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法灸法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04 15:24:15

点击下载

作者:宋一同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刺法灸法学

刺法灸法学试读:

前言

刺法灸法学是研究刺法、灸法防治疾病的各种具体应用方法、操作技术及其基本原理的一门学科,是针灸学基础理论与临床治疗之间的纽带,《刺法灸法学》教材内容丰富,使学生通过学习各种刺法、灸法相关内容,掌握古代及现代各种刺法、灸法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熟悉和了解古今各种针灸技术方法的作用原理和临床应用情况,为针灸临床治疗奠定理论基础和技术基础。编者2014年12月于北京《国际高等中医院校系列教材》总主编简介

宋一同 1935年出生,汉族,江苏省淮安市人。中共党员,职称: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现任职务:美国国际华佗中医学院院长、黄山医科大学华佗中医学院院长、国家人事部中国人才研究会骨伤人才分会会长、全国高等中医院校骨伤教育研究会会长、全国高等中医院校骨伤专业系列教材(14种)编审委员会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全国高等中医院院骨伤专业研究生系列教材(8种)总编、世界骨伤专家协会主席、世界杰出人才学会主席、世界针灸推拿骨伤学会主席、《中国正骨》杂志顾问,《世界骨伤杂志》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授予有特殊贡献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从事临床医疗工作50余年,提倡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方法解决疑难病症,认真指导培养下级医生,主持病房工作及专家门诊。对骨坏死、风湿病、腰腿痛、颈椎病、软组织损伤、偏瘫、胆石症、骨与关节损伤有独特治疗方法。

在中医学院教学工作中担任教研室主任,讲授《中医骨伤科学》《中医骨伤科基础》《中医正骨学》《中医骨病学》《骨伤手术学》《推拿与按摩》《头针与耳针》《耳穴诊断学》等教学工作。

多次被省部级科委聘请担任科研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

1999年以来与中国长春中医学院合作担任新加坡、美国及中国台湾地区硕士研究生导师。

1999年以来担任美国华佗中医学院院长与安徽中医学院合作担任美国、新加坡和日本留学生硕士研究生导师。

1.学历

1951~1954年,安徽合肥医专毕业;1960~1961年,安徽省立弋矶山医院(安徽皖南医学院附院)骨科进修;1970~1972年,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新医班学习;1974~1975年,安徽医学院西学中提高研究班学习;1975~1976年,北京积水潭医院卫生部举办骨科医师进修班进修学习;1979~1980年,上海第二医学院新华医院小儿骨科进修。

2.主要经历

1954~1958年,安徽省径县人民医院外科主任;1958~1962年,安徽省晏公煤矿医院院长、骨外科主任;1962~1971年,安徽省芜湖地区人民医院骨科医师;1972~1976年安徽医学院(现安徽医科大学)中医系、新医针灸推拿、正骨教研室主任;1976~1987年,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医教处副主任、骨伤科主任;1987~1990年,北京针灸骨伤学院骨伤系副教授、副主任医师;1991~2001年,北京针灸骨伤学院骨伤系主任医师、教授、教研室主任;2001~2010年,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

3.主要著作(国家级出版社正式出版著作)(1)主编《软组织损伤学》《头针与耳针》《当代中国骨伤人才》《中医筋伤学》《中国推拿治疗学》《软组织损伤名家手法荟萃》《推拿按摩手法180种》《实验骨伤科学》《国际骨伤推拿医师交流手册》《当代骨伤与康复学》《足部推拿疗法》《骨伤科药膳425种》。(2)合编《中医骨伤科学》《耳穴诊断学》《中医骨伤科基础》。(3)主持中国高等中医院校骨伤专业系列教材(14种),担任编审委员会秘书长及主任。(4)编审《中国骨伤老年医学丛书》(担任主任委员)《中国骨科新技术》。(5)主审《颈肩腰腿痛治疗学》《软组织疼痛治疗学》。(6)总主编“中西结合治疗骨病丛书”,包括《肩周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股骨头坏死》《慢性腰腿痛》《骨质增生症与骨质疏松症》《强直性脊柱炎》《骨髓炎、骨与关节结核》《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肿瘤》。(7)2003年担任全国高等中医院校骨伤专业研究生系列教材(8种)总主编。《骨伤科基础研究》《骨与关节损伤临床研究》《软组织损伤临床研究》《骨病临床研究》《骨伤科手术研究》《骨伤科生物力学研究》《骨伤科实验研究》《骨伤科文献研究》。(8)2002年担任全国高等中医院校骨伤影像教材总主审。(9)主审《中医骨伤科学》(高等中医院校中医专业本科教材)。(10)主编保健推拿教材,包括《欧式日式韩式按摩推拿》《推拿按摩180招》《足部推拿按摩》《全身各部位推拿按摩》《经穴按摩瘦身美容》。(11)2009年担任新世纪全国整脊医学系列教材(8种)总主编,包括《整脊基础与脊柱病诊断》《整脊技术学》《颈椎整脊学》《胸椎整脊学》《腰椎整脊学》《骶尾椎整脊学》《整脊保健学》《国外整脊技术》。

4.科研成果(主持获省部级重大科研成果)(1)主持《耳穴诊断颈椎病临床实验研究》,1988年获安徽省科委授予省级重大科技成果(国家科委公报,总83期)。(2)主持《中西医结合治疗亚急性慢性骨髓炎》,1989年获安徽省科委授予省级重大科技成果。(3)主持《耳穴诊治胆石症临床实验研究》,1988年安徽省科委授予省级重大科技成果。(4)主持《外伤性截瘫中医结合康复研究》,1991年山东省科委通过专家鉴定:该项研究居国内领先水平,山东淄博科委评科技一等奖,1992年获国家科委评新技术金奖。(5)本人创造“中药电热托板腰围”,1990年5月获国家专利,参加国际博览会获好评,1991年获国家银质奖,1992年11月获世界科技和平周国际金奖,美国国际传统医学大会金奖。(6)主持《中西结合治疗骨关节核研究》通过河南科委鉴定,1993年获中国驻马店地区科技一等奖,河南省科委评省科技二等奖。

王键 1956年出生,安徽歙县人,中共党员,汉族。1983年,安徽中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现任安徽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新安医学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安徽省高校新安医学研究创新团队带头人,安徽省“115”科技创新团队——新安医学研究创新团队带头人,安徽省中药研究与开发重点实验室主任。

从事中医药教学、科研、临床工作近30年。早期致力于新安医学的系统整理和研究,近年则以中医治法作用机理及其临床应用为主要科研方向,重点研究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辨治规律及新安医学有效方药的筛选与作用机制。近10年中,已发表独立撰写和第一作者论文60余篇,其中国家重点期刊论文20余篇。参加主编、副主编和编委编著出版《中医基础理论》《内经选读》《中医科研设计与统计学》《新安医学精华丛书》《新安医学名著丛书》等中医学术著作、教材18部,其中主编6部。主持完成中医药科研项目10余项,获国家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学术专著一等奖1项、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1项、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1项。

1993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995年被评为首届中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专家并获银奖。1996年被遴选为安徽省高校首批学科带头人。1997年被确定为安徽省首批跨世纪学科与技术带头人。1999年被北京中医药大学聘为博士研究生导师。2010年被评为安徽省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安徽省优秀专家、合肥市拔尖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现为国家科技部重点项目评审咨询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终审专家,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国家教育部中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与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中医药文化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中医技术标准委员会委员,全国中医药教材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基础理论分会副会长,全国高等中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文化研究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养生康复与保健专业委员会委员,安徽省中医药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安徽省学位委员会委员,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常委,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同时受聘担任国家核心期刊《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中国中医药学刊》《中医文献杂志》编委。

王振全 1954年出生,出身于中医世家,毕业于北京联合大学中医药学院,现任全国高等中医院校骨伤教育研究会及中国人才研究会骨伤人才分会两会常务执行会长、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长。长期从事医院管理及中医诊疗工作,至今已30余年,曾师从宋一同、胡进江、臧福科等著名中医大家学习,坚持秉持公心,严于律己,把自己的心血、精力、智慧毫无保留地投入到医院的发展之中,以优良的品德,精湛的管理艺术,赢得了全院同志的拥戴。

在临证医疗工作中,他独辟蹊径,强调治疗以循证医学为准绳,以人为本、杂合以治,辨证论治,辨证辨病,中医西医相结合综合治疗,丰富了祖国医学的理论与方法,为中医药治疗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途径,救治患者无数,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对一些疑难杂症,见解独到,用药灵验,多次荣获“首都优秀医务工作者”、“北京卫生系统先进个人”、“全国医院管理百佳杰出优秀院长”等荣誉称号。

李廷俊 1944年出生,山西省中阳县人。国家级专家,主任医师,教授。现任山西省吕梁地区中医药研究所所长,吕梁地区红十字会疑难病症医院、山西仁爱医院院长,兼任山西省吕梁科学院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中国骨伤人才研究会副理事长,全国骨病学术研究会执行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吕梁地区中医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保健学会疑难病治疗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明见中医研究所研究员,美国国际华佗中医学院教授,香港中华中医药学院客座教授。

担任《亚洲医药》杂志副主编,《中华骨病》杂志副主编,“中西医结合骨病诊治系列丛书”总编委,《骨结核骨髓炎》主编,全国高等中医院校骨伤专业研究生系列教材《骨病临床研究》副主编等。

李廷俊自幼学医,后毕业于山西医学院,又师承中国中医科学院著名中医学家、国医大师、博士后导师路志正教授。在40多年的医疗、科研实践中,他勤求古训,博极医源,从不拘泥于一方一药,不局限于一家一说,刻苦钻研,勇于实践,以精深的理论、丰富的经验,取得卓越的临床疗效,获得社会各界的赞誉。曾赴欧、美及东南亚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学术交流考察访问,在国内外刊物发表和学术会上交流的论文40余篇,主编和合编出版医学专著10余部。

李廷俊院长主持《中医中药治疗脊柱结核性截瘫临床研究》于2005年8月9日通过全国专家委员会鉴定,被评定为国内领先水平。《中医中药治疗股骨头坏死临床研究》通过全国专家委员会鉴定,被评定为国内先进水平。他先后研制出治疗各个部位骨与关节结核及伴发寒性脓肿、窦道、截瘫的特殊药物“灭痨复骨丸”、“灭痨托毒散”和“启瘫复元胶囊”。经组织京、津、晋等地同行专家评议鉴定,属国内领先水平。“灭痨复肺丸”治疗肺结核课题也被评为国内领先水平,而且获国家专利。他还研制出治疗淋巴结核、胸壁结核、肾结核及风湿、类风湿、骨质增生、强直性脊柱炎、股骨头坏死、脉管炎、骨髓炎等多种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效的药物和方剂。1993年,在美国洛杉矶获国际医学研究的金奖和国际名人证书。1995年至1996年分别获得吕梁地区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美国纽约国际传统医学医药博览会5项产品获金质奖、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五届中国专利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金奖、国家星火计划实验十周年优秀项目奖。还分别被评为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和山西省会红十字会模范会员,中华全国新闻工作协会等单位评为“优秀主人翁”。1997年,“中国世纪行”全国千名新闻人物采访纪实活动中评为“模范新闻人物”;中国骨伤人才研究会评为“科技杰出人才”。1998年,在香港获得世界华人发明奖,省委省政府授予“山西省劳动模范”。国务院授予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吕梁地区优秀专家。1999年获“华佗杯”国际金奖。1999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2000年1月获得第五届跨世纪人才十大新闻人物奖。2000年10月获得“十大杰出医学跨世纪人才”奖。他的先进事迹在中央、省、地、市电台、电视台、报刊等多家媒体多次报道。

李家贵 1956年出生,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人。云南通海骨伤医院院长,中医学博士,通海县政协常委,中华中医药学会会员,主治医师,中国人才研究会骨伤人才分会、全国高等中医院校骨伤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全国骨伤医院学术研究会常务理事。2004年被中国人才研究会骨伤人才分会、全国高等中医院校骨伤教育研究会授予“世纪骨伤杰出优秀人才”称号。

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曾经在全国骨伤学术交流大会发表研究成果;参加编写医学著作5部,《实用中西医结合骨伤科手册》《当代骨伤人才》《实用临床按摩手册》《中国医学非药物特色疗法》《中西医结合防治创伤并发症》。担任“国际高等中医院校系列教材(中英文版)”总主编。第一章刺法灸法学概论【学习指导】“手巧而心审谛者,可使行针艾。”(《灵枢·官能》)

刺法灸法学不仅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承载。本章学习的目的之一,就是了解刺法灸法学发展的历史背景,了解历史上刺法灸法学发展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的贡献和成绩,从而增强学习的兴趣和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使刺法灸法得到传承和发扬。

在针灸学的发展中,刺法灸法走在了最前列,刺灸工具在不断更新、操作技术在不断进步。具体表现如针具由简而精,材质由石、骨到金属,操作由单一到复杂;灸法材质由火到艾绒再到掺药,灸法由直接到间接、由艾条到灸器,等等。因此本章另一个重要的学习目的就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去发现刺法灸法学的发展规律,在中医学国际化日益加速的进程中,努力掌握好这门工具。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创新,从而不断地推动医学科学的发展。第一节刺法灸法学的概念及特点一、刺法灸法学的概念

刺法灸法学,是以各种刺法、灸法的具体应用方法、操作技术及其基本作用原理为主要内容的一门学科。刺法是指采用不同针具或非针具运用各种手法刺激人体的一定部位,以调整阴阳、防治疾病的方法;灸法,是指采用艾绒或其他药物制成的灸炷或灸条,点燃后熏熨体表的一定部位,或采用其他光、电等刺激体表一定的部位,以起到防治疾病作用的方法。研究刺法、灸法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各种特种治疗技术的理论及其临床使用方法的学科,即称刺法灸法学。二、刺法灸法学的技术特点

刺法与灸法均为中医外治法。刺法是运用不同的针具在人体一定部位施以不同的手法,刺入肌腠之间,或叩刺体表皮部,或刺络放血等,激发经络之气,调整阴阳,从而使机体功能恢复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灸法则是采用艾绒等各种材料,以烧灼、熏熨体表的一定部位,用温热或药性的刺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灸法与针法一样,不仅采用的材料不一,施术的方法也各异,需根据病情灵活运用。

刺法、灸法大都是在人体的特定部位上施术,并给予特定的刺激,这种刺激能够对经络的功能起到良性调整作用,并通过经络功能的改善,调整人体阴阳、气血、脏腑功能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刺法的刺激是通过不同的手法来实现的。手法即指徒手操作的技术方法。针刺手法包括得气法、行气法、补泻法和各种相应的单式、复式手法。而各种不同的针具的操作技术方法则为针法,其中有毫针、三棱针、皮肤针、皮内针、针、火针、芒针等临床操作技术。手法和针法的联合运用才可以起到刺法治疗疾病的作用。

灸法技术则是运用艾绒或其他非艾灸材料烧灼、熏熨腧穴和病变部位的技术方法。

而随着现代技术和针灸临床的发展,采用电、光、声、磁、热和药物进行穴位刺激来防治疾病的技术即特种技术;以及在人体某些特定部位分布有与全身各部相对应的穴位系统,在临床上选取相应的穴位或反应点进行针刺治疗的特种针法技术也在本书进行介绍。三、刺法灸法学的课程特点

刺法灸法为临床应用的针灸技术,而每种技术都有各自不同的操作步骤和实施过程。其应用的正确与否不仅影响安全程度和治疗作用,而且影响疗效水平。因此本书要求每一位学习者在刺法灸法的学习过程和技能训练中逐步熟练掌握,灵活应用,循序渐进的讲授和技能训练是本课程的特点。

刺法、灸法治疗疾病就是以经络与脏腑在生理和病理上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为基础,在经络循行分布路线和联系范围内选取一定的穴位,进行针刺或艾灸,取其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从而达到排除致病因素、治愈疾病的目的。经络是运行气血的通路,气血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维持脏腑等组织器官进行正常生理活动的重要部分。阴阳失调主要是通过脏腑功能状态表现的。作为施术部位的腧穴,通过经络联络于脏腑,刺法、灸法的操作通调脏腑、平衡阴阳也是治疗疾病的根本法则。因此认真掌握刺灸各种治疗方法的治疗作用、适应范围和选穴配方原则,从而在临床辨证施治,是刺法灸法在临床治疗上的又一重要特点。第二节刺法、灸法、拔罐法的起源、形成与发展一、刺法的起源、形成与发展

自人类双手能够制造简单的劳动工具,即从类人猿进化为人类时,刺法也就随之开始萌芽了。针刺需用一定的工具,而针具的起源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古代最早的针具称为“砭石”。随着时代的发展,针具得到不断地改进,针刺的方法也日趋多样化。(一)刺法的起源

远古,我们的祖先为了生活的需要,利用一些简单的、不加磨制的石块作为生活和日常的用具,这就是旧石器时代。后来,勤劳的祖先在不断的劳动中,又逐渐能够加工制造各种不同形状的石斧、石刀和石针等工具,演进到新石器时代。

砭石,是用细滑光洁的小石块磨制而成的石器,有刀形、针形、剑形等。《说文解字》说:“砭,以石刺病也”,可以看作是最初的“针”。有关砭石的记裁很多,如《山海经·东山经》曰:“高氏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砭石”,晋·郭璞注:“可以为砥(砭)针,治痈肿者”;《素问·异法方宜沦》曰:“东方之域,……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唐·王冰注:“砭石,谓以石为针也”;《素问·宝命全形论》曰:“制砭石大小”,南北朝·全元起注:“砭石者,是古外治之法,有三名,一针石、二砭石、三镵石,其实一也。古来未能铸铁,故用石为针;”《灵枢·玉版》篇曰:“故其已成脓血者,其唯砭石铍锋之所取也。”这些记载说明,“砭石”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最初是用来划破痈肿、排脓、放血的工具,后逐渐发展成为针灸治疗的工具,其形状亦趋多样化,或者有锋,或者有刃,故又称针石或镵石。(二)刺法的形成

大约在山顶洞人文化时期,已出现能用石刀等工具制造比较精细的骨针。在距今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有不少各种形状的骨针,有的一端有尖,另一端无孔;有的两端都磨尖。这样的骨针,很可能被人们用来作医疗工具。此外,古汉字“箴”就是竹制的针。到了仰韶文化时期,黄河流域发展了彩陶文化,故出现了陶针,直至目前广西僮族尚保存有这种针具。

夏、商、周进入了青铜器时代,有金属针具如青铜针的出现。《内经》中记述的“九针”,就是萌芽于这个时期。但由于生产力的限制,出现九针之后,还沿用原有的石针。《帝王世纪》就有关于“伏羲制九针”的记载,“针具亦从南方来”(《素问·异法方宜论》),反应当时有各种针具的史实。

1973年在河南新郑县的一座春秋战国时期的郑韩故城遗址,出土过1枚砭石,长6.3cm,一端卵圆,另一端呈三棱锥形,锋尖缺损,直径0.7~0.8cm,横断面微呈椭圆形,这枚砭石的两端形状与《灵枢》所载的员针、锋针极为相似。虽比较粗笨,但展示出由砭石演变为九针的过渡。

针刺的工具从砭石发展到九针,标志着针法的形成。在《内经》中多篇涉及到九针的应用及其所形成的理论,如《灵枢·九针十二原》《灵枢·九针论》《灵枢·官针》《灵枢·刺节真邪论》和《素问·针解》中均有记述。《灵枢·官针》中所言“九针之宜,各有所为,长短大小,各有所施也”,描述了九针各有其不同的形状、大小、用途、治疗范围和操作方法。

1978年在内蒙古自治区达拉特旗树林召公社,从一批古铜器中发现了1根青铜针。据考,是战国至西汉时期的器物。这根针长4.6cm,中身有四棱,横断面呈菱形。与头道洼砭石比较,两者形状大小都非常相似,显而易见它继承了砭石的形状,后被命名为“青铜砭针”。虽然这根青铜针行世之时,我国中原地区已进入铁器时代,但这个发现证明,在青铜器时代肯定使用过青铜制造的针灸工具。

1968年在河北满城县西汉刘胜墓中发掘出医用金针4根,银针5根(残缺),即为九针的一部分实物。金针长6.5~6.9cm;针柄断面呈矩形,柄上有圆形穿孔;针身比针柄细,断面皆为圆形;针锋形状各异。经鉴定,1根是锋针,2根是古毫针,1根很可能是古代员利针,这4根金针都有较长的扁菱形针柄,这种针柄以手指夹持不易松动,便于使针刺端正。与头道洼砭石和树林召公社青铜针比较,尽管外形不同,但用手夹持的部位都呈四菱形,说明它们是一脉相承的。5根银针已经残损,无法辨认其主貌。内有1根上部虽残而下部完好,残长5.3cm,比金针粗,横断面作圆形,末端钝圆无锋,参照相关文献可以断定是古代的鍉针。金针与银针的发现,证明早在2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应用金、银制造医疗工具。(三)刺法的发展

远古以砭石刺病的方法比较原始,刺法较为简单,只是用于放血排脓。随着发展,其治疗方法逐渐丰富。早期的医学著作《内经》在针刺方面提到九刺、十二刺和五刺等,在补泻手法方面提到徐疾补泻、呼吸补泻、捻转补泻、迎随补泻、提插补泻和开阖补泻等,为后世的针刺方法奠定了基础。《难经》81篇中,有32篇涉及针灸内容,强调指出针刺时双手协作的重要性;晋唐至宋在针刺手法方面一直是阐述《内经》和《难经》之说;到了金元时代提出了子午流注按时取穴的时间针法学说。窦汉卿的《针经指南》则较早地应用“手法”二字来统括针刺操作手技,并创造了“针刺十四法”。明初陈会的《神应经》提出了“催气手法”,现仍适用于临床。徐凤的《针灸大全》又提出了一整套的复式补泻手法,对“烧山火”和“透天凉”也做了系统论述,并收录了泉石心《金针赋》提倡“治病八法”和“飞经走气”四法。其后,高武的《针灸聚英》、汪机的《针灸问对》记载的针刺手法,进一步阐述了上述的方法。杨继洲的《针灸大成》引载了多家的针法,内容十分丰富,并认为“刺有大小”,有“大补、大泻”、“平补、平泻”、“下针十二法”和“八法”,临床上较为多用。清代中叶以后,针灸医学渐趋衰落,针刺手法亦无进展。

20世纪50年代后,针灸学术有了很大的发展。针刺手法的研究也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从文献考察到临床观察,从试验研究到规律性的探索均做了大量工作。目前对传统针刺手法越来越受到应有的重视,因为它对针刺治疗的效果有直接的关系,对阐明经络理论和针刺原理都是十分有益的。此外,针刺的方法在结合了物理治疗和药物注射等法后,也获得了新的发展。应用较广泛的有针刺与电相结合的电针、电热针、穴位电兴奋、微波针灸;与光结合的红外线照射、激光针;与声相结合的声波电针;与磁相结合的磁疗仪、电磁针,以及小剂量药物作穴位注射的水针和穴位埋线、结扎、割治等。一些以一定部位为选穴范围的针法也有所发展,应用较广泛的有耳针、头针等。这些方法不仅扩大了针刺治疗的范围,而且推动了针灸医学的发展。二、灸法的起源、形成与发展(一)灸法的起源

火的历史在我国可以追溯到50万年前的“北京人”或80万年前的“兰田人”时代,乃至更远。由于火的发现和使用,对人类的生活和繁衍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同时也为灸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由此可见,灸法是随着火的应用而萌芽,并在其应用和实践中不断发展的。“灸”字,《说文》解释作“灼”,是灼体疗病之意。古人在煨火取暖时,由于偶然被火灼伤而解除了某种病痛,从而得到了烧灼可以治病的启示,起初也可能采用树枝、柴草取火来作熏、熨、灼、烫以消除病痛,以后才逐渐选用“艾”为主要灸材。艾,为菊科多年生草本,因其气味芳香,性温易燃,且火力缓和,于是便取代一般的树枝燃料,而成为灸法的最好材料。据《左传》记载,鲁成公10年(公元前581年),晋景公病,延秦国太医令医缓来诊,医缓云:“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治焉”。晋朝杜预注解:“攻”指艾灸,“达”指针刺。汉代张仲景的著述,有“可火”与“不可火”的记载,其所言之“火”,亦指艾灸。(二)灸法的形成“灸”字在现有文献里,以《庄子·盗跖篇》最早提及。《孟子·离娄篇》里也曾讲过:“今人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显然也是指的艾灸,而儒家用艾灸来寓意避世。类此记载虽多为非医家引喻射事以艾灸作譬喻,但可以从中推断出春秋战国时代灸法是颇为盛行的。1973年底,我国在湖南长沙马王堆发掘了三号汉墓。在出土帛书中,记载了经脉灸法的就有3篇,可能是《内经》以前的珍贵文献。

在医学专著中,灸法最早见于《黄帝内经》,且常与针刺、砭石、药物并列。此外在《素问》《灵枢》中对于灸法的各种治疗均有论述,如火补、火泻等。随着医疗实践的发展,以后历代出现了许多针灸方面的著作。晋·陈延之《小品方》阐述了禁灸18处和误灸的后果;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则都大力提倡针、灸并用。王焘的《外台秘要》则弃针而言灸,主张艾炷灸壮数要根据病变性质和施灸部位而定。《骨蒸病灸方》则有了“灸师”专业职称。可见当时对灸法的重视。以后,从宋代《针灸资生经》《黄帝明堂灸经》《灸膏盲俞穴法》《备急灸法》,元代的《痈疽神秘灸经》,明代高武的《针灸聚英》、杨继洲的《针灸大成》,到清代的《针灸集成》《太乙神针》《神灸经论》等无不注重灸法。甚至以方药著称的医学家们也都习用灸法,至于民间则不分南北,到处都有人使用。可见,在我国历代各阶层中,灸法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和保健了。(三)灸法的发展

灸法治疗疾病,已有悠久的历史。最初是单纯的灸法,多采用直接灸,古代称为着肉灸,其艾炷较大,壮数较多。灸法以艾为主,但也可采用其他材料来施灸。历代记述的灸法有硫磺灸、灯火灸、桑枝灸、桃枝灸、竹茹灸、麻叶灸、黄蜡灸、药锭灸、药捻灸等各有特点。现代灸法则有了长足进展,为了减轻患者接受灸疗的痛苦,多采用小炷少壮灸,并衍化出多种灸法,如艾条灸、药条灸(包括太乙神针、雷火神针等)、温灸器灸、温针灸、天灸、灯火灸等。根据病情不同,还常采用间接灸法,所隔物品多为姜片、蒜片、食盐、豉饼、附子饼等。此外还可将药末敷脐再进行艾灸治病的方法等。三、拔罐法的起源、形成与发展(一)拔罐法的起源

拔罐疗法是中医学传统的外治疗法,有着悠久的历史。本法的最早记载见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因古人使用兽角作为治疗工具,故称为“角法”,又称吸筒疗法、火罐气,民间俗称“拔火罐”,说明当时是以角法作为治疗疾病的手段之一。东晋医家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有以制成罐状的兽角拔脓血,治疗疮疡脓肿的记载。唐代王焘在《外台秘要》中说:“患殗殜(肺痨之类)等病……即以墨点上记之,取三指大青竹筒,长寸许,一头留节,无节头削令薄似剑,煮此筒子数沸,以热出筒,笼墨点处按之良久,……数数以此角之,令恶物出尽,乃疾除。”此时器具也由竹筒代替了兽角,适应证也有了进一步的扩大。(二)拔罐法的形成与发展

历代中医文献中关于拔罐法的论述亦颇多,公元624年唐继隋制设立“太医署”,并设立了角法科。由此可见,当时对角法的高度重视,并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宋代角法中则有“水角”和“水银角”的记载。《太平圣惠方》论及:“凡痈疽发背,肿高坚硬脓稠焮盛,色赤者,宜水角;馅下,肉色不变,软漫稀者,不宜水角”,又谓:“疽之萌生而水角,则内热之毒畏冷,逼之却入腠理,深可衰也。”明代的《外科正宗》《济急仙方》等医籍中都有角法的记载,申斗垣在《外科启玄》中把拔罐称为“吸法”“煮竹筒法”,也多用于疮疡的吸毒排脓。至此,拔罐法虽然在罐具、吸拔方法等方面有了长足的改进和提高,但在临床应用方面仍以疮疡外科疾病为主。清代《医宗金鉴》一书中专门载有先用针刺,继用中药(羌活、白芷、蕲艾)煮罐后拔之的针药筒疗法。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对火罐的出处、形状、适应证、操作方法和优点等均做了详细的介绍。当时已出现售于市的陶罐,治疗的病症有风寒头痛、眩晕、风痹、腹痛等。由此可见,当时拔罐疗法已相当普及。

随着历史的变革,科学技术的发展,拔罐法得以继承和发展。在器具方面,发展为玻璃罐、金属罐、抽气罐、挤压罐、电拔罐、经穴电动拔罐治疗仪等;并有煮水排气、燃气排气,发展为抽气筒排气、挤压排气、电动抽气等拔罐方式;从单一的留罐,发展为走罐、闪罐;并且发展出药罐(包括煮药罐、贮药罐)、针罐、刺络拔罐、按摩拔罐,以及配合电针、TDP照射等各种现代理疗方法。拔罐在临床上可以治疗包括内、外、妇、儿、骨伤、皮肤、五官等科的近百种病症,成为临床治疗疾病常用的一种方法。拔罐法虽已有很大发展,但在基础理论和临床应用方面仍需深入研究和开发,以期更好地发挥其治疗的作用。【复习思考题】

1.简述刺法灸法学的含义。

2.简述刺法的起源、形成和发展。

3.简述灸法的起源、形成和发展。

4.简述拔罐法的起源、形成和发展。第二章毫针刺法【学习指导】

毫针为古代九针之一,纤细小巧,适用于全身的腧穴,临床应用最为广泛,是针刺疗法中最主要的治疗工具。学习毫针刺法主要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其一,毫针的一般知识,譬如毫针的结构、规格、质量标准等,目的是便于治疗时选用适宜的毫针,以减轻针刺疼痛、提高疗效。其二,学习者必须认真进行手法训练,一般采用针垫练针、自身试针、相互体验等三站式训练方法,掌握刺手、押手的不同作用和技巧。其三,掌握针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针灸操作技能,熟练掌握各种针刺手法的操作要点和应用目的。其四,掌握针灸临床常见针刺异常的原因、现象以及处理和预防方法,掌握针刺禁忌,防止针刺意外。第一节毫针的基本知识一、毫针的选材

现代毫针均用金属制成。其中以不锈钢材质为多,特点是高强度、坚韧、耐热、不易锈蚀、针体滑利。其次为金、银等材质,特点是导热、导电性能较好。但金针细软,缺少弹性,易弯折;银针易腐蚀,且针体多粗大,易出现刺痛。

有文献表明,不同材质的金属针具刺入人体后会产生不同的电位并电离出相应的微量离子,因为人体体液是多成分的电解液,不同的电位及微量离子作用于穴位中,应当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但不同材质针具的针感异同、疗效异同的程度,尚有待进一步研究。二、毫针的结构与分类

毫升可分为针尖、针身、针根、针柄、针尾五个部分,又可按针尾形状的不同,划分为花柄、圈柄、平柄、管柄等四种(图2-1、图2-2)。三、毫针的规格

毫针主要根据针身的长短粗细而确定其规格,一般以长度在25~75mm(1~3寸)之间,直径在0.30~0.38mm(28~30号)的毫针最为常用(表2-1、表2-2);针柄最长为55mm,最短为20mm,一般以40mm长的为宜。图2-1 毫针结构与分类图2-2 不同材质针尾毫针表2-1 毫针长度表表2-2 毫针直径表

选用不同规格针具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中国制毫针的规格特点是号大针细,日本制毫针的规格特点是号大针粗。

②刺针的长短、粗细与刺激量有一定的关系。粗针易操作,易激发针感,宜于深刺,且刺激量大;细针多适用于敏感者,不易操作,不宜深刺,且刺激量相对要小些。

③针具规格的选用原则是因人(体质)而宜,因病(针刺方法)而宜,因地(施针部位)而宜。四、毫针的质量要求(一)制针材质的要求

根据《针灸针》标准(GB2024-1994)的规定,以《不锈耐酸钢技术条件》(GB1220-75)中指定的Cr18Nig之不锈钢为制针材料的针具,在技术条件上最为理想。如果不锈钢组成成分不好,针具的硬度、弹性会有所降低,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操作技术,甚至出现异常情况,如弯针、折针等。(二)针具形状的要求

针尖 形如“松针”,端正不偏,光洁度高,尖中带圆,锐利适度。适宜的针尖进针阻力小,不易弯折;如针尖过钝,则刺入困难;而针尖过锐,则易折、易弯、易穿透组织造成损伤,或影响针感的把握。现亦有新制式的针具,其针尖被称为“子弹头型”(图2-3)。

针身 光滑挺直、圆正匀称、坚韧有弹性,不易弯折。

针根 整洁、平滑。

针柄 缠绕牢固、光滑圆润。

针尾 整洁、平滑。图2-3 针尖五、毫针的检查及维护(一)毫针的检查

各类针具均应按照上述要求进行抽检,尤其是重复使用的毫针更应注意,如发现质量问题,应剔除或修复后应用,以免发生意外。检查要点如下:

针尖 检查有无钩曲。

[方法]将针具裹插于棉球中提捻,观察针尖上有无棉丝缠挂;或将针尖置于拇食指中捻转,观察有无刺痛;或肉眼观察有无钩曲。

针身 检查有无剥脱、锈痕、折痕等或明显的粗细不均。

[方法]肉眼观察或用棉球裹住针身进行提插捻转等动作,看有无粗糙感或观察有无棉丝缠绕。

针根 检查有无剥脱、锈痕、折痕、毛刺等。

[方法]肉眼观察或用棉球裹住针根部分进行捻转动作,看有无粗糙感或观察有无棉丝缠绕。

针柄 检查有无松动。

[方法]双手分别握持针柄和针身,反向捻转或拔伸观察针柄与针身之间的变化。

应当注意的是,随着对针刺感染问题的重视,人们对针具的无菌要求越来越高,一次性消毒针具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但其质量的检查却易被忽视,因此,在批量使用一次性针具前,应按上述方法进行抽检。(二)毫针的维护

1.保养方法 毫针保养不当,一则易损针具,二则应用时易出现意外,使用中主要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煮沸消毒时针具应包于纱布内;如重复使用针具,应用棉球拭净血迹和污渍后再消毒;长期不用的毫针应用油质保存;软包装宜防止挤压。

2.维修方法 一般提倡使用一次性针具。如针尖变钝、出现弯钩,可用细砂纸或油石打磨;针身弯曲、无折痕的,可以用修针竹夹修复。有轻度锈蚀的,可以用细砂纸清理;针身有折痕的针具应剔除。第二节毫针操作基本功

针刺操作技术必须通过一定的专业训练才能运用自如。技术熟练者,进针快,刺入不痛或微痛,行针手法运用自如,患者易于接受;技术不熟练者,进针困难并易于引起痛感,行针动作不协调,患者会有不适的感觉甚或惧针,影响治疗效果。因此,临床治疗前必须进行基本功训练,其中指力和手法的训炼,是顺利进针、减少疼痛、施行手法以及提高疗效的基本保证,初学者必须努力学习之。

通过循序渐进的学习,正确地掌握各种操作手法,才可以使针下热、使针下凉、使气至病所,立见效果。此外,毫针操作还必须配合意气的训练,将意气与指力和手法结合起来,才能做到意、气、力合为一体,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进行针刺练习时,要求环境安静,动作规范,凝神聚意,以加强治神、体验针感。一、技法训练

技法主要是指各种手法的操作技巧。为了更好地应用各种手法,临床上一般将持针手称为刺手,辅助的手称为押手。技法训练之重点是刺手、押手的力度、灵活性和敏感性训练;以及指力、腕力的协调配合能力。良好的指力是应用毫针的基础,临床各种手法的运用都与指力有密切的关系,通过训练要达到指力劲直有力、刚柔相济、力达针尖,并贯穿于各种手法的操作之中为合格。

针刺一般是左右双手协调操作配合完成的。《难经》中提出:“知为针者信其左,不知为针者信其右”,强调了押手的重要性,而《标幽赋》云:“左手重而多按,欲令气散,右手轻而徐入,不痛之因。”就更加明确地指明了双手配合的重要性。因此,指力训练应双手同时进行,主要通过针垫练习、自身试针、相互体验三种方式完成。(一)刺手的作用与训练

1.刺手的作用主要包括持针方法和施行手法。(1)持针方法:以三指持针法为主,《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持针之道,坚者为宝。”是持针法的总则。同时,术者持针应重视“治神”,全神贯注,运气于指下,毋左右顾盼,以免影响针刺操作,造成病人不必要的痛苦。

一般而言,无论采用哪种持针方式,在整个针刺过程中刺手持针部位以针根为限,避免接触针身。

具体持针方式如下:

①两指持针法。用刺手拇指、食指末节指腹捏住针柄下端,靠近针根,适用于短小的针具。

②三指持针法。用拇指、食指、中指末节指腹捏拿针柄,拇指在内,食指、中指在外,三指协同,以保持较长针具的端直坚挺状态。

③四指持针法。用拇、食、中指捏持针柄,以无名指抵住针身,称四指持针法,适于长针操作。

④持针身法。用拇、食两指捏一棉球,裹针身近针尖的末端部分,对准穴位,用力将针迅速刺入皮肤。

⑤两手持针法。用右手拇、食、中三指持针柄,左手拇、食两指握固针体末端,稍留出针尖1~2分许。适于长针、芒针操持。双手配合持针,可防止长针弯曲,减少进针疼痛。(2)施行手法:临床均以刺手为主进行各种行针手法的操作。主要包括进出针和提插、捻转手法等。

具体手法如下:

①提插方法。将针刺入一定深度后,以该深度所在为中心点,施行的上下进退动作(图2-4)。

②捻转方法。以拇、食指指腹对搓或者食指掌侧面和拇指指腹对搓等法使毫针左右来回旋转(图2-5)。图2-4 提插方法图2-5 捻转方法

2.刺手的练习方法与要求(1)基本训练:持针向空中各个方向反复虚刺,以练习手腕的翻转能力,在练针垫上练习刺入方式及毫针的左捻右转及上提下插等动作,以达到运用自如。(2)基本要求:学习者持针端正、挺直;刺手持针,气定神闲;进针时宜心、手配合,刺入顺利、针身不弯;进针中全神贯注。行针时提插操作要利用腕力、指力均匀、幅度均匀、深浅自如;捻转操作亦然,指力均匀、角度均匀,快慢自如、深度不变,且不可以单向捻转。(二)押手的作用与训练

1.押手的作用 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①揣穴;②固定穴位周围皮肤,改善肌肤弹性;③协调进针;④调整控制针感;⑤减轻进针疼痛和损伤。

2.押手的练习方法与要求(1)基本训练:用押手拇指或食指在书本或砂袋上进行按压,再结合自身腧穴进行点穴、揣穴。主要训练押手拇指、食指的力度和敏感性。(2)操作要求:指力随心所欲,指下敏感,通过押手点穴即可判明穴位结构,或使患者穴位处有明显感觉。(三)具体训练方法(针垫练针、自身练针以及相互练针。)

1.针垫练针主要包括进针、手法训练两个内容(1)进针训练:可先在纸垫或棉团上进行,用松软的纸做成纸垫或用棉花扎成棉团,其形状如图2-6和图2-7。练习时,左手握住针垫,右手持1~1.5寸的毫针,以拇、食、中三指如持笔状挟持针柄,直刺进针,当针尖抵于纸垫和棉团后,手指渐加压力,待针刺透纸垫或刺入棉团后,再换一处如前刺之。以灵活迅速将针刺入为度。达到一定熟练程度后,再换用2~3寸长针,如法练习。待练到速刺速进,得心应手时,再改用质地较硬的纸,如旧报纸制成的纸垫或包装箱的瓦楞纸板,如法练习。如此反复练习至针身可以垂直刺入,并能保持针身不弯、不摇摆、进退深浅自如时,说明指力基本达到要求。图2-6 纸垫练针法图2-7 棉球练针法(2)手法训练:①速刺的练习。以左手固握纸垫,右手持针,利用腕力和指力快速进针,使针尖刺入2~3mm,撒手后不见针倒或歪斜。反复练习以掌握进针速度,直到一刺即入,以减少疼痛。②捻转的练习。以右手拇、食、中指持针,刺入后,拇、食二指挟持针柄,向前、后在原处不动地来回捻转,幅度由小到大,速度由低到高,且针体不可前后上下滑移。要求捻转的角度来回一致,运用灵活,快慢自如。③提插的练习。以右手拇、食、中指持针,刺入后,拇、食二指挟持针柄,中指扶持针根,小指、无名指的指尖贴于纸垫上作支点,由拇、食二指利用腕力的活动在原处作上下提插的动作。要求针体不偏不斜,提插的深浅适宜,幅度均衡一致。达到一定熟练程度,可以取消小指与无名指的支点。

2.自身和相互试针 在进行了上述训练并达到要求后,必须结合自身进行实际操作来体会真正的指感。指感是指医生在针刺过程中的综合感觉,主要包括了以下四个方面:①押手揣穴的感觉;②毫针刺达不同组织结构的感觉;③进行各种手法时的刺手的各种感觉;④通过指端体会得气与否的细微变化。(1)基本方法:选择足三里、合谷、内关、外关、阳陵泉等肌肉相对丰厚处进行自身试针及相互试针,以增加对指感的认识;更可方便体会刺与被刺的感觉,可明显体会作为医生的各种感觉及被刺者的心态。在自身试针及相互切磋的过程中找出减轻疼痛的体会,如压力、速度的影响,以及控制针感的方法。(2)操作要求:持针端正规范,进针微痛或无痛,针身不弯,刺入顺利,行针自如,手法熟练,指端敏锐,针感出现快。二、内功训练

医者通过自我心理调节结合练习太极拳等功法,努力使自己内气充盈,精神饱满,心理健康,体力充沛,灵活地驭针行气,做到以意行气、以意领气,使针下如有内气相随,以调动患者机能状态,易于得气甚至气速至而速效。练内功要注意呼吸调节,气沉丹田,精神放松,祛除杂念。练太极拳要以意行气,用意不用力,意动而后形动,才能做到意到气到,气到力到。太极拳和内功的练习要求心静、气沉、力戒浮躁,经过长期不懈的练习,才能在针刺时把全身各方面的力量巧妙地调动起来,使之到达指端施于针下。第三节针刺前的准备一、患者的体位选择

恰当的患者体位选择有助于医生正确取穴,顺利进行针刺操作,持久留针和防止针刺意外。因此,患者体位选择是针刺治疗前准备的第一环节,不容忽视。(一)体位选择基本原则

应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体位为最佳体位。(1)患者舒适安稳,能持久保持。(2)医生能正确取穴,便于操作。(二)注意事项(1)在可能的情况下,应以一种体位就能暴露针灸处方的全部穴位为佳。(2)体位选定后不宜随意变动。(3)体位应保证穴位暴露充分,肌肤放松。(4)体弱者、病重者、紧张者均应卧位。(5)活动受限者灵活选择体位。(6)有条件者均应选择卧位。(三)常用体位

1.卧位 主要有以下三种姿势(见图2-8(1)~(3))。但在选用时候,应在相应的腘窝、踝关节处垫以圆枕。(1)仰卧位:主要适于身体前部腧穴针刺。(2)俯卧位:主要适于身体后部腧穴针刺。(3)侧卧位:主要适于身体侧面腧穴针刺。

2.坐位 主要有以下三种姿势(见图2-8(4)~(6))。临床上应选择合适的椅子才能保证体位的稳定性。(1)仰靠坐位:主要适于上半身胸肩、头面、颈部的腧穴针刺。(2)俯伏坐位:主要适于上半身肩背、后头、项部的腧穴针刺。(3)侧伏坐位:主要适于上半身肩背、侧头、颈侧部的腧穴针刺。

3.坐位时手臂体位 主要有三种,具体应用时,手臂应保证在微屈状态下为好。(1)曲肘仰掌位:主要适于肩、上臂、前臂阴侧面、手掌部的腧穴针刺。(2)曲肘侧掌位:主要适于肩、上臂、前臂侧面、腕掌部的腧穴针刺。(3)曲肘俯掌位:主要适于肩、上臂、前臂阳侧面、手背部的腧穴针刺。图2-8 常用体位二、定(揣)穴(一)概念

针刺前依照腧穴取穴基本方法,结合揣摸按压等辅助手法,确定欲刺穴位具体位置的过程,即为定(揣)穴。其中以押手为主进行揣摸、按压甚或拔伸等动作寻找穴位的过程,又称为“揣穴”,为定穴之关键。(二)作用

揣摸按压穴位有以下作用:①可以探查患者的感觉和反应,判定穴位;②可以了解穴位特征,确定针刺角度等;③可以改善肌紧张,减轻疼痛。④可以提高机体对针刺的反应性。(三)操作方法

首先依照腧穴定位方法明确腧穴体表定位,然后以押手拇指为主揣摸、按压穴点,或者根据血管、肌腱、肌肉、骨骼之走行进行分拔、旋转等动作后按压穴点,并探寻患者的感觉变化,最终确定穴位。

确定穴位后可以在定位处按掐如+字纹,以方便进针不至偏差。揣穴动作幅度不宜过大,应以柔和自然为主。

具体操作方法:(1)指切揣穴法:用押手拇指指甲置于穴位上,略用力掐按,以有酸胀感处定穴。(2)分拨揣穴法:如遇肌腱、血管处,要用手指向前后或左右推拨,使其分开,寻找凹陷部位确定穴位。【注意事项】揣穴手法应灵活、快捷,动作幅度要小。三、消毒

任何损伤性治疗均有引起感染或交叉感染的可能,因此,现代针灸医师应有严格的无菌观念。针灸历史中曾有过的“口温针”、“隔衣针”等均不可再用。针后24小时内针孔不宜接触污水和污染物品,亦不应用手抓挠,亦不宜立即施行按摩等可能触及针孔的其他治疗手段。

消毒包括针具器械、医生手指、施针部位、治疗环境等四个方面的消毒。某些传染病患者之用针,应单独使用针具。总之,针灸临床中应努力做到一针一穴一棉球,有条件者可以选用一次性消毒针具。(一)针具等的消毒

针具在使用前应当选择下列方法之一进行消毒后备用。

1.高压蒸汽消毒法 将毫针等器械放置在针垫上包好后送入高压蒸汽锅内,在一定的压力(1.0~1.4kg/cm)、温度(115~123℃)、湿度(55%~80%)条件下,保持30min以上,即可达到消毒灭菌的要求。为临床之首选方法。

2.药液浸泡消毒 将针具等置入75%的乙醇溶液中浸泡30~60min后取出,置于消毒干针垫上备用。

3.煮沸消毒 将针具等放置于针垫上包好,送入煮沸消毒锅中进行煮沸消毒,一般应在水沸腾后再煮沸15~20min,可达到消毒目的。但针具采用此法消毒,易造成针尖或针身的氧化钝涩,影响操作,故不宜经常使用。(二)医生手指的消毒

针刺操作前应使用肥皂水洗手,并用流动水冲洗干净为好,或用75%酒精棉球擦拭双手。(三)针刺部位的消毒

采用75%酒精棉擦拭消毒;或采用2%碘酊擦拭,再用75%乙醇棉球脱碘的方法进行消毒;或应用碘伏消毒均可。消毒时应从针刺部位为中心向外周环绕擦拭。所拭部位不宜过湿,否则刺针时易疼痛。(四)治疗环境的消毒

治疗室应当用紫外灯定期照射,治疗床的铺巾等定时更换,室内应当注意通风。四、合理选用针具

临床具体实施针刺治疗前,首先应按毫针质量标准选择优质针具。其次,应根据患者年龄、性别、体格的强弱、体型的胖瘦、病情的虚实、病变部位的深浅、穴位的具体所在,选择长短粗细适宜的针具。也就是说针具的选择应做到因人而宜、因病而宜、因穴而宜。

一般而言,男性体壮形肥、病位深、实证,可用粗针、长针。反之,应选用细针或短针。另外,初学者可用相对粗些、短些的毫针,可方便进针和手法操作。

总之,选择针具应根据上述要求进行选用,一般应保证针根部分露在体外1~2cm为宜。不宜过长,否则既不易操作,又易误刺过深,导致意外;太短则会刺不及穴,疗效差。第四节针刺基本操作技术

通过指力、手法、指感的基本训练,医者对针具的性能、针下感觉等方面会有一定的体会。但是,医者还必须认识到基本功训练仅仅是整个针刺方法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学习针刺方法的开始。针刺方法有着很高的技术要求和严格的操作规程,医生必须熟练地掌握从进针到出针这一系列的操作技术,才能完成临床治疗工作。

针刺基本操作技术包括持针手法、进针手法、行针手法、辅助手法、留针、出针手法等六个部分。一、进针及进针手法(一)概念

进针是指采用各种方法将针刺入穴位皮下并刺达预定深度的过程。该过程可以分为两个环节,第一环节是指针刺入皮下的过程,又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