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史话(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4-23 15:21:33

点击下载

作者:张华松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济南史话

济南史话试读:

前言

济南是山东省省会,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交通和金融中心,也是国家批准的副省级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现辖历下、市中、槐荫、天桥、历城、长清六区和平阴、商河、济阳三县及章丘市。全市总面积8177平方公里,截至2012年末,城市建成区(市内六区)面积363.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95万人,户籍总人口609.2万人。

济南区位优势明显,自然环境独特。它南依泰山,北跨黄河,位于鲁中山地与鲁北平原的过渡带上。地势南高北低,地形可分为三带:南部为山地丘陵带,中部为山前平原带,北部为冲积平原带。

在“五岳之尊”的泰山主峰玉皇顶的北侧,有一道东西绵延200余里的长岭,由于这道长岭是泰山地区的南北分水岭,故名分流岭;又因为古代齐国在岭上修建了中国最早的一道长城,故又名长城岭。长城岭现如今是济南与泰安、莱芜的分界山。

济南的山无不分于长城岭,呈扇形向北偏西方向延伸,高度逐渐降低,最后变成山前平原上一个个孤立的小山丘,其中尤以环绕济南古城的“齐烟九点”最为典型。

济南南部山区的深涧大谷,随山脉走势,一般也呈东南—西北方向。泉溪汇流,形成几条较大的河流,自西而东主要有:平阴境内的狼溪河(古称“狼溪”或“龙溪”)、平阴河(古称“锦水”),长清境内的南大沙河(古称“宾溪谷水”)、北大沙河(古称“中川水”),长清与槐荫交界一带的玉符河(古称“玉水”),发源于济南城区内外众泉之水的泺水、历水,历城与章丘接壤一带的巨野河(古名“巨合水”或“巨冶水”),章丘境内的绣江河(古名“百脉水”)、獭河(或称“漯河”,古名“杨绪沟水”)。这些河流最后或者注入黄河,或者注入小清河。

黄河、小清河以及济阳、商河之间的徒骇河,是今日济南地区的三大水系,然而在古代却并非如此。

上古时代,济南三大水系自南向北依次是济水、漯水和滳水,这三条河流的历史地位都很高,尤其是济水,与河水(黄河)、淮水(淮河)、江水(长江)并称“四渎”,更是一条伟大的文化名川。她在济南境内的故道,大致就是现今历城以西的黄河和以东的小清河。“济南”,顾名思义,因地处济水之南而得名。

魏晋以后,河南境内的济水河道已经湮没断流,鲁西湖区(巨野泽等)成为济水稳定的源头,济水始有“清河”之名。北宋熙宁年间,黄河在澶州决口,黄河水涌入清河,致使清河在历城东北改道,而循漯水故道入海。宋金之交,伪齐皇帝刘豫从历城以东挑挖济水故道以通漕运,是为小清河,而取道漯水故道入海的清河始称大清河。清咸丰五年(1855),黄河在河南铜瓦厢决口,夺占大清河河道,济水从此彻底消失。

济水是古代济南地区的第一地理界标。济水以北是辽阔无垠的华北平原,济水以南是一块块面积大小不等的山前平原,发源于泰山山地的大小河流无不是济水的支流。在山前平原上,尤其是在各条支流与济水的交汇处,或者二级支流与济水支流的交汇处,往往分布着一些天然的高地或台地,水陆交通便利,水源充沛,物产富饶,故而是济南历史文化的主要生长点和增长点,从史前开始,大型聚落和城邑一般就坐落于此。

济水河道深阔,水清流缓,她是济南的母亲河,济南近万年波澜壮阔的文化长卷正是在济水(包括大小清河)流域展开的。

济南地势南高北低,地质构造又十分特殊,由此在山前平原或山涧谷地,发地皆是清泉,而且一般是成组成群地出露,仅在济南古城内外就有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四大泉群,名泉百有余处,号称“七十二泉”。其他如章丘百脉泉泉群、历城白泉泉群、长清袈裟泉泉群、平阴洪范池泉群,亦皆蔚为奇观,闻名遐迩。正因涌泉星罗棋布,济南故有“泉城”之雅号。

在山前平原上,尤其是古济水及其支流附近,自古就有众多的湖泊,如湄湖、美里湖、洋涓湖、鹊山湖、大明湖、张马湖、遥墙泺、白云湖、芽庄湖、浒山泺等,宛有江南之胜,所以早在北宋的时候,济南就有“水乡”之誉。

济南饶山水之胜,“山水甲齐鲁,泉甲天下”。济南的山,清秀中多了一份沉雄;济南的水,潇洒中多了一份厚重。济南的山水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济南的文化个性和民风民俗。

济南物产富饶,南部山区盛产木材、木炭、桑麻、药材、干鲜果品以及多种美石,北部湖泊沼泽盛产鱼虾菱藕之属。至于辽阔的平原,土壤肥沃,灌溉方便,自古就是物阜民丰之地。济南的山前坡地和山前平原蕴藏着丰富的高岭土、耐火土、煤炭、铁矿石等矿产,这些矿产在古代社会都是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资源。

济南市地处中纬度地带,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主要气候特征是:季风明显,四季分明;冬冷夏热,雨量充沛。然而在古代由于生态环境良好,那时济南的气候最是温湿宜人,诚如金元之际诗人元好问吟咏济南风物时所云:“毒热非山阳,卑湿无江南。承平十万户,他州隔仙凡。”济南既没有山阳(今河南修武一带,魏晋之际“竹林七贤”的聚会之地)那般毒热,又不似江南那般卑湿,真可谓是人间之仙境。

对于济南历史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来说,区位优势与自然环境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横向看,济南地处中原内陆与山东半岛的过渡带上,远古以来的济水、漯水,中古以来的大、小清河和黄河,以及济水与泰山山地之间狭长的济右走廊,都是沟通东西水陆交通的大动脉。纵向看,济南地处华北与华东的接合部上,是南北交通的咽喉重地,纵贯泰山西侧的张夏谷地(地质学上称作“张夏地堑”),历来都是南北往来的通衢要道。元代,大运河“弃弓走弦”,改从鲁西经过,大、小清河与大运河实现联运,向东直通大海。20世纪初,胶济铁路、津浦铁路相继开通,济南更成为北上京津、南下沪宁、东连胶莱的交通枢纽。

区位优势决定了济南自古就是水陆通达、舟车辐辏之地,这对于济南文化的发展和文化特质的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一古史溯源1城子崖龙山文化古国

济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距今八九千年前,济南就进入有陶新石器时代,章丘西河、小荆山以及长清月庄等后李文化遗址出土资料表明,那时的济南先民,正从季节性迁徙向聚落定居转化,开始从事农作物的栽培。在月庄遗址中,甚至还发现了炭化稻,这是目前我国北方见到的最早的稻米遗存之一。后李文化之后,济南的史前文化又依次有北辛文化(距今7300年至6100年)、大汶口文化(距今6100年至4600年)、龙山文化(距今4600年至3900年),这些考古学文化,编年序列清楚,发展谱系一脉相承,而且独具特色,形成了济南特有的地方文化类型。

以上考古学文化的创造者是夷族。由于夷族主要活动在以山东半岛为中心的东部沿海地区,所以又被称作“东夷”。从古史传说来看,史前时期的济南先后在东夷二昊(太昊、少昊)和大舜有虞氏的活动范围之内。章丘焦家大汶口文化大型聚落可能就是东夷某一古国国都之所在,而章丘城子崖龙山文化古城则可以确定是一个规模相当可观的古国的都城。

城子崖龙山文化古城位于章丘龙山镇(原属历城)武原河畔的城子崖上,面积20万平方米,有南北两座城门,两门之间有道路相连。城垣依托河崖、沟崖构筑,构筑技术为版筑与堆筑相结合。城子崖古城遗址区内文化堆积十分丰富,文化层厚者达3~5米,薄者也在1.5米左右。发现的遗迹主要有房基、窖穴、水井、墓葬等,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陶器(尤以磨光蛋壳黑陶著名)、石器和蚌器等文物。城区内几乎不存在空白区,表明当时城内居住了相当多的人口,推算大约在5000人以上。这些城中居民除了农业生产者外,家庭手工业者、巫医、统治者等非农业生产者和非生产者也占有一定的比例。“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城子崖龙山文化城的出现,表明这里是海岱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一个中心,或者说,龙山时代,以城子崖城为中心存在着一个规模颇为可观的古国。田野考古调查表明,这个古国的范围南达泰山北麓,北到刁镇、白云湖一线,东抵长白山西麓,西至小清河支流巨野河附近,东西30公里,南北32公里,面积大约有1000平方公里。在这个古国中心地区,分布着40多处龙山文化聚落遗址,依其规模大小,明显可以分为“都、邑、聚”三级结构。由此可见当时济南地区城乡差别、城乡对立的格局已经出现,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多层次的金字塔式的社会结构已经形成了。城子崖遗址碑2商朝经略东方的中心

夏朝和商朝前期,虽然有姒姓、姜姓等中原部族迁入,但济南地区依然是夷人的天下。商朝后期,济南毗邻殷商京畿地区(以今河南安阳为中心),是商王朝统治和经略东方的中心。在此背景下,商王朝在济南境内的古济水沿线设置了许多邦国或城邑,这些邦国或城邑自西向东主要有异、噩、乐、、亳、商等。

异在今长清归德镇境内的南大沙河(古称“宾谷水”)畔,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归德小屯、前平一带多次出土有大宗精美的异族青铜器,其中多件带有“异”字(也有人释为“举”)的族徽。

异族为姜姓,与商王朝保持着比较密切的关系。归德一带大宗异器的出土,说明商朝后期南大沙河下游冲积平原是异族的重要聚居地,或者是异族的一个方国。

噩,也可以写作“阿”。噩为姞姓,是商朝倚重的诸侯大国,封域主要在济水以西,大致相当于今山东阳谷、东阿、茌平、齐河一带。故而这一带后世多有以“阿”命名的地名。至于济水东岸,以“阿”命名的地名,只有一处,故址在今济南市槐荫区玉符河下游的古城村,晚商的时候,应是噩(阿)国的一处边邑。春秋时称“祝阿”,是齐国西陲的军事重镇。

乐,作为地名始见于武乙、文丁时期的卜辞。乐因泺水而得名,而泺水最初见于武丁时期的一版残辞:“……以多……泺。”上古的时候,泺水发源于济南西北郊的乐山(也写作“岳山”,今写作“药山”),其流入济水处,便是商代乐邑之所在,后世称作泺口。它是济水上的一座重要的港口,繁华景象一直持续到近代。,作为商王室在济南一带建立的一个诸侯方国,其都城应该就在济南东郊的大辛庄。20世纪30年代以来,经过数代考古学者的调查和发掘,大辛庄遗址早已跻身我国最重要的殷商文化遗址的行列。该遗址总面积达30多万平方米,是兴建于商朝前期后段、持续几百年辉煌历史的大型中心聚落。

商、亳,都是商族早期的发迹之地,后来商族在迁徙过程中,凡是设立宗庙先君神主的都邑,往往命名为“商”或者“亳”。商朝中后期,随着商王朝势力的向东拓展,济南地区也有了以“商”“亳”命名的都邑。具体说,亳在章丘龙山镇城子崖。城子崖龙山文化古城在夏代重建为岳石文化古城。岳石文化古城为东夷嬴姓少昊之后建立的谭国的都城。商王武丁在位时,商朝东征,灭掉了嬴姓的谭国之后,将谭之故地改封给了子姓的王室亲贵或近支,国号仍袭用旧名。谭国易姓,商族人大量涌入,谭国一跃而成为商朝在东方的殖民大国,同时也是商朝继续向东扩张的基地和大本营,于是谭城也就有了“亳”的名号,乃至到了北魏的时候,城子崖仍有“布城”的俗称(“布”为“亳”的音转)。

商代,济南还有一处商邑,故址就在今章丘市绣惠镇女郎山北、绣江河(古称“百脉水”)畔的回村。商朝灭亡之后,此一商邑逐渐废弃成为丘墟,遂有“商丘”之名。先秦时,“商”“章”是通假字,所以“商丘”又写作“章丘”,讹变读作“阳丘”。有一个古老的传说,称商朝高祖商亥的爱妾在女郎山脚下溺水身亡,尸体埋在女郎山上。因此,后世女郎山上祠祀“章亥妾”的香火长盛不衰,一直延续到十六国时期。

总之,商代中后期,济南是商王室统治和经略东方的中心,为此济南殷商文化高度繁荣,并吸收了济南土著文化的部分因素,从而形成了具有济南特色的大辛庄类型的殷商文化。3齐鲁之间邦国林立

大约在公元前1046年,商朝灭亡,周朝建立。为了加强对遥远的东方的统治,周朝在泰山南北的曲阜和临淄分别建立了鲁、齐两大诸侯国,而处在齐鲁两国之间的济南一带,则是邦国林立,这一局面一直延续到春秋初期才告结束。

西周济南一带的邦国有谭、逄、邿等,它们或者属于东夷古国,或者属于殷商旧国,或者属于周室封国,虽然规模不是很大,文化却都相当可观。

谭国,子姓,立国于城子崖,西周初年,曾遭到周朝军队的征伐。《诗经》“小雅”中的《大东》就是周初谭国大夫的作品。通过这篇济南最早的诗歌,我们知道谭国在诗歌、商业以及天文、历法等方面都是相当发达的。

逄国,姜姓,炎帝之后,原本立国于博兴、临淄一带,商朝后期迁至今济阳一带,并与周国有着姻亲关系。周灭商之后,逄、周之间的联姻关系愈加密切了。济阳县姜集乡刘台子村西周早期逄国贵族墓地的发掘资料表明,逄国在西周时拥有较高的政治地位,拥有发达的养蚕业、青铜铸造业和玉石文化。

邿国,妫姓,为东夷有虞氏古国之一,立国于长清区中东部。1995年长清仙人台西周春秋邿国贵族墓群的发掘,表明邿国保留了大量的东夷土著文化特色,它的青铜文化和音乐文化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邹国,姚姓,也是东夷有虞氏古国之一,今章丘以东直到整个邹平境内,都在其疆域范围之内。这个国家可能在西周时就已被齐国灭掉。战国时,齐国诞生了三位名人,著名的政治家兼音乐家邹忌、阴阳五行学派大师邹衍以及邹衍的后学邹奭,他们可能都属于邹国之后。可见邹国的历史文化渊源也是十分深厚的。

以上这些邦国大都被齐国吞灭,它们的文化被齐文化吸纳和融合。齐泱泱大国之风的形成,济南古国文化可谓贡献良多。

在历汭之地,也就是古历水(发源于舜泉)西岸的今济南老城西南一隅,西周时还存在一个历国,而且有迹象表明它可能在殷商时就已存在。济南古城肇建于此,迄今约有3000年左右的历史。4齐国西陲的咽喉重镇

齐国势力向西渗透济南,早在西周前期就开始了。进入东周(春秋战国),齐人加快了西进的步伐,蚕食鲸吞,逐渐将整个济南地区纳入了齐国的版图。由于济南依山傍水,地处咽喉要道之上,是齐国西陲的门户,是齐国进取中原、争霸天下的跳板和基地,所以齐国政府一向是以战略的高度来经略和建设济南的,尤其是济南境内的济右走廊和济水通道,更是齐国经略与建设的重点。

齐桓公元年(前685),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借风云际会登上齐国君主的宝座。次年,他就出兵谭国,使其彻底沦为齐国的附庸,从而扫除了齐国西出中原争霸天下的障碍。为了加强对济右走廊的开发经营和统治力度,齐桓公将他的四位重臣分封于济南,具体说就是将谷邑(故址在今济南平阴东阿镇)封给管仲,鲍邑(在今济南东郊鲍山下)封给鲍叔牙,宁邑(后世称宁戚城,故址在今章丘刁镇王官村南)封给宁戚,卢邑(故址在今长清归德镇卢城洼)封给齐国正卿高傒。以上四座重镇在济右走廊上自东北而西南一线排开,仅从布局上就可见出手不凡,战略意图是很明显的。

春秋战国时期的济南地区,还有几处城邑也十分重要。

崔邑,故址在今章丘黄河乡西南的土城。这是齐国在济南地区设置的最早的一座城邑,时间可以上溯到西周前期。齐景公二年(前546),权臣崔杼死后,崔邑被齐国中央政府收回,成为景公直接领有的公邑。

平阴邑,故址在今长清孝里镇东障一带。齐灵公二十七年(前555)以晋国为首的诸侯联军讨伐齐国,攻取平阴之后,才得以长驱直入,兵临齐都城下。也正是在这次战役前夕,坐镇平阴的齐灵公为了能够御敌于国门之外,发动士卒加固增修平阴城南侧的堤防,使这道堤防由原来的水利工程一跃而成为军事防御工程的巨防长城。齐长城是中国长城的鼻祖。齐长城遗址

东平陵,位于平陵城东偏北2公里处。谭国自从沦为齐国的附庸后,它的都城也就逐渐变成了齐国的一处城邑,即齐国的平陵城。进入战国,兼并战争日趋激烈,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齐国政府决定放弃城区面积狭小的平陵城,而在平陵城东建筑新的平陵城,也就是东平陵城。东平陵城呈正方形,边长约1900米,共有四座城门,城区总面积约360万平方米,几乎是平陵城的20倍。东平陵城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自此得以确立。

泺邑,在今济南北郊泺口,是齐国控制济水交通线的枢纽和重镇。《春秋》和《左传》都记载,齐襄公四年(前694),齐襄公与来访的鲁桓公相会于泺。此泺,不少人认为就是泺水,甚至具体落实为后世称作泺源的趵突泉,还有人认为泺就是历下城。其实,此泺应该是指泺口的泺邑。

历下,是齐国控制东西陆路交通线的咽喉重镇,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其前身是西周时的历国。宋朝人说:“历下军声从古盛。”历下的确是春秋战国诸侯争霸、列强争雄的一个重要的平台。齐王建四十年(前225),秦将王贲灭魏之后,乘胜向东北挺进,一举攻克历下。齐王建四十四年(前221),王贲结束了灭燕之役,随即挥师南下,与历下的秦国驻屯军会合,并力向东挺进,兵临齐都城下,齐王献城投降,齐国灭亡。5两汉时的济南与济北

秦朝初并天下,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当时,今济南地区大部隶属于济北郡。济北郡治博阳,博阳故城在今泰安东南旧县村。汉初,分济北郡置博阳郡,济北郡移治卢县(故址在今长清归德卢城洼),博阳郡仍以原济北郡治为郡治,治博县(今山东泰安东南旧县村)。大约在汉高祖六年(前201)至高后元年(前187)之间,博阳郡治北迁至济水之南的东平陵,博阳郡改称济南郡,“济南”一名从此见诸史册。终两汉之世,济南或为郡,或为国,下辖东平陵、历城(县治在今济南旧城区)、土鼓(县治在今章丘明水镇)、菅(县治在今济阳东南)、著(县治在今济阳西南)等县,总之今济南老城区以及济南地区的东半部都在济南郡(国)的辖域之内。

济南郡治东平陵兴建于战国,汉代多次重修。城区内文化堆积层很厚,基本以汉代为主。其中城内中部偏北发现大面积夯土台基,俗称“殿基地”,是两汉济南国的宫殿区或济南郡郡衙所在地。城内西北部是制陶遗址,城内西侧偏南处,俗称“铁十里铺”,发现大面积冶铁遗址,出土铁器数量多,器类全,而且铸造精良,说明东平陵城在西汉时期是一处综合性的冶铁铸造业生产基地。东平陵城遗址

汉代在工矿地区设“官”予以管理和经营,比如在以丝麻纺织为主的手工业发达地区设“工官”,在冶铁业发达地区设“铁官”。西汉时,全国共设工官8处,铁官44处,东平陵就各占一处。东汉章帝曾把他珍藏的三把宝剑,分别赐给三位宠臣,其中赐予尚书陈崇的那把宝剑就叫做“济南椎成”。由此可见东平陵经济之繁荣,冶铁业之发达。

在西汉前期,济北或为郡,或为国,统治中心都在卢县,今长清、平阴等地皆属济北的辖域。汉武帝后元二年(前87),济北国被废灭,卢县归属泰山郡,失去了郡国一级政治中心的地位,不过由于卢县地处交通要道之上,战略地位重要,故而泰山郡都尉(主管一郡治安)始终驻扎于此。

到了东汉和帝永元二年(90),汉朝中央政府分泰山郡为济北国,立汉章帝之子刘寿为济北王,都城仍在卢县。长清孝里镇孝堂山上有一座尚未开掘的东汉前期的大墓,墓前的石祠是我国现存年代最为古老的地面房屋建筑,而祠内的汉画像石刻以其宏大的场面、丰富的内容和精湛的雕刻艺术而久负盛名,成为举世公认的汉画像艺术瑰宝。这座大墓的主人可能就是某一代济北王。

两汉济北卢城夯土城墙遗址在20世纪60年代遭到严重破坏,但是城圈轮廓仍然清晰可辨。城址呈正方形,边长2000米。城址内外出土过砖瓦等建筑材料以及大型窑址,证明卢城也是一座重要的工商业城市。6济南郡治西迁至历城

西晋永嘉年间(307~312),济南郡治由东平陵西迁至历城,历城作为济南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始得确立。

济南郡治西迁的背景和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过有两方面是最重要的。

我们知道,三国以前的上古时代,无论是政治、军事还是经济、文化,更多地呈现出一种东西向的地缘关系,可是进入中古时期,南北对峙、交争局面形成,南北向的地缘关系开始凸显。在这一背景下,扼守东西交通线的东平陵,其地缘政治优势和战略地位愈发不能同地处东西南北交通要道的历城相比。这是济南郡治西迁的一个背景和原因。另一个背景和原因,可能在于东平陵生态环境的退化,尤其是水资源不足以继续维持工农业用水和众多人口的生活所需。在这一背景下,郡治西迁水资源丰富的泉城历城,更是一种必然。

元嘉九年(432),南朝刘宋政权在济南郡侨置冀州,历城又升格为冀州的州治。皇兴三年(469),北魏政权改侨置冀州为齐州,齐州辖济南郡(治历城)、东魏郡(原治历城,后徙治台城,故址在今历城东北)、太原郡(治升城,在今长清张夏)等六郡。

历城,虽然占尽山水形胜,战略地位极其重要,但是作为一座县城,由于处在历水(发源于舜井泉群,今曲水亭街河道便是古历水的孑余)、泺水(即今济南西护城河。按上古泺水发源于济南西北郊外的药山,到了中古,始以趵突泉为泺水之源)之间,城区原是很小的,东西和南北距离仅有500米左右。这样一座小城作为历城县城已经不够宽敞了,又怎能作为郡城和州城呢?于是,人们就在历水东岸新建了一座大城。这座大城呈长方形,南北长约1000米,东西宽约500米。这样一来,济南东西二城并峙,在名山胜水的衬托下,显得恢宏壮阔,气象不凡。北齐天统二年(566)端午节,著名历史学家、代理齐州刺史的魏收登上济南城南的舜山(今千佛山),徘徊顾眺之后,感慨地说道:“吾所经多矣,至于山川沃壤,衿带形胜,天下名州,不能过此。”魏收经多见广,在他看来,济南已经发展为天下第一名州。

济南城的这轮大规模的扩建和改建,断断续续延续了二百余年,这期间,对于整个中国来说,正是审美进入自觉的时期,山水诗、山水画相继出现,园林艺术发轫,造园运动蔚然而起。所以伴随城建的展开,济南作为一座山水园林之城的基本风貌和格局已经初步形成。

我们且看那时的济南,历水一线有“泉源竞发”舜井泉群,有士人曲水流觞、雅集行乐的流杯池(在今曲水亭街一带)。泺水一线有“水涌若轮”的趵突泉,有古大明湖(在今五龙潭一带),湖上的大明寺和迎使送客的客亭,水木清华,鱼鸟沉浮,风光绮丽,堪悦心目。再看历水与泺水相会处有历水陂,历水陂便是后世大明湖和小明湖(又名南湖)的前身。二水合流之后向北注入鹊山湖,并最终进入济水。鹊山湖周环20里,湖中多莲花,“红绿间明,乍疑濯锦”。浩渺烟波之上,鹊山如飘浮的翠屏,华山似含苞欲放的花朵。湖畔水渚之上又有避暑胜地使君林和“杂树森竦,泉石崇邃”的房家园。而使君林的碧筒饮以及房家园的诗人雅会,则又是济南泉水文化发轫、风雅“诗城”初显端倪的见证。7由齐州升格为济南府

隋初,改州、郡、县三级为州、县二级,裁省济南郡,以齐州直接统辖历城等属县。不久,又改为郡、县二级制,齐州改称齐郡。隋代齐州或齐郡辖历城、祝阿(县治在今禹城境内)、临邑(县治在今济阳境内)、临济(县治在今章丘黄河乡临济村)、章丘(县治在今章丘绣惠镇回村)、亭山(县治在今章丘曹范镇)等十县。至于今长清、平阴一带,则隶属于济北郡。另外,隋新置商河县,属渤海郡。唐代恢复隋初州县二级制,济南仍称齐州,商河地属棣州。

宋初,分全国政区为15路,今山东地区设京东路,齐州隶属于京东路。神宗熙宁年间,京东路划分为京东东路和京东西路,由于齐州恰好地处京东东路首府青州与京东西路首府兖州之间,故而在政区归属上,隶属关系屡有变化。

当时齐州辖域仅有历城(治所)、长清、章丘、禹城、临邑五县。今平阴一带时置平阴和东阿二县,属郓州,商河属棣州。

宋代州分六等,依次为都督州、节度州、观察州、防御州、团练州和军事州。北宋前期,齐州仅是防御州。由于宋英宗即位前曾任齐州防御使,故其即位后升齐州为兴德军,即由防御州升为节度州。宋徽宗即位后,具体说在宋徽宗政和六年(1116),为尊显英宗,又升齐州为济南府。

由齐州升格为济南府,也是济南在北宋时期交通、政治、经济、军事地位提升的必然结果。

北宋定都汴京(今河南开封),济南距离京畿地区较近,且不论是陆路还是水路,都处在京东地区的交通要道上,故素有“畿左名邦”“东方名郡”之誉。在经济上,济南“其地富饶”,都市经济繁荣(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北宋“济南刘家功夫针铺”的商标铜版,就是当时济南工商业繁荣的力证),是北宋中央政权最重要的税源地之一。军事上,济南位于北宋政权北部防守的前沿地带,战略地位重要,故而时人有“全齐奥区,首推历下”之语。文化上,北宋前期,济南一带是儒学复兴和古文运动的重要基地,北宋中期以后更是俊才星驰,词坛两大高峰“济南二安”——李清照(易安)和辛弃疾(幼安)——的横空出世,更为济南增添了无限的荣光。

北宋重文轻武,以文治国,往往把著名的文臣外放到名胜之地去任职,故而饶山水之胜的济南也就“每有风流太守来”了。在众多曾经任职济南的风流太守中,尤以曾巩(字子固,雅号南丰先生)对济南城建和济南文化贡献良多。

在曾巩任齐州知州的三年间(1071~1073),由他主持的城市规划和建设,既重视城市的使用价值,更重视城市的审美价值,既重视城市的功能性,更重视城市的文化性,充分利用济南城市独有的山水资源,尤其是泉水资源,精心规划和建设济南的园林景观,用以彰显济南城市的个性特点。大明湖南丰祠

曾巩离开齐州的次年,苏辙因歆羡济南山水而主动要求供职于济南。他在济南期间,曾吟诗谈及与同事们的风雅生活,说:“共事林泉郡,忘归南北人。”所谓“林泉郡”,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园林城”。可见当时济南作为著名的园林之城的地位就得以确立。8“山东第一州”

金代,济南府下辖历城(府治)、章丘、长清、济阳等七县。商河县属棣州,平阴、东阿属东平府。金代在今山东地区设山东东路和山东西路,这是历史上首次以“山东”作为政区名称的开始。当时,济南府隶属于山东东路。山东东路首府为益都(青州),但是山东东西路提刑司以及后来添置的山东东西路宣抚使司都驻济南,可见济南地位的重要,故而时人说:“济南介山东两路之间,最为冲要。”

元代,山东地区属于“腹里”,直属中书省管辖。济南设路,治历城,下辖11县,今济南地区大部属于济南路。平阴属于东平路,长清属于泰安州。元朝政府设置的山东东西道宣慰使司和山东东西道肃政廉访司,也都驻济南。元代济南的政治地位在继续上升,故而当时就有济南是“山东第一州”的说法。

金元时期,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经济凋敝,文化衰退。然而济南地区则是个例外。

金朝初年,金人扶植的刘豫伪齐政权从济南北郊向东借助济水下游故道,开挖了直通渤海莱州湾的小清河,济南成为重要的盐运集散地,城市经济持续繁荣,城市建设大力推进,乃至金元之际诗豪元好问有“济南楼观天下莫与为比”的评说。

元朝定都大都(今北京),开通了京杭大运河山东段,并与大小清河实现联运,进一步加强了济南水陆辐辏的交通枢纽地位,促进了济南经济尤其是工商业的发展,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曾有这样一段话描述他所见到的济南,说:“第六天傍晚,抵达一个名叫济南府的城市。从前这里是一个宏伟的都市,大汉使用武力迫使它降服。这地方四周都是花园,围绕着美丽的丛林和丰茂的瓜果园,真是居住的胜地。这里丝的产量,多得出奇。在司法上,这个城市管辖着帝国的十一个城市和为数相当多的村镇。这些都是一些商业昌盛的地方,尤其是丝绸业……”

金元之际,济南诞生了两位英雄豪杰,他们是历城人张荣和长清人严实。张荣、严实趁天下大乱,分别占据章丘黉堂岭、长清青崖山,四下攻城略地,发展成为控制众多州县的军阀。后来他们先后投靠蒙古政权,成为坐镇一方的汉人世侯。在张荣祖孙统治济南、严实父子统治东平期间,济南一带社会秩序稳定,经济发达,文教事业欣欣向荣,以致几乎整个元代,济南都是中国北方令人瞩目的文化高地,为元代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9省会的确立

明洪武元年(1368),置山东行省。九年(1376),改山东行省为山东承宣布政使司,主管全省民政。当年,布政司驻地由青州府迁至济南府,济南从此成为山东省省会,明初人危素在《济南府治记》一文中论及济南成为山东省省会的原因,说:“济南之为郡,岱宗当其前,鹊华经其后,泉流奔涌,灌溉阡陌,民庶繁夥,舟车辐辏,实乃要会之地,故置行中书省,以尊藩服。”

明代济南府领4州26县,地域之广空前绝后,今济南绝大部分地区都属于济南府,仅平阴一带隶属于兖州府。清雍正年间区划调整,济南府辖历城、章丘、长清、济阳等16县。今平阴一带地属泰安府,商河则归武定府。

明英宗即位后,封其次子朱见潾为德王,初封德州,后改济南,遂于成化元年(1465)在元代济南公张荣府邸旧址上大兴土木,修建德王府,历时两年竣工。德王府亦称“德藩故宫”,位于济南城正中心,“居会城中,占三之一”,规模宏敞,泉林优美,宫室富丽,是明代济南城中规模最大、最为华美的建筑群。

明清济南城的规模和格局,在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就奠定了。这一年,济南城经历了大规模的建设。重建后的济南城,砖甃石砌,周围“十二里四十八丈”,“高三丈二尺”。城墙外有数丈宽的城隍,护城河“阔五丈深三尺”。原开四门:东曰齐川,西曰泺源,南曰舜田(后改历山),北曰汇波。其中北门为水门,每年季春开启、孟冬关闭,用以调节城内大明湖水位。明清济南古城一隅

中国古城的传统建筑格局一般呈方形,四门两相对应,南北城门之间的道路形成中轴线。而济南城因地势复杂及防御需要,东门偏北、西门偏南、北门偏东、南门居中,即古谚所说的“四门不对”。受地形、湖泉和沟渠等影响,城区也没有围绕中轴线作对称布局。大致来看,北部为大明湖风景区,中、东部为官署和商业区,南部为驻军区,西部为商业、手工业和水运码头区。

清咸丰十年(1860),捻军北上迫近济南,地方当局为加强防御,修建了周长40里的济南外城。同治年间,外城土圩改建为石圩,缺城北一面,共长3670丈,辟有岱安、永固、永靖、永绥、永镇、济安、海晏七门。

省会地位的确立,为济南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前景。

首先,作为全省首善之地,城市建设投入力度加大,山水园林风景型城市特色进一步凸显,“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济南较之往昔更成为一处孕育诗人的“诗地”。

其次,水陆四通,舟车辐辏,簪缨相望,工贾毕集,济南得风气之先,大大加快了文化吸纳、消化、整合和创新的步伐,而文化的对外辐射与输出,范围之广、力度之大,亦非过去所能比。

再次,更多的全国一流的文人学者流寓济南,极大地提振了济南的学风文气。

最后,省会集中了全省最庞大的高端消费群体,极大地促动了济南工商业尤其是服务业的发展,从而提升了与之相关的各个门类的艺术和技艺。

因此,省会地位决定了明清时期的济南,无论是在学术、诗歌、戏曲、艺术诸领域,还是在商业、饮食、中医药等方面,都有了长足发展,建树非凡,成就卓著,在全省全国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总之,明清济南文化的格局、气象、成就和影响,都是与其作为一个大省省会的地位极为相称的。10济南市的设立

清朝地方行政组织建置,省之下设道。道的行政长官称道员(俗称道台或观察),负责辅佐藩(布政使,主管一省民政、财政)、臬(按察使,主管一省司法刑狱)二司办理地方政务,是省与府、州之间的地方行政官员。山东省设三道,其中分守济东泰武临道驻济南。

1912年,中华民国初建,地方区划基本沿袭清朝旧制。直到1913年,废除府和州,将地方政区确定为省、道、县三级。山东省将原三道改划为岱北、岱南、济西、胶东四道,济南等各府遂撤销。岱北道治历城,辖历城、章丘、长清、济阳等27县,今济南绝大部分地区都隶属于岱北道(只有平阴县属济西道)。1914年,岱北道改为济南道,治历城县,辖县不变。1925年,山东省改划为11道,济南道仍治历城,辖历城、章丘、长清、济阳等10县,平阴、商河分别划归泰安道(治泰安)和武定道(治惠民)。

1904年,济南自开通商口岸,即成立了济南商埠总局(局址在今经一路纬六路),主管济南商埠事宜。商埠总局下设三个机构:工程局、巡警局、发审局(后为地方审判庭),并任命济东泰武临道兼任监督。1920年1月,商埠总局与市政公所(因修筑省城城关马路,1917年3月设立)合并为山东省会市政厅。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废除“道”的政区建置,实行省县两级政区制。几乎与此同时,开始将人口高度密集、工商业发达的大都市、省城和口岸城市辟建为“市”。这一新型的政区分为两等:特别市,直辖于中央,与省相当;普通市,由省统辖,与县相当。1929年5月,济南惨案(五三惨案)发生已过一年,南京国民政府军队接防济南。7月1日,以历城县城、城外商埠以及城厢四郊辟建为济南市,成立济南市政府。济南市直辖于省,属于普通市。

1948年9月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济南,定名为济南特别市。9月28日,济南特别市市政府成立。1949年5月,取消特别市称号,恢复济南市名称。

鸦片战争后,国门洞开,列强环伺,古老的中国面临着“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在此背景下,近代济南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交融中开始了文化的自立与开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山东巡抚丁宝桢创办山东机器局及尚志书院,开始了中西文化尝试性的交流和融合,使济南早期现代化初显端倪。清末新政时期,山东巡抚袁世凯、周馥等着力推进,西学东渐蔚为大观,从而开启了济南城市早期现代化的闸门。济南自开商埠,胶济铁路、津浦铁路相继开通,进一步促进了济南工商业文明的快速增长,大大加快了济南现代化的进程。“五四”运动中,济南是发起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参与阶层最广、斗争最为激烈的城市。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济南民众觉悟不断提高,在此后共产主义思想的传播和革命实践中,济南也走在全国的前列。济南是全国建立共产党组织较早的地区之一,是山东党组织的发祥地。济南战役胜利后,济南又成为全国解放战争的坚强基地。济南的成功接管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首次执政大城市的范例,为共产党由农村走向城市、从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提供了实践和理论上的借鉴。二历史风云1舜耕历山

舜是东夷人,早年曾辗转迁徙于东夷各地,从事农工商渔各项生业,而历山则是他耕稼之地。舜耕稼的历山就是今济南古城南侧的千佛山。

舜耕历山的古史传说有两个主题,一是“克让”。《史记·五帝本纪》:“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意思是说,舜耕于历山,历山一带的农民因为受到舜的感化,变得宽恕仁厚,礼让成风,都把地界上的隙地或良田让给他人去耕种。一是“克孝”。《孟子·万章上》:“舜往于田,号泣于旻天。”舜耕田于历山之下,常常仰对苍天而号哭涕泣,怨恨自己不得父母的欢心。

根据《孟子》和《史记》等早期典籍的记载,舜的母亲早逝,父亲瞽叟续弦,生有一子,就是象。瞽叟是个老糊涂,后娘为人凶狠,异母兄弟象又是个傲慢逞强之徒,三人串通起来迫害舜。他们设计让舜登高修缮仓廪,却在下面抽梯放火;又让舜去挖井,他们则在上面落井下石,总之是必欲杀之而后快。好在舜总能化险为夷。舜屡遭家人迫害,却不失孝悌之道,帝尧听说后,便选定他做接班人。

有关“焚廪”和“填井”的故事都发生在舜尚在“畎亩之中”,即耕稼历山之时。虽然不见得是信史,却透露出许多历史信息,折射出许多历史影像。至少可以说,济南是舜或者舜有虞氏集团的重要活动区域。

因为这个缘故,济南一带拥有发达的龙山文化,龙山文化遗址十分密集,济南城内舜井一旁就曾发现了龙山文化的遗存。因为这个缘故,济南及周边一带在上古时期分布着众多的舜有虞氏古国,如邹(今章丘东部及邹平境内)、辕(今齐河)、邿(今长清)、遂(今肥城、宁阳)、缗国(今金乡)等。

因为济南是舜的故土,济南舜文化的遗迹和景观从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以来就历历可数:济南历山又名舜山,历山上有舜祠;历山下有舜井;舜井旁有历祠,北宋以后也叫舜祠;舜井泉水出为历水,历水北流而西折,与南来的以舜妻娥皇、女英名字命名的娥英水同入历水陂(今大明湖西南一隅);历水与娥英水之间的“历汭”之地,便是济南古城历城之所在。

济南的山泉湖河城处处都与舜、舜文化有关,故而至迟从唐代开始,济南就有“舜城”的雅号。大舜塑像2禹疏济漯

帝尧在位时,我国就进入了洪水期。舜接受帝尧的禅让,登基为帝之后,任命大禹主持治水工作。夹处在黄河与济水之间的兖州,由于地势最低,灾情最严重,故而是治水的重点区域。

那时的黄河在今天津附近入海。黄河流至今河南荥阳附近,分出一条济水,流到今浚县附近,又分出一条漯水。济水、漯水作为黄河下游的两条最重要的分支,都是经今济南地区而东流入海的。济水下游大致可以今济南历城为界,以西的黄河、以东的小清河便是它的故道,而漯水在济南一带的故道,大约以历城区北境为界,以东的漯水故道大致就是现在的黄河,以西的漯水故道早已湮灭,推测应该是从高唐、禹城方向迤逦而来。

为了缓解洪水对黄河下游河道的压力,大禹治理兖州水患的方略之一就是“瀹济、漯而注诸海”,也就是疏通济水、漯水河道,使洪水能顺利地排入大海。因为这个缘故,济南及周边地区遗留了不少“禹迹”,如济南的禹登山和禹登台、禹城的禹息城和具丘(相传禹治水筑此以望水势)等,都是大禹曾在济南一带治水的佐证。

济、漯是联系中原与山东半岛的两条黄金水道,济南地处济、漯之间,是济、漯中下游的重要枢纽,因为这个关系,济南在整个上古时代始终是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一个大舞台,为华夏民族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作出了重大贡献。3鞍之战

齐桓公死后不久,齐国霸业就终结了,历史进入了晋、楚交相争霸中原的时期。

齐顷公七年(前592),晋国准备在断道(今河南济源西南一带)会盟诸侯,共谋对抗楚国。为此,派遣大夫郤克出使齐国,邀请齐国与会。

郤克抵达齐国,恰逢鲁国使臣季孙行父、卫国使臣孙良夫、曹国使臣公子首也来出使齐国。四国使臣皆有残疾,郤克跛一足(瘸子),孙良夫眇一目(独眼瞎),季孙行父秃(秃子),公子首偻(曲背罗锅)。齐顷公为了羞辱对方,就在接见使臣的时候,安排自己的母亲以及嫔妃侍女登台观礼。然后,派一名跛者引领陪同跛者郤克,其他也是如此,秃子陪秃子,眇者陪眇者,罗锅陪罗锅,大家鱼贯而入。台上妇女看了这滑稽的场面,忍不住哄堂大笑。使者们受到戏弄,十分生气,郤克更是怒不可遏,发誓要报仇雪耻。

齐顷公十年(前589),齐背盟叛晋,再次侵犯晋国的盟友鲁国和卫国,鲁、卫向晋求救。此时,郤克已经成为晋国的中军主帅,并主持国政,故而经郤克的请求,晋景公遂决计兴兵会同鲁卫之师共同伐齐,鞍之战由是爆发。

晋国于本次战役共出动兵车800乘,由郤克将中军,士燮将上军,栾书将下军,韩厥为司马,共6万余人。晋军抵达卫国境内,会合卫、鲁两国军队之后,尾追齐军到达莘地(今山东莘县北)。

六月十六日,进抵靡笄山下(今济南槐荫峨眉山)。次日,双方列阵于鞍(今济南市区西北北马鞍山下),齐军主帅是齐顷公,为他驾车的是邴夏,为他保驾的是逄丑父。齐侯踌躇满志,登车向将士们说:“余姑翦灭此而朝食。”要大家结束战斗后再吃早饭。于是,马未披甲,就击鼓驱车掩杀过去。

晋军中军主帅郤克被箭所伤,流血及屦,却仍然指挥旗车,擂鼓驱众奋击。齐军抵挡不住,阵脚大乱,只好向东面的华不注山(今济南古城东北郊)溃退。晋军穷追不舍,齐顷公绕山三周仍然不得脱身,危急之中,同车的逄丑父同齐顷公交换了一下位置,然后继续驱车疾驰,可是到了华泉附近,骖马竟被树木绊住,战车动弹不得。

晋军司马韩厥从后面追来,便将逄丑父当作齐顷公给俘获了,齐顷公则假装去华泉取水落荒而逃。

诸侯联军结束了济南一带的战事,乘胜东进,连续攻克齐都临淄以西的许多城邑关塞。在这种背景下,齐顷公只得派遣使臣以进献宝器和割让土地为条件乞和。晋国等诸侯同齐国缔约之后,各自班师回国。

齐晋鞍之战是先秦时代发生在济南地区的规模最大的一场战役,《春秋》三传记述这场战役的文字十分生动传神,极富传奇色彩,故而这次战役对后世济南的影响十分深远,乃至在历代文人雅士吟咏华不注的诗文中,凭吊古战场成为一个永恒的主题。4曹操平毁城阳景王祠

汉灵帝建宁三年(170)冬,济南民众起义,攻打东汉政权在济南的统治中心——东平陵城。中平元年(184)二月,张角黄巾大起义爆发。四月至六月,骑都尉曹操作为左中郎将皇甫嵩的麾下参与了镇压颍川黄巾军的战事。战事结束后,东汉政府派遣皇甫嵩领兵向东进击东郡黄巾军,同时又任命曹操出任济南相。朝廷任命曹操为济南相,应该是一种有战略意图的人事安排。

曹操走马上任伊始,一方面,大刀阔斧整顿吏治,一举罢免了八个贪赃枉法的县令,于是“政教大行,一郡清平”。另一方面,捣毁了六百余座城阳景王祠,于是“奸宄逃窜,郡界肃然”。

城阳景王刘章,是汉高祖刘邦之孙,因为平定外戚诸吕之乱有功,被封为城阳王,都城在莒,即今山东莒县。西汉元、成以后,早已死去的城阳景王刘章成为拥护汉朝反对外戚的精神象征。在新莽末年赤眉起义的过程中,城阳景王神祠又发挥过联络和组织的作用。东汉时期,城阳景王神崇拜更加盛行,祠庙林立,祭祀圈进一步扩大,“自琅琊、青州六郡及渤海都邑乡亭聚落,皆为立祠”,仅济南境内就有祠庙六百多座。

城阳景王神祠的迎神活动,与宋元以来的庙会赛社颇为类似。人们祭祀城阳景王的主要目的,基本不是出于安汉尊刘的政治信仰,而是出于祈福、禳灾、祛病的纯粹功利主义的目的。因此,祭祀城阳景王神以及迎神活动在东汉末年才能发展成为齐地中心区域的一种全民性的祭神娱神活动,神祠遍及城乡各地,庙会、赛会频繁举行,“纷籍连日”。迎神赛会的场面也十分壮观,城阳景王神出巡,扮演景王所属高官的人也乘坐宝马华车随行,仪仗整齐,鼓乐喧天;与此同时,烹羊杀牛,饮酒狂欢,并举行盛大的倡乐表演。至于祭神赛社一应费用,则由豪强富商轮流提供。

曹操之所以捣毁城阳景王祠,给出的理由是城阳景王祠的祭神迎神活动“奢侈日甚,民坐贫穷”,仿佛仅仅出于民生方面的考虑。而事实上主要还是出于政治目的,具体说是担心民众借祠祀活动聚众起事。

曹操担任济南国相不足一年,整顿吏治,禁断淫祠,大见成效。曹操在济南任上的所作所为为自己树立了名声,同时也触犯了济南当地豪强以及宫廷里当权的大宦官的利益,他担心将要招来灾祸,就急流勇退,上书称病,辞职返乡了。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