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阅读无障碍本)(古典名著?阅读无障碍本)(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24 10:37:29

点击下载

作者:洪应明

出版社:岳麓书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菜根谭(阅读无障碍本)(古典名著?阅读无障碍本)

菜根谭(阅读无障碍本)(古典名著?阅读无障碍本)试读:

前言

“性定菜根香”,“人若咬得菜根,则百事可成”。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声音,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思想。

如果这个思想不仅仅只是代表着一个时代,它还既能涵括历史,又能启迪未来,那么这个思想一定是伟大的,也是不朽的。《菜根谭》所展示的或许还不能说是那种伟大而不朽的思想,但它的确是一位中国古代先哲用心血和智慧精心熬制的心灵鸡汤。是人们修身养性最好的教科书。

儒家讲究仁义、素位、安分、中庸,道家则追求随顺自然、清净无为,佛家的思想是出世、随缘、四大皆空,这是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思想,而《菜根谭》则是将这些思想杂糅融合在一起,并与自己经历了人生的种种境况、看透了人世的世态炎凉之后的人生经验结合起来,这才有了这么多充满了智慧、哲理的思想结晶。《菜根谭》告诉我们,人的欲望是无穷的,欲壑难填,但是我们必须控制自己的欲望,也应该控制自己的欲望,如果满脑私欲、存心贪婪,就会坠入欲望的深渊,难以自拔。《菜根谭》告诉我们,人心叵测,世态炎凉,但是为人处世,忍让为高,宽厚是福。只要我们安分随缘、保持心灵的纯净,我们就能享受到人生的真趣。《菜根谭》告诉我们,要坚守自己的道德,保持自己的良心,不要因为外界物欲横流、道德沦丧,就放弃自己的坚守。《菜根谭》告诉我们,要学会正确地看待我们所遭遇到的任何事物,因为所有的艰难困苦、劳碌病痛可能正是磨砺人生的砥石,而荣华富贵、飞来横财可能就是致命的毒药,惹祸的根源。《菜根谭》告诉我们,只要我们不被世俗的名利所束缚,就能发现人生到处有真趣。世俗之人因为被虚荣心和功名利禄所迷惑困扰,所以动不动便埋怨人世间是一个无边的苦海。其实是他们沉溺在追名逐利的烦恼中,而不知道人间自有妙境,如果他们看到白云环绕着的青山峻岭、河水奔腾而过时屹立不动的奇岩怪石、花团锦簇中呢喃低唱的小鸟、万谷回应的樵夫山歌,他们就会恍然大悟,原来人间并不尽是尘嚣万丈、也不是到处充满无边的苦水,只不过他们自己的心灵因为执著于名利的尘嚣而堕入了苦海而已。(“世人为荣利缠缚,动曰尘世苦海,不知云白山青、川行石立、花迎鸟笑、谷答樵讴,世亦不尘、海亦不苦,彼自尘苦其心尔。”)《菜根谭》告诉我们……《菜根谭》一书中充满了智者的博大精深,仁者的宽容善良,隐者的淡泊宁静,只需我们随手翻阅,认真体会,就能获益良多。《菜根谭》的作者洪应明,留下来的生平资料不多,我们只知道他字自诚,号还初道人,大概生活在明神宗万历年间。有人考证,他还写过《仙佛奇踪》和《逍遥墟》两书。《菜根谭》流传下来的版本有两个,一个是明刻本,分为上下集,一个是清刻本,分为修省、应酬、评议、闲适、概论五类。我们选用的是明刻本,同时给每条语录加上了一个标题,以作为导读和索引。这些标题,基本上是正文主干的摘录。《菜根谭》能让人淡定从容,冲正平和。我们不妨静下心来,翻开书卷,与一位看透了世态人情的古代智者进行心灵的交流吧。

2011年8月11日

上 集

一 栖守道德 勿依权贵

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阿权势者,凄凉万古。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宁受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解说

一个人坚守自己美好的人格情操,也许会被社会暂时冷落;但那些攀权附势的人,却会遭到遗臭万年的下场。因此,胸襟开阔、洞晓人生的智者,看到的是物欲以外的精神世界,想到的是此生之后的令誉清名,所以他们宁可忍受生前一时的孤独寂寞,也不会去选择死后永久被唾弃的凄凉。

二 与其练达 不若朴鲁

(1)(2)

涉世浅,点染亦浅;历事深,机械亦深。故君子与其练达,不若朴鲁;与其曲谨,不若疏狂。注释

(1);点染:玷污,污染。

(2);机械:机心巧智,巧诈。《淮南子·原道》:“故机械之心藏于心中,则纯白不粹,神德不全。”注:“机械,巧诈也。”解说

涉足社会不久的青年人,他们的阅历还很浅,因此他们受到社会恶习的污染也就不深;但随着对人间世俗百态越来越多的接触,他们待人处世所沾染的圆滑狡诈的恶习也会不断地增加。所以修养深厚、道德高尚的人,与其遇事都须精明圆畅,倒不如保持朴实纯真的本性;与其遇事都要小心谨慎,委屈自己,倒不如无拘无束、豪放旷达。

三 心事光明 才华韫藏

(1)

君子之心事,天青日白,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华,玉韫珠藏,不可使人易知。注释

(1);韫(yùn):藏,蕴藏。解说

才德兼备的君子,他的心地应该如青天白日一样坦诚空荡,没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地方;他的学问才智应该像珍珠美玉一样珍藏,绝不能炫耀卖弄,轻易让人知晓。

四 势利不染 机巧不用

(1)(2)

势利纷华,不近者为洁,近之而不染者尤洁;智械机巧,不知者为高,知之而不用者为尤高。注释

(1);纷华:繁华盛丽。

(2);洁:干净,操守清白。解说

权势和财富繁盛诱人,不去接近的人当然是纯洁的,而接近了却能不受其腐蚀污染的人就显得更加纯洁了。对于处世的权谋和机诈,不去通晓的人当然是高尚的,而通晓了却不屑去使用的人就更加高尚了。

五 闻逆耳言 怀拂心事

(1)

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德修行的砥石(2)(3)。若言言悦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鸩毒中矣。注释

(1);拂心:逆心,违背心意。

(2);砥石:用来磨刀的石头。

(3);鸩:一种有毒的鸟。鸩毒:用鸩羽浸制的毒酒。解说

耳中常常听到不中听的话语,心中经常想到不顺意的事情,这才是陶冶磨炼自己德行情操的磨刀石。如果每句话都是好听的,每件事都是顺心的,那就是将自己的一生浸泡在毒酒之中了。

六 和气喜神 天人一理

(1)

疾风怒雨,禽鸟戚戚;霁日光风,草木欣欣。可见天地不可一(2)日无和气,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注释

(1);霁:雨止。

(2);喜神:喜悦之情。解说

狂风暴雨的天气,即使飞禽也会感到忧伤哀戚;风和日丽的时候,即使草木也会欣欣向荣。由此可见,天地之间不能一天没有祥和的天气,而人也不能一天没有快乐的心情。

七 真味只淡 至人如常

(1)(2)

肥醲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异非至人,至人只是常。注释

(1);醲:味厚的美酒。肥醲辛甘:概指各种美味。

(2);至人:指道德修养达到最高境界的人。解说

山珍海味、美酒佳肴并不是本原的味道,本原的味道其实都是清淡无奇的;标新立异、玄奇莫测的人并不是至人,至人其实都是普通平常的。

八 闲时吃紧 忙处悠闲

(1)(2)

天地寂然不动,而气机无息稍停;日月昼夜奔驰,而贞明万古不易。故君子闲时要有吃紧的心思,忙处要有悠闲的趣味。注释

(1);气机:本指人体内气的正常运行。这里泛指天地间气的运行。

(2);贞明:正而明。语出《易·系词下》:“日月之道,贞明者也。”疏:“言日月照临之道,以贞正得一而为明也。”解说

宇宙浩渺,大地苍茫,看上去就像静止不动一样,其实天地之间万事万物一刻也不曾停止过运动。太阳东升西落,月亮盈亏圆缺,日夜奔驰不息,但它们的正直纯一的光辉却是千古永恒。所以一个睿智的君子应该效法大自然,悠闲无事的时候,对于瞬息万变的事物,要有恐惧惕励、随时准备应付的心思;而忙碌紧张的时候,又要能忙里偷闲,可以体味自由自在的人生乐趣。

九 静坐观心 真妄毕现

夜深人静,独坐观心,始觉妄穷而真独露,每于此中得大机趣;(1)既觉真现而妄难逃,又于此中得大惭忸。注释

(1);惭忸:羞愧,不好意思。解说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一个人独自静坐,反省自己的内心,往往会感觉到一切妄想欲念似乎全部消失了,而深藏于内心的那些真诚纯朴的感情都会自然地迸发出来,每当这种时候,你才会确切地体察到人生的真谛,享受到人生的乐趣。但是当你发现即使这种时候,贪心妄念也并非完全消失,你的心灵一定会感觉到痛苦万分、羞愧难安。

一〇 快意早回头 拂心莫放手

恩里由来生害,故快意时须早回头;败后或反成功,故拂心处莫便放手。解说

恩情深重的时候,往往就是祸患灾难降临的时候,所以聪明的人应该在春风得意之时能急流勇退,尽早顾及全身之道。遭受挫折、陷入窘境的时候,往往就是柳暗花明、成功有望的时候,所以坚毅的人应该在失意难堪之际能不畏艰辛,不随意放弃任何一线希望。

一一 志以淡泊明 节从肥甘丧

(1)(2)

藜口苋肠者,多冰清玉洁;衮衣玉食者,甘卑膝奴颜。盖志以淡泊明,而节从肥甘丧也。注释

(1);藜:一种草名,其嫩时可吃。苋(xiàn):菜名。藜口苋肠者:指饮食粗疏的人。

(2);衮衣:古代帝王和上公所穿绣龙的礼服。玉食:珍美的食品。解说

吃得下粗茶淡饭、甘于清贫的人,他们的情操大多如冰一样清明,玉一样洁白。而那些只追求华衣美食,贪图享乐的人,往往是一些阿谀谄媚、奴颜卑膝的奴才。因为一个人的志向只有在清心寡欲、淡泊无求的时候才能表现出来,而一个人的气节情操往往就在贪图享受、花天酒地的物欲之下丧失殆尽。

一二 田地放宽 恩泽流长

(1)

面前的田地要放得宽,使人无不平之叹;身后的惠泽要流得久,(2)使人有不匮之思。注释

(1);田地:本指耕种的土地,引喻为立足之处,待人处事的程度、地步。

(2);匮:空乏,穷尽。解说

一生之中待人处事应尽量地宽厚大度,尽量使与你相处的人不会心怀不满、怨恨不平。至于留给后世的恩惠则要像江河一样流放得长远些,使子孙后代的怀念绵绵不尽。

一三 路留一步 味减三分

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尝:此是涉世一极安乐法。解说

路走到狭窄的时候,要留一点余地给别人走;遇到可口的美味时,要省下三分给别人尝尝:这是人世间一种最安全快乐的立身处世的方法。

一四 脱俗成名 减欲超圣

作人无甚高远事业,摆脱得俗情便入名流;为学无甚增益功夫,(1)(2)减除得物累便超圣境。注释

(1);物累:世俗物欲带给人的拖累。

(2);圣境:出神入化、至高无上的境界。解说

怎样做人并没有很高深的道理,只要能摆脱世俗功名利禄的引诱,就可以跻身于名人高士之列;做学问并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只要身心宁静,不为外界俗事干扰,就可以达到至高无上的境界。

一五 侠气交友 素心做人

(1)

交友须带三分侠气,做人要存一点素心。注释

(1);素心:本心,纯洁之心。解说

交结朋友必须带有几分见义勇为、拔刀相助的侠义精神,而作人处世也要有一颗天真纯朴的赤诚之心。

一六 利毋居前 德毋落后

宠利毋居人前,德业毋落人后;受享毋逾分外,修为毋减分中。解说

在宠爱、名利方面,不要抢在别人前面;在敬德修业方面,不要落在别人后面。接受酬劳的时候不要超过自己应得的部分,修身立德的时候不要降低应达到的标准。

一七 忍让为高 宽厚是福

(1)

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注释

(1);张本:预先做好的安排。解说

立身处世,遇事退让一步才是最高明的,因为眼前让一步就为日后进一步留下了余地。接物待人,每每怀着宽仁厚道的人才是最有福气的,因为给别人提供方便也就为方便自己打下了有益的基础。

一八 矜则无功 悔可减过

(1)

盖世功劳,当不得一个“矜”字;弥天罪过,当不得一个“悔”字。注释

(1);矜:自负贤能。解说

即使一个人的功劳盖世、天下无双,如果他犯着一个“矜”字,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就有可能陷入万劫不复甚至遗臭万年的境地。而一个犯了弥天大罪的人,只要他幡然悔悟,就可能改过自新,重新做人,甚至流芳百世。

一九 美名不独任 污名不全推

完名美节,不宜独任,分些与人,可以远害全身;辱行污名,不(1)宜全推,引些归己,可以韬光养德。注释

(1);韬光:隐藏声名和才华。解说

完美无瑕的名誉和节操,最好不要一个人独占了,分出一些来给别人,可以消除因嫉恨而招致的灾祸,可以保全性命;不好的行为和名声,最好不要全部推给别人,自己承担几分可以掩藏夺人的才智,更好地陶冶自己的品德。

二〇 功业不求盈满 事事留个余地

(1)

事事留个有余不尽的意思,便造物不能忌我,鬼神不能损我。若业必求满,功必求盈者,不生内变,必招外忧。注释

(1);造物:创造万物;运气,造化。也指创造万物的神力。解说

满必招损,盈必转亏,因而凡事都不能做得太绝,要随时留有余地,这样造物不会忌恨我,鬼神也无法折损我。如果什么事情都想求得圆满完美,一切功绩都想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那么即使内部不发生变故,也会遭到外界的侵扰。

二一 诚心和气 胜于观心

家庭有个真佛,日用有种真道;人能诚心和气、愉色婉言,使父母兄弟间形骸两释、意气交流,胜于调息观心万倍矣。解说

每一个家庭都有一种真诚不变的信仰,每一个人的生活都有一种切实可行的原则;每一个人都保持纯真的心态,言行举止自然温和,父母兄弟之间相处融洽、毫无猜疑,这一切如果都能做到,将胜过枯禅静坐、反省观心以调护身心的方法千万倍之多。

二二 动寂适宜 鸢飞鱼跃

好动者云电风灯,嗜寂者死灰槁木;须定云止水中有鸢飞鱼跃气象,才是有道的心体。解说

一个喜欢变动的人,好比乌云中的闪电来得快、消失得也快,又好比虐风中的油灯忽左忽右、明暗不定;一个喜欢清静的人,好比燃尽了的灰烬死气沉沉,又好比枯萎的树木毫无生机。过分追求变幻不定或偏爱清静无为,都不是真正的生活态度。一个人的心胸只有像蓝天上恍如不动的云彩、江河中浑似平静的水面,看上去无声无息,而其中却有鸢鸟高翔、鱼儿戏跃,这才是具备崇高道德者应有的心胸。

二三 责恶毋太严 教善毋过高

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之善毋过高,当使其可从。解说

在指责别人的过错时,不要太严厉太过分,要考虑到别人是否能够承受;在教导别人如何行善时,要求不要太高,应考虑到对方可否做得到。

二四 洁常自污出 明每从暗生

粪虫至秽,变为蝉而饮露于秋风;腐草无光,化为萤而耀采于夏月。因知洁常自污出,明每从晦生也。解说

粪土中滋生的蠕虫是最肮脏的,但是它蜕变为蝉之后,却只饮用秋天最洁净的露水;腐朽的草木是没有光泽的,但是从其中化生的萤火虫,却能在夏季的夜色中闪耀着诱人的光彩。由此可知,纯洁经常自污秽中出现,明亮往往从阴暗处产生。

二五 正气伸 真心现

矜高居傲,无非客气;降服得客气下,而后正气伸。情欲意识,尽属妄心;消杀得妄心尽,而后真心现。解说

一个人故作高深、盛气凌人,大都是因为其心中有一股没来由的狂妄之气;如果能够克服这种狂妄之气,心中正大刚直的浩然之气就能够得到发扬。一个人贪婪的欲望和不切实际的幻想,都属于虚幻无常的妄念痴心;如果能消除这些妄念痴心,心中真实纯朴的本性就会显露出来。

二六 事悟痴除 性定动正

饱后思味,则浓淡之境都消;色后思淫,则男女之见尽绝。故人常以事后之悔悟,破临事之痴迷,则性定而动无不正。解说

酒足饭饱之后再去回想美酒佳肴是什么滋味,就会发现享受美味时的心境全都没有了;男欢女爱之后再去回味性欲的情趣,就会发现有关男女性爱的念头全都消失了。所以如果一个人能够经常以事情过后的幡然醒悟,来消除另一事情开始时遇到的迷惑,那么,内心就会有了一定的准则,再做任何事情时就没有不合情合理的了。

二七 志在林泉 胸怀廊庙

(1)(2)

居轩冕之中,不可无山林的气味;处林泉之下,须要怀廊庙(3)的经纶。注释

(1);轩冕:本指古代卿大夫拥有的轩车和冕服。也代指高官显爵。

(2);林泉:山林与泉石。常用来指称宜于隐居的幽静之所,或喻指退隐。

(3);廊庙:廊,指殿四周的廊,庙指太庙,都是古代帝王和大臣用来议论政事的地方,因此常用来代指朝廷。经纶:理清丝绪叫经,编丝成绳叫纶,因此常用经纶喻指筹划治理国家大事。解说

高官显爵加身的时候,不能没有淡泊名利、清静无为的山林趣味;在田野山林中潜隐清修时,也应该有一种关心国事安危的胸襟。

二八 无过是功 无怨是德

处世不必邀功,无过便是功;与人不求感德,无怨便是德。解说

人生在世,没有必要费尽心机去追求功名,只要一生没有过错,无愧于心,就是最好的功名。在帮助别人之后不要指望别人感恩戴德,一生之中只要没有人怨恨就是真正的恩德。

二九 忧勤勿太苦 澹泊勿太枯

忧勤是美德,太苦则无以适性怡情;澹泊是高风,太枯则无以济人利物。解说

兢兢业业、尽心尽力本来是一种美好的品德,但是过分忙碌以致于心力交瘁,就无法使心情愉快、精神爽朗,就会失去人生的乐趣。清心寡欲、无怨无求本来是一种高尚的情操,但是过分地冷淡名利甚至于避世遁名,就不能对人类对社会有所奉献,可以说是枉来人世一程。

三〇 原其初心 观其末路

事穷势蹙之人,当原其初心;功成行满之士,要观其末路。解说

对待任何人,我们都不要只看到他眼前的处境。对于一个到了穷途末路,眼看是毫无希望的人,我们要考虑到他当初奋发上进的精神而体谅他,甚至帮助他重新振作;相反,对于一个功德圆满、事业有成的人,又应该冷静地看到事情还在发展,也许他正面临着潜在的危机。

三一 福宜宽厚 智宜敛藏

富贵家宜宽厚而反忌刻,是富贵而贫贱其行矣,如何能享?聪明(1)(2)人宜敛藏而反炫耀,是聪明而愚懵其病矣,如何能不败?注释

(1);敛藏:收敛隐藏,不露锋芒。

(2);懵(měng):不明,无知。解说

富贵的人家待人处事应该宽仁厚道,可他们往往猜疑刻薄、小气寡情,这种人虽然拥有富贵,但他们的行为却很虚弱低贱,又怎么能够长久地享有富贵呢?聪明的人应该大智若愚、不露锋芒,然而他们却到处夸耀自己的本领高强,气势咄咄逼人,这种人尽管很聪明,实际上跟愚昧无知差不多,他们又怎么会不身败名裂呢?

三二 登高思危 守静养默

居卑而后知登高之为危,处晦而后知向明之太霭;守静而后知好动之过劳,养默而后知多言之为躁。解说

到了低处之后才明白攀登高峰是多么危险,身处阴暗之时才知道朝向光明是多么炫目刺眼;静修清养之后才知道忙忙碌碌很辛苦,保持静默之后才明白喋喋不休是心浮气躁。

三三 放得功德 脱凡入圣

放得功名富贵之心下,便可脱凡;放得道德仁义之心下,才可入圣。解说

一个人只要能够放弃追求功名利禄的念头,就可以摆脱尘俗的烦扰;一个人只有不受道德仁义等教条名义的束缚,才能达到真正崇高的道德境界。

三四 意见害心 聪明障道

(1)

利欲未尽害心,意见乃害心之蟊贼;声色未必障道,聪明乃障道之藩屏。注释

(1);意见:指偏见、邪念。蟊(máo)贼:本指吃庄稼的害虫。泛指一切害虫。解说

追求名利的欲望不一定都是有损于心灵的,但为了一己的私利不择手段、偏执狂妄的邪心才是真正损害心灵的害虫。歌舞声色不一定会阻碍我们对高尚品德的追求,倒是自以为才智超群而任性胡为才是追求美好真理的拦路屏障。

三五 知退一步 加让三分

人情反覆,世路崎岖。行不去处,须知退一步之法;行得去处,务加让三分之功。解说

人世的情性反覆无常,人间的道路艰险不平。因此,当你遇到走不通的地方时,要懂得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如果你走过去通畅顺达,这时候一定要把握住谦让几分的涵养功夫。

三六 不恶小人 有礼君子

(1)

待小人不难于严,而难于不恶;待君子不难于恭,而难于有礼。注释

(1);恶(wù):憎恨,讨厌。解说

对待阴险叵测的小人,采取严厉斥责的态度并不难,难的是不讨厌他们。对待道德高尚的君子,做到恭谦敬仰的地步并不难,难的是按照他们的行为规范去要求自己与他们相处。

三七 正气清白 留遗乾坤

(1)

宁守浑噩而黜聪明,留些正气还天地;宁谢纷华而甘澹泊,遗个清白在乾坤。注释

(1);浑噩:汉扬雄《法言·问神》:“虞夏之书浑浑尔,商书灏灏尔,周书噩噩尔。”后世因此上古淳朴为浑噩之世,引申指淳朴无瑕的本心。解说

处世宁可多保持些毫无机诈的本性而减损些后天所得的聪明才智,这样做,为的是在人世间保留一些浩然正气;为人宁可谢绝荣华富贵的享受而过着清静恬淡的生活,这样做,为的是能在天地间留下纯洁的美名。

三八 降魔先降心 御横先御气

降魔者先自降心,心伏则群魔退听;驭横者先驭此气,气平则外横不侵。解说

要制服外来的邪恶,首先要使自己内心的邪恶之念得到制服;制服了内心的邪恶之念,外来的一切邪恶就不会乘虚而入,反能为本心所制了。要控制强横的势力不使其为害,首先要控制得自己心中的强横之气;控制了心中的强横之气,外来的一切强横势力就无法侵扰了。

三九 严出入 谨交游

教弟子如养闺女,最要严出入、谨交游。若一接近匪人,是清净田中下一不净的种子,便终身难植嘉禾矣。解说

教育培养弟子,就像教养女儿一样,最要紧的一点是:对他们的出入以及与朋友的交往要严加管束。如果不加小心,万一结交了心术不正、行为不端的人,那就会像在没有杂芜的良田里播种了一颗坏种,从此再难培植优良的稻种一样,一辈子再难保持纯正了。

四〇 欲路毋染指 理路毋退步

(1)

欲路上事,毋乐其便而姑为染指,一染指便深入万仞;理路上事,毋惮其难而稍为退步,一退步便远隔千山。注释

(1);仞:古代的长度单位,其长度说法不一,从四尺到八尺都有。常用万仞来极言其深。解说

在淫情物欲的事情上,不要因为有方便的机缘就产生偶尔为之的念头去尝试;只要一尝试就会像掉入万丈深渊一样,再也难以自拔。在探求义理之学的时候,不要因为太艰难而产生暂且松懈一下的想法;只要一松懈就会与义理的真谛远隔千山万水。

四一 不可浓艳 不宜枯寂

念头浓者,自待厚,待人亦厚,处处皆浓;念头淡者,自待薄,待人亦薄,事事皆淡。故君子居常嗜好,不可太浓艳,亦不宜太枯寂。解说

一个生活欲望浓烈的人,自己的生活很丰厚,对待别人也很热情,因此他凡事都给人一种特别醇厚的情味;一个生活欲望淡薄的人,自己的生活很清苦,对待别人也很寡情,因此他凡事都给人一种特别冷淡的情味。所以一个真正有道行的人,他的日常生活与种种爱好,既不要过分浓烈豪华,也不宜过分枯燥冷寂。

四二 不为君相牢笼 不受造化陶铸

(1)

彼富我仁,彼爵我义,君子固不为君相所牢笼;人定胜天,志(2)一动气,君子亦不受造化之陶铸。注释

(1);牢笼:包罗,笼络。

(2);陶铸:本指烧制陶器,铸造金属器物,喻指培育、造就。解说

别人拥有富贵,我就拥有仁德;别人拥有爵位,我就拥有正义: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是决不会被当权者的利禄所束缚的。人一定能够战胜天地自然,志向专一能够改变乖戾之气,一个禀性杰出的人决不会为命运所左右。

四三 高一步立身 退一步处世

立身不高一步立,如尘里振衣,泥中濯足,如何超达?处世不退一步处,如飞蛾投烛,羝羊触藩,如何安乐?解说

每个人都想在一生中找到一个最佳位置,如果不把眼光放得高远一些,就如同在尘土里想刷净衣服,在泥水里想洗净双脚一样,清净无望,烦恼无穷,怎么能够超脱豁达呢?一生之中必须与人交往相处,如果不怀着一种谦让态度,事事留有余地,就会像飞蛾扑火,蛮笨的公羊顶撞篱笆一样,如何会有安逸愉快的心情去走完一生呢?

四四 收拾精神 并归一路

学者要收拾精神,并归一路。如修德而留意于事功名誉,必无实诣;读书而寄兴于吟咏风雅,定不深心。解说

求取学问的人应该集中精力,排除一切杂念,专心致志地去钻研探求。如果你想修炼道德品格但心事却放在求得功名利禄上,那你一定不会达到道德的真正境界;如果你阅读书籍却只将兴趣放在吟诗作赋上,追求风流雅趣而已,那你一定不会有什么精深的心得体会。

四五 欲闭情封 咫尺千里

(1)

人人有个大慈悲,维摩、屠刽无二心也;处处有种真趣味,金屋、茅檐非两地也。只是欲闭情封,当面错过,便咫尺千里矣。注释

(1);维摩:即维摩诘佛。与释迦是同时代人,曾向佛弟子讲说大乘教义。解说

每个人从本质上来说都具有大慈大悲的善心,即使仁慈圣洁的维摩诘佛与凶狠的屠夫刽子手相比,也是没有什么区别的。人世间每一个地方都有清纯自然的趣味,就连金碧辉煌的宫殿与简陋贫寒的茅草屋相比,也是没有什么两样的。只是由于人们往往为邪恶的欲念和世俗的情感所蒙蔽,一次次与善良的本性、清纯自然的真趣迎面错过,这才造成尽管它们近在咫尺,却又像远隔千里一样难以企及、不可达到。

四六 有木石心 具云水趣

进德修道,要个木石的念头,若一有欣羡,便趋欲境;济世经邦,要段云水的趣味,若一有贪著,便堕危机。解说

一个人要提高自己的道德情操、钻研学习圣贤之道,必须具有木石一般坚定的意志;如果对外界的荣华富贵产生了欣赏羡慕的念头,就会走进追求享受的境界,为欲望所困惑。一个人要救助天下、治理国家,必须具有行云流水一般无私无欲的淡泊襟怀,一旦对功名利禄有了贪心,就可能堕入险恶深渊般的危险境地。

四七 善人和气 凶人杀机

(1)

吉人无论作用安详,即梦寐神魂无非和气;凶人无论行事狠戾,即声音笑语浑是杀机。注释

(1);作用:所作所为,言行举止。解说

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不只是他的言行举止显得从容不迫,亲切仁厚,就是睡梦中的神情气度也充满了一团祥和之气。一个凶狠残暴的人,不只是他的行为举动显得残忍恶毒、乖戾暴躁,就是言谈说笑之中也会充斥着一股险恶恐怖的杀气。

四八 君子无祸 必谨冥冥

肝受病则目不能视,肾受病则耳不能听;受病于人所不见,必发(1)于人所共见。故君子欲无得罪于昭昭,必先无得罪于冥冥。注释

(1);昭昭:明亮,清朗。冥冥:晦暗,昏昧。解说

肝脏如果有了病变,眼睛就会看不清东西;肾脏如果有了病变,耳朵就会听不到声音。尽管有了病变的肝和肾是人们看不到的地方,但这些病变一定会出现人们能够看得到的症状。所以作为一个正人君子,要想在世人面前显得没有什么过错,是光明磊落的人,首先要在人们看不见的细微之处下慎独的功夫,做到没有什么过错。

四九 少事为福 多心为祸

福莫福于少事,祸莫祸于多心。唯苦事者,方知少事之为福;唯平心者,始知多心之为祸。解说

要说幸福,最幸福的莫过于没有什么事让人牵肠挂肚;要说灾祸,最大的灾祸莫过于五心无主、疑神疑鬼。只有那些被琐事缠得无法脱身的人,才知道事情少是一种幸福;只有那些心如止水、性情淡泊的人,才懂得生性多疑是一种真正的灾祸。

五〇 方圆并用 宽严互存

(1)

处治世宜方,处乱世宜圆,处叔季之世当方圆并用;待善人宜宽,待恶人宜严,待庸众之人当宽严互存。注释

(1);叔季之世:犹言末世。《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孔颖达疏:“伯、仲、叔、季,长幼之次也,故通谓国衰为叔世,将亡为季世。”解说

身处政治清明、天下太平的时代,待人处世应该平直刚正;身处世道混乱、天下纷争的时代,待人接物应该老练圆滑。如果是身处国力衰败、行将灭亡的末世,为人处世就要采取刚直和圆滑两种态度兼用的方法。对于善良的人应该宽厚,对待邪恶的人应该严厉,对待一般平民就要宽严相济、刚柔并用。

五一 忘功念过 忘怨念恩

我有功于人不可念,而过则不可不念;人有恩于我不可忘,而怨则不可不忘。解说

我即使对别人有过很大的帮助或恩惠,也不要时时记在心上或对人说,但是如果有什么对不起别人的事就应该时刻牢记心头,不断反省自己。别人如果对我有过什么帮助或恩惠,不要轻易忘记,但是如果别人有什么对不起我的事则要随时忘掉,不要放在心上。

五二 施之不求 求者无功

施恩者,内不见己,外不见人,则斗粟可当万钟之报;利物者,(1)计己之施,责人之报,虽百镒难成一文之功。注释

(1);斗、钟:均为古容量单位。斗粟极言其少,万钟极言其多。镒:古代重量单位。二十两为一镒,一说二十四两为一镒。文:南北朝以来常称钱一枚为一文。百镒言其多,一文言其少。解说

给予别人恩惠的人,如果能做到内心从没有施恩于人的想法,更不张扬于外以博得别人的赞美,那么,即使你施舍给别人的只是一斗米,也可当得别人万钟的回报。以财物帮助别人的人,如果斤斤计较于自己对别人的施舍,又要求别人给予报答,那么,即使你付出的钱财是百镒之多也可能难以获得哪怕是一文的回报。

五三 相观对治 方便法门

人之际遇,有齐有不齐,而能使己独齐乎?己之情理,有顺有不(1)顺,而能使人皆顺乎?以此相观对治,亦是一方便法门。注释

(1);法门:佛教用语,指修行者入道的门径。也泛指佛门。解说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机会和缘份,机缘好的人可以施展平生抱负成就一番事业,机缘不好的人即使身怀齐天本领也无法施展出来。在不同的机缘中,又怎么可能使自己都遇上最好的呢?每个人的情绪和心理都不同,有顺畅稳定的时候,也有烦躁不安的时候,又怎么能够要求别人事事都顺你之意、遂你之心呢?如果能经常用这样的眼光平心静气地对待自己,借以调整自己的言行举止,也是人生中一种修身养性的方便法门。

五四 心地干净 方可学古

心地干净方可读书学古,不然见一善行窃以济私,闻一善言假以覆短,是又藉寇兵而赍盗粮矣。解说

一个人只有内心毫无杂念才可以读圣贤之书,学古人行事,否则的话,只要看到古人有一件好事就偷来据为己有,只要听到古人有一句好话就拿来掩饰自己的缺点,这就等于是把兵器送给敌人,把粮食送给强盗。这样的人对于人类有百害而无一利。

五五 崇俭养廉 守拙全真

奢者富而不足,何如俭者贫而有余?能者劳而府怨,何如拙者逸而全真?解说

豪华奢侈的人虽然富有财产却常常感到不够使用,哪里比得上虽然贫穷却因生活节俭而常感富余的人呢?有能力的人辛辛苦苦地干事得到的却是众人的怨恨,又怎么比得上笨拙的人因为安闲无事而能保全纯真的本性呢?

五六 讲学躬行 立业种德

(1)(2)

读书不见圣贤,如铅椠佣;居官不爱子民,如衣冠盗。讲学(3)不尚躬行,为口头禅;立业不思种德,为眼前花。注释

(1);铅椠佣:铅指铅粉笔。椠是不易捣坏的硬木板,都是古代用来记录文字的工具。铅椠佣即写字匠。

(2);衣冠盗:指那些只为俸禄如盗贼的官吏。

(3);口头禅:本为佛教用语,指不能领悟禅理,只知袭用禅宗习语作为谈资点缀,后用来泛指那些没有实际意义、常用来挂在嘴上的话语。解说

读圣贤之书如果不去钻研圣贤的思想精邃,只是一味地死记硬背,那就只是一个一成不变的抄书匠而已;作官的人如果不爱护老百姓,只是为了贪求厚禄高薪,那就只是一个戴着官帽穿着官服的强盗而已。研究学问的人如果不能身体力行,那么他的学问就是不懂佛理的和尚的口头禅而已;建立了功业之后如果不考虑给世人留下一些阴德,那么他的功业就像昙花一样只有瞬间的灿烂而已。

五七 扫除外勿 直觅本来

(1)

人心有一部真文章,都被残篇短简封锢了;有一部真鼓吹,都(2)被妖歌艳舞湮没了。学者须扫除外物,直觅本来,才有个真受用。注释

(1);鼓吹:指古代由鼓、钲、笳、箫等乐器一起使用的一种器乐合奏。也指表演鼓吹乐的乐队。后引申为宣传、宣扬。这里用本义。

(2);受用:好处,利益。解说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部真情绝妙的好文章,只是都被那些残缺不全的杂乱文章、书籍给封闭禁锢了;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部优美感人的乐曲,只是都被妖邪艳丽的歌舞迷惑湮没了。所以一个真正做学问的人必须冲破外界事物的干扰诱惑,径直探求事物的本来面目,这样才能求得一生之中好处无穷的真学问、真本领。

五八 苦中有乐 得意生悲

苦心中常得悦心之趣,得意时便生失意之悲。解说

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始终不渝、坚持奋斗,常常能够得到心情愉悦的趣味;当春风得意的时候过分狂妄、忘乎所以,往往会因此与别人结下冤仇,埋下往后失意的祸根。

五九 富贵名誉 来自道德

富贵名誉,自道德来者,如山林中花,自是舒徐繁衍;自功业来者,如盆槛中花,便有迁徙兴废;若以权力得者,如瓶钵中花,其根不植,其萎可立而待矣。解说

一个人的荣华富贵、声誉地位,如果是从高深的道德修养中得来,就可以像生长在山林中的花草一样,自由从容、无拘无碍地生长繁衍、绵延不绝;如果是从建功立业中得来,那就像生长在盆中和花园中的花一样,随时都有因迁移搬徙而衰败的可能;如果是因权力的特别或者恶势力而得来,那就像插在花瓶和瓦钵中的花一样,因为没有稳住根基的泥土,所以花的枯萎凋谢也是指日可待。

六〇 花铺好色 人行好事

春至时和,花尚铺一段好色,鸟且啭几句好音。士君子幸列头角(1),复遇温饱,不思立好言、行好事,虽是在世百年,恰似未生一日。注释

(1);头角:头顶突出如角处,常用来比喻青少年显露的气慨和才华。或喻指异于常人,能出人头地者。解说

当春天到了,到处是和风暖日的时候,即使是花草树木,也会以灿烂美丽的色彩来装点世界,甚至飞鸟也懂得在这春光明媚的时候婉转动听地啼鸣。可见一个有抱负有才华的君子士大夫,如果有幸施展自己的本领而出人头地,又过上了锦衣美食的生活,却只贪图享受,陶醉在自己的成功之中,而不考虑为后世写下几部有益的著作,又不肯为世人做几件有益的事情,那么,他即使能活到一百岁,也会像没来过世间一样。

六一 兢业心思 潇洒趣味

(1)

学者有段兢业的心思,又要有段潇洒的趣味,若一味敛束清苦,是有秋杀无春生,何以发育万物?注释

(1);兢业:兢兢业业的省文,谨慎戒惧,一丝不苟。解说

一个真正想追求知识、探求事物真谛的学者,首先要懂得“宽严得宜,勿偏一方”的道理,做学问的时候,既要有踏踏实实、一丝不苟的态度,又要有一种超然物外、不死钻牛角尖的洒脱情趣。如果不能够劳逸结合,只知道约束克制自己过着一种清寒乏味的生活,那就会像大自然中只有凋零肃杀的秋天而没有生气盎然的春天一样,又怎么能够使万物生长发育呢?

六二 立名者贪 用术者拙

真廉无廉名,立名者正所以为贪;大巧无巧术,用术者乃所以为拙。解说

一个真正廉洁的人,因为不屑于追求名望以博得别人的赞赏,所以往往没有什么廉洁的名声传扬于世;那些到处树立起自己的名声,希图别人喝彩的人,说明他们的内心是贪婪的。一个技艺高超的人,因为不屑于炫耀自己的本领,所以往往让人看不出他有什么特别的技巧;那些到处展示自己的才能,以为无人能比的人,其实是真正的笨拙者。

六三 宁虚勿溢 宁缺勿全

(1)(2)

欹器以满覆,扑满以空全。故君子宁居无不居有,宁处缺不处完。注释

(1);欹器:古代的一种奇巧之器。原是灌溉用的一种汲水陶罐,当其未装水时略向前倾,待灌入少量水后,罐身就会竖起来一些,而一旦灌满水后,罐子就会一下子倾覆过来,把水倒净,复原为空水状态,等待再次灌水。将这种陶罐略加改型,称为欹器。常置于宗庙之中,作为警戒之用。《荀子·宥坐》:“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为何器?’守庙者曰:‘此盖为宥坐之器。’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孔子顾弟子日:‘注水焉。’弟子挹水而注之,果中而正,满而覆,虚而欹。孔子喟然而叹日:‘吁!恶有满而不覆者哉!’”

(2);扑满:古代储存钱币的一种瓦器,只能放进,无法取出,待储满钱币后,将其打破取用。《西京杂记》卷五:“扑满者,以土为器,以蓄钱具,其有入窍而无出窍,满则扑之。”解说

欹器只要装满了水就会倾覆,扑满只有空无钱物的时候才能保全。所以有道德的君子宁愿一无所有,也不愿为了富有而追名逐利,宁愿生活有所欠缺,也不愿去追求过分完美。

六四 拔去名根 消融客气

(1)

名根未拔者,纵轻千乘甘一瓢,总堕尘情;客气未融者,虽泽四海利万世,终为剩技。注释

(1);客气:本指言行虚骄,不是出自真诚,称为客气。宋儒以心为性的本体,而将纯粹发自血气的生理之性称为客气。解说

如果名利之心没有完全去掉,即使能轻视荣华富贵而甘愿过着清贫的生活,最终也还是无法逃脱名利的诱惑。如果不能彻底化解本心之外的物欲人情,虽然能做出惠泽天下甚至有益于千秋万代的事情,终究不过是多余的伎俩而已。

六五 心体光明 暗室青天

心体光明,暗室中有青天;念头暗昧,白日下有厉鬼。解说

一个人心地坦荡、光明磊落,即使身处黑暗的世界,也能有晴空万里的感觉;如果是心怀鬼胎,满脑子邪念,哪怕是站在光天化日之下,也会像魔鬼缠身一般胆战心惊。

六六 无名无位 无忧无虑

人知名位为乐,不知无名无位之乐为最真;人知饥寒为忧,不知不饥不寒之忧为更甚。解说

不少人都以为拥有显赫的名誉、高贵的地位是人生中最大的乐趣,却不知道没有这些虚名和高位的烦扰才是真正的乐趣。不少人都认为饥寒交迫的生活是令人痛苦的生活,却不知道那些丰衣足食的达官贵人整日患得患失的精神折磨才是最痛苦的。

六七 阴恶恶大 显善善小

(1)

为恶而畏人知,恶中犹有善路;为善而急人知,善处即是恶根。注释

(1);善路:向善之路。解说

一个人做了坏事却害怕别人知道,这说明他心中还有羞耻之心、犯罪之感,尽管他作了恶,只要能悔悟,还有改过自新的希望。一个人做了好事却急于想让别人知道,这说明他做事只是想沽名钓誉,当他做好事的时候就已经埋下了伪善的祸根。

六八 居安思危 天亦无用

(1)

天之机缄不测,抑而伸,伸而抑,皆是播弄英雄、颠倒豪杰处。君子只是逆来顺受,居安思危,天亦无所用其伎俩矣。注释

(1);机缄(jiān):道家称那种主宰并制约着世间万事万物的神秘力量为机缄。解说

造化弄人,上天的机缄往往是变幻莫测的。有时候让一些人在毫无希望的窘迫中看到希望的曙光而一变为万事亨通,有时候又让一些人在飞黄腾达的时候突然惨遭横祸而一蹶不振。无论是先受挫折后得意,还是先春风得意后遭挫折,都仿佛是上天对那些所谓英雄豪杰的有意戏弄。因此一个道德高尚的君子,处境困难时要权当是对自己的最好磨炼,处境顺畅时又不忘乎所以,身处安乐之中要时常想到危难的来临。只要君子能够做到居安思危,处惊不变,上天也就没有办法施展他捉弄人的把戏了。

六九 偏激之人 难建功业

躁性者火炽,遇物则焚;寡恩者冰清,逢物必杀;凝滞固执者,如死水腐木,生机已绝。俱难建功业而延福祉。解说

一个性情暴躁的人,他的言行举止就像燃烧的烈火一样炽热猛烈,所有跟他接触的人物都会被烧毁;一个刻薄无情的人,他的言行举止就像刺骨的冰雪一样阴冷残酷,所有遇到他的人物都会被冻僵;一个性情古板、冥顽不化的人,就像一潭死水一截朽木一样,早已失去了生存的活力。这三种人都是难以成就功业的,更不可能为社会为人类造福了。

七〇 喜神召福 去怨避祸

(1)

福不可徼,养喜神以为召福之本而已;祸不可避,去杀机以为远祸之方而已。注释

(1);徼:此处读如腰,通“邀”,求取。《左传·文公十二年》:“寡君愿徼福于周公、鲁公。”解说

人生的幸福是不能够勉强去祈求的,只要经常保持愉快的心情作为追求幸福的基础就可以了。人间的灾祸是很难避免的,只要能消除心中怨恨的念头作为远离灾祸的方法就可以了。总之,一个人只要心存忠厚,乐观豁达,就可以远离是非,获得人生的幸福。

七一 宁默毋躁 宁拙毋巧

(1)

十语九中未必称奇,一语不中则愆尤骈集;十谋九成未必归功,(2)一谋不成则訾议丛兴。君子所以宁默毋躁,宁拙毋巧。注释

(1);愆尤:过失,罪责。骈集:接连不断地聚集。

(2);訾议:诋毁、怨恨的言论。解说

人类是最复杂的群体,好生是非往往是人类的通病。如果一个人说了十句话有九句话是正确的,也不一定有人称赞你,夸奖你,但是只要你有一句话说错了,不中听了,马上就会招致各种各样的指责和非难。如果一个人设下了十个计谋成功了九个,也不一定会得到奖赏,说是你的功劳,但是只要你有一个计谋失败了,立刻各种各样的埋怨、诽谤就会纷纷而至。正因为如此,那些道德修养很高的人,宁肯沉默寡言地对待一切,也不急躁草率地表现自己;宁愿显得笨拙愚蠢,也不愿露出自己高强的本领,不去自作聪明。谨言慎行,这才是君子的处世之道。

七二 热心之人 其福亦厚

天地之气,暖则生,寒则杀。故性气清冷者,受享亦凉薄;惟和气热心之人,其福亦厚,其泽也长。解说

大自然因为冷暖阴阳的不同而产生四季的变化,春夏之时万物得和暖之气而生机勃勃,秋冬之季万物遭寒冷之气而死气沉沉。比之于人也是如此。一个性情孤傲冷漠的人,他所得到的回报也只能是凄凉和淡薄。只有那些情性温和大度,对人充满热情的人,他所得到的幸福才是最深厚的,他对后代的恩泽也能源远流长。

七三 天理路宽 人欲路窄

(1)

天理路上甚宽,稍游心,胸中便觉广大宏朗;人欲路上甚窄,才寄迹,眼前俱是荆棘泥涂。注释

(1);天理:天道,自然法则。解说

天理是一条非常宽广的道路,只要你稍为用心去探求,就会觉得心胸辽阔、豁然开朗;人欲是一条无比狭窄的小径,只要你踏进去一脚,就会发现眼前全是荆棘,到处都是泥泞。

七四 磨练福久 参勘知真

一苦一乐相磨练,练极而成福者,其福始久;一疑一信相参勘,勘极而成知者,其知始真。解说

人生中有痛苦也有快乐,一个人只有经历了艰难困苦的磨练,饱尝了人间的辛酸甘甜,最终能得到的幸福才是能够保持长久的幸福;在求知的过程中有怀疑也有信赖,一个人只有不断地怀疑,不断地求证,不断地获得可信赖的知识,这样求得的知识才是真正有用的知识。

七五 虚心明理 实心却欲

心不可不虚,虚则义理来居;心不可不实,实则物欲不入。解说

在求知求学等方面,一个人应该具有虚怀若谷、永不自满的胸襟,因为只有如此才可以容纳无穷的有益的知识;在为人处世方面,一个人应该让心中充满坚定、向善的意志,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抵制外来物欲的诱惑。

七六 地秽生物 水清无鱼

地之秽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无鱼。故君子当存含垢纳污之量,不可持好洁独行之操。解说

有污秽的粪土和腐草的土地常常是能够生长很多植物的土地,那些清澈见底的河流中往往看不到鱼虾的生存。所以一个道德高尚的君子应该具有容纳一切的雅量,即使是庸俗浅陋之辈、无知荒唐之言也要能容忍宽恕,绝对不能只求洁身自好而独往独来,与世隔绝。一个真正的君子是能够做到“厚德载物,雅量容人”的。

七七 多病未羞 无病是忧

泛驾之马可就驰驱,跃冶之金终归型范。只一优游不振,便终身(1)无个进步。白沙云:“为人多病未足羞,一生无病是吾忧。”真确论也。注释

(1);白沙:明代学者陈献章,字公甫,新会(今广东)白沙里人,世称白沙先生。师承陆九渊“心即理也”的观点,认为宇宙只是一理的表现,这理便是心。修养主张静坐。著有《白沙集》。解说

即使是性情凶悍的烈马,只要经过精心调教,仍然可以成为奔驰千里的良马;即使是已经跃出炉灶的金屑,只要匠心独运,仍然可以将它注入模型造成器具。但是如果一个人整天游手好闲,不务正业,总是萎靡不振的话,那就会一辈子也没有任何出息。白沙先生说:“做人如果有些过失并没有什么可羞愧的,倒是一辈子都不知道自己的过错才是真正值得担忧的。”这确实是一句至理名言。

七八 一念贪思 坏人一生

人只一念贪私,便销刚为柔,塞智为昏,变恩为惨,染洁为污,坏了一生人品。故古人以不贪为宝,所以度越一世。解说

一个人只要产生了贪心私欲,就会使本来刚正的性格变得懦弱,使本来聪明的大脑变得昏庸愚莽,使本来善良的心肠变得冷酷残忍,使本来纯洁的人格变得污浊不堪,结果将自己美好的人生毁灭了。所以古代的贤哲们将“不贪”作为做人的法宝,并依靠这个法宝屏弃一切欲念,度过自己神圣的一生。

七九 惺惺不昧 贼化家人

(1)

耳目见闻为外贼,情欲意识为内贼。只是主人翁惺惺不昧,独(2)坐中堂,贼便化为家人矣。注释

(1);惺惺:清醒,警觉。

(2);中堂:厅堂的正中。这里是喻指坚守正义的内心。解说

耳朵所听到的妖声艳语,眼睛所看到的美色妍花,这一切都是来自外部的敌人;感情上的激动好恶,意识里的贪心邪念,这一切都是来自内部的敌人。无论是外在的声色还是内在的杂念,只要作为主人翁的你自己保持清醒的灵魂,时时警觉,内心能够把握住自己的行为举止不违背公道正义的原则,那么这些内在外在的敌人都可以成为你修真养性的家人奴仆。

八〇 保已成业 防将来非

图未就之功,不如保已成之业;悔既往之失,不如防将来之非。解说

与其去追求还没有希望成就的事业,不如花点力气保持完善已经成功的事业;与其去忏悔已成为过去的失误,还不如想尽办法防止未来可能产生的错误。

八一 操守气度 不偏不颇

(1)

气象要高旷而不可疏狂,心思要缜密而不可琐屑,趣味要冲淡而不可偏枯,操守要严明而不可激烈。注释

(1);气象:景象,光景。引申指人的气质、气度。解说

一个人的气度志向要恢宏旷达,但是不能够粗疏狂放;一个人的思维谋略要细密严谨,但是不能够繁碎拘泥;一个人的生活情趣要清静恬淡,但是不能够单调枯燥;一个人的道德情操要坚贞坦荡,但是不能够偏激猛烈。

八二 事来心现 事去心空

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度寒潭,雁度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解说

当轻风拂过竹林的时候竹子会发出刷刷的声响,但轻风过后竹林便变得寂静无声;当鸿雁飞度清寒的潭面时潭水中会倒映出鸿雁的英姿,但鸿雁过后潭面上便不再有任何鸿雁的影子。所以修养高深的君子只有在事情到来的时候才显露出他的本性,表白他的心迹,事情一过去,他的内心也就立即恢复了空灵平静。

八三 中庸之道 君子懿德

清能有容,仁能善断,明不伤察,直不过矫,是谓蜜饯不甜,海味不咸,才是懿德。解说

一个德行高超的君子,他所信奉的就是中庸之道,因而君子往往清正廉洁而又能容忍他人之过,心地善良仁厚而又能当机立断,做事聪明睿智而又不苛求,性情耿直而又不失分寸,这就像用糖泡制的蜜饯却不甜腻,产自大海的海味却咸味不重。这种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才是为人应有的美德。

八四 贫而益工 不失风雅

贫家净扫地,贫女净梳头,景色虽不艳丽,气度自是风雅。士君子一当穷愁寥落,奈何辄自废弛哉!解说

一个贫困的家庭却能够经常将地打扫得很干净,一个贫穷的女子却能够经常将头发梳理得很整齐,他们的家境和陈设虽然说不上鲜艳美丽,但他们表现出来的气度却清新脱俗。对于一个有道德有修养的君子士大夫来说,一旦陷入穷愁潦倒的贫苦困境时,更应该表现出从容不迫,风度优雅,怎么能够萎靡不振、自甘堕落呢?

八五 未雨绸缪 有备无患

闲中不放过,忙处有受用;静中不落空,动处有受用;暗中不欺隐,明处有受用。解说

在闲暇的时候不浪费光阴,能够多学点知识,多做些有益于将来的准备工作,等到忙碌的时候就会受益无穷;在平静无事的时候不让自己的头脑空闲,多充实点自己的精神生活,一旦有什么重要的事情需要你完成你就可以应付自如;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也要心地光明磊落,不做见不得人的事,不动邪恶的念头,这样你就可以无愧于心地面对任何人,可以受到众人的尊敬。

八六 念头起处 切莫放过

念头起处,才觉向欲路上去,便挽从理路上来。一起便觉,一觉便转,此是转祸为福,起死回生的关头,切莫轻易放过。解说

当你的心中有了什么想法欲望的时候,只要一发觉这种想法欲望带有邪恶的意思,可能会走向情欲或物欲的泥沼,便要立刻斩断邪念,用理智将它拉回到伦理道德的正路上来。只要一产生邪念就能有所警觉,一引起警觉就转变为理智的想法,这就像在陡峭的悬崖边紧紧勒住奔驰的骏马一样,正是使灾难转变为幸福、使濒死的生命重现生机的关键时刻,所以千万不要轻易放过这念头产生的一刹那。

八七 闲静淡泊 观心证道

静中念虑澄澈,见心之真体;闲中气象从容,识心之真机;淡中(1)意趣冲夷,得心之真味。观心证道,无如此三者。注释

(1);冲夷:空明淡泊之貌。解说

人在宁静的时候思绪清晰明了,这时可以看到人性的真实面貌;人在悠闲的时候气度高旷舒朗,这时可以认识人性的真切所在;人在淡泊的时候情趣冲和愉悦,这时可以获得人性的真正乐趣。如果要观察人性以求证人生的真谛,没有比这三种方法更好的了。

八八 动中真静 苦中真乐

静中静,非真静,动处静得来,才是性天之真境;乐处乐,非真乐,苦中乐得来,才是心体之真机。解说

在寂静的环境中得到的清静并不是真正的清静,只有在喧嚣躁动的环境中体验到的清静才是合乎人类本性的真正的清静。在轻歌曼舞、欢欣无比的气氛中得到的快乐并不是真正的快乐,只有在艰难困苦的逆境里还能体验到的快乐,才是发自心灵的真正的快乐。

八九 舍己毋处疑 施恩毋责报

舍己毋处其疑,处其疑即所舍之志多愧矣;施人毋责其报,责其报并所施之心俱非矣。解说

你已准备作出自我牺牲的话,就不要再有所顾虑而犹豫不决;如果顾虑太多就会使你自我牺牲的决心带上羞惭的色彩。已经给予别人恩惠就不要要求别人回报,如果指望别人感恩图报的话,就会连你慷慨施予的好心也变质走样。

九〇 厚德积福 逸心补劳

(1)

天薄我以福,吾厚吾德以迓之;天劳我以形,吾逸吾心以补之;天厄我以遇,吾亨吾道以通之。天且奈我何哉?注释

(1);迓:迎接。解说

假如上天不愿给我太多的福分,我就以加强我的道德修养来增加;假如上天要用艰难困苦来劳累我的身体,我就以安逸的心情来保养它;假如上天要使我的境遇有很多阻厄,我就开阔自己的道路来闯过去。只要我能这样去做,上天还能将我怎么样?

九一 天机最神 智巧何益

(1)

贞士无心徼福,天即就无心处牖其衷;人著意避祸,天即就著意中夺其魄。可见天之机权最神,人之智巧何益?注释

(1);牖:通“诱”,诱导,开启。衷:内心。解说

一个志节坚贞的君子本来无意去追求自己的幸福,但是上天偏偏在他无意的时候开启他的内心去获得幸福。一个行为邪恶的人本来用尽心机想逃避灾祸,但是上天就在他心机用尽的时候夺去他的精神气力而降罚灾祸。由此来看,上天对机谋权术的运用真是神奇莫测,平凡的人类那一点智慧灵巧在上天面前又能发挥什么作用呢?

九二 人生一世 晚节尤重

声妓晚景从良,一世之胭花无碍;贞妇白头失守,半生之清苦俱非。语云:“看人只看后半截。”真名言也。解说

人生重结果,种田看收成。很多大半生过着卖身卖笑生活的歌女舞妓,到了晚年嫁作良家妻子,她们从前的浪荡生活并不会对后半生的正常生活有什么违碍。有些操守贞洁的寡妇因为耐不住终生的寂寞,到了晚年的时候或改嫁或失身,结果将她们前半生用艰辛困苦坚守的贞节都变成沽名钓誉的假正经。俗话说“看人只看后半截”,真是一句至理名言。

九三 种德施惠 无位公相

(1)

平民肯种德施惠,便是无位的公相;士夫徒贪权市宠,竟成有爵的乞人。注释

(1);市:购买,谋求。解说

一个人无论处于何种境地,只要做到“多种功德,勿贪权位”,便有无穷的好处。假如你是一介普通的老百姓,只要你尽心尽意尽你所能去帮助他人,就是一种恩惠,就是在播种功德,你也就称得上是没有爵禄的公卿宰相,一定能受到人们的爱戴。假如你是一个有了一定地位的士大夫,如果你只是一味贪求权势甚至不顾廉耻地谋求恩宠,你实际上就成了一个有职位的乞丐,只会被人们所鄙弃。

九四 积累念难 倾覆思易

问祖宗之德泽,吾身所享者是,当念其积累之难;问子孙之福祉,吾身所贻者是,要思其倾覆之易。解说

如果要问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是什么阴德恩泽,看一看我们现在所享受的一切便可知道,无论这一切如何,我们都应该想到祖先当初创下这一切的艰难。如果要问我们的子孙将来会有什么样的幸福,看一看我们现在能遗留给子孙的有多少阴德恩泽就可知道。要经常想到如果我们留给子孙的德泽不深厚,那么他们就会很容易使家业丧失衰败。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