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事与节气(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1-23 06:00:54

点击下载

作者:吕厚军、崔伟、吕波 主编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现代农事与节气

现代农事与节气试读:

前言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衣食以农桑为本”,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历代都极为重视农业。在漫长的岁月长河中,勤劳而又智慧的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认真探索,勇于创新,创造了灿烂的农耕文明。二十四节气就是众多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二十四节气源于我国黄河中下游一带,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早在春秋时期,聪慧的古人利用土圭(一种古老的天文器材)测日的方法,定下了仲春、仲夏、仲秋、仲冬四大节气。之后,通过农业生产实践,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成为指导农事活动的重要依据,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也成为现代农事必须遵循的气候变化的基本规律。

本书是笔者为传承我们的祖先在漫长的传统农业经济社会里,用他们的勤劳和智慧创造的灿烂的农耕文明,以现代农事为主线,以各节气气候特点为依据,结合小麦等作物的生物学特性,按照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运用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的系统工程学理论,参阅一些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及农作物、园艺作物栽培学教材等编写而成。本书既介绍了二十四节气各节气的气候学含义,又从“土、肥、水、种、密、保、管”七个方面叙述了黄河中下游一带小麦、玉米、红薯、花生、棉花、苹果、梨、葡萄、桃、黄瓜、番茄、芹菜、大葱、大白菜等47种主要农作物在相关节气内的田间种植管理及操作技术,集系统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带领读者既追溯中国悠远农业文明源头,又感受现代农耕文明的魅力,是一部可长期保有的农业生产工具书。

本书编写,第一,较为全面地涵盖了黄河中下游一带主栽的主要农作物种类。第二,农事操作与节气两条主线相互融合衔接,依季节指导农事。针对每一种茬次,从播种前的一个或几个节气开始切入,讲述品种选择、整地施肥等农事,使种植者有充分准备时间,保证不误农事。第三,栽培技术先进、实用、量化。在茬次筛选上,除茄果类蔬菜选取了设施栽培茬次外,其他农作物都是选取黄河中下游一带最适宜栽培的优质高产茬次,凸显了笔者侧重优质栽培之倾向和目的,体现了“适地栽培”的最高栽培原则;对栽培农事历、施肥量、密度、植保等都尽可能采取了数字化定量描述;在品种、植株调整、保花保果、杀菌剂应用、产品贮藏等方面体现了技术的先进性、实用性。第四,语言简洁,可操作性强。从品种选择入手,接着整地施肥,伴随全程植保防病治虫,进行育苗、定植(播种)、植株调整、花果管理、肥水管理、采收、贮藏等全部农事活动。全是言之有物的农事操作方法、标准和要求,不涉及理论性的铺垫,是结合节气对以现代栽培技术进行农事活动操作的简洁描述。

在黄河中下游一带所栽培的47种农作物中,既有梨等多年生作物,又有玉米等一年生作物;既有一年一茬,又有一年多茬栽培制度;既有春、夏、秋、冬露地栽种,又有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等设施种植。本书仅以某种作物的一种栽培制度的一个栽培方式为例,从该作物进行整地、播种的节气开始,至该作物收获贮藏的节气结束,叙述其栽培技术。若下一个节气的技术措施与上一个节气的技术措施相同或相近时,则描述为“参考‘××’节气”,不叙述该种作物其他栽培方式在相应节气内的栽培技术,其栽培技术可参考本书的参考文献的有关内容。

本书邀请农业生产、科研、教学、推广等部门的知名专家或学者,分作物对书稿进行了斧正审阅。“绪”由商丘市气象局冉献忠高级工程师审阅;“粮食、经济作物”由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杨青华教授、博士生导师审阅;“梨”由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李秀根研究员审阅,“葡萄”“苹果”“桃”“杏”“李”“柿”由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李道德、冯溪教授审阅;“蔬菜”由河南省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河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王吉庆教授审阅;刘卫国推广研究员、杨批修推广研究员、吕中伟副研究员、路绪杰高级农艺师和杨谦俊高级工程师分别对全书的“病虫害防治”“粮食”“经济”“蔬菜”“果树”的作物栽培及“气候学含义”等提出了许多宝贵的修改意见;李峰助理农艺师帮助进行了文字整理;此外,编者还引用、参阅了一些专家、学者的生产、科研成果及相关著作与文献,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由于编者水平所限,书中有疏漏、不妥之处,敬希指正!编 者2015年5月绪: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在悠久的生产实践中,对天文、气候和农业生产等方面的丰富经验,进行加工提炼并不断充实完善而形成的,是我国独有的农业气象科学遗产。它始于周,形成于西汉(公元前137年),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较太阳历的形成时间(公元前46年)早90多年,是世界上最早的农业物候历。二十四节气是以地球绕太阳一周为一年,将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的轨道分为360°,春分为0°,以后每15°为一个节气,共24个节气。一年12个月,每个月2个节气,上半月为节,后半月为气,简称为节气。而且我国劳动人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完善,总结出了各节气的气候特点。一、立春

每年的公历2月3~5日,在太阳到达黄经315°时为立春。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我国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是这样注解的:“正月节,立,建始也……立夏秋冬同。”可见,立,就是开始的意思。在二十四节气中,有四立一说,即分别是指春、夏、秋、冬四季开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其农业意义为“春种、夏长、秋收、冬藏”,囊括了黄河中下游农业生产与气候关系的全过程,反映了黄河中下游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

中国古代将立春的十五天分为三候:“初候东风解冻,二候蛰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由这三候的名称可以看出立春的季节变化特征,东风送暖,万物渐渐复苏。立春五日后,蛰居的虫类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慢慢在洞中苏醒,再过五日,河里厚厚的冰开始融化,鱼可以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就像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

黄河中下游一带土壤解冻时间从立春开始。立春第一候应为“东风解冻”,两者基本同步。但作为春季开始的标志,还言之过早。中国气候学上常以每5天的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的始日划分为春季开端,它与黄河中下游立春含义不相符。但这种划分方法比较贴合实际。立春后气温回升,春耕大忙季节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逐渐展开。

自秦代以来,我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虽然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但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是新一年的重要开始。在气候学中,春季是指候(5天为一候)平均气温为10~20℃的时段。

立春之后,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昼变长了,天气变暖和了。气温、日照、降雨,时常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处于上升或增多阶段。虽然立了春,但是大部分地区仍是很冷的,具有“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的气候特点,在安排农业生产时应该参照。

人们常爱寻觅春的消息:那柳条上探出头来的萌芽,“嫩于金色软于丝”;那泥土中跃跃欲出的小草,等待“春风吹又生”;而为着夺取新丰收,在田野中辛勤劳作的人们,正在用双手创造美好的春天。二、雨水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公历每年2月19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30°时,为“雨水”节气。雨水,在气候学上有两层含义:一是天气回暖,降水量逐渐增加;二是在降水形式上,雪渐少了,雨渐多了。雨水节气一般从2月18日或19日开始,到3月4日或5日结束。雨水和谷雨、小雪、大雪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我国古代将雨水分为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此节气,水獭开始捕鱼了,将鱼摆在岸边如同先祭后食的样子;五天过后,大雁开始从南方陆续飞回北方;再过五天,在“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中,草木随地中阳气的上腾而开始抽出嫩芽。自此,大地逐渐开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雨水”之后,气温回升较快,我国大部分地方气温一般可升至0℃以上,有时白天极端最高气温可达到20℃,这时没有了降雪的条件,即使先人们将第一场春雨命名“雨水”,也是很恰当的。雨水前后,油菜、冬麦普遍返青生长,对水分的要求较高。“春雨贵如油”,这时适宜的降水对作物的生长很重要。而黄淮平原这时降水量比较少,并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如若早春少雨,雨水前后应及时灌溉,方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雨水季节,天气变化无常,是全年寒潮过程出现最多的时节之一,忽冷忽热、乍暖还寒的天气对已萌动和返青生长的作物、林、果等及人们的健康影响很大。应做好农作物、大棚蔬菜等的防寒防冻工作。

雨水节气的天气特点对越冬作物生长起着关键作用,农谚说:“雨水有雨庄稼好,大春小春一片宝。”“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农村要根据天气特点,对小麦等进行中耕除草和施肥等。

随着雨水节气的到来,雪花纷飞、冷气侵骨的天气渐渐消失,而春风拂面,冰雪融化,人们明显感到春回大地,沁人的气息激励着身心。湿润的空气、温和的阳光和萧萧细雨的美妙日子正向人们迎面扑来。三、惊蛰

每年公历的3月6日左右,太阳到达黄经345°为惊蛰。惊蛰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由此可以看出,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当然,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是因为天气变暖才使它们结束冬眠,使之“惊而出走”。

古代将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此时已进入仲春,正是桃花红、梨花白,黄莺鸣叫、燕飞来的时节。据经验得知,惊蛰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天气开始转暖,雨水增多,开始进入了春耕农忙季节,把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惊醒了,过冬的虫卵此时也要开始孵化。由此可见,惊蛰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一个节气。“春雷响,万物长”,惊蛰时节,黄河流域日平均气温为3~6℃。

惊蛰时节,春光明媚,万象复苏,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同时也是各种病毒和细菌活跃的季节。“春雷惊百虫”,温暖的气候条件利于多种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田间杂草也相继萌发,应及时搞好病虫害防治和中耕除草工作。四、春分

每年公历3月21日左右,太阳到达黄经0°时为春分,排二十四节气之四。这天昼夜长短平均,正当春季九十日之半,故称“春分”。春分这一天,太阳的位置在赤道的正上方,昼夜持续时间大致相等,各为12小时。春分过后,太阳的位置逐渐北移,开始昼长夜短。古时又把春分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

汉朝董仲舒·《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至于仲春之月,阳在正东,阴在正西,谓之春分。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有《明史历一》说:“分者,黄赤相交之点,太阳行至此,乃昼夜平分。”因而,春分的含义有两方面:一是指这天白天黑夜平分:二是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处在春季三个月当中,平分了春季。春分过后,春暖花开,莺飞草长,一派融融暖意春光。

我国古代将春分分为三候:“一候元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就是说春分日后,燕子便从南方飞回了,下雨时天空便会电闪雷鸣。春分在我国古历中的记载为:“春分前三日,太阳入赤道内。”

春分节气,东亚大槽明显减弱,西风带槽脊活动明显增多,内蒙古到东北地区常有低压活动和气旋发展,低压移动引导冷空气南下,北方地区多大风和扬沙天气。除了全年皆冬的高寒山区和北纬45°以北的地区外,全国各地日平均气温均稳定升达0℃以上。

春分时节,严寒一去不复返,气温回升很快。在黄淮平原,日平均温度升达10℃以上。从而进入明媚和煦的春季。广袤的大地上,杨柳拂面,群鸭戏水,莺飞草长,小麦拔节,油菜花灿烂,桃红李白迎春黄。

春分是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之一。在我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代表四季的开始。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则处于各季的中间。春分这天,太阳直射赤道,地球各地的昼夜时间相等,所以古代春分、秋分又称为“日夜分”,民间有“春分秋分,昼夜平分”的谚语。五、清明

清明节是在公历每年的4月4~6日之间,太阳位于黄经15°,按农历则是在3月上半月,也就是冬至后的106天。为二十四节气之第五节气。《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因此得名。”清明,乃天清地明之意。清明作为我国传统节日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淮南子·天文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在《岁时百间》有这样的记载:“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节,又称扫坟节、鬼节、冥节,与七月十五中元节及十月十五下元节合称三冥节,都与祭祀鬼神相关。在二十四节气中,唯有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扫墓活动一般是在清明节的前10天或后10天进行。有些地方的扫墓活动时间会有1个月之久。

我国古代将清明分为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鹤,三候虹始见。”意即在这个时节先是白桐花开放,接着喜阴的田鼠不见了,全回到了地下的洞中,然后是雨后的天空可以见到彩虹了。

常言道:“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清明时节,华南地区气候温暖,春意正浓。我国广大地区的日均气温已升到12℃以上。此时正是桃花初绽,杨柳泛青,暖风拂面,一派明朗清秀景致。六、谷雨

谷雨源自古人“雨生百谷”之说,公历每年4月19~21日,太阳到达黄经30°时为谷雨,在二十四节气中排第六。《通纬·孝经援神契》记载:“清明后十五日,斗指辰,为谷雨,三月中,言雨生百谷清净明洁也。”而《群芳谱》则有这样的解释:“谷雨,谷得雨而生也。”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谷雨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

我国古代将谷雨分为三候:“第一候萍始生,第二候鸣鸠拂其羽,第三候为戴胜降于桑。”是说谷雨后降雨量增多,浮萍开始生长,接着布谷鸟便开始提醒人们要播种了,然后是桑树上开始见到戴胜鸟。

谷雨节气,气温上升较快,通常4月下旬平均气温已达20~22℃,比4月中旬上升2℃以上。七、立夏

公历每年的5月6日左右,太阳到达黄经45°为“立夏”节气。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这里的“假”,即“大”的意思。实际上,若按气候学的标准,日平均气温稳定升达22℃以上为夏季开始。立夏前后,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8~20℃上下,正是“百般红紫斗芳菲”的仲春和暮春季节。

在《逸周书时讯解》中记载:“立夏之日,蝼蝈鸣。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说的是这一节气中最先听到蛄(蝼蛄)在田间的鸣叫声(一说是蛙声),接着大地上便可看到蚯蚓掘土,然后王瓜的蔓藤开始快速攀爬生长,描述的正是孟夏之初的物候景象。

明人《莲生八戕》一书中说:“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此时夏收作物已到了生长后期,冬小麦扬花灌浆,油菜已近成熟,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故民间有“立夏看夏”之说。因此,我国自古就极重视立夏节气。

在《礼记·月令》篇解释立夏曰:“蝼蛄鸣,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讲明在这时节,青蛙开始聒噪着夏日的到来,蚯蚓也忙碌着帮助农民翻松泥土,乡里田埂的野菜也都彼此竞相出土日日攀长。早晨,人们迎着初夏的霞光,惬意地漫步于乡村田野,从温暖和煦的阳光中用心感受大自然赋予自己的深情。八、小满

公历每年5月21日左右,太阳到达黄经60°时为小满。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其含义是从小满开始,北方大麦、冬小麦等夏熟作物籽粒渐饱满,但尚未成熟,约相当于乳熟后期,所以叫小满。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从气候特征来看,小满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已逐渐进入夏季,南北温差明显缩小,降水明显增多,自然界的植物都比较丰满和茂盛。我国古代将小满分为三候:“初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俾雅》中说以荼为苦菜。此时苦菜已经枝繁叶茂。《礼记》中这样解释靡草死:“草之枝叶而靡细者。”方氏曰:“凡物感阳而生者,则强而立;感阴而生者,则柔而靡。”此时喜阴的一些枝条细软的草类在强烈的阳光下开始枯死。麦秋至原为小暑至,后《金史志》改麦秋至。《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有记载:“麦秋至,在四月;小暑至,在五月。小满为四月之中气,故易之。秋者,百谷成熟之时,此于时虽夏,于麦则秋,故云麦秋也。”此时麦子开始成熟。由小满节气开始到下一个芒种节气,全国各地开始逐渐进入夏季。九、芒种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公历每年的6月6日左右,太阳到达黄经75°时为芒种。《月令七十二侯集解》对芒种的解释:“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其含义是指: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抢收非常急迫。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种最忙的季节,故又称“芒种”。俗话说“春争日,夏争时”,“争时”即是这个忙碌时节最好的诠释。人们常说“三夏”,大忙季节即由此而来。

我国古代将芒种分为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鹏始鸣,三候反舌无声。”在此节气中,螳螂于去年深秋产的卵因感受到阴气初生而孵化出小螳螂:喜阴的伯劳鸟开始在枝头出现,并因感阴而鸣。与此相反,能够学习其他鸟鸣叫的反舌鸟,却因感应到了阴气而停止了鸣叫。

芒种代表着麦类等有芒作物的成熟,是一个典型的表现农业物候现象的节气。时至芒种,全国各地都是一派农忙的景象。

因此,“芒种”也称为“忙种”“忙着种”,预示着农民开始了忙碌的田间生活。十、夏至

每年公历6月21日或22日,太阳到达黄经90°时,为夏至日。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日长最长的一个节气。据《恪遵宪度抄本》记载:“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的白昼时间达到最长,且越往北越长。夏至以后,阳光直射地面的位置逐渐南移,北半球的白昼日渐缩短。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夏至接近远日点,冬至接近近日点,且近日点地球公转速度快,远日点地球公转速度慢,夏长冬短由此得来。

我国古代将夏至分为三候:“初候鹿角解,二候绸始鸣,三候半夏生。”糜与鹿虽属同科,但古人认为,二者一为阴一为阳。鹿的角朝前生,因而属阳。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而糜因属阴,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脱落。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半夏是一种药草,性喜阴,只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由此可见,在炎热的仲夏,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生长发育,而阳性的生物却开始衰退。“不过夏至不热”“夏至三庚数头伏”。过了夏至就表示炎热的夏天已经到来,但并不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夏至后的一段时间内气温仍会继续升高,接近地表的热量会持续积累,俗话说“热在三伏”,真正的暑热天气是以夏至和立秋为基点计算的。大概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我国各地的气温均为最高,某些地区的最高气温可达40℃左右。十一、小暑

公历每年7月7日左右,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为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其意为炎热开始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暑,即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此时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基本与小暑相符。

我国古代将小暑分为三候:“初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小暑时节大地上便不再刮一丝凉风,而是风中都带着热浪。《诗经七月》中描述蟋蟀的字句有:“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文中所说的八月即是夏历的六月,即小暑节气的时候,由于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避暑热。在这一节气中,老鹰因地面温度太高而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十二、大暑

公历每年的7月23日左右,太阳到达黄经120°时为大暑。大暑为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二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的中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也是喜热作物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此时,很多地区的旱涝风灾等各种气象灾害也最为频繁。

我国古代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萤火虫有两千多种,分水生与陆生两种,陆生的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上,大暑时,萤火虫孵化而出,因此古人认为萤火虫是由腐草变成的;第二候是说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第三候是说时常有大的雷雨出现,这大雨使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大暑前后气温高是气候正常的表现。虽然盛夏高温十分有利于农作物生长,但对人们的工作、生产、学习、生活却有着明显的不良影响。调查显示,在最高气温高于35℃时,中暑的人会显著增加,而在气温达37℃以上的酷热日子里,中暑的人数会急剧增多。因此,做好防暑降温工作极其重要。但是,炎热的大暑也向人们展示了它美丽的一面,此时正是茉莉、荷花盛开的时期。芬芳沁人的茉莉,随着天气温度的升高其味更浓郁,给人洁净、馨香的享受。高洁的荷花,不怕烈日骤雨,晨开暮敛,诗人赞美它“映日荷花别样红”,生机勃勃的盛夏,正孕育着丰收。十三、立秋

公历每年8月8日左右,太阳到达黄经135°时为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节,立字解见春(立春)。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秋”就是指暑去凉来,意味着秋天的开始。

我国古代将立秋分为三候:“初候凉风至,二候白露降,三候寒蝉鸣。”是说立秋过后,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此时的风已不同于暑天中的热风;接着,大地上早晨会有雾气产生;并且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

在气候学上以每5天的日平均气温稳定下降到22℃以下的始日作为秋季开始,而我国地域广大,幅员辽阔,纬度、海拔跨度都很大,这就决定了全国各地不可能在立秋这一天同时进入凉爽的秋季。从其气候特点看,立秋由于盛夏余热未散,秋阳肆虐,一时暑气难消,故民间古来就有“秋老虎”之说。气象资料显示,这种炎热的气候,一般要持续到9月中下旬,天气才开始真正凉爽起来。虽说立秋之后,暑气余威仍在,但总的趋势是天气渐渐凉爽。气温的日温差变化开始明显,通常是白天很热,而夜晚比较凉爽。另外,秋还有庄稼快成熟的含义。十四、处暑

每年公历的8月22日或24日,太阳到达黄经150°时为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四个节气。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意思是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

我国古代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

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气温明显下降,昼夜温差变大,人们通常对夏秋之交的冷热变化很难适应,稍有忽视就容易引发呼吸道疾病、肠胃炎、感冒等,故有“多事之秋”之说。十五、白露

每年公历的9月8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65°时为白露,为9月的头一个节气,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温度降低,水气在地面或近地物体上凝结而成的水珠,称之为露。

我国古代将白露分为三候:“初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是说白露节气,鸿雁与燕子等候鸟准备南飞避寒,百鸟开始贮存干果粮食以备过冬。可见白露实际上是天气转凉的预兆。在此节气白天的温度仍有三十几度,每到夜晚之后,会下降到二十几度,两者之间的温差甚大。人们能明显地感觉到已远离炎热的夏天,凉爽的秋天已经来到。夏至时阳气达到顶点,物极必反,此时阴气兴起。俗语云:“处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其意思是说,处暑依然炎热,需要每天用一盆水洗澡,十八天之后,到了白露,就不能赤膊裸体了,以防着凉。还有句俗话:“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齐。”意思是说,白露前后假若有露,则晚稻将有好收成。

我国大部分地区在白露时节秋高气爽,风轻云淡。春夏的辛勤劳作,历经风风雨雨,送走了高温酷暑季节,迎来了气候宜人的收获季节。俗话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此时夏季风渐渐被冬季风所代替,多吹偏北风,冷空气南下频率加快,又因太阳直射地球的位置南移,北半球日照时间变短,强度减弱,夜间常晴朗少云,地面辐射散热快,因而气温下降速度也在逐步加快。白露期间,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先后降到22℃以下。按气候学划分四季的尺度,时序开始到了秋季。十六、秋分

秋分在每年公历的9月22日或24日,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80°。此为我国传统节日中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古籍《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可见“秋分”在二十四节气中占有比较特殊的位置。其有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太阳直射地球赤道,因此这一天的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全球无极昼极夜现象。秋分之后,北极附近极夜范围渐大,南极附近极昼范围渐大。二是按我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开始的季节划分法,秋分这天正好在秋季90天的中间,平分了秋季,秋分之“分”便由此而来。

我国古代将秋分分为三候:“初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秋分时节,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先后进入了秋季,日平均气温都降到了22℃以下。北方冷气团开始具有一定的势力,大部分地区雨季刚刚过去,正是清爽凉风、风和日丽、秋高气爽、丹桂飘香、蟹肥菊黄的好季节。秋分后太阳直射位置移至南半球,北半球得到的太阳福射越来越少,而地面散失的热量却较多,气温降低的速度显著加快。农谚说“一场秋雨一场寒”“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在东北地区降温早的年份,秋分见霜已属平常。而在西北高原北部,气温已降到0℃以下,已经有雪花漫天飞舞、大地银装素裹的壮丽景象。

自秋分起,气候主要呈现三大特点:阳光直射的位置持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昼短夜长的现象将越来越显著,白天逐渐变短,黑夜变长(直至冬至达到黑夜最长、白天最短);昼夜温差逐渐加大,幅度将高于10℃以上;气温逐日下降,一天比一天冷,逐渐步入深秋季节。南半球的情况则恰恰相反。十七、寒露

每年公历10月8日或9日,太阳到达黄经195°时为寒露。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七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说:“五之气,惨令已行,寒露下,霜乃早降。”寒露的意思是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凉,快要凝结成霜了。

我国古代将寒露分为三候:“初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此节气中鸿雁排成一字形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所以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第三候的“菊有黄华”是说在此时菊花已全部开放。

古代把露作为天气转凉变冷的标志。仲秋白露节气“露凝而白”,至季秋寒露时已是“露气寒冷,将凝结”了。用气候学划分四季的标准计算,已是冬季,千里霜铺,万里雪飘。十八、霜降

每年公历10月23日或24日,太阳位于黄经210°时为霜降。它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也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其意为天气更冷了,露水凝结成霜。此时,我国黄河流域已出现白霜,沃野千里,处处银色冰晶熠熠闪光,此时树叶枯黄,开始落叶。

我国古代将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蛰虫咸俯。”此节气中豺狼将捕获的猎物先陈列后再食用;大地上的树叶枯黄掉落;蛰虫也全在洞中不动不食,垂下头进入冬眠状态中。霜,只有在晴天形成。南宋诗人吕本中在《南歌子·旅思》中写道:“驿内侵斜月,溪桥度晚霜。”陆游在《霜月》中写有:“枯草霜花白,寒窗月新影。”可见寒霜出现于秋天晴朗的月夜。干燥晴朗的秋季夜晚云彩很少,地表散热较快,气温突然降到0℃以下,把空气中的水汽凝结在溪边、桥间、树叶和泥土上,形成细小的冰针或六角形的霜花。人说“浓霜猛太阳”就是这个道理。“霜降始霜”反映的是黄河流域的气候特征。当然,即使在相同纬度的地方,由于海拔高度和地形不一样,贴地层空气的温度和湿度不同,初霜期和霜日数也就不同。民间有“霜降杀百草”的说法。被严霜打过的植物,一般都会丧失生机。这是因为植物体内的液体,由于霜冻结成冰晶,蛋白质沉积,细胞内的水分外渗,使原生质严重脱水而变质。其实,霜和霜冻虽紧密相连,但危害植物的是“冻”不是“霜”。有人曾经做试验:把植物的两片叶子,其中一片叶子盖满了霜,另一片叶子没有盖霜,分别放在同样低温的箱里,结果无霜的叶子受害极重,而盖霜的叶子只有轻微的霜害痕迹。事实证明霜不但危害不了庄稼,相反,水汽凝结时,会释放出大量的热,免除植物冻害。与其说是“霜降杀百草”,不如说是“霜冻杀百草”。由于冻持续有霜(有时没有霜,称黑霜),所以把秋霜和春霜统称为霜冻。十九、立冬

每年阳公的11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225°时为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古时民间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立,建始也”;又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我国古代将立冬分为三候:“初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屋。”此节气水已经能结成冰;土地也开始冻结;三候“雉入大水为屋”中的雉指野鸡一类的大鸟,屋为大蛤,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类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其实,我国地域广阔,各地的冬季并不同时开始于立冬日。按气候学划分四季标准,以下半年月平均气温降至10℃以下为冬季,则“立冬为冬日始”的说法与黄淮地区的气候规律基本一致。“立冬”并非就是冬天开始的意思。寻根究底,古人对“立”的理解与现代人相同,是建立、开始的意思。然而“冬”字有很多意义,在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对“冬”的解释是:“冬,终也,万物收藏也”。其意是说秋季作物都已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由此可知,立冬不仅仅代表着冬天的到来。全面地说,立冬表示冬季开始,万物收藏,规避寒冷的含义。二十、小雪

每年公历11月22日或23日,太阳到达黄经240°时为小雪。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其意为降雪的开始时间和程度。

我国古代将小雪分为三候:“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三候闭塞而成冬。”由于天空中的阳气上升,地中的阴气下降,导致天地不通,阴阳不交,所以万物失去生机,天地闭塞而转入严寒的冬天。此时,冷空气使我国北方大部地区气温渐渐降至0℃以下。黄河中下游地区平均初雪期与小雪节令基本相同。虽然开始下雪,通常雪量并不大,且夜冻昼化。但如若冷空气势力较强,暖湿气流又相对较活跃时,就有可能下大雪。“小雪”是反映天气现象的节气。古籍《群芳谱》中说:“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其意思是,“小雪”节气由于天气寒冷,降水形式由雨改为雪,但此时由于“地寒未甚”,故雪量还不足,因此称做小雪。雪是寒冷天气的标志物。随着气候转冷,地面上的露珠凝结成了霜,天空中的雨变成了雪花。但因为此时的天气严寒不足,所以下的雪往往是半冰半融状态,或落到地面后即刻融化了,气象学上称之为“湿雪”;有时还会雨雪同下,叫做“雨夹雪”;还有时降下像米粒一样大小的白色冰粒,称为“米雪”。二十一、大雪

每年公历的12月7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255°时为二十四节气之大雪。大雪,顾名思义,雪量大。正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所说:“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我国古代将大雪分为三候:“一候鹃鸥不鸣,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其意是说因天气寒冷,寒号鸟也不再鸣叫了;由于此时是阴气最盛的时期,正所谓盛极而衰,阳气已有所萌动,所以老虎开始有求偶行为;“荔挺”为兰草的一种,也感到阳气的萌动而抽出新芽。

大雪时节,我国广大地区的最低温度已降到了0℃或以下。通常在强冷空气前沿冷暖空气交锋的区域,会降大雪,乃至暴雪。它和小雪、雨水、谷雨等节气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节气。然而,虽然大雪的意思是天气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时更大,但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相反,大雪后各地降水量均进一步减少。二十二、冬至

每年公历的12月21日至23日,太阳到达黄经270°时,即为冬至节气。古时人们对冬至的理解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早在春秋时期,我国已经用土圭观察太阳测定出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现代天文科学测定,与夏至日相反,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又称为冬至线),是北半球全年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

我国古代将冬至分为三候:“初候蛆叫结,二候集角解,三候水泉动。”据说蛆叫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然生长,但阴气仍然非常强盛,土中的蛆叫仍旧蜷缩着身体;糜与鹿同科,却阴阳各异,古人认为糜的角朝后长,所以为阴,而冬至一阳生,糜感阴气渐消而解角;由于阳气初长,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能够流动并且温热。冬至期间,虽然北半球日照时间最少,但由于此时地面在炎热的夏季积聚的热量还没完全消散,故此时气温还不算最低。但地面辐射散失的热量比获得的太阳辐射热要多,因此气温短时间内会持续下降。我国大部分地区1月都是最冷的月份,所以民间有“冬至不过不冷”之说。天文学上也把“冬至”确定为北半球冬季的开始。冬至过后,全国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时期,也就是人们常言的“进九”。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俗语。二十三、小寒

每年公历1月5日或7日,太阳到达黄经285°时为小寒。寒即寒冷,小寒表示寒冷的程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我国古代将小寒分为三候:“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鸲。”古人认为候鸟中大雁是顺阴阳而迁移,此时阳气已动,所以大雁开始向北迁移;此时北方到处可见到喜鹊,并且感觉到阳气而开始筑巢;“鸲”为鸣叫的意思,雉在接近四九时会感阳气的生长而鸣叫。

通常我国在小寒就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俗话说“冷在三九”。“三九”多在1月9~17日,正是在小寒节气内。“小寒”一过,正式进入“出门冰上走”的三九寒天。

小寒节气,开始形成最为强大和稳定的东亚大槽,蒙古冷高压和阿留申低压也到了最为强大且稳定的时期,西风槽脊尺度达至最大,且配合西风的最大强度。虽然在小寒节气冷空气降温过程频繁,但很多都没有达到寒潮标准。人们还是要注意气象台对强冷空气的预报,以预防大风降温和雨雪天气对春运的影响,注意防寒防冻。二十四、大寒

每年公历1月20日或21日,太阳到达黄经300°时为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之第二十四个节气。大寒,顾名思义是天气寒冷到极点。《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

我国古代将大寒分为三候:“初候鸡始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就是说到大寒节气便可以孵小鸡了;而鹰隼之类的征鸟,却正处于捕食能力最强的状态中,盘旋于空中到处寻觅食物,以补充身体能量抵抗严寒;在一年的最后五天内,水域中的冰一直冻到水中央,且最坚强、最厚。另外,大寒出现的花信风候为“一候瑞香,二候兰花,三候山矶(生于江南一带)”。俗话说:“小寒大寒,冷成一团。”此时像小寒一样也是我国广大地区一年中的最冷时期,风大,低温,地面积雪不融,呈现出冰天雪地的严寒景色。

大寒是全年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天气虽然依然寒冷,但由于是冬季即将结束之时,因此不会像大雪到冬至期间那样酷寒,隐隐中已可感受到大地回春的迹象。粮经篇第一章 小麦

下面按节气介绍小麦种植管理方法与注意事项。一、秋分【品种选择】选用优良品种。应根据当地自然气候、栽培条件、产量水平以及耕作制度特点进行选择,做到高产与优质相结合、抗病与广适相结合、良种与良法相结合,应避免盲目求新、求异、求奇。黄河中下游一带小麦主推品种有:济麦22、郑麦366、西农979、周麦18、百农AK58、周麦22、邯6172、郑麦9023、淮麦22、淮麦25、良星99、石麦15、良星66、山农22、丰德存麦1号、石麦22、徐麦31、冀麦585、周麦27、郑麦7698、中麦895、百农207、徐麦33等。【整地】一要加深耕层。在秋作物收获后,抓紧时间进行机耕,深耕25厘米以上;并做到机耕机耙相结合,切忌深耕浅耙,确保耙透、耙实、耙平、耙细。二要提高秸秆还田的质量。秸秆还田要在玉米收获后立即进行。为减少病原菌和虫卵残留量,在将秸秆施入土壤之前,可用50%百菌清500倍液加50%辛硫磷1000倍液喷洒秸秆。并2每667米补施碳铵25~30千克或尿素10~15千克,调解碳氮比,利于秸秆腐熟。秸秆要充分粉碎切细,结合深耕掩埋,耙耱压实,使土壤达到松紧适宜,利于小麦出苗和根系下扎。三要把旋耕地块耙实。旋耕深度要达到15厘米以上,旋耕2遍,旋耕地块容易造成深播弱苗、缺苗断垄和透风跑墒、易旱易冻等问题,旋耕麦田一定要注意踏实土壤,要耙细、耙平,无明显坷垃,达到上虚下实,地面平整;连续旋耕2~3年的麦田必须深耕(深松)一次,以打破犁底层,提高土壤蓄水、保墒和供肥能力,促进根系下扎,增强抗灾能力。四要高质量打好畦田,一般畦宽2~2.2米,畦长30~50米。【施肥】玉米收获后将秸秆直接深耕还田,增施有机肥,测土配2方平衡施用化肥。在秸秆还田和667米施优质土杂肥2000~3000千克的基础上,不同肥料种类的底肥配方推荐如下。

①复合肥或配方肥50千克(含N20%~24%,PO14%~16%,25KO5%~8%)。2

②复合肥或配方肥40~50千克(含N、PO、KO各15%)+尿252素10千克。

③磷酸一铵(或二铵)20千克+尿素15~20千克+氯化钾(或硫酸钾)8~10千克+硫酸锌1千克。

④碳铵50~60千克+优质磷肥60~70千克+钾肥8~10千克+硫酸锌1千克。

在施肥技术上,要做到氮肥深施,磷、钾肥分层施(70%掩底,30%播前撒施于地表),锌肥与细土拌匀后撒施;连续三年秸秆还田地块可酌情少施或免施钾肥;土壤有效锌含量低于0.5毫克/千克,每2667米施硫酸锌1~2千克;土壤有效硼含量低于0.5毫克/千克,每2667米施硼肥0.2~0.4千克。二、寒露【药剂拌种】小麦播种期是预防或控制多种病虫害的关键时期,主要防治地下害虫蝼蛄、蛴螬、金针虫及全蚀病、纹枯病、根腐病、茎基腐病、黑穗病等。综合防治配方为:40%甲基异柳磷(或50%辛硫磷)20毫升+12.5%全蚀净20毫升+6%立克秀5毫升,兑水0.2千克,拌麦种10千克。要求药剂拌种100%,严禁“白籽”下地。【播种技术】本节气是黄河中下游一带冬麦区的适宜播种期。(1)足墒播种 墒情不足的地块,要及时造墒。在适播期内,“宁可适当晚播,也要造足底墒”,确保一播全苗。(2)播期播量 既要防早播,又要防迟播,早茬小麦最佳播期控制在本节气初候,晚茬小麦最佳播期控制在本节气三候。半冬性品种一般在日平均气温14~16℃时播种,弱春性品种在日平均气温12~14℃时播种,要严禁弱春性品种过早播种,预防冻害发生。在适2宜播种期内,每667米产量350千克左右的地块,播种量10~11千克;2每667米产量450千克以上的地块,播种量9~10千克;适期延后播2种的,每差一天,每667米播量增加0.25千克。整地质量差,小麦种子发芽率低时要适当增加播种量。(3)规范播种 大力推广机械匀播技术,播深3~4厘米,行距18~22厘米,高肥力地块和麦垄套种田可适当加大行距,保持深度一致,下籽均匀,播后镇压。一定要防止播种过深,影响出苗。【浇蒙头水】对播种时墒情较差的地块,播种后要及时浇一次蒙头水。【查苗补种】小麦出苗后要及时检查出苗情况,若缺苗10厘米以上时,要及时采取催芽补种措施。三、霜降【中耕镇压】对土壤过于疏松的旋耕麦田,小麦齐苗后要采取垄间镇压措施,以踏实土壤,防止土壤跑风漏墒。四、立冬【疏苗移栽】对于3叶期以后出现的缺苗断垄在10厘米以上,可采取疏密补稀的办法,带蘖补栽,栽时上不压心、下不露白,栽后浇水,确保成活。【中耕划锄】要求所有麦田都要中耕划锄1次,破除板结和土壤龟裂,防止土壤跑风漏墒,促进根系生长。【化学除草】小麦三叶一心以后,本节气可以进行化学除草。根据田间杂草优势种类、发生程度,可选择适宜除草剂,适时化除。防2治猪殃殃、播娘蒿等阔叶杂草,每667米可用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30~40毫升+20%二甲四氯钠盐水剂150毫升,兑水25~30千克均匀2喷雾。防治野燕麦、节节麦等禾本科杂草,每667米可用6.9%精唑禾草灵乳油60~70毫升,兑水25~30千克均匀喷雾。对阔叶杂草2和禾本科杂草混生田,每667米可用36%禾草灵乳油150毫升+20%溴苯腈乳油100毫升,兑水25~30千克均匀喷雾。化学除草要严格按使用说明操作,防止药害发生。五、小雪【化学除草】参考“立冬”。【肥水管理】本节气正是小麦冬前分蘖期,对苗稀的二、三类麦2田和早播的脱肥麦田,可趁墒或结合浇水每667米追施尿素5~10千克,促进小麦冬前分蘖。2【病虫害防治】每667米用20%三唑酮乳油200毫升,兑水100千克,浇灌小麦茎基部以防治纹枯病。防治红蜘蛛、蚜虫,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雾。六、大雪【化学除草】参考“立冬”。【适时冬灌】本节气如果麦田墒情不足,要采取冬灌措施。

冬灌一般在日平均气温7~8℃时开始,到5℃左右时结束。此时“夜冻日消,冬灌正好”。一般低洼地、黏土地可先灌;沙土地因失墒快,应晚灌。

灌水量不易过大,以能浇透当天渗完为宜;切忌大水漫灌,造成地面积水,结成冰层使麦苗窒息而死。

冬灌后,及时松土,防止龟裂透风,造成伤根死苗。【合理促控】对于长势较好的一类麦田,一般不施肥,对苗稀的22二、三类苗苗,可667米追施尿素10~15千克。对667米群体超过90万头的旺长麦田,可采取镇压措施,以压倒压劈为标准。也可采2取化学控旺措施,每667米用15%多效唑50克兑水40千克均匀喷雾。【病虫害防治】参考“小雪”。七、冬至【田间管理】无农事活动。八、小寒【田间管理】无农事活动。九、大寒【田间管理】无农事活动。十、立春【肥水管理】本节气小麦将由越冬状态转入返青生长阶段。对每2667米群体不足70万头的三类苗,要早施返青肥,早浇返青水,促2进小麦早发快长,一般每667米施尿素15~20千克或总含量45%的高氮复混肥25~30千克。对群体超过80万头的一、二类壮苗,此节气不施肥不浇水,但如遇特大干旱年份,也要及时浇水补墒。【中耕划锄】各类麦田都要在本节气中耕划锄,提温保墒。对生2长正常的麦田要浅中耕1~2厘米,对667米群体超过90万头的麦田,要深中耕8~10厘米断根,以抑制无效分蘖滋生。【化学除草】对冬前没有防除杂草的田块,要抓住小麦返青的有利时机开展化学除草。对于猪殃殃、荠菜、播娘蒿、泽漆、婆婆纳、2繁缕等阔叶杂草较重的田块,每667米可用20%使它隆乳油30~40毫升或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15~20克,加入13%二甲四氯水剂150毫升,兑水25~30千克均匀喷雾。对于野燕麦、看麦娘、节节麦等禾2本科杂草,每667米可用3%世玛乳油25~30毫升或6.9%骠马乳油60~70毫升,兑水25~30千克均匀喷雾。下茬种植花生的田块,每6672米可用20%氯氟吡氧乙酸40毫升加噻苯磺隆20克,兑水25~30千克2均匀喷雾。对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混生田,每667米可用36%禾草灵乳油150毫升+20%溴苯腈乳油100毫升,兑水25~30千克均匀喷雾。

特别提示:使用化学除草剂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操作,防止药害发生。封垄的麦田不宜使用,严禁除草剂与杀虫剂、杀菌剂混合使用,上茬有除草剂药害的田块,禁止使用任何除草剂。十一、雨水【肥水管理】对此前没有追施肥的三类苗和群体偏小的二类苗都2要在本节气内及早追肥浇水,一般667米追施尿素15~20千克。【中耕划锄】参考“立春”。【化学除草】参考“立春”。【病虫害防治】重点防治纹枯病,兼治小麦全蚀病,挑治麦蚜、麦蜘蛛。(1)纹枯病 小麦纹枯病已成为黄河中下游一带麦区的重大病害,防治不力,易造成小麦后期出现白穗、死穗,易导致小麦大面积发生倒伏。因此,各类麦田都要在本节气喷药防治,7~10天1次,2连防2次。每667米用20%三唑酮乳油80~100毫升,或12.5%烯唑醇(禾果利)可湿性粉剂30克,或25%丙环唑乳油30~35毫升,兑水50~60千克,喷洒麦株茎基部。注意加大水量,以提高防效。(2)蚜虫、麦蜘蛛 当小麦单行33.3厘米有麦圆蜘蛛200头或麦2长腿蜘蛛100头以上时,每667米可用1.8%阿维菌素乳油8~10毫升,2兑水40千克喷雾防治。当百株蚜虫量达到200头以上时,每667米可用10%吡虫啉20克或50%抗蚜威10~15克,兑水35~40千克喷雾防治。【控制旺长】返青期如果群体过大,一定要及时采取控旺措施。2如遇冬季偏暖、雨雪充沛、越冬期群体增加多、返青期667米群体超过100万头的麦田要及时控旺。(1)镇压 可顺麦垄脚踩或机具碾压,以压倒压劈为标准。2(2)剔苗 对667米群体超过130万头的田块可采取剔苗措施。(3)深中耕断根 对群体过大的旺长麦田,深中耕10厘米左右耧断部分根系,抑制小麦旺长。2(4)化学控旺 每667米用15%多效唑50~75克或壮丰胺30~40毫升,兑水50千克喷雾,喷洒时要选择日平均气温10℃左右、晴天无风天气进行。十二、惊蛰2【肥水管理】对667米群体80万~90万头的二类苗、脱肥苗、受2冻苗,要在本节气追肥浇水,一般每667米追施尿素15千克左右。【病虫害防治】本节气小麦处于起身期生长阶段,是防治小麦纹枯病的最佳时期,各类麦田都要在本节气喷药防治,隔7~10天1次,连喷2次。同时做好蚜虫、麦蜘蛛的防治工作。防治方法参考“雨水”。【化学控倒】群体过大的麦田,如果返青期没有采取控旺措施,本节气就要进行化学控倒,方法参考“雨水”化学控旺措施。【中耕划锄】参考“立春”。【预防倒春寒和晚霜冻害】“雨水”过后,气温变化大,是寒潮多发期。如果此时气温下降到-3℃以下,持续6~7小时,已经拔节的麦苗就会发生冻害。此时一定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在寒流来临前可采取浇水、喷洒防冻药物(如天丰素、磷酸二氢钾、胺鲜酯等),预防冻害发生。一旦发生冻害,要及时采取中耕、施肥、浇水等补救措施,促进小麦生长,将冻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一般茎蘖受冻死亡率2在10%~30%的麦田可结合浇水进行追肥,每667米追施尿素5~8千2克;茎蘖受冻死亡率超过30%的麦田,每667米追施尿素8~12千克;茎蘖受冻死亡率超过80%的麦田,要及时改种其他作物。十三、春分2【肥水管理】对于个体健壮、667米群体在90万~100万头的一类壮苗,可于基部第一节间固定,开始出现两极分化时(本节气初2候),结合浇水每667米追施尿素20千克或45%高氮复合肥30~35千克。

对群体偏小的三类苗,可于拔节初期(本节气),结合浇水追施2第二遍肥,每667米追施尿素8~10千克。【预防晚霜冻害和倒春寒】预防措施参考“惊蛰”。【病虫害防治】重点防治蚜虫、红蜘蛛,防治方法参考“雨水”。十四、清明【肥水管理】对于肥力较高、个体健壮、群体偏大的一类麦田,2如果拔节初期没追肥,可于拔节中期(本节气)每667米追施尿素10~15千克。2

对于地力较薄、叶色较淡的麦田,要结合浇水每667米补施尿素4~5千克。

根据土壤墒情,本节气适时浇好小麦孕穗水和抽穗水。【病虫害防治】根据小麦白粉病、叶枯病、蚜虫、红蜘蛛发生情况,适时开展综合防治,搞好麦田第一次“一喷三防”。综合防治方2法:每667米用20%三唑酮乳油80~100毫升+40%氧化乐果乳油80毫升+尿素500克+磷酸二氢钾200克+适量微肥+水50千克,进行叶面喷施。

小麦吸浆虫蛹期防治:本节气每小方(10厘米×10厘米×20厘米)2有虫蛹2头,每667米可用3%甲基异柳磷或辛硫磷颗粒剂3千克,拌细土25千克,均匀撒于地表,撒后及时浇水。十五、谷雨【浇水】本节气正是小麦抽穗扬花期,是决定穗粒数的关键时期,如遇旱情,应适时浇好小麦抽穗扬花水。对强筋小麦挑旗至开花期浇一次透水,供后期使用,小麦开花后一般不再浇水,尤其不浇麦黄水。【病虫害防治】主要防治赤霉病、白粉病、叶锈病、条锈病、叶枯病、吸浆虫、穗蚜、麦蜘蛛等。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