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家风(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1-14 16:10:59

点击下载

作者:曾睿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百姓家风

百姓家风试读:

第一章 抟沙有愿兴亡楚

——忠于国家的家国情怀

百姓家风第一章抟沙有愿兴亡楚——忠于国家的家国情怀明末大儒顾炎武所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既用超前的眼光将“匹夫”(普通百姓)定位致历史责任的承担者,又从道德价值的角度指明了普通百姓有捍卫国家和使之昌盛的义务。纵观数千年的中华民族历史,忠于国,献身于国,在战乱时期为国洒热血、献出生命以卫国者可谓不计其数;在和平时期也有积财以富国、储粟以济贫者。历史上有“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文臣武将,但更多的是那些籍籍无名的平民百姓。在辛亥革命之前,上至达官贵人,下至黎庶百姓,家中神龛之上必然供有“天地君亲师”这样一块牌位。帝制时期,君是国家的代表,忠于国家即以忠君为标志。百姓对国家的忠诚在行动上的表现,虽未被普遍地记录在正史中,但方志中、家谱中往往会有记载。《史记·陈涉世家》中记载了陈涉在大泽乡起义前,与吴广在共同谋划时说:“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在确立了为国家大事不惜牺牲生命的原则后,陈涉、吴广毅然决然地以九百戍卒“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掀起了反抗暴秦的风暴。“死国”是忠于国家的表现,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死国”的忠已超越了忠君。

一、寸土当金与伊打

在广东湛江,有一座“寸金桥”,原名赤坎桥。1898年3月,法国向我国清政府提出租借广州湾(湛江)的无理要求。清政府同意租借,并提出租界划定另议。法国不待租界议定,竟于4月20日派兵攻占广州湾,单方面划定租界。法军四处烧杀掳掠,其暴行激起湛江人民的极大义愤。南柳、海头一带的百姓在吴帮泽等义士的率领下誓师起义,用大刀长矛、棍棒农具作为武器,与法军作战。斗争逐渐扩展到周边地区,湛江百姓抱着“寸土当金与伊打、誓与国土共存亡”的信念,数次打退了装备精良的法军进攻。中国百姓对国家的忠,迫使法国不得不将租界西线从万年桥退至赤坎桥,租界范围从纵深100多里缩小至30里。

在这场长达一年半的抗法战斗中,吴帮泽等义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为纪念这次轰轰烈烈的抗法斗争,当地百姓把赤坎桥改名为“寸金桥”。“寸金”者,寓意“一寸河山一寸金”,显示了百姓对国家的忠诚。这种对国家的忠诚被湛江地区世世代代的百姓继承着,在抗日战争期间,无数家庭都自觉地投身于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可以说,每个家庭都是对日作战的小的单位,无数个家庭集合起来,发扬着忠于国家、捍卫领土的家风,掀起了将侵略者淹死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的巨浪。

1943年初,日军入侵遂溪,遂溪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南路特委的领导下,纷纷加入抗日救亡队伍,全县各地普遍建立抗日自卫队和抗日游击队。遂溪中区的党组织还通过各种关系将国民党政府存放在连山军火库的400多箱手榴弹和别的武器全部“借”走,用来抗击日军。1943年5月至9月间,卜巢山中队先后两次袭击调丰日伪维持会,杀掉维持会长程永贞、程墩仁,缴获步枪10多支;在南区界墙铺仔附近伏击日伪保安队,击毙臭名昭著的城月维持会长陈文斯;攻打官田日伪维持会据点,杀掉会长周镜明,缴获步枪10多支。信和乡百姓实行村村联防、人人自卫,组织起四五百人的抗日联防武装,以土枪土炮粉碎了日伪军的多次进攻,显示了乡民们化家为国、保国抗日的壮烈情怀。

1944年8月9日,遂溪各地区的抗日武装汇集老马村,成立了“遂溪人民抗日联防大队”和联防区,将遂溪县及雷州半岛的抗日斗争推向高潮。抗日联防大队在当地乡村抗日武装的配合下,先后进行了港门反击战、盐仓遭遇战和夜袭椹州、奇袭崩家塘、下担突围、奇袭新圩、攻克杨柑、保卫山家、金围反击战等重要战斗。他们不仅打击了占领区的日军和伪军,还建立了雷州半岛第一个民主政府,使抗日武装力量得到扩充。

遂溪县及雷州半岛的抗日武装不仅牵制、打击了当地日军,还沟通了琼崖支队与内陆抗日武装的联系,对海南岛的抗日作战起了推动作用,同时支援了东江纵队在惠州一带,以至香港、广州的游击活动。

另外,在1938年日军占领广州前,湛江就成了国内唯一的国际海运通道。由广州湾公路直达重庆,中途不须中转,汽车运输一周可到,在抗战期间广州湾转运了不少抗战所需的武器弹药和运输工具、无线电器材。

蓝德尊在利昌公司担任运输部主任,仅他所知利昌公司在1938年的半年时间内共签订了30余辆汽车的货物运输合同,这些合同并没有完全履行,其原因是1938年10月广州失守,货运被迫中止。在这种状况下利昌公司仍运输货物1000余吨。

1939年11月,日军从钦州湾登陆,广西的交通被日军截断,军统头子戴笠为将军用物资运抵重庆,不得不急电香港,电文云:“限一小时到香港。密。云荪兄阳已电及志盘带来手示均奉悉。1.昨已电请宋先生拨借港币五万五千圆交兄支付。除付无线电材料费五万圆,付王亦平两千圆外,余为购买汽油及少数机油之用。2.此次七辆卡车,除装无线电材料外,请尽量购买汽油装来。因此间汽油须五圆一加仑,尚无以应售也。如款项不敷,可商请宋先生加借港币五千圆,弟已另电宋先生矣。3.广州湾商会方面,务请胡筠庄先生代为疏通,必要时兄可往广州湾一行,愈快愈好,迟恐广西交通要受敌威胁也…… 弟灵叩”。“灵”为戴笠化名,急电内容是要求王云荪(英有)、志盘、宋子文、王亦平、胡筠庄等人设法将在香港购买的无线电器材、汽车、汽油等货物取道广州湾运至内地,请上海民生公司董事、银行家胡筠庄与广州湾商会商谈,尽快抢运这批急需的军用物资。

广州湾的物资运输备受关注。据日军统计:1940年1月—5月间,广州湾为重庆国民政府运输的军用物资:飞行器材62箱,自动车部件351箱,机械类164箱,药品113箱。注意到广州湾运输线路重要性的日军大本营,在情报中这样强调“最近广州湾的重要性越来越大、越来越显眼。在香港堆积如山的武器、军需物资的滞运货,接连几天用数艘临时配船送往广州湾。根据调查,香港、广州湾之间航行的船只以往每日不过四艘,广州沦陷后急剧增加,现在约有十艘。我国今后的征战,要攻击这些武器输送路线,杜绝输送,削减上述抗日新据点。”基于这样的认识,日军想尽方法多次对广州湾交通线进行军事打击,广州湾的民众和抗日武装则尽可能地保护这条运输线路。保卫国土的战斗除了拿起枪面对面地抗争外,还有着依托于百姓、依托于忠于国家之心的后勤战争。

二、尽心为忠报国家

岳飞的母亲在岳飞的背上刺下了“尽忠报国”4个字,借此劝勉子孙要以国事为重,尽心报国。甘肃省陇南文县哈南村的村民将这种精神表述为“尽心为忠,报效国家”。

600多年前,哈南村村民的祖先奉朝廷之命驻扎在此,平息叛乱。为使地方长治久安,祖先们将家眷迁徙至此,在哈南村生育繁衍。朱、左、郭、王、宛等28个姓氏的村民都秉承着“忠勇传家”的精神。28个姓氏的族谱中都记载着家族中为国效忠者的姓名和功业,不仅为死者增添哀荣,更是为后来者提供学习的楷模。

在朱氏的族谱中记载了其始祖朱冠在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攻取贵州的统一战争中立下的显赫战功,被授为文县守御千户。朱冠之子朱铭袭父职,平定叛乱,在明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为国捐躯。在朱铭之后,朱氏家族先后有11人为国牺牲。朱氏家族以此为荣,将“忠勇传家”写进族谱。“忠勇传家”在哈南村其他姓氏的家族中也表现得淋漓尽致。每当外敌入侵,只要国家召唤,哈南村就会出现“母送儿、妻送郎、父子争相上战场”的情景。保国即卫家,已成为哈南村人的信念。家国一体成为哈南村人面对社会的出发点,家国情怀成为哈南村人感情的凝聚点。

岁月荏苒,“事要尽心,人要尽忠”的祖先训诫,依然铭刻在子孙后代的心中。新中国成立以来,小小的哈南村就有近60人参军。这些哈南村的子孙将自己坚定的足迹刻在祖国的土地上。前传后教,从过军的人回到哈南村又会带回军营的风范,对后来者讲述“参军入伍,保卫祖国”是何等壮丽的人生!长辈高大的身影成为后来者前进的路标,长辈豪迈的步伐召唤后来者勇往直前。

左召平在爷爷、外公、父亲、舅舅等人的影响下,自幼在梦中就把自己想象成一名解放军。他18岁入伍,在部队考取军校,成为军官后,在距离哈南村2700多公里的边防线上,冬天温度在零下40多度的哨卡,他守卫国门十二年。他两次荣立军功,也为家乡赢得了荣誉。从军生涯使左召平对祖先传颂的“忠”的精神有了更透彻、更深刻的认识。转业后,他将军人尽忠的精神、说一不二的气质带到了地方,“退伍不褪色”。

哈南村其他的退伍军人也和左召平一样,在服役期间,他们在新疆、西藏、云南等地的边防线、边检站忠诚地履行着军人的职责;退伍后回到家乡,则以“尽心为忠”,尽心家乡的建设,尽心为乡亲们服务,尽心家风与道德的传承,尽心对社会做贡献。2008年汶川大地震,哈南村遭受严重破坏,“三街九巷十二楼”的古老建筑有的坍塌,有的损毁,断垣颓壁堵塞了街巷。哈南村人没有怨天尤人,退伍军人成为重建的带头人。他们说干就干,最重的担子被他们挑起来了,最累的活被他们包干了,哈南村的古建筑很快被恢复。在退伍军人的带领下,在全村百姓尽力为忠的努力下,勃勃生机重现在哈南村。“尽力为忠”表现在要把国家的事、集体的事摆在家事之上。嘉庆年间,哈南村人郭京佐在陕西担任教育官员。任职期间,郭京佐尽心尽责,功绩卓著,被当地官员与民众钦佩。嘉庆皇帝除了表彰他的功绩外,还颁圣旨嘉奖郭京佐的父母。百余年前,郭氏后人临摹了嘉庆所颁的圣旨。在圣旨中,嘉庆皇帝表彰了郭京佐“奉职无愆,懋著勤劳之绩”,又赞扬了郭京佐母亲宛氏的教子之功。她教育郭京佐要将对父母的孝顺转化为对国家的忠诚,“俾移孝以作忠”,在忠孝难以两全的情况下,将报效国家摆在第一位。80余岁的朱成元老人年轻时在外地工作,做事尽心尽责尽力。20世纪90年代他主持修建一条水渠,在工地奋战90多天,当工程将要竣工时,他的老父亲溘然离世。他强忍悲痛,没有回乡为老父送葬,而是坚守在工地上。哈南村人没有责备朱成元,而是用朱成元的事迹来教育子女。

哈南村人认为要做到忠,关键在于自律;要做到自律,就必须注重道德的教育和传承。哈南村人用各种民俗活动来营造培育家国情怀的气氛,通过民俗活动和家庭教育,将忠于国家、忠于事业的精神植根在每个村民心中。

三、前赴后继传忠勇

娘子关位于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东北的绵山山麓,有万里长城第九关之称。当地传说称娘子关唐朝以前名“苇泽关”,李渊在太原起兵反抗隋朝,命其女平阳公主镇守此处。平阳公主所率军队被称为“娘子军”,且在此处击败前来侵犯的敌军,所以后人称此关为“娘子关”。因其地势险要,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当地百姓在历代战乱的熏陶下,形成了代代相传的忠勇精神。

1900年8月八国联军占领北京,联军统帅瓦德西痛恨慈禧,认为慈禧纵容义和团杀害了德国公使冯·克特勒男爵,发誓要打到西安,活捉慈禧。慈禧命令刘光才搜集京津地区的残兵,不惜一切代价守住娘子关。刘光才率领8700余名残兵沿娘子关布防,而当时娘子关的百姓和周边百姓自发成立了一支810余人的义勇团,并购置了三四十匹战马,训练成军,平时起着保一方百姓安宁的作用。在得知八国联军攻下保定、正定,西侵娘子关后,义勇团立即遵从刘光才的军事部署,配合他的军队对八国联军作战。义勇团发挥熟悉地形的优势,采取正面防守和夜袭、偷袭相结合的战术,在法军对娘子关发动第一次进攻时,就击毙了百余名法军。在整条防线上,法军对娘子关发动了13次疯狂进攻。据险防守的清军在当地百姓的配合与支持下,顽强作战,誓死不退。到10月底,法军扔下千余具尸体狼狈退出娘子关战场。随后而来的德军面对法军的失败,仍决定继续进攻娘子关。从11月到次年3月德军一共对娘子关战线发动了33次集团冲锋,德军阵亡千余人,伤两千余人。在这场战役中,娘子关的义勇团始终是战场上的健儿,娘子关的百姓自始至终担负起后勤保障的重任,枪林弹雨中娘子关人显示了他们的忠勇。义勇团与八国联军鏖战,其忠勇毋庸待言;娘子关的妇孺老弱均竭尽其能保障清军及义勇团的后勤。当慈禧带着她的小朝廷西逃,国家的命运就被娘子关的百姓和8700余名清兵托在手中了。娘子关抗击八国联军的战绩在清末历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虎门之战,英军以远少于清军的人数击败了清军,关天培战死;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八里桥战役中,蒙古铁骑又被远少于其兵力的英法联军击败。娘子关抗击八国联军是以少胜多的战例,也是以弱胜强的战例。

娘子关人的忠勇之风在抗日战争中被继承下来了。1940年8月,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第一阶段作战,目的是破坏正太铁路,重点破坏娘子关、平定段,切断日军补给线。战争打响后,担任娘子关主攻任务的是晋察冀军区第五团,为牵制增援的日军,第五团一营一连担负起阻击任务,全连145人最后只剩17人。参加这次战斗的娘子关人有3位战士和5位支前民兵壮烈牺牲。民兵高鸿福牺牲时,年仅18岁。高鸿福的母亲深明大义,在儿子牺牲后,强忍丧子之痛,主动要求给前线的八路军送饭,即使在送饭途中遭遇敌机轰炸,也毫不退缩。娘子关人亘古不变的豪情,通过其忠勇之风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和平的岁月里,娘子关人精神未变,家风未改,不同的是为忠勇家风注入了时代赋予的内涵。忠是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事业,勇是勇于认责、勇于担当、勇于奉献。忠勇于人,忠勇于事,娘子关人用战胜穷山恶水的实践,书写着忠勇家风在新时代的画卷。

1971年,娘子关人决定在承天寨的山崖上修渠引水,改变因太行山阻隔“十年九旱”的贫穷面貌。17个16岁到21岁之间的女孩子组成了娘子军民兵班参加修渠工程,由康继红任班长。修渠先修路,在悬崖峭壁上打眼、放炮、开山,娘子军民兵班的女兵像男子汉一样掌钎打锤,手掌被磨破,她们包上手绢继续干活。骄阳似火的七、八月天,娘子军民兵班每天早上4点半上山,晚上8点半下山回家。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她们终于完成了一条长1800米的便道。开挖涵洞需要精准爆破,娘子军民兵班的成员从山顶上用绳索捆住人的身体,将其放到距离地面150米的工作点凿洞。这项工作既需要胆量,也需要技巧。娘子军民兵班的成员丝毫没有畏惧,也没有退缩。四个月后,仅仅依靠简陋原始的工具,娘子关人在距离地面150米的悬崖峭壁上,修出了长达2500米的向阳渠。修渠引水工程的完成,使娘子关前野照坡的旱地变为水田。以向阳渠的修建为起点,娘子关人以忠于事业为精神支柱,以勇于奉献为力量来源,兴建了一处又一处的水渠。今天的娘子关宛如江南水乡,人在水边走,房在水上建,潺潺流水如清泉、如溪流,滋润着土地,滋润着禾苗,滋润着娘子关人美好的梦境。

面对自然灾害,娘子关人以其忠勇之风汇集力量、凝聚民心。忠于人民,使娘子关人担起了抗灾减灾重任。绵河水位突然上涨时,不顾家中房屋倒塌、粮食被淹的杨文保依然坚守堤坝。当听到有人落入洪水后发出的惊叫时,冒着倾盆大雨和隆隆雷声,杨文保等人在茫茫夜色中顺流追逐,终于救得落水人。灾难无情人有情,娘子关人救人于危难是家国情怀的升华。2008年的“5·12”汶川特大地震后,杨文保得知四川灾区的孩子缺少桌椅板凳,毅然决然地拿出自己20多万元的积蓄,换成了800套课桌椅和灾区急需的物资,和同乡一起雇了4辆本地大货车用了四天四夜,第一时间抵达汶川。他和同乡的行为感动了货车司机,货车司机免收了运费。娘子关人用奉献精神,改变了自己家乡的穷山恶水,抵御了自然灾害,也用奉献精神去帮助在危难中的同胞。他们的行为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和平年代的忠勇家风。

四、坚守尽显家国情

江孜隶属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地处西藏南部,位于日喀则市东部、年楚河上游。江孜,藏语意为“王城之顶”。在海拔4000余米的高原上,江孜人坚守着这片圣洁的土地,坚守着这片土地上孕育的文化,坚守着用崇敬与热爱培育出来的道德规则。像高原雪水融入年楚河一样,江孜人每个姓氏、每个家族都恪守着坚守的家风,集小家为大家。

江孜人坚守着对祖国的忠诚,对家乡的热爱。1903年荣赫鹏率领近万人的英国武装使团从印度、经锡金(现印度锡金邦)由亚东入侵西藏。凭着洋枪、洋炮等先进武器,英军在1904年进攻江孜。江孜境内16岁至60岁的男丁都参加了抗英斗争。士兵、平民和僧侣组成的守卫部队在宗山筑起防御工事,用土炮、土弓箭、土枪、乌朵、刀剑和梭镖与入侵者浴血苦战。1904年5月上旬的一个晚上,千余军民偷袭英军兵营,几乎把以荣赫鹏为首的窃据江孜的英军全部消灭。6月,英军派来了援军,7月5日,英军用大炮猛轰宗山,弹尽粮绝的守军抱着“纵然男尽女绝,誓不与侵略者共天下”的信念,在最后关头以石头作为武器,居高临下,拼死抵抗,坚持了3天3夜。当英军占领宗山,最后100多位活着的守军没一个投降,都跳崖殉国。保卫江孜的英雄们用生命书写着对祖国的忠诚。这种忠诚融入子孙后代新的家风中,并被子孙后代坚守。

子孙后代的坚守还表现在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江孜人用一种近乎固执的态度维护着江孜的生态。护林人丹增平措每天早上都会准时来到镇边不远的那片古树林,他要看看有没有被意外闯入的动物破坏的树木。如果有牲畜损坏了树木,不分树大树小,牲畜主人都会受到处罚。这样的规定是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既是村规民约,也是家风。因为地处高原,生态环境脆弱,风沙经常肆虐,树林是江孜人生存依赖的天然屏障。一代又一代的江孜人受着古树的庇荫,古树也受到江孜人的保护。近年来,江孜人家家户户在房前屋后种植了沙棘树苗,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经济收益,也是在坚守自己对大自然的责任。当种植的树苗形成了树林,每家每户的院落都会对树林造成损害。聪明的江孜人将对家乡的热爱,对环境的保护落实到自己的行为中。搬家,给树木让路,这是2007年江孜人作出的重要的决定。古树是从祖先那里继承下来的遗产,树苗是自己给后人留下的财富。正是一代代江孜人的坚守,守卫了这块高原宝地的生态环境。2015年夏天,百年一遇的旱灾降临,无奈的江孜人只能赶着马车到数十公里外背水。人要喝水,庄稼要浇水,牲畜要饮水……要用水的地方太多了。可江孜人看到因缺水逐渐干枯的树木时,立刻做出了这样的选择——宁可牺牲一年的收成,也不能干死树林。丹增平措说:“人可以找别的食物,但树木不一样。饮用水可以节省着用,农田灌溉可以暂缓,给树的水不能少。”这一年江孜1806亩土地,只有800亩有收成。江孜人坚守着对生态环境的那份责任,庄稼没了可以来年再种,但树死了就是几十年都无法弥补。这份坚守保护的不仅仅是树木,更是被家国情怀浸透的这方热土。

家国情怀产生于爱,由对亲人的爱、对故土的爱、扩展到对祖国的爱、对生活的爱。这种炽热的情感通过不同的行为方式表现出来,已经渗透进江孜人的血液中。江孜人爱故土、爱祖国、爱生活,主动承担起传承历史凝结在故土上的文化的责任。

在江孜的寺院里,有许多精美绝伦的唐卡和壁画。唐卡是西藏特有的艺术瑰宝,千百年来藏人将自己的宗教情怀寄托于此。1904年英军的入侵,破坏了大量的壁画,掠夺了大量的唐卡。江孜的唐卡画师们多年来用手中的画笔,修复着这段饱经创伤的历史。加百多吉是齐吾岗画派的第十代传人,也是家族中从事唐卡绘画的第七代人,他认为唐卡不是个人的事,是整个民族的文化,自己作为画派的传人,家族的传人,负有将唐卡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的责任。在他和其他画师们的心中,每一次落笔都是对古老文化最好的传承与坚守;对膜拜者而言,每一次仰视都是在追怀历史,都是在用民族文化滋养灵魂。

江孜人对文化的坚守可以通过一种普通的工艺品和生活用品——卡垫,充分地表现出来。和机械化生产相比,传统的卡垫生产产量低,经济效益不佳。当机器制造的卡垫以花色多、价格低廉抢占了市场,江孜的卡垫生产者纷纷转行,江孜地毯厂甚至用滞销的卡垫冲抵工人工资。厂长边多拒绝了机械化生产的建议,他认为机械化生产会让传统手工艺消亡,如果不传承手工工艺,江孜卡垫就没有了灵魂,就不再是文化的载体。守着这份初心,江孜人也在寻找着改变。他们丰富了卡垫的图案与色彩,尽可能满足人们多样化的审美需求。在江孜人的努力下,这种保留了80%传统工艺的新式卡垫依托着悠久的历史和精细的做工,再次打开了江孜卡垫的销路,也吸引了江孜更多的年轻人来继承这一手工技艺。这门古老的手工技艺,在江孜人的执着坚守下,焕发出新的青春。江孜人把坚守家乡文化的精神编织进了卡垫,并把坚守文化摆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他们认为故土家园不仅给他们提供了生活所需的物质、环境,也孕育了独特的文化。与物质环境相比,独特的文化氛围是故土家园的根脉,也是他们要用毕生心血坚守的宝贵财富。基于此,江孜的氆氇、藏装,乃至生活、生产民俗都成为江孜人呈现给旅游者最为动情的景观。

1904年的抗英斗争使江孜赢得了“英雄城”的美名,今天江孜人对环境的保护,对文化的坚守更显现出家国情怀的深厚。

第二章 恩深难酬愧人子

——孝顺为先的行为规范

百姓家风第二章恩深难酬愧人子——孝顺为先的行为规范与袁枚、赵翼并称“江右三大家”的蒋士铨,在《岁暮到家》的诗中写了久别归家后与母亲重逢的情形:母亲感觉儿子清瘦了,频频询问儿子在外的辛苦,而诗人“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通过到家那一刻母子间情感的交流,既刻画了母亲的慈爱,也通过一个“愧”写明了儿子的孝顺。“上慈下孝”是中国古代家庭努力营造的氛围,“孝”则是中国最基本的道德标准之一。在朝廷,求忠臣于孝子之门,“孝”是人才的衡量标准和选拔条件;在民间,百善孝为先,“孝”是善中之善,在道德评价中具有一票否决权。

元代产生了《全相二十四孝诗选集》这本宣扬孝道的书,毋庸讳言该书中有“老莱娱亲”这种以不情为伦纪的例子,也有“郭巨埋儿”这种让人反感的例子。尽管有这些糟粕存在,该书中宣扬的孝在今天依然被社会提倡。俗话说“羊羔跪乳,乌鸦反哺”,在中国人眼里,不孝之人不如禽兽,所以在族谱和家规家训中,孝都被放在显著的地方,并在乡村城镇起到维护风化道德、教育后人的作用。

一、孝慰亲老民风淳

安徽黄山市黟县屏山村依山而建,吉阳溪逶迤蜿蜒,穿村而过。百十栋明清古建筑沿溪而建,舒氏族人在这里聚族而居。几百年来,“老对少以教,少对老以孝”的家风熏沐着这方水土,化育着舒氏子孙。

由于注重教育,北宋以来,屏山村有11人考中进士,29人成为举人。屏山村有一座祠堂上挂着“世科甲第”的匾额,这块匾额记载了一个家庭“一门四进士”的荣耀。从北宋熙宁到宣和50余年间,这个家庭有兄弟三人先后考中进士,接着又有一个后辈在宣和年间考中进士。其后代为纪念先辈之辉煌,在祠堂挂起了“世科甲第”的牌匾。

在屏山村,曾有一座跨街的“孝字牌坊”(今已被拆除),这座牌坊是明代嘉靖皇帝为了表彰舒氏孝子舒善天下旨兴建的。舒善天高中探花,不去当官,甘愿放弃功名利禄,在家中奉养年迈多病的母亲。至今舒氏后人从“孝字牌坊”里的柱基中间走过,仍会感受到“前传后教,示人以孝”的教诲。

在商业大潮的冲击下,舒氏后人依然恪守着家风中的孝道传承。舒志新二十年前在上海餐厅做厨师,在32岁时放弃了大城市的生活和较为丰厚的收入,回到家乡创业。他是家中独子,将奉养父母作为自己的责任。凭着自家拥有的五亩茶园,他种茶、做茶,并在祖居“有庆堂”开起了茶馆。“有庆堂”取义于“积善人家有余庆”。“有庆堂”继承了推崇孝道、以善待人的家风,借着屏山村古朴的民居、秀美的风景,慕名而来的游客接踵而至。“有庆堂”作为屏山村保存最好的古民居之一,成为不少美术学生的写生对象。饮屏山茶,画古民居,这些学习美术的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了诗情画意。舒志新则在这亲近自然、贴近亲人的生活中,让父母感受到醇厚的孝养之情。难能可贵的是,舒志新及妻子给传统的孝道增添了时代赋予的新内容。在母亲做60大寿之前,舒志新及妻子送了一份大礼给父母亲,这份大礼是请父母到北京旅游。舒志新的母亲一辈子省吃俭用,舍不得花钱外出旅游,舒志新的妻子主动拿出钱来请公婆出去看看首都。这不仅显示了新时代的婆媳关系,也表现出孝顺的后辈在用实际行动改变着老人的消费观念。为了给母亲做寿,舒志新的姐姐按照传统给母亲订制了寿糕。按传统习俗,父母的寿糕应该是由女儿亲手制作,今天生活的忙碌在改变着这一习俗,但儿女们的孝心却辈辈流传。屏山村老人的寿宴不追求菜肴的奢华,寿宴好坏的评判标准是孝心够不够,具体表现为子女的心诚不诚、对长辈的祝福是不是出自真心。

舒志新姐弟不过是屏山村普通的孝顺后辈,在屏山村有不少青中年借助发展乡村旅游的机会,回到家乡,既为家乡的建设增砖添瓦,也为慰藉亲老情怀创造更多的机会。今天在屏山舒氏家族没有独居的老人,每到傍晚时分,总可以看到老人们或有子女的陪伴,或与乡邻谈笑聊天。他们在享受着天伦之乐,也享受着环境之美。今天屏山村70岁以上的老人有100多位,80岁以上的老人有20多位。“老有所养”在屏山村是与“老有所用”“老有所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上有老,下有小”是一种欢乐,也是一种责任。“上有老”应该养其身,乐其心,“下有小”应该导其途,教其能。要做到使长辈心情愉快最重要的是后人要能立身,要能奋发图强,努力地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前传后教,就这样通过中间的一代,沟通了老小两代,使家风能够传承。

舒氏以孝为基的家风,使后辈既能凭孝进贤,也能移孝作忠。古人往矣!仅就屏山舒氏近代而言,就有不少列入士林、为人钦仰的贤达学者。民国年间曾任九江军政府财政部长的舒先庚,将自己经商所赚的钱捐献给革命;现代语言学家舒耀宗在20世纪20年代开始研究安徽黟县方言,他与刘半农等人合著之书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哲学家舒炜光,其著作《达尔文学说与哲学》以深刻的思想、精练的语言在国内产生较大影响,1983年被国家学位委员会聘请为全国第一位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哲学)博士生导师。“人民艺术家”舒绣文在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中成功地塑造了“抗战夫人”王丽珍的艺术形象。舒绣文只在屏山村度过了短短六年,屏山舒氏的孝文化却为她走向社会、追求艺术扎下了根基。她的儿子舒兆元从小生活在北京,几十年来他常常回到母亲的故乡,收拾母亲的故居,祭奠先人。在母亲99岁冥诞时,舒兆元遵从母亲遗愿,将母亲的部分骨灰和一些遗物带回了故乡。叶落归根,舒兆元在用孝告慰母亲、告慰先人。

在屏山村,孝不需要刻意说教,一代又一代的屏山舒氏身体力行做出了榜样,后辈看在眼里,铭刻在心里。

二、尊老侍亲孝添寿

在湘西的大山深处,有这样一座奇特的小山村。说村里奇特不是因为该村保存有54栋明清古建筑,也不是该村103户村民都姓康,奇特的是在这个山村70岁以上的人才被称作老人。尽管村里人数不多,但按照该村的规矩,称得上老人的人数不少,103岁有1人,90岁以上的有18人,70岁至90岁的有60余人。当地高寿者多,除有林木茂密、空气清新、水质清纯、食物天然无污染的生态环境外,村中“孝为先,礼为重”的族规家风让老人们生活在子孙的奉养和陪伴之中。子孙们用爱戴之心、尊敬之情,造就暮年的老人们怡然自得的心态,“乐而忘忧,不觉老之将至也”。

这个村就是湖南省湘西自治州泸溪县岩门村,岩门村建村的初衷就是孝。据《康氏族谱》记载,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康氏从江西万安县迁至湖南省辰溪县,后又迁至泸溪县浦市镇康家垅。明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康氏五兄弟分家。分家时,长子康廉将康家垅的家业让给了四个弟弟,他要的是对父母双亲的奉养机会。因父母不愿意继续住在康家垅,康廉聘请了一位风水先生,用船载着父母和风水先生,从浦市镇旁边的小溪沿溪而上,找寻父母中意的居住地。当见到两岸古树参天、浓荫蔽日的岩门村时,猿鸣鸟啼仿佛在挽留沿溪而上的舟船。康廉的父母看到一湾清溪曲折蜿蜒,像玉龙直奔沅江,善于逢迎的风水先生见康廉的父母钟情于此,遂大呼“真是一个风水宝地”。于是康廉带着父母舍舟登岸,在岩门村建起了新家,就这样康廉成为岩门村康氏的落担始祖。为了让岩门村的康氏分支烟火相续、血脉绵延、子孙昌盛,康廉立下了以孝立命安身、维系家族兴旺的家规。由于康廉以自身的孝行诠释了家规,绝大多数后代师法康廉的孝行。数百年来康氏子孙生生不息,孝道承继有后。

在岩门村,几岁的孩子都会背诵:“言百善,孝为先。昔先祖,康志仁,闻母疾,辞官回。古稀年,路蹒跚,母过溪,子背起。子孙孝,美名传。”这首简洁、朴实的叙事歌谣讲述了清乾隆年间中举为官的康志仁的孝行,他在母亲双目失明后,辞官还乡,四十年如一日地侍奉母亲。村中溪水上只有一座有桥墩无桥面的跳岩桥,康志仁的母亲要回娘家,就必须要过这条小溪,康志仁怕母亲受到颠簸,无论严冬酷暑,每次都背着母亲涉水过溪。康志仁的孝行被岩门村村民们仿效,也激励着他的两个在外为官的弟弟。两个弟弟觉得奉养母亲的事大哥做了,自己就要为乡民们做点善事,也是为母亲积德。大弟弟出资修了一座长30米、宽2米的木桥,使村民们不再跳岩过溪。小弟弟就在村旁溪边修起了码头,让村民们能方便地利用溪水洗衣、洗菜。

孝顺者在岩门村被赞扬,忤逆者则往往被侧目视、千夫指。清康熙年间的康生其自幼娇生惯养,养成了暴躁、随心所欲、只知有己不知有人的性格。他成年后不务正业,经常打骂母亲。康氏族人在多次训诫无果后,将康生其押到祠堂内,按照族规家法处置后,赶出了岩门村,康氏族人轮流供养康生其的母亲。康生其的母亲去世后,族人在村外盖了间房子,允许康生其住在房中反省自己的不孝行径。康生其省悟后,自觉无脸见人,就在小屋中诵经念佛,借此忏悔自己的罪过,并为逝去的母亲祈福。康生其死后,小屋被命名为“和尚园”,成为警示后代的地方。

岩门村有一个产生于明初、沿袭至今的独特习俗——过六月年。六月年是祭祀节日,每年小暑后的第一个巳日为开祭日,这一天外出的康氏族人都要赶回家来参拜白帝天王,与父母团聚。相传白帝天王是三兄弟,这三兄弟为朝廷出征立功回朝后,得知母亲重病在身,在得到皇帝回乡探望的允许后,他们日夜兼程回乡。走到泸溪县浦市镇时,兄弟三人已疲惫不堪并染上了疟疾,为了赶在母亲离世前到家,三人无暇治病,终于见到了母亲最后一面。三兄弟去世后,当地人感念三兄弟千里探母的故事,为他们建造了“三侯庙”,并在每年6月进行祭祀。六月年最主要的祭祀活动就是感念三兄弟的孝行。祭祀结束后,村里要以户为单位分猪肉,最嫩的里脊肉照规矩要送给村里年龄最大的人。每年过六月年,岩门村村民都要请辰溪高腔戏班来演唱目连戏。目连戏是辰溪高腔的“母戏”,取材于佛经中《目连救母》的故事,从元末一直传承至今。剧中宣扬的就是孝,岩门村村民在娱乐中将孝作为寓教于乐的教材。

岩门村现在最年长的是生于1911年的抗战老兵康启唤。康启唤目前由他的小儿媳妇李成香侍奉养老。十多年前,康启唤的小儿子因病逝世,守寡的李成香担负起了家庭重担。以每天做饭而言,康启唤牙口不好,要吃软糯的;小孙子还是婴儿,饮食有特殊要求。李成香每餐要做出三种不同的饭,而且家中的田地还得由她耕作。所有的辛苦劳累李成香都无怨无悔地承担起来,为了让康启唤生活得更舒适,李成香没有将老人托付给丈夫的哥哥们,她的孝行感动了很多人,她的儿媳妇李清平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将她作为自己心中的楷模。

岩门村康氏将家族文化定位于“精忠纯孝”,孝是康氏家族的道德追求,是康氏家族的价值标准。《康氏家规十二则》中第一则是“人伦有五,忠孝为先”,《康氏家训八条》第一条是孝训:“子当孝,孝无圣凡性相同,大舜耕田杨侧陋,王祥卧冰感天公。敬父母,敬祖宗,家道自兴隆。”以孝为基来规范族人的行为,是岩门村人崇道德、厚风俗的有力措施。

三、永言孝思常敬老

时节是富春江南岸桐庐县荻浦村独有的节日,这个节日为期3天,从农历10月21日持续到23日,是该村最重要的节日。别的节日如春节、端午、中秋等都是各家过各家的,最多也就是家庭间相互串串门、相互拜拜节。在时节里,全村老小齐聚一处,共同过节。古代这个节日是在秋收之后,人们感谢天神、地神、社神一年的恩宠,庆祝丰收,并祈求来年更胜今年。由于荻浦村人遵从祖训,将“永言孝思,终身行孝”作为金科玉律。申屠氏《家箴八则》首位的“孝字箴”中更是直接指明“敬父母犹如敬天地”,于是时节又成为“敬老节”,时节3天的活动都围绕敬老展开。“敬老节”仪式感极强,合族聚集祠堂祭奠祖先,并由年长者诵读家规家训,然后在祠堂里大摆宴席,宴请村中70岁以上的老人。这就拉开了时节的序幕,在3天的节日里,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依次有序地展开。在喜庆的气氛中不少村民抓住这节日中的闲暇,为父母长辈做寿。荻浦村做寿讲究热闹,希望有人不请自到,为做寿者添寿贺喜。

荻浦村这一独特习俗要追溯到明代中期,申屠氏族人充分发挥当地水源丰富的优势,依水源建造纸作坊,生产草纸,走上了手工业制作和经商致富之路。据《申屠氏宗谱》记载,到清朝道光年间,荻浦村造纸业兴盛异常,“农隙则造纸者十居八九,夜以继日,灯火莹上,无间寒暑”。天道酬勤,申屠氏族人用勤劳奠定了致富之基。“勤俭传家”的家训让他们用“俭”来积累“勤”创造的财富,用“饮水思源,不忘根本”的孝道传承来规范族人的行为。

以造纸致富的培佑公在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建起了佑承堂,将“勤俭传家,孝悌立家”作为堂训,并将8间房用楼梯廊道串在一起,为3个儿子10多口人的大家庭的和睦相处创造条件,以便时常往来,互相进行道德上的督促。

要做到“孝”就需要不忘根本,申屠氏族人理清了本家族最早定居于荻浦村的祖先申屠理的经历。荻浦村原名范家村,主要饮水井是“范家井”。宋室南渡时,申屠氏先祖申屠理入赘范家。范家亲族对申屠理十分宽厚,加之申屠理为人忠厚勤劳,申屠氏逐渐兴旺发达。富起来的申屠理感念范家的恩情,将范家井视为父母井。随着申屠家族的蓬勃发展,到清代时,以范家井为中心,村中修建了大小宅院200余处。申屠家族认为家族兴旺的根本是范家的收留,家族兴旺的动力是自家的勤恳,家族富裕是由于节俭,子孙昌盛、家族和谐则是辈辈后人终身行孝造就。在道德规范上申屠家族不自标孤高,而是脚踏实地地从中国传统的人伦着手,以人伦关系的规范来做到亲睦宗族、和谐乡邻。

荻浦村现有居民2500余人,五分之四是申屠氏族人。由于申屠氏家族以孝道为传承,敬老成风尚,其他姓氏共同维护了这一风尚。在申屠家族中,有两位受到特殊重视的孝道人物,一位是明朝的申屠妙玉,另一位是清朝乾隆年间的申屠开基。

申屠妙玉是保庆堂旁的申屠人家的大脚女儿,15岁嫁入姚家,34岁开始守寡,因婆家贫寒,无奈投奔了娘家,在娘家人的照顾下,生下了遗腹子姚夔。姚夔在舅父们的精心抚养和教导下,受到了良好的教育,通过科考最后官至吏部尚书,为官期间,一直尽忠职守。为报答母族的养育之恩,在母亲的支持下,姚夔用自己的俸禄重修申屠氏族的宗庙,并在中厅搭了一座戏台,作为舅舅的寿礼。忠于国家、不谋私利是“大孝”;以自己的俸禄来报答母族是“小孝”。姚夔做到了两孝俱全,“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他的母亲申屠妙玉将戏台取名“保庆堂”,后人将申屠妙玉的大脚鞋供在保庆堂内。申屠氏的女儿出嫁都要到保庆堂来拜一拜申屠妙玉,穿一穿大脚鞋,以勉励自己到婆家后勤俭持家,孝顺公婆。申屠妙玉的行为为后人做出了榜样。如今的申屠氏后人仍秉承祖训,申屠芳就是其中之一。她放弃外地的工作,回到村中照顾公婆,给孝顺增添了新的内容。她不仅在生活上悉心照料公婆,更在精神上给老人以抚慰,同时帮助做文物保护工作的公公搜集老农具、老物件,建立起荻浦村的乡村博物馆。凡是村中的独居老人,申屠芳都予以关心和照顾。申屠芳的孝举影响了村中其他的晚辈,为了让村中老人能安度晚年,年轻人们纷纷回乡盖房陪伴老人。

申屠开基是申屠氏族中公认的孝义典范,家谱中记载了申屠开基奉养父母的孝行。他为父母“冬暖被,夏驱蚊”。当父亲重病,他行走百余里山路求医问药。当父亲患疽,医生认为无药可治,他以口吮之,将脓血一一舔尽,最终治好了父亲的病。申屠开基的孝行打动了乾隆皇帝,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朝廷批准荻浦村修建一座三间四柱五楼式的高规格牌坊来表彰申屠开基的孝举。这座牌坊和申屠开基的故居兰桂堂成为荻浦村人的孝道之源。两百多年来,牌坊和故居一直被后人维护。尤其是申屠开基的八世孙申屠德福看见兰桂堂年久失修,忧患成疾,甚至饮食都需要插管。他的儿子申屠忠君得知父亲患病之由,从北京赶回家乡,在照料父亲之余,开始了长达六年的兰桂堂修复工作。为修复堂中的木雕,他先一块一块拍照,然后根据照片进行修复。一座家庭旧居的修复,其工艺要求之严格,完全比得上国家文物修复。目睹儿子的孝举,重病缠身的申屠德福竟然能够自行进食,且经常面带笑容。在“敬老节”的时候,兰桂堂要悬挂申屠开基的画像和“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的对联。今天兰桂堂也成为村中孝文化的教育基地,孝道文化的传承已蔚然成风。

四、人品高下在孝敬

四川省绵竹县孝德镇年画村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是凭借年画绘制工艺传承千年的古老村庄。北宋庆历年间,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使整版雕刻印制年画的技术得到发展,出现了套版雕版术,新的技术孕育出中国四大年画制作基地: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杨家埠、江苏桃花坞与四川绵竹年画村。年画村木板年画的制作技术起于宋,兴于明代,盛于清代,迄今已传承千年,并被时代赋予新的审美内容。年画村“日行孝敬,德行天下”的孝亲敬老品德也传承千年,在新的历史时期,孝亲敬老有着更为深远的内涵。

在年画村,孝道是衡量人品的最高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孝道的内容随时代的变迁有所不同,但孝道即为对老年人的物质奉养和精神慰藉,始终未变。而且人们在评价个人时,排在第一位的标准就是“是否行孝”。清代嘉庆年间,一位读书人李藩就因为至性行孝,生受褒奖,殁得钦仰。李藩是年画村人,中举后在乾隆癸酉年(公元1753年)被选为贡生,在异地任教职训导,因父亲身患重病,李藩辞官回家照料父亲。除侍奉汤药、照料衣食外,冬天他每晚都亲自为父亲捂暖和被子,再安置父亲上床入睡;夏天他要先把蚊子从帐子里赶干净,才请父亲上床,直到父亲睡安稳,他才离开。父亲病逝后,李藩依照古礼守孝三年,早晚到墓前上香、上供,真正做到了“事死如事生”。他的举动获得乡邻们的嘉许,地方官听说后将他的孝行奏报给嘉庆皇帝。嘉庆皇帝认为以李藩之孝行,可以教化地方、敦睦乡邻,下旨赐给李藩家乡一对石桅杆,以示朝廷尊崇孝道、嘉勉孝行之意。至今石桅杆仅存一根,桅杆上镌刻着“大清嘉庆丁丑年仲秋月廿二日吉旦”,村民们每逢从石桅杆下过,都会在心中重温李藩行孝之事,并以李藩的故事来教育后人。石桅杆已成为村口一景,也是孝道的标杆。

年画村有一个重要的节日,在农历8月28日,村民们会自发地聚集到姜孝祠进行祭拜。姜孝祠供奉着东汉孝子姜诗、姜诗的妻子庞三春、姜诗的儿子姜安安,被称为“一门三孝”。中国广为流传的《二十四孝》中记载着姜氏尽孝的事迹。姜诗的母亲患眼疾,在当地无法医治,姜诗就背着母亲四处求医治疗。姜诗的妻子庞三春被人诬陷,眼睛失明的婆婆听信诬陷之言,将庞三春赶出家门。庞三春理解并原谅了婆婆,依然每天做鱼汤来孝敬婆婆。姜安安为了让母亲免于饥饿,每天都从自己的口粮中省一把米,攒满一袋子后就给母亲送去。在很多剧种中都有“安安送米”这出戏,并且久唱不衰。姜氏“一门三孝”的事迹在年画村不仅是长辈教训晚辈的教材,也是每个人学习基本道德的起点。

迄今为止,年画村上至年过七旬的老人,下至垂髫孺子,都是姜孝祠虔诚的香客。年近五旬的徐世兰是将孝德风尚植于内心的虔诚香客之一,因丈夫常年在外打工,繁忙的农活、琐碎的家务、对孩子的抚育,加上照顾老人的重任,都被她一人承担。公公偏瘫行动不便,生活不能自理;婆婆患有风湿,不仅不能承担家务劳动,还经常因疼痛而焦躁烦恼。十多年来,徐世兰从未因自己的辛劳而埋怨什么,公公大小便失禁,她每天为公公换四五次干净的衣服,使公公不生褥疮。婆婆因风湿疼痛,徐世兰总是利用闲暇为婆婆按摩,来减轻婆婆的痛苦。在言语上,她和老人从未发生过争执,总是和颜悦色、轻言细语。有时候徐世兰累得脚软腰硬、头晕眼花,她依然咬牙坚持着照顾公婆,她做到了凭自己的良心来孝敬老人。尤为难得的是,徐世兰的丈夫并非是老人的亲生儿子,但她仍选择与病重的公公婆婆生活在一起,为这无法自理的二老撑起了一片天,给了他们暮年的安慰。“檐前滴水无差错,孝子生孙定必贤”这句劝孝的老话已成为年画村许多青年人尽孝的动力。

年画村一千多户家庭,王、殷、徐、陈是主要姓氏,这些姓氏的族人有的在这里落户早,有的落户晚。如王氏是清咸丰年间从西安迁居于此,尽管居民来自四面八方,姓氏也非一统,却共同信奉着这样一句道德箴言:“人生百行孝为先,父母深恩大于天。”当孝上升到道德的高度时,人们不仅受到社会的约束,并能用孝来自律,因此年画村的家庭中没有出现因为赡养老人而产生的纠纷。赡养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年画村倡导的孝还包括接受父母的教诲。古训云:“父母所为,恭顺不逆。”就是要求人们恭敬地去完成父母对自己的要求。

陈兴才是绵竹年画的南派传人,其二子陈云禄起初对年画制作毫无兴趣。在父亲的劝说下,他走上了学习制作年画的道路。一方面他要克服年少好动、坐不住的习惯,另一方面他要接受父亲近乎苛刻的严厉教导。每道工序父亲只教一遍,他在学时一点也不敢分心。父亲要求他每天必须完成一百张年画的着色,不合格的不能超过三张,他每天练得手连筷子都握不住。“父母命,行勿懒”,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陈云禄成为南派年画的继承人,并在内容和形式上均有创新。除专业上的进步外,陈云禄在学习上能做到“父母命,行勿懒”也是一种孝顺。

在年画村,正月初九是“孝亲节”,子女们要给父母买一双“孝亲鞋”,并亲手为老人穿上,祝愿老人平平安安、舒心满意地走过一年又一年。绵竹农谚中说“要长寿,吃羊肉;要健康,喝羊汤”,冬至节熬的羊汤被称为“福寿汤”。每逢冬至,年画村的村民们都会很早起来为父母精心熬制一锅“福寿汤”。“福寿汤”的习俗已延续了数百年,还将继续延续下去。正如村中人们继承的“崇孝养”,不仅被后代继承,还将发扬光大。

第三章 礼让为先非我弱

——谦恭有序的待人之道

百姓家风第三章礼让为先非我弱——谦恭有序的待人之道《论语》中有“礼之用,和为贵”的先贤训诲,《弟子规》中有“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长者立,幼勿坐”的规诫。先贤训诲指明了礼的核心和遵礼后能达到的目的,规诫则针对饮、食、坐、走等不同场合和不同年龄段提出了守礼的具体表现。在中国,即使是寒门小户也非常注重以礼待人。“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历史上有统治者将刑与礼作为治理社会不同人群的工具。实际上,无论是对于大夫还是庶人,礼都是在潜移默化地发挥着作用。礼从和谐社会关系、遵守共同规则、建立道德秩序诸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社会不同阶层通过共同的礼仪交往。同时,大家也用共同的礼来评价个人道德的优劣。

一、礼和四姓古村昌

始建于宋室南渡,西山岛腹地的明月湾村历千年从未发生争斗,淳朴的民风、和睦的乡邻与36000顷太湖碧波辉然相映,让人远眺生游览之意,近观留依恋之情。

靖康年间,邓、秦、黄、吴4个家族的先祖为避黄河流域的战乱随宋高宗南渡,他们携家带口来到了湖山阻隔、兵火罕及的岛上居住。4个家族的先祖都具有洞见世情、深谙人心的战乱经历,为使不同姓的移民们能消除地域的差别、习俗的差异,能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和睦地共处一村,他们共同制定了以礼相处、人和高于一切的村规民约。在以“和为贵”作为评价标准的明月湾村,无争是一种社会状态,更是一种居民心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既缩小了分歧,也化解了矛盾,为无争创造了条件。正因如此,一千多年来明月湾村无争斗、无诉讼。这与该村所处的相对封闭的环境有关,在村中生活的4姓村民继承先祖遗训,由尊礼守礼而至彬彬有礼,使该村出现了堪称示范文化的礼义文化。

在黄氏的祠堂大门上,横匾为“敬宗睦族”,其义为尊敬祖宗,使家族和睦。在祠堂里有这样一副教人做人的对联,上联为“心气和平事理通达”,下联为“德性坚定品节详明”。只有心平气和才能够做到通达事理,才能静下心来把事情做好。做人贵在坚持自己的品德,在人品和节操上既要注意大节,也要注重细节。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以此说明在战争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