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堂历史智慧课(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14 16:42:49

点击下载

作者:文道(编著)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每天一堂历史智慧课

每天一堂历史智慧课试读:

序言

历史是一本厚重的智慧之书,翻开这本书,你会发现许多关于生存、关于抉择、关于博弈的故事。同时,历史也是一片无尽的海洋,那些闪耀千年的智慧就是等待我们采撷的珍珠。无论是冷兵器时代的金戈铁马,还是热兵器时代的坚船利炮;无论为求取功名而在官场沉浮,还是因淡泊名利而幽居山谷;无论是在谈判桌上针锋相对,还是在暗地里默默较量……每一次策略的选择,都离不开智慧的决断;每一次实力的抗衡,都是一种智慧的博弈。“读史使人明智,鉴古方能知今。”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不仅波澜壮阔、风起云涌,而且蕴藏着无数盛衰存亡的道理、得失成败的奥秘,还有可吸收借鉴的智慧。历史中关于生死存亡的博弈时刻在上演,而人类社会中关于优胜劣汰的命运也在不断延续。只有悉心走进历史棋局,分析历史人物行为,才能感悟处世智慧、洞悉生存策略,也才能游刃有余地游走在今天的社会。

无法理解现实,是因为不够了解历史;无法掌控现实,是因为不理解历史人物的抉择。历史是一座丰碑,镌刻着人类社会的兴盛与衰退、成功与失败、辉煌与悲怆、交替与更新,更暗含着人类未来的命运。但凡在历史上取得重大成就的人,无不注重从历史的长河中汲取自己所需要的营养,从历史的成败与兴衰中掌握生存智慧,从历史人物的无常命运中感悟生命的真谛和成功的哲学。

历史无时无处不是智慧的结晶,这些智慧的结晶扣人心弦而又令人深思。历史事件无法重演,也不会重现,但是今天的人们却可以走进历史、解读历史,从中获取提升自我的智慧,找到让自己无往不胜的力量。一计良策,可以赢得一场战争;一条策略,可以拯救一个国家;一点勇气,则可能扭转战机,反败为胜。

成功的智慧并没有高深得让人无法揣测,相反,它时时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只要我们用心观察、认真思索,就会获得豁然开朗的超然心境,成为集勇气与智慧于一身的智者。进退开合是一种人生策略,权衡抉择是对人生的考验。若想获得成功,达到他人无法达到的境界,就要理解和掌握更多的智慧。

学习智慧也决不是叫你玩弄手段,而是运用智慧的能量赢得你想要的。因为任何事情在其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逆转的时机,把握这点,对人生的选择、计划的实施、战略的决策等至关重要。只有能够较准确地识别机遇,快速地抓住机遇,并据此作出人生抉择,我们才能成为命运的主宰。

因此,本书在内容上选取了历史上关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管理、处世谋略等方面的智慧故事,汇集成一个巨大的智慧宝库。全书共分为19章,每章主题明确、中心突出,章与章之间结构紧密、环环相扣,叙述方式通达洗练、一气呵成,同时辟以独特的视角,将一则则饱含智慧谋略的故事,汇聚成借古喻今、见微知著的智慧精华。

本书逻辑清晰,理论概括精当,以历史事件为主体,叙事翔实,是一本解读历史人物、提炼智慧精华的难得佳作。总而言之,本书能让读者从浩如烟海的历史著作中攫取智慧,进而体会由智慧生发的力量。|第一篇|需要细细品味的历史事件  第一章 行至在我,一线不乱的历史人物青梅煮酒,谁是真英雄

公元198年,刘备跟随曹操在成功消灭吕布后到了许昌,不久就被封为左将军,受到曹操的礼遇。

有一次围猎时,曹操故意表露出自己篡位的意图,以试探臣下的心态。卑怯的汉献帝虽对曹操不满,但又无可奈何,于是偷偷割破手指头写了道密诏,然后藏在腰带中交给岳父董承。董承一心想解救这个可怜的女婿,便把刘备也拉入了他谋杀曹操的队伍中。刘备一边跟着国丈策划谋杀,一边心惊胆战地开始在曹操的后园里种菜。曹操是何等精明又多疑的人物,他想,刘备这样的人突然种菜,心中必有什么大计划。于是趁着梅子青黄,他特意来到刘备种菜的园子里邀请刘备一起喝酒。“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

酒至半酣,忽然阴云漠漠,骤雨将至。从人遥指天外龙挂,曹操与刘备凭栏观望。曹操问:“刘先生知道龙的变化吗?”刘备说:“不大清楚啊。”曹操便说:“龙呢,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现在正值春天,龙就借着时节开始变化了,就像人得志的时候在四海纵横一样。龙的存在,犹如世间英雄。您在各地闯荡了这么久,一定知道现在谁是世间英雄吧?不妨说来听听。”

刘备谨慎地说:“我乃凡人肉眼,怎么能知道谁是英雄呢?”曹操说:“您就别客气了,即使没见过面,也一定听过名声吧!”刘备见推辞不得,只好说出了一串名字,大到时下与曹操抗衡的袁术、袁绍,小到揭竿而起的农民兄弟张秀、张鲁,唯独没提参加了董承联盟的马腾和他自己。然而,曹操却直言相告:“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尔!”

听到曹操的这句话,刘备顿时大吃一惊,吓得勺子都掉在了地上。幸好当时雷声大作,刘备借机从容地捡起勺子,说:“一震之威,乃至于此。”看到刘备的这番举动,曹操不禁大笑,他心想,连雷声都害怕的人怎么可能是英雄?从此,曹操渐渐放松了对刘备的警戒。后来,刘备以截击袁术为由,趁机带兵离开了许都。刘备逃离了曹营,这才拥有一番自由而广阔的天地来施展才华,最终成就了一番伟业。

后人有诗这样赞赏刘备:“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巧借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曹操在“煮酒论英雄”时,已经是兵精粮足、驰骋天下、割据一方的霸主,甚至还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个实权在握的丞相。而刘备虽然历经了斩黄巾、征董卓、伐吕布、讨袁术等众多战役,没少淌汗流血,但始终没有打下一块属于自己的根据地。兵微将寡、实力弱小的他,只能暂时寄人篱下,依附于曹操,怎能不处处留意、时时谨慎呢?在面对险境的时候,刘备能够迅速反应,保持镇定,从容应对,这充分说明他具备超越常人的素质。遇见再大的事也不皱一下眉头,不紧张心虚,这就叫“举重若轻”。

所以,做大事要有静气。静气是一种形象,也是胆识和勇气的象征。不论事情有多难,一定要保持镇定自若。这样不仅有助于解决难题,还能将信心和希望带给别人,提高自己的威望和影响力。陈平、王陵对分封诸吕的不同表态

公元前189年(汉惠帝六年),也就是相国曹参去世的第二年,陈平升任左丞相,安国侯王陵做了右丞相,位在陈平之上。

王陵、陈平并相的第二年(公元前188年),汉惠帝死了,太子刘恭即位。因为刘恭还是个婴儿,不能处理政事,吕后便顺势开始主持朝政。

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吕后打算封自己娘家侄儿为诸侯王,她首先征询右丞相王陵的意见。王陵性情耿直,直截了当地说:“高帝(刘邦的庙号)在世时,杀白马和大臣们立下盟约:‘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现在立姓吕的人为王,违背了高帝的盟约。”

吕后听了很不高兴,转而询问左丞相陈平是什么看法。陈平说:“高帝平定天下,分封刘姓子弟为王。现在太后临朝,分封吕姓子弟为王,也没什么不可以。”听了陈平的这番答复,吕后点了点头,十分高兴。

散朝以后,王陵责备陈平奉承太后,愧对高帝。听了王陵的责备,陈平一点儿也没生气,而是真诚地劝了王陵一番。

陈平看得很清楚,在当时的情况下,他根本不可能阻止吕后分封诸吕为王,而只有保住自己的官职,才能和诸吕进行长期的斗争。因此,眼前不宜触怒吕后,只有暂且迎合她,以后再伺机而动,方为上策。

事实证明,陈平采取的斗争策略是高明的。吕后恨直言进谏的王陵不顺从她的旨意,便假意提拔王陵做少帝的老师,实际上夺去了他的相权。

王陵被罢相之后,吕后提升陈平为右丞相,同时任命自己的亲信辟阳侯审食其为左丞相。而陈平也将计就计,吕后封诸吕为王,陈平无不从命。他想尽办法固守相位,暗中保护刘氏子弟,为的就是等待时机恢复刘氏政权。

公元前180年,吕后一死,陈平就和太尉周勃合谋,诛灭了吕氏家族,拥立代王刘恒为皇帝,恢复了刘氏天下。

其实,陈平非常看不惯吕后分封诸吕、篡夺刘氏天下的行为。但是,吕后势力强盛,如果当时与吕后正面对抗,无疑是以卵击石,只会牺牲自己的有生力量。所以,陈平以大局为重,采取了忍让韬晦的策略,切实维持了各派政治力量的暂时平衡,有利于整个局面向好的方向转化。这样一来,陈平不仅保护了自己,还使刘氏血脉得以延续,为将来反攻诸吕做了积极的准备。陈平竭力维持政治上的稳定,避免了战乱,客观上使汉初社会出现了“民务稼稿,衣食滋殖”的局面,为文帝时期的天下大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所以,在压力面前后退一步,并不是怯懦,而是为长远大局做出的调整,为自己争取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如果只是逞一时意气而盲目向前,既于事无补,又反受其害,将自己的发展机会以及大局利益尽数丢弃,这是多么得不偿失!韩信被封王是福是祸

公元前203年,韩信平定了齐国,他向汉王刘邦上书说:“我愿暂且代理齐王。”此时的刘邦正和项羽处在两军对峙的紧要关头,正在为军事上没有进展而发愁。他看到韩信的要求,立即勃然大怒,当着韩信使者的面就要开口大骂。这时,身边的张良、陈平悄悄对刘邦说:“你不封是不行的,现在就靠韩信了。”刘邦心里顿时也反应过来,他马上接口说:“我是生气,明明可以做真齐王,为什么要做个假齐王?我就封韩信做真齐王。”

使者转告韩信,说汉王很生气,韩信顿时一惊。使者接着说汉王生气你应该做真齐王,却做什么假齐王。原来是这样,韩信的心立刻放了下来。然而,他并不知道自己就是这样被刘邦收买了。

后来,韩信的力量日益强大。一个叫蒯通的齐国人知道天下胜负取决于韩信,就去找韩信,对他说:“相你的面,不过是个诸侯。然而相你的背,却是个大富大贵的人。当前,刘、项二王的命运都悬在你的手上。你如果两方都不帮,与他们三分天下,以你的贤才加上你的兵力,还有强大的齐国,将来不愁拥有整个天下。”韩信说:“汉王待我情深恩厚,他的车让我坐,他的衣服让我穿,他的饭给我吃。我听说,坐人家的车要分担人家的灾难,穿人家的衣服要考虑人家的忧患,吃人家的饭要誓死为人家效力。汉王如此对我,我怎么能为了个人的利益而背信弃义呢?”过了些日子,蒯通又去见韩信,告诉他时机一旦过去就不再回来了。此时的韩信犹豫不决,因为他割舍不下刘邦对他的恩情。

事实上,被项羽围困的刘邦对韩信不出兵解围还趁机邀功请赏,是非常不满的。鉴于韩信讨价还价中带有的威胁,刘邦迫于当时的形势只能作出封王的承诺,但其实只是权宜之计。等到刘邦顺利解围,消灭了项羽,建立自己的大汉天下时,他就开始报复韩信了。首先,他伺机夺取了韩信的兵权;其次,改封韩信为楚王而将齐地另外分派;最终,默许吕后以谋逆罪将韩信处死。韩信,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就这样陨落了。

在韩信和刘邦对齐王权力的博弈中,刘邦被形势所逼,为了将来的霸业而不得不忍气吞声满足了韩信的要求。但随着实力的逐渐强大,刘邦越发占据主动,最终彻底制伏韩信,掌控了全局。

历史证明,要想调整与君王、与一个群体的矛盾,最好的办法就是大智若愚、弃智绝俗,做到功成身退。只有这样才可以避免与君王或群体产生误会,才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激流勇退,张良得以安度晚年

西汉的张良是汉高祖刘邦的谋士,他智慧过人,屡出奇计,为西汉的建立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同时,他的谦逊让很多人颇为不解。刘邦的另一位谋士陈平就曾问他:“先生功高盖世,荣宠受之无愧,又何必拒绝呢?我们追随皇上出生入死,今有幸得偿所愿,先生不该轻言舍弃。”

见张良一笑不答,陈平又说:“先生足智多谋,非常人所能测度,莫非先生别有筹划?”张良敛笑正容道:“我家几世辅佐韩国,秦灭韩时,我幸存其身,得报大仇,我愿足矣。我凭三寸不烂之舌,辅佐帝王,贵为列侯,还有什么遗憾呢?我只求追随仙人遨游四方了。”

从此,张良闭门不出,在家潜心修炼神仙之术。有一次,跟随张良多年的心腹忍不住问张良:“富贵荣华,这是人人都不愿放弃的。大人何以功成之时,一概不求呢?大人也曾是人中豪杰,这样销声匿迹,岂不太可惜了吗?请大人三思。”张良叹息一声说:“正因为这样,我才有如此抉择啊。”张良的心腹闻言一怔,茫然不语。张良低声说:“我年轻时,散尽家财,行刺秦王;追随沛公,唯恐义不倾尽;智有所穷,方有今日虚名。时下大局已定,谋略当是无用之物了,我还能彰显其能吗?谋有其时,智有其废,进退应时,方为智者啊。”

张良从不向外人袒露心声,好友探望他,他也从不议论时事。一次,群臣因刘邦要废掉太子刘盈之事找他相商。他枯坐良久,最后只轻声说:“皇上有此意愿,定有其道理,做臣子的怎能妄加评议呢?我对太子素来敬重,只恨我人微言轻,不能帮太子进言了。”群臣苦劝,张良只是婉拒。群臣悻悻而去,张良的心腹对张良说:“大人一口回绝,群臣皆有怨色。再说废立太子乃天下大事,大人怎忍置身事外、不闻不问呢?”张良说:“皇上性情,我是深知的啊。此事千头万绪,关系甚大,纵使我有心插手,只怕也会惹来一身的麻烦。群臣怪我事小,皇上怪我事大,我又能怎么样呢?”

刘邦死后,吕后专权。张良依然对世事一概不问,对前来求见的大臣也一律不见。吕后见他潜心研学道家养生之术,便不以他为患,反而对他愈生钦敬。她派人对张良说:“人的一生十分短暂,应该及时享乐。听说你为练仙术竟致绝食,何需如此?切不要自寻烦恼了。”在吕后的一再催促下,张良这才勉强用饭。吕后对其他大臣或杀或贬,却唯独对张良关爱有加。

张良已经成为后世智者的代名词。如果说他在复杂的政治斗争和激烈的军事斗争中显示出的超群才干是一种大智慧,那么,他不昧名利、功成身退的人格魅力更是一种超越世俗的旷世智慧。

所谓功成身退,就是功成而不自居,自行隐退,不再复出。从人的素质来看,能做到功成身退的人,势必具备了高尚的道德觉悟、思想修养。因为他们能够顺应“天道”,懂得如何正确认识、理解人的生存和发展与周围“万物”之间的关系,并能处理好这种关系。所以,他们能够不居功,并得到完美结局。不得不说,功成身退实乃一种参透万物运行规律的大智慧,值得人们努力学习。宋太祖巧选押伴使

陈桥兵变后,赵匡胤推翻后周的统治,建立北宋。盘踞在东南方的南唐见势不妙,便向北宋俯首称臣,岁岁纳贡。虽然南唐国力弱小,但是文化水平比连年混战的中原一带要高很多。

南唐每年进贡时都要派出一名进贡使,而北宋则要派出一名押伴使作为接应。押伴使与进贡使两人一路上同吃同住,天南海北侃侃而谈,实际上是在比试才学,为各自国家争光。有一次,南唐派徐铉来进贡,北宋照例要派官员去做押伴使。徐铉是南唐广陵人,与其弟徐错、钟陵人徐熙并称“三徐”。三人都以学识渊博、见多识广、通达古今而闻名当时,其中又以徐铉的声望最高。北宋满朝文武都因为自己的辩才不如徐铉而生怕中选。宰相赵普也不知究竟选谁为好,就去向宋太祖请示。太祖说:“你暂且退下,朕亲自来选择。”

过了一会儿,宦官命令殿前司听旨,要他写出十个不识字的殿中侍者的名字送来。殿前司写好后,宦官将名单呈给太祖。太祖御笔一挥,随便点了其中一个人的名字,并说:“这个人就可以。”这使在朝的官员都大吃一惊。赵普也不敢再去请示,就催促那人赶快动身。

一上船,徐铉就滔滔不绝、词锋如云,周围的人都为他的能言善辩而惊讶。那位侍者当然无言以对,只是一个劲儿地点头称是。一连几天,那人都不与徐铉论辩。徐铉说得口干舌燥,疲惫不堪,再也不吭声了。

在不利的情势下,宋太祖并没有按照既定的思路,即“一定要比对方学问高”的原则来解决问题,而是转换了应对方法,漠视徐铉的种种“挑战”,不按照他期望的套路出牌,不被他牵着鼻子走。只要始终掌握主动权,就是胜利。

其实,解决问题不一定要横冲直撞、保持攻势,关键在于掌握主动权。所以,面对问题沉着应对,不仅是心理素质良好的表现,更是一种格局高远的体现。只有统筹全局、拥有战略思维的人,才能耐住对方的种种挑衅或诱惑,最终做出有利于全局的决策。不得不说,不为对方所动是一种极高的智慧。赵匡胤长子为何不称帝

公元979年年初,宋太宗御驾亲征北汉。北汉皇帝刘继元走投无路,只好投降。面对这巨大的胜利,宋太宗十分自得,因求胜心切,便大举北进。宋军快到高粱河时,遭到辽军的伏击,损失惨重,宋太宗也不知去向。

当时,宋太祖赵匡胤的长子、武功郡王赵德昭也随宋太宗亲征。他手下的将领猜测宋太宗不是被杀就是被俘,于是私下商议立赵德昭为帝。众将领面劝赵德昭道:“如今军心不稳,大敌当前,大王如不当机立断,承继大统,恐怕变乱不止。恭请大王迅速登上帝位,号令天下。”面对众将的拥立,赵德昭陷入了沉思。

宋太祖赵匡胤去世时,没有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赵德昭,而是遵循母亲的遗命,让弟弟赵匡义做了皇帝。这件事情曾让赵德昭心情不快。赵德昭的一位亲信劝他不可这样:“事已至此,只要大王参透荣辱,顺天应命,也不会感到做个逍遥亲王有什么不好。”赵德昭也是聪明之人,不觉为自己先前的失误暗自叫险。自此,他天天纵歌饮酒,对宋太宗又极其恭敬。宋太宗对他也并不怀疑,君臣相安无事。

今日面对此变,赵德昭心里千回百转。他想:这件事关系重大,万不可因贪求帝位而犯下致命之祸;皇上虽是失踪,但终究不确定是否蒙难,如果自己轻率即位,而皇上又没死,皇上肯定不会放过自己,如此,自己连性命都将不保。赵德昭越想越怕,他决定慎重行事。“皇上生死未卜,大敌当前,你们不思报国杀敌,却在这儿胡言乱语,动摇军心,这是忠臣所为吗?我是皇上的臣子,誓死效忠皇上,岂能受你们唆使,干下这大逆不道之事?你们真是昏了头了!”

众将本想跟着赵德昭飞黄腾达,没想到赵德昭却出言训斥,他们都瞠目结舌,不知如何应对。为了安抚众将,赵德昭又低声说:“你们的好意,我心领了。我岂能趁皇上危难之时,对皇上不忠呢?倘若皇上真的遭遇不幸,为了宋室江山,我还是不会令各位失望的。”

众将气消,皆服其义。第二天早上,宋太宗被杨业父子救回,安然无恙,众将又深服赵德昭未卜先知之明。

其实,权力、地位、荣辱都是暂时的,也是相对的。当一个人遇到重大的诱惑时,一定要看清大局,明晰利弊,把持住自己。宠辱不惊,是一种阅历繁华之后的恬和,是一种笑看人生风云变幻的洒脱,同时也是一种遇事镇静沉着的稳健和气度。因此,从思想上淡薄名利,方能真正领略到人生的自由精神境界。  第二章 循环往复,值得琢磨的历史逻辑为何唯独孙叔敖的子孙可以世袭土地

孙叔敖原来是位隐士,被人推荐给楚庄王,三个月后做了令尹(宰相)。他善于教化引导人民,因而使楚国上下和睦,国家安宁。

有位孤丘老人很关心孙叔敖,便特意登门拜访,问他:“高贵的人往往有三怨,你知道吗?”

孙叔敖问:“您说的三怨,是指什么呢?”

孤丘老人说:“爵位高的人,别人嫉妒他;官职高的人,君王讨厌他;俸禄优厚的人,会招来怨恨。”

孙叔敖笑着说:“我的爵位越高,我的态度越谦卑;我的官职越大,我的欲望越小;我的俸禄越优厚,我对别人的施舍就越多。我用这样的办法来避免三怨,可以吗?”

听到这样的回答,孤丘老人感到很满意。

孙叔敖按照自己说的做了,因而避免了不少麻烦。但也并非一帆风顺,他曾几次被免职,又几次被复职。有个叫肩吾的隐士对此很不理解,就登门拜访孙叔敖,问他:“你三次担任令尹,也没有感到荣耀;你三次离开令尹之位,也没有露出忧色。我一开始对此感到疑惑,现在看你的气色又是如此平和,你心里到底是怎样想的呢?”孙叔敖回答说:“我哪里有什么过人的地方啊!我认为官职爵禄的到来是不可推却的,离开是不可阻止的,得到和失去都不取决于我自己。因此,我才没有觉得荣耀或忧愁。况且,我也不知道官职爵禄应该落在别人身上呢,还是应该落在我的身上。落在别人身上,那么我就不应该有,与我无关;落在我身上,那么别人就不应该有,与别人无关。我的追求是顺其自然,悠然自得,哪里还有工夫顾得上什么人间的贵贱呢?”这样一番话,让肩吾对孙叔敖很钦佩。

后来,孔子得知这件事,很感慨地说:“古代的真人,有智慧的不能使他意志动摇,美女不能使他淫乱,强盗不能劫持他,就是伏羲、黄帝也不配和他交游。死和生对于人是极大的事情了,可都不能改变他的操守,何况是官职爵禄呢?像他这样的人,精神穿越大山无阻碍,潜入深渊也不会被水沾湿,处于卑微地位不会感到狼狈不堪,他的精神充满天地。他越是给予别人,自己越是感到富有。”

孙叔敖后来得了重病,临死前告诫儿子说:“楚王认为我有功劳,多次想封赏我土地,我都没有接受。我死后,楚王为了回报我生前的功绩,一定会封给你土地,你千万不要接受富饶的土地。在楚国和越国之间,有个地方叫‘寝丘’。这个地方土地贫瘠,而且名字很不好听。楚国人信奉鬼神,越国人讲求吉祥,都不会争夺这个地方。因此,这个地方可以长久据有。”

孙叔敖死后,楚王果然要封给他儿子一块相当好的土地。他儿子辞谢不受,只请求寝丘之地,楚王也答应了这个请求。按照楚国的规定,分封的土地不许传给下一代,唯有孙叔敖儿子的封地可以世代相传。

在孙叔敖自己看来,他三次当上令尹,又三次离开,完全是不受自己控制的。所以,孙叔敖才能平和地对待得失荣辱。在他看来,该上台的时候上台,该下台的时候下台,这才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认清这个规律,就能够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了。

如果有幸在历史和人生的大舞台上一展才华,那么要感谢环境与众人给了你机会。而表演过后的及时退台,更是体现了你的智慧。万事万物都有运行的规律,参透这个规律,始终保持清醒,认清自己在大环境中的位置,才不会迷失自我,不会失去方向。白圭的为商之道

东周时期的洛阳人白圭,是第一个把经商当作一门大学问来看待的人。他之所以名满天下,就是因为他擅长经商,获得了大量财富。洛阳自古以来就是个商业贸易非常发达的地方,白圭生长在这里,与他日后成长为誉满天下的大商人不无关系。

白圭对经商有着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乐观时变”,主张根据丰收、歉收的具体情况来实践。在当时的贸易中,大多数商人都喜欢从珠宝、黄金等贵重物品中获利,只有他另辟蹊径,从事无人问津的农产品买卖。他认为在当时的社会中,谷物是普天下老百姓都迫切需要的东西,虽然利润不高,但需求极大。而且,他从自己的经商实践中总结出了一系列让后人受益无穷的为商之道。

比如,“人弃我取,人取我予”的经营原则。就是每年当粮食收获季节或粮食丰收时,农民就会抛售多余的粮食,而且价格会较为低廉,白圭会选择在这个时候大量买进。而如果粮食歉收,农民没有太多的粮食出售,其他人又需要粮食,这个时候他就会把收进的粮食以较高的价钱卖出,从中赚取差价。

白圭还主张商人在商业活动中要有节约开支、勤苦耐劳并与自己的雇工同甘共苦的精神,也就是他所说的“能薄饮食,忍嗜欲,节衣服,与用事僮仆共苦乐。趋时若猛兽挚鸟之发。”

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的商人,做到“乐观时变”,白圭认为还要具备一个商人的基本素质。他将商人的素质概括为“智、勇、仁、强”。“智”就是要求商人要具备善于分析形势的能力,面对取舍问题,及时采取正确的经营策略和智慧。“勇”就是要求商人在判断和行动时要果敢,勇于决策。如果作为一个商人却畏首畏尾,不能决断一件事,那么就注定失败。“仁”就是用优质商品和服务对待顾客。在白圭的思想中,奸商不属于商人的范畴,所以在对待下属和供应商时要舍得施与。“强”就是要求商人在为商时,要具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

要像白圭那样做到“趁低吸纳”,需要非凡的洞察力和睿智的眼光。这要求我们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多加磨炼,一旦发现机会,就要处之不疑,勇敢地将其变为现实。刘邦在鸿门宴中何以逃生

秦末风云变幻、社会动荡时,项梁和项羽拥立楚怀王的孙子(一说是玄孙)熊心为楚王,仍称楚怀王,以争取民心。楚怀王曾向各路诸侯约定,谁最先攻入关中,就把关中分封给他,让他在那里称王。于是,刘邦和项羽各自领命带兵去攻打秦朝的部队。虽然刘邦兵力不如项羽,但率先入关占领了咸阳。项羽与秦军主力浴血奋战,终于大破秦军,却得到刘邦已经入关的消息。他不禁勃然大怒,派手下英布赶紧进军函谷关。函谷关破,项羽长驱直入,直抵咸阳城郊的新丰鸿门,而此时刘邦则驻军霸上。刘邦手下的左司马曹无伤秘密派人给项羽通风报信,说刘邦打算在关中称王。项羽听后更是怒不可遏,他下令第二天一早让将士们饱餐一顿,然后一举击溃刘邦。

一场恶战一触即发,项伯坐不住了。项伯是项羽的族叔,曾被张良救过一命,因此与张良结为好友。他连夜把项羽准备攻打刘邦的消息告诉了张良,让张良快逃。张良不愿独自逃走,就把消息告诉了刘邦。刘邦闻之十分惊骇,他深知自己根本不是项羽的对手,于是赶忙命张良请项伯入营。刘邦双手执杯,毕恭毕敬地向项伯敬了一杯酒,祝愿他健康长寿,还立下约定结为亲家。在刘邦强大的感情攻势下,项伯终于答应了刘邦的请求,表示愿意在项羽面前给刘邦说情,并让刘邦第二天亲自到项羽营帐道歉。

第二天,刘邦来到了鸿门。与项羽一见面,刘邦就表示,自己先入关纯属侥幸,但是却有小人暗中挑拨,让双方造成了误会。项羽表示,这些都是曹无伤说的,不然他也不会来这里。同时,他设宴款待刘邦。

虽然宴席上有大量美酒佳肴,但空气中涌动的杀气却让人紧张得喘不过气来。项羽的亚父范增认为刘邦野心远大,将来必成大患,所以一直主张杀掉刘邦。在宴会上,范增再三暗示项羽发令,但项羽犹豫不定,没有任何回应。于是,范增改变策略,召项庄舞剑助兴,实则是想趁机杀掉刘邦。项伯看破了范增的意图,也拔剑起舞,暗中保护刘邦。

在这个紧急关头,刘邦的参乘樊哙闯进宴会,用愤怒的眼光直视项羽。项羽见此人带剑拥盾、气度不凡,便问他是何人。在樊哙自报家门后,项羽给他赐酒,他站着就喝完了;项羽又赐他生猪腿,他拔剑切肉,一会儿又吃完了。项羽问他是否还能饮酒,他答道:“臣死都不避,还会因为一杯酒而推辞不受吗?”然后他又说了一通刘邦的好话,项羽默然无应。后来刘邦称要上厕所,于是和樊哙一同离席。刘邦趁机带着夏侯婴等将领一同逃走,并在临行前嘱咐张良将带来的白璧和玉斗分别献给项羽和范增。过了一会儿,项羽命部下传唤刘邦。张良便入帐为刘邦推托,说刘邦不胜酒力,无法前来道别,现向大王献上白璧一双,并向大将军范增献上玉斗一双。项羽收下了白璧,范增气得拔剑将玉斗击碎,并大骂项羽说:“不值得和这个小子谋划大事,将来与他争夺天下的人肯定是刘邦,我们必定成为刘邦的阶下囚!”

范增的预言不久就应验了。鸿门宴之后,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并将各路英豪逐个封王。刘邦被封为汉王后,带兵到巴蜀地区,不断积蓄力量,最后起兵与项羽展开了长达四年的大规模争霸战争,史称“楚汉战争”。项羽最终败北,自刎于乌江,刘邦则建立汉朝,是为汉高祖。

后世许多人都认为,项羽在鸿门宴中表现得优柔寡断、举棋不定,缺乏当机立断的能力,给自己将来的兵败埋下了伏笔。

而刘邦在鸿门宴上的表现则可圈可点。刘邦见到强大的项羽时谦词卑礼,生怕有什么思虑不周的地方。另外,刘邦“出”而“未辞”,完全不拘泥于礼数,这又表现了他能屈能伸的性格。待到实力足以与项羽抗衡的时候,刘邦没有像项羽那样妇人之仁,而是将项羽一网打尽,永绝后患。不做忠臣做良臣的魏徵

魏徵(580 — 643),字玄成,他身为唐朝宰相,一生颇具传奇色彩。《旧唐书·魏徵传》这样描述他:“少孤贫”,但“落拓有大志,不事生业,出家为道士”。他博闻广识,嗜书如命,广涉典籍,冷静善思,是一个胸怀政治抱负的奇士。当他敏锐地看到李唐政权大有可为时,便向李渊请求去招抚李密的旧部,因而立下了大功。太子李建成听说他非常有才干,于是任他为太子洗马。

玄武门事变中,李建成被杀,魏徵也被囚禁狱中。秦王李世民知道魏徵是一个奇才,不忍加害于他,便派人将他传入秦王府。一见到魏徵,李世民便问:“你为什么帮李建成而挑拨我们的兄弟之情?”魏徵并没有阿谀奉承,而是据理回答:“人各为其主,假如当时太子早听我的劝告,就不会有今天的下场。我忠于太子,又有什么错呢?”

见魏徵说得既坦率又有道理,在经过一番深入交谈之后,李世民更加感受到他的才华,就赦免了他。而魏徵也为李世民爱才、惜才之心所感动,便决定归顺李世民。李世民则在即位后不久就提升魏徵为谏议大夫。从此,魏徵得到唐太宗李世民的重用。

魏徵先后谏言二百余事,指出唐太宗在施政方面的错误以及不足之处,不断提醒太宗牢记隋亡的前车之鉴,要时时刻刻居安思危,励精图治,对贞观之治产生了重大的推动作用。唐太宗善于听取魏徵的意见,因而成就了魏徵的名声;魏徵敢于犯颜直谏,更是促成了唐太宗的盛世王朝。

古语云:“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魏徵择主绝不是为了个人的名利,在他心中只有一个准则,那就是上安君国、下报黎民。正是因为魏徵择主而事,做到了他那份忠于国家社稷、忠于黎民百姓的崇高信仰,也成就了他名垂千古的良臣名声。

通情达理的人知道,不能把一身才华白白浪费在注定无所作为的人或事上。他们会另找他人,另寻他路,在适当的时候和适当的地方让自己的理想再度萌发。弥子瑕为何前宠后罪

战国时,魏国大臣弥子瑕以无与伦比的谦恭和知书达理著称,并因此得到了国君的宠爱。

一天,弥子瑕的母亲生病。情急之下,他伪称魏王给予了特许令,驾着魏王的马车回家探望母亲。按当时魏国的法律规定,不经国君同意,偷驾国君的马车要被砍断双足。魏王知道了此事,不但没有怪罪弥子瑕,还说:“弥子瑕多么孝顺啊!为了母亲,他宁愿犯断足之罪。”

又有一天,魏王和弥子瑕在果园里散步。弥子瑕摘下一颗桃子,吃到一半,竟然把剩下的桃子给魏王吃。魏王感叹道:“你心中真的是时时都有我啊!自己先尝尝桃子的味道好不好,再给我吃!”

朝臣们看到魏王如此宠爱弥子瑕,都对他嫉妒不已。他们纷纷传言弥子瑕依仗魏王的宠爱而目空一切,为非作歹。而魏王也在谗言中逐渐改变了对弥子瑕的看法,重新审视弥子瑕以前的种种行为:“这家伙曾经假传我的命令,私驾我的马车,甚至把他吃剩下的桃子给我吃!”从此,魏王不再宠爱弥子瑕了。

同样的行为,在受宠时曾经令君王龙颜大悦,在失宠时却被视之为罪过,只因为君王变换了看问题的角度和解读问题的心态。因此,凡事不可过分地在乎得与失,千万不要以为自己的得到是理所当然。同时,要时刻保持冷静,将荣辱得失看淡,这才会使自己不被任何迷人的光环冲昏了头脑。李勣为何高调收葬旧主

唐初的重臣李勣,本是李密的部下,后随李密投于李渊父子的麾下。当时天下大势已趋明朗,李勣懂得只有取得李渊父子的绝对信任才有前途,于是派人把“东至于海,南至于江,西至汝州,北至魏郡”的所据郡县的土地人口图册送到关中交给李密,并表示既然李密已决心投降,那么自己所据有的土地人口就应随李密的归降,由李密献出去,而如果自献,就是自为己功、以邀富贵,属“利主之败”的不道德行为。

李渊得知这事后十分感慨,他认为李勣能如此尽忠故主,必是一个忠臣。于是,李勣很快得到了李渊的重用。然而,李密降唐后又反唐,事未成而“伏诛”。

就在刚刚归顺李渊,还不被李渊信任的时候,李勣却公然上书,奏请由他去收葬李密。李勣的这种愚忠似乎有碍于大唐天子的面子,实际上,这一举动将收到与以前献土地人口同样的神效。人们一般不信任直接的甜言蜜语,而相信一个人与他人相处时表现出来的品质,即侧面观察的结果。李没有直接向李渊表忠心,而是通过高调收葬旧主的实际行动来表现出他知恩图报、忠心耿耿、重情重义等良好的品质。果然,李勣获得了“仁义君子”的口碑,而李渊也对他解除了戒心,并加以重用。后来,李勣多次立功,为李渊平定四方,为大唐开疆拓土。

李勣擅长制订作战计划,并能够随机应变,所有的行动都符合时宜。他在与人共同谋划事情的时候,能够辨别他人意见的好坏。听到别人的好计谋,他就会高兴地采纳;当战争取得胜利的时候,他又喜欢把功劳推让给部下。所以,人人都愿意为他效力,他指挥的军队也多能克敌制胜。

像李勣这样出将入相,历事高祖、太宗、高宗三朝,荣宠始终的人,古今罕有。他在战场上运筹帷幄,功勋显赫;在朝堂中低调生存,遵纪守法;在家庭里教育子弟,严格慎行。他真是个奇人!

大公无私、舍己为人、重情重义、知恩图报、诚实守信……这些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一种做人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它永远也不会过时,并会为人们带来成功。蛰伏十年的马融

东汉安帝永初三年(公元108年),大将军邓骘慕名征召马融做舍人,马融却不愿应允:“一入官场,必多受制约,我决意不应此召。”朋友摇头:“大丈夫以治国安邦为最大志向,如此机遇,怎能放弃呢?你做事全凭自己的兴趣,随意懒散。若是苦读诗书不能用之大业,那和腐儒又有何区别?”

当时,马融客居之处在凉州武都、汉阳的地界,由于羌人作乱,当地深受袭扰。不久,战祸的影响也使马融深受其苦,饥饿不堪,难以维持生计。朋友伤心地说:“时下米谷价高,祸乱不止,自函谷关以西,随处可见饿死之人。你我身为书生,自身都是不保,难道还不惭愧吗?”马融长叹流泪道:“看来,我的想法错了。我先前怕受一点委屈,竟有负大将军的盛情相召,说来真是不明大理。若被世俗的小小羞辱而毁掉无价身躯,这并不是老子、庄子所推崇的。”于是,马融改弦更张,应允做了舍人。

自此,马融有了匡扶大政之志。他辛勤办事,两年之后又被任命为校书郎中。

当时朝中由邓太后执政,邓氏兄弟掌握权柄。马融心系朝廷,针对朝政弊端,他用心写就《广成颂》献给皇上,却没想到得罪了邓氏。邓氏对他厌恶日深,整整十年没有让他升迁。

十年之间,马融仍是尽心做事,从未流露出对邓氏的不满。家人劝他辞官回乡:“何必在此受辱呢?有一天若是再生事端,恐怕我们连回乡都不能了,那时岂不更后悔?”而马融自有打算,他劝慰家人说:“我的志向还没有达到,辞官只能让我前功尽弃。我不发怨言,忍辱以待,就是为了保住这仅存的官位,待他日以做大事。”

马融如此忍受,邓太后还是借故把他免官,放逐回乡。马融骤遭此变,反而豪情陡长,他对家人说:“邓氏专权,飞扬跋扈,必定不能久长。只要我不坠其志,定有返朝之日。”他在家乡遍读经书,从不灰心绝望,仍像在朝时一样勤勉。

邓太后去世后,亲政的汉安帝又征召马融为官。马融喜泣之余,对前来拜贺的乡亲故友畅言:“身处落魄,牢骚满腹是没用的。我幸有今日,全在我信心不失啊。”

失败时,最忌讳的就是怨天尤人。这不仅无助于解决问题,还会让你雪上加霜、方寸大乱,从而惹来更多的麻烦,最终加速走向失败。这时候,你最需要做的就是停止抱怨,坚定意志,保持良好的心态,总会等到东山再起的一天。刘歆聪明反被聪明误

西汉成帝时,儒学大师刘向受成帝的指派,率领儿子刘歆和一大批学者整理藏书。刘向整理藏书时心有所悟,便告诫儿子刘歆说:“我们读书人有个毛病,一旦书读多了便以为无所不知,容易染上傲气。你一定要自律啊!”

在整理图书的过程中,一批战国以前的典籍被发现。刘向对此并不推崇,而刘歆却主张向天下人推广这些典籍。为此,父子俩人发生了争论。刘向说:“古时典籍固然有些道理,但它并不能揭示万物的规律。世事千变万化,一切贵在创新,何必拘泥于古呢?”刘歆辩论说:“是好是坏,相信人们一看便知。我敢断定,我的意见终会有人赏识的。”

后来,汉平帝继位,王莽掌握了朝廷大权。王莽为了篡权的需要,假意赏识刘歆。刘歆为此感激涕零,马上投到了王莽的阵营。有人提醒他说:“王莽要重用你,福祸未知,你不能太草率了。”而刘歆自信地说:“我一向不甘人下,如今终有出头之日,可见苍天佑我。以我的智慧,只要王莽纳谏,天下的局面定会焕然一新。”

刘歆自恃己能,频频向王莽进言,建议全面复古。然而,他的朋友们为此很担心。有人说:“凡事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就难了,你不该轻下断言。老实说,你做学问可以,对治国之术就生疏了。纸上谈兵害国害己,怎敢涉足呢?”刘歆被人说到自己最引以为傲的地方,不禁大骂朋友是个愚人。朋友说:“我宁肯做一个愚人,这样至少不会招惹祸患。你把自己看得无所不能,将来一定会后悔的。”

王莽依刘歆所议全面改制,结果遭到惨败,激起了各地的起义。刘歆害怕王莽追究,又自作聪明地想要发动宫廷政变,除掉王莽。很快,消息泄露出去,刘歆绝望之下,无奈地自杀了。

刘歆处处标榜自己的聪明才智,走的却是一条笨人的路,最后自杀而死。以他的满腹才学,实在可惜。

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自大、自满、自我标榜只会惹来祸端。因为在自我标榜的过程中,既容易得罪人,又容易将自己的缺点暴露无遗。而真正的聪明人,永远知道自己的缺点,永远不会狂妄自大,反而会时时谨慎、处处小心,怀着无比谦卑和敬畏的姿态做事。这并不是因为他们想借此保全自己,而是在有了智慧和远见的时候,他能够认识到自己能力有限,就再也不会感到自己了不起了。  第三章 返观内照,正人衣冠的历史镜鉴庄公缘何一再姑息共叔段

春秋时期,郑武公娶了申侯的女儿,名叫武姜。武姜生了两个儿子,即长子寤生和次子共叔段。生长子时,武姜因难产被吓坏了,所以给他取名为寤生,并因此很讨厌寤生,而偏爱次子共叔段。

武公死后,寤生继位,为庄公。武姜为共叔段请求封地于制(地名),被庄公拒绝。于是,武姜为共叔段请求了京这个地方。祭仲说:“各封邑的都城城墙超过三百丈,是国家的祸害啊。先王的制度:大邑的都城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邑的都城是五分之一,小邑为九分之一。如今,京这个地方的都城尺寸太大,不合法度。君王您会有麻烦的。”庄公说:“母亲想给共叔段,如何推却得了啊?”祭仲回答:“姜氏哪会满足?不如早对共叔段的领地做些限制,不要让他的势力增大。他的势力一旦增大,就很难对付啦。蔓草都无法清除,何况是君王宠爱的弟弟呢?”庄公说:“多行不义必自毙,你姑且等着看吧。”

共叔段得到京后,以射猎为名,天天训练士卒、招兵买马,又将郑国西边和北边的两座边城收为己有。而庄公对这些都视而不见。公子吕对庄公说:“国家不能有两个君主,君王您将怎么办呢?如果想把大权给共叔段,我请求让我去为他效力;如果不给他大权,就请除掉他。不要使民心变了。”庄公说:“共叔段虽然图谋夺权,但还没有公开造反。我如果派兵征讨,母亲必然从中阻挠。这样既达不到消除隐患的目的,还会惹人议论。我现在姑且不去管他,等到他公开反叛时再公布他的罪行,然后名正言顺地讨伐他。这时,人们不会帮他,母亲也无话可说了。”

共叔段修筑城墙,聚集人力,整治军队,准备战车,将要袭击郑庄公,武姜也准备接应他。一天,庄公告别母亲,说自己要去朝拜周天子。武姜得知后,认为时机已到,便立即写信给共叔段。其实,庄公并未离开,他截获了武姜的信,让公子吕仍旧把信送给了共叔段。共叔段得信后大喜,率领军队离开了京。而就在这时,庄公也立即发兵征伐京城。京城的部队背叛了共叔段,共叔段逃到了邑地鄢。

在这场斗争中,庄公用的正是欲擒故纵的计策,故意放纵弟弟的不臣行为,让弟弟放松警惕,同时静待时机,在弟弟起兵造反时全力征讨,最终将弟弟赶走,维护了自己的统治地位。

其实,生活中也是这样。面对竞争对手时,可以对其不予理睬,待对方非常懈怠时再毅然出击。如果不这么做而把对手防范得太紧,就会引起他们更加强烈的反弹。而暂时令对方丧失警惕,然后再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出击,才是一个更加有效的赢得竞争的方法。王湛到底是名士还是痴愚之人

王湛是西晋开国功臣王浑的弟弟,他平时寡言少语,状类痴愚,遂以痴著名。父去世后,王湛搬到父亲坟墓旁的一间小茅草房里居住。

王浑的儿子王济是当时的名士,他不把王湛放在眼里,更不把王湛当成长辈去探望。有一次,王济上坟,忽然心血来潮,去看望叔叔。聊天之时,王湛不仅对答如流,而且“语辞华美”,这让王济大感意外。更让王济惊讶不已的是,在接下来的纵论天下大事中,王湛语出惊人,分析事情一针见血。王济从小就听说叔叔痴愚,而今骤闻其高谈阔论,不禁大为惊骇。他当夜便住在叔叔的茅屋里,与叔叔把酒长谈,越谈越是惊喜,而且一连住了好几天。王济自叹不如,感叹道:“家有名士三十年,却没人知道!”

临别时,王湛将王济送到门口。当时王济带来的马中有一匹烈马,很难驾驭。王济随口问道:“叔叔也懂得骑马吗?”王湛说:“还算懂一些吧。”说着,他便接过缰绳,跃身上马,顿时间英姿飒爽,而且驾驭自如,骑术比那些有名的骑士还要高超。这一下,王济更是觉得叔叔的才能深不可测。

王济回到家后,父亲王浑奇怪地问:“你怎么耽搁了这么多日子?”王济回答说:“儿子今天才得到一个叔叔。”这个回答让王浑一时不知所以,他继续问王济是什么原因。王济便从头到尾细说了一遍,满口夸赞王湛是名士。

以前,晋武帝司马炎也知道王湛的痴名,并且总喜欢拿此事与王济开玩笑。每次见到王济,司马炎总是打趣说:“你那位痴叔死了没有?”那时的王济总是无言以对。这次见过叔叔之后,王济又一次进宫,司马炎照例打趣他:“你家那位痴叔死了没有?”只见王济微微一笑,昂然说道:“臣叔不痴,其实是位名士。”便把自己和王湛的交谈略述一遍。司马炎对此也颇感意外,问道:“你叔叔比得上谁呢?”王济说:“山涛之下,魏舒以上。”从此,王湛成为名闻天下的名士,后来当了汝南内史。

才艺“被”发现,比“主动”给人展现,效果要好得多。发现者会有身为“伯乐”的成就感和惊喜之情,这样一来,被发现者的境遇自然不会差了。潜心积淀,待才能自然“溢出”之时便能引人注目。

这个案例同时也告诉我们,知识储备是有限的,释放的能量越多,存留的能量就越少。只有储存的能量够深厚,释放出来的能量才够强大。我们应该积极地充实自己,积蓄更多的能量,以便在遇见伯乐时能够一日千里。楚庄王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庄王即位后不理国政,每天不是在宫中奏乐饮酒,与妃子们寻欢作乐,便是率领卫士到深山大泽中打猎。楚国的大臣们纷纷劝谏,楚庄王都置之不理,依然我行我素。

国君不理朝政,下面自然乱作一团。权臣们借机树党争权,小人们则逢迎拍马以捞取官职,贪官们更是浑水摸鱼以中饱私囊,楚国一下子陷入了混乱无序的状态。大夫伍举实在忍不住了,决定入宫进谏。

伍举入宫时,楚庄王正一边喝着美酒,一边听乐师们奏乐。见到伍举,楚庄王问:“大夫是想喝美酒,还是要听音乐?”伍举笑道:“臣既不想喝酒,也不想听音乐,而是听人们说大王智慧过人,所以想请大王猜个谜语。在楚国的一座高山上停落着一只大鸟,它羽毛五彩缤纷,异常华丽。可是三年来,它既不鸣叫,也不飞走。臣实在不明白其中的原因。”楚庄王沉思片刻,说道:“这不是一只平凡的鸟。它三年不鸣,是在积蓄自己的力量;三年不飞,是等待看清方向。这只鸟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你去吧,你的意思我都明白了。”听完楚庄王的话,伍举非常高兴。他知道了楚庄王是很有头脑的人,而绝不是一个沉溺于酒色的荒淫君主。现在只是在等待时机,楚国还是大有希望的。

然而,几个月过去了,楚庄王不但没有丝毫改变,反而更加荒淫无度。这让大夫苏从感到受了欺骗,他全无顾忌,舍身闯入王宫,直言进谏:“您身为国君,却不理国政,只知道享受声色犬马之乐,却不知道乐在眼前而忧在不远,不久就会民众叛于内、敌国攻于外,楚国离灭亡不远了。”楚庄王勃然大怒,拔出长剑,指着苏从的鼻尖,厉声叱道:“难道你不怕死吗?”面对国君的怒斥,苏从凛然正色道:“假如我的死能让君王悔悟,能让楚国富强,我的死就是值得的。”楚庄王看了苏从半晌,忽然扔下长剑说:“我等的就是大夫这样忠于国家、不怕死的栋梁!”他挥手斥退舞女,与苏从谈论起楚国的政务。苏从这才惊异地发现,楚庄王对国家上下的了解比自己还要多!

楚庄王随后发布一系列政令,把那些谄谀小人和不称职的官员,该杀的杀,该免的免;把那些包括伍举、苏从在内的忠于国家、刚直不阿又有才能的人提拔上来。一番改革后,楚国从贪浊混乱一下子变得清明。国内基础巩固后,楚国国力日渐强盛,楚庄王也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楚庄王是一个喜欢把自己隐藏起来的人,所以他能看清局势且不受人干扰。在被人忽视的时候,他不断积累自己的实力,最终达到了惊人的目的。由此可见,隐藏自己的锋芒,让自己处在一个相对不显眼的位置,既可以使自己免于人生路上的纷繁竞争,又可以为自己赢得积蓄力量的时间,以便将来东山再起。这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人生智慧。范雎忍辱,终成大业

范雎是战国时期政治舞台上一位十分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而他走上政治舞台,却经历了令其终生难忘的坎坷。他原是魏国人,早年有意效力于魏王,由于出身贫贱而无缘直达魏王,便投靠在中大夫须贾的门下。

有一年,范雎随须贾出使齐国。齐襄王知范雎之贤,便馈以重金及牛、酒等物。范雎辞谢了齐襄王的好意,没有接受礼物。然而,须贾得知此事后,以为范雎一定向齐国泄露了魏国的秘密,便将此事报告了相国魏齐。魏齐不问青红皂白,直接令人将范雎抓来一阵毒打,打得范雎肋断齿落。范雎装死,被用破席卷裹,丢弃在茅厕中。须贾目睹了这一幕,不置一词,还让人往范雎身上撒尿。

范雎强忍着一时之辱,待众人走后,他从破席中伸出头对看守茅厕的人说:“你若能将我救出,以后定当重谢。”守厕人便去请求魏齐,允许让他将厕中的“尸体”运出。就这样,范雎从死亡边缘逃了出来。

之后,范雎历经千辛万苦来到秦国都城咸阳,并改名换姓为张禄。当时的秦国正是秦昭王当政,而实际控制大权的却是秦昭王之母宣太后及其弟穰侯、华阳君,还有她的两个儿子泾阳君、高陵君。这些人以权谋私,秦昭王完全被蒙在鼓里,形同傀儡。但范雎看出秦国是最具实力的国家,秦昭王也不是一个无所作为的国君。几经周折,范雎终于见到了秦昭王。他以其出色的辩才向秦昭王指出秦国政策的失误,并提出了自己关于内政外交的一系列主张。秦昭王立即采取果断措施,废黜宣太后并驱逐穰侯、华阳、泾阳、高陵四人于关外,将大权收归己有,并拜范雎为相。

范雎所提出的外交政策,便是闻名于后世的“远交近攻”。而他所要进攻的第一个目标,便是他的故国魏国。秦国发兵攻魏,魏齐吓得仓皇出逃。而赵、楚等国畏于秦国的兵威,谁也不敢收留他。魏齐最终被迫自杀。

范雎是一个能忍的人。他在被诬陷而遭毒打后,一直隐忍不发。甚至众人以为他死了,把他扔在茅厕中,又有人往他身上撒尿,他都忍了。直到众人都走开,他才让守厕所的人救了自己的性命。其实,一个人能“忍”的程度也是他可“负”的程度。成大事者莫不是从危机四伏的人性丛林中杀开一条生路,其间所受之辱超乎想象。范雎就是在忍受了奇耻大辱之后奋发图强,勇挑常人挑不起的重担,最终走上成功之路。

忍人之不能忍,方能成别人不能成之事。人生难免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只要你能忍受挫折中的屈辱和痛苦,将挫折当作成功来临前的磨砺并以此自勉,一旦东山再起,就会爆发出巨大的力量。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

公元221年,刘备为了夺回荆州,不顾诸葛亮、赵云等人的劝阻,决定亲率蜀国大军对东吴发动大规模的战争。

孙权得知后,几次派人去向刘备求和,都遭到拒绝。在这之前,东吴大将周瑜、鲁肃和吕蒙等都已先后去世了。孙权不得已,只好任命年轻的镇西将军陆逊为大都督,命他统率五万人马去抵抗刘备。陆逊辞别孙权,带着水陆两军来到前线。

公元222年年初,刘备已率军于长江南岸掾山截岭,沿路扎营,驻扎在夷道猇亭(今湖北省宜都市北)。吴国将领请求陆逊赶快出兵迎击刘备,而陆逊说:“刘备此番东下,气势正盛,而且占据高处,我们很难攻破。如果出师不利,便会挫伤士气。所以,我们不如布置防御,等待时机。”将士们听了,嘴上虽没说什么,心里却认为陆逊胆小,个个脸上都流露出轻蔑的神色,暗笑他的懦弱。

之后的日子里,蜀军多次挑战,陆逊总是置之不理。尽管刘备一次次挑战,陆逊就是没有上当。然而,盛夏季节来临,天气异常炎热,蜀军士兵忍受不了蒸人的暑气,叫苦连天。刘备只得让水军离船上岸,和陆军一起在树林的茂密之处扎下互相连接的四十多座军营,想等到秋凉后再向吴军大举进攻。陆逊看到蜀军战线拉得过长,兵力分散,士气低落,认为反攻的时机已经到了。一天,他召集将士,宣布了出兵破蜀的计划。经他前前后后一分析,将领们都佩服他有远见。

为了使反攻有把握取胜,陆逊先派出一小部分兵力对蜀军的一个营寨进行了试探性攻击。虽然吃了点亏,但找到了克敌的办法,那就是用火攻。当天晚上,正值风猛,陆逊命所有士兵每人手持一把茅草,里边藏上火种,向蜀营发起攻击。霎时火光冲天,吴军乘着火势奋力杀敌,接连攻破了蜀军四十多座营寨。

陆逊火烧猇亭,一举打败了连营几百里的蜀军,赢得了夷陵之战的胜利。这是因为陆逊明白,若时机不成熟,任何轻举妄动都会给自己带来严重的后果。所以,任何人在时机未成熟时都需要有隐忍和承受一切压力的勇气和毅力,而等到时机成熟时就要当机立断,果断地采取行动。唐太宗如何以人为镜

魏徵随李密降唐后,做了李建成的太子洗马。玄武门之变后,有人向秦王李世民告发,说东宫有个名叫魏徵的官员曾经参加过李密和窦建德的起义军,在李密和窦建德失败之后到太子建成手下干过事,还曾经劝说建成杀害秦王。秦王听了,立刻派人把魏徵找来。

魏徵见了秦王,秦王板起脸问他说:“你为什么在我们兄弟中挑拨离间?”左右的大臣听秦王这样发问,以为是要算魏徵的老账,都替魏徵捏了一把汗。但是,魏徵却神态自若,不慌不忙地回答说:“可惜那时候太子没听我的话,要不然也不会沦到现在这种地步了。”秦王听了,觉得魏徵说话直爽,很有胆识,因此不但没有责怪魏徵,反而和颜悦色地说:“这已经是过去的事,就不用再提了。”

后来,魏徵被任命为谏议大夫,又出任秘书监,参预朝政,封郑国公。由此开始,魏徵与李世民成为封建社会中罕见的一对君臣:魏徵敢于直谏,多次拂太宗之意,而太宗竟能容忍魏徵“犯上”,经常采纳他的意见。因此,他们被看作理想的君臣。

有一次,魏徵在朝堂上跟唐太宗争得面红耳赤。唐太宗实在听不下去了,想要发作,但又怕在大臣面前丢了自己接受意见的好名声,只好勉强忍住。退朝以后,他憋了一肚子气回到内宫,见了妻子长孙皇后,气冲冲地说:“总有一天,我要杀死这个乡巴佬!”

长孙皇后很少见唐太宗发这么大的火,便问他:“不知道陛下想杀哪一个?”唐太宗说:“还不是那个魏徵!他总是当着大家的面侮辱我,叫我实在忍受不了!”长孙皇后听了,一声不吭地回到自己的内室,换了一套朝见的礼服,向太宗下拜。唐太宗惊奇地问:“你这是干什么?”长孙皇后说:“我听说英明的天子才有正直的大臣,现在魏徵这样正直,正说明陛下的英明。我怎么能不向陛下祝贺呢?”这番话就像一盆清凉的水,把唐太宗的满腔怒火浇熄了。

公元643年,直言敢谏的魏徵病死了。唐太宗很难过,他流着眼泪说:“一个人用铜作镜子,可以照见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用历史作镜子,可以看到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作镜子,可以发现自己做得对不对。魏徵一死,我就少了一面好镜子。”

唐太宗以魏徵为镜子,照出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由此开辟了贞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