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吉姆小说选集(全2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4-22 20:10:24

点击下载

作者:(印度)般吉姆琼德罗·丘多巴泰(Bankimchandra Chattopaadhyaaya)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般吉姆小说选集(全2册)

般吉姆小说选集(全2册)试读:

光从东方来

张西平

现代性源于西方,而西方精神之根是希腊,希腊的神话、希腊的艺术、希腊的哲学、希腊的逻辑,这一切奠基了西方精神。既然西方是现代性的最早的实践者和成功者,其他民族若要走向现代性之路,自然要学习西方,回归希腊,只有“言必称希腊”才是正道,而“落后”的东方则作为西方的对立面只能被抛弃。像黑格尔所说的,东方只是人类的童年,而希腊才是人类的青春。这就是近百年来植根于我们思想中的“东方—西方”“现代—传统”二分的思维方法。

人类的精神之根在希腊还是在东方?这本来是一个历史常识,却被忘记了。这里的“东方”概念,在英文中叫作Levant,指地中海东岸“各地”。正是在这个东方,产生了农业文明,文明之光首先从美索不达米亚即两河流域兴起,这个新兴的文明被称为“苏美尔文明”,它从公元前5000年至前2000年,绵延达3000年。从两河流域往西,则是古埃及文明。它兴起于公元前4000年,经历了两度分裂、三度统一,断断续续达3500年。古埃及的文字、法律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这在《帕勒摩碑铭》和《金字塔铭文》中均有明确体现。在此之后,才是克里特—迈锡尼文明,这个文明存在于大约公元前2000年至前1100年,晚于苏美尔和古埃及文明。这便是后来所称的“爱琴海文明”“希腊文明”。这个历史事实,西方的思想家也是承认的,但他们认为人类文明只是到了希腊时代,才真正达到了自觉,正如黑格尔所说:“希腊的名字被欧洲的知识阶层深刻地领会着,尤其是被德国人深刻领会着……他们(希腊人)的宗教、文化的实质性开始当然自……亚洲、叙利亚和埃及;但是,他们是如此深刻地泯灭了这一来源的外来性质,如此深刻地改变、修正、变化了它,使它变得完全不同,以至于他们,如同我们一样,在其中注重、了解和钟爱的东西[1]本质上是他们自己的了。”

黑格尔对希腊的崇爱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作为希腊精神之根的亚洲和非洲则被他完全抛在了一边。黑格尔的这种叙述,被马丁·贝尔纳(Martin Berna)在他的《黑色雅典娜:古典文明的亚非之根》一书中称为“雅利安模式”,贝尔纳对黑格尔所代表的将希腊自我神圣化的叙述提出了严厉批评,他说:“如果我坚持推翻雅利安模式,而代之以修正的古代模式是正确的,那么,不仅有必要重新思考‘西方文明’的基石究竟是什么,而且有必要认识到种族主义和‘大陆沙文主义’对我们所有史学或曰历史写作哲学的渗透。古代模式没有重大的‘内部’缺陷或解释力单薄的问题,它被推翻是由于外部原因。在18和19世纪的浪漫主义者和种族主义者看来,希腊不仅是欧洲的缩影,而且是欧洲纯洁的童年,认为希腊是本土欧洲人与外来殖民的非洲人和闪米特人混合的结果简直令人无法忍受。因此,古代模式必[2]须被推翻,而代之以更能让人接受的东西。”一系列的研究已经证明,19世纪以来西方学术界和思想界所提出的“东方—西方”“现代—传统”模式,所反复叙说的希腊是人类文明之根的理论是站不住脚的。

人类文明之根是亚洲和非洲文明,尽管在其后发展起来的希腊文明在人类文明史上也有着重要地位,但以希腊为代表的西方文明是在充分吸收了亚非文明的成果后发展起来的。亚非文明不仅在历史上是人类文明之根,在文明进展上至今仍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财富。21世纪将是亚洲和非洲重新崛起的世纪,19世纪以来形成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将被改变,19世纪所形成的文明观和文化观也将被重写。亚洲和非洲文明与文化的特色与价值将获得它们应有的地位。走出西方中心主义已经是历史之必然。当然,告别“西方中心主义”,并不是回到“东方中心主义”。“‘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和而不同是一切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世界万物万事总是千差万别、异彩纷呈的,如果万物万事都清一色了,事物的发展、世界的进步也就停止了。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扎根于本国本民族的土壤之中,都有自己的本色、长处、优点。我们应该维护各国各民族文明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而不应该相互隔膜、相互排斥、相互取[3]代,这样世界文明之园才能万紫千红、生机盎然。”这种文明互鉴观是我们处理文明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

重读亚非文明的经典吧!我们疏远、冷淡这个人类文明之根的时间太长了。当亚非学院组织出版这套“亚非研究译丛”,希望我写篇序言时,我欣然允诺下来,这不仅仅是因为我曾在亚非学院工作过,与亚非学院的很多同事结下了深厚友谊,更为重要的是,正是我在亚非学院工作这段时间,我的学术和思想更为坚定地走向东方,开始回到亚非这个人类文明的家园。

是为序。

写于2015年6月5日从孟加拉访问返回之时。

[1] 转引自〔美〕马丁·贝尔纳《黑色雅典娜:古典文明的亚非之根》,郝田虎、程英译,吉林出版集团,2011,第266页。

[2] 〔美〕马丁·贝尔纳:《黑色雅典娜:古典文明的亚非之根》,郝田虎、程英译,吉林出版集团,2011,第2页。

[3] 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上的讲话。

一位伟人,般吉姆琼德罗·丘多巴泰,是当时孟加拉所发生的文学革命的第一位先驱者。……他将各种冗赘的形式等僵死的重负从我们的语言中去除,用他那神奇的魔杖一点,便将我们的文学从长久的沉睡中唤醒。

……

从前,我读过他的作品,觉得他是位超凡出众的人。……他不仅是位具有睿智的洞察力的作家,他的额上似乎还点有无形的王公的吉祥痣。——罗宾德罗纳特·泰戈尔

般吉姆及其作品简介

19世纪中叶,孟加拉文学的题材和体裁有了新的拓展,这就使得孟加拉语文学在近代印度各民族语言文学的发展中居于先导地位。19世纪60年代,在孟加拉语文学中就已经形成了诸如短篇小说、中长篇小说、话剧等文学体裁。客观地说,翻译文学,主要是从英文翻译过来的欧洲各国文学,促进了孟加拉语文学新体裁的形成和发展。而真正意义上的孟加拉语中长篇小说(upanyash),出现在19世纪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成的历史时代,因此,它必然反映那个时代孟加拉社会的真实生活,并带有殖民主义统治时代的一些烙印。

最早的孟加拉语小说家是别里羌德·密特罗(1814~1883,笔名为“特克羌德”)和普代博·穆科巴泰(1827~1894)。这两位小说家的作品与当时的文学传统不同,其特点是题材的新颖性和内容的现实性。

般吉姆创造性地继承并极大地发展了别里羌德·密特罗和普代博·穆科巴泰的小说创作的优良传统,一生共创作了十四部中长篇小说(四部中篇小说,十部长篇小说),成为早期最著名的孟加拉语小说家,也是深受孟加拉语读者喜爱的小说家之一。般吉姆的小说作品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历史小说,另一类是社会写实小说,各有七部。他的创作不仅对规范和发展孟加拉文学语言发挥了奠基性的作用,对孟加拉语小说后来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对整个印度近代各民族的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生平与创作

在距离加尔各答以北大约四十公里远的地方,在川流不息的胡格利河的东南岸边,坐落着一个不太大的城市——乃哈迪。该城的一些平顶和尖顶的不甚高大的石料建筑,隐映在翠绿的棕榈树丛中。19世纪中叶,孟加拉邦知识界的许多杰出人物,包括很多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作家、诗人、哲学家,都曾经在这座城镇里生活、工作过,这其中就有印度著名的孟加拉语小说家——般吉姆琼德罗·丘多巴泰。丘多巴泰家族从前住在西孟加拉邦的胡格利县代什穆克村。般吉姆的祖父得到祖母的一笔家产,于是他们就在乃哈迪城边缘的康达尔巴拉镇建了自己的宅第,在那里定居下来。在丘多巴泰家族的这座宅第兴建的时候,当地还没有铁路;后来,火车站的地下通道几乎紧贴着他们的家族庄园。丘多巴泰家族的这座宅第是个四方形的院落,这里有般吉姆的工作室和客厅,还有一座建筑物,是当年的印刷所,当时《孟加拉观察》杂志就是在这里印刷的。如今,这里是般吉姆故居博物馆,里面陈列着他的手稿、书信,以及他阅读并做过批注的一些书籍;墙上挂着般吉姆及其妻子、父亲、兄弟的照片。

为了纪念这位杰出的作家,1947年在康达尔巴拉镇开设了以般吉姆的名字命名的一所学院,这所学院实现了般吉姆的教育理想——用孟加拉人的母语孟加拉语授课。

1838年6月26日,般吉姆就诞生在康达尔巴拉镇。当时般吉姆的父亲贾多博琼德罗刚刚从房地产部门调入曼迪尼普尔县,就任副税务官。他父亲通晓英语和波斯语,曾经担任过当时英国殖民主义者允许印度人担任的一些行政官职。他还是位学识渊博的人,对古代印度哲学和诗歌都有研究。他父亲曾一度遭遇厄运,多亏一位出家人的怜悯,才幸免于难。他的母亲出身书香门第,是一位很有文化修养的女人,也是一位封建意识比较浓厚的贤惠母亲。般吉姆的外祖父婆巴尼琼龙·比代普松是一位精通梵语的著名学者。

般吉姆的母亲生有四个孩子——般吉姆排行第三,大儿子舍马,二儿子松吉博,四儿子布尔诺,四个人都爱好文学,也都有一定的造诣。在般吉姆创办孟加拉语文学刊物《孟加拉观察》的过程中,他的二哥和小弟都曾经帮助过他。般吉姆生长在这样的家庭里,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传统教育和熏陶。

从出生到六岁,般吉姆是在康达尔巴拉镇度过的。他六岁时就表现出了非凡的天赋。布尔诺在回忆他三哥时写道:“我听说,般吉姆在一天之内就学会了孟加拉语的字母。”他还提到,父亲意识到三哥具有非凡的天赋,因此对他的学习特别关心,在他五岁那年,就让他跟本家族的宗教大师学习梵语和英语,但是他从未进过镇里的学堂。他父亲聘请本镇学堂的一位知识渊博的老师来家里给他上课,但是般吉姆并不喜欢那位老师的教学方法。后来,他曾经写道:“幸运的是,八九个月后我们就从这伟大灵魂的手里解脱出来,来到了曼迪尼普尔。”

1844年,般吉姆来到曼迪尼普尔,开始了自己的正规学习生涯。般吉姆的父亲在曼迪尼普尔担任副税务官,因此,他有机会结识与其父共事的一些英国人。那些英国人很喜欢般吉姆的温顺举止和天真无邪的性格。当时曼迪尼普尔英语学校的主讲教师是个英国人,在他的建议下,般吉姆的父亲把他送进了其执教的那所学校。般吉姆在很短时间内就在班级里表现出了惊人的才华,年终考试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那位英国先生就想让他连升两级,但由于父亲反对,般吉姆没有跳级。他在那所学校学习英语达五年之久。1849年初,般吉姆回到了康达尔巴拉镇。

根据父母的决定,这一年他与一个年仅五岁的女孩结了婚。当时般吉姆只有十一岁。因此,他深知这种童婚的弊端。后来他在自己创作的小说中总是谴责童婚陋习,赞美男女青年自由恋爱的婚姻。

当时在康达尔巴拉镇有位著名的学者,名叫斯里拉姆·内耶巴基什。般吉姆开始跟随他学习梵语和孟加拉语诗歌。般吉姆很擅长背诵诗歌。《娱乐消息报》和《阳光消息报》上刊登的许多诗歌他都能背下来。

1849年10月23日,般吉姆通过入学考试,进入当时最好的一所学校——胡格利大学学习。当时他的年龄还不到十二岁。

当时,高等教育的体制是所有的高校都设有学院和系。每个系又分为两部分:高级部和低级部。胡格利大学同印度教学院、达卡大学一样,每个系也设有高级部和低级部。般吉姆一开始进入低级部第一级的“A”班学习。般吉姆在胡格利大学学习达七年之久,一直到1856年6月12日为止。

他每天都乘船渡过恒河到学校去上课。在胡格利大学读书期间,他的小弟弟布尔诺也跟随他在那所学校学习。布尔诺在回忆他三哥的学习情况时说,般吉姆在班里总是名列前茅,尽管他根本就不喜欢课堂上的教学。这期间他阅读了大量书籍,以满足自己对知识的渴求。他在这里很快展露了自己的聪慧才智。当时,每个新学年都是从10月1日开始,到第二年的9月30日结束。般吉姆在第一年的年终总考核中成绩优异,获得了奖励。从1853年起,新学年改为从5月1日开始,到下一年4月30日结束,因此,这一年的年度考试是在过了18个月后,即在1854年4月进行的。这次考试是1853年度低级部综合知识考试。低级部综合知识考试在规定的院校单独进行。胡格利大学及其所属各系共有73名学生参加了这次考试。般吉姆在这次考试中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在上述73名考生中他考取了第一名,因此获得每个月8卢比的奖学金。

1853年在般吉姆的一生中值得提及,因为这一年般吉姆参加了《阳光消息报》举办的诗歌竞赛,并且获得了奖励,奖金是20卢比。他参加竞赛的诗歌题为《女人说:六季,你好!》,这首诗刊登在1853年3月18日的《阳光消息报》上。胡格利大学的校长詹姆斯·卡尔于1854年2月20日给该报教育栏目的编辑写信,向他通报了般吉姆获得这一荣誉的情况。根据该报主编伊绍罗琼德罗·古普多(Ishvarachandra Guputa)的建议,般吉姆在胡格利大学学习期间就开始为《阳光消息报》和《娱乐消息报》撰写散文和诗歌。在此后的两年间,他在这两家报纸上发表了许多散文和诗歌。“院校学生诗歌大战”是当时青年学生关注的一件大事。胡格利大学的般吉姆、黑天城(Krishnanagar)大学的达罗迦纳特·奥提科里(Dvārakānāth Adhikarī)和印度大学的迪诺邦图·密特罗(Dīnabandhu Mitra,1830~1873)都在《阳光消息报》上发表诗歌,展开论战。《阳光消息报》的主编、大诗人伊绍罗琼德罗·古普多特别支持这场辩论。达罗迦纳特英年早逝;般吉姆和迪诺邦图·密特罗尽管在这段时间是辩论的对手,但是后来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1854年,由于考试成绩优异,般吉姆继续获得每月8卢比的奖学金。般吉姆在1855年的考试中又获得了第一名,因此继续获得每月8卢比的奖学金。次年,即1856年4月,在有13人参加的高级综合知识考试中,般吉姆在所有科目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因此,后来两年他获得了每月20卢比的奖学金。暑假后,他继续就读胡格利大学,但时间不长。1856年7月12日,他离开胡格利大学,进入加尔各答高级学院学习法律。这一年,他的《美女、古代故事和心声》一书出版了,这是他在学生时代出版的第一本诗集。

为了学习法律,般吉姆确实进入过高级学院,但是第三学年的学习尚未结束时,他就离开了该学院。因为就在高级学院开学几个月之后,即1857年1月,加尔各答大学成立了。该大学决定于当年4月进行第一次招生考试,般吉姆决定参加这次考试,同时代后来成名的许多人士也参加了这次入学考试。1857年秋,般吉姆进入加尔各答大学学习。

般吉姆本来已经参加过高级学院法律系的考试,并且通过了一级。1858年4月,加尔各答大学举行第一次认定B.A.(Bachelor of Arts,文学学士)学位的资格考试。这次考试的题目非常难,参加这次考试的13名考生中只有两个人——般吉姆和焦杜纳特·巴苏——通过了二级,没有一个人通过一级。1858年4月24日,该大学的考试委员会做出决定:放宽标准并从7个达到标准的人选中选出两人,授予他们文学学士学位,这两个人就是考取第一名的般吉姆和考取第二名的焦杜纳特。1858年12月11日,在加尔各答大学举行的第一次结业典礼上,般吉姆和焦杜纳特正式被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般吉姆还没有结束法律专业的学习就离开了高级学院,原因是政府于1858年8月6日任命他为副地方法官兼副税务官。

从1858年8月6日起,般吉姆了开始了自己的仕途生涯,直到1891年12月14日退休,历时33年之久。

1859年般吉姆在杰索尔工作,这一年的年底他的妻子病逝。1860年1月,他被调往曼迪尼普尔的内衮亚区(现在的康提)工作。不久,他回家休假,结识了哈利城著名的乔杜里家族的大家闺秀——拉吉洛姬。1860年6月,般吉姆与拉吉洛姬结婚。拉吉洛姬作为他的生活伴侣,始终与他风雨同舟、同甘共苦,是他的贤内助。般吉姆不论住在哪里,总有文学界的朋友前来拜访。拉吉洛姬总是热情地欢迎和招待文学界的这些朋友。后来,在谈到自己的妻子拉吉洛姬时,般吉姆说过这样一段话:“我的一生是不知疲倦地战斗的一生。有一个人对我的生活影响是非常大的,她就是我的妻子。如果需要写我的传记,也应该写一写她。假如没有她,我会是什么样子,还真不好说啊。”

尽管公务繁忙,但般吉姆从来没有停止文学创作,并且与当时的一些著名的文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一直保持密切联系。在杰索尔,般吉姆与当时著名的剧作家迪诺邦图·密特罗交往密切,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甚至在迪诺邦图逝世后,般吉姆还一直无微不至地关照他那些尚未成年的子女,直到他们长大成人。

般吉姆的文学创作经历了两次大的转变。第一次转变是创作形式的变化,即由写诗歌改为写小说。早在学生时代,般吉姆就喜欢写诗歌,并且获过奖,因此也小有名气。可是后来他觉得,他写的诗歌并没有多少新意,大多数都是模仿旧诗体,继续写下去不会有更大的成绩,于是他毅然放下写诗的笔,开始潜心学习和研究英国当时出版的小说,并于1864年用英文创作了第一部小说《拉吉莫汉之妻》(Rajmohan’s Wife)。这部作品写成之后,他陷入了沉思:自己是个孟加拉人,为什么不用自己的民族语言写作呢?他觉得,即使自己能够用英文写出好的作品来,也不能算作是印度文学佳作。于是他决定用孟加拉语写作,这样就开始了他的第二个转变:从用英语写作改为用孟加拉语写作。般吉姆终于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创作的正确道路:用自己的母语——孟加拉语进行创作,用小说来反映人民的生活,表达人民的心声,唤起人们对自己民族语言的热爱。

1860~1864年,般吉姆深入地研究了印度的历史,阅读了当时能够搞到的一切历史著作。这为他后来创作历史小说奠定了基础。在英文小说《拉吉莫汉之妻》发表之后,他又先后发表了用孟加拉语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要塞司令的女儿》(Durgeshanandinī)、《科巴洛昆多拉》(Kapālakundalā)、《穆里纳莉妮》(Mrinālinī)。

1872年4月1日,般吉姆创办的孟加拉文学刊物《孟加拉观察》问世了。这个刊物团结了当时孟加拉邦一大批先进的知识分子,为发展孟加拉语言和繁荣孟加拉文学创作发挥了巨大作用。这个刊物还向广大读者介绍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社会思潮,激发同胞的爱国热情,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1870~1880年是般吉姆文学创作的大丰收时期。《孟加拉观察》发表了般吉姆最初的一批作品:长篇小说《毒树》(Bishabriksa,1873)、《

月华

》(Chandrashekhar,1873~1874)、《克里什诺康托的遗嘱》(Krishnakanter Uil,1875),中篇小说《罗久妮》(Rajanī,1874)、《印蒂拉》(Indirā,初稿,1872)、《两只戒指》(Jugalānguriya,1874)、《拉达兰妮》(Rādhārānī,1875),此外还发表了有关社会、文学、语言学、伦理学、历史、哲学等方面的大量文章。

1876年,在加尔各答大学举行的一次老同学年会上,般吉姆结识了青年诗人泰戈尔。后来泰戈尔回忆那次相识时写道:“我突然发现在人群中走动的一个人,他是那么超凡出众,决不能归入芸芸众生里的等闲之辈。他身材魁梧,红润的脸庞上闪耀着一种迷人的光彩。我无法遏制急于认识他的好奇心。在那天的人群里,我仅仅问了一个问题:‘他是谁?’当听到‘这就是般吉姆琼德罗’的答复时,我大为惊愕。从前,我读过他的作品,觉得他是位超凡出众的人;今天,我从他的容貌上感到他是那样的不同凡响,这种奇特的巧合在当时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他高耸的鹰钩鼻,紧闭的嘴唇,锐利的目光,都显示着一种超人的力量。……他不仅是位具有睿智的洞察力的[1]作家,他的额上似乎还点有无形的王公的吉祥痣。”可见,当时般吉姆在年轻的泰戈尔心目中已经是位了不起的大作家。

1881~1885年,般吉姆大部分时间住在加尔各答,他与当时的诗人、作家、政论家交往密切,经常邀请他们去他家里参加各种文学艺术聚会。19世纪80年代,般吉姆对宗教哲学和伦理学问题越来越感兴趣。他认为,道德修养和统一的宗教信仰是协调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般吉姆的宗教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是与当时印度的宗教思潮分不开的。那时候印度有两种印度教教派影响着当时的社会生活。一种是宗教改革团体“梵社”,它是1858年由孟加拉著名启蒙运动活动家拉姆莫洪·拉伊发起建立的。它代表着一种思潮,主张崇敬唯一的不可见的神,反对偶像崇拜,反对牺牲献祭和各种烦琐的宗教仪式。另一种是19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现的新印度教教派。该教派狂热地维护印度教的传统,反对西方文化,主张恢复印度教的一切古老的仪式,包括一些腐朽落后的东西,但是新印度教教徒在自己的活动中又表现出爱国主义激情和一定的进步倾向。新印度教教派主张反对殖民主义压迫,赞扬印度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般吉姆在思想上受到了新印度教教派的很大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接受了该教派的主张。般吉姆把新印度教教派看作是“爱国主义的宗教”,把新印度教教徒看作是崇敬祖国母亲的爱国者。般吉姆的这种宗教观点在他的文学作品——长篇小说《阿难陀寺院》(Anandamatha,1882)、《戴碧·乔图拉妮》(Debī Chaudhurāni,1884)、《西达拉姆》(Sītārām,1887)和其他一些作品如《黑天的生活》、《宗教的实质》中都有所反映。

当时年轻的泰戈尔不赞成他的这种观点,于是与般吉姆展开了论战。他在《婆罗蒂》《实践》等杂志上发表文章及文学作品,批驳般吉姆的宗教观点。公正地说,泰戈尔的看法是正确的。他一贯反对宗教偏见,反对不平等的种姓制度,反对腐朽落后的宗教传统,虽然他也重视自己的民族文化,珍视自己民族的光荣历史,但是他反对盲目地复古,反对一切腐朽落后的东西。泰戈尔重视科学与进步,重视向西方学习科学与技术,但是他又不迷信西方。恰恰在这些问题上,泰戈尔与般吉姆产生了争论。泰戈尔的长篇小说《戈拉》集中地体现了他的宗教观,可以说,是对这场争论所做的一个总结。总之,般吉姆的宗教观是狭隘保守的,带有很大的片面性。但是这位长者表现出宽宏大度的姿态,他主动给泰戈尔写了一封要求和解的信,因而两位作家又和好如初了。

应该充分肯定的是,般吉姆以生动的艺术形象,真实地展现了英国殖民统治下的印度社会的生活画面,揭示了殖民主义者的种种罪行及其狰狞的面目,歌颂了赤诚的爱国者的高昂斗志和义愤填膺的战斗精神;般吉姆的历史小说再现了印度人民反对外来侵略者的光辉历史,赞美印度历史上的民族英雄,企图以此唤起同胞的觉醒。这在孟加拉文学史上,是功不可没的。

1891年9月,般吉姆从国家公务活动中退出来,全身心地投入文学创作和社会活动。1891年般吉姆出版了他的《散文和诗歌》,该书收录了他少年时代所写的一些作品。这一年他还修改了自己在不同时期发表在各种刊物上的文章,并准备出版单行本;后来他还修改了《黑天的生活》(1892)、《印蒂拉》(1893)、《拉达兰妮》(1893);完成了长篇历史小说《拉吉辛赫》(Rājsinha,1893)的创作。他还写了两部理论性的著作《作家的艺术》和《英语基础》,他在前一部著作中总结了自己多年来的创作经验。

1894年3月中旬,般吉姆的健康状况开始恶化,严重的糖尿病使他不得不卧床休息。4月8日下午,深受孟加拉读者爱戴的小说家般吉姆离开了人世,享年只有56岁。在他死后,他的妻子拉吉洛姬又活了很长时间。他们没有儿子,只有三个女儿:绍罗特库玛丽、妮拉久库玛丽和乌特波尔库玛丽。

般吉姆逝世后,整个孟加拉邦都沉浸在悲痛之中。人们在各种悼念的集会上述说他的丰功伟绩。历史小说

在孟加拉文学中,小说只有长篇和短篇之分,没有中篇的概念。实际上,孟加拉人所谓的长篇小说也包括了中篇小说,所以,我们通常把孟加拉人所谓的长篇小说译成中长篇小说。般吉姆创作的中长篇小说共有十四部,四部中篇,十部长篇。其中历史长篇小说有七部:《要塞司令的女儿》(1865)、《穆里纳莉妮》(1869)、《月华》(1873~1874)、《阿难陀寺院》(1882)、《黛碧·乔图拉妮》(1884)、《西达拉姆》(1887)、《拉吉辛赫》(1893);社会写实长篇小说三部:《科巴洛昆多拉》(1866)、《毒树》(1873)、《克里什诺康托的遗嘱》(1875);中篇小说四部:《印蒂拉》(1873)、《拉达兰妮》(1875)、《两只戒指》(1874)、《罗久妮》(1877)。

般吉姆作为小说家和社会活动家,是在19世纪五六十年代成长起来的。这个时期印度国内最重大的事件就是1857~1859年的民族大起义,这一次起义曾经被马克思称为印度第一次民族起义。这次起义表明,印度人民对英国殖民主义者充满了刻骨的仇恨;这次大起义使印度广大人民群众觉醒,也激发了在英国殖民主义压迫下痛苦呻吟的印度人民对新生活的渴望。正是在这个时期,般吉姆集中精力研究了印度的历史,并且得出结论:不认真全面地研究自己祖国的过去,就不可能理解祖国的现在,也不可能预见祖国的未来。般吉姆坚决反对形形色色的反科学的虚无主义的历史观——持这种历史观的人认为,印度没有历史,没有光荣的过去;居住在印度这块土地上的人们都是懒惰的,冷漠的,他们没有能力独立地管理国家,因此,印度人民的命运注定是永远贫穷的,将永远处于被奴役的从属地位。般吉姆坚决反对这种毫无根据的错误观点。他想全面地正确地阐述祖国的历史,也多次着手历史著作的写作,但是他的写作只停留在草稿上,并没有最后完成。最后,般吉姆决定创作历史体裁的长篇小说,期望以历史小说的形式来完成自己正确阐述祖国历史的任务。

般吉姆历史题材小说的问世,是19世纪印度文学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现象。在这些中长篇历史小说中,般吉姆再现了印度过去的光荣历史。他一次又一次地诉诸祖国的历史事件,再现印度人民过去与外族侵略者所进行的英勇斗争,歌颂了他们那种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指出了印度争取独立应该走的道路。般吉姆的历史小说大多是根据基本史实并加以大胆的艺术虚构写成的。般吉姆的七部长篇历史小说鲜明地展现了他的创新思想和高超的艺术功力,显示了其作为文学巨匠的才华。《要塞司令的女儿》是般吉姆用孟加拉文写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开始创作这部作品时他只有24岁,作品于1865年3月发表。小说的主要故事情节是这样的:年轻的王子久格特·辛赫,跟随父王出征,在胜利归来途中遇到暴风雨。突然马失前蹄,他从马背上滚到一个山沟里,爬起来一看,面前有一座神庙。他走进神庙,发现两个年轻美貌的女人在庙里避雨,她们是要塞司令的女儿蒂洛窦玛和她的继母碧莫拉。久格特王子与蒂洛窦玛一见钟情,王子摘下项链送给蒂洛窦玛,作为定情信物。不料,她的父亲与国王不和,不同意女儿与王子定亲。蒂洛窦玛的继母则竭力促成他们的婚事。一天夜里,碧莫拉溜出要塞,邀请王子前来与蒂洛窦玛约会。就在两位年轻人会面的那天夜里,帕坦人王国的国王寇多卢·汗率领军队来进攻要塞。结果要塞司令被打死,久格特王子身受重伤。寇多卢·汗将他们掠走,并逼迫蒂洛窦玛做他的妃子,蒂洛窦玛誓死不从。寇多卢·汗国王的公主阿叶霞精心护理受伤的久格特,并且深深地爱上了他。碧莫拉决心为丈夫报仇,借国王寿诞宴会之机,手持利刃刺伤了寇多卢·汗,并且趁机与蒂洛窦玛一起逃走了。寇多卢·汗国王在临死之前,把久格特王子叫来,宣布双方和解,并且签署了和约。久格特在返回自己的军营之前,要求会见公主阿叶霞,可是公主坚持不见。久格特王子回到自己的军营,终于找到了蒂洛窦玛,将她接回宫中。后来在他与蒂洛窦玛举行婚礼的时候,阿叶霞也应邀前来参加他们的婚礼,将自己精美的首饰给新娘戴上,并祝贺蒂洛窦玛新婚幸福,而她自己却流出了泪水。

这部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三个女性形象。蒂洛窦玛热情善良、勇敢坚强,不畏强暴,敢于抗争,面对国王的威逼利诱,毫不动摇,执着地追求自己的爱情,经过种种磨难,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阿叶霞公主心地纯洁、善良,同情别人的疾苦,精心照料受伤的王子,并且对他产生了爱慕之情,但是当她得知王子与蒂洛窦玛已经订婚时,就忍受着内心的巨大痛苦,主动忍痛割爱,成全他们的婚姻。作者细腻地刻画了她这种崇高的自我牺牲精神。碧莫拉出身社会下层,后来成为司令的侍女。她机智勇敢,对主人无限忠诚。在要塞司令的妻子死后,她成为司令的继室。为了蒂洛窦玛的婚姻大事,她深夜冒险出城,处处为蒂洛窦玛着想。在丈夫弥留之际,她发誓要为他报仇。后来她果然履行了自己的诺言,手持利刃刺杀了仇敌。在她的身上体现出了普通印度人民的高贵品质——忠厚朴实、勇敢坚强、助人为乐。《穆里纳莉妮》描写了12世纪印度人民反对突厥人的斗争。小说一开始就描写了这样一个场面:赫姆冒着生命危险,营救出落水少女穆里纳莉妮,随后又为追捕间谍而落入内奸之手。得救后,他又与土耳其侵略者展开厮杀,但因寡不敌众,身负重伤;在身体尚未痊愈的情况下,他又冲向敌阵,几乎丧生。最后,他不得不退出战斗,积蓄力量,联合其他土邦,才把入侵者赶走。小说故事情节起伏跌宕,引人入胜,整个作品以战斗为主线,以男女主人公的爱情为辅线,集中刻画了赫姆不畏强敌、英勇顽强的品格,赞扬了他那种出生入死、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穆里纳莉妮》被一些印度文学评论家视为传世佳作。《阿难陀寺院》是般吉姆历史小说中一部具有强烈反殖民主义色彩的作品。作者在这部作品中力图真实地再现印度的社会历史,描绘了1769年印度骇人听闻的大饥荒和孟加拉农村荒凉凄惨的景象,以及农民所受到的残酷剥削和沉重的赋税负担,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小说描写了印度北方一座寺院的僧人为了抢夺送往东印度公司的租银而展开的一场斗争。斗争的矛头直接指向英国殖民主义者。领导这场斗争的是该寺院的长老绍代农德,他号召僧俗人民起来为解救祖国的危难而斗争。吉巴农德和他的妻子山蒂勇敢地奋起反对英国殖民主义者,这对夫妻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为起义者树立了光辉的榜样。起义者高唱着《礼拜母亲》的战歌,冒着敌人的炮火,与英国军队展开了搏斗。《礼拜母亲》这首颂歌,以孟加拉人民所崇拜的女神难近母作为祖国的象征,用虔诚的宗教情感来表达僧俗人民对祖国的挚爱之情,因而具有很强的感召力。1906年泰戈尔为这首赞歌谱写了乐曲,直到1950年,这首赞歌一直作为印度的国歌在传唱。《黛碧·乔图拉妮》的故事情节具有强烈的传奇色彩。青春年少的黛碧·乔图拉妮坐在花轿里出嫁了,在前往婆家的路上遇到了强盗。他们抢走了她的全部衣物和首饰,并把她一个人丢在半路上。后来,一位心地善良的年长的绿林好汉收留了她,并且教她武功和文化。黛碧·乔图拉妮后来成长为一名武艺高强的绿林女英雄。她虽然身在山寨,但她仍然关心夫家,为了不使婆家破产,她为婆家还清了债务,可是卑鄙的公公向官府告了密,她险些落入官府之手。她带领手下的绿林好汉与英国殖民主义者的军队进行英勇斗争,并且巧妙地俘获了英国军队的统领,但是她并没有杀他,而是给他路费,放他回去。这使英军统领感到很意外。这些绿林好汉从不抢劫老百姓的财物,因此,深受民众的欢迎和拥护。后来,迫于舆论压力,黛碧·乔图拉妮离开了自己的伙伴,回到婆家,做起了遵纪守法的好媳妇。

般吉姆虽然以赞美的文笔歌颂了这些绿林好汉,以嘲讽的语气鞭挞了告密者的卑鄙行为,但是最后还是让黛碧·乔图拉妮回了婆家,回到传统的信守妇道的印度社会中。这反映了作者思想的局限性。《西达拉姆》是真正意义上的历史小说,因为小说的主要故事情节是依据历史事实写成的。西达拉姆是一个小王国的君主,起初,他是个具有敬业精神、关心国家命运和人民疾苦的勤奋的国君。他注意发展国民经济,鼓励人民辛勤劳动,所以,国内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可是后来,西达拉姆变了,他贪图享乐,沉溺酒色,不理国政,结果国内生变,出了奸细。当敌人大举进攻时,他措手不及,只好匆忙迎战。尽管西达拉姆英勇作战,可是终因寡不敌众,不得不仓皇出逃。这部历史小说向人们揭示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社会真理:一个人如果腐化堕落、懒惰成性、追求享乐,必然会走向毁灭。《月华》(《琼德罗舍克尔》的意译)是一部情节比较复杂、人物众多的长篇历史小说。小说以孟加拉总督与英国殖民军队大战前夕的矛盾和斗争为主线,以普罗达布和赛博利妮的爱情纠葛为辅线,大视角地展现了孟加拉城乡的社会生活,详细地描写了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塑造了许多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

赛博利妮和普罗达布青梅竹马,是一对相爱很深的恋人。可是因为他们是亲戚,所以不能结婚。后来赛博利妮嫁给了自己并不爱的月华,月华的堂妹鲁波丝则嫁给了普罗达布。由于月华的推荐,普罗达布在王宫里谋到了很高的职位,成为很有钱的地主。月华是总督米尔卡瑟姆·汗的宗教导师。他的两个美丽的堂妹荪多丽和鲁波丝在没有出嫁前和他住在同一个村子里,因此,赛博利妮与月华结婚后,就与荪多丽成为很要好的朋友。

一天傍晚,赛博利妮和荪多丽来到池塘洗澡、打水,被英国一家丝绸厂的老板——劳伦斯·福斯特看见了。这个英国人决定把赛博利妮搞到手,于是就在一天夜里带着打手和轿子闯进了赛博利妮的家,把她抢走了。当时月华不在家,他被总督请进王宫去了。后来,月华回到家里,知道了所发生的一切,把所有的书籍统统烧毁,而后就离家出走了。

孟加拉总督米尔卡瑟姆·汗对英国殖民主义者的横行霸道极为不满,因此决定和英国人决一死战。米尔卡瑟姆·汗的爱妃窦娄妮是总司令古尔功·汗的妹妹。她听总督米尔卡瑟姆·汗说,要与英国人打仗,就竭力劝说他不要那样做,但是米尔卡瑟姆·汗不听她的劝告,于是窦娄妮就带着女仆库尔绍姆悄悄地离开王宫,去见他的哥哥——总司令古尔功·汗,企图劝说他去说服总督不要与英国人打仗。古尔功·汗告诉她,通过这场战争总督会被英国人打败,他可以坐收渔翁之利,登上总督的宝座。窦娄妮听了很生气,并且谴责了古尔功·汗的险恶用心。窦娄妮一气之下带着女仆离开了总司令的官邸。古尔功·汗担心窦娄妮会向总督报告他的意图,就命令手下人向蒙格尔要塞城门卫兵传达他的命令,不许放窦娄妮主仆返回蒙格尔要塞里的王宫。夜幕降临了,两个美女只好在路边过夜。这时候,离家出走的月华碰巧遇到了她们。在了解了她们的处境后,月华就把两个女人带到位于城堡附近的普罗达布的家里安歇,并且答应为窦娄妮王妃去王宫里送信。月华连夜进王宫送去了王妃窦娄妮写给总督的信。

劳伦斯·福斯特这时已经接到调离丝绸厂去执行另一项任务的命令,因此,他把赛博利妮安排在一艘游船上,让士兵护送她去加尔各答,而他计划先去执行任务,然后再去追赶游船。

荪多丽乔装成女美容师,赶到赛博利妮所在的游船上,企图救她脱险,可是赛博利妮不同意逃走,因为她知道,自己被英国人劫持到游船上,已经失去了种姓,丈夫是不会再接纳她的。荪多丽很生气,并且希望她快点儿自杀死去。

荪多丽来到妹妹家,将所发生的不幸事件告诉了鲁波丝和普罗达布。于是普罗达布带着仆人拉摩丘龙袭击了英国人的游船,打伤了劳伦斯·福斯特,救出了赛博利妮。拉摩丘龙将赛博利妮护送到普罗达布在要塞附近的家里。普罗达布也回来了。被普罗达布击伤的一个英国人的雇佣兵探知了赛博利妮的住处,并向英国殖民主义者头目告了密。当天夜里,英国人在那个雇佣兵的带领下,袭击了普罗达布的住所,打伤了拉摩丘龙,抓走了普罗达布和拉摩丘龙,并且带走了窦娄妮王妃和女仆库尔绍姆,因为他们误认为这两个女人就是赛博利妮及其女仆。住在楼上的赛博利妮看到了所发生的一切,痛苦不堪。

第二天,总督接到爱妃写来的信,立即派轿子来普罗达布的住所接窦娄妮王妃,结果来人把赛博利妮当成王妃接走了。总督看到接回来的不是窦娄妮王妃,而是一位娇媚的美人,十分诧异。赛博利妮向总督讲述了昨天夜里所发生的一切,但是她没有说出自己的真实身份,而佯称自己是普罗达布的妻子鲁波丝。

总督把总司令古尔功·汗叫来,让他派兵去逮捕英国大使阿米亚特并解救窦娄妮王妃。古尔功·汗说阿米亚特的船队已经离开这里,前往加尔各答了。这时赛博利妮对总督说,她的丈夫普罗达布是位非常英勇的人,只要他有武器,他就能救出王妃等人。她请求总督拨给她一艘快艇去追赶英国人的船队,给普罗达布送武器去。总督同意了。于是赛博利妮带领女仆和太监乘快艇追赶上了英国人的船队。赛博利妮设计救出了普罗达布。这一对昔日的恋人又相遇了。赛博利妮一边游泳,一边向普罗达布诉说她对他的爱恋以及渴望见到他的那种痛苦的心情。普罗达布严厉地谴责了她。赛博利妮看到他这样绝情,也绝望了,于是她就上了岸,在风雨中向附近的一座高山上登攀。

与此同时,在阿米亚特和福斯特一起离开蒙格尔的那一天,月华的导师罗曼侬德·斯瓦米出来寻找窦娄妮王妃。这时候他得知,福斯特、窦娄妮王妃等人和阿米亚特一起乘船走了。来到恒河岸边,罗曼侬德·斯瓦米见到了月华,并且告诉了他这一消息。月华和罗曼侬德·斯瓦米也乘坐一艘小船,跟在英国人的船队后面,企图搭救王妃。看见英国人的船只,他们就把自己的小船停靠在隐蔽处,然后登上了河岸。他们发现,赛博利妮的船也到了,停靠在隐蔽处。他们两个人躲在河岸上的隐蔽处,开始观察所发生的一切。他们看见,普罗达布和赛博利妮离开英国人的游船,然后又登上小船逃走了。当时罗曼侬德·斯瓦米和月华也登上小船,跟在他们的后面。看见他们的船靠岸,罗曼侬德·斯瓦米和月华也在离他们稍远一点的地方把船靠了岸。这时他们看到,赛博利妮一个人向山上攀登,估计她可能会遇到危险。于是他们俩也在暗中跟着她。在风雨交加的深夜里,赛博利妮晕倒了。月华根据导师的指示,将她抱进一个山洞里。然后罗曼侬德·斯瓦米让月华去救窦娄妮,他自己留在山洞里,指导赛博利妮在那里进行七天的苦行赎罪。

劳伦斯和窦娄妮王妃所乘坐的游船继续在河里航行。劳伦斯看见一艘小船紧紧跟着他们,就认为那艘小船是为了救王妃才追赶他们的。劳伦斯害怕被他们追上来,自己会被杀害,于是就劝王妃下船。窦娄妮下了船,可是她的仆人库尔绍姆不肯下船。窦娄妮下船后发现,那艘小船根本就不是总督派来营救她的船。正当她独自一个人在河岸上绝望的时候,她遇到了月华。月华了解到她的情况后,就把她送往穆尔什达巴德,因为米尔卡瑟姆·汗总督的代表穆罕默德·窦吉·汗驻守在那里。

在此前,穆罕默德·窦吉曾接到米尔卡瑟姆·汗总督的秘密命令,让他从英国人的船上解救窦娄妮王妃并将其送往蒙格尔。但是他没有执行总督的命令。后来,他发现“被击毙”的英国人的那艘船上并没有窦娄妮王妃,这时候他才意识到,自己面临着因违背总督的命令而被惩罚的危险,于是,他给总督送去一份包含着虚假内容的报告。他在报告里说,在阿米亚特的船上找到了王妃,并且把她接回了要塞;他从那些还活着的英国人雇用的仆人、船夫、士兵的口里听说,王妃是作为阿米亚特的情人住在船上的,他们两个人睡在一张床上,王妃自己也承认这一切;现在他不知道该怎么办,所以请求总督的指示,一旦接到指示,他将根据指示行事。

总督与英国人交战两次接连失利。心情不佳的总督接到穆罕默德·窦吉的报告后很生气,于是就写了一份让窦娄妮自杀的手谕。穆罕默德·窦吉给窦娄妮王妃看了总督的手谕,她就服毒自杀了。

后来总督召开审判会议,窦娄妮的女仆库尔绍姆向总督讲述了王妃清白无辜的真实情况,被捕的劳伦斯也讲述了王妃和赛博利妮始终保持种姓的情况,从而揭穿了穆罕默德·窦吉的谎言。总督处死了罪孽深重的穆罕默德·窦吉,杀死了劳伦斯。普罗达布率领他的队伍参加了反抗英国军队的战斗,最后他志愿战死,因为他知道,只要他还活着,赛博利妮的内心就不会平静,她也不会幸福。月华得知赛博利妮是清白的,也接纳了她。

小说细腻地描写了孟加拉总督及以普罗达布为首的人民群众与英国殖民主义者及心怀鬼胎的总司令之间错综复杂的斗争,生动地塑造了一系列人物形象。窦娄妮王妃本是个穆斯林,是位来自波斯的美女,她对自己的夫君无限忠诚和爱戴,她竭力劝总督不要与强大的英国殖民者打仗,因为这种战争等于以卵击石。可是总督无法忍受英国人对他的欺凌,他宁可战死,也要与英国人打这一仗。在这种情况下,她提出与总督一起战斗,总督当然不会同意。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她私自去找担任总司令的哥哥,结果招致一系列的不幸,最后以自杀表明自己对丈夫的忠诚。作为印度教教徒的赛博利妮,从小就深深地爱上了普罗达布,后来虽然与月华结了婚,但是心里一直暗恋着普罗达布。她得知普罗达布被英国人抓走后,就勇敢地乘快艇去追赶,并设计把他营救出来。她知道,自己对普罗达布的眷恋是一种罪过,因而不断责备自己,但她又无法摆脱,结果疯癫了。在宗教导师的调理下,她慢慢地恢复了健康。荪多丽是个虔诚的印度教教徒,也是一个机智勇敢、见义勇为的女性。她在得知自己的女友赛博利妮被英国人抢走后,就与自己的丈夫乘坐小船去解救。她伪装成美容师,登上英国人的游船,让赛博利妮穿上她的衣服逃走。赛博利妮拒绝了她的建议,为此她十分生气,于是就诅咒赛博利妮尽快死去。

小说中的反面人物也被刻画得栩栩如生,例如,奸诈阴险、背信弃义但不说假话的劳伦斯,野心勃勃而又假装忠于总督的古尔功·汗总司令,为了自己的私利不惜编造谎言诬陷王妃的穆罕默德·窦吉,等等。

长篇历史小说《拉吉辛赫》反映了17世纪印度人民反抗莫卧儿王朝统治的英勇斗争,是般吉姆所有的长篇历史小说中写得最好的一部作品,也是孟加拉读者最喜爱的一部小说。孟加拉著名历史学家焦杜纳特·绍尔迦尔在为《拉吉辛赫》所写的长篇序言中指出,般吉姆在创作长篇历史小说时所掌握的历史材料是很有限的,他所掌握的那些材料远不能全面地揭示拉吉普特人与莫卧儿统治者斗争的历史。在般吉姆生活的时代,印度历史科学还不够发达,因此,他不可能了解后来才发表的有关奥朗则布及其儿子们的那些信函、报告等文件,而恰恰是那些信函、报告等,才透射出拉吉普特人与莫卧儿王朝统治者斗争的真理之光。但是焦杜纳特·绍尔迦尔强调,这种局限性并没有降低这部小说的价值,般吉姆恰恰用虚构弥补了历史材料的不足。焦杜纳特·绍尔迦尔特别指出了般吉姆所创造的奥朗则布形象的真实性。《拉吉辛赫》的主要情节是这样的:莫卧儿王朝的皇帝奥朗则布对当时印度的很多小王国实行残酷的政治统治、宗教压迫和经济盘剥,因此,虽然许多小王国不得不屈服,但是以拉吉辛赫国王为首的拉吉普特人不肯屈服。奥朗则布听说华美城王国的琼秋洛公主美丽动人,于是就给该国国君送去了一份信函,通知华美城国王,皇帝要迎娶琼秋洛公主为妃。不久,奥朗则布就派军队前去华美城迎接公主,但是公主暗下决心死也不嫁。在这种危急时刻,她的贴身女仆妮尔莫拉深知公主爱慕拉吉辛赫,于是就建议公主给拉吉辛赫写信,向其求援。不料,送信的老婆罗门在山里遇到了强盗,信函及其随身携带的金币被掠走,他本人被强盗捆在树上。拉吉辛赫带着武士在山中打猎,碰巧遇到了那伙强盗,消灭了他们,并且俘虏了其中的一个名叫马尼克拉尔的强盗。拉吉辛赫得知,马尼克拉尔有个年幼的女儿需要抚养,因此没有杀他,反而释放了他。马尼克拉尔把从婆罗门身上搜来的那封信交给了拉吉辛赫。拉吉辛赫看过信后决定去营救琼秋洛公主,并且成功地将她救出。

奥朗则布得知消息非常生气,于是决定对印度教教徒实行报复。他命令军队捣毁印度教寺庙,屠宰印度教教徒崇敬的牛,向非穆斯林居民征收人头税,并且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战争,企图消灭拉吉辛赫的王国。在马尼克拉尔的帮助下,拉吉辛赫运用巧妙的战术,将莫卧儿皇帝连同其庞大的军队围困在山洞里,迫使奥朗则布签订了和约。奥朗则布摆脱困境后,立即撕毁和约,又一次向拉吉辛赫发动进攻,结果又遭遇失败。小说最后以拉吉辛赫迎娶琼秋洛公主为妃结束。

这部作品有三个特点。第一,作者以基本的史实为依据,大胆构筑了《拉吉辛赫》这部历史小说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因此,这部作品具有强烈的吸引力,从而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欢。第二,作者在这部作品中塑造了许多生动可信的、呼之欲出的人物。例如,骄横残暴、愚蠢腐败、时刻不忘享乐的莫卧儿皇帝奥朗则布;英勇顽强、足智多谋又极富同情心的拉吉辛赫国王;不畏强暴,既勇于牺牲又敢于追求自己幸福的琼秋洛公主;阴险奸诈、大权独揽、生活糜烂的奥朗则布之长女——杰波-温妮萨公主;胆大心细、机智勇敢、不畏强权、无限忠于自己主人的女仆妮尔莫拉;大智大勇、心地善良、具有极大忍耐精神而又知恩图报的马尼克拉尔;等等。第三,作者善于描写典型的环境,善于营造战争氛围,给读者以身临其境之感。例如,作者生动地描写了德里皇宫的富丽堂皇及陈设的奢侈豪华,描写了紧张激烈的战争场面,描写了马尼克拉尔从被挖开的坟墓里营救摩巴拉克的情景,等等。

总之,般吉姆的七部历史小说,再现了印度各族人民反抗异族统治和奴役的光荣历史,赞美了他们那种敢于斗争、不畏强暴的英雄主义气概,并号召人民起来与英国殖民主义者进行斗争,从而促进了当代印度人民的觉醒。社会写实小说

般吉姆创作的中长篇社会写实小说共有七部,其中中篇小说四部:《印蒂拉》(1873)、《两只戒指》(1874)、《拉达兰妮》(1875)、《罗久妮》(1877),长篇小说三部:《科巴洛昆多拉》(1866)、《毒树》(1873)、《克里什诺康托的遗嘱》(1875)。《印蒂拉》所描述的是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女主人公印蒂拉在出嫁去丈夫家的途中,遭遇强盗抢劫,历经坎坷磨难,最后终于赢得丈夫的接纳。小说如同印度教社会的一幅细腻的风俗画卷,展现了当时的社会风俗并塑造了印蒂拉这样一个敢于追求自己的幸福的新女性形象。小说情节曲折动人,心理描写细腻,人物形象生动、鲜明,是一部非常优秀的作品。《两只戒指》是一部比较短的中篇小说,甚至可以划入短篇小说之列。小说描写了一对青梅竹马的青年男女的纯真爱情故事。《拉达兰妮》也是一部比较短的小说,但是要比《两只戒指》稍长一些。它是一篇具有很强感染力的非常精彩的作品。女主人公拉达兰妮在极度穷困的情况下,得到一位年轻人的慷慨资助,于是在内心埋下了感激和爱恋的种子。后来她赢得胜诉,得到了属于她的巨额家产,成为非常富有的女人。从此她到处寻找她爱恋的那位恩人,最终如愿以偿,同他结成伉俪。《罗久妮》也是一部比较短的中篇小说,被誉为印度最早的一部心理小说。它讲述了一个盲女曲折动人的爱情故事,展现了罗久妮善良、纯洁、美好的心灵。在创作上,作者进行了一种新的大胆尝试:每一章都以一个人物自述来展开故事情节。后来泰戈尔在创作《家庭与世界》时也采用了这种创作方法。《科巴洛昆多拉》的主要故事情节是这样的:忠厚老实的青年诺波库马尔乘船出行,当船在河岸上停泊时,他下船去为大家捡拾烧饭用的柴火,可是没等他回来,船就开走了,他被迫流落在大山中。夜里,他鬼使神差地与一个名叫科巴洛昆多拉的姑娘匆忙地结了婚。在偕新婚妻子回家途中,他遇到了一个落难的女子,他们把她带到一个饭馆,这时落难女子的女仆和轿子也赶到了。诺波库马尔和妻子回到了自己的村子。后来,那个被救的女子在距离诺波库马尔所在的村庄不远的森林旁边建起了房屋,并且在那里住了下来。这位落难的女子原来就是诺波库马尔以前的未婚妻。她随父亲改信了伊斯兰教。她本来可以成为宫廷里的贵妃,享受荣华富贵,但她拒绝了那一切,仍然眷恋着自己的未婚夫。尽管她知道,由于宗教信仰的隔阂,她不可能与自己的未婚夫结合,可是她仍然不改初衷。后来科巴洛昆多拉因为丈夫怀疑她与别人私通,不堪忍受侮辱,投河自杀,诺波库马尔为救她也落入水中。故事的结局很悲惨。小说歌颂了孟加拉女人对爱情的专注和执着,同时也鞭挞了宗教隔阂和无端怀疑,因为正是这种社会现象酿成了这部小说所描写的悲剧。《毒树》是般吉姆创作的一部出色的反映社会现实的小说,也是深受孟加拉读者欢迎的一部作品。1873年《孟加拉观察》杂志连载这部小说的时候,该杂志成为每个有文化的孟加拉家庭争相阅读的刊物。当时英文版的《加尔各答评论》发表文章说,“自《孟加拉观察》连载《毒树》以来,在每一户孟加拉人的客厅里都可以见到这本杂志”。可见读者是多么喜欢这部作品。《毒树》讲述的是,英俊年轻而又才华横溢的地主诺根德罗乘坐自己家的游船去加尔各答办事,途中遇到风暴,不得不把船停靠在河岸边。黑夜里,他去一个村子里寻找借宿的地方,在一个破旧的房子里,他看见一个少女守着一位垂死的老人。出于对少女昆德诺蒂妮的同情,他替昆德诺蒂妮料理了其父的丧事,并把她带到加尔各答的妹妹家。后来,诺根德罗的妻子姝尔久穆基决定让昆德与自己领养的弟弟达拉秋龙结婚。结婚三年后,达拉秋龙病故,姝尔久穆基又把孤苦伶仃的弟媳妇昆德诺蒂妮接到自己的家里。已经十七岁的昆德诺蒂妮长得非常美丽,诺根德罗很喜欢她,而昆德诺蒂妮也渐渐地爱上了诺根德罗。姝尔久穆基看出了他们之间的暧昧关系,就借故把昆德诺蒂妮赶出了家门。诺根德罗非常生气,家里人四处寻找昆德,但没有找到。诺根德罗对妻子开诚布公地说,他要离开这个家,到天涯海角,去寻找昆德诺蒂妮。他承认自己变了心,确实爱上了昆德诺蒂妮。其实,昆德诺蒂妮就藏在女仆茜拉的家里。昆德诺蒂妮也一直在思念着诺根德罗。一天夜里,她悄悄溜回诺根德罗家的花园里,想偷看他一眼,不巧被姝尔久穆基碰到了,于是姝尔久穆基就把她领回了家,并且主动劝丈夫与她结婚。在他们结婚后的第二天夜里,姝尔久穆基离家出走了。姝尔久穆基的出走使诺根德罗幡然悔悟,他意识到自己犯了个大错误,从此对昆德诺蒂妮恶语相加。邻村的一个年轻人代本德罗看上了昆德诺蒂妮的美貌,并且知道昆德诺蒂妮就藏在茜拉的家里。他想贿赂茜拉,请她帮助自己娶昆德诺蒂妮为妻,为此他百般地向茜拉献殷勤。茜拉误以为代本德罗真喜欢自己,于是就与之同居了几天。而后代本德罗抛弃了她,并且用恶言秽语侮辱她,茜拉非常生气,决定对他或者他爱的人进行报复。诺根德罗找了一个月也没有找到姝尔久穆基,于是他就回到了家里。一天夜里,历尽坎坷的姝尔久穆基也悄悄地回到家里,夫妻两人和好如初。诺根德罗回来后,并没有立即去看望昆德诺蒂妮,昆德因此非常痛苦,茜拉趁机诱导她服毒自杀了。昆德死后,茜拉也精神失常了。

这部小说触动了当时印度社会一个十分尖锐的问题——寡妇再嫁。这个问题之所以严重,是因为它与印度盛行的包办婚姻和童婚习俗有关。在印度,一般女孩子长到八九岁,就要由父母包办结婚,有的十一二岁就成了寡妇。印度的这种童婚习俗是有其历史和社会根源的。印度的婚姻与中国不同,女孩子要想出嫁,其父母就要支付给男方一大笔陪嫁费,否则女孩子是嫁不出去的,所以印度人家如果生了女孩子,对父母来说,就是一个很沉重的负担,特别是对贫困家庭来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