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重构:智能社会来临前夜的思索(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4-22 12:34:01

点击下载

作者:韦青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万物重构:智能社会来临前夜的思索

万物重构:智能社会来临前夜的思索试读:

前言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层出不穷的新知识、新认知,让人们开始担心因知识的匮乏而落后于社会和他人,为此许多人开始变得焦虑不安。要摆脱这种焦虑,单靠大量的阅读,简单的学习,显然是不够的,也是无法解决根本问题的。

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背景下,在时代更迭的大潮中,想要突出重围,就应该用批判性的思维看待问题,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如果说科学技术是智能社会的第一生产力,那么,科学的方法就是推动社会进步最重要的动力。从古至今,从中国传统文化到西方思想,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论证问题,最后得出结论,这种有理有据的科学方法,才是我们了解世界本质的唯一途径,也是帮我们认清问题所在,摆脱困扰的最佳方法。

在四川成都武侯祠有一副名对:“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用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我很喜欢这句话。因为,对于每个人来说,最重要就是具有审时度势的清醒头脑。在智能技术被过度解读的当下,只有清醒地认识智能技术,才能做到“知其雄,守其雌”,才能更好地把握时代的方向,掌握自己的命运。

古人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又云:周虽旧邦,其命惟新。其实自古至今,人类社会就没有停止过革新的步伐,智能社会的来临,也只是社会进步的一个台阶,最多是一个跨度比较大的台阶。要想有效地应对即将来临的变化,我们首先要解放思想,放下惧怕变化的包袱,然后不盲从,不迷信,在科学方法论的引导下,努力学习并掌握智能社会必备的基础知识。同时应具备“知行合一”的精神,不要纸上谈兵,而要做到身体力行。

本书中会介绍“云-物-大-智”(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发展次第论,并说明每一个步骤都已经或多或少进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在附录中,我还为读者设计了一套自己动手实操的DIY教程,并放在GitHub开源网站中,让大家有机会自己动手,亲身体验“云-物-大-智”每一步环节,为迎接智能社会提前做好实际应用的准备。

在智能社会来临的前夜,我所思、所想的就是这些,和读者分享这些观点,是希望更多人能意识到智能社会已在眼前,当我们准备迈入新时代的时候,为你展开的是一幅美好画卷,还是一片惨淡未来,答案不必外寻,它就在我们每个人自己手中。

接下来介绍一下本书的使用方法。本书共分为五章,其中第一章“巨变的时代”开宗明义,介绍时代的特点和科技革命的历程,希望帮助读者理解科技发展的基本规律。

第二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则从哲学高度进一步分析为什么创新本就是社会发展的常态以及数字化的本质,从而解释清楚数字化转型(Digital Transformation)的威力与挑战和思想僵化在中国近代史产生的严重后果。

第三章“正在到来的智能社会”开始以实际案例解释实现社会智能化的“云-物-大-智”次第步骤,以及为什么只有充分依照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够一步一步地真正实现为人类带来福祉的智能社会。由于人工智能的复杂性,我在这一章里试图采取浅显易懂的比喻和要点总结方式,帮助读者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快地理解人工智能的发展次第和要点。

第四章“做一个合格的地球人”则以通识/博雅教育作为出发点,强调无论是在什么时代,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发展都源于思想的开放和正确的方法,接着尝试与读者共同探讨人与机器相生相克的关系,以及人类作为一种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生物在人-机关系中所应起到的不可或缺的“人”的作用。

第五章“科学家的情怀”是个有趣的章节,这其实是基于我的演讲和培训反馈专门为读者准备的。这一章试图打破大众对科学从业人员的误解,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为什么科学与哲学和艺术其实是一体两面的共同体,进一步鼓励读者能够将自己培养成为“文武双全”、知识体系发展全面的科技达人。

本书的特点还体现在最后两个附录中,前面提到,我的学习方法极其重视“知行合一”的手段。我坚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技巧和艺术。尤其在这个科技高速增长的年代,新兴技术层出不穷,如果读者们仅停留在表面的书本知识,很难真正理解新技术的特点及实效,因此很难在没有参考项目结果的情况下做出正确判断。因此我在附录一中设计了一个涵盖计算机工程、电子工程和机械工程的智能设备实际制作方案,希望大家能够借助这个项目的实施更好的地理解“云-物-大-智”的次第方法和效果。启动三个工程的源代码和项目说明都可在本书的GitHub项目网站(网址:ecowisdom.weiqing.io)中找到。

最后,让我以我非常尊重的微软全球负责科研与人工智能技术开发的执行总裁沈向洋博士为一本书写的致辞作为附录二的注解。这本书是介绍演讲技巧的国际畅销书《说服》(Presenting To Win)的中文版,由科学出版社于2005年在国内出版,《说服》介绍的是全球顶尖企业的商务沟通之道,极其经典,作者杰瑞·威斯曼(Jerry Weissman)是一名难得的既有演讲理论知识,又有大量演讲实际经验的商业演讲大师,是当时世界排名第一的商务演讲教练。在此书的扉页上,时任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的沈向洋博士就写下了“70年代,要么发表,要么毁灭;80年代,要么演示,要么消亡;90年代,要么拉关系,要么失败;新的世纪,要么演讲,要么投降”的箴言。这是每一个立志在当下的科技社会有所成就的读者都应熟练掌握的一门基本功。既然是基本功,没有扎实的功底是不行的。本书中文版已绝版,读者若有兴趣可以找一找二手书商或英文版。为了达到给读者的借鉴意义,我把我的技术培训教材附于书后,并加上每一页讲解的内容纪要和演讲技巧供读者参考。我希望读者一方面能够参考本书成稿所借助的原始培训资料,同时如果时间有限,也可通过阅读附录二得到本书知识体系的快捷印象。

世界正在改变,科技正在发展,历史无数次告诫我们,与时俱进是我们唯一的选择,这本书想要告诉你的就是这些!能有这次机会向读者表达以上种种,是我的荣幸,同时也是我们大家的机会。我希望每一个和这本书“相遇”的读者,都能行动起来,主动把握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与机遇!

自序

“我们很疑惑,世界怎么了?”“一切都在改变”

……“第四次工业革命”

……

这是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y Forum)拍摄的一部有关“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视频开场白(链接:ecowisdom.weiqing.io)。在这部接近十二分钟的影片中,导演向我们展示了目前人类发展面临的最大机遇与挑战,而这一切,正在席卷全球,并不断加速,影响到我们每一个人。

我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在2017年10月18日上午,初秋的北京,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在召开,与往年不同的是,借助先进的技术,这次报告的内容,几乎以与大会现场同步的速度,迅速传播到了全国每一个角落。

在机场的候机大厅里,我像当天许许多多的中国人一样,通过手机屏幕密切关注十九大会议的报告内容,当看到报告中关于“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相关描述时,作为一名多年从事产品与技术的IT业老兵,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一个大时代的来临。

也是在同一天,我像往常一样,出差在外,为一批企业主管进行科技潮流与数字化转型培训,培训的主题就是本书的副标题——“智能社会来临前夜的思索”。与每次培训后的效果相同,听众大都从培训之前的“困惑与疑问”转为培训之后的“紧张与期盼”,也开始有人建议我把这份培训教材重新整理后汇集成册,供更多人借鉴与参考。这就是这个科技培训成为本书的缘起。

由于我的工作性质,使得我有大量的机会与政府官员、企业主管交流科技发展的趋势以及国家、城市、企业乃至于个人在这次数字化转型的大潮中所应采取的态度与行动纲要。在这一过程中,我发现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大多数非IT专业人士对于目前科技的迅猛发展感到无所适从,加之社会上很多媒体的炒作,又把本来很正常的科技阶段性进步,描述成一种新型的科技“神话”与“迷信”;把原本每一个机构与个人都应该认真对待和经历的学习与转型,变成对未来无谓的恐惧或莫须有的狂欢。这在平时可能并不是大问题,但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来临之际,科技的加速发展,的确会为人类带来新的机遇与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这种形势下,要求人类的每个成员都需要打起精神,深刻研究,努力学习,加快转型的步伐,实在不应该也没有时间花费在无谓的精力消耗上。就像我时常在培训中与听众交流的问题:“什么叫转型?那就是不转已经不行了。”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在社会上,有相当多的言论只关注类似于人工智能是否“战胜”人类的热点话题,而甚少言论鼓励人们少些炒作,把精力专注于转变思想,放下包袱,积极拥抱和学习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现代化科学技术;又或者即使有这种话题,又大都着重于立刻讲解具体的诸如编程、算法等技术方法和手段,而欠缺能够讲清楚科技发展的来龙去脉、方便大家之后学习的资料。以我在培训中的体会和个人治学的经验,如果能够了解所学事物的发展历史,往往能够极大地提高后续学习中的领悟能力和学习效率,这可能也是中国先贤们讲的“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在科技行业的注解吧。

总之,当我看到越来越多的人,浑然不知诸如云计算、物联网、5G通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到底是怎样来的,到底会向何处去,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它们到底是人类全新的突破,还是无数先行者努力后的厚积薄发,科技的进步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究竟会产生怎样的互动?尤其当我看到越来越多的人,本来可以从容地提前学习和转型,从而有机会充分享受科技发展给人类带来的便利,却因为保守的认知,不思进取的态度,而可能成为即将到来的智能社会的“弃儿”,身为一个科学技术理念的传播者和身体力行者,总感觉有一种责任,应该花精力争取把情况解释得更加清楚和透彻些。

这种使命感,其实是我所任职的微软公司的基因。我相信很多全球知名的科技企业,也大都具备这种科技人员特有的情怀。微软公司的创始人比尔·盖茨先生关于“让每一个家庭和每一张办公桌上都有一台计算机”的企业愿景极大地推动了全球计算机的普及。微软现任CEO萨提亚·纳德拉提出的要让微软“予力全球每一人、每一个组织成就不凡”也是这种情怀的真实写照。我认识很多微软的员工,当他们功成名就之后,不是停步于躺在已有的名声和财富上,而是把自己的学识和能力投入到帮助更多的企业与个人利用科技的便利与高效,应对越来越严酷的竞争环境,或借助科技的力量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这就是“予力全球每一人、每一个组织成就不凡”愿景的实际体现。

我在微软从事产品与技术推广的十余年工作中,亲身经历了从桌面计算机时代,到移动电话,再到万物互联时代的发展历程,亲眼目睹了由于强大的计算能力、海量的数据以及数据算法的突破而造就的新一轮人工智能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终将带我们步入智能社会。但是,我们又要清醒地认识到,智能并不是无所不能的“神话”,它只是一种技术,一种工具,或者更精确地讲,它可能是人类迄今为止发明的最为高效的“赋能”工具。

过去,我们通过利用工具,延伸了四肢的能力。未来,我们将通过人工智能延伸大脑。而这种延伸,只是一种辅助,一种增强,它并不具有主观能动性,也不具备“元”意识能力,它的一切都是人所赋予的。但是,它又是一种具备“降维打击”能力的“赋能”工具,会使拥有这种工具的人类对其他尚未拥有这种工具的人类产生“降维打击”的优势,这也是全球目前一个非常热门的词汇“数字鸿沟”(Digital Divide)的来历。但是,人们又要明白,这场以人工智能的突破为代表的科技大潮,其实刚刚拉开帷幕,尽管在媒体上已经有很多关于人工智能的话题,但人类无论是对自身智能机制的认知,还是对于人工智能的理解,还处于十分粗浅和初级的阶段。正是由于以上这些特点,那么,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人类一员,在此关键时刻,与其花费精力去探讨那些人工智能是否能够代替人类,或哪家的人工智能已成为世界“第一”这种缥缈话题,倒不如立即行动,全力以赴迅速掌握这种工具的原理和最新动态,力争成为利用这种工具为人类社会发展谋求福祉的科技达人。要知道,工具始终是工具,它只会因谁掌握了这种工具而有不同作用,它会由掌握工具的不同人的不同世界观,产生对人类世界的不同结果。

对于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技术,我们应该秉持理性和认真的科学态度。作为技术的追求者与信仰者,我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突破与发展,人类社会将发生前所未有的改变,而这种改变是好,还是坏?决定权不在于机器,而在于人类本身。

机器的智能化,仅仅是在能力上无限接近人,即使在某些方面,机器的能力要强于人类,也只能是通常所说的“硅基”大脑与“碳基”大脑的物理性差异,关于这点本书中会有专门介绍。当我们真正了解了智能设备产生智能行为的算法基础和计算机程序实现方法,就会更深入理解机器与人类运作方式的差异,就会明白为什么当机器在某些能力方面胜过人类,并不能说智能机器超越了人类。因为,机器无论多智能,都不会有感情,不懂得思考,不具备创造力,而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技术的发展,恰恰源自我们不断思考学习、不断创新的能力。

在智能社会来临之前,谨慎是必需的,惧怕与畏惧是无用且多余的。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惧怕改变,拒绝使用新工具的人,最终被淘汰了。与此同时,掌握蒸汽机技术,适应新机器的人,却因生产力的飞跃式进步而受益匪浅。如今,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大门打开之际,在新时代的十字路口,我们应该何去何从,是选择主动拥抱,还是等待被动离场?答案不言而喻。

写这本书的初衷,一方面是想通过对科技演绎次序的说明来拨开人工智能神秘的面纱,让大家在纷繁嘈杂的吵闹声中,安心下来去认清技术的本质,看清智能的趋势。另一方面,是希望更多的人可以掌握并依据“科学方法”(scientific method),在智能社会来临之前,在心理上、在思想上、在能力上都有所准备。

最后,我想说,生在这个变革的时代,我们是幸运的。我们不仅仅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作为见证这个时代的“幸运儿”,我得以在此用文字,以我的视角讲述我所看到的和我所思考的,可能这一切会有失偏颇,但是,它们都是真实的,它们都是我们正在经历,或即将面对的……我希望我在“智能社会来临前夜的思索”,能够给所有读者带来更多思考与行动的力量!第一章巨变的时代1.一切都在发生改变1.1技术在换代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说过:“There is nothing permanent except change”。正如先哲所言,唯有变化是永恒的。

改变一直在发生,而技术的发展与换代无疑是最具价值,也是最具影响力的改变之一。

18世纪60年代,人类社会第一次工业革命拉开序幕,蒸汽技术把人类社会从手工业时代带入科技时代。传说中蒸汽技术的发明者瓦特,实际上只是蒸汽技术的改良者。在瓦特的改良下,人类社会有了更为便利的动力,蒸汽纺织机、蒸汽火车、蒸汽轮船的出现“解放”了人类的双手和双脚,机器也开始普及与发展。

19世纪70年代,新技术与新发明不断涌现,而随着电力技术的不断改进,第二次工业革命就此展开。在这次技术变革中,我们迎来了“电气时代”,更明确的工厂分工,大批量的生产流水线,明显提升了生产力,汽车、飞机的应用也让人有机会去到更高、更远的地方。

20世纪40年代,全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再次爆发,航空航天、原子能、化学、电子计算机等领域都出现了巨大的技术突破。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超乎想象的技术飞跃,推动人类社会向前跨出了一大步,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也被彻底颠覆。

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发展所引发的改变,每个现代人都切身体会着。

计算机在发明之初,纯粹是为军事科技服务的。1943年,为破译德军密码,英国数学家阿兰·图灵设计了第一台名为“巨人”的电动机械式计算机。“巨人”虽然只是一台用于解码的假想计算机,但却开创了计算机技术的先河。

1946年,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电子计算机“ENIAC”在美国诞生,这个占地150平方米,重达30吨的“大块头”,每秒可执行5000次加法或400次乘法运算。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ENIAC”已经相当“聪明”了。

之后,在冯·诺依曼教授的理论指导下,计算机技术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从第一代计算机到第四代计算机,再到如今,可以随时随地为我们所用的笔记本电脑和智能手机。可以说,计算机技术是人类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它的出现延伸了人类的大脑,它的运算速度与逻辑计算能力,帮助人们实现了无数技术领域的突破。从此,人类的“碳基”大脑,开始有了“硅基”大脑这个新伙伴。

现在,我们每天都会使用计算机,可是,你真的知道我们是如何与这个“聪明”的家伙互动沟通的吗?

键盘?鼠标?触摸?语音?……

无论表象如何,由于结构的限制,电子计算机能够理解的其实只是以“0”和“1”为代表的数字开关信号,在经过一定层次的抽象简化后,变成人类赖以与计算机沟通交流的计算机“语言”。作为普通使用者,我们能够通过键盘、鼠标以人类的“语言”与计算机沟通,完全是计算机程序员的功劳。程序员通过计算机语言和算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开发出便于普通人使用的系统、软件,之后我们才能得心应手地与计算机“对话沟通”。

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程序员”名叫阿达·洛甫雷斯(Ada Lovelace),看到她的画像你可能会感到吃惊,没错,阿达不仅是位女性,而且她还是著名诗人拜伦的女儿。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技术先驱,美国国防部甚至在1980年将一种计算机语言就命名为“阿达”。就像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出现过许多不同的语言用于沟通交流一样,在电子计算机短短几十年的历史中,人类也发明了很多种特征各异的计算机语言,以实现不同场景、不同目的的计算机编程任务。与人类的语言一样,计算机语言其实也很难用好坏来评价,每种语言都有每种语言的特点,程序员一般都会根据需求的不同,采用相对最有效的程序语言来完成不同的工作。以本书后面所附的为了帮助读者了解云计算和智能设备关系的实训项目为例,就采用了多种计算机语言来完成最终的任务。其中包括对计算机硬件资源调度效率比较高的C语言来实现对智能硬件设备的编程,而针对云端数据的操作,又采用了适合数据库的T-SQL语言,而为了实现微软Azure云端的微服务程序开发,我们又使用了微软专门为面向对象编程开发的C#语言,最后还使用了MarkDown语言完成静态网页的编写。大家在本书后面会看到,我们就是希望利用这种方式,让有兴趣的读者能够对貌似高深的计算机编程能有全面和切实的体会,这也算是另一种启蒙作用吧。

在了解了计算机和计算机语言的基本理念后,我们再来看看互联网技术是如何发展的。

互联网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军方实验室,最初只是很简单的计算机之间的网络通讯,用于研究机构之间共享传递情报。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一批科学家提出了万维网(World Wide Web)概念,而同时互联网传输控制协议TCP/IP协议组也日趋成熟[业界惯用的TCP/IP名称实际上是一个协议组,命名来自其中两个最重要的协议,即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和IP(Internet Protocol,因特网协议)],这为全球计算机联网通信制定了统一标准。至此,互联网得以向全世界扩展。虽然互联网、万维网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大众词汇,但读者还是有必要理解下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体会技术的演变对人类生活与工作方式的影响。由于这些内容不是本书重点,读者可以自行在网上查找有关互联网、万维网、TCP/IP、HTTP、IPV4/IPV6,以及域名主根服务器的关系问题,在此就不多做展开。

在第一个大规模商用浏览器“网景”诞生之后,互联网的商业化大门被彻底敲开。从此,不仅互联网企业登上历史舞台,成为全球政治、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重要推手,人类的工作与生活方式也因此而彻底改变。

在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中,中国学者、中国科学家可以说更像是一个旁观者。但是,在互联网的发展之初,更多中国人开始投身其中,1998年,马化腾在深圳注册“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1999年,李彦宏在北京创办了百度公司。同年,马云在杭州创办了阿里巴巴。

如今,互联网的发展规模与发展速度,已经超出当时大多数人的预料,新的技术日渐成熟,新的产品层出不穷,新的公司不断崛起……在互联网高歌猛进的当下,一切都在发生改变。在变化中,人工智能逐渐从“幕后”走向“台前”,就像隐世的高手一样,带来憧憬与希望,但又散发着神秘与危险的气息。

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驱动力,人工智能技术将带我们去哪里?

这个问题开始让人们产生困惑,接下来本书就希望针对这些问题提供一些参考意见。1.2 消失的行业和新兴的“贵族”

改变就是一个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的过程。这既是一场革新,也是一场革命。

技术的发展与改变,在带来更实用、更先进工具的同时,必然会淘汰那些旧有的工具和过时的关系。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蒸汽技术的使用,几乎改变了整个社会形态,而这种改变最初就体现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上。

当蒸汽机投入使用后,机器生产开始取代传统手工业,生产力出现了突飞猛进的进步。此时,为了更好地进行生产管理,提高效率,大型工厂被建立,掌握新技术的工人开始集中生产,就这样,一种新型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诞生了。

工业革命的影响最先作用于纺织业,在英国纺织工厂里,懂得如何使用机器的工人,大大加快了织布的速度,生产效率的显著提升,也让整个纺织业快速进入腾飞期。1840年左右,英国大机器生产已基本取代了传统手工业,与此同时,使用机器者和拥有机器者之间的生产关系就此形成。

高效的生产力和全新的生产关系,带来的是焕然一新的社会形态。而在新事物推动人类向前时,必然会将旧有的事物留在身后。就拿纺织业来说,那些不愿意改变、不适应改变的手工劳作者,依然固守着陈旧的工具和生产方式,而他们所创造的价值远不及充分利用机器的工厂,这就好像汽车与步行者比快慢,结果可想而知,输掉的人最终只能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

技术的进步是强大而又残酷的,我们无力抵抗,更没有必要抵抗,而应善加利用。在机器面前,手工业者不堪一击,在技术面前,注定有行业会消失。总而言之,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某些行业的消失,是社会进步的需要。从哲学上讲,旧的事物必定将被新的事物所取代,所有跟不上技术发展的必将被淘汰。

在时代发展的历程中,技术的更新换代,给商业领域带来的影响也越来越显著。我们都知道,商业竞争的关键,无非是在时间、成本、质量和用户体验之间取得一个有机的平衡。技术恰好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更神奇的是,技术发展带来的突破,又赋予了产品更好的使用体验。所以,因为技术的更新换代,这一刻还具有价值的产品,下一刻,也许就会被同等甚至更低成本下更新颖、更便利、体验更优秀的产品所代替。

当你想听音乐的时候,你会怎么做?拿出手机,插上耳机,你马上就能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

可你知道吗?从黑胶唱盘到录音带,从CD播放器到MP3播放器,虽然音乐始终伴随着人类,但音乐的呈现形式一直随着技术的发展而改变。如今,数字音乐的出现,几乎已经让CD唱片退出了历史舞台。

与CD唱片一起消失的,还有胶片相机与胶卷。1991年,消费数码相机出现在大众的视野,在与传统胶片相机竞争纠缠了一二十年之后,目前已将对手牢牢地锁定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但更令人警醒的是,随着智能手机摄影技术的进步,数码相机又有可能步胶片相机的后尘,很快被更加方便的手机摄影所取代。

技术的发展,让我们周围的一切都在发生剧烈的变化,我们看到旧的事物消失,我们见证新兴事物的崛起,我们还目睹了曾经的新生事物又迅速地沦落为明日黄花。这就是这个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的特征。

微软和英特尔,是计算机时代的王者,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先生的“让每个人的桌面都有一台计算机”的愿景,彻底改变了人类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但是,如果二十年前有人告诉你,有一天手机将成为你形影不离的“伙伴”,你大概会不置可否。时至今日,如果让你一整天不碰手机,你很有可能会不知所措。没错,智能手机行业的迅速崛起,就像若干年前计算机的崛起一样,正在又一次地改变我们的生活。

随着通信技术与移动网络的发展,我们的衣、食、住、行,统统可以依靠智能手机来完成,出门打车,外卖叫餐,日常购物,生活缴费……智能手机已经成为每个人最为依赖的“伙伴”,与此同时,苹果、三星、华为等手机制造厂商,也成为商业领域的“贵族”。但是,随着以“万物互联”作为愿景的物联网技术的崛起,这些曾经的技术“革命者”,还能再辉煌几年呢?

常言道:“太阳底下,无新鲜事”。当我们见证了从电传机、传真机、寻呼机、手机、计算机、智能手机的迭代变化,当我们了解了过去几百年人类所经历的数次工业革命的历程,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我们现在所熟悉的工作与生活场景也会很快因科技的发展而再次改变,一个巨变的时代已经来临。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社会随时在进步,改变随时在发生,要想顺应时代的潮流,避免成为新时代的弃儿,每个人都需要开始去了解改变将从哪里开始,又正在向何处演变。我想强调的是,在这个以“科技”为特色的时代,这里说的每个人,不只是学习研究技术的专业人士,真正是“每个人”,因为这个时代的科技发展,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大众化”,英文也称作“democratization of technology”。在英文中democritization这个单词有民主化的意思,但在这里其本意更接近于平民化和大众化,《世界是平的:“凌志汽车”和“橄榄树”的视角》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认为在目前这个全球一体化时代,有三大“大众化”特征,即技术、金融与信息的“大众化”,其中尤以技术的大众化影响最为深远,是另外两个领域大众化的基础。技术的大众化,会极大地推动普及原来仅由专业人士独享的专业知识与工具,也因此改变普通民众积极获取与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信心与能力。试想一下,在家中就可以通过搭建IT环境建成“大户室”炒股,个人在家中建立Maker Lab(创客实验室)开发智能产品,这些从前不可想象的情景,今天已成为现实。如果作为读者的你尚未察觉这一点,最好不要相信这是不可能的,只可能说明你已经落伍了。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办呢?2.我们正在经历新一轮革命2.1 这个世界怎么了?“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英国作家狄更斯这样描述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的世界。如今,我们的世界又处在类似的矛盾之中。一方面,科学技术不断突破,物质生活日益充足,人类文明似乎到了一个新的高点。另一方面,数字鸿沟、收入差距、人-机关系等新时代的新话题,又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不确定性。

对此,越来越多的人感到焦虑,这个世界怎么了?

是啊,这个世界究竟怎么了?

因此,人们开始认识到终身学习的必要性,新媒体、新内容、新知识,开始层出不穷,可是无休止的随机阅读并不真正能让人们感到充实与安定。

新概念、新名词、新经济,此起彼伏,但几乎没人有时间去深究它们从何而来。

在技术的帮助下,碎片化的信息像潮水一样涌向每个人,在这些信息中,哪些内容有价值,哪些内容不具有价值,普通读者要怎么判断?事实上,很多时候,不真实或无价值的信息对我们的错误引导,已经在无形中给我们造成伤害。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每天耗费大量时间阅读公众号,上知识分享网站,听有声学习节目,还是时常感到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我们看到的、听到的内容越来越多,但我们对这个世界的变化始终似懂非懂。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事实的本质与信息传播的不匹配。由于科技的飞速发展,对人类知识结构的更新提出很高的要求。以现在最流行的人工智能与区块链技术为例,本来是很正常的技术演进,但由于个别的使用场景超出了普通大众所能理解的范畴,再加上个别“专家”和媒体的炒作,反而在这个科技昌明的时代出现了大量的新“迷信”。在人工智能领域,最著名的话题可能就是AlphaGo、AlphaGo Zero与人类的围棋大战了。当然,AlphaGo背后所代表的技术的确非常先进,这也是计算机的“硅基”大脑与人类“碳基”大脑协同共进的里程碑事件。但在AlphaGo相继打败李世石、柯洁之后,“人类太多余”这种耸人听闻的标题就开始出现。当AlphaGo Zero横空出世之后,“AlphaGo Zero用3天走过人类千年”的话题也被媒体一再炒作。AlphaGo和AlphaGo Zero的成就仿佛成为科幻电影《终结者》所描述的“天网-Skynet”的现实背书。但事实呢?

抛开具体的算法实现机制不谈(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从网络上寻找相关论文仔细研究),让我们先来看看AlphaGo为什么能够“战胜”人类的围棋冠军,首先,围棋作为棋类的一种,其规则是明确有限规则,也就是说它的元规则以及规则边界已由人类设定完成。它的复杂性,很大程度来源于19×19的棋盘构造带来的海量运算需求,而不是规则本身。其次,说到计算,AlphaGo的围棋计算能力来自于硅基芯片的二进制计算能力和人类赋予的算法,并且由电力驱动。而人类的围棋计算能力来自于主要由碳水化合物构成的脑神经元和人类自身的意识和智慧。基于现有的脑神经科学研究成果,人类大脑的运作也是依靠神经电的驱动。从能源利用率而言,作为碳基的人类大脑可等同于一个20瓦左右的电器,相比于计算机的耗电量和可供消耗的电力,人类大脑的计算耗电效率远高于硅基芯片。但是人类身体所能够提供给大脑的能量有限,神经电力的产生需要依靠氧气和饮食的及时补充以及充足的睡眠,而计算机的能量可不间断地由外部供电设备提供。其实单纯从计算能力而言,人类的大脑连一个几块钱的计算器都比不过,大家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开平方根的计算让人类大脑与计算器比一下(都用不到计算机的级别)。但这是没有意义的,就好像让人类的奥运会跑步冠军(无论是长跑还是短跑)与一辆汽车比赛一样。但跑不过汽车,并没有丝毫妨碍人类有能力设计生产出汽车来作为工具以提高自身的能力。同理,AlphaGo是在人类设定好的围棋规则前提下进行学习和提高,它能够战胜人类顶级选手,其本质是机器计算能力的胜利和由算法和计算机专家共同实现的围棋算法与执行程序的胜利,与人类能够制定围棋元规则的能力属于完全不在同一个层面上的能力。也就是说,其强大能力的“第一因”,还是来自于人类。明确这一点,是要说明人类在科技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和责任,就像核能的发现与利用,既可以是核电站发电造福人类,也可以是原子弹爆炸毁灭人类,其归根结底,是人类的决定在起作用。科技只是一种工具,一味地将科技神话或妖魔化,其实是主动将人类的责任和义务放弃,这反而是机器有可能对人类造成伤害的前提条件。

再来看看,通过“自我学习”,仅用3天时间就独步棋坛的AlphaGo Zero。AlphaGo Zero“自学成才”的表达是不准确的。AlphaGo Zero的学习,基于的是人类已经设定好的落子与输赢的明确规则,那种“无需人类介入即可战胜人类”的说法是有意无意地跳过了最为重要的第一步。而第一步的“元”能力,恰恰是人类独有的能力,也是人类作为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存在的重要特性。当然,在优秀的算法和强大的算力帮助下,AlphaGo Zero的确显示出了在明确规则前提下的强大高效计算能力和机器学习能力,也实现了现在所谓的“天下第一”。所以你看,AlphaGo Zero的神奇,其实只是算法和算力的功劳,归根结底最厉害的是技术和站在技术背后的人。

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在当前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对每一个地球人的挑战都是超越以往的。巨大变革的来临,是大概率事件。每一个不希望被变化潮流所淘汰的地球人,为了能够看清变化的本质,不为假象所迷惑,并找出适应自身条件的应对之策,不仅需要建立起终身学习的习惯,还要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养成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否则,在这个繁杂纷纭的世界里,因为看不清真相,我们只能在人云亦云的疑惑中,变得越来越焦虑。

本书的初衷,就是希望能够提出一点看法和建议,从而与大家一起更加从容和高效地迎接大时代的来临。2.2 第四次工业革命

生活在美国的Beverly Henderson在沃尔玛工作了16年,已经59岁的她目前失去了这份工作,因为,公司使用技术将她负责的工作进行了集中化处理。

Beverly Henderson在沃尔玛的同事们,也面临着同样的困境。目前,沃尔玛已经开始用机器取代部分岗位。Cash360是一台通过数字化方式将钱存入银行的机器,如今,全美4700家沃尔玛门店都已经配备一台Cash360,数千个工作岗位因此消失。

与此同时,德国西门子公司旗下的一家产品生产基地里,以下场景正在按部就班地进行着:

生产线上,所有工件都已在虚拟环境中被安排规划,它们有自己的“名字”和“地址”,具备各自的身份信息,它们就像“自然人”一样,明确知道自己的目的地。

在生产过程中,它们将在错综复杂的自动化传输线上有序流转,它们“知道”什么时候,在哪条生产线或者哪个工艺过程需要它们。在每一个分岔路口,工件会暂停1~2秒,识别去向信息,然后选择所去的方向。

在加工过程中,产品的所有相关数据,都储存在自己的“数字化产品记忆库”中,以便精确追踪生产中每一个步骤。加工结束后,通过光学设备或其他测量设备可对工件自动检测,现场即可马上将不合格产品剔除。

假如有机器设备需要补给或者维修保养,提前就会发出请求,系统会记录需要使用资源的数量,并对库存进行更新。

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生产设备与计算机自主处理了75%的流程工作,剩余工作则由人工完成。

改变不仅发生在工厂里,在写字楼里同样的场景也在上演着:

在美国纽约Baker & Hostetler律师事务所里,一台名为Ross的人工智能律师在2016年开始了它的“职业生涯”。Ross是一台可以“全身心”为雇主考虑的法律天才,他主要负责处理公司的破产等事务。和人类律师相比,Ross的收费也较为便宜实惠。

……

正如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克劳斯·施瓦布教授在其权威力作《第四次工业革命——转型的力量》中所论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发生。

看了前面的案例,很多读者可能会问,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真的是个好消息吗?毕竟,很多人的工作岗位会被机器所取代!

对此,我想说的是,的确,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随着科技进步导致的社会自动化与智能化程度的提高,有相当一部分人类现有的工作会被机器替代,这与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时的情况类似。但是,无论是在高度自动化的生产化环境中,还是在瞬息万变的商业活动中,人类的创造力与创新能力,以及评估判断的能力非但不会被机器所替代,反而可以因机器能力的进步而得到极大的强化。但具体到个人、公司或国家的层面,到底是被机器代替,还是得到机器的强化,很大程度取决于人类对科技的态度。那么,就像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时一样,我们是否有能力随着科技的步伐完成自身的转型,积极拥抱科技的力量,还是故步自封,拒绝与时代共同进步,这种对科技的态度,就成为我们能否适应时代变革的关键因素。

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展开,简单重复,并无太多技术含量的体力劳动岗位,首先会被机器所替代。目前,在智能制造工厂里,机器已经成为生产的“主力军”,人已经从生产的第一线退居幕后,从事编程等更具技术含量的工作。在未来,随着技术的发展突破,更多工作将被自动化,律师、医生、金融分析师等越来越多的脑力劳动者,也将被机器所取代。

自动化机器的大规模使用,无可避免地会让一部分人失去工作。但同时,更多需要掌握机器、使用机器的岗位也会出现。所以,我们与其悲观地等待被淘汰,不如试着掌握一点新知识、新技术,去适应改变,接受改变,拥抱改变。

在时代的岔路口,会出现三种人:第一种人,怨天尤人,抱怨改变的发生,拒绝接受现实,这种人终将被时代所淘汰;第二种人,乐观向上,积极接受改变,努力适应改变,这种人总能享受进步的成果;第三种人,勇敢创新,创造新的技术,实现科技的突破,这种人将引领时代的变化。

在第四次工业革命到来之时,三种选择再次摆在人类面前。虽然大部分人很难成为时代的引领者,但是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一个积极向上、不抛弃希望、不放弃进步的人。

事实上,只要你做好了准备,你就会发现,第四次工业革命带给我们的是新的效率、新的体验、新的生活与工作方式、新的教育、新的医疗、新的能源、新的希望。让我们来畅想一下,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的开发,将更好地解决能源问题;生物学与基因技术的发展,将解开更多人体的奥秘;智能技术的突破,将把人类社会带入前所未有的高度文明……

其实,无论是乐观还是悲观,我们都要承认,第四次工业革命已来!3.巨变下的思考3.1 我们的选择:拥抱还是拒绝?

看似遥不可及的未来,正在一点点变成现实。在这种改变中,未知与不确定性带来焦虑与恐慌,往往会让一些人拒绝面对现实。然而,历史的车轮注定是向前的,它不会停滞,更不会倒退。在这场变革的最初,选择权还掌握在我们手中,是顺应时代的步伐,还是无所作为,甚至顽固抵抗?事实上,无论我们怎么选,结果已经注定。就像一百多年前的“电流之战”一样,更符合时代发展的技术最终取代落后的技术,而进步技术的发明者和推动者则被后人所铭记。

19世纪末,一场围绕电流的战争在爱迪生与特斯拉这两位卓越的发明家之间展开。当时,成功发明电灯的“光明使者”爱迪生创建了自己的公司——爱迪生通用电气公司。在爱迪生的领导下,这家公司开始大力发展直流电业务。而籍籍无名的发明家特斯拉则更热衷交流电事业。

在爱迪生看来,高压交流电是危险的,而低压直流电是安全的。所以,他并不重视交流电技术,而是发明了低压电系统,并以此为傲。低压直流电便于使用,安全性也无懈可击,但是,它的缺点也极其明显。首先是耗材问题,直流电远程传输必须依靠大量粗铜导线进行,而当时持续上涨的铜价,也让直流电的成本高居不下。其次是覆盖面积,低压直流电系统在当时只能为方圆1公里左右的范围供电,这种局限性显然不利于电力的大规模应用,无法承担引领人类进入电气化时代的历史使命。

1884年,在爱迪生大肆推广直流电体系的背景下,美国仅建了18个独立中心电站,而这种互不相连、独自发电的独立车间却有378个。很明显,低压直流电虽然能点亮电灯,但却无法满足需要高压驱动的大型工业设备。

一直视爱迪生为偶像的特斯拉,曾在爱迪生的公司为他改进发电设备。作为商人的爱迪生看到了特斯拉的价值,并答应支付他5万美元的报酬。可结果爱迪生却以“你不懂我们美国的幽默”为借口拒绝支付这笔钱。无奈之下,特斯拉只得离开爱迪生的公司。

在经历了爱迪生的“背叛”和创业失败后,特斯拉最终以顾问的身份加入西屋电气公司。西屋电气的创始人是乔治·威斯汀豪斯,这位成熟老辣的商人,很清楚直流电在远距离传输和大功率设备使用上的局限,所以,从一开始他就把目光放在了交流电上。在获得特斯拉的支持与帮助后,交流电系统在技术上更完善,西屋电气公司开始迅猛发展,一场颠覆性的革命也开始进入高潮。

交流电的出现,直接威胁到了爱迪生所经营的直流电生意。在利益的驱使下,爱迪生开始诋毁交流电的名声,他坚称交流电是“给公众提供的最不经济实惠的东西”,站在交流电一方的人被他称作“贪便宜的上当者和吝啬鬼”。为了凸显交流电的危险性,爱迪生甚至让雇员以公开表演的形式用高压交流电电死了一头大象。

在爱迪生的宣传攻势下,一些人站到了反对交流电的阵营中。这些人觉得交流电是危险的,可怕的。为了“防止人类生命遭受更大的危险”,甚至有人要求立法限制高于300伏的交流电。在这场反对交流电的行动中,动物成了最佳的“实验品”,猫、狗、牛、马相继成了展示交流电危险的牺牲品。最终,电刑被宣布用来执行死刑,将这场闹剧推向了最高潮。

交流电的发展始终伴随着争议。但是,无论是爱迪生制造的重重障碍,还是无知群众的担忧与恐惧,始终无法抵挡更加高效和低成本的交流电的成功普及。

1893年,在美国芝加哥举办的哥伦布世界博览会上,被交流电系统瞬间点亮的会场,犹如白昼一般明亮,这是人类历史从未有过的场景。在这场壮观的博览会上,人们见到了未来城市的样子,也打消了对交流电的怀疑。

至此,“电流大战”以爱迪生的失败告终,而他的名字被从公司名中抹去。一百年后,通用电气公司与西屋电气公司依然屹立不倒,爱迪生的名字已无法与通用电气联系在一起,但西屋电气公司仍然在自豪地以公司创始人为名(西屋是威斯汀豪斯Westinghouse的意译)。推动“电气化时代”的技术先驱特斯拉,已经成为新一代技术实践者的偶像,另一位技术天才埃隆·马斯克甚至以“特斯拉”命名自己的电动汽车,而爱迪生“光明使者”的形象,也因这段历史而饱受诟病。

这不仅仅是一个梦想,

这是电力工程科学的一个壮举,

电力可以驱动全世界的任何机械,

不再需要使用任何煤炭或者石油,

或许,人类还没有意识到发明者的意图,

也或许,人类更希望在创新还未成熟的时候就扼杀掉

然而,那些被嘲笑的、被制裁的、被打压的,

在艰苦卓绝的奋斗中屹立不倒,

我们的任务,是为后来者打好基础、指明方向,

没错,人类将大步前进迈向未来,

我们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大步前行在无止境的空间中,

每分每秒,全宇宙都在改变,而这,就是能量!

这段话是特斯拉在人生仅有的一次演讲中说过的。正如这位才华横溢的天才发明家所言,发明与创新,总会被误解或被阻挠,但科技终将引领我们迈向未来。没错,我们已经在开往未来的列车上,结果已经注定,而过程如何就看我们自己的选择!3.2“不审势即宽严皆误”

成都武侯祠有一副名对,是清末民初西南名士赵藩写的:“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1958年,毛泽东曾在这副对联前驻足沉思良久,反复玩味其中的微言大义。这副对联,也是诸多政府领导、企业主管时常引用的管理名言。这副对联,尤其是第二句,“不审势即宽严皆误”,道尽了大变革时代人们所应有的态度和采取的方法。身处变革时代,大多数人或多或少都会主动或被动地接受转型的概念,这还不是最难的。更为重要的是如何保持清醒的头脑,认真观察与体会周围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做到审时度势,在恰当的时间、地点,以恰当的方式成为一个不与时代脱节的人。

时代的发展,就像一台不断向上的电梯,意识到这台电梯存在的人,自然可以乘着它一直向上。而懵然不知所处环境,找不到正确方向的人,就只能落于人后。“智者见于未萌,愚者暗于成事”,在这里“智者”与“愚者”的区别不是谁比谁聪明,而是谁能审时度势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最后找到正确的方向和时机。

我们处在一个时刻都在变化的时代,周围的一切都在发生改变。在这种环境下,如果我们还后知后觉,完全搞不清楚状态,就只能接受被时代甩在身后的命运。相反,如果我们能审时度势地认清改变的发生,了解技术的发展方向,并根据这些做出判断,进而采取行动。那么,我们才有机会与时俱进。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被纺织机器淘汰的手工业者,愤怒地冲进厂房砸毁机器。完全不理解技术发展为何物的他们,最后的挣扎也是最无力的。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全力阻击交流电技术的爱迪生与其支持者,从来就没思考过旧有技术的局限性,所以,他们只能以失败告终……

如今,新一轮工业革命正在发生。新的技术、新的产品不断涌现,传统的商业模式被彻底颠覆,人们的生活方式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在这种巨变之下,我们更应该头脑清醒地观察这个世界,审时度势地理解驱动时代改变的知识与技术。“时移则势易,势易则情变,情变则法不同”,在全新的时代里,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都会发生改变。我们需要适应新的事物,熟悉新的环境,我们看待问题的角度,处理问题的方式也需要做出相应调整。

适应新的时代就好像“逆水行舟”,如果不拼尽全力向前,持续涌来的新科技就会把我们淘汰。在新时代的浪潮里,每个人都可能被淘汰,每个行业都可能会消失,每家企业都可能失败,每个国家都可能落后。但是,挑战与机遇总是相生相伴的。所以,我相信能够审时度势,适应时代发展的每个人都有机会与时俱进,享受新时代的“机器”红利。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每个人都需要调整心态,储备技术知识,所有不想被淘汰的行业与企业同样如此。在新的时代中,无论是传统制造业,还是新兴的互联网企业,同样面临转型的问题。所有无法把握技术方向,无法实现创新的行业与企业都将成为过去式。现在如日中天的互联网宠儿,如果不能够随时与时代同步,依旧会重蹈也曾经如日中天过的摩托罗拉和诺基亚的覆辙。微软公司是唯一一家在过去二十年间始终屹立于全球上市公司市值前五名的企业,这与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先生一直主张的微软公司只有十八个月的生存机会不无关联。无论多么优秀的企业,一旦故步自封,一定会有更新、更优秀的企业将它们抛在身后。2.被误解的“科学”

纵观中华文明五千年历史,你会发现,虽然我们有科学与技术文明,但是我们并没有“科学”这样一个词来总括天文、地理、数学等学问。在古文献中偶尔出现的“科学”字样,指的也是“科举之学”,其意思与我们现在对“科学”的理解可谓相去甚远。中国传统上将所有知识获取,统称为“学”与“问”的过程。“科学”一词是对英文science的翻译,其最早源于拉丁文scientia,意为“知识”“学问”。Science一词在中国的翻译过程,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现代知识体系在中国生根发芽的艰辛与挑战。

早在明末清初,传教士把西方学术带到中国时,徐光启用“格物致知”来翻译“自然科学”,也就是后来的“科学”。至中日甲午战争以前,许多科学书籍多冠以“格致”或“格物”之名。

日本明治维新初期,日本思想家福泽谕吉和西周把science译为“科学”,也就是“分科之学”的意思。到1893年,康有为引进并使用“科学”二字。当时,同样致力于打开国人眼界的严复就对中国学者大量采用日译西方词汇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他认为这种着眼于日译词汇的做法实际上完全偏离了汉语本来的意思,而最初严复在翻译science时,就坚持译为“格致”之学。而在五四运动时期,根据science的音译“赛因斯”,又有了赛先生的说法。但遗憾的是,最后这些翻译都被淘汰,日译名词成为了最后的胜出者。

可以说,日语以“科学”翻译science并不科学。因为,science本来并没有分科的意思,“分科之学”更偏向另一个词:discipline(学科)。日本学者在翻译时,其实只是抓住了西方科学发展的某一个时代特征,那就是,自19世纪开始科学进入专门化、专业化的时代,天文、地理、生物以及数、理、化开始走向各自独立发展的道路。很明显,当时将science翻译成“分科之学”时,译者对其理解是片面的,并没有切中science的本意。相反,中国学者以“格致”来诠释science,本是神来之笔,但可惜当时国民自信心普遍不足,反而走上了一味跟随的路线,把对science的理解,从“格致”转为“分科”,后来者也只好将错就错了。

那么,科学的本意究竟是什么呢?科学是人类探索与记录真理的知识体系。凡是真理,都属于科学探索的结果。科学理念的精华,大部浓缩于被称为“科学方法”的方法论体系,在英文中称之为Scientific Method。尤其强调实事求是的精神以及批判性的思维方式,以我个人的观察与体会,如果大家都遵循科学方法论,其基于实证与批判性思维的思索过程,已能帮助大家解决很多工作与生活中的难题。只可惜,越是经典有效的东西越简单,也越不花哨,在这个眼花缭乱的世界里反而成为了稀有之物。

中国传统文化所推崇的“格物致知”,与西方的科学精神非常契合。格物,就是对客观存在事物进行研究分析;致知,则反映了人类永无止境的目标,也就是获得知识,并将知识运用、传播与发展,让知识的作用发挥出来。由此可见,“格物致知”对“科学”的解释,更为准确,也更能彰显科学的实质精神。

而把科学误解为“分科之学”,让科学被细分为各种不同领域,物理、化学、数学、地理……科学知识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明显,我们学习科学知识也越来越像盲人摸象。事实上,科学应该是一门系统全面的学问,只有突破科学的局限,才能全面正确认识事物的本质。

在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不仅在绘画领域有所成就,同时在科学乃至工程技术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突破,达·芬奇是从来不会把自己限定为文科生或理科生的。而伟大的文学家歌德,同样也为自然科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今天,我们时刻都离不开的CDMA和WiFi技术的发明者海蒂·拉玛,不仅是一位发明家,同时也是一位好莱坞女演员,一个投身演艺世界的艺术家。之前介绍过的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程序员”阿达·洛甫雷斯(Ada Lovelace)把自己的研究方法归类为“诗意般的科学”(poetical science)。很明显,当科学是“知识”,而不是“分科之学”的时候,人们才能没有束缚、没有界限地探索世界,才有机会在不同领域创新,在更多领域取得突破。

我们现在所理解的科学,慢慢地脱离了科学的本意,越发受制于为分科之学的禁锢。这是西方历史悠久“科学”的“末”而不是“本”,而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由这个“末”回溯科学的“本”,因为,只有真正理解科学的本质,才能在科学道路上走得更远。4.遇见智能社会下的自己4.1因为快乐,所以工作

在智能社会,新的技术将带来新的工具,就好像第一次工业革命把手工业者的手摇纺纱车变成自动纺织机一样。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机器智能、物联网、增强现实、数字孪生等技术的发展突破,也将赋予我们超乎想象的新工具。

面对未来,感到不安与恐惧的人,经常会问自己:我能掌握新的工具吗?我能适应新的工作吗?与工作相关的焦虑几乎成为大部分人的困扰。为了让大家更清楚了解未来的样子,微软每隔若干年,就会汇集全球顶尖的创意团队,结合微软内部的产品专家,推出表现未来生产力愿景的概念视频,最近的一期视频名为Future Vision(未来愿景)(链接:ecowisdom. weiqing.io)。让我们通过影像看看微软为我们展现了一种什么样的工作场景: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