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天下·全球通史系列 世界新格局(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2-04 02:14:55

点击下载

作者:郭方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图说天下·全球通史系列 世界新格局

图说天下·全球通史系列 世界新格局试读:

前言

近代以来,国际关系格局最大的特点是以欧洲大国的均势为核心,如果能够保持均势,那么和平就能维持,一旦某一方力量的增长突破了均势格局,最终必将导致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是最显著的例证。“二战”结束后,这种局面被彻底扭转,昔日的英、法、德等老牌强国都沦为二三流国家,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则走向世界舞台中央,左右着整个世界的局势。从1945年“二战”结束到1991年苏联解体,这是东西方两大阵营在苏美两国主导下对峙的“冷战”阶段,欧洲成了“冷战”的前沿阵地,欧洲各国乃至全世界则成为美苏对抗的工具。

在美苏“冷战”的同时,世界前进的脚步并没有停止。不仅长期居于世界格局最下层的亚非拉走向觉醒,第三世界迅速崛起,而且以美苏和西方国家为主导的世界经济一体化、贸易全球化也快速发展,特别是随着通信技术和交通事业的发展,人们交流的形式和渠道越来越多,人与人的联系日益密切,世界正在朝着“地球村”的方向发展。欧洲的复苏与发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则冲击着美苏的地位,世界多极化趋势初见端倪。

1991年,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冷战”以苏联一方的覆亡宣告终结,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但是在世界上其他国家与势力迅猛发展的局面下,美国的优势已经不那么明显。今天的美国不得不面对团结的欧洲、和平崛起的中国、慢慢从冬眠中苏醒的俄罗斯、经济发达的日本和巴西、印度等后起之秀的挑战,甚至以色列、伊朗、朝鲜等蕞尔小国也游走于大国之间,见缝插针地攫取利益。世界已经从美国一超独霸逐渐向多极并进转变。与此相应的是经济上的百花齐放,虽然西方发达国家在世界经济中仍然处于明显优势地位,但是其他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大为增强,如中国已成为新的“世界工厂”,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从总体上看,“二战”后的世界最大的特点就是变,从政治主导向经济主导,从激烈对峙到和平交流,非政府因素与势力的影响越来越大。Chapter 1美苏两大阵营的对峙——朝鲜战争两个世界的碰撞

半个多世纪之前,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在朝鲜半岛进行了一场残酷的较量。这场席卷十多个国家,导致数百万人死亡的战争,如今虽几乎被人遗忘,但朝鲜半岛分裂成两个国家与半岛紧张的局势,却能时时引起世界的瞩目。今天让我们拨开历史的迷雾,走近那场在世界历史上留下浓重一笔的战事,聆听那隆隆的炮火声……朝鲜半岛上的两个政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同盟国开始讨论战后各自殖民地的去留问题,以期建立新的世界格局。1945年8月,美国提出以北纬38度线(即三八线)为界,由美国和苏联分别占领朝鲜半岛南部和北部,苏联表示同意。美苏这样的安排显然没有考虑到朝鲜民族的意愿,并为日后的朝鲜半岛南北冲突埋下了祸根。

1945年12月29日,美国公布《莫斯科协定》,这是由美、英、苏三国外长会议签署的,旨在保证对朝鲜半岛进行托管和建立朝鲜半岛临时民主政府的协定。根据协定精神美苏英组成了托管委员会。尽管该委员会的目标是督促朝鲜尽快选出自己的合法民主政府,但美国和苏联却开始在各自的占领区内培植势力,扶持倾向于自己的政权。

不愿被大国摆布的朝鲜人民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民族主义运动,然而却遭到了美苏两国的无情镇压。美苏都对自己势力范围内的反对派进行了清理。在北方,民族主义分子和右翼分子遭到清洗,只留下共产党组织和左翼团体。与此同时,南方共产党势力在右翼势力打击下也越来越衰微。

美苏两国不断地各自经营,使托管委员会形同虚设,半岛统一选举遥遥无期。1948年5月10日,南朝鲜率先举行了单独选举,李承晚当选南朝鲜总统。8月15日,大韩民国政府正式宣告成立。北方的单独选举中,金日成当选为北朝鲜最高领导人。1948年9月9日,他宣布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至此,两个意识形态上完全敌对的政权出现在朝鲜半岛。整个朝鲜民族迈向了分裂,走向了对抗的道路。在意识形态上和在强调各自国家的合法性上,南北双方互不退让,无法以和平对话的方式解决问题,战争的阴云在朝鲜半岛上空飘浮。麦克阿瑟返回美国后在国会发表演讲,主张继续扩大朝鲜战争,对中国实行经济封锁。战斗的各方

从战前的准备来看,朝鲜明显要比韩国准备充分。朝鲜经过精心准备,建立起了一个规模庞大的军队,有苏联提供的以T-34坦克为代表的大量现代化武器装备。在经毛泽东首肯后,还有两个中国人民解放军朝鲜族师被充实到朝鲜军队中。相比之下,韩国军队武器匮乏,没有重炮、坦克以及空军装备。因此1949年朝鲜人民军的实力确实是韩国军队所无法匹敌的。

1950年1月以后,苏联和美国相继撤出在朝鲜和韩国的驻军。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朝鲜方面称,李承晚在美国操纵下突然向三八线以北地区进行了全面的武装侵犯。但韩国军队根本没有招架之力,仅仅三天之后汉城(今首尔)便失守了。

6月26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命令驻日本的美国远东空军协助韩国作战。27日再度命令美国第七舰队驶入台湾海峡“巡逻”,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海夺回台湾。7月7日,在美国的操纵下,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要求联合国会员国派出军队组成“联合国军”,以帮助韩国抵抗朝鲜军队的进攻。联合国军以美军为主导,其他15个国家也派小部分军队参战,由美国远东驻军司令麦克阿瑟上将统一指挥。与此同时,中国开始在东北集结军队。中共中央书记处的一次会议决定,一旦入朝作战,将使用“志愿军”的称呼。

战争初期,朝鲜军队节节胜利,到8月初,战火燃烧到了朝鲜半岛南部90%的地区,韩国军队和美军被一直逼退到釜山。9月,麦克阿瑟亲自指挥的联合国军在朝鲜半岛中部的仁川登陆,将朝鲜军队一分为二,战局发生逆转。这时,中国发出警告,称如果美军跨过三八线,中国就会出兵。但是这番警告被杜鲁门视为中国对联合国的“外交讹诈”而没有被重视。10月,美军和韩国军队开始反攻并越过三八线作战。麦克阿瑟在三八线附近侦察朝鲜人民军军事动向。

中国虽然做出强硬声明,高层领导人内部意见却不一致。由于美军轰炸了中国丹东的文物市场,中国领土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同时美军进入台湾海峡,迫使中国中止了夺回台湾的渡海战役。这些都让中国备感来自美国的威胁。中国最终决定出兵朝鲜半岛。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司令员兼政委的指挥下开始渡过鸭绿江入朝作战。

中国军队入朝后,马上发起第一次战役,迅速扭转战局。中国军队的进攻让联合国军始料未及,战斗失利后的联合国军全线撤退至清川江以南。中国军队则频频告捷。虽然遭受到面对中国战事的第一次惨败,麦克阿瑟依然坚持认为中国的出兵只是象征性的,11月24日,麦克阿瑟发动了对清川江以北中朝军队的进攻,并宣称要让美军士兵“回家过圣诞节”。中国人民志愿军采取诱敌深入的战术,于11月25日发动第二次战役,以图合围全歼美军。美军和韩国军队被迫全线突围,南撤至三八线,并于12月5日弃守平壤。12月31日中朝军队发起第三次战役,推进至三八线以南约80千米处,汉城(今首尔)也被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五十军与朝鲜人民军第一军团攻占。

而此时的杜鲁门政府与联合国军前方指挥官麦克阿瑟将军意见不合。杜鲁门希望避免与中国或苏联产生直接冲突,不想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麦克阿瑟则以军事上的胜利为优先,他多次提出过针对中国大陆的攻击计划,如大规模轰炸东北、动用原子弹轰炸东南沿海大城市以及邀请台湾军队参战等等。这些计划明显有悖于当时华盛顿政府外交政策的言论,最终激怒了杜鲁门。麦克阿瑟被免职,其最高司令官的职务由马修·李奇微将军接任。停战

美国在1951年1月13日提出停战建议,但是在顺利的战争形势面前中国领导人毛泽东认为,中国有能力将美国军队逐出朝鲜半岛。事实上,中国军队在第三次战役结束时,由于缺乏军需用品,战争行动已经大受影响。板门店《朝鲜停战协定》签字现场

联合国军对中朝军队装备有绝对优势,在美国空军的威胁下,中国志愿军的后勤保障补给异常艰难。志愿军的士兵只能背负五天的粮食,到了第七天就弹尽粮绝,不得不停止进攻,联军则趁这时发动“屠夫作战”与“撕裂作战”,志愿军在联合国军的炮火下挨打,损失惨重。1月25日发起的第四次战役过于仓促,中国人民志愿军开始后退,不得不放弃仁川和汉城(今首尔),被迫全线后退100多千米,撤回到三八线以北。

4月,朝鲜战场形势倒向联合国军。4月22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发动第五次战役,至29日“礼拜攻势”结束,联合国军开始发动“第二次春季攻势”,联合国军第二次跨过三八线,志愿军被迫全线后撤约40千米,勉强阻止住联军的进攻。志愿军遭受到入朝以来最大的一次损失。此后,双方转入对峙状态。

7月10日,双方终于同意停火,坐到了谈判桌前。谈判过程中美国一直对中方施加军事压力。为获得停战谈判的有利条件,美军先后发动了“夏季攻势”和“秋季攻势”,在没有达到目的的情况下,又实行大规模的空中轰炸。上甘岭战役之后,美军没有能力再发动营以上规模的进攻,美军已意识到最后仍要靠谈判才能结束战争。但由于双方的条件过于悬殊,停战谈判整整谈了两年。

1952年11月,艾森豪威尔当选美国总统,其竞选口号之一就是要结束朝鲜战争。1953年3月5日,斯大林逝世,苏联方面首次呼吁和平解决战争,随后中朝方首先提出恢复和谈。4月26日,重开后的和谈进展很快,短短3个月后,7月27日,双方签署了《朝鲜停战协定》。——麦卡锡主义反共浪潮下的白色恐慌

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在冷战的阴影下,美国国内出现了一股极端的反共反民主思潮。美国参议员麦卡锡利用“冷战”期间美国人对共产主义的仇视、恐惧、知之甚少和误解,大肆渲染共产党入侵政府和舆论界,煽动反共,借机清除美国共产党,迫害民主进步人士。从而在美国掀起了一场反共、排外运动,致使无数人受到无辜迫害。这场运动涉及美国政治、教育和文化等领域的各个层面,“麦卡锡主义”从此也成为“反共”及政治迫害的代名词。麦卡锡主义在敏感与恐惧中滋长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刚刚战胜法西斯的盟友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互不信任的双方小心翼翼地互相提防着。美苏之间“冷战”的恐怖气氛笼罩了全世界。

在20世纪40年代末和50年代,共产党人建立了新中国、苏联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这一系列事件使许多美国人感到恐慌和受到挫折。特别是朝鲜战争的爆发,战争带来的恐惧和美国政府对共产主义运动的恐惧,使得杜鲁门政府对所谓的共产党间谍十分敏感。当时,几个被指控为苏联间谍的美国人受到了广泛的注意。前美国国务院官员阿尔杰·希斯被控在30年代给苏联政府提供美国的秘密情报。朱利叶斯和埃塞尔·罗森堡这对美国夫妇被认定向苏联情报机构提供军事情报。朱利叶斯·罗森堡朱利叶斯·罗森堡(Julius Rosenberg,1918~1953),冷战期间美国的共产主义人士,因涉嫌向苏联传递机密,1953年6月19日,他和妻子埃塞尔·罗森堡被处死。

战后初期的美国国内通货膨胀指数急剧上升,工人罢工时有发生。由于感受到日益明显的共产主义威胁,美国联邦政府开始调查政府雇员中的秘密共产党人。杜鲁门总统建立了名叫忠诚调查局的机构,从1947年12月17日起开始对联邦政府、武装部队和国防订货承包商实行所谓“忠诚调查”,并下令清洗任何一个有可能不忠的政府雇员,其调查对象的范围甚至扩大到了荒谬可笑的地步。

美国首席检察官根据司法部认为不忠的指控提出了一批名单,政府机构以这一名单为依据决定雇员是否忠诚。当时的美国,教授社会科学的教师必须在课堂上批评苏联和共产主义,否则就会被解雇;辛辛那提棒球红队因队名中有“红”犯了忌讳,而被迫改名;甚至就连美国小姐的候选人在参赛时都必须交代她们对卡尔·马克思的看法。

这时,一个反共狂热分子,威斯康星州的共和党参议员——约瑟夫·麦卡锡,闯入了人们的视线,他在美国政界掀起了一股大清洗的狂潮。此后的十多年里,美国政界被一种极度的恐怖气氛所笼罩。整个美国人心惶惶,上到总统,下到一般的政府雇员,每个人都担心自己哪一天突然被相关部门提审,若被控告与共产党有瓜葛,那就免不了牢狱之灾。所有这一切都是“麦卡锡主义”带来的白色恐怖。约瑟夫·雷芒德·麦卡锡1953年,约瑟夫·雷芒德·麦卡锡(Joseph Raymond McCarthy,1908~1957),美国共和党人、参议员,狂热的极端反共产主义者,麦卡锡主义的“缔造者”,以对有共产党嫌疑的人进行政治迫害而闻名。麦卡锡主义的猖獗与沉寂

麦卡锡生于威斯康星州北部一个爱尔兰裔小农场主家庭。1939年他当选为威斯康星州第七区巡回法庭法官,成为该区历史上“最年轻的法官”。可是后来人们才知道,他在参加竞选时竟然虚报了年龄。麦卡锡的政治生涯充满了欺骗与谎言。1946年11月,麦卡锡凭借如簧之舌当选为威斯康星州参议员。任职期间,麦卡锡行为不检点,他赌博、酗酒和进行大豆期货投机交易,种种劣迹使他的声望一落千丈。1949年,麦卡锡甚至被评为当年“最糟糕的参议员”。

1950年2月9日是美国第十六任总统林肯的诞辰纪念日。在共和党全国委员会的安排下,麦卡锡从华盛顿飞往西弗吉尼亚州的惠灵,在俄亥俄县共和党妇女俱乐部发表了题为“国务院里的共产党”的演讲,声称在他手中有“一份205人的名单”,而这些人“全都是共产党和间谍网的成员”。麦卡锡的演说犹如晴天霹雳,令美国上下一片哗然。这次演说过后,麦卡锡一夜之间成为名震全国的政治明星。在后来的演说中麦卡锡手中还挥舞着一张小纸片,荒谬的称那就是所谓的“间谍名单”,虽然名单由原来的205人减到57人。得意忘形的麦卡锡甚至打电话给总统杜鲁门和国务卿艾奇逊,要求他们对他的演讲公开表态。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国内媒体的反共浪潮甚嚣尘上,公众笼罩在“红色恐慌”之下。麦卡锡不失时机地继续鼓噪共产主义已渗透到美国政府内部的危言。借口杜鲁门政府中有人暗中“私通苏联”,把民主党执政的20年称为“叛国20年”,将锋芒直指杜鲁门政府。国务卿艾奇逊这时被称为“国务院的红色主教”,马歇尔将军因制订了复兴欧洲的“马歇尔计划”而被斥责为骗子。

麦卡锡主义在1951年达到高潮,美国合法政党美国共产党西部12州的党员在短短5个月内全部遭到通缉和逮捕,其中存在死刑的3个州对5236人以“叛国罪”判处死刑,另外9个州也对96人判处死刑,另有62351人被判处20年以上的刑狱。美国左翼力量遭受到空前的打击。同时,麦卡锡还在文艺界和政府部门煽动人们互相揭发,许多著名人士如演员查理·卓别林和原子弹之父罗伯特·奥本海默等都受到迫害,被指控为向苏联透露机密和为苏联充当间谍。

1953年,麦卡锡开始对美国设在海外的大使馆藏书目录进行清查。在这次清查中,美国共产党领袖威廉·福斯特、左翼作家白劳德、史沫特莱等75位作家的书籍全被列为禁书,近200万册书籍遭到清理。美国国内一些城市和学校的图书馆也纷纷被查禁,甚至焚毁所谓的可疑书籍和杂志。美国国务院、美国之音、美国政府印刷局等都受到了麦卡锡的清查。受此影响,美国各地都出现了非理性的反共浪潮,很多人加入反共的浪潮中,很多人无端受到指控,华人华侨和中国其他少数民族更成为迫害对象。美国一时间风声鹤唳,人人自危。

1953年6月19日,科学家朱利叶斯与埃塞尔·罗森堡夫妇被判死刑,揭开了美国的白色恐怖的序幕。普通人家经常遭到搜捕,只要家中存有《共产党宣言》之类的书籍,就会立刻被检察官以“协助外国破坏美国”罪起诉,只在一年间,全美(不包括波多黎各地区)就有6231人被起诉。

利用报纸和电视宣传,麦卡锡提高了知名度,为攻击政敌他不惜使用粗俗、下流的语言。他的荒谬逻辑就是:所有不同意他的人都是阴谋颠覆美国民主政体的共产党。就连当时的总统艾森豪威尔,这位曾在二战沙场上叱咤风云的老将,也落到只敢私下里抱怨的境地。美国国内有人发出这样的感慨:共和党已经是“一半属于麦卡锡,一半属于艾森豪威尔”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麦卡锡的活动越来越激起公众的反对。美国国内外的舆论开始指责他是“蛊惑民心的煽动家”。在欧洲,人们更是将麦卡锡直接比作希特勒。

麦卡锡干预行政、外交、军事事务,激化了与政府和军方的矛盾。从1953年11月起,麦卡锡把矛头直接指向艾森豪威尔政府,甚至指控艾森豪威尔叛国。1954年初,麦卡锡扩大了对陆军的调查,他向军官发布命令,恐吓一位陆军准将,同时指控陆军部队保护共产党分子。这一事件激怒了美国陆军。当他选择把矛头指向美国陆军时,他的自我毁灭也就开始了。

在1954年4月22日至6月17日的“陆军—麦卡锡听证会”上,麦卡锡施展惯用的哗众取宠的伎俩,竭尽胡搅蛮缠之能事,但他拙劣的表演遭到陆军特别顾问约瑟夫·韦尔奇的谴责。陆军部公布了麦卡锡的种种越权和违法行为,揭开了麦卡锡所谓调查活动的黑幕。麦卡锡遭遇了他的“滑铁卢”,在美国人民面前彻底名声扫地,从此一蹶不振。同年12月1日,美国国会参议院通过了谴责麦卡锡的决议。麦卡锡主义就此衰落。

三年后,这位声名狼藉的参议员借酒消愁,因饮酒过量引发严重的肝炎和神经炎,于1957年5月2日,在华盛顿的海军医院里不治身亡。麦卡锡一手遮天,在全美国到处搜捕有共产党嫌疑的人,无情践踏那些被指控公民的人权。大规模的迫害使他名声大震。——杜鲁门主义冷战开始的标志

杜鲁门主义是美国总统杜鲁门任期内形成的美国对外政策,其核心是认为美国必须在全世界范围内承担起围堵共产主义运动的重任,化解任何可能威胁美国安全的危机,为此不惜干涉他国内政。杜鲁门主义的背景

1945年4月12日,罗斯福总统在任内逝世后,他的副手杜鲁门继任美国总统。很快,旷日持久的“二战”就结束了。和罗斯福总统积极倡导与苏联合作不同的是,杜鲁门逐渐走向了与苏联决裂、对抗的道路。这和“二战”结束之后的形势是分不开的。战争结束后,原来威胁着整个世界的德日意法西斯都已经土崩瓦解,以美英为首的西方世界与苏联合作的基础已经不复存在。其次,美苏在具体问题上的矛盾和斗争也与日俱增。杜鲁门继任后,美苏围绕战后德国的处置和波兰等问题冲突不断,美国国内对苏强硬的呼声日益高涨。在这个时候,斯大林又发表演说,认为“二战”虽然已经结束,但是资本主义争夺世界市场的斗争必将引发新的世界大战,所以苏联接下来必须以发展重工业为首要任务,摆出了一副又要投入战争的架势,这在美国国内引起了不小的恐慌,当时的美国副国务卿艾奇逊认为斯大林此举否认了美苏和平共处的可能。

1946年2月22日,美国驻苏联使馆代办乔治·凯南向国内发出了著名的“八千字电报”,全面分析了苏联的情况,并提出了遏制苏联的政策。电报引起了杜鲁门和美国国会的高度重视。后来凯南又发表《苏联行为的根源》一文,详细阐述遏制政策。已经下定决心在美苏关系上放弃合作的美国决策层认为凯南的遏制理论是对抗苏联的有效手段,这一理论也奠定了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的思想基础。

1946年3月5日,在美访问的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杜鲁门的陪同下来到密苏里州的富尔顿,在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了名为《和平砥柱》的演讲。丘吉尔在演讲中宣称“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亚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铁幕后的东欧和中欧各国都是苏联的势力范围,而共产党的“第五纵队”则遍布世界各国,到处构成对“基督教文明日益严重的挑衅和威胁”。面对苏联的扩张,不能再奉行绥靖政策,西方国家尤其是英美应当团结起来,共同制止苏联的侵略。丘吉尔的“铁幕演说”在全世界引起轰动,很快,斯大林就此指出这是“号召同苏联开战”的危险举动。可以说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是杜鲁门借他人之口发表的冷战宣言,美国政府借丘吉尔这位“反布尔什维克老兵”之口说出了自己不便言明的主张。这一演说一般被认为是美英对苏联发动“冷战”的信号。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在丘吉尔的“铁幕演说”为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拉开序幕后,为了统一美国政府在对苏问题上的立场,杜鲁门迫使坚持罗斯福总统和平缓进政策、反对与苏联公开决裂的“自由主义者”领袖商务部长华莱士辞职,又争取到以共和党参议员塔夫脱为领袖的“保守主义者”的支持,使美国政府内部就与苏联决裂达成一致。1945年9月1日,美国总统杜鲁门收到关于日本投降的相关文件,脸上露出了笑容。

1946年9月24日,杜鲁门的特别顾问克拉克·克利福德草拟了一份关于美苏关系的报告,这个报告是绝密的,仅在美国最高决策层内部传阅。报告认为美国必须拥有强大的足以抑制苏联的军事力量,使苏联的势力范围限于目前所控制的地区,认为“一切目前尚不处于苏联势力范围之内的国家,在他们反抗苏联的斗争中都应得到美国慷慨的援助和政治上的支持”。这个报告沿着凯南的思路,系统阐述了美国在全世界范围内遏制苏联的战略构想。形势发展到这一地步,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只是时间问题了。1951年1月8日,杜鲁门总统在美国国会发表国情咨文,宣布扩军备战的国策。杜鲁门要求国会“延长并修正兵役法”,将现役兵力增加到350万人,并加紧军用战机、坦克等武器的生产。

很快,希腊和土耳其的危机就为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创造了机会。当时,共产主义运动在希腊和土耳其风起云涌。虽然遭到英国的不断镇压,但是两国的革命运动一直在蓬勃发展,对两国政府的援助成为英国无法承受的负担。1947年初,英国陷入严重的经济困境,已无力承担援助希腊政府镇压革命运动的种种开支,而希腊的革命力量却得到了南斯拉夫和苏联的支持。为了避免这两个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国家落入苏联手中,1947年2月21日,英国紧急照会美国国务院,坦承自己所面临的困难,希望美国能接手这个烂摊子。得到这一消息后,杜鲁门决定美国必须挑起这副重担,因为“历史的转折关头已经来到,美国现在必须挺身而出,取代没落中的英国成为自由世界的领袖”。同时杜鲁门也想抓住这一天赐良机,趁机公开美国的“冷战”政策。

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宣读了要求国会批准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咨文,大肆渲染希腊和土耳其受到“共产主义的严重威胁”,并断言如果丧失希腊,土耳其就会成为共产主义海洋中的前哨阵地。同样,如果土耳其屈服于苏联,希腊的地位就会极端危险,最终会给欧洲乃至全世界造成灾难性的后果。据此,杜鲁门要求国会立即采取行动,在1948年6月30日前拨款4亿美元援助希腊和土耳其政府,以便美国在该地区建立“抵抗苏联侵略的屏障”和美国的前哨阵地。为了让国会接受这一要求,杜鲁门接受了范登堡关于必须使美国感觉到局势可怕的见解,于是亲自前往国会山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即“杜鲁门主义”。他在国会说:“我认为美国的政策必须支持自由国家的人民,他们正在反抗企图征服它们的武装少数派和外界压力。”美国国会两院对此迅速做出反应,于1947年5月15日通过了援助希腊和土耳其反对共产主义的法案。

杜鲁门主义出笼后,美国立即开始插手希腊内战。截至1949年年中,希腊获得了6.48亿美元的美援,其中5.29亿美元用于军事需要,以镇压希腊人民的反抗。由美国出钱出枪,重新训练了66%的希腊陆军,武装了20万名士兵、5万名宪兵、1.1万名水兵和8000名空军驾驶员。1947年11月,美希联合总参谋部成立,美军将领詹姆斯·范佛里特成了希腊军队事实上的总司令。至1949年底,装备简陋的希腊民主军寡不敌众,只好放下武器,希腊人民革命的烈火被扑灭了。

与此同时,美国还控制了土耳其。1947年7月12日,美国和土耳其签订关于美国援助土耳其1亿美元的协定,美国军事代表团抵达伊斯坦布尔,改组了土耳其军队,为美军在土耳其获取了海军和空军基地。1948年,美土两国签订经济合作协定,1949年又签订文化合作协定。有大批美军坐镇的土耳其的国内局势迅速安定下来,土耳其政府也渡过了难关。

从美国在希腊和土耳其的所作所为来看,杜鲁门主义可以说达到了围堵共产主义的目的。从长远来看,杜鲁门主义也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的公开破裂和旷日持久的美苏“冷战”的全面展开,一场世界大战刚刚结束,又一场不见硝烟的东西方大较量已上演。在1947年3月的一次国会会议上,杜鲁门总统宣布对外政策。——马歇尔计划复兴欧洲

马歇尔计划是由美国国务卿乔治·马歇尔提出的,是杜鲁门主义逻辑上的延伸。杜鲁门宣称美国要承担在全世界范围内遏制共产主义的使命,而当时与共产主义阵营对抗的最前沿就是欧洲,特别是西欧。马歇尔计划正是美国为了扶植战后凋敝的西欧而提出的。战后的欧洲“二战”结束后,西欧国家面临的迫切问题并不是苏联的入侵,而是国内经济状况的极端恶化。作为大战主战场的西欧满目疮痍,昔日红火的工厂如今要么变成残垣断壁,要么因为缺少资金、原料、工人而陷于停顿,作为经济大动脉的铁路系统也是七零八落,大量农田荒芜。1946年,西欧的工业产量不足战前的70%,农业产量则仅有约60%。从爱琴海到北海到处是饥饿和混乱,极为凄凉。1946年底,西欧又遇上罕见的严寒天气,暴风雪过后又是洪水泛滥。由于天灾人祸,英国一半以上的工矿企业瘫痪,农业产量甚至低于19世纪的水平。1947年1月20日,英国政府不得不公开承认:“不列颠处于极其危险的境地。”昔日的大帝国尚且沦落到这等田地,其他国家的情况也就可想而知了。

在经济衰退之外,战后西欧各国的政治局势激烈动荡,国民对政府的不满有增无减。法国、英国、意大利等国的工人运动发展迅速,各国共产党力量普遍增强。1947年4月,法国雷诺汽车厂的工人首先掀起罢工,随后迅速发展为全国性大罢工,法国的工业生产和铁路运输一时陷入瘫痪。与此同时,英国、意大利、比利时等国的工人运动也风起云涌。经过反法西斯斗争锻炼的法国共产党这时候已经成为法国最有影响的政党,控制着拥有500万会员的工会,而拥有250万名党员的意大利共产党也在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威望。左翼势力的大发展引起了西欧各国政府的极大恐慌,他们纷纷向大洋彼岸的美国求助。这种情况也使自诩为世界反共领袖的美国坐立不安,美国国务卿马歇尔警告说:“要是美国不对欧洲进行资助,走向暴政统治很可能是不可避免的。”美国国务卿马歇尔与新内阁成员合影。马歇尔计划出笼

美国援助西欧首先当然是基于其战后的全球战略考虑,即以西欧作为对抗以苏联为首的共产主义运动的前沿阵地,同时也是由其自身的经济需求决定的。“二战”中,作为唯一本土未沦为战场的主要参战国,美国的战时经济发展到了极盛。战争一结束,虽然军事工业大量转入民用生产,但是美国工业的庞大生产能力远不是美国国内市场可以满足的,要想长期繁荣,必须扩大国外市场,而这其中又以西欧最为重要,所以西欧经济复苏对当时的美国至关重要。另外,援助也意味着美国资本和商品进入西欧的大门被打开了,这是美国占领西欧市场的绝佳时机。1949年2月,运抵英国伦敦皇家维多利亚码头的食糖,这是马歇尔计划的一部分。

1947年4月26日,美国国务卿马歇尔从莫斯科外长会议回国后,要求美国政府立即采取行动,对西欧进行援助。6月5日,马歇尔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说,提出援助欧洲经济复兴、夺取全球战略重点欧洲的方案。他首先号召西欧国家自行制订复兴计划,“这是欧洲人的事情……我国的作用应该是在他们拟订欧洲计划时予以友好协助,并在今后加以支持……这项计划应该是得到欧洲相当多国家同意的共同计划,如果不是欧洲所有国家都同意的话”。马歇尔又说:“我们的政策不是要反对任何国家或任何主义,而是要反对饥饿、贫穷、绝望和混乱。”这暗示当时极端困难的“二战”罪魁德国也在援助之列。这篇演说发表后,马歇尔计划在美国和世界各国的报纸和广播中立刻成了热门话题。一周后,马歇尔又表示这一计划也包括苏联和东欧。20世纪40年代后期,“马歇尔计划”广告画。

马歇尔的演说在欧洲引起强烈反响,连苏联也对马歇尔计划表现出了不小的兴趣。1947年6月底,英、法、苏三国外长在巴黎举行会谈,商讨响应马歇尔计划的问题。由于认为英法提出的欧洲统一计划有干涉别国内政之嫌,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很快就退出会谈。会谈破裂后,苏联及东欧各国被排除在马歇尔计划之外。7月12日,英国、法国、奥地利、意大利、比利时、丹麦、希腊、冰岛、爱尔兰、卢森堡、荷兰、挪威、葡萄牙、瑞典、瑞士、土耳其16国在巴黎召开欧洲经济会议,这次会议决定成立欧洲经济合作委员会。9月22日,欧洲经济合作委员会拟定的总报告获得各国一致同意,要求美国在4年内提供援助和贷款224亿美元。12月9日,杜鲁门向国会递交了“美国支持欧洲复兴计划”的咨文。1948年4月3日,杜鲁门签署了国会通过的《1948年对外援助法》,以立法的形式保障马歇尔计划的实施。美国还设立了负责实施马歇尔计划的经济合作署,保罗·霍夫曼被任命为署长。

马歇尔计划期限为5年,自1948年4月3日至1952年6月底,美国共向西欧提供了131.5亿美元援助,其中以粮食和消费品为主,90%是赠予,10%是贷款。西欧各国中英国获益最多,得到的援助高达32亿美元,法国次之,为27亿美元,意大利15亿美元,西德13.9亿美元,冰岛最少,只有2900万美元。1951年底,由于介入朝鲜战争,美国军费开支日益增长,再加上一直对马歇尔计划持反对态度的共和党在1950年的国会选举中取胜后,对继续实施这一计划反应冷淡,马歇尔计划不得不于1951年底宣告结束,而代之以共同安全计划。莫洛托夫计划在1947年6月底的英、法、苏三国外长会谈破裂之后,苏联及东欧各国参与马歇尔计划的路被堵死了。然而战后的苏联和东欧地区也面临着非常严峻的经济形势,为了加强与东欧的经济联系,苏联与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先后签订了贸易协定,以此来反制马歇尔计划,这就是莫洛托夫计划。马歇尔计划的影响

马歇尔计划首先帮助西欧各国迅速走向经济复苏的道路,后来的统计数据显示,计划实施期间是西欧历史上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马歇尔计划之后的1952年,西欧的工业产量比战前增长了35%,农业产量则增长了10%,战争结束之初的凋敝景象已经不复存在了,西欧各国迎来了长达20年的黄金发展期。

马歇尔计划还促进了西欧国家的联合和欧洲共同体的建立。美国为了抗衡苏联,从全球战略考虑,希望看到一个美国控制下的经济上发展、军事上强大、政治上稳定的统一的欧洲。因此,美国在提出马歇尔计划时,就鼓励和赞同西欧的联合。1948年接受计划的16个国家建立了欧洲经济合作委员会,后来改组为欧洲经济合作组织,1954年又成立了促进贸易和支付自由化的欧洲支付同盟,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西欧各国之间的贸易壁垒,使西欧各国经济上的联系日益紧密。这些都为20世纪50年代末西欧共同体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作为马歇尔计划的实施者,美国也从该计划的实施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首先当然是政治和战略上的,复兴的西欧处在与以苏联为首的共产主义阵营对抗的前线,为美国分担了相当大的压力,特别在美国陷入朝鲜战争难以自拔的局面下,这一作用尤其明显。从经济上说,美国资本与商品大量涌入西欧,缓解了美国国内生产过剩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美国的市场,但是西欧复苏之后并没有沦为美国经济上的附庸,而是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如今成为可以和美国分庭抗礼的势力,这显然是美国没有预料到的,而这也成为美国国内反对马歇尔计划者竭力攻击的一点。——北约与华约两大国际组织的对抗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和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是“冷战”中美苏双方为了对抗而分别联合自己的盟国成立的政治、军事联盟,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实现其冷战战略的平台。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美国在“二战”后一直非常重视欧洲,不仅是因为欧洲是资本主义的发源地,曾经是世界经济中心,更因为这里在“二战”之后成为东西方对峙的最前沿,是美苏“冷战”的主战场,在美国看来,这里的安全关系着整个西方世界的安危。所以美国实施了马歇尔计划,在经济上援助西欧,与此同时,拥有丰富政治军事资源的西欧对于美国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基于此,美国把目光投向了西欧的共同安全防务问题,积极推动西欧的联合,试图建立以美国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从而实现控制西欧、遏制苏联的目的,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就是美国为实现这一目的而采取的最重要的措施。

为了构建西欧共同安全防务网,美国首先以反共和复兴欧洲为口号,积极推动西欧联合的发展。在美国的支持之下,1948年1月,英国正式提出了建立西欧联盟的建议,得到积极响应。3月5日,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五国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举行谈判,缔结了一项以军事同盟为核心的集体防御条约,通称《布鲁塞尔条约》。3月17日,五国外长在布鲁塞尔正式签约,条约为期50年。根据规定,缔约国在受到侵略威胁时有互相提供一切援助的义务,这明显是针对苏联的。8月25日,《布鲁塞尔条约》生效,布鲁塞尔条约组织正式成立,该组织设有外长协商委员会、西方联盟防务委员会、参谋部和司令官委员会等机构。

布鲁塞尔条约组织虽然成立了,但是当时的西欧各国和美国都认为这一组织有着很大的局限性,特别是在当时的情况下,如果没有美国的参与,西欧的共同安全根本无从谈起。美国也认为《布鲁塞尔条约》签约国过少,无法满足美国在这一地区的安全需要。因此美国国内要求与西欧国家签订共同防御协定的呼声日益高涨。1948年6月间,美国参议院通过了范登堡提出的议案,允许美国在互助、互援基础上,在涉及美国国家安全的情况下,通过宪法程序参加区域性的或其他性质的集体防务协定,从而为美国与西欧的联合确立了法律依据。紧接着的7月6日,美国、加拿大和布鲁塞尔条约组织成员国在华盛顿举行会议,讨论缔结集体安全条约。9月9日,会议通过了一份供与会各国政府讨论的备忘录,即所谓“华盛顿文件”。文件对即将成立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性质、范围、缔约国承担的义务及其与其他欧洲组织的关系等做了明确规定。

1949年3月18日,《北大西洋公约》条文正式公布。4月4日,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丹麦、加拿大、冰岛、挪威和葡萄牙12国外长在美国华盛顿的国务院会议大厅举行《北大西洋公约》签字仪式。8月24日,《北大西洋公约》正式生效,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随之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由一个简单的序言和十四项条款组成,其中以第五条最重要,它规定: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9月17日,北约最高权力机构北大西洋理事会成立,由各成员国外长组成,另外还成立了由各国国防部长组成的防务委员会,由各国总参谋长组成的最高军事权力机构——军事委员会。北约拥有统一的军事指挥系统,先后成立了欧洲盟军司令部、大西洋盟军司令部、海峡司令部和加拿大—美国地区计划小组。1954年10月,法国、德国、英国、美国在法国巴黎签署《巴黎协定》。照片中从左至右分别为:法国总理皮埃尔·孟戴斯—弗朗斯、西德总理康拉德·阿登纳、英国外交大臣安东尼·艾登、美国国务卿约翰·福斯特·杜勒斯。该协定于1955年5月生效,根据协定,联邦德国结束被占领状态,成为主权国家并加入北约。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

北约建立之后,即成为美国对抗苏联的重要工具。1952年,深受杜鲁门主义之惠的希腊、土耳其加入北约。1954年10月,美国、英国、法国、联邦德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意大利、加拿大九国代表签订《巴黎协定》,批准联邦德国加入北约。这样一来,整个西欧除了西班牙和几个中立国外都成为北约成员,对苏联及其东欧各国形成了很大的压力。1954年11月13日,苏联照会美国、中国和欧洲23国,对《巴黎协定》表示坚决反对,并建议于11月29日在莫斯科或巴黎召开全欧洲安全会议,讨论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西方国家拒绝了苏联的提议。1954年11月29日至12月2日,在没有西方国家参加的情况下,苏联与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民主德国代表在莫斯科举行欧洲和平与安全会议,宣布如果西方国家不顾反对将联邦德国纳入北约,那么他们不得不采取应对措施以确保自身安全。西方对此不予理会,1955年5月《巴黎协定》正式生效,联邦德国加入北约。苏联立即采取反制手段,不仅废除了与英国和法国的友好条约,更于1955年5月11日至14日在波兰首都华沙召开了第二次欧洲和平与安全会议,与会莫斯科的八国签署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即《华沙条约》。1955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会议。《华沙条约》针对《北大西洋公约》提出在某个或几个缔约国遭受进攻时,其他缔约国有义务采取一切措施予以援助,《华沙条约》的宗旨就是集体防御。根据《华沙条约》陆续成立了最高决策机构政治协商委员会、最高军事机构国防部长委员会,外交部部长委员会和联合武装力量司令部等机构。两大组织对抗与对抗的结束

北约和华约两大组织的建立是美苏“冷战”的产物,而他们的成立也标志着以“冷战”为表现形式的军事对抗正式开始。所以,北约和华约从根本上说是美苏“冷战”和争霸的工具,在建立之初,他们的核心权力,尤其是军事指挥权分别被美国和苏联牢牢攥在手中。北约盟军最高司令由美国人担任,北约核打击力量的使用权操纵在美国总统手里。华约联合武装力量司令部的历任总司令都由苏联国防部第一副部长兼任,而其他成员国的国防部长或军事领导人则只能出任副司令员。

美国通过北约在政治上和军事上加强了对西欧的控制,在欧洲大陆组成一个遏制苏联、东欧的弧形包围圈。苏联则通过华约把其东欧各国紧紧地和自己捆绑在一起,形成了对抗西方的强大势力。

对于两大条约组织下的各参与国来说,他们的命运或主动或被动地和美国或苏联联系在一起,他们虽然在集体防御下获得了安全庇护,但是美苏之间令人神经高度紧张的长期对抗,也正是“二战”后欧洲乃至整个世界最大的不稳定因素,所以身处其中的各小国也只能是听命于各自的首领,否则就会出现华约军队入侵捷克斯洛伐克那样兵临城下的危局。

1968年,由于与苏联产生激烈矛盾,阿尔巴尼亚宣布退出华约。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局势风云突变,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低谷,发生了一系列激烈变动。在这场变动中,华约逐渐走向解体。1990年10月3日,东西德合并,民主德国退出华沙条约组织。1991年2月25日,在布达佩斯召开的华约政治协商委员会非常会议,决定从1991年4月1日起终止在华沙条约范围内签订的军事协定的效力,废置华沙条约组织的军事机构。同年7月1日,华沙条约缔约国在布拉格举行会议,宣布华沙条约组织正式解散。这场持续了35年的两大组织之间的对抗最终宣告结束。1946年1月30日,联合国大会在伦敦召开首次会议,比利时政治家保罗·亨利·斯巴克被选为联合国主席。1958年,他成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秘书长。

北约在成立之后一直保持着扩张的趋势,1952年吸纳了希腊和土耳其,1955年接纳了联邦德国,1982年则吸收西班牙加入。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北约开始向地区性防卫协作组织转变,积极介入对伊拉克、南斯拉夫、阿富汗等国的战争。同时北约积极东扩,将大批华约成员国和苏联加盟共和国吸收进来。1999年,在北约成立50周年之际,波兰、捷克和匈牙利加入北约。此后,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阿尔巴尼亚等国相继加入北约,如今北约已经拥有28个成员国,成为在地区安全和国际事务中举足轻重的一支力量。——柏林危机分裂的德国,哭泣的柏林

柏林,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曾经的纳粹德国的心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一分为二。虽然柏林位于苏占区内,可是美英法却分区占领了柏林的西半部分,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中深深钉入了一个楔子。在冷战的大背景下,柏林处在风口浪尖之上,常常成为东西方角力的舞台,多少政治交锋在这里上演,而以封锁与反封锁为主题的柏林危机就是其中最生动的一幕。蓄谋已久的阴谋

1945年,在盟军和苏联红军的两线夹击下,德军步步败退,5月2日,柏林被苏联红军完全占领。5月8日,纳粹德国正式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的战事终于宣告结束。

德国战败投降后,按照雅尔塔会议的协议规定,苏、美、英对德国实行分区占领政策,并邀请法国作为第四个占领国。同样,柏林市也实行四国共管。柏林西部由美、英、法三国占领,东部则由苏联占领。柏林的美军检查站旧址

1947年6月,马歇尔计划出笼后,美国加强了对欧洲的攻势,但德国问题一直是美英与苏联矛盾的焦点。为了实现控制欧洲和对抗苏联的目的,美国采取了分裂德国的政策,准备把西占区打造成东西方对抗的坚强堡垒。这一年美英占领区首先合并,美国还以萨尔地区并入法国为条件,促使法国同意法占区与美英占领区合并。1948年2月,美国、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六国召开了伦敦外长会议,宣布要召开德国境内西方占领区的制宪会议,准备成立一个西德政府。6月18日,美、英、法又宣布从6月21起在西占区实行单方面的货币改革,发行新的“B”记马克。此举奏响了德国分裂的序曲。

美英紧锣密鼓地扶植西德建立的同时,苏联也在苏占区采取积极行动。美英占领区合并后,苏联在苏占区成立德国经济委员会,独立管理苏占区的经济。在听闻美英法宣布货币改革后,苏联军事长官立即发表《告德国民众书》予以谴责,并于6月22日,在苏占区实行了货币改革,针锋相对地发行了新的“D”记马克。而且在6月24日出兵,全面切断了西占区与柏林之间的水陆交通。柏林危机全面爆发。

美英主导的货币改革引发了一系列重大的政治危机,德国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全面走向分裂。西柏林机场的装卸工正从一架美制C—47运输机上卸粮食。举世瞩目的空运

西柏林位于大片苏占区的腹地,犹如“孤岛”。在这还是一片废墟的城市上,居住着250万居民以及盟国的管制委员会和西方国家的占领军。然而这座城市根本不生产食物或其他生活必需品,它的生存完全依赖陆路、水路运输。当时柏林西区的粮食和煤炭储备仅够250万西柏林人维持30天左右,而封锁的结束却遥遥无期。

封锁的消息传到华盛顿,美国可谓朝野震惊。如何应对危机,美国政府内部也是意见不一,最后,美国总统杜鲁门决定留在柏林。为了避免同苏联发生正面冲突,美国政府认为空运是危险较小的补救措施,于是调动运输机进行持续的大规模空运,在西占区和西柏林之间架起了一座“空中桥梁”。6月26日,美国空军的第一架C—54“空中霸王”式运输机从法兰克福将一批急需的物资运入柏林,标志着代号为“运粮行动”的空运作业正式开始。

从西方占领区通往西柏林的空中走廊有三条,它们在柏林空运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整个空运行动中数千架次飞机都经由这三条走廊进出西柏林。一时间西柏林上空这仅有的几条运输孔道变得十分拥挤,成为当时世界上飞机密度最大的区域。

1948年10月15日,美国和英国正式建立了联合空中补给工作小组,由美国空军中将威廉·特纳负责,统一指挥“美英联合空运特遣队”的空运活动。特纳中将被誉为“美国空运之父”,他曾在二战期间指挥了举世瞩目的“驼峰空运”行动,为中国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西柏林250万德国居民每天至少要消耗4500吨物资才能维持基本的生存,粮食、布匹、药品、煤炭,甚至某些机器设备等物资都需要空运来供应、维持。美、英两国面临着空前艰巨的运输任务。

了解到西柏林居民面临的艰难情况后,越来越多的国家不再将柏林空运视作一场解决政治斗争的手段,而是当成一次人道救援。1949年起,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南非等国纷纷派出运输机和机组人员参与柏林空运。1949年4月16日,西柏林上空异常繁忙,所有运输机倾巢出动。当天的空运量居然达到了12840吨,创下了柏林空运中单日最高空运量纪录。1948年,第一次柏林危机爆发时,西柏林每3分钟就有一架飞机进出。分裂的德国

在苏联切断了通向美、英、法占领区交通的同时,美、英、法也对苏占区所缺乏的煤、铁、电力进行反封锁。尽管,西方各国都加大了对柏林的空运力度,但是这时的美国人却更为担心,西方国家所处地位十分不利。美国政府认识到:空运只是一项权宜措施,最终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危机是势所必然。因此,美苏双方开始积极寻求接触。

然而就在苏、美、英、法四国紧张进行外交谈判、谋求解决柏林危机的时候,柏林的分裂趋势却在加剧。8月份,柏林市警察局、粮食、邮政、社会保险、劳工和财政等部门分裂。从9月起,市议会和市政会议均在柏林西区举行,其权力也仅限于西区。11月30日,柏林东区选出新市政府,前魏玛共和国第一任总理之子弗里茨·艾伯特出任市长。12月5日,柏林西部选举市政府,路透担任市长。美、英、法在三国基础上重新组织军政府,对西柏林实行占领管制。至此,柏林市的行政、立法和司法部门完全分裂,东西柏林成为两个独立的部分。

柏林分裂了,可是美国并不满足,还要在分裂德国的路上走得更远。杜鲁门政府紧紧抓着柏林问题不放,极力保持与苏联的紧张对峙局面,借机要挟西欧各国,以加强对西欧的控制,好方便自己建立西德政府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49年,建立西德国家的准备工作就绪。4月8日,美国国务院发布对西德的《占领法》,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于4月4日成立。

在这种形势下,苏联政府认为,继续将封锁作为外交上施加压力的手段已无效,反倒成了西方攻击性宣传的口实。为号召德国人民争取国家统一,苏联转而发起了广泛的和平运动。苏联策略的改变使柏林问题通过和平谈判求得解决具备了条件。从1949年2月开始,美苏就解决柏林问题进行秘密谈判,双方代表秘密进行接触,经过几个星期的折冲周旋,终于在5月4日达成协议。次日,四国宣布自5月12日起双方同时解除对对方的封锁,封锁解除十天后,召开外长会议讨论有关德国和柏林的各方面问题。战后第一次柏林危机乃告结束。

第一次柏林危机是战后美苏第一次孕育武装冲突危险的直接对抗,也是美苏两国争夺德国的首次较量,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它促成了两个德意志国家的建立。1949年9月,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10月,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从此,一个民族分裂为两个政治经济制度完全对立的国家实体。勃兰登堡门

勃兰登堡门是柏林市区著名的游览胜地,是德国国家的标志和德国统一的象征。始建于1788年的勃兰登堡门是一座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以雅典卫城的城门为蓝本。12根多立克柱式立柱支撑着平顶,前后立柱将门楼分隔成5个大门。大门内侧墙面浮雕刻画着罗马神话中的英雄海格力斯、战神玛尔斯、智慧女神米诺娃。门顶中央最高处是一尊胜利女神铜制雕塑,张开翅膀的女神驾着一辆四马两轮战车,右手拿着刻有橡树花环的权杖,花环内还嵌着一枚铁十字勋章,一只展翅的鹰鹫站在花环上,而鹰鹫头上戴着的正是普鲁士皇冠。

为纪念“七年战争”的胜利而建造的勃兰登堡门曾象征着普鲁士的崛起和德意志帝国的第一次统一。冷战时期,勃兰登堡门位于东柏林和西柏林的分界线上,两德统一后,勃兰登堡门又成了德国重新统一的象征。——赫鲁晓夫鲁莽的改革家

赫鲁晓夫出身卑微,祖父是农奴,父亲是矿工,他自己15岁当工人,“十月革命”后入党参军。这个极富个性色彩的苏联领导人给世人留下深刻印象,他性格粗野,却又极其坦率。他曾发表秘密报告,为冤假错案平反昭雪;也曾锐意改革,为打破长期形成的凝固、僵化的局面立下头功。冷战期间作为苏联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他曾经叱咤一时,大搞美苏对抗,又引发中苏论战,真正是功过参半任人评。苏共二十大秘密报告

1953年,斯大林逝世以后,赫鲁晓夫掌控了苏联的党政大权,从1953年9月7日起至1964年10月14日,出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同时担任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在其任职期间,他极力纠正斯大林领导时期重工抑农的政策,对苏联的农业、工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1956年2月24日,赫鲁晓夫以秘密报告的方式,代表苏共中央在苏共二十大上作了《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报告》。长达四个半小时之久的报告通过大量历史材料,揭露和批判斯大林在大清洗中的暴行,提出破除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强调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秘密报告的出台有其深刻原因。斯大林逝世后,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已经暴露无遗,特别是政治上要求平反冤案的呼声日益高涨。以赫鲁晓夫为首的苏联领导集体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并取得一些初步的成效,然而继续改革必定会触动斯大林体制的核心。在苏联国内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依然不减的情况下,改革很难深入下去。此时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已经成为苏联社会发展的束缚,反对并打破个人崇拜就成了改革斯大林体制的关键。

在秘密报告之后,赫鲁晓夫停止了苏联国内的大规模政治镇压,并在全国范围内平反了近千万人的冤假错案,释放了绝大多数古拉格中的政治犯。苏联的知识分子也从斯大林时代的政治恐怖中获得解放,苏联的政治气候空前轻松,索尔仁尼琴等作家的作品也得以公开出版。

但是原本应保密的秘密报告却迅速在苏联国内传播,并很快传到西方。秘密报告在苏联党内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公布于世后更是震撼了世界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并在社会主义阵营内部产生了巨大分歧。它使得苏联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理论领域恢复了生机,促进了社会主义模式多样化的历史探索,从而有力地推进了苏联的改革进程。

当然,秘密报告也存在有严重的失误和缺陷,它没有划清批判斯大林和全盘否定斯大林的界限;对个人崇拜的揭露和批判也较为肤浅,没有深刻探讨个人崇拜形成的根源。更加糟糕的是,赫鲁晓夫没有就批判斯大林在苏联国内和社会主义阵营内部进行思想和组织上的充分准备,从而造成了社会主义国家思想上的混乱。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