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寄生虫病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4 14:41:15

点击下载

作者:邓维成,曾庆仁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临床寄生虫病学

临床寄生虫病学试读:

版权页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临床寄生虫病学/邓维成,曾庆仁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ISBN 978-7-117-20118-6

Ⅰ.①临… Ⅱ.①邓…②曾… Ⅲ.①寄生虫病-防治 Ⅳ.①R53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4)第312787号人卫社官网 www.pmph.com 出版物查询,在线购书人卫医学网 www.ipmph.com 医学考试辅导,医学数据库服务,医学教育资源,大众健康资讯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临床寄生虫病学

主  编:邓维成 曾庆仁

出版发行: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

邮  编:100021

E - mail:ipmph@pmph.com

制作单位: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排  版: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制作时间:2018年1月

版 本 号:V1.0

格  式:mobi

标准书号:ISBN 978-7-117-20118-6

策划编辑:王凤丽

责任编辑:张乃戈打击盗版举报电话:010-59787491 E-mail:WQ@pmph.com注:本电子书不包含增值服务内容,如需阅览,可购买正版纸质图书。《临床寄生虫病学》编写委员会

    主 编 邓维成 曾庆仁

    副主编 张跃云 杨 镇 温 浩 姜可伟

    编 委(按姓氏笔画为序)

王中全  郑州大学医学院

邓 奕  湖南省血吸虫病防治所 湘岳医院

邓维成  湖南省血吸虫病防治所 湘岳医院

孔国庆  湖南省血吸虫病防治所 湘岳医院

白定华  湖南省岳阳市三医院

冯曼玲  北京友谊医院 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

吐尔干艾力•阿吉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朱永辉  湖南省血吸虫病防治所 湘岳医院

任光辉  湖南省血吸虫病防治所

刘小利  武警部队血吸虫病防治所

刘佳新  湖南省血吸虫病防治所 湘岳医院

孙成松  安徽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

孙 渊  湖南省岳阳市一医院

杨 镇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李义荣  湖南省人民医院

李正祥  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李岳生  湖南省血吸虫病防治所

李 涛 北京煤炭总医院

吴学杰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

吴 翔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

何永康  湖南省血吸虫病防治所

何 艳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邹 洋  北京友谊医院 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

沈玉娟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张祖萍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

张跃云  湖南省血吸虫病防治所 湘岳医院

林丹丹  江西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

林雪迟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

罗俊卿  武警部队血吸虫病防治所

周 明 湖南省人民医院

周瑞红  湖南省血吸虫病防治所 湘岳医院

赵 萍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荆群山  湖南省血吸虫病防治所 湘岳医院

段绩辉  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姜可伟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夏超明  苏州大学医学院

徐绍锐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

高 戈 北京医院

唐世清  湖南省岳阳市一医院

曹建平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崔 晶 郑州大学医学院

梁幼生  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

蒋文杰  湖南省岳阳市二医院

蒋立平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

舒衡平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

曾庆仁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

温 浩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蔡立汀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

戴建荣  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

参编人员(按姓氏笔画为序)

丁国建 王 飞 王奉林 王洪波 王梅新 王 鹏 邓 奕

孔 艺 孔国庆 冯 旋 朱丽姿 刘秋利 刘科丰 江远东

李育英 李捷玲 来如意 肖 莉 余 权 余慧琼 汪 伟

张卫红 张永红 陈四喜 邵志伟 罗凤球 罗立新 周 明

周爱贤 周 燕 郑 茂 郑 娜 宗 俏 宗道明 胡君健

胡 艳 胡新飞 段 娟 姜高分 姜 鹏 费艳霞 贺 佩

彭妮娜 喻鑫铃 谢 韵 谢慧群 蒯迪花 颜飞雄 潘 洁

潘 舸 魏宏剑序

欣闻《临床寄生虫病学》一书即将出版,我热忱地推荐这部专著!

长期以来,从事人体寄生虫学防治研究与教学的人员,由于较少接触临床,故多数只熟悉寄生虫病的实验诊断方法和病原治疗原则,却缺乏其临床诊疗经验;而从事临床工作的医务人员,由于寄生虫所致疾病几乎涉及人体所有系统和器官,病情错综复杂;更因寄生虫病大多分散在多个不同临床学科诊治,缺乏对寄生虫病的整体认识,因此临床诊治经验严重不足,从而造成误诊或贻误治疗的病例不少。有鉴于此,主编邓维成和曾庆仁教授做了大胆的尝试,邀请近百名专家,编写了这部既涵盖寄生虫学基础知识,又包含临床寄生虫病临床诊治经验的专著,必将受到从事寄生虫教学、科研和临床医务人员的广泛关注。

众所周知,当前我国寄生虫病流行势态已发生某些改变:人口流动性随着贸易、文化和旅游业的发展而不断增加,使得寄生虫病患者呈散在分布,输入性寄生虫病病例不断增加;饮食习惯改变,使得食源性寄生虫病亦呈增多趋势;HIV感染、代谢性慢性疾病及肿瘤患者的增多所致免疫低下有利于机会性致病的发生。可见,设法全面提高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对寄生虫病的认识和诊疗水平,应为从事寄生虫病防治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本书的出版就是编者们对这种义务作出奉献的体现。

据我所知,目前国内外也鲜见以临床为主的寄生虫病书籍,更无一部汇集各种寄生虫病临床诊疗知识与经验编写的专著。虽有为数不多的有关寄生虫(病)学的著作,但大多侧重基础而其临床部分篇幅较小。览阅编者提供的初稿悉知,该书应是我国唯一一本汇集200多种寄生虫病临床诊断与治疗方面的专著,全面地展示了我国数十年来广大专业人员对各种寄生虫病诊治技术水平和临床诊治经验。该书内容丰富、叙述详尽、通俗易懂、简明实用。既适用于从事寄生虫学教学、科研、防治人员,也适用于从事临床工作的医务人员,是一部难得的实用性专著。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杨镇2014年12月前 言

寄生虫病是一类由包括各种低等动物侵入人体而引起疾病的统称,其危害不仅严重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而且还严重阻碍着社会建设与经济发展,是属于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该类疾病曾在我国流行十分猖獗,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几代人经过60多年的积极努力,使其防治效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丝虫病是在全球第一个被宣布消除的国家;土源性线虫病、疟疾、黑热病和包虫病的流行在大多数地区被得到有效控制与压缩;血吸虫病疫情将在2015年以行政村为单位达到传播控制标准;晚期血吸虫病门脉高压症的治疗技术已比较成熟;包虫病的综合防治技术已形成诊疗指南并与国际接轨等。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和食品流动的增大及国际交流的增加,使我国当前寄生虫病流行与发病出现新的态势:一些过去曾被忽视的和少见的寄生虫病以及输入性寄生虫病呈增多趋势;食源性和机会性寄生虫病的发生率显著增加;地方性流行的寄生虫病病例呈散在分布;寄生虫感染史或不明确的病例也增多。而在临床上可见大多患者就诊于各大综合医院不同专科或专科医院。依据文献报道及作者从事临床医疗工作近30年所见所闻有关寄生虫病误诊、误治的例子屡见不鲜,所带来的后果也比较严重。其主要原因是多数医务人员对寄生虫病见得很少或根本没见过,且缺少可供查阅的寄生虫病方面的临床专著。因此,常是视而不见,见而不识,识而无措。作者怦然心动!!经过反复酝酿后邀请了10余省市25个单位的从事人体寄生虫学以及临床医学包括内科、外科、妇产科、传染科及相关学科的专家编写本书。《临床寄生虫病学》全面、系统、重点介绍了寄生虫病的病因、致病机制、临床诊断、治疗、护理以及防治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全书分为总论、原虫病、线虫病、绦虫病、吸虫病、其他蠕虫病及节肢动物所致疾病等6篇共61章。在编写特点上,既关注寄生虫学基础知识介绍,更关注临床诊断与治疗;既有重点寄生虫病的详述,也有罕见寄生虫病的简述;既有临床工作经验、教训的总结,也有新技术、新进展、新方法的介绍。考虑到从事基础研究专家不太熟悉临床,从事临床工作专家不太熟悉基础,以及临床各专业相互交叉与专业局限、个别病种罕见等情况,我们在编写中要求所有书稿至少经过2名以上专家编写或审改以保证质量。尽管编委作出了巨大的努力,但仍难免以偏概全。加之编者水平有限,错误与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同行批评指正。

通过编委成员及参编专家的辛勤努力,《临床寄生虫病学》今天正式出版了。在出版过程中得到了人民卫生出版社预防科普中心、WHO湖区血吸虫病防治研究中心主任李岳生博士及国家血吸虫病临床重点专科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全国著名专家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杨镇教授对本书的出版非常关注,为本书赐稿并作序,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邓维成 曾庆仁2014年6月第一篇 总  论

临床寄生虫病学(Clinical parasitology)是一门研究阐明寄生虫感染与致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与预防的科学。它以人体寄生虫学理论为基础,从病原学角度揭示寄生虫对人体的感染方式、传播规律、发病机制、流行特征及防治措施,系统阐明寄生虫病临床诊断与治疗的手段和方法。寄生虫病虽属传染病范畴,但由于该病病种繁多,病情复杂、涉及面广,临床上大多患者就诊于各大综合医院不同专科或专科医院。因此,临床寄生虫病学也是一门涉及多学科临床医疗的工具书和学术专著。邓维成 曾庆仁第一章 寄生虫病的病原生物学第一节 寄生虫与宿主及其类别一、寄生现象

在自然界中,根据两种生物之间的利害关系可分为共栖、互利共生和寄生3种类型。共栖为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对一方有利,对另一方也无害,称偏利共生或共栖。互利共生为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双方得利。当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出现一方得利而另一方受害时则形成了寄生现象,构成了寄生关系。

在寄生关系中,获利的一方称为寄生物(parasite),受损害的一方称为宿主(host)。例如侵入或依赖较高等动物或植物及人体(寄主)内获取营养,生长繁殖,并给寄主造成损害的病毒,细菌、真菌、立克次体和其他低等动物都被称作为寄生物。

寄生物分为两大类,即微寄生物(microparasite)和大寄生物(macroparasite)。微寄生物在寄主体内或体表繁殖,如细菌、病毒、真菌和原生动物;大寄生物在寄主体内或体表生长,但不繁殖,如寄生蠕虫、蝴蝶和蛾的幼虫等。另外,一些能在昆虫寄主身上或体内产卵,导致寄主死亡的大寄生物称为拟寄生物(parasitoid),主要为寄生蜂和苍蝇,包括寄生植物和寄生动物,寄生动物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寄生虫(parasite)。

寄生虫是如何形成的?大多数学者认为寄生虫的演变是从早期生物中的自由生活生物体进化而来的。在进化中,在行为上开始由最初的营自生生活低等生物开始与较高等生物偶然相遇,进而前者渐渐从自生发展到对后者的依赖,此过程经历了从不适应到适应的调整或前适应(preadaptation),从部分依赖到完全依赖的演变,成为营寄生生活的低等生物;在适应寄生环境演变中,低等生物出现基因变异与重组,从而在形态和生理代谢方式上发生改变,侵入机制和繁殖能力得到加强以及某种生物特殊向性形成。这些生物特性的变化差异与低等生物入侵宿主的机会及寄生于不同微环境有关。因此,不同种类寄生虫的入侵途径、寄生部位、方式及生活史过程各有其特殊的生物学习性。总之,人体寄生虫的演化与人体微环境及自然界的生存压力有密切的关系,开始是偶然寄生,进而可发展为暂时性或兼性寄生,甚至是长期性或专性寄生。二、寄生虫的类别

寄生虫可以根据寄生虫的寄生部位、时间、性质、宿主类型及流行规律等与它们的某一共同特点可划分为如下不同类别。

1.体外寄生虫和体内寄生虫

前者在人体体表叮人吸血寄生,如虱、蚤等称体外寄生;后者在人体内寄生称为体内寄生虫,如蛔虫、血吸虫等。

2.肠道寄生虫、组织内寄生虫和细胞内寄生虫

前者如蛔虫、钩虫、带绦虫等;组织内寄生虫如肺吸虫、血吸虫等;细胞内寄生虫,如利什曼原虫寄生于巨噬细胞内、疟原虫寄生于红细胞内、弓形虫寄生于有核细胞内等。

3.长期寄生虫和暂时性寄生虫

前者是指必须在人体营寄生生活的寄生虫,如钩虫、血吸虫、带绦虫等;后者是指仅在需要吸血、摄食时到人体体表寄生,饱食后则离开人体的寄生虫,如蚊、蚤等。

4.专性寄生虫和兼性寄生虫

前者是指生活史中有一个阶段或整个生活周期营寄生生活的寄生虫称为专性寄生虫,如钩虫、疟原虫等;后者是指既可以营自由生活,也可营寄生生活的寄生虫,如粪类圆线虫。

5.人畜共患寄生虫和动物源性寄生虫

人畜共患寄生虫又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必须经过人体和家畜两种宿主体内寄生才能完成生活史的则为直接型人畜共患寄生虫,如猪带绦虫的幼虫在猪体内寄生而成虫仅在人体内寄生;另一种是指某些寄生虫寄生的终宿主不严格,除寄生于人体外,还可寄生于其他哺乳动物体内,此称间接性人畜或人兽共患寄生虫,如血吸虫、肝吸虫等;动物源性寄生虫,除了间接性人畜或人兽共患寄生虫之外,还包括一些动物寄生虫,如斯氏肺吸虫、棘颚口线虫等感染人体引起的致病。

6.土源性寄生虫和生物源性寄生虫

前者是指少数寄生虫的生活史完成,仅需人作为唯一的宿主,如蛔虫、鞭虫等。后者是指多数寄生虫生活史完成,需要经历两个及两个以上宿主,如丝虫、肝吸虫、血吸虫、肺吸虫等。此二类寄生虫常在蠕虫中依据生活史中有和无中间宿主被分为生物源性蠕虫和土源性蠕虫。

7.食源性寄生虫和媒介寄生虫

前者是指可通过生食或半生食肉类或其他食物或生饮水的方式经口而感染的寄生虫,其中尤指经生食动物肉类而引起感染的寄生虫,如旋毛虫、棘颚口线虫、带绦虫、曼氏裂头蚴、肝吸虫、肺吸虫等;后者是指经节肢动物叮人吸血而传播的寄生虫,如蚊传播的丝虫和疟原虫、白蛉传播的利什曼原虫、采采蝇传播的锥虫等,传播这类寄生虫所引起的疾病可统称为虫媒病。

8.机会致病寄生虫和偶然寄生虫

是指在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其体内的某些寄生虫可处于隐性感染状态,当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受损时,这些寄生虫则出现异常繁殖和致病力增强,如弓形虫、隐孢子虫等。后者是指某些营自由生活的或不依赖人作为宿主的低等生物可因某一偶然机会而被动进入或侵入人体而引起致病的寄生虫,如水蛭、艾氏小杆线虫、铁线虫等都属于淡水中生活的虫体,但可在人们生饮或接触含有这些虫体的水体时,可经口、鼻腔、阴道或尿道被动或主动进入人体而发生水蛭病、艾氏小杆线虫病和铁线虫病。三、宿主的类别

寄生虫在完成生活史过程中,有的只需要一个宿主,有的需要两个及两个以上宿主。依据寄生虫不同发育阶段所寄生的宿主以及在流行病学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寄生于人以外的动物宿主,可将宿主类型分为如下类型。

1.终宿主(definitive host)

寄生虫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例如人是血吸虫的终宿主。

2.中间宿主(intermediate host)

指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若有两个以上中间宿主,则按寄生先后分为第一、第二中间宿主等,例如某些种类淡水螺和淡水鱼分别是华支睾吸虫的第一、第二中间宿主。

3.保虫宿主(也称储存宿主,reservoir host)

某些蠕虫成虫或原虫某一发育阶段既可寄生于人体,也可寄生于某些脊椎动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传播给人。在流行病学上,称这些动物为保虫宿主或储存宿主。例如,日本血吸虫成虫可寄生于牛、羊、狗等家畜体内,那么这些家畜则称为日本血吸虫的保虫宿主。

4.转续宿主(paratenic host或transport host)

某些寄生虫的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不能发育为成虫,长期保持幼虫状态,当此幼虫期有机会再进入正常终宿主体内后,才可继续发育为成虫,这种非正常宿主称为转续宿主。例如,卫氏并殖吸虫的童虫,进入非正常宿主野猪体内,不能发育为成虫,可长期保持童虫状态,若犬吞食含有此童虫的野猪肉,则童虫可在犬体内发育为成虫。野猪就是该虫的转续宿主。(贺佩 胡君健)第二节 寄生虫的分类与其生物特征一、寄生虫的分类与命名

对寄生虫进行分类是为了认识虫种,了解各虫种、各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与其形态特征是寻找演化线索和鉴别虫种的依据。寄生虫的种类多,要在临床上对寄生虫病作出正确诊断及虫种鉴定,则需熟悉其生物学分类依据及各类寄生虫的生物学特征。

寄生虫属低等动物。依据动物分类系统,将已知人体寄生虫归属于动物界(Kingdom Animal)的无脊椎动物7个门,其中:在多细胞动物中有扁形动物门(Phylum Platyhelminthes)、线形动物门(Phylum Nemathelminthes)、棘头动物门(Phylum Acanthocephala)和节肢动物门(Phylum Arthropoda);在单细胞的原生动物亚界(Subkingdom Protozoa)中有肉足鞭毛门(Phylum Sarcomastigophora)、顶复门(Phylum Apicomplexa)和纤毛门(Phylum Ciliophora)。此外,在人体出现偶然侵入人体的还有环节动物门虫体。习惯上所称的蠕虫是指内无骨骼外无附肢可借肌肉伸缩蠕动的多细胞无脊椎动物。因此,人们常将能在人体寄生的扁形动物、线形动物和棘头动物称作为蠕虫(medical helminthes)。由蠕虫所致疾病称之为蠕虫病(helminthiasis)。

国外有些学者将原先隶属于孢子纲的微孢子目单独列出作为微孢子门(Phylum Microspora),认为微孢子虫是一类寄生在动植物细胞内的体型很小的寄生虫,它们在结构上与顶复门的其他成员有明显不同。微孢子虫很少使免疫健全的人致病,但在免疫受到抑制的人有较频繁的发病率。近年来美国等地屡有报道。

现行动物分类系统主要有:界、门、纲、目、科、属、种7个阶元。此外,还有亚门、亚纲、亚科等及总纲、总目、总科等中间阶元。种下还可有个体变异,如:生理株,地区型,变种,亚种等。理论上,同属各种的亲属关系密切,同科各种次之,余类推。

一种寄生虫可有多个名字出现,一般来说对寄生虫病原的命名,首先必须从生物学分类上考虑,根据国际动物命名法,采用二名制(binomial system)法则对其学名命名。学名(scientific name)用拉丁文或拉丁化的文字命名。学名通常由两个字组成,属名(genus name)在前,种名(species name)在后,有的种名之后还有亚种名(subspecies name),种名或亚种名之后是命名者姓名与命名年份。例如斯氏狸殖吸虫[Pagumogonimus skrjabini(Chen,1959)Chen,1963]表示Chen于1959年命名该虫,Chen在1963年又再次将其更名为现用名。从医学上或方便记忆,多选择以寄生部位或传播特性来定名或俗称。如链状带绦虫(为学名),因由生吃猪肉而引起感染,故又称猪带绦虫。又如裂体吸虫(为学名),因寄生于血管中故又称血吸虫。二、寄生虫各主要类群的生物特征

不同种寄生虫有着自身特有的生物学(形态和生活史)特性或特征。在寄生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全过程(生活史)中,不同种类寄生虫则各不相同,有的需要更换宿主才能完成生活史,有的仅需一种宿主;有的仅有一个生活阶段,有的达7个阶段;有的仅有无性生殖或有性生殖,而有的具两种生殖方式。在寄生虫形态方面,更是千差万别,但在同一类群内的基本特征有较多相似之处,熟悉不同类群寄生虫各自的基本特征,有利于医务人员在实际工作遇到的虫体标本进行种属辨认,对明确诊断非常有实用价值。(一)线虫

线虫(nematode;round worms)是一类两侧对称的原体腔无脊椎软体动物,形状呈圆柱状。寄生于人体的线虫隶属于线虫门的杆形纲,涉及23个属20余种。主要的线虫有蛔虫、鞭虫、钩虫、蛲虫、丝虫、旋毛虫、管圆线虫。其生活阶段主要有成虫、幼虫和虫卵3个阶段或成虫和幼虫2个阶段。线虫幼虫发育的特征:一是在人体内移行过程完成的;二是从幼虫发育为成虫之前需经历4次蜕皮。蜕皮时释放的蜕皮液可能是一种重要的变应原,可诱发宿主产生超敏反应。线虫生活史仅有有性生殖,即雌雄成虫交配,雌虫产卵或卵胎生。

根据生活史过程是否需要中间宿主,将其分为土源性线虫和生物源性线虫。前者的生活史比较简单,完成生活史不需要中间宿主,如蛔虫、鞭虫,产出的虫卵在地面发育为感染性虫卵或孵出并发育为感染期幼虫后可直接感染人体;后者的生活史比较复杂,完成生活史需要中间宿主,如丝虫的幼虫需在中间宿主蚊体内发育到具有感染性的虫体才能侵入人体。除旋毛虫之外,其他常见线虫寄生的终宿主仅有或主要是人。常可引起严重的机会性致病的是粪类圆线虫。

1.成虫

呈长圆柱形,两端较细小,体不分节;体表有一层上皮细胞分泌形成的角质膜,光滑坚韧而有弹性;体内在体壁和消化管之间有空腔,称原体腔或假体腔;消化道完整不弯曲,前端为口,后端为肛门;雌雄异体,雌虫大于雄虫,雄虫尾端膨大或弯曲,生殖系统为单管型。

2.幼虫

虫体微小呈线形,头钝尾尖;土源性线虫幼虫的口腔后段接咽管(食管),其长度和形状是虫种鉴别的标志之一。生物源性线虫幼虫,如丝虫微丝蚴为头有间隙,体内有核,外被鞘膜。

3.虫卵

无卵盖,一般为卵圆形,卵内常含有分裂的细胞或形成的胚蚴。生物源性线虫为卵胎生,从雌虫子宫产出的仅有幼虫,如丝虫产出的微丝蚴。(二)吸虫

在人体寄生的吸虫(trematode;flukes)有10余种,均属于扁形动物门,吸虫纲,复殖目,共有6个科。如寄生于肝胆管的华支睾吸虫为后睾科;寄生于肠管的异形吸虫为异形科;寄生于小肠的姜片吸虫为片形科;寄生于肺或脑或皮下的并殖吸虫为并殖科;寄生于门静脉系统的裂体吸虫为裂体科。此外,寄生于小肠的还有日本棘隙吸虫为棘口科。其中主要有血吸虫、肝吸虫、肺吸虫、姜片虫、肝片吸虫。复殖目吸虫生活史的显著特征是需经历有性世代和无性世代的交替。其生活阶段主要有成虫、虫卵、毛蚴、胞蚴、囊蚴/尾蚴和童虫的不同形态期。完成生活史需要经历2~3种不同生物宿主更换,其中1~2中间宿主中,第一中间宿主必然是淡水螺类,不同种吸虫其螺类宿主种类不同。在终宿主体内行有性生殖(产卵),在中间宿主螺体内行无性增殖(1个进入螺体的个体经几代无性增殖后,可形成千上万的新个体)。第二中间宿主为鱼、虾、甲壳类或节肢动物。成虫寄生的宿主种类多(除人以外,还有多种哺乳动物)。对终宿主的感染阶段,除血吸虫以尾蚴通过皮肤感染外,其他吸虫均以存在于第二中间宿主体内或媒介植物中的囊蚴经人和动物食入而致感染。

1.成虫

外形多为扁平,呈叶状或舌状;具口腹吸盘;肠分支,无肛门;无体腔。除血吸虫为线形和雌雄异体外,其他吸虫均为雌雄同体。

2.幼虫

有多个期,其中侵入中间宿主螺类宿主组织内的是毛蚴,周身均具有纤毛;在中间宿主螺类宿主组织内行无性增殖的是胞蚴或(和)雷蚴,内含不断分裂和发育的细胞团,每个细胞团最后发育为一条尾蚴,其形状均可见体部和尾部,血吸虫的尾蚴是感染人的阶段,其他吸虫的尾蚴则侵入第二中间宿主体内发育为囊蚴;囊蚴是感染人体的阶段,呈球形,内含后尾蚴。

3.虫卵

吸虫卵多为椭圆形或长椭圆形,成熟虫卵内含毛蚴;除血吸虫卵无卵盖而具侧棘或端棘外,其他吸虫卵均具卵盖;姜片虫卵和肝片吸虫卵是常见蠕虫卵中最大者,而二者难区分;肝吸虫卵是常见蠕虫卵中最小者,但其形状和大小与少见的异形吸虫卵、横川后殖吸虫卵和猫后睾吸虫卵易混淆。(三)绦虫

绦虫(cestode;tapeworms),又称带虫,属于扁形动物门的绦虫纲,寄生于人体的有圆叶目和假叶目的绦虫,共30余种。假叶目绦虫有裂头科的曼氏跌宫绦虫和阔节裂头绦虫。圆叶目绦虫主要有带科的猪带绦虫(链状带绦虫)、牛带绦虫(肥胖带绦虫)和亚洲带绦虫以及细粒棘球绦虫(包虫)和多房棘球绦虫;膜壳科的短膜壳绦虫和长膜壳绦虫。绦虫成虫大多数寄生于脊椎动物的消化道,幼虫则寄生于中间宿主的组织中。带科的绦虫是一类典型的直接型人畜共患寄生虫,人是唯一的终宿主,猪是猪带绦虫和亚洲带绦虫的中间宿主,牛是牛带绦虫的中间宿主,但猪带绦虫幼虫也常寄生于人体组织内,其危害远远大于成虫,可致脑、眼皮下肌肉等组织的囊虫病;棘球属的绦虫仅幼虫寄生于人体肝、肺、脑等器官,引起严重的占位性或侵袭性损害及严重的Ⅰ型超敏反应;裂头科绦虫的成虫和幼虫都可在人体寄生,其危害最大的是曼氏裂头蚴侵入人体组织内引起多个重要脏器的损害。此外,短膜壳绦虫寄生于人体可出现机会致病现象。

圆叶目的绦虫生活阶段主要有成虫、虫卵、六钩蚴和中绦期幼虫。中绦期幼虫的名称在不同虫种中各异,如猪带和牛带绦虫的囊尾蚴、细粒棘球绦虫的棘球蚴、多房棘球绦虫的泡球蚴、膜壳绦虫的似囊尾蚴。生活史过程只需1个中间宿主,中绦期幼虫被终宿主吞食后,在肠道内翻出头节,从颈部生发区慢慢向后生长发育为分节的成虫。离开终宿主的阶段均为含虫卵的孕节片从宿主肛门排出,虫卵污染环境或食物和水,被中间宿主吞食后,卵内六钩蚴孵出穿过肠壁进入血流到达组织器官内寄生发育为中绦期幼虫。

假叶目的绦虫生活阶段主要有成虫、虫卵、钩球蚴、原尾蚴和裂头蚴。生活史过程需要经历2个中间宿主,第一中间宿主主要为水生昆虫(如剑水蚤),第二中间宿主主要为蛙、鱼类。蛇、猪和鸡可作为曼氏裂头蚴的转续宿主。人感染主要是生食或半生食含裂头蚴的蛙肉或鱼肉或转续宿主的肉和内脏而引起,亦可通过生饮含原尾蚴(剑水蚤)的水而感染。

1.成虫

一般只寄生于人体消化道。虫体呈扁平长带状,体分节;无口和消化道、缺体腔,所需营养物质由遍及全身皮层外的微毛吸收;均为雌雄同体。绦虫头节较体部明显细小,头节之后是颈部,为虫体的生发区,可从此区向后长出呈明显分节的链体,节片数名因种不同而异,少者3~4节,多者达数千节,向后节片渐渐长大变长;依据链体节片形态及其内的子宫发育程度将其分为幼节、成节和孕节;每个成节内均具雌雄生殖器官;孕节内子宫充满大量虫卵;虫体末端的孕节片陆续从链体脱落,随宿主粪便排出。圆叶目绦虫和假叶目绦虫的成虫的主要鉴别要点是见表1-1。表1-1 圆叶目绦虫和假叶目绦虫的成虫的主要鉴别要点

2.虫卵

存在于虫体孕节片内,故以孕节片形式随人体粪便排出或主动从肛门逸出。带科的绦虫虫卵均为球形或类球形,棕黄色,大小约31~43μm,卵壳薄极易脱落,因而观察虫卵时较少见到卵壳,但可见较厚的呈放射状条纹排列的胚膜,内含可见6个小钩的六钩蚴,不同种类带绦虫卵很难区分;裂头科的绦虫卵呈橄榄形,两端稍尖,壳薄,一端具卵盖,内含1个胚细胞和多个卵黄细胞。

3.幼虫

寄生于人体组织器官内。可引起严重致病的绦虫幼虫主要有:①猪囊尾蚴(俗称囊虫),呈半透明囊状体,内充满囊液(是一种较强烈的过敏原),囊壁上有一个向内凹的头节,其结构同成虫头节,具4个吸盘,顶突上排列有两环小沟;②细粒棘球蚴(俗称包虫),呈囊球状,囊内充满液体(是一种可致人体发生过敏性休克的过敏原),囊壁上有附着的或游离的生发囊、子囊和大量原头蚴,统称为囊砂;③多房泡球蚴,也称多房棘球蚴,囊体较小,但可不断向囊内和囊外芽生出无数的小囊,囊内充满胶状物;④曼氏裂体蚴,虫体呈带状,体长可为数厘米至数十厘米不等,头节呈指状具吸槽,体壁有密集的皱褶,体表具横纹,呈假体节模样,体内实质为疏松的网状结构,具较多的纵肌和大量的石灰小体。(四)原虫

原虫(protozoa)是一类由单细胞构成的并能独立完成维持生命活动全部生理功能的真核原生生物。虫体积微小,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其基本结构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构成。原虫属原生生物界,原生动物亚界,可寄生于人体的主要涉及3门4纲:肉足鞭毛门动鞭纲的有锥虫、利什曼原虫、阴道毛滴虫、人毛滴虫、口腔毛滴虫、蓝氏贾第鞭毛虫等;叶足纲的溶组织内阿米巴和致病性自由生活阿米巴;顶复门孢子纲的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刚地弓形虫、微小隐孢子虫等孢子虫、肉孢子虫等;纤毛门动基裂纲的结肠小袋纤毛虫。

不同种类原虫的生活史过程、生活阶段和传播方式的差异大。生活史简单的有毛滴虫仅有滋养体阶段,肠道内寄生虫的阿米巴和鞭毛虫仅有滋养体和包囊两个生活阶段,成熟包囊是感染传播期。此二类原虫,仅有无性繁殖,仅需一种宿主可完成,其传播方式是为人际传播型,即通过人的直接性接触或间接被污染方式或通过包囊污染的中间媒介在人群中流行传播。生活史复杂的有两种传播方式:一种是为循环传播型的,如弓形虫有两种生殖方式,在终宿主猫和猫科类动物消化道内行有性生殖,在人和多种动物组织体行无性繁殖,人体感染既可通过误食被卵囊污染的食物,也可通过生食动物肉类及其制品而引起;另一种是为吸血虫媒传播型的,如疟原虫和利什曼原虫的生活史需要经历人和吸血昆虫两类不同宿主体内才能完成,均通过昆虫吸血方式来感染和传播流行。疟原虫的生殖方式包括在蚊体(终宿主)内行有性(配子生殖)和在人体(中间宿主)体内行无性(孢子增殖和裂体增殖)。

原虫虽属单细胞,但具有运动器官。例如:阿米巴和疟原虫的滋养体具有伪足;鞭毛虫具有鞭毛;纤毛虫具有纤毛。

由于原虫均具有无性增殖的繁殖方式,因此其致病特点之一是增殖作用,达到易于使寄生的宿主细胞破裂或破坏宿主细胞,虫体增殖的数目达到一定程度时易于向邻近或远方组织器官播散,如溶组织内阿米巴常造成较广泛的组织病理改变,出现多器官损害。致病性原虫的致病特点之二是虫体产生的毒性物质可对宿主组织发挥毒性作用,如溶组织内阿米巴组织型滋养体与宿主细胞接触时可出现“触杀”损伤。原虫的第三个致病特点是机会性致病,常见的机会致病原虫有微小隐孢子虫、刚地弓形虫、圆孢子虫、蓝氏贾第鞭毛虫等。如艾滋病患者在隐孢子虫感染后,可发生难以治愈的严重腹泻而死亡。(五)医学节肢动物

医学节肢动物(medical arthropod)是指危害人类身体健康有关的节肢动物。种类繁多,主要涉及蛛形纲、昆虫纲、甲壳纲、倍足纲和唇足纲。其中以直接致病和传播疾病为主的是昆虫纲和蛛形纲。例如:昆虫纲的蚊、蝇、蚤、虱、白蛉、松毛虫、桑毛虫、茶毛虫等;蛛形纲的硬蜱、软蜱、疥螨、尘螨、革螨、蠕形螨、恙螨、毒蜘蛛、蝎子等。这些节肢动物的主要生物特征是:①躯体分节、两侧对称,并具有分节的附肢;②体表具有含几丁质及琨单宁蛋白的外骨骼;③循环系统系开放性血腔;④发育过程须经蜕皮或变态。昆虫纲和蛛形纲两类动物的形态特征见表1-2。表1-2 昆虫纲和蛛形纲两类节肢动物的生物特征及鉴别要点

医学昆虫对人体的危害,依据其损害或危害的性质可分为5类。

1.直接螫刺、搔挠和叮人吸血

如蚊、蚤、蚋、蠓、虻、硬蜱、软蜱、革螨、恙螨等节肢动物均有吸人血的习性。在叮吸部位可引起瘙痒症状和皮炎表现。从而影响到人休息和工作。此危害则在这些种群数量高峰的夏秋季节发生率高。

2.直接毒害人体

如蜂类、毒蜘蛛、蜈蚣、硬蜱、软蜱、松毛虫等节肢动物体内均含有分泌不同毒液的毒腺,当叮人吸血时,可将毒液注入人体内,轻者可引起局部红、肿、热、痛、甚至坏死等表现,重者可致全身中毒反应。如硬蜱和软蜱引起的蜱瘫痪(出现肌肉无力、运动失调、吞咽困难,甚至呼吸困难而死亡)是由于其毒液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麻痹作用所致。

3.直接致人产生超敏反应

引起超敏反应的致敏原一是节肢动物叮人吸血时分泌含抗凝血作用的唾液,而这些唾液成分对人体而言是重要抗原,且多数为致敏原;二是某些节肢动物的排泄物、分泌物和死亡虫体崩解物是过敏原,如尘螨的粪粒就具有很强的致敏性,因此,受尘螨入侵或感染的患者可出现过敏性皮炎、鼻炎和哮喘等症状。

4.直接寄生于人体

所有吸人血的节肢动物均可称是体表寄生虫,多数是暂时的,如蚊、蚋、虻、蠓等昆虫,仅有少数是长期寄生的或专性寄生于人体表皮内的(如疥螨引起的疥疮、蠕形螨引起的毛囊炎等)。此外,还有寄生于人体内的某些蝇幼虫可侵入人体消化道引起肠道蝇蛆病;尘螨、粉尘螨和肉食螨可被吸入呼吸道或被食入到消化道寄生,引起肺螨症和肠螨症。

5.间接传播疾病

传播疾病是医学昆虫的主要危害,因为人类绝大多数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是有节肢动物引起。医学昆虫传播疾病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通过节肢动物体表和消化道随带病原体,从1个宿主向另1个宿主散播,这种病原体无需在节肢动物体内发育和繁殖的传播方式被称为机械性传播,如蝇、蟑螂等主要通过其杂食(粪和腐败食品等)习性,将病原体随带到人吃的食物和水中而发挥传病作用;另一种是病原体必须在节肢动物体内生长、发育或繁殖后才传播给人体,此种传播方式被称为生物性传播,如疟原虫的生活史完成需要在蚊体内从配子体发育为合子,进而孢子增殖为可感染人的子孢子,而子孢子感染人则需通过蚊叮人吸血时才能进入人体内。(林雪迟 曾庆仁 喻鑫玲)第三节 寄生虫的营养与代谢一、寄生虫的营养

寄生虫因其种类及生活史不同,所需营养物质的种类与数量、营养方式与营养来源也有不同。寄生虫所需营养物质有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此外还有维持生命所必需的水、无机盐。合成蛋白质所需的氨基酸除了分解食物或分解宿主组织中来源,也可从宿主体内直接摄取游离的氨基酸。合成核酸的碱基,嘌呤需要从宿主获取,嘧啶则可能自身合成。脂类物质主要来源于宿主,寄生虫可能只有加长脂肪链的功能。某些寄生虫缺乏某些消化酶,因此还必须从宿主获取。

各类寄生虫的营养吸收途径大不相同。对于有消化道的寄生虫,如吸虫、线虫,消化道是吸收营养物质主要场所,吸虫还能从体表吸收低分子质量的物质。无消化道的绦虫吸收营养物质要靠具有微毛的皮层(tegument)。有胞口与胞咽的原虫,如结肠小袋纤毛虫(Balantidium coli),从胞口摄取营养。有伪足(pseudopod)的原虫,如阿米巴,可吞食营养物质并形成食物泡(food vacuole),进行体内消化与吸收。

寄生虫细胞的细胞膜不仅保持了细胞的完整性,而且在营养吸收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所有营养物质的吸收都要通过细胞膜进行,细胞膜对可溶性与非可溶性分子的进入和流量起着选择性屏障作用。

二氧化碳对寄生虫起着重要作用,如线虫虫卵激活、吸虫囊蚴脱囊、线虫卵和幼虫的孵化和蜕皮等都需有二氧化碳参与。二、寄生虫的代谢

寄生虫物质代谢过程中所伴随的能量释放、转移和利用等,称为能量代谢,能量代谢是所有生物的基本功能之一,主要包括ATP的合成和分解的各种反应。寄生虫的能量主要来源于糖,由于多数寄生虫,尤其是消化道的寄生虫,处于无氧或者低氧的环境中,所以大多数寄生虫的能量基本上从糖酵解中获得。糖酵解有多种途径,寄生虫大多完成磷酸烯醇丙酮酸(phosphoenolpyruvate,PEP)步骤,其后的代谢途径不同的虫种有明显的差异。如血液和组织寄生虫以乳酸作为唯一产物的同乳酸酵解即纯乳酸酵解(homolactic fermentation)或苹果酸化作用中获得。肠道寄生虫也主要从糖酵解中获得能量,部分能量则从固定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 fixation)中获得。糖酵解释放的能量较少,在同乳酸发酵中,氧化1分子葡萄糖可以产生2分子ATP。在固定二氧化碳反应中,可多产生1分子ATP。如果丙酮酸及延胡索酸再进一步反应生成终产物,可再获2分子ATP。

尽管在一些寄生虫中可能存在某些有氧代谢的酶,甚至存在有氧代谢,但有氧代谢所产生的能量并不起重要作用,它可能是寄生虫先前营自由生活的残留迹象。虽然有氧代谢不是寄生虫主要的能量来源,但氧在一些物质的合成,如卵壳的合成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寄生虫主要依靠扩散来吸收氧气。溶于虫体皮层或者消化道内壁通过与氧接触的部位进入虫体,有的寄生虫还可借助血红蛋白、铁卟啉等物质扩散到虫体各部分。寄生虫利用氧气来氧化分解营养物质,可以释放更多的能量,氧化1分子葡萄糖可以产生38分子ATP。

寄生虫的物质代谢在两个不同水平上进行调节:一是在细胞水平上的调节,即变构调节;二是在环境和遗传方面的调节,即对寄生虫生活史中的代谢变化的调节。这些代谢调节的基础是将输入的能量分配到生长、繁殖、运动、渗透压调节等不同的过程。

对寄生虫代谢的研究往往是在体外进行的,很难模拟宿主体内环境条件,实验结果与实际情况可能有差别。但毫无疑问,研究寄生虫代谢,特别是研究其与人代谢的差异和相互关系会有助于研制新的抗寄生虫药及阐明其作用机制。(林雪迟 曾庆仁)第二章 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作用

寄生虫与宿主的关系包括寄生虫对宿主的损害以及宿主对寄生虫的影响两个方面。一、寄生虫对宿主的作用

寄生虫在侵入宿主、移行、定居、发育、繁殖等过程中,对宿主细胞、组织、器官乃至系统造成损害,概括起来主要有掠夺营养、机械性损伤、毒性与免疫损伤这三方面的损害。

1.掠夺营养

寄生虫在宿主体内生长、发育及大量繁殖,所需营养几乎全部来自对宿主营养物质的掠夺。寄生虫数量越多,营养掠夺就越严重。有些寄生虫不仅可直接吸收宿主身体的营养物质,还可妨碍宿主本身对营养物质的吸收,造成宿主出现营养不良。

2.机械性损伤

寄生虫入侵后,在宿主体内移行和定居,使所累及的组织器官受到损伤或破坏。例如血吸虫尾蚴、钩虫和丝虫的丝状蚴侵入宿主皮肤时,会引起皮肤炎症;疟原虫在红细胞、杜氏利什曼原虫在巨噬细胞及弓形虫在所有的有核细胞内增殖,会破坏被寄生的细胞;蛔虫在肠道中不停运动,引起肠痉挛,严重者出现肠梗阻;布氏姜片虫以其强有力的吸盘吸附在肠壁上,造成肠壁损伤等。

3.毒性与免疫损伤

寄生虫的分泌物、排泄物、虫体和虫卵死亡后的崩解物等均可作为毒物或抗原对宿主机体产生毒性作用,这些物质可引起组织损害、组织改变或免疫病理反应。如寄生于胆管系统的华支睾吸虫,其分泌物、代谢产物可引起胆管上皮增生,导致周围肝实质萎缩,胆管局限性扩张,胆管壁增厚,进一步发展可致上皮瘤样增生。又如日本血吸虫虫卵沉积于肝脏,形成虫卵肉芽肿,引起迟发性超敏反应,造成肝脏的纤维化和肝硬化;血吸虫虫卵分泌的可溶性抗原与宿主抗体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引起肾小球基底膜损伤。

上述寄生虫对宿主三个方面的影响往往伴随细菌、真菌等的协同作用,使对宿主的损害进一步加重。二、宿主对寄生虫的影响

宿主对寄生虫的影响很重要,它决定了寄生虫在宿主体内的存亡。寄生虫攻击宿主,就会受到宿主的抵御性反应,除天然屏障作用外,宿主的抵御性反应主要是一系列免疫反应,包括非特异性的和特异性的免疫应答,通过免疫应答,宿主对寄生虫产生不同程度的抵抗。

宿主对寄生虫的抵抗有三种不同的结果:其一,宿主将寄生虫全部清除,并具有抵御再感染的能力;其二,宿主清除部分寄生虫,宿主也具有部分抵御再感染的能力,大多数的寄生虫与宿主关系属于此类型;其三,宿主不能有效控制寄生虫,寄生虫在宿主体内发育,甚至大量繁殖,引起寄生虫病,严重时可以导致宿主死亡。

总之,寄生虫与宿主相互作用的结果与宿主的遗传因素、营养状态、免疫水平,以及寄生虫的种类、数量等因素的综合作用有关。(孙成松 何永康)

第三章 寄生虫病的临床特点

寄生虫的某一阶段通过一定途径和方式侵入人体,在体内发育和寄生并对人体产生伤害所引起的疾病称寄生虫病。寄生虫的危害程度或轻重,既与虫种的数量和毒力有关,也与人体免疫力(含先天免疫和后天获得性免疫)有关。因此,这涉及寄生虫和宿主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处于平衡还是失衡。一般认为寄生虫数量少或毒力低,寄生时间越久,与宿主的关系就越趋平衡,并对宿主的危害就越小,产生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就越轻;相反寄生虫数量大或致病力强,寄生时间越短,对宿主危害越重,从而产生严重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另外可诱导人体产生保护性免疫,使患者部分抗再感染的能力增强。寄生虫病的临床特点有如下几方面。一、带虫者、慢性化及隐性感染者多

1.带虫者和隐性感染

此二者类型的感染者均不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二者的区别是:带虫者(carrier)用常规方法可检见病原体,具有传染源的作用。如阿米巴包囊带虫者,蛔虫带虫者等。隐性感染(suppressive infection)又称机会致病性寄生虫的感染,一般用常规方法查不到病原体,不具有传染源的作用。如隐孢子虫、粪类圆线虫的感染,仅在人体免疫受到损害的条件下才出现繁殖力和致病力增强而引发疾病。

2.慢性感染和急性感染

此二者类型的感染者均处于患病状态,但感染程度和临床表现上有差别。(1)慢性化(chronicity):

是多数寄生感染引起的普遍现象和特点。患者仅表现有局部症状或体征,如胸肺型或脑型或皮肤包块型肺吸虫病。其发生原因:一是感染寄生虫数量比较少或仅有极少量的多次感染过程,逐渐转入慢性状态,或对急性感染者治疗不彻底所致;二是不少寄生虫在人体内可长期生存,这与宿主对大多数寄生虫不能产生完全免疫有关,所以寄生虫病的潜伏期长,发病呈慢性状态,例如包虫病的发生往往是年幼时感染,成年时发病。(2)急性感染(acute infection):

患者可表现出全身症状,如发热,甚至出现高烧。其发病机制:一是一次感染寄生虫数量多,导致人体组织或细胞广泛性损伤,如急性肺吸虫病(尤其是斯氏肺吸虫)、急性旋毛虫病等。此外,大量寄生虫的异性蛋白(抗原)进入人体诱导产生的Ⅲ型超敏反应可表现出急性症状,如急性血吸虫病。引起急性感染的病原多属组织内或细胞内寄生虫所致。

值得指出的是,以上类型的出现,与寄生虫虫株毒力和数量及宿主免疫状态共同作用有关,并可因免疫状态改变而转换。如弓形虫对人体感染可在人体不同状态下可出现有隐性感染、慢性状态和急性感染的数种类型。二、存在重复感染和多重感染

1.重复感染(repeated infection)

是指绝大多寄生虫感染人体后,无论有无临床症状或是否接受过治疗,只要有再次出现感染同一种寄生虫的机会则可获得再次感染(reinfection)。这种可反复出现感染的实质说明寄生虫感染后诱导产生抵抗感染的保护性免疫差或不完全。反复感染的危害性在于可进一步加重致病,进入晚期。如一些晚期病例发生的部分原因就是因反复感染而使病情加重所致。

2.多重感染(polyparasitism)

是指人体内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寄生虫感染的现象,而且比较常见,如蛔虫、鞭虫或(和)钩虫合并感染经常在农村人口中出现。此现象的出现,一般来说对人体的致病症状多会加重,如溶组织内阿米巴带虫者,当同时出现有日本血吸虫感染,就会诱发阿米巴致病,因为血吸虫致病导致肠壁损伤,改变了局部的微环境则有利于阿米巴滋养体繁殖而出现致病。另有动物实验已证明,两种寄生虫在宿主体内同时寄生,一种寄生虫可以降低宿主对另一种寄生虫的免疫力,即出现继发性免疫抑制。例如疟原虫感染使宿主对鼠鞭虫、旋毛虫等都能引起此种免疫抑制,因此这些寄生虫在宿主体内会出现生存时间延长、生殖能力增强等。当然,在不同种类寄生虫之间也可同时存在相互影响的作用。例如蛔虫与钩虫同时存在时,对蓝氏贾第鞭毛虫起抑制作用,而短膜壳绦虫寄生时有利于蓝氏贾第鞭毛虫的生存。又如旋毛虫感染可诱导抵抗血吸虫感染的部分免疫力。三、蠕虫的幼虫移行症及异位寄生

1.幼虫移行症(larva migrans)

是指某些寄生虫幼虫侵入人体后不发育为成虫(因人不是这些寄生虫的适宜宿主),但可长期存活和移行于组织中,造成局部和全身的病理损害病变。根据受损部位,将其分为皮肤幼虫移行症和内脏幼虫移行症。例如斯氏肺吸虫感染猫、犬、果子狸等动物后可在其体内发育为成虫,而人被感染后,其虫体虽可在人体组织内寄生,但不能发育成为成虫,仅仅是出于未成熟的童虫阶段长期存活和移行或游走于人体皮下肌肉或(和)内脏(脑、胸腹腔内)组织并引起广泛性的损害,导致出现皮肤幼虫移行症和内脏幼虫移行症的临床表现。又如大弓首线虫(Toxocara canis)是犬肠道内常见的寄生虫。犬吞食了该虫的感染性虫卵,幼虫在小肠内孵出,经过血循环后,回到小肠内发育为成虫。但是,如人或鼠误食了犬弓首线虫的感染性虫卵,幼虫在肠道内孵出,进入血循环,由于人或鼠不是它的适宜宿主,幼虫不能回到小肠发育为成虫,而在体内移行,侵犯各部组织,造成严重损害。此时人或鼠便患了幼虫移行症。根据各种寄生幼虫侵入的部位及症状不同,幼虫移行症可分为两个类型。(1)皮肤幼虫移行症:

以损害皮肤为主,如皮肤出现线状红疹,或者皮肤深部出现游走性的结节或肿块。最常见的是线虫和吸虫。如巴西钩口线虫幼虫引起皮肤的损害;又如禽类和牲畜的血吸虫引起人的尾蚴性皮炎,斯氏狸殖吸虫童虫引起游走性皮下包块。(2)内脏幼虫移行症:

以损害器官为主,包括全身性的。如弓首线虫引起眼、脑等器官的病变;广州管圆线虫的幼虫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炎或脑膜脑炎。

但是,有的寄生虫既可引起皮肤的又可引起内脏的幼虫移行症。如上述的斯氏狸殖吸虫,两种类型同时存在。这些虫种对人体危害较大,应引起足够重视。无论是皮肤的或内脏的幼虫移行症,在临床上均出现明显的持续的症状和体征,并且伴有明显全身反应,如嗜酸性粒细胞增多、高丙球蛋白血症以及IgE水平升高等。

2.异位寄生(ectopic parasitism)

是指某些寄生虫在常见寄生部位以外的组织或器官内寄生,引起异位损害。如血吸虫虫卵主要沉积在肝、肠,但也可出现在肺、脑、皮肤等部位。又如卫氏肺吸虫正常寄生在肺,但也可在脑部寄生,这些都可归为异位寄生。了解寄生虫幼虫移行症和异位寄生现象,认识寄生虫致病可引起多器官或多部位损害的特性,这对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至关重要。四、常有嗜酸性细胞增多和多克隆抗体水平升高

1.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是寄生虫蠕虫感染中的一种常见现象,这是由寄生虫抗原中的过敏原诱导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一种表现形式之一。然而,值得指出的是在寄生虫不同种类和不同程度感染中则呈现出不同的结局:一是蠕虫感染常表现在外周血液中和寄生虫寄居的组织部位中均增高,尤其是组织内蠕虫感染早期和急性期在外周血液中的嗜酸性粒细胞会出现显著增高,如广州管圆线虫、肺吸虫、旋毛虫的感染;二是某些原虫感染所引起的嗜酸性粒细胞增高主要局限于病变部位,如溶组织内阿米巴肝脓肿,可见从脓肿液中发现较多的夏科-雷登结晶,等孢子虫引起的小肠损伤,可在其固有层查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2.多克隆抗体水平升高

是由寄生虫感染诱导产生的体液免疫应答表现特点。其原因是寄生虫抗原成分多(包括不同发育阶段具有不同成分的抗原),可诱导产生抗各种抗原的抗体,表现出多个克隆的抗体成分。在这些抗体中既含有针对感染虫体的特异性抗体,也含有抗不同种属间寄生虫的非特异性抗体。此现象的存在既是免疫诊断检测的依据,同时也给免疫诊断带来交叉反应的弊端,从而使寄生虫感染的免疫诊断结果不能作为确诊的依据,而只能作为辅助或参考的指标。

据报道,检测特异性IgG4抗体亚类具有更好的诊断价值,可反映活动性感染及疗效。此外,免疫学检测研究发现:寄生虫蠕虫感染常引起IgE抗体水平显著增高,故从理论上来讲,检测特异性IgE抗体可作为免疫诊断指标,但由于其绝对水平较低,因此在常用免疫诊断中仍以检测IgG抗体为主;在原虫感染诊断中,检测特异性IgM抗体具有对早期或活动期感染的诊断价值,如对早期胎儿检测抗弓形虫IgM抗体阳性者,可作为终止妊娠的指标,而检测抗弓形虫IgG抗体阳性则视为有抵抗力,可保留妊娠。五、机会性致病与合并感染

1.机会性致病

由机会致病寄生虫引起,当处于隐性感染状态时,一般不引发疾病,但在免疫状态低下时,可出现繁殖能力和致病力明显增强,而导致超度感染或全身播散性的感染,如在发病初期未得到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就会迅速发展为难以治愈,死亡率极高。这类寄生虫主要为多数原虫和少数蠕虫(粪类圆线虫和短膜壳绦虫)。

2.合并感染

主要是指机会性致病寄生虫感染的患者易于合并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如艾滋病病毒的感染。合并感染的患者不仅病情加重,而且预后很差,甚至死亡。如肺孢子虫、隐孢子虫等机会致病寄生虫。六、播散性感染与多器官损害

1.播散性感染

多见于原虫和某些蠕虫所引起的一种严重感染表现,其中尤以机会致病寄生虫感染最为突出。其原因是这些寄生虫具有增殖作用和播散能力,可随血流(如利什曼原虫、弓形虫等)扩散或主动侵入(如粪类圆线虫等)到全身各部位,造成多器官组织的损害,使得病情不断加重,如未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则可危及生命。

2.多器官损害

这是组织内寄生虫感染、寄生虫异位寄生以及机会致病寄生虫感染所引起的一种常见现象之一。例如:肺吸虫、猪囊虫、细粒击球蚴、曼氏裂头蚴等是常见的组织内蠕虫,在临床上既可见到在一个脏器或部位寄生引起的损害,也可出现多个部位或多器官的寄生与损害;寄生于肠道的蛔虫可异位寄生于肝、心、肺、脑等部位,寄生于血管系统的血吸虫可异位寄生于肺、脑等多个部位,并以虫卵造成的异位损害为主;有些原虫通过血流播散可侵犯多个器官,如溶组织内阿米巴、利什曼原虫、弓形虫等;某些寄生虫引起内脏幼虫移行症等。寄生虫引起的多器官损害给临床诊断带来了困难,特别是在原发部位临床表现不突出的时候,往往容易出现误诊和误治,故应高度引起重视和注意。七、免疫病理损害

详见第四章。(曾庆仁 邓维成)第四章 寄生虫病的免疫学

寄生虫相对宿主而言,是一种外来抗原,作为异种抗原进入机体后会激发机体产生免疫反应,以利清除寄生虫,从而确保机体自身稳定。如果机体免疫功能达不到足以清除入侵的寄生虫,那么寄生虫将可在宿主体内长期存留,并引起宿主发生免疫病理变化。寄生虫生活史复杂,在与宿主长期进化的过程中相互适应,通过寄生虫的致病性和宿主免疫保护性两种力量的抗衡建立起一种平衡的生物学相互关系。这种相互关系是宿主与寄生虫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通过相互适应建立的一种生物学关系。

寄生虫入侵机体后,按免疫作用的性质和机制不同,会产生固有免疫(innate immunity)和适应性免疫(adaptive immunity)反应。这两类免疫反应互相配合,密不可分。固有免疫系统由固有免疫屏障、固有免疫分子和固有免疫细胞组成。固有免疫屏障又可分为:皮肤黏膜屏障、物理屏障、化学屏障、微生物屏障、血-脑屏障、血-胎屏障、血-胸腺屏障、气-血屏障等。屏障结构是保护机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固有免疫分子包括抗菌肽、溶菌酶、急性期蛋白、补体、细胞因子和黏附分子等,是发挥抑菌、杀菌、启动和参与固有免疫应答的效应分子;固有免疫细胞包括单核/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树突状细胞、自然杀伤细胞、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当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