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颇族(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1-16 12:29:26

点击下载

作者:黄豆

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景颇族

景颇族试读:

编委会名单

主编

王泉根

副主编

张海洋 郝尚勤

编委会成员(按姓氏音序排列)

丁娥(回族) 杜尔伯台(蒙古族)

郭宇波 黄燕(仡佬族)

李小冰 普驰达岭(彝族)

石国勇 田山川

王海燕(羌族) 王锋(白族)

王莉(满族) 王晓澄

韦平(壮族) 仙米西努(维吾尔族)

熊德鼎(普米族) 杨 华

张锦秀(土家族)

审稿专家(按姓氏音序排列)

金汝彬(回族) 宋全(蒙古族) 隋青(蒙古族)

王铁志(蒙古族) 张若璞(蒙古族)

序言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

中国人,谁不熟悉这首歌?中国人—无论你走到哪里,无论你年长年少,都会被这首旋律优美、热烈欢快的歌曲感动,都改变不了脉管中奔涌着的中国心。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通过识别并经中央政府确认的民族共有56个。由于汉族以外的55个民族相对汉族人口较少,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这55个少数民族是: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黎族、傈僳族、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东乡族、纳西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土族、达斡尔族、仫佬族、羌族、布朗族、撒拉族、毛南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普米族、塔吉克族、怒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鄂温克族、德昂族、保安族、裕固族、京族、塔塔尔族、独龙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门巴族、珞巴族、基诺族。

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有汉族居住。这种分布格局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间相互交往、流动而形成的。中国少数民族分布广泛,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少数民族居住,绝大部分县级行政区都有两个以上的民族居住。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宁夏、广西、西藏、云南、贵州、青海、四川、甘肃、辽宁、吉林、湖南、湖北、海南、台湾等省、自治区。中国民族成分最多的是云南省,有25个世居少数民族。

雄踞世界东方的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在历史长河中,中国56个民族由于政治、经济、地理环境、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的不同,因而既有同种同源同根同脉同习同缘的共性,又有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从而形成中华民族大家庭文化的丰富性与多样性。从内蒙古大草原蒙古族的“那达慕”赛马竞技,到云南西双版纳傣家山寨的泼水节;从世界屋脊传唱的古老神秘的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到漓江两岸刘三姐故乡的壮族对歌;从舞动在白山黑水间的朝鲜族长鼓舞,到响彻青海湖畔的土族“花儿”;从在绿得醉人的新疆吐鲁番葡萄沟翩翩起舞的维吾尔族舞蹈,到在如梦如画的大理白族自治州苍山洱海间飘荡的叮咚三弦??正是这色彩斑斓、风格各异的多民族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万千气象、万紫千红、万古长春的壮丽画卷。

为了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优秀传统,把丰富多彩、气象万千的中国56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一代代传承下去,构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特邀请有关民族文化学者与作家,一起为广大少年儿童编撰了这套“五六一文化工程—民族文化经典故事丛书”。

可以说,这套丛书是专为新世纪少年儿童量身定做的,一个民族一册,共56册。丛书以56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发展为主线,有机融汇各民族多姿多彩的故事艺术,图文并茂,生动形象,融思想性、故事性、知识性、可读性于一炉。除了纸媒图书外,又制作成CD和DVD光盘,力图用多媒体的形式,全方位展示56个民族历史文化的绚丽画卷与壮美史诗。这是献给伟大祖国母亲的礼物,献给亿万少年儿童的精神食粮。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本好书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好书大家读,读书长精神。“五六一文化工程”编委会

第一章 景颇族概况

在美丽神奇的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及周围地区,生活着一个民族,他们的祖先曾身着鸟的羽衣,模仿鸟的动作,为太阳而舞,他们就是景颇族。在景颇族的传说中,景颇人是太阳的子孙。

景颇族起源的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天上的太阳神有一对儿女,儿子叫宁贯知能,女儿叫木占威纯。他们是景颇族的始祖,有了他们才有了景颇族,正因为如此,景颇族也被称为太阳神的子孙。

宁贯知能和木占威纯先后生出了八个天鬼和一个象征“山官制度”的地鬼。按照山官制度的规矩,氏族内部的人们猎取到野兽和祭鬼杀牛时,都要向山官缴纳一条野兽腿或牛腿。

山官,景颇语叫“独龙”或“都瓦”,即主人的意思。最初的山官由有功绩和名望的“天鬼”充任,后来,有些普通人也自称“天鬼”。这些人有的是为了逃避给山官缴纳兽腿或牛腿,有的则是借“天鬼”之名索取别人的财物。这样一来,山官制度遭到了扭曲和破坏,“天鬼”多了,负担增加了,社会秩序也就混乱起来,对老百姓的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

后来,创世英雄宁贯娃出生了。他聪明、勤劳、勇敢,深得太阳神的喜爱,太阳神赐予他无穷的力量。宁贯娃用石锤猛敲大地,大地立刻变得凹凸不平,凹下去的地方变成了平地,凸起的地方就成了大大小小高矮不平的群山。

宁贯娃和龙女布仁札先结成夫妇后,为了维护山官制度和“天鬼”的威严,他规定不准任何人再自称天鬼,人们只能向他缴纳兽腿或牛腿,这就叫做“缴宁贯”。“缴宁贯”结束了过去“鬼的世界”,是景颇族历史的新开端。

景颇族有本民族的语言—景颇语,内部有方言的区别,且差异颇大。景颇文通行于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是拉丁字母形式的拼音文字,创制于19世纪末,20世纪50年代进行过改进,有23个字母。

景颇族在云南的发展历程见于文字记载已有一千余年的历史。95%的景颇族主要聚居在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潞西、陇川、盈江、瑞丽、梁河等五县市的山区,周围地区也有分布。

景颇族的主要支系有景颇、载瓦、喇期和浪峨等,其中载瓦支系最大,人数占景颇族人口的80%左右。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景颇族人口为13万多。

据历史传说和汉文史籍记载,景颇族源于古代的氐羌族群,其先民最早生活在青藏高原北部名为“木札省腊崩”(意思是“天然平顶山”)的山区,后来南迁到云南西北部怒江以西地区。

景颇族迁徙的传说

传说远古的时候,景颇族、藏族、汉族等民族都是同一个母亲生下的兄弟。景颇族的祖先和藏族的祖先都居住在“木札省腊崩”山区,那里终年积雪,非常寒冷。

为了寻求更适宜生存的地方,景颇族祖先逐渐南迁。现在,景颇族的老人去世后,仍然要举行仪式,把死者的灵魂送回祖先居住的地方—木札省腊崩。尽管具体是哪一座山难以认定,但是,由此可以推测,景颇族的祖先有在青藏高原生活过的历史。

大约一千多年前,景颇族人的祖先开始沿着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南迁,一部分到达澜沧江以东的金沙江地区后定居下来,另一部分则继续南下,进入了澜沧江以西直至缅甸的广大山区。

六百多年以后的16世纪,为了逃避战乱,景颇人再次迁徙,这次他们选择了阳光充足、气候温和、地形错综复杂的怒江下游地区,从此就在那里定居下来。因为生活在崇山峻岭之中,因此人们直接用“山”来称呼这个民族,近代文献多称之为“山头”,又分别称为“大山”、“小山”、“茶山”、“浪速”。景颇族自称“景颇”、“载瓦”、“喇期”、“浪峨”等。当年进入缅甸的景颇族则被称作克钦族。

第二章 景颇族的日常生活

景颇族的服饰风格粗犷豪放。景颇族男子多穿黑色圆领对襟上衣,下身是短而宽大的黑裤。出门时肩上挂筒帕(挎包),腰间挎长刀,显得气宇轩昂、英勇彪悍。景颇族男子佩带的长刀一般长六十多厘米,宽三厘米左右,外面有刀鞘保护。过去,景颇刀既是劳动生产工具,又是防身武器,现在,景颇刀是景颇人不可缺少的配饰。

景颇族女子多穿黑色对襟或左衽(前襟向左)短上衣,下着黑红相间的筒裙,用黑色布条缠腿。节日喜庆时,盛装的女子上衣上都镶有很多大银泡,领上佩戴六七个银项圈和一串响铃式银链子,手上戴着粗大且刻有花纹的银手镯。行走舞动时,银饰叮当作响,别有一番韵味。

景颇族的《迁徙远征史诗》中唱道:“请记住,从前居住的地方,白雪皑皑的峰顶,饰我头(即白包头巾);中途,山腰弥漫的云雾,在我手中(即彩帕);现时,坝子弯弯曲曲的河流,在我脚下(即筒裙花纹)。”这几句诗唱出了景颇族服饰的由来及特征。

景颇族长刀和筒裙的来历

据说景颇族妇女喜欢穿的筒裙是按始祖诺羌和熟羌夫妇俩的遗嘱织成的。相传始祖诺羌临终前对他的妻子熟羌说:“晴雨间,请你看天空,我要把长刀展现给你看(闪电);请你看山坡,我要滚石头给你看(泥石流);请你看田坝,我要堆谷子给你看(谷堆)。”后来,景颇族男子照着闪电的样子,打制了长刀;学着始祖的说法,堆起了谷堆。

始祖熟羌临终前也留下了遗嘱给后人:“晴雨间,我要在天空织七彩筒裙给你们看(彩虹)。”于是,景颇族妇女照着天上的彩虹,织出了筒裙,并定下规矩:景颇女子不会织筒裙不能嫁男人。可见,织锦在景颇族生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景颇族女子一年四季除劳动外,其余的时间几乎都用在捻线织布上,全家男女老幼用的织锦都出自她们的巧手。有孩子的妇女都有义务为自己的孩子准备好将来的织锦,孩子长大成人后女孩没有线织筒裙穿、男孩没有织锦包背是母亲的一大耻辱。织锦织得多而好,表明这个女人勤劳能干、心灵手巧;女人也以能够纺织漂亮的织锦自豪。关于织锦的来历,在景颇族民间还有几个动人的传说呢。

织锦的传说(一)

相传,景颇族织锦的创制者是一位名叫碧作锐汤的小姑娘。

有一天,碧作锐汤看见父亲逮回来一只五彩缤纷的芭帮鸟,心里十分喜爱,心想自己要能有一条鸟羽般美丽的筒裙该多好!她灵机一动,将芭帮鸟的羽毛一根一根拔下,织在筒裙上,织成了一幅幅好看的图案,很是漂亮。

到出嫁的那天,碧作锐汤穿上自己亲手编织的鸟羽筒裙,举行了隆重的婚礼。她的筒裙引起了所有宾客的注目,姑娘们都看得入了迷,她们都想要一条如此漂亮的鸟羽筒裙,可怎么去找这么多芭帮鸟的羽毛呢?于是姑娘们就用五彩线代替鸟羽,慢慢地模仿鸟羽的缤纷色彩编织筒裙,织成的花纹图案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漂亮,就这样,织锦的技艺一代代传了下来。

经过多年的流传,景颇族的纺织技术日臻成熟,品种日渐丰富,形式内容及色彩别具一格,花纹图案独树一帜,成为我国民间染织工艺百花苑中一朵瑰丽的奇葩。

织锦的传说(二)

有一年,在大青树果子成熟的季节里,百鸟选择吉日,在结满红、白、黄、黑、灰、紫各种颜色各异、大小不一的果子的大青树下,举行了隆重的鸟类目瑙(本意为“跳舞”)盛会。百鸟也邀请了人类来参加。

到了这一天,人们如期赴约,与鸟类一同欢歌狂舞。盛会结束时,舞场上满地散落着百鸟舞蹈后落下的五彩斑斓的美丽羽毛,一些细心、爱美的景颇族妇女把这些羽毛一一捡起来,拿回家去,精心地编织成筒裙,五色的鸟羽编织出了多姿多彩的图案,非常漂亮。

第二年的目瑙盛会来临了,妇女们穿着自己亲手织成的鸟羽筒裙去参加了目瑙盛会,鸟羽筒裙吸引了在场所有人的目光,所有的女人都想有一件如此漂亮的筒裙,可到哪里去寻找这么多漂亮的羽毛呢?聪明的妇女们灵机一动,便用彩线模仿鸟羽编织筒裙,并惊喜地发现编织出来的织锦同样鲜艳夺目。妇女们兴高采烈,相互效仿,个个都学起了织锦。后来,织锦的图纹日益丰富,工艺也日益成熟。

景颇族织锦、刺绣多用棉线、麻线、羊毛线,一图一式编织而成,凡生活中的所想所需,景颇族妇女用灵巧的双手都可以编织出来。传统的织锦种类有长裙、短裙、毯子、腰带、护腿、包头、筒帕,等等,现代织锦又增加了线包、挎包、提包、披巾、领带等。但无论什么样的织锦作品,都保持着鲜明的民族风格。

景颇族青年男子喜欢在头上裹白布包头,白布一端绣有花纹,包头布坠下的红须随风飘扬,别具一格。壮年和老年男子一般使用黑布包头。这种包头被景颇族称为 “卡苦包头”。说起这种包头的来历,还有这样一个凄美的传说呢。

卡苦包头的来历

从前,景颇山寨里有个孤儿,名叫锴桑。他独自一人在一间破旧不堪的吊脚屋安身。

有一年天旱,寨口池塘的水浅得可以看见游鱼,人们纷纷下水捉鱼,锴桑也跟着大伙下了池塘。

傍晚,捉鱼的人们陆续回家了。锴桑把捉到的鱼装进渔笼,放到清水里去洗。他刚一弯腰,就有一条小金鱼游进了渔笼。这是一条漂亮的金鱼,红红的嘴巴,金黄的鱼鳞,还有五颜六色的鱼鳍,就像天上的彩虹一样,好看极了。

锴桑提着渔笼高高兴兴地回了家,到家后他把金鱼放进水缸养了起来。他非常喜欢这条金鱼,每天都给它换水,有时还把心里话说给金鱼听。每次金鱼都好像听懂了似的,不时温顺地朝他点点头,优雅地在水缸里游来游去。

有了金鱼的陪伴,锴桑不再感到孤单。日子在不知不觉中过去,锴桑渐渐长成了一个英俊的小伙子。虽然自小就没有父母,但他勤劳能干,自己开垦荒地,跟着别人学种庄稼,生活慢慢好了起来。

有一次,辛劳了一天的锴桑回来后走进灶屋,发现灶火还燃着,揭开锅盖一看,热腾腾的饭菜已经焖在锅里了!他想,或许这是村里哪位好心的阿妈帮忙做的吧。

第二天,锴桑挨家挨户询问,想知道是谁帮他做的饭。但大家都说不知道。锴桑想,莫非真有神仙帮忙?

从那以后,锴桑每天晚上劳作回来,饭菜都做好了放在锅里。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他决心弄个清楚。

一天,吃过早饭,锴桑在村边转了一圈,悄悄溜回家,在院子外面躲了起来。下午,锴桑听到有响声从灶屋里传出来,赶忙透过篱笆缝往里看:一个姑娘竟从他养金鱼的水缸里爬出来,走到灶台前开始做饭。姑娘黑黝黝的长发,红润润的脸庞,金灿灿的衣裳,走起路来轻盈灵巧,好看极了。

姑娘做好饭菜,又走进房间,把锴桑的破衣服拿出来缝补。这时,锴桑忍不住跑进屋,拉住鱼女的手说:“请你留下吧,好心的鱼女!”鱼女羞得满脸通红,默默点了点头。此后,鱼女和锴桑就生活在一起。

鱼女和锴桑生活在一起的消息渐渐传开了,一时在景颇山寨传为佳话。山寨里的乡邻纷纷祝福他们,唯独头人的老婆除外。这个歹毒的女人看到锴桑和鱼女夫妻恩爱,嫉妒得要命,决心挑拨离间,拆散他们。于是,她对头人说:“山寨太冷清了,过几天就是您的生日,咱们举行一次目瑙纵歌热闹热闹,增添些喜气吧。”头人听了觉得有理,就定下了目瑙纵歌的日子。

那天,和风习习,阳光明媚,村村寨寨的男女老少都赶去参加目瑙纵歌。锴桑拉着鱼女的手说:“我们一起去看看吧?”鱼女犹豫片刻,说:“你去吧,我身体不舒服就不去了。不过,你一定要记住:人多嘴杂,你要听真话,千万别信那些胡言乱语。”

目瑙纵歌的现场人山人海,盛况空前。锴桑边走边逛,突然,一个浓妆艳抹的女人立在了他眼前,对他说:“傻小子,这里比家里好玩多了吧?”

锴桑定睛一看,原来是头人的老婆。她把锴桑拉进家门,摆好饭菜招待他,并不停地夸奖锴桑,说他英俊、勤劳,是景颇人的榜样,还一杯接一杯地给锴桑斟酒。锴桑听得心花怒放,恍惚觉得自己真了不起。头人老婆把嘴巴凑到锴桑耳边,低声说:“锴桑呀,你的女人是个妖精,将来她会把你吃掉的哦。”“怎么会呢?”锴桑含糊地说。“不信?你回去看看她的大腿和脚,那里还有烂疤,有的地方像蛇皮一样,妖精的腿脚就是这样的哟!听我的话,把她休掉,再找一个比她更漂亮的女人。只要你听我的,我愿意帮你的忙,还分你一份土地和财产……”

昏头昏脑的锴桑回到家里,按头人老婆说的那样撩起了鱼女的衣服,一看大腿和脚,果然跟头人老婆说的一模一样。他不禁问鱼女:“你到底是什么人?”“我是什么人,你还不知道吗?”鱼女说。“你是妖精,骗了我,我瞎了眼,你走吧!”“锴桑,你去看目瑙纵歌之前,我不是说过你不要听别人的话吗?他们是嫉妒我们夫妻的恩爱呀!你想想,我有什么地方对不起你吗?”“不用想了,你走吧!”锴桑硬着心肠说。

鱼女知道锴桑心意已决,只好含泪收拾东西。

锴桑把鱼女送到水塘边。鱼女问他:“你难道不后悔吗?”

锴桑说:“不后悔。”

鱼女一步步走下水塘。当塘水淹到她的腰部时,她回头又问:“你还是不后悔吗?”

锴桑说:“不后悔,你走吧。”

塘水淹到胸部时,鱼女又回过头来问,锴桑还是这样回答。塘水淹到脖子时,鱼女又回过头来:“我最后一次问你,你永远不后悔吗?”锴桑的口气还是像石头一样硬。

鱼女伤透了心,把两个指头塞进嘴里,“嘘—”,尖利的口哨声在池塘上空响起,她带来的那些猪、鸡、鸭、马、牛、羊循着哨声,统统跟着她走进了水塘。

这下锴桑慌了,急忙跳进水塘。他去拉牛,牛角拉弯了,牛也不回头;他去拉羊,羊角扭曲了,羊也不回头……就这样,全部禽畜都跟着它们的主人走了,锴桑变得一无所有。

从水塘一爬起来,锴桑就直奔头人家找到头人老婆,头人老婆脸一沉,轻蔑地说:“蠢货,我只是跟你开了个玩笑。想分我的财产?别做梦了,回家过你的穷酸日子去吧!”

锴桑后悔极了,拖着疲惫的双腿昏昏沉沉地回到家。想起鱼女让他去看目瑙纵歌时的叮嘱,看到身上鱼女为他一针一线缝成的衣裳,锴桑不禁感到一阵心酸,眼泪像断了线的珍珠,不停地往下掉。

锴桑饭也吃不下,水也喝不进,觉也睡不好。他想念鱼女,在家看到水缸就哭,出门看见水塘就哭,天天哭得死去活来。他就这样不停地哭,一直哭了七天七夜。

一只青蛙爬到他身边问道:“哎,大哥哥,你怎么啦?为什么这样伤心?”锴桑看了看青蛙,把他和鱼女的故事从头至尾说了一遍。

青蛙说:“我可以帮你去和鱼女见面,但你必须答应我一个条件,我做事时,你千万不能笑。”锴桑满口答应。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