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的秘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4-07 09:18:24

点击下载

作者:段洁,石建喜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胃肠的秘密

胃肠的秘密试读:

引言

胃肠小病也不宜忽视

曾经有一个好朋友找到我,说他得了慢性胃炎,让我给他找一种好的治疗方法。原来他是在小餐馆吃了不干净的食物后出现恶心、呕吐、肚子疼等表现,当时没有太重视,自以为得了“拉肚子”而草率地买了些抗生素和中成药自行服用,而且症状也确实减轻了不少。这样一来,他以为病已“痊愈”就停止了服药,没想到一些轻微的肚腹饱胀、嗳气、反酸、食欲不振等症状一直持续了一个多月,实在忍受不了了,他这才去医院检查,被确诊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听到这里,我感到有一些遗憾,如果人们能够全面地了解人体的胃肠道,将会避免多少胃肠道疾病的发生啊!

胃肠是人体消化系统的主要部分,位于人体的腹腔(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肚子”)中。胃就像一个有弹性的大口袋,肠道则像是一条弯弯曲曲而且内面极不光滑的水管。在日常生活中,人吃五谷杂粮,胃肠道作为人体容纳和消化食物的重要结构,常与各种食物和化学物质接触,极易受到损害而致病;而且由于生活起居不当、天气变化以及生活压力等因素,不可避免地会发生胃肠道的毛病——这些毛病都是胃肠道发生了结构或功能的病变而产生的。胃肠道是人体患病种类最多的系统,所患疾病也多是临床最常见的。但是据调查,大多数患者,即使是患此类疾病多年的患者,对其疾病也只是有个大概了解。其实胃肠道本身并不是神秘莫测的,我们只需要了解清楚其结构和功能,在此基础上对相关疾病进行防治,便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本书即介绍了胃肠道的一般结构和功能,并且对胃肠道常见疾病的病因和防治进行了浅显的解释,以便读者全面了解人体胃肠的秘密。

消化吸收是胃肠的基本功能

消化系统的基本功能就是帮助人体摄入食物,进而消化、吸收转化为人体需要的能量,从而支持人体的一切活动。食物经过口腔的粗加工进入胃内;胃的蠕动使食物与胃液混合,并进一步磨碎食物,使之变成粥样的东西“食糜”进入小肠;小肠中的各种消化酶将食物中的淀粉、脂肪、蛋白质分解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及脂肪酸等易被人体吸收的小分子物质,再经过肝脏加工,成为体内的自身物质,供人体需要;未被吸收的残剩物则被大肠经肛门排出体外。

上述过程的完成有赖于各个消化器官的协调运动和各种消化酶的充足分泌。消化道的运动功能使吃入的大块食物变成细小的食物颗粒并与消化液充分混合;并将变小的食物颗粒不断向前推进,使之与肠道的黏膜充分接触完成吸收过程;不能吸收的食物残渣则排出体外完成排便。任何影响消化道运动功能的因素都可造成胃肠道动力障碍性疾病。淀粉、脂肪、蛋白质在胃肠道内的消化分解主要依靠胰腺和胃肠道腺体分泌的水解酶、肝脏分泌的胆汁以及肠菌酶参与的酶促反应;而已消化的营养成分的吸收则必须有结构和功能完整的肠黏膜上皮细胞才行。肠上皮黏膜吸收功能不全,先天性和后天性酶缺乏,肠黏膜炎症和肿瘤性病变,小肠内细菌过度繁殖(盲袢综合征)使胆盐分解而失去消化脂肪的作用,肠段切除过多(短肠综合征)丧失大量黏膜吸收面积等,是造成消化和吸收不良的主要原因。体内的激素水平变化、胃肠道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和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等,常容易引起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消化不良等。

人体的“第二大脑”

胃肠道不是简单的由肌肉和黏膜组成的管道,而是在复杂的神经系统支配下发挥功能的一个整体。一方面胃肠道受丘脑自主神经系统的支配;另一方面胃肠道本身尚有其自动调节的神经系统,即肠肌间神经丛与黏膜下神经丛,且总数与脊髓神经元相仿。近年来研究发现,许多存在于胃肠道内的肽类激素也存在于脑内,作为神经信息的遗传物质,故称为脑肠肽,这也提示神经系统与胃肠系统之间可能有某种内在联系——因此有人体的“第二大脑”之说。精神与消化道之间的关系密切,例如,精神状态的变化能影响胃黏膜的血液灌注和腺体分泌,也能引起结肠运动和分泌功能的变化。我们大家都有这样的经验:当工作不顺心,精神紧张,与同事或家人争吵,或出现关系重大的突发事件时,往往是茶不思,饭不想,没有食欲;有些人生气时可出现上腹疼痛、腹胀不适、胸闷气憋症状;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时会听到“气都气饱了”之类的话。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精神因素与胃肠活动有关。因此可以理解,为何消化系统的身心性疾病如肠易激综合征等相当常见。溃疡病病人的症状急剧加重和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的出现,常发生在情绪受打击以后。在战争、地震环境下生活的居民、士兵,其消化性溃疡的发生率明显升高。一些研究资料还表明:性格开朗、豁达者胃病发病率低,而长期精神抑郁、性格内向、严重精神创伤者消化道溃疡、胃癌发生率高。越来越多的证据提示,感觉冲动与脊髓和脑的相互作用引起功能性胃肠道疾病。

中医学把人的情绪变化和反应分为喜、怒、忧、思、悲、恐、惊7种,称为七情,认为七情的变化与脏腑功能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情绪反应过于强烈持久,使精神意志难于承受,超过生理适应范围时就会影响气血的运行和脏腑的功能,导致阴阳失调而发病。而七情中的思与胃肠道关系密切。中医认为,思为脾之志,思虑过度,忧思伤脾,临床上可见胸闷腹胀、食滞难消、不思饮食等症状。以上均说明了精神因素与胃肠疾病二者的关系。

胃肠道疾病的常见症状

胃肠道是一个通过口腔和肛门与外部环境直接连通的管道系统,因此胃肠道的内腔对于人体来说是外部环境在人体的延伸,胃肠道也时刻受到各种外部异物侵袭的威胁,如难以消化的东西、毒物、细菌、病毒等。胃肠病的致病因素众多,目前所知道的常见病因有感染、理化因素、营养缺乏、代谢吸收障碍、变态反应、自身免疫、先天性发育异常或缺陷、外伤、神经系统功能失调、遗传和医源性等因素,还有一些迄今尚未明确的病因。从病理学而言,消化系统疾病主要有感染、炎症、溃疡、良性或恶性肿瘤、血管病变、先天性遗传性疾病,以及目前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的功能性疾病等。

胃肠病的症状纷繁复杂,主要包括以下表现:

1.吞咽困难 正常吞咽功能发生障碍时称为吞咽困难,即食物从口腔至胃运输过程中受到阻碍的一种症状,可由咽部、食管或贲门的功能或器质性梗阻引起。患者进食后即刻或8~10秒钟内在胸骨后或剑突后出现黏着、停滞或哽塞感。吞咽困难多见于神经系统病变如延髓性麻痹,以及咽、食管周围疾病如咽部脓肿、食管癌、腐蚀性食管炎、胃食管反流病、食管裂孔疝、贲门失弛缓症,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硬化症、皮肌炎等累及食管,以及纵隔肿瘤、主动脉瘤等,甚至是明显扩大的心脏压迫食管。2.烧心 是一种胸骨和剑突后的烧灼感,主要由胃内容物反流到食管内,刺激食管黏膜所致,多发生在饭后。卧位或前躬位以及饱餐、饮酒和服用某些药物可诱发或促使烧心症状加重;饮水、服抑酸药物可使症状减轻。烧心提示胃食管反流,常见于胃食管反流病(含反流性食管炎、食管溃疡)、消化性溃疡等。3.嗳气 俗称“打饱嗝”、“饱嗝”,是胃中气体上出咽喉所发出的声响,与短促冲击有声的呃逆不同,其声长而缓。嗳气古代称为噫气,中医认为是胃气失和而上逆的一种表现。饱食之后,偶有嗳气,不属病态,多可自愈。频繁嗳气多因精神神经因素、吞气或饮食习惯不良等引起。嗳气提示胃腔内气体较多或食管括约肌较松弛,可见于胃食管反流病、胃十二指肠疾病或胆道疾病。

4.厌食或食欲不振 所谓“食欲”,是一种想要进食的生理需求。一旦这种需求低落、甚至消失,即称为食欲不振。简单地说,就是没有想吃东西的欲望。厌食是由神经肌肉病变、胃肠道梗阻性病变或消化酶缺乏等所导致,多见于胃肠道肿瘤、肝炎、胰腺炎、胰腺癌以及功能性消化不良等。肾脏病,甲状腺机能不足等内分泌疾病,痢疾、霍乱等感染症以及心脏病、脑肿瘤等,也都可能导致食欲不振。另外,抑郁症患者对周围的事物显得没有兴趣,无法将注意力放在基本的生理需求上,而只集中于负面或困扰自己的想法,也会出现食欲不振的问题。5.恶心与呕吐 恶心与呕吐是临床常见症状。恶心常为呕吐的前驱感觉,也可单独出现,表现为上腹部特殊不适感,常伴有头晕、流涎、脉缓、血压降低等迷走神经兴奋症状。呕吐是指胃内容物或一部分小肠内容物,通过食管逆流出口腔的一种复杂的反射动作。呕吐可将有害物质从胃排出,从而起到保护人体的作用;但持久而剧烈的呕吐,可引起水和电解质紊乱、代谢性碱中毒及营养不良,甚至发生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等并发症。呕吐多为反射性或因消化道受阻而产生,常见于胃癌、胃炎、幽门痉挛与梗阻,此外,肝、胆道、胰腺、腹膜的急性炎症也可引起,而管腔炎症合并梗阻者如胆总管炎、肠梗阻几乎无一例外地均伴有呕吐。

6.反酸 是指胃内容物经食管反流到达口咽部,口腔感觉到出现酸性物质,它与十二指肠内容物经胃、食管反流至口咽部,口腔感觉到出现苦味物质,统称为反酸。反酸可由下列原因引起:长期酗酒,喜食辛辣食物,生活不规律,不定时用餐,精神紧张,喝过多的汽水,大量吸烟,服用某些对胃有损害的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外科手术,严重烧伤或细菌感染,遗传等。

7.黑便和(或)呕血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食管、胃、十二指肠、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及胰腺胆道的急性出血。一般来讲,幽门以下出血时常引起黑便,而幽门以上出血则往往兼有呕血。如果幽门以下部位出血量多,血液反流入胃,也可引起呕血。如果幽门以上出血量少,血液在胃内不引起呕吐反射,全部血液就会流入肠内,表现为黑便。黑便者可无呕血,而呕血者则均有黑便。呕血的性状主要取决于出血量及其在胃内停留的时间。呕出鲜红色血液或血块者表示出血量大,在胃内停留的时间短。而出血量少而慢,在胃内停留时间长,血液经胃酸作用后呕出的血液呈赤豆色或咖啡渣色。黑便的色泽主要取决于血液在肠道停留时间的长短,其次是出血位置的高低。上消化道出血时,肠道积血中的血红蛋白的铁与肠内硫化物结合成为硫化铁,粪便因此呈柏油样黑色。如出血量大,肠蠕动过快,则出现暗红色甚至鲜红色血便,最常见于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胃黏膜病变和胃癌。下消化道出血者常排出暗红色或果酱样粪便,出血部位越近肛门,粪便越呈鲜红色,甚至出现血便,多见于下消化道肿瘤、血管病变、炎症性肠病、肠道感染、痔等。8.腹胀 可以是一种主观上的感觉,感到腹部的一部分或全腹部胀满;也可以是一种客观上的检查所见,发现腹部一部分或全腹部膨隆。腹胀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症状,引起腹胀的原因主要见于胃肠道胀气、各种原因所致的腹水、腹腔肿瘤等。正常人胃肠道内可有少量气体,当咽入胃内空气过多或因消化吸收功能不良时,胃肠道内产气过多,而肠道内的气体又不能从肛门排出体外,则可导致腹胀。临床上常见的引起胃肠道胀气的疾病有吞气症、急性胃扩张、幽门梗阻、肠梗阻、肠麻痹、顽固性便秘、肝胆疾病及某些全身性疾病。晚期妊娠也可引起腹胀,但属生理性的。

9.腹痛 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腹腔内外脏器的病变,而表现为腹部的疼痛。腹痛可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类,其病因极为复杂,包括炎症、肿瘤、出血、梗阻、穿孔、创伤及功能障碍等。腹痛可见于消化性溃疡、阑尾炎、胃肠道感染、胆囊炎、肝癌、胰腺炎、胰腺癌、腹膜炎、缺血性肠炎等。空腔脏器痉挛常产生剧烈疼痛,即所谓腹绞痛,见于胆绞痛、肠梗阻等。腹痛也可见于全身性疾病、泌尿生殖道炎症或梗阻以及肺部疾病。在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等胃肠道功能性疾病患者中,也常见腹痛。10.腹泻 是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粪质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超过200克,含水分为60%~75%,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脓血、黏液。正常人一般每日排便一次,个别人每日排便2~3次或每2~3日一次。腹泻分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腹泻发病急剧,病程在2~3周之内。慢性腹泻指病程在两个月以上或间歇期在2~4周内的复发性腹泻。

11.里急后重 形容拉肚子时的一种症状,腹痛窘迫,时时欲便,肛门重坠,便出不爽。通俗的理解就是下腹部不适,很想排出大便,然而又无法一泄为快,是直肠受刺激的征象,多因局部炎症或肿瘤引起。一般病人患细菌性痢疾时都有“里急后重”的感觉。“里急”是指肚子里面的内急,一阵一阵的肠痉挛既疼痛又想大便;“后重”是指大便刺激肛门时产生的便意。实际上根本没有什么大便了,因为基本上都拉完了;即使拉出来也只是水样便或极少量的伴有脓血样的大便。但是病人一直有“里急后重”的感觉,老觉得想拉,就一直在厕所不敢出来。

12.便秘 是排便次数明显减少,每2~3天或更长时间一次,无规律,粪质干硬,常伴有排便困难感的病理现象。有些正常人数天才排便一次,但无不适感,这种情况不属便秘。便秘可区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类,急性便秘由肠梗阻、肠麻痹、急性腹膜炎、脑血管意外等急性疾病引起;慢性便秘病因较复杂,一般可无明显症状。

胃肠病的治疗原则

胃肠病的发生往往与饮食有关,需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强调有规律的饮食习惯,节制烟酒,注意饮水和食物的卫生。在急性期要针对病因及发病的各个环节进行对症治疗,如慢性胃炎针对幽门螺旋杆菌的治疗;胃酸的过多分泌采用质子泵抑制剂;必要时进行介入或手术治疗。对于慢性疾病患者,要指导其掌握疾病发展变化的规律,并采取积极措施,预防复发,防止并发症和后遗症。胃肠病可能源于其他系统疾病,也可累及其他系统——因此治疗不应只针对某一症状或局部病灶,而应进行整体和局部相结合的疗法。首先要使患者对本身疾病有正确的认识,树立治疗信心,消除紧张心理,与医务人员密切配合,这样才能收到最佳疗效。

胃肠病的日常调护和预防

对于胃肠病,积极地进行预防和调养是非常重要的,甚至比对症治疗的作用还重要。对于胃肠病的预防和调养,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注意饮食调养 对于胃肠病,尤其应注意饮食调养:①要注意饮食卫生。首先是防止饮食不洁。牲畜及鱼、虾、蟹以及某些水生植物可以是一些寄生虫的中间宿主,食品在加工、储藏、运输过程中也容易受到各种寄生虫卵、致病微生物、以及工业生产中产生的“三废”(废水、废渣、废气)或残留农药的污染,因而进食不洁食物,常可引起多种胃肠道疾病。其次是不要进食腐败变质的食物或自死、疫死的牲畜肉类,以免“食物中毒”。②要注意饮食有节制。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防止饥饱失常。若暴饮暴食,则易损伤胃肠功能,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病人尤其应少食多餐,细嚼慢咽。③要注意克服饮食偏嗜。过食生冷寒凉的饮食,易伤及脾胃阳气;长期偏食辛温燥热的食物,易导致胃肠积热。现代医学认为,食用过于寒凉、辛辣刺激的食物会刺激胃黏膜,导致胃黏膜屏障的损伤而发生胃的疾病——因此对饮食的要求是做到寒温适中,少吃辛热,慎食生冷。当患有胃肠疾病时,若饮食偏嗜,则会使病情加剧。保持膳食的平衡,多食瓜果蔬菜,对便秘的预防和调养非常有益。

2.注意改变不良生活嗜好

戒酒或限酒:酒会对胃黏膜造成刺激,甚至引起胃出血。啤酒中的二氧化碳会增加胃内的pH值,加剧溃疡的损伤。中医认为:酒能酿生湿热,导致湿热困脾或胃热证。当身体健康时,可饮少量的酒;患胃肠病时,戒酒是必要的。

戒烟:烟草中的尼古丁可影响胃黏膜的血液循环,破坏胃黏膜屏障;吸烟可抑制胰液和胆汁的分泌而减弱其在十二指肠内中和胃酸的能力,导致十二指肠持续酸化;烟草中的烟碱可使幽门括约肌张力减低,影响其关闭功能而导致胆汁反流,破坏胃黏膜屏障。因此,戒烟是预防和调养胃肠病的有效措施。

其他:不喝浓咖啡、浓茶;患溃疡病后不宜喝碳酸类饮料等。

3.保持良好的精神和心理状态 现代医学已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变到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因而精神和心理状态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指身体的健全,而且还指精神和心理的良好状态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中医学历来注重情志在养生和疾病中的作用,提出了“内伤七情”的病因。在中医看来,情志因素导致胃肠病的机理为:情志不遂,郁怒伤肝,肝气郁结,横逆犯脾胃;或“思则气结”,导致脾失健运。现代医学认为,精神心理因素可影响胃液的分泌,如愤怒常使胃液分泌增加,而抑郁常使胃液分泌减少。火灾、水灾、空袭等意外事故造成的心理影响,往往可引起应激性溃疡,或促发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精神创伤如丧偶、离婚、事业失败、恐惧等因素,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生也有一定关系。当机体处于高度紧张或应激状态时,可产生一系列的生理、神经内分泌、神经生化、免疫功能和心理行为等方面的改变。过度劳累、情绪紧张、家庭纠纷、生活和工作上的困难,若长期得不到合理的解决,均可干扰高级神经的正常活动,造成脑肠轴的紊乱,进而引起胃肠道功能障碍。因此,保持良好的精神和心理状态,既可预防胃肠神经官能症、消化性溃疡等与精神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的胃肠病,也会对胃肠病的康复起到有益的作用。

4.药物宜忌 某些解热镇痛药、抗癌药,如消炎痛、保泰松、阿司匹林、肾上腺皮质激素、氟尿嘧啶、甲氨蝶呤等,会对胃黏膜造成损害,因此不宜长期大量使用。患有胃肠病时,更应慎用或禁用。对于苦寒败胃、大辛大热、滋腻难化和燥烈伤胃的中药,在使用时也应该注意对胃肠的影响。

5.加强体育锻炼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对胃肠病的预防和调养都会产生有益的影响。

一、胃及肠道的结构

胃的形态和位置

胃是消化道中最膨大的一段,上接食管,下连十二指肠,是人体储存和消化食物的器官。胃的伸缩性很强,如同一个球囊,其大小会随着内容物的多少而变化,充满时胀大,形似一个饱满的茄子;空虚时缩小成管状,与黄瓜相类似。我们了解了胃的形态,那么胃的各部分又是如何命名的呢?

胃大致位于腹腔左上方,与食管连接,可分为贲门、胃底、胃体、胃窦和幽门几个部分。贲门是胃的入口处,即胃与食管的连接处,在胃与食管的交接处有条齿状线,起着括约肌的作用,可防止胃内容物向食管反流;幽门是胃的出口,即胃与十二指肠的连接处,幽门对胃内容物的排空和防止十二指肠内容物的反流有一定的作用,一般慢性胃炎多发生在幽门或以此处为重,幽门螺旋杆菌也常寄生于此处;胃底部位于贲门左侧,是贲门以上的隆起部分;胃体部是胃腔最大的部分,介于贲门和幽门之间。有人就会问了:我们把胃分这么细有什么用呢?其实,这样做并不是简单地区分命名,而是有助于我们区分疾病的病变位置、明确病因并且推断其预后。

胃的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区,小部分位于腹上区。胃的贲门比较固定,位于第11胸椎水平,在脊椎的左侧。而幽门可以活动,位于第1腰椎水平,在脊椎的右侧,有时可以降到第3腰椎水平。胃大弯的位置较低,其最低点一般在脐平面,胃的位置因体形、体位、充盈等情况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变化,饱食后站立时,胃大弯最低点向下可达髂嵴水平。这样说可能还是比较模糊,现在我们来了解一下与胃毗邻的器官,这样会更加有助于我们明确胃的位置。胃的前壁相邻的器官有肝、膈和腹前壁。胃前壁的右半侧包括胃小弯为肝所覆盖;左侧上半部为膈肌覆盖;左侧下半部直接与腹前壁相接触,与腹前壁相邻处常为游离面,此处因经常随呼吸而上下移动,所以胃前壁有溃疡时不易形成粘连。胃后壁有小网膜囊前壁的一部分,隔腹膜而与胰腺、左肾上腺、脾、横结肠以及膈肌脚等结构相邻。胰腺与胃后壁关系密切,后壁的溃疡易和胰体粘连并传入其中。胃大弯紧靠横结肠上缘,因而胃大弯部的恶性肿瘤或转移的淋巴结常侵犯横结肠。明确了胃的具体位置有助于我们诊断疾病和与其他器官疾病相鉴别。

胃的形态和位置,因体形不同而差异较大。矮胖体形者胃多呈“牛角”形,称为高度张力胃,其位置较高,幽门部偏向右侧,该处发生溃疡时,疼痛多在右上腹部;强壮体质者胃呈“丁”字形,称为正常张力胃,位置在脐上偏左;瘦长体质者胃多呈“鱼钩”形,称为弱力形胃,其位置可下降于脐下3~5厘米;体质极度瘦弱者胃下降至盆腔(脐以下),称作无力形胃,通常称之为胃下垂。

婴儿的胃多呈水平位;贲门较松弛,关闭作用差;幽门较紧张,关闭作用强。因此喂奶后的婴儿容易发生溢乳或呕吐。了解胃容量能有效指导小儿喂养,胃的解剖容量为:新生儿30~35毫升,1岁时250~300毫升,2岁时500毫升,4岁时700毫升,其生理容量较解剖容量稍小。胃排空时间因食物种类不同而异:母乳需2~3小时,牛乳需3~4小时,水需1~1.5小时。因胃有较固定的排空时间,所以喂奶间隔时间不能过短。小儿胃液分泌较少,胃液酸度较低,有助于母乳中的免疫成分在胃内不被破坏。胃液中凝乳酶含量较高,凝乳酶能使乳汁结成小块,延长在胃内停留时间,有助消化。

胃的黏膜结构

胃壁组织可分为4层,即黏膜、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胃空虚时,胃腔表面呈粉红色,有许多不规则的皱襞——皱襞由黏膜和黏膜下层突起形成,在胃小弯处呈纵行方向,约有4~5条,较恒定,食物可沿皱襞间的纵沟向十二指肠流动。胃充盈时,皱襞消失。胃壁的肌层较厚,由多层纵行肌、环行肌构成,显示为内斜、中环、外纵三层肌肉,有利于加强食物的机械性消化,还有维持胃紧张的作用。浆膜位于胃的最外层,表面光滑,可减少胃运动时产生的摩擦。

成人胃黏膜表面积约为800平方厘米。生活状态下,胃黏膜呈玫瑰色或浅灰红色,青年人较为鲜艳,只有贲门和幽门处呈苍白色。胃黏膜的厚度不一,约为0.3~1.5毫米,以贲门部最薄,幽门处最厚。正如前面所讲的,胃空虚时,由于肌组织的收缩,致使黏膜及黏膜下层凸向管腔,形成许多高低不一、排列各异的皱襞;胃饱满时,皱襞减少甚至消失,黏膜表面则相对平滑。胃黏膜表面,用肉眼俯视,显示有许多交织成网的小沟,将其分隔成许多直径2~6毫米的胃区。用放大镜观察时,可见胃区表面有许多小窝中胃小凹。每个胃小凹的平均直径为70微米,深20微米。每平方毫米胃黏膜约有60余个胃小凹,整个胃约有300~500万个。通常一个胃小凹的底部有3~5个胃腺开口。

胃黏膜是由最能反映胃的重要功能的结构所组成,包括上皮、固有膜和黏膜肌三层。

1.上皮 胃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细胞,上连食管复层扁平上皮,下与小肠上皮相接。上皮细胞高20~40微米,核卵圆形位于基底部。上皮细胞表面覆盖着从细胞释放出来的黏液,这层黏液与口腔黏液不同,不被醋酸沉淀,有保护上皮细胞免受胃液内高浓度盐酸和胃蛋白酶损伤的作用。

2.固有膜和黏膜肌层 固有膜由结缔组织构成并有许多腺体。固有膜内有网状纤维、胶原纤维和少量弹力纤维,并分布有多种细胞包括成纤维细胞、小淋巴细胞、浆细胞、嗜酸粒细胞和肥大细胞。黏膜肌层是固有膜和黏膜下层之间的薄层平滑肌。平滑肌通常有两层:环行层在内,纵行层在外,有些部位还有第三层外环肌。内层有肌束伸到腺体之间。这些平滑肌的收缩有助于胃腺分泌物的排出。固有膜血管为来自黏膜下层动脉发出的毛细血管,这些毛细血管分布于黏膜肌层,并且分布到腺体周围和胃小凹周围形成毛细血管网。这些血管网在腺体和黏膜肌层之间汇合成静脉丛,从静脉丛发出静脉支进入黏膜下层。固有膜的淋巴毛细血管起自黏膜表层腺体之间,在通过固有膜的行程中彼此吻合,到深层形成淋巴管丛。自淋巴管丛发出淋巴管通过黏膜肌层进入黏膜下层。

胃壁的其他组织结构

胃黏膜下层是比较致密的结缔组织,分布有脂肪细胞、肥大细胞、淋巴样细胞和嗜酸粒细胞,还有神经、动静脉血管以及淋巴管的分布。动脉来自肌层,在黏膜下层形成动脉丛,自动脉丛发出动脉进入黏膜,有些形成毛细血管分布到黏膜肌层。静脉来自黏膜,在黏膜下层又形成静脉丛。黏膜下层的较大静脉与动脉并行通过肌层进入浆膜。此处静脉丛有瓣并有相对厚的肌层。淋巴管来自黏膜,在此形成淋巴丛,管内也有瓣。淋巴丛发出较大的淋巴管进入肌层。黏膜下层的神经纤维和神经细胞形成黏膜下神经丛。

胃的肌层是食管肌层的延续,并移行到十二指肠。胃的肌层由三层平滑肌构成,分别是内斜行、中环行和外纵行,其收缩有助于腺分泌物的排出。斜行肌层最薄,位于最内层,由食管的环肌层延续而来,肌纤维自贲门放散到前、后壁向胃大弯斜行。环形肌层是胃的最完整的肌层,在幽门处加厚形成幽门括约肌。纵行肌层为最外层,大弯和小弯处较厚,前、后壁较稀疏,幽门部则成层并与十二指肠纵行肌连续。环形和纵行肌层之间的结缔组织内有动、静脉。肌层的神经丛为肌间神经丛,位于环肌层和纵肌层之间。黏膜下神经丛和肌间神经丛都属于自主神经系统。神经丛由神经纤维连成网状,并有神经细胞。神经纤维来自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还有感觉神经。神经细胞属于副交感系统,由神经节细胞和联络细胞组成。副交感神经纤维与神经节细胞形成突触,节细胞发出节后神经纤维。黏膜下神经丛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支配黏膜的活动;肌间神经丛调节肌层的活动。感觉神经随交感或副交感神经离开消化管并由脑和脊神经的感觉根进入中枢。

胃外表面包裹的膜称浆膜,即腹膜的脏层,是腹膜的延续部分,除极少部位(胃大弯与胃小弯为网膜附着)外,表面覆盖间皮。间皮内面为薄层疏松结缔组织或称浆膜下组织,内有较大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通过。浆膜赋予胃以光滑的外表面,可以减少胃、肠蠕动时的摩擦。浆膜在大弯和小弯处离开胃壁分别形成周围各韧带。

胃的几种消化腺

固有膜内分布有三种胃腺:贲门腺、胃底腺和幽门腺。

1.胃底腺 胃底腺遍布于胃体和胃底,其分泌物是胃液的主要成分。腺体为单管状或分支管状,直径约为30~50微米。2~3条腺开口于一胃小凹,腺细胞和小凹的上皮细胞相连接。胃体部腺的长度为小凹深度的2~3倍。胃底腺分为三段:最深部为底,中段为颈,上段与小凹相接为峡部。各段细胞的成分不同。峡部有表面上皮细胞和壁细胞。峡部的上皮细胞和腔面上皮相连续,二者区别在于在峡部细胞内的粘原颗粒极少,小凹上皮细胞内粘原颗粒的数是从小凹底向胃腔面逐渐增多的。峡部的壁细胞位于上皮细胞之间。颈部有颈黏液细胞和壁细胞。底部为胃底腺的最长部分,由胃酶细胞和壁细胞构成。此外,在腺细胞之间还有内分泌细胞。

2.贲门腺 贲门腺位于贲门部固有膜内,为复分支状管状腺,有大量分支并弯曲,也开口于胃小凹。几条腺聚集在一起被固有膜中的胶原纤维包围成小叶,小叶中部常有一狭窄导管,相邻导管常联合后再开口到小凹,有时导管扩大成囊状,导管细胞与分泌细胞相似。分泌部主要由黏液细胞组成,但也有壁细胞。有些腺完全由黏液细胞构成。贲门腺的壁细胞与胃底腺的相同。人的贲门腺中也有内分泌细胞。

3.幽门腺 幽门腺位于幽门部固有膜内。幽门部的小凹较胃体的要深,而幽门腺较胃底腺短。幽门腺为管状分支黏液腺,腺体弯曲,腺腔较宽。腺细胞为黏液细胞,柱状,扁圆核位于细胞底部。构成幽门腺的细胞除黏液细胞外还有壁细胞和内分泌细胞。

胃底腺的分泌细胞

1.颈黏液细胞 颈黏液细胞位于胃底腺颈部,数量少,上与峡部表面上皮细胞相接,下连腺底部胃酶细胞。有时在腺底部也有这种细胞。细胞为柱状,常被壁细胞压挤,扁形核位于细胞底部。

2.主细胞 主细胞位于胃底腺的底部,又称胃酶细胞,是产生和分泌胃蛋白酶的细胞。细胞柱状,核圆。顶部胞质含酶原颗粒,是蛋白酶的前身。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在胃酸的作用下,转变为具有活性的胃蛋白酶,可水解蛋白质。

3.壁细胞 壁细胞与盐酸的形成有关,又称盐酸细胞。壁细胞在胃底腺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上半部多于下半部。与胃肠黏膜其他细胞不同,顶部胞膜向内凹陷形成所谓的“细胞内小管”,所以此小管实际上不是在细胞膜以内而是在细胞膜以外。此小管又称分泌小管,小管内的细胞膜形成很多长的微绒毛,凸向腔内。壁细胞顶部表面积很小,但微绒毛扩大了小管的面积。壁细胞的微绒毛和小管泡与泌酸有密切关系。壁细胞在胃内分布很广,贲门腺和幽门腺内也都有,但以胃底腺内的数量最多。

胃的内分泌细胞

1.G细胞 G细胞位于幽门腺颈部和中1/3,人的十二指肠也有G细胞。G细胞分泌胃泌素,胃泌素能够刺激胃酸的分泌,还有促使胃蛋白酶分泌等作用。

2.X细胞 X细胞分泌颗粒中等大小,圆形,核芯致密,膜紧贴。但是其功能目前还不明确。

3.EC细胞 EC细胞分布于胃底腺的深部及中部,在黏膜表面和胃小凹处则无。一般认为EC细胞与产生组织胺有关,刺激胃液的分泌。

胃怎样维持在腹腔的正常位置

胃小弯和肝门之间有肝胃韧带;胃大弯以大网膜起始部的胃结肠韧带与横结肠相连;在胃结肠韧带之后即为横结肠系膜,两者紧密相贴,因此在幽门附近切开胃结肠韧带时应注意勿损伤位于横结肠系膜中的中结肠动脉;胃贲门部以膈胃韧带与膈肌相连;位于膈肌圆顶下方的胃底以胃脾韧带与脾相连;在胃窦部后壁有与胰体颈部相连的腹膜皱襞,称为胃胰韧带。以上这些韧带使得胃与人体中其他器官丝丝相连,在某种程度上也起到了固定胃的作用。

胃的血管和淋巴管

胃的血液供给主要来自腹腔动脉及其分支胃左动脉、肝总动脉和脾动脉。有两条沿大小弯走行的血管弓,小弯侧的由胃左动脉(来自腹腔动脉)和胃右动脉(来自肝固有动脉)汇合而成;大弯侧的为胃网膜左动脉(来自脾动脉)和胃网膜右动脉(来自胃十二指肠动脉)汇合而成。此外尚有数条胃短动脉(来自脾动脉)分布于胃底。胃左动脉起自腹腔动脉,上行至近侧小弯处分岔形成食管支及降胃支,后者沿小弯向远侧走行与胃右动脉吻合成弓,行程中发出分支分布到胃小弯前、后面。在胃大弯侧胃短动脉与胃网膜左动脉的分支因走向胃壁的方向不同,在胃壁上形成了一个“无血管区”。做胃切除手术时,虽然尚无统一和正确的估计切除范围的指标,但是在临床上常用血管的分布来作为依据。胃静脉和胃动脉伴行。胃冠状静脉即胃左静脉,注入于门静脉(或脾静脉)。胃网膜右静脉注入于肠系膜上静脉;胃网膜左静脉和胃短静脉注入于脾静脉,然后再汇入门静脉。在十二指肠与幽门交界处,还有幽门静脉,这是胃与十二指肠分界标志,手术时常依此静脉识别幽门。贲门部的静脉与食管下端的食管静脉吻合而形成静脉网。门静脉与上腔静脉之间借此静脉网连接。当门静脉回流障碍时,这些吻合支可曲张而引起出血。胃部的血管与胃疾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胃的淋巴结起自黏膜,在黏膜下层形成淋巴管网。淋巴管再穿过肌层至浆膜下层,从浆膜出胃,进入周围淋巴结。其走行方向与胃主动脉一致。一般可分为四组:第一组为胃左淋巴结,沿胃左动脉排列,引流由胃底至幽门上2/3部分,范围最大;第二组为胃网膜右淋巴结,沿胃网膜右动脉排列,引流胃大弯右侧的2/3部分,输出管到达幽门下淋巴结;第三组为胃网膜左淋巴结,沿胃网膜左动脉排列,引流胃底下部及大弯左侧1/3的部分,通到脾淋巴结;第四组为幽门上淋巴结,沿胃右动脉排列,输出管通到沿肝动脉排列的胰上右淋巴结。以上四组局部淋巴结最后都通向腹腔淋巴结。此外,胃和临近器官之间的淋巴管常有许多联系,胃和食管、十二指肠、肝、胰、脾、横结肠及大网膜等淋巴输出管之间均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这也是胃癌转移的生理基础。

胃的神经支配

胃主要受迷走神经支配,左、右迷走神经在贲门的腹、背面所分出的胃前、后支,都沿着胃小弯走行,其最后的终末支在距幽门约5~7厘米处进入胃窦,分支较多,称为“鸦爪”。进入胃壁内的迷走神经节前纤维与肌间神经丛的神经细胞形成突触,所发出的节后纤维与黏膜下神经丛的神经细胞相突触,在丛内构成无髓鞘的神经纤维网,由此网发出的纤维支配靶细胞(平滑细胞和腺细胞等),其中一部分节后纤维释放乙酰胆碱,它与靶细胞的受体结合而引起反应;另一部分节后纤维可能通过释放肽类或嘌呤类物质而起作用。

支配胃的交感神经节前纤维与腹腔神经节内的神经元相突触,其节后纤维随动脉分支进入胃壁,末梢分布到平滑肌、血管和腺细胞;或经壁内神经丛换元后再支配靶细胞。这些节后纤维可包括肾上腺素能纤维、胆碱能纤维和肽能纤维,它们通过释放不同物质而影响消化活动。

壁内神经丛包括大量的神经节细胞和神经纤维。其中神经纤维又包括外来的神经纤维(交感和副交感)和内在的神经纤维(即壁内神经丛中神经节细胞的突起,它可在丛内延伸几厘米),可与同一神经节或远处神经节的神经元相突触,这些神经元或神经节细胞可包括感觉、整合(中间)和运动神经元。壁内神经元除了胆碱能和肾上腺素能神经元以外,还有5-羟色胺能、嘌呤能和肽能神经元,它们分别通过释放神经递质或神经调质而发挥作用。

胃的痛觉传入纤维,其末梢为胃壁的游离神经末梢,随交感神经传入的感觉纤维经椎前神经节(不形成突触),穿行于交感干及其神经节(不形成突触),经白交通支与脊髓胸7~9节相连,其中枢支经后根入后角。由脊髓后角(或孤束核)发出的上行传导束至丘脑,再投射到大脑皮质产生痛觉。部分感觉纤维入脊髓后,可直接或间接与同侧或对侧角的交感神经元和前角运动神经元形成突触,从而组成内脏内脏反射和内脏躯体反射的反射弧。如内脏病变往往可引起一定区域的皮肤发红、出汗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内脏内脏反射),急腹症时可引起腹肌的强烈收缩(内脏躯体反射)。

小肠的形态和位置

小肠上段开口于幽门,下端经回盲瓣续接大肠。小肠在腹腔和盆腔内形成许多环状迂曲,成人的小肠平均长约5~7米,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部。

十二指肠为小肠的开始段,位于胃幽门和空肠之间,呈蹄铁形包绕胰头,其长25~30厘米,相当于十二根手指叠加在一起的宽度,因此命名为十二指肠。十二指肠可分为四部:①第一部(上部)最短,从幽门向右向后并稍向上至十二指肠上曲。此部几乎都被腹膜覆盖,活动性较大。其毗邻上为网膜孔,下为胰头,前为肝右叶和胆囊,后为胆总管、胃十二指肠动脉和门静脉。②第二部(降部)起于十二指肠上曲,在脊柱右侧下行,至第三腰椎处向左,弯成十二指肠下曲,续接第三部。此部只有前外侧为腹膜所盖,固定于腹膜后。其前为横结肠及其系膜,后有右肾和下腔静脉,外侧(右侧)为结肠肝曲、升结肠和小肠袢,内侧(左侧)有胰头、胰十二指肠动脉弓和胆总管。胆总管与胰管汇合,穿过十二指肠降部左后壁,开口于十二指肠乳头。有时在乳头上方另有副胰管的开口。③第三部(横部)由降部向左横过脊柱,也是位于腹膜后。其上方有胰头,后方有下腔静脉和腹主动脉,前方有肠系膜上动、静脉,下方有空肠袢。④第四部(升部)为横部的延续,沿脊柱左侧向上至第二腰椎左侧,再向前下方扭转形成十二指肠空肠曲,续接空肠。

小肠系膜为两层腹膜皱襞所组成。系膜的后缘附着于腹后壁,为系膜根,长约15毫米;系膜的肠缘附着于小肠的全长,并连续为肠壁的外膜即浆膜。小肠系膜呈扇形,形成许多折叠,自根部至肠缘的距离,上下两端较短,中部较长,最长为25厘米。肠系膜根的附着线是斜行的,即自第二腰椎左侧(十二指肠空肠曲)开始,斜向右下方,越过十二指肠的横部、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至右侧骶髂关节。小肠系膜的两面都被覆着单层扁平上皮即间皮,两层上皮之间为薄层疏松结缔组织,内有彼此交织分布的胶原纤维束、弹性纤维网和成纤维细胞、肥大细胞、巨噬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脂肪细胞,并有血管、神经、淋巴管和淋巴结等。

小肠的血液供应和神经支配

十二指肠的血液供给主要来自胰十二指肠上、下动脉。胰十二指肠上动脉为胃十二指肠动脉的分支,沿十二指肠降部与胰头之间的沟下降。胰十二指肠下动脉为肠系膜上动脉的分支,沿十二指肠横部与胰头之间的沟上升,二者吻合成动脉弓,分支至十二指肠(第二部和第三部)和胰头。十二指肠第一部由临近血管发出的十二指肠上动脉、十二指肠后动脉和十二指肠返动脉的分支供应。十二指肠第四部由空肠动脉第一支供应。十二指肠的静脉与动脉伴行,注入肠系膜上静脉。

空肠和回肠的血液供应来自肠系膜上动脉。该动脉在腹腔动脉的稍下方由腹主动脉发出,经胰下缘和十二指肠横部之间,进入小肠系膜根,再斜向右下,行至右髂窝。肠系膜上动脉的右侧发出胰十二指肠下动脉、中结肠动脉、右结肠动脉和回结肠动脉;左侧发出10~20条肠动脉至空肠(空肠动脉)和回肠(回肠动脉)。肠动脉在小肠系膜内的分支彼此吻合成动脉弓,由动脉弓再发出直动脉至肠壁。小肠上部只有一个初级弓,其直动脉较长,周围脂肪较少。越是向远端动脉弓越是复杂,可形成二级、三级甚至四级动脉弓,直动脉较短,周围脂肪较多。根据以上这些特征,有助于我们区别小肠袢的大致部位。小肠的静脉与动脉伴行,汇合成为肠系膜上静脉,再注入门静脉。

十二指肠的神经,来自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的腹腔丛和肠系膜上丛。空肠和回肠接受自主神经支配。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分支构成腹腔丛。腹腔丛发出神经纤维,在肠系膜上动脉周围成为肠系膜上丛,其神经纤维伴肠系膜上动脉的分支至肠壁。交感神经兴奋使小肠蠕动减弱;迷走神经兴奋则使小肠蠕动增强,肠腺分泌增加。

小肠的黏膜结构

小肠是完成食物消化和进行充分吸收的重要消化器官,它的黏膜形成许多环形皱襞和大量小肠绒毛,使黏膜的表面积扩大了许多倍,从而有利于小肠消化吸收功能的完成。环形皱襞是黏膜全层的嵴状突起,中间夹着黏膜下层,自幽门下2~5厘米处开始出现,在十二指肠下半段和空肠上半段最大最密,到了回肠下段几乎完全消失。它一般环绕肠壁腔面的1/2~1/3,很少环绕全周,其结构非常稳定,当肠壁高度扩展时也不会消失。小肠绒毛遍布黏膜表面,每平方毫米有10~40个,在十二指肠和空肠最为密集。绒毛是黏膜表面伸出的小突起,平均高度为1毫米(0.5~1.5毫米)。一般来讲,十二指肠的绒毛较宽呈叶状,空肠的绒毛呈叶状、舌状和指状,回肠的绒毛较短钝。绒毛是小肠进行消化吸收功能的重要结构,因此也有人称之为吸收单位。

小肠黏膜由肠上皮、固有膜和黏膜肌层组成。肠上皮是单层柱状上皮,被覆在黏膜及其绒毛的表面。固有膜由结缔组织构成,分布在上皮与黏膜肌层之间,并延伸到绒毛内构成绒毛中轴。固有膜内有大量肠腺,开口于绒毛根部之间,还有许多孤立淋巴小结和一些集合淋巴小结。黏膜肌层很薄,由平滑肌组成,分为内环行层和外纵行层。

小肠的吸收细胞

吸收细胞又名柱状细胞、柱状吸收细胞,约占上皮细胞总数的90%。细胞呈柱状,高约25微米,宽约8微米,细胞核椭圆形,位于细胞下半部。细胞游离面即顶面有刷状缘。细胞侧面的质膜在靠近肠腔侧面与毗邻的细胞形成连接复合体,包括多种形式的细胞连接,如闭锁小带(紧密小带)、黏着小带(中间连接)、黏着斑(桥粒)、缝管连接和镶嵌连接。闭锁小带最靠近细胞顶面,简单来讲,它是由相邻细胞的质膜融合而成,不仅起到维系上皮完整性的作用,而且将上皮的细胞间隙闭锁,构成一道阻止肠腔内外物质通透的屏障。这种结构对于防止组织液通过细胞间隙溢至肠腔、防止肠腔内抗原物质自由通过细胞间隙侵入体内,尤其是保证肠腔内容物必须通过吸收细胞刷状缘进行选择性吸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细胞游离面的刷状缘,是由大量大小一致、平行排列的微绒毛构成。微绒毛是细胞顶面向上伸出的微细的指状突起。刷状缘不仅是增加吸收表面积的装置,而且是将二糖消化成单糖和将肽消化成氨基酸的部位。而且,刷状缘中还有主动运输葡萄糖等单糖和氨基酸所必需的载体蛋白,因而能够将这些营养物质选择性地吸收到吸收细胞内。

盲肠和阑尾的形态结构

盲肠为大肠的起始部,位于右髂窝内,下端为盲囊,长约5~7厘米。三条结肠带在盲肠发出阑尾处开始,沿盲肠的前、后和外侧面走行。回肠末端进入盲肠处,有黏膜和环形肌形成的回盲瓣(结肠瓣),具有括约肌的作用。

盲肠通常位于右髂窝,在髂肌表面,但有时也可遇见高位盲肠,在髂窝上方、右肾前面或肝下面;或低位盲肠,在髂窝最下部或越过界线下降入小骨盆;还有罕见的盲肠左位,即盲肠位于左髂窝。大多数人的盲肠完全被腹膜所覆盖,活动性较大。但少数人的盲肠后壁无腹膜,而直接与腹膜后组织相连,失去其活动性。有时盲肠和升结肠都具有系膜,则活动性更大。盲肠的组织结构与结肠相同。

阑尾附着于盲肠下端的后内侧面,在回盲口下方2.5~3.5厘米处,其形状就像蚯蚓,因此又称为蚓突,管腔一段经有回盲瓣的口连通盲肠,游离端为盲端。阑尾的长度变化很大,大多长约2~20厘米,平均5~7厘米,也有20厘米以上或短至数厘米者。阑尾表面都盖有腹膜,并且多数具有发达的阑尾系膜,系膜由两层腹膜组成,其中有血管、淋巴管、神经和脂肪。阑尾的位置与盲肠的部位有关,虽然盲肠和阑尾通常都在右髂窝,但在盲肠高位或低位时,阑尾的位置也随之而异,即阑尾可高至肝下或低至小骨盆腔。有时盲肠和阑尾可位于腹正中线的小肠袢之中,或在左髂窝。虽然阑尾的位置变化较大,但三条结肠带均集中于阑尾根部。

结肠的形态结构

升结肠位于腹腔右侧,在盲肠与结肠肝曲之间,通常其前面和两侧盖有腹膜,后面无腹膜仅借疏松结缔组织与腹后壁相连,因此后面如受伤穿破时,可引起腹膜后感染。升结肠的前面有小肠袢和大网膜,后面邻接髂嵴、髂肌、腹横肌起始部、右肾下极、髂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等。结肠右曲(肝曲)为升结肠上部向下向前并向左续接横结肠而成,位于肝右叶下面与右肾下极前面之间,其内侧邻接胆囊底和十二指肠降部,前面对第九和第十肋软骨。升结肠外侧有右结肠旁沟,连通膈下间隙和盆腔。横结肠最长,由右季肋部结肠右曲开始,向左至左季肋部结肠左曲(脾曲)。横结肠完全盖有腹膜,并借横结肠系膜附着于腹后壁。系膜的中间长而左右两侧较短,使横结肠的中部呈弓形下垂,其最低点可低至脐或脐以下。横结肠及其系膜将腹膜分为结肠上区和下区。横结肠的前面有胃结肠韧带和大网膜附着,后面邻接十二指肠降部、胰头、十二指肠空肠曲和小肠袢,上有肝、胆囊、胃大弯、胰尾和脾。结肠左曲的位置比肝曲高而深,角度较锐,上有脾,后内侧有左肾。

降结肠起自结肠脾曲,沿腹腔左侧向下,至髂嵴移行为乙状结肠。降结肠前面通常盖有小肠袢和大网膜,后面与腹后壁及左肾外侧缘邻接。升、降结肠大多数都是前面和侧面盖有腹膜,故无系膜;但少数可有一短的系膜。

乙状结肠为降结肠的延续,自左侧髂嵴至第三骶椎水平,续接直肠。乙状结肠也具有系膜。乙状结肠肠管的形状、位置和长度个体差异较大。当乙状结肠过长,特别是系膜根部较窄时,容易发生肠扭转。

结肠壁的构成

结肠壁由黏膜、黏膜下层、肌织膜和外膜四层组织构成。

1.黏膜 黏膜是结肠壁的最内层,由肠上皮、固有膜和黏膜肌层所构成。由于结肠已经没有小肠那样旺盛的消化吸收功能,主要是吸收水和盐,因此结肠黏膜没有环形皱襞和绒毛这些扩大吸收面积的结构。肠上皮附着在与固有膜之间的完整的基膜上,与小肠上皮同属肠型单层柱状上皮,主要由柱状吸收细胞和杯状细胞组成,也有很少的内分泌细胞。在光镜下柱状细胞游离面的刷状缘较薄,在电镜下组成刷状缘的微绒毛较少较短粗。柱状细胞除有吸收水、盐的作用外,也像小肠上皮吸收细胞那样能分泌出分泌型IgA。杯状细胞多于小肠上皮,这显然是与结肠腔内容物性状的变化相适应,它分泌黏液,有润滑粪便以利排出的作用,并对上皮起到保护作用。固有膜主要由结缔组织和肠腺构成。固有膜的结缔组织与小肠一样也是网状结缔组织,其中有许多浆细胞、淋巴细胞以及嗜酸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还有许多孤立淋巴小结。大量肠腺垂直于表面并行排列,腺间的结缔组织较少。结肠肠腺与小肠肠腺一样也是由单层柱状上皮形成的单直管状腺。腺上皮的基底面附着在肠腺与固有膜结缔组织之间完整的基膜上,其游离面则围成管状的腺腔。未分化细胞也称干细胞,位于肠腺底部,是一种较小的柱状细胞,具有分裂增生和分化的能力,它既可通过有丝分裂来维持其自身终生存在,又能通过分裂分化新的柱状细胞、杯状细胞和内分泌细胞而对维持黏膜的完整有重要作用。黏膜肌层由数层平滑肌构成,分布于黏膜与黏膜下层的交界处,其收缩可使黏膜产生运动,促进腺体分泌物的排出和血液运行,有利于物质的吸收。

2.黏膜下层 黏膜下层为疏松结缔组织,含有较多的脂肪细胞团。

3.肌织膜 肌织膜是在黏膜下层与外膜之间较厚的平滑肌层,一般可分为内环、外纵两层。

4.外膜 外膜在横结肠、乙状结肠由结缔组织和表层的一层间皮组成,称为浆膜,间皮表面润滑,有利于临近器官的活动;在升结肠与降结肠的前壁为浆膜,后壁由结缔组织组成,称纤维膜,具有保护作用并与邻近器官相连。外膜结缔组织中常有脂肪细胞集聚构成的肠脂垂。

直肠和肛管的形态结构

直肠为大肠的末段,起自第三骶椎的上缘,沿小骨盆后壁下行,穿过盆膈,再行向后下方,以肛门终于会阴。所以直肠的走向并非上下垂直,而是在矢状面上有两个弯曲,上一个称为骶曲,凸侧向后,与骶骨前面弧度一致;下一个称为会阴曲,凸侧向前。此外,在额状面上,直肠还有侧曲,即直肠上、下部凸向右侧,而中部凸向左侧。

直肠黏膜较厚,有三个半月形的皱襞,内有环行肌束,称为直肠皱襞,有支持粪块和防止直肠壶腹过度膨大的作用。

肛管为直肠在盆膈以下的部分,其出口为肛门。长约3厘米,平时关闭,排便时其直径可达3厘米。肛管的两侧为坐骨直肠窝,后为肛尾韧带,前为会阴中心腱、尿生殖膈、尿道膜部和尿道球(女性为阴道下部)。

肛管内面为皮肤至黏膜的移行部,由下而上有肛门皮肤线、肛门白线和齿状线。肛门皮肤线为肛管的最下缘。肛门白线距肛门缘约1~1.5厘米,相当于肛门内括约肌和外括约肌皮下部交界处,活体呈浅蓝色。在肛管上部,黏膜凸起5~10条纵皱襞,称肛柱,此柱向肛门侧逐渐扩大,其内部含有纵肌纤维及静脉丛。各柱的下端彼此借半月形横行的小皱襞及肛瓣相连接,形成齿状线或梳状线。肛柱和肛瓣之间,围成向上开放的浅凹,称肛窦(或肛隐窝),窦底有肛腺的开口。此窦可积存异物或粪粒,容易导致感染,成为直肠肛管周围炎或肛瘘。

肛门括约肌环绕肛管周围,可分为内、外二部:①肛门内括约肌为直肠环行肌下延并增厚而成,围绕肛管上2/3,属不随意肌,由骨盆神经丛支配。交感神经使肛门内括约肌收缩,而副交感神经则使它松弛。②肛门外括约肌在内括约肌下外方,为随意肌,其主要作用为控制排粪和排气。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