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的故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4-23 05:03:20

点击下载

作者:读书堂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二战中的故事

二战中的故事试读:

内容简介

曾几何时,法西斯战争的幽灵在世界上空徘徊,如今这个幽灵已经被热爱和平的人们燃起的正义之火烧得魂飞魄散。然而,当人们循着历史的轨迹回望波谲云诡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仍然有许多难解之谜遮挡着人们的视线,诸如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奇迹、偷袭珍珠港的疑云、诺曼底登陆的详细经过等等,其中有着许多耐人寻味的历史细节,更有一些风云人物的身世命运、传奇经历颇堪玩味,诸多武器、间谍的来龙去脉耐人咀嚼。本书即参照二战解密档案和二战战史专家的著述,将其中令人费解的各种谜团一一参研,廓清迷雾,还原真相,揭开扑朔迷离的二战之谜,全面展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关政治、战役、武器、间谍、风云人物等方面的种种历史细节。

第一章 秘密档案

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都讲诉着时间的流淌,那些不为人知的档案都讲诉着历史的印记,那些过去的战争中的不为人知,即将被揭晓之秘密档案。

诺曼底登陆之谜

早在1941年9月,斯大林就向丘吉尔提出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对德国实施战略夹击的要求,但当时美国尚未参战,英国根本无力组织这样大规模的战略登陆作战。对于苏联的建议,英国的回应只是派出小部队对欧洲大陆实施偷袭骚扰。

1942年6月,苏美和苏英发表联合公报,达成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的充分谅解和共识,但英国在备忘录中对承担的义务作了一些保留。

1942年7月,英美伦敦会议,决定1942年秋在北非登陆,而把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推迟到1943年上半年。但此时苏德战场形势非常严峻,德军已进至斯大林格勒,苏联强烈要求英美在欧洲发动登陆作战,以牵制德军减轻苏军压力。英国只好仓促派出由6018人组成的突击部队在法国第厄普登陆,结果遭到惨败,伤亡5810人,伤亡率高达96.5%。

诺曼底登陆历史图片1943年1月,英美卡萨布兰卡会议,通过上半年在西西里岛登陆的决定。把在欧洲大陆的登陆推迟到1943年8月。在这次会议上,英国借第厄普的失败,以大规模两栖登陆的复杂与危险必须谨慎从事为理由,坚持要求推迟对欧洲大陆的登陆。实际上英国一则想乘苏德相争坐收鱼翁之利,二则想借美国的力量恢复大英帝国战前在北非和南欧的传统势力。当然遭到美国的反对,作为妥协,英国同意成立英美特别计划参谋部,负责制订在欧洲的登陆计划。由英国陆军中将F·摩根担任参谋长。摩根上任后立即组建“考萨克”,“考萨克”就是同盟国欧洲远征军最高参谋部的英文缩写,主要成员有副参谋长美国陆军准将雷·巴克,陆、海、空军及所有与登陆有关的各军兵种代表,负责指挥对欧洲大陆偷袭骚扰作战的英国联合作战司令部司令蒙巴顿海军中将当然也是其成员。

1943年5月,英美华盛顿会议,决定于1944年5月在欧洲大陆实施登陆,开辟第二战场。“考萨克”立即开始制定登陆计划,首先确定登陆地点,根据历次登陆作战的经验教训,登陆地点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要在从英国机场起飞的战斗机半径内,二航渡距离要尽可能短,三附近要有大港口。那么从荷兰符利辛根到法国瑟堡长达480km的海岸线上,以此条件衡量,有三处地区较为合适:康坦丁半岛、加莱和诺曼底。再进一步比较,康坦丁半岛地形狭窄,不便于展开大部队,最先被否决。加莱和诺曼底各有利弊,加莱的优点是距英国最近,仅33km,而且靠近德国本土;缺点是德军在此防御力量最强,守军是精锐部队,工事完备坚固,并且附近无大港口,也缺乏内陆交通线,不利于登陆后向纵深发展。诺曼底虽然距离英国较远,但优点一是德军防御较弱,二是地形开阔,可同时展开30个师,三是距法国北部最大港口瑟堡仅80km。几经权衡比较,“考萨克”选择了诺曼底,于1943年6月26日起制定具体计划,以“霸王”为作战方案的代号,以“海王”为相关海军行动的代号。初步计划以3个师在卡朗坦至卡昂之间32km宽的三个滩头登陆,即后来的“奥马哈”、“金”和“朱诺”滩头,同时空降2个旅。第二梯队为8个师,将在两周内占领瑟堡。整个计划中最大的难题是港口问题,也就是在占领瑟堡前,如何解决部队的后勤补给,要知道诺曼底在五六月间,多为大风大浪,光靠登陆滩头无法保证后勤供应——这似乎成为无法克服的困难。束手无策中,“考萨克”的海军代表英国海军少将约翰·休斯·哈莱特想起蒙巴顿在一次会议上的玩笑:既然没有天然港口,就造一个人工港。于是建议制造配件装配成人工港来解决问题。别无良策,他的设想获得批准。7月15日,摩根将“霸王”计划大纲呈交英美联合参谋长委员会。

1943年8月,英美魁北克会议批准“霸王”计划。

1943年11月,英美苏德黑兰会议确定于1944年5月发动“霸王”行动。

1943年12月,美国陆军上将艾森豪威尔被任命为欧洲同盟国远征军最高司令,于1944年1月2日抵达伦敦就任。艾森豪威尔阅读了摩根计划,认为突击正面太窄,在最初攻击中缺乏足够的突击力量,提出修改意见,把登陆正面扩大到80km,第一梯队由3个师增加到5个师,登陆滩头也从3个增加到5个(新增“犹他”,“剑”滩头),空降兵从2个旅增加到3个师,这一意见得到最高司令部三军司令的支持。

1944年2月,英美联合参谋长委员会批准了“霸王”计划大纲和修改后的作战计划,但是随之对登陆舰艇的需求也增加了,为了确保拥有足够的登陆舰艇,英美联合参谋长委员会决定将登陆日期推迟到6月初,并且将原定同时在法国南部的登陆推迟到8月。

由于登陆日(代号D日)推迟到6月初,盟军统帅部开始确定具体的日期和时刻,这是一个复杂的协同问题,各军兵种根据自己的需要提出不同要求,陆军要求在高潮上陆,以减少部队暴露在海滩上的时间;海军要求在低潮时上陆,以便尽量减少登陆艇遭到障碍物的破坏;空军要求有月光,便于空降部队识别地面目标,最后经认真考虑,科学拟定符合各军种的方案,在高潮与低潮间登陆,由于五个滩头的潮汐不尽相同,所以规定五个不同的登陆时刻(代号H时),D日则安排在满月的日子,空降时间为凌晨一时,符合上述条件的登陆日期,在1944年6月中只有两组连续三天的日子,6月5日至7日,6月18日至20日,最后选用第一组的第一天,即6月5日。

战役目的是横渡英吉利海峡,在法国北部夺取一个战略性登陆场,为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最终击败德国创造条件。战役企图是在诺曼底登陆,夺取登陆场,在登陆的第12天,把登陆场扩展到宽100km,纵深100km。计划在登陆场右翼空降2个美国伞兵师,切断德军从瑟堡出发的增援,并协同登陆部队夺取“犹他”滩头,在左翼空降1个英国伞兵师,夺取康恩运河的渡河点,然后首批8个加强营在5个滩头登陆,建立登陆场,在巩固和扩大登陆场后,后续部队上岸,右翼先攻占瑟堡,左翼向康恩河至圣罗一线发展,掩护右翼部队的攻击;第二阶段攻占冈城、贝叶、伊济尼、卡朗坦,第三阶段攻占布勒塔尼,向塞纳河推进,直取巴黎。

1944年1月21日,艾森豪威尔(中)就在诺福克旅馆召开了远征军最高司令部首次会议,在会议上明确了登陆作战的纲领,使这次会议成为二战中最重要的军事会议盟军。

演习及防备

逼真的战前训练,由于登陆作战是一种极为复杂的作战样式,盟军在登陆前对参战部队的组织和行动进行了反复多次近似实战的模拟演练,以使部队尽快掌握相关的作战技能,提高了部队战斗力。战后参战人员对战前训练及训练基地给予了高度评价。

盟军的进攻计划

战役目的是横渡英吉利海峡,在法国北部夺取一个战略性登陆场,为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最终击败德国创造条件。战役企图是在诺曼底登陆,夺取登陆场,在登陆的第12天,把登陆场扩展到宽100公里,纵深100公里。计划首先在登陆场右翼空降2个美国伞兵师,切断德军从瑟堡出发的增援,并协同登陆部队夺取犹他滩头;在左翼空降1个英国伞兵师,夺取康恩运河的渡河点。然后首批登陆部队8个加强营在5个滩头登陆【包括宝剑海滩,犹他海滩等】,建立登陆场,在巩固和扩大登陆场后,后续部队上岸,右翼先攻占瑟堡,左翼向康恩河至圣罗一线发展,掩护右翼部队的攻击;第二阶段攻占冈城、贝叶、伊济尼、卡朗坦,第三阶段攻占布勒塔尼,向塞纳-马恩省河推进,直取巴黎。

英军战区(第二军团)

第6空降师空投到登陆地区的左翼地区,夺取附近的桥梁,以防止德军的装甲部队前往海岸支持。

第3步兵师及第27装甲旅进攻宝剑海滩。

第50步兵师第8装甲旅登陆黄金滩头。

加拿大第3步兵师及加拿大第2装甲旅登陆朱诺海滩。

美军战区(第一军团)

第1步兵师及第29步兵师在奥马哈滩头登陆。

游骑兵部队负责进攻奥克角。

第4步兵师及第90步兵师在犹他海滩登陆。

第101空降师在犹他海滩后方空降,支持登陆部队,和82空降师一起阻挡德军援军的增援。

第82空降师负责攻击小镇圣-梅尔-艾格里斯。

海军的参与

海军编为两个特种混合舰队:

1、西部舰队,主要由美国军舰组成,共3艘战列舰,10艘巡洋舰,30艘驱逐舰,280艘其它军舰,1700多艘登陆舰艇,司令为美国海军少将柯克,在贝尔法斯特集结,由美国战术空军第9航空队提供空中掩护。下辖3个编队:U编队负责运送美军第4步兵师在犹他滩头登陆,O编队负责运送美军第1步兵师在奥马哈滩头登陆,B编队负责运送美军第29步兵师在奥马哈滩头登陆。

2、东部舰队,主要由英国军舰组成,共3艘战列舰,13艘巡洋舰,30艘驱逐舰,302艘其它军舰,2426艘登陆舰艇,司令为英国海军少将维安,在格里诺克集结,由英国战术空军第2航空队提供空中掩护。下辖4个编队:G编队负责运送英国第50步兵师在黄金滩头登陆,J编队负责运送加拿大第3步兵师在朱诺滩头登陆,S编队负责运送英国第3步兵师在宝剑滩头登陆,L编队负责运送第二梯队英国第7装甲师在黄金滩头登陆。

海军还以7艘战列舰,2艘浅水炮舰,24艘巡洋舰,74艘驱逐舰组成五个舰炮火力支持大队,为五个滩头提供舰炮火力支持。

德军的准备工作

1944年5月,德军在东线苏联战场有179个师和5个旅,约占德军总兵力的65%。在西线的法国、比利时、荷兰,只有归西线总司令陆军元帅龙德施泰特指挥的59个师,其中33个海防师,15个步兵师,8个装甲师,2个伞兵师。即使再加上由希特勒亲自指挥的战略预备队2个装甲师,总共才60个师,约76万人。西线司令部所属的58个师,编为两个集团军群,共四个集团军。B集团军群由陆军元帅隆美尔指挥,驻守法国北部,共39个师是西线德军的主力。下辖第15集团军,司令是萨尔穆特上将,驻加莱,拥有包括14个海防师,4个步兵师,5个装甲师在内共23个师;第7集团军,司令是多尔曼上将,驻布列塔尼半岛,拥有包括8个海防师,5个步兵师,1个装甲师在内共14个师。G集团军群,由布拉斯科维兹上将指挥,驻守法国卢瓦河以西地区,共有19个师。下辖第1集团军,司令为谢瓦莱里中将,驻比利时,共10个师;第19集团军,司令为松德施泰因中将,驻法国南部,共9个师。

西线德军装甲部队总共有10个装甲师和3个重型坦克营,其中6个装甲师是由希特勒亲自指挥的,而且德军统帅部认为坦克不适宜于在海滩使用,所以部署在海滩附近地区的装甲部队仅有驻卡昂的第21装甲师,只有127辆四号坦克和40辆III型自行坦克突击炮。

海军兵力为驱逐舰5艘,潜艇52艘,远洋扫雷舰16艘,巡逻舰116艘,扫雷艇309艘,鱼雷艇34艘,炮艇42艘,总共才561艘中小军舰,实力非常弱小。

空军为第3航空队,作战飞机约450架,其中战斗机160架。与盟军作战飞机数目相比,处于1:30的绝对劣势。在诺曼底地区守军为第7集团军所属的6个师又3个团,其中3个海防师,战斗力较弱;2个步兵师,1个装甲师,战斗力稍强;3个团是2个独立步兵团和1个伞兵团,总兵力约9万人。防御工事也比较薄弱,只构筑了若干钢筋混凝土的独立支撑点,大部分工事都是野战工事,纵深也只设置了少量防空降障碍物。1944年3月德军部署在法国的装甲部队只有一个满员的装甲师,即第21装甲师。希特勒1944年4月判断诺曼底将是盟军的登陆地点,要求加派兵力,隆美尔根据这一指示,将原驻圣洛的第352步兵师调到诺曼底,正是这个新调来的精锐师给在“奥马哈”滩头的美军带来灭顶之灾。

德国为抗击盟军的登陆,早在1941年12月起就开始构筑沿海永久性防御工事。

1942年7月20日,希特勒下令从挪威北部至西班牙海岸构筑由1.5万个坚固支撑点组成的防线,也就是所谓的大西洋壁垒,希特勒要求在1943年5月1日之前完成,实际上直到1944年5月,除加莱地区外,在960公里广阔海岸线上,只修筑了少数相距遥远的零星支撑点,在塞纳-马恩省河以东地区完成了68%,塞纳-马恩省河以西地区仅完成了18%。海岸炮兵方面,德军部署在法国西部沿海地区的大口径火炮主要有:格里角地区有4门280毫米和3门381毫米岸炮、维梅纳地区有3门305毫米岸炮、桑卡特西部地区有3门406毫米岸炮。而由于盟军情报机关的卓越努力,使德军最高统帅部认为挪威将是盟军优先夺取的地区,反而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在挪威沿海修建了350座可部署88毫米到381毫米火炮的炮台。此外,德国还有一项优先建设的工程是海峡群岛设防工程,至1944年共建成11座配备38门210毫米至305毫米火炮的炮台,这一工程在战略上毫无意义,只是浪费了大量宝贵的人力物力。

因此被德国宣传部门大肆渲染的大西洋壁垒,实际只是徒有虚名而已。倒是隆美尔元帅就任B集团军群司令后,非常重视对沿海地区的防御建设,亲自率领特派代表团实地视察了从丹麦、荷兰、法国的沿海防御情况,并特别要求前沿防御要前推至海中,从高潮线开始,在深海中布设水雷,在浅海中设置障碍物,这些斜插入海的木桩被盟军称为“隆美尔芦笋”,海滩上则是锯齿状的混凝土角锥、坦克陷阱,其间还布设大量地雷,在能俯视海滩的制高点构筑隐蔽火力点,海滩后面的开阔地区,则布设了大量防机降的木桩,布置这些爆炸物和障碍物,工程浩大,直到盟军发起登陆时,仅仅完成了一部分,即使这样也给盟军登陆造成了不小损失。

空降

艾森豪威尔在视察101空降师官兵在诺曼底登陆中,盟军空降兵的任务是在登陆滩头两侧距海岸10至15千米的浅近纵深空降,阻止敌预备队的增援,并从侧后攻击德军海岸防御阵地,配合海上登陆。由于在最初的1~2天里,盟军只登陆6~8个步兵师,只有在建立起可供装甲师展开的大登陆场后,才将装甲师投入作战。如果在装甲部队上陆前德军突破了登陆部队的防线,将会给登陆带来灭顶之灾。所以空降兵的行动在登陆初期对于登陆胜利是至关重要的。

英国第1空降师是最早投入战斗行动(汤加行动)的部队。早在午夜00:16,他们就被空投到登陆地区的左翼地区,他们的目标是夺取佩加索斯桥(Pegasus Bridge)附近的桥梁,以防止德军的装甲部队前往海岸支持。伞兵们迅速占领了这些桥梁并成功地控制了他们直到那天稍后的登陆的突击队员赶来。此行动的目标还包括夺取在梅尔维勒的地堡。虽然地堡没有被摧毁,但是在战斗过后,地堡中除了6人以外,其余全部伤亡。

相比之下,美军第82和第101空降师就没那么幸运了。由于没有经验的领航员和地面情况复杂,再加上敌军炮火的拦截,部队被散落在各处。有些伞兵很不幸地降落在了海中或内陆中那些被德军故意淹没的低洼地区,很多人由于装备沉重,而被淹死在仅及膝深的水中。在24小时后,101师只集合起约3000人。但是,从整体战略上来看,盟军可以说是因祸得福。伞兵们被投放在整个诺曼底,使德军陷入一片混乱。伞兵们各自为战,分散了德军的兵力,取得了不小的战果。并且他们使德军指挥官大大高估了伞兵的人数,调动了更多不必要的军力,从很大程度上分散了海滩登陆场的压力。很多人在D日后的很多天仍在敌后独自战斗。82师在6日早上占领了圣-梅尔-艾格里斯,这个小镇也就成了整个法国第一个被解放的城镇。

尽管盟军的空降存在不少问题,但仍取得了很大成功,说明艾森豪威尔的观点是正确的。盟军的空降,在登陆的最初时间里夺取了至关重要的交通枢纽、桥梁、海滩通路,摧毁了德军的炮兵阵地,破坏了德军防御的稳定性,牵制了德军的预备队,使德军处于被动局面。为登陆的胜利创造了条件。

谁打响了二战的第一枪

作为一场非正义战争,德国纳粹主义是军队的精神支柱。这种极端的种族歧视引领着整个德国步入邪恶的境地,许多德国人在希特勒的号召下成为疯狂的纳粹拥护者。难道二战时期的德国人民不渴望和平吗?不,仍有不少心怀正直感的人是清醒的,在疯狂的战争时期,他们与纳粹进行着暗地里的较量,在科学界、情报界乃至德国高层军官里面,反纳粹者参与到了各种秘密的、希望能阻止希特勒发动战争的活动中。

二战最初的那场战役,快速击溃波兰,使“闪电战”三个字从此闻名于世。威海姆?卡拉瑞斯上将的阿勃韦尔情报机构起到了关键作用。正是他们在战役进行之前就破坏了波兰的桥梁、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以至于波兰甚至还没来得及集结好军队就遭到了灭顶之灾。

1939年4月底,德国与邻国波兰还处于表面上的和平时期,希特勒已经开始了入侵波兰的准备活动。卡拉瑞斯上将从德国最高统帅部接到一个特殊使命,要求阿勃韦尔立即成立16个战斗小分队,为德国进攻波兰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最高统帅部特别赋予阿勃韦尔战斗小分队一项权力,即对波兰宣战前的12小时可以对其实行挑衅行动,以便为战争的发动寻找借口。

8月24日中午,卡拉瑞斯接到最高统帅部赫塞哥中校的通知:元首决定在8月26日凌晨4点15分进攻波兰。8小时之后,赫塞哥中校再次通知卡拉瑞斯的小分队必须在第二天早上8点开始行动。卡拉瑞斯立即对他手下的战斗小分队发出了向波兰行动的命令。几小时后,也就是8月25日晚上,赫塞哥再次紧急通知卡拉瑞斯,元首因为政治原因推迟了进攻波兰的时间,要求卡拉瑞斯尽一切可能阻止阿勃韦尔战斗小分队的行动。可是,卡拉瑞斯的命令已经发出去了,要立即收回成命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卡拉瑞斯及其助手通过电台通知小分队回到德国境内,经过大量的努力,除一支小分队未得到通知外,其他所有小分队都被卡拉瑞斯阻止了。而这支未接到通知的小分队由阿波特?海涅中尉指挥,当时正在执行占领波兰一条名叫加仑克夫的火车通道的任务。

如同很多德国下层军官一样,海涅中尉对这场由元首发动的战争感到困惑。虽说他只是军队中一个小小的卒子,但对于是非黑白仍有着自己的见解。目睹纳粹在国内进行的种族歧视行径,他从心里觉得憎恨。作为一名反纳粹者,就在几周前,他还和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聚在一起讨论希特勒打算进攻波兰的事情。所有的人都认为,这个行动是毫无顾忌地把德国推上一条不归路。除非有人推翻希特勒的政权,但对小人物而言,这个目标似乎太过遥远。在德国军队中,像海涅中尉这样的人为数极少。

正当这个时候,海涅中尉被选中指挥战斗小分队来为他反对的这场战争铺平道路。身不由己的海涅只好硬着头皮上阵了。因为没有接到改变命令的通知,他带领着他的小分队按原计划开始了行动。8月26日凌晨,海涅指挥小分队向波兰的火车通道开火,守护铁路的波兰**猝不及防,很快就被打跑了。在很短的时间内,海涅的小分队占领了邻近的火车站。任务完成了,海涅带领小分队在那里等待着自己人的装甲车开来。可是,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就是不见有德国装甲部队来。出了什么问题?海涅寻思着,难道是他们的行动搞错了地方?以为战争已经打响的他问一个被俘的波兰人:“怎么了?德国和波兰的战争?”波兰人耸了耸肩,说道:“我想没有发生。”海涅拿起火车站的电话向德国情报机关询问,电话那头以一种抓狂的口气回答他:立即扔掉所有的东西,回到德国的边境线去。

可是,这个时候已经太晚了,海涅及其小分队已经打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第一枪,波兰人开始对德国有所提防,6天之后,也就是1939年9月1日凌晨4点45分,战争终于爆发了。

是谁烧了巨轮“诺曼底”号?

从德国入侵波兰到日本偷袭珍珠港,从D-日和“凸出战争”到伊乌·基马岛再到巴丹岛战争,这些大大小小的战役成了众多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书的主题。但是,在二战的历史上,有许多让人称奇、让人百思不解、让人着迷的事件,这些故事却很少有人描述。现在,享有盛誉的著名历史学家威廉·布鲁尔将所有的故事集结成书献给了读者。有奇异的巧合、准确的预感、意外的突发事件等等,所有这些事件都牵扯到战争中战略战术以及高层决策的过程,他们都是战争中引人入胜的闪光点。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将美国拖入世界大战后,美国国内变得对纳粹和日本间谍异常敏感。许多人认为,间谍和破坏分子就藏在自己周围,而且,这些人就像苹果里的虫子一样已经钻到了国家的核心。

在德州的嘉斯敦,一个民兵看见一栋房子里发出一闪一闪的灯光,以为是有人在给海上看不见的敌人传递情报,于是向房子里开了枪,差点儿打死一个换灯泡的老太太;在密苏里州,农民拿着鸟枪和猎枪,守候在每一个路口,他们让过路的每一辆车都停下来,上车进行盘查;北卡罗莱那州的州长,命令将警车涂成黑色(他认为,黑色的警车在夜晚不易被敌人发现,不易成为攻击的目标),他甚至命令警察可不经授权逮捕任何可疑的人,他解释说:“不这样的话,警察即使看见破坏分子在炸桥,也无能为力。”

俄勒冈州的州长宣布全州处于紧急状态,当有人问他是哪种紧急状态时,他说他自己也不知道;在德克萨斯州的德黎森,市长和市政委员开会讨论买一挺重机枪来对付敌人的间谍,就在这时,有一个过度激动的人闯进了会议大厅谎报说纽约遭到了轰炸。他的行为使得市长立即决定,应当买两挺机枪,而不是一挺。

各地地方政府都组织民兵来防备可能的破坏和颠覆活动。他们中的许多人甚至不知道子弹会从来复枪的哪一头射出来,但他们都守卫在他们认为的军事设施旁,如桥梁、公路、铁路、架桥、水库、船坞、隧道、大坝和其他公共设施。他们中几乎没有人接受过军事训练。一个妇女驾车驶过旧金山湾的大桥时,因为没有听见民兵的警告,有人开枪打伤了她;在密歇根湖区,过度紧张的卫兵开枪打死了一个捕野鸭的人,并打伤了他的同伴,因为他们误认为这两个人是颠覆分子。

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的特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系统的调查,查出了几千个他们认为是颠覆分子的人,并把他们列在黑名单上(截止到1942年7月,联邦调查局因此共拘留了9405人)。除了日常繁重的工作外,FBI的特工还要处理数以千计的、来自全国各地关于敌人间谍和颠覆分子的报告。

这期间,一则刊登在《纽约人》杂志上的广告因使用的词语特殊引起了FBI的注意。这则广告是在珍珠港事件前16天刊出的,是为一种新的掷骰子游戏而做的广告,他们管这种游戏叫做“死亡双星”。数以百计的神经过敏的,甚至有点歇斯底里的市民,向联邦调查局的官员汇报了这件事。

实际上,它包括两则广告,小的一则登载在1941年11月22日的那期杂志上,这在业内被称为悬念广告。它包括以下几个词:“嗨!注意!当心!”在这个标题下,是两个骰子,一个是白色的,另一个是黑色的。读者可以看见每个骰子的3个面。白色骰子上面的3个数字是12、24和XX(双星);黑色骰子上面是0、5和7。在骰子上面写了一句话:请看第86页上的广告。

在86页上,同样的标题用大号字印了出来:“嗨!注意!当心!”在广告下面,还是那几个大字:“死亡双星”。在这些字底下,是一个雄鹰的图案。

珍珠港事件之后,关于这则广告的猜测越来越多。许多人认为,是德国或日本间谍在《纽约人》杂志上刊登了这则广告,目的是通知潜伏在美国的其他间谍,战争就要爆发了。

骰子上的数字12和7,可以理解为月份(12月)和日期(7日),就在这天战争爆发了;数字5和0可以看作是进攻的时间;XX(罗马数字中表示20)可以认为是进攻目标的纬度。没有人知道24这个数字的含义,但它可能是登这则广告的敌人间谍的代码。在86页的大广告顶上有一幅画,它被许多人解释为3架飞机(轰炸机)掠过广阔的大海,冲向目标——可能是珍珠港,而其中炸弹在水上爆炸的画面增加了这种解释的可信度。明亮的探照灯光划破了夜空,子弹在空中留下了一道道耀眼的光芒(暗示日本原本打算在晚上发动攻击,在广告刊登出以后,这个计划可能改变了)。

许多人认为,“死亡双星”指的是纳粹德国和日本,双头鹰看上去很像希特勒第三帝国的标志。

FBI的特工通过调查发现,广告是一个叫帝王贸易公司(一家假公司)的公司刊登的。一个白人男子用现金在《纽约人》杂志的办公室里支付了广告费,但他没有留下姓名,也没有留下地址。更让人奇怪的是,这个被联邦调查局认为是嫌疑犯的人在几周后突然死亡了。《纽约人》杂志上的这则广告到底是不是狡猾的德国或日本间谍用来通知同党日本要偷袭珍珠港呢?珍珠港事件后,FBI一直忙于调查其他相关事件,对这一广告事件,他们也无法给出一个圆满的解释。

德国潜艇舰长盖瑟·皮恩,斯卡帕湾的英雄

在耀眼的探照灯下,一艘由德军上尉盖瑟·皮恩指挥的德国U型潜水艇悄悄地沿着英吉利海峡曲曲折折的海岸线,顺着斯卡帕湾的潮水前进。斯卡帕湾是英国舰队的驻扎地,在苏格兰东北部奥科内岛。皮恩此行的目标是英国海军的“皇家橡树号”战舰。当时的时间是1939年10月13日午夜,英德开战已有6个星期了。

英国海军对其战舰的安全并不太在意——斯卡帕湾被认为是潜艇根本无法到达的地方。在“皇家橡树号”上,1146名船员有一大半都在香甜的睡梦中,根本没想到德军的U型潜艇已经在悄悄地逼近。

突然,斯卡帕湾宁静的夜空被三声巨大的爆炸声打破了。皮恩上尉发射了三枚鱼雷,这三枚鱼雷全部命中“皇家橡树号”。该舰受到了致命的打击,仅仅15分钟后就带着它的832名船员以及船长——海军少将布拉格若一起沉没了。

对于第三帝国,这是巨大的海上胜利。当皮恩和他的船员回到柏林时,受到了英雄般的欢迎,希特勒本人还亲手向皮恩颁发了武士十字勋章。

而在伦敦,海军对“皇家橡树号”在自己的基地被击沉感到非常丢脸,他们推断U型潜艇是在奥科内岛德国间谍的引领下进入斯卡帕湾的。英国反谍报部门——军情5处随即受到了指责。

军情5处向奥科内岛派出了精兵强将,试图查出这个狡猾的德国间谍。但是,搜查没有任何结果。这使得岛内每一个人都相信在自己周围存在着非常危险的纳粹间谍。

16个月以后,也就是1942年的春天,一家美国流行杂志《周六晚间报道》刊登了一篇文章,指出斯卡帕湾的间谍是德国海军前军官阿夫雷德·魏赫云中尉。根据这本杂志的报道,魏赫云1928年加入德军情报部门后,就一直呆在斯卡帕湾,因为德军认为,斯卡帕湾是对英战争中的战略要地。魏赫云化名为阿尔勃特·奥特并化装成一名瑞士钟表匠,在奥科内岛上开了一家小商店。潜伏12年后,魏赫云终于等到了机会。他将斯卡帕湾的军事设施,令人难以预测的洋流以及航行障碍等的详细情况汇报给了U型潜艇长官邓尼茨。

这篇爆炸性文章的作者是美国记者科特·瑞斯,他同时也是个谍报专家。他说,邓尼茨根据魏赫云发来的A-1情报,派皮恩指挥潜艇进入斯卡帕湾,袭击了“皇家橡树号”。魏赫云在斯卡帕湾的入口处登上了U-47潜艇,作为舰上的领航员引导潜艇进入了禁地,并且随着潜艇带着极大的成绩回到了德国。“斯卡帕湾的幽灵”不知不觉间成了谍报学问中的成功例子,甚至连纳粹的高级官员们也对魏赫云出色的谍报成绩留下了深刻印象,盖世太保的头目之一塞林伯格把斯卡帕湾的成功看作是说明“谍报工作和军事行动完美合作”的重要性的首要例子。

战后,军情5处的负责人科尔总参谋长写道:“德国人得到过一名间谍提供的最新情报。”在“皇家橡树号”被击沉6年后,英国迎来了和平,然而围绕这一事件的争论却仍在继续,海军部坚持认为魏赫云是嫌疑人。

许多英国记者来到奥科内岛,对这一事件进行了调查,结果却并未找到一个被认为是魏赫云的人,至少他从未被人见到过,而据说这个人一直以阿尔勃特·奥特的化名在奥科内岛伪装成一个钟表匠。

皮恩上尉也许能提供准确的情况,但1941年当U形潜艇在大西洋沉没时他就死去了,德国百姓是在6个月后才知道这一消息的。

所以问题是:是不是真的存在过一个长期潜伏在奥科内岛的纳粹间谍,作出了历史上最伟大的谍报成绩?还是只有斯卡帕湾的幽灵?

1941年的深秋,法国巨轮“诺曼底”号静静地停泊在纽约港的88号码头,这个码头在哈得森河上,离繁华的42街不远。“诺曼底”号长达1029英尺,仅比英国的“伊利莎白皇后”号短2英尺。1939年9月1日,当它在公海上航行时,德国发动了对波兰的进攻,但它还是安全地驶进了纽约港。“诺曼底”号在港口停泊一天就要花掉船东1000美元,因此,船上只保留了极少数船员以保养马达等重要设备。没有人想到会有人对该船进行破坏或纵火。“诺曼底”号的设计师魏德米·亚克维奇(VladimirYourke-vitch)甚至认为,该船是有史以来建造的船只里防火性能最好的一艘。

在德国,希特勒的德军早就盯上了这只法国船。1940年6月3日,法国向德国投降。在这之后的两周,德军反情报机构的头目卡拉瑞斯的间谍机构阿勃韦尔就向纳粹在美国的间谍发出了命令:“严密注意诺曼底号!”希特勒和他的高级将领明白,美国一旦加入对德战争,这艘法国巨轮一次就能够运输12000名美国海军士兵到欧洲参战。

纽约市沿海地区和新泽西的港口城市是纳粹分子活动的温床。在一间间凌乱肮脏的小客栈里,住着从世界各地来的海员,其中有许多纳粹间谍和纳粹同情者。这些地方中最臭名昭著的一家是新泽西的“高速公路客栈”,另外两家是曼哈顿的“老牛肉”酒吧和新泽西的“施密德的吧”。“施密德的吧”里的一个侍者是德国间谍,他每次都伸长耳朵贪婪地听海员在喝多了酒后所泄露的海上消息。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了珍珠港。4天后,希特勒让德国议会不经表决就通过了对美国开战的宣言。他对他的副手叫嚣说:“我们总要首先开战!我们要永远打响第一枪!”

就在同一天的晚些时候,希特勒的密友、意大利独裁者墨索里尼也对美国宣战。

就像希特勒和他的高级将领所担心的那样,美国海军立即征用了“诺曼底”号,并对它进行了改装。许多人都热烈支持将该舰改装成军用运输船,大约有1500名民工像蝗虫一样涌向该船进行改装工作。

改装任务非常紧迫,必须在1942年2月28日以前完成。完成后,该舰将在舰长罗伯特·考曼德(RobertC·Comand)的率领下,驶离纽约港去波士顿。在那儿,它将要装上10000名士兵和他们的武器装备去大西洋沿岸的某个地方——毫无疑问,它的目的地将是英国。

但是,2月9日下午14:34,“起火了”的喊声突然从船上响了起来。这时候,距“诺曼底”号远征欧洲只有3周的时间了。人们匆忙扑上船去灭火,但是,当天是一个大风天,火很快就失去了控制,人们眼睁睁地看着火漫过了甲板,不到一个小时,整个船就变成了火的海洋。

火势不断蔓延,将近3000名民工、船员、海军士兵和海岸警卫队成员爬过“诺曼底”号的船舷,吊下绳子,顺绳子跳到码头上,有的干脆直接跳到踏板上逃生。纽约市的消防队员发誓说,这是他们见过的最猛烈的大火。

大约有3万纽约市民聚集到第12街观看这场大火。在他们中有一个头发花白个子矮小的老头,他就是“诺曼底”号的设计师魏德米·亚克维奇。他的脸上布满了愁容。因为他浓重的口音,警察没有让他通过警戒线到船边。实际上,就是魏德米·亚克维奇也对大火中自己的杰作无能为力。凌晨2:32,这只倒霉的船终因灌水太多、倾斜过度而翻了过去,就像一条搁浅的大鲸鱼,躺在了哈得森湾的冰面上。

在每一条船都显得非常重要的时候,美国失去了一条最大的船,同时有1人死亡,250人受了擦伤、扭伤、摔伤以及眼睛和肺部的灼伤。

美国政府立即成立了几个调查组以查明这起备受公众关注的大事故,联邦调查局和福兰克·霍根律师盘问了100多位证人。与此同时,海军也成立了以退休海军少将莱姆·雷黑(LamarLeahy)为首的调查组。两个月后,国会海事委员会成立的调查组发布结论说:“起火的直接原因应归结于民工的疏忽和管理上的疏漏。”

然而,广大的美国人并不买政府的账。为什么一个如此巨大的海轮,在有大量防火设施的情况下,能够爆发大火,并在几小时内变成一堆焦炭?是不是有纳粹破坏分子渗透到船上,为了不可告人的目的,纵火烧毁了这条船?如果是这样的话,有1500名民工散布在船的每一个角落,为什么没有人发现有人纵火呢?或者是两个以上的纳粹或纳粹同情者共同完成了这项破坏性的工作?“诺曼底”号的烧毁是否是纳粹所为,已经伴随着这场大火造成的重大损失成为一个巨大的谜团。

斯大林的决策错误

苏军作战计划出现了一个战略性的错误,即主要防御方向的选择出现了失误,认为最危险的战略方向是乌克兰而不是白俄罗斯。斯大林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6月22日凌晨,德国法西斯不宣而战,对苏军实施毁灭性的突击。苏军遭受了有史以来最大的袭击,蒙受了最惨重的损失。斯大林紧急派遣朱可夫到西南方面军担任最高统帅部代表。但是,苏军临时组织的防线没能抵御住德军的进攻,斯摩棱斯克等地接连沦陷,但由此赢得了宝贵的战争准备的时间。

1940年11月,莫斯科克里姆林宫。

斯大林站在办公桌前,默默地凝视着窗外阴沉的天空。他不时把手中的烟斗慢慢地送到又浓又密、梳理得整整齐齐的胡须下面,轻轻地碰一碰厚厚的嘴唇,又慢慢地拿下来。此时此刻,斯大林正在办公室等待从德国访问回来的莫洛托夫一行,听取他的谈判汇报。

铁木辛哥、朱可夫等人也在场。在他们看来,今天的斯大林显得格外冷峻与威严。他中等身材,腰杆笔直,一件深灰色的翻领上衣,从上到下的扣子一个不落系得紧紧的,一条黑色的马裤,脚上穿着一双擦得锃亮的马靴。这个时候,莫洛托夫正在匆匆赶往克里姆林宫的路上。

自从与希特勒、里宾特洛甫分手之后,莫洛托夫的脑子就一刻也没有停止运转,总是在问自己:“斯大林交给我的任务完成了吗?”他的眼前又浮现出临走前与斯大林见面的情景。“去柏林准备得怎么样?”斯大林一见到莫洛托夫,就直截了当地问。“基本准备就绪,过了十月革命节就动身。”莫洛托夫挺直了腰杆答道。

斯大林把装满烟丝,准备点火的烟斗从嘴里抽出来,一边踱着步子,一边郑重地说道:“你去见希特勒,设法澄清两件事。第一,我们是严格遵守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不会对德国在西欧的军事行动形成任何威胁。第二,我们遵守条约,也希望德国遵守。问清楚为什么最近在芬兰和罗马尼亚都有德军的军事顾问在活动,德国此举究竟是什么用意,让他们立即撤回去。”

停顿了一会儿,斯大林像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对莫洛托夫说话:“希特勒究竟会什么时候扑来?他还能给我们留下多长时间呢?目前,英国还在抵抗,可这种抵抗又能够维持多久?他们会不会达成秘密协议?不能说没有这种可能……如果真是那样,那我们最多还有一年的时间。如果英国不屈服,希特勒敢不敢两线作战?看来不太可能,那样的话,我们也许还有两年甚至更多一点的时间。时间太少了,而要干的事情又太多了……”

莫洛托夫深知自己的柏林之行绝不会是轻松和愉快的,他也深知希特勒这个人狡猾阴险,诡计多端,是个特别不好对付的人物。希特勒尤其善于在别人面前表演,说谎对他来说是常有的事情。就是他的许多部下,也把他看成一个演员,因为他的举手投足、音容笑貌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甚至他的某些动作是刻意在镜子前经过长时间练习的。

当然,熟悉了希特勒的这些特点,就自然应该对他保持足够的警惕。可是,莫洛托夫却不仅无法回避,反而要主动上前搭讪与应酬,因为他此行肩负着斯大林的重任。

想到这里,莫洛托夫不由得集中精力思索起来:希特勒极有可能进攻苏联的时间,一是攻下英国之后,二是攻下英国之前。如果是第一种选择,他就给苏联留得一点时间。会不会是第二种选择呢?莫洛托夫想不大可能,他为自己找出了这样两条理由:第一,这就意味着德国将在两条战线上作战。尽管德国现已占领了大半个欧洲,实力迅速增强,但进行两线作战,这是兵家之忌。希特勒再狂妄,这一点他应该清楚。何况,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输就输在两线作战上。第二,英国空军对德国,特别是对柏林不停地轰炸。对希特勒来说,这应该是件令他担惊受怕的麻烦事……

想到这儿,莫洛托夫眼前似乎又浮现出这次柏林之行自己两次遭空袭的情景。

第一次是刚到柏林的当晚,他正在参加驻德大使馆举行的宴会,德国的头面人物纷纷应邀出席。其中有空军元帅戈林,外长里宾特洛甫和纳粹宣传部长戈培尔。在灯火通明的宴会大厅,大家按照宾主的礼节纷纷落座。之后,莫洛托夫走上台,向在座的各位致词。

正当莫洛托夫开始讲话时,外面突然响起了刺耳的防空袭的警报声。那些刚才还温文尔雅、彬彬有礼的先生、小姐、太太们猛然听到这警报声,顿时吓得大惊失色,顾不上尊卑贵贱,乱轰轰地要往防空洞里钻,然而大使馆大楼内偏偏没有这样的防空设置。

于是,先生、小姐、太太们蜂拥到宴会厅出口。由于出口小而人又多,每个人都想先出去,结果都挤在一起,乱成一团。男人的呼喊声,女人的尖叫声,碰撞桌椅声,酒杯打落在水磨石地板上的破碎声,混在一起,那种狼狈样,着实令人可笑可悲。

最有意思的还是肥胖的戈林,今天特意穿着他自己设计的那身元帅服,银呢制的上装,从左肩到右胸,挂满了一大串各式各样的勋章和奖章。这位空军元帅,刚才还向莫洛托夫夸口说德国空军已经把英国空军摧垮,可现在却一边心神不定地向主人道别,一边焦急地用眼睛瞄着出口,瞅准机会便匆匆夺门而去。

第二章 解密希特勒

阿道夫·希特勒,奥地利裔德国政治人物,1921年成为纳粹党党魁,1933年被任命为德国总理,1934年成为德国元首。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兼任德国武装力量最高统帅。他被公认为是二战的主要发动者。

独特的身世

1889年4月20日晚上6点半,在流经奥地利和德国巴伐利亚边境的莱茵河河畔奥方的布劳瑙小镇的一家名叫波默的小客栈里,一个名叫克拉拉的年轻妇女生下了一个男婴。由于克拉拉前面生的三个孩子都早早夭折了,所以她对这个儿子就特别疼爱。这个男孩就是阿道夫·希特勒。

阿道夫的父亲阿洛伊斯是布劳瑙边境小镇的海关官员,是一个42岁的农妇和流浪磨工的私生子。阿道夫的母亲是其叔父的外孙女。阿洛伊斯结婚时,已经48岁,新娘刚25岁,这是阿洛伊斯第三次结婚。此前他有过两次不幸的婚姻。阿道夫是他此次婚姻的第四个孩子。也可能是这种在世人看来极为奇特的身世来历和血缘关系,造就了希特勒的与众不同的气质和性格。家庭暴力导致了他的残暴。

阿道夫·希特勒3岁那年,他们一家随父亲搬往德国巴伐利亚的帕骚市,他父亲要在那里管理一个属于奥地利的海孩童时代的希特勒关,在这个德国城市里的生活以及与德国儿童们的共同玩耍,给希特勒留下了终生不泯的影响,他一生都操着帕骚时期学会的那种巴伐利亚南部的口音。

1895年,希特勒6岁,他父亲被调往林茨任职,全家又搬回奥地利。在林茨郊外,他们置办了一所环境清幽的漂亮住宅。不久,希特勒就被送到一所乡村学校上小学。学校离家很远,每天早上,他要和其异母姐姐走一个小时的路才能到达学校。就在这一年,干了40多年公务员的父亲退休养老。但他很难适应这种退休生活,于是开始与酒为友,消解烦闷。日子一长,就开始酗酒,变得脾气暴躁、易于激动,动辄对孩子拳打脚踢,用马鞭乱抽,以致于14岁的异母哥哥小阿洛伊斯被逼离家出走。于是,小阿道夫·希特勒就经常成了他爸爸的“出气筒”。

1896年,7岁的阿道夫·希特勒随父亲搬往拉姆巴赫小城居住。在新学校的学习,希特勒是个佼佼者。但希特勒的父亲很快又对这里的生活感到厌倦了,他又于1898年在林茨附近的莱昂汀村买下一所房子和花园,不久便举家搬迁此地。到了新地方后,希特勒在新学校的学习仍很轻松。这时,他发现自己有绘画天赋。于是他转而幻想将来成为一名“艺术家”。但他父亲却坚决要儿子成为和他一样的公务员。因此,在希特勒四年制小学毕业后,决定送他到林茨市的六年制中学就读。但希特勒到了这所学校后,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最后终因数学和自然考试不及格而留级。1903年1月,希特勒的父亲在早晨散步时中风而死。对希特勒来说,这是一个转折。14岁的他成了家庭中唯一的男子汉,形单影只的寡母对他没有任何约束力,甚至家庭中的事务也要受到他的支配。

中学三年结束的时候,希特勒没能通过法语考试,补考虽然勉强及格,但却因成绩不理想而失去继续在林茨的六年制中学就读的机会,他不得不转学到离林茨市40公里处的州立四年制中学去继续读他的四年级。这一年秋天,在他补考及格后,领到了四年制中学的毕业证书。他虽可继续进入综合性高中就读,但他却不愿吃这份苦,终以自己患过肺结核,繁重学业对健康有害为理由,说服溺爱他的母亲,让其中断了学业,进行休养,在林茨过起他自己称之为“好像梦幻一般”、“一生中最快活”的日子。

虽然他母亲、亲戚劝他、催促他去做工学得一技之长,但他却在此后两年半的光景里,陶醉在将来做艺术家的美梦里,在多瑙河畔逍遥闲荡,做“妈妈的心肝宝贝”,打发“懒洋洋的日子”,享受“空虚的舒适生活”。他也贪婪地涉猎书籍、大量作画、欣赏歌剧、参观博物馆,这时的希特勒虽然只有16岁,但已经热衷于政治了,已经成了一个至死不改的德国民族主义者。在这段时间里,作为他日煽动家的希特勒表现出一种极端的落落寡合,一种带有自怜情调的唯我独尊和经常突发的一种压抑不住的演讲欲,他对制订“宏伟计划”有着一种强烈的欲望,而对于任何一种按部就班和循规蹈矩的活动则都嗤之以鼻。

1906年,希特勒过完17岁的生日之后,带着他母亲和亲戚们给他的钱,去他早就向往的维也纳住两个月。维也纳这座金碧辉煌的巴罗克式的奥匈帝国帝都令希特勒神迷目眩。他成天在街头闲逛,兴奋地瞻仰环城公路附近的宏伟建筑,在博物馆、歌剧院、剧场中所看到的景象,使他眼花缭乱、如醉如痴。至少在此刻他已深信不疑,要想在艺术上有所建树的话,就必须在维也纳求学。

于是他千方劝说母亲同意他到维也纳的艺术学院去就读。1907年夏,母亲终于同意他带着从父亲的遗产中提取的可以在维也纳生活一年的700克朗,来到维也纳参加入学考试,以圆他那做画家的梦,他共参加了2次考试。第一次他通过了第1轮考试,却止步于第2轮。

第2年,希特勒再次参加维也纳艺术学院的考试但却第1轮也没通过。考官甚至连他的作品看都没看就否定了他。因为考官认为他并不会有什么进步的,来参加考试只是浪费时间。校方告诉他:他的天赋是在建筑方面、而进入学院的建筑系则必须念完整个六年制中学并具有毕业证书,可希特勒只有四年制中学证书。面对这一情况,希特勒束手无策,神情沮丧。他没有给家中写信,也没有回家,而是独自留在维也纳,闭门谢客,埋头读书,听听歌剧或在大街上茫然无主地游逛。直到10月底,他才返回林茨。这时身患乳癌的母亲克拉拉已气息奄奄。12月21日,他母亲终告不治,离开人世。

母亲死后,希特勒面临着想办法谋生的问题。他虽完全独立了,但他并无一技之长,又一向轻视体力劳动,从来没想靠自己的力量赚一分钱。然而他并不气馁,仍信心十足,他向亲戚告别,宣布他若不得志,决不回乡。

维也纳的流浪汉

1908年2月,希特勒重新回到了维也纳。当时的维也纳是哈布斯堡王朝行将覆灭之前回光返照下的灿烂帝国。但也有住贫民窟、穿破衣服、营养不良的穷人。这时的希特勒开始变得富于批判精神和反抗精神,他常常为世道的不公和豪门贵戚们所榨取的不义之财而感到愤愤不平。

到维也纳之后,希特勒根本不去想方设法进建筑系,也不想学什么手艺,或者从事任何正常的职业,相反他倒宁愿干些零活——扫雪、拍打地毯、在车站扛行李。第一年,他主要就靠父亲的那点遗产和每月25克朗的孤儿补助金生活,到1909年,父亲的遗产用完了,只还有每月25克朗的孤儿费,他完全成了一个流浪汉,夜晚宿在公园的长椅子上或随便哪家的大门门洞里,白天在小酒肆和候车室中以廉价食品充饥。

1909年圣诞节前夕,穷愁潦倒的希特勒把自己的最后一些冬服悉数典当,失魂落魄地进入了一个流浪汉收容所。但不久,希特勒在一位朋友的鼓动下,又离开收容所,搬进一个廉价的单身汉公寓,决定靠自己的本事挣钱糊口。他每天呆在房间里画他的明信片,由他的这位朋友去兜售,销路竟然十分理想。他还画一些大的水彩画让朋友去兜售,销售情况也不错。

他就靠画这些画赚来的钱和还可继续领取的孤儿费,过上了吃住不愁的生活。但没过多久,这位一直热衷于政治的“画家”就把单身汉公寓里的阅览室变成了一个政治俱乐部。希特勒向那些聚在此处的房客中的“上流人士”和市民阶层中的失意者高谈阔论。他按其需要,热忱地维护一切他所赞同的社会口号和政治口号,激烈地抨击那些造成他失败的社会口号和政治口号,对自己周围纷乱复杂的社会现象进行简单化的解释。

在这期间,希特勒经常阅读大肆鼓吹极端国家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反犹主义的小册子。特别是一本名叫《东方天坛星》的杂志,希特勒更是爱不释手。该杂志的宗旨是创造一种金发碧眼的雅利安优秀人种,反对所谓的“劣等的杂交人种”、尤其是所谓犹太人那种“堕落不堪”的影响,并以万字旗作为其标志。在这种氛围中熏陶,几年时间,希特勒的政治世界观的坚实基础就被打下了:这就是反对宽容和全世界各族人民一律平等的世界观,反对民主和议会制度,反对马克思主义和犹太人集团,反对社会平等和政治自由。其中核心和他一生都始终不渝的“真正信仰”,从当时看,就是反犹主义。他笃信他所属的“雅利安种族”天生就是高贵的,而犹太种族则恰恰相反是低贱的。这期间,希特勒还注意观察奥地利各政党的活动,他特别注意阅读奥地利社会民主党的报刊,分析该党领导人的演讲,总结经验,他在反复琢磨后,终于得出结论:政党必须与群众运动结合,必须掌握在群众中进行宣传的艺术,否则将一事无成。

1913年5月,对大德意志民族充满着狂热情绪的希特勒,离开维也纳移居慕尼黑。他想在那里找到自己的追求。此时,他仍无正常职业,继续靠卖画为生。这段时间,他常常闭门谢客,一头扎进从图书馆借来的一大堆政治书籍中,并特别集中研究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对战争始终充满热情的希特勒,一下子“完全被一种异乎寻常的冲动感情支配着”,他“双膝跪地,衷心地感谢上苍有眼”,使他“有幸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8月1日,德皇对俄宣战,8月3日,这个侨居德国无意为哈布斯堡王朝效命的奥地利人,立即上书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三世,恳求国王能批准他参加巴伐利亚军队。8月4日,希特勒获准作为志愿兵加入了巴伐利亚步兵第一团,成为陆军下士,担任团队传令兵。

他干得相当不错,甚至还获得了一级铁十字勋章。曾有数次他凭着侥幸死里逃生,这使他突然产生一种奇怪的信念:他“将肩负天下大任”,他只是在等待“时辰降临”,以便一鸣惊人。希特勒对战争的目的和德国的命运始终极其认真而敏感,他反对战友对战争的诅咒。他常常坐在食堂的角落,双手抱头,默默沉思,有时会突然跳起来,激动地走来走去,说德国得不到胜利,是因为德国人民无形的敌人比敌人最大的大炮还要危险。接着他就会对“无形的敌人”犹太人和马克思主义者进行一场激烈的攻击。但是,不管希特勒怎样期待着战争胜利,最后德国还是打输了这次战争。德皇退位逃往荷兰,德国在贡比涅车站签订了投降协定。

当时希特勒正在医院里治疗在战场上被毒气攻击而失明的眼睛。当他得知这一消息时,犹如五雷轰顶,痛哭失声。他在《我的奋斗》中写道:“我简直一刻也坚持不了了。我感到天昏地暗,眼前又重新变得漆黑一团,我摸索着,踉跄着,跌跌撞撞地回到了寝室,一头扑到行军床上,把疼痛欲裂的脑袋埋在了被子和枕头下面”。随后他就“过着可怕的日子,甚至更加可怕的夜晚”。“在这些夜晚,我的心中滋长了仇恨,对那些干出这件事来的人……卑鄙堕落的罪人的仇恨”。于是他看清了自己的前途,“决定投身政治”,“当一个政治家”。

开始政治生涯

1918年11月底,希特勒伤愈出院,到驻扎在慕尼黑的他所属的补充营去报到。这时十一月革命浪潮席卷整个德国,在慕尼黑成立了“巴伐利亚社会主义共和国”,他所属的营已处在“士兵委员会”的掌握之中。他对此情况十分反感,于是迅即离开慕尼黑到靠近奥地利的边境附近的一个战俘营去当警卫。次年春天,他又回到慕尼黑。

这时那里成立了一个调查委员会,调查慕尼黑出现短暂的苏维埃政权谁应负责的问题。希特勒向该委员会提供了有价值的情报,从而受到了赏识,并被调到陆军军区司令部政治部新闻局工作。1919年6月,德国政府被迫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该和约只允许德国保持一支10万人的常备军,因而当局非常重视军队的忠实可靠,并为此设立了一些负有专门使命的特别委员会,负责报告部队中可能出现的政治颠覆活动,还负责对工人组织进行监视。被选中执行此种“侦察”任务的头一批士兵中就有阿道夫·希特勒。

在他们开始执行任务之前,希特勒和他的战友被一道送进慕尼黑大学的一个特种训练班受训,老师发现希特勒是一个注意听讲的学员,而且口才过人,就提请希特勒的上级对此予以注意。这样一来,希特勒不久就被派到慕尼黑的一个团队去演讲,宣扬与和平主义、社会主义、民主主义等危险思想作斗争。对希特勒来说,这是一个重要的转机,在他想进入的政治领域中,这是他第一次得到承认,而且他自己也发现,他所具有的东西——擅长演说,一下子被证实了。

希特勒的上司十分赏识希特勒的才华,于是把一项特殊使命交给他去完成。1919年7月底,希特勒奉命和其他“侦察员”一道前往莱希弗尔德的收容所,肃清那些曾在大战期间被俘虏过的德军战俘们中间滋长的斯巴达克思想倾向。1919年9月,希特勒又接到陆军政治部的一项命令,要他去调查一下一个自称“德国工人党”的小小政治团体的情况。就这样,希特勒以一个可以说是特务的身份第一次结识了当时只有54名党员的这个党。这个党的纲领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主义和反犹主义的大杂烩。由于希特勒在旁听这个小党的开会发言时,痛斥了一个主张巴伐利亚脱离普鲁士并与奥地利组成一个南德意志共和国的言论,他立即引起与会者的注意和兴趣。两天后,希特勒突然接到一张明信片,通知他己被接受参加了德国工人党,开始这令他觉得“又好气又好笑”。

但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希特勒决定成为这个党的第55名党员,并担任了党的主席团的第七名委员。希特勒考虑到,他可以按照自己的观点和目标来改造这个党,然后他就有可能把自己在维也纳时期的思想和前线经历所得出的认识,在一种政治运动中付诸实现。此外,这还为他提供了一种生活保证,从此,希特勒跨出了他一生中最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希特勒加入工人党后,他在履行“侦察员”职责的同时,就满腔热情地投入到党的工作中去。他从事多方面的社会交际,在国家主义者刊物《慕尼黑观察家报》上刊登党的启事,组织群众集会,发表演说宣传自己,竭尽全力扩大党的影响。希特勒在群众集会上施展演说才能,竭力向到会的大学生、小业主和军官们煽动对凡尔赛和约、“十一月罪人”及犹太人的仇恨。

他的演说不咬文嚼字,开门见山,通俗易懂,大量使用民间语言和战壕中士兵们的行话,因此其听众、特别是大战中的士兵倍感亲切,从而也使他们始终保持高度的狂热。就这样,希特勒组织的群众集会不久便名闻遐迩。他演讲的内容、语言的才华、雄辩的论据很快吸引了大批追随者,党对他顿然刮目相看,党的主席力排众议,遂将希特勒任命为“宣传部长”。

希特勒大权在手,就着手进一步巩固其在党内的地位,他重新安排了党的日常管理工作。接着又和党的主席起草了新的二十五条党纲,基调是反犹主义、国家主义和“社会要求”,其内容,除了犹太人,几乎所有人都可以从中得到一点甜头。为煽动、吸引群众,希特勒在党的名称上煞费苦心。他利用德国当时盛行的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两股潮流,将德国工人党正式改名为“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这便是纳粹党,纳粹是该党正式名称缩写字中前两个字母的音译。党纲和党的新名称都是在1920年2月24日的群众大会上向世人公布的。由于新闻界对此事作了简短报道。所以希特勒在这一局部地区遂变得名声大噪。

1920年3月31日,希特勒被解除军职,他领了50马克的复员费、一身军装、一件大衣和一些内衣。从此以后,希特勒便把全部精力都投到了党的工作中去了。他筹划了党旗和党的标志,党旗以黑、白、红三种颜色为底色,标志是一个卐字。卐字几个世纪以来在不同的文化范畴中都是日轮的象征。希特勒很早就认识到了卐字标志对党员以及外界所具有的价值。卐字和1924年发放的褐色衫以及口呼“卐岁”的抬臂礼,给党员们一种庄严感,使他们感觉到自己属于一个生死与共的整体,属于一个理所应当对大众实行领导的精粹核心。希特勒组织的这种国家主义的符号和标志以及军事化的风格,立即对小市民阶层产生一种强烈的吸引力。

随后希特勒又在赞助者的支持下,买下了慕尼黑的《人民观察家报》,使党有了自己的机关报。在此期间有一批为希特勒的学识、胆量和惊人的口才所折服的各方人士加入到了纳粹党的队伍中来,使纳粹党的能量一下子增加了许多。由于希特勒的积极活动,一年之内,纳粹党就迅速壮大起来。1921年7月,希特勒前往柏林,准备同北德的民族主义者建立联系,把纳粹运动扩大到全国。这时,纳粹党内不满希特勒的委员乘他不在慕尼黑,准备推翻他的领导,希特勒闻讯后,立即赶回慕尼黑,组织力量反击。他以退出纳粹党相威胁,逼使党同意他担任了党的第一主席并享有“指挥一切的权力”。他还对党章作了修改,取消了党的委员会,废除了选举制,确立了“领袖原则”,实行独裁统治。不久,希特勒自诩为纳粹党的元首,不仅对党的整个机构拥有至高无上的控制权力,而且还要求其党徒们对他要无条件地效忠。1922年1月22日,纳粹党在慕尼黑召开了第一次代表大会。至此,希特勒终于把一个原来专事清谈的俱乐部,改造成了一个群众组织,并且成为其中最为重要和最为著名的一个成员。

魏玛共和国初期,经济十分困难。接受凡尔赛和约之后,德国要支付巨额赔款。法国为保证得到赔款和在德国面前有一种安全感,遂出兵占领了鲁尔地区,虚弱的德国政府无力抗击,只能实行消极抵抗,结果导致德国发生了空前的通货膨胀,货币体系瓦解,经济陷于崩溃。希特勒把发生这次灾难的原因都归罪于魏玛共和国和凡尔赛和约,归罪于犹太人和布尔什维主义。最后古诺政府发起的这场耗尽血本的消极抵抗再也无法继续下去了,只好垮台,由施特雷斯曼继任总理。

新总理一上任,立即宣布结束这场斗争并准备愿意恢复赔款同法国达成了和解。但施特雷斯曼的这两项决定却遭到了死硬的保守派德意志民族人民党和所有的极右派民族主义团体的抗议,而这种抗议运动主要集中在巴伐利亚邦。那里的分裂主义势力企图举行暴动,对抗柏林政府。敏感的希特勒看到这种经济困难和政治动荡的形势,正是他推翻共和国的良机。他要以巴代利亚为跳板,攫取全国政权。

十月底,巴伐利亚和柏林中央政府之间的矛盾激化,希特勒决心利用这一矛盾,他要求巴伐利亚邦政权趁柏林尚未向慕尼黑下手之时,就向柏林进军。希特勒自认为时机对己有利,他执意要效仿意大利独裁者墨索里尼一年前“向罗马进军”夺取政权的榜样,着手策划“向柏林进军”,以建立由他个人施行独裁的专制政权。但巴伐利亚邦政府头目优柔寡断,无意按希特勒的意愿行事。

1923年11月8日晚,巴伐利亚邦政府三巨头等要员在慕尼黑南郊的比格布劳凯勒啤酒店举行集会,希特勒乘机率领其600名冲锋队员,强行冲入会场,并首先向天花板开了一枪。接着希特勒在戈林、赫斯等人的簇拥下登上讲台,高声喊叫道:“国民革命已经开始,大厅现在已被包围,任何人不得擅离一步!”“如今巴伐利亚政府已经崩溃,我从现在起就是全德意志的领导者!”但希特勒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劫持巴伐利亚领导人搞政变的企图以失败告终。然而希特勒并没有死心,次日,他又与被迫参与其事、一心要建立军人专制政权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德军总参谋长鲁登道夫商讨对策,决定在慕尼黑进行示威游行以扩大宣传和唤起士兵与居民的支持。于是希特勒与鲁登道夫一起率领一支2000多人的队伍,从啤酒馆向慕尼黑城内进发。但他们立即遭到了警察的镇压,16名纳粹党徒被击毙,希特勒则逃离了现场,但11月11日被逮捕入狱,随后邦政府下令禁止纳粹党,封闭纳粹党报。至此希特勒苦心策划的“向柏林进军”的夺权尝试,就这样失败了。

撰写《我的奋斗》与重建纳粹党

希特勒的政变失败了,但他却从这次失败中为自己和自己的政党捞到了一笔宣传资本。由于首席法官在“国家主义”思想上与希特勒并无原则分歧,因此最后只对希特勒判处了最轻的刑罚——监禁五年,表现好还可以酌情减刑。其实希特勒只服了8个月的徒刑就被赦免了,而且未被驱逐出境。就是在这仅8个月的服刑期间,他也倍受优待:除了获准享用特别饭食,还让他住在有两扇窗户、阳光充足,很为舒适的单间牢房里。他可以自由通信,自由接待来访亲友,生日时可以接受亲友的花环和祝贺,此外还享有携带秘书、到户外散步和做体操的特权。中午他则在墙上挂着一面万字旗的休息室进餐,这时他就口若悬河地大讲特讲。所以当希特勒在这所看守监狱(这种监狱中的犯人名誉不受影响)中“服刑”结束时,狱中的大多数工作人员都变成了忠实笃信的纳粹主义分子。

希特勒在监狱呆的这8个月,向自愿追随他来监狱的鲁道夫·赫斯口述了他的著作——《我的奋斗》第一卷(第二卷于两年后出笼)。这部著作既不是一本回忆录,也不是一部体现希特勒世界观的作品,实际上它是一个集国家主义、帝国主义、种族主义、反犹主义和反对民主主义思潮于一体的大综合。反犹主义是贯穿该书的一条主线。他认为犹太人和斯拉夫人是劣等民族,雅利安人是优等人种,因此它有权征服和统治其他民族。该书的另一思想是鼓吹复仇主义。

希特勒声言必须撕毁凡尔赛和约,必须同德国人民的“不共戴天的死敌,——法国算账。他声言,和约所加给德国的耻辱和仇恨己深深地印入六千万男女的心坎,变成了一片弥漫的火焰。宣传对外扩张是该书的又一主题。夺取生存空间,扩充领土,征服世界。他宣称”将把目光投向东方的那个国家不能用和平方法取得的东西,就用拳头来夺取。希特勒还在书中攻击议会民主制度,宣传专制独裁统治,反对马克思主义,宣扬法西斯的理论。《我的奋斗》一书被看作是法西斯的理论和行动的纲领,是纳粹党的圣经。它为希特勒涂上了一层迷人的色彩,迎合了当时广泛存在于德国的愤懑情绪,因而在纳粹政权时期它发行量很大,流传极广。

希特勒从啤酒馆暴动的失败中悟出了自己的道理:即不能通过政变去剥夺台上统治者的权力,相反只有通过与他们的合作才能取得政权,要充分利用共和国宪法所提供的一切合法条件去攫取政权,铲除共和国。于是,在他出狱后的1925年1月4日,拜访巴伐利亚总理,承认1923年的政变是一个错误,并保证今后一定循规蹈矩,遵纪守法,还答应在反对马克思主义的斗争中支持这位总理。

邦总理遂由此产生一种印象:这头凶猛的野兽现在被“驯服了”,人们可以松一下绷紧的弦了。这样,在2月份,巴伐利亚政府就撤销了对纳粹党及其机关报《人民观察家报》的禁令。接着,2月26日《人民观察家报》正式复刊。2月27日纳粹党正式重建,希特勒又获得了独裁元首的身份,但被禁止在公开场合演说,而且其他各邦也相继效法。

这时的德国由于实行了货币改革,美元资本陆续流入。故而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国内政局趋向稳定。这对希特勒的纳粹运动是十分不利的,这以后可以说纳粹运动进入低潮。但希特勒并不为自己政党的弱小而气馁,他仍不屈不挠,不丧失希望和信心。他一方面利用这段不能公开讲话的时期,专心致志地写作《我的奋斗》的最后部分,思考纳粹党和自己的前途,另一方面又充分施展自己的组织才干,在纳粹党里建立了一套错综复杂的党内机构,它几乎包括了德国政府所设置的各种部门。

为了扩大影响,吸引更多的群众,希特勒还陆续建立起一批群众组织。希特勒事必躬亲,过问党的一切细小决定。就这样,到了1928年,纳粹党逐渐变成了一个“拥有一批具有接管政府事务能力的干部的政党”。而且纳粹党的信徒们都有一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共同信念,把他们的元首视为众望所归的决策人物。只是由于这时没有适宜的气候,它的内部力量与自身团结尚未显露锋芒,因而普遍被外界忽视罢了。此外,在经过了相当的困难之后,希特勒又把冲锋队改组成为一个拥有几十万队员的武装团体,其任务是保护纳粹党举行的集会,捣乱其他政党的集会和一般地恫吓那些反对希特勒的人。而且为了使武装团体更可靠,希特勒又建立了党卫队,并要求他们特别宣誓效忠他个人。

执政

1929年10月末从华尔街开始的经济恐慌迅速蔓延,导致了一场世界性经济危机。德国的经济是靠美国发展起来的,所以受害最大。企业倒闭,产销萧条,失业人数直线上升,最高时达600万。这可给希特勒、戈培尔等人提供了绝好的机会。他们称经济危机是“政府无能”的一个佐证,是政府接受《凡尔赛和约》和战争赔款及奉行“社会主义”政策的结果,是共和国和历届政府毁灭了德国的一切。希特勒公开宣布,他欢迎这场经济危机。他正可以利用它达到搞垮共和国的目的,而且他为此甘愿去干任何事情。不久,经济危机就发展成为一场国家危机。由于经济萧条,国家税收下降,相反失业救济的支出却迅速增加。1930年3月,魏玛共和国的最后一届政府终因入阁各党在如何平衡国库亏空问题上意见分歧而垮台。

从1930—1933年期间,魏玛共和国不得不由所谓的“总统内阁”来治理,经济危机更使社会各阶层的矛盾不断激化,人民群众对魏玛共和国政府极为不满,强烈要求建立一个拯救德意志民族、给社会带来安定,给人民带来幸福的新政府。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希特勒一方面为国家社会主义展开更强大的宣传,对各阶层人民不断做出符合其愿望的慷慨许诺。一方面又通过纳粹党的宣传机器,宣称该党不是一个阶级政党,而是“大众党”,并重点向中下层的中产阶级发动讨好攻势,以争取得到他们的支持。

这种宣传不能不打动处在绝望之中的德国人民,他们相信希特勒的诺言能够兑现,因而纷纷聚集在纳粹的旗帜下。危机前,纳粹党只有10.8万人,到了1932年,人数超过了100万。从1930年开始,纳粹党在国会选举中不断获得胜利,1932年4月10日举行总统第二轮选举,希特勒竟然获得了36.8%的选票。1932年7月31日举行国会选举,纳粹党获得了37.3%的选票,获得230个议席,一跃成为国会中最大的党派。

1932年8月13日,总统兴登堡召见希特勒并试图说服他与佛朗茨·冯·巴本共同组成联合政府,但希特勒予以拒绝,声言作为最大政党的领袖,要得到“包括一切方面的整个国家权力”,但兴登堡也发表声明加以拒绝。就在这时,巴本和施莱歇尔为了一己私利,互相拆台,宁让第三者上台,也不让对方执政,通过政治上的交易,把希特勒推出来,搞了一个以“保守派和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者、总统、国防军和钢盔团”为一方,以希特勒的纳粹集团为另一方的联盟,组成所谓“民族团结”的联合政府。就这样,希特勒终于在1933年1月30日通过“后门”交易登上了总理的宝座。从这时起,魏玛共和国也就正式死亡了,第三帝国由此诞生。

对希特勒的得势,被推翻的霍亨索伦王室的支持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1933年1月22日,皇太子就曾致函兴登堡,敦促其授权希特勒组阁,威廉二世还给纳粹党提供了200万马克的援助。但德国任何阶级、集团、政党都不能逃避其应负的一份责任。无产阶级分裂、争斗,内耗损失巨大,更谈不上团结一致对付法西斯。先天不足的资产阶级对法西斯则是容忍、退让,甚至迎合。他们不能联合起来对付一个他们当时一定知道如果他们不团结起来加以扑灭就会压倒他们的共同危险。难怪有人说,“把纳粹党的暴政加在自己身上的,是德国人自己”。

野心勃勃的希特勒并不满足于在他同巴本和民族人民党首领胡根贝格约定的范围内行事,也不满足于这种联盟。他执意借助已经掌握的权力,实现建立独裁的目标。因而在他上台第三天即2月1日就发布第1号文告,声称兴登堡总统宣布解散国会,定于3月5日举行新的选举。希特勒认为,他将在选举中稳操胜券,这样就能排斥联合政府中的其他政党,确立一党统治的体制。

2月4日又颁布《保护德国人民法》,以便广泛限制反对党,特别是限制德共和社民党在竞选中的宣传活动。2月6日,解散普鲁士邦议会,使普鲁士代理内政部长、纳粹党的戈林得以接管了警察局,为纳粹党在普鲁士夺权创造了条件。随后由冲锋队、党卫队和钢盔团成员组成的所谓“辅助警察”又先后接管了各地的警察部门,并在各大区建立了集中营,关押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社民党人和其他的反法西斯战士。另一方面,希勒特又暗中拉拢国防军头目和大资本家,以取得他们的支持和赢得选举的胜利。

为了彻底打击反对自己的力量,尤其是反对纳粹最坚定的共产党,纳粹党徒(也有戈林个人一说)又一手炮制了震惊国内外的2月27日的国会大厦纵火案,并将之嫁祸于德国共产党人,在国内掀起了空前规模的反共浪潮,致使德共的机构被全部摧毁,几千名德共干部被捕,并被迫转入地下,在这一事件中,被捕人员还有社民党人和其他著名人士。希特勒还在该事件后颁布被人们称之为“国会纵火法”的《保护人民和国家法》,授权政府接管各邦权力。他在冲锋队和党卫队的参与下,对各邦特别是那些不在纳粹党掌握之中的邦进行自上而下的夺权。从此,各邦的主权被纳入“一体化”,德国这一法制国家趋于瓦解,纳粹党的一党统治的基础得以基本建立了。他通过“长刀之夜”事件,镇压冲锋队,大肆镇压打击及削弱党内反对派,巩固自身势力。

3月5日国会大选后,纳粹党获得了43.8%的选票,民族人民党获得8%的选票,这两个执政党虽获得了51.8%的选票,但没有获得2/3的多数,这样他们就无法保证通过有些对他们来说是极为重要的立法。于是3月23日希特勒软硬兼施,终于获得了他所要求的授权法。有了它,希特勒在4年任期中就拥有立法权,就可以把国会和议员们撇在一边,不许他们问津。授权法是希特勒在权力道路上迈出的所谓“合法”的最后一步,同时也是建立他“元首国家”的基础,希特勒有了这个授权法以后,又颁布了一系列法规。他通过撤销邦一级的行政区,取缔纳粹党以外的政治组织,摧毁纳粹运动内部的反对派,控制经济和文化这四个方面的步骤,使各个领域进一步实行了“一体化”。就这样,希特勒在上台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基本上结束了从上到下的夺权活动,并建立了纳粹党一党专政的法西斯极权统治。恰在这对,年迈的兴登堡于1934年8月1日病逝。这可是给希特勒提供了最后将权力集中在自己手中的极好机会。希特勒立即颁布一项法律,把总统和总理这两个职务合二而一,叫军队以及法官和官员向他个人宣誓效忠。作为元首和总理,如今他成为国家政权的单独执掌者,把军队和教会之外的所有政治社会机构都一体化了。

希特勒本性也是个癫狂欲望,阴险毒辣,胆大妄为的泼皮无赖,上台以后就以蒙骗方式笼络人心,提高别人对自己的尊严与信任!

希特勒在政治上整肃内部时,又把全部经济都纳入受国家控制、适应政治需要、实行强制生产的轨道,以更有利于扩军备战。接着希特勒就开始将其计划付诸实施。1934年9月底,希特勒下达了一个重整军备的秘密手令,到1935年春,则公开宣布了此计划:将国防军由10万扩充到30万。这是公开违反凡尔赛和约,它立即引起西方国家的强烈反应。法、英、意都提出了抗议,并达成共同防御的协定,但一切只不过是停留在纸面上,从未去实施,相反在其背后倒掩盖着勾心斗角和畏首畏尾,特别是英国还中途变卦,与德国签订了一项海军协定。这也是英国“绥靖”政策的开端。

这一连串的事情使希特勒确信:这里出现的又是一帮和他昔日国内政敌一样不中用的家伙,只要他坚决、突然地把既成事实摆在这些家伙面前,他们势必束手无策,听之任之。于是,希特勒于1936年3月7日悍然宣布废除洛伽诺公约,不顾凡尔赛和约的规定竟派出3万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并沿德国西部边界建立起防御工事。此时,法国和英国等西方国家只要稍有动作,希特勒就会乖乖地缩回,但他们又只是满足于提出抗议,并未采取任何切实的对抗措施,这就使希特勒更加胆大妄为,加快了向外扩张的步伐。

1936年11月,德日缔结反共产国际协定,1937年9月意大利又加入此协定。这样,德、意、日三国就正式结成法西斯集团,三国轴心正式形成。这声明德、意、日三国并在一辆战车上。

希特勒最终摆脱了《凡尔赛和约》的束缚和外交上的孤立处境,于是,他于1937年11月5日召集国防部长、国防军三军总司令和外交部长等头目,向他们宣布最迟在1943至1945年之间解决德国的空间问题,要占领与德国直接接壤的居住空间和原料基地。而征服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是他的第一个目标。

这时的德国军事力量已有了相当的规模,经济形势也进一步好转。所以希特勒自觉有了资本,就开始把他的计划付诸实施了。

1938年3月11日,希特勒软硬兼施,在奥地利的亲德分子和纳粹分子的帮助下,兵不血刃占领了奥地利,走出了他在中欧侵略扩张的第一步。英法两国对希特勒的这一行动又只是听之任之。法国毫无表示,英国只是由驻德大使提出抗议了事,苏联政府发表声明进行谴责,并要求召开国际会议讨论制止德国侵略的措施,但遭西方国家拒绝。

吞并了奥地利之后,希特勒就策划向捷克斯洛伐克开刀。他瞄准英法等国不愿为捷克斯洛伐克承担战争风险的心理,利用纳粹党培植的苏台德德意志党人充当侵占捷克斯洛伐克的马前卒,通过1938年9月30日凌晨英、法、德、意四国首脑签署的臭名昭著的慕尼黑协定,一枪未发地又把苏台德地区占为德国所有。1939年3月,希特勒又撕毁了慕尼黑协定,兵不血刃地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全境。对希特勒的这一行径,英法除了提出口头抗议,并没有采取任何重大措施。

希特勒在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得手之后,紧接着又把手伸向波兰,要波兰归还但泽市,提供享有治外法权的通往东普鲁士的陆地走廊。波兰坚决拒绝了希特勒的无理要求。

到了这时,深深感受到希特勒欺骗和愚弄的英国首相张伯伦才放弃绥靖政策,转而强烈谴责希特勒的侵略行径并宣布全力支持并保证波兰的独立。法国在此情况下也作了相应的表态和加强战备的措施。

希特勒面对波兰的不屈服态度和英法保证波兰独立的声明,以及他们正在同苏联谈判并有可能结成同盟的情况,不免有些害怕,因此,他也秘密派代表同苏联进行谈判。

苏联鉴于英法同自己的谈判缺乏诚意,背地里还向德国大献殷勤,继续推行祸水东引的绥靖政策,同时为了自己国家的利益而利用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终于在1939年8月23日同纳粹德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希特勒则由此去掉了担心出现一场两线作战的心病并还能经常不断地从苏联那里得到粮食和原料的供应。

希特勒自觉已无后顾之忧,于是在1939年9月1日,终以“闪电战”实施了他几个月前就打算实施的进攻波兰的计划。

1939年,8月31日夜晚,德军身穿波军制服,靠近了波兰边境的格莱维茨的一个小镇。成功占领了该小镇后,德军故意捣毁了这个小镇的电台,并向空中鸣枪。随后,正在接听该电台节目的德国民众听到一个操着波兰口音的嗓音宣布:“波兰人民!波兰和德国之间的战争就要打响了,团结起来,打倒德国鬼子,打到所有反对我们进行战争的德国人!”

讲话之人是被纳粹强迫穿上波兰军服的囚犯。随后他被纳粹党卫军杀害。这是由盖世太保头目海德里亲自导演的“波兰入侵”德国的阴谋。

第二天上午10点,希特勒向德国宣布德国遭到了波兰的入侵,德国被迫予以还击。而事实上在希特勒宣布前,德国已经对波兰发动了闪电战。随后,英法两国被迫对德国宣战,二战爆发。

英法两国虽于9月3日对德宣战,但在希特勒征服波兰的四个星期中一直按兵不动。法国军队只是在马其诺防线后面构筑工事据守。士兵们将德国西线的战争称之为“静坐战”或“滑稽的战争”。波兰在德国军队的猛烈攻击下终于在9月28日沦陷。

占领波兰之后、希特勒又向英法大力施放和平烟幕,可暗中他却悄悄地加紧把它的部队从东线调集至西线,把主要的目标对准了法国。

1940年4月,希特勒开始把他在前一年10月10日发布的进攻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的密令付诸实施。但他首先却去攻占了丹麦、挪威以保证德国有海上的战略基地和瑞典铁矿沙的供应。接着,于5月10日至5月28日,命令德国军队攻占了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5月13日,德军大举入侵法国。6月22日,法国被迫在一战结束时德国向其签署投降书的贡比涅车站向德国签署了投降书。

法国被占领后,希特勒的对手就只剩下在敦刻尔克大溃退中遭到严重削弱的英国了。

希特勒首先对英国实行诱和,条件是德国承认英国的海上霸主地位,但因为遭到以丘吉尔为首的强硬派的抵制,所以没有成功,于是他立即下令实施在英国登陆的“海狮作战计划”,这是无奈的选择。

本来在希特勒的原计划里,并没有打算与英国进行较量,本来希特勒以为法国投降之后,英国也会很快屈服。

但希特勒想依靠空中优势制胜英国的计划,由于帝国空军总司令戈林忽视英国实力,造成战略决策失误,失去最佳时机,因而一再推迟“海狮作战计划”。戈林自以为是,擅自改变作战计划,将空中打击重点由军事目标转移至重要城市,给英国以喘息之机,加上英国从1935年开始在全国布置雷达网,并配备灵活性优越的“飓风式”和“喷火式”战斗机,使德国空中优势不复存在,“海狮作战计划”在英国的顽强抗击下彻底破产了。之后,希特勒不得不在9月27日无限期推迟“海狮作战计划”。这是希特勒在欧洲大战以来首次没有能达到入侵目的的一次大战役。

最后岁月

希特勒早在西线作战、进攻英国时,即1940年夏就开始制定入侵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

1940年12月18日,希特勒指令德军“必须准备在对英战争结束之前以一次快速的战役击溃苏俄”。这时,希特勒看到苏联也在加紧备战工作,为避免陷入两线作战,他决定先解决苏俄这个他称霸欧洲的最大障碍。希特勒认为,英国已被逐出欧洲大陆,短期内不可能成为德国东进的后顾之忧,而且“俄国一旦被打败,英国的最后希望就破灭了”。

在进攻苏联之前,希特勒己占领了欧洲的14个国家,并且把罗马尼亚、匈牙利、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变为自己的附属国。

希特勒认为他通过无限度地搜刮欧洲广大地区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力量己足够强大,而且1940年,德国的军事生产比上年度增长了1/3,他自以为一切己准备就绪,于是撕毁两国互不侵犯条约,下令于1941年6月22日在1000多公里长的苏联边境上发动大规模的突然袭击。

对希特勒来说,这是性质完全不同的另一场战争,是一场思想领域中反对布尔什维主义的十字军似的进军,是一场反对“斯拉夫劣等人”的种族战争,是一场赢得“生存空间”的占领战争。但是希特勒低估了苏联的军事实力,也低估了西方民主国家反法西斯斗争的坚定性,终于使自己陷入两线作战的绝境。

在战争初期的短暂得势之后,希特勒开始走下坡路了。首先惨败在莫斯科城下和列宁格勒城下,其闪电战的计划遂宣告破产。事实证明,他不可能在辽阔无垠的苏联领土上打赢一场消耗战。随着12月7日德国盟国日本偷袭珍珠港,12月11日,希特勒也向美国宣战。就这样,一场欧洲大战遂变成了世界大战。

随着1942年11月—1943年2月德军在斯大林格勒遭到惨败而开始节节败退,苏联则开始转入战略大反击。在西线,希特勒同英国媾和的希望己不存在,其军队在北非战场屡遭打击,伤亡惨重,最后不得不投降。1943年7月,盟军在意大利南端的西西里岛登陆,促使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垮台,建立的新政府则向德军宣战,希特勒只能孤军作战。1944年6月6日凌晨,美、英、加拿大三国远征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而苏军到1944年7月己把德军赶出苏联国境,并攻入波兰境内,至此希特勒军队完全陷入东线和西线的夹击之中。尽管如此,希特勒还是宣布“将不惜任何代价将这场战争进行下去”。1944年底,盟军己攻入德国境内。希特勒的败局已定,这时他已从公共场合消失,人们再也见不到他的演讲。

1944年7月20日,希特勒在逃过“狼穴”炸弹暗杀后,又回到柏林,住进总理府下面的地下避弹室中,并在戈培尔等几个亲信和情妇埃娃·布劳恩的陪伴下,在充斥着绝望和幻想的阴森可怖的气氛中指挥战争,躲在地下室中的他经常。四肢颤抖、目光呆滞、面色惨白,说起话来有气无力。即便到了这个时候,希特勒还抱着战争很快即将发生一个转折的希望。然而现实是无情的,盟军推进的速度越来越快,希特勒摆脱困境的幻想完全破灭,于是在1945年3月19日下令毁灭一切“德国国内军事、交通、通讯、工业和供应设施以及敌人为继续作战以某种方式立即或在不久的将来能够利用的东西”。当被要求执行命令的施佩尔提出异议时,希特勒仍高喊:“如果战争打输了,人民也就完了。……因为人民已被证明是软弱的,而未来只会属于更加强大的东方人。这场战争结束之后,剩下来的反正只是劣等人,因为优秀分子已经阵亡了。”

1945年4月12日,美国总统罗斯福逝世。希特勒得知此消息后,联想到了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大帝在七年战争中的绝处逢生,顿然又生出战争会出现转折的希望,而且这种充满希望的气氛一直持续至4月20日希特勒的生日那天。4月22日,柏林已被苏联红军包围了3/4,这时希特勒才大梦初醒。他悲鸣道:“战争打败了……我将留在柏林,只要时刻一到,我就用手枪结束我的生命。”“但同时他也痛骂国人:武装部队抛弃了我,我的将军们全是草包,我的命令没有得到执行,一切全都完了……德国没能完成我给整个民族提出的任务。”4月27日,整个柏林完全被苏军包围起来。4月28日,希特勒的战时盟友意大利的墨索里尼被游击队抓获枪决。同一天,希特勒又获悉,他的副手希姆莱企图同西方列强进行谈判;至此,希特勒完全泄了气,感到自己的未日已经来临。他开始口授他的政治遗嘱,但他仍然要痛骂犹太人,要求后继者必须竭尽全力恪守种族法律,无情地抵抗世界各民族的毒害者国际犹太集团。

1945年4月28日午夜前不久,希特勒和他的情妇埃娃·布劳恩正式结为夫妇,接受洗礼。4月29日,苏联坦克向火车站附近的动物园推进。4月30日,苏军经过激战,终于攻占了国会大厦。此时希特勒的总理府已在炮火的射程之内。下午3点30分,希特勒回到地下室的避弹房间,开枪自杀。埃娃·布劳恩则与此同时吞下了毒药。两人的尸体被侍从用军毯包上,抬至总理府的花园里,浇上汽油,在熊熊大火中化为灰烬。骨灰被埋进一个炮弹坑。

以下是希特勒女秘书回忆录中关于这段的描述:“我(特劳德尔 女秘书)想知道元首到底是怎么死的,京斯策也愿意谈这个话题。‘我们再度向元首敬礼,然后,他就带着埃娃走入房间,关上门。戈培尔、博尔曼、阿克斯曼、赫韦尔、肯普卡和我站在走廊上等待。大概十分钟吧,对我们而言,简直漫长的不可忍耐,直到枪声划破死寂。几秒钟后,戈培尔推开门,我们走进去。元首是向自己的嘴开枪的,同时咬碎了那个毒药玻璃囊。他的头骨都粉碎了,死状极其可怕。埃娃没有用到她的小手枪,她只是服了毒。我们用一张毯子裹住元首的头部,戈培尔、阿克曼和肯普卡把尸体经楼梯抬到花园里。他那么瘦,尸体却重的出乎我的意料。在花园里,我们并排摆下两具尸体,离掩体入口就几步之遥。我们不能再走远一点了,应因为枪火仍然很密集,所以我们就近挖了一个弹坑。然后,肯普卡和我往尸体上浇汽油,我点燃一块碎布扔过去。两具尸体当即被火焰吞没了……’”

第三章 守望马其诺防线

马其诺防线——the Maginot Line,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军方开始研究如何防御德国和意大利入侵。一九三0年,上台伊始的法国国防部长马其诺,将由其前任综合了法国福熙、贝当和晓夫勒三位元帅争论多年的防御计划交由议会讨论,获得90%以上的多数通过,并在此后的十年中在法德和法意边境建造了一系列防御工事,这就是举世闻名的“马其诺防线”。

马其诺的开始

尸骨纪念碑坐落在法国东北,位于树木浓密的悬崖上,俯瞰凡尔登。它是一个巨大的、带有十字架的拱顶建筑:150码高的石灰岩上坐落着一座仿炮弹形状的塔,有150英尺高。这座纪念碑是为纪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关键战役——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中战死的70万法国士兵而修建的。这个死亡数字令人难以置信。建筑内部有一个洞穴般的走廊,分布着18个壁龛,每一个的下面都是一个墓穴。只有当参观者走出令人压抑的洞穴的时候,才会发现外墙上的那一排排小窗。窗内,一些灰白色的东西映入眼帘。几秒钟后,你才会意识到这是人的遗骨——无数的无名遗骨。每个壁龛下都是500立方英尺体积的遗骨。这是1918年停战后收集的13万名无法辨认身份的军人的遗骸。这座尸骨纪念碑本身比任何演讲、任何个人或团体的特别声明,或是任何战略理念都更有力地解释了为什么法国后来要修筑马其诺防线。

当初设想作为德国人入侵屏障的马其诺防线,后来已成为“愚笨”和“拙劣”的代名词。可是,马其诺防线实际上并非如非议的那样一无是处。就许多方面讲,它是具有独创性的工程技术成就的范例。它出于某种目的而设计,并且巧妙地达到了设计目的。其缺陷并不存在于防线本身的防御能力,而在于提出修建这条防线的人缺乏预见,没有想到20年后战争的理念发生了多么巨大的变化。

确实没人可以责怪法国修筑这条防线的尝试。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法兰西流尽了最后一滴血。金融崩溃,北部省份饱受蹂躏。19世纪20年代,上至共和国总统,下至农民,都表现出极大的决心:历史决不能再重演了!停战后不到两年,法国总统亚历山大·米勒兰指导下的一个高级战争顾问委员会就已经在考证修筑一个防御屏障的最佳方案。法国在过去的50年中已遭受两次入侵,当时,米勒兰和他的顾问们又看到了入侵的阴霾。

他们没有错。但是,他们持有一种入侵预言会自动应验的心态。法国的外交政策和德国被迫签订的凡尔赛条约对德国的苛刻限制应该对阿道夫·希特勒的崛起承担一部分责任。直到1930年1月,构筑抗德防线的议案才在法国议院投票表决。曾在1914年受过重伤的老兵、战争部长安德烈·马其诺是会议的主要发言者。他警告说:“不管新的战争会采取什么形式,战争的手段是空战,是毒气战,或是现代战争的任何一种不同的破坏形式,这种必要性是绝对的,那就是拒敌人的入侵于国土之外。我们无人不晓遭受侵略的代价,随之而来的是财产物质的惨重损失和士气颓败。”

事情就这样最后敲定:法国决心用一道高科技的防线把自己的后代保护起来。议员们投票给马其诺防线大笔预算和五年的工期。当然,这项雄心勃勃的工程无可避免地遇到工期拖延和超出预算的问题,方案进行了多次修改。这座“法国长城”的最后收尾工作在战争迫在眉睫之际仍在进行之中。

可以推测,这一防线的修筑比乐观的议会议员们所预料的要困难得多。471英里长的防线要布设在德国、卢森堡和比利时边界直通北海——还不算瑞士边界,更糟的是还不算意大利边界。在意大利,墨索里尼的战争叫嚣日趋狂妄。军事工程师们面临令人望而生畏的巨大挑战。

这一项计划旨在保卫五个重要地带:意大利边界,从地中海直到瑞士;瑞士边界;沿莱茵河的法德边界,包括从巴塞尔到小城维桑堡,这座小城位于法国东北,斯特拉斯堡北部;再从那里转向阿登森林的一段边界;以及沿比利时边界向西到英吉利海峡。

其中一些地段相对简单一些。意大利边界段地势险峻,并已有19世纪修筑的工事。旧有的要塞已经过时,需要增修现代的钢筋水泥工事。与瑞士一段的边界被认为是安全的,这个国家自己就是一个小小的难以攻克的要塞。

沿莱茵河的一段,在马其诺防线策划者来看也是安全的,因为河流本身就是极好的屏障。只需要布设地雷、铁丝网,修筑河岸机枪地堡,派步兵驻防就行。在几千米纵深地带再修建小型廉价的普通要塞和地堡网,每个工事由20~30名士兵守卫。法国军事专家预计,这些安装钢铁圆顶的水泥机枪地堡可以经受任何轻武器的攻击。如果使用可以破坏它们的加农炮,会使水坝决口,造成这一地区河水泛滥。这只能给入侵者带来更大麻烦。

莱茵河西北,是法德边界的两个关键地段维桑堡附近的劳特河和工业重镇梅斯附近区域。这里资源丰富,是备受瞩目的微妙地区: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它们自古是法德争议之地。在这两个关键地段,法国工程师倾注了极大的精力和创造性,设计和构筑了50座大型地下工事。在这些工事之间散布着似乎无法攻破的小型地堡群。

每座大型地下的工事都处于相邻的大型地下工事的加农炮射程之内。这样,在敌方部队靠近时,就可以呼叫自己的邻居直接向自己的工事开炮,发射杀伤性炮弹。这被称做“拿虱子”。当然,也可以用炮火消灭那些小型地堡群四周的敌人。总之,每一种不测和意外都被考虑到了。正如当时传媒热烈宣传的,这些大型地下工事完全是新式的、革命性的。它们构筑在山顶或山脊下100或100多英尺的深度,设计完全一致。四周是石头和钢筋混凝土修建的长长的主地道。主地道的一端是生活区,另一端是战斗区,通过较小的地道、阶梯和升降机可以到达这些地区。最大的一座大型地下工事有1000或1000名以上士兵把守。有5英里左右的地道网,通过这些地道,用有轨车运送人员设备和弹药。这种新奇的运输设备曾频繁地出现在战前报纸的头版新闻里。

大型地下工事完全靠电力提供能源,装备有从厨房酒窖区到牙医设备,从监狱牢房到停尸间在内的一切设施。每一座大型地下工事都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地下小城镇,拥有自己的水井、食品供应和发电设备,可以与世隔绝,独立生存长达三个月之久,就像一艘水下潜艇。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发生过的毒气攻击的威胁可以用在工事内产生稍高压力的通风过滤设备解决。炮手作战时就像在潜艇内作战一样,并不直接观测目标。地面观测员用电话通知地下火力控制指挥所,对炮火进行指挥修正。

典型的大型地下工事就像一棵地下生长的树,指挥和生活区是树的根部,延伸出长长的通道,抵达各个地堡。地堡内装备着加农炮、迫击炮和机枪。在大的地堡中装备着多达17件武器。加农炮藏在钢制的、可升降的炮塔里,炮塔固定在钢筋水泥制成的圆形转台上。由于地面上只露出一个钢制的圆顶,再看不到别的什么,所以加农炮在平时十分安全。作战时,一接到命令,钢顶上升2英尺,可以旋转的一对炮管就露了出来。

在每个加农炮转塔内,围绕四周圆形塔壁,画有四周乡村田野的地貌实景,以便炮手们可以把射击坐标上用数字标出的目标形象化。富有数学头脑的法国人事先精确计算了火炮控制下的每一平方码的土地,并设定了它们的坐标。

位于劳特防御区西部边缘的小城比奇附近的一处大型地下工事集中代表了倾注在马其诺防线上的聪慧的防御思想。这座大型地下工事是已经装修对外开放的半数地下工事之一。这座充满了巧妙设计的地狱般阴暗的大型地下建筑令参观者产生了极大兴趣,他们觉得法国工程设计师一定以设计现代要塞为乐。

在大型地下工事入口处,穿过一处反坦克堑壕上的钢吊桥,就来到了主入口。通过山坡里七吨重的钢门,面前便是近三英里的水泥通道,处于沙岩下平均118英尺的深度。在战斗期间,812名战士三班倒日夜作战,就像潜艇上的战士们一样。尽管主要入口处设有反坦克堑壕和七吨重的钢门,理论上仍是弱点,因此由47毫米反坦克炮守卫着。如果防守者需要狙击步兵而非装甲车辆,他们可以用悬在头顶上的轨道收回坦克炮,一转眼,一挺重机枪就到位了。马其诺防线的许多机枪下装有可以使武器升降的凸轮,以便机枪火力可以完全覆盖它周围的火力控制区,同时使倾泻出的子弹保持在距地面一英尺的高度。

如果有德国士兵渗透穿越机枪火力到达工事外墙,像滑槽油筒一样的手控榴弹发射器可以把榴弹送出墙外消灭敌人,如果有敌人攻入大门,进入地下工事通道,他们会被这座大型地下工事内的一座地堡机枪射杀。要是他们越过了这座地堡,那么一揿按钮,就可以引爆通道中的地雷,摧毁整个通道。如果这些防御设施还是没能挡住他们,战士们可以通过紧急秘密出口撤退。通过一个特别小的小型通道,他们可以到达一个垂直的紧急出口。这一珍奇的独创是完美的,它集中体现了马其诺防线建造细节中的精巧的设计构想。每一座大型地下工事都有这样一个紧急出口。130英尺长的阶梯垂直穿过地层,洞口处的伪装十分巧妙。但是,如果德国人发现了洞口,他们会向洞内进攻的。设计者已经考虑到这一点。如果敌人打开洞盖,他们会发现,摆在面前的不过是一座墓穴。这其中玄机十分简单:洞内的深度是所需的两倍,上半部是一个真正的坟墓,由钢门阻隔。来自大型地下工事的小隧道开口在其中部,负责军官拉动杠杆,钢门打开,坟墓咔嗒嗒落到下部,战士们就可以钻出来了。

从1929年到1933年,仅仅挖掘比奇附近的那处大型地下工事,就动用了2000名劳工夜以继日地苦干。之后,数不清的专家人员被派下去为工事进行装备。问题在于无论时间或资金都不允许法国人用这种令人生畏的防御工事来保卫自己的全部边界。所以边防存在漏洞,而且是极大的疏漏。德国人对此了如指掌。实际上,马其诺防线仅仅延伸至色当城东,法国-比利时边界的阿登大森林的南部。法国总参谋部断言,大森林和莱茵河一样,是安全可靠的天然屏障。1934年,马歇尔·贝当和其他法国高级军官在视察马其诺防线的建筑时说:“因为采取了特殊措施,阿登森林是不可穿越的。因此,这一段防线不存在危险。”

马其诺防线的无用

在阿登森林之后,便是比利时边境,直达英吉利海峡。这一段防线,法国人没有采取任何认真的努力来修筑工事。毕竟,法国推断他们的盟国比利时本身对法国来说就是一处很好的缓冲区,可以为法国争取八天时间来组织自己的防御力量。这一结论是按步兵行进速度得出的。可是,当时德国人已经实现了摩托化和机械化。

最终导致大战爆发的种种危机终于接踵而至:德国再次占领莱茵地区并兼并奥地利;慕尼黑协定的绥靖政策使苏德地区落入希特勒之手;德国入侵波兰。这些危机,使得在没有防御工事边界地段驻防的法国指挥官可以或多或少地在他们愿意的情况下,在他们喜欢的地段修筑一些工事。于是,漫长的边界就点缀上了成千的、与整个防守形势极不相称的小型机枪掩体。

贝当的关于阿登森林边界段安全可靠的轻率结论终于把自己搞得狼狈不堪。1940年,闪击战之父海因茨·古德里安将军的坦克把比利时和法国边界打开一个大洞,德国部队如洪水般穿过阿登森林,包抄法国部队,并孤立了马其诺防线。紧跟在古德里安的坦克后面的44个德国师仅凭借民用公路就直接穿插大森林。比利时人根本没有执行抵抗方案,如贝当所预言的那样,设路障、挖陷阱、破坏公路。面对飞速挺进的入侵者,约有40个法国师被禁锢在马其诺防线内,他们“有防却无可防”,就像他们的存在是为了保卫这条防线本身一样。而另外30个左右的师则分散在从马其诺防线终点蒙梅迪到英吉利海峡的防线上。

德国人装备着现代化的坦克、战斗机、斯图卡式俯冲轰炸机和速射加农炮,尤其是令人生畏的高速88型炮,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为有效的武器之一。法国人几乎没有防空武器,只有极少量的飞机用于保护首脑要人,以及地面上落伍的坦克。法国军队遭到快速闪击,遭到优势火力压制,遭到迂回包抄。法国地面部队土崩瓦解,蒙羞千古。

莱茵河是天然屏障的种种神话也很快就破灭了。法国军事策划者原本推测,沿岸的机枪掩体可以免受重型火炮攻击,因为重型火炮会使河堤决口,造成洪水泛滥。但是,他们没有把88型平射炮考虑进去。这种炮的威力小不会对河堤造成危害,却可以把地堡炸成碎片。令人生畏的88型炮、斯图卡俯冲轰炸机和配备手持炸药包的地面部队协同作战,有时几秒钟就可以端掉岸上的一个防御工事。

另外,德国炮兵还发明了简单却是致命的战术来对付小型工事中的机枪和观察所。他们用88型炮反复轰击目标的同一处,炮弹就像风镐一样在这个地方打洞,最终穿透12英寸厚的坚固钢板。八次射击一般便可达到目的。

当时,入侵者对用传统手段攻克拉费泰一座大型地下工事津津乐道。马其诺防线最西端的这一地下工事就位于色当城几英里外。攻击中,一发炮弹碰巧从观察孔射入一座观察所,里面的三名战士牺牲了。在烟幕弹的掩护下,步兵冲上去,把手榴弹、发烟弹和炸药包塞入洞口。24小时后,在拉费泰大型工事内第一次攻击后幸存的106名战士戴着已经失去功效的防毒面具窒息而死。当时,洞口处爆炸所产生的烟雾和毒气充满了工事地道。

德国人对这一胜利给予大肆宣传。但是拉费泰并非马其诺防线中的一支真正的“战列舰”。它建得晚,当时资金已近枯竭。再加上修建匆忙,所以充其量是一座上乘的碉堡,而且火力配备不足。在德国入侵初期,他们对付马其诺防线的主要办法是绕过它。后来,到6月中,就在韦尔曼赫的部队开进巴黎的同一天,希特勒亲自下令发动了“猛虎攻势”,直接攻击马其诺防线。他们在梅斯以东的萨尔地区展开行动,动用了难以置信的种类繁多的武器,包括从88型炮到加农炮群的一切武器。他们把加农炮群布设在马其诺防线的75型短管炮射程之外,对防线大肆轰击。接着,斯图卡式俯冲轰炸机蜂拥而至,把重250公斤一颗的炸弹抛向目标。马其诺防线经历了炼狱般的洗劫。炮火把附近田野深深地翻犁了一遍。虽然也有炮弹直接命中观察孔杀死观察士兵的情形,但是大型地下工事里的人员却安然无恙。

在其他方面,马其诺防线也如建造者希望的那样,证明完全是难以征服的。一直有一种说法,认为德国人从防线后面占领防线轻而易举,因为“防线的炮口是向外的”。事实上,防线的大型火炮都可以作360度旋转,向任何方向射击。罗歇·布吕热是一位法国的马其诺防线权威,他写了几本关于马其诺防线的书。他说:“德国军官曾对我说,他们在进攻防线时就像猎枪射击下的兔子一样逃窜。”75型炮的火力寸步不离地死盯着他们。只要有车辆不幸落入射程之内,都在劫难逃。

不争的事实是马其诺防线没能挡住德国人的侵略,六周之内,法国军事力量就分崩离析了。但是马其诺防线本身却稳如泰山,德国人对它的交锋进攻失败了。马其诺防线固若金汤:没有一尊大炮在战斗中被敌人的炮火压制住。当防线最后交付给敌人时,它完好如初。

随着法国政府的投降,6月份签定了停战协定。正规的战斗停止了。但是马其诺防线的驻军不愿相信这一点,他们仍然渴望战斗,并且仍然可以投入战斗。防线的大型地下工事一直坚守到7月1日,那天法国军队总司令的命令直接下达到马其诺防线。马其诺防线的守卫部队列队走出工事,走向监狱。现在,德国士兵可以进入传奇般的要塞了,可以像在农村集市上瞪着惊奇眼睛的乡下佬一样四处观看他们的敌人为他们准备的所有招术了。

在战争后期,德国人也偶尔把防线当做仓库、训练基地和战地医院来使用。在阿登战役中,防线也曾一度被用来抗击美国军队。战后,法国军队收回防线,但是,在现代战争中这座防线已毫无使用价值。法国士兵把那些大铁门哐当哐当地锁上,带着鄙夷不屑的神情走开了。

时至今日,在法国的政界和军界,一提到马其诺防线,言谈话语中仍然流露出既骄傲又窘迫的情绪。没人知道该怎样处理这道防线。它不会自己消失。但是,它又太大太重,无法拆除。当然,值得提到的还有全世界对它热情不减的痴迷。今天,与法国一词相联系的事物,除了埃菲尔铁塔,便是马其诺防线了。

马其诺防线联谊会主席克洛德·达姆通过几年谈判,已经从政府那里获得了一座大型地下工事的使用权。他对这座破败的大型地下工事进行了修整,准备发展旅游业。他的理由是:防线已经成为法国民族的遗产,必须对外开放。这个组织在阿尔萨斯和洛林还有一些分支机构,如今,至少已有六座大型地下工事对游人开放了。

多年来,法国政府已经卖掉了许多小型工事和碉堡,或直接把地堡出让给土地耕作受到妨碍的农民。而那些大型地下工事作为民用实在太大了。尽管一起对这些建筑进行没有条理的商业开发——这里建一个迪厅,那里来一个蘑菇场——这样的企业还是维持不了几个月,这是因为当初的军事设计初衷很难转变为商用的缘故。据说,已经有一些私人住宅建在了一些当初可供30名战士驻守的地堡上。如果没有别的用意,至少它可以保证这些庄园的主人们享有世界上最好的、防盗能力最强的酒窖。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如今,一些马其诺防线建筑的兴高采烈的拥有者是德国人。

马其诺的演变

马其诺防线工事南起地中海沿岸法意边境、北至北海之滨的法比边境,全长约700公里,由一组组相互独立的筑垒式防御工事群构成。

工事的构成

每一组工事包括一个主体工事和一些观察哨所,相互间以电话联系。主体工事一般距地面30米,其中有指挥部、炮塔、发电设备、修理设备、医院、食堂、宿舍等各类设施,工事外面则密布金属柱、铁丝网,号称固若金汤。工事内粮食和燃料的储存一般可坚持三个月。为体现这一工事的防御性质,工事内火炮的射程一般不超过10公里,即保证炮弹不落在边境之外的它国之域。如有战事,各观察哨所可用潜望镜观察敌情,随时将情况用电话报告指挥部,而炮塔内的炮兵则在三米厚的水泥工事内根据指挥部的命令开炮。

马其诺防线全线共部署344门火炮,建有152个炮塔和1533个碉堡,所建地下坑道全长达100公里,道路和铁路总长450公里。该防线土方工程量达1200万立方米,耗混凝土约150万立方米,耗钢铁量达15万吨,工程总造价近50亿法郎(1940年数),相当于当时全法国一年的财政预算。由于该防御系统十分坚固,二战期间死于马其诺防线工事内的士兵为数极少。

不堪一击

但是,这个登峰造极的防御工事并没能在二战中挡住德国法西斯装甲化、摩托化的部队。1940年5月,德军攀越阿登山区,经比利时绕过马其诺防线,很快占领了法国全境。被神话般信奉的马其诺防线最终成了无用的摆设和对战败者的讽刺,并在日后成为法国著名的旅游景点。与德国齐格菲防线相对。

固若金汤

第一次世界大战总共造成法军近500万人的死伤,战后,惨痛的教训使法国民众陷入一种极端的情绪中,那就是必须不惜一切代价阻止敌人的再次侵略。在这种背景下,一条长约700公里,耗资近50亿法郎的军事防线建成了。这就是以当时法国战争部长安德烈·马其诺的名字命名的闻名于世的马其诺防线。但就是这样一条曾经号称“固若金汤”的钢铁防线却成了世界军事史上最大的笑柄。

消极防御

马其诺防线就其本身而言是有史以来最为成功的防线,直到它所要保卫的国家都已经投降了它还是固若金汤、毫发无损;它从来就没有被突破,而负责防守它的法军官兵也在它的保护下从那场战争中得以全身而退。但在军事史上,马其诺防线却成为“消极防御”甚至是愚蠢的代名词。这条被全体法国人民寄予最大希望的防线最终没有给他们带来所期盼的安全,却间接导致了法国的迅速战败并最终投降!就是因为这一条防线,法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盟友一个一个的被德国消灭却始终不曾主动进攻德国空虚的西线,以至于出现了“静坐战争”这样的咄咄怪事!马其诺防线就像一条无形的镣铐,紧紧的禁锢了法军的思想;它也是一条真正的镣铐,束缚住了法军的手脚。

工程浩大

马其诺防线始建于1929年,建成于1936年。由北往南,依山傍河,长达700多公里,这一构想,恐怕只有中国的万里长城可与之相比了。

马其诺防线工程之浩大简直超乎想象,共建有大型要塞工事44个,开挖地下坑道100公里,大小碉堡则有1533个之多。工程总土方量为1200万立方米。来自法国殖民地的大量劳工日夜劳作,从1929年到1935年,总共用了6年时间才将工程的主体部分基本完成。工程总造价高达50亿法郎,相当于当时法国一年的财政预算总额。

技术先进马其诺防线技术之先进也令人叹为观止。工事内部,指挥部、宿舍、食堂、炮塔、弹药房、修理厂、医院甚至专门的牙医诊所,应有尽有。最能体现马其诺防线技术水平的,恐怕就是它的炮火指挥系统了。伸出地面重达好几吨的活动炮塔,可以上下自由升降和进行360度旋转。而这些,在一架庞大的机械设备的帮助下,只需一名女士手工就可轻易完成。战时,炮塔升出地面,可以向来自任何方向的敌人射击。平时,则可以将炮塔降到与地面齐平,不注意根本不会发现这里潜藏着一门大炮。敌人进攻时,分布在工事各重要观察哨所的士兵可以用潜望镜观察敌情,并向工事内部的炮兵指挥部报告。指挥部则将敌情位置加以分析,随后通过一套机械传输系统将数据传达到炮塔指挥所,再由指挥所根据指挥部的指令调整火炮角度,向敌人实施准确打击。这一连串的动作只需短短的几分钟就可完成。要塞工事内部都建有窄轨小火车,可以将弹药补给及时运送到各个作战点。要塞内部储存的弹药、粮食以及发电燃油可以保证士兵坚守3个月而无需出洞一步。为避免长时间在阴暗潮湿的地下生活造成士兵体格下降,建设者们还在要塞内部装上暖气系统,以保证洞穴的干燥和恒温。每一个要塞里都建有一个大厅,平时用来放电影、演话剧。一旦遇上战事长时间无法出去,士兵们则可以到这里接受由高功率灯泡强光模拟的“阳光”照射。

马其诺笑柄

可笑恐怕就在于,这样一个庞大、先进而又史无前例的防御工事居然不废一枪一炮就被德军轻易攻破。1940年5月,德军机械化部队突袭比利时,翻越阿登山区,侵入法国,直接插到马其诺防线的背后,同时兵临巴黎城下。而此时,固守在马其诺防线的法国士兵居然没有向首都方向抽调一兵一卒,还在顽强地等待着敌人的正面进攻,结果自然可想而知了。

稳如泰山

不争的事实是马其诺防线没能挡住德国人的侵略,六周之内,法国军事力量就分崩离析了。但是马其诺防线本身却稳如泰山,德国人对它的交锋进攻失败了。马其诺防线固若金汤:没有一尊大炮在战斗中被敌人的炮火压制住。当防线最后交付给敌人时,它完好如初。

毫无价值

随着法国政府的投降,6月份签定了停战协定。正规的战斗停止了。但是马其诺防线的驻军不愿相信这一点,他们仍然渴望战斗,并且仍然可以投入战斗。防线的大型地下工事一直坚守到7月1日,那天法国军队总司令的命令直接下达到马其诺防线。马其诺防线的守卫部队列队走出工事,走向监狱。现在,德国士兵可以进入传奇般的要塞了,可以像在农村集市上瞪着惊奇眼睛的乡下佬一样四处观看他们的敌人为他们准备的所有招术了。

在战争后期,德国人也偶尔把防线当做仓库、训练基地和战地医院来使用。在阿登战役中,防线也曾一度被用来抗击美国军队。战后,法国军队收回防线,但是,在现代战争中这座防线已毫无使用价值。法国士兵把那些大铁门哐当哐当地锁上,带着鄙夷不屑的神情走开了。

烫手山芋

时至今日,在法国的政界和军界,一提到马其诺防线,言谈话语中仍然流露出既骄傲又窘迫的情绪。没人知道该怎样处理这道防线。它不会自己消失。但是,它又太大太重,无法拆除。当然,值得提到的还有全世界对它热情不减的痴迷。今天,与法国一词相联系的事物,除了埃菲尔铁塔,便是马其诺防线了。

开放民用

马其诺防线联谊会**克洛德·达姆通过几年谈判,已经从政府那里获得了一座大型地下工事的使用权。他对这座破败的大型地下工事进行了修整,准备发展旅游业。他的理由是:防线已经成为法国民族的遗产,必须对外开放。这个组织在阿尔萨斯和洛林还有一些分支机构,如今,至少已有六座大型地下工事对游人开放了。

多年来,法国政府已经卖掉了许多小型工事和碉堡,或直接把地堡出让给土地耕作受到妨碍的农民。而那些大型地下工事作为民用实在太大了。尽管一起对这些建筑进行没有条理的商业开发——这里建一个迪厅,那里来一个蘑菇场——这样的企业还是维持不了几个月,这是因为当初的军事设计初衷很难转变为商用的缘故。据说,已经有一些私人住宅建在了一些当初可供30名战士驻守的地堡上。如果没有别的用意,至少它可以保证这些庄园的主人们享有世界上最好的、防盗能力最强的酒窖。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如今,一些马其诺防线建筑的兴高采烈的拥有者是德国人。

第四章 第一颗原子弹是怎么诞生的

原子弹(nuclear weapon)是核武器之一,是利用核反应的光热辐射、冲击波和感生放射性造成杀伤和破坏作用,以及造成大面积放射性污染,阻止对方军事行动以达到战略目的的大杀伤力武器。主要包括裂变武器(第一代核武,通常称为原子弹)和聚变武器(亦称为氢弹,分为两级及三级式)。亦有些还在武器内部放入具有感生放射的轻元素,以增大辐射强度扩大污染,或加强中子放射以杀伤人员(如中子弹)。

原子弹的概况

原子弹(nuclear weapon)是核武器之一。

原子弹 核武器是指利用能自持进行核裂变或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产生爆炸作用,并具有大规模杀伤破坏效应的武器的总称。其中主要利用铀235(厬U)或钚239(厱Pu)等重原子核的裂变链式反应原理制成的裂变武器,通常称为原子弹;主要利用重氢(dao H,氘)或超重氢(chuan H,氚)等轻原子核的热核反应原理制成的热核武器或聚变武器,通常称为氢弹。煤、石油等矿物燃料燃烧时释放的能量,来自碳、氢、氧的化合反应。一般化学炸药如梯恩梯(TNT)爆炸时释放的能量,来自化合物的分解反应。在这些化学反应里,碳、氢、氧、氮等原子核都没有变化,只是各个原子之间的组合状态有了变化。核反应与化学反应则不一样。在核裂变或核聚变反应里,参与反应的原子核都转变成其他原子核,原子也发生了变化。因此,人们习惯上称这类武器为原子武器。但实质上是原子核的反应与转变,所以称核武器更为确切。

人民日报报道

原子弹爆炸

核武器爆炸时释放的能量,

原子弹爆炸比只装化学炸药

的常规武器要大得多。例如,1千克铀全部裂变释放的能量约8×1013焦耳,比1千克梯恩梯炸药爆炸释放的能量4.19×106焦耳约大2000万倍。因此,核武器爆炸释放的总能量,即其威力的大小,常用释放相同能量的梯恩梯炸药量来表示,称为梯恩梯当量。美、苏等国装备的各种核武器的梯恩梯当量,小的仅1000吨,甚至更低;大的达1000万吨,甚至更高。

核武器爆炸,不仅释放的能量巨大,而且核反应过程非常迅速,微秒级的时间内即可完成。因此,在核武器爆炸周围不大的范围内形成极高的温度,加热并压缩周围空气使之急速膨胀,产生高压冲击波。地面和空中核爆炸,还会在周围空气中形成火球,发出很强的光辐射。核反应还产生各种射线和放射性物质碎片;向外辐射的强脉冲射线与周围物质相互作用,造成电流的增长和消失过程,其结果又产生电磁脉冲。这些不同于化学炸药爆炸的特征,使核武器具备特有的强冲击波、光辐射、早期核辐射、放射性沾染和核电磁脉冲等杀伤破坏作用。核武器的出现,对现代战争的战略战术产生了重大影响。

原子弹主要是利用核裂变释放出来的巨大能量来起杀伤作用的一种武器。它与核反应堆一样,依据的同样是核裂变链式反应。

按理,反应堆既然能实现链式反应,那么只要使它的中子增殖系数k大于1,不加控制,链式反应的规模将越来越大,则最终会发生爆炸。也就是说,反应堆也可以成为一颗“原子弹”。实际上也是这样,若增殖系数k大于1而不加控制的话,反应堆确实会发生爆炸,所谓反应堆超临界事故就是属于这样一种情况。

但是,反应堆重达几百吨、几千吨,无法作为武器使用。而且在这种情况下,裂变物质的利用率很低,爆炸威力也不大。因此,要制造原子弹,首先要减小临界质量,同时要提高爆炸威力。这就要求原子弹必须利用快中子裂变体系,装药必须是高浓度的裂变物质,同时要求装药量大大超过临界质量,以使增殖系数k远远大于1。

在讲述原子弹的结构原理之前,我们先来介绍一下原子弹的装药。到目前为止,能大量得到、并可以用作原子弹装药的还只限于铀235、钚239和铀233三种裂变物质。

铀235是原子弹的主要装药。要获得高加浓度的铀235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这是因为,天然铀235的含量很小,大约140个铀原子中只含有1个铀235原子,而其余139个都是铀238原子;尤其是铀235和铀238是同一种元素的同位素,它们的化学性质几乎没有差别,而且它们之间的相对质量差也很小。因此,用普通的化学方法无法将它们分离;采用分离轻元素同位素的方法也无济于事。

为了获得高加浓度的铀235,早期,科学家们曾用多种方法来攻此难关。最后“气体扩散法”终于获得了成功。

我们知道,铀235原子约比铀238原子轻1.3%,所以,如果让这两种原子处于气体状态,铀235原子就会比铀238原子运动得稍快一点,这两种原子就可稍稍得到分离。气体扩散法所依据的,就是铀235原子和铀238原子之间这一微小的质量差异。

这种方法首先要求将铀转变为气体化合物。到目前为止,六氟化铀是唯一合适的一种气体化合物。这种化合物在常温常压下是固体,但很容易挥发,在56.4℃即升华成气体。铀235的六氟化铀分子与铀238的六氟化铀分子相比,两者质量相差不到百分之一,但事实证明,这个差异已足以使它们分离了。

六氟化铀气体在加压下被迫通过一个多孔隔膜。含有铀235的分子通过多孔隔膜稍快一点,所以每通过一个多孔隔膜,油235的含量就会稍增加一点,但是增加的程度是十分微小的。因此,要获得几乎纯的铀235,就需要让六氟化铀气体数千次地通过多孔隔膜。

气体扩散法投资很高,耗电量很大,虽然如此,这种方法目前仍是实现工业应用的唯一方法。为了寻找更好的铀同位素分离方法,许多国家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例如目前离心法已向工业生产过渡,喷嘴法等已处于中间工厂试验阶段,而新兴的冠醚化学分离法和激光分离法等则更有吸引力。可以相信,今后一定会有更多更好的分离铀同位素的方法付诸实用,气体扩散法的垄断地位必将结束。

原子弹的另一种重要装药是钚239。钚239是通过反应堆生产的。在反应堆内,铀238吸收一个中子,不发生裂变而变成铀239,铀239衰变成镎239,镎239衰变成钚239。由于钚与铀是不同的元素,因此虽然只有很少一部分铀转变成了钚,但钚与铀之间的分离,比起铀同位素间的分离来却要容易得多,因而可以比较方便地用化学方法提取纯钚。

铀233也是原子弹的一种装药,它是通过钍232在反应堆内经中子轰击,生成钍233,再相继经两次β衰变而制得。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到,后两种装药是通过反应堆生产的。它们是依靠铀235裂变时放出的中子生成的,也就是说,它们的生成是以消耗铀235为代价的,丝毫也离不开铀235。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完全可以把铀235称作“核火种”,因为没有铀235就没有反应堆,就没有原子弹,就没有今天大规模的原子能利用。

有了核装药,只要使它们的体积或质量超过一定的临界值,就可以实现原子弹爆炸了。只是这里还有一个原子弹的引发问题,也就是如何做到:不需要它爆炸时,它就不爆炸;需要它爆炸时,它就能立即爆炸。这可以通过临界质量或临界尺寸的控制来实现。

从原理上讲,最简单的原子弹采用的是所谓枪式结构。两块均小于临界质量的铀块,相隔一定的距离,不会引起爆炸,当它们合在一起时,就大于临界质量,立刻发生爆炸。但是若将它们慢慢地合在一起,那么链式反应刚开始不久,所产生的能量就足以将它们本身吹散,而使链式反应停息,原子弹的爆炸威力和核装药的利用率就很小,这与反应堆超临界事故爆炸时的情况有些相似。因此关键问题是要使它们能够极迅速地合在一起。

这可以象旁图所示的那样,将一部分铀放在一端,而将另一部分铀放在“炮筒”内,借助于烈性炸药,极迅速地将它们完全合在一起,造成超临界,产生高效率的爆炸。为了减少中子损失,核装药的外面有一层中子反射层;为了延迟核装药的飞散,原子弹具有坚固的外壳。

1945年8月,美国投到日本广岛的那颗原子弹(代号叫“小男孩”)采用的就是枪式结构,弹重约4100公斤,直径约71厘米,长约305厘米。核装药为铀235,爆炸威力约为14000吨梯恩梯当量。

在枪式结构中,每块核装药不能太大,最多只能接近于临界质量,而决不能等于或超过临界质量。因此当两块核装药合拢时,总质量最多只能比临界质量多出近一倍。这就使得原子弹的爆炸威力受到了限制。

另外在枪式结构中,两块核装药虽然高速合拢,但在合拢过程中所经历的时间仍然显得过长,以致于在两块核装药尚未充分合并以前,就由自发裂变所释放的中子引起爆炸。这种“过早点火”造成低效率爆炸,使核装药的利用率很低。一公斤铀235(或钚239)全部裂变,大约能释放18000吨梯恩梯当量的能量,一颗原子弹的核装药一般为15~25公斤铀235(或6~8公斤钚239),以此计算,“小男孩”的核装药利用率还不到百分之五。

铀在正常压力下的密度约为19克/厘米。在高压下,铀可被压缩到更高的密度。研究表明,对于一定的裂变物质,密度越高,临界质量越小。

根据这一特性,在发展枪式结构的同时,还发展了一种内爆式结构。在枪式结构中,原子弹是在正常密度下用突然增加裂变物质数量的方法来达到超临界,而内爆式结构原子弹则是利用突然增加压力,从而增加密度的方法达到超临界。

在内爆式结构中,将高爆速的烈性炸药制成球形装置,将小于临界质量的核装料制成小球,置于炸药中。通过电雷管同步点火,使炸药各点同时起爆,产生强大的向心聚焦压缩波(又称内爆波),使外围的核装药同时向中心合拢,使其密度大大增加,也就是使其大大超临界。再利用一个可控的中子源,等到压缩波效应最大时,才把它“点燃”。这样就实现了自持链式反应,导致极猛烈的爆炸。

内爆式结构优于枪式结构的地方,在于压缩波效应所需的时间远较枪式结构合拢的时间短促,因而“过早点火”的几率大为减小。这样,内爆式结构就可以使用自发裂变几率较大的裂变物质,如钚239作核装药;同时使利用效率大为增。

美国投于日本长崎的那颗原子弹(代号叫“胖子”),采用的就是内爆式结构,以钚239作核装药。弹重约4500公斤,弹最粗处直径约152厘米,弹长约320厘米,爆炸威力估计为20000吨梯恩梯当量。

原子弹的进一步发展就是氢弹,或称为热核武器。氢弹利用的是某些轻核聚变反应放出的巨大能量。它的装药可以是氘和氚,也可以是氘化锂6,这些物质称为热核材料。按单位重量的物质计,核聚变反应放出的能量比裂变反应更多,而且没有所谓临界质量的限制,因而氢弹的爆炸威力更大,一般要比原子弹大几百倍到上千倍。

不过热核反应只有在极高的温度(几千万度)下才能进行,而这样高的温度只有在原子弹爆炸时才能产生,因此氢弹必须用原子弹作为点燃热核材料的“雷管”。

氢弹爆炸时会放出大量的高能中子,这些高能中子能使铀238发生裂变。因此在一般氢弹外面包一层铀238,就能大大提高爆炸威力。这种核弹的爆炸,经历裂变一聚变—裂变三个过程,所以称为“三相弹”。它的特点是成本低、威力大、放射性污染多。

还有一种新型核弹,即所谓中子弹。中子弹实际上可能是一种小型氢弹,只不过这种小型氢弹中裂变的成分非常小,而聚变的成分非常大,因而冲击波和核辐射的效应很弱,但中子流极强。它靠极强的中子流起杀伤作用,据称能做到“杀人而不毁物”。

我们看到,原子弹是用铀制造的,也可以用钚制造,但钚是通过铀而制得的。而氢弹则必须用原子弹来引。因此,归根结帮,核武器、热核武器的制造都离不开铀。因此,在过去,在今天,在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最重的天然元素之所以重要,首先在于军事上的需要。

我国在1964年10月16日成功爆炸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1967年6月17日又成功地进行了首次氢弹试验,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核讹诈政策,为人类作出了贡献。我们相信,作为武器的原子弹和氢弹终究是要被消灭的。但是作为放出巨大能量的核爆炸,却在和平建设中有着吸引入的应用前景。

由于核爆炸释放出的能量特别巨大,所以它能使许多用其它方法不可能完成的工作得以完成。核爆炸可以用来开山、辟路、挖掘运河、建造人工港口等。例如,有一个方案,只需四次核爆炸就可开凿一个能停泊万吨巨轮的海港。

首先,进行一次百万吨梯恩梯当量级的核爆炸,就可炸出一个直径300多米、深30多米的大坑。然后进行三次规模较小的核爆炸,开出一条运河来把大坑和深海连接起来(这样的爆炸当然应尽量减少放射性物质的产生)。只要经过几个月的时间,当海潮把产生的少许放射性物质冲走后,这个海港就可安全使用了。

又如,许多地区有大量石油沥青沙层和油页岩,靠钻井并不能开采这种石油,但是核爆炸的高温高压能迫使这种石油流动,因而可以把它开采出来。据称,单把美国西部一个区域内的油页岩中的石油取出来,就可供全世界使用很长一段时间。

至于利用地下核爆炸的高温高压,将石墨变成金刚石,利用地下核爆炸的强大中子流生产超铀元素,则已开始实践了。

核爆炸还可以改造沙漠,使沙漠变成良田。很多干旱的沙漠地带其实也有一些雨水,但是这些雨水多半从地面流进地下河流、流入海中,剩下的一点则很快蒸发淖了,因此地面上没有一点水分,沙漠成了不毛之地。核爆炸可以造成巨大的积水层—“地下水库”。雨季时,雨水储在积水层中,然后慢慢地透过多孔的泥土湿润地表,使之适合于植物的生长。

和平利用核爆炸的前景确实是令人神往的。历史将雄辩地证明:人民将彻底埋葬超级大国的原子弹;几代科学家的辛勤劳动成果,必将完全用来造福于人类。

历史中的原子弹

核武器系统,一般由核战斗部、投射工具和指挥控制系统等部分构成,核战斗部是其主要构成部分。核战斗部亦称核弹头,并常与核装置、核武器这两个名称相互代替使用。实际上,核装置是指核装料、其他材料、起爆炸药与雷管等组合成的整体,可用于核试验,但通常还不能用作可靠的武器;核武器则指包括核战斗部在内的整个核武器系统。

核武器的出现,是20世纪40年代前后科学技术重大发展的结果。1939年初,德国化学家O.哈恩和物理化学家F.斯特拉斯曼发表了铀原子核裂变现象的论文。几个星期内,许多国家的科学家验证了这一发现,并进一步提出有可能创造这种裂变反应自持进行的条件,从而开辟了利用这一新能源为人类创造财富的广阔前景。但是,同历史上许多科学技术新发现一样,核能的开发也被首先用于军事目的,即制造威力巨大的原子弹,其进程受到当时社会与政治条件的影响和制约。从1939年起,由于法西斯德国扩大侵略战争,欧洲许多国家开展科研工作日益困难。同年9月初,丹麦物理学家N.H.D.玻尔和他的合作者J.A.惠勒从理论上阐述了核裂变反应过程,并指出能引起这一反应的最好元素是同位素铀235。正当这一有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发表时,英、法两国向德国宣战。1940年夏,德军占领法国。法国物理学家J.-F.约里奥-居里领导的一部分科学家被迫移居国外。英国曾制订计划进行这一领域的研究,但由于战争影响,人力物力短缺,后来也只能采取与美国合作的办法,派出以物理学家J.查德威克为首的科学家小组,赴美国参加由理论物理学家J.R.奥本海默领导的原子弹研制工作。

在美国,从欧洲迁来的匈牙利物理学家齐拉德·莱奥首先考虑到,一旦法西斯德国掌握原子弹技术可能带来严重后果。经他和另几位从欧洲移居美国的科学家奔走推动,于1939年8月由物理学家A.爱因斯坦写信给美国第32届总统F.D.罗斯福,建议研制原子弹,才引起美国政府的注意。但开始只拨给经费6000美元,直到1941年12月日本袭击珍珠港后,才扩大规模,到1942年8月发展成代号为“曼哈顿工程区”的庞大计划,直接动用的人力约60万人,投资20多亿美元。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时制成3颗原子弹,使美国成为第一个拥有原子弹的国家。制造原子弹,既要解决武器研制中的一系列科学技术问题,还要能生产出必需的核装料铀235、钚239。天然铀中同位素铀235的丰度仅0.72%,按原子弹设计要求必须提高到90%以上。当时美国经过多种途径探索研究与比较后,采取了电磁分离、气体扩散和热扩散三种方法生产这种高浓铀。供一颗“枪法”原子弹用的几十千克高浓铀,是靠电磁分离法生产的。建设电磁分离工厂的费用约3亿美元(磁铁的导电线圈是用从国库借来的白银制造的,其价值尚未计入)。钚239要在反应堆内用中子辐照铀238的方法制取。供两颗“内爆法”原子弹用的几十千克钚239,是用3座石墨慢化、水冷却型天然铀反应堆及与之配套的化学分离工厂生产的。以上事例可以说明当时的工程规模。由于美国的工业技术设施与建设未受到战争的直接威胁,又掌握了必需的资源,集中了一批国内外的科技人才,使它能够较快地实现原子弹研制计划。

德国的科学技术,当时本处于领先地位。1942年以前,德国在核技术领域的水平与美、英大致相当,但后来落伍了。美国的第一座试验性石墨反应堆,在物理学家E.费密领导下,1942年12月建成并达到临界;而德国采用的是重水反应堆,生产钚239,到1945年初才建成一座不大的次临界装置。为生产高浓铀,德国曾着重于高速离心机的研制,由于空袭和电力、物资缺乏等原因,进展很缓慢。其次,A.希特勒迫害科学家,以及有的科学家持不合作态度,是这方面工作进展不快的另一原因。更主要的是,德国法西斯头目过分自信,认为战争可以很快结束,不需要花气力去研制尚无必成把握的原子弹,先是不予支持,后来再抓已困难重重,研制工作终于失败。

1945年5月德国投降后,美国有不少知道“曼哈顿工程区”内幕的人士,包括以物理学家J.弗兰克为首的一大批从事这一工作的科学家,反对用原子弹轰炸日本城市。当时,日本侵略军受到中国人民长期抗战的有力打击,实力大大削弱。美、英在太平洋地区的进攻,又几乎全部摧毁日本海军,海上封锁使日本国内的物资供应极为匮泛。在日本失败已成定局的情况下,美国仍于8月6日、9日先后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了仅有的两颗原子弹。

苏联在1941年6月遭受德军入侵前,也进行过研制原子弹的工作。铀原子核的自发裂变,是在这一时期内由苏联物理学家Г.Н.弗廖罗夫和Κ.А.佩特扎克发现的。卫国战争爆发后,研制工作被迫中断,直到1943年初才在物理学家И.В.库尔恰托夫的组织领导下逐渐恢复,并在战后加速进行。1949年8月,苏联进行了原子弹试验。1950年1月,美国总统H.S.杜鲁门下令加速研制氢弹。1952年11月,美国进行了以液态氘为热核燃料的氢弹原理试验,但该实验装置非常笨重,不能用作武器。1953年8月,苏联进行了以固态氘化锂6为热核燃料的氢弹试验,使氢弹的实用成为可能。美国于1954年2月进行了类似的氢弹试验。英国、法国先后在50和60年代也各自进行了原子弹与氢弹试验。

中国在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基础工业有了一定的发展,即着手准备研制原子弹。1959年开始起步时,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同年6月,苏联政府撕毁中苏在1957年10月签订的关于国防新技术协定,随后撤走专家,中国决心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实现这一任务。中国首次试验的原子弹取“596”为代号,就是以此激励全国军民大力协同做好这项工作。1964年10月16日,首次原子弹试验成功。经过两年多,1966年12月28日,小当量的氢弹原理试验成功;半年之后,于1967年6月17日成功地进行了百万吨级的氢弹空投试验。中国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在世界上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核武器这两个发展阶段的任务。

世间第一颗原子弹

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结束将近60年了,那场战争给世界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特别是反法西斯国家人民所付出的巨大代价。

但是,作为当时主要的法西斯国家的日本每当提到那场战争的时候,主要都是提到他们在那场战争中所受到的伤害和很少提到对他国造成的巨大灾难,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有一个很好的理由——日本是第一个受到核武器,也是目前为止唯一一个受到核武器攻击的国家。美国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各投下的原子弹给日本带来了严重的伤害,最后导致约30万人的死亡。

日本就是借助这两颗原子弹的“威力”来装饰自己“受害者”的面目,每年的8月6日和9日,分别在广岛和长崎都有纪念活动,所谓揭开伤口,教育下一代。

但是,从1995年以来,世界各地,包括美国、俄罗斯、中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国的历史学家和科学家,以及原来的政治家和军人,经过单独或是联合研究,发现美国在日本投放原子弹的历史记载存在许多的疑问,无论是在文字还是图象资料上都有诸多的困惑。主要问题是:

一,由于B-29飞机的航程有限,原子弹的投放飞机的起飞地点选在距离日本较近的提尼安岛的美国空军基地上,从美国本土运送两颗原子弹到提尼安岛上的步骤是先运送到夏威夷,然后在运送到提尼安岛,由于当时飞机的航程和安全性的限制,这两步过程使用的只能是军舰,这两段路却有很大的危险性,因为虽然日本海军在美军的打击下几乎已经没有了战斗力,但是,日本海军却仍然相当数量的潜艇,即使在战争末期这些潜艇仍然偷袭美军的军舰,即运送原子弹的军舰随时有可能被日本潜艇偷袭,美国怎么会冒那么大的风险用军舰运送原子弹?

二,当时美国制造出的第一批原子弹只有三颗,其中一颗已经在1945年7月16日的新墨西哥州的原子弹实验厂实验,美国怎么敢用仅剩的两颗原子弹去攻击实际上已经没有任何还手之力的日本,而且还是以平民为主的城市呢?而且,美国在未来几个月内不要可能马上在造出原子弹,美国难道没有想到会有可能出现的有、突然事件吗?

三,当时,主要的原子物理的科学家包括爱因斯坦、费米甚至是奥本海默本人都极力反对使用这种威力过大的武器。美国go-vern-ment难道一点也不尊重这些为他们研制核武器以后还得依赖的科学家的意见吗?

四,电影和照片资料的问题。有很多人看过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爆炸、后的电影和照片资料,但是,你只要有少许的常识和一些思考,你就回发现这些电影和照片资料中有着诸多的问题。原子弹爆炸过后谁有能力在强烈的核辐射区进行摄影或摄像,日本当时没有任何一种防辐射的装备。即使是少得可怜的电影资料还是有问题,你会发现一些“幸存者”在爆炸后从废墟中出来后排成行走路,似乎是经过训练的。另外,能在核武器的爆炸中幸存这本身就是不可思议的事。

五,“幸存者”的迷惑。从战争结束到今天,从未发现过一这个信息与心理战被称为“曼哈顿2”计划。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