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更智慧(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9 16:32:55

点击下载

作者:赵雨林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让爱更智慧

让爱更智慧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让爱更智慧作者:赵雨林排版:Lucky Read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6-01ISBN:9787539997391本书由北京凤凰联动图书发行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序言一父母改变,从角色修炼开始

至今,我还记得自己写第一本关于家庭教育的书《学会跟孩子说话》的原因,是为了告别教育。可造化弄人,不但没有成功告别,反而越陷越深了。掐指一算,已经十二年了。其间,总有人问我,你出新书了吗?我说:还没有。开始,我还有些许惭愧,后来就不客气地回道:你以为是母鸡下蛋啊?但无可否认的是,这十多年中,家庭教育图书的确涌现出很多!这个现象也生动地说明了国人对家庭教育的关注和热情。

但是,今天中国的家庭教育问题非但没有越来越少,反而越来越多,越来越烈了!这是多么让人窒息的感觉。最让人忧虑的,不只是中国父母的集体性无能与焦虑给孩子带来的过多的无谓的烦恼和伤害,还有许多活跃在家庭教育界的家庭教育“专家”!奇怪的是,有的人连一本属于自己原创的著作都没有,却四处讲学;有的没有做过一个实际案例,却“著作”等身;有的甚至没有做过教育,只靠强大的记忆和模仿能力,就开始四处招摇、讲学招生。不知道前者是哪来的勇气就敢自诩专家,更无法理解后者哪来那么多的底气废话连篇,更无法接受那些打着教育的旗号敛财的做法。这些所谓的“专家”给中国孩子带来的更多是二次伤害。

随着对教育的投入越深,理解越多,我对原先的作品越发不满意。《学会跟孩子说话》的内容应算作“技术流”,讲的是如何帮助父母改变孩子,帮助孩子提高成绩。因为有了一些成功的案例,也让自己有了一点自负的资本。如今,我认为只是提高孩子的分数和父母的满意度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如不能从根本上给那些迷茫的父母做指导,实际上就是渎职和欺骗。

虽然有了不错的想法,但我在给父母进行指导的过程中,首先面对的困难就是来自历史和传统的挑战。当然,我也非常清楚,迈过了这个障碍,后面的问题就容易解决多了。

不难看出,中国父母对孩子教育的精神特质就是控制和保护。由于受文化的影响,中国父母的教育观是有先天缺陷的,他们对教育的理解与实现更多是通过对孩子的管制和满足,缺乏帮助孩子成长和发展而不是代替其成长和发展的教育认识。

控制的意味是:我说什么,就应该是什么!控制的极致表现是:你是我的孩子,所以得听我的。于是,父母成了“主”。这个“主”又表现为“家主”和“恩主”。“家主”的特点是:你一切都得听我的,男人做的是皇帝,女人做的就是垂帘听政。我说了算,你要服从我。无论自己在社会上的成就是否如意,“家主”在家庭中都是可以好好威风一把的。而“恩主”的特点是:我对你有恩,生了你,养了你,付出了一切,于是,你要对我好,要报答我,要孝顺我。我把这种中国人都有的精神特质称为“恩主情结”。于是,“孝顺”文化大行其道。尤其社会对《弟子规》的热捧,更为父母的霸道平添了几分戾气。

保护的意味是: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好!保护的极致表现是:你的所有愿望,我都愿意顺从和满足。于是,父母成了“奴”。这个“奴”又表现为“孩奴”和“爱奴”。“孩奴”的特点是:凡事依从孩子,只要孩子高兴就好。所以,我们能看到许多小朋友5岁了,吃饭都无法自理,还要父母喂食。而“爱奴”的特点是:要无理由爱孩子。“恩主”意识的父母是用爱绑架孩子,而“爱奴”思维的父母是用爱绑架自己。于是,“爱是所有问题的答案”成为“爱奴”父母的信条。父母用无限的热情,激情澎湃地“浇灌”自己的孩子。因为认为自己是爱孩子的,所以自己的做法都是对的,于是就肆无忌惮地把爱用“批发”或“零售”的方式塞给孩子。

可怜的中国父母就在“主”和“奴”之间不断转换。这种“非主即奴”的精神特质让中国父母常处于混乱、纠结、焦虑、分裂的状态中。吊诡的是,这样的对立模式居然还广泛存在着。曾看到过这样一个报道:有一个孩子因为打针而啼哭,孩子奶奶为了给孩子“解气”,愤愤地打了护士一个耳光,事件被曝光,一时舆论哗然。显然,无论“主”还是“奴”的角色,都无法适应今天这个时代。虽然,强大的文化基因还在左右着今天的人们。

全世界其他国家的父母,似乎没有比中国父母更痛苦的。一定是哪个地方错了!《论语》里有这样一句话: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我想,这应该是对中国家庭教育现状的最好解读了。如果名不正,就做不成事。这个“名”,指的就是“角色”。

为什么说角色很重要?因为有了角色的确认,才会有针对性的定位,有了定位,才有界限。

首先,我们来看看角色界限带来的边界感。由于缺乏边界意识,缺少足够的距离,父母往往把自己的生活和孩子的生活混为一谈。这样情况下的孩子普遍缺乏独立、担当、自主的品格,这也是广泛出现父母陪孩子应聘、代孩子征婚的“中国式现象”的根本原因。所以,没有能帮助孩子更好地实现社会化的准备,其后果就是孩子永远无法和父母实现社会化分离。同时,父母自己的生活也会陷入无法自拔和疗愈的被动状态。很多的夫妻都有这样的体会,婚前无限美好,婚后尽是噩梦。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因为从恋爱关系转为婚爱关系,双方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婚”字音同“混”,而且的确是“混”到一起,混得没有了边界,就一定会乱。于是圣贤就有了“清官难断家务事”的感慨。

不仅夫妻如此,父母和孩子也如此,因共生而不愿分离,所以孩子不能长大!经常听到父母貌似很无私的一种说法: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坦率说,这种愚蠢而无望的认识,就是典型的缺乏边界意识的表现。持有这样的认识,对于个人来说,个人没有未来;对于民族来说,则民族没有前途。因为,这样的眼界既没有自己,也没有远方。拥有这样的想法,即使你是身处在都市的高知父母,和乡下的放牛娃又有什么区别?

所以,如果真的想让自己的孩子好,父母首先得有自己的人生,得让自己活得好。什么是活得好?不是世俗的拥有大量金钱或者事业的成功,而是努力追求自己的生命价值。因为只要按着自己的意志,即使遭遇各种挫折、坎坷,都会依旧无怨无悔。注意,追求自己的生命价值的前提是不绑架别人的生命。不是为了孩子才认为自己活得有意义。只有让自己的生命有了分量,才能帮助孩子看到生命的真相。

这一切,都需要父母有清晰的边界意识才能实现。只有人格独立,生命才会强大!我能给的建议就是,一定要为自己找个和孩子无关的人生目标。

其次,再来看看角色定位所强调的针对性。根据教养过程中不同的目的与需求,父母应该承担对应的角色。譬如,襁褓中嗷嗷哭喊的孩子往往不是饿了就是尿了,需要父母如保姆一样及时提供支援;而孩子遇到外部危险的时候,父母就如保镖一样;而父母在教孩子学骑自行车时,无疑如教练一样;当孩子有不明白的问题时,父母又应如老师一样提供知识和讲解;当孩子需要有人陪伴玩耍的时候,父母又应如朋友一样。事实上,我们中国父母的表现往往是角色缺位或角色错位。要么没有去做,要么做不到位,要么过犹不及。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界定父母的角色,我们要对家庭教育的概念进行学习。家庭教育即所有促使18岁以下的生命个体增值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父母是承担这个活动的身份统称。由于活动内容的复杂性,完成这个任务需要多种角色的融合,所以实现的角色也是多元的。总结发现,父母在行使职能时一般通过三种任务模式和九种实现角色来完成。三种任务模式即保障、传递、激发。九种实现角色分别是保姆、保镖、朋友、教练、教师、导师、助手、观众、对手。从以上的名称可以很容易看出这九种角色分别承担不同的功能和任务。

父母做得是否开心,和这九个角色的实践有很大关系。可以说,凡是郁闷的父母,都是因为有的角色没有做好。本书没有刻意给父母讲什么时候该以什么角色进行,更多强调的是,父母要懂得在实际生活中,以不同的角色来完成教育目标!

有的父母可能会困惑,这九种角色得如何学习才能运用自如?我发现一个有趣的奥秘,在这个世界上,几乎每个人都曾经在一个阶段内对另外一个人完美地演绎过这九种角色。这个角色温暖而甜蜜,它的名字是:恋人。可以不夸张地说,所有成功的恋人都是懂得爱和距离的人。

因为爱,所以关注、宽容、接纳、热情,而且善良。

因为距离,所以小心、得体、节制、收敛,懂得放手。

因为爱的智慧,所以才收获了幸福。

如果,每天都能以恋爱的心情对待世界和周边的人,每天都很美好!

所以,当夫妻还以恋人的方式对待相处,那该是多么和谐甜蜜;而当父母用恋人的策略对待孩子,那该是多么甜蜜和谐。好吧!做轻松开心的父母,那就从修炼角色开始。

祝爱更智慧,家更幸福!序言二亲子之爱:叫声父母很沉重

一些教育专业人士对一群四到八岁的孩子做了一项调查,问他们“爱是什么意思?”孩子们的回答出乎很多人的意料。“爱就是当你出去吃饭时,你把自己大部分薯条给某个人,却并不在意他是不是也给你。”克里希,6岁。“爱就是在你累的时候让你笑起来的东西。”特里,4岁。“爱就是当你告诉一个男孩你喜欢他的衬衫,他就每天都穿着它。”诺艾尔,7岁。“爱就是在妈妈把最好的鸡块给爸爸的时候。”伊莱恩,5岁。“爱就是你一整天扔下你的小狗狗不管,而它却仍然舔你的脸。”玛丽·安,4岁。“我知道我姐姐爱我,因为她把她所有的旧衣服都给了我,而她却不得不出去买新的。”劳伦,4岁。“你真的不能说出‘我爱你’,除非你是来真的。但是一旦你是来真的,你就应该经常说。人们总是忘记。”杰西卡,8岁。

……

一位被评为最有爱心的孩子是个只有4岁的小男孩。他的邻居是一位新近丧妻的老者,当他看到那个老人在哭时,走进了老人的院子,爬上老人的膝盖,然后就坐在那儿。他的妈妈问他做了什么,他说,他什么都没做,只是陪着他哭。

我曾经问过很多父母:“爱是什么?”他们给的答案多是夸夸其谈的说辞,不外乎是爱的特点、爱的价值和爱的来由,却没有一个人能给出让人满意的回答。我不禁深思:这是否意味着成年人不仅缺乏回答爱的能力,也缺乏爱的能力。所以,爱得盲目又迷蒙。

相对于父母的自以为是,孩子们的思考和回答则显得那么精彩,并尤为可贵。

古人云: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可是那么多付出了满腔热忱的父母换来的却是孩子的拒绝、排斥和冷漠。为什么大多父母得不到孩子的积极友好的回应呢?为什么孩子把父母对自己的爱视为理所当然的同时,并没有一颗对父母尊敬、宽容和接纳的心灵呢?

原因就在于,父母有心给孩子以爱,却不能给孩子智慧的爱,他们的爱多是乱爱、溺爱和错爱!当父母不会正确爱孩子时,也就没有能力教给孩子如何爱父母、爱他人、爱自己了。因为爱是共同付出真诚、理解并包容彼此。感恩教育不能功利

为什么有些人大肆吹捧的“感恩教育”能击穿父母愁苦的心灵?恐怕就是因为父母对爱有太多的恐慌和渴望吧。

在中国儒家文化的背景下,感恩教育往往流于功利,这是一种落后愚昧的“恩主情结”的体现。所谓“恩主情结”,如同“完美情结”“恋母情结”一样,都是指人类都有的无意识感觉与信念,而“恩主情结”是一种由于对他人付出了情感、金钱等支持,于是产生了一种希望别人给予报答的主人心理,通常表现为一种恩赐他人的优越感。

所以,许多接受了感恩教育的学生,听了所谓的励志讲座后,当下往往感慨万千,羞愧不已,与父母报头相拥,痛哭流涕,甚至会给父母作揖,跪拜。但是,没过几天,孩子就故态复萌,被打回原形。究其原因,感恩教育只不过是一次配合了现代声光电技术的催眠剧,用被动的眼泪和冲动的拥抱来弥合亲子感情的缝隙,只能让彼此得到当下暂时的满足,却无法触及亲子问题真正的本质,通常只是一次低级低效的教育秀。当问题再一次暴露时,反而加深了对彼此感情的伤害。

感恩教育绝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正确适当的感恩教育能让人知耻知进退,错误过度的感恩教育则会让人成为功利化情感的仆人。眼泪可以唤醒认识,悔恨可以震撼心灵,但都不能解决问题。父母爱孩子要有智慧

每个人都会犯错,但让人承认自己的错误很难。孩子当然也会犯错,而孩子的很多错误其实都跟父母有关,只是父母从来都没有这个意识罢了。

父母犯错误分主观和客观两种情况:主观错误是“知错还犯”,客观错误是“不知而错”,具体表现为做的内容错了和做的方法错了。

一般人认识到自己错了,该怎么改正就怎么改正,知错、认错、改错即可,没有人会讨厌承认自己错了的人。但为什么父母“知错还犯”?一部分原因是他们不愿意承认错误,怕降低自己在孩子心中的权威,所以硬着头皮继续。其实,敢作敢当的父母更容易被孩子认可和接纳,而固执己见、强势霸道的父母则容易招致孩子的抵触。另一部分原因是这些父母不知道怎么改正,所以只能重复错误,想方设法地来掩饰自己的无知与恐慌,还以为用“爱”这把万能钥匙可以解决一切问题,殊不知,这么做是南辕北辙,越陷越深!

为此,我给父母的建议是,首先要远离那些心灵鸡汤式的教育理论,这种教育理论只是让人听得很舒服,但却没有指导性,是没有营养的废话。人生了病,不是靠几句安慰就可以治愈的,还需要对症下药,教育也如此。问题需要用明确、有效的措施来解决,而不是通过几个简单的词汇就能搞定的。

为什么父母会“不知而错”?因为“父母”这个身份对于大多数父母来说是第一次,是一次陌生和新鲜的挑战。所以,犯错在所难免,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

那么父母怎么才能知道自己的做法有错误呢?作为父母,如果发现孩子的表现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首先要反思自己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什么不足:孩子爱哭闹,我有什么问题?孩子乱花钱,我有什么问题?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我有什么问题?……仔细反思,一定会发现自己有没做到位的地方,导致孩子出现种种问题,或者对孩子遇到的问题没有给予及时的帮助。

当然,我不是说孩子的问题都是父母造成的,因为孩子还受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影响。但是,当孩子出现问题后,父母没有及时进行有效的干预和指导,使得孩子的问题进一步扩大和恶化,父母是难逃其责的。

再来说父母犯错误的具体表现。

内容错了往往导致父母决策两难。由于父母不明白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的是什么,就按照自己的经验或感觉来决定。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夫妻由于孩子的教育问题经常起争执,因为他们都是“家庭教育盲”,没有足够的依据说服对方,只能看谁的嗓门大,谁厉害听谁的,或者简单以“男主外,女主内”的方式,谁也不干涉谁,或者人云亦云随大流,别人的孩子上补习班,咱的孩子也要上。孩子的成长不良就是由于教育不均衡导致的。

方法错了往往导致对立冲突。父母即使想法正确,但是由于方法不当,无法落实到位,不仅不能按照期望解决问题,还容易导致亲子关系出现危机。所以,作为父母需要了解并掌握和孩子交流的技能,并把控好隔代教育的技巧。如此,我们的教育理念和目标才能有良好的体现。所以,爱孩子也需要智慧。好父母要遵循三个“三”、两个“四”

父母的要务是确认自己的身份,了解自己的职能,明确自己的方向,掌握教导的技能。在现实的家庭生活中,父母的很多想法与做法是非常无知与荒唐的。很多父母总认为孩子是自己生的,孩子就应该无条件服从自己,总觉得自己比孩子有更丰富的人生经验,所以孩子就应该听从自己,摆出一副高高在上、唯我独尊的架势。所以,中国的孩子要么特别顺从,缺乏独立自信的人格,要么与父母非常对立,由于负气而丧失良好的人生机遇。

想做优秀的父母,首先要了解父母的基本含义。家庭是孩子进入社会前的第一环境,而父母是孩子的监护人,是对孩子的人身、财产和其他一切合法权益负有监督和保护责任的人(《民法通则》),父母的职能就是负责孩子生命品质的全面发展,并为孩子进入社会提供足够的支持与保障。理论上讲,父母的主要工作阶段大约在孩子1~18岁期间。

生命品质有三个维度,即生命健康、生命智慧和生命价值。具体到孩子的成长分别是“为生之道”“为学之道”和“为人之道”。我们把以“三道”为核心的家庭教育观称为“三道生命发展教育理论”。其中,“为生之道”以生命健康为核心,由生理保健(健)、心理健康(乐)、安全适应(安)三大方面组成;“为人之道”以生命价值为核心,由生命角色(本)、人格人生(志)、处世修养(交)三大方面组成;“为学之道”以生命智慧为核心,由学习品质(学)、综合素养(素)、自主专长(特)三大方面组成。通常父母犯的错是用力不均,即“三道”教育不均衡。

中国父母往往“重智轻德”,忽略生命健康和生命价值的教导,结果培养出许多生理和心理健康不良,个性自我自私,缺乏上进心和合作精神的孩子,这种孩子被称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三道生命发展教育理论”的提出,为未成年人的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基本依据,也为家庭教育理论提供了全面系统的学术基础和框架,父母可以科学有序、清晰条理地按照其中的内容和标准来对孩子开展相关的教育活动。

父母在执行教养保护的过程中,所有的行为是以安全、有效和可持续三点为操作标准的。安全是前提,追求有效是目标,期望可持续发展是宗旨。

另外,父母在执行教养保护的过程中,为了促成最终技能的实现,需要依赖四个法则:开展法则、实现法则、评估法则和自省法则。开展法则是父母开展家庭教育所需要的基础资源与基本常识,不仅对孩子的发展有规划,还要对家族的发展有谋划。教育孩子是系统工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所以父母要有前瞻性。实现法则是父母开展家庭教育过程的具体策略和方法。其中,指导孩子有四大策略:启发、选择、解释和要求。如果父母惯用“要求”的策略,孩子往往缺乏独立性,不爱思考;而父母如果惯用“启发”的策略,孩子往往积极活跃,善于思考,爱挑战……评估法则是父母评估家庭教育成果的依据与标准,只有正确的评估策略才能产生正确的调整策略,否则只能背道而驰,适得其反。自省法则是父母对自己开展家庭教育的总结与思考,经常不断总结自己的问题,寻求可靠的解决对策,这需要父母有充分的自我批判精神,不断地寻找和探索,去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而策划出得体的教养方案。这是合格的、优秀的父母应该具备的素养。

有人说,父母没有必要非得学习,因为教育是没有用的,只能顺其自然。有的农民父母连字都不识几个,却能培养出非常优秀的孩子;有的父母天天打牌喝酒,他们的孩子也能成为学习状元。可是,这样的个案不能作为教育的标准。教育虽然不能保证孩子不出问题,但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孩子问题过多。

父母是一份值得不断追求和探索的职业,而孩子的幸福是对父母的最大褒奖。幸福的标志是心想事成,而依据就是把握规律。当孩子以健康的身心状态,用自己的智慧,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时,无论他们遇到什么挫折,需要多大的付出,他们都会感到幸福。我想,对于父母来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帮助孩子获得“追求幸福”的能力。CHAPTER 01父母怎么说,孩子才听话1 一言不合,亲情的小船说翻就翻

很多父母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听话,养孩子太难了,殊不知,是先有不会说话、不懂沟通的父母,然后才有不听话、不理解父母的孩子。父母要知道,学会说话是做好父母的第一步,也是父母的第一堂课。

通常,孩子不听话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孩子能力具备,态度不足,即“有能力没态度”;

二是孩子态度端正,能力不足,即“有态度没能力”;

三是孩子不具备能力,态度也不端正,即“没能力也没态度”。

针对不同的原因,父母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才有效。三思而后“言”

孩子不听话的原因不同,父母的应对方法也应有所不同。

对于“有能力没态度”的孩子,父母自身要坚定,做事要有标准,不能给孩子的错误行为开始的机会。很多父母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越是不想让孩子去做的事情,孩子越想做,今天说的话孩子听了,改天却又犯同样的错误……

我们在商场里有时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孩子站在某个心仪的玩具前面不肯走,甚至还会大哭大闹,父母怎么说都不行,批评、指责甚至恐吓、打骂都不管用。父母一般怎么办?因为是公众场合,父母会考虑围观者的目光、对他人的干扰等,无奈之余,大多会选择妥协,孩子要什么就买什么,之后父母通常会说:“就这一次啊,下次不许这样了。”孩子通常也会乖巧地回答:“嗯,好的。”表面上,孩子的要求得到了满足,也对父母的教育做出了承诺,但这事真的解决了吗?没有。

很多父母都意识不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孩子要——父母不给——孩子哭闹——父母妥协”,这一过程虽然在当时是有效果的,但孩子以后还会再犯,因为孩子会觉得只要哭闹了,就能达到目的,就能“威胁”到父母,让父母妥协。成功之后的承诺,孩子压根不会记得。正是由于父母妥协行为的错误引导,孩子才尝到了“威胁父母”的甜头——这是一种变相的鼓励,会让孩子从此有恃无恐,“知己知彼”,父母则会“节节败退”,为自己错误的处理方式不停地买单。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很简单,搞清楚孩子行为背后的逻辑关系,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问题:我就想买个玩具嘛,有什么错?为什么不给我买?爸爸妈妈你们不要无理取闹了!我只是想要玩具!这时,父母一定要站在“理”字上与孩子沟通,可以和孩子说“家里已经有这个玩具了,不可以铺张浪费”或“钱不够,买不了”等。父母一定要注意,纵然孩子哭闹,也不要向他们妥协。父母对孩子的情绪可以表示理解,但要有底线。要让孩子知道,有些事情不是哭闹就可以解决的。事实上,“有能力没态度”这种情况只要一次真正处理好,以后父母就不会再伤脑筋了。把话说明白,孩子才不会摸不着头脑

如果孩子是“有态度没能力”,那父母即使再苦口婆心地做孩子的思想工作也没用。今天听别人说“慈母多败儿,棍棒出孝子”,有人把孩子“打”进了清华北大,父母就噼里啪啦打了孩子一顿;明天又看网上说夸奖会使孩子进步,就毫无缘由地大肆赞美孩子……这太莫名其妙了,父母要知道,孩子也是有自我意识的,孩子会思考、琢磨,不同的孩子也有不同的意识,好比一个萝卜一个坑,萝卜有大有小,坑怎能一样?把一个42码的脚硬塞进40码的鞋子里,这脚是要废了的!同理,不考虑自家情况,盲目按照“别人说”的方法教育孩子,孩子离废也不远了!

在与孩子的沟通过程中,很多父母以为自己讲清楚了,孩子肯定听明白了,其实孩子根本没有听懂父母的话。

例如,父母总是要求孩子认真学习,认真吃饭,可到底怎么样才算“认真”呢?知道的孩子几乎没有。而父母也并没有给孩子明确、具体的指导。为什么?因为父母自己恐怕都不清楚何谓“认真”,只是喊着“认真”的口号,用“认真”解释“认真”罢了。

其实,让孩子“认真”起来的方法很简单:指导明确,要求具体。我们用洗手这个行为来解释这八个字。父母让孩子认真洗手,怎么才算“认真”洗了呢?只需父母给孩子耐心地做一次讲解和示范即可,如怎样将手打湿,怎样用香皂擦,两只手要怎样搓,以及怎样用水龙头冲掉手上的泡沫等。

有的父母会问:“这么简单的事情,有必要说得这么明白吗?”我的回答是:有必要!因为很多在成年人看来清晰明了的“小事”,对于孩子来说却是人生从未经历过的“大事”。在成长过程中,孩子他们需要父母的指导,帮助他们确立规则和标准。而且,与孩子沟通,有道理比有效果更重要。为什么父母说话孩子不爱听?因为很多时候父母讲的或者做的没道理!很多人对此不以为然,认为效果(或者说结果)才是重要的,还搬出NLP理论来说事,把它当作“金科玉律”,实在是可悲。

NLP即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的缩写,意思是“神经语言程序学”,其中的第三条“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被很多国内“专家”奉为经典。它最初被用于制度良好但是执行力不足的企业,后来也被教育界引用。本来此话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悲剧的是它到了中国,“专家”们没有进行明确的考证和区分,就开始大肆鼓吹起来,自从被曲解后,被大肆追捧、宣扬成了“效果重要论”,俨然成了教育“圣经”。事实上,对于孩子来说,道理尚且不通,何谈效果呢?即使一时有效果又能持续多久呢?“效果重要论”令无数父母变得唯利是图、急功近利,结果可想而知!直接追求效果的方面实属本末倒置,简直荒谬,这样只会害了孩子。再一再二不可再三,批评教育要分开

孩子不听话的第三个原因就是“没能力也没态度”。面对这样的孩子,绝大多数父母都会很头疼,觉得无从下手。

对于这样的孩子,父母也要方法与原则兼备,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先教孩子方法,教会了方法,再来提原则和要求。孩子达不到要求,就要进行批评教育。

父母一定要注意,越是复杂的局面,越要讲究方式方法,要注意自己的态度,不要引起孩子自我意识的反弹。

拿“批评”来说,应以对话和交流的方式为主,但要更偏重于对错误思想和行动的思索及检查。为了解决问题,避免错误再次发生,批评应是父母和孩子之间一场有约定和要求的对话。

我曾遇到这样一个案例:男孩,初中生,很爱玩电子游戏,很影响功课,甚至还逃课,父母非常着急,问我该怎么办。我的解决方案是要分情况。首犯要说理。

通过调查我发现,这个孩子学习成绩其实还可以,但本人的自制力比较差,对后果预见不足,一有可能就想跑出去玩游戏。我建议父母在出现这种情况后,首先要有足够的耐心去教育孩子,告诉孩子这样做的后果,还要表达出对孩子的信任和期望。重要的是要让孩子明白这样的做法是不当的。父母切不可大发雷霆,打骂孩子。英国著名哲学家约翰·洛克说过:“说理是对待儿童的真正办法。”就是这个意思。重犯要约定。

这个孩子后来禁不住诱惑,逮到机会,又偷着跑出去玩游戏了。这时父母还和风细雨地对待吗?肯定不行!父母应该严厉地告诉孩子这样做是错误的,要和他约定一个方案,并要求他保证,如果再犯,他将接受什么样的惩罚。当然,惩罚方式应是双方都可以接受的,如做家务等有意义又不伤害孩子的方式,同时父母也要承诺,不会大发雷霆,打骂孩子。

其实,孩子比大人更讲“义气”。在这样的信任和尊重下,孩子基本不会再犯,即使想玩,也会事先与父母打招呼。再犯要惩罚。

然而,孩子毕竟是孩子。成人都会不停地犯同样的错误,孩子当然也不可避免。后来,他又逃课去玩游戏了!这时父母该怎么办?两个方法,很简单,一是保持沉默,但要让孩子明白,自己都知道了,告诉他保留采取惩罚的权利,但当下还不打算实施;二是根据约定,让孩子践诺,接受惩罚,并再次让他保证,如果再犯该怎么办。父母一定要注意,此时同样也不可大发雷霆,打骂孩子!

有的父母会说,赵老师,这样轻描淡写有用吗?各位父母真是小瞧了沟通的力量,事实上,通过以上做法,孩子根本不好意思再犯错了!我曾和这个男孩谈了很多,了解到,他的父母根本不让他玩游戏,哪怕一会儿也不行,所以我与他父母也做了协商:每周在固定的时间容许他玩游戏。在实施这一纠正方案的过程中,孩子也有过反复,但没过多久,他就不再旷课逃学了,后期甚至在规定时间内游戏也玩得少了。过了一段时间我再回访时,这孩子告诉我,他以前去玩游戏不仅是因为高兴,而且还想气气他的家人!

诚然,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教育孩子也没有固定的方式方法,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但方法是共通的,即古语所讲的“因材施教”,就是父母在了解孩子的基础上,用科学的方法,对孩子区别教育,扬长补短,才能事半功倍,孩子才能朝好的方向发展。

这个例子就是典型的“因材施教,因利势导”。父母做得有道理,孩子才会服从。孩子的错误,很多时候是由于父母沟通教导不当造成的。

沟通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以力使人服一时,以理使人服一世。使用简单粗暴或违背孩子成长规律的教育行为,虽然一时看似有效果,但作用无法保持长久。讲得有道理,做得有道理,真正提高行为效能,才是保证父母和孩子成功沟通的关键。有人会问,针对孩子犯错,还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当然有!就是家规。对于有些事情,即使没有做过事先的约定,父母依然可以参考家规的标准对孩子的行为进行评估,具体可以参考《诫子蒙训》(见第80页)。2 听孩子的话,别让他心伤

倾听是一种平等而开放的交流方式,说与听二者密不可分。怎么说才是讲道理?如何才能知道孩子的雷区在哪里?面对孩子,要想谈话做到有的放矢,父母必须学会聆听。在面对孩子时,父母不能一味用主导者的姿态进行教导,而不愿倾听孩子内心的想法,这样做,只会加深与孩子的误解,对解决问题无益。

很多父母向我抱怨孩子不听话,但当我反问他们是否认真听过孩子的话时,父母们通常都会支支吾吾起来。事实上,家庭中的话语权不能只握在父母手中,孩子应与父母拥有相同权重的表达权利。父母要想了解孩子,让孩子听话,就必须学会做一个好的听众,能得到孩子的信任,第一时间掌握信息,设计对策。那么,父母怎样才能做一个好的听众?怎样才能让孩子心甘情愿地向你展示他的内心呢?本节我们将解决这些问题。别拿孩子的想法不当回事儿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

某天考试成绩出来后,一个平时学习很好的孩子闷闷不乐地回到了家里,爸爸问他考试成绩怎么样,他说考了80分。他爸爸当时就火了:“你平时不是都考满分的吗?怎么成绩下滑这么快?说,你最近都干什么去了?有没有玩游戏?有没有逃课?有没有……?”面对突如其来的责备,孩子眼泪“啪嗒啪嗒”地往下掉,爸爸一看更生气了:“你考这点分还委屈了?哭什么哭!平时怎么教你的?”孩子委屈地说:“这次的题特别难,老师说全班最高分就是80多一点,我是第二高分。”爸爸一听,立刻“哑火”了……

CASE

有多少读者朋友遇到过类似的问题:一听到坏消息,负面情绪瞬间爆发,还没来得及听完后续,手、口就已经配合大脑做出了简单粗暴的反应。我相信,有过这种情况的父母会有很多。因为不会倾听,父母用自己轻率、粗暴的行为深深地伤害了孩子而不自知。即便事后父母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也大多不以为然,认为不是什么大事。殊不知,面对父母一次又一次的过分轻率、粗暴的行为,孩子难道会坐以待毙吗?当然不会!连单细胞生物草履虫都懂得趋利避害,更何况是聪明可爱的孩子呢!父母不理性的情绪和行为不仅会伤害到孩子幼小的心灵,还会导致孩子为了减小或者躲避处罚而掩饰、隐藏、删减语言里的重要信息,甚至撒谎。看到这里,读者朋友们明白为什么有的时候孩子会撒谎了吧,很多都是被父母逼的!

讲了这么多,父母们明白了吧,与孩子的沟通过程中,倾听尤为重要,包括如何倾听以及如何听到正确有效的内容。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文学家伏尔泰曾说过:“耳朵是通往心灵的路。”倾听是人的一种本能,通过它,我们接收外界的信息,认识外面的世界,并因此成长起来。父母学会倾听,是了解孩子所思、所想的重要一步。唠叨十句,不如多听孩子一句

一个只会诉说不会倾听的人肯定是一个自以为是的人,同理,只说不听的父母也不是合格的父母。父母多听孩子说话,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孩子,从而能更加尊重孩子,拉近与孩子之间的距离。

面对孩子的问题,因为一知半解而做出错误的反应的父母太多了。父母总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了解孩子的人,对孩子的一切了如指掌。实际上并非如此,大多数父母对孩子顶多是一知半解。有时候,一知半解比一无所知更可怕,父母不会倾听,也就不够了解孩子,与孩子的隔阂也越来越大。讽刺的是,大多数的父母既不了解自己的孩子,也不懂得如何去了解孩子的想法,还妄图掌控孩子的人生。

拿之前提到的例子来说,孩子因为没考好,已经很难过了,想回到家得到家人的安慰。家是什么?家是港湾,而父母则是港湾里孩子最终的依赖,如果在家里都找不到安慰、理解,那孩子的心里得多么悲苦、无助、彷徨不安?如果那位爸爸能在孩子回家后的第一时间看出孩子情绪不高,与孩子面对面坐好,听孩子说完,肯定就会知道:①孩子班里进行了一次考试。②孩子考了80分。③考题特别难,最高80多分。④孩子考了第二名。⑤最重要的一点:孩子对自己的成绩也不满意,闷闷不乐。

接下来,不用爸爸再多说什么,孩子也会主动说起自己的优点与不足,争取下次考好。这样,父母只是听了一下,就会得到想要的结果,哪里还有发火的必要呢?遗憾的是,总有一些父母既不肯安静地听孩子讲完、发泄完自身的烦恼,又不问孩子的想法和事情的缘由,而是先自己爽快了再说。这不仅委屈了孩子,拉远了父母与孩子的距离,还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这样的父母真应该好好提高一下自己的情商!主动倾听,坏消息好过假消息《后汉书》里说:“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后世把这句话演化为成语“言传身教”,成为家教专家告诫父母的第一要点。作为父母,自己首先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如果父母都做不到遇事不慌,如何教育孩子遇事冷静自持?孩子犯错了,父母好好说就是,发火、打骂孩子等都是父母不会控制自己情绪的情商低的表现。这些行为更会伤害孩子的自尊,会使一个本来可能知道错了的孩子出现抵触情绪,结果不仅对解决问题没有任何好处,还会激化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矛盾,导致更大的家庭问题出现,最常见的就是孩子叛逆,什么事都和父母对着干。

父母遇事为什么情绪化?其根源在于父母对于当前情况的无知和不熟悉。换句话说,就是父母本身对孩子的事儿心里没数。举个例子,看见一个头破血流的人被送进医院,普通人会惊慌失措,但是医生都很冷静,观察、确诊、治疗,按部就班,有条不紊。为什么?因为医生受过训练,也见得多了,他可以用专业知识很轻松地判断病情,知道下一步应该怎么做。同样,当父母知道某件事情的前因后果,客观分析是怎么回事后,情绪就会正常了,遇到类似的情况越多,就越自然了。那怎么才能做到客观呢?学会倾听!听孩子讲得越多,了解的信息就越全面,就越能做到心里有数,也就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通常,让父母紧张的消息都是坏消息,或者是让父母不够满意的消息,如果父母在这个时候反应太过激烈,太过情绪化,会引起孩子惊恐,导致孩子出现应激反应,出于保护自己的目的,最终的结果就是父母得到一个谎言。难以置信吧,父母起了一个让孩子撒谎的作用。这就是事实。因为父母想解决的问题和孩子想解决的问题是不一样的。父母教训、批评孩子,或者对他们发脾气,是为了警醒孩子,让他们以后不再犯类似的错误;而对于孩子来讲,撒谎是为了躲过父母的惩罚和教训,或者减小不良事情对他们不利的影响,双方的最终目的不同,矛盾就在此。所以,父母在听到孩子说的那些让自己不太满意的事情时,切忌大动肝火。这个时候,父母应该做的是充分了解事情的经过,冷却过分发热的头脑,积极寻找对策。而听的过程正好可以缓解父母愤怒、不满的情绪,使人冷静下来,然后思考原因和对策。

为什么孩子会顾左右而言他?为什么孩子会撒谎?为什么孩子面露委屈却闭口不言?为什么有的孩子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如果父母学会倾听,就会明白,孩子就是怕父母易怒、暴躁、吼叫……父母这些不理性的情绪表现,导致了孩子要做出有利于自己的调整,而这些调整往往会变成掩饰、撒谎。父母不是想听好消息吗,那孩子就报喜不报忧。一次两次,逐渐地,孩子再也不说不利于自己的话,与父母的沟通也越来越敷衍了事。

身为父母,通过耐心的倾听,把握住孩子的内心规律,就可以很轻松地让孩子说出自己想要知道的事,毕竟,没有任何一个人从一开始就是善于讨好和撒谎的。

人,有时需要张开耳朵去接受社会给予的所有评价,无论褒扬还是批评,总能让我们清醒地认识真实的自己。对于孩子,亦是如此。父母一味简单粗暴地批评孩子,只会距离孩子的心灵越来越远,而带有善意和尊重的倾听则会得到孩子的信任,孩子是愿意跟父母做朋友的。作为父母,需要去听孩子的各种想法、观点,为他们指路。也许,父母只是安静地倾听了一刻钟,而对孩子来说,在这一刻钟里已经释放了心中所有的不快,已经足够了。3 三种说话方式,将关闭孩子内心明灯

父母是这个世界上最无法偷懒的职业,也是最需要讲道理的角色。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人们开始喜欢这样一句话:家是讲爱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正是这句话,贻误了太多家庭,误导了太多父母!

很多父母抱怨孩子不听话,殊不知,父母自己也有一大堆待解决的问题:

①不知道如何与孩子说话;

②认识不到说话的重要性,不具备会说话的基础;

③存在“长辈权威”的教育理念,不把孩子当成人格独立的个体;

④心态不够成熟,不懂得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

⑤家庭教育方式简单粗暴、重复啰唆等。

作为父母,人人都期望孩子聪明伶俐、乖巧听话。可大部分父母觉得“孩子不听自己的话”,有的孩子甚至对父母的话厌烦至极。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对于这种情况又该如何处理呢?

出现这些情况,父母要反思,自己的说话方式是不是出了问题。第一种:态度强硬,独断专行

很多父母和孩子说话只有一个腔调,接受的回答也只有一种,就是不管说了什么,都要孩子回答“是”,即使说了孩子听不懂的话,也要求孩子必须得听,必须按照自己说的去做。父母父母,一家之主。父母的权威就要体现在“强硬”两个字上,很多父母就是这样认为的。

这样的状况和中国的“长辈权威”的大环境有关。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统治阶级都强调“君臣父子”“君为臣纲,父为子纲”这种绝对的理念,在这种环境下,成年人通常不会把孩子看成一个人格独立的个体,而是在内心深处把孩子看作是自己的“从属物”。正是由于这样的心理,父母通常会把自己的想法、愿望、情绪一股脑地施加在孩子的身上,而不会理会孩子自身有什么想法、愿望、情绪。

有的父母会说,赵老师,您太危言耸听了,现在早就不是古时候了,我们也早就摒弃了那些传统观念中的封建糟粕了啊。事实真是如此吗?很多传统的理念无形的影响力比大家以为的其实要强得多。否则,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父母在用传统的方式与孩子相处呢?

这种沟通模式,在孩子年幼时,通常比较顺利,但孩子年龄在逐渐增加,他们受到了现代社会所倡导的平等观念的影响,必然会对父母以往的教育方式产生怀疑,继而难以接受和无所适从,久而久之,父母的独断专行会让孩子越发感受到父母的爱是自私的。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孩子抱怨父母伤害了自己,感到委屈、难过,有的孩子自己一个人在屋里啜泣;有的孩子干脆摔门而去,用逃学、离家出走等方式来逃避伤害,而不愿意面对自己的父母。最后往往出现这样的恶性循环:父母越管制,孩子越叛逆,最终父母束手无策,孩子也苦不堪言。这怪孩子吗?不,我认为父母才是罪魁祸首,正是因为有太自我的父母,才有了那么多“有问题”的孩子。不会沟通的父母还会导致另一种孩子的存在——看似乖巧、听话,却毫无主见、原则。有这样的孩子,父母又不满意了。可这难道是孩子的错吗?父母既要求孩子规规矩矩、温顺听话,又抱怨孩子不够灵活,缺乏创新和勇气,对于这样的父母,我想问:“你们想让孩子人格分裂吗?”

毋庸置疑,几乎所有的父母都是爱孩子的,只是满怀一腔爱心的父母太过主观、武断和强制,让孩子感觉不到丝毫的愉悦。对于任何人来说,缺乏理解、尊重、信任的爱,带来的只有痛苦和窒息,表现在孩子身上,就是逆反、厌倦和逃避。第二种:内容空洞,重复唠叨

近年来,家庭教育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关注,中国父母的认识和素质也在不断提升,但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依然很多。很多父母平时说起事来头头是道,一副很明白事理的样子,可是真正遇到家庭教育的具体问题,表现却依然简单粗暴、重复唠叨。

中国父母和孩子沟通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呢?

从形式上来看,是父母不会说话。不会说话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父母没有认识到说话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是父母不具备会说话的基础,即说话的内容和方法都存在不足。这样的沟通必然会是无效的,孩子当然就不听话了。我在讲课时,告诉父母要和孩子讲道理。很多父母都说,赵老师,我是和孩子讲道理了,孩子不听啊。我问父母,和孩子讲了什么道理?父母就说,告诉孩子要听话,要好好学习,要考大学。这是讲道理吗?这么空洞的道理,孩子怎么会听呢?

生活中,一个小伙子如果遇到一位心仪的女孩子,想打听人家的情况,比如年龄,直接问显得没有礼貌,而且往往会碰一鼻子灰!那该怎么做呢?懂得说话技巧的男士可能会旁敲侧击地问:“你什么时候大学毕业的呀?”这就是一个比较好的方式,得到想要的回答的概率就很高。

父母跟孩子说话、相处,如果能做到像跟恋人相处那样,动脑筋,言之有物,斟酌火候、用词,那么离成功就不远了,孩子也会愿意回应、配合,他们能感受到父母的尊重,这也是成功父母的魅力所在。第三种:缺乏技巧,无视原则

在这里,我想强调一个理念:孩子成功的前提是父母的成长和成熟。试想一下,父母自己都没有长进,不够成熟,又怎么能教育出优秀的孩子呢?

曾经有一位小朋友的话让我印象深刻:“赵老师,赵老师,你知道我爸妈跟我说话是什么样子吗?”孩子当时急切地想对我形容。“什么样子呢?”我好奇地问。“他们啊,只要看我不学习就瞪眼睛,一说话就瞪眼,不瞪眼睛,他们就不会说话。”孩子瞪着眼睛模仿,样子惟妙惟肖。周围的孩子都哈哈大笑,我在心底一声叹息,这样的父母真让人担忧。如果父母一直以这样的方式和孩子沟通,孩子早晚会“不听话”!

CASE

父母们在与朋友、同事交流时,分得出远近亲疏,语气轻重拿捏得十分适当,能做到妥善周到,左右逢源,可为什么对待自己的孩子就做不到如此耐心和细致呢?究其原因,还是我前边讲到的,父母在内心深处把孩子当成了自己的附属物,即使知道孩子有自己的思维和情绪,但自以为是的父母却根本不当回事儿,自以为做的一切安排都是为了孩子好,只需要孩子服从就好。我要再次强调,请父母们牢记一点:孩子的人生是他们自己的,很多时候,父母只是一个旁观者。父母应该学会站在孩子的视角来审视自己,这样才可以有真正有效的沟通,这才是成熟的父母与孩子对话和交流的基本技巧和原则。4 启发孩子学习,父母的绝招“三板斧”

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父母如果发现孩子存在表达和行为上的问题,应该积极寻找方法来启发孩子、帮助孩子寻找解决办法,并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无限的乐趣和成就感。这对营造和谐的亲子关系,培养孩子的思维非常有帮助。

孩子常见的问题有:①认知的局限性,认识不到问题的全部或关键点;②表达词汇的缺乏,往往词不达意;③本身能力有限,对解决问题一筹莫展等。

父母要记住:对于孩子来说,父母更应该是一个引导者、指导者,而不应是解决问题的主导者。沟通的目的在于激发孩子的志趣和思维,让孩子乐于学习和应对挑战,而不仅仅是信息的传递。启发的起点:父母要“问”得好

很多父母知道要启发孩子,但是不知道如何做,不清楚什么样算“启发”。其实很简单,首先要把握好“问”这个点,启发的基础就是要善于发问,好的问题能给人以启发,很多答案就是在一问一答中不知不觉地变得明了清晰了。

古时候,希腊有位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就擅长启发式教学,他从来不正面回答学生们的疑惑,总是抛出一个又一个看似浅显实则充满智慧的问题,让学生们在一问一答间恍然大悟。父母和孩子沟通也是如此,与其事无巨细地告诉孩子“你要如何如何……”“你必须如何如何……”,不如把与之相关的容易理解的问题抛给他们,让孩子自己去领悟该如何做。这样效果会好得多,而且更令孩子印象深刻。

有的父母觉得,这样一点一滴地启发太麻烦了,远不如直接和孩子说清楚更简单。确实,输入式的对话通常快速、简单、明确、直接,但也正是由于它的这些优点过于硬性,反而易令孩子生厌。

例如,父母如果直接命令孩子:“做作业去!好好做作业才能考出好成绩。”面对这样的指示,大多数孩子都会不高兴。但如果父母们这样问:“宝贝是不是要考试了?有没有信心?”孩子通常就会老实回答有或者没有。如果孩子说没有信心,父母可以继续问:“为什么没有信心呢?宝贝一直很棒啊,是不是知识点还不太熟练啊?如果是这样,那我们做些题巩固一下好吗?”同样是希望孩子能好好巩固学到的知识,用这种委婉且能保护孩子自尊心的方式去引导,岂不是更好?

好的启发提问能让孩子清楚地明白利害关系,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事情去做,充分调动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如父母要求孩子做一个像雷锋一样乐于助人的好人,和启发孩子自己思考如何去做一个像雷锋一样乐于助人的好人,结果肯定是不一样的。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孩子学习成绩非常好,他爸爸是一位成功人士,对教育孩子有自己的一套理念和方法。有一次,孩子数学考试没考好,只考了85分。妈妈一看就有点着急,打电话给在外地出差的孩子爸爸,说孩子数学考了低分。爸爸很淡定,没有在电话里和儿子多说什么,两天后回到家,看见孩子还是不太高兴,就问孩子:“怎么了?听说考试了?怎么样啊?”儿子回了一句:“爸爸,我终于考了一个你想要的分数。”原来,爸爸以前确实说过想让孩子考一次80分。爸爸听完就乐了,气氛也瞬间活跃了起来。爸爸很关心地问:“这次是遇到什么难题了吗?是哪个公式掌握得不好吗?”接着,孩子就主动地说起了自己没考好的原因是想用一个简单的方法解题,结果方向是错的,丢了很多分,孩子还分析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还剖析了没考好之后的心理感受。

CASE

对于孩子来说,得了85分他自己也不满意,觉得没有成就感。尤其是一个一向优秀的孩子,他觉得自己不该得这样的分数,还有一点羞愧。父母通过提问能够放大孩子的不满意,让孩子做有效的自责和自我反省。如果父母直截了当地批评孩子,上来就问:“你怎么考这么低分?”很容易让孩子忘记自己本来的愧疚,瞬间逆反的情绪占了上风:“有人考的比我还低呢!”这是很多孩子应对父母生硬指责的回答。父母生气,孩子反击,这样对于解决问题没有任何好处。

像上面这个例子,那位父亲不仅把沟通的主导权交给了孩子,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还提升了孩子的自信心,让他明白:偶尔的失误不是世界末日,从失败中吸取到经验教训,才是最大的收获。可见,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父母如果能好好利用“问”这个环节,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需要说明的是,问也要讲究方式方法,可以遵循“5W2H”的原则,即What(什么),Who(谁),Where(哪里),When(什么时候),Why(为什么),How many(多少,多少人等),How much(多少钱,什么程度等)。使用了这个原则,就没有什么遗漏的了。问的时候,父母不可以操之过急,要循序渐进,语气应平缓自然,尽量避免带着负面情绪提问。眼神要专注,不要游离,父母如果心不在焉,也会影响孩子的心情,从而影响交流的效果。启发的关键:让孩子自己会思考

家庭教育的难题主要有两个,一是决策两难,具体表现在父母和孩子的认知不一致。好比两个人要出去吃饭,一个要吃海鲜,而另一个则想吃火锅,要想达成一致吃上饭,需要双方的妥协和让步。二是对立冲突,还拿吃饭来说,一个人邀请另一个人吃饭,被邀请者不仅吃海鲜不去,吃火锅也不去,为什么?就是不想和邀请者一起吃饭。父母和孩子遇到的问题与此类似。决策两难和对立冲突难免会出现在父母与孩子的沟通过程中,长期的决策两难与对立冲突得不到解决,必然会导致亲子关系的恶化和父母形象、威信的降低。

前边讲过,好的父母不是绝对的主导者,而应是一个指引者、朋友、盟友,解决问题的关键不是父母知道怎么做,而是让孩子知道怎么做。和孩子沟通时,不会启发孩子,不会引导话题的父母,是不负责任的父母,而说话不够委婉,让孩子反感的父母,则是情商不足的父母。在家庭教育方面,让孩子知道怎么做才是王道,人生的历练场,孩子知道怎么做才能主宰自己的人生。

当然,有的时候,父母也未必知道怎么做。

我有一个学生是报社记者,他的儿子刚上高二,关于孩子的学习问题常向我请教。孩子每周都有不会的题目,我告诉他,让孩子把不会的题目集中打印出来一次性做一遍,过一个星期以后,再让孩子做一遍,结果还有不会做的。这就有问题了,照这样下去,每周不会的题累积起来,数量会越积越多。先不提老师的问题,孩子的学习肯定有问题的——孩子本身的学习能力不足。于是我随便问了孩子一个问题:“上周不会做的题问老师了吗?”

孩子回答道:“问了,但有些还是不会。”

听了这个答案,我发现老师也有问题,孩子把上一周不会的问题向老师提问,老师如果负责任地讲解一遍,问孩子还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不明白的难点讲懂讲透,孩子的疑惑彻底解决了,哪儿还会有不会的题目呢?老师只是按部就班地根据流程讲了一遍,之后也没有问孩子的反馈,也没有答疑,孩子原有的疑惑依然没有得到回答,当然疑问还存在了。于是,我陪孩子一起做了一道数学题,从念题、画图到分析题,说实话,我明白这道题的逻辑,但并不会做,毕竟很多年不碰这类题目了。但是我说的题目大意、条件、要求,孩子都明白,他仔细看了看我俩列出来的要点,很快就做出来了。孩子和我都很高兴,孩子高兴于终于掌握了一类题型的解题方法,我高兴于有效地启发了孩子的思维。

CASE

其实,我并没有做太多工作,只是和孩子一起分析了一下题目,他能做出来主要靠的还是自己的知识积累,我只是起到了一个提点的作用,教孩子列出全部条件,有条理地进行分析,启发他去思考,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去解决问题。

我能做的,各位父母也能做到。启发孩子,其实并不难。有时候,孩子脑子里知识是满满的,但不知道怎么运用。当不知道如何运用时,孩子就习惯于认定这道题自己不会做,做不出来。这是一种对困难的选择性投降,或者叫习惯性投降,这是一种生物本能。如前边讲的那道题,孩子不是全不会,他是只理不清条件之间的关系而已,我的作用就是帮助他理清关系,让他有地方下手,有个切入点。比如,2的平方是4,很简单,这个答案孩子都能脱口而出。但如果要计算2的四次方,4的立方,8的立方等,是不是就要想一想,算一算了?做题时,很多孩子对于一般概念、知识是清楚的,只是对彼此之间的关联不熟悉,遇到这样的题目就不会做了。

做题少,不爱思考,是孩子的惯性,而启发孩子的思维,让孩子学会思考方法,比告诉他们结果要好得多。当孩子真的理解了,就会做了,遇到同类问题也就能自己处理了,这时,他们也会很有成就感。启发的标准:“多、快、好、省”

有的父母又会问了,“赵老师,我按照您说的多多启发孩子了,可是效果还是不好啊,说多了孩子就嫌我啰唆了,说我说的都没用。”父母们要注意,启发不是陈述,不是你想着“我要启发孩子了”,然后长篇大论滔滔不绝,那不叫启发。启发有四字黄金标准——多、快、好、省!解决任何问题都要本着“多、快、好、省”的方向去:怎么能做得更多?怎么能做得更快?怎么能做得更好?怎么能做得更省?这是管理学上的一个通行的标准,也是启发孩子的大方向,要教会孩子抓住这四字方法。“多”是什么意思?比如,怎么能背更多的单词?怎么能够在同样的时间里学更多的知识?这些都属于“多”这一范畴。要做到“多”,需要统筹安排好,计划好,孩子想要做到“多”,就能在无形之中锻炼出规划的本领。“快”又怎么理解呢?就是怎么做才能更快地完成事情。比如做一张试卷或一些题目,可以从利用好草稿纸做起,准备一支出水流畅的笔,做题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做好这些准备,速度自然就快了。“好”是指什么呢?就是怎么做能使结果更漂亮、更符合要求。做事严格按照程序来,遵从格式,表达清晰,字体整洁等,都可以让人做得更好。“省”是什么?省时、省力,就好比要移动一块石头,会用杠杆就会更省力气和时间。

人生中,我们要面对的很多问题都像一道道数学题,父母也未必知道答案,即使知道答案也未必是正确的。父母能做的,就是帮助孩子找到一个好的答案,也许最后的答案出人意料,也许最后的答案发人深省,也许最后根本没有答案。但这就是人生。孩子的人生需要指点和启发,绝不需要要求和强迫。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