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哲学智慧六讲(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7 12:46:09

点击下载

作者:张伟胜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人生哲学智慧六讲

人生哲学智慧六讲试读:

自序

笔者在多年前曾为大学生开设过一门叫作《东方哲学智慧》的公共选修课。课程主要介绍和阐述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儒、释、道三家的一些超越时代的思想精华。开课初衷除了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外,也希望能为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发挥一点积极作用。课程开始后,受到了学生的欢迎,该课程的讲义在几经改写之后,也于2006年由浙江大学出版社以《传统人生哲学智慧散论》的书名公开出版。

后来,考虑到原课程牵涉到的历史知识和古代典籍非常多,而作为选修课的多数学生在这方面的基础与修养又相对较差,想要在非常有限的课时内,展开系统详细的有效教学确实有些困难。所以,每次课程结束以后,师生心里总是感觉意犹未尽,但又没有好办法来解决这个矛盾。鉴于此种情况,在开课数年之后,笔者主动申请停开此课,希望另外开设一门内容有些相近、集中讨论人生哲学智慧方面的新课程来代替它,以对年轻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供一些启发、引导和帮助。学校对此非常赞赏与支持。于是,在经过一段时间认真准备的基础上,笔者从2010年开始,为本校的本科生开设了《人生哲学智慧》这门课程。几年下来,该课程的教学工作卓有成效,在修课学生中反响不错。2013年,学校把这门课程列为校级视频公开课建设项目。2014年,经过专家评选,该课程又被选定为浙江省高校德育精品选修课重点资助建设项目。现在,课程建设工作进展比较顺利,课程资源网络平台已经开通,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教学资源正在不断地得到充实完善。作为课程建设的成果之一,现在笔者将视频公开课的讲稿,以《人生哲学智慧六讲》之名,交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公开出版,以期专家批评指正。

本书内容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宗旨,围绕“人”与“人生”这个核心主题,主要从哲学的维度与层面,对“人的本质”、“人生理想”、“人生境遇”、“人生价值”和“人生艺术”诸方面内容,分六讲展开讨论。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本书既非纯粹的学术专著,亦非规范的课程教材,而是一个视频公开课的讲义文本。由于视频公开课既要面向在校大学生,还要面向社会公众,所以,在设计和撰写讲课文本时,必须特别注意协调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尽量做到将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相对独立的专题讲授有机统一起来,努力追求思想内容丰富而深刻、观点阐释鲜明而准确、语言表达精练而优美的理想境界。虽然通俗性也是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既然本课程定位于从哲学维度与层面讨论有关人与人生的系列问题,那么,课程的理论深度和内在的逻辑结构当然还是要有所讲究的,讨论中有些哲学思辨的色彩肯定也是免不了的。为此,数年来笔者殚精竭虑,文本至少十易其稿,试图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量照顾到大多数读者的接受习惯和审美倾向,希望大家能在轻松愉快的阅读过程中,分享一些思考与领悟的乐趣,获取一些有益的启迪与帮助。至于最终效果如何,只能留待读者们去评判了。张伟胜12015年6月第一讲 人与人生

我们现在开始要讲的课程,叫作“人生哲学智慧”。什么叫人生哲学智慧?顾名思义,“人生哲学智慧”就是从哲学的角度来审视和领悟我们的人和人生,或者说,是在人生当中发现、澄明与运用哲学智慧。为什么要讲人生哲学智慧呢?因为虽然每个人都拥有人生,但未必每个人都拥有智慧,尤其未必拥有人生的大智慧——哲学智慧。一、智慧难得

按理来说,我们人类早就已经进化成了世界上最高贵、最有智慧的生命形式。可事实上,我们不难发现,至今为止,每个人在他生命展开过程中,并非真的都表现得有多么高贵并富有智慧。相反,有些人,特别是某些自认为高人一等的自鸣得意之人,常常显得那么卑劣而愚蠢。

人的这种高贵和智慧、卑劣和愚蠢,并不一定与人的出生、地位、名望、财富、权力、学历等被世俗社会认为最重要的那些东西有多少关系。我从不相信那些站在世俗社会巅峰上的人,一定比别人更高贵、更智慧。

非常奇妙的是,人的许多外在的东西可以“装”,而智慧这东西是内在的,还真没法“装”,越“装”越不像。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最大的智慧也许正是不“装”。不“装”就是“本真”,就是“自然”,就是“本来面目”。自然是最伟大的,因为它无所不包,无所不容,无所不能。人本身就是自然的伟大作品,就是自然的一部分,是自然进化的一种高级形态。人类社会的演进就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人产生于自然,必然离不开自然,受制于自然。面对自然,人唯一要做的就是认识自然,顺应自然,按自然规律生存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人如果懂得效法自然,真正拥有“自然”意识与品性,他就拥有了人类的最高智慧。因此,我们并不需要迷信某些特别能“装”的各类“明星”式的人物或者所谓的“成功人士”。他们可能很幸运地成了“明星”或“成功人士”,但这并不一定能够证明他们比别人更有智慧。

显然,人们的智慧是有差异的。这个差异还可以非常大。但有一点大约是共通的,无论人们的智慧差异有多大,人们仍都渴望自己能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最好能够成为一个有大智慧的人。虽然有很多人并不一定非常明白智慧是什么。

我愿意相信,人们的这种渴望是很真诚的。道理很简单,经过千万年的发展,人类已经充分意识到,智慧是唯一能够配得上“人”这个尊贵称号的内在品质。以我个人的领悟,我觉得无论是人与动物之间的差异,还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最根本的就是智慧的差异。人之所以成为人,不就是因为人有智慧吗?人倘若没有智慧,与动物又有何异?

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很复杂,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更复杂,但智慧的差异是决定性的。为什么有的人成了圣人、贤人,而多数人只能是凡人、庸人。圣人、贤人与凡人、庸人之间的差异,不就是因为智慧高下的不同吗?我们之所以景仰圣贤,不就是因为他们出类拔萃的非凡智慧吗?为什么有些人几乎拥有了世上所能拥有的一切,可他们并不为人称道,令人敬重?为什么有些人似乎生前一无所有,死后却能青史留名,引人膜拜?难道不主要是因为智慧的差异吗?

既然智慧如此重要,那么我们自然就会追问:“什么是智慧?”

提起智慧,常常给人以高深莫测的感觉。就我们日常生活所见而言,对于什么是智慧的问题,似是而非的理解确实也是相当普遍。例如,有人误将知识当作智慧。其实这不对。知识来源于学习,智慧来源于思悟。有知识不等于有智慧,知识多不等于智慧高。现实生活中,知识虽多却很愚蠢的人不是一个两个。真正有智慧的人当然会爱知识,但他更关注的却是如何对待自己的知识。再如,有人误将聪明当作智慧。其实这也不对。聪明只代表人的感觉敏锐,反应快捷,但聪明的人不一定有智慧。有时聪明与智慧似乎只有一纸之隔,但有时聪明与智慧可能相距千里。一个人有没有智慧或者智慧高不高,并不取决于他有多聪明,而取决于他有没有发挥和利用好自己的聪明才智。

说到这里,为了便于后面围绕人生哲学智慧这个主题展开讨论,我就试着先给“智慧”这个概念作一点自己的解读。

在我的观念中,所谓智慧,是指人在其生命展开过程中,追寻万事万物真相并用它来造福于自己和人类以至所有生命的意识、悟性与能力。它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含义。

第一,我们所说的智慧是人的智慧。智慧不是某种离开人的生命而独立存在的神秘现象,而是人所特有的、蕴涵于人的生命展开过程之中的精神现象。人的智慧固然与天赋有关,但它并非完全来自于天赋,更多的是来自于个体生命对自我、他者及其关系的长久思虑与深刻领悟。

第二,智慧是人的高级精神境界。在人的生活中,智慧体现为人对待自我与外部世界之关系的观念与态度,以及独特而优越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高超的洞察能力、领悟能力、判断能力、选择能力和行动能力。智慧是主体的意识内涵和能力素质的综合呈现。它既是内在的,又是外显的。

第三,智慧代表着人的崇高价值取向。智慧不是一种空洞抽象的意识与能力,这种意识与能力是与具体丰富的价值观念体系相联系的。寻求真理是智慧的先导,运用真理去造福自己与整个人类以至所有生命是智慧的本义。只有当人把高超的意识与能力和崇高的价值理念融为一体并将其付诸行动时,才能成就真正的大智慧。

哲人或智者通常具有一些共同的基本特征:一是视界高远,胸怀宽广。智者必得高瞻远瞩,有全局意识、系统意识和历史意识,其思想纵横贯通,无远弗届,识见高明,气度超凡,通常是具有宇宙情怀和终极关怀的人。二是眼光深邃,洞察本质。智者识人格物,力求透过纷繁复杂的表象而直达内在的本质,溯流达源,实事求是,析果归因,审其所以,见微知著,见常知变,思悟独到而深刻。三是众生为念,慈悲为怀。但凡智者,安身立命,时时处处皆以众生为念,悲天悯人,乐善好施,敬天重地,爱人惜物,断无暴殄天物残害生灵之心。四是处世有方,言行有度。智者之为智者,必是深明大义,人情练达,刚柔相济,方圆相宜,进退有据,谨言慎行,明善恶之分,知得失之理,绝不会口无遮拦,胡言乱语,恃能而骄,恣意妄为。

由于智慧与智者具有这样一些特性,所以,在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智慧和智者特别推崇,在人们心目当中的地位也非常神圣与崇高。自古以来,三教九流,各家各派,虽各尊其说,各宗其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在智慧与智者问题上的看法与态度却是不约而同的。他们都把拥有大智大慧、造福世间的人看作是真正的哲人或智者。例如,佛家把获得大智慧叫作“觉行圆满”,把智者称为“佛陀”;儒家把获得大智慧叫作“德行圆满”,把智者奉为“圣人”;道家把获得大智慧叫作“性命双修”,把智者尊为“真人”。

历史千秋万代,智慧深不可测。人生哲学智慧是一门既极高深又直通生活的大学问,值得我们领悟的东西很多。由于课程本身的容量有限,我们无法细细铺陈,面面俱到,只能选择一些我们认为特别重要的内容,如人与人生、人的本质、人生理想、人生境遇、人生价值、人生艺术等问题,分成六讲来作一点粗浅的讨论。因笔者阅历有限,学养不深,谬误之处,在所难免,故恭请大家批评指正。二、认识你自己

讲人生哲学智慧,自然离不开人与人生。

我们都是人。我们都有自己的人生。可我们是不是真的都知道什么叫作“人”?什么叫作“人生”?

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生而为人,从生到死几十年,虽然似乎一直在做人,但是,自己是怎样的人?应该怎样去做人?把自己做成怎样的人?对于诸如此类的问题,却从来不曾做过认真的思考,更谈不上清楚明白。甚至有些人会问,思考这样的问题有意思吗?想或不想,我不都是人吗?人怎么活还不就是一辈子呀?

话是这么说,可我们仔细想一想:人和人都一样吗?好像一样,好像又不一样。其实,只要我们稍微注意观察一下周围的人,就不难发现,人与人确实不一样。有的人,志向远大,理想崇高,一旦立定人生目标,便勇敢前行,百折不挠,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该要什么,能要什么,且无论最终结局如何,都能坦然面对,无怨无悔。而有的人,却是胸无大志,目光短浅,人生无目标,行动无原则,人云亦云,人趋亦趋,无所追求,也无所成就,观其一生,可以说是稀里糊涂地来到这个世界,又稀里糊涂地离开这个世界。

即使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平凡人,我们既没想过要成贤成圣,做万世师表,也没想过要做英雄好汉,建千秋功业,但总也不至于想做一个稀里糊涂的迷糊蛋吧?如果我们有心让自己明明白白地在人世间走一趟,那么是不是应当在忙碌之余,静下心来,好好去想想某些平常无暇顾及或不太去想的问题呢?比如“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往哪里去?”“我来做什么?”“我该怎么做?”等等。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经借助“神谕”告诉人们,人生的主题就是“认识你自己”。我非常钦佩和赞赏苏格拉底所说的“神谕”。人的生命过程,首先就是一个不断认识自己的过程。一个人如果连自己是谁都没搞清楚,我们还能指望他搞清楚什么呢?所以,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究其一生,首要使命非“认识你自己”莫属。我们在上面提到的这一系列关于人生的问题,也正是关于“认识你自己”的问题。我们这门课程的目的和任务,就是试图通过多维度与多层面的讨论,从人生哲学的高度来“认识你自己”。

可能有人会问:“认识你自己”很难吗?谁不认识自己呀?我猜,大概有不少聪明人也会这样想。

然而事情真的是这样吗?

苏格拉底在古希腊被公认为是全雅典最聪明、最有智慧的人。可他偏偏认为自己最大的智慧就是知道自己的无知。于是,他就用自己独特的“辩证法”,通过对话,去不断地向那些“聪明人”请教,希望能够达到“认识你自己”的境界。然而,结果却令苏格拉底极为失望,事实上没有人能够告诉他任何关于人生的真相。

这个故事背后隐喻的是什么呢?就是许多人看起来似乎很聪明,但实际上他们并不一定真的知道自己是谁。因为人们对“自己”好像太熟悉了,甚至到了“熟视无睹”的地步。人们乐于把所有的精力都用于关心和追求身外之物,诸如名利地位一类的东西,以满足“自己”各种无穷无尽的欲望,结果反而把真正的“自己”给遗忘了。当我们真正深入追问“人与人生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时,看到的常常是一张张陷于迷惘与困惑之中的脸。三、困惑与迷思

作为“人”,我们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生物呢?面对“自己”,我们是不是会感到一种莫名的无知与惶恐?

首先,人作为一个类,呈现出的面貌是令人困惑的。

人是智慧生物,却常有愚蠢之举。一方面,迄今为止,人在已知的宇宙空间里是最高级的智慧生物,因而向来自豪地以万物之灵长自居;但另一方面,作为地球生物圈食物链最高端的主宰者,人类又利用无与伦比的强大力量,以无序竞争、自私自利的方式追逐各自的狭隘利益,结果导致了生态系统的破坏,无数物种的灭绝,反使自己的生存家园濒临前所未有的危境。常识告诉我们,人的生存是依赖于这个世界,依赖于这个生物圈的。如果这个生物圈被破坏了,所有的生物都被灭绝了,那对我们人类来说意味着什么呢?那会是一个怎样可怕的结局?

人是文明的创造者,又是文明的毁灭者。我们也许觉得现代人类的文明非常伟大,但我们可知道,在数千年历史长河中,人类曾经创造过很多灿烂辉煌的文明。然而,这些文明现在大多消失了。人类千辛万苦创造了伟大壮丽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却又因为无知和无情,一而再再而三地破坏与毁灭着自己的文明。

人似乎无所不能,又好像极其无能。凭借越来越发达的科学技术,人的视野伸展到了一百多亿光年远的浩瀚宇宙,触角伸向了一万多米深的神秘海洋。人甚至试图通过克隆自己而冒昧扮演造物主的角色。看起来人类几近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然而,面对危害人类生命的小小微生物,人又常常感觉惶恐不安,束手无策。当人类上天入地大显身手的同时,人类对于自身的秘密却依然知之甚少。

人类因多元而精彩,又因争斗而悲惨。各种各样的民族,大大小小的国家,五彩缤纷的文化,或相互融合,或相互碰撞,既相继开创出精彩绝伦的世代文明,又自导自演着相互残杀的人间惨剧。纵观人类发展史,和平与战争同行,仁爱与屠杀同在,一边上演着喜剧,一边上演着悲剧。人有时候美得像天使,有时候却丑得像魔鬼。

其次,人作为一个个体,对自我生命的认知、对人生状态的把握也常常陷于迷思。

谁都知道人生难得,谁都希望自己能够幸福快乐地度过一生。但希望虽好,结果未必如愿。痛苦与无奈,矛盾与纠结,总是与生俱在,挥之不去。比如说,年少时,我们都盼着日子过得快一点,自己也可以长得快一点。等到老了,我们又哀叹日子过得太快,祈求岁月的步伐能够放慢一点。仿佛昨日还是发如青丝,脸如满月,今日一梦醒来,却发现早已发如霜雪,满脸沧桑。一切似乎就在眼前,转瞬却全都随风而去,人生已入风烛残年。健康时,多少人挥霍身体,以命搏钱;生病时,才知健康无价,宁愿以钱换命,哪知病入膏肓,醒悟太晚!人啊,面对过去,常常心生懊悔;面对未来,充满焦虑渴望;身处当下,却又虚度年华。这是一种怎样的心态啊?!人有时候觉得自己很幸福,有时候又感到自己很痛苦;喜欢自由却总是得不到自由,不愿意被奴役却常常被奴役,盼望生活道路一帆风顺却总是崎岖坎坷命运多舛;活着时仿佛永远不会死去,死到临头了,又仿佛从未活过一般。我们时不时会有恍惚之感,好像自己处于一种混沌迷茫的生存状态:我究竟是活在过去呢,还是活在当下,抑或是活在未来?就像那庄周梦蝶一般,究竟是我在梦蝶还是蝶在梦我?

我们从小就有许多美好而崇高的理想,而又常常被现实生活折腾得遍体鳞伤。明明知道我们是赤条条地来到这个世界,又会赤条条地离开这个世界,来也空空,去也空空,但有多少人偏偏又是如此的贪婪成性,恨不得把整个世界都占为己有。有的人,做梦都想发财,可到头来仍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有的人,从来不做发财梦,可偏偏天上掉馅饼,砸到了他头上!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有的人,已届耄耋之年还在兢兢业业;有的人,正当花样年华就走上了轻生之路。一切的一切,看起来是那样的怪异迷离,那样的不可思议,那样的令人难以捉摸而不知所措。

这就是令我们无限困惑而陷于迷思的“人”和“人生”。

人为什么会这样?人生为什么会这样?人为什么会矛盾纠结甚至人格分裂?人为什么常常感叹既看不懂自己,也看不懂这个世界?人为什么老是事与愿违?真的冥冥之中有某种神秘的力量在操控着我们的命运吗?我们应当怎样看透生与死?我们应当如何对待得与失?我们应当怎样选择取与舍?人生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是从哪里来的?这些问题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我们怎么去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怎么去认识这些问题?我们怎么去解决这些问题?

我们每个人在一生中,都将身不由己地经常面临这些问题的一再拷问。如何回答这些问题,决定着我们成为一个怎样的人,走一条怎样的人生之路。所以,作为一个有思想和行动能力的人,我们不得不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并作出自己理性的判断与选择。四、学习者与思想者

人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那就是好奇心。好奇心是人最深层的本能之一,也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原动力。人对于自己不知道的东西,总是怀有一种强烈的探索意向。爱追问,是人类最为独特的天性。人一呱呱坠地,来到这个陌生世界,还没学会讲话走路,就开始用好奇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世界。孩童时期,是人的一生中最喜欢提问题的阶段。有时候大人甚至会被小孩问得心烦意乱。为什么?因为别看小孩子好像啥也不懂,但他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一直会问到大人张口结舌答不出来还不罢休。孩子最好学,而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追问的过程,是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回答问题的过程。

当然,同样是问,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表现。比如说,有些人一碰到问题就喜欢问别人。这种人学习的欲望非常强烈,不知道的他想知道,不懂的他想问懂。他通过向别人学习,向书本学习,向自然学习,向社会学习,不断地向外探求,并将得到的各种知识内化到自己的知识结构当中去,变成自己的知识。我们把这种爱问别人、爱向外寻求知识的人,称为学习者。

非常可惜的是,很多人的学习到此为止了。他们满足于不懂就问,满足于对新鲜知识的了解与拥有。但从人类的本质来讲,更重要的应该是学会问自己。会问自己的人,不仅是一个学习者,更是一个思想者。有没有思想,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我们如果注意观察,就会发现,其实许多动物也是会学习的。学习不仅仅是我们人所特有的一种能力,也是许多动物都有的能力。人之所以比动物更高级,是因为人不仅会学习,而且还会思考。许多知识,虽然书本上都有,可能老师、长辈也会跟我们讲,但真正领悟这些问题,还得要靠自己的思想,要自己去思考。

我们这个课程讲的是“人生哲学智慧”,我们讲人与人生,不仅是要让大家了解“人是什么”、“人怎么样”这样一些知识性的东西,而且更希望每一个人都能运用自己的思维能力,去追问与领悟更多的“为什么”、“应当如何”等问题。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是一个有思想的人,如果我们要展示一般动物所没有的那种被我们称之为“人性”的东西,我们就要对所见所闻的各种事物进行不断的追问,善于对所做的各种事情进行深刻的反思。无论是非善恶、成败得失,只有对自己的人生经过全面的关联与审视,深刻的追问与反思,然后对其因果关系或多或少有了一些领悟,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未来人生,我们的人生才会散发出智慧的光芒,我们才能赋予自己的生命以人性的尊严。

正如苏格拉底讲的那样,未经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因为未经审视的人生没有任何的思想含量,因而也没有任何的人性色彩,这样的生命状态与动物的生命状态没有任何的本质区别。审视的过程,就是一个追问与反思的过程,就是一个思想的过程。我们把从事这样一种思想活动的人叫做思想者。

有智慧的人,首先是一个学习者,但更是一个思想者。而拥有大智慧的人,必是其思想的高度与深度皆超越凡人者。五、“是”与“应当”

人的一生可能遇到的问题难计其数,但概括起来,大概就是两类:一类关于“是”的问题,一类关于“应当”的问题。

什么叫作“是”?这里所讲的“是”,是指古汉语里表示“事物本身”的那个“是”。我们中国人对“实事求是”这个成语应该不会陌生。“实事”就是指各种各样的客观事物,“是”就是指客观事物的真相,“求”就是去研究、去认识。“实事求是”的意思就是我们人类通过自己的社会实践活动,获得对客观事物的真理性认识。

认识事物的真相属于科学问题。科学的功能就是追求事实真相或科学真理,获取对万事万物本来面目的正确认识。也就是说,作为科学研究,我们所追求的境界,就是客观事物本来是什么样子的,反映到我们人的头脑当中来,它就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我们的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本身应当是相符合、相一致的,是“如其所是”。所以,我们把对这一类关于“是”的问题的追问,称为科学之问。

科学之问,包括三个最基本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我们讲人生哲学智慧,首要前提就是要回答关于人与人生的这几个问题。

那么,是不是当我们把关于人与人生的这几个问题都弄明白了,人与人生的困惑与迷思就全解决了呢?没有。还有一个层次更高的问题。其实,在我看来,苏格拉底关于人的“神谕”并不完美。因为它对人与人生的目的和任务只是说出了一半,后面应当还有一半,而且后面这一半比前面的那一半更为重要也更为困难,那就是“做好你自己”。只有在“认识你自己”的基础上进而“做好你自己”,人与人生才是圆满完美的。

我们在现实生活当中,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有些事情我们都知道,都了解,这个事情如果叫我们去做,我们也完全有能力、有本事去把它做成。然而问题在于,我们能做的事情是不是值得去做呢?是不是应当去做呢?能做的事情就一定是有用的吗?一定是可以做的吗?当我们面对多种可能性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去选择?根据什么去选择?选择的尺度是什么?更确切地说,我们应当按照什么样的价值准则或价值标准去做人做事,才能平衡、协调好自我与他者的利益关系,从而使我们的选择富有意义与价值呢?

什么叫“应当”?所谓应当,是指应事得当,即为人处事要以最恰当、最合适的态度、方式和尺度去应对。而无数的历史经验与事实告诉我们,最让人们感到困惑与迷惘的,恰恰就是这个问题。因为,在很多时候,我们不知道如何选择才是正确的,是“如其应当”的,从而能使我们感觉到,我们的选择与我们所拥有的人之为人的人格尊严是相称的、相匹配的。所以,我们对此不得不进行更多的追问与反思。

在哲学视野下,我们把对这一类是否“有用”、是否“值得”和是否“应当”的问题的追问,称为价值之问。价值之问,最基本的问题是“有用吗?”“值得吗?”“应当吗?”

我们讲人生哲学智慧,就是要在科学之问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价值之问,对人与人生的一系列基本问题进行深入的追问与反思,以达到“认识你自己”、“做好你自己”的人生目的。六、千年不变的经典问题

人生在世,基本使命就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人生智慧也正蕴涵其中。人只有真正把自己认识清楚了,才谈得上对这个世界形成正确的认识,然后才有可能去适应世界并有效地改造世界。

每个人认识人的方法和视角会很不一样。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视角、用不同的方法去认识,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由此形成各种各样的有关人的知识和学问。所有的社会科学都与人有关,都是从不同的层面或者不同的角度对人做出的认识和反映。这些认识和反映,有些是流于表象的、浅层次的;有些是深层次的、本质的,是关于事物真相的。我们讨论人生哲学智慧,主要不是以科学的方法,从人的生理层面或物质层面去认识人,而是以哲学的思维,立足于人的精神层面,来讨论人与人生的相关问题。

根据人所处的精神层面的差异,我们可以把不同的人区分为愚痴之人、感性之人、理性之人和觉悟之人等不同层次。愚痴之人,是精神层次最低的人。这类人,严格地讲其实他们是没有什么真正的属人的精神世界的。这类人,大都属于大脑具有先天或后天残疾的人。感性之人,层次也不高。面对和处理各种问题的时候,支配他们言语行为的主要是感觉。这类人,待人处事往往非常情绪化,凡事跟着感觉走,不爱动脑子。理性之人,相对来说精神层次就比较高了,对人对事都喜欢问一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他们看起来冷静而理智,善于用科学的态度与方法去认知和处理各种问题,长于思考,工于算计。最高一个层次是觉悟了的人。什么叫作觉悟了的人?就是他对于我们这个世界,对于人和事物的真相,都已经了如指掌。人和事物的本质、特点和规律是什么,过去、现在和将来是怎么变化的,他都已经知道了,都已经悟透了。觉悟者不仅知道人是什么,而且他还知道人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到了这样一个境界,用孔夫子的话来讲,是已经到了“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了。这种人非常了不起,也极其难得,也许要数百上千年才能出一个,属于人中龙凤,圣贤之辈。

无论我们现在处于哪个精神层面上,如果希望自己能够像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一样活着,就要努力去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去探究一些人与人生的根本问题,在忙忙碌碌的世俗生活之余,多一点对自我的终极关怀。

我们需要关心的事情总是很多很多,但从根本的意义上来讲,还有什么比我们人本身更值得关怀的事情吗?我想没有了。懂得这个道理,我们就算窥见了人生哲学智慧殿堂的大门。

关于人与人生,究竟有哪些具有哲学意味的根本性问题呢?概括起来,最为经典的大约就是以下几个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往哪里去?”“我来干什么?”“我该怎么干?”“我应当成为什么样子?”“我应当拥有怎样的生活?”

所谓“我是谁”的问题,其实问的就是“人是什么”、“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的问题。这是人生哲学最根本、最核心的问题。这个问题关乎人的本质,内含着人与动物、肉体与灵魂的关系,体现的是对人的人格尊严的拷问。它告诉我们,人虽然脱胎于动物界,但人超越了动物界,真正意义上的人应当是一种具有人格尊严和高贵灵魂的高级生命。

所谓“我从哪里来”、“我往哪里去”,问的是“人的故乡在哪里”、“人的归宿是什么”的问题。这些问题关乎人的生与死,内含着人和自然、人与宇宙的关系,体现的是对人生的终极关怀。它昭示我们,人来自于自然,最后要回归于自然。自然,既是我们人的故乡,也是我们人的归宿。人与自然本来就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所谓“我来干什么”的问题,问的是“人生目的”、“人生理想”、“人生信仰”的问题。这些问题关乎人生的目的与希望,内含着理想与现实、物欲与信仰的关系,体现的是对人生的自我期许。它警示我们,人生在世,总得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干什么、为了什么,什么才是支撑我们生存与生活信念的内在动力源泉。

所谓“我该怎么干”的问题,问的是“人生境遇”、“人生命运”、“人生价值”的问题。这些问题关乎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内含着个人与社会、自我与他者的关系,体现的是对人生的态度与尺度。它提醒我们,为人处世,应当明白人生到底是怎样一个过程,应当如何去面对这个过程,依靠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尺度去掌握或改变自己的命运。

所谓“我应当成为什么样子?”“我应当如何活着?”的问题,问的是“人生艺术”、“人生境界”的问题。这些问题关乎人生的自由与幸福,内含着人与自我、沉沦与超越的关系,体现的是人生的精神境界,揭示的是人生真谛。它召唤我们,要想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就应当、也可以从动物界当中超越出来,在人生过程中实现人的心灵升华,从而过上富有诗意、美感与价值的生活,使自己成为一个自由与幸福的人。

总之,人是一个来自于自然又超越自然的智慧生命,人的一生应当就是一个不断认识自我、超越自我,从自我走向他者、从必然走向自由的过程。

我们汉字中的“人”字,形象就像一座山。一个人如果能够顶天立地站起来,他就是一座“人性之山”。或者说,我们所谓的“做人”,其实就是在攀登这座“人性之山”。人本来是一个山脚下的动物,与其他动物没有什么根本区别。但是,人之为人,却不甘于永远与在山脚下徘徊的动物为伍。我们是智慧的生命,所以我们向往山顶上的风景。尽管通往山顶的是一条崎岖小道,只要我们愿意努力,我们总能一步一步地向着这座高高的“人性之山”攀登。也许我们永远到不了“人性之山”的最高处,也许我们永远无法目睹山顶上的壮丽风景,但是,当我们站在人生的每一个高处,去追问人生面临的每一个问题,反思人生的每一次言行举止时,我们就可以问心无愧地说,我一直在努力认识自己,认真谱写人生华章,争取做一个富有人生智慧的真正意义上的大写之人。

人与人生的根本义蕴,想来莫过于此。第二讲 人的本质

在第一讲中我们说过,讨论人生哲学智慧的首要任务是“认识你自己”。而“认识你自己”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我是谁?”对“我是谁”的探究与回答,必然会引发一系列更多的关于人和人生问题的追问与反思。“我是谁”的问题,是所有关于人生问题的奠基石。一、在野兽与天使之间

关于人的本质,曾经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人一半是野兽,一半是天使。”于是乎,有人问我:“此话可当真?不是开玩笑?哪一半是野兽呀?哪一半是天使呀?”这个问题挺有意思,但说起来可能真的有点麻烦,三言两语很难回答清楚。所以,我们不得不耐心地从头说起,并希望自己能尽量说得通俗易懂一些。

科学和哲学常识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形态。任何物质形态又都具有质与量的属性,是质与量的统一体。一个事物的质,就是构成该事物的全部要素及其内在联系。一个事物的本质,则是构成该事物的根本要素及其内在联系。依此类推,人的本质就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根本要素及其内在联系。它是能将人与其他事物区分开来的内在规定性。

上面这段具有哲学特色的语言,听起来颇有点绕口令的味道。它想表达一个什么意思呢?用通俗一些的语言来说,它的意思大概是这样:我们每一个活生生的人,像所有其他事物一样,也是由某些要素组成的。概括起来,人有两个最根本的要素,一个是肉体,一个是精神。肉体是自然造化赐给我们的先天之物;精神是通过学习、生活和实践才形成的后天之境。人的肉体和精神这两个根本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人的精神必须依附于人的肉体,离开人的肉体,精神无从产生与活动。而当精神一旦形成,人的肉体又要反过来受精神的支配。如果把精神抽离掉,那么活生生的人也就不复存在了。所以,我们才说肉体和精神是人的生命形成的两个根本要素。它们之间的有机联系构成一个现实的人的生命实体。

作为人类学意义上的人,肉体生命与精神生命缺一不可。有肉体而没有精神是纯粹的动物,充其量只能算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人。因为这种人没有属人的精神世界,所以也被指称为“人形动物”、“行尸走肉”。有精神而没有肉体是虚幻的神明,是宗教神学意义上的神。任何一个健全的、现实的、有生命的人,都应该是肉体生命与精神生命的有机统一。

人与一切动物生命一样,有肉体、有本能。肉体与本能,是动物的自然属性。我们把这种自然属性称为物性。动物俗称野兽,所以物性也称兽性。人有物性,意味着人首先是动物,因而先天就有着兽性与本能。人虽然在进化过程中尾巴消失了,但和肉体联系在一起的所有兽性与本能是与生俱来、与死俱灭的。只要人的肉体还存在,人的兽性是不可能被彻底消灭的。人与自己的母体——动物——之间的脐带从来没有、也永远不可能真正一刀两断。承认这一点是认识和理解人的本质的重要前提。

但是,人之所以成为人,并不是因为人有肉体,而是因为人有精神。人们通过自己的努力,逐渐克服自身兽性,从而使自己从纯粹的动物界中超越出来,并最终成为具有精神世界的特殊的高级智慧生物。我们把这种人的自为属性称为神性。凡是真正的人,皆有神性。神性是人与其他一切生物的根本区别之所在,因而也是人的本质之所在。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本质,完全取决于他有什么样的精神世界。

肉体和精神是人的两种根本要素。我们把这两种根本要素的有机统一体称为“人”。物性和神性则是形成人的生命的两重基本属性。我们把人的这两重基本属性的有机统一称为“人性”。

除了肉体与精神这两重最基本的属性之外,人还有一种非常重要的固有属性——社会性。人是一种群居的社会性动物。从一生下来开始,人就处于某种特定的社会环境之中,并在其中成长起来。与之相应,人的精神世界的形成与发展,必然会烙上深深的社会印记。没有任何人的生存与发展能够游离于这个社会,也没有任何人的精神世界能够与社会完全无关。无论喜欢不喜欢、自觉不自觉,所有人都是在自我与他者的联系互动中完成其生命过程的。人影响与改变着社会,社会也影响和改变着人。人的精神世界,就是所有这些联系与互动,在人的心灵上的投射、积淀与重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认为,人就其本质而言,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对上述关于人的认知,作一个简要的小结了。我把它们概括为三个基本关系式:(1)人=人的肉体+人的精神+两者的有机联系;(2)人性=人的物性(天性)+人的神性(习性)+两者的相互影响;(3)人的本质=人的精神世界(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在这三个关系式中,最关键的是人性关系式。要理解人的本质,必须首先正确理解人性问题。在人性关系式中,物性和神性这两个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具有此消彼长的关系。物性与神性的此消彼长,必然会使人性发生相应的变化。所以,人性、物性、神性,三个都是可变量。一个人的物性越多,他就离野兽越近,离天使越远;一个人的神性越丰富,精神世界的层次品位越高,他就离野兽越远,离天使越近。

也许,正因为人们觉得,具有神性的人与宗教神话中的天使最相像、最接近,却由于人的身上毕竟还有或多或少的兽性存在,因而无法成为真正的天使,才发出了“人,一半是野兽,一半是天使”的叹息。现在我们明白了,这个说法其实只是一种比喻,它象征着人来源于动物又超越了动物,向往并接近着“神”但又成不了神的真实境况。所以我们说,人既不是野兽,也不是天使,人永远只能游走在野兽与天使之间。二、“性相近”与“习相远”

既然人的精神世界是后天形成的,那么,人的本质自然也是人在生存与发展过程中,随着自我与他者之间的互动,形成并发展变化而来的。

在肉体与精神的关系上,肉体是精神得以产生的前提之一。没有肉体就不会有精神。在精神产生之前或者在精神失去之后,“人”作为一个生物学意义上的人,其一切行为(包括人对外在世界的种种好奇与探索、人对外在世界给予的各种刺激所作出的反应)都仅仅出于肉体的天然需要所引起的物性或本能。从人类学意义上说,这样的人与其他动物并无本质区别。

当人的肉体本身(特别是脑组织结构)发育到一定程度,人的主观意识在人的感觉器官与外在世界的交往接触中开始逐渐形成。此时,人不再仅仅对外在事物感兴趣了,他同时又对自我产生了兴趣。人自觉地意识到了自己与世界的关系,意识到了“我”的存在,意识到了“我”与其他事物的不同。人学会了反观自我,并将对自我的认识以及自我与外在世界的各种关系纳入了意识的范围。人发现自己既是独立于这个世界的,又是依赖于这个世界的。

逐渐地,人学会了如何与这个外在的世界打交道,以应对复杂环境,满足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然后,人将这种处世的经验不断地储存积累到自己的意识之中,并形成了最初的意识结构或认知图式。于是,人终于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一个人,一旦拥有了自己独特的内在精神世界,也就形成了与众不同的独特本质。这时候,人就从生物学意义上的人,演变成了人类学意义上的人。

在正常情况下,生存于现实世界的人,其精神世界总是处于一个或快或慢的变化过程中。从儿童到成人之初的这个阶段,与人的肉体迅速成长相伴随,人的精神世界也在不断地丰富起来。这是一个人的意识结构或认知图式都未定型的时期,也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形成但还不成熟稳定的时期。在这个阶段,即使是一母所生的双胞胎,两个人先天条件完全一样,但如果出生以后,他们分别在两种不同的生存环境和教育环境下成长起来,由于学习、生活与实践的内容和方式各不相同,他们的精神世界和行为习性,就有可能差异会很大。时间越久,这种差异会表现得越明显。古人的“性相近,习相远”,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常言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自我的精神世界并未发育成熟的时候,人生境遇和人生经历对于一个人的本质的形成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成人之后,随着意识结构或认知图式的基本定型,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趋于稳定,人便开始拥有自己的“成见”。人的“三观”一旦形成,除非发生重大变故,人的本质发展维度都将会保持在已有的惯性轨道之内,不太可能轻易地发生大幅度的转向。至此,要想使一个人的本质真正发生根本变化,将会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当然,另外一种可能同样也存在,只不过其可能性相对来说要小一些。虽然,我们常说要“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但是由于这种学习与改造,是在原有“三观”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不可能不受它的影响与干扰。对成人的“三观”进行“脱胎换骨”式的改造,是一件异常困难的事情,需要很多因素协同作用才有可能做得到。三、天条与良知

人的精神世界是迄今为止人类所认识的宇宙间最为复杂玄妙的现象。不过,无论多么复杂玄妙,当我们把人类所有的精神现象加以高度概括以后,发现无非就是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二是对自我的认识;三是对自我与他者之间关系的认识、判断与选择。不同的人,在其精神世界之中,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无论是数量上还是品质上都是有差异的。人的本质问题,归根结底就是人的精神世界的品质问题。在日常生活语言中,我们通常把人的本质称为“人品”。品评人品之高下,就是衡量人的本质之优劣。

我们要认识和区分不同的人,总是首先通过感觉器官接触和感受人的肉体生命形态或者说人的外在形象,根据其生物学特征来形成对人的初始认知。然后,我们会通过观察其言语行为等来进一步扩展对他的认知。但是,从哲学人类学的意义上说,所有这一切,都只是对人的表象的认知。如果我们对于人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表象上,而没有透过表象深入了解其内在的本质,那么,这种表面认知即使再全面、再准确,仍然不足以让我们对一个人的人品或本质作出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判断。例如,我们能以一个人的高矮胖瘦来证明他是好人还是坏人吗?显然不能!我们无法以人的肉体生命特征为根据,来判断每个人所特有的本质。认识人的本质的唯一正确途径,就是认识与分析人所特有的精神生命形态。

人的物性决定了人都有先天本能。追求肉体本能需求的满足,是所有动物生存活动的最根本的原动力。人也不例外。肉体的天然需要对人来说是“绝对命令”,是任何人都不可违抗的“天条”。这种需要是如此之强烈,以至于任何人都绝对不可能对其视而不见,不予理睬。尤其是关系到人的肉体生存的基本需要的时候,满足这种需要便成为不可抗拒的欲望和力量。从生物学意义上说,对于人的肉体本能,原本并没有什么价值判断的余地,没有什么是非善恶之分。每个人的本能需要,应当得到合理满足,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任何人只要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他就天然拥有获得正当需要满足的基本权利。任何压抑人类本能需要得到合理满足的东西,都是不正义、不道德、反人性的。如果这种权利不能通过正常方式获得满足或者被他人任意剥夺,他就有权进行抗争。这是人之为人必不可少的自然权利,也就是所谓的“天赋人权”。

但是,从人的现实生存与发展来讲,肉体本能的满足应当是有一个合理限度的。一旦超出这个限度,它就会失去其本来具有的正当性。况且,任何人如果以“天赋人权”为理由,纯粹听从自己本能的召唤,完全让感觉和欲望支配自己的所有行为,那么,事实上他就不是一个真正具有精神世界的人,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个人形动物而已。因为这样的人不具有任何可以将其称之为“人”的本质属性。

与此同时,常识告诉我们,人的肉体需要的满足不是自足的。为了维持肉体的生存与发展,人必须向外部世界获取所需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因此,满足需要的行为必然会引起与外部世界的互动关系。在文明的人类社会里,这种互动关系必须遵循一条非常重要的公共原则:每个人的正当肉体需要都有应当得到满足的权利,同时,每个人都没有因满足自己的权利而侵犯他人权利的权力。如果为了满足自己的权利而试图侵犯他人的权利,那么,这就是自私自利、损人利己。这是不应当、不道德的。具有这种思想意图的人,他的精神世界里必然包含着恶的倾向。显然,这条公共原则已经超出了与人的物性相关的“绝对命令”或者“天条”的界限,牵涉到了人的精神世界或人的本质问题,从而进入到了一个人类伦理价值判断的领域。

人之所以能成为人,是因为他不但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什么,需要到何种程度,而且还知道应当如何去满足自己的需要,知道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采取的行为,将会给自己与外部世界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但这只是第一步,它仅仅说明人是有意识、有思维判断能力的。而这还远远不够。

第二步是要在此基础上,对满足自己肉体需要的各种可能进行选择。这种选择不再仅仅以本能为原则,而必须兼顾自然法则、自然伦理、社会公共伦理与法律。如果说满足需要是为了自我,那么,做出合理的选择就既是为了自我,也是为了他者。

第三步,一个人能够做出合理的行为选择可能出于两种基本的原因:一是出于外部世界的相关约束与压力而被迫遵守和适应,他不得不做出这样而不是那样的选择。因为有理智的人都知道,如果不这样做,他就可能会因为需要的暂时满足而受到某种不愿接受的惩罚。讨厌和害怕惩罚是人的本性。因为讨厌和害怕惩罚而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是人类走向文明的一根拐杖,也是形成人的优良本质的一个起点。二是出于内在精神或良知的自觉而自律。如果说人在成长过程中,心中开始有个“我”,是人的精神世界诞生的标志,也是人的本质初始形成的标志,那么,在满足个人需要欲望的时候,心中开始有个“他”,则是人的良知或者优良品质开始形成的标志。当人意识到满足自我需要,可能会涉及外部世界并对“他者”的权利产生影响,因而在内心生发出“既应为自我着想,又应为他者着想,推己及人,自利利他是完全应当的”这样一种理念,且能够以此理念为指导,以适当的方式理解和处理自我与他者之间关系的时候,表明人已经从纯粹由本能支配的动物状态中超越出来,作为真正意义上的大写的人,堂堂正正地挺立于天地之间了。在这样的前提下,对满足个人需要作出合理选择的动机就不再是因为无奈和恐惧,而是出于具有崇高倾向的品德和良知。这种崇高的倾向,就是人从动物界中站立起来,向着人性的山顶攀登的倾向。有着这种崇高倾向的人,其本质就是良善而高贵的。在公民社会中,一个人因为害怕惩罚而做出合理的行为选择,他就是一名能够勉强遵守公共规则的合格公民;因为良知与自律而自觉自愿做出合理的行为选择,他就是一名品德高尚的优秀公民。倘若能够在自律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自觉地用自己良好的思想和行为去影响带动他人的时候,他就成了一名模范公民。四、需要与贪婪

人性的独特结构,使人拥有了其他一切生命形式所没有的巨大优势,因而成就了世间最了不起的生命。同样,人性的独特结构,也决定了人性存在着致命的弱点,因而使人呈现出令人困惑的面貌。

生命的存在本身是一个熵与负熵相对抗的过程,生命组织的有序化与无序化相对抗的过程。所有的生命形式要想维持生命的存在,必得与外界进行不间断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如果因为某种原因而无法实现这种交换,生命就会死亡。因此,吐故纳新、新陈代谢既是所有生命形式的存在方式,也是所有生命与生俱来的致命弱点。人也不例外。

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有本能和欲望并希望通过获取外界资源而得到满足,既符合天理,也符合人道,不存在对与错的问题。所以,我们在前面说过,在这一点上没有任何伦理价值判断的余地。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客观环境与条件的不同,有些人的欲望往往会超出正常需求的范围而恶性膨胀。当他们恶性膨胀的欲望通过正常途径无法得到满足时,便有可能不惜采取损人利己的非常方式和手段来达到目的。我们把这种个人欲望恶性膨胀的现象称为人性的贪婪,更准确地说,贪婪是人放纵自己将本能欲望无限放大以至恶性膨胀,永不满足地追求与索取本不应当或本不必须属于自己的各种事物的精神饥渴状态。网上有一个视频短片,片名叫《人性的黑洞》。这个短片用寓言的手法,非常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一个人欲望恶性膨胀时的贪婪状态。

从生命存在的基本规律来看,动物本能都是有限度的。我们看那些非洲草原上的狮子,一旦吃饱喝足,就会对在它身边转悠的各类动物视若无睹,毫无兴趣。虽然我们也能看到某些动物有储存食物以备不时之需的行为,但那仍然没有超出满足本能需要的范围。因为食物具有天然保质期,一旦变质就会失去作为食物的效用。所以,储备过多的食物显然没有意义。这就自然限制了动物对食物占有的欲望。人也一样。人的本能需要同样不是无限度的,只要达到一定的程度,本能需要自然就会呈现出满足状态。比如吃喝拉撒睡,比如传宗接代活动,等等,概莫能外。在一定时间内,人吃饱了就不想再吃了,喝足了也就不想再喝了,睡醒了也就不想再睡了。人的性活动也是如此,即使再贪色的人,也要受到体力的自然限制。由此可见,人的本能或天性受自然规律的限制或“天条”的管制是自然而然的事。

但是,人究竟不是一般动物。人与动物很不同的一点是,人的欲望存在着有意识地突破自然限制的倾向。比如说,人吃饱了,他还会希望营养更丰富全面一些,这样就会更有利于身体的健康;食物的色香味形更好更美一些,以使人的感官能获得舒适愉悦的享受。不过,这种需要仍然受自然限制的。科学和经验都充分证明,人对食物营养的需求并非多多益善。人吃得太多了,太好了,既不令人舒适,也不令人愉悦,而且肯定会对健康起反作用。天之道是“损有余而补不足”,谁吃得太多太好了,老天就会损他,让他难受,让他生病,让他吐出来。因此,从吃饱到吃好,是欲望的升级,但这样的升级在自然法则的作用下还是会适可而止的,大体上还是能够顺应天之道的。虽然人的欲望在精神因素作用下,已经开始表现出膨胀的苗头,但尚未达到恶性膨胀的程度,因而还算不得贪婪。

很长一段时间,我以为人的贪婪应该源于人的物性,是人的本能催生了人的贪婪欲望。人之所以会有贪婪之心,可能只是因为人有比其他动物更多、更强烈的本能需要而已。但是,当我后来深入人的精神世界,分析了人类欲望本身以及相当多贪婪实例以后才发现,真正的贪婪远不是仅仅为了满足人的本能需要那么简单。古代皇帝为什么一个人就要占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还有成千上万的宫女?当代某些贪官污吏为什么动辄占有数以千万计的不义资财?有些人为什么会有远远超出肉体本能需要界限的奢侈心、虚荣心?所有这一切,用人的物性都是解释不通的。事实上,贪婪的根源深藏在人的精神世界中。贪婪起因于人的精神世界的自我异化,是一种病态的精神取向。贪婪者所患的是恶性精神饥渴症。正是这种精神病症,导致人丧失了人之为人的本质属性,退化为动物甚至连动物都不如,以至最终使人堕入毁灭的深渊。

人的贪婪之心应该始于“我”的观念产生之后。有了“我”的观念,也就有了“私”的观念。我们不能断言,贪婪已经成为人性的生理遗传基因。那会有“性本恶”之嫌。我不赞成人“性本善”或“性本恶”之类的说法。况且“我”或“私”的观念本身并不存在善恶问题。只有当“我”或“私”的观念趋于恶性膨胀的时候,它才成为一种恶的精神倾向。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经过多少万年的传承,贪婪早已以某些固有的方式成了人类的文化基因,代代相传,几乎影响到了生活于现实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当然,这并不代表每个人在现实生活中一定是个贪婪之徒。因为既然贪婪之心是人在后天形成的一种精神取向,那么,它也是可以通过人对自我的精神世界的改变而将其克服的。这种改变的过程,就是一个人的精神修养的过程,精神境界提升的过程,也是人性与人的本质优化向上的过程。宗教倡导修行之人要清心寡欲,党和政府要求公职人员廉洁自律,在这一点上异曲同工,都是为了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让人在花花世界面前戒除贪婪之心,回归本真状态。五、崇高与堕落

在现实生活中,为了不受到他者无谓的伤害,人们会在与人交往过程中,有意无意地采取各种方式,对交往对象进行必要的了解。这种了解,开始的时候可能只是停留在一些表面现象上。随着交往的深入,最终会在心里对他作出某种判断,确认他是一个怎样的人,然后决定对其采取何种交往态度或策略。这是正常状态下认识一个人的基本过程。

从理论上来分析,可能还需要更细致一点。

对人的本质的认识和判断首先是一个科学认知问题,即确定某人是否具有人的本质,这是一个最基本的认知与判断。有的人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因素,虽然拥有正常人的身体,却没有正常人的精神世界,例如天生的白痴或严重脑损伤的植物人。这样的人,从生物学意义和法律意义上说,他们也是一个人,因而同样拥有最基本的人权,他们的生命也要受到法律的保护。但从人类学意义上来说,他们确实缺乏人之为人的最根本属性,因而不可能具有人的本质。所以,从伦理或法律的角度,社会对他们就不能用正常人的标准去衡量和要求。

然后再进一步,对人的本质的认识和判断还是一个伦理价值问题。因为在确定某人具有人的属性与本质的基础上,还必须对他拥有何种人性与人的本质进行基本的认定与判断,即要对某人的本质作出“好坏”或“善恶”等价值区分。这才是认识一个人的基本目的。这种价值区分从认知主体来看,有的是来自于自我的认定,有的则是来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