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派中医药名家系列丛书. 王静安(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2-26 04:06:22

点击下载

作者:刁本恕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川派中医药名家系列丛书. 王静安

川派中医药名家系列丛书. 王静安试读:

川派中医药名家系列丛书王静安刁本恕 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北 京·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川派中医药名家系列丛书.王静安/刁本恕主编.—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8.12

ISBN 978–7–5132–4990–4

Ⅰ.①川… Ⅱ.①刁… Ⅲ.①王静安-生平事迹 ②中医临床-经验-中国-现代 Ⅳ.①K826.2 ②R249.7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8)第102053号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28号易亨大厦16层

邮政编码 100013

传真 010-64405750

      印刷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710×1000 1/16 印张18.25 彩插1 字数313千字

2018年12月第1版 2018年12月第1次印刷

书号 ISBN 978–7–5132–4990–4

定价 79.00元

网址 www.cptcm.com

社长热线 010-64405720

购书热线 010-89535836

维权打假 010-64405753

微信服务号 zgzyycbs

微商城网址 https://kdt.im/LIdUGr

官方微博 http://e.weibo.com/cptcm

天猫旗舰店网址 https://zgzyycbs.tmall.com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本社出版部联系(010-64405510)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川派中医药名家系列丛书》编委会

总 主 编:田兴军 杨殿兴

副总主编:杨正春 张 毅 和中浚

编写秘书:毛黎黎 邢 军《王静安》编委会

主  编:刁本恕

编  委:李国臣 黄映君 刁灿阳

学术顾问:谢克庆 肖泽国国医大师王静安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儿科教学研究会授予“一代宗师”称号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四川省首届十大名中医”称号全国著名儿科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专委会主任张奇文手书贺王静安获“国医大师”称号静安老亲笔手书墨宝“古代中医之理”(二)静安老亲笔手书墨宝“古代中医之理”(一)王老率弟子及手书“捍卫中医、保卫中医”(左一)王老绝活,小儿外治推拿王老题字王老批阅弟子病案王老在“国医大师”工作室揭牌仪式上( 右二 )王老在“四川省首届十大名中医”授牌仪式上(左二)王老的亲笔处方王老鹤鸣山墓及碑林王老塑像揭幕王老逝世周年纪念及学术研讨会王老逝世六周年暨王静安学术经验学习班本书序作者谢克庆与王静安本书主编刁本恕与王静安总序 加强文化建设,唱响川派中医

四川,雄居我国西南,古称巴蜀,成都平原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天府之土,沃野千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四川号称"中医之乡、中药之库”,巴蜀自古出名医、产中药,据历史文献记载,自汉代至明清,见诸文献记载的四川医家有1000余人,川派中医药影响医坛2000多年,历久弥新;川产道地药材享誉国内外,业内素有"无川(药)不成方"的赞誉。

医派纷呈 源远流长

经过特殊的自然、社会、文化的长期浸润和积淀,四川历朝历代名医辈出,学术繁荣,医派纷呈,源远流长。

汉代以涪翁、程高、郭玉为代表的四川医家,奠定了古蜀针灸学派。郭玉为涪翁弟子,曾任汉代太医丞。涪翁为四川绵阳人,曾撰著《针经》,开巴蜀针灸先河,影响深远。1993年,在四川绵阳双包山汉墓出土了最早的汉代针灸经脉漆人;2013年,在成都老官山再次出土了汉代针灸漆人和920支医简,带有"心”"肺”等线刻小字的人体经穴髹漆人像是我国考古史上首次发现,应是迄今我国发现的最早、最完整的经穴人体医学模型,其精美程度令人咋舌!又一次证明了针灸学派在巴蜀的渊源和影响。

四川山清水秀,名山大川遍布。道教的发祥地青城山、鹤鸣山就坐落在成都市。青城山、鹤鸣山是中国的道教名山,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自东汉以来历经2000多年,不仅传授道家的思想,道医的学术思想也因此启蒙产生。道家注重炼丹和养生,历代蜀医多受其影响,一些道家也兼行医术,如晋代蜀医李常在、李八百,宋代皇甫坦,以及明代著名医家韩懋(号飞霞道人)等,可见丹道医学在四川影响深远。

川人好美食,以麻、辣、鲜、香为特色的川菜享誉国内外。川人性喜自在休闲,养生学派也因此产生。长寿之神—彭祖,号称活了800岁,相传他经历了尧舜夏商诸朝,据《华阳国志》载,“彭祖本生蜀“彭祖家其彭蒙”,由此推断,彭祖不但家在彭山,而且他晚年也落叶归根于此,死后葬于彭祖山。彭祖山坐落在成都彭山县,彭祖的长寿经验在于注意养生锻炼,他是我国气功的最早创始人,他的健身法被后人写成《彭祖引导法》;他善烹饪之术,创制的“雉羹之道”被誉为"天下第一羹”,屈原在《楚辞•天问》中写道:“彭铿斟雉,帝何繪?受寿永多,夫何久长?”反映了彭祖在推动我国饮食养生方面所做出的贡献。五代、北宋初年,著名的道教学者陈希夷,是四川安岳人,著有《指玄篇》《胎息诀》《观空篇》《阴真君还丹歌注》等。他注重养生,强调内丹修炼法,将黄老的清静无为思想、道教修炼方术和儒家修养、佛教禅观会归一流,被后世尊称为“睡仙”"陈抟老祖”。现安岳县有保存完整的明代陈抟墓,有陈抟的《自赞铭》,这是全国独有的实物。

四川医家自古就重视中医脉学,成都老官山出土的汉代医简中就有《五色脉诊》(原有书名)一书,其佘几部医简经初步整理暂定名为《敝昔医论》《脉死候》《六十病方》《病源》《经脉书》《诸病症候》《脉数》等。学者经初步考证推断极有可能为扁鹊学派已经亡佚的经典书籍。扁鹊是脉学的倡导者,而此次出土的医书中脉学内容占有重要地位,一起出土的还有用于经脉教学的人体模型。唐代杜光庭著有脉学专著《玉函经》3卷,后来王鸿骥的《脉诀采真》、廖平的《脉学辑要评》、许宗正的《脉学启蒙》、张驢的《三世脉法》等,均为脉诊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昝殷,唐代四川成都人。昝氏精通医理,通晓药物学,擅长妇产科。唐大中年间,他将前人有关经、带、胎、产及产后诸症的经验效方及自己临证验方共378首,编成《经效产宝》3卷,是我国最早的妇产科专著。加之北宋时期的著名妇产科专家杨子建(四川青神县人)编著的《十产论》等一批妇产科专论,奠定了巴蜀妇产学派的基石。

宋代,以四川成都人唐慎微为代表撰著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集宋代本草之大成,促进了本草学派的发展。宋代是巴蜀本草学派的繁荣发展时期,陈承的《重广补注神农本草并图经》,孟昶、韩保昇的《蜀本草》等,丰富、发展了本草学说,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正是在此基础上产生的。

宋代也是巴蜀医家学术发展最活跃的时期。四川成都人、著名医家史磁献出了家藏的《灵枢》,校正并音释,名为《黄帝素问灵枢经》,由朝廷刊印颁行,为中医学发展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可以说,没有史搭的奉献就没有完整的《黄帝内经》。虞庶撰著的《难经注》、杨康侯的《难经续演》,为医经学派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史堪,四川眉山人,为宋代政和年间进士,官至郡守,是宋代士人而医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当时的名医许叔微齐名,其著作《史载之方》为宋代重要的名家方书之一。同为四川眉山人的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也有《苏沈内翰良方》(又名《苏沈良方》)传世,是宋人根据苏轼所撰《苏学士方》和沈括所撰《良方》合编而成的中医方书。加之明代韩懋的《韩氏医通》等方书,一起成为巴蜀医方学派的代表。

四川盛产中药,川产道地药材久负盛名,以回阳救逆、破阴除寒的附子为代表的川产道地药材,既为中医治病提供了优良的药材,也孕育了以附子温阳为大法的扶阳学派。清末四川邛崃人郑钦安提出了中医扶阳理论,他的《医理真传》《医法圆通》《伤寒恒论》为奠基之作,开创了以运用附、姜、桂为重点药物的温阳学派。

清代西学东进,受西学影响,中西汇通学说开始萌芽,四川成都人唐宗海以敏锐的目光捕捉西学之长,融汇中西,撰著了《血证论》《医经精义》《本草问答》《金匮要略浅注补正》《伤寒论浅注补正》,后人汇为《中西汇通医书五种》,成为“中西汇通”的第一种著作,也是后来人们将主张中西医兼容思想的医家称为“中西医汇通派”的由来。

名医辈出 学术繁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经沧桑的中医药,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在教育、医疗、科研等方面齐头并进,一大批中医药大家焕发青春,在各自的领域里大显神通,中医药事业欣欣向荣。

四川中医教育的奠基人—李斯炽先生,在1936年创立了“中央国医馆四川分馆医学院”,简称"四川国医学院”。该院为国家批准的办学机构,虽属民办但带有官方性质。四川国医学院也是成都中医学院(现成都中医药大学)的前身,当时汇集了一大批中医药的仁人志士,如内科专家李斯炽、伤寒专家邓绍先、中药专家凌一揆等,还有何伯勋、杨白鹿、易上达、王景虞、周禹锡、肖达因等一批蜀中名医,可谓群贤毕集,盛极一时。共招生13期,培养高等中医药人才1000佘人,这些人后来大多数都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中医药领军人物,成为四川中医药发展的功臣。

1955年国家在北京成立了中医研究院,1956年在全国西、北、东、南各建立了一所中医学院,即成都、北京、上海、广州中医学院。成都中医学院第一任院长由周恩来总理亲自任命。李斯炽先生继创办四川国医学院之后又成为成都中医学院的第一任院长。成都中医学院成立后,在原国医学院的基础上,又汇集了一大批有造诣的专家学者,如内科专家彭履祥、冉品珍、彭宪章、傅灿冰、陆干甫;伤寒专家戴佛延;医经专家吴棹仙、李克光、郭仲夫;中药专家雷载权、徐楚江;妇科专家卓雨农、曾敬光、唐伯渊、王祚久、王渭川;温病专家宋鹭冰;外科专家文琢之;骨、外科专家罗禹田;目艮科专家陈达夫、刘松元;方剂专家陈潮祖;医古文专家郑孝昌;儿科专家胡伯安、曾应台、肖正安、吴康衡;针灸专家佘仲权、薛鉴明、李仲愚、蒲湘澄、关吉多、杨介宾;医史专家孔健民、李介民;中医发展战略专家侯占元等。真可谓人才济济,群星灿烂。

北京成立中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后,为了充实首都中医药人才的力量,四川一大批中医名家进驻北京,为国家中医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展现了四川中医的风采!如蒲辅周、任应秋、王文鼎、王朴城、王伯岳、冉雪峰、杜自明、李重人、叶心清、龚志贤、方药中、沈仲圭等,各有精专,影响广泛,功励卓著。

北京四大名医之首的萧龙友先生,为四川三台人,是中医界最早的学部委员(院士,1955年)、中央文史馆馆员(1951年),集医道、文史、书法、收藏等于一身,是中医界难得的全才!其厚重的人文功底、精湛的医术、精美的书法、高尚的品德,可谓"厚德载物”的典范。2010年9月9日,故宫博物院在北京为萧龙友先生诞辰140周年、逝世50周年,隆重举办了“萧龙友先生捐赠文物精品展",以缅怀和表彰先生的收藏鉴赏水平和拳拳爱国情怀。萧龙友先生是一代举子、一代儒医,精通文史,书法绝伦,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医界的泰斗、国学家、教育家、临床大家,是四川的骄傲,也是我辈的楷模!

追源溯流 振兴川派

时间飞转,掐指一算,我自1974年赤脚医生的“红医班”始,到1977年大学学习、留校任教、临床实践、跟师学习、中医管理,入中医医道已40年,真可谓弹指一挥间。俗曰:四十而不惑,在中医医道的学习、实践、历练、管理、推进中,我常常心怀感激,心存敬仰,常有激情冲动,其中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将这些中医药实践的伟大先驱者,用笔记录下来,为他们树碑立传、歌功颂德!缅怀中医先辈的丰功伟绩,分享他们的学术成果,继承不泥古,发扬不离宗,认祖归宗,又学有源头,师古不泥,薪火相传,使中医药源远流长,代代相传,永续发展。

今天,时机已经成熟,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组织专家学者,编著了大型中医专著《川派中医药源流与发展》,横跨两千年的历史,梳理中医药历史人物、著作,以四川籍(或主要在四川业医)有影响的历史医家和著作为线索,理清历史源流和传承脉络,突出地方中医药学术特点,认祖归宗,发扬传统,正本清源,继承创新,唱响川派中医药。其中,“医道溯源”是以民国以前的川籍或在川行医的中医药历史人物为线索,介绍医家的医学成就和学术精华,作为各学科发展的学术源头。“医派医家”是以近现代著名医家为代表,重在学术流派的传承与发展,厘清流派源流,一脉相承,代代相传,源远流长。《川派中医药源流与发展》一书,填补了川派中医药发展整理的空白,是集四川中医药文化历史和发展现状之大成,理清了川派学术源流,为后世川派的研究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在此基础上,还编著了《川派中医药名家系列丛书》,汇集了一大批近现代四川中医药名家,遴选他们的后人、学生等整理其临床经验、学术思想编辑成册。预计编著一百人,这是一批四川中医药的代表人物,也是难得的宝贵文化遗产,今天,经过大家的齐心努力终于得以付梓。在此,对为本系列书籍付出心血的各位作者、出版社编辑人员一并致谢!

由于历史久远,加之编撰者学识水平有限,书中罅、漏、舛、谬在所难免,敬望各位同仁、学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再版时修订提高。谢序 喜见丰碑新铸成

恩师王静安生前自著有三:一曰《慈幼心书》,二曰《临症精要》,三曰《王静安医学新书》。《慈幼心书》系恩师早期所著从医40年学医心得及临床经验小结。该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综述医理,阐明医乃仁术,首重医德;下篇分论48种儿科疾病之脉证方药,首开当代蜀中儿科名家著书立说之先河,奠定“王小儿”学术思想体系理论与实践基础。《临症精要》成书于20世纪90年代,乃王老继《慈幼心书》之后又一力作。是书收载儿科常见病及疑难杂症脉因证治33种,所选85首主方中有半数以上系老师自制良方。继承发扬祖国医药学遗产,王老所做贡献由此突显。《医学新书》编著于21世纪初。此书共四个部分。其一,重刊《慈幼心书》,加以适当修改与校勘;其二,载录《临症精要》全文,予以详校与补正;其三,乃本书亮点,收录儿科及内科、妇科病症脉证并治64种,所附病案全为老师晚年临症精华,为门下弟子及名医工作室学生所亲见与记录,真实可信,弥足珍贵;其四,汇编学术论文25篇,以备参稽。

老师三部著作堪称三座里程碑,真实代表和生动反映出其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初步形成、发展鼎盛、走向辉煌、集其大成之清晰脉络与全部过程。但三部著作全是老师用第一人称所写,受到时代风尚与写作角度限制,老师自己不可能也无成熟条件,对其学术思想体系,尤其是临床实践特色作出客观公正的评述与全面系统的阐释。按照传统,名人必有碑传,而对于一代国医大师、杏林圣手、学术泰斗,一面光辉旗帜、儿科名家、医坛领袖,王老虽然拥有三座自树里程碑,却无一座纪念碑,国人与医界不无憾焉。

国家不会忘记栋梁,时代不会忘记英模,弟子不会忘记恩师,病患不会忘记救星。为恩师铸造纪念丰碑,使其英名与业绩长留世间,永垂不朽,机会很快出现。2012年秋季,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向全省发出文件,拨出专款,公开招标,征集合适人选,编写百名川派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研究系列丛书,王老赫然位列其中。

此乃官方为省市名老中医树碑立传,也是政府为振兴中医事业操办的实事。闻知信息之后,恩师门下弟子欢欣鼓舞,兴奋异常。经过合议,集中力量,统一指挥,填报材料,积极投标。本恕师兄系恩师高徒,不但深谙其学术精髓,且多发挥,又熟知老师生平,故一投而中。接标以后,本恕师兄高度重视,立即对编写出版恩师学术经验集统筹规划,组织团队,周密部署,分步落实。及时召开会议,与有关人员协商,按照文件要求,分配编撰任务,明确完成时间。众人通力合作之下,于王老辞世以后,第一部全景碑传性质医著《川派中医药名家系列丛书——王静安》按时脱稿,并反复修改,横空出世,可喜可贺。

此书按规定体例撰写,二十余万字,分为7个主要部分。一是简介王老生平,突出其师承关系与学术思想形成等线索。二是总结临床经验,检取典型医案60种,资料部分采自王老遗著,部分为编者收集新增,足以垂范后世;另附医话、独特方剂与药物、特色技术等内容,全面展示王老学术经验。三是总结王老的学术思想,分为学术重继承、事业靠团结、制方重病机、临证重外治等七部分,说明王老对于中医发展、养生与从医等问题的所思所想。四是学术传承,分别介绍了王老学术传承人的概况,以及主要代表性传承人的基本情况。五是论著提要,说明王老医德高尚,医术高超,学术成果丰硕。六是学术年表,简述了王老一生学医、济世、教学、科研等事业的主要脉络。七是逸闻趣事,收录了子女、弟子对王老的真情怀念。

书稿完成之后,2013年9月8日,恩师门下弟子学生90余人云集大邑鹤鸣山,并邀成都市中医管理局、中医药学会与医院领导出席,隆重集会,纪念王老逝世六周年,祭扫王老墓园,同时举行王老学术经验学习研讨班开班仪式。作为东道主,鹤鸣山道观住持杨道长在大会上说:“我今年七十有余,经历过不少事,见过不少人,但像王老这种大师只见到他一人。在王老仙逝之后,其弟子年年为他扫墓,追思缅怀其遗爱,发扬光大其未竟遗业之事,也只见到这一桩。”道长讲话发人深思,引起共鸣。我以为,编撰学术经验集,就是为王老建造纪念碑,不仅表达了门下弟子与亲朋故旧感激景仰之情,也使王老一代宗师的光辉形象与卓越贡献并存不朽。

王老慈悲为怀,有医无类;四诊合参,望问为最;审证求因,炎毒相推;自创良方,救治困危;内外合治,顾护脾胃;满门春光,桃李增辉;继承遗业,结成团队。这支团队高举王老“捍卫中医、保卫中医”之旗帜,逐步汇聚壮大,团结奋斗,阔步前进,力争取得更大成绩,再写崭新篇章。是为序。克庆 识于浣花书屋丁酉年孟冬编写说明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国医大师王静安,乃全国第一、二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王老一生勤于读书,严于治学,岁至耄耋,疾病缠身,仍精神矍铄,思路清晰,反应敏锐,执业于临床育人第一线。王老口传心授,耳提面命,专题剖析,临证解惑。他那高尚医德,仁慈襟怀,渊博学识,高超医技,临证效验,敬业精神,学者风度,大师风范,使后学者如沐春风雨露,于中汲取精华和营养,长养了无穷能量。王老为中医药事业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中医高级人才,能得王老亲自教诲,吾等感到幸运和自豪!良多的感慨,催促着后学奋笔疾书。正待此刻,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审时度势,批准吾主持编著《川派中医药名家系列丛书——王静安》。能由政府出面,使中医之乡的静安学派得以承传,正合吾多年的夙愿。

在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及成都市中医管理局、中医药学会,以及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领导班子的全力支持下,《川派中医药名家系列丛书——王静安》编写启动会于2013年9月召开。会议决定:集王老亲朋好友、传承人、诸弟子、再传弟子,将其从医、随诊、听课、门诊、病房会诊、出诊、义诊,或伴师到全国各地诊病、讲学、参加学术研讨,以及问难求教之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所悟、所得的学术观点、治学思想、学术经验,兼及临证验方、验案,编撰成书,奉献于世,并以此书稿向王老96岁诞辰献礼。

全书内容按《川派中医药名家系列丛书》要求,从七个主要方面展现王老勤奋治学、广施仁求、无私奉献、发展创新的业绩。

1.生平简介 言简意赅地介绍王老习医、治学、从医、任教、任职、成就、贡献、影响,按时间年代顺序,向读者展现出这位慈祥而严厉、勤奋而潇洒、平淡而精深、静安而热烈、大医兼学者于一身的大师形象。

2.临床经验 这是王老临证的精华,分医案、医话、独特方剂与药物及诊断、特色技术几部分。为保证王老临证经验的真实性、可靠性,全书60种医案中大部分摘自王老专著,一部分来自王老公开发表的论文,或继承人及弟子撰写、王老过目同意认可并公开发表的论文,其中收载的有关验案。在进行分析研究后,以“后学点按”形式写出心得,以利读者更好地运用于临床。独特方剂与药物及诊断部分,介绍了王老自创的40余首效验方及常用中草药、四诊经验。特色技术,对王老常用外治九法及王氏小儿推拿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3.学术思想 对王老有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析、研究,介绍王老在数十年临床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具特色的临床思维、治学思想、学术观点。

4.学术传承 王老集众家之长自成一派,书中所列王氏学派传人包括经王老同意,签订合同并完成学业,经考核合格,由国家行政管理部门颁发毕业证者;王老家传至今执业者;王老生前招收的弟子;再传弟子及第四代弟子等。并将传承人代表简介附后。

5.论著提要 对王老的《静安慈幼心书》《王静安临症精要》《王静安医学新书》三部著作逐一进行了简明扼要的介绍和评价。

6.学术年表 简单表述了王老一生学医、济世、教学、科研等事业的主要脉络。

7.逸闻趣事 收载了全国著名老中医专家老友对王老的评价;子女对王老的怀念;弟子对王老的赞誉与评价。从另一面向读者展示王老令人尊敬又实实在在的大师形象。

经过近一年的努力,书稿经9次修改完稿。2013年9月8日,四川省中医继续教育项目“王静安临床经验学习班”暨纪念王静安先生逝世6周年大会同期举行,来自全省近百余同道参加。书稿完成之际,当可告慰恩师在天之灵:中医后继有人矣!

最后要感谢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开展“川派名中医学术思想临床经验研究”系列课题,并提供了专项经费。感谢杨殿兴局长高瞻远瞩,为发展振兴四川中医做了件大实事、大好事,“奠定承传岐黄术,兴起中医成大业”。感谢总课题组深谋运虑,严谨认真,制订大纲,讲解剖析目的意义、方法思路条理清晰,为课题的有序进行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同时还要感谢为课题提供支持帮助的肖凤琴师母、王丽师妹,积极参编的师兄弟周建国、郑家远、冯韧、徐元、刘亮,及再传弟子谢利、余波、吕霞、韩林、邓先军、宋健蓉、江润禾、庄婷、刁灿力、乔华、刘果、康龙等,他们在繁忙的工作、学习之余,为课题的完成提供了相关资料,没有他们的参与,课题难以如期完成。

特别致谢编写顾问肖泽国、谢克庆,对本书进行了很多指导。编者 于癸巳年生平简介

王静安(1922—2007),1922年4月18日出生于四川成都,幼年家贫清苦,备受艰辛。9岁时当学徒,发愤求学,读书习字,从无懈怠。身居社会底层,耳闻目睹百姓苦难,从此立下济世救人之志,决心习医以济世活人,师从蜀中名医“济安堂”廖有庚(里癸)先生门下,因其尊师好学,刻苦学习,得以尽传其术。并亲送其到好友名医李辉儒、白子熔先生处,兼学书画艺术。两位先生为儒医,医理深厚,且精琴棋书画。成都名医周秉良先生亦喜王老,即收为徒。周老对中药研究颇深,王老随师期间苦研药物性味、炮制技术及膏、丹、丸、散的制作工艺,打下了坚实的中药学基础。其后复受业于王文志、邓治平、邓冲阳、曾文轩、何伯勋等名医,并系统学习《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古典医籍。

1949年,王老在成都水津街开设“济群诊所”,由于勤学善思,心怀慈善,疗效显著,不久则医名渐起,求治者日增。1951年又与张潜修先生等同道在成都市东城区开设“友联诊所”,由于疗效好,群众中声誉日高。但王老仍感自身不足,1955年考入“成都中医进修学校”(成都中医药大学前身),受业于蜀医耆宿李斯炽、邓绍先等门下,进一步深入系统地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在多位名师指导下精研经典著作。工作之余又师从于蜀中名医谢铨熔(著名儿科专家)、蒲湘澄(著名针灸专家)、曾彦石(著名伤寒专家),三老均是蜀中著名临床医家,对王老日后学术思想的形成影响甚大。

王老将多位名家学术经验融会贯通,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学术观点和学术思想,以临证实践与理论相互印证,师古而不拘陈词,求实而不侈言空谈,故其医术精深,于众科之中尤精于儿科。王老指出,小儿用药宜“准、切、精、捷”,即认准病机,切中要点,精选方药,快捷服药,证有变化当随证变方,随拨随应。如治小儿高热,当思小儿为纯阳之体,稚阴稚阳,最易感受病邪,邪气最易鸱张,邪正交争急剧,则现高热。此时选药当精,用之须够量,否则药轻病重,如杯水车薪,难以取效。由于王老医学基础坚厚,无论诊治常见病还是疑难急症均取得明显效果,如:治疗小儿外感高热、惊厥,用自创清宣导滞汤,合紫雪丹或自拟清凉丹,配合小儿推拿,常应手而愈,退热快,且无毒副作用,因此深受患儿爱戴、家长欢迎,被群众誉为“王小儿”。

王老从医60余年,为将其宝贵的学术思想、临证经验传承后世,繁忙之余,于1986年编著《静安慈幼心书》。1990年著《王静安临症精要》,该书为先生多年临证之精华,临床实用性强,文简而意赅,一经问世即为医界所瞩目,虽一版再版仍供不应求。2004年再版更名为《王静安临证精要》,2007年将上两本专著重新校正修订,与科技部“十二五”攻关课题“王静安学术思想临证经验传承研究”所收集研究整理的王老晚年讲稿及医案合并编撰,著《王静安医学新书》,该书为王老一生学术经验的结晶,亦是中医学的宝贵财富。

王老热爱中医药事业,为中医乏人乏术之状况甚为担忧,故极为重视中医学术的传承。1991年,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王老为首批500名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之一。1995年,王老被定为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王老对继承人言传身教,认真负责,耐心细致,总是毫无保留,不厌其烦,临证点评,细心讲授其辨治之要,让学者认真领悟中医药学的优势及特色,使之在临证中取得显著疗效。王老培养的继承人中有的已成为第三、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有的已成为国家、省、市、县级名中医。再传弟子中有的已成为中医主任医师,有的日诊百名患者,多数成为当地中医骨干。

由于王老医德高尚、医术高超,在社会上、学术界威望甚高。1990年,他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7年10月,获成都市政府授予的“成都市名中医”称号;1998年10月,获“四川省名中医”称号;2002年,获中华中医药学会成就奖、终身理事;2005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遴选为全国百名急需进行学术思想经验传承研究的名老中医之一,同年又获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予的“国医大师”称号;2006年10月,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首届四川省十大名中医”称号;被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予“首届全国中医药传承突出贡献奖”“中华中医药学会成就奖”;2006年,建立全省首个“王静安名老中医工作室”;2007年,获“全国先进名医工作室”称号。曾获省市科技成果二等奖,四川省卫生工作先进工作者,成都市劳动模范,成都市第十一届政协委员,成都市东城区三届人大代表。曾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学分会副会长、名誉会长;全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名誉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外治分会常委;四川中医儿科学会副会长、名誉会长;成都中医药学会名誉会长。王老在四川乃至全国中医儿科界影响巨大。

王老84岁时,曾两度患脑出血。85岁高龄身染重疾时,仍不忘临床、教学、科研,坚持用岐黄之术救治患者,以实现剑胆琴心、普救苍生之宏愿。2007年9月6日,王老仙逝,享年86岁。临床经验医案发热【案一】

陈某,男,1岁,1988年10月诊。发热4天,经用西药治疗仍有反复,发热达38℃,面赤,四肢冷,纳差,小便黄,未解大便,舌红苔少,指纹色紫达气关。

[诊断]发热。

[辨证]气分热盛。

[治法]清解气分。

[处方]清宣导滞汤。荆芥9g,柴胡9g,黄连10g,栀子9g,石膏30g,黄芩10g,槟榔9g,连翘10g,赤芍9g,青蒿30g,板蓝根30g,苇根30g,桑叶9g,天花粉15g,山楂15g,神曲15g。1剂。

另加紫雪丹1支,晚上20时、21时、22时分3次服。中药煎剂日服5~6次,1剂热退,不再反复而痊愈。(选自《王静安临证精要·发热》第13-14页)

后学点按:小儿体禀纯阳,受外邪后迅速热化,易出现高热、惊厥等症,故治疗不可不急。此患儿因卫受温热,现高热、面赤、舌红,但无谵语、昏狂诸证,则明邪已直传气分,致使气分热盛。观王老此方,为其经验效方——清宣导滞汤也。此方重在以清为主,辅以宣、导,清以石膏泄气分炽热,宣以桑叶、荆芥、柴胡、青蒿透邪外出,导以槟榔、山楂、神曲消滞化积。再配栀子、连翘、黄芩、黄连清热泻火,助石膏以清热;天花粉、苇根养阴清热,顾扶热伤之津液;板蓝根、赤芍凉血清热,以防邪内传营血;全方配伍得当,故用之于此患儿,一剂而热退。

启迪后学:临证观察,王老于小儿高热,既要防邪内陷,又要透邪外出。防内陷者,以恐陷于营、血;透邪者,以引邪由气达卫,予邪以出路。但俱以气分为治疗小儿高热之中心点。如其言:“气分高热阶段,邪热炽盛,最易伤阴,内传营血,故应抓紧治疗时机。此时正气未衰,若能迅速驱邪退热,则阴液得存,邪从气解,不传于内,机体可望迅速恢复正常,所以气分阶段的治疗最为关键。”

又,小儿发热,每多食伤于先,后因外邪引动而发。盖小儿性情乖巧,父母家人无不疼爱,谷肉瓜果皆任其食,却不加节制,致积食于内,脾胃损伤,复又感风热外袭,两者夹杂,如“内已久聚沼气,外因明火引动,无不愤燃火起”。如此,王老于方中用槟榔、山楂、神曲类,即是因小儿高热有如此特点矣。临床观察,小儿高热往往不因全身汗出透邪而退,则必解下臭秽烂稠之便,方能热退人安。

王老组方之巧思立足于临床,即在于此。【案二】

王某,男,5岁,2005年1月9日诊。发热一天。患儿昨日下午出现精神萎靡、肌肤灼热等病症,家长测其体温达39℃,在某医院门诊治疗,热未退,今晨出现鼻涕、咳嗽等症。初诊:发热39℃,烦躁不安,喷嚏,微咳,尿黄,恶心,精神萎靡,怠倦嗜睡,面色红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浮数,指纹紫。

[诊断]发热。

[辨证]邪犯肺卫,内传气分。

[治法]清气泻火,疏表导滞。

[处方]清宣导滞汤。柴胡10g,荆芥10g,青蒿30g,赤芍6g,栀子6g,连翘9g,黄连3g,黄芩9g,石膏30g,板蓝根30g,天花粉30g,苏梗9g,山楂15g,建曲15g。1剂。

水煎服。一日1/2剂,每次40mL,每日4次。另予紫雪丹2支,下午4时、5时及晚上9时、10时各服半支。忌鸡、鱼。

二诊:服药后当晚即热退,服完余药后诸症消失,治愈。

原按:小儿高热是临床的常见症,亦是急重症,在许多疾病中均可出现这一证候,在儿科中以外感高热最为多见。小儿腠理疏松,易感四时六淫邪气,因其阳常有余,感邪后化热最速,在卫分短暂停留后入气分,常卫分症状未出而气分高热已见。此时,邪热炽盛,最易伤阴,内传营血,故应抓紧治疗时机,使邪从气解,不传于内,机体可望迅速恢复正常。

叶天士说:“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方可透热转气,入血犹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结合小儿高热病理特点,在治疗中以气分为中心,兼顾卫及营血。重用石膏、青蒿、板蓝根辛寒清气、透热外达,同黄芩、黄连、栀子、连翘等苦寒降火配伍,可使气分邪热速退。后者性虽苦寒沉降,但轻量运用无留邪内遏之弊,再配天花粉生津护阴,可防诸药及邪热伤津。柴胡、荆芥透汗解表,使邪从外解;赤芍凉血散血,防邪热内传营血。苏梗芳香醒脾和胃;山楂、建曲消积导滞,可使脾胃枢机正常,则不生积滞,可助邪热消退。紫雪丹清热解毒,息风止痉,不仅可令热退,还能预防惊厥。如此配合,邪退热清,疗效显著。(选自《王静安医学新书》第248页)

后学点按:本例小儿高热,乃卫与气同病。因外感风热,热犯肺卫,故见流涕、喷嚏、咳嗽;热盛于气分,则烦躁、面赤、尿黄。舌红、苔黄腻,脉浮数,俱为热盛、卫气同病之见证。此方为王老治疗小儿外感高热之经验效方。清宣导滞汤功专清气泻火、宣疏导滞,善透邪热由汗而外解,通腑气、泄热以驱邪。如此,上下分消,自当邪去、热清、人安。【案三】

徐某,男,2个半月。患儿突发高热两日,伴咳嗽,曾到市某医院就诊,诊为上呼吸道感染。经该医院治疗后,高热不退,体温升至39℃,咳嗽,气紧,喉中痰鸣,烦躁不安,阵发惊厥,前来求治。初诊:患儿面色红赤,呼吸急促,阵发咳嗽。察其舌质红,苔白黄腻,指纹紫透气关。据家属言:两日前曾带患儿外出游玩,气候突变,汗出当风,回家即发热,服西药不解,发热加剧。

[诊断]高热惊厥。

[辨证]热毒动风。

[治法]清热解毒镇惊。

[处方]清凉丹合清宣导滞汤加减。(1)清凉丹:芦荟15g,栀子9g,石膏30g,黄连3g,龙胆草30g,黄芩6g,黄柏10g,青黛15g,沉香3g,寒水石30g。

制作方法:将以上诸药加水,共熬取汁去渣,烘干,研磨成粉,装入空心胶囊。每日3次,每次2粒。(2)清宣导滞汤加减。荆芥6g,柴胡10g,青蒿30g,赤芍3g,焦栀子3g,连翘6g,川木通10g,滑石15g,生石膏30g,板蓝根15g,大青叶15g,黄连3g,天花粉15g,金银花15g,橘络15g,炙旋覆花15g。

二诊:用清凉丹两次后,高热减退至38℃,清宣导滞汤服后,咳嗽顿减,喉中痰鸣消失,仍食欲不振,舌苔转白腻,脉纹淡紫。予前方去黄连、天花粉、金银花、生石膏、板蓝根,加豆蔻、山楂、神曲、陈皮、竹茹、苏叶。清凉丹减为每日2次,每次1粒。经此法治疗,患儿热退神清,咳嗽痊愈。

原按:小儿高热来势急迫,因小儿稚阴之体,阴常不足,阳常有余,感受邪气,化热最速,留恋于卫分时间最短,化热入里,出现气分高热证候最为多见。热入心营则惊厥、抽搐,此小儿危重之症。根据数十来年的临证经验,结合历代前贤有关的论述,自拟“清凉丹”治疗小儿高热,取得满意疗效。清凉丹方中黄连、栀子入心经,可清心凉营泄热。龙胆草入肝胆,其性苦寒,肝主筋,肝胆热甚,邪热伤脾,宗筋受损则惊厥、抽搐。心肝胆热解则危候可减,石膏善清阳明经邪热,芦荟、寒水石可清热解毒,清邪热而止痉,故合而用之则热退惊厥止。(选自《王静安医学新书·发热》第251-252页)

后学点按:本例小儿高热惊厥,乃因肺胃热盛,并热陷厥阴心包、肝经,致热极则生风,风动而痰升,心神热闭,故惊厥频现。病情较一般高热棘手而危急。治疗当清心凉肝,息风止惊。方中以清宣导滞汤为基础,送服王老经验效方清凉丹,以清心凉肝泄热;待心肝之热清,风息痰化,高热得去,则惊厥乃平。

启迪后学:小儿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感邪后邪留卫分时间短促,而化热最速,故小儿外感发热,气分是关键。很多小儿常表现为热邪羁留气分,高热持续的状态。在这一阶段,邪热炽盛,最易伤阴,内传营血,然而此时正气未衰,邪正交争,若能迅速驱邪退热,则阴液得存,邪从气解,不传于内,病情迅速缓解。治疗上以祛邪为要,清气为先,既要防邪内陷,又要透邪外出。故王老治外感发热,常以辛寒清气为主,少许苦寒降火为辅,自拟清宣导滞汤通治一切外感发热。

方中石膏生用,最善清阳明胃腑实热,清热、解肌之功甚伟,故重用为君,配以青蒿、连翘、滑石,则退热之力更强,再以板蓝根、黄连清热解毒,天花粉顾护津液,赤芍凉营泄热清心,以杜绝邪犯心主之势,先安未受邪之地。用柴胡、荆芥者,在于“火郁发之”,给邪出路,透邪外出,对于外感发热十分必要。加山楂、神曲、槟榔,在于小儿脾常不足,用之一消平日积滞之饮食,一顾护邪犯脾胃,助脾胃运化。临床如见发热、鼻塞流涕,或咳嗽、咽红、汗出或无汗,舌红、苔薄黄,脉浮数,均可投以此方。

热甚夹湿浊,苔黄厚腻者,黄连适量加重;高热引动肝风,双目凝视,四肢抽搐者,加羚羊角(代)15g,钩藤15~30g,以平肝息风;热入营分,斑疹隐隐,舌红绛者,加牡丹皮10g,玄参10~15g,生地黄10~15g,麦冬10~15g,清营凉血。鼻出血者,加荷叶30g,白茅根30g,焦栀子10g,以清热止血;伤阴,舌光亮少苔,加玄参10g,麦冬10g,石斛15g;高热持续不退或苔黄厚腻久不消者,或有热甚生风趋势者,可配紫雪丹或牛黄解毒片,服药时间以晚上19—21时效果甚佳。紫雪丹服法:2岁以下患儿分2次服,即19时服半支,21时服半支;2岁以上者服1支,均用凉开水送服。另外,王老自制验方清凉丹清热解毒作用独特,对高热惊厥、头痛头晕、咽喉红肿、口干、溲赤、便秘效果显著,服法同紫雪丹。(清凉丹已由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制成院内制剂,临床使用效佳)咳嗽【案一】

姚某,男,5岁,2005年10月24日诊。咳嗽20天,患儿因受凉后出现咳嗽、喉间痰鸣、气急,曾在某医院被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经消炎治疗后症状未见减轻。又服中药,仍未见愈。初诊:咳嗽,以夜间尤甚,气促,喉见痰多,咽部色红,口渴,尿黄,便秘,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数。

[诊断]咳嗽。

[辨证]痰热壅肺,肺失宣降。

[治法]清热涤痰,宣降肺气。

[处方]宣肺化痰汤加减。苏叶10g,荆芥6g,炙麻绒12g,桔梗9g,黄连1.5g,黄芩9g,知母15g,白薇30g,炙旋覆花15g,炙款冬花15g,炙白前根10g,苏子10g,葶苈子10g,橘络30g(2剂)。

水煎服,每次30mL,每日4次。忌油腻及鸡蛋、鱼类。

二诊:服前方后咳嗽明显减轻,夜咳不甚,喉间痰量减少,呼吸顺畅,咽红消失,不思饮食,尿黄,大便干结,黄苔退,呈白腻苔,脉细数。此乃病热渐清化,肺气得以宣降,当应顾护脾胃,杜绝痰生,前方加炒谷芽30g,炒麦芽30g,金银花15g。煎服方法及禁忌同前。

三诊:服后咳嗽消失,喉间已无痰鸣,鼻流清涕,不思饮食,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痰热已清,唯脾胃不足,略感外邪。当守方巩固,前方去炒谷芽、炒麦芽、炙款冬花,加薄荷6g,紫菀12g,枳壳10g,豆蔻10g,2剂。服后病愈。

原按:《幼幼集成》说:“大抵咳嗽以肺脾者居多,以肺主气、脾主痰故也。”故小儿咳嗽不论何种原因,皆和肺有密切关系,且与脾相关联。治疗咳嗽以辨证准确为第一要义。然小儿咳嗽之属寒属热,因其语言不通而难以详述痰的有无及色、质、量,即使有痰亦不会吐,临证中其他可供鉴别的要点也不明显,故较为难辨。因此,王老主张通过对咽喉的观察来定性。对咽喉红肿者,即使舌苔薄白而润,亦考虑风热为患。本案咽喉红肿,结合苔黄厚腻、脉数可知为外感风邪未从表解,化热炼痰伤阴,痰热壅肺,肺失宣降而致咳嗽。

针对病机,组方以荆芥、苏叶、麻绒、桔梗宣肺解表,祛邪外出;黄连、黄芩清解肺热,苏子、葶苈、炙旋覆花、款冬花、白前根化痰降逆,橘络专走肺络,调理气机,和胃而涤痰。此组为痰热而设;痰热郁久,损伤肺阴,白薇、知母养阴清热。药证合拍,初诊咳、痰明显缓解。但小儿脾常不足,脾胃易被饮食中不当之药物所伤而变生痰浊,化热熏蒸于肺使肺气闭郁,加重咳嗽。故二诊、三诊增减豆蔻、枳壳、炒谷芽、炒麦芽等运脾和胃、消滞通腑,以增强疗效。(选自《王静安医学新书·咳嗽》第258-259页)

后学点按:咽喉望诊,是王老针对小儿肺系疾病诊断的一种有效方法。小儿其他症状不明显,舌苔提供的鉴别要点也不明确的时候,往往能够通过对咽喉的望诊而达到明确诊断的目的。如舌满布白腻厚苔,其舌质之红鲜常难以辨别。若观察咽喉红肿、色鲜则必有热,其或因痰或因食而内伏不显,如此,则化痰、导滞中必参以清凉。反之,若单以舌苔白腻而处以苦温辛燥类,则病必加剧。此患儿喉间痰鸣、咽喉色红、苔黄腻,凭此三点,已能明确病机为痰热蕴肺。故首诊治疗以清化痰热,泻肺平喘。二诊,待热清痰化,方加运脾和胃之药,以运脾祛痰,以绝生痰之源。【案二】

胡某,女,4岁,1988年12月10日诊。患儿咳嗽阵作,已经2个月,先后经某医院给予抗感冒、止咳等中西药治疗,症状未见减轻。患儿大便干燥、小便黄,午后颜面红,时流鼻血,舌质微红,苔白黄,脉数。

[诊断]咳嗽。

[辨证]痰热壅肺。

[治法]清肺化痰。

[处方]清肺化痰汤加减。荆芥9g,炙麻绒9g,石膏30g,黄芩30g,瓜蒌壳9g,法半夏6g,炙百部12g,炙旋覆花15g,炙白前根15g,焦山楂15g,神曲15g,桔梗9g,白茅根30g,荷叶15g,蛇胆陈皮末6g(2剂)。

复诊:1988年12月13日。咳嗽大减,夜间偶有阵咳,咯痰已爽,鼻出血已止。原方去白茅根、荷叶,续服2剂。

1988年12月16日随访,咳嗽已愈,药已停服。(选自《王静安临证精要·咳嗽》第20页)

后学点按:咳嗽一证,多责之于肺,因肺主宣降,行清肃之职也。今患儿咳嗽频作,盖肺为金脏,最畏火刑,邪热乘肺,清肃失司也。肺热移于大肠,则大便干燥。鼻为肺之外窍,热迫血动,血气沸腾,故血从鼻出。邪热壅盛,炼液为痰,滞涩肺经。舌红、苔白黄、脉数,皆肺热痰闭之象,故治疗以清肺化痰为主。方以大剂石膏、黄芩各30g清肺泻热,以解肺金之危;瓜蒌壳、法半夏、桔梗涤化痰结,以畅肺气;再以荆芥、麻绒入肺以宣肺止咳,配以旋覆花、百部、白前根肃气通降,以降肺逆;白茅根、荷叶清肺热、凉血止血,一则能入肺以清热止鼻出血,二则白茅根能生津液以润肺燥,可谓一药两用。佐以焦山楂、神曲和脾胃、消积滞,以助运转,以解生痰之源。

或问,病既是肺热,法应清凉,何以用荆芥、麻绒辛温之药,有以火济火之虑乎?解曰:王老另有一验方——清宣宁嗽汤,其以荆芥、麻绒解表祛邪、宣肺止咳,王老言其为方中之冠。可见荆芥、麻绒为王老治疗咳嗽之常用对药。再者,本方中已有石膏、黄芩之寒凉为首,且用量亦大,能制荆芥、麻绒之温,亦能变辛温为辛凉。况寒则凝泣不流,温则通而流行,寒凉之中佐以辛温,亦是虑寒凉太过,凝滞气机,小儿娇嫩,恐伐小儿生气。此两点,若能体会麻杏石甘汤中麻黄、石膏的配伍,银翘散中淡豆豉、荆芥的用法,自然于此无虑。此王老临证辨证之要妙也!【案三】

张某,男,1岁余,1988年11月6日诊。咳嗽1个月有余,多方医治,已服各种止咳药水十余瓶,未见减轻。患儿咳嗽痰少,午后夜间咳嗽加重,形体消瘦,咽红赤,纳食尚可,舌苔花剥,苔少,指纹红紫。

[诊断]咳嗽。

[辨证]肺阴不足。

[治法]滋阴润肺止咳。

[处方]滋阴润肺饮。沙参15g,麦冬9g,知母9g,天花粉15g,百合15g,炙百部12g,炙紫菀15g,炙杷叶15g,桔梗9g,山楂15g,神曲15g,五皮草15g,青蛙草15g,肺经草15g,六月寒15g,兔耳风15g(2剂)。

11月15日随访,咳嗽已止,停药多日。

原按:治疗咳嗽以辨证准确为第一要义。然小儿咳嗽,特别是咳嗽的寒热之偏,以其语言不能通,不能详尽诉其痰的有无及颜色、质、量等,加之多有痰而不会吐出,临床上其他可供鉴别的要点也不明显,故较为难辨。因此,多年来余主要通过对咽喉局部的观察而定。对于咽喉红肿者,即使是舌苔薄白而润,也要考虑为风热所患,纵有其他明显的寒象,亦为寒包热郁闭阻者居多。另外,对于外感咳嗽初起,多不采用杏仁,因为杏仁过于苦降,有留邪和滑肠伤正之嫌,特别是对于素体较虚和久病脾胃虚弱的患儿更不宜用。而余偏爱炙百部、炙旋覆花、炙白前根三味止咳良药。旋覆花性温而润,用量可适当增加,与百部配合,有肺热者亦无妨;百部性寒苦而润,白前根温润降逆。三药相合,温润平和,不寒不热,相得益彰,收效甚捷。(选自《王静安临证精要·咳嗽》第20页)

后学点按:此例病程日久,久咳则肺伤,气阴两损,故见咳嗽痰少而干,咽红赤,舌苔花剥。肺为金脏,喜润恶燥,故治当以甘润之剂,此不比痰热蕴肺证,以清化攻邪为主。盖为肺阴虚之咳嗽,只宜润肺养阴,待肺之气阴足,则不治咳嗽而咳嗽自愈。方中北沙参、麦冬、百合养阴润肺;知母、天花粉生津润燥化痰;桔梗、百部、紫菀、枇杷叶祛痰止咳;青蛙草、肺经草、六月寒、五皮草、兔耳风为蜀中草药,功善清热润肺止咳,尤以治肺热、肺燥之久咳、夜咳为长。后文经验方有详细论述。喑哑【案一】

王某,男,5岁。就诊半个月前感冒、咳嗽,经治疗后感冒与咳嗽减,但声音嘶哑,继续服药均未见效。3日前伤风后,食油腻之类失音,不能言语,前来求治。初诊:患儿咽干,咳嗽则痛,口干欲饮,大便结,小便黄少,舌质红,舌苔薄黄腻,脉浮数。

[诊断]喑哑。

[辨证]肺阴不足,宣降失司。

[治法]清肺宣肺,润燥利咽。

[处方]宁咽汤加减。金银花15g,梅花10g,胖大海15g,炙麻绒10g,桔梗10g,射干10g,蝉蜕30g,天花粉30g,苏叶12g,苇根30g,黄连6g,诃子10g,升麻6g(2剂)。

水煎服,每服45mL,每日4次。忌食辛辣。

二诊:一剂服完,即能言语,尽剂痊愈。

原按:喑哑之病当知虚实,实者其病在标,因窍闭而喑也。窍闭者有风寒之闭,外感证也;有火邪之闭,热乘肺也。燥火伤阴,津液被灼,肺失清肃,致气道燥塞,发音不利,即肺燥喑哑。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肌肤薄弱,腠理不密,易感外邪。今感外邪,邪郁于肺,肺气失于宣畅,开阖不利,音不能安,以至猝然声哑。又遇感风热燥邪,肺受热灼,清肃之令不行,燥火灼津,声道燥塞,以致失音,舌红苔黄,脉浮数,咽干痛,口干欲饮,大便结,小便黄少,均为燥热之象。此证病位在肺,病因为肺气壅竭,声道失于宣扬,故治以清肺润燥利咽而愈。(选自《王静安医学新书》第269页)

后学点按:本案例病起于风寒,壅遏肺气,即时宣通则病可向愈,但如治不及时或失于治疗,则小儿为纯阳之体,化热与传变皆快,故风寒入里化热伤津成寒包火之势,声道开阖失利,后再伤风,进食油腻使闭塞之势更重,故而失音。处方以王老自拟宁咽汤清热利咽、宣肺开音为主方,金银花、黄连、天花粉、苇根清泄肺热、润燥,麻绒、桔梗、苏叶开宣肺气,射干、胖大海、蝉蜕、诃子、升麻利咽开音。三组药物合用,寒温共施,宣润并用,选药紧紧围绕清咽宣肺立法,紧扣失音之病机,故2剂收功。【案二】

冯某,女,25岁。1个月前突发声嘶,2天前因感冒加重。曾到市某医院诊治,服药后音哑无缓解,又到市某医院五官科检查,诊为急性声带水肿,建议其住院治疗。患者经人介绍前来就医。初诊:声音嘶哑,不能言语,鼻塞声重。舌红,苔白黄,少津而干。脉浮数。

[诊断]喉喑。

[辨证]痰热阻肺。

[治法]清热宣肺,涤痰利咽。金银花30g,荆芥花9g,薄荷12g,苏叶12g,水苇根30g,桑叶10g,桔梗10g,胖大海15g,牛蒡子10g,天花粉30g,橘络15g,射干9g,车前草30g,蒺藜30g,蜕蝉30g(2剂)。

另用咽炎宁膏1瓶。

二诊:声音微嘶哑,已无疼痛。舌红,舌苔黄已退,脉较前平静。然余邪未尽,当继清余邪,前方去薄荷、苇根、牛蒡子,加白薇30g,升麻10g,诃子10g,调整剂量。咽炎宁膏1瓶。

三诊:声哑全消,舌脉正常,予养阴和胃法善其后。

北沙参30g,麦冬10g,百合30g,桑叶10g,桔梗10g,胖大海15g,金银花15g,橘络15g,蝉蜕30g,炒谷芽30g,炒麦芽30g,白蔻6g,苏梗6g(2剂)。

原按:风热外袭,肺失清肃,气机不利,则邪热上蒸,蕴结于喉,致声门开阖不利,发为喉喑,即所谓“金实不鸣”,治疗当清热宣肺,涤痰利咽。方中金银花、荆芥花、薄荷、苏叶、桑叶、桔梗、蝉蜕、蒺藜疏散风热,苇根、天花粉、车前草清泄肺热,胖大海、牛蒡子、射干清利咽喉,橘络涤痰通络,与自制咽炎宁膏含浸咽喉,内外合治,共奏清热宣肺、涤痰利咽之效。(选自《王静安医学新书》269页)

后学点按:音哑不外虚、实两类,但王老认为无论虚实,均以宣肺开音为大法,在此基础上,实证再予清热润燥,虚者再以养阴益肺。兼风热者,予苏叶10g,荆芥花9g,薄荷9g;肺热甚,加黄芩10g,牛蒡子10g;阴虚燥热,加玄参15g,麦冬10g,生地黄9g,天花粉15g,或石斛15g;喉间有痰,去升麻、诃子,加苏子9g,葶苈子9g,杏仁6g,法半夏6g,茯苓9g;突发而体质强,蝉蜕30~60g,当茶饮。

启迪后学:蒺藜本为平肝潜阳之药,何以此处用之?细思王老用意,因蒺藜有辛开散结、疏风散热之功,此处与蜕蝉配伍可达疏咽关之气机,解喉间之痉挛之功。临证治疗急性失音之疾,效王老之法,以宣肺开音为法,施蝉蜕、桔梗、胖大海、射干、诃子、麻绒等主要药,再据寒热偏盛之不同,伍用对症药物,常收佳效。“咽炎宁膏”由市第一人民医院作为院内制剂使用。【案三】

张某,男,2岁,1985年12月28日诊。声音嘶哑3个月。3个月前患水痘麻疹后,出现声音嘶哑兼咳嗽气紧,说话声音不出,经多方治疗无效,今来门诊。现声音不出兼咳嗽气紧,形瘦神差,唇干裂,舌面糜烂,舌质红、脉数、指纹紫。

[诊断]嘶哑。

[辨证]阴血耗损,余热不退。

[治法]养阴清热,开肺利咽。射干5g,山豆根5g,金银花15g,蝉蜕15g,炙升麻15g,胖大海10g,桔梗5g,玄参10g,麦冬10g,煨诃子5g,天花粉5g(1剂)。

复诊:讲话哭闹能发出声音,咳减。但咳痰不利,鼻孔干,唇裂,舌脉同上,原方加石斛10g,橘络10g。

三诊:鼻干唇裂好转,声音恢复正常,以健脾利湿之方善后收功,后经随访,痊愈未发。(选自《王静安医学新书》第206页)

后学点按:患儿痘疹之疾,热毒乃甚,失于治疗,邪毒未能及时清解,肺为娇脏,首当其冲,热毒犯肺则壅遏肺气,耗伤肺阴,筋膜失养致发声不利,故音哑失语,兼见唇干、舌糜烂、舌质红等津伤之象,为虚实夹杂之患。当虚实同治,清热宣肺、利咽开音与养阴生津并举,以射干、蝉蜕、胖大海、桔梗、诃子、升麻宣肺开音,金银花、山豆根清泄热毒,玄参、麦冬、天花粉、石斛养阴生津,故一剂知,二剂已,三剂愈。哮喘【案一】

刘某,女,7岁,于1963年11月5日初诊。患儿3岁时疑为感冒而并发哮喘,以后每因着凉或活动过度,汗出感风,必发哮喘。发病前不一定有喷嚏、恶寒、发热之变,但必以鼻淌清涕、背心及肤冷为先兆。初诊:这次发病因着凉所致,鼻淌清水,身无寒热,但哮喘而喉中痰声辘辘。形体消瘦,素来纳差,病后更不欲饮食,面色白,苔白舌淡,二便无异。

[诊断]哮喘。

[辨证]风寒外束,肺失宣降。

[治法]宣降肺气,辛温散寒。

[处方]麻杏二陈汤加射干、旋覆花、款冬花、紫菀、沉香。

因虑其痰湿肺闭较重,服2剂。

二诊:患儿服2剂后,哮喘已平,但患儿消瘦,纳差,面色白,脉沉弱,畏寒,夜尿多。此为脾肾阳虚之证,治以温补脾肾,用补肾地黄丸去泽泻,加巴戟天9g,肉桂6g,紫河车6g,令其服半个月。随访患儿每两天服1剂,连服10余剂(其间有间隔1~2天的),以后再未发过哮喘,感冒也不能引发,哮喘彻底痊愈。

原按:哮喘确系内有结痰窠臼,小儿多因感冒着凉而引发,小儿一有病症,皆言六淫多从火化,热证居多。但唯独哮喘虽亦有化热,然以寒哮反多,居十之七八,此为若何?病以肺寒脾湿为本。故小儿六淫皆从火化之说,是举其大要而言,对具体病症要做具体分析,以符合临床实践为原则,此为一也;哮喘乃肺气上逆所致,何以还用旋覆花?“诸花皆升,唯覆花独降”,临床也多应验,故任何事物都有例外,不是一成不变的,医者不可不知。(选自《静安慈幼心书》第209-210页)

后学点按:患儿每发哮喘之时,以鼻淌清涕、背心肤冷为必现之症,则肺气亏虚之候可知,此为虚喘亦知。气虚之甚,阳不足也。阳气虚疲则气不化津,阴浊内生,故流清涕。背为阳气聚集之地,阳气不足,则肌肤失于温煦,故现背心肤冷。人身之阳气根系于肾,患儿先天禀赋不足,即是肾中元阳不足,故虽曰肺中阳弱,无不是因肾阳虚惫所致。然今因外感风寒,引动内在之伏痰,故虽病本根于肾阳虚,然缓标病之急,不可不先也。如仲景云:“病痼疾加以卒病,当先治其卒病,后乃治其痼疾也。”

外解风寒,治从辛温,内化痰饮,亦从其温。王老以麻杏二陈汤为主方,药应为麻黄、杏仁、陈皮、半夏、茯苓、炙甘草。其中,麻黄辛温散寒,开宣肺气,通调水道,应为主药。内闭之寒邪,非麻黄不得外散,肺气之郁结,非麻黄不得宣通,故此非麻绒纯宣肺止咳之能可代替。杏仁降气定喘,与麻黄之外散相配,一宣一降,恢复肺气宣降功能,相得益彰;再合炙甘草,即蕴藏三拗汤之义。陈皮、半夏、茯苓辛燥痰湿,又能淡渗利湿,使痰饮分消,无处可留;辅以射干降气开结,旋覆花行水消痰,款冬花、紫菀定喘止哮;尤以沉香,性温纯阳,纳肺气归肾以平喘,又能温肾阳以助肺气,是王老治标之中,顾扶根本之举。

待外邪解,阳虚之候,如面色白、脉沉弱、畏寒、夜尿多皆现。阳气不足,则阴寒必盛,故形寒、面色白。肾阳亏虚,则膀胱固摄之力亦弱,故夜尿频多。肾中元阳亏虚,则不仅肺中阳气弱,脾阳亦不足也。盖脾土亦赖肾火温煦,故补肾阳即是补脾阳。补肾地黄丸一方,于《活幼心书》《丹溪心法》《幼幼集成》三书中皆有记载,《幼幼集成》中的补肾地黄丸更合王老方义,方药是熟地黄、怀山药、山萸肉、嫩鹿茸、怀牛膝、粉丹皮、白云苓、泽泻、北五味、补骨脂。方中以六味地黄丸加五味子补肾滋水,王老去泽泻,恐是虑其利水之性不合阳气固摄之本。鹿茸、补骨脂、怀牛膝性温大热,壮命门之火,于前滋阴药中从阴引阳,使肾中之元阳生生不息。王老增以肉桂、巴戟天、紫河车,使补阳之效力更宏。全方峻补肾阳、收纳肺气,无一味药专以平喘为效能,但治从根本,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也。使肺、脾、肾三脏阳气充足,则内伏之痰饮无不消散。不治其喘,但治其虚,故患儿体质得到改善,四年之喘亦得到痊愈。

因此案只有王老所处药方方名,不见其具体用药。今补其药以示,期王老治病经验之理、法、方、药俱在。但其用量,却不敢任意妄加,学者当遵其思路辨证施治。【案二】

赵某,女,5岁,1988年4月3日诊。患“支气管哮喘”2年多,多次住院打针吃药(包括激素类药),只能暂时缓解症状,常反复发作,并逐渐加重。近来又因病发来我处求治。初诊:患儿喘咳,胸膈胀满,喉间痰声辘辘,呼吸气促,伴有发热,咽部红肿,痰黄稠难咳出,口苦口渴,纳差,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方用自拟清热涤痰定喘汤加味治疗。

[诊断]哮喘。

[辨证]痰热壅肺。

[治法]清热涤痰。

[处方]清热涤痰定喘汤。荆芥9g,炙麻绒12g,石膏30g,黄芩9g,苇根30g,炙百部12g,射干9g,炙款冬花15g,炙金沸草15g,山楂15g,神曲15g,法半夏6g,橘络15g,苏子9g,葶苈子9g,郁金9g,车前草30g。

二诊:1988年4月10日。服药3剂后,哮喘减轻,胸膈胀满消失,舌苔退,纳食稍增。

炙麻绒12g,石膏30g,黄芩9g,炙款冬花15g,炙金沸草15g,苏子12g,葶苈子12g,冬瓜仁30g,滑石30g,桔梗9g,山楂15g,神曲15g,法半夏6g,苇根30g。

三诊:4月17日。上方服用4剂后,诸症消失,唯喉间偶有痰鸣。遂给补虚化痰汤和贝母半夏散,令其坚持服1个月。随访至今未再发。(选自《王静安临证精要·哮喘》第25-26页)

后学点按:患儿胸膈胀满,喉间痰声辘辘,为痰饮蕴肺,肺气闭阻之象;发热,咽部红肿,痰黄稠难咳出,口苦口渴,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则为痰饮热化,痰热蕴肺之征。治疗当清化痰热,泻肺平喘。故首诊方中石膏、黄芩、苇根清肺泻热,苏子、葶苈子、半夏、橘络、车前草化痰泻肺;射干降气祛痰平喘,荆芥、麻绒祛邪宣肺,百部、款冬花、金沸草肃气平喘。两者相配,以畅肺气。山楂、神曲消食导滞,和胃运脾,消生痰之源;待痰化热清则肺气畅通,故复诊哮喘减轻,胸膈胀满消失,是为佳象,故继之以原方出入,加冬瓜仁、滑石,以增化湿祛痰之效。【案三】

王某,男,1岁,2005年11月2日诊。患儿咳嗽、气喘已2个月有余,喉间痰鸣,难以咯出,在某医院被诊为“支气管哮喘”,经治疗后症状稍有改善,停药后反复,并逐渐加重。

初诊:证见患儿咳嗽,气喘,哮鸣,呼吸急促,声音嘶哑,不思饮食,面色萎黄,舌质红,苔白腻,指纹紫。

[诊断]哮喘。

[辨证]痰热壅遏,宣肃失司。

[治法]清热涤痰,宣肺定喘。

[处方]拟清热涤痰定喘。荆芥花6g,苏叶9g,炙麻绒12g,桔梗9g,黄连1.5g,黄芩9g,橘络15g,炙旋覆花15g,车前草30g,白薇30g,白前根15g,半夏1.5g,瓜壳3g,薤白6g,苏子10g,葶苈子10g(2剂)。

每日4次,每次20mL,一日1/3剂,忌鸡、鱼。

二诊:服用上方后咳喘消失,饮食增加,舌质淡红,苔薄黄,指纹红。痰化肺清,宣肃复常,哮喘乃平。守法守方,再进原方2剂,以资巩固。后予健脾和胃化痰,以善其后。

原按:小儿肺脏娇嫩,脾常不足,可使津液不布,凝为痰湿。一遇外风入侵,引动伏痰,痰气相互搏结于肺,宣肃失司,发为哮喘。小儿体属纯阳,痰易从热化,六淫又多从火化,故临证以热哮居多。哮喘主要病因为痰为热,病理关键是痰热气壅,病位在肺、脾。

喘因痰热而成,法宜涤痰清热,若见喘止喘,非徒无益,只能留邪不解,化热生火,助邪为虐。方中炙旋覆花、白前根、半夏、橘络降气祛痰,瓜壳、薤白、苏子、葶苈子豁痰平喘,车前草引痰湿下行,黄连、黄芩、白薇清热,数药合用可使痰热清化,内因得解;又用荆芥花、苏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