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音乐大师(上)(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2-07 02:38:04

点击下载

作者:邢春如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世界音乐大师(上)

世界音乐大师(上)试读:

前言

人类艺术几乎与人类文明共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艺术史研究应当为希望了解和探寻艺术秘密的人们提供一些答案,应描述和展现出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中不懈的艺术追求轨迹,但是更重要的还在于把人们引向一个迷人的领域,展现人类的漫长的历史中的艺术长征历程。

雅克·德比奇等人在所著的《西方艺术史》中说:在艺术上,持久性要比独特性更为重要,集中的、瞬间的价值命里注定要被永久性所超越。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德拉克罗瓦一心想要成为一个“纯粹的古典主义者”。这种持久性乃是艺术的一大标准,从中产生神秘感来。你会惊奇地断定希腊艺术在多少个世纪之后仍然在拨动人的心弦。原始的绘画在被发现之时如同今日一样,令我们感受到艺术的诞生。起始时的灿烂令人目眩,艺术从来如此。在拉斯科洞穴之中,最打动我们的便是那种潇洒自在,自由驰骋!宛如一个生命在我们眼前苏醒。事实上,支配这一艺术的准则与其说是来自先决的密码,毋宁说是来自创造的天性,它的发展被视为生命一般。

在我们看来,艺术史是通过一些具有艺术持久性的伟大艺术作品和经过历史考验的艺术家来体现的。因此,我们必须把注意力放到这些具有持久性的艺术品上。

豪塞儿在《艺术史的哲学》中说:历史中的一切统统都是个人的成就;而个人总会发现他们是处于某种确定的时间和地点的境况之中的;他们的行为举止是他们天赋才能和所处境况两者共同的结果。这事实上就是关于历史事件的辩证性学说的核心。

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我们与世界的交往日益增多,无论是干部、教师、学生和其他文化工作者,都迫切地需要了解世界,自然也渴望了解世界的文化艺术的历史。近十年来,人们对于交响乐、芭蕾舞、现代舞、世界绘画、世界电影等等,越来越感兴趣。这是一种很好的求知现象。亚里士多德说:“求知乃人类的天性。”现在,时代的发展,把人们的求知的天性焕发起来,形成一种巨大的知识需求。作为21世纪的文明人,应该具有更为广阔的视野和文化艺术的修养。他不但应该懂得文学,而且应该懂得艺术;不但应该懂得中国艺术,也应该懂得世界的艺术。特别是我们面临着一个改革开放的大时代和一个开放的世界,不只是为了工作需要,就是日常生活,也应懂得一些世界艺术历史的知识。我们不但可以从艺术史中,欣赏一个又一个伟大的艺术品,领略一个又一个伟大艺术家的风采,而且看到诞生这些伟大艺术品和艺术家背后所蕴含的历史逻辑和历史哲学。这些,都越发激励了我们编写《世界艺术史话》的信心。

这套24卷本的《世界艺术史话》,包括了对建筑、雕塑、音乐、舞蹈、绘画、戏剧、电影等最主要的艺术门类发展历史的介绍和探讨。这套书既力求准确而简要地描述不同艺术门类的历史,又注重突出重点事件、人物和作品,希望能反映当前的学科发展水准,体现最近的研究成果。文字上力求通俗、生动、晓畅,又强调对作品要有较好的艺术分析和准确的评价,全书因而兼具系统性、学术性和可读性。为增强可读性,每本书按照历史顺序提供了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图像资料一百余幅,以收图文并茂之效。同时,虽定位为普及性的大众入门读物,编写者也很注重学术性,对每一个艺术种类的历史,在历史分期叙述的大框架下,力求不但要把人文背景、艺术思潮、流派演变交代清楚,而且对代表人物、代表作品要给予重点介绍和分析。

作为一部世界艺术史,东西方艺术均属描述和探讨范围。在处理两者的比重上,编写者也力求给予比较恰当的安排。作者基本上按照编年史的方法,对它们作并行的叙述。因此,这套书客观上具有比较艺术史的色彩,为读者在比较中对东西方艺术进行一些对比性的联想和思考提供了方便。

当然,需要看到的是,这样一部近三百多万字的世界艺术通史著作,由于涉及的艺术门类众多,同时又有意识地以非专业读者作为主要读者对象,因而从专业读者的眼光来看,有些问题上写得不深不透的缺陷是存在的。但是就大众读者而言,这样一部囊括艺术种类齐全、文字通俗生动、内容详略得当、知识性和趣味性兼备的艺术史读物,相信能引领读者畅游于人类艺术历史的浩瀚海洋中,帮助人们实现卓越的英国艺术史家贡布里希向往的以“最大程度的精神满足来度过自己一生”的美好愿望。

当然,这套丛书还有着一些缺点,希望在出版后,能够得到专家和读者的指正,以便我们对它作进一步的修改和补充,使之成为一部受到读者信赖的书,一部真正的常销书。本书编委会2007年5月

巴赫

借月光抄谱的小巴赫

夜已经深了,家人都睡得很沉。这时候,小巴赫(bach在德文中的意思是小溪)蹑手蹑脚地从房间里溜到客厅,偷偷打开柜子,拿出一叠羽管键琴乐谱来。这些乐谱的作者都是当时赫赫有名的大师:弗罗贝格、克尔、帕海贝尔……小巴赫轻轻念着他们的名字,眼睛都发亮了,接着他把乐谱拿到窗边,借着流泻进来的月光,一点一滴地抄录着。月光照亮了在乐谱里沉睡的音符,也照亮了这位未来“音乐之父”小小的心灵。

这一年是1694年,巴赫只有10岁,由于父母亲相继病故,年幼的他只好到奥德鲁夫投靠在教堂当风琴师的哥哥。这段时间,哥哥亲自教导他演奏管风琴与羽管键琴,除了让他接受内容广泛的学校教育外,也为他安排了一套乐曲的学习课程,酷爱音乐的小巴赫,对于哥哥交代的功课总是很快就能熟练,他希望能一窥大师堂奥,翻翻那些重量级的乐谱,不料却三番五次被哥哥厉声拒绝。后来小巴赫实在克制不了自己旺盛的学习欲,便趁着夜阑人静,一个人在月光下埋头苦干熬夜抄谱。他时常因为过度投入在美妙的乐曲世界中而忘了时间,没有察觉夜色已渐渐退去,往往等到晨曦划破天际,才万般难舍地将乐谱放回去。由于长时间睡眠不足,他的身体也日渐消瘦。

半年下来,他几乎要将柜子里的乐谱都成功地拷贝出来了,不幸却偏偏在这一刻被哥哥发现。盛怒的哥哥严厉地训斥他说,学习音乐应该循序渐进,不该好高骛远,更不该日夜颠倒、糟蹋自己的身体。说着,还顺手将从小巴赫手里抢下的乐谱,用力丢进正在燃烧的壁炉里。小巴赫辛苦6个月的成果,就这样一瞬间化为灰烬。不过,无时无刻不渴望着音乐的巴赫,也因此体会了哥哥的用意。他更加虚心地学习,打下了扎实而稳固的创作基础。

当时,醉心于音乐的巴赫还参加了教会合唱团,在团里担任一个有趣的职务——童声女高音。

森林中的音乐世家

音乐成为巴赫灵魂中不可或缺的元素,跟他的遗传基因和生长环境关系至深。1685年,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巴赫的全名)在德国的埃森纳赫出生。那是一个位于森林地带、坐落于奈塞河畔的小镇,镇内有一个叫做“瓦特堡”的古堡,古堡周围经常徘徊着一些手执竖琴,不时仰头向天、突然就唱起诗歌来的怪人。不过,这群其实就是流浪汉的怪人却有个浪漫的称号,即是闻名中世纪的“吟游诗人”。吟游诗人还经常在城堡内举行歌唱比赛呢!另外,16世纪的时候,城堡曾经发生过一件大事——有名的宗教改革者马丁·路德,在瓦特堡内将圣经译成德语。巴赫就在这种充满虔诚信仰和浪漫生活情调的美好氛围里成长,日后也把他的一生奉献给了音乐和宗教。

巴赫的父亲是一位小提琴手,母亲则是市政委员之女,这对夫妻一共生下8个孩子,而巴赫是最小的那一个。巴赫的家族从16世纪开始,到巴赫诞生,200年内共出了数十位音乐家,真是人才辈出!这个音乐世家向来颇负盛名,巴赫接任第一份管风琴师的工作时,就曾因家族之名而博得信任,当时巴赫只有15岁,从来没有在正式场合演奏过,他的推荐人贝姆却信心十足地对不怎么放心的牧师说:“没什么好担心的,他是巴赫家的人!”

巴赫的音乐启蒙和初步训练,的确是在家庭中进行的。10岁之前,巴赫一直跟随着父亲学习演奏小提琴和大提琴,并向他的伯父学习他一生最热爱且擅长的乐器——管风琴。10岁时巴赫父母双亡,他只好去投靠自己的大哥。

从天而降的鲱鱼头

10岁起在教堂担任“女高音”的小巴赫,用可爱稚嫩的纯净童音吟咏着赞美上帝的曲调,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5岁。后来哥哥的孩子一个接一个出生,为了不使自己成为兄长的负担,他便独自到吕讷堡(Lueneburg)生活,并且在当地的圣米夏埃尔教堂继续唱童声部的女高音。在那里,人们极度喜爱他那优美清脆的嗓音。不料才过一阵子,他却开始控制不住自己的声音,说话唱歌的时候常常从一个八度音走到另一个八度音——可怜的巴赫遭遇了变声期的冲击,迫不得已放弃了女高音的工作。此时的巴赫陷入生命的低潮期:离开合唱团一方面使他失去经济的依靠,另一方面也必须告别他衷心喜爱的音乐工作。

所幸这段时间非常短暂,过不久他就重拾了生命的欢乐。巧合之下,他接替了教堂管风琴师贝姆的职务,这是一个突然出现的契机,上帝的窗向醉心音乐的巴赫开启了,而借由管风琴,巴赫开展出一段辉煌的音乐生命。

这段时间,全心练习管风琴演奏的巴赫,仍然没有忘却小时候在月光下抄谱的精神,为了聆听管风琴大师兰肯每年在汉堡的演奏会,他曾经完成好几次“徒步走完半个德国”的壮举。兰肯是贝姆的老师,由于贝姆曾经告诉巴赫,如果要成为伟大的管风琴师一定得听听兰肯的演奏,巴赫把这句话谨记在心,等到兰肯的“夜晚音乐会”将要举行时,便带着微薄的旅费出发了。

年轻的巴赫简直是个健行高手,他一路省吃俭用走到北方的汉堡,晚上就睡在草堆和人家的屋檐下。这样不辞辛劳果然非常值得,沿途优美的风景和不同城市所展现的音乐文明大大拓展了巴赫的眼界,尤其沐浴在兰肯像光一样璀璨轻盈的琴声之下,他的心灵整个被引领着,见到了前所未见的音乐风景。

在巴赫当行脚旅人的时候,还发生过一件匪夷所思的趣事,某一次巴赫又在听完兰肯的音乐会后走回吕讷堡,大概是天气太冷的关系,这回兰肯的琴声和他带的盘缠都没办法支撑他走到家,几天几夜之后,他已经又累又饿,就要走不动了。勉强再走一段路,前面终于出现了一个小城镇,由于已经是薄暮时分,家家户户的窗子都透出淡淡的黄色灯光。这时巴赫突然灵机一动,想起小时候只要在大街小巷唱圣歌,就会有人赏饼干或钱币,所以他就饿着肚子开始唱起洪亮的赞美歌来。

唱了半天也没人响应。正当他觉得白白花了力气,失望地准备走开时,前面突然“砰”一声掉下一个东西来。他捡起来一看,是个鲱鱼头——一个不能吃的鲱鱼头对饥肠辘辘的他根本没有帮助!他正想要把它扔掉,却又发现里面塞着一团白纸,打开白纸,居然掉出两枚金币来,微弱的星光照在白纸上,隐隐约约可以看见两排小字:“谢谢你的赞美歌,愿神祝福你!”

欣喜若狂的巴赫抬起头来看一看上面,每一户的门窗都紧闭着,这个鲱鱼头到底是谁丢下来的呢?他相信一定是上帝听到了他的赞美歌。

1705年的时候,巴赫已经完成高中学业两年,并正式开始创作和演奏家生涯,到魏玛的阿恩施塔特新教堂担任管风琴师和合唱队长了。那年10月,另一位知名的管风琴大师巴克斯特胡德在卢比克开演奏会,很希望能聆听大师琴声的巴赫,又发挥他过人的毅力,徒步走了360公里到那里去。当时68岁的巴克斯特胡德在听过巴赫演奏后,非常赏识这位脚力好、并且懂得他的音乐的年轻人。演奏会后巴克斯特胡德不吝于指点巴赫,教导他更多丰富的音乐思想和弹奏技巧。心灵相通的两人,从此成为亦师亦友的忘年之交。

三个辉煌的时代

不过,巴赫也因为过度热衷于学习,常常在外地流连忘返而耽误了教会的工作,他又不愿意作政府要求的劣质音乐,以致跟教会和市政当局的冲突愈演愈烈,终于在两年后离开阿恩施塔特。同年到米尔豪森的教堂去任职,依然常常和教会发生不愉快,最后才在机缘巧合下又来到魏玛,受到领主的重用,连续当了9年的宫廷管风琴师,这段时期是巴赫的职业生涯绽放光彩的开始,人们称之为“魏玛时代”。而进入魏玛时代的1707年,巴赫也完成了终身大事,与大他一岁的远房堂姐玛莉亚·芭芭拉·巴赫结婚。婚后经济情况虽不宽裕,但妻子也是爱好音乐的巴赫家族成员,两人心灵相通,幸福和乐。

魏玛时代

巴赫的职业生涯共分为三个阶段——魏玛时代、科滕时代和莱比锡时代,而这也正是巴赫创作历程的三个分野。魏玛时代的巴赫正值青壮年,音乐风格充分洋溢着青春的热情,绝大部分演奏效果华丽的管风琴曲,如《D大调前奏曲与赋格曲》、《A大调前奏曲与赋格曲》,都是在这时期完成或构想的。当时巴赫对维瓦尔第及许多意大利歌剧作曲家的作品十分着迷,借由抄写乐谱,他累积了不少创作的养分,也在自己的作品上做了许多新鲜的尝试。

首先是大胆的改编,巴赫喜欢将为弦乐器所写的曲子扩大改写成键盘乐器,或者两者互换,例如,他曾把维瓦尔第的3首协奏曲改写成羽管键琴协奏曲,使羽管键琴曲显得更加丰富。而他也借用其他音乐家的主题来创作赋格曲。所谓的赋格曲(Fugue),就是同一首曲子中有3条以上的旋律线在运作,就像多部合唱那样,因此曲子听起来奔放多变,是巴洛克音乐的代表,也最适合能同时发出各种器乐声的管风琴演奏。巴赫的管风琴曲中最平易近人的《G小调赋格曲》,就是撷取意大利作曲家雷格连吉和科雷里的曲子元素来创作的,因此很类似优美的意大利风格。此外,巴赫也采用其他曲式的长处,来表现管风琴曲,例如,意大利的协奏曲是由快、慢、快3个乐章组成的,巴赫运用这个形式,谱写成精彩的《C大调托卡塔、慢板与赋格曲》,而在其他作品的个别乐章中,也有许多使用协奏曲原理的部分。

不仅受到意大利音乐的影响,魏玛时代的巴赫也很仰慕日耳曼的亨德尔及菲舍尔等人,并且接触了法国乐派的作品,这期间还发生过一段与法国音乐家有关的小插曲,有一次,巴赫应邀到德累斯顿与大他16岁的法国名管风琴手马香竞演,马香当时在巴黎宫廷任职,声望颇高,所以这场王牌对王牌的挑战未演先轰动,竞演当天,满场座无虚席,马香却一大早就落荒而逃,留下不知情的巴赫和观众在现场苦苦等候。最后这场竞演会成了巴赫的独奏会。

1717年,科滕的亲王延揽巴赫到宫廷担任乐长,此时巴赫正与年迈的魏玛大公处于决裂状态,于是想前往一试。没想到才开口向大公辞职,两旁就有侍卫冲上来,把他押去软禁。不过,闹脾气的大公,也因此催生了一部伟大的音乐教育名作——《管风琴小曲集》,这部曲集里共有45首圣咏曲,是自由被剥夺的巴赫为排解郁闷而作的,巴赫还亲笔在上面题了字,表示这本集子是特别给初学者练习脚键盘和发展圣咏曲用的,并在最下面署名:“安哈尔特科滕亲王殿下的乐长: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作”。

科滕时代

后来巴赫到了隶属加尔文教派的科滕,从此也进入了创作的高峰期。这段时间,巴赫开始转向管弦乐与室内乐的创作,以及乐器制作的指导。这是因为科滕教堂的管风琴设备非常简陋,加上亲王本人又十分精通古大提琴和羽管键琴,所以巴赫也乘兴作了许多这类的曲子。

在科滕时代,巴赫陆续完成代表作《勃兰登堡协奏曲》、《管弦乐组曲》和名作《无伴奏大提琴组曲》、《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和组曲》。其中《勃兰登堡协奏曲》是受科滕亲王在勃兰登堡的表兄路德维希公爵之托而作的,路德维希之所以会爱上巴赫的音乐,并邀请他作曲,是因为科滕的亲王为了纾解旅途疲惫,很喜欢带着巴赫到处旅行、参加社交活动,这样一来,也可以顺便夸耀他那出色的乐团。这首曲子的乐器分配、乐章组成方式都很独特,独奏乐器繁多,演奏难度很高。

而《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则是标准巴洛克组曲的代表,共包含6首形式简单,乐段反复短小,节奏明确,感觉很轻快和生活化的组曲,其中以第5曲“布列舞曲”最常被单独演奏。《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和组曲》是巴赫在创作《无伴奏大提琴组曲》时的副产品,却也是空前绝后的小提琴独奏曲创作,这主要是因为巴赫在这部曲子中大量使用和弦及对位法,使得演奏极其困难,几乎不可能做到。对位法是赋格曲中常使用的技巧,也就是卡农,同一份乐谱从头到尾演奏,或是倒过来演奏都可以,也可以一人从头奏起,另一人从结尾开始演奏,营造参差的效果。要同样一件乐器奏出一切和弦,并且同时照顾多条旋律线,巴赫这样的手法,简直是为难小提琴手!不过,也因此大大提升了小提琴曲的艺术性,第4首最末章的《夏空舞曲》,神乎其技的巴赫就运用了巧思,让无伴奏的小提琴,发出像管风琴那样洪亮的声响。

在科滕的这段时间,巴赫的生命中连续发生过几次阴错阳差的事。首先是1719年,巴赫慎重考虑自己在歌剧界发展的可能性,并且特地到亨德尔的故乡哈雷拜访,希望能从他那儿获得一些启示,没想到抵达后,却发现亨德尔前一天刚刚离开,因为这样的错过,这两位巴洛克音乐大师终生未曾会面。

巴赫错过的还不只此,就在隔年,发生了一件令人伤痛的憾事。那一年他和亲王到卡尔巴斯德旅行,迎接他归来的却是妻子冰冷的遗体。年仅36岁的爱妻玛莉亚·芭芭拉,在巴赫旅行期间突然得了急病,来不及与他见最后一面便去世了。伤心的巴赫望着7个幼小的孩子一筹莫展,于是全心投入在自己热爱的音乐中,企求精神上慰藉,也因为如此,巴赫完成了音乐教育史上的巨著——《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卷。所谓的平均律是指将八度音程等分为十二个半音的调律法,用这种方法,二十四调都可以加入升降记号,任意转调。这部著作深入浅出,不仅适合初学者,也适合相当程度的熟练者。

1721年,巴赫与小他16岁的女高音安娜结婚,8天后科滕的亲王也与其表妹结婚。由于亲王夫人不爱音乐,巴赫无法忍受,所以决定离开科滕,转往莱比锡。

为宗教奉献的莱比锡时代

38岁那年,巴赫正式来到莱比锡,在圣托马斯教堂担任合唱队长兼所有学校的音乐监督。这个工作非常繁重,他除了教学、指挥合唱团外,还必须安排全市各教堂所要演奏的教会音乐。因为几乎每个礼拜日和庆典日都必须演唱一首新的康塔塔,这些康塔塔的作曲工作便自然而然落到巴赫这位“总合唱长”身上。巴赫丰沛的创造力在此展露无遗。由于当时作曲家的谱稿都是随用随丢的,在莱比锡期间,巴赫每个星期振笔疾书、肆意挥洒的成叠乐谱,一定很受等着包装纸用的鱼贩的欢迎。

虔诚的巴赫向来认为自己的音乐天赋,都是上帝赋予的,因此致力于将最美的音乐奉献给上帝。感情起伏剧烈、很贴近年轻人心灵的《约翰受难曲》和成熟完美、容易使成人受到感动的《马太受难曲》,都是巴赫为教堂演奏而作的音乐。另外,我们圣诞节时常在大街小巷听到的、教堂望弥撒时用的曲子,很多也都是巴赫创作的。

巴赫同时是一个即兴演奏大师,他的手指总是灵思无限,可以随时弹奏出许多优美、奔放的曲子,就像厉害的爵士乐手随时可以哼出曲调来那样,而能够即兴地弹奏。1747年,已届退休年龄的巴赫和安娜去探望在腓特烈大帝宫中当羽管键琴琴师的次子,受到正在吹长笛的腓特烈大帝邀请,即兴为他弹奏了许多曲子,这些曲子最后集结成《音乐的奉献》献给腓特烈大帝。

巴赫在莱比锡时代完成了《平均律钢琴曲集》的第二卷,并且开始撰写他一生音乐思想的精华《赋格的艺术》。然而,由于长期以来专心作曲、过度劳累,巴赫的健康逐渐出了问题:他的视力严重减退,心脏不太好,两度手术后,双眼不幸失明。不过在完全失明前,巴赫依然靠着模糊的视力,一心一意为音乐奉献,孜孜不倦地继续创作《赋格的艺术》。

另外,当时由于巴赫的视力每况愈下,莱比锡的市议会也开始考虑遴选他的接班人,德累斯顿的乐长哈赖闻讯跑来,没想到却被巴赫吼了回去:“我还活着!”

1750年7月间,在家人虔诚的祈祷下,奇迹真的出现在巴赫身上,随着窜进眼睛里的一丝光线,他又重新看见了这个世界。不过这只是短暂的回光返照而已,随之而来的是高烧不退,与死神抗争了10天之后,这位集巴洛克音乐之大成的音乐巨匠因为心脏病发作而去世。

巴赫的音乐是17-18世纪音乐的汇流,他吸纳各种音乐派别的长处,并且勇于突破,成就了华丽奔放又不失庄严有序的巴洛克音乐,也为随后的古典时期开了一道门。贝多芬就曾经说:“巴赫不是小溪,而是大海。”

借着源源不断的创作和学习,巴赫就如同赋格中同时运作的多条旋律线一样,为音乐提供了一个丰富的视野。

无影手和飞毛腿

巴赫活着的时候,管风琴演奏家巴赫的名声大过作曲家巴赫。许多到教会及音乐会聆赏巴赫演奏管风琴的观众,除了想要感受动人心弦的乐音,也是为一睹他无影手和飞毛腿的绝技而来的。

被视为教会音乐灵魂的管风琴,内部构造非常复杂,它的发声系统是由一组一组的管子所组成的,一个管子只能发出一个音,不像笛子那样,所有的音律都是从同一根管子里发出来的。管子的数量从几十根到上千根都有,而且大小、形状、粗细,甚至材质都不一样,当空气穿过时,就会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不管是小号、双簧管、长笛的声音,都可以发得出来。每一根管子上都有栓塞,按下琴键就等于拔出栓塞,让风箱里的风吹到管子里去。而管风琴的脚踏板也是用来发音的,每踏一下,就会发出一个比弹奏的音符还要低一点的音,因此踏板就如同一个小型的键盘,负责升降音的演奏。

演奏家弹奏一个音,可以只用一根管子,也可以同时动用上百根,来决定是让“小提琴”独奏,或是让“长笛”、“大提琴”和“小号”一起合奏。当所有的栓塞都被拔开时,可以想见现场情景一定非常壮观。如此看来,管风琴师演奏时要同时扮演指挥家和好几种器乐演奏家的角色,以一当百,非得有一定的敏捷性不可。巴洛克音乐中,华丽的“托卡塔”(toccata)最足以展现手脚演奏的高超技巧,这种题材的形式很自由,乐句通常连接着丰富的和声和快速音群,巴赫年轻时就曾谱写《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曲》,这首曲子曲式奔放、情感起伏激烈,是一首充满热情与朝气的名作。

巴赫也许因为喜欢徒步旅行,练就了难以匹敌的飞毛腿和无影手,只要光是想像他演奏时,手脚并用、动作轻盈快速地追赶着紧凑乐音的那种刺激感,不由得就要站起来鼓掌了。

至于巴赫所创作的曲子,当他在世的时候,并没有受到特别的重视,甚至连他自己也不怎么在意。这是因为他的作品几乎都是为教堂礼拜日所作的圣咏歌曲,当时的音乐家通常会为某种特定的场合而作曲,这些曲子都是“随用随丢”的,演奏过一次后,乐谱就被拿去包鱼和面包了,而巴赫的乐谱之所以能够流传下来,勤于为他抄写乐谱的第二任妻子安娜功不可没。

巴赫的曲子是在他死后才被翻出来重听的,这都要归功于擅长用手划破寂静的指挥家门德尔松。1829年门德尔松首先发现了巴赫《马太受难曲》以及其他作品的珍贵价值,并且在莱比锡亲自指挥演出此曲,使听众们重新认识了这些伟大的经典之作,感受到巴赫的卓越和不朽。

创作量惊人的多产作曲家

人们总是喜欢开巴赫的玩笑,形容他是一个“多产”的作曲家。他在家庭生活中的产量的确也不亚于乐曲创作上的质量与数量,在魏玛时代,除了管风琴曲的创作不断面世外,他与第一任妻子玛莉亚还联手“创作”了7个孩子。与安娜结婚后,婴儿也一个接一个出世,共生了13个之多。巴赫惊人的创作力,实在不容小觑呢!日后他的子女,也多数踏上音乐之路,延续家族传统,使得当时的人们提到巴赫家,就等于提到音乐家。

巴赫能尽情在音乐领域上发展,在背后支持他的两位贤内助居功厥伟。幸运的巴赫两段婚姻生活都很顺遂美满,家庭气氛和乐,他的音乐就是从幸福温暖而又平实的生活里出发的,因此充分展示了人的生活,充满了生活感和时代感。

因为两任妻子都是了解音乐、热爱音乐的人,所以能与他心意相通,共同建立温馨幸福的家庭。第一任妻子玛莉亚也出生于巴赫家族,拥有高度的音乐素养,性格又很贤淑、温和。在巴赫被魏玛的大公聘用之前,这个家庭虽然被吃穿住的问题穷追不舍,但他们仍相伴相依,一起撑过了最困苦的时期。不过,也许正因为生活的操劳和经济的压力,1720年,年轻的玛莉亚骤然而逝,为巴赫带来相当沉痛的打击。

所幸歌声优美、性格也同样温柔的乐团女高音安娜适时出现在巴赫的生命中。安娜不仅有着美妙的嗓音,也精通许多弦乐器,并且经常为巴赫抄写乐谱,巴赫许多传世的作品,都是借由安娜娟秀的字迹保存下来的。两人年纪虽然相差16岁之多,却能靠着共同喜爱的音乐填补年龄的鸿沟。在她的支持和协助之下,巴赫在音乐事业上更加没有后顾之忧。在巴赫晚年双目失明的时候,安娜不仅悉心照料,更以自己甜美的声音,抚慰着丈夫心灵上的伤痛。

巴赫的爱情和婚姻故事,虽然没有高潮迭起,却洋溢着平静、稳实的幸福。

海顿

亲爱的海顿老爹

在西方音乐史上,曾有一位人人昵称“老爹”的人物,他有着乐观开朗的性格,喜欢在生活中开一些小玩笑,他认为音乐就是“拿来享受的”,所以他的音乐往往充满着喜乐光明,令人如沐春风。而在音乐史上,他又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他确立了交响曲与弦乐四重奏的标准结构(这使得他有着“交响曲之父”的美名),这位既亲切又伟大的人物,就是受人崇敬的“海顿老爹”!

1732年3月31日,海顿诞生于奥地利边境的一座小村落,他的父亲是一名制造车轮的师傅,母亲则是位厨师。海顿的家庭共有12个孩子,他排行老二。小时候因为家里人口众多,所以经济并不甚宽裕,但是因为海顿的父亲非常喜欢音乐,特别是欢乐的民俗乐曲,所以家里常常洋溢着音乐与欢笑声。海顿在5岁时已能演唱许多当时的流行歌曲,也因此,亲戚朋友们都发现了他过人的音乐天赋。

6岁时,海顿的亲戚法朗克来访,他是海因堡(Hainburg)一所学校的校长,同时也是一位教堂的管风琴师。法朗克很快就发现了海顿对音乐的兴趣与天赋,因此和他的父母商量过后,决定让小海顿正式入学学习音乐。海顿在海因堡学习基本的音乐知识与乐器演奏,这里的教育十分严格,但这样扎实的基础教育却也为他奠定了良好的根基。海顿尔后一直没有忘记这段艰苦的日子,并始终对法朗克怀着感激之情。

海顿天生有着一副优美的歌喉,他在8岁时即获选前往维也纳,成为圣斯蒂芬大教堂儿童唱诗班的成员。这次机会是他音乐教育的转折点,上进的海顿在维也纳也十分争气,他跟随老师学习歌曲演唱、演奏小提琴与羽管键琴,特别在童音高音部分表现得十分优异,是一个资质聪颖又用功的学生。

1749年,已进入变声期的海顿被教堂开除了,默默无名的海顿在维也纳过着十分潦倒的生活,当时他只能靠替一些宴会场合作曲来过日子,但在贫困的环境中,海顿仍不忘对音乐的热爱,总是勤于汲取更多的作曲技巧,努力不懈地继续尝试创作。

在稳定中成长

还好机会总是眷顾努力的人,有一次海顿偶然认识了有名的宫廷诗人梅塔斯塔奇奥(Pietro Metastasio),经过他的引荐,海顿又结识了意大利作曲家安东尼奥·波尔波拉(Nicola Antonio Porpora),海顿后来成为波尔波拉的伴奏兼助理,不但在他这儿学到许多作曲的技巧,还跟随着他出入贵族社交圈,认识了许多上流社会人士,慢慢打响了自己的知名度。

这段期间海顿一直尽心于室内乐的创作,有一回海顿接受芬伯格(Karl Joseph von Furnberg)男爵的邀请,来到他的乡村别墅参加演奏,并为伯爵谱写了最早的弦乐四重奏。海顿的作品收到了热烈回响,伯爵决定把海顿推荐给热爱音乐的毛尔进(Ferdinand Maxmilian Franzvon Morzin)伯爵,于是海顿顺利地找到第一份有固定薪水的工作,担任伯爵家中管弦乐团的指挥。

但这份工作只维持了两年,后来毛尔进伯爵因为经济困难而解散了乐团,海顿也面临卷铺盖的命运,还好当时埃斯特哈奇(Paul Anton Esterhazy)公爵早已耳闻海顿的才华,一听说海顿遭到解雇,马上延揽他为自己乐团的副乐长,正乐长去世后海顿立即接任成为正乐长。这段机遇为海顿开启了更宽广的音乐之路,由于埃斯特哈奇家族是十分富有又热爱音乐的贵族,因而海顿的音乐才华在此获得了充分的发挥。说穿了,海顿在埃斯特哈奇城堡的职务其实是“高级仆人”,负责提供主人对于音乐的需求,领导宫中的乐团并打点一切音乐事宜,但是他拥有专属的女佣,还有优渥的薪水,这可是个人人羡慕的职务呢!

海顿为这个家族总共服务了30年,掌理整个乐团大大小小的杂务,他在这段期间尽情地实验各种新的音乐形式,写了许多室内乐作品,名声渐渐地传播开来。后来埃斯特哈奇公爵病逝,他的弟弟尼古拉斯即位,这位尼古拉斯不但也喜爱艺文活动,他还斥资兴建了一座豪华宫殿与歌剧院,担任乐长的海顿于是得更辛勤地为雇主创作更多音乐,他与雇主之间相处得很融洽,对于乐团的工作也游刃有余。海顿十分喜爱这样的工作与生活,整个乐团的团员也十分信赖海顿的领导与处理事情的能力,他就像家庭里的大家长一样,带领着团员练习、演出,而团员们喜欢公正廉明又亲切的海顿,所以都昵称他为“海顿老爹”。

1790年,尼古拉斯公爵逝世,即位的公爵解散了乐团,保留了海顿的头衔与薪水。当时海顿已58岁了,他决定离开埃斯特哈奇的宫廷,回到维也纳居住。当时的海顿其实已经是一位声望极高的音乐家,他接到许多国家的邀约,最后决定远赴伦敦访问,他在伦敦受到民众热烈的欢迎,并创作出有名的12首《萨洛蒙交响曲》。

悍妻狮吼

海顿在事业稳定下来之后,开始思考自己的终身大事,无奈他长得其貌不扬,瘦小的身材、长长的鹰钩鼻,再加上满脸的天花疤痕,这样的容貌实在很难吸引女孩的注意。还好海顿优雅的气质与温和的态度为他弥补了长相的缺陷,他还是有一些机会与女孩子交往。他的初恋对象是一位理发师的二女儿,这个女孩同时也是他的学生,但是当海顿鼓起勇气向她表白,这个女孩子却表示宁可当修女也不愿嫁给他。失望的海顿成天闷闷不乐,理发师只好安慰他:“年轻人,别难过,你要不要试着和我的大女儿做朋友呢?”海顿于是开始和姐姐玛莉亚·安娜交往,并在1760年结婚了。姑且不论这对新人是否有深厚的感情基础,但他们在婚后实在相处得不是很好。玛莉亚是个粗鲁的大嗓门,常常对海顿又吼又叫,一点也没有温柔的样子。非但如此,玛莉亚根本不懂得欣赏音乐,她还曾把海顿的乐谱当成发卷,或是将原稿拿来当点心盒的衬垫呢!

可怜的海顿在家里只有受到辱骂的份儿,他常常向朋友诉说自己的不幸,这个妻子从来没有给他好脸色看过,更没有为他生下一男半女。海顿多么渴望有一个温馨幸福的家庭,身旁围绕着几个孩子,在晚餐后他可以为妻小弹弹音乐说说笑话,但这个愿望始终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失望的海顿于是将自己投入作曲的世界中,希望借此得到心灵的抚慰。

1791年海顿前往伦敦发展,他在海外与德国音乐家约翰·莎米耶尔·修雷塔的遗孀发生恋情,她和海顿也是基于师生关系而慢慢发展出恋情的。修雷塔夫人曾写了许多封表达爱慕的信给海顿,而海顿非但将这些情书视为珍宝,还曾一字不落地把信重抄一遍呢!修雷塔夫人对海顿推崇备至,她爱海顿的绅士风范,也喜欢海顿创作出的音乐,她聆赏了海顿在英国的每场音乐会,并且毫不吝惜地表达她对这些音乐的喜爱。亲密的感情滋润了海顿的心灵,海顿曾向朋友表示,若非他已有妻室,他一定会和这位他深爱的女士结婚。海顿在伦敦写了许多动人的交响曲,或许正和这一段美丽的际遇相关吧!

而海顿家里的那位悍妻呢,海顿后来实在受不了她的凶恶霸道,于是提出了分居的要求。玛莉亚在1800年过世,终于还给晚年的海顿一段清静时光。

启蒙时代的音乐风格

18世纪的欧洲正在开展一种名为“启蒙运动”的思想革命。受启蒙运动的影响,音乐方面也出现了一些重大的变革。巴洛克时期的复音音乐在18世纪后一转为主调音乐,我们称之为“古典时期”的音乐,而代表人物呢,正是伟大的海顿、莫扎特与

贝多芬

3人。

古典时期的音乐讲求均衡的对称形式,他们以古希腊时期的美感为基础,注重曲式的调和与优美的旋律,和声变得单纯直接,节奏也鲜明多了。这时期同时产生了一些新的音乐曲式,如古典奏鸣曲、协奏曲、交响曲与室内乐曲等。身为古典时期音乐开创者的海顿,对写作音乐的态度一直是脚踏实地、步步为营的,因为当时他得仰赖雇主为生,他的音乐一直有着为雇主服务的精神,但他的作品总随着新的音乐观念而成长,对创作新的音乐形式也居功厥伟。他乐天开朗的性格与对于音乐的努力,让他成为启蒙时代音乐界的典范人物。

海顿年长莫扎特24岁,这两位伟大的人物曾相处于同一时代,并有过一段莫逆之交呢!1785年,莫扎特于一次宴会的场合里为海顿献上6首弦乐四重奏,从此,他俩就开始有密切的往来,他们没有师徒关系也没有嫉妒之心,反而还常在公开场合赞扬对方的才华。其实情同父子的他们有着截然不同的个性:海顿是一个踏实温和的人,他的音乐生涯总是踩踏着稳健的脚步前进,处理起乐团的行政事务更是有条不紊;而莫扎特则属于才气纵横的类型,他是个生活一团乱,但写起音乐来既轻松又迅速,惟有对于音乐创作能专心投入的人。个性上的悬殊与年龄的差距并不影响他们惺惺相惜的情感,在1790年海顿前往伦敦的饯别会上,他与好友莫扎特都哭了,莫扎特预言这将是他们俩最后的一次见面,果然在一年后莫扎特即与世长辞,而海顿一直为好友的英年早逝感叹不已。

海顿的最爱——交响曲

海顿一生共写了120多首交响曲,特别是在任职埃斯特哈奇宫廷乐长的30年之间,他领导着一群素养颇高的团员,对于创作总是夙夜匪懈,并努力试验各种音乐的可能性,因此最后他写出了一系列广受欢迎的交响曲,并确立了交响曲的形式与结构,这样承前启后的功劳让人们尊称他为“交响曲之父”。换句话说,如果没有海顿在这领域的拓疆辟土,也许就没有贝多芬精妙绝伦的九大交响曲了。

在交响曲的形式上,海顿确立了“4乐章制”:第1乐章是奏鸣曲式,分呈示部、发展部与再现部;第2乐章是抒情的慢板;第3乐章大多是带有民俗色彩的小步舞曲;最后的第4乐章则以回旋曲作结。这4个乐章“快板—慢板—小步舞曲—回旋曲”的形式,也就是此后交响曲的标准样式。

之前我们曾提过,海顿是一个开朗又充满智慧的人,而这样的特质也显露在他的音乐作品中,例如脍炙人口的《告别交响曲》,其实是幽默的海顿为团员们想出来的“陈情书”呢。原来埃斯特哈奇的主人尼古拉斯规定,乐团的成员不得与眷属同住。但在1772年,团员们实在太过劳累又非常想念家人,于是纷纷向团长海顿提出抗议。海顿夹在主人与团员间,既要体恤手下又不能惹恼雇主,聪明的海顿马上想出了一个好点子,他作了这首《告别交响曲》,准备为主人来点不一样的。

当晚曲子的前3个乐章如往常般演出,但到了第4乐章,乐手们一个接着一个静静地离开舞台,最后台上只剩下两名孤单的小提琴手,疲倦而寂寞地将乐曲结束。这样的举动引起了宾客的纷纷议论,但在台下的尼古拉斯马上了解了乐团的意思,并立即下令休假,让团员们可以回府和家人相聚。海顿的才智不但展现在他的音乐作品里,更显示于他处理团务的能力上。一首告别曲圆了乐手们的归家梦,更成就了海顿机智幽默的美名!

更多幽默

海顿于1790年离开埃斯特哈奇家族,并受邀先后两次前往伦敦演出与访问,萨洛蒙向海顿提出报酬丰厚的邀约,请他为音乐会谱写12首交响曲,而这正是海顿晚期的经典之作:《萨洛蒙交响曲》。这12首曲子包括著名的《惊愕》、《奇迹》、《军队》、《时钟》与《伦敦》交响曲,它们代表着海顿在作曲生涯中最高的成就,海顿在伦敦的演出更被誉为“音乐界的莎士比亚”,受到广大听众热烈的欢迎。

其中G大调第94交响曲又被称做《惊愕交响曲》,这个特殊的别号也有着一段可爱的来源呢。原来当时在伦敦演出的海顿,看到许多士绅名媛在慢板的第2乐章便昏昏欲睡,觉得这实在太不像样啦,于是便想了一个点子来捉弄他们。

第1乐章由舒缓的前奏引出主题,到后来呈现出欢乐跳跃的气氛,是交响曲标准的奏鸣曲式;到了第2乐章,海顿用一个平静优美的主题开始,将听众诱人一个十分适合打个小盹的气氛中,雍容的贵妇小姐们按照惯例打起瞌睡来,但这可中了海顿的圈套啦!因为在一个很安静的小结尾处,整个乐团突然爆出了很大声的和弦,并加上定音鼓猛烈的一槌!这可真吓坏了原本正神游梦乡的听众们,顿时空气中凝结了3秒钟的错愕气氛,从梦中惊醒的绅士小姐们纷纷四处张望,而海顿正为自己精心设计的杰作窃笑不已呢。还好惊愕之后的音乐就正常多了,大家继续享受美妙的旋律,直到乐曲结束。《惊愕交响曲》洋溢着作曲者灵巧诙谐的风格,优雅的气氛环绕全曲,是海顿最受欢迎并广为人知的作品,关于标题的小故事也从此成为乐坛的佳话。

高雅的弦乐四重奏

除了支支动人的交响曲之外,海顿在弦乐四重奏方面也有杰出的成就,这种高雅轻松的室内乐特别将海顿的作曲功力表露无遗。其中《太阳四重奏》仍留着巴洛克的风格;而《俄罗斯四重奏》则是以民谣曲风为主题,明快的节奏已显示出这类作品的成熟。另外还有悠扬的《皇帝四重奏》,这首曲子原本可是奥国的国歌呢。

海顿在访问英国期间,每当听到庄重的英国国歌,思乡之情便油然而生,加上当时拿破仑军队在奥国的肆虐,促使海顿决定写一首能振奋人心的歌曲。后来他得到诗人哈修卡的词,海顿谱上了曲调后命名为《天佑吾王佛朗茨》,这首赞歌在1797年2月12日奥皇生日那天,于全国各剧院演唱,感动了所有的国民。奥皇佛朗茨非常激动,于是奥国政府便下令将此曲定为奥国国歌。海顿于次年将这支曲子改编为《C大调四重奏曲》,别名《皇帝四重奏》。“皇帝”的第2乐章就是改编自奥国国歌,由弦乐奏出的旋律十分优美,在主题呈示之后有四段变奏,分别由弦乐四重奏的4种乐器诠释主题,而各部和声的进行也都自成出色的旋律线,简单的结构更加衬托出此曲的高雅温润,它的深刻与静谧之美,实在令人百听不厌。

开天辟地《创世纪》

海顿自小生长于宗教信仰十分虔诚的家庭,他自幼的音乐训练,也是从吟唱圣歌开始的,因此海顿本身是一位虔敬的信徒,他所写的音乐有许多是为服侍神的。

海顿在英国期间曾聆听亨德尔的清唱剧《弥赛亚》,受到深深的感动,他觉得能写出这么庄严的圣曲才是最伟大的音乐家。当时他得到英国诗人礼德勒的诗集《创世纪》,回到维也纳之后便开始着手构思,而在历时3年之后,海顿终于完成了清唱剧《创世纪》。

此剧共分为3部,第1部是自创世纪第1日到第4日;第2部是第5日到第6日;而第3部则描绘亚当与夏娃在伊甸园赞美神的功绩。海顿在写作此剧时曾说:“在我的一生中,从来没有任何时刻比在谱写《创世纪》时更接近神,我觉得神仿佛就在我的身边。”这部作品在1798年举行初演,由海顿亲自指挥,但是反响并不热烈。一直到隔年于罗马再次登上舞台,才渐渐受到注目。特别是1808年完美的演出,将曲中优美欢愉的气氛诠释得淋漓尽致,全体听众忍不住起立喝彩,而高龄76岁的海顿更是激动得指着天空说:“这曲子是天的旨意,是从天上来的!”

风范永存人间

海顿的晚年疾病缠身,但他在病中仍受到所有人的崇敬关爱。1809年,海顿已是77岁高龄了,他非但深受风湿之苦,眼见拿破仑军队残害家园的景象更是让他痛心疾首。他在死前曾用尽全身的力气,将亲手所写的奥国国歌弹奏了3遍,但是由于太过悲愤激动,他的病情突然急转直下,在5天后就溘然长逝了。

信仰坚定的海顿不喜欢表现人类阴暗复杂的一面,所以他的艺术气质总是明亮朴实又开朗。他的音乐纯净悠扬,善于用旋律描绘日常生活的一切题材;他也爱好大自然的优美风光,充满灵思的他也总能细致地勾勒自然景色。海顿在交响曲方面的贡献是世所皆知的,他首创交响曲的主调音乐风格,更确立了交响曲曲式,他的音乐语言率真而生动,尤其是晚期之后的佳作,更是能自由自在、得心应手地表达各种情绪与情感。

海顿在生前曾遭遇许多困苦,尤其在成名之前,也曾有过露宿街头、三餐不继的日子,但是他并没有因此放弃音乐,天生热爱音乐的他反而更加努力地钻研乐理,专心地投入创作。在他的作品里我们找不到苦难的痕迹,正如他那高尚端正的人格一般,他的作品也总是传递着恳切温和的气质。

认真工作的海顿、信仰坚定的海顿、幽默诙谐的海顿、亲切朴实的海顿……这些真实的面貌融合交织,便成了我们所认识的“海顿老爹”!贝多芬

哦!命运!

你曾经看过贝多芬的画像吗?他顶着一头褐红、凌乱的卷发,脸部的线条僵直刚硬,眉宇之间写着坚毅不屈,加上那紧闭的双唇,似乎正准备用全身的力气来反抗命运。是的,这位伟大的音乐家不只用双手敲扣命运的大门,他还写下了永垂不朽的《命运交响曲》,在他一生中,无情的遭遇一次次地打击他,而他反击命运的方式,就是将全部的热情化成音符,让人们在千百年之后,还能听到他那沉重的呼喊:“哦!命运!”

1770年12月16日,贝多芬诞生于德国的波恩,波恩是一座位于莱茵河畔的小城,城里绿草如茵,环境十分宁静优雅。贝多芬的祖父与父亲都曾是宫廷的男低音歌手,贝多芬多少遗传了他们的音乐才华,而他的母亲玛莉亚则是一位聪慧贤淑的妇女,在贝多芬的幼年中,他与母亲之间有着浓厚的亲情,相较于父亲的暴躁,母亲给了他最珍贵的爱与温暖。

贝多芬的父亲对他有着很高的期望,他一直希望孩子能像莫扎特一样,成为一位“音乐神童”。于是自4岁开始,贝多芬的父亲便对他展开了一连串的魔鬼训练:贝多芬完全被剥夺了游戏玩耍的权利,他惟一的工作就是练习父亲指定的钢琴和小提琴功课;更不幸的是,贝多芬的父亲因为工作上的不顺利,染上了酗酒的恶习,每天晚上,当父亲醉醺醺地回到家里,可怜的贝多芬就会硬生生地被父亲揪下床,反锁在琴房里练琴,若稍一松懈,还会遭到父亲无情的毒打!贝多芬的音乐启蒙,就是来自这位暴戾的父亲,但这样不合理的教育方式,不但没有让贝多芬心生畏怯,还因此引导他真正走向了音乐之路。

1778年,8岁的贝多芬在科隆举办了一场成功的音乐会,引起了许多人的注意,他的父亲认为这是一步小小的成功,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完整的音乐教育,他决定把贝多芬送到音乐家内弗(Christian Gottlobe Neefe)门下学习。内弗是当时国家剧院的音乐监督,受到启蒙运动的影响,他决定以异于传统的方式来教育学生。内弗用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作为教材,教授贝多芬钢琴、风琴与作曲技巧,使贝多芬在扎实的训练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后来在老师的提携引荐下,14岁的贝多芬开始担任宫廷的管风琴师,也慢慢展露了过人的作曲天分。但这时在贝多芬的心里,他最大的愿望是到音乐之都——维也纳去拜访莫扎特,并接受更高深的音乐洗礼。

1787年,贝多芬终于来到维也纳拜见莫扎特,在一次公开的会晤场合中,莫扎特聆听了贝多芬奔放流畅的钢琴演奏,并对在场的人士发出赞叹:“你们注意这个年轻人,他将来一定让全世界的人听到他的音乐!”受到肯定的贝多芬本来想留在维也纳好好向莫扎特学习,无奈这时从家乡传来母亲病危的消息,他匆忙赶回波恩,见到母亲最后一面,母亲一生辛勤扶持这个家庭,终于积劳成疾撒手人寰。自此以后,贝多芬不但失去了最挚爱的亲人,他还得担起家庭的生计,照顾父亲与两位弟弟。

1792年,贝多芬再次来到维也纳,这次他决定投入海顿门下,接受严格的训练。但当时的海顿正忙于自己的创作,他命令贝多芬练习各种对位法,但在批改他的作业时,却遗漏了许多错误没有纠正。贝多芬发现这样的学习对自己没有多大帮助,于是他便偷偷到别处听课,最后干脆换了老师。后来,贝多芬出版第1号作品的时候,也没有加上“献给海顿”的献词。海顿对这件事表面上还是维持绅士风度,但私下觉得很不是滋味。同年又传来父亲过世的消息,这次,他并没有像母亲病危时那样急着赶回去。一件件生活上的不如意促使他更加成熟独立,在异乡的游子,凭着一股对音乐的热情,渐渐闯荡出属于自己的一片蔚蓝。

永恒的恋人

贝多芬的一生中,有过好几段刻骨铭心的恋情,但这几段感情带来的甜蜜喜悦极其有限,留下来的往往是更多的痛苦哀愁。贝多芬自1794年起,即惊觉到自己的听力正日渐衰退,这对一位作曲家而言,简直是老天爷开的大玩笑。他的无助痛苦一天天地加剧,也渐渐感受到被外界隔离的寂寞,此时他孤寂的心灵极需爱情的滋润,他多么希望有一位相爱的伴侣能给予他抚慰,但是他易怒多疑的个性却使得每一段恋情皆没有完美的结局,最后他终身未娶,孤寂地过完这一生。

在贝多芬精彩的浪漫史里,他对女孩子求爱的方式总是热情如火,其中有一个对象是他的学生朱丽叶塔。朱丽叶塔是一位匈牙利贵族,贝多芬曾深爱着她,并为她写了一首《月光奏鸣曲》,听过这首浪漫曲子的人,一定会被作曲者的深情款款所打动,但他俩的恋情最后却因为社会地位的悬殊而告终。在贝多芬遗留的文稿中,有一封不知写作年份的信件,收件人题名为“给永恒的恋人”,信的内容可谓缠绵悱恻热情如火。这一封未曾寄出的信件留给后人无限的猜疑,有人说信中的女主角就是朱丽叶塔,但也有人认为是公爵小姐泰丽莎。

在贝多芬波恩的家中,保存着一位年轻妇人的画像,画像的背面题写着“给伟大的艺术家和善良的人,T.B.赠”,这个英文缩写就是泰丽莎·布伦斯维克,但事情的一开始并不是这样的。其实一开始,贝多芬的对象是泰丽莎的姐姐,约瑟芬。贝多芬原是她们姐妹俩的钢琴老师,后来疯狂地爱上了约瑟芬,但约瑟芬在20岁就嫁给了一位伯爵,并育有4名子女。婚后年,伯爵过世,其实约瑟芬这段婚姻并不美满,后来她带着孩子回到维也纳,继续和贝多芬有所来往。这期间,贝多芬还是一直爱恋着她,但是约瑟芬始终没有接受贝多芬的感情,她只希望和贝多芬维持友谊的关系。女方被动的态度使得这段恋情逐渐降温,约瑟芬后来再嫁,丈夫仍是一位伯爵。

1806年,贝多芬开始和泰丽莎发展恋情,他为爱人谱写了《泰丽莎钢琴奏鸣曲》,细腻的琴声倾诉了他对泰丽莎的爱。但这段感情仍是无疾而终,泰丽莎并没有和贝多芬成为夫妻,反而选择了终生未嫁。

贝多芬的情史多彩多姿,但我们也可以说他在爱情上始终没有得到相等的回报,他内心燃烧的炽热情感被他用音符表达了出来——这是他最流畅的表达方式,最后反而得以与他不朽的灵魂永传后世。

生命的转折点

我们可以将贝多芬的创作生涯简单地分为3个时期:第一阶段是1795年到1800年;第二阶段是1801至1814年;第三阶段是1815到1827年。这3个阶段在贝多芬的创作生命上诉说着不同的故事,也交杂着他崎岖坎坷的命运。

第一时期的作品延续了古典乐派的风格,其主题、旋律和句法都传承自海顿与莫扎特,重要的作品有:歌曲《阿黛莱德》、《第2钢琴协奏曲》、《悲怆奏鸣曲》、《弦乐四重奏Op.18》以及《第1交响曲》。这一时期的作品多以室内乐为主,颇受贵族们的欢迎,且传达出一种恬淡神圣的光芒。在第一阶段的尾声,贝多芬意识到听力日渐衰退的事实,他虽遍访名医但却都无济于事。听力的衰退让原本易怒的贝多芬变得更加难以相处,这是他一生中的转折点,他曾用尽全身的力气,粗鲁地敲击琴键,向命运之神咆哮抗议,但命运之神似乎没有听见他的怒吼。

贝多芬在耳聋之后的创作,都是由内心深处刻画出来的旋律,尽管当时贝多芬已是举世公认的大音乐家,耳聋的事实与累积已久的压抑,屡屡使他萌生自杀的念头。1802年夏天,他写下了椎心泣血的“海利根斯塔德遗书”,这是他留给弟弟的信件,信中泣诉了内心的恐惧与绝望:“……我的内心对一切事物燃烧着热情,但耳疾却逼得我不得不选择与世隔离,尽管我想超越这一切,但这是多么的难啊!我如何去对别人说:‘讲大声一点,我是个聋子!’而偏偏我又是个靠耳朵工作的音乐家!……请原谅我吧,我是多么希望和你们在一起,但此刻我宁可以欢乐的心情奔向死亡……生命是如此苦涩,而死亡是惟一解脱痛苦的方式,永别了……”还好这封信并没有成为真正的遗书,后来贝多芬选择离开海利根斯塔德这个城市,重新回到维也纳。他似乎又找到了新的动力与命运搏斗,接受了一连串生命灾难后,再度出发。

在创作时期的第二阶段,贝多芬渐渐脱离古典时期的桎梏而进入浪漫时期,此一阶段的重要作品计有:《第2交响曲》、小提琴《克罗采奏鸣曲》、《第3交响曲(英雄)》、歌剧《费德里奥》、《第4交响曲》、钢琴《热情奏鸣曲》、《第5交响曲(命运)》、《第6交响曲(田园)》、《合唱幻想曲》以及《第7交响曲》、《第8交响曲》。贝多芬失聪后的心路历程,再加上美国独立与法国大革命所带来的启示,使他的作品在这一时期跨入了新的境界,原本贵族式的古典风格渐渐消失了,自由的信念与奔放的情感强烈地在作品中展现,曲子的力度对比扩大了,音域也得到扩展,和弦的连接则更为创新自由。

第三阶段是贝多芬生命的最后12年,此时他的创作达到顶峰,每一首曲子都有完整的构思、自由奔放的曲式、深刻而真挚的表现力,将音乐所能展现的能量推到最高峰。此时最具影响力的作品有:《庄严弥撒曲》、《第9交响曲(合唱)》,以及带有崭新风格的弦乐四重奏作品。

用交响曲刻画命运

在贝多芬各个音乐领域的创作中,交响曲是最能表达出丰富情感的形式,他所写的9首交响曲贯穿了他的一生,这些曲子是他音乐生命的精华,曾被誉为世界上最有力量的音乐,而后世的音乐家也很难再超越这些作品。这9首交响曲奏出了贝多芬的命运实况,各自反映出当时的时代意义,表达了不同的乐思,更达到以往古典时期的音乐所无法达到的境界。其中《第3交响曲(英雄)》原本是献给拿破仑,赞扬他为自由革命的伟大精神的,但后来拿破仑称帝,贝多芬气得把标题撕掉,重新改为“为纪念一位伟大人物而写的英雄交响曲”。

你曾听过命运之神敲门的声音吗?贝多芬说,那就是《第5交响曲(命运)》开头的4个短促有力的声音:“Mi Mi Mi Do。”《命运交响曲》是他用所有的生命能量创作出来的曲子,残酷的命运显然并没有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