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一本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31 02:02:38

点击下载

作者:轻阅读编写组

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如何阅读一本书

如何阅读一本书试读:

前言

读书,每个人一生中至少要用九年时间——也就是九年义务教育的时间——主要做这件事,加上继续教育的时间,一般来说长达十几年。很难相信,读书这件事做了十几年,却还是不明白究竟应该怎样做,可事实就是这样。正如“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一样,阅读的方法也不是每个人都完全掌握了。

有的人每天烦琐事务缠身仍可以保证数日读完一本书,有的人有大把闲暇时间却一年读不完一本书。不要找没有时间之类的借口,那实在太低级。事实上,阅读速度存在差异的原因,其实是在方法上。

有的人“扫”完一本书就能准确地找出有用的信息,有的人“啃”完一本书还是抓不住要点。不要说这是因为智商的差别,因为正常人的智商并没有太大差距。理解程度存在差异的原因,其实也在方法上。

有的人读完一本书之后可以提升技能、升职加薪、获得精神上的收益,有的人读完一本书之后觉得毫无用处、浪费光阴。不要说这是因为读的书不一样,即使读相同的书,也存在这样的差别。阅读效用存在差异的原因,其实仍在方法上。

好的阅读方法归根到底就是要节省时间、加深理解、带来收益。只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不易。古往今来许多名人都自有一套读书方法,如诸葛亮“观其大略”、陶渊明“不求甚解”、韩愈“提要钩玄”、朱熹“熟读精思”和“三到”、苏轼“八面受敌”等。然而,这些读书方法多为个人经验,不成体系,且侧重读与思,不重实践。美国学者、教育家莫提默·J.艾德勒在其著作《如何阅读一本书》中系统介绍了各层次、各类书籍的阅读方法,但过于庞杂,易学难精。现代流行的一些阅读方法,如“杠杆阅读术”“拆书阅读法”“速读法”等都有较强的针对性,但也因针对性太强而缺乏普遍意义。

本书在介绍基础的、科学的阅读方法之余,力求满足不同读者在阅读上的不同需求。第一章对读书的“3W1H(Why,What,Where,How)”进行分析,引入正题。第二章主要分析阅读的层次,不同的阅读层次对应不同的阅读方法。第三章主要介绍速读法,从生理、心理、理解、记忆的角度讲述提高阅读效率的方法。第四章主要介绍精读法,详细讲述识文、解义、评论、应用的阅读过程。第五章主要介绍主题阅读法,讲述阅读关于同一主题的多本书籍的过程。第六章从写的角度入手,介绍怎样阅读不同体裁、不同特点的作品。第七章从效用入手,介绍实用型图书的阅读方法,并对“杠杆阅读术”和“RIA拆书阅读法”进行简要分析。第八章谈论买书、借书、分享交流等与阅读相关的现实问题,并总结出三条阅读之路。

由于编者经验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望读者批评指正,并请不吝赐教。最后,希望本书能带给读者良好的阅读体验。第一章磨刀不误砍柴工——读书的“3W1H”Why(为什么)、What(做什么)、Where(在哪里)、How(怎样做)是我们做每一件事前常常会思考的问题。其中“Why”为导向,指引行动;“What”为对象、内容,是行动的客体;“Where”为场所,是行动的必要条件;“How”为方法,是行动的途径。“3W1H”意在提醒阅读者对阅读的行为要进行全面思考。Why:为什么要阅读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遍读好书,有如走访著书的前代高贤,同他们促膝谈心。——笛卡尔

我们为什么要阅读?这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却不易回答。尤其是在现在这样竞争激烈而又充满机遇的社会环境中,一种“读书无用论”悄然浮出,在各色人群中流传。当然,这里的“读书”指的是“在校学习,获得学历”,并不是本书所要讲述的字面意义上的“阅读”。不过,关于阅读本身,类似的论调也不少。有人宁愿反复看一部电视剧,直到已能背诵其中有特色的台词,也不愿捧起一本书来打发闲暇时光;有人抱怨孩子总是抱着手机玩而不能静下心来学习,却没想过自己也没有安坐读书而成为孩子的榜样;有人工作后一年到头也难得读完一本书,却推说工作太忙,或是读书无趣。

诚然,读书有时候确实是一件“麻烦”事,它需要时间,耗费精力,却并不一定能在短期内获得收益。这个社会高速运转,使得人们也跟着“忙”了起来,忙于挣钱养家,忙于实现自身价值,忙于许多被定性为“更急迫”“更重要”的事情。同时,互联网的普及使阅读变得更加快捷便利,同时也削弱了人们对阅读的兴趣。诚然,我们有了更多的选择,为什么还要阅读?回到最初的问题上。

中国古代宋真宗赵恒作《劝学诗》以激励士子努力学习、参与科举考试,其中有“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车马多如簇”“书中自有颜如玉”等耳熟能详的句子,意指读书可以获得高官厚禄,可以获得豪宅名驹,可以获得如花美眷,可以获得寻常人难以拥有的一切物质享受。这话虽然粗浅且庸俗,却也说明了一个浅显的道理:人们可以通过读书获得赖以谋生的技能。从出生到成年后步入社会,我们拥有的许多技能都是从书本中学到的,再经过实践强化,成为与自身密不可分的部分,以至于渐渐忘记那些技能并不是生下来就会的。因此,读书能获得谋生技能,这一直接目的也被人们或有意或无意地遗忘。

法国著名哲学家、数学家笛卡尔在其著作《谈谈方法》中写道:“遍读好书,有如走访著书的前代高贤,同他们促膝谈心。而且是一种精湛的交谈,古人向我们谈出的只是他们最精粹的思想。”这句话说明了阅读更深层次的意义:通过阅读,人们可以获得前人的思想精粹。书籍是前人加工后的产物,通过书籍获得知识,既是捷径,也能使我们的人生之路更加宽阔。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物理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则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因此,阅读能塑造人的性格,可形成“隐性资产”,绝对是合算的长效投资。“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苏联作家高尔基的这句话则从另一个高度说明了读书的意义:对个人而言,读书使人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对整个社会而言,书籍的存在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在知识大爆炸的当今社会,眼光和格局决定了发展的前景,而阅读正是保证思想常青、不落后于时代的重要途径。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没有什么永不过时,只有不断学习和进步才能不落后。

读到这里,你可以扪心自问:我是为了什么目的去阅读的?不论是为了提升职业技能而阅读专业书籍,还是为了增广见闻而博览群书;不论是为了消磨时光而随手翻阅,还是为了学有所得而熟读精思;不论是为了升职加薪,还是为了准备谈资:阅读总有目的。若无目的读书,则不能称之为“阅读”。同时,唯有明确阅读的目的,才有利于更加高效地阅读。What:读什么书第一类书如同主食,包括职业、生活、生理、心理等方面的现实问题及其直接解决之道。第二类书如同美食,不求针对人生的现实问题,却可以满足思想需求。第三类书如同蔬菜、水果,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阅读,即工具书。第四类书如同甜点、零食,用于娱乐、消遣,满足休闲需求。

台湾学者郝明义在《越读者》中将书比喻为食物,此言得之。我们常常将书称为“精神食粮”,便是印证了它的重要性。每个人都会接触以上四类书,而且在人生的不同时期,这四类“精神食粮”的划分是不相同的,尤其是在“主食”方面。幼儿时期的阅读多为读图,以开蒙为主,这个时期,幼儿的身心一同成长,阅读的“主食”多为识字、了解生活常识的书。小学到中学时期,学生们的“主食”便是通用的教科书,配合有助于“消化吸收”课本知识的工具书,至于科学、哲学、文学、艺术、历史等方面的“美食”只能偶尔品尝,而小说之类的“甜点”更是只能偷食。高等教育阶段,因为确定了专业,“主食”也变得更加精细。工作之后,“主食”多为有助于提高职业技能和改善生活品质的书。

以上四类书籍都与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应该如何选择?按时、足量摄入“主食”

从食物和营养的角度来说,主食是生存必需品,阅读“主食”也应按时、足量,不过有一点应注意,过期的“主食”就别吃了,要选择更新鲜、更具饱足感的来吃。在中国古代的五谷主食中,黍(黄米)、稷(又称粟,小米)、菽(豆类)的使用远比稻(大米)、麦(小麦)更广,如今却是稻、麦为主食。这就是说,食用的主食会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阅读的“主食”岂有一成不变之理。现代社会知识与技能的更新换代很快,比如二十年前电子计算机未普及时,学习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成为一时潮流,可算一个时代的“主食”。现如今,懂计算机基础操作已几乎成为必备技能,而关于计算机操作的书籍也多偏向某些专业应用软件的使用。

食物之中主食的种类繁多,南方和东北偏重大米,北方和西部多吃面食。即使用同样的食材,不同的人也能做出不同的花样。阅读的“主食”同样有许多选择,挑选自己熟悉、习惯的固然好,但敢于尝试不同领域的书籍更好。许多时候,畏惧源于未知,看不懂一本书皆因不了解,而尝试了解是唯一的破解之道。不时享用“美食”

现实生活中,家常菜吃久了,人们也会选择吃一顿大餐犒劳自己。阅读也如此,只吃主食难免单调,享受精神的“美食”有助于提高生活品质。有一些书籍,比如哲学、历史、艺术等方面的书对大多数人来说并不是“主食”,但不时享用这样的“美食”却可以帮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思考问题。这些书并不教给我们生存的技能,却可以教我们更好地生活。

享用“美食”并不强调饱足感,不重“量”而重“质”,需要有特色且精致。有自己钟爱的精神“美食”并能时常享用的人是幸福的。对于自己不了解的美食,人们乐于根据别人的介绍进行选择,图书也一样,可以根据名家的推荐或其他读者的介绍进行筛选。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应该尽量多阅读“美食”书籍,而不要让“零食”填满自己的思想。善用“果疏”工具书

提到工具书,首先进入我们脑海的应是字典、词典,这是最基础、最早接触到的工具书。工具书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查找不了解的字词、概念、数据等信息,也可以帮助人们掌握通用的方法与技巧。比如本书就是一本介绍阅读方法的工具书。

食用果蔬有助于消化,使用工具书有利于理解更加艰深的书籍。但是使用工具书,也是一门学问,这里不作重点讨论。控制“甜点、零食”的摄入

甜点和零食终究不是正餐,吃多了不易消化,而且因为其含过多热量或缺乏营养,可能不利于身心健康。一些网络小说和娱乐性图书,包括一部分畅销书都属于此列,可偶尔阅读,但不可太过。这并不是说“零食”类书籍全无价值,而是说阅读如饮食,要注意“营养均衡”。

严格来说,并不存在毫无意义、全无“营养”的书籍。无论什么食品,化学成分都是特定的几类;无论什么书籍,也都是文字和内容组合而成,因此“营养”与否但看阅读者如何理解。可是,花费太多时间去领悟一本并无多少精华的书是不值得的,有这样的时间与精力,我们可以有更好的选择,进行更有效的阅读。Where:阅读的场所

现代社会,人们对空间的利用更加充分了。许多固定的场所,如书房、工作室、图书馆、咖啡屋等,都可以成为读书的地方。甚至连移动的场所,如飞机、列车、城市公交地铁上,也不乏埋头阅读的身影。总的来说阅读的场所无处不在,再挤的地方也总有可供阅读的空间。

宋代文豪欧阳修曾言:“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三上”不仅是构思文章的场所,也成为读书之所。从古至今,人们都在践行这种利用“三上”读书的方式,如隋末李密牛角挂书,虽难免有“作秀”的嫌疑,却也是称道一时的读书典范。今人将“马上”换成了“车上”,在车上阅读的习惯,比起古人有过之而无不及。欧阳修的“三上”空间再配上汉代董遇提出的“三余”时间,即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雨者晴之余,阅读就成为无处不可、无时不可的行为。

虽然处处都可以是读书场所,但不同类型的书籍都有更适合的阅读场所。那么,怎样选择更适合的阅读场所呢?在安静的场所享用“主食”与“美食”

阅读终究是个人行为,虽然古人云“心远地自偏”,可是,环境对阅读的效果影响很大,阅读“主食”与“美食”,仍是在安静的环境中为佳,就像人们更偏向选择安静的餐厅就餐一样。在自己的家中布置一间书房,安坐读书,不受打扰,正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美好阅读写照。图书馆也是安静的环境,身处书山之中,身边又有同好,阅读起来也格外专注。即使没有完美的阅读场所,想专注地阅读,也需要一个相对安静、不受干扰的环境。若阅读的行为随时可能被打断,或者时刻心存这种忧虑,是无法有效阅读的。

当然,这里的“安静”并不是绝对的无声。可能所有人都有这样的体验,窗外下着小雨的时候,在室内可以清晰地听到雨点的敲击声,虽有噪声,却仍然觉得十分安静。这种由多种频率的声波叠加形成的噪声被称为“白噪声”,类似于多种颜色的光叠加形成“白光”,这样的噪声环境使人感觉舒适,也是阅读的好环境。再比如校园中的英语角,常常有许多学生在那里大声读、背英语,同样也不是绝对安静的环境,但因为所有人都在做同一件事,仍然可以成为良好的阅读环境,互不干扰,专心读书。把“三上”空间交给“零食”图书

枕上、车上、厕上,严格来说都不适合读书。躺在床上看书,是很多家长都严令禁止孩子做的行为。然而,它仍是许多人,包括不少身为家长的人最钟爱的阅读姿势。原因无它,只一个理由就足够——舒服。太过舒适,也造成了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容易睡着,阅读效果不好。况且躺着看书不易把握视距,对视力有损,尤其是看电子书。车上的环境其实也不适合阅读,汽车难免颠簸,且乘车时视野狭窄容易晕车,阅读时更甚;火车稍好一点,但公共场所难免吵闹,而且往往光线不足;飞机上环境虽好一些,可若是夜间光线不足时看书,同样有损视力,且高空飞行时人的身体会产生一些不适,可能影响阅读。厕上读书更不值得推荐,虽然图书市场上被视为“厕上读物”的书不少,但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着想,还是放过这一点点时间,也放过这些书吧!

如果实在惜时如金,非要“三上”读书的话,就读休闲类的“零食”图书吧。枕上宜读轻松、不刺激的书,既可放松,也不会使大脑过于兴奋。尽量别读长篇小说,万一读到精彩处废寝忘食就不好了,若是有人想通过读深奥难懂的书来催眠亦无不可。旅途中为打发时间可读小说、游记等书,当然,读“主食”类的书也并无不可。只是,如果对你来说,时间已经稀有到这般地步,那么还是尽快改变生活作息规律吧。至于厕上读书,笔者保留反对意见,这绝对不是学古人珍视书籍,不让它们接近秽物,只是珍视健康而已。How:如何阅读一本书

以下所列十条是阅读中常见的现象,在此不宜简单地以“正确”或“错误”来评判这些现象,只能说,它们反映了一些问题。

1.我通常只阅读与工作或学习相关的书,没有时间读其他自己喜欢的书。

2.我通常只在家里读书,在别的场合读书,别人会说我装模作样。

3.我只读自己购买的书,从不借书来读。

4.当我开始读一本书后,无论喜欢与否,我都会读完它。

5.我珍惜每一本书,从不在书上涂画。

6.我只读书,从来不敢评论一本书,无论认同还是不认同。

7.阅读的时候,当我遇到不懂的地方,会反复读那段内容。

8.我读书很认真,从来不跳过书中任何一部分内容。

9.我读书时很清楚书中的内容,可是放下书后什么都不记得了。

10.同样主题的书我只读最经典的一本,其他的书都没什么用。

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本就是一个没有确定答案的问题,但我们可以尽力寻求一种更适合自己、更适于某一次阅读的方法。

1.以缺乏时间为借口拒绝读书的人,需要更强烈的阅读动机和更有效的阅读方法。

2.因旁人的眼光而拒绝读书的人,需要更强的专注力。

3.只买书来读的人,需要警惕“藏而不读”。

4.书非读完不可的人可以试着学会略读,用来处理分明不喜欢、心中却放不下的书。

5.从不在书上涂画的人可以尝试边读边写,从现在起,拿起笔来阅读。

6.只读不评,阅读的效果会减少一半。阅读虽是个人行为,本质却是交流。

7.书可以多次阅读,但在不懂之处不断回读,并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8.逐字逐句地阅读,是低效的阅读方式。也许你并不如自己想象中那么认真。

9.读过就忘,说明阅读的效果还不佳,需要加强记忆与理解。

10.只读经典或许会使人陷入误区,也容易让人产生阅读上的优越感。对于关注的主题,还是广泛阅读更好。

通过解读以上现象,我们应该能对“应该怎样阅读”或者“不宜怎样阅读”有一定的思考。现在可以着手回答“怎样阅读一本书”这个问题了。

阅读之前,首先要明确目的,确定目标有助于阅读的顺利前行。

其次,选择合适的书进行阅读。合适的书需要切合阅读的目的,需要经过合理筛选最后选定,可以是一本,也可以是多本。

再次,选定阅读场所。这一点比选书容易得多,也被动得多。

最后,以合适的方法开始阅读,达到预定的目标。这一步知易行难,也是整本书所要讲述的主要内容。第二章深处种菱浅种稻——阅读的层次清代阮元《吴兴杂诗》中写道:“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这句诗体现了层次的妙用。什么是层次?“层”是同类的集合,“次”约定各层的次序。阅读也有层次,不同阅读层次适用于不同的书籍,不同阅读层次适用不同的阅读方法。艾德勒: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

美国学者、教育家艾德勒提出了著名的“阅读的四个层次”,即基础阅读(Elementary Reading)、检视阅读(Inspectional Reading)、分析阅读(Analytical Reading)和主题阅读(Syntopical Reading)。基础阅读

基础阅读,即处于识字阶段的阅读,也称为初级阅读、基本阅读或初步阅读。这一层次的阅读要求认识文字并了解文字的意思。比如人教版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材中有一篇识字课文《一去二三里》: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对处于基础阅读层次的小孩子来讲,了解文字的意思仅指可以根据文字组合来想象画面。但是对处于更深阅读层次的读者来说,就能明白这篇课文是教孩子认识数字与量词的,也可以明白其艺术性,进而据此联想到“一片二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芦花总不见”之类的数字诗。

在基础阅读中,读者会向自己提问:“这个句子在说什么?”当然,问题本身具有多重含义,只是处于基础阅读层次的人只关注最浅层的意义。熟练基础阅读,意味着已经摆脱了文盲的状态。然而,基础阅读并不是小孩子独有的,很多人阅读一段文字、一本书,仍停留在了解文字意思的阶段。也就是说,对同一本书,有的人会进行基础阅读,而有的人会进行更深层次的阅读。千万不要以为自己识得书中所有的字就不会处于基础阅读阶段,这一阶段的阅读是我们日常阅读不可避免却也不可沉迷的。检视阅读

检视阅读,即系统化略读,类似于学生时期进行的阅读理解。阅读理解要求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读完一段文字,可以概括文章大意,了解其中心思想,并能抓住文章的要点。对一整本书的检视阅读则要复杂一些,至少要明白“整本书主要讲什么”“书的结构如何”“各章重点讲什么”,并能根据所了解的内容对书进行归类,属于学术著作还是大众读物,或者属于哪种类型的小说。

比如读者对本书进行检视阅读,就能明白这本书是介绍阅读方法与技巧的工具书,明白各章分别讲了什么内容,有哪些阅读方法,分别有什么阅读技巧,可以评判网络书店或实体书店对本书的归类是否准确,并可以向其他人介绍这本书。但是对于书中介绍的阅读方法与技巧,读者也许并不能应用到实际阅读中。

需要注意的是,检视阅读本身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阅读方式。通过检视阅读,我们可以确认是否需要进一步阅读。即使进行分析阅读或主题阅读,也需要先进行检视阅读,这样有助于对书籍进行整体把握。同时,检视阅读也是选书的好方法。在实体书店购书,我们通常都会先翻阅,看书名、作者简介、版次、目录,然后略读一下各章的内容,之后才决定是否买下这本书。网络购书也类似,虽然不能翻阅各章内容,但也可以阅读书摘或者试读章节。这一过程可以算作检视阅读,只不过对书籍的了解和思考稍浅一些而已。分析阅读

分析阅读,即全盘阅读、完整阅读,也是能更好地理解一本书的内容到的最好的阅读方式。通过分析阅读,读者可以对全书有更精准的把握,可以复述全书各部分的大意及重要细节。简而言之,通过分析阅读,读者会将一本书的内容完全消化,使之成为自己的知识。

与检视阅读不同,分析阅读需要大量时间。因此,如果阅读一本书只是为了获得资讯或者休闲娱乐,就没有必要进行分析阅读。分析阅读更适合“主食”和“美食”类图书。

在分析阅读的过程中,读者需要自己提出许多问题。其实,在每一种阅读层次中,读者都会向自己提问,只不过在基础阅读中提问的主要内容是文字的意思,在检视阅读中的提问偏重书的结构、大意,而在分析阅读中提问的内容则更详细、系统,提问的过程就是加深理解的过程。

分析阅读是我们最常用的深入阅读一本书的方式,需要格外注意。除非熟练掌握分析阅读的技巧,否则不宜对一本完全不了解的书进行分析阅读。分析阅读可以在基础阅读或检视阅读之后进行。主题阅读

主题阅读是最高层次的阅读方式,是所有阅读方式中最复杂、最系统化的一种。主题阅读不是针对一本书的阅读,而是需要阅读多本谈到同一主题的图书,因此,主题阅读也可称为比较阅读。然而,只是对多本书的文字内容进行比较还远远不够,通过主题阅读,读者可以提炼出一个关于这一主题的全新论断,这一论断也许在阅读过的任何一本书中都没有论述。主题阅读并不易行,它是具有极强创造性的阅读,阅读收效也最佳。

虽然主题阅读并不易行,但读者也不必因此望而却步。主题阅读并不是特别深奥,也不需要特别的技巧与方法。可以这样认为,但凡写过论文的人,都曾进行过主题阅读。比如,对某一主题产生强烈兴趣,随后阅读大量文献,提出自己的问题与分析,最后论述成文,这一过程其实就包含了主题阅读。

主题阅读存在两个基本前提:一是对某个主题产生强烈的好奇;二是阅读多本书籍,参考各种资料,有能力形成自己的分析。阅读本身就是一个求知的过程,大部分都是由好奇心驱使,主题阅读也不例外。只不过,主题阅读的阅读量更大,阅读的效果也不仅是接受、掌握某一知识,而是产生自己的论述、创新。与分析阅读一样,主题阅读也需要大量的、连续的时间,更适合“主食”和“美食”类图书。

阅读是一项主动的活动,而且越主动效果越好。无论进行哪个层次的阅读,探求越多,提问越多,思考越多,分析越多,收获就越多。希望每一位读者都能成为一个熟练掌握阅读方法的主动阅读者。邹韬奋与分层次阅读

对大多数人来说,艾德勒的阅读四层次可能略显陌生。其实,关于阅读的层次,我们有更为普遍的定义,即泛读、略读、精读。

近代中国著名的新闻工作者、学者邹韬奋在谈到自己的读书经验时说:“特别为自己所喜欢的,便在题目上做个记号,再看第二次,尤其喜欢的,再看第三次,最喜欢的,一遇着偷闲的时候就常常看。”他的这种阅读方法就被归纳为“分层次阅读”。

第一个层次是泛读,即浏览。浏览并没有明确的目的,就是随便翻翻,有兴趣就往下看,无兴趣就中止。泛读一本书时,不一定按图书原本的顺序看,通常是先看序言、后记、目录、内容简介,然后将正文翻看几页,了解大概内容。翻看时不一定从第一章开始看,可以先看结尾,也可以从中间开始翻阅。泛读时通常不会深入了解书中的观点,也不注重细节。通过泛读可以初步确认此书是否值得进一步阅读。

第二个层次是略读,即将泛读时选出来的书,粗略地读一遍,也可称为通读。略读时需要集中注意力,先审视题目,看看全书的结构,然后看开头和结尾,再按书的结构层次顺序阅读,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略读虽只求概览大意的一种阅读方式,然而,也应做到“略”而不“漏”,保证读后能阐述全书的主要内容及整体印象。在保证阅读效果的基础上,略读也需要强调速度。通过略读可以发现有必要反复研读的书或部分章节,从而进行更深入的阅读。

第三个层次是精读,即认真、仔细、精确地阅读。精读时要将略读选出的书或章节细细地咀嚼品味,是一种充分理解读物的阅读方式,是一种严谨的阅读方式。精读时要按照书的结构顺序,从头到尾,逐字、逐句、逐段地阅读,不仅要弄清字、句、段、篇、章的含义,可以根据文字内容想象所描绘的情景,还要深入思考,理解文中的每一个概念,抓住中心思想,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在此基础上,读者才能对全书的文字、主题、特点、优劣做出评价。总的来说,精读一本书是从内容到形式、从形式到内容、从部分到整体、从整体到部分反复研读的过程。

此处的“泛读”和“略读”大致可对应艾德勒的“检视阅读”,“精读”对应“分析阅读”。分层次阅读是由浅入深、逐层深入的阅读方式。这样层层筛选,可以保证所读的书既博且精,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分层次阅读中对不同的书有所取舍,对一般的书付出较少的时间和精力,对精华的书则需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做到详略有别。若是针对同一主题的书进行分层次阅读,则与艾德勒的“主题阅读”类似。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三重境界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道:“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三重境界为时人乐道,甚至已成为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用于阅读的层次也非常合适。

第一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句话出自宋代词人晏殊的作品《蝶恋花》,本为描写盼归相思之情。从字面意思来看,这句话展现了刚开始学习阅读、初窥门径的阅读层次。可以认为,这一重境界对应“基础阅读”,阅读所得都是文字的表面意思,阅读者自己正在寻求更适合、更有效的阅读方法。

第二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句话出自宋代词人柳永的作品《凤栖梧》(又名《蝶恋花》),原词也是描写相思之苦。从字面意思来看,这句话体现了深入理解、用功细读的阅读层次,可对应“分析阅读”。这一阅读层次强调仔细、专注、主动,而且需要大量时间与精力。

第三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句话出自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青玉案》,描绘青年男女于元宵节夜晚约会的场景。从字面意思来看,这句话体现了确定主题、广泛探寻、终有结论的阅读层次,可对应“主题阅读”。在这一阅读层次中,感兴趣的主题是最重要的,然后需要阅读大量相关书籍,最后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与汲取现成的知识相比,这种阅读更强调“悟”,更具备主动性与创造性。

王国维提出的阅读的三重境界看似抽象,却最能展现阅读中的切身感受,也可以帮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阅读。真正理解阅读的层次之后,在阅读一本书时,我们反而不会特别在意阅读的层次,因为它们之间有逐层包含的关系,并非相互独立、非此即彼的层次。依据阅读的直接目的、图书的类型、阅读的场所,我们会自然而然地选择最适合的阅读方式。当然,这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实践来积累经验。当一切关于阅读的理论知识烂熟于心时,我们才能开始真正的高效阅读。阅读层次与读书四问这本书究竟讲了什么?作者通过这本书解决了什么问题?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这本书与我有什么关系?

在基础阅读这个阅读层次中,读者只需要提问“这些语句是什么意思”。要想突破基础阅读的层次,我们需要在阅读中提出更多问题。以上四问,无论是在检视阅读、分析阅读还是在主题阅读过程中,都应该提出并予以回答。而解答的过程,构成了阅读的全部经过。第一问:这本书究竟讲了什么?

回答这个问题,事实上就是找出全书主题,明确篇章结构,阐述各部分主要内容的过程。

首先,按书的体裁和主题进行分类,比如确认一本书为小说,可以再分析究竟是历史小说、科幻小说还是悬疑小说等。通常在买书或者检索图书的时候,我们已经获悉了某书的分类等信息,但是在阅读之后仍应提问:这样分类是否合理?如不合理,应该怎样分类更好?

其次,用最简短的文字说明整本书讲了什么,即概括全书的主要内容。这一步可以参照书籍的内容简介,但需要读者自己组织语言进行表述。概括主要内容,是最基本的阅读能力之一,是对全书的基本把握,读者应多加练习。

再次,按全书的结构顺序或逻辑顺序列举全书的大纲,并将各个部分的大纲也列出来。有一个成语叫“纲举目张”,其中,“纲”指渔网的总绳,在文章或者图书中,则代表结构与条理;“目”指网眼,对应书中各部分的具体内容。条理分明,是对一本书的基本要求;明确全书的条理,也是阅读的基本要求。大纲不一定要按照原书的结构顺序列出,也可以依据自己的理解,按各部分之间的关联性列出。

最后,确定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这一步需要在前几步的基础上进行,也是为第一问做铺垫。

不同类型的图书在这一问上基本相同,无论“主食”还是“零食”图书,无论何种体裁的书,总有一个主题,有一个写作目的。针对不同类型的书,提问与回答的方式稍有不同,比如对论文而言,需要更偏重论题、论点,对小说来说则更偏重故事与情节。第二问:作者通过这本书解决了什么问题?

这一问相当于读者与作者跨越书本、穿越时空进行沟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这个世界上,真理与定律这样的通用准则是非常少的,人们读书所得大多为作者的观点。回答这个问题,也需要一步一步找出作者的主要想法、声明与论点,并形成自己的判断。

首先,找出可以表达作者观点的关键字,与作者达成共识。可能有人会问,如果作者的全部观点,我一点也不能认同,无法达成共识,该怎么办?读者若是无法认同作者的任何观点,那么,这本书就没有深入阅读的必要了。阅读的最终目的是实践,不能认同的观点,必然也不会应用在实践中。这样的书或许会成为读者进行相关阅读的契机,但是对这本书来说,可以终止阅读了。

其交,在最重要的语句中,抓住作者的主旨。提炼关键字是一个筛选的过程,我们需要从作者的许多观点中找出最重要的一点,明确主旨。这里的“主旨”与第一问中最早确定的“主题”略有不同,更偏重“目的”而非“事实”,也更为主观。

知道作者的论述目标之后,再从全书具体内容中找出相关的句子重新串联并架构出来。简而言之就是按作者的观点在书中寻找佐证,形成一个新的大纲。

最后,根据书中的内容确定作者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是没有解决的。这一步是对作者观点的简要总结,同时产生新的思考。

对不同类型的图书来说,这一问的提问方式有较大差异。比如对“主食”类图书来说,因为其主要目的正是解决实际问题,所以适用这种提问方式。而对于“美食”类图书来说,它并不能提供解决问题的实用之法,因此这一问题可能变成“作者通过这本书表达了什么观点”或者“作者通过这个故事表达了什么感情”。无论怎样提问与回答,这一问的重点都在于了解作者的意图。第三问: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

回答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在评论一本书,而评论的对象是作者解决问题的方法、作者的观点等。阅读一本书,仅仅知道作者的想法是不够的,还要产生自己的想法。书中所说的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这个问题需要在回答前两问之后提出。因为在判断一本书是否有道理之前,我们至少应该了解整本书在讲些什么内容才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当我们非常认真、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去阅读一本书之后,会觉得有责任为这本书做一个自己的判断。

评论有正面也有负面。赞同并不是简单地附和说“正确”,而是需要阐述自己的观点,或者以自身体验印证作者的观点;批评一本书也不是无理谩骂,应该有理有据地证明作者知识不足、知识错误、不合逻辑或者分析与理由不够完整。以下几点为评论一本书时的禁忌:

1.在完成全书大纲架构并能够诠释整本书之前,轻易评论一本书或者说暂缓评论。

2.评论时争强好胜,非辩到底不可。

3.将知识的正误与个人观点的差异混为一谈进行评论。

对偏重理论性的作品,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与作者的论述进行比较,如果这本书所描述的与你个人的体验大致相符,就必须承认那是真实或部分真实的,这个问题较容易回答。而对偏重实用性的图书,虽然也可以比较后评论,但最主要的还是能否接受作者的主张,是否认同作者建议的达成目标的方法,这样,评论起来也会更复杂。即使是面对“零食”类图书,我们也不能简单地以“有趣”或“没意思”,“神作”或“糟粕”来评论。总之,评论是一件严肃的事,是对阅读内容的审视,更是对阅读过程的负责。第四问:这本书与我有什么关系?

这个问题与阅读效用密切相关,简单地回答,就是“有用”或者“部分有用”。如果一本书告诉我们一些资讯,我们一定要问一问这些资讯有什么意义;如果一本书不仅提供资讯,还对我们有所启发,就更应该找出书中更深的含意或其他相关的建议,以获得更多启示。

阅读“主食”类图书,最终都要用于实践。赞同一本书,则通常会按作者提供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行动;如果只是赞同部分观点,则会有选择性地应用。常有人说,读过一本书后,觉得道理都是正确的,可是在现实中并不会那样做。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读者本人并没有完全认同书中的观点,最多不过是认为某书有一定道理,但可行性不强。其本质仍是不认同。当然,这种情况应与“条件未达”区分开来,比如,有一些实用性的书籍,我们赞同它的内容,只是现实中暂时没有实践的机会,所以不能按书中的方法行动,然而,一旦符合条件,我们仍会付诸实践。另有一种“条件未达”的情况,比如我们阅读了一本专业性较强的书,读懂了且认同书中介绍的方法,然而现实中并不会做那项工作,因此我们不会应用于自身实践中,却可能向他人分享,让别人代为实践。这种情况下,我们仍然可以肯定地回答这一问题,因为阅读的效用不仅是应用,还有分享。

若是阅读“美食”类图书,因为它不能提供直接的方法与技巧,只是介绍一些理论,所以并不能以实践来判断它与自身的相关性。这种情况下,赞同一本书,我们会受书中的观点影响,对事物的看法也会不同,虽然并无行动,但却能够确定书籍与自身的相关性。

不论阅读哪一类书籍,能够认真回答这一问题,阅读才会真正起作用。同时,认真分析这个问题,可以帮助我们审视阅读目的和阅读效果。另外,“读书四问”是一种通用的阅读方法,将贯穿全书始终。“主食”类图书与主题阅读

在不同类型的图书中,“主食”类图书最适合也最有必要进行主题阅读。首先,对“主食”类图书,阅读者通常会有强烈动机,这是进行主题阅读的前提条件。其次,对“主食”类图书,我们需要更主动地进行阅读,形成自己的体系,主题阅读无疑是最佳选择。最后,主题阅读得出的结论最深刻也最有效用。

不过,主题阅读自身存在一个矛盾,极大影响了主题阅读的效率,这与“主食”类图书的实用性是相悖的。简要来说就是不知如何开始主题阅读:除非知道要读些什么书,否则没法进行主题阅读;除非能做主题阅读,否则不知道该读些什么书。对我们来说,寻找图书的过程往往比阅读本身占用更多时间。如果无法克服这个难题,我们可能会放弃主题阅读的计划,从而只选择一本书进行分析阅读,甚至丧失兴趣,放弃阅读。

此时,我们需要主题工具来帮助我们确定阅读书单,如《世界名著导读》《一生必读的N本书》等,都可以视为简单的主题工具书,这类工具书里通常会分许多主题,并罗列每个主题的相关图书。当然,这类工具书通常也有局限性,主题不多、书目不全、书籍信息不完整等。参考网络书单也是一种选择,网络购书平台通常都会列出不同分类和主题的书单、排行榜等,然而所列图书多为畅销书,同样存在局限性。

有时使用主题工具选择了多本图书,读过之后才发现大部分与主题并不相关。为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找到相关图书之后,或者在找书的过程中,应进行检视阅读。对与主题相关的图书进行检视阅读,进而确定是否将其纳入主题阅读的书单中。通过检视阅读,读者也可以对一本书有初步的认识,便于进行分析阅读。

其实,主题阅读本身就包含了各种阅读层次,练习主题阅读可使读者熟练掌握各层次阅读的步骤与方法。如有时间,一定要尝试关于“主食”类书籍的主题阅读。本书第五章将会系统介绍主题阅读的方法和步骤。“美食”类图书与分析阅读“美食”类图书重在精细与稀少,适合进行分析阅读。分析阅读可依前文“读书四问”的步骤进行,先确定主题、分门别类,后按序阅读、列出大纲、理解各部分内容,在阅读的过程中理解作者的观点并进行评价,阅读之后思索回味,使之融入自己的思想中。

不过,“美食”类图书种类繁多,从内容上分,历史、理论科学、哲学类书的阅读体验各不相同,尽管它们同样采用分析阅读,侧重点也有很大区别。历史类书重在记录事实,提取大纲时可能以时间为节点;理论科学类书重在阐述科学定律与通用准则,阅读时要将定律与论证的实验对应起来;哲学类书侧重思辨,阅读时要重点解读作者的思考方式。

不同体裁的“美食”类书籍,阅读方式也大为不同。如阅读小说,回答“读书四问”中的第一个问题“这本书讲了什么”,只要将故事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复述一遍就可以了;回答第二个问题“作者的主旨是什么”,则要从作者要表现什么艺术效果和表达什么思想两方面进行分析;评论一本小说,可以从故事的完整性、语言的艺术性、全书的思想性等方面进行评论;回答最后一个问题“这本书与我有什么关系”,则应深入思考、得到启示,通常只是产生一些观念上的转变,而不会像阅读“主食”类图书那样有明确的实践行动。戏剧与小说类似,也有完整的故事,但更侧重人物的语言、动作。而对诗歌来说,叙事诗大体上可以当成故事来阅读,抒情诗却不一样,因此回答第一个问题的差别十分明显。不同体裁的图书各有其独特的创作手法,也应该有特殊的阅读方法,本书第六章将会从创作的角度入手,分析不同体裁图书的阅读方法。“美食”类书需要细细品味,囫囵吞下着实可惜,而进行分析阅读会是极佳的体验。第三章一目十行,过目不忘——速读法《梁书》中记载简文帝“读书十行俱下”,《晋书》中记载:“符融下笔成章,耳闻则育,过目不忘。”因此,能做到“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的人历来受人追捧。其实,只要进行适当的练习,普通人也能成为这样的阅读高手。我们是否误解了速读

速读,就是要一目十行,过目不忘。“一目十行”体现了阅读的速度,而“过目不忘”体现了阅读的效果,所以,本章提到的“速读”就是指快速、高效地阅读。它不局限于任何一个阅读层次,是通用的、基础的阅读方法。速读并非一意求快

速读是越快越好吗?在获取同样信息的前提下,自然是阅读速度越快越好。然而,阅读并非竞速,贪图快速而不顾文字所讲的意思,这样匆匆浏览是没有任何好处的,因此,宁可放慢速度,也要保证效果。速读正是出于既快且好的目的而进行的阅读,侧重通过科学的训练来提高阅读速度。学习速读的技巧后就不断追求高速也是不好的,而是要为自己确定一个合理的、可实现的阶段性目标,循序渐进才能达到既快速又能理解掌握的目的。

可能有的读者会出于与人竞争的目的进行速读。渴望比较是人类最普遍的心理,对待阅读也不例外。如果这个原因可以推动人们掌握更好的阅读方法,那它就不是一件坏事。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阅读的快慢是和放松程度有关系的,先放松精神,然后才能全神贯注地投入阅读。也就是说,一旦进入阅读状态,竞争之心会极大影响个人的专注力,从而影响阅读的速度。同时,精神放松有利于实施加快速度的各种技巧。相反,如果脑中多有杂思,心情烦躁,大脑的情绪和心情中枢会阻碍大脑皮层灰质有效地工作,从而降低记忆力与思考能力。

阅读时,我们并不需要“加快速度”之类的心理暗示,也不必过于紧张,而是要通过练习使速读成为一种阅读的习惯,成为拿起书本就可以自然采用的阅读方式。速读会使我们受益匪浅,但并不通过竞速来实现。速读不只是熟能生巧

可能有人会认为速读就是熟能生巧,读书越多,重复次数越多,就越能达到速读的目的。这样的认识是不准确的。诚然,一切记忆都是以重复为基础的,而记忆又是阅读的基础,重复练习的确是速读的重要手段。可是,速读并不是机械地重复和毫无依据地练习就可以达成的,而是需要通过科学用眼、科学用脑,采取科学的练习方法才能实现的。简言之,反复练习是掌握速读方法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虽然反复练习并非速读的决定性因素,但若是因此就忽略了练习的重要性也是不好的。平时可针对一些内容较浅显的书做速读练习,等到熟练之后,阅读一本较深奥的书时才不会心生畏惧。再好的方法和技巧,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转化为自身的能力。所以,熟能生巧的道理也不能忽视。速读不等于快速记忆

如今市场上有许多介绍快速记忆的图书,有一些是具有理论依据且通过实验证明是切实可行的。快速记忆的方法可以用于速读之中,然而,速读绝不等同于快速记忆。如果说记忆是阅读的基础,那么理解就是关键,更何况,很多记忆方法也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的。拥有超强记忆力的人并不一定会速读。

比如,我们拿儿童与成年人做比较,儿童的记忆力普遍高出成年人许多,可是,让他们在相同的时间内阅读同一本书,儿童的阅读效果不一定强于成年人。抛开生理上的差异不说,理解能力就足以弥补成年人的劣势。

因此,儿童不必羡慕成年人的理解力,它会随着自身的积累而提高;成年人也不必羡慕儿童的记忆力,良好的记忆力,每个自觉记忆力衰退、采用怎样的记忆方法都无法避免的成年人都曾拥有过。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至少在速读时,我们可以从其他方面弥补。

如果发觉自己开始遗忘东西,不必感到懊悔、遗憾、气愤、紧张,阅读时尤其不宜如此,这些负面情绪只会阻碍自己的正常理解与思考。面对这样的状况,积极应对是上策,依靠想象力和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重感觉可以一定程度上唤醒记忆,同时使用速读的技巧也可以弥补记忆力衰退带来的缺憾。总而言之,增强记忆力并不是速读的一切,而记忆力可以通过学习速读技巧来增强。速读没那么神秘

有人觉得速读离自己十分遥远,处于常人难以达到的高度。其实,如同“真理是可以被认知的”一样,速读同样没那么神秘,是每个人都能掌握的阅读方法。同时,速读也并不是主观的、理论上的教条,而是可以实施的。对速读技巧嗤之以鼻的人往往并没有进行尝试和反复练习,希望读者不要被这样的观点干扰。

在正式开始速读之前,我们可以对自己进行简单的阅读速度测试。读者可以自行选择测试的图书,最好是陌生的、内容较枯燥的、没有太多小标题、纯文字的书。翻开准备好的书开始阅读,同时开始计时,测试的时间最好在10分钟以上,读完一个完整章节即可。阅读之后,要能够复述文字大意,列出大纲,提炼要点,保证达到阅读效果。之后根据图书每行的字数、阅读的行数估算阅读的总字数,再除以时间即为阅读速度。如果觉得一次测试不够准确,可以进行多次测试,剔除畸高、畸低的数据,再取算术平均值。

统计表明,一般人的阅读速度为200~400字/分钟。阅读速度与受教育程度、个人阅读经历有一定的关系。当其他条件相同时,阅读速度会随阅读内容的变化而产生波动。测试这个数据并不用于横向比较,而是要对自己的阅读速度有一定认识,以便于确认速读练习的效果。基本要求:视读不声读

阅读时一定不要读出声,这样做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一般人的语速比视读速度要慢;其二,声音会对阅读者造成干扰,影响阅读效果。

统计表明,一般人的语速约为140字/分钟,央视新闻播音员的语速要求在200字/分钟以上,这样读新闻稿已算非常流利了,大多数人读一本新书时难以达到这样的水平。视读与声读不同,科学研究表明,人在阅读时眼球是以跳动的模式工作的:视线的焦点首先落在第一个字上,然后眼球停止运动、对焦、读取信息,再跳到下一个字,重新对焦、读取信息,依此类推。简单说来,阅读时眼球处在运动和停顿的交替过程中,只有在眼停时才能感知字句,每次眼停时感知的文字范围越大,阅读的速度就越快。统计表明,在视线完成一次跳跃的过程中,一次对焦所用的时间大约为1/4秒,而视线从一个焦点跳到下一个焦点的时间非常短,仅为几毫秒,可以忽略不计。因此,一般人视读的速度理论上可以达到240字/分钟,这还是按逐字阅读计算的,如果以一个词、短语为眼睛定焦单位计算的话,阅读速度会更快。在上一节列出了阅读速度的统计数据为200~400字/分钟,也高于发声阅读的语速。正因如此,人在出声阅读的时候常常会有“嘴”跟不上“眼”的感觉,这样,阅读的速度就会被拖慢。

在阅读过程中若有声音干扰,会影响大脑皮层的正常工作,降低专注度,不利于记忆和理解阅读的内容。自己发出的声音虽然不如外部声音干扰性强,但也会影响阅读效果。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当人身体上与声音相关的器官活跃起来,势必会造成身体另一相关器官,如眼的活动能力减弱,最终也会影响阅读效果。

有的人习惯于阅读时发出声音,或者不发出声音却做出相应的嘴型默念文字,这些习惯为速读大忌,应注意纠正。其实,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发声阅读是一种不自信、恐慌的表现。越陌生的图书,读起来越容易发出声音。声音会给人一种暗示:我已经记下来了,我已经读懂了。同时声音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安抚阅读者对陌生主题的恐慌。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应尽量摒除杂念,不断地强迫自己的眼睛继续往下看,同时努力思考阅读的内容,熟悉阅读的内容之后,声读的习惯就会逐渐改正。

如果无法改变默读的习惯,也不必过于懊恼和恐慌。有时候,在阅读中默念一些关键词有助于加深理解,这样偶然为之的默读不会对阅读速度造成太大影响,对阅读效果却是有利的。视读练习:《乌合之众》(选段)异质性群体

本书前面研究的一直就是这种群体的特点。它们是由有着各种特点、各种职业、各种智力水平的个人组成的。

我们只根据事实便已知道,人作为行动群体中的一员,他们的集体心理与他们的个人心理有着本质的差别,而且他们的智力也会受到这种差别的影响。我们已经知道,智力在集体中不起作用,它完全处在无意识情绪的支配之下。

一个基本因素,即种族的因素,使不同的异质性群体几乎完全不同。

我们经常谈到种族的作用,指出它是人们行动最强大的决定因素。它的作用在群体的性格中也有迹可寻。由偶然聚集在一起的个人组成的群体,如果他们全是英国人或中国人,同有着任何不同特征但属于同一个种族的个人——如俄国人、法国人或西班牙人——组成的群体,会有很大的差别。

当环境形成了一个群体,并且——虽然这种情况相当罕见——其中有着不同民族但比例大体相同的个人时,他们所继承的心理成分给人的感情和思想方式造成的巨大差异,立刻就会变得十分突出,不管让他们聚集在一起的是多么一致的利益,都会发生这种情况。社会主义者试图在大型集会中把不同国家的工人代表集合在一起的努力,最后总是以公开的分歧收场。拉丁民族的群体,不管它多么革命或多么保守,为了实现自己的要求,无一例外地求助于国家的干预。它总是倾向于集权,总是或明或暗地倾向于赞成独裁。相反,美国人的群体就不拿国家当回事,它们只求助于个人的主动精神。法国的群体特别看重平等,英国的群体则特别看重自由。这些差异解释了为何几乎有多少个国家就有多少种不同形式的社会主义和民主。

由此可见,种族的气质对群体性格有着重大影响。它是一种决定性力量,限制着群体性格的变化。因此可以认为,一条基本定律就是,由于种族精神的强大,群体的次要性格相比之下并不十分重要。群体状态或支配群体的力量类似于野蛮状态,或者说是向这种状态的回归。种族正是通过获得结构稳定的集体精神,才使自身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摆脱了缺乏思考的群体力量,走出了野蛮状态。除了种族因素之外,对异质性群体最重要的分类,就是把它们分为无名称的群体——如街头群体——和有名称的群体,如精心组织起来的议会和陪审团。前一种群体缺乏责任感,而后一种群体则发挥了这种责任感,这往往使它们的行动有着很大的不同。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冯克利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这段文字节选自古斯塔夫·勒庞的《乌合之众》,是一段关于“异质性群体”的概念与特征的文字。翻译作品通常有一定的阅读难度,一方面作者的表述方式不一定与自己的理解方式相合,另一方面翻译的风格会影响阅读效果,若是一个关于陌生的概念,阅读起来会更慢。视读完这段文字,读者应能简述异质性群体的概念、特征及分类,并重点理解“种族”因素对异质性群体的形成有什么作用。阅读完后,还应对与之相对的概念——“同质性群体”——有初步认识。

阅读时,不可全篇声读或者默读,要尽力控制自己的视线从左向右、自上而下地移动,最好逐句阅读,视线的焦点落在每一行的关键词语或短语上。如第一段三处“各种”后面的词语应成为视线的焦点,它们体现了“异质性群体”的“异质性”;第二段中“集体”和“个人”、“智力”和“情绪”这两组相对的关键词可成为焦点;第三段中“种族”是关键词。值得注意的是,后三段文字中各有一处双破折号,句中加注的内容可能是关键词,但阅读时为了不打断思路,可一扫而过。双破折号在文字之间本就十分醒目,如果是关键词,也易于寻找。阅读时,手和身体做什么

在进行视读练习之后,我们会发现视线跳跃不必限于字、词语、短语之间,可以在短句之间,甚至一行文字只需要一个焦点,视线不再有从左往右的跳跃过程,而是从一行直接跳跃到下一行。这样阅读需要我们具有较为开阔的视野,如此一来,视线的焦点虽然在某一个关键词上,一次定焦的视野中却还有多个关键词,同时摄取的信息量变大了,阅读速度自然得到提高了。良好的视野与合适的姿势是分不开的。阅读时以双眼的工作为主,那么,手放在哪里较为合适,身体摆出什么姿势更有利于速读呢?手持笔引导视线

我们可能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小的时候,我们读书时会不自觉地将一根手指按在文字的下方,视线随着手指移动,从左往右、从上到下地阅读,每到这时,家长总会阻止,让我们把手拿开。其实,对小孩子来说,这是一种自然而有效的阅读方法。因为孩子的视野较窄,阅读时视线跳跃幅度稍大一点或者注意力稍微分散一下就容易失去目标,从而中断阅读。而以手指引导视线虽然有降低速度的可能,却能有效防止走神,相比之下利大于弊。同时,把手放在书本上会挡住一部分文字,可以使小孩子的视线更集中。

这样的习惯动作并不是孩子的专利,成年人也有需要用手指引导阅读的时候。例如,我想请读者告诉我本页第18行、第15个字是什么,读者可能就会用手指一行一行地数到第18行,然后移动手指数出第15个字。如果全凭眼睛寻找,不仅眼睛会累,还容易出错。再举一个例子,家长拿着故事书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如果孩子也一起看书,他们往往会用手指文字,引导孩子去看。这样做,一方面是模拟孩子心态、模仿孩子动作的潜意识行为,另一方面也认可了手指引导视线的作用,希望孩子能够跟上自己读书的语速。

速读时也可以借鉴这一动作,以手持笔,一行一行向下移动,引导自己的视线。之所以用笔而不用手指,一方面是因为笔尖比指尖所指位置更精准,不易错行、漏行;另一方面是因为持笔相当于增加了手臂的长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因为把手放在书上而使身体离书过近、视野广度减小。同时,拿着笔可以随时在书上留下记号,标出关键词、主要论点,甚至做笔记。千万不要认为速读就不需要做笔记,读一本较深奥的书,做笔记反而使阅读更高效。为了避免因不习惯而分神,最好用惯用手持笔,动作越自然越好,尽量不要让手的动作干扰视线的跳跃和大脑的思考。

如果读者做了这样的尝试却认为手和笔阻碍视线,不利于阅读,那么极有可能是因为笔移动得太慢,视线已经下移,笔却没有跟上。在这种情况下,读者需要加快笔尖移动的速度,以更好地配合自己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