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谚分类校录(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2-14 23:12:51

点击下载

作者:吉顺平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甘肃农谚分类校录

甘肃农谚分类校录试读:

前言

甘肃地处西北内陆,陇南山地、陇中黄土高原、甘南高原、河西走廊等地形区域各具特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农业资源互有差异,[1]作物品种丰富。作为农耕文明的重要发祥地,甘肃农业历史悠久,[2]先民创举甚多,但总体而言,农业生产的自然环境较差,除了河西绿洲农业和各地河谷农业外,大多数耕地为山地,时至今日依然延续着传统的耕作方式。历代躬耕于斯的陇原父老,通过对农业生产规律性的长期认知和总结,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农谚,集中反映了他们关于农业生产活动的朴素智慧。

一 何谓农谚

农谚是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间文学谚语的大宗,更是中国谚学的中坚。当人类迈入农耕文明,随着农业知识的不断积累和传授需要,农谚随之产生并“口耳相传”开来,且随着农业文明的不断进步而渐次丰富,一直绵延至今。在古代典籍中,初无谚语的语义分类,通称之为“谚”或“语”,其前又加上“鄙”“俗”“俚”等字以明其民间性与通俗性,如:谚曰:“子欲富,黄金覆。”(汉·氾胜之《氾胜之书·麦》)里语曰:“黄粟留,看我麦黄葚熟。”(晋·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卷下)河西语曰:“贷我东墙,偿我田粱。”(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卷十)谚曰:“正月可栽大树。”(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卷四)谚云:“射的白,斛米百,射的玄,斛米千。”(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四十)鄙语曰:“耕田摩劳。”(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卷一)语曰:“夏荁秋堇滑如粉。”(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卷十)俗谚云:“耕则问田奴,绢则问织婢。”(北齐·魏收《魏书》卷六十五《邢峦传》)俗曰:“木奴千,无凶年。”(唐·韩鄂《四时纂要》卷三)

汉唐以来,各家对“谚”有所定义。如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云:“谚,传言也。”梁刘勰《文心雕龙·书记》:“谚者,直言也。”唐陆德明《礼记·大学》释文:“谚,鱼变反,俗语也。”《春秋左氏传·隐公十一年》释文:“谚,音彦,俗言也。”唐颜师古《汉书·五行志》注:“谚,俗所传言也。”南宋蔡沈《书经集传·无逸》注:“谚,凝战反,俚语曰谚。”从不同角度对谚语的含义进行了解释,可以看出,古人所关注者主要在谚语结构形式简练、语言通俗、传播方式为口耳相授等方面。今人温端政先生认为谚语是人民群众实践经验的总结,[3]以传授经验为目的。李耀宗先生的定义为:“谚语是民众集体创作、广为口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型的艺术化语句,是民众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其特质,兼具语言、文学、语俗及百科文[4]化载体等四性。”

农谚连称,最早见于宋施元之《施注苏诗》卷十一《除夜大雪留潍州,元日早晴,遂行,中途雪复作》:“除夜雪相留,元日晴相送……春雪虽云晩,春麦犹可种。敢怨行役劳,助尔歌饭瓮。”注谓:“农谚:‘霜淞打雾淞,穷汉备饭瓮。’”已经明确提出“农谚”

[5]之名。其后宋元其他文献中,却少嗣响。托名为崔寔所撰的《农家

[6]谚》,不见元以前文献著录,当为后人伪作,但至少在明代,对农谚已有自觉的独立整理。明清以降,农谚与其他谚语从语义上逐渐分离,为人所熟知并应用。明郭子章《六语·谚语》中有“《四民月令》引农谚”,明沈德符《夏日省农十二首·其三》有“菱歌催越艳,农谚想豳诗”之谓。至清代,“农谚”的称谓则广泛使用开来,如:乾隆《御制诗集·二集》卷三十六《西岭晨霞》:“今朝准为雨,[7]农谚有明征(农谚:晚霞晴,朝霞雨)。”李光庭《乡言解颐》卷一《天部》:“农谚曰:‘月牙儿仰,粮食长。月牙儿歪,粮食衰。’又:‘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元宵雪打灯。’乡人之占验也。然亦有应有不应。”赵慎畛《榆巢杂识》下卷:“北方麦收最重,故农谚云:‘一麦抵三秋。’”[8]祁藻《马首农言·农谚》:“农之有谚,其来最古。”

民国以来,随着农谚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其有了较为明确的定义,如:农谚是一种流行民间最广的谚语,他是农民经验的结晶——邵[9]仲香先生称它为农民界的内行话。(费洁心《谈农谚》)农谚,它是数千年来中国大部分纯良的老百姓们,对于自身生活所得的经验、思考底结晶,同时又是长远地亲切地教导他们生活[10]的南针。(钟敬文《中国农谚》序)农谚是我国农民长期生产实践中所积累的经验的结晶,以歌谣谚语的形式,世世代代,口头相传保留下来,富有深刻的科学道理。[11](游修龄《论农谚》)农谚就是我国历代的劳动人民,以精炼生动的简短语言,交口相传,世代相袭,用以传授生产经验的农业谚语。(刘瑞龙《中国农[12]谚》序)农谚:有关农业生产经验的谚语。农谚是农民在长期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所得经验的概括。一般为通俗的韵语形式,便于记忆,对于传播生产经验和农业气象等方面的知识具有良好作用。(《辞海·经[13]济分册》)

通过这些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前贤对农谚进行了多方面的界说,其核心观点为:农谚是劳动人民关于农业生产、生活经验的规律性总结,语句通俗简练,世代以口耳相授的形式进行农业知识的传播与交流。

二 农谚的收集整理

农谚的传播方式主要有两种。一为民间之口耳相传,这种传播因为不同地域、不同历史时期文化、语言的差异而发生变异。另一种则为书面传播,指的是农谚被有识者收集整理后记载于文献后的传播,这种传播较为固定,能保留农谚的历史性,体现其语言及文化特点。甘肃农谚的传播也与此相同。古代农谚由于缺乏精确记载,大多已无从考证,但古代全国通用的农谚,或后世甘肃农谚文献中记录的古代农谚,以及甘肃古代文献中收录的相关农谚,当属甘肃农谚的范畴。自民国以来,甘肃农谚始有专门整理,此后则渐次丰富,收集整理步入正轨。(一)古代农谚的收集整理

农之有谚,其来有自。《诗经》中的一些农事诗,引用农谚的痕迹较为明显,“《七月》一类农事生活诗的诗体,是以先周的农事谣[14]谚为主体构成的”。王涧泓认为《豳风·七月》中所出现的以夏历记月的诗句如“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等当是夏时流传下来的农事古谚,即《孟子》所谓之“夏谚”,并摘录出11条: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七月流火,八月萑苇。七月鸣鵙,八月载绩。四月秀葽,五月鸣蜩。八月其获,十月陨萚。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九月筑场围,十月纳禾稼。[15]九月肃霜,十月涤场。

这些产生于夏时的农谚后广泛流传于周人农耕区,甘肃陇东一带当在其范围之内。

汉晋以来,农谚搜集整理乏如。现存《氾胜之书》《四民月令》中引谚不多。至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方有大量农谚引入,但与甘肃关涉者寥寥,仅卷十所载河西语曰“贷我东墙,偿我田粱”则是明确的甘肃农谚。唐代黄子发《相雨书》当为综合农谚、物候等而撰成,其中既有一些对当时成熟农谚的化用,又有一些对天象、物候等的观测经验,而如“白虹降,恶雾遂散”,与后世甘肃农谚“白虹下降,恶雾必散”无异,只是后者语言更加通俗化而已。

宋元以降,又有零星农谚可以确知为甘肃农谚者,如: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一百五十一《陇右道二·渭州》所载:“郎枢女枢,[16]十马九驹;安阳大角,十牛九犊。”明梅鼎祚《古乐苑》卷五十谓:“四地名皆在陇西,言宜畜牧也。”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丙编卷三《占雨》中引录的谚语“日出早,雨淋脑;日出晏,晒杀雁”一条,[17]在民国时期李登瀛、司文明采集的《甘肃农谚》中有收录,则可确定为甘肃农谚。而元末明初的娄元礼所撰《田家五行》中所引农业气象谚语,如“日落云里走,雨在半夜后”,“日落云没,不雨定寒”,“明星照烂地,来朝依旧雨”,“东北风,雨太公”等,在后世甘肃流传颇多,亦可视之为甘肃古代农谚。

明清农书整理编撰较盛,农谚采集整理也比较广泛。明代除农书如冯应京《月令广义》、王象晋《二如亭群芳谱》、徐光启《农政全书》引录农谚,尚有杨慎《古今谚》、郭子章《六语·谚语》等谚语专书,收录农谚数量可观。清代以来甘肃农谚的搜集整理一为本地方志等文献的引录,如康熙《安定县志》卷五《风土·杂记》云:“谷畏早霜,七月白露则霜来迟,谚曰‘露七不露八’。”乾隆《静宁州志》卷一《疆域志》:“葛家洞……洞壁间时挂流云,谚云:‘云立则雨,云卧则晴。’”乾隆《甘肃通志》卷四十六《艺文》有“千镪而家藏,不若铢两而时入”。二为一些农书的引录,此类农谚大多通行于全国,且以农业气象谚为主。如梁章钜《农候杂占》、祁寯藻《马首农言》等。此外还有一些其他文献,间有所采,然对农谚的断代亦十分重要。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五月喜旱,六月喜雨,谚云‘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顾禄《清嘉录》卷八:“又以霜降日宜霜,主来岁丰稔,谚云:‘霜降见霜,米烂陈仓。’若未霜而霜,主来岁饥。”赵慎畛《榆巢杂识》卷下:“北方麦收最重,故农谚云:‘一麦抵三秋。’”这些农谚皆通行于陇,为后世甘肃农谚文献所采录,属于甘肃古代农谚的范畴。(二)“歌谣”运动与民国农谚的收集整理

民国以来,专门的农谚整理之作开始大量出现,始有“甘肃农谚”之名。在新文化运动的洪流中,北京大学歌谣征集处于1918年2月成立,1920年冬天成立了歌谣研究会,1922年12月《歌谣》周刊创刊。“歌谣研究会的成立和《歌谣》周刊的创刊”,使得“流传于下层老百姓中间、向来不登大雅之堂、不为圣贤文化所承认的歌谣、谚[18]语、俚语等口碑文学”得到了征集和研究。其在中国现代民间文学史上的意义重大,一些知识分子出于对农业的和民间文学的双重关注,开始收集整理流传于民间的农谚,有上百篇整理之作发表于各种报刊。经过积累,自20世纪30年代始,各种农谚专集开始编印出版,如:

朱雨尊《中华谚语全集》(世界书局,1933)

夏大山《中华农谚》(金陵大学,1933)

费洁心《中国农谚》(世界书局,1933)

张佛《农谚》(商务印书馆,1934)

其中所收全国通行的农谚亦多在甘肃流行,属于甘肃农谚的范畴。这些农谚集所收农谚多未注明通行和采集地域,但其首开风气,贡献甚大。甘肃地处西北内陆,歌谣谚语的整理较为滞后,但也偶有嗣响。《歌谣》周刊于1925年第82期发表了袁复礼先生整理的《甘肃的歌谣——话儿》,首次将甘肃通俗的民间文学进行了向外传播。其后直到1937年,也就是胡适主持《歌谣》复刊的第二年,朱允明先生编写了《甘肃省立气象测候所五周年纪念册》,其中便收录了由李登瀛、司文明搜集整理的“甘肃农谚”100多条,这也是目前文献中最早提出甘肃农谚者。其后,1947年陆泰安发表了《临洮农业及其[19]歌谣》一文,论述洮州农业概况,并节录有关之花儿、农谚若干条,民国时期专门的甘肃农谚的搜集整理大体如上,数量有限。(三)1949年后农谚的收集整理

1949年以后,党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谚语的收集工作。伴随着气象化运动、农业气候调查和全国土壤普查等运动的进行,1958年,盛况空前的群众性的农谚收集活动在全国各地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在土壤普查的过程中,为了发挥传统农谚的作用,各地县广泛搜集,分别于1959年整理编印成册,这类文献如:《农谚汇集》(庆阳县人民公社联社农业部)《定西专区农谚汇编》(临洮农学院)《会宁县农谚汇集》(会宁县土壤普查办公室)《农谚》(中共敦煌县委土壤普查办公室)《千里农谚漫丰收》(天祝藏族自治县人民委员会)

同时,甘肃省群众艺术馆和农业厅也选录全省农谚,编印了三个农谚集:《新农谚》(甘肃省群众艺术馆,1958)《甘肃农谚选辑》(甘肃省农业厅,1959)《肥多粮满仓——甘肃农谚集》(甘肃省群众艺术馆,1960)

因这些农谚文献皆为各部门内部编印,没有正式出版,故而流传不广。

在气象化运动和农业气候调查的过程中,各地气象站也纷纷搜集整理农业气象谚语,并编印成册,正式出版者仅有甘肃省气象研究所编著的《二十四节气与甘肃气候》(甘肃人民出版社,1960)。其余皆为1959年内部编印之作,有以“农谚志”命名者,如:《甘肃静宁县农谚志》(甘肃静宁县工作组等)《农谚志》(定西气候站)《谚语志》(清水回族自治县中心气象站)《民勤农谚志》(民勤气象站)

有径称“天气谚语”“看天经验”者,如:《天气谚语》(高台县气象站)《酒泉市地区农业及天气谚语》(酒泉气象站)[20]《泾川县天气农谚汇集资料》(泾川县土壤普查办公室)《群众看天经验汇编》(两当县革命委员会气象站)

有称“民谚”“谚语”者,如:《甘肃省白银市民谚集》(白银市中心气象站)《临洮谚语集》(临洮县气象站)《文县谚语汇集》(文县中心气象站)《甘肃省平凉专区农业气候志气候区划农谚》(平凉专员公署气象局)

而20世纪70年代张掖地区气象局编印的《张掖地区气象农谚汇编》,当也是前一阶段工作的延续。不管以何种形式命名,这些谚语集所采谚语多涉及时令天气,关乎农业气象各方面。

1962年,农业出版社在各地农、林等部门及农谚爱好者的协助下收集到农谚十余万条,通过整理筛选,于1965年编成《中国农谚》[21]一书,收录农谚3万条,因故推迟至80年代才先后出版。此外,兰州艺术学院文学系55级民间文学小组编有《中国谚语资料》(分为[22]上、中、下三册,其中下册为农谚)。这两部书中收有不少甘肃农谚,其中有的谚语也注明了其通行的区域。

80年代以来,甘肃农谚整理可以说取得了较大成就。1984年5月,由文化部、国家民委和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今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签发了《关于编辑出版〈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歌谣集成〉、〈中国谚语集成〉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全面的普查与采录。接到通知后,甘肃省即动用数万人在全省各地展开了农谚的全面普查与采录。后由魏泉鸣担任主编,于1994年编纂完成《中[23]国谚语集成·甘肃卷》,从搜集到出版,前后历时25年,也可见其整理出版的艰难与编者付出的心血。该书从所采集的全省55个市、区、县的55种谚语资料本中,通过比对删重,取其精华收录谚语2万余条,按类排列,并注明流行区域。但将涉及农业气象和农业的谚语以“自然谚”与“农林谚”目之,未能以农谚统而视之,美中不足。在地方性农谚的整理出版方面,赵棠编注的《定西地区农谚集》(兰州大学出版社,1990)对农谚进行了解释说明,整理与研究并重。这一时期全国性的农谚整理文献还有杨亮才、董森主编的《谚海》第2卷《汉族农谚卷(1~3)》(甘肃少年儿童出版社,1991),熊第恕主编的《中国气象谚语》(气象出版社,1991),二书皆为全国性的谚语集,可看作全国谚语和天气谚语的总汇之书。这两种文献所收谚语基本注明通行地域,后者更是在正文前有概述和验证使用说明,较一般著作为优。八九十年代的集中整理之作大体如上,而一些散见于各种杂志、新修地方志中的农谚,本书不再选录。本书校录农谚的时间下限除上述几种90年代出版的农谚、谚语专书外,其他亦止于80年代末。

三 农谚与农耕技术

甘肃农业以传统的旱作农业为主。长期以来,围绕着旱地耕作,陇原父老总结积累了不少土壤保墒、粪土肥田、良种选育、农牧结合等适宜于旱地农业发展的耕作经验,有效保证了干旱区的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这些耕作技术与方法,老百姓用他们自己的语言加以总结凝炼,历代相传并不断丰富,成为现存的珍贵的农业文化遗产——农谚。(一)粪土肥田

地贫力乏,传统农业多以粪肥之,保证生产而又使得地力常新壮。汉代《氾胜之书》谓:“凡耕之本,在于趣时,和土,务粪泽,早锄[24]早获。”王充《论衡》亦云:“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勉致人工,[25]以助地力。”指出了粪土肥田之重要性,其后历代农书中不乏精善之论。而农谚中有关各种农家肥料及其施肥管理的经验亦十分丰富,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粪土肥田重要性的认识,如“庄稼一朵花,全靠粪当家”,“庄稼没有粪,来年没籽种”,“人靠饭养,苗凭粪长”,“十个会种的,不如一个上粪的”,通过使用农民自己所熟知的事物进行比喻、对比,突出了粪土对庄稼生长的重要作用。二是对各种农家肥料肥性及适应作物的认识,对肥性的认识如“马粪热,牛粪凉,猪粪上地三年壮”,“羊圈里土,上地如虎”,“灰土和炕土,都是地里虎”等,反映了农家主要肥料来源为马、牛、猪、羊粪,以及烧炕所产生的灰土和换炕所产生的炕土。在对肥性认识的基础上,农民也逐渐摸索出了农作物对肥料的适应性,如“大粪长瓜,鸡粪长辣,鸽粪长花”,“豌豆不要粪,只用灰来拼”,“豆地里上尿,不如调料”,“灰粪洋芋猪粪菜,羊粪麦子人人爱”,“要想韭菜盛,多多上灰粪”等。三是关于如何积肥、保肥的,农民勤于积肥,过去下田干活或赶牲口至泉中饮水时,都有拾粪习惯,如农谚所谓“拾粪如拾金,挖土如挖参”,“出门不空走,随带粪背篼”便是其事。在家中,亦是勤于垫圈积肥,如“庄稼汉再忙把圈垫着,买卖人再忙把账算着”。同时,还要把握好积肥之时节,如“大暑到立秋,割草沤肥正时候”,“伏天积满三圈粪,明年小麦收满囤”等。肥料积攒后还要善于保存,盖土防晒,以免失去肥力,如“积肥不保肥,两回顶一回”,“粪坑加个盖,肥劲全都在”,“粪堆拿土盖,不叫雨淋和日晒”。四是对如何施肥的认识,首先是要把握好施肥与追肥的时机,如“钢要加到刀刃上,粪要上到时节上”,“冬月金,腊月银,正月上粪人哄人”,“头遍追肥一尺高,二遍追肥齐腰高,三遍追肥出帽帽”;其次是要上好底肥,如“底肥要饱,追肥要早”,“三追不如一底”;再次,地里要上熟粪,如“生粪上地,庄稼断气”,“生粪上,虫兴旺;熟粪上,粮满仓”等。除此之外,农人亦十分重视绿肥使用,如“见青就是肥”,“种肥压青,谷打满囤”,“多沤绿肥地有劲,来年丰收扎下根”,“绿肥压三年,薄田变肥田”等,作为农家肥料的有益补充,绿肥的肥田作用十分明显。(二)耕耱保墒

在旱作农业区,耕耱技术方法体系的应用,使土壤墒情得以发挥最大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农作物在相对干旱少雨的时节能够按时播种并生长发育。汉代曾在关中教导农业的氾胜之,其农书中即有反映秋耕的:“夏至后九十日,昼夜分,天地气和。以此时耕田,一而当五,名曰膏泽,皆得时功”,以及论述麦田耕作方法与作用的:“凡麦田,常以五月耕,六月再耕,七月勿耕,谨摩平以待种时。五[26]月耕,一当三。六月耕,一当再。若七月耕,五不当一。”其技术方法成熟较早,其后农书亦论述较多。与传统农书中记载相对应,农谚中对于耕地时机、方法技巧等都有较为明确的经验总结。通过农业实践,农民首先认识到了耕耱的重要性,认为耕翻土地既能保墒抗旱,又能除草净土,保证粮食丰产,如“隔年多翻一道犁,来年少锄三遍草”,“耕得细,耱得光,既抗旱,又保墒”,“土地翻一翻,粮食堆成山”等。其次,为了提高土壤肥力,发挥保墒、灭虫、除草之作用,在畜力有保障的前提下,传统农业比较重视深耕,如“深耕有三好:保墒、灭虫又除草”,“深翻一寸田,赛过水浇园;深翻加一寸,顶上一茬粪;冬耕加一寸,春天省堆粪”。再次,与农书记载相同,农谚中亦有很多关于耕作时机的经验总结,如反映伏耕益处的:“伏里深耕田,赛过水浇田”,“伏秋深耕能蓄墒”,“三伏深翻好,灭虫又灭草”;反映秋耕耱地蓄墒的:“三秋勤耕田,丰收在来年”,“今秋犁一驾,胜过明年犁半夏”,“秋耕不耱,不如家里闲坐”。除此之外,还有反映耕耱碾压方法者如:“头遍划破皮,二遍按重犁”,“犁三遍,耱三遍,不怕来年天大旱”,“播后镇压能提墒,播前浅耕能踏墒”,“犁三遍,碾三遍,不怕老天晒半年”。这些农谚对如何耕地、耱地、碾地做了明确的指导说明。当前陇中农村山地农耕区,为图省便,一般翻耕一至两次,耕后待下雨蓄水,方耱地以使土地绵平蓄墒,碾压之法多已不见。(三)中耕管理

以“精耕细作”为代表的传统农业,中耕管理是其重要内容之一,包括锄田、培土等措施方法。时至今日,依然延续,一至小麦返青,豆子、胡麻等出土,漫山遍野,皆见陇上农人锄田景象,蹲伏于田,甚是辛劳。农谚中对中耕管理经验的总结,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对中耕在保墒、除草等方面作用的认识,如“锄头底下三件宝:防旱防涝除杂草”,“种地无他窍,关键勤锄草”,“夏田成在犁沟里,秋田成在锄头里”,“犁成的麦,锄成的秋”,可见秋粮作物,更要勤加细锄。二是物性不同,各种作物中耕次数及方法亦有区别,如对比论述谷、糜、麦、瓜、豆等作物的锄田次数及作用:“谷锄三遍尽是米,糜锄三遍尽是秕”,“麦锄三遍面充斗,瓜锄三遍瓜上走”,“麦锄三遍无有沟,豆锄三遍圆溜溜”,“七遍谷子八遍糜,十遍萝卜不洗泥”,“谷锄三遍谷无糠,麻锄三遍马无缰”。另如以甘肃旱作农业的代表谷子为例,其锄田次数不同,所获也有差别:“谷锄三遍米汤甜,谷锄四遍颗颗圆”,“谷锄四次,二糠八米”,“谷锄七遍尽是米”,“谷锄九,饿死狗”。此外,在重视锄田次数的同时,还讲究中耕的深浅、培土等方法,如“锄糜糜,溜皮皮”,“庄稼培土一寸,等于上粪一寸”,“头遍锄,二遍围,三遍过来堆成堆”。三是各种作物中耕的时节及条件选择不同,根据作物生长态势者如“麦锄三节,谷锄八叶”,“糜锄两耳谷锄针,高粱不能过三寸”,“糜锄两耳谷锄针,麻子锄的四叶整”;根据土地干湿条件者如“湿锄糜子干锄谷,露水底里锄豆豆”,“旱锄地皮涝锄深,不旱不涝下半寸”,“旱锄田,涝锄园”,“雨后锄地,阴天培土”等,不同作物锄田选择干湿条件不同,旱锄、涝锄方法及作用亦有差别。可见,农谚对各种作物中耕管理的一系列环节基本都有涉及,其指导农事之作用显而易见。(四)休耕轮作

休耕轮作乃传统农业保持地力、促进生产的有效措施。休耕主要是针对肥力不足、地力贫瘠的耕地进行,有一年两年者,其目的在于让地歇缓,陇中农民又谓之“铺地”“歇地”。轮作乃轮换种植不同的作物或复种组合,基本上是消耗地力大者接种消耗地力小的物种,如此轮流种植,让地力有所恢复,又叫“倒茬”,农民常有“茬口顺不顺”之谓。首先,农民认为在有富余耕地保障的前提下,要休耕以恢复地力,同时要经常倒茬,除了起到防虫防病的作用外,亦可以增加产量,如“你有万石粮,我有歇煞地”,“一犁二歇,保险多结”,“歇地不歇空,一年顶着两年功”,“轮作轮种,防虫防病”,“种地不倒茬,白把功夫花”,“茬不顺,不能种;茬口顺,顶上粪”,“茬口不换,半年变歉”等。其次,各种茬口优劣不同,要对应好各种作物之间的倒茬关系,如“糜茬三年没节,瓜茬三年不结”,“一年苜蓿三年田,再种三年用不完”,“谷子吃薄地,糜子吃厚地”,“麦种三年如火地,连年种麦必残地,轮种倒茬如歇地”,“胡麻豆茬,顶个歇茬”。这种倒茬及茬口好坏优劣经验,在农民中应用十分广泛,也是一个熟练庄稼汉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最后,土地休耕后,还要适时翻耕、施肥、除草,不然土地荒芜,来年无法种植,如“伏天歇地耕三遍,能叫穷山变富川”,“歇地加沙粪,明年好收成”,“要想庄稼好,勤犁歇地勤锄草”等。(五)良种选育

传统农业比较重视良种的选育,《诗经·大雅·生民》中就有“诞降嘉种,维秬维秠”的记载。在农业生产实践的历史长河中,陇上劳动人民本着“好种出好苗,好苗结好籽”的美好愿望和生产原则,不断选育作物品种,保证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农谚中,关于作物选种的内容甚多,揭示了选种育种的重要性及相关技术方法。首先是反映种子重要性者,如“种子芽子粗,籽饱苗儿壮”,“种大苗肥,种强苗壮”,“好种出好苗,好母生好儿”等。有“好母生好儿”之经验,好种之重要性自不待言。其次是反映种子选育及保存的,如“一年选,二年繁,三年推广到大田”,“要想种子保险,自留自繁自选”,“家选不如场选,场选不如地选”,“种子经过晒,苗苗长得快”,“种子干,出苗全”,“籽种不晒病株多,种前不试危险多”等。可以看出,选种最好是田间选种,种子选取后,要晒种并妥善加以保存。最后是在种植之前,传统农业还十分重视浸种,以防止庄稼各种病虫害的发生,如“种子洗个澡,庄稼生病少”,“水浸五谷种,来年不出虫”,“盐水把种浸,麦苗绿又青”,“麦种浸得好,来年黑穗少”等。总之,在无化学农药介入的传统农业中,各种浸种经验的积累及实践,有效保证了作物的健康生长和收获,体现了陇人的生产智慧。(六)农牧结合

郭文韬先生指出:中国传统农业生产结构的特点,总的看是“农牧结合”的。但是,在农区是“以农为主的农牧结合”;在牧区是“以牧为主的农牧结合”;在半农半牧区,则是农牧均衡发展的农牧结[27]合。甘肃历史上发生多次农牧进退变化,这三种形式都存在,也因此这方面的农谚内容也较丰富。总论畜牧重要者,如“畜是农家宝,时时离不了”,“农家第一宝,六畜挤满槽”,“牲口无价宝,庄稼少不了”,“要想富,养六畜”;反映养畜致富者,如“养羊偷偷富,养马抬门户”,“养羊拾金子,养马为的使”,“家养百只羊,顶个小银行”,“猪是聚宝盆,遍地是金银”;反映以牧补农者,如“养过百只羊,顶了一年粮”,“一亩地,十只羊,种下庄稼比人强”,“庄稼人不养猪,好比秀才不读书”,“猪多肥多,肥多粮多”等,牧业为农业提供了动力、肥料,同时还起到了备荒的作用;反映农牧互养者,如“猪养田,田养猪”,“人养猪,猪养地,地养人”,“一人一猪,一亩一猪”。这种农牧结合的生产方式如今虽然有些削弱,但依然延续。通过农谚我们也可以看出,农民对养羊较为钟爱的原因,一方面在于农牧结合的传统观念的影响;另一方面在于养羊成本较低,饲养方便,农忙时圈养,农闲时放养,互不耽误。此外,其既能食肉、贴补家用,又能补农肥田,一举数得,是以其风至今犹盛。

四 农谚中的农耕观念

农谚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最贴近日常生产、生活的民间文学艺术,集中反映了农耕从事者——老百姓自己的声音,蕴含了创作者们丰富的生产生活体验。在平凡而真实的农业生产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农民对天地、农业、畜力、生态等的认识,反映出其务实朴素的农耕观念。(一)“敬天畏地”之天地观“天”反映在农业中,主要指农时、降水与灾害等不可控因素;“地”主要表现在其为孕育万物之根本。对这些因素的敬畏与重视,反映了农民的天地观念。1.农民世代躬耕于畎亩之间,面朝黄土背朝天,特别是干旱生境地区的劳动人民,对天的依赖性更强,于是有“靠天吃饭”之谓。农谚“有收无收在于天,收多收少在于管”,一语道出了其中真谛。农时要求按时劳作,如“庄稼不用问,随着节令种”,“增产措施千万条,不误农时最重要”,“种地如救火,时节不让人”,否则“庄稼失了节,口里饿出血”,足见农时之重要性。2.降水直接关乎每年庄稼的长势与收成,如“水是庄稼命,时时都要用”,“水是庄稼娘,无娘命不长”,“人靠粮养,麦靠水长”,生动的比喻说明水的重要性。而农业灾害如旱、涝、冰雹等,或致一年颗粒无收,或致几年饥馑、饿殍遍野。如民国十八年及三年困难时期的旱灾,陇原大地深受其害,经历者至今记忆犹新。正因为农业灾害如此恐怖,所以农谚中关于这些灾害的预测亦较多,如“八月雷声旱三冬”,“春旱谷满仓,秋旱断种粮”,“旱在伏里,涝在秋里”,“西边起云东边接,雹雨来临必定恶”等。而农谚所云“天收一半,人收一半”,“播种要抢先,割麦要抢天”,“麦收时节停一停,风吹雨打一场空”,“收麦如救火,龙口把食夺”等,就是应对恶劣天气而进行作物抢收的反映。3.土地是万物赖以生长的最基础条件,传统社会农民生财糊口之法有限,土地乃其衣食之源,于是有“万物土中生”之谓。“中[28]国的农业文化,可以说是土地文化。”农民对土地的崇拜主要表现在忠于土地之本性,及时勤加养护,培肥地力,所谓“农人有三忌:一忌哄工夫,二忌哄牲口,三忌哄地皮”,“人养地,地养人,锄头底下埋着聚宝盆”,“人勤地是宝,收成年年好”。只有通过这种良性互动,尊重自然土地的本质属性,抱着一颗敬畏、尊重之心,和谐共处,互为养护,才能实现农业生产的良性发展。(二)“重农爱农”之农本观

中国传统社会是农业社会,历朝历代奠基开国后,无不重视农业之发展,从而实现物阜民丰、国泰民安。从《尚书》“洪范八政,以食为首”始,“农本”思想始终在我国传统经济思想中占有主导地位[29]。与统治阶级的重农爱农有所差异,广大农民站在自己的立场,亦非常重视这生计之本,同时又因祖祖辈辈从事之,对此又难以割舍,[30]感情深厚,“安土重迁,黎民之性”是也,“重农爱农”之农本观念深深根植民心。反映在农谚中,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农乃根本,“农业兴,百业兴,粮食不收断了根”,“农人不种田,世上无人烟”,“三百六十行,种地第一行”。二是重农轻商,如“家里种成一亩田,强比外头跑半年”,“种田钱,万万年;买卖钱,三十年;赌搏钱,一阵烟”等。三是重农轻官,如“做官富眼前,种田万万年”,“只有百年农庄,没有百年官宦”,“老百姓不种地,当官的断了气”。当然,这其中也流露出老百姓对暴富商人及为官者欺压百姓的一种讽刺和嘲弄。而“种田种田,越种越甜”则无疑是农民对本业的一种喜爱,一种苦尽甘来、获得丰收的喜悦与向往。当前,农村青年多数外出打工或求学工作,许多老人亦被迫随子女外出,离开农耕家园,而最令他们割舍不下的,还是那片心中爱长庄稼的肥沃土地和田间地头一起劳动的乡里乡亲。还有些老人,虽年过花甲,依然在山区坚守着那份执着,牵驴骡而荷犁耱,披星戴月,辛勤耕耘,是传统山地旱作农业的坚守者。(三)“勤劳守信”之生产观

传统农民一生禁锢于土地之上,固守着先辈耕耘的土地,恪守着世代相传的农耕经验,艰辛劳作而仅能维持生计,农人自谓之“苦庄农”,道出其中艰辛,农谚亦有“只知油来香,哪知农夫苦”之说。在以旱作农业为主的甘肃黄土高原区,农民只有忠实于土性与物性,通过精耕细作、勤劳管护,方能有所收获,也因此形成了“勤劳守信”的农耕生产观念。这种观念与“民无信不立”之儒家文化相一致,或许最初这种观念的产生就来自农业,因为农业生产之周期较短,比现实社会更能清楚、直观地反映出不遵循规律、不守信之后果。甘肃农谚中,描写劳动者要勤劳者,如“庄稼老汉不知闲,放下锄头拿起镰”,“三分种,七分管,人勤奋,地不懒”,“要想庄稼好,勤犁歇地勤锄草”,“土地不偷懒,只要经常管”等;正面描写勤劳之益处者,如“人勤地有恩,遍地出黄金”,“人勤地不懒,大囤小囤满”;反面反映者,如“一年不务农,十年跟不上人”,“一年失了农,十年不如人”,“春天不忙,秋天无粮”;反映诚信不欺土地者,如“人哄地一时,地哄人一年”,“人缺地的工,地缺人的粮”,“你哄地,地哄你,哄来哄去哄自己”。不守信之因果循环,短期内就可以反映出来,因此农民非常重视勤劳、守信,反感那些好吃懒做、不守信之人。(四)“爱护家畜”之畜力观

传统农业中,人与自然是和谐共处的,除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互帮互助之外,在人与畜力之关系上,也体现出了和谐共处、爱护家畜的农耕观念。惠富平认为:“由于耕牛役畜的家庭饲养及其在传统农业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农民与牛马朝夕相伴,相互依赖,共同经受寒风烈日下的劳作之苦,所以人畜之间往往会产生一定的情[31]感。”农谚,正是畜力的使用者——农民自己最真实的情感反映。首先反映在视牛、马等家畜如家人的认识上如“牛为农本”,“庄稼汉一头牛,性命在里头”,“牛马是忠臣,好比家里一口人”,“耕牛战马磨道驴,顶如家口善待哩”等,将其视为家中一分子,足见珍惜与爱护。正如邹德秀所言,“农民把牛当作伙伴,作为家庭的成员,[32]对牛常做拟人化的理解,似乎牛也通人性,有高尚的品德”。其次是在家畜的喂养上,要备好草料,按时按需喂养,如“水草按时到,胜似吃好料”,“一饮提三缰”,“干草切成细瓣瓣,牡口吃成肉蛋蛋”,“水开胃,草打底,料引路,盐收尾”等。再次反映在牲口的驭使方面,要根据天性,有节有度,方能长于时日,如“七分喂养,三分使唤”,“饿不急喂,渴不急饮,饱不加鞭,汗不挡风”,“耕牛有歇有跑,十七八年不老”等,其饲养、驭使之方法与观念,与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中提到大家畜的饲养原则“服牛乘马,量其力[33]能;寒温饮饲,适其天性”相一致。农书与农谚相互印证,认识一致,此例甚多。(五)“种养结合”之备荒观

旱作农业“靠天吃饭”,灾害常伴,荒年常有,“五谷不登,果菜不熟”。农业歉收,特别是农谚所谓“不怕年荒,就怕连荒”,饥馑加身,轻者节衣缩食,艰难度日,重者饿殍满地,更甚者易子而食,惨绝人寰。因此,农民在有限的能力范围内,充分利用物种多样性的特点,广泛种植多种作物,重视养殖与果树栽培等,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你歉它丰、互为补益。如干旱区较为丰产的杂粮作物糜谷之种植:“天旱年,多种糜谷度荒年”;栽桑养蚕与果树栽培:“栽上百棵桑,不怕遭年荒”,“无灾人养树,有灾树养人”,“树满村庄,不怕年荒”;蔬菜栽培:“家有一亩菜园子,胜过十亩薄田子”,“不说年成荒得恶,只要园中有豆角”,“瓜菜葫芦半年粮”;家庭养殖:“养上一群羊,不怕有灾荒”,“农家养了羊,省下三月粮”。除此之外,素以勤俭节约持家的农民亦非常重视日常节余之蓄积,如“积粮防饥,蓄水防旱”,“只有存粮,没有存粪”,“耕地抓住深细早,存粮莫忘干净饱”。而正因为饥荒常有,于是产生了一些经验性预测丰歉的农谚,如以十二生肖年份预测者,“羊马年,广收田,饥猴年,饿狗年”,“要吃饱肚子,直等哼哼年”,“鸡不荒,狗不饿,猪鼠二年难熬过”,“兔儿年上笑呵呵,狗娃娃吃的白面馍”,但说法亦不统一,或因经历者经验不同而有所差异。另有按时令物候预测者,如“十月宜下霜,没霜来年荒”,“腊月初一吹东风,六畜必定疾病多,但逢大雪旱年来,人畜灾荒更难躲”,“苍蝇多荒年,蚊子多丰年”等,虽不一定准确,但也反映了农民对时令物候与灾荒对应关系的认识。(六)“植树护田”之生态观

传统农业基本上是一种生态农业,农民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几乎不会产生生活垃圾,正如农谚所谓“万物生于土,万物归于土”,一切来源于土地,最后一切又归还于土地,实现着能量的循环守恒。传统农民本无现代所谓“生态”的概念,但是他们根据生产生活经验,会产生一些诸如植树绿化、适度开采等与生态有关的思想认识,这也构成了农民朴素的生态观念。甘肃地处黄土高原区,植被稀少,耕地坡度大,水土流失严重,虽然近几十年梯田化建设、退耕还林卓有成效,但总体局面未能改变,山多突兀,沟壑纵横。农谚中,关于栽植林木及植树造林益处的农谚较多,可以较为系统地反映农民的生态观念。首先反映在对树木改善生态小环境,能起到抗旱作用之认识上,如“有林泉不干,天旱雨淋山”,“要叫田增产,山山打绿伞”,“造林护田蓄水分,种上庄稼有保证”,“树木成片,旱神瞪眼”等。其次认为植树有利于保持水土,实现山清水秀,如“荒山造了林,治了灾害根”,“要保土,多植树”,“山上林草多,水土不下坡”,“绿化秀山头,浊水变清流”,“山头树木光,山下流泥浆”。再次则为抗风沙,保护生产安全,如“山头个个光,年年多灾荒”,“多栽树,风沙住”,“要想风沙住,山山多栽树”,“一堵防风墙,十年丰收粮”,主要反映了河西绿洲边缘风沙肆虐农耕区的应对之法。此外,植树护林还有保护动物生存环境的作用,如“多栽树,勤护林,林木繁多护生灵”,而“毁林开荒,世代遭殃”,“揭了山皮,饿了肚皮”的告诫,也是人们劫后痛定思痛的反省。他如“割糖割个空,蜂子过不了冬”以及前文牲口的驭使农谚,皆反映了人们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生态观念。

五 农谚与俗农学

中国传统农业以“精耕细作”的农艺为代表,恪守着农业耕作的原理和方法:顺天之时,因地之宜,春种夏耘,秋收冬藏;辨土施肥,耕涝耱耙,轮作倒茬,人地互养。体现在传统农学中,则是日益得到概括和总结的时气论、土壤论、物性论、树艺论、畜牧论、耕道论、[34]粪壤论、水利论、农器论、灾害论等农学理论,而这些农学理论[35]的核心即为“三才”思想。“三才”思想深深根植于中国传统哲学和农学之中,与农艺互相促进发展,对传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

农谚作为传统农业知识的民间表达,对农业生产与生活的各个方面皆有反映。但是,作为一种潜流文化,农谚的地位和作用一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研究。游修龄先生在其《论农谚》一文中指出,农谚“是农民被剥夺了读书识字的权利以后,农民自己‘口写、口传’的‘农书’,它们对于指导历代农民从事生产,的确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36]。后其又在《中国农学史序》中写道:“除了大量反映气象内容的农谚以外,每种农作物从播种、施肥、田间管理到收获,每个环节都有指导性的农谚。这是一份极其宝贵的遗产。然而,这些饱含了农民丰富的生产技术经验和人生哲学的农谚,却被排除在历代农书之外,[37]也不在现今农学史研究的视野以内。”正是鉴于多年研究农史的思考,游先生才对农谚的价值和作用有了深入的认识,将其与农书相提并论,认为农谚应当成为农学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而后杨建宏则提[38]出“农谚为通俗的农业理论”的认识。有鉴于此,我们提出“俗农学”的概念,将农业谣谚中所反映的农学以“俗农学”称之,与传统农书中所反映的所谓“雅农学”相提并论,一雅一俗,互为补充,庶几可为农学研究提供新的材料与视野。

作为俗农学的中坚,农谚所反映的农学知识与农学思想并重,前文“农谚与农耕技术”“农谚中的农耕观念”已对相关农学理论有所反映,下文将着重揭示农谚所反映的“三才”思想。“三才”思想作为传统农学的核心思想,在农谚中有较为详细全面的反映,但历来研究鲜有提及。一方面在于农谚在农学中长期被边缘化,研究者关注度较低;另一方面则是研究者多认为农谚自身系统性不是很强,一条农谚内涵有限,大多只反映“三才”思想一至两个方面的因素,缺乏综合性论述。众所众知,农谚有着较强的地域性,某一地域范围之内的农谚自成体系,对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及影响因素皆有较为系统的反映,如加以整体考量,则可补其系统性不足之憾。因此,我们便以甘肃作为一个区域整体,来讨论这一地区的农谚中所蕴含的“三才”思想。(一)天

自然之天具有很强的时序性,反映到农业生产中,即为历代统治者和农民所重视的“农时”。《孟子·梁惠王上》中即云“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南宋陈旉《农书》中说农业生产“不先时而起,不[39]后时而缩”。元代王祯《农书》亦云:“四时各有其务,十二月各有其宜,先时而种,则失之太早而不生,后时而艺,则失之太晚而不[40]成。故曰:虽有智者,不能冬种而春收。”正是农业生产重视农时的反映。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数千年来中国农业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而正确把握农时、耕耘收获,则无疑成了农民最为关注的事情,“农业千万条,不违农时最重要”,“务农争时机,岁月不待人”等农谚,正是对时令节气重视的反映。在具体的劳作中,劳动人民则是根据身边熟悉的事物和共有的知识来传播生产生活经验,对农时的掌握和利用也是综合运用传统农学指时的综合手段,择便而从。以农作物荞麦的种植生长而言,据天象者,如“天河南北,早种荞麦”;据物候者,如“柳絮潮,种苦荞”,“杏花白,种荞麦”,“杏子黄,荞种上;麦割开,荞出来”;据二十四节气者,如“小满糜谷,芒种荞麦”,“处暑秋社三十三,荞麦压折铁扁担”;据其他时令节气者,如“端午萝卜初伏菜,荞麦种在两夹里”,“头伏荞麦黑油光,二伏荞麦正赶上,三伏荞麦碰当当”等。农民根据所见之天河、杏花、柳絮等天象物候,以及所熟知的端午、伏日、谷雨等时令节气,从不同角度对这些作物的种植、生长、收获时节加以总结,用以更好地指导农事。与传统农学的指时手段相一致,农谚以二十四节气为主要的农时“指针”,兼及其他时令与小节气。根据农事活动的季节性安排,每个节气都有与之相对应的农事活动。以立夏而言,时处农历三四月,甘肃大部分地区其时正值部分杂粮、秋粮作物的播种期,反映这些内容的农谚如“春分种春麦,立夏种瓜豆”,“立夏高山糜,小满透土皮”,“立夏后,好点豆”,“立夏高粱小满谷”,“洋芋跟立夏,蛋子结得大”,“立夏燕麦,疙瘩连锤”等。

此外,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都有相应农谚作为指导,如反映耕耘的农谚有“春耕深一寸,顶上一遍粪”,“夏至犁地有三好:虫死、草死、土变好”,“伏里划道沟,胜过犁三秋”,“处暑不带耱,不如家里坐”,“白露地不耱,等于家里坐”,“秋耕不过霜降,春耕不过清明”等;反映种植管理的有“惊蛰春雷响,麦田管理忙”,“春分种春麦,立夏种瓜豆”,“清明谷雨忙种糜,小满糜子顶破皮”,“谷雨麦怀胎,立夏麦见芒”,“白露高山麦,寒露都出来”,“秋分种麦,十种九得”,“麦离立冬土,定要四十五”等;反映成熟收获的有“夏至十天麦梢黄,再过十天就上场”,“小暑大麦黄,大暑小麦紧跟上”,“秋分糜子寒露谷,到了霜降拔萝卜”等。可见,节气农谚从多个方面反映了劳动人民对农时的把握和利用,只有顺天而作、不违农时,才能最大限度趋利避害、获得丰收,体现了朴素的农时观念。(二)地

土地乃农业生产之根本,周先祖弃就曾“相地之宜,宜谷者稼穑焉”(《史记·周本纪》)。在长期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劳动人民在认识土壤、地力,并通过增肥等手段保持土壤肥力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陈旉《农书·糞田之宜篇》云:或谓土敝则草木不长,气衰则生物不遂,凡田土种三五年,其力已乏。斯语殆不然也,是未深思也。若能时加新沃之土壤,以粪[41]治之,则益精熟肥美,其力常新壮矣,抑何敝何衰之有。

这就是传统农学中著名的“地力常新壮论”。正是用地与养地的结合,才使得传统农业有了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也因此而有数千年农耕文明的延续。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广大劳动人民积累了丰富的土壤知识,如“黑垆土,肥力大,各样作物适应它”,“红土肥,白土瘦,碱土地里种大豆”,“黄土宜禾,黑土宜麦,红土宜豆”等农谚,在各种土壤肥力认识的基础上,结合各种作物生长特点,总结出其适宜种植的作物品种。同时还有诸如“肥高山,不如瘦河滩”,“天旱三年,不舍阳山弯弯”,“宁种一个坑坑,不种一个坌坌”等对地势与地力的认识。在提高地力方面,对土地的改造如“黄泥配砂田,一年当两年”,“黄土掺沙,最会长瓜”,“沙地年年压,再晒也不怕”,“沙压土,刮金板,保水保肥能高产”,“碱地铺沙,种啥长啥”,“盐碱地上一层沙,顶住三年上油渣”等,对起源于甘肃兰州,世界上独有的一种施用保护性耕作方法的砂田在蓄水、保墒、压碱和保持地力等方面的作用进行了全面揭示。其他改良土壤、提高地力的方法有“多施农肥能养墒”,“土地无粪不长”,“歇地不歇空,一年顶着两年功”,“土地年年整,产量年年增”,“你有你的伏耕地,我有我的尿脬灰”,“耕得细,耱得光,既抗旱,又保墒”,“坡地修梯田,一年顶两年”等,则是通过施肥、歇地、浇灌、伏耕、修梯田等方式提高地力的一种持久而普遍的方法。在传统农业中,特别是西北干旱地区,正是因为综合利用了多种方法维持和提高地力,才保证了地力的常新壮和各项农业的顺利生产。(三)人

在传统农学中,对人的作用的认识有一个逐渐加深的过程,南宋[42]之后“人”发展为“三才”中最重要的因素。从农业生产实际来看,人是农业生产中的主要生产力,王祯《农书》所谓“顺天之时,[43]因地之宜,存乎其人”,正指出了人在农业生产中所占的主导地位,农业生产一系列的活动都依赖于人的主动参与才得以顺利完成。清代张宗法提出的“禾既得天时,又得地利,若不得人和之功,终难[44]期其茂实之极”,亦是对这一观点的继承和发扬。反映在农谚中,总论人的经营管理重要性者,如“苗在田里长,根在人身上”,“不经七十二道手,粮食难得吃到口”,“一样的庄稼,百样的务作”,“庄稼不认人,功夫到了自然成”,“人勤地不懒,大囤小囤满”,“庄稼不收,管理不休”,“庄稼不懒,全凭人管”,“三分种,七分管,人勤奋,地不懒”等,充分说明了人这一农业生产的主要参与者在保障农业丰收方面的重要性。在具体的生产环节,人的各种主体作用则显得更加明晰。在农田水利方面,人要主动参与治理,因时因需灌溉,如“人治水,水利人,人不治水水害人”,“天旱浇田,下雨浇园”,“要想庄稼好,抗旱防涝不可少”,“头水到,二水泡,三水四水看需要”,“冬水老子春水娘,灌了秋水多打粮”,“修渠如修仓,储水如储粮”;在整地施肥方面,要根据节气犁地、打耱、施肥,保持地力,如“三犁三耱九车粪,庄稼不成人不信”,“大暑到立秋,割草沤肥正时候”,“一耕二种三上粪,这个秘诀不用问”,“人勤多耕地,墒好多打粮”,“犁两遍,耙三遍,不怕老天晒半年”等;在播种中耕方面,要按时令节气及时种植,轮作倒茬,并适时进行中耕管理,如“春分有雨万家忙,先种春麦后插秧”,“大豆西瓜清明前,玉米高粱谷雨间”,“麦子要种成,谷子要锄成”,“夏田种在牛领上,秋田锄在人手上”,“九里耱麦,强如上肥”,“麦锄三节,谷锄八叶”,“谷锄三遍尽是米,糜锄三遍尽是秕”等。反映农业收获的农谚,如“熟七分,收十分;熟十分,收七分”,“不怕不丰收,就怕地里丢”,“割到地里不算,拉进场里一半”,“拉到场里一半,收到仓里才算”,“一年庄稼两年务,按时收割没耽误”,“庄稼上了场,孩子老婆一起忙”,“收麦没大小,一人一镰刀”,“小麦遍山黄,绣女请下床”,“收麦有五忙:割、拉、碾、晒、藏”,“收麦如救火,龙口把食夺”。辛苦劳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收获,而及时收获加工,避免农业灾害侵袭,则成了农忙时节的头等大事,因此,所有劳力都上场抢收,保证粮食顺利入仓。(四)稼“三才”指的是“天”“地”“人”的有机统一。但将其应用到农业上,则无疑包含了对“稼”的认识,即对农作物生物学特性的认识和掌握。一定的农作物有其所适宜的生长环境,传统农学很早就对作物与环境相统一的原理有明确的认识,如生物对环境有所选择,土壤条件对农作物生长发育有影响等。反映在农谚中,如“高山谷,低山糜,荞麦胡麻梁顶去”,“阳坡糜子,阴坡洋芋”,“阳坡麦子阴坡谷”,“北山麦子南山荞”,“黄土宜禾,黑土宜麦,红土宜豆”,“沙土地,种棉花,生长旺盛棉桃大”等,说明了各种作物所适宜的生长环境及土壤条件。还有诸如“阴山种麦白露前,到了白露种平原,川地秋分前五天”,“小麦播种没顺序,记住先后就可以:先阴山,后阳山;先原边,后平川;先薄地,后肥地;先旱地,后水田”等同一作物在不同生长环境下的种植时间,也进一步说明了人们对于作物的环境适应性的认识。同时,不同作物其种植密度与深度有所不同,如“麦子稠,谷子稀,大豆地里卧下鸡”,“麦稀不黄,荞稀不长”,“麦种深,糜种浅,荞麦只种半个脸”,“深谷子,浅糜子,菜籽种在表皮子”;其收获时机也不尽一致,如“麦收嫩,谷收老,荞麦收割要趁早”,“豌豆要现收现拿,糜子要随黄随割”,“青稞青稞,麻黄就割,你若不割,要撒一坡”等,更从多个方面反映了生物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为进一步进行良种选育和生境选择提供了依据,也为农民进行作物种植与收获提供了指导。关于传统农业中选育嘉种的内容,前文已有论述,不再赘述。

通过上文论述可以看出,农谚与农书一样,内涵丰富,“三才”思想中的绝大部分内容都能从中找到依据。因此,研究传统农学及其思想,应该正视农谚这一重要题材,不断挖掘其丰富内涵,雅俗共赏,拓宽研究思路和方法,使农民自己的“农书”能够在传承创新中得到更多的关注和研究利用。

余论

农谚的创造与传播主体是农民,他们世代躬耕于畎亩,在传统社会中,大多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没有文人眼里所谓的文化知识。但一个真正的农民,需要了解农时、土壤耕性、倒茬轮作等众多生产技能与方法,精通传统农艺也并非易事,正如农谚所谓“三年能中文武举,十年考不上个田秀才”,“三年学下个匠人哩,一辈子学不下个庄稼汉”,正是对真正的庄稼把式的肯定。这些农业生产的行家能手,将农业生产知识与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结合起来,编成群众喜闻乐见的顺口溜、“口诀儿”,并在历代口耳相授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并定型,形成雅俗共赏、韵散结合的农谚。随着安土重迁观念的逐渐淡薄和年轻人迁离农耕家园,老一代农民守护的山区农家已有荒烟衰草之象,撂荒的土地和高科技农业已与农谚渐行渐远,这份农业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土壤正在遭到破坏,如何传承与活态保护,值得深思。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计划”,绿色乡村、文化乡村当为题中应有之义,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应充分发掘农谚在农业伦理、生态文明、知识传播等方面的价值。[1] 秦安大地湾一期文化(距今7800~7350年)H398灰坑中发现的碳化黍和油菜籽,刘长江鉴定后认为“是我国黍中距今最早的,与世界上较早的希腊阿尔基萨发现的黍年代相近”。刘长江:《大地湾遗址植物遗存鉴定报告》,见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秦安大地湾: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6,第914页。[2] 樊志民:《先周考古与先周农业史研究》,《西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第1期。[3] 温端政:《谚语》,商务印书馆,1985,第11页。[4] 李耀宗:《中国谚学若干问题谭要》,《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5] 范成大(1126~1193)《石湖居士诗集》卷十六《晓发飞鸟晨霞满天少顷大雨吴谚云朝霞不出门暮霞行千里验之信然戏纪其事》:“朝霞不出门,暮霞行千里。……我岂知天道,吴农谚云尔。……不如老农谚,响应捷如鬼。哦诗敢夸博,聊用醒午睡。”“吴农谚”“老农谚”则指的是“吴农”“老农”之谚,与后世“农谚”之意义有别。[6] 《农家谚》仅为一卷,收录农谚24条。见《说郛》(一百二十卷本)卷七十四,《居家必备》卷四《治生下》。[7] 乾隆《御制诗集》中,“农谚”一词入诗达52处之多,足见其使用之广泛和上层统治者对农谚的熟识和重视。[8] 《马首农言》中以《农谚》名篇,收录农谚200多条,乃农书集中收录农谚之最者。[9] 费洁心:《中国农谚》,中华书局,1937,自序第3页。[10] 费洁心:《中国农谚》,中华书局,1937,钟序第3页。[11] 游修龄:《论农谚》,《浙江农业科学》1961年第4期。[12] 农业出版社编辑部编《中国农谚》上册,农业出版社,1980,序第1页。[13] 《辞海·经济分册》,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第337页。[14] 韩高年:《诗经分类辨体》,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第48页。[15] 王涧泓:《上古农谚范本:〈诗经·豳风·七月〉研究》之一、之二,《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1、4期。[16] 《太平寰宇记》卷一百五十一《陇右道二·渭州》:“土产:青虫、鹦鹉、龙虚席、麝香。彼谚有曰:‘云云。’即谓其地宜于畜牧也。”(乾隆)《甘肃通志》卷二十二《古迹》:“云下田,在县北,《舆地纪胜》云:‘陇西有耕天村,其田曰云下田。’又古谚云:‘云云。’谓其地宜于畜牧也。”[17] 朱允明编《甘肃省立气象测候所五周年纪念册》,甘肃省立兰州气象测候所,1937,第89~93页。[18] 刘锡诚:《北大歌谣研究会与启蒙运动》,《民间文化论坛》2004年第3期。[19] 陆泰安:《临洮农业及其歌谣》,《西北通讯》1947年第10期。[20] 该资料是在土壤普查所搜集农谚基础上改名,增加天气谚语所成。[21] 农业出版社编辑部编《中国农谚》上册,农业出版社,1980;《中国农谚》下册,农业出版社,1987。[22] 兰州艺术学院文学系55级民间文学小组编《中国谚语资料》,上海文艺出版社,1961。[23] 因分类不合理,送审时被退回重新编排,中间因为各种原因,一直推迟到2009年才由中国ISBN中心出版。[24] (汉)氾胜之撰,万国鼎辑释《氾胜之书辑释》,中华书局,1957,第21页。[25] (汉)王充撰,张宗祥校注《论衡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第36页。[26] (汉)氾胜之撰,万国鼎辑释《氾胜之书辑释》,中华书局,1957,第21、27页。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