过数周数月后,胰岛素用量明显下降甚至可完全停用,而血糖能接近或维持在正常水平,这一阶段称为蜜月期。其发生机理还无法给出准确解释,医学专家们认为可能是这种患者的胰岛β细胞在遭到免疫性损伤后,经一段时间的胰岛素治疗,β细胞形成了自我修复功能。而内源性胰岛素的分泌暂时有所恢复,糖代谢趋于好转,这样的阶段大约维持数月至1年,但最后残存的β细胞功能会衰竭,患者又将终身完全依赖外源性胰岛素治疗。血糖与糖尿病的关系什么是血糖

糖分是维持人体机能至关重要的营养元素之一,主要从人们日常食用的谷物和水果中摄取,在体内经过消化系统的消化之后,会转变为单糖进入血液中,这就是葡萄糖,这些单糖运送到全身的细胞中,成为人体能量的来源。如果人体摄入的糖分过多,就很难一次性消耗掉,于是转化为糖原储存在肌肉和肝脏中。食物消耗完毕之后,这些肝糖原就用来维持血糖的正常浓度。但是细胞中能存储的肝糖并不多,多余的糖分在体内就会转化成脂肪。

血糖就是血液中的葡萄糖,人体中的正常血糖浓度是在一定的稳定和平衡状态中的,一旦破坏了平衡,血糖会异常上升,此时就会造成糖尿病。通常血糖的正常范围是空腹波动在3.9~6.1毫摩尔/升(70~108毫克/分升),餐后2个小时血糖会稍高,大约在3.9~7.8毫摩尔/升(70~140毫克/分升)。如果空腹时血糖浓度高于6.7毫摩尔(120毫克/分升)就是高血糖,如果血糖浓度超过8.3~9.4毫摩尔/升(150~170毫克/分升),就会有一部分葡萄糖随尿排出,就是糖尿。血糖与糖尿病

长期大量摄入糖分之后,人体内的胰腺就要分泌大量的胰岛素参与糖分的存储和吸收,长期处于紧张工作的压力中,胰腺就会疲劳,最终将导致功能下降,不能随时为身体提供所需要的胰岛素。胰岛素的功能是促进人体内的糖分、脂肪和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的正常合成和代谢,是体内唯一能够起到控制和调节血糖作用的激素,其最主要的作用就是降低血糖浓度。而胰岛素的分泌缺乏,就会引起体内三大营养元素的代谢紊乱,人体的血糖水平不能得到有效的调节,血糖浓度就不再处于稳定和平衡的状态中,出现高血糖,如果高血糖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和治疗,就会发展成糖尿病。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进食高糖和高脂肪的食物也大幅增加,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目前已经成为继心血管和癌症之后的第三大“健康杀手”。糖尿病的发展与分布情况

糖尿病是一种古老的疾病。在公元前400年,我国最早的医书《内经》中就出现了“消渴”这一病名。到了汉代,名医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对糖尿病的“三多”症状已有较详细的描述;唐朝初年,著名医学家甄立言首先指出,消渴患者的小便是甜的。

在国外,同样是公元前400年,印度的两位医生对糖尿病做了仔细的研究。他们不但发现糖尿病患者的尿液带有甜昧,还指出了肥胖和糖尿病的关系,并且介绍了糖尿病的两种类型,这为深化人类对糖尿病的认识起了重要作用。但也有不足,限于当时的医学条件,这两位医生并没有能够进一步提出糖尿病的治疗方案。

中国唐代名医王焘是世界上最早提出糖尿病治疗方案的医生。王焘针对其父口渴难忍、饮量大增、身上多疖疮、小便水果味等症状,同时根据甄立言《古今条验》一书中“消渴病者小便似麸片甜”的描述,亲口尝其父小便,验证了前人的说法。此外,他还据此制订了治疗方案,辅以饮食调整,有效控制了其父病情。此后,他把这些经验写进了《外台秘要》一书。

此后,糖尿病的研究进入了一段停滞期。直到1901年,国外才有学者研究发现了死于糖尿病的患者胰岛细胞的改变。据此,很多学者都投入到了调制胰腺浸液的研究中。20世纪20年代,加拿大医生班亭和贝斯特在多伦多的研究取得了成功。此后,胰岛素开始用于临床,并且在治疗糖尿病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疗效。胰岛素用于治疗糖尿病是糖尿病研究史上的一座里程碑,班亭也凭这一点获得了诺贝尔奖。后来为了纪念胰岛素的发明人班亭,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糖尿病联合会将班亭的生日定为“世界糖尿病日”。

历史上,糖尿病主要是帝王贵族之病,多发病于肥胖、多食、富有者之中。然而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如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有120万糖尿病患者,到了70年代中期已经增长到了500万,占全国总人口的5%。

据统计,目前全世界糖尿病患者的总人数在1.5亿以上,其中发达国家的糖尿病发病率显著高于发展中国家。在西太平洋地区,糖尿病患者在7000万左右,占全世界糖尿病患者总人数的50%左右。而该地区生活水平比较高,在饮食上对高热量、高蛋白、高脂肪的摄取远远高出其他地区,这是造成这些地区糖尿病患者增加的主要原因。中国糖尿病的发病情况和特点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亦逐年上升。20世纪70年代末,从我国第一次糖尿病人口普查的结果来看,20岁以上的人群中,糖尿病的发病率不足1%。到了90年代初,我国糖尿病患者的人数已上升到了1500万以上,患病率为1.5%~2.3%。而且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老龄人口的增加,糖尿病发病率以每年0.1%的速度增长。2004年,卫生部公布的一项调查报告反映,我国成人糖尿病发病率已经上升到了2.6%,与1996年糖尿病抽样调查的结果相比,大城市20岁以上的人群发病率上升到了1.8%。

医学专家认为,我国的糖尿病发病特点,除了发病率急剧上升以外,还有以下几点:

1.2型糖尿病占大多数。2型糖尿病是糖尿病各种类型中最为主要、也是发病率增长最快的。有统计数据显示,我国2型糖尿病所占的比例高达93%以上。

2.年轻化趋势明显。在过去,我国糖尿病多出现在45岁以上的人群中,而今天,发病年龄已经降到了30岁左右。此前儿童患病的类型大多是1型糖尿病,如今2型糖尿病已经占到了儿童糖尿病患者人数的一半。

3.糖尿病发病情况差别大。通常而言,我国糖尿病的发病地区,城市远高于农村。而且处于经济转型期的发展中地区,2型糖尿病患病人数增加速度更快。

4.血糖升高者大量存在。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指出,糖尿病和糖调节异常的发病率大体一致。现阶段,我国有大约2000万人患有糖尿病,也有约2000万人存在糖调节异常。糖调节异常人群虽然还没有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但血糖已经升高,属于易患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应当引起足够重视。糖尿病有哪些常见症状

糖尿病的特征是高血糖,其典型的临床症状为“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减少。当兼有心脑血管、肾脏、视网膜及神经等多种慢性并发症时,患者还可能伴有心慌气短、手足麻木等症状。

1.多尿。由于血糖升高,超过肾糖阈,产生渗透性利尿,因此每日排尿次数及排尿量都会增加,特别是夜尿明显增加。

2.烦渴、多饮。因为排尿过多,导致身体缺水,血浆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渴中枢而感觉口渴,饮水量与尿量通常一致。

3.多食善饥。因为大量葡萄糖从尿中排出,而不能进入细胞内被利用,故造成组织细胞内能量代谢障碍,尤其是下丘脑饱食中枢细胞内的葡萄糖含量减少,能量生成下降,对摄食中枢的抑制作用下降,摄食中枢兴奋性增强,病人常感饥饿,因而食欲亢进。多食又引起血糖更为剧烈的上升,使尿糖排出增加,以致形成恶性循环。

4.消瘦、乏力。由于糖代谢障碍,能量产生下降,蛋白质、脂肪分解增多,病人逐渐消瘦,全身乏力,还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5.非典型症状。患者常常感到疲乏,劳累,恶心,呕吐,视力下降,视物不清,皮肤瘙痒、刺痛,手、足经常感到麻木或者刺痛,伤口愈合缓慢,经常或者反复发生感染,如泌尿系感染、疖肿及真菌感染,男性出现阳痿,女性阴道异常干燥等。特别提示

部分糖尿病患者在发病时没有任何自觉症状。尤其是在患病早期,患者的精神、体力和常人一样,食欲良好,或仅仅表现为乏力、轻度口渴,很容易被忽视。还有些患者总是先出现并发症,如高血压、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病,或是出现化脓性皮肤感染、眼睛出血等,通过进一步检查,才诊断出患上了糖尿病。认识“血糖”和“胰岛素”

血液中的葡萄糖在胰岛素的帮助下进入细胞内,产生能量满足人体需求。缺少胰岛素这把金钥匙——胰岛素缺乏,或者钥匙坏了无法正常工作——胰岛素抵抗,血液中的葡萄糖就无法进入细胞,从而升高血糖。

要想弄清糖尿病是怎么回事,就要先了解一些相关知识。下面就一同认识一下与我们的健康及糖尿病关系密切的一对伙伴——“血糖”和“胰岛素”。血糖的来龙去脉

血糖就是血液中的葡萄糖。不在血液中的糖类当然不属于血糖,而其他糖类,只有在转化为葡萄糖并进入血液后才是血糖。为人体提供能量的主要物质就是血糖。

通常情况下,当我们摄入食物后,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在肠道中经过分解消化最终转化成葡萄糖,然后被吸收进入血液。血液中的葡萄糖在胰岛素的作用下进入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产生能量供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这是血糖的主要代谢途径。如果摄入的食物过多,一部分血糖会进入肝细胞和肌肉细胞里,转化成肝糖原和肌糖原,以备空腹或大量运动时生成能量。如果血糖仍有剩余,一部分还会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

血糖主要有三个来源:①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通过消化分解转变成葡萄糖,被吸收进入血液,成为血糖(尤其是餐后血糖)的主要来源。②人体的肝脏储存有肝糖原,空腹时肝糖原可以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以提供能量。③蛋白质、脂肪等可通过糖异生作用转变成葡萄糖进入血液。

血糖主要有四条去路:①进入全身各组织细胞中,分解释放出大量能量,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这是血糖的主要去路。②变成肝糖原、肌糖原,储存于肝脏和肌肉中,以备必要时再转化为葡萄糖。③转变为脂肪储存起来。④通过磷酸戊糖途径转变成其他糖。胰岛素是打开细胞大门的金钥匙

在人体的腹部有一个条形的器官,称胰腺。它是我们体内最重要的腺体之一,它能生成多种消化酶和激素,在消化和代谢方面具有重要功能。

胰腺中分散着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细胞团,称为胰岛。成人有10万~30万个胰岛,每个胰岛包括数个到数百个细胞。胰岛细胞主要包括三种,每种细胞分泌的激素各不相同,其中β细胞分泌的就是胰岛素。人体内能够升高血糖的激素有许多种,但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只有胰岛素一种,所以,它在生命运动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胰岛素就像一把金钥匙,只有它才能打开细胞的大门,使葡萄糖顺利进入细胞中,为细胞提供能量。如果缺少胰岛素这把金钥匙——胰岛素缺乏,或者钥匙坏了无法正常工作——胰岛素抵抗,导致血液中的葡萄糖无法进入细胞中,从而升高血糖。

健康人的胰岛素分泌是有规律的。进餐后,胰岛β细胞迅速分泌大量胰岛素,以配合消化过程,使肠道吸收的葡萄糖迅速被利用,调节血糖水平不会过分升高。当血糖下降到正常水平时,胰岛素的分泌也迅速恢复到基础水平。当空腹或饥饿时,体内胰岛素的释放会相应下降,甚至停止。正是由于这种灵活的胰岛素分泌方式,才能保证人体血糖浓度始终处于正常水平。人体对血糖是如何调节的

健康人血糖能够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这是由于在神经、内分泌等因素的共同调节下,血糖的来源和去路处于动态平衡的结果。

调节血糖的激素包括升糖激素和降糖激素两大类。人体内升高血糖的激素较多,至少有四种: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生长激素和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另外,甲状腺素也有一定的升高血糖功效。人体内具有降糖作用的激素却很少,只有胰岛素。

在不进食的情况下,如空腹、饥饿及发生低血糖时,肝糖原会在升糖激素(如胰高血糖素)的作用下,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升高血糖。当进餐后血糖升高时,胰岛β细胞会适时分泌胰岛素,促进肝糖原合成,抑制肝糖原分解和糖异生,从而维持血糖的正常水平。

在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绝对缺乏)或存在胰岛素抵抗(胰岛素相对缺乏)的情况下,血糖就不能正常进入细胞内,加之肝糖原分解加强,就会升高血糖,血糖升高到一定程度,就会诱发糖尿病。

血糖供应不足(如饥饿)及血糖消耗过多(如运动量太大或降糖药服用过量等),就会出现低血糖,表现为心慌、颤抖、饥饿感、出冷汗、软弱无力、头晕、视物不清、步态不稳等,如果延迟救治可导致昏迷,甚至死亡。糖尿病危害面面观

长时间的高血糖会在不知不觉中,损害全身的大小血管及神经,导致体内各组织、器官的病变,诱发各种严重的急慢性并发症。

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由此而引发的各种并发症,它们真正称得上是无孔不入、无恶不作,患者从头到脚、从里到外、从肉体到精神都难免受损,其对患者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严重的和终身性的,与之相伴的还有长期高额的医疗费负担。残害你的身体

在糖尿病的发病早期,患者除了血糖偏高以外,可以没有任何症状,但如果这样就满不在乎、放松治疗或者干脆放任不管,长时间的高血糖就会在不知不觉中,侵蚀全身的大小血管及神经,引起体内各组织、器官的病变,导致各种严重的急慢性并发症。

急性并发症:以酮症酸中毒和非酮症高渗性昏迷最为常见。急性并发症常常病来如山倒,如果不能及时救治,死亡率很高。

慢性并发症:与急性并发症比较,如今慢性并发症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导致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首要原因。

心脏病变:糖尿病可造成冠状动脉硬化、狭窄和堵塞,引发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糖尿病性心肌病,甚至发生猝死。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的危险比非糖尿病患者高3~4倍。

脑血管病变:主要是脑血栓。轻者可能半身麻木或活动不便,重则导致瘫痪、神志不清、深度昏迷,甚至危及生命。糖尿病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4倍。

肾脏损害:糖尿病肾病早期阶段表现常不显著,唯一的症状是尿微量白蛋白增加,所以很容易被忽略,病情不断恶化最终可导致尿毒症。有统计显示,微量白蛋白尿的出现率在糖尿病病程10年和20年的可分别达到10%~30%和40%,且20年后有5%~10%的患者恶化成终末期肾病(即尿毒症),糖尿病患者发生尿毒症的危险性是非糖尿病患者的17倍。

眼部病变:眼部的视网膜病变最为多见,早期可无任何症状,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眼底反复出血、视力显著下降,严重时可造成失明。糖尿病致失明的危险性为非糖尿病患者的25倍。我国统计显示,病程10年的糖尿病患者50%发生视网膜病变,15年以上者80%发生视网膜病变,2%的患者将完全失明。

神经损害:神经病变患病率在糖尿病病程5年、10年、20年后分别可达到30%~40%、60%~70%和90%。感觉神经受损,患者可发生四肢麻木疼痛、感觉丧失、无痛性心肌梗死;自主神经受损可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出汗异常、胃轻瘫、膀胱尿潴留、阳痿、便秘及腹泻等。

糖尿病足:由于长期高血糖导致下肢血管病变及神经损害,并可能合并感染,造成下肢溃疡及坏疽,病情严重者需要截肢。据统计,因糖尿病足坏疽而截肢者为非糖尿病患者的20倍。

阳痿:主要由于高血糖导致神经及外周血管病变造成,糖尿病病人的阳痿发病率比正常人群高2~5倍。

各种感染:糖尿病患者由于抵抗力低,容易并发呼吸道及尿道感染、肺结核、皮肤黏膜感染及牙周炎等。

对孕产妇及胎儿的损害:如果血糖控制不理想,糖尿病孕妇易发生流产、胎儿发育畸形、死胎及新生儿低血糖等妊娠并发症,孕妇及胎儿死亡率均较高。

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1型糖尿病或儿童2型糖尿病患者,因发病年龄小,身体尚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如病情控制不好,会影响身体的正常发育。掏空你的钱袋

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被称为21世纪的流行病。糖尿病给各国政府和人民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例如美国,1987年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花费是240亿美元,1998年为980亿美元,2002年上升至1320亿美元。糖尿病患者的年人均医疗费是10071美元,而非糖尿病患者人均花费则为2699美元。

我国2002年17个省会城市调查统计显示:糖尿病治疗费用为188.2亿元(人民币),约占卫生事业费的4%;普通糖尿病患者每年人均花费3726元,有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每年人均花费高达13897元。缩短你的寿命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报告指出,糖尿病患者的数量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现阶段全球每年约有320万人死于糖尿病并发症。报告还指出,在大部分发展中国家,35~64岁的成年人每10人中至少有1人死于糖尿病,糖尿病已经成为大部分国家居民早逝的主要死因之一。有数据显示,糖尿病可使患者寿命平均缩短10年。降低你的生活质量

迄今为止,医学还没有找到根治糖尿病的办法,一旦患病,将终生相伴。糖尿病治疗强调细节,特别是在饮食方面严格要求,由此,患者将失去很多生活乐趣;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具有高度致残性,严重的会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困扰;而来自于健康和经济两方面的沉重负担,对患者本人及其家属都是巨大的精神压力。据统计,糖尿病患者抑郁症发生率高达30%~50%。上述种种情况,使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大降低。

不少专家担心,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社会经济的高速变革,肥胖人数剧增,可能会导致糖尿病迅速蔓延,就连儿童和青少年也不能幸免,其巨大危害甚至不亚于艾滋病。所以,大力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并积极实施干预措施,已成为各国防治糖尿病的重中之重。糖尿病的治疗原则

不同类型的糖尿病,病因不同,治疗方法自然不同。除了有的糖尿病如妊娠期糖尿病可以自愈之外,通常需要使用药物方法来治疗胰腺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一般使用胰岛素增敏剂来预防其他并发症。这是由于胰岛素增敏剂能够提高机体对体内胰岛素的敏感度,从而激活自身的胰岛素,促使机体细胞充分吸收体内的血糖,以抑制糖尿病的进一步发展。

此外,糖尿病治疗中很重要的方法就是食物的控制和运动治疗。食物的控制是至关重要的,通常建议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应当以低糖食物为主,避免进食糖和糖类的食物,尽量少食高脂肪和高胆固醇的食物,原因在于这些食物食用过多会升高体内脂肪含量,限制了胰岛素在体内发挥作用。饮食应当尽量以淀粉质和高纤维食物为主,最好常食粗粮,并且在饮食上要养成少食多餐的习惯。

另一个方面就是要加强运动。多运动有助于身体燃烧脂肪,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加速体内的新陈代谢,预防糖尿病的并发症。但是运动不能盲目,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糖尿病是一种全身性的疾病,所以尽可能做全身的运动,最好的运动方法是散步和慢跑,以促进体内代谢。

饮食和运动治疗都不能替代药物治疗,要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才能够长期有效地控制和治疗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还要多掌握一些关于糖尿病的知识,了解一些糖尿病的治疗和控制方法;还要放松心情,做到开朗豁达、积极向上,避免过度紧张和劳累,这些对于治疗糖尿病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重要提示

许多人认为糖尿病是不能治愈的,致使一些患者对自己的治疗丧失信心。实际上,这种观点是片面的。现代医学在逐渐进步,医生也在积极寻找治愈糖尿病的方法,而且糖尿病在科学的治疗下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所以,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坚定信心,坚持治疗,更不要被虚假的广告蒙蔽,保持健康的心态,相信医学有一天会突破这一难关。血糖控制好了,还会出现并发症吗

仅仅控制血糖是不够的。只有全面地控制各种危险因素,稳定血糖,才能降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

李老师年逾六旬,5年前确诊2型糖尿病。这些年来,他坚持了解糖尿病方面的知识,深知高血糖对身体的危害,生活上非常注意,坚持用药从不松懈,血糖控制得一直比较平稳,多次查空腹血糖都在7.0毫摩尔/升以下。最近李老师到医院进行全面检查,却被医生发现合并冠心病。对此,他深感疑惑:血糖控制良好,怎么还会发生并发症呢?

类似李老师这种情况很常见,其中原因比较复杂,仔细分析,可能有以下几方面:

1.只重视血糖控制,忽视对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全面干预。研究指出,糖尿病的大血管并发症(主要指心、脑及下肢血管)是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预防大血管并发症,不能仅仅控制血糖,还必须同时控制血压、血脂、血黏度及体重,而且要严格达到控制标准。

2.餐后血糖高对心血管的危害更大。上述例子中的李老师空腹血糖虽然控制尚可,但不代表他的餐后血糖控制得也好。通常认为,与空腹高血糖相比,餐后高血糖对全天乃至一段时期的总体血糖水平影响更大,与糖尿病的大血管并发症关系更密切,危害也更大。因此,糖尿病患者在监测病情时,不但查空腹血糖,还要查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如果患者空腹血糖正常,但糖化血红蛋白升高,说明患者总体血糖水平控制得并不理想,很可能存在餐后高血糖,需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波动性高血糖危害更甚。近年研究指出,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不仅与整体血糖水平的升高密切相关,而且与血糖波动性(即忽高忽低)也有密切关系,血糖波动越大,发生慢性并发症的就越多、预后越差。所以,在严格控制高血糖的同时,还应尽可能地避免发生低血糖,以降低血糖波动所带来的危害。

早在糖尿病前期,大血管并发症可能就已存在。研究表明,大血管并发症早在糖尿病前期,伴随着胰岛素抵抗的出现可能就已开始,并非都是患了糖尿病之后才出现。所以,特别强调:对处于糖尿病前期的高危人群应当积极干预,这样做不仅能减少糖尿病的发生,同时能有效预防心血管并发症。

4.严控血糖,并发症只是显著减少但不等于没有。国际糖尿病领域两项大型研究——糖尿病控制与并发症试验和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表明:严格控制血糖可以使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即肾、视网膜及神经系统并发症)减少大约2/3,对大血管并发症也有一定预防效果。但是,“减少”不等于“没有”。因此,上述李老师虽然血糖控制得较好,仍然出现了冠心病(大血管并发症)就可以理解了。但切不可因为不能完全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就放松了对血糖的严格控制,终究严格控制血糖是预防并发症的基础工作,其效果也是相当显著的。

阻止并发症不能只控制血糖。只有全方位地控制各种危险因素(如血糖、血压、血脂、血黏度及肥胖等),稳定血糖,才能减少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糖尿病并发症的17个危险信号

糖尿病患者要密切关注身体变化,一旦出现以下症状,提示可能发生了并发症,要尽快到医院检查。

1.口渴、咽干。这是血糖显著升高的表现。但有些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由于口渴中枢不敏感,尽管血糖很高,也没有口渴症状。

2.疲乏、无力。因为体内葡萄糖的转运及代谢受阻,加之体内代谢产物的堆积,而出现严重疲乏、无力。

3.血压升高。大约一半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

4.便秘、腹泻。可能是胃肠道自主神经受损,引发胃肠道功能紊乱所致;也可能与服用某些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拜唐苹等)有关。

5.肢端麻木。对称性手足刺痛、麻木,似手套、袜套样感觉迟钝或丧失,代表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6.出汗异常。表现为汗量过多或过少,或表现为出汗区域异常,提示自主神经功能损害。

7.性功能减退、阳痿。提示有自主神经受损或微血管病变。

8.视物模糊。提示可能有视网膜病变或白内障。

9.皮肤水疱。有些糖尿病患者手足及腰腹部位的皮肤起水疱,水疱有大有小,疱内液体清澈透明,类似于烫伤所致的水疱,称之为糖尿病性水疱病。主要由高血糖引起的血液渗透压升高及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所致。

10.皮肤干燥、脱屑。糖尿病患者出现皮肤干燥、脱屑、皲裂或奇痒,提示有自主神经病变。

11.肢端肤色改变。双足苍白、发凉,进一步恶化皮肤呈暗紫色,代表足部缺血。严重缺血是足部发生肢端坏疽的先兆。

12.头晕、心慌。最大可能是出现了低血糖,也可能是体位性低血压。

13.小便泡沫多。提示有蛋白尿及肾功能受损。

14.一侧肢体麻木、活动不便。提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血栓。

15.视物变红。突然出现看东西发红,提示有眼底出血。

16.心悸、胸闷、心前区不适。提示有心血管并发症。

17.恶心、呕吐、腹痛。应当警惕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主要危害在于各种并发症,高度重视糖尿病并发症的危险信号,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防治并发症的关键。糖尿病患者应遵循的七戒

凡事皆要把握好“度”,对待糖尿病既不能放任不管,也不能矫枉过正,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因此,向糖尿病患者提出以下七戒:

一戒节食过度。饮食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对于控制血糖和体重十分重要。但是,饮食养生不等于“饥饿疗法”,而是在满足患者生理活动所需的基础上,适当控制食物的总热量,同时要保持营养平衡。过度节食或偏食,将会诱发热量不足、营养不良、贫血、饥饿性酮症,从而降低身体的抵抗力。过度节食还会导致低血糖后血糖反跳性升高,阻碍血糖的平稳控制。此外,饮食养生不能搞“一刀切”,对明显消瘦或妊娠期的糖尿病患者,应适当放宽饮食控制。

二戒运动过度。运动疗法也是糖尿病的基础治疗途径,对糖尿病患者大有裨益。但要注意运动方式及强度,并且要循序渐进,否则将会适得其反。激烈的运动(属于无氧运动)可兴奋交感神经,升高血糖。另外,运动时间过久、运动量过大(尤其是在空腹状态下),将会大幅增加低血糖的危险。再者,并非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适合运动。例如,严重高血糖者、合并肾功能损害者、有心功能不全或心绞痛者及活动期眼底出血者等都不适合运动。所以,糖尿病患者在进行运动锻炼之前,有必要做一次全面体检,咨询医师的意见。

三戒降糖过度。糖尿病患者往往比较担心高血糖的危害,实际上,低血糖也同样危险。轻度低血糖表现为心慌、出汗、头晕及瘫软无力,重度低血糖则会导致意识障碍、昏迷乃至死亡。除此之外,低血糖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从而可能引发心脑血管意外(如心肌梗死、脑血栓等)。而且,长期低血糖,还会导致智力障碍甚至痴呆(尤其是老年人)。

四戒减肥过度。众所周知,肥胖是诱发糖尿病的危险因素,超重者减肥,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抵抗。但是,也并非越瘦越好,应当符合标准体重。过于消瘦会恶化营养状况,降低身体抵抗力。并且,消瘦者由于肝糖原储备减少,对低血糖的自我调节能力下降,加大低血糖的危险性。

五戒忧虑过度。许多糖尿病患者心理负担很重,经常失眠,整日焦虑悲观、自怨自艾,导致血糖升高或波动。尽管现阶段糖尿病尚不能根治,但只要控制得好,依然可以长寿。所以对于糖尿病,要既来之则安之,以平常心对待。整日忧心忡忡、焦虑不安,不仅于事无补,反而还会造成血糖的升高和波动,加重病情。

六戒大意过度。有些患者觉得糖尿病没啥,不过就是血糖高点而已,所以满不在乎,把医生的话当耳旁风,既不用药,也不控制饮食;还有些患者,开始很重视,时间一久,觉得没什么大不了,就逐渐松懈,于是擅自停药,饮食上也不严格控制了。殊不知,糖尿病往往是秋后算账,到那时候,悔之晚矣。所以,糖尿病患者即便病情不重,也万万不可大意,否则只会自食其果。

七戒依赖过度。这里包括两层意思:其一是不要过于依赖医生。糖尿病的良好控制,不是医生单方面的事,而需要医患(包括患者家属)双方的密切配合。需要患者积极主动地参与,而不是完全被动地接受,所谓最好的医生是自己就是这个意思。其二是不要过于依赖药物。药物固然重要,但绝不是万能的,同样需要饮食养生和运动治疗共同作用,那种“不限饮食光靠药物”的观点是大错特错的。第二章未雨绸缪,积极主动预防糖尿病预防糖尿病首先要控制血糖

不言而喻,血糖的控制对于糖尿病的预防是至关重要的,一定要提早发现、及时治疗。国内的一些医学专家在对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进行研究之后得出结论: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而言,能够控制血糖浓度,有助于患者降低76%的患视网膜病变的几率,减少60%的神经病变发病几率,临床肾病能够减少54%,蛋白尿早期肾病减少39%;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控制好血糖,能够使糖尿病肾病患病率减少33%,视网膜病变减少21%,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减少16%。

控制血糖的关键就是要采用体外胰岛素进行降糖,能够直接刺激人体内的胰岛β细胞产生胰岛素并释放入血液中,而血液中的这些胰岛素只能在与肌肉、肝脏和脂肪组织的细胞表面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之后,才能起到将血中葡萄糖运到细胞中的作用。预防高血糖,远离糖尿病的方法

预防高血糖务必要坚持科学的生活习惯,调节饮食,加强运动和锻炼,增强体质和抵抗力;要将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尤其是对于一些体型偏胖的人来说,务必要适时减肥,还要注意调节饮食,既要控制体重,又要保证营养;不要大量进食含糖分过高的食物,多吃清淡的蔬菜,含糖分多的水果也要限制在合理的食量范围内;尽量避免使用影响体内糖代谢的药物,如果不可避免,则应当先征求医生的建议;如果身体发生高血糖的症状,应及时就医治疗,不要延误病情。

如果血糖长期处于高浓度的水平,则很容易引发糖尿病。远离糖尿病一定要切记五个要点:第一,要加强糖尿病知识的学习,多阅读一些有关糖尿病治疗方法的书籍和网页,增加自身对糖尿病的了解,调整日常生活节奏和饮食习惯等;第二,要进行饮食上的调节,不要进食含糖分多的食物,避免吃肥甘厚味,以清淡为主,同时注意营养的均衡,避免肥胖的发生;第三,要参加运动的治疗,加大自身的运动量和体力活动,除了能够强身健体、增强抵抗力之外,还能够有效预防肥胖;第四,要采取药物治疗,一定要密切监测病情,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必要的时候及时使用外源胰岛素进行治疗;第五,进行心理调节,放松心情,做到劳逸结合,避免精神过度紧张和疲劳。病理分析高血糖的原因

1.食用过多含糖分较高的食物,尤其是甜食和含糖的饮料。

2.运动量少,体内的胰岛素不能有效发挥其正常的功能。

3.情绪或精神上压力过大。

4.体型过度肥胖。

5.服用某些会引起高血糖的药物,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等。

6.饮酒、吸烟等。

由此可见,预防高血糖,一定要从饮食结构调整、加强运动锻炼和调整良好心态做起,及时发现,及时治疗。糖尿病的高发人群

糖尿病的发生既有内在原因也有外在原因。所谓内在因素就是遗传,所谓外在因素就是生长的环境。糖尿病的患病根源在于血锈和自由基等毒素的增加,造成体内胰岛细胞分泌的紊乱,而其发病与不良的生活习惯、家族遗传性、精神长期过度紧张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现在,糖尿病不仅仅是危害老年人身体健康的“杀手”,许多青少年和孕妇糖尿病患者也逐年增加。不主张使用药物预防糖尿病的原因

人们会问,能否用药来预防糖尿病?但从医师的角度出发,提倡最好还是采取合理选择饮食,多进行体育锻炼,放松心情等非医疗方法来预防糖尿病,而不要单纯依赖药物。建议用非药物预防糖尿病的理由有以下几个方面:

1.吃药会产生副作用。与改变不良的饮食及生活习惯相比,任何药物的副作用都不可避免,能不吃药的还是以不吃药为好。

2.吃药花费较高。用药物预防糖尿病每天所花的钱可能不太多,但要是你吃上十年、二十年,那花费就不可小视,因此不建议采用药物来预防糖尿病。

3.用药无法掌握时机。你无法预测自己将于何时患糖尿病,用药物预防应该从何时开始,到何时结束,这是难以准确预测的。远离糖尿病,从“小胖墩”抓起

糖尿病有较长的“孕育与生长”周期,而且临床经验也说明,青少年糖尿病患者的增多,其根源在于前期的肥胖。究其原因,热量摄入过多、体力活动太少又是引起儿童肥胖的主要原因。

针对这种情况,该如何预防儿童肥胖问题进而预防糖尿病?缺什么就“补”什么,世界卫生组织针对潜在的糖尿病患儿开出了有效进行体重管理的“处方”:习惯、饮食、运动和睡眠。大家可以理解为“减肥”。糖尿病有较为隐蔽的潜伏期,因此前期要多检查身体,以便弄清血糖的升降情况,特别要提醒那些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儿童,身体检查的时间间隔不能超过半年。

好习惯让孩子受益一生,因此纠正不良生活习惯是让孩子远离糖尿病的首选。主要涉及孩子的饮食习惯和睡眠习惯几个方面。

首先让孩子养成细嚼慢咽的进食习惯,一方面控制食物的摄入量,另一方面从食物中剔除高热量和高血糖指数食物,包括快餐、油炸和膨化食品等,最好选择吸收较慢的多糖食物,如玉米、荞麦、燕麦、红薯等。绿叶类的蔬菜如海带、萝卜、苦瓜、冬瓜等。含糖低的水果如苹果、草莓、无花果等。忌食各种糖果、糕点、冰淇淋、含糖软饮料等。动物油、黄油、鱼子、肥肉,以及油煎油炸的食物,由于含脂肪多,胆固醇高,也不可多吃。按生活习惯、病情和配合药物治疗的需要分配每餐摄入量。

其次是在运动方面,除了在学校积极参加体育运动之外,还要培养孩子积极投身到户外运动中去,如跑步、跳绳、爬楼梯或游泳等,从而远离动画片等,每次看电视的时间最好控制在20分钟左右,每日不超过2次,切忌让孩子以看电视、打游戏机代替课余锻炼。

第三是一次良好的睡眠可以缓解其精神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但很多家长朋友都容易忽视这一点。大家都从常有的角度去考虑,孩子困了自然就睡了。但不能图省心就让孩子睡觉,要客观地认识到,掌握孩子睡觉的规律,营造良好氛围,是可以通过积极引导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或许有的人又要问了,孩子不睡觉怎么办呢?具体该怎么做才能让其睡眠“达标”呢?对白天睡觉少的孩子建议采取以下方法:身体疲劳法:这里的疲劳自然不是让孩子干活,而是引导他们进行多种体能活动,以消耗一些体力;环境营造法:按照年龄确定孩子的睡觉时间,睡前不玩游戏,并且为其拉上帘子。

夜晚睡觉时间少的孩子又该怎么办呢?家长可以尝试做以下工作:睡前给孩子洗个热水澡,调整一下身体的状态;把室内的光线调暗,关掉电视,把可能使其分心的东西拿开;查看被褥的温度是否太冷或太热;多陪孩子一会儿,等孩子睡着了再离开。

第四,要尽量营造一个能让孩子快乐成长的环境。研究证明,当孩子心情不愉快,感到孤独的时候,冷落会使他们难以忍受。这时候,很多孩子都会选择吃一些甜食或油炸食品来舒缓自己的孤独感,以实现一种心理和精神上的满足,而另一些孩子则会通过暴饮暴食来克服自己焦虑的情绪并从食物中获得安慰。也就是说,心情不好也可间接导致肥胖。肥胖儿童及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儿童更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尽可能做到每半年检查一次血糖,早发现、早治疗。

父母一方肥胖的,子女肥胖率即可达到20%;如果父母双方都肥胖,子女肥胖的几率至少可达40%。此外,肥胖还跟幼时的体重有关系,如在出生时体重超过4千克,或者3岁以前始终是个超重儿,那么成年之后,体重超标的可能性就相应提高。所以,对成年人肥胖的控制应该从儿童做起。宝宝一旦超重,就一定要控制好饮食,多做运动,为宝宝长大后的健康打好坚实的基础。低血糖的自我预防

低血糖症是血糖降低诱发的一种反应,但机体对低血糖的反应存在个体差异,特别是老年人,交感神经对低血糖的反应迟钝,即使血糖低于2.8毫摩尔/升,也可无反应。

1.常备快速血糖监测仪。不论1型还是2型糖尿病患者,在其日常生活中,都要坚持用常备的血糖仪监测血糖。这不但有助于控制血糖、及时调整降糖药物或胰岛素,也对防治低血糖大有好处。

2.外出时请随身携带糖尿病救助卡。外出时,请随身携带一张包括患者姓名、家庭住址、联系方式及正在使用的降糖药物等内容的“糖尿病救助卡”和糖果或甜食等,以便在发生低血糖时自救或得到他人的有效帮助。

3.其他防治办法(1)要定时定量进餐。若饮食量过少、延迟进餐或禁食,而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剂量未相应调整,或运动量过大等,均易发生低血糖。所以,要遵医嘱定时定量进餐。(2)按要求使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如果自己擅自加大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的使用剂量,或者配合其他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可致使它们的降糖能力发挥协同作用而出现低血糖。(3)若运动时间超过1小时,要及时加餐。当人体剧烈运动时,机体对葡萄糖的需要量大幅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明显加强且吸收速度加快,葡萄糖的消耗增加而诱发低血糖。(4)不要饮酒。如果必须饮酒,应先吃些主食。酒精可减少肝糖异生,抑制肝糖释放而易使机体出现低血糖。如果在少量饮酒之前,先吃些含糖类的食物,就可提高血糖浓度,从而减轻或避免低血糖的发生。(5)肝肾功能不全时请及时调整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使用剂量。由于几乎所有的降糖药物均通过肝脏、肾脏代谢,当肝肾功能不全时,会延长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的半衰期,它们在机体内降糖的累积效应就会增加,极易发生低血糖。(6)发现血糖波动较大时,及时就医,正确应对。(7)如果有上述低血糖症状,要及时监测血糖。当确定为低血糖后,可马上进食含糖类的食物,如水果、甜面包、糕点、饼干、含糖饮料等,或将2~3勺蔗糖放入果汁或水中饮用,低血糖症状通常可马上缓解。但服用格列本脲(优降糖)等磺脲类降糖药或注射长效胰岛素引起的低血糖较顽固,常常需持续静脉滴注一段时间的葡萄糖以避免低血糖反复发作。(8)当糖尿病患者表现出饥饿感、心慌、出汗、乏力等症状时,应警惕低血糖。如果身边有血糖仪,应立即验血糖,血糖值低于2.8毫摩尔/升即可明确诊断低血糖。如果没有血糖仪,可采取一种简便的试验方法:立即喝一杯浓糖水或果汁,或者吃两块点心、饼干、巧克力、糖果,进食后一旦饥饿、心慌、出冷汗、乏力等症状迅速消失,同样诊断为低血糖。低血糖的急救

轻度低血糖患者意识清醒并能吞咽,可立即喝糖水或吃糖果、糖块、饼干等,症状可以迅速消失或减轻。

重度低血糖患者意识模糊或处于昏迷状态,无自主吞咽能力时应绝对禁止给患者喂食或饮水,否则容易导致窒息。将患者侧卧,使其呼吸道保持通畅,并迅速送医院抢救。低血糖的预防

和其他任何一种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一样,低血糖症也要“防”字当头,尽量防止其发生,否则会对健康乃至生命安全造成重大威胁,而且可能出现反跳性的高血糖,引起糖尿病病情波动。

怎样预防低血糖的发生呢?糖尿病患者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1.要严格按照医嘱,科学使用口服降糖药及胰岛素,不要盲目加大用药剂量。

2.要定时、定量进餐,饮食一定要得当不得随意延迟或取消进餐;如果出现某些特殊情况(如生病)不能进食或进食量减少,必须立即调整用药剂量。严禁空腹饮酒。

3.当运动量临时加大时,要及时加餐。尽量避免空腹晨练。

4.要随身携带糖果、饼干等小食品,以应不时之需。

5.随身携带糖尿病病情卡,如果发生严重低血糖,也便于他人了解病情、紧急施救以及通知患者家人。低血糖时该如何进食

医疗工作者都知道高血糖的危险性,如果其是以年来计算,那么低血糖的危险性则是以分钟来计算的,危害之大可见一斑,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几乎所有糖尿病患者都曾出现过低血糖,发生低血糖后及时补充食物是行之有效的自救方法。但低血糖时怎样选择食物,进食多大量才既能消除低血糖,又不会造成血糖升高太多,则是一门科学。当心躲在暗处的低血糖

与长期高血糖相比,严重低血糖的危害尤为严重,一旦延误诊治,很有可能会出现生命危险,甚至回天无力。值得庆幸的是,大多数患者在出现低血糖时会有预警症状,如感到饥饿、心慌、手抖、面色苍白、出冷汗等,这样就完全可以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来控制低血糖,而不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然而,少数患者就没有那么幸运了,由于缺乏预警信号,患者发生低血糖时根本觉察不到,常常在不知不觉中昏迷,如果身旁无人,可想而知,后果多么可怕,严重的甚至可导致死亡。无预警信号的低血糖

缺乏预警信号的低血糖多发生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包括“无症状性低血糖”以及“夜间低血糖”。前者在发生低血糖症状时,患者没有心慌、手颤、出冷汗等症状感觉,易被漏诊或误诊,往往因延误治疗而出现昏迷,后果严重。后者由于发生在夜间熟睡状态,低血糖也同样很难被发现,因而潜在的危险性也较大。糖尿病患者睡眠中因噩梦而惊醒,同时伴心慌、出汗,或清晨醒来感觉头昏无力、内衣及被褥潮湿,这些现象千万不要忽视,往往提示夜间曾出现过低血糖。哪些患者易发生无预警信号的低血糖呢?

1.老年糖尿病患者。

2.1型糖尿病患者。

3.肝肾功能不全者。

4.服用β受体阻滞剂的患者。

5.以往经常发生低血糖的患者。

6.酗酒者。怎样识别无预警信号的低血糖

1.正在使用胰岛素促泌剂或胰岛素的患者,要始终时刻注意低血糖,尤其是上面提到的6种人更要极为警惕。

2.糖尿病患者出现疲乏、困倦,或任何程度的神经、精神症状,都要考虑到低血糖,应及时检测血糖。

3.磺脲类药物引起的低血糖往往不如胰岛素引起的低血糖症状典型,这一点还须特别注意。

常言说得好,“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正因为发生低血糖时没有症状,让人疏于防范,因此,无警示症状的低血糖更加凶险。糖尿病患者要始终高度警惕低血糖,加强血糖监测,防患于未然。总眼花,当心糖尿病成元凶

生活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即突然觉得眼前有异物,有时像蝴蝶在飞,有时像蜘蛛在爬。对此,很多人都将其当成是眼花,不放在心上,结果时间一长,造成了失明,检查后才证实是玻璃体积血导致的;再一查,糖尿病是元凶!

临床上就有这么一位老人,刚刚退休,本来身体一向挺硬朗,耳不聋,眼不花。但不久前总感觉有东西在眼前飞,跟老邻居唠嗑时,人家告诉她可能是由于年纪大了,眼睛变花了。此后,她经常感觉眼前好像有各种昆虫飞来飞去。一天,老人在晒太阳时突然眼前一黑,随后右眼失明了。经检查发现,老人右眼玻璃体积血,再经过一系列检查,老人血糖值超出正常值近两倍。直到此时,老人还不相信自己患了糖尿病。据医生介绍,糖尿病可引发视网膜病变,引起玻璃体积血,如果再耽搁,视网膜组织将完全坏死,老人就永远失明了。

统计显示,约70%的糖尿病患者会发生全身小血管病变,如果病变累及视网膜血管,则会导致糖尿病患视网膜病变。该病严重影响视力,如果延迟治疗可能导致失明。据统计,糖尿病患者患病时间越长,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