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2009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1-02 21:45:20

点击下载

作者:王小梅,庄华洁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遵循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2009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

遵循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2009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遵循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2009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作者:王小梅,庄华洁排版:蕾蕾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08-01ISBN:9787308078801本书由浙江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第1章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而努力奋斗

今天,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和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举办2009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我谨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最近几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着眼大局,与时俱进,每年都举办一次高等教育国际论坛,相继推出了许多很有价值的科研成果,对于促进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今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的主题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就这一主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对于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的新局面,具有重大的意义。下面,我想谈三点意见,与大家一起讨论。

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进入了新的时期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我国经过60年来的建设和改革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同样,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共和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党和国家把教育事业摆在整个国家建设的重要位置,创建了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大规模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和领导骨干。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不断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教学改革;实施了“211工程”和“985工程”,推动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国家加强学位制度建设和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大力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不断扩大高等教育的对外开放,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进入新世纪,党和国家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等一系列新的战略目标,对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指引高等教育事业进入一个以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为核心的新的发展阶段。

6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走过了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尤其是世纪之交,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成功地实现了从高等教育的精英教育阶段向大众化教育阶段的历史性跨越,成为高等教育大国,适应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

但是我们要清醒地看到,我国虽已成为高等教育的大国,但与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结构布局和学科专业设置还不够合理;教育教学观念、人才培养方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还不够先进;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成效不明显;我们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世界一流大学,在世界上居于前列的学科还比较少;还缺乏大师级的师资;等等。

今天,我国高等教育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进入了努力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变的新阶段。

从我国的国情来看,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增强我国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也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然要求。

从国际上看,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知识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越来越成为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因素。历史证明,教育兴则国兴,教育强则国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只有努力把我国的高等教育做强,才能缩小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的高等教育差距,才能更好地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各种问题,也才能更好地应对全球发展中面临的各种挑战,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总之,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正确方向和唯一选择,是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二、提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战略目标的时机已经成熟

第一,我国高等教育自身已经具备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良好基础。一是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深化改革,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高等教育体制机制。高等教育实行中央和省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管理为主的体制,改变了计划经济条件下部门和地方条块分割、重复办学的局面,初步形成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高等教育管理的新体制。二是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国。1949年我国高校在校生仅有11.7万人,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达到2021万人,毛入学率达到23.3%。三是到2008年,全国的高等职业学校已达到1184所,高职学校学生数已达917万,无论是从学校数还是从在校生数来看,高等职业教育都已占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全国地级市几乎都设立了至少一所高校,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趋于合理。四是我国一批大学和重点学科实力进一步提升,解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科技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五是高水平教师队伍和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教育质量逐步提高。六是高等教育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国际合作和交流更加广泛深入。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出国留学人员达120余万人,其中已有30余万人学成回国。我国累计接收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来华学生120多万人次在高校等机构学习。我国在海外建立的282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成为汉语和中华文化推广的重要基地。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影响不断扩大。

第二,我国已经具备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础条件。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国际地位大幅提高,国际影响显著增强。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年平均增长率达到9.8%,比同期世界经济平均发展水平快6.8个百分点。2008年,我国GDp超过德国,跃居世界第3位。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各类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现在,我国有高等教育学历从业人数超过8200万人,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标志着中华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大大提高。我国政治、科技、文化、军事等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长足进展,为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经济社会基础条件。

第三,国家正在研究制定《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将确定到2020年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总体任务、政策原则和重大措施,要对未来十几年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做出总体规划和全面部署,为提出和规划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创造了重要契机。

总之,提出和推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础和条件已经基本具备,时机已经成熟。我们不能失去大好时机。

三、进一步加强对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问题的研究

恩格斯曾经说过:“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我国经过6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高等教育第一大国,未来30年或者60年,我国高等教育究竟向何处去,这不仅是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也是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问题。因此,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有一个准确的判断和清醒的认识。

2008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把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问题列为重大研究项目,并于2008年6月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召开了“遵循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重大研究项目开题报告会。当时我应邀参加了开题会。各研究课题组在开题过程中对“什么是高等教育强国”、“为什么要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怎样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等一系列理论与实践命题提出了初步的研究设想。据介绍,开题以后,各课题组开展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取得了多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可喜可贺!

我们希望全国广大的高等教育科研工作者继续深入开展对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为加快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撑和实践经验,来推动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我建议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一是关于优化高等教育的布局、层次、类型和学科结构问题;二是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和大批各级各类优秀人才问题;三是关于建设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教学科研队伍问题;四是关于提高“211工程”和“985工程”的成效,建设一批一流重点学科、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取得一批在国际上具有重大影响的科研成果的问题;五是关于真正使高等教育为社会提供一流的服务,成为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生力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库”和“人才库”问题。

总之,要重点研究如何使我国的高等教育成为培养和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思想家、科技领军人才和一线优秀人才的摇篮,成为知识创新、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成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坚强阵地。

我还想强调几个问题:一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深化改革、不断创新;二要遵循客观规律、循序渐进、坚持不懈、长期奋斗;三要弘扬大学精神,创造民主、宽松、开放、和谐的学术环境和人文环境;四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强国;五要有一批高瞻远瞩、有思想、有胆略的、杰出的书记和校长。

同志们,刚刚闭幕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态势,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呈现新特点,综合国力竞争和各种力量较量更趋激烈,给我国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我国正处在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前迈进。”我国高等教育也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正向高等教育强国的目标迈进。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实现这一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第2章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今天,我们在杭州隆重召开2009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首先,我代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和论坛组委会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欢迎!本次论坛既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一年一度的学术盛会,又是学会正在组织开展的“遵循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重大研究项目的一次中期学术研讨会。“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一个令人鼓舞和振奋的重大历史命题,在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十八次全体会议上,当时的国务委员陈至立同志作了“认真2+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加快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的步伐”的讲话,发出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时代强音,得到与会代表的高度认同和积极响应。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提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使我国的高等教育站到了一个历史的新起点上;提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给高等教育领域提出了一个新的的奋斗目标,把整个战线的思想统一到“做强”上面来,并逐渐成为了大家的共识。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挥自身优势,抓住时机,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及有关方面的支持下,于2008年1月启动了“遵循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这个重大研究课题。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提出和课题的启动在国内外引起了较为强烈的反响。以阿特巴赫为代表的当代美国著名的高等教育专家高度评价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必要性和课题研究的意义。他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研究的这个问题很重要。中国很有必要也很有可能建设成为高等教育强国。我一直以来对于中国的‘985工程’以及‘211计划’感到惊奇和欣赏,如果政府在经济和人力资源方面有持续的投入,中国将有若干所大学跻身于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他还认为:“中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在普遍提高高等教育水平的前提下,必须有所选择,不能样样都抓,必须抓住重点发展的大学。”他接着强调:“我还是要强调中国高等教育的特色与创新问题。”“相对于硬件来说,中国高校的软件建设面临的挑战更大。哪些软件呢?我认为首先是需要建立一个良好有效的学术文化氛围;教师对教学与学术研究要有一颗赤诚的心,学术上的短期行为与失范现象是要设法避免的;学校对教师要有一颗宽容的心,不能被各种各样的排名所困扰,能够用科学的教学与学术评价体系引导教师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从高等教育的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是一个需要各方面长期持续努力的艰巨任务,有很多事情要做。用“做强”来统一高教战线的认识、凝聚人心和力量,很有必要,也很及时。我们应该很好研究国际上发达国家走过的历史进程,认真分析国内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状况,特别是多年来高等教育的发展情况,提出规划,抓住重点,找到突破口和切入点,加大投入,组织队伍,千军万马投入到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潮流中来。当前,摆在我们面前亟须研究的有几个问题:为什么要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什么叫高等教育强国,怎样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不是心血来潮、权宜之计,而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我国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迫切需要。从历史的视角看,经济强国与高等教育强国是相伴而生的。哪个国家拥有相对强大的高等教育作后盾,哪个国家就会在较短的时间内成为世界强国。如,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英国的工业革命,德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美国经济强国地位的确立,日本经济的迅速崛起,无一不是以强大的高等教育作为支撑。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必须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因此,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看,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不少产品的产量都已居世界第一,是名副其实的工业大国,但其代价是高能耗、高污染。我国的出口也已走在世界前列,是名副其实的出口大国,但其高端产品的核心技术都是掌握在外国人手里。有人评论,中国是无“芯”、无“脊梁”的大国。因而,这种优势终究是有限的。我国经济增长的前期动力主要依靠吸引投资、低成本劳动力和正确的改革开放政策等非科技性因素,要从根本上获得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依靠人力资本,特别是创新型人才。基于这种认识,中央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走自主创新的道路,这实际上已经给高等教育赋予了特殊重大的历史使命。

今天,新中国经过60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的积累,我们有可能、有能力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经过改革开放30年,我们积累了比较强大的经济实力,这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有力保障。中国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我国已经由低收入国家步入了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标志着我国在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世界银行最新报告称中国经济规模实际上居世界第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报告称中国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大的贡献者。有研究表明,我国的经济条件能够支撑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的发展规模。

我国高等教育经过大改革、大发展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由大变强,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大的改革使我国高等教育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成为一个开放式的高等教育;大的发展顺乎了潮流,使我国高等教育成为一个高等教育大国,高等教育规模成为世界第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23%,各类高等教育在校生总规模已超过2900万人。多年来,我国实施的一批重点建设工程(如“211工程”和“985工程”),使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科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创新能力得到提升,一些学科达到或接近了国际先进水平。我国高等教育整体实力和竞争能力显著增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有了坚实的基础。中国科技论文数量居世界第二,影响力不断攀升。

大改革、大发展后,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大提高阶段。过去主要是“改革?做大”,现在主要是“改革?做强”。高等教育大国与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区别在哪里?前者的主要标志是规模与数量,后者的主要标志是结构与质量。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必须解决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协调发展。

怎么做强?怎么大提高?大提高提高什么?提高质量、提高水平。目标是什么?就是把各级各类高等教育做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用“做强”来统领我们的思想、统领我们的理念。要花大力气而不是一般的力气,要有重大举措而不是一般的举措,使高等教育有个大的提高。所谓“大提高”即不是一般的提高,而应该像大改革大发展那样动员全社会,使所有高校来一个大提高;亦即不是一般的号召、一般的措施,而应该用强有力的措施来一个大提高。我们要通过大提高,逐渐把我国建设成高等教育强国。

大提高就是要提高质量、提高水平。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必须要有若干所世界公认的一流大学和一批高水平的大学,这是国家的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方面。当今发达国家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过程中,都把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作为重要的举措,并且都得益于一批高水平大学在拔尖人才的培养和科技、文化方面的重要成果。因而,我们要加快一流大学、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的建设,带动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就要把各级各类高等教育做强,促进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各方面协调发展。前几年,我们通过体制改革组建了一批学科更加综合、实力更强的学校;通过调整,每个地市基本上都有一所以上的地方本科学校,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这些都使我国高等教育的布局结构更加合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一个整体工程,它不只是做强某一类的高等教育,也不只是某几所学校的重点工程,要使各级各类高等教育都办好办强,如教育部直属院校、地方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都应该做强,各类学校都要有强校。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过程中,各级各类高等教育都要根据全国、地方、区域经济社会的特点办出特色,形成强势学校。高等教育不可能有统一模式,适合一个国家的不一定适合另一个国家,同样,我国区域经济和高等教育非均衡发展的现实也决定了适合这个地区、这个省的发展模式也不一定适合另外一个地区、另外一个省。如,做强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做强长三角地区和做强东北老工业基地地区的高等教育,它们在发展模式上会不一样,但在指导思想上却可能是一致的,即都应以教育发展理念的不断更新作为先导;采取集约发展、集群发展和非均衡发展的策略;强化各级政府的办学责任和意识;进行制度创新;彰显办学特色,形成一批“亮点”,推出一批名牌,由一校之强到局部之强(高等教育强省,区域高等教育强势),最后到整体之强即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就应把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做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必须加强教育科学研究,创新教育理念,用先进的办学理念指导教育教学改革。这也是那些已经建成高等教育强国的国家的一条重要经验。

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历史上,新观念、新探索和新趋势都萌芽于当时世界上的高等教育强国。高等教育强国应该是一个具有先进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强国不仅要出拔尖创新人才、原创性科研成果,还要出具有影响力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教育理论。在这次讨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过程,有一个难得的可喜现象,就是不少校长都把先进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作为高等教育强国的标志。

前些年,我们遵循“教育思想观念的改革是先导”的原则,使教育体制改革取得了好的效果。我们多次呼吁过,没有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也就没有先进的教育科学研究,就不可能有先进的高等教育。不重视高等教育研究的校长,不是一个成熟的校长。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加强和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机遇。希望我们的大学,特别是著名的大学,把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作为重点学科来建设,物色好学术带头人、组织好队伍、加大投入,把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做强。“遵循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课题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全局的战略高度出发,分4大部分,研究和论证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下一个发展目标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进而研究和论证为什么要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高等教育强国及怎样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等问题。项目具体分13个课题进行研究。本项目研究汇聚了来自全国20多所高等学校和科研单位的200多名国内高等教育领域顶尖的专家学者、院校领导,他们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有高水平的教育理论专家,有很有思想、实践经验丰富、在学校和社会有较大影响的校长和学校领导,有很有科学研究能力的教学行政管理人员,可为“三种人”会师。项目研究有了这样一支综合素质高、研究力量强的团队,相信定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

目前,项目研究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从我们了解的情况看,自研究项目启动以来,大多数研究课题组负责人都非常重视,开展了大量的前期理论研究和实证调查研究,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从国际比较、内涵价值、目的意义、指标体系等方面开展了有价值的探讨。相信在此次论坛上,经过大家的努力,将会在更广阔和更丰富的内容上深化对这一主题的研究,同时,进一步推动我国教育科学研究的开展。

我认为,在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问题上,不能生搬硬套西方的做法。中国需要尊重自己的高等教育文化,需要根据中国具体的政治、经济和高等教育环境,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建立起能够有效支撑中国现代化建设需求的高等教育体系。这就需要前瞻性的研究,需要坚持教育创新。教育是一门科学,这一点现在还不能更好地为多数人所理解、所重视;教育科学在我国的发展还相对迟缓,不能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在教育创新方面,对高等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快速发展具有明显成效和重大意义的创新成果还不多。要建设成为高等教育强国,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以强烈的时代感和使命感致力于发挥自身“研究、咨询、中介、服务”的功能,致力于积极推动高等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变革,致力于积极推动高等教育的科学研究,致力于推动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为此,学会自2001年起连续召开了9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前8届的论坛中,“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融合”、“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建设和谐文化与中国高等教育”等论题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每年一届的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已经逐步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峰会,从2003年开始又增加了博士生分论坛,从而使论坛更有生气、更加活跃。

希望本届论坛是一次高水平的学术盛会,使我们对“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这个主题有更为深刻的理解。最后,预祝论坛圆满成功!第3章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学术盛会

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和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2009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即将落下帷幕,受论坛组委会的委托,我就本次论坛的举办情况做一总结并就如何进一步做好“遵循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课题研究谈几点意见。

一、关于此次高等教育国际论坛

为积极响应党中央在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战略,2009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以“遵循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为主题,紧密围绕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正在组织开展的“遵循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重大研究项目进行学术交流与研讨。在与会代表的共同努力下,为期两天的国际论坛圆满地完成了各项日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一)内容丰富,主题突出

此次国际论坛既是一次课题研究的学术研讨会,又是一次阶段性研究成果的学术交流大会。来自“遵循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研究项目下的12个研究课题的13位专家结合所承担课题的研究成果做了主题学术报告。同时,此次论坛还围绕研究主题开设了四个专题论坛,它们分别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意义使命、内涵本质、背景条件;做强省一级高等教育、做强地方本科院校;做强高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学博士生论坛。50余位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高校校长、党委书记及中外高等教育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做了学术报告。(二)各方重视,规模空前

此次高等教育国际论坛的参会代表为历届最多,有来自全国各地及美国、日本等600多名中外专家与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陈至立同志在百忙之中专程到会,并在论坛开幕式上做了重要讲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周远清同志在开幕式上做了主旨报告。教育部部长助理、党组成员吴德刚同志,浙江省省长吕祖善,以及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等有关领导同志出席了开幕式。

各课题组非常重视此次论坛,组织了课题主要研究人员参加会议。可以说,此次盛会是高等学校与高等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管理工作者和高等教育研究理论工作者三支研究队伍的大会师。(三)交流平台,学术盛会

此次论坛为“遵循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重大研究项目的研究提供了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不仅推动了课题的深入研究,同时也带动了整个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

各个研究课题在中期检查的基础上,为准备这次论坛的学术报告,对有关内容做了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每个学术报告在进行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展示了翔实的数据、丰富的资料;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得出了有说服力的结论;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在理论上有一定的创新与突破。这些学术报告得到了与会专家和代表的高度评价。在此次论坛上,论坛组委会特别邀请了近30位课题组外的专家对12个研究课题的13位专家的学术报告进行了评价,所有报告都得到了良好以上的评价,其中70%的报告被评为“优秀”。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始于2001年,是每年举办一次的系列论坛,本次论坛是第九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本次论坛的成功召开,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这个系列论坛一次比一次好,其品牌效应与辐射作用越来越大,不仅对推动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将发挥积极的作用,而且对于推动整个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四)精心组织,服务优质

浙江省有关领导高度重视此次论坛的召开,会前多次召开协调会。承办单位浙江省教育厅,协办单位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付出了大量艰辛的劳动。他们对论坛的会务工作做了周密部署、精心安排,服务工作周到细致,为论坛的顺利举行并取得圆满成功提供了非常好的保障,体现了很高的组织水平和优质的服务工作。

二、关于“遵循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重大项目的研究(一)项目研究启动以来的简单回顾“遵循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重大研究项目于2008年2月发布,2008年6月开题,批准12项研究课题正式立项。这些课题要重点回答“为什么要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什么是高等教育强国”、“现有基础能不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怎样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等一系列理论与实践命题。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陈至立出任研究项目的总顾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任研究项目领导小组组长。研究项目共涉及研究课题负责人及子课题负责人近百名,参与高校、研究机构150多所,参与研究人员1000多名。同时,在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高教学会对研究项目投入600万元的研究经费。研究项目还被批准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教育学重点课题。(二)项目研究的进展情况

2009年8—9月,项目办公室对各课题组的研究情况进行了中期检查。总体上看,从立项到研究的一年多时间里,各研究课题组负责人都非常重视,组织得力;研究课题具备了明确的问题意识、方法意识和概念意识;在研究中,力求做到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把历史与未来、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统一起来;既借鉴国际经验教训,更重视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实践。

1.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值得关注

在此次论坛上,各研究课题的负责人都围绕中期研究成果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在相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上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引起了与会代表的强烈共鸣。

在“什么是高等教育强国”命题的研究中,厦门大学副校长邬大光教授在报告中提出:对高等教育强国的内涵、本质和基本特征的理解离不开对高等教育功能和属性的再理解;在研究中,应该让高等教育强国这样一个宏大叙事回归到高等教育规律的解读上来。

关于“为什么要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这一命题的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瞿振元教授认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呼唤着高等教育的崛起,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需要从更高更宽视域透析高等教育的属性与功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要服务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五大建设”。

在研究我国“能不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问题上,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岳昌君代表“背景与条件”课题组围绕中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问题阐述了他们的观点:中国要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第一步要做的是,必须使高等教育经费的相应比例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采取什么样的高等教育实践来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高等教育选择问题。在研究的过程中,项目研究所预设的九大路径在理论上都不同程度地取得了一些突破。“教育理念创新”课题组负责人、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院士在报告中指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要确立国家高等教育理念,为微观层面的个性化办学理念提供宏观指导;同时,还应在继承与批判中创新高等教育理念。“体制与机制”课题组负责人、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教授在演讲中认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要正确认识学术权力,还学术权力以学术;加强制度建设,落实民主办学,教授治学;落实大学办学自主权;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优化结构”课题组负责人、大连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张德祥教授在报告中从制度分析的视角阐述了制度变迁对高等教育结构变化的影响。他认为:我国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核心内容在于转变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投资体制、招生就业制度、高校内部管理体制。“质量与水平”课题组负责人、武汉理工大学副校长张安富教授在报告中指出:确立标准是提高质量与水平的前提;找准问题是提高质量与水平的突破口;制度创新是提高质量与水平的关键;学科建设是提高质量与水平的基础;教学改革是提高质量与水平的核心;文化建设是提高质量与水平的源泉。

华东师范大学高教所所长阎光才教授代表“扩大开放”课题组做报告,指出: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进程中,应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开放的宏观政策与制度;利用我国经济崛起的优势,提升我国教育贸易服务水平;建立与完善引进国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机制。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袁本涛教授代表“建设高水平大学”课题组在报告中用翔实的数据阐述了高水平大学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贡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未来高水平大学建设政策实施的建议。“做强地方本科院校”负责人、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名誉院长潘懋元教授认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必须做强地方本科院校,而做强地方本科院校首先要研究地方本科院校的定位问题,包括区域定位、层级定位、能级定位、人才培养定位等。“做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题组负责人、上海师范大学校长李进教授在报告中指出: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做强高职教育的持续过程。做强高职教育一是强化类型、强调特色,二是强化功能、强调内涵。“做强省一级高等教育”课题组负责人、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丁晓昌教授,北京教科院副院长吴岩教授,分别从建设高等教育强省必须具备的条件以及构建与国家主体功能区相适应的区域高等教育的视角,提出了集群化区域发展新模式等新的理论观点。

总之,虽然各研究课题组得出的研究结论和观点还只是初步的,但在研究中通过点的突破,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为下一步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研究课题取得了一批阶段性学术研究成果

据项目办公室的粗略统计,目前已在各类公开刊物上发表的研究论文达200多篇,一些研究文章还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全文转载。这些研究成果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调动了高等教育研究领域及社会各界开展高等教育强国研究的积极性。与此同时,一些专题研究报告的研究成果还被相关教育行政部门所采纳和吸收。

3.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推动研究工作深入开展

在研究的过程中,许多研究课题组都采取了多种研究方法,力求从不同的视角研究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之路。在研究方法上,主要凸显以下特点:夯实基础,注重文献的梳理研究和信息的收集分析;从实然到应然,注重比较研究;直面主要问题,注重专家访谈;开展问卷调查,注重数据分析;拓宽研究视野,注重多学科研究;与实践紧密结合,注重政策研究。(三)研究中需要进一步明确和解决的问题

目前,课题研究的中期检查已告一段落。虽然项目研究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绩,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在下一步的研究中,还应进一步明确和解决以下一些问题。

1.加强深度研究,从经验性、资料性研究转向针对性和思想性研究。目前的课题研究对已有的研究成果归纳、整理得较好,但缺乏进一步的研究与提升,在研究探索带有规律性的理论和观点方面需要下更多更大的功夫。

2.科学规划未来研究,研究成果要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性。本课题的研究是今后比较长时期的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具有前瞻性的决策咨询性研究。从目前的研究情况看,对新的发展趋势及未来预测的研究在高度上、广度上和深度上都还不够。

3.正确处理学术研究与行政决策的关系。学术研究首要的是学术性与学术水平;学术研究应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学术研究应努力为行政决策服务,但学术研究应不同于行政决策;学术研究要求真、务实,力戒空话、大话;学术研究源于实践,高于实践,指导实践。

4.加强协调与整合,密切合作,保证整体推进与提升。项目研究在设计之初,为了充分调动各方研究力量,几乎每个研究专题都汇集了多所高校的研究人员参与,实现了三种研究人员的汇合,推动了高等教育研究的整体水平。但是,这种研究团队的构建在项目研究的过程也出现了一些协调和沟通方面的问题。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各个研究课题与整体研究项目之间的关系,研究课题与各子课题之间的关系,参与研究课题各有关单位之间的关系,参与研究课题有关负责人、研究人员之间的关系。各课题组及其各个子课题在研究的全过程中,要通过不断的协调与整合,从研究内容到研究成果都要注意处理好上述关系,保证整体推进与提升,最终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性很强的课题研究报告。第4章高等教育强国的内涵、本质与基本特征

摘要:高等教育强国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力图从实践的角度把握高等教育强国的内涵、本质和基本特征等理论问题,目的是对实践有所启发。高等教育强国具有描述性价值和目标性价值,而高等教育强国的本质、内涵和基本特征要从这两种价值中来寻找。描述性价值为我们提供世界上高等教育强国的经验,而目标性价值则为我们如何应用这些经验、如何和我国的高等教育实践结合起来,提供启示和借鉴。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国;高等教育强国我国成为世界上的高等教育大国,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此背景下,我国提出了“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加快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的发展目标。尽管人们普遍认为,这一目标具有很高的战略高度及很强的实践意义,但是也应该看到,关于高等教育强国的研究还只是刚刚起步,尤其是关于其内涵、本质及基本特征等问题的认识还不够深入。笔者正是从这一角度出发,对理解和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进行探讨,力图形成系统和深入的认识,这也是高等教育理论工作者的责任所在。

作为一个概念,高等教育强国既可以理解为“高等教育的强国”,也可以解释为“通过发展高等教育使国家强大”。这两个方面实际上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因为促进国家富强是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同时也只有在推动国家走向强大的过程中,高等教育才能真正做强。这是我们解读高等教育强国的本质、内涵和基本特征的逻辑起点。

高等教育强国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既是一个理念问题,也是一个制度问题。也就是说,我们可以从理论上把握它,但更需要结合实践来理解和认识它;我们既需要理念的构建,也需要制度的创新。高等教育强国作为一个理论问题,其研究的最终意义在于实践,在于如何把我国建成高等教育强国。因此,关于这一问题,应该包括三方面研究内容:第一,什么是高等教育强国,即高等教育强国的内涵、本质以及基本特征是什么,判定高等教育强国的标准是什么等。第二,为什么要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即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意义和价值何在?我们国家为什么要提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目标?第三,如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即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路径、手段、所要解决的问题等。这三方面研究具有内在逻辑性,高等教育强国的内涵、本质以及基本特征无疑是后两个内容的研究基础,如果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发生偏误,必然会影响高等教育强国的建设与发展。

一、实践视野中高等教育强国的价值

前面谈到,高等教育强国既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今天我们提出高等教育强国的概念,似乎更多的是从理论的角度,但综观高等教育发展历史,那些被我们称之为高等教育强国的国家,则是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的。从这一角度说,高等教育强国应该是实践在先,它的形成是人类整体高等教育水平不断发展的结果;而对它的理论描述、抽象和概括应该在实践之后,体现的是人类主体对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探寻,即为什么这些国家能够拥有当时世界上最高水平的高等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强国,它们的高等教育有什么共同的特征?也就是说,它所要回答的问题更多地在于高等教育强国的特征、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经验以及过程等。

从实践的角度研究高等教育强国,我们会发现,高等教育强国具有两种价值,即描述性的和目标性的。概括地说,高等教育强国的描述性价值主要体现在早发内生型的高等教育发达国家,这时的高等教育强国是用以描述它们在高等教育发展中所达到的水平和所具有的特征,带有总结、概括的意义;但高等教育强国的目标性价值则大多体现在那些后发外生型的、高等教育正处于发展中的国家,这时的高等教育强国更多体现为一种目标,带有引领、导向的意义,体现的是这些国家对早发内生型高等教育强国的模仿、学习、追赶甚至超越。(一)高等教育强国的描述性价值

高等教育强国的描述性价值是在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中逐渐生成的。它的意义更多地在于描述,比如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美国等都在一定时期拥有强大的高等教育,我们说这些国家是一定历史时期中的高等教育强国,其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代表当时世界高等教育的巅峰。通过高等教育发展历史,探寻高等教育强国的描述性价值,我们得到以下启示。

1.高等教育强国是人类主体能动选择的结果。高等教育强国并不是自发产生的,虽然在一定发展阶段可能存在着一些自发的现象,尤其是在高等教育的萌生阶段,这种自发性特征比较明显,但从总体上说,随着整个社会与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强国是人类主体能动选择的结果。

一般来说,中世纪大学很容易被误解为自发产生的,但事实上它是社会需求刺激下的人类主体自觉选择的产物。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政治稳定、教会影响的扩大、商业贸易的发展、城市的兴起、行会的产生以及基督教世界与伊斯兰世界的文化交流等,无疑都呼唤大学的诞生,同时也为欧洲中世纪大学的产生及其人才培养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样,美国的霍普金斯大学经常被看成高等教育“自发秩序”的经典案例,但殊不知它是“德国的复制品”[1],是从德国大学的学院中获得其发展模式的。这种模仿与复制正是人类主体自觉选择的表现。由此看出,高等教育强国形成过程中的“自觉性”是“与生俱来”的,这是高等教育中人类主观能动性的必然体现,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体现着人类主体对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探寻。

2.高等教育强国最终将通过强大的高等教育功能和结构来实现。由于每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有所不同,各国高等教育都有各自的特点,这就决定了我们在探讨高等教育强国的时候,很难把焦点聚集在制度、政策等方面,因为这些受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更加深刻。

那么究竟应该把高等教育强国的焦点放在哪里?历史的经验表明,解读高等教育强国,要立足于高等教育的功能和结构。其中,功能,包括社会功能和个体功能,揭示的是高等教育强国的外部规定性;结构,包括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揭示的是高等教育强国的内部规定性。也就是说,高等教育强国的最终判定标准要取决于高等教育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贡献率”上。

高等教育功能的释放、发挥与自身的结构有关,结构优化的高等教育系统往往是功能得以充分发挥的保证。除此之外,功能的发挥还依赖于与之相互作用的外部环境,高等教育需要与所处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系统形成功能耦合关系,才能够适应复杂而多变的社会需要。因此,如果某一国家的高等教育表现为相对孤立的、封闭的系统,与政治、经济、文化等系统之间的关系比较松散,彼此各行其是,那么毫无疑问,这样的高等教育是无法充分发挥其功能的,其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贡献率”一定很低。

3.应更加关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过程和经验。无论作为描述性还是目标性概念,人们在认识高等教育强国的时候,往往喜欢从标准或结果的角度来考虑。但是,这种角度其实很难回答如何才能建成高等教育强国,而后者才是我们更加关心的问题。历史的经验表明,尽管不同国家在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背景下,会选择不同的道路和方式,但确实存在着一些有普适性的、共性的模式和制度值得效仿和借鉴。我们认为,比起那些标准或结果,这些过程和经验更加重要。从这种意义上讲,那些所谓高等教育强国的指标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我们对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这一历史过程的探索。

高等教育强国的结果和过程不是截然分开的。综观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轨迹,我们可以看出,那些被称之为高等教育强国的国家,都伴随着高等教育新模式的产生。由此可见,强大的高等教育系统必然是制度创新的结果,它是建立在世界高等教育遗产和传统的基础上,结合本国政治、经济、文化特点而进行的制度创新。世界各个国家概不例外。所谓的过程是以达到所谓的结果为目标的,这其实为我们探索新的高等教育模式、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提供了方向。在我国,这一探索刚刚起步,我们还无法描述其全貌。但结合世界和我国高等教育实践,不难看出,要想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要想体现我们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方面的创新能力,最关键的是要营造有利于创新的学术氛围。学术自由的传统一直被认为是西方从中世纪以来遗留下来的宝贵遗产,而无论怎样的制度和政策,其目的都是为了在现实的社会发展中,最大可能地为学术自由赢得应有的空间。因为高等学校的三大任务有其内在的规律性,创新活动也有其内在的发展逻辑,这些需要自由的氛围才能实现。(二)高等教育强国的目标性价值

高等教育强国的目标性价值体现着更强的实践导向性,因此,这里将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具体展开。今天我国提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与建设创新型国家或实现现代化一样,其间蕴含着丰富的价值诉求。近年来,我国在诸多领域均提出过强国口号,如提出过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等目标。综观这些目标的提出,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一是现有的发展已经达到一定规模和水平;另一点就是需要为未来的发展确定目标。高等教育强国的目标性价值也不例外,也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突现出来的。

1.高等教育强国是一个具有引领意义的发展目标。由于高等教育强国是在我国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目标这种意义上提出的,因此它的意义和作用更多地体现在指明方向、引导发展、引领未来之上。同时,作为发展目标,它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还体现在它的凝聚力上。因为有了发展目标,人们才可能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共谋大业。从这种意义上说,作为目标的高等教育强国,最重要的是人们对它的认同,因为只有得到广泛认同,发展目标才能体现出其引领发展和凝聚力量的作用。当前,对高等教育强国这一概念的提出,确实有人持不同看法,存在一定的异议。我们认为,我国高等教育要想发展,要想在现有水平更上一个台阶,把高等教育强国作为未来的发展目标,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既体现了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也符合中国国情。

2.高等教育强国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发展目标。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也要看到,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尤其是近1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思路是通过“工程或项目”实现高等教育某些方面的重点建设,这是国家财力有限、无法照顾到高等教育整体发展的原因所致。这种资助政策在一定时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带来高等教育整体发展的不均衡。从这个意义上说,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进行整体改革设计已经迫在眉睫,应形成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明确思路。

高等教育强国发展目标的提出,有助于我们反思现在高等教育系统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高等教育的发展明确方向。我们思考高等教育强国的内涵、本质和基本特征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反思现行高等教育系统、找出存在问题、明确未来发展方向的过程。因此,高等教育强国这一发展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它不应该是一个空洞的口号,而应成为反思的契机,应成为统领高等教育各方面发展的目标。

3.高等教育强国这一目标体现着国家主义的教育理念。高等教育强国是一个与国家竞争力密切相关的目标。它不仅意味着高等教育本身的强大,更直指通过做强高等教育来促进国家发展,所以,它体现着强烈的国家主义教育理念。尽管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但也应看到,国家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战争、贸易保护、意识形态和文化的输出等,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国家利益的体现。无论单边主义还是多边主义,最后谋求的还是自己国家的发展。因此,我国要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目标,必须做强高等教育,这应该成为国家意志。

当今体现国家意志的高等教育发展政策不胜枚举:欧盟推出的“博洛尼亚进程”计划,澳大利亚、新西兰的高等教育产业政策,日本的国立大学独立行政法人化改革和“卓越中心”计划等,其实都是高等教育强国战略。在这种国家主义教育理念的背后,体现的是后发外生型国家在发展中的艰辛以及强烈的赶超意识。这一理念也应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导思想。

在高等教育领域,明确提出从大国变强国的目标,实际上凸显的是高等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尽管在西方很多发达国家,并没有明确提出高等教育强国的概念和目标,但是在很多教育咨询报告和教育法案里,实际上都体现着重视高等教育、希望通过高等教育促进国家发展的思想,加快发展高等教育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特征。例如,欧洲国家尤其是西欧福利国家,在高等教育发展规模长期停滞之后,自20个世纪90年代以来,也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明显上升;南美及非洲国家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世纪之交也都有了显著提升。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从表象来看是经济差距,在其背后则是科技差距和教育差距,尤其是高等教育差距。

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世界银行2000年发布的《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危机与出路》的报告中所指出的那样,没有更多更高质量的高等教育,发展中国家将会越来越难从全球性知识经济中受益。高等教育已经从社会边缘进入到社会中心,它必然要在未来的国家和社会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二、高等教育强国的内涵和本质

一般认为,本质是事物特有的属性,这种属性决定了事物成为自己的原因,因此,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相对稳定的方面以及事物的根本性质,由事物的特殊矛盾构成。内涵则是指事物本质属性的总和,它体现了事物全部或者主要的本质属性。有鉴于此,这里我们把高等教育强国的内涵和本质综合起来加以研究。具体而言,高等教育强国的内涵和本质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要素。(一)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高等教育理念

真正的高等教育强国是在一定的高等教育理念体系指导下的制度形式,这些理念不仅应对本国的高等教育具有指导意义,而且也应该对其他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比如英国高等教育中坚守的传统、德国高等教育中自由的理念、美国高等教育中多样化的思想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世界其他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理念需要传承,也需要创新。德国高等教育正是由于理念的创新,而创造了柏林大学的模式;美国则是在继承德国高等教育理念和模式的基础上,根据本国政治、经济、文化,创造了当今世界上最强大的高等教育系统。

中国高等教育在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实际上也在反复探寻着我们的高等教育理念体系。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今天高等教育所面临的困惑和迷茫也是理念上的模糊造成的。我国古代高等教育思想和理念与西方现代高等教育理念之间存在着很大的隔阂和鸿沟。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全盘引进苏联高等教育理念,改革开放后又转向全面学习欧美,致使几类完全不同的高等教育理念交汇于当代,确实呈现一定程度的“乱象”。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所需要的高等教育理念体系,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理念体系,是在“以人为本”和“建设和谐社会”的观念影响下形成的、能够使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与社会发展规律和谐统一的高等教育理念体系,其中既应包含世界经典高等教育理念的中国化解读,又应体现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特征的内容。为此,首先要进一步解放教育思想,敢于突破旧有教育思想观念的束缚,不断更新高等教育观念。(二)构建体系合理的高等教育制度

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相应的制度体系来规范,尤其是在外部社会转型或高等教育自身发展成熟度不高的情况下,高等教育制度建设更显示出其重要性。完备的高等教育制度体系,不仅是高等教育发展成熟的标志,而且为高等教育内外部关系的协调、为高等教育结构和功能的优化提供了规范和保障。从世界各高等教育强国的发展经验来看,莫不通过制度建设来协调和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而且,这些国家的高等教育制度建设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提升到立法的高度来进行。比如美国的《莫雷尔法案》、《国防教育法》,英国教育总法之下的《大学考试法》、《教师退休法》、《大学与学院资产法》,等等。[2]可以说,完备且制度效力较高的高等教育制度体系,既是一个国家成为高等教育强国的必要条件,也是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标志。

我国的高等教育制度建设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相比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要求,仍然存在较多不足。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制度体系不健全,制度建设的“空白领域”较多,有时存在“有政策而无制度”的制度缺失现象,如,高等教育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和4%的国家教育经费投入目标只是一种政策导向,相关的制度保障体系并没有建立起来;其二,某些制度的可操作性不强,已经建立起来的高等教育制度由于制度内容已经落后于高等教育的发展,或者含糊不清,而导致了很多可操作性不强的问题,如《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中关于民办高校合理回报的规定不能得到落实等;其三,制度体系的总体效力偏低,具有法律强制效力的高等教育制度偏少,这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制度建设相对落后的一种表现。

制度是理念与实践间的桥梁,因此制度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