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真如医论精选(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5 04:22:42

点击下载

作者:郑翔,刘惠武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章真如医论精选

章真如医论精选试读:

前言

中医药学源远流长,历代名医辈出,著书立说,浩如烟海。名家学术见解,大量诊治疾病的丰富经验,代表着各个历史时期中医药发展的最高水平。当前,系统地整理研究国家著名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传承方法,对准确、客观地掌握疾病的规律,疾病的立法处方,更好地继承与发展中医药学,造就新一代名医,有着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国家科技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起的“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经验传承研究”纳入了国家“十五”重点科技攻关课题。我们有幸参加这项研究工作,对全国著名老中医章真如先生学术思想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本书不仅将这次的研究成果编入书中,而且在全面收集章真如先生数十年来出版或未出版的医学论著的基础上精心整理选编,努力展现他对中医事业和中医学术发展作出的贡献,并突出反映他发扬“丹溪学说”所作的10论。本书出版后必然对后学大有启迪。

由于我们水平有限,在整理过程中,难免出现差错。其中谬误之处,希予批评指正。郑翔 刘惠武2011年9月于武汉市中医医院第一章临证论第一节诊法简说一、辨证与辨病及其相关问题(一)辨证与辨病关系

辨证是中医临床的理论基础,它指导着临床实践,即辨证施治。没有辨证就不可能谈施治,其施治无疑带有盲目性。

证就是临床症状加脉象、舌象的综合体。具体来说,不同的病有不同的证,因而也有不同的辨证方式。如杂病有八纲辨证、脏腑辨证,伤寒有六经辨证,温病有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等。

辨病,是中医临床诊病方式,是对那些临床症状表现比较单纯或者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病,通过主证,用直观方式,一看就知道何病,而采用何药治疗,也称辨病施治。例如:患者寒热往来,发作有时,反复而发,断定这是“疟疾”,即用截疟法治之。又如患者腹痛,下利赤白,里急后重,断定这是“痢疾”,即用止痢法治之。又如外科发现“痈疽”,即用清热解毒法治疗等。

实际上辨证也有辨病内容,辨病也有辨证内容,二者相辅相成,不是孤立的。

近代临床医家,一般认为中医是辨证的,西医是辨病的,这样说法,似乎有其对的一面,但也不甚全面。现代医学对诊断疾病要求是很严格的,对任何疾病都要首先考虑病因,临床症状,通过物理的,实验室的检查,经过综合分析,然后确定诊断,采取治疗措施,这就是所谓“辨病施治”。当然也有辨证内容,例如:同样一种病,由于体质和年龄等原因,有的可以手术治疗,有的采用非手术治疗,或称保守治疗;又如细菌培养,找到什么细菌,即用什么抗生素治疗,这就应属于“辨证施治”范畴。(二)中医临床一定要辨证施治

辨证施治是中医临床重要的一环,必需严格对待。没有辨证就谈不上施治,离开辨证的治疗,是盲目的治疗。如果是问病发药,或只开成药方,或患者要什么药就开什么药,这就不是一个正规中医医师所应有的服务态度。怎样才能作好辨证施治呢?笔者想来有以下几点:

1.严格四诊

首先是问,昔贤有“十问歌”,可以参考,要问患者主要症状及其病史,检查经过,在何医院作过哪些诊断,治疗经过,服过何药,效果如何等,这样就可基本掌握情况,然后通过望颜色、望舌象、闻气息、闻气味,并认真切其脉象,通过望、闻、问、切,对病情有了基本掌握。

2.善于分析

掌握了患者的症状以及脉象、舌象,再进行综合分析。用“八纲辨证”,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来分析归纳,兼用“脏腑辨证”,断定是心阴虚、脾阳虚、肝阳旺、肾阳微、或肝肾两虚等,通过分析,证的归属,就可以确立。

3.灵活立法

病证一经确定,就不难立法遣方。例如:患者是水肿病,全身浮肿,尿少,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辨证是“肾阳虚”。治法是温肾阳利小便,处方是金匮肾气丸加味。

4.法随证变

病证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在不断变化,急重疾病更是如此。慢性疾病经过治疗之后,也会有一定转归,或向愈,或恶化,临证不能一成不变,而是辨证更要深入,治疗要随着证的变化而变化。(三)中医也要学会“辨病”

前面说过,中医本身也有辨病内容,这里谈的“辨病”,是中医要掌握西医诊断知识。现代医学进步很快,中医必须掌握,如果不懂得西医诊断知识,墨守中医成规,对西医的检查和诊断结果,中医医师一点不懂,就会闹笑话。如果中医能掌握现代诊断知识,对中医临床治疗大有好处,是中医工作者的一大进步和发展。例如:

常规检查:如听心肺、测血压、测体温等。

实验室检查:如三大常规(大、小便,血液)、肝功能、肾功能、细菌培养等。

物理检查:如X线、超声、心电图、CT、磁共振等。

其他与治疗有关的检查和诊断知识。

中医医师必须懂得这些知识,不说外行话,临床才有发言权、诊断权。

对于中医工作者来说,应当重在辨证施治,掌握一些西医诊断知识,治病以中药为主,必要时在西医指导下,用点西药,也是为了提高疗效,方便病人。(四)关于脉、舌与征象取舍问题

脉象、舌象与征象,临床辨证如能取得一致,这时辨证施治就比较容易,处理也就顺理成章。但临床往往征象、脉象、舌象并不一致,医师就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果断地采取“以脉测证”或“以证测脉”,“舍脉从证”或“舍证从脉”,“舍舌从证”或“舍证从舌”等。这就需要临床医师灵活辨证,才能获得事半功倍效果。

以脉测证:就是以脉求证,先持其脉,然后顺序了解其证。例如患者是弦脉,其证表现头眩、目赤、面潮红、舌红少苔,脉证合参,病机符合“肝阳上亢”。若其证两胁胀痛、腹胀、胸闷、食纳欠佳、精神不振,脉证合参,其病机则为“肝气郁结”。

以证测脉:即以证象来测定脉象,因为脉象不易标准化、规范化。例如:胖人的浮脉与瘦人的浮脉并不一致;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男性与女性,体强与体弱等脉象均不一样,这时应以证来测脉。例如:一个风热感冒发热患者和一个肝阳上亢患者,脉象都表现快而有力,前者应定为浮数,后者则应定为弦数。

舍脉从证:即认证不认脉,因为脉与证不相符合,而证又表现突出,这时只好凭证了。例如外感病,头疼身痛,恶寒发热,舌淡苔白,而脉象反现沉细无力,其病机是因邪气盛而正气虚,正气无力鼓动血脉,这时就要果断地舍脉从证,这个证就是虚人感冒,治疗必须采取扶正祛邪方法。

舍证从脉:即认脉不认证,因为脉证不符,而脉又表现突出,这时只好凭脉。例如大失血患者,血虽已止,而脉象反浮大而数,此时应舍证从脉,治以育阴宁络,潜其浮阳。

舍舌从证:即认证不认舌。舌象表现比较客观,一望而知,但也有时未能显露。例如:急性黄疸患者,其证有面色如橘子色,伴有发热,恶心呕吐,腹胀,胁痛,身体疲乏,食减,尿黄,脉象濡数,明显表现肝胆湿热并感征象,此时如果舌苔尚未出现黄腻,应舍舌从证,清热化湿,方能取效。

舍证从舌:即认舌不认证。如某些慢性疾病,症状和体征尚未全部显露,诊断尚未确定前,应先观察舌象。如果舌质绛红无苔,必然存在隐性恶性病变,尚未暴露,舌象可以提供线索。又如胆道疾患,患者反映脘胁胀痛,在无条件进行“B超”诊断时,可观察舌象,如出现黄腻苔,就知道有胆系疾病,可以进行疏肝利胆治疗。

从上述脉、舌、证舍从来看,说明中医辨证施治是非常灵活而全面的,客观地分析一个事物,而不是机械地、局限地对待任何疾病,这就是中国医学的特点和宝贵所在。二、病名、症状与辨证

病名、症状与辨证,这三者似乎在中医临床密切相关,不易严格区别。但在概念上又各有不同。例如:病名就是疾病的名称,如痢疾、疟疾等。症状是病情表现,如痢疾的便下赤白冻,疟疾的寒热往来。辨证就是按照证、因、脉、舌不同,辨证为冷痢、热痢、湿热痢或温疟、瘅疟、牝疟等。说明这三者既有其共同关系,也有其不同意义。临床正确的治疗,决定于正确的辨证。正确的辨证,有赖于掌握正确的症状。正确的症状,又是正确病名的依据。要明确症、证、病的不同概念,首先要了解其不同含义。“症”,是由患者自身感觉到的各种异常现象,或由医师检查到的各种表现。这个症是医师判断疾病,辨证论治的主要依据,是病理变化的客观反映,是人体内在阴阳失调或正邪交争的产物。症的表现错综复杂,有主次之分,真假之别。“证”亦称证候,是中医学中特有的医学概念,是某一阶段机体病理变化的综合反映,能比较集中地揭示病因、病位、病机、病情等内容。证候的确定,主要是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所得征象,进行分析综合的“结论”。当然,证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深入揭示疾病的实质变化,缺乏统一规范或指标。“病”是指致病因素导致人体阴阳失调,气血逆乱,脏腑、经络发生病理变化所表现的全过程。一种病,一般都有自身的完整体系,从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辨证分型、治疗方药、预后、转归等方面,构成某一疾病的全部内容。不同的病,其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辨证治疗,均不相同。病往往是由于致病因素,感受途径,患者体质等因素所决定的。同一病因,由于感受途径不同,会产生不同疾病,或由于患者体质差异而发生不同疾病。每一疾病都有区别于其他疾病的特殊性。某一种病,可以单独出现,亦可以两个或几个病同时或先后出现。

症、证、病三者,有其严格界限与区别,但又有联系。就症与病而言,病是本质,症是现象。有病必有症,没有症状的病是不存在的。有什么样的病,就有其一系列的症状。就辨病过程看,常是先识症状,症状是识病的主要依据。就病与证而言,病统辖证,证从属病,一病可以产生数证,某一证候亦可见于数病。因此,诊治疾病,既要辨病,又要辨证,在辨病基础上,以辨证为中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从而正确地识病,确立有效的治疗方法。三、脑肾发病与脑肾辨证原则

中医认为,脑与肾关系非常密切,如肾藏精,舍志,主骨,生髓,充脑。脑为髓海,又名元神之府。元神,即指一切精神活动。因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精神为脑所产生,又能动地反馈于脑。脑病久必及肾,如思想无穷,耗伤精神,忧思郁怒,五志过极,化火生风,上扰元神,下及肾精。亦有初病在肾,渐及于脑者,如恣情纵欲,肾精亏损,髓海空虚,饮食伤胃,生痰生热,劳倦伤脾,耗气伤血,肾精失养,髓海不充,凡此种种皆脑肾疾病之内因也。

另如外感时毒,伤及脑,跌仆损伤,瘀留髓海,均可累及肾,而二便失司。又且肾为水火之宅,与膀胱相为表里,太阳为六经之蕃篱,或为风邪侵袭,或居处卑湿,或冒雨涉水,或疮毒内侵,往往能由表及肾,而生水肿。水邪久羁,命火愈虚,命火愈虚,水邪愈盛,形成恶性循环,以致水毒上溢,凌犯清空,甚则化火动风冲击髓海,脑神失灵。凡此种种,皆脑神疾病之外因也。但综合临床,脑神疾病以内伤居多,并多为老年人退行性变。病因涉及气血、痰瘀、风火等,其本多在肾,其标常在脑。

脑肾疾病的治疗:首先必须截断反馈,明代章潢《图书编》云:“气统于肾,形统于首,一上一下,本不相交,所以使之者,神之交也。”神者出乎元神之府,凡人之思维,一身上下活动,无不出于脑,而又反馈于脑。故《灵枢·师传》要求医师对病人“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异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一句话,即必须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以切断其精神反馈,这对脑神疾病尤为重要。另如:脑肾相关,病于脑可治在肾。如眩晕、痉厥、风痱等,所谓“肾虚则高摇”也。病于肾者,亦可治在脑,如脑卒中、肺性脑病、尿毒症、糖尿病等之昏迷,用开窍醒脑法,急则治其标也。亦有脑肾俱病而治在他脏者,如平肝息风,养血生精,补中益气,活血化瘀以及涤痰、导痰、豁痰诸法。例如通腑一法,亦为脑肾疾病之有效变法。根据不同症情,又分平肝通腑,泄热通腑,豁痰通腑,益气通腑,通腑开窍,通腑行瘀,以及温阳泄浊通腑等等。总之脑肾同病,急则治脑,缓则治肾,本虚标实,终用补法。四、谈阴虚肝病《金匮要略》说:“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这是仲景治疗肝病一个规范。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气之旺与衰,直接影响到全身,特别对肝病来说,无论肝虚、肝实,治脾是一个原则,邪实以祛邪为主,邪去则肝脾两治。

近年来,笔者接触肝病甚多,多见的为慢性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血吸虫肝病、脂肪肝等。这些患者都经过很多治疗,中药、西药、多种成药,未见治愈,有的愈而复发,其主要表现为肝区痛胀或烧灼感,腹胀,食欲一般,大便偏干结,口干口苦,脉象多弦或弦细,舌红,苔少或薄黄,很显然,这是一派阴虚现象,与上述脾病现象大相迳庭。考其原因,笔者所见这些患者,都是经过长期治疗,实邪已去,或肝脾气机转化,阴气大伤。因此,表现一派阴虚症状。既然阴虚,必然滋阴,肝病多郁,必兼疏肝。笔者采用的方剂是魏玉横的“一贯煎”,以生地黄、沙参、麦冬养肝阴,枸杞子、当归补肝血,川楝子疏肝气。另加白芍、郁金,益增补肝、疏肝之效。笔者曾用此方治疗各种肝病234例,有效率达90%以上。

笔者认为,肝为藏血之器,本体属阴,古人有“体阴而用阳”之说。肝既为阴脏,外邪之扰,久病之损,药食之伤,情志之郁,时日既久,其有不损伤肝阴者乎。前贤魏玉横创制“一贯煎”,是对后世治疗肝病的一大贡献。五、胃与肾的关系及临床诊治应用

胃与肾的关系,甚为重要,一为阳明,一为少阴,一脏一腑,经属不同,但关系是密切的。《内经》有“肾为胃关”的记载。一语道破了胃肾的关系。《素问·水热穴论》指出:“肾何以能聚水而生病,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上下溢于皮肤,故为浮肿。”充分说明水肿的关键在于肾胃。其导致水肿原因有二。胃与脾互为表里,胃为水谷之海,脾主运化,肾主气化,肾气失职,则关闭不利,开阖无权,命火不能生土,脾土必然失于运化,肾中水液四溢,而为水肿,此其一。

肺、脾、肾三脏失调,是水肿主要因素。“肺为水之上源,肾为水之下源,脾为水之堤防”,因肺主治节,敷布津液,故水在人体,其本在肾,其末在肺,其制在脾,脾与胃相连,脾失制,则胃中水液充溢,而流散四肢肌肤,此其二。

另外,肾胃关系,是指消化问题。古有“肾气通于胃”之说,指的是肾阳为胃纳之动力,肾阴为胃阴之化源,则“肾胃相关”关系更为重要。“胃为水谷之海”,必赖先天(肾)为之主,肾为经血之源,又必赖后天(脾胃)为之资。

肾阳成为胃“纳”“磨”的原动力,胃为“大仓”又为水谷之海,言其有受纳之功能。不过胃纳需要有一定的条件,主要有赖于肾阳来“温煦”,古人所谓“胃得命门而能受纳”“胃主磨食”,磨者动也,食物入胃后经过胃之磨动,进行初步消化。“游溢精气”即腐熟作用。腐熟食物,必需于火,此火包括胃阳,少阳相火,与肾中命火。胃气以降为顺,这种通降作用,除因肺的肃降功能外,还须有肾气之摄纳、温煦,才能使胃腐熟的食物下达小肠,进一步消化、吸收。否则肾失摄纳,胃失和降,不能受纳,必产生胃气上逆诸症。

胃阴必须有肾阴滋润。胃喜润恶燥,燥土失却水润,必然枯涸不能滋生万物。由此可见,胃之受纳腐熟作用,除因胃阳蒸化外,还须胃阴参入。胃润又是胃通降之前提,不润则不降,唯使肾阴足则胃阴润,胃阴上济则贲门宽展,而能进食;胃阴下达,则幽门阑门皆得滋润,而二便得以通调,次第完成食物之受纳、消化、传导、排泄过程。反之则肾水既干,阳火偏盛,熬煎津液,三阳热结,则前后闭涩,下源不通,必反上干,直犯清道,上冲吸门、咽喉,噎食不下而呕出矣。“胃主降浊”与“肾主二便”亦密切相关。如胃不降浊,则肾无浊可化,二便难出矣。所以胃、肾在生理、病理上如此复杂和重要,临床辨证论治亦联系紧密。

因此,笔者在治疗慢性肾炎时,紧紧抓住脾(胃)肾这两个环节,成人以治肾为主,兼顾脾(胃),小儿以治脾(胃)为主,兼顾及肾,有时先肾后脾(胃),有时先脾(胃)后肾,视病情发展而决定。若是病程久,脾(胃)肾俱亏者,则宜脾肾兼治。

治疗原则,治肾以金匮肾气丸为主,治脾以导水茯苓汤为主,脾(胃)肾俱亏者,以上两方化裁。加减法:水肿明显的加麻黄、桂枝以宣肺利水,可奏桴鼓;若表现气虚现象较甚,蛋白尿伤失过多,可重用黄芪、山药;成人加仙茅、仙灵脾;小儿加赤小豆、薏苡仁;腹胀溺少者加木香、陈皮。

验案举例

刘某,男,35岁。患水肿有2年,开始水肿明显,经治疗后,水肿明显减轻,经常眼睑及脚内踝微肿,感冒及劳累后则加甚,精力疲惫,食欲不振。小便检查:蛋白(+++),红细胞(+),管型偶见。诊其脉沉细,舌淡,苔薄白,面色及肌肤均苍白不华,眼睑及下肢仍有明显水肿。诊断为慢性肾炎。中医辨证:肾气素虚,水失所主,水湿壅脾,制水无权,脾肾阳虚,水液泛滥。治法:温补脾肾。

处方:桂枝、附片各8g,熟地黄、山药各15g,山萸肉、泽泻、茯苓、牡丹皮、怀牛膝、木香各10g,黄芪20g,薏苡仁30g。

患者共治疗4个月,复诊10余次,以上方为基础,每次略有加减,水肿基本消失,各种症状,逐步好转,小便检查,蛋白偶有呈现。

另如在治疗萎缩性胃炎时,患者多表现阴虚内热,形瘦纳呆,食物不化,口干便秘(亦有便稀的),腹胀,皮肤干燥,表现肾阴与胃阴俱不足,抓住肾阴和胃阴两个环节用滋阴养胃法。

王某,男,40岁。患者胃胀纳呆有2年,口干思饮,便秘,精神疲乏,常有头昏耳鸣,形体消瘦,胃镜检查为萎缩性胃炎,诊其脉沉细,舌赤少津。辨证:胃燥液涸,胃阴不能滋养肾阴,肾水不足,不能布津阳明,治以滋阴益胃。

处方:生地黄、沙参、山药、玉竹各15g,麦冬、知母、石斛、天花粉、白芍、山楂、木香各10g,砂仁6g。每日服1剂。

以上方为基础,随病情变化,略有加减。服药1个月后,饮食逐步增加,头昏耳鸣现象日渐缓解,4个月后饮食基本正常,无任何不适,半年后恢复健康。六、胆胃不和

肝胆属木,脾胃属土。木本有甲乙之分,然凡谓“木克土”者,多认为是“肝气犯胃(脾)”或“肝胃(脾)不和”。因而“胆胃不和”之病机,似乎未能被医家所重视,日常言之甚少,实际上临床“胆胃不和”较“肝胃不和”更为多见。

胆属甲木,为中清之府;胃为戊土,为水谷之海,胆胃之间,前人有“胆随胃降”“胃随胆升”之说,胆胃关系非常密切。论“胆胃不和”病因病机,首见于《素问·气厥论》,谓:“胃移热于胆,亦名食亦”,指出胃热可以扰犯胆腑,胆寄相火,热与火并,使胃热更甚。又如《灵枢·四时气》谓:“善呕,呕有苦,长太息。心中憺憺,恐人将捕之,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故曰呕胆,取三里以下,胃气逆,则刺少阳血络,以闭胆逆,却调其虚实,以去其邪。”后世医家亦有不少阐述,如《伤寒论》谓:少阳病“默默不欲食”,即是胆火犯胃,胃失和降所致。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是下后胃热移胆,胆失通降,相火上炎而成。小柴胡汤之功用,则具清泄少阳胆经,通降阳明胃腑之意。近代张锡纯有“戊土不降,甲木失根……胆胃上逆,木土壅迫,此痞闷,膈噎所由来也”之言,都十分注重“胆胃不和”之病机。“胆胃不和”是一种以胆病为本,胃病为标;或以胃病为本,胆病为标之胆胃同病之病证。“胆胃不和”之由来,一是胆经受热,胆气横逆,克伐胃土,使胃失和降,即胆病及胃;二是邪滞胃脘,久则胃热丛生,熏蒸胆府,使胆失通降,即胃热及胆。

临床常见的是“慢性胆囊炎”、“胆汁反流性胃炎”等病,常出现脘胁疼痛,纳呆,恶油腻,腹胀,甚则呕吐苦水,便结,现代医学称之为“胆胃综合征”。其脉多弦,舌红,苔多黄腻,即是“胆胃不和”现象。治法:疏肝利胆和胃,辛开苦降,用大柴胡汤或半夏泻心汤加味,胆胃即可和解。七、谈“时病重舌,杂病重脉”

这里说“重”,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就是说,时病偏重于舌象,杂病偏重于脉象,在辨证论治时,还是舌、脉合参的好。

既然偏重,就谈谈偏重的道理。因为时病病程较短,邪在肺胃,在舌苔上能够得到及时反映。例如温病邪热从卫分转入气分,舌苔由白转黄;邪入营分,其舌必绛;邪入血分,舌有出血痕迹;湿热内蕴时,其苔必黄厚而腻;湿浊中阻,苔必滑腻,腻苔渐化,表示湿邪将退;光舌逐渐生苔,表示胃气津液将复。在时病过程中,病情的进退,舌象都可以看得很清楚。此时脉象也有变化,但不如舌象反映及时,脉象有时不能客观化,而舌象表现黄、白、滑、腻有无,是非常客观显明的;因而观舌质,可以验其证之虚实;察舌苔可知其邪之浅深,寒、热、湿邪一望而知,观其润燥,以验津液之盈亏。温病学家叶天士、吴鞠通等,最重视舌诊;当然对脉象也非常重视,诊脉重要之处,是在决生死,断预后,无论时病杂病都不例外。叶天士《温热论》论脉之处颇少,但论到之处,却很精细,如热病大汗之后,症见肤冷,指出:“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躁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症矣。”对汗解后身倦、神疲与突转虚脱之鉴别,其重点就在于脉。可见关键时刻,诊脉比察舌更重要。

杂病辨证,诊脉是首先之一环。从浮、沉、迟、数中,可以察知阴阳虚实,表里寒热,但也不能离开察舌,如气虚、阳虚者,舌质多见淡胖;阴虚火旺者,舌质多见干绛;蓄血于内,舌上多见瘀点;痰湿内蕴,舌苔多见厚腻。舌苔为胃气所生,消化道有关疾病,很容易从舌苔中反映出来。笔者日常多接触胆石症患者,其舌苔都是黄腻的,所以厌食油腻,但在脉象中就不容易反映出来。当然脉象有其重要之一面,除浮主表,沉主里,迟主寒,数主热之外,如胸痹患者,脉象沉迟;心悸患者,脉象急数;肝阳患者,脉象弦数;肝风患者,脉来弦劲;昏厥者脉沉细无力,气脱者脉沉伏,妊娠脉滑数等等,则非舌象所能反映。

但要注意,舌脉均有真伪之辨,舌有染苔,脉有反关,不能不使临床家注意,脉、舌、证一定要合参,无论时病、杂病都是一样。如果不辨真伪,只强调一端,未有不误事的。八、关于舌质与绛舌

舌质本身应该是淡红而润,如果是全淡不红,无疑是贫血所致;若是黯淡,或者有瘀斑,其为某一部分有瘀血内蓄;如果是黯红,那就瘀阻更明显;如果舌质红,或者鲜红,说明患者阴虚存在。临床遇见许多慢性肝炎患者,由于病久耗阴,肝郁阴虚,而出现肝病红舌,甚至无舌苔覆盖。其他病阴虚者,也有如此现象。赤舌比红舌更深入一步,多见于温病后期,大热之后,阴气大伤,舌质必由红转深,成为深红色,即赤色。许多大病伤阴之后,亦可出现舌赤现象,少数患者此时可出现裂舌,舌体断裂如刀切,似被利刃划了数刀,患者并不甚痛,也不流血,但似刀切裂痕俨然存在,这都是阴虚,舌体失养而出现裂痕。地图样舌也属于这一类。与裂舌相反,另有一种齿印舌,舌边周围有一颗一颗牙齿样印痕,这种现象多为阳虚水肿,舌体胖大,由牙床压迫而出现;少数病人舌体并不大,也出现齿印舌,总之是阳虚所致。个别也有阴虚的。

下面重点谈一谈绛舌。舌质由赤转为绛,舌面干枯少津或无津,故无苔生长,或舌光剥如猪肝一样。这是不吉之兆,多见于久病不治之证。笔者在发现绛舌后,其人又消瘦明显,就考虑其潜伏有恶性肿瘤。武汉医科所陈某某,病了3个多月,日形消瘦,诊断不明,自述口干无津,察其舌干绛无苔,余深知不妙,不久其因肺癌而病逝。长航有一干部,住院2个多月,日渐消瘦,难进饮食,未能确诊。邀笔者会诊,见绛舌无苔,3个月后因肝癌而夺去生命。武汉市卫生局王某某,因肺癌病逝前,也出现绛舌。因此,笔者在临床遇见此舌,即认为不祥之兆,其后果是危险的。九、谈谈几种特殊舌象

舌象是望诊中一项重要内容,它与脉象不一样,一望而知。

舌象分舌质、舌形、舌苔三个方面。舌象的观察,在教科书和临床书籍都记载得很详细,这里不想多说,重点谈谈几种特殊舌象:

舌质鲜红好像新鲜猪肝一样没有一点苔 有的绛红,有的赭红,有的黯红,这好像是病情发展的结果,多数属于慢性疾病晚期的表现。笔者发现晚期肿瘤病人都有这种现象,始则鲜红,继而绛红,赭红,最后黯色,是阴伤已极现象。也有特例,如:某某,是某医院老领导(老红军),笔者给他诊病的时候,有70余岁,他有一般老年性疾病,其舌体鲜红,如新鲜猪肝一样,他的口腔上腭、齿龈、唇周都是鲜红,如涂朱砂,他只反映口干。笔者观察3年,也没有什么变化,可能为特异体质,或为潜伏恶性病变。

舌质淡而不华,舌苔白如积粉 是气血虚弱的具体表现,主要是阳虚阴盛,阳不化气,面色及皮肤都可见白无华,但以舌体最明显,多见于慢性失血患者。

舌体肿胖形成大舌头 这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水肿病人,舌体会肿胀一些,也可出现齿印,但也不能肿得太大;另一种舌体有炎症,必能会肿胀疼痛,甚至有溃烂面,这是容易辨认的。

舌体消瘦、干瘪、萎缩 多为慢性、消耗性疾病所引起。舌苔多为干黄。笔者发现有的糖尿病晚期、甲状腺功能亢进有这种现象,有的舌体还发生颤动。

地图舌 临床发现不多,偶尔能遇到,多为阴虚内热炽盛所致。舌质是红的,满布舌苔干燥裂开,有的舌体也裂开,如刀切了一样,舌体裂痛,吃异味食物,饮冷热开水都痛,此舌多见于肿瘤经“放疗”治疗后。有一王姓女子,症见地图舌,不能饮食,食后则痛苦万分,笔者用养阴、清心、泻肝药后,略有好转,但未治愈。舌乃心之苗,心病必然反映到舌。且笔者认为舌体溃疡疼痛、不仅是心火,肝火、肾火、肺火,脾胃之火,都可以反映到舌。

黄腻苔 如果是春夏之交,舌苔黄腻,无疑是湿热内蕴,表现发热汗出不退热,口渴不欲饮,服清热化湿之甘露消毒饮1、2剂即愈。肝胆湿热之慢性胆囊炎、胆石症多出现黄腻苔,服疏肝利胆药后,很容易消退。另一种是肝郁脾虚,湿热内困之情志病,表现黄腻苔,治疗棘手。如病员李某某,男性,56岁,某艺术剧院教师,平时多忧郁,情绪低落,常失眠,纳呆,舌苔黄腻,辨证为肝郁侮脾。因肝郁化火生热,脾虚又不能化湿,湿热内困,乃用逍遥散疏肝理脾,并以语言开导,患者自己作气功等身体锻炼,经反复一二年后,情志逐步开朗,精神振作,睡眠饮食慢慢好转,黄腻苔也无形中消失。十、“舍舌从证”与“舍证从舌”

舌诊是望诊中主要部分,也是中医“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辨证论治过程中,“证”、“舌”变化一致的常占大多数,“证”、“舌”变化不一致的也会时有发生。当临床观察到“证”、“舌”不一致时,是“舍舌从证”还是“舍证从舌”,因为“舌”仅仅是“证”的一部分,原则是“舍舌从证”为主。其理由是:有许多客观因素影响舌诊,例如舌苔会受到许多客观因素造成“染苔”,影响辨证,如白苔食橄榄即变黑,食枇杷即变黄。服用许多药物,亦可造成假象,如含咽喉片舌苔可变黑,服黄连素片,舌苔可发黄。甚至舌体也会起变化,如服阿托品可使舌质红而干燥;服激素可使舌质变红、舌体肿胖;服用一些有色药物,亦会产生染色苔等等。有时在观察舌时,患者伸舌动作不当,往往也会造成假象。

当然临床也会偶然遇到“舍证从舌”的,如某些肿瘤病人,在症状和体征尚未全部暴露,临床诊断尚未确定前,先观察舌体,如果舌质绛红无苔,必然存在隐性恶性疾患尚未暴露。笔者曾遇一肝癌患者,两个月前因一般肝病门诊治疗,舌诊时发现舌质绛红无苔,建议作“B超”检查,结果为肝占位性病变,说明舌诊可以提供诊断线索。

究竟怎样决定“证”、“舌”取舍呢?应考虑下列几个方面:

1.凡证、脉一致而舌象与证候不符者,应舍舌从证。如急性黄疸患者,有明显的面如橘子色,伴有发热、恶心呕吐、腹胀胁痛、疲乏、食减、尿黄、脉濡数等肝胆湿热证象,倘若舌苔尚未出现黄腻,也应舍舌从证,方能取效。

2.凡舌苔与舌质的辨证发生矛盾时,应结合脉、证全面考虑。一般来说,舌质和舌苔应从八纲分析,舌质可以表现出阴阳、虚实,舌苔可以反映出表里、寒热,并结合临床证候来决定取舍。

3.还可从病程的长短和用药后的转归情况来全面考虑证与舌的取舍。例如:同为下痢脓血,里急后重之湿热痢,病程短而见舌苔光红者,当考虑素体阴虚之可能,根据“急则治标”的原则,应先以清化湿热为主;病程长而见舌光红无苔者,应考虑湿久化热伤阴之故,此时如治以清化,势必使阴分更伤,可以考虑以养阴生津为主,兼行清化乃为得当。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还须视患者全面情况而定。

总之,不应轻视舌诊之应用价值,在证与舌发生矛盾时,应因时、因人、因病制宜,不能预设框框,束缚医师思维力和辨证灵活性。十一、舌麻何因

口麻、舌麻是患者自觉症状,从客观上无法检查,医者既不能否定,也不能完全肯定,而患者反映非常不适,甚至影响饮食和睡眠,食不知味,睡不安神。中医认为是血脉不和。舌乃心之苗,心主血脉,心脉欠畅,瘀血为麻。现代医学则认为是与神经功能失调有关。

笔者曾治疗一例“舌麻”患者,取效甚速,令人满意。

何某某,男,35岁。近半年自觉舌体发麻,开始舌尖麻,逐步发展到全舌麻,影响食欲,味觉几乎消失,说话亦不灵便。去医院检查,未找到任何病因,有的怀疑是中枢性的,有的怀疑是功能性的,治疗亦无效。乃试求中医治疗。诊察:脉沉细,舌黯红,苔薄黄,直观舌体无任何异常。辨证:因工作劳累,操心过度,心气受伤,心血瘀阻,脉络不畅。古人又有“麻为气虚”之说。治法:行气化瘀,用王清任血府逐瘀汤加味。处方:生地黄、当归、枳壳、赤芍、川牛膝、生菖蒲、桔梗各10g,川芎、红花、桃仁、柴胡、远志、甘草各8g,每日1剂,嘱服5剂。5日后患者来复诊,据述服药第3天就觉舌不麻了,5剂药服完,自觉舌麻现象全部消失。数月后追访,亦无异常。十二、谈“胃气”与舌、脉的关系“胃气”,中医学认为非常重要,《灵枢·五味》记载“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历代医家均认为,“胃气”关系到生与死的问题,“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经验,是临床辨证重要的一环。如果不谈“胃气”,就会对某些病危患者,无法判断其预后。一般的说,胃气是指消化功能而言。人体胃气旺盛,则食欲旺盛,消化功能好。反之,胃气衰败,则食纳呆滞,消化功能障碍。也就是说,脾胃为后天之本。临证如何从舌脉找“胃气”呢?

1.从舌苔找“胃气”

舌乃心之苗,舌为心之外观,舌尖红为心火上炎,舌黯紫为心血瘀阻,舌质淡为心血不足,这是一方面。舌白苔为寒,黄苔为热,腻苔为湿,这又是一方面。这里谈的是从舌苔找胃气。例如临床遇到温病后期,营血受伤,从舌绛无苔转为有苔,舌体滑润有津液,不管他是薄黄或薄白,也算是胃气将复。如果重病人逐步从有苔转为无苔,舌绛如猪肝,或光如镜面,这叫胃气将绝,为营阴已伤,病转危象。临床常见晚期肿瘤病人、晚期肝硬化腹水、败血症等,都表现舌无胃气,死亡即将来临。

2.从脉象找“胃气”

六脉平和,不浮不沉,不迟不数,不弦不涩,来去从容,是为“胃脉”。但也不是说,浮、沉、迟、数、滑、涩,都叫无胃气之脉。笔者认为,无“胃气”脉,应该是浮如悬丝,沉如伏丝,迟如屋漏,数如雀啄,则为绝脉,即无胃气。《医学心悟》认为:“如春弦、夏洪、秋毛、冬石,而其中必兼有和缓悠扬之意,乃为胃气,谓之平脉。若弦多胃少曰肝病,洪多胃少曰心病,毛多胃少为肺病,石多胃少曰肾病,如但见弦、洪、毛、石,而胃气全无者则危矣。”这种说法,也容易理解。十三、实事求是话诊脉

中医诊病,首先持脉,“三个指头,一个枕头”,似乎是中医治病的唯一手段。如果不持脉,先询问病情,病家会怀疑你是“问病发药”医师。临床常遇到这样一些患者,他伸出一只手要医师诊脉,常不言病情,要求医师说出他的病来,说对了认为是高明医师,说得不对就不信任你这个医师。于是某些医师采取“猜迷语”方式,从头到脚都说一遍,其中也可能猜中一两句,有的完全“文不对题”,这样做完全象“瞎子算命”,胡说一通,偶然也会中一二句。可是也有人故弄玄虚,不让患者诉说病情,先瞎说一通以神自己技术,这种骗人骗己方法是不可取的。因为医师是技术性很强的职业,关系病者健康和生命,来不得半点虚伪。

中医诊察病情,应该是望、闻、问、切“四诊”。切脉是居第四位,怎能放在第一位。诊脉仅是临床辨证的一个内容,而不是主要内容。因脉不可全凭,又不可不要。笔者非常赞成程钟龄论“胃神根”脉象,妥切适用。

必须指出的是,诊脉是判定脉象,辨别脉的现象,不能用仪器来确定,更不能说什么脉就是什么病。就拿“弦脉”来说吧,弦脉是比较容易体会的,因为他按之状似弓弦。

李中梓《医宗必读》云:“弦脉主饮,水侮脾经,阳弦头痛,阴弦腹痛。”弦为肝脉,古今定论,肝病多为弦脉。但也不是弦脉就是肝病。因为脉象不是固定的,有时出现兼脉,如浮弦、沉弦、弦迟、弦数等,所反映的病,就不能等同。

同样是弦脉,年龄也使其有区别,老年、中年、少年表现弦脉都不一样。性别差异,地区、季节、气候、患者体质、职业等不同,脉象也会有区别。例如体力劳动者与脑力劳动者弦脉完全不一样。很难规定一个标准来衡量他,只能凭医者经验,从患者各个方面表现,确定是何脉,属何证。同样是一个病人,同一时间,几个医师会诊,所体现脉象,也会有很大区别。笔者曾参加一次会诊,几个医师诊脉后,在讨论辨证论治时,各谈各的证,证随脉来,方随证来,因而每个医师遣方用药不同,而他所说的证和脉也完全不能一样,因此各是其是,各非其非,很难得出统一结论。这是什么道理,是医师水平问题还是脉象不可凭?都不是,而是每个医师学术来源不同,临床经验不同,因而体会、判断就不能一致,谁是谁非,只有待患者病情转归后,才有正确的答案。

有人认为中医是“模糊医学”,因为他没有一个准确标准,就像诊脉一样,难得一个正确的答案,很多地方是模糊的。笔者认为这是中医学的特点。因为他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整体性,他的最大特点,就是辨证施治。脉象仅仅是证候中的一个内容,只要辨证准确无误,脉象只是从属地位,对治疗毫无影响。十四、“以脉测证”与“以证测脉”

以脉测证和以证测脉,是中医临床常用的两种辨证方法,是灵活地应用切脉手段达到辨证论治目的。同时这两种方法,不能孤立应用,而应相互对照,脉证合参。

以脉测证,即以脉求证,先持其脉,然后顺序了解其证,使脉证符合,病机明确。例如患者诊脉时为弦脉,其证面赤、舌红、头眩目赤,脉证相参,病机符合“肝阳上亢”。若其证紧锁双眉,手按其腹,脘腹疼痛,舌黯红苔白,脉证相参,病机为“寒滞肝经”。若其证两胁胀痛,腹胀,胸闷,食纳欠佳,精神不振,舌黯苔薄,脉证合参,病机为“肝气郁结”。这就是以脉测证,实际是脉证合参。以往有些江湖术者,在诊脉时,不要病者开口,便知生死病痛,故神其说,以炫其技。亦有患者不诉病情,让医师诊脉,测验医者技术,这些都是自欺欺人伎俩,今日不应存在。

以证测脉,即以征象来确定脉象。因为脉象表现,不易标准化、规范化,使人很难体会,例如胖人的浮脉与瘦人的浮脉并不一致,女性的弦脉在男性并不一定是弦脉,体力劳动者的沉细脉与脑力劳动者的沉细脉完全不一样,体弱者的浮数脉与体壮者的浮数脉,也不能强求一致,因此给临证定脉造成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只好以证来测脉。例如一个患风热感冒发热病者,和另一个肝阳上亢患者,脉象都表现快而有力,前者可定为浮数,后者应定为弦数。又如一个久病体弱患者和一个中暑昏厥患者,脉象表现都是细弱无力,前者应定为脉沉细,后者则应为脉沉伏。这就叫以证测脉,实际上也是脉证合参。十五、“舍脉从证”与“舍证从脉”

舍脉从证与舍证从脉,也是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一种方法,灵活地运用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对疾病的治愈率。在临证时,脉证相符,辨证论治准确性就大。但是临证并不完全如此,往往脉与证大不相合,医者必须当机立断,采取舍脉从证或舍证从脉之方法。

舍脉从证,即认证不认脉。因为证与脉不相合,而证表现又突出,这时只好凭证。例如外感病,头疼身痛,恶寒发热,舌苔白,而脉象反现沉细无力,因邪气盛而正气虚,正气不能鼓动血脉,这时就要舍脉从证,这个证就是虚人感冒,必须采取扶正祛邪方法。又如老人痢疾,腹泻腹痛,里急后重,泻下赤白冻,苔黄腻,脉应沉数而反浮大,脉证不符,正是邪盛于里,虚阳外脱之象,这时就要舍脉从证,急清其里,后扶其正。

舍证从脉,即认脉不认证。因为脉证不合,而脉象表现又突出,这时就应凭脉。例如脉沉迟无根患者,证候反表现面色潮红,口咽干燥,虚烦不得眠,呈虚阳外越之象。此时应舍证从脉,急扶其阴而敛其阳。又如大失血患者,血虽止而脉反浮大而数,此时应舍证从脉,育阴宁络,潜其浮阳。

事实证明,临床辨证施治,要细心观察病人脉证是否一致,脉证一致,则治疗顺手。如果脉证不符,就要灵活地舍脉从证或舍证从脉,正确掌握脉因证治,才能正确应用理法方药。笔者从实践中体会到,脉证一致,固多易辨,但舍脉从证往往多于舍证从脉,因为征象容易反映,脉象不易体会,此时需要临床医师多下功夫。十六、简说“胃、神、根”

胃、神、根是前贤程钟龄诊脉要诀,很多是经验之谈,比王叔和论脉更进了一步,在临证中能掌握这三者,确实能得到诊脉的要领。

古人认为,一年四季各有其脉,是谓平脉,如春多弦脉,夏多洪脉,秋多毛脉(浮而无力),冬多石脉(沉伏在下)。这四种脉是正常脉。如春季气候温暖,生气蓬勃,血管扩张,血液充盈,脉搏表现强而有力,是为弦脉。夏季气候炎热,主液沸腾,血管扩张,表现洪大现象,是为洪脉。秋季气候转凉,洪大脉象转弱,出现浮而无力现象,是为毛脉。冬季气候转冷,血管收缩,脉象沉伏在下,如石沉水底,是为石脉。这四种脉象,随着气候变化而变化,而胃、神、根就存在于这四种脉象中。

胃,即胃气。古人认为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胃气即脉来悠扬和缓之意,在春弦、夏洪、秋毛、冬石中必能出现这种现象,否则就是病脉。例如弦多胃少为肝病,洪多胃少为心病,毛多胃少为肺病,石多胃少为肾病,如见弦、洪、毛、石,而胃气全无者,其病情必危重。

神,即神气,见于浮中沉之中,即手指不轻不重得之。程钟龄曰:“中候有力,则有神矣。”如为寒热之病,脉中有力,温之寒去,清之热退。如果寒热偏胜,中候无力,为神气不足,病情较重。

根,即根气,重按乃得,且有力,两尺为根中之根。《脉诀》云:“寸关虽无,尺犹未绝,如此之流,何忧殒灭。”这几句话,洵非虚语,夫人之有脉,如树之有根,枝叶虽枯,根带未坏,则生意不息。

因此诊脉之法,必求其根,而总其要领,不外乎胃、神、根三者而已。

笔者临床所遇到的各种脉象,不论浮、沉、迟、数……只要表现和缓有力,搏动有神,按之有根,则不致出现危候。

胃、神、根三者,不是孤立的,而是同时存在的,有胃就有神,有神就有根。

如果遇到脉证不相符病人,只要有胃、神、根,则不致有任何不祥之兆。假使证候表面无甚表现,而胃、神、根之脉消失,不久也会出现危象。笔者曾遇到一个糖尿病人,表面上未出现危险证候,而脉象浮大无根,断定他病难治,不久死于酸中毒。十七、脉痹与血栓性静脉炎

中医之脉痹,主要是指脉络之间有瘀阻,痹塞不通,而导致局部肿痛。这种证候与现代医学所指的“血栓性静脉炎”之病因病理基本一致,症状也是一样,笔者治疗1例,效果满意。

徐某,男,64岁。左下肢内踝上缘,有一大片肿痛,历时两个多月,肤色黯紫,按之痛,有条状物触之硬,并伴有静脉曲张,行动时胀痛颇甚。曾在某医院按丹毒治疗,未有效果。最后经检查,认为是“血栓性静脉炎”,治疗亦无效果,乃转求中医治疗。经诊察:脉弦细、舌黯红、苔薄黄腻,症状如上述。辨证:湿热下注、瘀阻脉络。治法:清热利湿化瘀,用“二妙散”、“三妙散”、“四妙勇安汤”、“当归四逆汤”等合裁。处方:忍冬藤、当归、玄参各15g,甘草、川牛膝、黄柏、苍术、通草、赤芍各10g,薏苡仁30g,细辛3g,桂枝8g,每日1剂,嘱服5剂。二诊:服药后下肢胀痛明显减轻,效不更方,原方继续服用,前后共复诊5次,服药35剂,肿痛完全消失,下肢静脉曲张如故,皮肤色素沉着,无法消除,患者不感到病痛,要求停药观察。数月后追访,亦未复发。

按语:根据本案症状,属于中医“脉痹”,其主要病机是湿热下注、瘀阻脉络、血脉不通,因而壅肿疼痛。法用二妙、三妙、四妙勇安汤清热利湿,当归四逆汤化瘀通络,故取效神速。十八、中医会诊不能人多

会诊是对疑难病处理,提高疗效的一个好方法,可以集思广益,集中多数人智慧,交流临床经验。可是对中医来说,也有不足之处,因为中医法门太多,一个先生一个法,你那个法笔者不赞成,笔者这个法他有异议,你喜用附、桂,他偏用石膏,如果邀请数个医师会诊,就有可能提出数种不同方案,出奇制胜者有之,铤而走险者亦有之,和和平平不痛不痒者亦有之,使你莫知所从。这种会诊,毫无意义。笔者赞成一个医师会诊,先给会诊通知,附上病历摘要,让会诊医师有充分准备。这样做,会诊医师自知责任重大,必然提出中肯方案,甚至出奇制胜。第一个医师用药后效果不明显,宁可依次再邀另医,或可收到预期效果。如果是危重急症,需要紧急会诊,更不宜邀请多名医师会诊。十九、防止检查引起的副作用

各种检查本来是帮助诊断,为诊断提供必要依据,这是临床所需要的,也是医院所必须具备的条件。根据检查得出的确切提示,临床医师才能做出正确诊断,然后有的放矢地治疗,并能提高疗效。这些检查包括物理的(X线、B超、CT等)、化学的(生化、检验)。检查者必须注意力集中,如实报告,但对重患者不能直接说明,要注意保护性医疗制。对患者家属该说清的就应说清,对患者本人该隐瞒的就得隐瞒。如果稍一疏忽,或出言不慎,或拿错报告,就会给患者带来不良刺激,甚至造成极大痛苦。

例如有的肝胆病患者,事先毫无症状,可是肝功能、B超一检查,发现为某型肝炎或肝血管瘤或胆囊疾患,患者疼痛症状会明显增加,影响饮食睡眠,精神情绪一度消沉。有的肝癌患者,在未确诊前,并无多少痛苦,一旦检查知道了结果,竟会如晴天霹雳,昏倒在床。更有甚者,拿错报告,甲报告给乙,乙报告给甲,诊断弄错,病情颠倒,更会给患者造成莫大痛苦。医务工作者可不慎乎。因此,工作认真、严谨、严肃、严格,是医务工作者必须做到的。二十、不可疏忽“回光返照”“回光返照”又称“假神”,是指病危患者在濒临死亡之前出现的一种突然好转的虚假现象,尤如油灯一样,将息灭时突然明亮一下。病者在久病濒死前,也会出现“回光返照”。

其临床表现,既可由病者主观感觉,也可由临床医护人员所觉察。其具体表现:病者突然自觉症状比原来减轻,精神好转,原来不欲语言或语言低微、时续时断,突然转为语言不休;原来精神极度颓废或意识不清,突然精神转“佳”,意识转“清”;原来面色十分晦黯,忽然两颧发红如妆;原来水米不进,突然要求进食或暴食;久卧病床,突然有欣快感,各种特异表现,似属“佳兆”。但霎那间,“昙花一现”,病情突然恶化,心跳,呼吸停止。这种情况,反映了患者体内脏腑极度衰竭、精气耗散将尽,是病变过程中一时暴露之假象。因此,历代医家认为:凡见此现象,病人生命往往是朝不保夕,这也给临床医师一个重要提示,对患者家属要严肃交代清楚,不能疏忽大意,要认真观察病情变化,积极采取措施,争取时间,进行抢救治疗。二十一、情绪紧张也会致眩晕

眩晕病因有多种多样。中医认为“无风不作眩”、“无痰不作眩”、“无虚不作眩”;现代医学认为很多病都可致眩晕,最多见于颈椎病。本文记录的患者因出国,情绪紧张,而发生眩晕。

陈某,男,34岁。突然头目眩晕,颈项及上肢发麻,睡不安寐,在某医院检查,诊断为颈椎病,因服西药无效,转求中医治疗。诊察:脉细数,舌淡红,苔薄黄。据述头目旋转,病起突然,陪来的家属代述,因下月要出国,心情比较紧张,又要测试外语,所以焦急不安,因而发病。辨证:情志不宁,肝气郁结,肝血失养,以致眩晕。治法:化痰安神,养血疏肝。处方:法半夏、陈皮、茯苓、竹茹、枳壳、柴胡、当归、白芍、白术、天麻各10g,龙齿15g,珍珠母30g,甘草、远志各8g,每日1剂,5剂。二诊:服药后眩晕大有减轻,诊其脉沉细有力,舌质黯红,知心经有瘀,乃改用行气化瘀安神法。处方:生地黄、当归、赤芍、牛膝、桔梗、柴胡、枳壳、夜交藤各10g,珍珠母30g,甘草、川芎各8g,红花、桃仁各6g,5剂后,其病若失。第二节治法漫谈一、滋养肝肾法的临床应用

滋养肝肾法是祖国医学中脏腑辨证内容之一,也是滋阴法内容之一,它的主要辨证对象是肝肾同病。

古人有“肝肾同源”学说,有的叫“乙癸同源”或“木水同源”,其意义是一回事,因为“东方甲乙木”“北方壬癸水”,二者是密切联系的。肾水充沛,则肝木赖以滋养,即肝阴、肾阴充足,肝阳、肾阳不致过亢,就可以达到阴阳平衡。

肝藏血,肾藏精,“肝肾同源”亦即“精血同源”,精与血是不能须臾离开的,血无精不能生,精无血不能长。人体赖精血以奉养生存。“肝主筋”“肾主骨”,“肝肾同源”亦即精血同类,筋骨同类,筋无骨无所附着,骨无筋不能连接。

如上所述,肝和肾既有相互依存关系,又有相互滋养关系,即所谓“肝肾相生”。如肝的疏泄条达和调节血量的功能,必须依赖肾阴的滋养,肾阴的再生,须通过肝的疏泄而藏于肾。

肝肾均寄有“相火”。“相火”来源于命门。“相火”本为肝肾应有的功能活动,古人以心为君,肝肾为相。因此心火为君火,肝肾火为相火。《内经》有“君火以明,相火以位”的说法,就是说心的功能是主聪明智慧的,肝肾的功能是奉养心身的。因此,古人指相火说:“人非此火,不能以生。”但相火也不能过旺,旺则妄动,妄动则成为“龙雷之火”,而增重肝肾阴虚,即古人说:“相火者,元气之贼也。”

肝肾阴虚,肝阳肾阳必亢,亢则为害。《内经》有“亢则害,承乃制”之说,后人有“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之说。“承”就是“滋水”“壮水”。因此,治疗肝肾,就要“滋养肝肾”,以达到阴阳平衡为目的。(一)肝肾阴虚证治

症状:头昏,头痛,眩晕,脱发,两目发花,视物不清,目赤,耳聋,耳鸣,耳赤,面赤,口干,口苦,齿牙动摇,心慌,心悸,气短,失眠多梦,怔忡,记忆力减退,两胁疼痛,胸痛,腰痛腰酸无力,遗精,早泄,阳痿,血崩,白带,下肢痿痹,麻木,抽筋,偏瘫。脉象:沉弦,沉细,弦数,弦细。苔:薄黄,少苔,无苔。皮肤爪甲:肌肤甲错,爪甲枯槁。大小便:大便多秘结,小便多短赤。

滋养肝肾常用方剂有:杞菊地黄丸,知柏地黄丸,麦味地黄丸,归芍地黄丸(即六味地黄丸加归芍),天麻钩藤饮,镇肝息风汤,补心汤(即天王补心丹),虎潜丸(虎骨禁用,以狗骨代替),二至丸,金锁固精丸,一贯煎加味(加白芍、郁金),地黄饮子(以上方可参阅方剂学)。另有资生清阳汤(桑叶、丹皮、竹柴胡、天麻、白芍、白蒺藜、钩藤、石斛、杭菊、薄荷、石决明、生地黄、甘草),三子养阴汤(黄寿人院长经验方)(女贞子、沙苑子、枸杞子、生地黄、黄连、杭菊、枣仁、柏子仁),滋肾养肝汤(女贞子、旱莲草、熟地、当归、白芍、玄参、麦冬、生龙牡、草决明、杜仲、白蒺藜)。(二)临床常见病的肝肾辨证论治

从中医学脏腑辨证观点来看,临床常见病,特别是慢性病,表现阴虚阳旺居多,而阴虚中尤以肝肾阴虚为多见,下面列举几个常见病的肝肾阴虚表现及其辨证处理。

1.神经官能症

临床分型:本症常见的有很多类型,如心肾阳虚、脾肾阳虚、气血两虚、气阻血瘀等,但以肝肾阴虚为多见。

肝肾阴虚临床表现:头昏,眩晕,心慌,心悸,气短,失眠多梦,汗多,五心烦热,遗精,早泄,阳痿,腰痛,下肢无力,脉沉细或沉弦,舌红,少苔。

常用方剂:滋肾养肝汤,三子养阴汤,知柏地黄汤,金锁固精丸。

验案举例

黄某,男,40岁,工人。因劳累过度,发生头昏,眩晕,失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