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等生学习法(初中卷)(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6 20:55:57

点击下载

作者:罗光乾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优等生学习法(初中卷)

优等生学习法(初中卷)试读:

前言

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衡量学习好坏的一个标准就是考试的成绩。为了取得好的成绩,有的学生在学习上付出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有的家长也为此而毫不吝惜地投入了重金。其实,要取得好的成绩,除了需要付出辛勤的汗水之外,还有一个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那就是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达尔文就曾经这样说过:在一切知识中,最有价值的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在我们的学校学习阶段,与其说是积累知识,还不如说是学会学习。

在事实上,学习方法决定了你今天的学习成绩,方法是今天掌握知识、赢得考试的法宝,更是你征服未来的工具。《学会生存》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我们今后所要面对的时代,是信息化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是知识创新、知识爆炸的时代,也是知识快速折旧的时代。身处这样的时代,再良好的学校教育都不可能使我们一劳永逸,我们必须“终身学习”。一个只能被动学习,不会主动探求知识的学生,在他日后的工作、学习中必将遇到许多麻烦,甚至完全无法适应未来的生活。

既然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就不要因为现在一时的“学不进去”而一筹莫展,更不要因为现在的成绩不够如意而深深自责。其实,只有不会学的人,没有学不会的人。对我们学生来说,最重要的不是一时的考试成绩,而是能否学会学习,一旦掌握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不仅会使你的学习变得事半功倍,考出理想的成绩,而且还会为自己未来人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优等生学习法》,没有讲述深奥的理论,也不追求标新立异,而是从我们学习生活的实际出发,关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动力、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效率、思考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结合不同年龄、不同阶段、不同学科的特点,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全方位、多角度地对优等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细节进行了阐释和归纳。

希望本书能成为广大家长朋友和同学们的良师益友,从而使你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使你的学习成绩有一个质的飞跃,迅速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

第一章 各具特色的初中三年

1.初一

——承上启下的一年或许,你并没有感觉到,你比去年又长高了许多;或许,你并没有发觉到,父母看你的眼神已经悄悄的改变;也许,那渐行渐远的童年时光还会让你怀念;也许,那无忧无虑的小学生活还会让你追忆。但你有没有察觉到?你肩上的书包已经渐渐的变得沉重了许多。但愿这沉重的书包不要成为你成长的绊脚石,而应该成为你实现人生梦想的基石!

1 初中学习的新特点

走进中学,一切都是新的:新的学校、新的老师,新的同学……但我们最需要了解的还是这新的学习。初中学习,虽然是小学学习生活的延续和提高,但在很多方面却已与小学学习有了很大的差别。首先,初中的课程与小学的课程相比,科目增多,难度加大。这是初中课程与小学课程的主要差别,也是学习的规律——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

其实,科目增多与难度加大,也是遵循了我们积累知识的客观规律。试想一下,如果上了初中,我们的学习内容还是小学生的课程,我们学习的意义又在哪里呢?我们的智慧又如何开发出来呢?我们人生的梦想和目标又如何去实现?

进入初中,你必须有一个思想上的准备:或许你在小学的时候曾经取得过优异的成绩,甚至在班级里一直名列前茅,你一直是父母和老师的骄傲,但进入初中之后,你将处在一个“藏龙卧虎”、“高手如云”的班级里,你的同学也是来自各个小学校的“高手”,他们也跟你一样优秀,曾经是过去的“第一”,曾经是自己的父母和老师引以为豪的“神童”。

当众多的“高手”聚在一起的时候,当众多的“第一”排在一块的时候,竞争就出现了,而且还会非常的激烈。但是,到底谁才是真正的第一呢?这就需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如果现在就下结论还为时尚早。因为,现在的“局势”还没有真正的稳定下来,所选出来的班干部也只不过是“临时大总统”,谁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就会“下台”或“让贤”。

所以,不管你现在是处于“大总统”的位置也好,还是属于“平民百姓”也罢,你都不要太过高兴或沮丧,静下心来认清“局势”,并好好的修炼自己的“内功”才是最重要的。因为这是一场要跑三年的“马拉松”,现在没有人会知道谁才是最后的胜利者。

当然,你千万不要认为三年的时间很长,就可以松懈或停步不前,这是绝对使不得的,因为一旦落下了,要想再追赶上去是非常困难的,弄不好可能就会在半路上被迫的放弃了本该属于你的竞争权力。

你现在最需要做的就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使自己尽快进入状态。不管你现在是处在中下游的位置也好,甚至是倒数第一名也罢,你还有三年的时间,只要你自己不放弃,只要你能够静下心来,认清自己,认清初中课程的学习特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去学习,你一定能行。

不要说你的脑子太笨,不要说你不是学习的料,也不要说你的智商太低,这所有的一切理由都是逃避学习的借口。如果你能够把这本书看完,并且能够理解书中的内容,就没有人敢说你不行,除非你自己说自己不行。

下面就让我们先来对初中的学习课程做一个大概的了解吧,只有了解了,我们才能有的放矢,只有认清了整个要学习的系统,我们才能够制定出相应的学习计划,有了计划我们就没有必要担心变化了,因为所有的计划都是为变化做准备的。

初中学习的课程已比较接近科学体系,虽然仍属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但已不是小学那种常识性学习,而是关于一般的规律、原理、原则等概念的学习。这也是我们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最初阶段,我们学习的主要目的是能够利用抽象思维、理性地去思考一些问题。这句话听起来似乎有点深奥,但千万不要被这些高深的知识所吓倒,因为只有深奥的知识才值得我们去学习,而且,一旦你钻进去之后就会觉得其乐无穷,你也会因为从中汲取了这些知识而产生一种从未有过的成就感。

一旦有了这种成就感,就要千方百计的保持下去,你就会不断地取得新的突破。这时候,学习已经不仅仅是你的一种兴趣了,而是成为你实现人生价值的一种手段。

学习到了这种境界,别说是老师和父母逼着你学习,就是他们要逼着你辍学也已经是非常困难的事了,如此境界,你不成为“第一”还有谁能够成为“第一”?

还有一点是你应该要记住的,千万不要害怕竞争,而且一定要想方设法使自己喜欢竞争,只有竞争的学习环境才会让你有很快的进步。所以,从现在开始,你们必须学会在竞争中寻求自我的超越,一定要有这样的信念与气势:没有人能够打败我,除非我自己放弃。

在学习上,你必须要有舍我其谁的霸气,但在成绩面前,你必须养成谦虚的态度。

友情提示:在学习上,你和同学之间是竞争的对手,但在生活上,你们又是最好的朋友。一定要学会尊重所有的人,一定要学会和你身边的每一个人进行沟通。

2 我们自己也在成长和改变

进入中学,意味着我们已经告别童年的柳笛、告别母亲的怀抱,我们拥有了更多的理想;进入中学,是我们走向成熟的关键阶段。

其实,自从你降临到这个世上,睁开双眼看这个世界时,你就一直在不断地成长。从哇哇坠地到学会吸食母亲的乳汁;从满地打滚到蹒跚学步;从开口叫妈到能够完整地说出一句话;从简单的数一二三四到能够熟练的运用加减乘除。所有的这些都记载着你的成长经历,见证了你走向成熟的过程。

进入初中,是你一生的成长过程中极为关键的一个阶段,因为你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都会在这个阶段里开始萌芽,并逐步转化成自己的一种观念,尽管这些都还不成熟,甚至还有点幼稚,但所有的这些将会决定你的努力方向。

如果说上小学是在打地基的话,那么你现在已经站到地面上来了,如果要继续往上走,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原有地基的基础上再添砖加瓦,你的这座大楼才能稳步地上升,这就是成长的规律——万丈高楼从地起。

但是,这地面上还有各种各样的诱惑,这些诱惑会让你产生一种错觉,让你觉得自己已经没有必要再往上走了,或者会让你觉得再往上走已经是非常困难的了。所以,你必须拿出自己百分之一百的勇气来拒绝这些诱惑,拒绝平庸,你才能迈上关键的一步,当你越往上走的时候,你就会看到无数美丽的风光。尽管还会碰到风吹雨打、电闪雷鸣,但所有的这些并不足以阻挡你的脚步,相反,这些风雨雷电会成为你成长过程中遇到的一种别样的美,只要战胜了它们,你就会领略到搏击所赋予的胜利和愉悦以及跨过坎坷后的兴奋与激动。

当然,成长也有成长的烦恼,也有让你感到迷茫的时候。请你一定要记住,当你感到烦恼、迷茫与压力的时候,千万不要忽略了站在你前面的老师和站在你身后的父母,因为他(她)们会给你正确的指导,找回属于你的自信与勇气。还有伴随着你成长的这本书,因为我们告诉你的不仅仅是如何在考试中获得高分的方法,我们也会和你一起分享成长的快乐、进步的喜悦以及成功所带来的振奋!

不要小看自己,也不要过于自负,你真正的敌人是你自己,只要做到真正的认识自己,你就是最有力量的人。

3 学会适应新环境

从小学到初中,是学习生活的一个转折点。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生理和心理都发生了变化,加上学习内容的难度增大,学习环境的变化,或许你不能快速地适应新的生活。如果因为这种不适应造成学习成绩的下降,久而久之还会形成一种心理负担,进而影响学习,丧失学习的信心。因此,学会尽快地适应新环境,对我们今后的学习非常重要。

如果你刚到一个新的学习环境,出现不适应、不平衡是难免的,有时也是必要的。不适应的原因很简单,由于环境变化使自己已有的心理结构和全新的信息输入不相符合而产生了不平衡。适应是指个体心理和行为要符合客观条件或需要,适应的方法就是改变原有的心理结构,对新经验起同化作用。提高心理适应能力就是要让我们发现中学与小学的差别所在,只要克服了一些心理和生理上的不平衡因素,就会顺利地从不适应向适应阶段过渡。所以你必须主动的了解自我、了解环境、了解学校、了解老师和同学,主动适应老师的教学方式和同学之间的交往方式,从而适应新的环境和新的学习方法。

如果你感到自己对新环境的适应确实有困难,不妨尝尝我们为你介绍的这些方法,定会给你带来一个全新的突破,让你的适应能力得以迅速的提高,但前提是你必须按照我们所介绍的方法去做。

1.写日记或个人心理自传,记录自己心理的烦恼和成长的过程。

2.不要害怕被嘲笑,嘲笑你的人都是没有修养的人。

3.培养积极、端正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注意个人的仪态仪表,经常面带微笑,主动和新的同学交往,学会注意聆听别人的倾诉。

5.学会主动帮助别人,在自己碰到独自解决不了的难题时还要学会主动向别人求助。

6.学会与别人合作,培养自己的团队协作精神。

7.学会面对失败,正确认识失败是每个人都会碰到的,世界上没有人一生都是顺利的。

8.坚定你的信念,想像班级里每天发生的事都与自己有关,这个集体不能没有你。

4 要做好四个转变

初一是从小学阶段向中学过渡的关键时期。在小学时,你的心理活动特点可能更多的体现为情感的自我调控能力不是很好,你或许从来没有注意过也没有意识到自己在一些活动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你的思维方式大多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

进入中学之后,你对自己的要求不可能再像小学生那样,而必须对自己提出更高的标准。对自己的学习能力、自学能力、适应能力等必须做进一步的分析,以便更加全面的认识自己,从而提高你的学习质量。为此,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转变:

1.在学习态度上: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进入初中,学科增多,不能适应,我们要掌握预习、听课、复习的诀窍和方法,使自己从被动听课到主动听课,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2.在学习方法上:从模仿学习向理解识记的学习方法过渡。克服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认真做练习,在“练”字上下功夫,增强理解记忆能力。小学阶段,学习科目相对较少,能按时完成作业就可以了,以语文为例,只要把课本上的知识基本掌握,考试就不成问题,但初中阶段,课程设置增多,考试题更为灵活,讲究活学活用,你必须改变以往写完作业便万事大吉的想法,主动复习当天所学的知识,除了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作业,还应该多看一些相关的资料,以达到触类旁通,加深理解的程度,拓宽知识面,由依赖性学习向主动、独立性学习转变。

3.在思维方式上: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不但在课堂上训练自己的思维方式,你还可以通过积极参加各种学科竞赛、知识竞赛、科普活动等,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4.生活习惯的转变:中学课程紧,内容多,所以你必须让自己的生活有规律,让自己适度紧张起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与需要制订出切实可行的作息时间表并自觉遵守,自己对自己进行监督。

5 学习方法如何衔接

小学阶段科目少,内容浅,要学好这些课程当然不成问题。但一走进中学的校门,情况可就不一样了,需要学习的科目成倍增加,学习的内容也明显加深,学习的要求也明显提高,小学时的那一套学习方法,现在已经不再“灵验”。怎么办?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且看下面这些方法,只要你依此“牛刀小试”,定会显出无穷的威力,让你信心倍增。

1.注重预习,学会自学。所谓“不打无准备之仗”,此乃兵家之常识也。在小学时,你只能算是个士兵,但到了初中,你必须自己给自己当将军了,这仗怎么个打法,你必须成竹在胸,方能稳操胜券。在新的课程没讲之前,自己先抽出一点时间对其做一个大概的了解,并从中发现一些问题,即便当时自己解决不了,但因为你有了准备,当你把这些问题带到课堂上时,它们就会不攻自破。否则,如果慌忙应战,乱了阵脚,定会顾此失彼,打败仗也就是正常的事了。

2.专心听讲,勤于思考。上小学时,如果老师问你一加一等于几,当然不用什么思考,张口就能答上,就算在半梦半醒的情况下答题也错不了。就是再笨,爸爸给你一个苹果,妈妈再给你一个苹果,你总共有几个苹果,总该能答上来吧。但到了初中,老师不可能再给你拿苹果了,就连书上的苹果也换成了“定义”、“定理”、“法则”等这些比较抽象的东西,想摸也摸不着了,怎么办?办法当然还是有的,那就是课堂上要专心听老师讲课,不懂的地方及时问,别不懂假装懂,你骗得了老师但骗不了自己,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很多抽象的东西,经过多问、多思考、多练,也就自然掌握了。

3.强化训练,规范作业。有道是“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所有的艺术家,不管他是多么的伟大,如果没有台下深厚的功力,他在台上就不可能有辉煌的成就。那么,台下的十年功又从何而来呢?一个字——练。而我们作为中学生,要想在考场上叱咤风云,如果没有考场下的“十年功”,又怎么能行呢?而我们考场下的“十年功”就是我们的作业,所以一定要好好的完成你的作业,这些作业不是做给你的老师看,而是在修炼你自己的“功力”,更不要抄袭别人的作业,因为抄袭来的东西并不是你自己的。

4.及时复习,温故知新。你的父母、老师、同学,他们肯定忘不了你的名字,并不是他们的记忆力有多么好,而是因为他们每天都在“复习”你的名字。相反,如果你碰到一个和你不相干的人,即使他的记忆力再好,你今天把你的名字告诉他,过两天你再去找他时,他或许会觉得你非常的面熟,但在哪里见过,你叫什么名字,他可能已经忘得一干二净了,因为他对你的名字并没有及时地进行“复习”。我们学习也一样,一定要把你学过的内容当成你的“父母”、“老师”、“同学”和“朋友”,经常去找他们“聊天”、“交流”,对于他们你就不会有陌生感了,在考场上碰到他们时,他们就会帮助你获得高分。尽管有时你也会觉得他们比较枯燥,比较难以“沟通”,但你的这些枯燥的“亲朋好友”将陪伴着你走向成功,走向辉煌。

6 学习中应该注重的问题

不管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学习特点,所以你必须学会根据特点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人家国外的大师已经有了这样的预言:“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这就是当今时代的至理名言,作为中国的中学生,你知道自己在学习中应注意哪些问题了吗?不知道也没关系,只要你肯摸索,方法到处都有;只要你能静下心来学,虽然我们不能保证你能够成为“天才”,但你肯定大有收获。

1.抓好各学习环节的关键。一般而言,作为初中生,学习可分为四个环节:预习、听课、复习、作业。虽然每个环节都有其独特之处,但也是环环相扣,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预习:预习要养成习惯,什么是习惯?今天你高兴了,可以把明天要学的新内容全部预习一遍,等明天你不高兴了,你早已忘记什么是课本,什么是教材,这叫习惯吗?如果这也叫习惯的话,那么我们就把它叫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习惯吧。只可惜这种习惯对你的学习一点帮助也没有,虽然你觉得自己付出很多,但却没什么收获。真正的预习习惯是要有一种规律的,不管今天是雨天还是晴天,刮风还是打雷,所有的这些都跟你没什么关系,你只要按照计划进行就可以了。

当然,预习不是为预习而预习,是为学习而预习,因此,预习的时候你必须找到难点,找出问题。找难点、找问题的目的也很简单,因为这些难点与问题正是我们要学习的对象。即便你一时解决不了这些疑难问题,但当你带着这些难点在课堂上和老师一起讨论的时候,这些难题对于你来说还是难题吗?

如果每次在课堂上你都能和老师就某一个难题进行讨论的话,所有的难题对你来说将不再是难题,但前提是你必须知道老师在上面讲的是什么。好比一个人根本不知道罗纳尔多是男是女,是歌手还是球星,不知道皇家马德里是地名还是人名或者是一个球队的名称,他又怎能和一个球迷进行交流与沟通呢?

听课:课堂上听老师讲课是我们学习当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大凡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没有一个上课不认真听讲的,淘气只是他们的表面现象。或许你会认为听课是学习中最为简单的事,无非就是老师在上面讲,我们在下面听。但这“听”的技巧却是千差万别的,有的人是被动的听,有的人是主动的听;有的人老师讲什么,他就记什么,有的人边听边回答老师的提问;有的人坐在那里听课,但脑子里却想着下课的铃声什么时候敲响,有的人脑子始终跟随老师的思路走,和老师一起讨论遇到的难题。同样是45分钟,但听课的效果却是天壤之别,问题出在哪里?有的人到现在或许还没弄明白,既然在45分钟之内,自己别的什么事也做不成,为什么就不能够专心地听老师讲课呢?

复习:“熟能生巧”是指我们的学习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和高度,但如何才能做到“熟”呢?很简单,除了复习,没有别的捷径可走。复习一定要讲究规律,刚学的新内容要及时地复习,已经掌握了的知识隔一段时间再复习,以便抽出时间去学习别的科目。复习的目的也很简单,就是把学习过的内容进一步地巩固,把书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

作业:作业修炼的是你的“内功”,练的是你的意志力和独立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你把每次的作业都当作考试一样来对待,那么等到真正考试的时候,你就会把考试当作作业来完成,获得高分还不是极为正常的事吗?

2.根据记忆规律,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记忆是学习中最重要的学习手段,但你千万不要指望用什么样的灵丹妙药来提升你的记忆力,也不要幻想吃了某某药之后能够让你有过目不忘的本领,更不能等待有什么样的奇特方法来提高你的记忆力。只有眼前的学习任务才是最要紧的事,在没有掌握任何的记忆要领之前,你不妨采用传统的记忆方法,传统的东西未必就一文不值,我们的祖先不也曾经出现过很多的顶级大师吗?甚至有些大师的成就到现在为止还依然无人能及。

记忆力很重要,但最为关键的还是在于方法。首先,你要有良好的记忆习惯,而且一定要弄明白,不论学哪门学科都有记忆的任务,要求背诵的必须背诵,比如语文的一些经典名篇,把它背诵下来之后对你将带来极大的益处。其次,你一定要根据自己头脑遗忘的规律去记忆,即及时的重现,勤复习、多复习。当天的内容当天复习,本周的功课本周复习,一月还有小复习,考前再做总复习。这样的学习方法才能将你所学的知识记忆得牢固,也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3.课堂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笔记是一种良好的听课习惯,好笔记不是全记,不是漏记,不能只听不记,更不能只记不听。可以记在课本上、教学内容附近,这样记录不易丢失,又易和教学内容相联系,即实用,又利于今后复习。

有人说记笔记一定要注意书写规范,也有人提出一个截然不同的观点,说记笔记可以把字体写得潦草一点,而且每一种观点似乎都有合乎自己的理由。但我们认为,这就是学习方法的差异性,每个人都要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记笔记的目的只是一个,那就是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只要能够达到这一目的,又何必在乎书写什么样的字体呢?

4.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是科学的学习方法。不管是什么样的学习方法,也不管是多么高明的学习方法,都只是教你如何能够走上通向成功的路,或者教你如何更加有效地走这条路,但是它们永远也无法代替你,无法牵着你的手,陪伴在你的左右,为你制定详细的计划,帮你思考面临的困难,也无法监督你在实践中能够真正按照方法中的原则去学习。所以,千万不要认为自己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就大功告成了,只有行动才是最为关键的环节,如果你不去执行,你永远也不知道自己所掌握的方法正确与否,即便是今天适合使用这些方法,但明天就不一定适合了。

只有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才是最为正确的学习方法,习惯成自然,当你把学习当成自己生活中自然的一部分时,无法即为有法。

2.初二

——顺利渡过“分化期”不知不觉中,你已经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心事,你已经开始注意自己在同学心目中的形象,你已经开始注意到异性同学之间那种朦朦胧胧的微妙感觉。不知不觉中,你已经开始厌烦父母的唠叨,你已经开始意识到自己拥有强烈的自尊,你已经感觉到自己可以独立了。但是,你真的长大了吗?

1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初中二年级对于你来说是学习中至关重要的时期。如果说在初中一年级时你的生理、心理上有一次重大转折,那么初中二年级则在学习习惯上应该有一个重大转折。这个时候的你基本上已经进入青春期,对学习的重要性、对父母的管教一般都能有正确的认识。因此,要抓住这个机会,让自己克服以前的一些不良学习习惯,比如:粗心、对简单问题过分轻视、学习热情不能长期保持等等。

在我国几乎所有地方,初中升高中都要经过考试。所以进入初中二年级的时候就要为明年的中考做好准备了。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只有做好充足的准备,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到了初中三年级,你就会很快的进入备战状态。

但这个阶段的学习方法也必须讲究策略。不能让自己松懈下来,也不能让自己太累,主要是培养自己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规律。不能让自己松懈下来,因为一旦你松懈下来之后,到了初三面临着中考的压力,你再想将自己的成绩提高上去是非常困难的;不能让自己太劳累,因为过度劳累会让你对学习产生一种厌倦感,使你在无意识中对学习产生一种抵触的心理,这与我们提倡的快乐学习法是背道而驰的。快乐学习,能够让你对学习保持较高的兴奋度,让你在面对困难时能够保持一种自信与乐观的状态,如果厌倦学习,即便你为了达到自己的要求而强迫自己努力,但你又能坚持多久呢?

所以记住:初中二年级是抓学习习惯!让自己养成良好的学习自觉性,使自己喜欢学习、愿意学习,更要学会如何高效地学习!

2 防止学习滑坡

进入初二后,有的人学习成绩开始出现“滑坡”的现象,而且有的人还认为这是极为“正常”的现象,其实这种认识是没有根据的,也是很危险的。

如果你认为在初二阶段将自己的学习成绩保持在中等水平就喊万岁的话,那你可就要注意了,所谓“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将自己的目标定得高一点是没什么错的,好比一名运动员,如果他把自己的目标定在奥运会的冠军上,即便他的这个目标最终没能实现,但他的努力进取会让他取得全国的冠军乃至更多的荣誉,但如果当初他只把自己的目标定在全国的冠军上,那么他最后可能连省级冠军也拿不到。

那么,在初二这个阶段,我们的学习策略主要有哪些呢?我们认为可从下面三个方面去着手:

1.必须要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到初二阶段时,你的精力应该比较充沛,思维敏捷,求知欲强。但你或许在学习上缺乏目的和规划,情绪不稳定,不善于自制。或许还会出现学习态度不端正、课堂听课精力不集中、每堂课下来都是糊里糊涂、经常留下“课后累”的现象。如果你真的出现这种状况的话,就必须加以改正了。

2.要注意时时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初二时课程门类增加了,且内容加深,难度加大,作业增多。可各门课程到底应该怎么学,你是否已经心中有数?其实只要在预习、听课、复习、作业等学习全过程上掌握一套科学的方法,学习能力自然就会提高。就会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学习成绩就会不降反升,何乐而不为?

3.要与老师经常交换思想,加强联系、紧密配合。一旦成绩下降的趋势出现,千万不要自怨自艾,一定要及时地与老师进行沟通,让老师帮助你分析原因;更不要自暴自弃,一时的考试失败只是暂时现象,经过自己努力和老师的帮助,成绩总会提上去的。不要要求自己做“常胜将军”,一定要给自己留有喘口气的机会。

对于学习上的障碍,及时排除,不要拖沓。要弄清主要薄弱点和缺漏点,有针对地查漏补缺,要针对不同的科目和不同的学习方法,一步一步地补缺,千万不要让知识缺陷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影响知识的接收。

3 身心发展最为重要

进入初二,你或许觉得自己在学习和生活方面都很快乐和轻松。那么,我们会衷心的祝福你,你的成长,你的进取,一定会让你的父母和老师感到欣慰与骄傲。如果你在生理或心理上出现了一些奇异的现象,也是可以理解的,尤其是在初二这个阶段,我们通常称之为“身心聚变”期。

小学毕业后,你经历了初一年级的过渡学习,逐步适应了中学的环境,也没有初三的升学压力。这个时期的你或许不信任父母,却易受朋友影响,独立意识大大的增强,对外面世界怀有强烈的好奇感,同时也开始尝试一些未知的领域;由于受到一些社会上流行文化的影响,自己也容易出现感情上的困惑,你或许已经偷偷地喜欢上那个漂亮的女生(帅气的男生);你或许已经觉得自己可以独立了。

生理上的日趋成熟带来了心理上的巨大变化,同时心理发育成熟度显著落后于身体发育,使得一些初中生的“成人感”往往与现实世界发生矛盾,因此为了使自己得到内心真正的满足,一些人往往采取两种方式,一是获取同龄同伴的认可,一是追求流行文化。

在这两种方式中,前者属于不太成熟的小团体,后者属于受到社会多层文化的负面影响。如果你也曾经出现过这些情况,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在你的成长过程中可能没有人教给你这种现象给你带来的负面影响,但你必须就此打住了。只有作为主流文化代表的学校与家庭,才是你健康成长的土壤,才能把你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才不至于让你与上一代人之间产生一种难以逾越的代沟。

因此,你必须努力由初一的“基础型学习”向“理论型学习”转化,学习全面看问题,会假设推理;学会自主选择兴趣爱好;丰富社会兴趣感,培养自己的道德价值判断力;力求使自己的情感、性格趋于稳定;增加自己的独立性的同时,学会正确对待老师和家长的看法和意见。

4 顺利渡过成绩分化期

中国有位著名的企业老总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在压力下不能坚持下来,你就会变得平庸;最后你能生存下来,你的心理承受力就练出来了。”

初二年级的学习压力还是存在的,比如在科目上增加了物理课程,且各科难度有所增大,各科知识的总量也较初一多得多。在学习方面,你的同学当中有这样比较典型的四种类型:

第一类是学习自觉、学习习惯良好的类型。通过初一一年的适应与摸索,已掌握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习兴趣也相当浓厚,成绩越来越好,自信心越来越强;

第二类是学习缺少主动性的类型。学习方法还仅停留在初一甚至小学水平,这类同学只满足老师上课讲授的知识、布置的作业,自己没有去拓宽知识面、加大练习强度,现在考试成绩还说得过去,但今后就难说了,这是一类被老师牵着鼻子走的学生;

第三类是性格比较内向的类型。平时不声不响,他们的存在与否往往被老师、同学忽略,学习看似认真(家长反映在家绝大多数时间也都花在学习上),他们从不缺交作业,从不违反纪律,但遇到不懂的地方从不敢向老师请教,时间一长不懂的知识越积越多,成绩越来越差;

第四类是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目标不明确、自控力差的类型。这类同学上课不认真,作业不独立完成,当然成绩很差。这就是所谓的“成绩分化”。

从上面四种类型的同学当中,你是否已经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毫无疑问,除了第一种类型的同学值得你去学习,其他的三种类型都是学习中的被动者。

这个学期,除了新增的物理,数学、英语、语文等科目还得继续学,而且越学越深,越背越多,越考越难,这并非危言耸听,但也没什么可怕,不管你现在属于上面哪种类型的学生,都要首先给自己一个明确的、清晰的定位。这样你的努力才会有的放矢,不要拒绝老师和家长的帮助,最为重要的是做好自己的心理医生和管理者。

3.初三

——值得回忆的一年如果有人问你,在你小学升初中的那一年自己是怎样度过的时,你或许已经想不起来了,因为小学生活对于你来说还是“少年不知愁滋味”。但是,三年之后,如果有人问你,在你初中升高中的那一年自己是怎样度过的时,你一定还会清晰的记得自己今天的经历。因为你曾经努力过、你曾经奋斗过、你曾经成功过……初三的一年,注定要成为你今后的人生当中值得追忆的一年,不管是完美也好,缺憾也罢,都将让你终生难忘。

1 方法和智商,哪一个更重要?

如果你的学习成绩出现了下滑的现象,你会认为自己在哪方面出现了问题?或许你会将原因归结于自己“脑子笨”,怀疑自己的智商出现了问题。但我们要说的是:“NO”,其实学习成绩的好坏,和智商的高低并不成正比。

到了初三,面临着升学的压力,初三的一年是决定你能够进入哪所高中的一年,但最后的胜利往往属于“坚韧”和有“方法”的人。下面我们以初中文科为例将初三年级的学习方法做一下归纳:

首先是语文。这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目,需要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培养以下几种能力:

1.语言知识和表达能力。你可以在掌握汉语知识的基础之上制定和老师授课同步的计划,全面了解命题特点,熟练答题技巧,坚持多积累多训练的原则。

2.文学鉴赏的能力。知道各种文体的特点,如记叙文的六要素,议论文的论点、论据、论证等;了解文学常识,如各文学流派及文学名家的概况;最后应该对非重点课文的作者概况作一个大概的了解。

3.文言文的学习。要求背诵的文章必须背诵,能不能理解背熟了再说,对你肯定会有用,不但考试时能用上,而且在你的作文中或者在你平常的谈话中,如能熟练的从文言文中引经据典,定会让你有一种直接和大师对话的感觉。

4.现代文阅读原则:答案不在你的脑子里,只在原文中;分点解析,归纳综合,练精中考题,精练普通题。

5.作文原则:多读书,除此没有别的捷径可走,但一定要注重生活的磨练。否则,即便你有出众的文采,也只是华而不实,终非上乘之作。

其次是英语。我们都知道,要想学好英语,就要重视词汇的积累,毕竟这是基础,由此,我们要在记忆词汇的基础上,适当地延伸——词汇的用法、同义、反义、搭配等,此为其一。

其二,应把握好知识的度,不应过分追求其系统性,切忌过细过偏,应根据自己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和运用能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一些搭配、时态的转换等,有的放矢地进行学习,调整好学习重点的位置,取舍有度。

其三,加强写作训练,以及书面表达能力,是听说读写中的重要一环,因此你必须在平时的练习中注意培养,诸如复合句、倒装句、强调句等,以在训练中不断提高文章的档次,但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而应从第一步着手准备训练。从基本词汇到五种基本句型,力求表达通顺、地道、平易、得体,在此基础上训练较难词汇和语法结构。至于记忆,像李阳疯狂英语那样大声地有意识朗读,一天读它个十来遍,其效果会比你死记硬背要好得多。

其四,要加强对语篇、语境、语义的领悟水平,在平时的训练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以及对语篇的理解能力,将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巧落实到语篇上。

还有就是政治。可以说,在初中的所有科目中,政治是最简单的,只要你把握好下面几个原则就可以学好:

①注重知识的系统性、条理性,把知识看做一个整体的系统来把握。

②直观知识点学习,提高理解能力,对考试有一定帮助。

③把生活中的热点现象和所学知识相联系,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积极关注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初三政治应注重对中考论述题的分析、练习。

对于文科的学习,应注重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选择适合自己的参考书,参考书应注意要详尽解答、题型丰富,但必须明白,参考书只能起辅助作用,不能代替教科书,所以就要充分认识:基础在内,延伸在外。

2 要掌握科学的复习方法

或许你已经觉得自己“身经百战”,但还是免不了常有这样的疑惑:大家同在一个班,使用同一种教材,接受同样老师的教诲,为什么有的同学学习效果好,有的同学学习效果却不理想呢?为什么有的同学学习起来很轻松,而有的同学却感到很累呢?那些学习上不如别人的同学,是他们天生愚钝吗?当然不是,大量的事实说明:人的大脑没有什么显著的差异,都具有无穷的开发潜力。

那么,原因何在?是自己不用功,还是在学习方法上出现了问题?我们的分析是:都有可能。

如果你现在学得很轻松、很快乐,而且成绩也非常的好,那么请你继续保持现在的学习方法与学习状态吧。

如果你是因为不够用功才学得不好,那就请你不要再浪费时间了,因为属于你的机会已经不多。

如果你已经很努力了,成绩却仍不理想,那就赶紧调整你的学习方法吧,一旦方向不正确,你的努力只能是巩固你的错误。

你不妨来参考一下下面几种科学的复习方法:

1.梳理学科知识

复习中,你一定要通过做一些典型性、代表性的题目,达到复习知识的目的,如果只顾大量做题,忽略系统地看书,就不可取了。因此,复习时,要认认真真地看几遍课本,梳理好各科课本中的知识点,使自己对所学的知识在整体上有一个把握,头脑中就能形成一个知识的结构网络。对平时掌握得不大牢固的知识点,要通过复习彻底弄懂弄通。

2.复习内容要分配合理

心理学研究表明,将两种同类的材料放在一起复习,容易相互干扰,也就是内容相似性越大,相互干扰也就越大。因此,可采用文理科交叉安排复习内容。如果你今天全部复习理科,明天全部复习文科,就会使科目之间相互干扰,而且也违背了记忆的规律。另外复习的内容要适当分散。心理学研究表明,从时间上讲,分散复习的效果优于集中复习,尤其是难度大的复习材料更适合于分散复习。

3.复习间隔要恰当

在复习过程中要根据遗忘规律来科学地安排复习时间。这样可以节省许多宝贵的时间,复习效果也好。但复习间隔时间因人而异,因复习材料而异,一般认为,可为一天、一周、一个月;对于一些特别的复习内容,最好能在第三天增加一次复习。

3 最后总复习,先从基础起步

到了初三,你就要面临着最后的总复习,在刚开始进入复习时,请你先不要盲目侧重偏、难、怪的知识,而应该先从基础抓起。

刚开始进入总复习阶段,要致力于全面掌握初中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技能,做到全面、扎实、系统,形成知识网络。

1.重视课本,系统复习。现在中考命题仍然以基础题为主,有些基础题是课本上的原题或改造,后面的大题虽是“高于教材”,但原型一般还是教材中的例题或习题,是教材中题目的引申、变形或组合,所以第一阶段复习应以课本为主,把书中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使之形成一个系统的结构。课本中的典型例题、练习和作业应尽量弄懂、会做,书后的“读一读”、“想一想”,也要再认真想一想。不宜一味搞题海战术,整天埋头做大量的课外习题,因为这样的效果并不明显,也不符合考试的规律。

2.夯实基础,学会思考。初三复习中,必须扎扎实实地夯实基础,通过系统的复习,使自己对初中的知识都能达到“理解”和“掌握”的要求;在应用基础知识时能做到熟练、正确和迅速。学会思考是从根本上提高成绩,解决问题的良方。会思考是要自己“悟”出来,自己“学”出来的,老师能教的,是思考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然后自己用学到的方法和策略,在解决一些新的问题过程中,感悟出如何进行正确的思考。

3.重视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基本方法的掌握。要掌握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理清知识结构,形成整体的认识,并能综合运用。例如初中代数中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二次函数图形与x轴交点之间的关系,是中考常常涉及的内容,在复习时,应从整体上理解这部分内容,从结构上把握教材,达到熟练地将这两部分知识相互转化。

4 学会放弃

初三,意味着你要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学习当中,抓紧时间,提高效率。三年的付出,三年的辛苦,三年的努力,不管你是走得轻松也好,走得艰难也罢,最后考验你的时刻已经即将到来。

面对家长的焦急,面对老师的强压,面对眼前的题海,你是否会感到非常的迷茫?初三到底该怎样学习?怎样才能轻松地度过初中阶段的最后一年?怎样才能轻松地应对中考?

首先你必须要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有所失才能有所得。你必须学会放弃,学会衡量轻重,才能在学习上更胜一筹。是的,一般情况下,我们的觉不能少睡,电视不能不看,玩也不能不玩。但现在已经是“非常时期”了,鱼和熊掌又怎能兼得?如果你边睡懒觉边想着复习,可能睡也没睡好,复习也没复习好;如果你边看电视边想着复习,可能电视也没看好,复习也没复习好;如果你边玩游戏边想着复习,可能游戏也没玩过瘾,复习还是没复习好。

放弃你该放弃的东西吧,睡懒觉、看电视、玩游戏等等这些,以后你还有很多的机会,会让你睡个够、看个够和玩个够。因为你现在是一名初三的学生,我们不提倡你过度的紧张,但你绝对不能松懈。

学习,除了要掌握正确的方法,更关键的是靠你自己的努力去执行你的方法,没有行动的方法只能是纸上谈兵。

那么,初三的这段学习时间我们应该怎样的进行合理的安排呢?

首先是上课时间。或许你以前的成绩还不是太理想,到了初三,只要你上课做到认真听讲,那么你还是有机会的。当然这里所说的认真听讲和很多人整天挂在嘴边的并不一样,听懂了,听明白了就是认真听讲了吗?不是。举个简单的例子,一节英语课老师讲了十个单词,你或许都听懂了,可是一个也没记住,而有的同学记住了五个,而有的同学却记住了十个。这就是差距,都记住的同学在下课后只要花很少的时间复习就可以了,这样既节省了时间也提高了效率。产生这种差距的原因就是你是不是以主动的心态去对待上课,如果你以积极的态度去听课,那么对于老师所提出的每一个重点你都会牢记在心,而如果你是被动的听课,你却只能接受到老师的很少一部分信息,长此以往,不产生差距那才叫怪事呢。

其次对于课后时间。一定要学会快速的完成作业,如果老师布置的作业在平时每次用半个小时完成的作业,尽量学会在二十分钟甚至是更少的时间内完成。把每次完成作业都当成是考试,这样一定能有自己的时间。而节省下来的时间自己必须灵活的给予支配,对弱势科目重点突击。另外,写作业时不能迷迷糊糊,处于半睡眠状态,既然要写作业,就要有所收获,用心去写,把写过的都印在头脑中,这样作业就再也不是一种负担了。对于课间、睡前、路上等等这些零碎的时间,你要是能用上也是大有用处的,你可以随身携带笔记本背背单词和公式,临睡前也可以想想自己还有几道未解的难题,说不定在睡梦中就能够出现“灵感”,让你把这道题轻而易举的解决掉。

面临中考,是你人生中的第一次考验,但愿你能够抓住最后的时间,勇往直前。请一定要记住:勇于冲刺的人,上帝往往会垂青于他(她),让他(她)成为最后的胜利者。不管你是在学习上,还是在今后的工作当中,都将会如此。

第二章 如何让自己更聪明

1.聪明是科学地用脑

学习是一种脑力劳动,要想使学习取得良好的效益,首先就要遵循用脑的科学规律。所以学习更要讲究方法与策略,方法得当,会让你在学习中享受到成功与快乐,如果方法不正确,一味的强调用功,则会让你苦不堪言,对学习产生厌倦之感,容易使学习半途而废。作为中学生,你只有学会科学用脑,才能提高学习的效率。下面,请和我们一起来分析哪些方法可以有利于提高用脑效率吧?

1 充分利用最佳用脑时间

学习是一项脑力劳动,要想让学习取得良好的效益。就必须遵循大脑的生理规律、科学地使用大脑。我们把用脑效果最好、效率最高的时间,称为最佳用脑时间。有的人可能是早晨的时候脑子特别灵敏、记忆力最好,有的人却可能是晚上时间头脑最清醒、思维最敏捷。所以,要想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就应该了解自己的最佳用脑时间并充分地加以利用。

相信你一定有过这样的经历,一大早被电话吵醒,当被问到比较困难的问题时,往往脑子里却是一片空白。

一般来说,作息时间正常的人,头脑运作最快的时间是在上午十点到下午三点左右。因为人类肌体运作最活跃的时段,是从起床后的二至三个小时开始,而一般情况下,我们起床的时间大都在7点左右。

对于记忆力而言,人的大脑每天有四个记忆高峰期:

第一个是早晨起床后:大脑在睡眠过程中并没有停止工作,而是在对头一天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整理。早晨醒后没有新的信息干扰,这时记东西会印象清晰。

第二个高峰期是在上午8点到10点:这时精力上升到旺盛期,处理识记效率高,记忆量增大。

第三个高峰期是在下午6到8点:这是一天中的记忆最佳期。

第四个是临睡前1小时左右:这时因识记材料后就入睡,不再有新的信息输入,所以没有相互抑制的影响。

另外,研究者还发现,上午8点左右大脑的思考能力具有严谨周密的特点,而下午2点左右,思考能力最敏捷,但推理能力则在白天的12小时内呈逐渐递减的趋势。

所以,你一定要避免通宵达旦的学习。从研究夜间工作效率的许多资料看,熬夜到清晨的4—6点钟,大脑的工作效率降到最下限,更严重的情况甚至显示出效率等于零。当你不得不熬夜学习时,最好也不要全通宵,在学到凌晨3—4点时,最好睡一会,尽管只是打会瞌睡,大脑的运作节奏也会得到一定的恢复。

2 用脑要讲究劳逸结合

据研究,青少年连续用脑30分钟,血糖浓度在120毫克以上,这时大脑的反应快,记忆力强;连续用脑90分钟,血糖降至80克左右,大脑功能正常;连续用脑120分钟,血糖降至60毫克左右,这时大脑反应迟钝,思维能力较差,所以连续学习的时间不宜太长,中间应有适度的休息。

人的大脑并不是一架“永动机”,不可能永不休止地运转。睡眠是大脑的主要休息方式,只有充足的睡眠才能使大脑消除疲劳保持正常工作。因此,应合理安排好自己的睡眠时间,不要经常开夜车,保证自己有足够的睡眠时间让在脑得到必要的休息。

不仅保证晚上的睡眠,而且午睡也很重要。

一天之中,上午十点和下午三点是大脑最为清楚的时候,不过两者比较之下,以上午十点的效率更高一些,根据科学家研究发现,念书等需要用脑的活动,适合在上午进行;而运动方面的活动适合在下午。头脑运作的这种特征,主要是和睡眠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大致来说,中午过后到下一次睡眠之间,脑波有越来越低下的现象。

由此可见,的确有睡午觉的必要。头脑的全体运作低下,借午睡可以使它的运作再度复生,也就是说,使午后和上午保持相同的运作情形。而且午后一小时左右,是头脑活动最低落的时候,即使你用功读书,效果也不会很好。因此午饭后,以一点为中心,睡二十至三十分钟的午睡,不仅利用了这段无用的时间,而且可以提高接下来的学习效率。

科学研究还表明,即使睡不着,午饭后作充分的休息,也可以让大脑的疲劳得到一定的恢复,使接下来的学习效率得以提高。

3 放松大脑,恢复脑力

每个人都有情绪低落的时候,当你的学习状态陷入低谷时,你可能就会胡思乱想。如果能顺利地找出原因,对症下药当然就万事大吉了,但是如果一时找不出原因,岂不糟糕?但是,这时如果太过于追究原因,则会越陷越深,倒不如做几个放松大脑的动作,肯定会让你达到转换心情的目的。

以大脑心理学的观点来看,采取倒立的姿势,可以促进血液到达脑细胞的各个角落,为脑部提供氧气,使大脑思维更加清晰。

有人说:学习打哈欠、伸懒腰会分散注意力,其实,这种说法只是一些陈旧的观点,并没有任何的科学依据。相反,打哈欠、伸懒腰具有醒脑的作用。打哈欠、伸懒腰并不是我们的意志所能控制的,而是出于生理的需求而引起的。打哈欠是一种深呼吸的动作、伸懒腰是一种拉长肌肉的动作。肌肉中有无数个叫做肌纺锤的感觉器官,肌肉一紧张时,肌纺锤便会把此信号送到相对应的脑部。这样脑部可以直接知道肌肉的紧张、松弛的情形,同时启动脑部的相关机制,以刺激脑细胞,因此就可以使迷迷糊糊的头脑得到清醒,从而使头脑再度恢复活力。

如果一边嚼东西一边学习,可以使大脑更活跃,对学习也是有帮助的。头脑疲惫时,前后左右扭动脖子。坐在书桌前如果实在厌烦,就在房中来回地走动,再回到书桌前,都可以达到恢复大脑学习的作用。

总之,学习累了,一定不要忘了给自己活动身体的时间。研究条件反射的科学家认为,与其原地不动地休息,不如动动身体的一些部位,做“积极的休息”,这样可以使学习驱散心中的郁闷效率提高百分之六十到七十。

4 微笑可以驱散心中的郁闷

一个人的心情如果处在“郁闷”的状态,大脑也会相应的表现出“笨拙”。善于对待这些现象,对于提高我们的学习效果将有极大的帮助。

对于很多中学生而言,由于学习的压力,往往突然想大吼一声以宣泄心中的压抑,往往也会无来由地感到消极、懒得说话、懒得活动,出现类似的状态,就是所谓的“郁闷”。

要想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你必须尽快地走出“郁闷”的状态。比如,努力让自己笑出来,就是一种十分好的方法。

有时候,连续学习了很长时间,在教室或书房呆不下去的时候,一般是在连续学习时间达到五十分钟左右的时候,可以去找家人或朋友聊聊天、打个电话跟同学讨论一些近期的热点新闻、看一些比较轻松的电视节目或上网查点资料都可以。如果十分不愿意挪动地方,休息时间也可以翻一翻自己感兴趣的漫画,或自己在纸上漫无边际的涂鸦也未尝不可。

有一个成语叫“和气致祥”,相信大家一定非常熟悉。其实,这个成语我们可以这样去理解:微笑,不仅可以使自己的心情变得畅快,而且可以起到活化头脑、驱散郁闷的作用,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当你对学习实在厌倦,又没有时间去做别的事情时,还可以采取改变读书的姿势的办法来提高大脑的效率,比如把腿伸直、把脚抬到椅子上、身体靠在椅背上等,改变的方式千变万化,只要你任意改变一下姿势,立刻就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情。

长时间持续同样的姿势,会固定血液的流动形式,身体全部的节奏也会变得千篇一律。而改变姿势的同时,它们都可以随之发生变化,因而给予头脑新鲜的刺激。

5 为大脑补充必需的营养

紧张学习会消耗大量的营养物质,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补充,就会使大脑受到损害。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是保证大脑神经细胞正常代谢的营养物质。因此,我们应该多吃肉类、禽类、蛋类、豆制品及新鲜的蔬菜水果等。

下面这些食物都是大脑最喜爱的食物。

鲜鱼:鲜鱼含有丰富的钙、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可分解胆固醇,使脑血管通畅,是最佳的健脑食物。

蛋黄:蛋黄含有蛋碱和蛋黄素等脑细胞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多吃些蛋黄能给大脑带来活力。

牛奶:牛奶含有钙和蛋白质,可给大脑提供所需的各种氨基酸,适量饮用些牛奶,也能增强大脑的活力。

木耳:木耳含有脂肪、蛋白质、多糖类以及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也是补脑健脑的佳品。

大豆:大豆含有蛋黄素和丰富的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每天吃上一定数量的大豆或大豆制品,能很好地增强大脑的记忆力。

香蕉:香蕉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并含有数量很高的钾离子,常常吃些也有一定的健脑作用。

核桃:核桃含有钙、蛋白质和胡萝卜素等多种营养,常吃有益智健脑的作用。

杏子:杏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和C,多吃些杏子,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保证大脑供血充分,从而增强大脑的记忆力。

卷心菜:卷心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常吃些卷心菜,能够很好地预防大脑疲劳。

此外,小米、玉米、胡萝卜、金针菜、马铃薯、香菇、海带、粟子、黑芝麻、苹果、花生、洋葱以及动物的脑和内脏等也是较理想的健脑食物。

另外,人体在正常情况下,血液呈碱性;若用脑过度或体力透支之后,则血液呈酸性;如果长期偏食酸性食物,也会使血液酸性化。而血液长期呈酸性则会使大脑和神经功能退化,导致记忆力减退。因此,我们应该经常吃碱性食物,少吃酸性食物。

6 饭量也会影响大脑

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才能充分地利用一天24小时的时间,但是这并不是要求你减少睡眠和吃饭的时间。而是要知道睡眠和吃饭与头脑运作的关系。睡眠的多少会影响大脑,饭量的大小同样也会影响大脑的工作状况。

一般说来,一日三餐的饭量安排应该依据以下原则:

早餐要吃好。一顿好的早餐或者说营养早餐应该包括以下几类食物:谷类、牛奶或奶制品、肉类食物、新鲜蔬菜或水果。因为上午的学习负担很重,而血糖(就是我们平常吃进去的食物,进入机体后通过消化转化成的糖)是大脑能够直接利用的惟一的能量来源,如果早餐吃得不好,或根本就吃不上早餐,到了上午第三、四节课,因为血糖水平降低,就会产生饥饿感,导致反应迟钝。

午餐要吃饱。饭菜要丰盛,量要足,可不断地变换食物品种花样。

晚餐要吃少。以谷类食物和蔬菜为主,要清淡可口。

如果用供能百分比来表示:

早餐25%—30%、午餐30%—40%、晚餐25%—30%,饭后一小时吃点新鲜水果。

正如我们常说的一句话:“吃饱饭就想睡觉。”吃得太饱的确会对大脑学习的灵活性产生影响。这是由于生理的需求得到满足,会影响到精神方面的缘故。所以大吃、大睡,然后在短时间内把储备的能源完全爆发出来,绝对不是理想的学习方法。

虽然说吃得太饱是学习的大敌,但是空腹学习也犯了兵家之大忌,因为饥饿感会使大脑缺乏动力,妨碍思考活动。因此,最好的办法是,把“饱”定位在“八分饱”,这可以保障学习的最佳状态。

2.聪明是正确地思维

在初中的学习中我们应经常注意新旧知识之间、学科之间、所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等方面的联系,不要孤立地对待知识,养成多角度地去思考问题的习惯,有意识地去训练思维的开放性、灵活性及独创性,长期下去,必然会促进智力素质的发展。

1 我们应达到什么思维要求

人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每逢遇到问题,总要“想一想”,这种“想”,就是思维。初中阶段,思维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我们的思维能力应达到什么水平呢?

思维的敏捷性对于我们十分重要。敏捷性是指思维活动的反应速度和熟练程度,表现为思考问题时的快速灵活,善于迅速和准确地做出决定、解决问题。

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应注意:1. 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熟能生巧。2. 课堂听讲超前思维,抢在老师讲解之前进行思考,把课堂接受知

识的过程变成思维训练的活动。3. 定时完成作业,有意识地限定时间完成学习任务。

想问题不仅要快,而且要有一定深度。深刻性就表现为思维活动的抽象和逻辑推理水平,表现为能深刻理解概念,分析问题周密,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应注意:1. 追根究底,凡事要学会问为什么,坚决摈弃死记硬背。2. 积极开展问题研究,并写成小论文,养成深钻细研的习惯。

还要讲究全面性,善于抓住问题的各个方面,又不忽视其重要细节的思维品质。考虑问题,学会从整体出发,能够很好地处理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培养思维的整体性应注意:1. 站在系统的高度学习知识,注重知识的整体结构,经常进行知识

总结。2. 寻找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挖掘共性,分离个性,在比较中学

习新知识。3. 注重知识的纵横联系,在融会贯通中提炼知识,领悟其关键、核

心和本质。

创造性也是非常重要的,即思维活动的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不墨守成规,奇异、求变,表现为创造性地提出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培养思维的创造性应注意:1. 加强学习的独立性,保持应有的好奇心。2. 增强问题意识,在课堂听讲和读书学习中,要善于发现问题,提

出问题。3. 注重思维的发散,在解题练习中进行多解、多变。

2 不要让思维定式干扰思路

我们常听到一句俗语:“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你有没有想到过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井绳的样子看起来颇似蛇,而被蛇咬的人见到井绳一定会勾起可怕的回忆,一看见类似蛇的东西,马上做出“又是蛇”的判断。这就是“思维定式”在作怪。所谓思维定式,是指人们按照一种固定了的倾向去反映事物、思考问题。

同学们也许记得这样几个有趣的问题吧:“一个桌子有4只角,砍去1只角,还有几只角?”“树上有三只鸟,用枪打下来一只,树上还有几只鸟?”

几十年来,这些问题已成为智力训练的传统问题,“常问不衰”,其主要原因是它们看起来极简单,但简单中却又有不简单的地方。按照一般的思路,一个桌子4只角,“砍去”一只角,自然只有3只角了。其实不然,答案并不那么简单。树上有3只鸟,打下了一只,自然还有2只,谁想到其他2只早被枪声惊飞了。

由此可以看出,“思维定式”这个框框常常限制人们思考问题的方向性,如果你被“思维定式”框住了,那你就会常常吃亏。

再请同学们来看下面几个问题:

不许用任何数学符号,把三个1组成尽可能大的数,这个数是什么?

很明显是111。

不许用任何数学符号,把三个2组成尽可能大的数,这个数是什么?“思维定式”告诉你:大概是222。

然而,错了!正确答案是2的22次幂。

不许用任何数学符号,把三个3组成尽可能大的数,这个数是什么?

这时,你也许会这样想:看来决不是3的33次幂。

又错了!正确答案恰好是3的33次幂。

可见,思维定式在我们思考问题时常常跑出来干扰我们的思路,把我们引向歧途。因此我们在学习时要特别注意克服思维定式的干扰,逐步养成打破框框想问题的好习惯。只有这样,才能在条件变化时及时提出新的对策或解决问题的方法。

3 重视观察力的培养

达尔文曾对自己的工作做过这样的评价:“我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觉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众人之上。”俄国伟大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在他实验室建筑物上也刻着这样的一句话:“观察、观察、再观察。”

翻开名人传记,你就不难发现,人类历史上,尤其是科学发展史上的成功人物大都具备优良的观察力:

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从孩提时代起就喜欢对各种事物进行仔细观察,而且力图透过现象看本质,把不懂的地方彻底弄明白。狂风刮起时,人们都躲进屋里,牛顿却顶着沙石冲出门外,一会儿顺风前进,一会儿逆风行走,实地观察顺风与逆风的速度差;英国发明家瓦特正是从对烧开的水顶动壶盖的观察中琢磨出蒸汽机的基本原理,而由此带来一场深刻的资本主义工业革命的;我国明代名医李时珍幼年时就爱观察各种花卉、药草的生长过程,细致地察看它们如何抽条、长叶、开花,花草的每一处细微变化都逃不过他的眼睛。正由于这种观察细致的严谨作风,使他得以纠正古代药草书中的很多错误,而写出流传百世的《本草纲目》……

通过诸如此类、数不胜数的实例,我们可以发现,多听、多看,锻炼感官、积累感性知识,是观察力得以发展的前提。观察的过程也恰恰是以感知为基础的,但并不是任何感知都可称为观察。真正的有效的观察过程既包含感知的因素,也包含思维的成分,如果在观察过程中不注意锻炼思维能力,那么观察也只是笼统、模糊和杂乱的,既不可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更不可能做出科学的判断。

归纳而言,靠自己的感官,有目的、有计划、主动地去感知,并且只有将感知与思维相结合,才是真正的观察;而这种观察现象、抓住本质的能力,才是真正的良好的观察力。正因为在观察中思考、思考与观察相结合,达尔文、牛顿等科学家们才真正抓住了那些在别人眼中“稍纵即逝的事物”,由此也为人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4 培养三种聪明的思考习惯

有的同学并不比别人笨,可是学习成绩总是提高不了,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与是否具有良好的思考习惯有关。良好的思考习惯对于中学而言十分重要。要想让自己变得聪明,就必须养成“聪明的思考习惯”。

培养发散思维,养成联想的思维习惯

在学习中我们应经常注意新旧知识之间、学科之间、所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等方面的联系,千万不要孤立的对待知识,一定要养成多角度地去思考问题的习惯,有意识地去训练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及独创性,长期下去,必然会促进智力素质的发展。知识的学习主要是通过思维活动来实现的,学习的核心就是思维的核心,知识的掌握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通过知识的学习提高智力素质,智力素质提高了,知识的学习会变得容易。

在系统的高度把握知识

很多同学在学习中习惯于跟着老师一节一节地走,一章一章地学,却不太在意章节与学科整体系统之间的关系,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随着时间推移,所学知识不断增加,就会感到内容繁杂、头绪不清,记忆负担加重。事实上,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身的知识结构系统,学习一门学科前首先应了解这一系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学习每一部分内容都要弄清其在整体系统中的位置,这样做往往使所学知识更容易把握。

追根溯源,寻求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学习最忌死记硬背,特别是学习理科,更重要的是弄清楚道理,所以不论学习什么内容,都要问为什么,这样学到的知识才能是有源之水,有根之木。即使你所提的问题超出了中学知识范围,甚至老师也回答不出来,但这并不要紧,要紧的是对什么事都要有求知欲,一定要保持应有的好奇心,这往往是培养我们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更重要的是养成这种自觉思考问题的习惯,有利于突破思维定式的束缚。

5 如何培养形象思维能力

形象思维能力,是一种将抽象的“无形”转化为具体的“有形”的能力。我们知道声音是无形的,希腊诗人荷马却赋予声音以形象;“树上的知了泼洒下来百合花似的声音”;香味是无形的,宗璞却赋予了这样的形象;“这里除了光影,还有淡淡的芬香,香气似乎也在《紫藤瀑布》中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这种形象化的表述,能把那些缺乏固定形态的难以用语言直接表达的事物感觉,通过一定的形象表达出来。如果你喜欢学习文科,一定要大大加强自己的形象思维能力。只有这样,将来才有可能创作出优秀的文艺作品来。而如果你喜欢学习理科,不但不能放弃形象思维能力的训练,而且也是同样要加强的,因为形象思维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

著名科学家麦克斯韦在爱丁堡中学读书的时候,就十分喜欢诗歌。他当时在获得全校数学竞赛第一名的同时,也夺得了诗歌竞赛的第一名。中学时代的诗歌写作训练了他的形象思维能力,当法拉第的“力线”观念提出二十多年尚不被承认时,他就看出了“力线”观念的新颖性和合理性,于是决定研究这一课题。他在法拉第三十多年研究的基础上只用了两三年时间就获得了成功,在搞科学研究的同时,他也自称是“一支好笔”,这实质上说的就是形象思维能力。当然,他研究的成功很大程度也归功于他精湛的书面表达能力。

培养形象思维能力很简单,首先,要学好语文课,认真写好每一篇作文。这是利用正课来进行训练。其次,尽可能搞一点业余创作,写一点诗歌散文、日记等。利用课余时间有意识地读一点小说、诗歌,适当地看一些电影、电视或美术展览等等。还可以学画画,学画画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6 如何培养抽象思维能力

进入中学阶段以后,我们的智力发育在生理上基本成熟起来。这一时期,我们的思维方式也开始要求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转变。初中阶段,是发展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这一能力的水平如何,常常是学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如果一个人的抽象思维能力差,在初二学习《平面几何》之后,就会和同学拉开距离。有资料显示,科技大学少年班的同学,差不多都是在初二学了《平面几何》之后,突然跃入前列、遥遥领先于他人的。

1609年,荷兰的一个磨眼镜片的工人里泼斯,无意中透过两块镜片来看各种物体的时候,发现远处的东西好像就在眼前,于是他发明了世界上的第一个望远镜。可是,由于他缺少知识基础,更缺乏抽象思维能力,不会从这两个镜片的偶然组合中抽象出所隐含着的普遍规律。当伽利略得知这一消息之后,凭着他的渊博知识和高度的抽象思维能力,很快就研制出了能放大32倍的望远镜,并用来作天文观察,结果又帮他证实了行星绕太阳运转的哥白尼日心说。

作为中学生,不论是喜欢学理科还是喜欢学文科,都不能忽视抽象思维能力的训练与提高。那么,怎样才能提高自己的抽象思维能力呢?

可以自学一些有关逻辑学知识,了解抽象逻辑思维的方法;也可以尝试自我分析法,不论上什么课,对着课文认真思考这一课的来龙去脉和前因后果,为什么安排成这样的顺序?道理在哪里?用的是哪一种逻辑方法?能不能换一种逻辑方法?如果换,该换成什么样?这样自我分析得多了,思维能力也就自然提高了。

3.聪明是牢固地记忆

学习离不开记忆,因为只有通过记忆才能将知识贮存,学习活动一旦离开了记忆,将会失去全部的意义。心理学大师卡尔·荣格说:“人类的所有思想不过是人类的集体回忆而已,人类历史也是如此。”“记”是通过强化刺激,在大脑中留下痕迹。“忆”是把大脑里形成的知识系统进行灵活的运用。通过回忆、思考、联想、实际应用等来熟悉并强化运用知识的能力。

1 记忆就是与遗忘的对抗

德国有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名叫艾宾浩斯,他是发现记忆遗忘规律的第一人。

我们根据记忆的保持在时间上的不同,将记忆分为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两种。而我们平时的记忆过程一般都是这样的:

输入的信息在经过人的注意过程的学习后,便成为了人的短时的记忆,但是如果不经过及时的复习,这些记住过的东西很快就会遗忘,而经过及时的复习,这些短时的记忆就会成为一种长时的记忆,从而在大脑中保持着很长的时间。影响人类记忆的大敌就是遗忘,所谓遗忘,就是我们对于曾经记忆过的东西不能再认起来,也不能回忆起来,或者是错误的再认和错误的回忆。

艾宾浩斯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做这个实验的时候是拿自己作为测试对象的。他选用了一些根本没有意义的音节,也就是那些不能拼出单词来的众多字母的组合,比如asww,cfhhj,ijikmb,rfyjbc等等。他经过对自己的测试,得到了如下表所示的一些数据:

然后,艾宾浩斯又根据这些数据描绘出了一条曲线,这就是非常有名的揭示遗忘规律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图中竖轴表示学习中记住的知识数量,横轴表示时间(天数),曲线表示记忆量变化的规律。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这条曲线揭示出的遗忘规律是:遗忘在识记之后马上产生,而且是“先快后慢”。因此,要想战胜遗忘,就需要及时复习,只有及时的复习,才能减慢遗忘速度,达到长时记忆的目的。

2 怎样增强记忆力

记忆是学习的关键,记忆力是获取知识的基础,有了记忆,人才能积累经验,扩大经验;没有记忆,一切心理的发展,一切智慧活动,都将无从谈起。

中学阶段,需要记忆的东西比较多,你或许正在为记忆上的压力而苦恼。前边学的知识还没有记住,后边就又来了一大堆的知识排着队等着输入你的脑子里。是否有一种头脑快要爆炸的感觉?如果记忆的帐欠得过多,再听老师讲课就成了鸭子听雷了。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提高自己的记忆力呢?你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进行训练。

1.要保持和增强大脑的记忆机能。首先是科学地安排饮食和睡眠,注意劳逸结合,加强身体锻炼,其次是经常坚持记忆锻炼,每天都记忆一些新东西。俗话说:“刀越磨越利,脑越用越灵”。记忆力也是越锻炼越好。

2.要学会一些巧妙的记忆方法。系统地记忆所学知识的最基本方法是“单元网络法”。即把相互联系的内容看成是一个单元,归纳成知识网络。然后再采用一些巧妙的方法灵活记忆。

3.不要欠债。如果你所欠的记忆债务过多,就会令你感到学习任务特别繁重。要想改变这种局面,就必须对所学内容及时进行整理,该记的尽快记牢。不要等到总复习时再去突击记忆,因为突击记忆不仅不利于提高学习效果,而且还会使平时的学习障碍重重,以致使整个学习计划被打乱。

4.调好“光圈”。照相机只有对准物体,调好光圈,才能摄出清晰的图像来。记忆也是如此,要想记得准、记得快、记得牢,必须明确记忆任务,并且注意力高度集中,要有记不住它就誓不罢休的气势。

3 形象化记忆,提高记忆效率的妙策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一切记忆都始于形象,记忆方法的基本点就是通过形象记忆事物。因此,我们在记忆时应使材料形象化。

形象化为什么能增强人们的记忆力呢?

一种比较普遍的看法是:记忆的保存是一种双轨归纳系统。就是说,在人们的记忆存储中包含有两种存储系统,即表象存储和语言存储两个系统。表象存储,是客观事物的形象通过视觉、肤觉等感觉通道反映到大脑中的信息,称为形象信息,在心理学中称为表象;语言存储主要是通过听觉将语言文学传输到大脑中,这些属于抽象信息。表象保存有形象清晰、结构鲜明的特点,因此易于保存和回忆;而词语则是以事物的符号形式储存,比较抽象概括,不如形象图式容易记忆。

那么,我们需要记忆时怎样将记忆对象进行形象化呢?

1.记忆具体事物时的形象化。要仔细观察,使事物的“形象”在脑中停留几秒钟。使之在脑中产生清晰的表象,便于以后回忆。

2.记忆表示具体事物的词语时的形象化。要将该事物的形象浮现在脑子里。如记忆“桌子”一词时,只记住桌子两个字不行,还要将具体的桌子的形象浮现在脑子里,为了更鲜明一些,最好是将你使用的桌子或者印象深的桌子形象浮现在脑子里,记忆会更牢。

3.记忆抽象概念时的形象化。有许多词语并不直观地表示事物形象,如“真理”、“和平”等抽象名称,并不代表具体事物。要想与具体形象联系起来,就要进行联想。如,在人们的意识中,和平常常与鸽子相联系,因此,记忆“和平”一词时与鸽子的形象联系起来就容易记忆。

数字是非常抽象的,不容易记住。如果将数字形象化,就会产生良好的记忆效果。有人把1—10的形状作了形象性描述,并编成一首儿歌:1像铅笔细长条,2像小鸭水上漂,3像耳朵听声音,4像小旗随风摇,5像秤钩来卖菜,6像豆芽咧嘴笑,7像镰刀割青草,8像麻花拧一遭,9像饭勺能盛饭,0像鸡蛋做蛋糕。把数字形象化时,如果将数字与自己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形象联系起来效果会较好。

总之,要想提高记忆效率,形象化是秘诀和窍门之一。只要留心,注意练习,就能掌握住。

4 系统记忆,记忆大量知识的良策

记忆分为“记”和“忆”两个过程。“记”是通过强化刺激,在大脑中留下痕迹,“记”是必要的阶段。“忆”是把大脑里形成的知识系统进行灵活的运用。要改善记忆的效果,必须把更多的时间从“记”转到“忆”上来。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回忆、思考、联想、实际应用等来熟悉并强化运用知识的能力。

系统记忆法要求人们把需要记忆的内容的关系层次弄清,尽可能地以更大的整体模块来记忆。最好还能够结合以前已经知道的内容,组合成有机单元来记忆。

系统记忆法在“记”的过程中强调分类存储。人的大脑相当于仓库,只有分类清晰,结构有序,才可能迅速地从中找到东西。

有序地“记”,将为“忆”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就像收拾房子,如果大致分类,什么东西在什么地方,这就会给使用带来方便。否则,就算这物品实际存在,也找不出来。不能使用,相当于没有。

5 十个记忆高招

高招一:重点记忆法。

记住整个内容中的公式、定理、结论、基本概念、重要句子等重点,作为记忆的“链条”来联系全部内容。

高招二:推理记忆法。

利用一事物引出接近的事物或引出有因果关系的事物来记忆。如十月革命、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三个重要历史年代可利用因果关系来记忆,效果较好。

高招三:归类记忆法。

把要记忆的内容列出提纲,分门别类整理归纳,然后进行记忆。这种方法又叫“梳辫子”记忆法。

高招四:讨论记忆法。

在学习过程中有理解不够的地方,不妨先按照自己的意见与同学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正确的东西就比较容易记住。

高招五:口诀记忆法。

将记忆内容编写成口诀或歌谣,是一种变枯燥为趣味的记忆方法。

高招六:练习记忆法。

一些可以通过动手来记忆的内容可以自己亲自练习、检测、实验一下,通过实际练习操作检查订正,增强记忆效果。

高招七:回忆记忆法。

心理学实验表明,回忆比单纯的反复识记效果好。将学过的内容,经常地、及时地尝试回忆,在回忆的过程中加强记忆。

高招八:对比记忆法。

在记忆相类似的事物时,可将两种事物进行对比,找出异同;或把某一事物和它的对立面来进行比较记忆。

高招九:形象记忆法。

对于那些比较抽象的记忆内容,可用图、表等形象地描绘出来,有助于加深识记痕迹,提高记忆效率。

高招十:特征记忆法。

对于那些在形式或内容上极为相似的知识,通过细致地观察和全面地比较后,找出所要记忆内容中特别容易记住的特征,由这一特征再向全文扩展,就会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学习中的记忆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要你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总有一些方法会适合你,但不管用什么样的方法都需要你动脑子进行思考,你的学习效率才能提高上去。

6 如何利用课间回忆学习要点

必须肯定,上课认真听讲是学习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思路必须始终紧跟着老师的步骤走。同时还要善于记笔记,将老师上课讲的一些例题记录下来,或是将重点内容写下来。如果上课有不懂的地方,哪怕是一点点小问题也不能放过,应该立刻在课本上或是笔记本上快速记录下来,课后及时去请教同学或老师。

不管有多少作业,课间的10分钟时间最好不要用来写作业,也不要傻坐在座位上发呆。一定要走出教室,一是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让你的大脑保持清醒。二是利用课间的10分钟时间回忆一下上节课老师所讲的内容,包括都有哪些重点与难点,自己在大脑里再过一遍,加深印象,便于记忆。

学习后的整理也十分重要,千万别等到中考前一两个月才开始整理初三年级的学习重点,因为那段时间试卷、练习、习题和背诵,语数外物化政的作业如山似的都压在你身上,你哪来的工夫整理呢?即便那时候真有时间你也没什么心情了。因此,必须从现在开始,每天整理好刚刚学过的重点知识。记住,一定是每天,万一哪天由于一些迫不得已的原因而造成了耽误,第二天必须及时补上去。否则积压下的问题就会越来越多,等到你意识过来想整理的时候已经力不从心了。

第三章 学习方法

1.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肯定自己、相信自己、是踏向成功之门的第一步,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佚名

1 测测自己的学习倾向

学习倾向对于选择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来说十分重要,下面是一个十分简易的测试自己学习倾向的方法。通过测试,你从中可以联系自己的性格倾向,找到适合自己的一些方法。但任何的方法都不是绝对的,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证明它是否真正的适合于你。

你看到“公共汽车”这四个字,第一个会联想到:

A.交通工具B.车票C.上班下班的情景D.过站不停、冒黑烟

分析:

A.你是个对事务观念有着传统经验反应的人,说白一点,就是说你是个思想比较古板、保守的人。你很喜欢遵守传统的思考方式和经验,也就是说你不喜欢动脑筋去想新的事物,或者去创造新的概念。你应该比较擅长语文、英语、历史、地理等可以汲取古人经验的科目。

B.你是个对事物的本质比较关心的人,像你这种人对抽象的概念有很强的感受力,也很喜欢以思考的方式去探索事物的本质。所以,你很适合去学习哲学方面的科目,对于文学方面的思索,你应该也可以胜任。所以,你如果在数学或是背诵方面的科目成绩不是很理想,你也不要在意,因为你的天赋是在其他方面,千万不要妄自菲薄!

C.你是个很注重学习过程的人,不喜欢单调、死背的学习方式,最好是能寓教于乐,从玩乐中学习。所以,你绝对不要逼自己以填鸭的方式来学东西,更不要和别人比较成绩。成绩的成果到底是否真的就代表一个人的学习效率,这是很难讲的,所以你应该将自己的眼光放得长远一点,不应该只注重眼前的成绩。因此,奉劝你最好去发展自己求知的精神。

D.你是个很喜欢逻辑推论的人,而且是对客观、理性的事实比较有兴趣,所以你很适合去学习有关推论的学科,像数学、哲学、物理、化学等科目。你不但是善于思考,而且有很强的推理能力,因此你不要强迫自己去死背东西。如果你能善于运用联想推理的能力,相信你也可以很有效地学习记忆性的科目。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以上测试和分析,只能作为帮助大家认识自我的一种参考手段,其目的在于强调重要重视个体的差异,千万不能将之当成逃学的借口和偏科的理由。

2 学习方法的简易自测

由于学习方法有很多种,所以也就有很多不同的测量表,如记忆方法测量、阅读方法测量、听课方法测量、注意力测量等。在这里,我们给大家介绍的是一种学习方法的简易自测法,可以先自答,再来评判。只要你用5分钟时间即可了解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否正确。

下面是10个问题,你实际上是怎么做的、怎么想的,就怎么回答。每个问题有三个可供选择的答案:是、不一定、否。请把相应的答案写在题目后面。

1.学习除了书本还是书本吗?

2.你对书本的观点、内容从来不加怀疑和批评吗?

3.除了小说等一些有趣的书外,你对其他理论书根本不看吗?

4.你读书从来不做任何笔记吗?

5.除了学会运用公式定理,你还知道它们是如何推导的吗?

6.你认为课堂上的基础知识没啥好学,只有看高深的著作才过瘾吗?

7.你能够经常使用各种工具书吗?

8.上课或自学你都能聚精会神吗?

9.你能够见缝插针,利用点滴时间学习吗?

10.你常找同学争论学习上的问题吗?

分析:

第1、2、3、4、6题回答“否”表示正确,其他问题回答“是”表示正确。正确的给10分,错误的不给分。回答“不一定”的题目都给5分。最后计算总分。

总分85分以上,学习方法很好。

总分65—80分,学习方法好。

总分45—60分,学习方法一般。

总分40分以下,学习方法较差。

3 如何选择学习方法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学习方法也因人而异,当我们在选择学习方法时,就不妨综合地考查一下自己。

根据不同学科来选择学习方法。各门学科都有其独特的规律,都有其基本的学科结构,因此在学习时要掌握各门学科的基本的知识结构,各个结构又有些什么内容,怎样把它们联系起来。总之,方法的选择要因学科而异。

根据老师的讲课特点来选择学习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老师的授课方式、课堂设计都带有个人特色。有些老师滔滔不绝,满堂讲解;有些老师善于启发引导,注重实际训练;有的老师声高语快,有的老师调低语慢。我们不能顺其自然,听个热闹,而是要跟上老师的思维,动脑筋听,既要理解知识,又要注意领会老师讲课的思想方法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还应根据课堂实际,发挥主观能动性。该听时集中注意力,该记时则要及时记录,该画重点时要随手画上,该思考时要开动脑筋,该讨论时就要积极发言。

根据个性特点来选择学习方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个性不同,则学习方法亦应不同。对性格外向的学生来说,特点是活泼好动,注意力转换快,思维敏捷,反应问题迅速,但坚持性差,因此就不必强迫自己整天埋头复习,应用“交替学习法”,不断变换大脑优势兴奋中心,该玩时就玩得痛快淋漓,该学时就“两耳不闻窗外事”,必要时就用意志来约束自己。而内向型的学生则沉着稳重,感知事物细腻,思考问题有深度、学习认真能持久,但思路不宽,领会知识速度慢。这就应在发挥自己优势的同时,培养自己的发散性思维,开阔视野,拓宽思路,抽出时间多与同学交流讨论。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积极地培养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沟通能力。

根据记忆特点来选择学习方法。记忆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或是机械记忆法,或是形象记忆法,或是理解记忆法,但不管哪种方法,不管采用什么记忆形式,只要能记得牢,效果好,就要加以利用,但是,如果记忆效果不佳,就应忍痛割爱、另择良法。

2.适合初中生的学习方法

小学生有适合小学生的学习方法,初中生也有适合初中生的学习方法,两者之间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如果说在小学只要好好听老师的话就能将学习成绩提高上去,那么到了初中就要在听老师的话的基础上,再创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你才能真正在考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1 如何提高学习效率

请你仔细想一想,什么时候你的学习效率比较高呢?或许你已经说出来了:赶作业的时候学习效率高;考试之前的学习效率高;为应付课堂老师的提问,在课间十分钟,突击时效率高。这是为什么呢?这时的学习任务具体,时间有限,完成任务与否的后果非常的“严重”。因此,这时注意力十分集中,学习效率自然就高。

可是,对于那些软任务,也就是完成与否老师并不追究的学习任务,如预习、复习等,很多人就没有那个积极性了。这是被动学习的一种体现,由于这样的学习缺乏紧迫感,因此学习效率也不可能高。

还有不少中学生学习效率低的原因是学习后从不“停下来,回头看一看”,通常情况下是“只管拉车不问路”,以致于迷失了方向。如果每一天的学习结束后,拿出十几分钟的时间问问自己:今天学习了多少内容?掌握得如何?花了多少时间?这样想一想,查一查,经常对自我进行反思,扪心自问,就可以及时发现学习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及时地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每天进步一点点,滴水穿石,不断渗透,你就会发现,学习本来可以这么简单的,考试想取得好成绩也并非那么的困难。

另外,每天做作业时,记下完成作业所用的时间,第二天上学见到其他同学时,就可以和同学交流一下,问问别人做作业用了多少时间。如果发现自己用于做作业的时间多了,就要分析一下,是自己的知识没有掌握好,还是解题方法太笨,或计算能力太差……经常这样找差距,学习效率也就自然而然地会逐渐提高了。

总之,只要你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思考,不断地反思,不断地肯定自己,又不断地否定自己,并不断地和父母、老师和同学进行沟通与交流,你的学习效率就不可能提高不了。

2 必须遵守的三条学习规律

同学们一定都知道“庖丁解牛”的故事,那个聪明的厨子由于掌握了杀牛的规律,所以牛“解”得又快又好。同样,在我们的学习中也是有规律的,掌握了这个规律,题“解”得也会又快又好。下面是我们在学习当中应该遵循的一些规律:

1.第一遍学习要认真对待

第一遍学习就是知识给我们留下的第一印象,而第一印象的作用带给我们的影响之大是很多同学没有想过的。很多人形容第一印象就是“水泥凝固前的三秒钟”,可见它在我们头脑中所起的关键性作用。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第一遍学习的重要性,千万不要寄希望于错了再改。因为,这不是“错了再改”这么一个简单的概念,而是一个自己并没有意识到的错误。你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这是错误,又怎么去改?一些年长的人把学习的“学”字读成“xiáo”,终生难以纠正,并不是他们不愿改,而是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的错。即使到最后他们知道自己错了,但习惯已经形成,再想改过来也很难了。

2.阶段性复习从“无知”开始

无论大家怎样注意,都难免在第一遍学习时发生错误。阶段性复习时,切不可对这些错误视而不见,而应该像第一遍学习那样审视一切知识。

阶段性复习,不是对原有知识的简单重复,而是在纠正错误,是在加深认识基础上的提高。

阶段性复习时的最好办法就是把自己当做什么都不懂,像第一遍学习那样对旧知识进行再认识,从而达到提高的目的。

阶段性复习的好坏是可以自我感知的。如果你充满了陈旧感,证明你在原有水平上徘徊;如果你体验到了新鲜感,发现了自己过去的错误认知,纠正了错误,加深了理解,拓宽了思路,就证明你的复习是成功的。

3.先易后难逐步启动

体育课上,在正式训练之前,老师会让我们先做几分钟的准备动作。准备动作虽然不是核心内容,却是必要内容。没有必要的准备动作,就不能适应高强度的训练。我们的大脑也和身体其他部位一样,在运作之前也需要作一些适度的准备动作。

准备动作易,高强度训练难。先易后难为的是启动。启动的过程是由易到难的过程。大脑的活动也是这样。每天从易处开始,通过成功后的兴奋,给大脑以激励,会使它启动起来;反之,从难处开始,大脑则容易进入压抑的状态,对学习是没有任何益处的。

掌握了先易后难的启动规律,就应学会编制每天的计划,即每天从易处入手,每天早晨记单词,读课文,回忆昨天的课程,然后再去攻克困难的“堡垒”。

一定要记住,先易后难是我们在求学的道路上必须遵循的永恒规律,理解这一点,对同学们今后的学习将带来莫大的帮助。

3 四个“必须”提升你的助力

学习方法必须因人而异、因学科而异。正如医生用药,不能千人一方。你必须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自己的特点,发挥特长,摸索适合自己特点的有效方法。

1.学习必须注重基本训练。要一步一个脚印,由易到难,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切忌好高骛远,前面的内容没有学懂,就急着去学习后面的知识;基本的习题没有做好,就一味去钻偏题、难题。这种做法的结果只能是欲速则不达,自己很快就会陷入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境地。

2.学习必须勤于思考。初中是一个重要的学习阶段,在这个期间要注意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要尽量避免那种死记硬背,不求甚解的倾向。学习中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一个问题可以从几个不同的方面去思考,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3.学习必须一丝不苟。切忌似懂非懂。例如,习题做错了,这是常有的事,重要的是能自己发现错误并改正它。在初中学习阶段你应该努力培养这种本领。对解题中的每一步推导都能说出正确的理由,每一步都要有根据,不能想当然,马马虎虎。

4.学习必须善于总结。学完一章,要做个小结;学完一本书,要做个总结。为什么要总结?因为不总结,你不可能真正地知道自己都学会了些什么,你也不可能知道自己的学习方法正确与否,你更不可能知道自己失败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或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如果不知道做总结,这次你失败了,下回你还会失败;如果不及时地做总结,这次你成功了,下回却不能保证自己同样获得成功。

3.这样提高成绩最稳妥

要提高学习成绩,最稳妥的做法是以听课为重,但前提是你最好在听课之前将老师要讲的新内容预习一下,否则在老师讲课的时候你将无法与之进行互动。学完之后,千万不要忘了尝试着应用,因为不管你学什么,最终的目的都是以应用为终极目标。通常的做法是及时的复习,将学习的要点加以深入思考和整理,以提高应用能力。

1 听好每一节课

一个学生在中学阶段上课的总数大约有二万多节。如果按每节课四十五分钟来计算,这将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时间数字!学习成绩的优劣,固然取决于多种因素,但如何认真地对待每一堂课则是关键。要取得较好的成绩,首先就必须充分地利用好课堂上的四十五分钟,提高听课的效率。

在课堂上注意力一定要高度集中,全神贯注,这是听好一节课的关键。具体说就是要用好你的脑子,思想上决不能“开小差”。眼跟着老师的手势等直观教具转动;耳听准老师的语言,启发的问题;手随时准备记录,记下主要的内容或问题;口准备随时准确回答老师的提问,或自己提出问题。学习如能达到这种境地,课堂上老师讲的那些知识想从你的脑子旁边溜走都是不可能的。

要想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我们必须从课堂的这些点滴做起。

听课时应做到以下四点:

1.带着问题听课;

2.把握住老师讲课的思路、条理;

3.养成边听讲、边思考、边总结、边记忆的习惯,力争当堂消化、巩固知识;

4.踊跃回答老师提问。

真正的“上课”,就是把自己事先做过或思考过,但又不怎么理解的问题,放在课堂教学的有限时间里去求得解答的线索,然后再去思考更深一层的问题,而要达到这样的学习境界你必须做好预习和复习。

2 预习三部曲

我们常听老师说,某某同学学习习惯不好,这里面除了不良思维习惯以外,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指预习习惯。有些同学,习惯于“上课听老师讲,课后围着习题转,考试之前拼命干”的学习方法。这种缺少预习环节的学习方法,在小学时,由于知识比较简单,没有多少问题暴露出来,一旦升入中学,由于知识量的成倍增长,预不预习,其学习效果就会出现天壤之别。

预习,通常分为三个阶段(预习三部曲)

预习第一阶段:先把教科书通读一遍。在不甚了解的地方作个记号,上课时就针对这些疑点提出问题,直到了解为止。

预习第二阶段:研究课本后的问题或习题。将它们解答出来,上课时将答案与老师讲解的正确答案对照,检验学习的效果。

预习第三阶段:利用参考材料。将没有学过的内容做一番预习,能做到这一步,不仅开阔了眼界和知识面,而且预习的兴趣会迅速增加。

预习时,并不要求你把教材全部弄懂,因为这样的想法也不太现实,但是只要你用心去预习,至少你会发现一些问题或一些疑难点。对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我们对它会产生兴趣,而对于那些难点,我们又会对它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在这种心理状态下听课,精力自然就会集中到新课的重点、难点和疑点上。听课时,目的就会明确、注意力就会集中、思维就会主动。再经过老师的讲解、指点与启发,对知识的领会便可以进入更高的境界。

有一位同学在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时说:“有了预习这一环节做保障,课堂上我很轻松,思维活跃,不局限于老师讲的或书本上的思路。我力求找出问题,想出自己的方法。这样,不仅有利于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还有利于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2 复习三部曲

心理学家认为,刚学的知识在两三天之后遗忘的最多,最好在学到新的内容后24小时之内及时地复习。如果拖得时间过长、积累了很多没有消化掉的知识,再去复习时,就事倍功半了。趁热打铁是最好的复习方法,如果等到铁块已经冷却下来再去打,即使付出再大的努力也无济于事。

一般说来,复习的时间可分别安排在第一次学习后的半天、一天、三天、七天、半个月后,分次进行。不要集中在一个时间内复习,这样做容易疲劳,收不到好的复习效果。开始复习时,次数尽量多些,时间间隔短些,内容可少些,以后再慢慢减少次数,延长时间,扩大复习范围。

课后复习可以分三步进行:

复习第一阶段:把课堂上学过的内容重温一遍。实际上,这只是处于初级的复习方法,很多人都是这样:“点到为止”,不求甚解,但这样做总比一点都不复习要好。

复习第二阶段:把课堂上学过的重点摘出来。整理在笔记本上,这并不需要太多时间,但效果却比较好。

复习第三阶段:做练习题,在应用中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你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一般来说,复习又可分为四种主要方式:

课后复习:上完一堂课或看完一段书后,用几分钟时间,根据老师讲授的内容或这段课文的中心思想,及时抓住重点,加强理解和消化。

临睡前复习:在晚上睡觉前,把一天所学的内容默想一遍,有人称之为“过电影”。这种方法简便易行,有助于记忆。

阶段复习:学完一个章节或几节课后可列出一个提纲,回顾课本的内容,找出每章节的重点,在认识上从分段走向整体。

考试前复习:考试前的复习也是关键的阶段,但最为关键的是保持自己的平和心态。此时复习,应该将书本知识化厚为薄,复习一些最主要的问题。

4.让课堂笔记发挥最大作用

各行各业的从业者在工作的时候都要记笔记,作为学生的我们,不仅要学会做笔记的方法,而且还要重视笔记,让笔记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1 选择自己喜欢的笔记方法

做好笔记,留下一些永久性记录,对于随后的学习和复习都将是非常宝贵的;这种永久性记录有助于克服我们的头脑中记忆和储存知识时的局限性。有些学生理解力很强,虽然能够回忆起所听内容中的大体结构和要点,但其中很多细节都会很快遗忘。尤其在那些涉及图表、数字和公式的讲解课上更是这样。

那么,记笔记到底怎样记才能有助于提高你的学习效率呢?

必须明白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记笔记不是在应付老师的要求,或者是应付老师的检查。记笔记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提高你的学习效率。既然记笔记是为了提高你的学习效率,那么就必须有选择地记,有目的地记。对于自己已经理解的,非常简单的知识就没有必要记,而对于那些难点或老师一再强调的重点必须要记。

千万不要为了记笔记而耽误了听课,因为这也是一种得不偿失的做法。

至于采用什么样的记录方式,是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的,只要对提高你的学习效率有帮助,无论是在课本上记还是使用专门的笔记本记,不管你是正规的书写还是潦草的书写,你自己喜欢而且管用就行,我们没有必要拘泥于笔记的形式。

2 记笔记不是做速记员

做笔记究竟应该完整到什么程度?对这个问题很难简单地做出回答。有的学生对于老师讲的内容逐字逐句有言必录,有的学生只是寥寥数笔,看似提纲挈领,实则信马由缰。这两种方式都是比较极端的记法,第一种记法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不见重点,看似详尽,却使课堂学习本末倒置,可谓得不偿失。第二种记法则完全失去了记笔记本身的意义,随便应付不如不记。

至于哪些内容是应该记下来,哪些是可以省略掉的,对此是很难确定的。

一般说来,对老师讲课的要点、基本理论和公式的解释、说明、推导、结论,基本观点的论点、论据、论证,一些有价值的数据和事实,典型的实例等均应简明扼要地记录下来。特别是要记载教师对某些问题的新见解和思考方法。同时,通过自己思考还可以在笔记上加批注,做记号提示,以便于课后复习和进行笔记整理。

此外,在做读书笔记时,先要将课文读完。在没有把整个段落和有标题的部分读完之前,不要急于动手做笔记。这可以帮你避免把一些并不重要的内容也记下来。

3 整理笔记,使知识条理清晰

在课堂上所做的笔记,往往较杂乱,课后觉得不好用,为了巩固学习效果,积累复习资料,很有必要学会整理课堂笔记,使之成为文字清楚、条理清晰的“导读助练”的参考资料。

对课堂笔记进行整理、加工,其方法与程序大致是:

忆:“趁热打铁”,课后即抓紧时间,对照书本和笔记,及时回忆有关的信息,这是整理笔记的重要前提。

补:课堂上所做的笔记,因为要跟着老师讲课的速度来进行,而一般的讲课速度要较记录速度快。因此,笔记就会出现缺漏、跳跃、简单甚至以符号代文字等情况。在忆的基础上,及时地做好修补,使笔记更完整。

改:仔细审阅笔记,对错字、错句及其他不够确切的地方进行修改,使笔记更具有准确性。

编:用统一的序号,对笔记内容进行提纲式的、逻辑性的排列,注明号码,梳理好整理笔记的先后顺序,使笔记具有条理性。

分:以文字(最好用红笔)或符号、代号等划分笔记内容的类别。例如,哪些是字词类,哪些是作家与作品类,哪些是课文分析类,哪些是问题质疑、探讨类,哪些是课后练习题解答类等。为分类摘抄做好准备,使笔记具有系统性。

舍:省略无关紧要的笔记内容,使笔记具有简明性。

记:分类抄录经过整理的笔记。同类的知识,抄在同一本子上,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