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除湿热,一身轻松(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5 18:23:02

点击下载

作者:王淼

出版社: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祛除湿热,一身轻松

祛除湿热,一身轻松试读:

前言

湿热是中医名词术语,是致病因素,属风、寒、暑、湿、燥、火(热)中的两邪,也是中医的证候名,比如湿热证,为湿热蕴结于身体之中,脏腑经络受阻而致。

长时间居住在潮湿之处,或生活在高温高湿的气候中,或喜欢吃甜而肥腻之品,或持久饮酒等,都很容易形成湿热体质。

受湿热侵袭的人应当从燥湿清热入手调节自身,饮食清淡,远离烟酒,避免住低洼潮湿之处,居住环境干燥、通风,保持规律的睡眠。

湿热滞留于脏腑经络,就会阻遏气机,损伤阳气,而且,湿性留着,黏滞难移,经常同定一处,病势难缠,不易痊愈。特别是湿邪和热邪相互勾结之时,想要祛除湿热就更是难上加难了。湿热勾结在一起,就会形成慢性、顽固性疾病,如感冒、咳嗽、胸闷、乏力、腹泻、腰痛腿肿、痤疮等症,湿热为“万病之源”,涉及身体的十二经络和其他地方,会在不知不觉中危害人体健康,发现它的时候它通常已经引发疾病。

朱丹溪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六气之中,湿热为病,十之八九。”治疗起来一向都非常棘手,缠绵而不易痊愈。

由此可见,祛除湿热并不容易。本书之中从认识湿热,到湿热的预警信号,湿热发生的诱因,辨清体质除湿热,再到湿热侵袭身体各个部位时的不同表现、祛除方法都做了详细的介绍,既包括经络疗法、饮食疗法、按摩疗法,也包括精神的调节,内容详尽而具体。让你清楚地认识自己出现的湿热是哪个部位、哪种类型、何种原因导致的,有针对性地祛除体内的湿热。

治疗湿热时通常要分清湿重和热重,湿重则以化湿为主,热重则以清热为主,在这个原则之下,根据湿热表现出的症状辨证施治,同时规范自己的饮食和生活,做到不暴饮暴食,少食油腻,不熬夜,适当运动等,离湿热远一点,离健康近一点。第一章湿热发生,究竟是什么导致的经常熬夜,肝胆郁结化成热

当今社会,人们在争抢的、争取的是时间,为了有更多的时间去做事,不惜牺牲掉占据我们人生中约1/3的睡眠时间,加班熬夜。

现在有很多人把自己当成机器,总觉得自己一天24小时不停运转才好,这样夜以继日地工作,对身体健康的危害是很大的,所以现在有很多人出现了失眠症状,生物钟紊乱,该睡的时候睡不着,不该睡的时候哈欠连天,身体的免疫力下降。从中医的角度上说,熬夜会损伤人体正气,导致体内的正气失衡,脏腑功能失调,特别是肝胆郁结化热,身体受湿热困扰,由此可见,确保充足的睡眠是非常重要的。

夜间23:00~1:00为人体阳气初生的时间,此时胆经当令,为心肾相交的时刻;凌晨1:00~3:00为肝经当令之时,肝主收藏,有藏血养血之功。若在这两个时间段还没有入睡,肝胆未能得到充足的休息,就会阴虚阳亢、容易动肝火。肝火缠身,肝失疏泄,肝气乘脾,脾失健运,则湿热缠身,就会损害身体健康。因此,晚上11:00之前一定要进入到睡眠状态,到第二天凌晨3:00的时候要进入到深度睡眠状态,如此才可确保身体健康,防止湿热缠身。这段时间进入深度睡眠状态为养生之重点,是确保身体气血正常运行,让身体达到和谐状态的基础。

但是有很多人说,不是我自己想熬夜,而是到了晚上就睡不着,而且有的时候是工作要求或者是推不掉的应酬。那么如果你必须熬夜,要怎么做才能避免湿热的侵袭呢?

首先,你要遵循“能不熬夜就不熬夜”的原则,尽量避免熬夜。

其次,如果当晚必须熬夜,一定要确保晚餐的丰盛,多吃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避免吃肥甘厚味之品,适当吃些有滋阴清热之功的食物,熬夜的过程中注意补充水分,适当喝些枸杞大枣茶或者枸杞菊花茶,补水的同时还能去火。

第三,熬夜之后,适当睡个午觉,有利于精力的恢复。

第四,经常熬夜的人大都脾气不好,此时可以取咨询中医师,采用适当的药膳调理身体,以扶助正气,防止外邪侵袭体内。

第五,平时注意纠正自己的不良习惯和行为,睡觉之前不能吃太多,也不要吃油腻、易胀气的食物,不能喝浓茶和咖啡,看电视的时间不宜过久,不宜做剧烈运动,尽量避免各类娱乐活动,如打扑克、K歌等。依赖酒精或安眠药入眠的人要注意,它们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你入眠,但是对你的身体健康的危害是非常大的,一定要杜绝这种做法。春季,防风防湿保安康

季节不同,疾病的发生发展、预防也是不同的,根据季节的变化有侧重点地做养生保健工作,即可有效预防湿热的发生。

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在这个季节里,寒气逐渐退去,阳气开始生发,在暖阳之中享受着温暖的春风,满眼的青翠,人的精神状态也会随之高涨。如果这个时候可以顺应春气生发,同时做好防湿热工作,不仅利于身体健康,还能有效避免湿热。

春季气温会慢慢升高,春风、雨水较多,此时应当注意风、热化“火”伤身,还要谨防湿热袭身,避风。春季的风是助热的重要外邪,从中医的角度上说,风生于热,以热为本,以风为标。湿热者如果身体中已经存在湿热,再加上外受风邪、温邪、湿邪,湿热病症就会加重,还会衍生出其他温病。

湿热蒙上焦会出现身热烦躁、神昏谵语等症;湿热结肠腑,可能会出现潮热、腹满疼痛、便溏涩、黏滞等症;湿热在下焦,会表现出身热心烦、口干苦、尿短赤、白带多等症;湿热在肌表,会表现出斑疹隐隐、舌红无苔、脉细数等。

因此,春季要做好避风工作,出门的时候戴好帽子、围巾,穿好外套。下雨的时候应当注意避雨,不能穿着湿衣服或披着湿发睡觉等。

春季时的饮食调理也非常重要,应当注意养肝,少吃酸味食物,稍微吃些甜味食物,春季肝气当令,肝气太旺会伤及脾胃,影响到脾胃的正常消化功能。而酸入肝,肝入脾,少酸多甜,既能避免肝气过盛,而且有利于脾气生发。脾气正常不虚,则不宜遭受湿热之邪。脾胃是湿热的传导之源,所以,只要脾胃之中没有湿热,肝和其他脏腑也就不会被湿热侵袭。因此,春季要少吃些酸味食品,适当吃些蛋白质、糖类含量比较高的食物,如新鲜果蔬、蜂蜜等;油腻食物也是要少吃的,因为大量摄入油腻之品会影响到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生湿助热,因此春季要清淡饮食,主食和杂粮搭配食用。

春季多风,容易耗散身体内的水分,所以要多吃些能够为身体补充津液的食物,如粥,粥中加些蔬菜或水果,不仅能增加粥的风味,而且能助春阳的生发。

早春时期后潮湿,人很容易表现出身体倦怠、胸闷、腹泻、食欲下降等症,少数人还会出现湿疹、关节疼痛等,因此饮食上应当注意摄入一些有除湿功效的食物,如薏苡仁、红豆等;生湿的食物最好不要吃了,如肥甘厚味、辛辣刺激之品,以及榴梿、杧果等。夏季,避免贪凉防湿热

夏季天气炎热,很多人穿得少、吃得凉、吹得冷。我认识一个女孩儿,刚二十出头,是个典型的潮流女性,到了夏季,超短、空调、冷饮从不间断,但是后来她却发现自己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常常口臭、唾液黏腻,大便不爽,满脸是痘,而且伴随着腰痛、白带增多、绵延不断,小便黄涩难下等症。后来找我看病,我发现她已经患上了湿热,她非常疑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得上这样的病。

湿热的诱因主要有两个:内因,先天不足,体质因素导致身体中的湿热较重;外因,饮食无忌,喜欢吃生冷,过寒就会伤脾胃。其实,即使是炎热的夏季也不能大量吃生冷之品,否则会伤及身体中的阳气,诱发脾肾阳虚,运化不足,身体中的湿热无法运化,湿热积聚,郁而成湿,久而化热,身体就会表现出湿热症状。因此,这个姑娘就是因为夏季贪凉而出现了湿热症。

此外,中医认为脾和湿相应,而夏季是健脾的重要时节,不注意保护脾胃,或者不注意防湿,暑湿就会伤及脾胃,出现脾胃湿热症。人体受到湿热侵袭就会出现湿热相蒸,表现出青春痘、头发油腻、脱发、中暑、头昏、热痢等。时间一久,湿热结伴,相互蒸腾,就会损伤五脏六腑,表现出全身不适。因此,暑夏季节不但要注意防暑降温,还应当注意健脾养胃、除湿邪。

到了夏季,为了避免湿热伤身,应当注意少吃冷饮,不要因为怕热而贪凉,可以反其道而行之,比如吃些葱、姜、蒜,喝些温的淡茶水,既能保护我们的脾胃,又能避免过冷而湿邪伤身。

晚上睡觉的时候不能冲着风口,还应当注意盖好被褥,所穿的衣服一定要干燥,能吸汗,宽松,舒适。避免睡潮湿的屋子,被褥要勤晒洗,不要坐在露天的木头上,因为露天木头表面看着干燥,经太阳一晒就会散发潮气,坐久了会诱发皮肤病、痔疮、风湿、关节炎等。

饮食上尽量避免吃肥甘生冷之品,多吃清淡、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若脾虚湿困,可以采用健脾法祛湿,吃些健脾食物,如莲子、芡实、鸭子等;或是吃些祛湿食物,如薏苡仁、莴笋、扁豆、冬瓜等。

夏季防湿应当从生活的细节着手,以免发生湿热伤身。每天晚上睡觉以前用热水泡泡脚,能有效防治湿热缠身。秋季,滋阴润燥平阴阳

立秋时天气依然较热,再加上秋季不时的一两场雨水,导致湿气较重,天气的主要特点就是湿热,因此,此时还要注意防湿热。到了中秋,天气就会逐渐转凉,气候开始变得干燥,这个时候应当注意滋阴润燥。

在前面的章节之中我们提到过六邪:风、寒、暑、湿、燥、火,这六邪都是致病因素,可以相互转化。因此,秋季防湿热的时候还要注意防燥。

燥邪伤肺,肺的正气被伤就会导致外邪侵袭,秋季来临前,人体中仍然有残留的湿热邪气,不注意润燥养肺,肺就会在湿热之邪的侵扰下发生疾病,甚至诱发肺湿热。湿热从上焦传到下焦,因此,秋季不注意养肺,身体就会生出湿热。

滋阴润燥最常见的方法就是食养法,平时可多吃些百合、银耳、甘蔗、萝卜等。还要注意谨防湿火。润燥但却易生湿热的食物应当少吃或不吃。吃润燥的食物时可以加些化湿清热的食物。

秋季应当注意保养肺脏,因为肺怕燥,可以吃些养肺的食物,主动咳嗽,采取循经按摩的方法养肺。适当选择些有滋阴润肺之功的中药材做成药膳,如西洋参、太子参、白果、白芍、莱菔子、莲子、核桃仁等,这样秋季时即可确保体内阴阳之气的平衡,身体即可有效避免外邪的侵袭。

秋季滋阴润燥的过程中应当掌握好补益的度,不能太过,防止产生湿热,损伤身体内的正气,危害健康。冬季,补益适度避湿热

冬季天气寒冷,很多人选择待在家里,煲煲汤、吃点滋补之品什么的,因为冬季要“藏养”,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与自然息息相关,养生当然也要顺应四时的变化,达到“天人合一”,这样才能确保身体健康。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夏季时居住的房屋非常温暖,穿着单衣盖着薄被还冒汗,在这种情况下,阳气很容易外泄,无法藏住精气,这样一来,人会很容易生病,湿邪趁机入侵体内。

冬季时外面大雪纷飞、寒风凛冽,很多人都喜欢待在家里,特别是北方人,喜欢躺在热炕头,吃着烤地瓜,每天以火锅为主,时间一久,身体的热量就高了,开始出现不适症。冬至是一年之中阴气最盛的一天,从这天开始进入数九严寒。身体外的阴气旺盛,而吃了过多温热滋补食物,过度保暖的人胃内很容易烦热,这就是冬季湿热袭身的罪魁祸首。

之所以出现湿热,首要因素就是消化功能的失常,胃热烦热、脾虚运化无力,无法运化身体中的湿气,郁久成湿,慢慢地化成热,因而容易生湿热。

特别是现代人,生活水平提高了,整天大鱼大肉地吃着,火锅、烧烤不断,肥甘厚腻、辛辣刺激、生冷寒凉无一不沾,在这种情况下,身体和自然界失去“相合”的条件,阴阳失衡,津液停滞,运化不足,湿气积聚,时间一久就会化热,体内产生出湿热。

冬季养生应当遵循“天人合一”的理念,可以进补,但一定要适度,不能补过头,也不能保暖过头,饮食尽量清淡一些。

已经出现湿热的人要注意舒缓情志,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熬夜、过度劳累,保持二便畅通,做好个人卫生,以免患上皮肤病,戒烟限酒。平时吃些薏苡仁、莲子、红小豆、鲫鱼、冬瓜、芹菜、空心菜等有祛除湿热之功的食物。盲目用药,诱发湿热

中国有句古话“是药三分毒”。的确如此,虽然药物能改善你身体上表现出来的不适,但同时也会危害到你的身体健康。《黄帝内经》之中用药非常讲究,将药分成大毒、常毒、小毒、无毒,治疗疾病的时候,要求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由此我们不难推断出,每种药物本身都不是十全十美的,用药的过程中一定要谨慎,尽量选择少毒高效的药物,坚决杜绝盲目用药。

药物进入到人体之后,攻击邪气的同时还会损伤正气。人体的阴阳本来处在平衡状态,服药之后,内部环境会被破坏,平衡消失,外邪趁机入侵体内,这其中就包括湿热,内外都可能致病。因此,用药的时候一定要谨慎,以免伤及正气,导致湿热缠身,诱发湿热病。

而且很多药物性热、黏腻,如五味子、人参、鹿茸、肉桂等,盲目服用会伤害身体,诱发湿热。其他中药可以根据性味和归经不同,使用的过程中不同的药物会破坏人体的阴阳平衡,也是导致邪气缠身的原因之一。其实很多中药都可能诱发湿热等诸邪。

西药,特别是抗生素,属于苦寒药,很容易生湿热,而且对脏腑的伤害比较大,长时间服用西药类药物,体内的正气会逐渐虚衰,导致邪气缠身。

保健品也是不能乱服的,如今市面上出售的很多保健品的配方都是有问题的,很容易损伤人体的正气。补药多为湿补药,长期服用体内会生湿热,对身体健康有害。

有些女性看到自己的脸上长了痘痘就非常生气,滥用清火药,而且认为清火药是可以随便吃的,岂不知清火药大都为苦寒药制成,长期服用难免会导致身体寒凉,脾胃难以承受就会生湿热生寒,危害身体健康。所以,服用清火药也是要慎重的。

用药一定要遵循“合理”的原则,千万不能滥用,也不能盲目大量地应用,一定要遵照医嘱服药,因为医生懂得如何辨证施治,有针对性地治疗你所出现的病症。选择药物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高效低毒,治疗疾病的同时将药物对身体的危害降到最低。烟酒过度,滋生湿热

日常生活中,抽烟喝酒的人占很大一部分,它们也是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媒介”,虽然如此,但它们带给人的危害还是不能被忽视的。这就是为什么公益广告、甚至在产品包装上都会标明它们的危害。

香烟在燃烧的时候会释放38种有毒物质,包括焦油、一氧化碳、尼古丁、二噁英等,对口腔、喉部、气管、肺都有损害。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抽烟的人得肺癌、胃癌、胰腺癌、膀胱癌、肝癌、鼻窦癌等的概率都非常高。并且,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猝死综合征、呼吸功能下降、中风等都和吸烟有关。由此可见吸烟的危害有多大。

如果说摄入热性、肥腻的食物会滋生湿热很容易理解,烟酒是怎么产生湿热的呢?

酒,性热而有毒,湿中发热,近于相火,因此会助湿热产生,所以要少喝。而烟性热味辛,有毒,伤肺气。过度吸食烟酒,会伤及体内的阴阳,助湿热产生,因此要戒掉,防止其伤害身体。

吸烟伤肺,损伤肺气,肺主气,主水液,肺气虚,身体健康就会出问题,五脏六腑出现相应的疾病转化,气血、阴阳失衡,人就会容易生病,生出湿热。而且烟草是草木,草木可以生火,经常吸烟会产生口干口渴等症,烟雾由于火热而生燥邪。烟雾又是秽浊之邪,吸烟就相当于将火热秽浊吸入体内,集火、热、燥、涩、浊、秽、毒于一体,属复合性致病因素,对身体的伤害非常大。不仅会伤及正气和五脏,而且本性质热,生湿热是肯定的。

酒性本来就气热而质湿,气滞为水湿停聚的重要因素。酒伤脾脏、肝脏、肾脏,饮酒之后,酒精会进入到这些脏器之中消耗、代谢,酒热里面带湿,很容易伤及脾胃和肝胆,诱发一系列病症。比如,酒精麻醉脾,导致脾停滞,丧失调度功能,消化功能变弱,浊气入侵机体之后会危害机体健康。饮酒之后湿热还会影响到肝胆的疏泄。嗜酒过度,容易成酒劳,表现出脘腹胀满,胃纳减退,口苦口腻,舌苔厚腻等症。有些饮酒成积的人会表现出面目俱黄、口干渴,腹胀的时候呕痰水或腹痛泄泻等。第二章湿热出现,身体发出预警信号依起床感觉,辨体内湿热与否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偶尔有一天起床的时候,突然感觉自己的身体非常不舒服,不像以往那样解乏、轻松,而是睡好像没睡一样,头昏,没精神,很累,浑身疼痛、不清爽,就好像身上穿了件湿衣服。

其实,这就是典型的身体湿热症,湿热初起,大都滞留于肌表,湿热比较重,卫阳郁遏严重,也就是皮肤屏障防卫机能下降了,而且湿热容易导致“上蒙清阳”,表现出身重头痛。早在《黄帝内经》之中就曾对湿热有这种说法:“因于湿,首如裹。”也就是湿缠身,就会表现出好像裹着湿衣的感觉,加入热邪伤害,湿热相合,就会导致“上蒙”清阳,出现头痛身重。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人在遇到湿热的时候出现上述反应很正常,这也是判断湿热的重点症状。这种症状通常在暑夏季节更为突出,不过对于湿热严重的朋友来说,一年四季都可能出现此类症状。《黄帝内经》之中有云:“膏粱之变,足生大疔。”意思就是说,经常吃味厚、脂多、油腻的食品,身体中就会生出湿热,容易患疔疮类疾病。《读医随笔》之中提到:“病痉者,其人必平日湿重而气滞,或血燥气涩也。”意思就是说,湿热体质者身体中的湿气较重,易导致气滞,或有血燥热、气机不畅。《温热论》上面提到:“有酒客里热素盛,外湿入里,里湿为合。在阳之躯,胃湿恒多;在阴之体,脾湿亦并少,然其化热则一。”意思就是说,经常喝酒、内热盛的人,容易受外湿侵袭,进而生出湿热。阳热者,多存在胃湿;阴盛者,多存在脾湿,有湿的人受外邪侵袭就会形成湿热。

如果你经常清晨起床之后发现自己出现上述症状,要及时去看中医,确定自己是否出现湿热症状,及早将身体中的湿热祛除,为健康打好基础。

湿热体质的朋友平时最好清淡饮食,吃些有利水、化湿、补养脾胃、养肝养血的食物,还可采取宣透化湿、通利化湿之法祛除湿热。宣透即通过散热、泻火、解毒、去浑浊黏液的方法;通利化湿就是通过利水、清热、渗湿、泻下的方法祛除湿热。

湿热患者应该注意,酒会伤及肝胆脾胃,易生湿热,湿热体质者应当注意戒除烟酒,同时注意少吃辛辣燥热、大热大补、肥甘味厚的食品。看粪便,辨体内湿热与否

当人体中有湿热的时候,脾胃就会受到伤害,因此,从大便的形状也能判断出你的身体中是否有湿热。

记得有一次,一位十七八岁的姑娘来到诊所看病,姑娘是来看脸上的痘痘的,为她诊治的时候,我询问了她一些病症,问到大便情况时,她告诉我,自己的大便几乎没有成形的时候,而且非常黏滞,经常黏在马桶上。

通过姑娘的描述和她所表现出来的症状:痤疮鲜红或伴随着脓包、小便赤、舌质红润、舌苔黄腻、脉滑数等,最终确诊她出现的是湿热型痤疮。

患者的大便黏滞不爽,不成形,如同溏泥,不过并不是泄泻,此即为湿热体质或湿热患者的特殊现象。《难经》提到:“湿盛成五泄。”《临证指南医杂泄泻》上面也提到:“泄泻,注下也……飧濡之完谷不化,湿兼风也;溏泄之肠垢污积,湿兼热也;骛溏之澄清溺白,湿兼寒也;濡泄之身重软弱,湿自胜也;滑泄之久下,不能禁固,湿胜气脱也。”都在强调不管是哪种泄泻都和湿有关。观察一下自己的大便是不是排泄不畅、黏盆、恶臭、次数少,没有腹泻和溏泻的次数多,而且伴随着湿热症等体征。

此外,湿热体质者的小便通常黄或溲臭、短涩,因此,当你大便黏滞、欲便不得,而且伴随着小便黄、短涩、有溲臭时即可断定自己的身体中有湿热,要及时调理身体。看舌头,辨体内湿热与否

舌头是中医看病的主要身体部位之一,舌苔是中医辨诊时的最常观察的部位,很多时候,从舌苔的多少和颜色即可判断出一个人的身体状况,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通过舌苔辨别身体是否湿热的方法。

湿犯三焦,湿盛于热,表现出舌苔薄腻,整天身热微恶寒、头痛体疼,腕痞胸闷,口不渴,汗出而热减,继而复热;湿犯三焦,湿热均等,舌苔白腻而不润,中心微黄,整天热重寒轻,症状时发时伏,类似寒热往来,胸闷胁痛,口苦,尿赤而少,渴不多饮,脉弦细濡数;湿犯三焦,热胜于湿,舌苔腻少润,成天身热不恶寒,有寒热不退,心烦口渴引饮、尿黄赤而少。

湿热在脾胃,湿盛于热,舌苔薄白,午后或傍晚开始身热恶寒,头痛体酸痛,倦怠无力,脘痞胸闷。或额热四肢冷,有微汗或无汗,口淡无味,脉中取濡缓;湿热在脾胃,湿热均等,舌苔白腻,午后或傍晚开始身热,不恶寒,有寒热不退,胸脘脾闷,口渴欲饮,脉内取濡数;湿热在脾胃,热盛于湿,舌苔薄腻而黄,午后壮热不恶寒,脘闷有汗,体湿上升的时候会面赤心烦,口渴引饮,尿赤,脉中取濡数,病延多日不愈。

湿热蒙蔽心包,舌体肥胖,舌苔腻而润,身热不扬,皖痞胸闷,体重倦困,神志时清时昧,间有谵语。这个时候热蒸会上蒙心包,和热传营分内陷心包者有原则区别。

通过上述介绍我们不难看出,身体有湿热的时候舌苔会表现出厚腻、白腻或黄厚腻等。舌边有齿痕或压迫的痕迹,通常预示着脾阳虚衰、水湿内停。

如果舌头上出现红色的颗粒,触摸的时候能够感觉到刺手,有红色或黑色点刺,多发生在舌尖,舌色鲜红或绛红色。舌边芒刺说明肝胆热盛;舌中芒刺说明胃肠热盛。

通过观察舌相判断体内是否存在湿热,断定身体内有湿热后,要及时去看中医,争取早点将身体中的湿热祛除。嘴唇“失色”,脾胃湿热

我认识一个北京女孩,虽然不是四川的辣妹子,但吃起辣椒来丝毫不逊色于四川妞,不管是春夏秋冬,吃饭前先摆出一罐辣椒。平时没事就去吃各种辣味小吃、辣味火锅。但是后来,她却被一个现象困扰了。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们碰面聊了起来,她告诉我,自己的嘴唇经常发生脱皮,到了冬天就更难受了,嘴唇会裂开,很疼,只要忘记涂抹润唇膏,嘴唇就会起屑。她问我有没有什么外涂药能够改善她出现的状况。

其实,这个女孩所出现的就是医学上提到的慢性唇炎,中医上称其为“唇风”。主要为过食辛辣厚味,导致脾胃湿热引起的。《黄帝内经·素问·五脏生成篇》中说:“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脾主肌肉,口唇为肌肉组织,因此嘴唇是脾脏之外华。反过来,口唇的形状、色润也反映着脾胃运化水谷精微的状态。脾气健运、气血充盈,口唇就会变得红润;脾失健运、气血缺乏,口唇就会发白无华;脾胃湿热,嘴唇就会表现出红肿、脱皮、皲裂、糜烂等症状。

针对女孩的情况,我嘱咐她从补脾养胃,除湿清热着手。我给她开了三个疗程的相关药方,同时嘱咐她回去之后要清淡饮食,不要再吃辣椒,而且给她推荐了茯苓红枣粥,让她回去之后坚持烹调、服食。此粥有补益脾胃、养血补气、清热除湿之功,每天服食1次,最少连续吃3个月。

茯苓红枣粥的具体做法:取白茯苓30克,红枣10枚,薏苡仁50克,粳米50克,冰糖适量;红枣切成两半;白茯苓、薏苡仁、粳米分别淘洗干净之后和红枣一同放入锅内,倒入适量清水,开大火煮沸,之后转成小火煮20分钟,熄火,根据个人口味调入适量冰糖,搅拌均匀,等到冰糖溶化即可。

女孩回去之后按照我的嘱咐规律自己的饮食,同时每天抽空熬茯苓红枣粥来吃,服药三个疗程之后,女孩打电话告诉我说自己的唇炎已经有所改善,现在嘴唇已经有些红润之色了。看眼睛,辨体内湿热与否

看到这个题目可能有人会疑惑,从眼睛怎么看湿热呢?记得有一次同学聚会,其中一位同学突然问我:“你看看我的眼睛,为什么不像别人的眼睛那样黑白分明呢?总是黄黄的。”后来我对那位同学做了仔细的检查,断定她的体内有湿热,眼睛之所以会黄,和湿热有很大的关系。

从中医的角度上说,眼睛是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一般来说,眼白发黄和肝胆有关。临床巩膜色黄、肝黄、尿黄是黄疸,而黄疸属于湿热的范畴。所以,当你发现自己的眼睛发黄时,应当先考虑自己是不是湿热体质、是不是气血方面出了问题。

我们的五脏六腑精气都注于目,眼睛和身体经脉相连通,眼睛发生任何变化都和五脏六腑有关系。一旦眼睛发生异常,肯定是气血出了问题,不过气血不足、气血瘀滞通常会表现出眼睛黯淡而无光、干涩、有血丝等,通常不会有黄的表现。

如果眼睛只是看起来有点黄,却不是黄疸那种黄,而且伴随着眼皮水肿,常常眼眵多,则可断定是湿热导致的。临床上,中医认为上眼皮水肿为湿热所致,而下眼皮肿为阳虚所致,眼眵多多为湿热所致。

所以,如果你发现自己的眼睛发黄、眼眵多,应当及时去中医那儿做检查,看看是不是湿热所致。看皮肤,辨体内湿热与否

身体发生了不适,很多时候都能从皮肤上反映出来,现代医者主要从皮肤的颜色、皮肤上是否生痘疹疔疮两方面来判断体内是否存在湿热。

如果皮肤发黄,呈橘黄色,则为湿热熏蒸,中医临床上的常见症状就是湿证和虚证,和脾胃湿热或肝胆湿热无法运化身体中的水分有着密切关系。

此外,皮肤经常出油、长痘痘,都和湿热有关,多数皮肤爱出油、头皮爱出油的人身体中都有湿热。

皮肤湿疹是常见的皮肤病,它也和湿热有关。从中医的角度上说,皮肤湿疹主要为先天不足或后天脾胃运化失职,导致湿热蓄积于肌肤所致。湿邪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缠绵难断、迁延不愈,症状时轻时重,经常会持续数月或数年,甚至数十年不愈。主要表现包括:病变部位瘙痒无度,甚至剧痒难忍,局部潮湿、糜烂、流滋。上面覆盖一层鳞屑,有时候会结黄色的痂片,有些皮肤增厚粗糙。

因此,只要皮肤发生湿疹,就要及时咨询中医自己的体内是否有湿热。此外,荨麻疹、牛皮癣、神经性皮炎、脓疱疹、痤疮等都是以湿热为患的皮肤病,辨证施治即可痊愈。闻口气,辨体内湿热与否

中医大夫说,湿热体质的人很容易口干口臭,所以平时要注意少吃辛辣之品,避免过度劳累。

通常情况下,湿热体质者很容易长粉刺和疮疖,舌苔黄腻,一开口就可以闻到异味。受到口气的困扰,多数人首先想到的就是认真、仔细地刷牙,做好口腔卫生。其实,除了口腔卫生、脏腑疾病、不良饮食会导致口臭外,湿热同样会导致口气,因此,判断身体是否有湿热时,口气是个重要的依据。

东哥是我的一个远房亲戚,本来是个很热情的人,可最近几年,我们都发现东哥不像之前那样善言谈了。仔细询问才得知,原来东哥不知道什么原因出现了口臭,我仔细观察东哥,发现他满脸都是大红痘痘,皮肤湿润,油光满面,体味有些大,他告诉我,自己的大便黏腻不爽。我让他将手背贴近口鼻,呼气,说出真实的感受,他告诉我,自己只觉得一股热乎乎、湿乎乎的气袭来,还夹杂着臭味。

其实,他所出现的这一系列症状总结起来就两个字——湿热。他的口气“蒸手”,说明为阳证或热证;湿润,说明有湿气;有臭气,除了与饮食有关外,还和消化系统疾病有关。脾胃积热和饮食有关,若脾胃湿热,就会导致腹气不同,胃热无法下泻,导致胃肠不佳,出现口气难闻。因此,能从患者的口气判断出他出现的是湿热症。结合他伴随着口苦症状,以及他的外在表现,更加确定他所出现的口臭是湿热所致。

所以,当你突然感觉到自己有口气的时候,结合自己的外在表现、大便状态、身体感觉等,即可判断出自己是否为湿热体质。也可以咨询中医辨证施治。如果确定是湿热体质,平时应当多吃新鲜果蔬,忌食辛辣刺激之品,戒烟限酒。其他预警信号,辨体内湿热与否

除了前面提到的一系列症状之外,还有一些症状也能证明你的体内存在湿热,下面就来详细地为大家介绍一下:

湿热多在夏天犯病;犯病的时候浑身无力、烦热、胸痞等;食欲降低,口渴恶心;发热怕冷交替出现;多在午后发热,而且不会由于出汗而症状减轻;尿频、尿急、涩少而痛;腹痛腹泻,甚至里急后重,泻下脓血便,肛门灼热等。

不管身体上表现出的是哪种湿热症状,都要注意综合所有症状辨证施治,特别是涉及湿重还是热重,是上寒还是下热,是上热还是下寒的时候,都一定要辨证施治,这样才能将疾病根治。中医将湿热证分为以下几个型:1.脾胃湿热证

主要症状:脘闷腹满,恶心厌食,大便溏稀,尿短赤,脉濡数。

治疗方法:清热化湿。

主治方剂:藿朴夏苓汤:藿香,厚朴,半夏,茯苓,杏仁,薏苡仁,白蔻仁,猪苓,泽泻,淡豆豉。2.肝胆湿热证

主要症状:肝区胀痛,口苦食欲差,或身目发黄,或发热怕冷交替,脉弦数。

治疗方法:清热利湿。

主治方剂:龙胆泻肝汤:龙胆草、柴胡、栀子、大黄、黄芩等。3.大肠湿热证

主要症状:腹痛腹泻,甚至里急后重,泻下脓血便,肛门灼热、口渴,尿短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等。

治疗方法:清热利湿、行气导滞。

主治方剂:白头翁汤:白头翁、黄柏、黄连、秦皮、藿香等。4.膀胱湿热证

主要症状:尿频尿急,尿道灼痛,尿黄赤短少,小腹胀闷,或伴随着发热腰痛,或尿血,或尿有砂石,大便干,舌红苔黄腻,脉数。

治疗方法:清热利湿。

主治方剂:八正散:金钱草、车前子、木通、淡竹叶、大黄、益母草、泽泻、茯苓、扁蓄、石苇等。5.湿热痹证

主要症状:骨节和肢体烦疼,或关节红肿疼痛,或寒战身热、面目萎黄、口干不欲饮、舌苔黄腻、舌质红、脉濡数或滑数。

治疗方法:清热宣痹。

主治方剂:白虎加术汤:苍术、石膏、知母、粳米等。第三章认清体质,才能根除体内湿热平和体质者,戒烟限酒远离湿热

平和体质者的主要特征为:体态适中、精力充沛、脏腑功能状态强健的一种体质状态,又叫平和质,这种体质的人群约占总人群的1/3,男性比女性多,年龄越大者,属于平和体质的就越少。

平和体质者一般不容易生病,情绪比较稳定,对环境、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比较强,生病后的治愈也比较容易,虽然平和体质者的基础比较好,但也并不意味着就可以“为所欲为”了,应当时刻关注自己身体状况。

前段时间有个20岁出头的小伙子来诊所看病,他告诉我,自己之前的生活非常规律,身体状况一直很好,但是自从毕业之后参加工作,就开始陪客户、吸烟喝酒、熬夜加班等,最开始没觉得怎么,但是这样的生活持续了一年之后,明显感觉自己的身体状况大不如从前,三天两头感冒、上火,几乎就没有好的时候,这次就是因为感冒咳嗽来看病了,因为这些症状已经持续了一个星期,药没少吃,可就是不见效。

他的主要症状为:痰不多、黏稠,有时干咳,午后低烧,总觉得口干却不怎么想喝水。他的舌红,舌黄厚腻,脉濡滑。经过诊断,我断定他出现的是湿热蕴肺、肺气失宣之证。给他开了麻杏薏甘汤的加减方,同时嘱咐他回去之后戒烟限酒,禁止加班熬夜。

回去之后,小伙子按方服药,同时戒烟限酒,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之后,身体慢慢恢复到了健康状况。

实际上,这个年轻人原本身体状况非常好,属平和体质,可就是因为他改变自己之前的规律生活,烟酒无度,才使得原本让人羡慕的平和体质多了湿热。

从中医的角度上说,烟草性温燥,点燃的烟草属性“热毒燥邪”,长期吸烟,火热的烟毒上熏会灼伤肺液,煎炼成痰;过量饮酒会在体内化成湿热之邪,诱发肝郁气滞,水湿不运,痰浊内生。由此可见,烟酒无度,势必生湿热,也是平和体质者的体质出现偏颇的重要原因。

平和体质者在体质出现偏颇的时候,最好不要通过药物纠正阴阳之偏正盛衰,否则反而容易破坏体内的阴阳平衡,可以采用饮食调理之法,做到清淡饮食、无偏嗜,切忌无病乱补。

没事的时候可以熬上一碗“五行粥”来吃。具体做法:取黑糯米、赤小豆、绿豆、白芝麻、玉米各少量,一同放入干净的容器中,倒入适量清水浸泡一夜,按照常法熬粥,早餐食用。这种方法对平和体质者的健康大有益处。

此粥之中的黑糯米是黑色,对应的是肾;赤小豆是红色,对应的是心;绿豆是青色,对应的是肝;白芝麻是白色,对应的是肺;玉米是黄色,对应的是脾。将五种食材搭配在一起,能补益五脏,非常适合平和体质者日常食用。

此外,熬夜也是平和体质者的大忌,一定要顺应自然界的变化规律自己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尽量在晚上11:00以前进入到深睡眠的状态。阴虚体质者,补足阴液身体健康

阴虚体质是指脏腑功能失调时,易使得体内阴液不足,阴虚生内热的症候,常表现出形体消瘦,两颧潮红,手足心热,潮热盗汗,心烦易怒,口干,头发和皮肤干枯,舌干红、少苔,甚至光滑无苔,主要为燥热之邪外侵、过食温燥之品、忧思过度、房事不节、久病等导致的。

有的人性情急躁,外向好动,不管是春夏秋冬都非常怕热,而且容易上火,是典型的“光吃饭不长肉”一族。此类人由于体内的津液、精血等亏虚,无法滋润、制约阳气,因此常常会表现出消瘦、面色偏红、口干舌燥等。从中医的角度上说,“阴常不足”,因此阴虚比较常见。日常诊断中,女性出现阴虚的更多一些,特别是更年期女性。

曾经有位40出头的女士来诊所看病,她告诉我,自己是某公司的主管,最近一段时间却被“上火”困扰得无法好好工作,常常夜间发热、盗汗,睡眠质量不佳,腰酸乏力,心烦气躁,口腔溃疡、口干、手足心热等症状也跟着袭来。

眼前的这位女士个头虽然不矮,但是很瘦,一副精明能干的模样。我对她做了一番检查,发现她的舌质干红、无苔,脉细数,从她的症状和脉象中我推断出她出现的是典型的阴虚症状,所以给她开了滋阴润燥、益气养血之方,同时嘱咐她回去之后规律自己的生活,千万不能太过劳累,保持情绪的稳定。之后我又给她推荐了一个食疗方——海参当归汤,嘱咐她回去之后抽时间烹调来吃。

具体做法:取海参、黄花、荷兰豆各100克,当归30克,百合20克,姜丝10克。海参发好之后去掉内脏,洗净,放入锅中,倒入适量清水煮50分钟,之后用原汤浸泡一天一夜;水烧热之后,放入海参,1分钟捞出;重新起锅,倒入适量植物油,油热后放入姜丝爆香,之后放入泡好的黄花、荷兰豆,倒入足量清水,放入当归煮沸,最后加入百合、海参,开大火煮5分钟,调入适量盐、胡椒即可。

此汤有固本补气、滋阴润燥、补肾益精之功,常喝能改善腰酸乏力、困乏倦怠等症。

阴虚体质者的症状容易在干热少雨的季节变得更加严重,所以平时一定要注意调理自己的身体,适当吃些能滋阴清热、生津润燥的食物,尽量避免熬夜、做剧烈运动,也不要在高温酷暑的环境中工作。规律自己的作息时间,适当午休,睡好子午觉。阳虚体质者,扶正阳气温暖身心

阳虚体质就是指人体脏腑功能失调时所出现的体内阳气不足、阳虚生里寒的表现,主要表现包括:面色苍白,气息微弱,体倦嗜卧,畏寒肢冷,浑身无力或肢体浮肿,舌淡胖嫩边有齿痕,舌苔淡白,脉沉微无力,主要诱因:先天禀赋不足、再加上寒邪外侵或过食寒凉之品、忧思过度、房事不节、久病后。

阳虚体质者表现出的通常都是寒相,不过由于人体过度耗损真阳,导致阳气缺乏,浮越于上,就会表现出身热、面赤等假热之象。在这种情况下,不管是用药还是饮食都应当注意温阳、潜阳,不能因为看到表面的热象妄用寒凉之品清热去火,否则表象虽除,但阳虚会更甚。

前段时间有位患者因长期失眠而找到我,他告诉我,为了治好失眠,他可是费了不少心思。他是个公职人员,有自己的私营饭店和网店,每天下班之后他都奔波于饭店和网店之间,夏天的时候饭店要到深夜一两点钟才打烊,他就熬到深夜一两点钟,长此以往,即使工作不忙碌的时候自己晚上也睡不着了,躺在床上辗转反侧。而且经常上火,头又热又晕又胀,自行服用了些祛火药,一开始效果还行,但是吃着吃着就觉得祛火药没什么效果了,于是就开始靠吃冷饮为自己降火。

我对他做了一番检查,发现他的舌质淡,舌苔白而润,脉虽洪大,不过按之无力,是典型的阳虚阴盛之证。我给他开了扶阳抑阴的药物,同时嘱咐他回去之后纠正自己的熬夜习惯,冷饮暂时不要吃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之后,那位患者打电话告诉我说不仅自己的睡眠得到了显著改善,平时的多汗、痛经、小便清长也都得到了改善。我便让他停药,通过食疗之法巩固疗效。我给他推荐的食疗方是——补肾祛湿健脾汤。

具体做法:响螺500克,干鸭肾2只,栗子20克,茯神、薏苡仁、淮山、扁豆各2.5克,果皮1片。将干鸭肾洗净之后放到清水中浸软;果皮浸软后去瓤;其他材料冲洗干净后备用;响螺切开去肠脏,飞水去潺;锅内倒入适量清水,放入所有材料,水沸后转成中火,煲3小时,调入适量盐即可。

此汤之中的响螺能清肝润肺,滋养内脏,化痰消积,镇肝熄风;干鸭肾有健脾消食积之功;栗子中含大量淀粉质、糖、蛋白质、维生素,可厚胃肠、补肾气、治肾虚、腰腿无力,还可止泻益肠;茯神有安心宁神之功,能用于心肾调理,药性平和,适合于所有体质;薏苡仁有清热祛湿之功,能利尿,镇咳,安定神经,其所含的薏苡素能治疗神经痛症颇;扁豆有调肝和胃,清湿祛暑,止渴止泻之功,还能宁静头脑,调理消化系统,预防经常饮酒导致的酒湿酒患;果皮能调和药性,通气健胃,化痰理气,止咳,还能驱寒消滞;淮山能补血脉,滋肾固精,助消化,止泻,敛虚汗。

现代人的生活和饮食习惯多不规律,夜生活丰富,加班熬夜也是常事,导致阳气长期得不到潜藏修养,被大量耗伤;喜食冷饮、冷食,贪凉,衣服穿得越来越少,导致体内的阳气不能正常地生发、布散,进而出现阳气亏虚。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内的元阳不断被耗损,所以上了年纪的人大都为阳虚体质。

阳虚体质者畏寒怕冷,所以天气转凉的时候要注意多穿点衣服,饮食要注意温热,进而养护阳气,特别是要做好腰部和腹部的保暖,每天晚上临睡前用热水泡泡脚。夏季排汗量较大,容易导致阳气外泄,所以要避免强力劳作和大汗,不能贪食冷饮,多在阳光充足的地方走动,避免在潮湿阴冷的环境中长时间工作。气虚体质者,补足元气百病则消

气虚体质就是指人体脏腑功能失调,气之化生不足的时候,容易气虚,经常会表现出语声低微、形体消瘦或偏胖,面色苍白,气短懒言,精神不振,身体倦乏,常常自汗,动则更甚。舌淡红,舌边有齿痕,苔白,脉虚弱,会由于各种原因发病,因心肺脾肾气虚部位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症状。气虚体质者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比较差,不耐风寒暑湿,不能过度操劳,比较“娇嫩”。

虽然气虚体质者所占的比例并不高,但是随着现代人工作压力的增大,很多人都出现了这种偏颇体质,导致部分都市人的体质都偏气虚,这些人身体的免疫能力、抗病能力明显比健康人低,现代医学将此类人归在了“亚健康”的范畴。

前段时间有个30出头的女士来诊所看病,她告诉我,自己从小就体弱多病,外界稍微有个“风吹草动”,她的身体就受不了了,不是感冒就是发烧。而且很容易疲惫,做事的效率也不是很高,还没做多少事就觉得没精打采、少气无力。很明显,她是气虚体质者,我给她推荐了一款调补药膳——党参白术甘草粥。

具体做法:取党参15克,白术、茯苓各12克,炙甘草6克,粳米50克。将上述四味药洗净之后放到清水中浸泡1小时以上,之后放入砂锅中,倒入适量清水,开大火煮沸后,开小火继续煎半小时,过滤药液400毫升左右,剩下的药渣继续加300毫升清水,再煎20分钟,过滤掉药渣,合并两次煎液;粳米淘洗干净后放到锅内,用上药液熬粥。代早餐或加餐食用,每天吃1剂,连续吃3个月以上。

此粥之中的党参有益气健脾、生津之功,含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B族维生素,还有菊糖、皂苷等有兴奋中枢神经、抗疲劳、抗缺氧的作用;白术有健脾益气、保肝之功,可升高白细胞,提升免疫功能和肌力;茯苓有健脾、安神之功,含茯苓多糖,能增强免疫力;炙甘草能调和诸药、解毒益气;粳米性甘温,其所含的营养能提升四君子汤的补气效果,适合饮食减少、消化不良、呼吸气短、精神疲倦、四肢无力者食用。将上述药材和粳米搭配在一起,即可健脾益气,适合气虚体质者常吃。

现代人一天到晚都在“忙,忙,忙”,让他休息他会觉得你是在浪费他的金钱和生命。人往往是这样,金钱和生命都有的时候拼命地去赚钱,等到金钱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又想要用金钱去换取健康,但为时已晚。过度劳累就是在浪费你的生命。过劳时伤的都是人体中的气,过早地将体内的元气消耗掉,其实就是在消耗你的生命,应当注意劳逸结合,规律生活,同时采用适当的方法为自己的身体增补元气,此即为气虚体质者的养生关键,也是生命延续的保障。

对于气虚体质者来说,环境是影响身体健康的一大因素,因为他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比较差,尤其是季节更替之时,气温骤变,他们就会很难适应。所以季节更替之时,气虚体质者更要提高警惕,注意养护身体,适当增减衣物,注意空气的流通,不仅要注意保暖,还要注意防暑。气郁体质者,畅通气机湿热则消

通常来说,气郁和人本身的性格有着密切的关系,有的人平时性情急躁,容易激动;有的人经常抑郁寡欢,疑心重。气郁体质者多性格内向、性情多变、忧郁、承受能力弱、敏感多疑。气郁体质者大多身形消瘦,因为他们常常提不起食欲,睡不踏实,因此很难胖起来。他们不懂得将自己的心事说出来,而自己又不能自行将其化解,时间久了,堵在心里的怨气越来越多,就会心烦胸闷,气机不畅。从中医的角度上说,“气”主要靠肝来调节,气郁的主要表现为肝经经过的地方气机不畅,因此又称其为肝气郁结。

气滞体质的形成多为忧郁烦闷、心情不舒导致的,长时间的气机郁滞会导致血液循环不畅,甚至影响到身体健康。

我认识一个女孩儿,刚刚大学毕业的时候她到一家单位应聘工作,工作的紧张繁重,加上人际关系的复杂,让她一时间难以适应,每天小心翼翼地应付着工作,但还是难免出错,有时候还会遭到同事的埋怨和上司的训斥,在这种情况下,压抑之火燃烧在心,她便出现了失眠。如今,她已经结婚,辞掉了工作,但是在与婆婆的相处过程中又是“鸡毛蒜皮”的事儿不断,更加重了她的失眠,有时候她甚至觉得老公已经不爱她,和她结婚之前对她的好都是为了把她骗到手,想到这儿,她更是夜夜以泪洗面。

我对她做了一番检查,发现她的情绪非常低落,胸闷不舒,寡言少语,不思饮食,舌淡红,舌苔薄白,脉弦,是肝气郁结之症,应当从疏肝解郁、调气凝神着手治疗。同时嘱咐她回去之后注意调节自己情绪,尽量什么都不去想,也不要想,懂得情绪转移法,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通过一个月的治疗之后,她的睡眠得到了显著的改善,食欲也有所提升,我又给她推荐了一款药膳——菊花鸡肝汤,嘱咐她回去之后常食,有助于改善她的气郁体质。

菊花鸡肝汤的具体做法:沸水中倒入料酒、姜汁、食盐;取银耳15克,泡发后洗净,也放入锅中;取鸡肝100克,洗净后切片,放入锅中,烧沸,撇去浮沫,等到鸡肝熟时,调味,再放入菊花10克,茉莉花5克,稍沸即可。

此汤有疏肝清热、健脾宁心之功。非常适合气郁化热的患者食用。

气郁体质者只有少数为先天遗传,多数是由于经历过一些不开心的事情导致的,因此,后天积极心态的形成对于预防气郁体质的形成来说至关重要。“气郁”是“六郁”之首,一般指肝气郁结,体内的各项生理活动都要以气为动力,情志过极,忧、思、郁、怒会首先损害气机,导致气机逆乱,阴阳气血失调,脏腑功能失常,因此,稍遇外邪就会生病。所以气郁体质者的养生重点是疏通气机,而疏通气机的重点是调节心情,因为情绪的变化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还会牵动五脏。

不过提醒大家注意一点,这里所强调的是情绪的调整而并非情绪的压抑,自然的七情发泄,只要保持情志的协调,避免它们过于偏激无度,并不会危害身体健康,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增进脏腑功能。

气郁体质者大都性格内向,几乎不与外界交流沟通,情志不畅,精神处在抑郁状态,对于身体健康大为不利。因此,气郁体质者一定要懂得如何发泄自己的情绪,切忌敏感多疑,多和家人、朋友交流,多参加一些社交活动,心情好了,自然就不会那么较真了。湿热体质者,重点养生在长夏

提起湿热,我们就会想到暑热季节带给人的那种黏腻不爽,湿热体质者的身体就像是暑热带给人的潮热黏腻的感觉,内环境不清洁,湿热氤氲,排泄不畅,内外都给人一种“浊”的感觉。湿热体质者的面部、鼻尖、头发常常油腻腻的,容易长粉刺和痤疮,经常觉得口苦、口臭、口内有异味,常常大便黏滞不爽、小便发黄,而且此类体质者多是急脾气。

四季之中,长夏位于夏末秋初,包括小暑、大暑、立秋、处暑四个节气,此时的气候的显著特征就是湿热蒸腾。天气炎热时,人体就会不断地排汗,体内的正气被耗伤,正气缺乏,人就会变得疲惫。这就是为什么夏季时人常常会觉得疲惫、精神不振。而湿热体质者本就湿热内盛,此时湿热交蒸,身体的不适就会加重。

去年夏天有位患者来诊所看病,他告诉我,自己一直觉得肝区胀痛,眼睛发黄,口苦,食欲变差,还以为是自己的肝脏出了什么问题,可是到医院一检查肝脏的各项指标正常。我看了看他的舌头,舌红、舌苔黄腻,之后给他把了把脉,脉弦数。我告诉他不用太过担心,是湿热内蕴肝胆导致的,吃些清肝利胆、祛热除湿的药物就行了。

考虑到他本身是湿热体质,显著潮湿闷热的天气会让他觉得更加难受,我就嘱咐他回去之后适当吃些西瓜、绿豆、赤小豆、冬瓜等食物,尽量少吃甘酸滋腻、辛辣厚味之品。可以用薏苡仁和赤小豆来熬粥,加些山药效果会更好,熬粥的时候多放些水,可以代替茶来饮用,不过最好熬完之后6个小时内喝完,以免变味。

薏苡仁能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可轻身益气;红豆的利水、消肿、健脾胃功效显著,还能补心,非常适合湿热体质者食用。

夏季湿热熏蒸,湿热体质者一定要尽量避免湿热伤身,不宜待在潮湿的地方,室内保持通风换气;注意劳逸结合,防止湿邪乘虚而入,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平时注意多参加体育锻炼,湿热体质者的运动强度和运动量都宜大些,以消耗掉身体中的多余热量,将体内多余的水分排出去,进而清热除湿。不过提醒此类人群注意一点,尽量不要选择在暑热的环境之中运动。痰湿体质者,吃对了才能健康

痰湿体质者多大腹便便,油光满面,行动笨拙。随着现代人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质量的上升,运动量的减少,越来越多的人变成了痰湿体质者,出现了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

在中医看来,平时喜欢吃肥甘厚味之品、爱喝酒的人容易肥胖、痰湿过盛,肥胖人群多属痰湿体质,而肥胖和“富贵病”之间也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腹部脂肪蓄积过多的人,很容易暴发危及性命的疾病。

前段时间有位患者来诊所看病,还不到40岁,已经患糖尿病好几年了。他告诉我,自己是某公司的经理,由于工作繁忙,应酬多,经常到凌晨才能入睡,而且还养成了大吃大喝的习惯,平时不是坐在办公室就是坐在车里,很少运动。

我对他做了一番检查,发现他的舌体胖大、质淡、苔白腻,脉濡滑,很明显是痰湿中阻,治疗的时候应当燥湿祛痰,于是我给他开了白术天麻汤加减方。

患糖尿病的痰湿体质者容易并发心、肾等脏器并发症,因此一定要改变原来的生活,合理控制饮食,进行适当的锻炼,减轻体重,改善体质,才能有效控制病情。

二陈丸也是非常不错的改善痰湿体质的中成药。在二陈丸的说明书上标注着其功能“湿化痰,理气和胃。用于痰湿停滞导致的咳嗽痰多,胸脘胀闷,恶心呕吐”,但是很多人却只知道它的理气和胃之功,将其看成一种消食药,却忽视了它的其他功效。

二陈丸的价值在于它能祛除人体中的痰湿,痰湿为中医上的特有概念,包括胃肠道无法消化的饮食积滞,还包括血液里面积滞的各类毒素,总之都是一些本应该被排出体外却没有被排出去的代谢废物。前者能够通过消食来化解,但是后者仅仅靠消食药来化解就不行了,二陈丸祛痰湿的功能却能被用在这个地方,清除血液中的垃圾。

很多人在减肥、排毒的过程中会服用缓泻药,以为能通过排便的方式排出体内的垃圾毒素,但却没有认识到毒素不一定是积累在胃肠之中的,还可能在我们的血液之中。

对于喜食肥甘厚味、喜饮酒的肥胖者来说,舌苔经常是厚腻的,看上去很不干净,舌苔为胃肠消化状态、身体清爽与否的直接标志,此时吃上几天的二陈丸,你就会发现自己的舌苔干净了很多,口内有异味、大便不成形、身体发沉等症状都会慢慢减轻。主要是因为身体帮助你排出了痰湿。

对于此类患者,我还会为其推荐藿香佩兰茶。具体做法:取藿香、佩兰各10克,茶6克,一同放入干净的杯子内,倒入温开水冲一遍,之后倒入沸水泡10分钟,代替茶来饮用。

佩兰是治消渴的常用药,入肝脾胃经,善于化湿醒脾,配合芳香化湿、清热止渴的藿香一同泡茶,能有效改善痰湿体质。

对于痰湿体质的患者来说,我只想奉劝一句“管住嘴,迈开腿”。做到清淡饮食、避免熬夜、适度运动,改善体质的同时预防因痰湿而生的疾病。血瘀体质者,运动化瘀保安康

血瘀体质就是指当人体脏腑功能失调时,容易导致体内血液运行不畅或内出血无法消散,形成瘀血内阻的体质。主要表现包括面色晦暗,皮肤粗糙呈褐色,色素沉着,或有紫斑,口唇黯淡,舌质青紫或有瘀点,脉细涩。血瘀体质的主要诱因包括:七情不畅,寒冷侵袭,年老体虚、久病未愈等,经常会随着瘀血阻滞脏腑经络的部位而表现出不同症状。

血瘀体质导致的疼痛较为持久,位置固定,是一种刺痛或憋痛感,如偏头痛、痛经、胃痛等,此类体质者多形体偏瘦。血瘀体质者的皮肤一般不是很好,很少是白白净净、清清爽爽的,很多女性朋友都因此而烦恼。

前段时间有个20岁左右的小姑娘来诊所看病,她的皮肤粗糙、面色晦暗、眼眶发黑,肌肤看不出年轻女孩的活力和润泽。女孩儿告诉我,她被痛经困扰两三年了,而且现在痛经现象越来越严重,尤其自从她离开了从小长大的北京去上海读书之后,那种潮湿的感觉让她难以忍受,到了冬季,室内没有暖气,更是难以忍受那种寒冷。

我对她做了一番检查,发现她的舌紫黯、有瘀点,舌苔薄白,脉沉涩,是寒湿瘀滞导致的痛经,应当从活血化瘀、温经止痛着手治疗,同时嘱咐她回去之后不要整天窝在家里或教室,多运动,天冷的时候做好防寒保暖工作。之后又给她推荐了一款茶饮——薏仁丹参饮。

具体做法:取薏苡仁、白术各15克,益母草、丹参各10克,直接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煎汁即可。

此茶之中的薏苡仁有美白、消水肿之功;白术健脾胃;益母草疏肝理气;丹参活血化瘀。适合代谢不佳,以及常出现痛经、面色黯沉、月经颜色偏深有血块等症的患者。

现代人中,无论是年轻气盛的学生,还是正值中年的上班族,运动量都大大减少,学生每天坐在教室内,上班族每天坐在办公室,放学、下班之后不是开车就是坐车,回到家门口坐电梯,所有的行程都变成了“坐”,运动量却大大减少。长时间不运动,血液循环就会变得不畅,而血瘀体质在“久坐不动”下更会加重血瘀。

对于血瘀体质者来说,想要恢复身体健康,适当的运动是必需的,没事的时候打打太极拳、练练瑜伽、跳跳舞、散散步都是非常不错的。坚持每天快步行走,对于血瘀体质的改善大有益处,即使没有时间运动,坐一段时间之后也要起来活动活动筋骨。而本身就是血瘀体质的人,运动的量一定要达标,否则难以达到助气行血的目的。下班的时候不妨提前一两站地下车,走二三十分钟的路回家,即可满足一天的运动需求;上楼的时候用爬楼梯代替坐电梯,也能增加全天的运动量。一开始你可能觉得这些运动方法很麻烦,但是坚持一段时间之后你就会发现,不让你运动你都不愿意了,因为身体状况真的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