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腑性鉴(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5-16 15:50:22

点击下载

作者:(明)贾所学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脏腑性鉴

脏腑性鉴试读:

内容提要

《脏腑性鉴》为明代贾所学 (九如)著,清代尤乘增补,成书于清康熙二十三年 (1684)。全书分为卷上、卷下两卷。卷上首篇为脏腑总论,继之分论肝、胆、心、小肠、脾各脏腑;卷下分论肺、大肠、肾、膀胱、三焦、心包等脏腑,每篇均论述脏腑的性质特点、生理功能、病证表现、重症诊断、病理传变、预后推测、脏腑图注、治疗原则、代表方药、补泻要旨及针灸手法等,间附著者的心得、按语,充分体现了以五脏为中心的藏象理论特点。本次整理以清康熙二十七年 (1688)刻本为底本。

校注说明

《脏腑性鉴》,由明·贾所学 (九如)著,清·尤乘增补,成书于清康熙二十三年甲子 (1684),刊刻于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脏腑性鉴》重点介绍脏腑生理。全书以扁鹊《人镜经》内容为主线,兼辑《内经》《难经》及历代诸家对脏腑功能的论述,图文并见,内容丰富。

本次整理选用清康熙二十七年戊辰 (1688)刻本 (现藏于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为底本。上海图书馆藏刻本《博物知本》丛书 (1691) (简称上图刻本)、中国中医科学院藏刻本《博物知本三种》(1691)、中国中医科学院藏刻本《脏腑性鉴经络全书合刻》(1689)、国家图书馆藏刻本《博物知本三种》(1690)作为校本。

一、作者生平《脏腑性鉴》为贾所学著,尤乘生洲增补。

贾所学,字九如,明代本草学家。鸳州 (今浙江嘉兴)人。研究方书,著《药品化义》十三卷 (一名《辨药指南》)。另著《脉法指归》。

尤乘,清代医家 (生卒年代不详)。字生洲,号无求子。空山学道者,吴门 (今江苏苏州吴县)人。初习儒,后改习医,就受业于名医李中梓,尽得其传,并遍访名医,学问大增。后至京师就良师学习针灸,并在京任太医院御前侍直,后告辞归里,潜心著作。尤氏传世著述有《寿世青编》,对李中梓之《诊家正眼》《本草通玄》《病机沙篆》进行增补,成《士材三书》,又增补《经络全书》,补辑《脏腑性鉴》。

二、版本情况

(一)成书年代

按《博物知本》尤乘叙所撰年份为康熙甲子年 (1684),《博物知本·叙》记载:“余用是增补《脏腑性鉴》《经络全书》二种,合刻问世。”在康熙二十三年 (1684)七月的太医院奏疏中有此记载。《博物知本·序》尤侗 (1618—1704,诗人)所撰序的年份为康熙庚午年 (1690),《博物知本·序》曰:“今复辑《经络全书》《脏腑性鉴》合而梓之,名曰《博物知本》,而请予为之序。予批阅良久,知《脏腑性鉴》原本扁鹊《人镜经》,北齐徐仲融传之临安钱君,檇李贾君发明其义。”“皇上南巡,生洲曾以此书进呈。”说明《脏腑性鉴》1690年之前已经完成,而《博物知本》尚未出版。

尤乘《博物知本·又序》所撰年份为康熙辛未年 (1691),《博物知本·又序》记载:“今又纂刻博物知本一脏腑一经络。”

鉴于上述资料,《脏腑性鉴》成书于1684年,清康熙二十七年戊辰 (1688)刊刻问世 (存于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尤乘复辑《经络全书》《脏腑性鉴》,现合而梓之,名曰《博物知本》,于1691年出版 (现存于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

(二)版本类型

1.刻本

单行刻本:《脏腑性鉴》,清康熙二十七年戊辰 (1688)刻本,存于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无残缺。《脏腑性鉴》4本。

丛书刻本:清康熙三十年辛未 (1691)林屋绣刻本,存于国家图书馆、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河北医科大学图书馆、上海图书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生命科学图书馆。

2.抄本

单行本抄本:《脏腑性鉴》,存于辽宁中医药大学图书馆。

丛书版抄本:《博物知本》抄本,存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宁波市图书馆。

该本古籍国内外尚未见校注本。

三、底本选择《脏腑性鉴》,清康熙二十七年戊辰 (1688)刻本,存于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中医图书联合目录》《全国中医联合目录》《中国中医古籍总目》记载出版年月均为1688年。无残缺。

本次校注选用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脏腑性鉴》(清康熙二十七年戊辰 (1688)刻本作为底本,共四册,总139页,每页16列,每列16字左右,约35000字。

第一册:《脏腑性鉴》

卷上

目次,共47页,约12000字。内容包括脏腑性鉴总论、肝脏性解、肝脏图注、胆腑性、胆腑图注、心脏性解、心脏图注、小肠腑性。

第二册:《脏腑性鉴》共30页,约7700字。内容包括小肠图注、脾脏性解、脾脏图注、胃腑性解、胃腑图。

第三册:《脏腑性鉴》卷下目次,共32页,约8200字。内容包括目录、肺脏性解、肺脏图注、大肠腑性、大肠图、肾脏性。

第四册:《脏腑性鉴》卷下目次,共29页,约7400字。内容包括肾脏图、膀胱性、膀胱图、三焦图、诊法、心包络图。

选用的校本有:上海图书馆丛书刻本《博物知本四种八类》(简称上图丛书版),共有32册,包括《脏腑性鉴》《经络全书》以及《药品辨义》;中国中医科学院《博物知本三种》中《脏腑性鉴》分为四册;中国中医科学院《脏腑性鉴》《经络全书》二书合刻本;国家图书馆《博物知本三种》中《脏腑性鉴》分为三册;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博物知本》,《经络全书》《脏腑性鉴》合刊,于1691年出版,其中《脏腑性鉴》四册。比较结果,内容基本一致,唯有成书分册有区别。

四、校注原则

本次整理遵循以下校注原则:

1.原书繁体竖排,改为简体横排,并采用现代标点方法进行标点。

2.原书中异体字、古字、俗写字改为规范简化字。

3.原书中通假字,保留原字,于首见处出注说明。

4.原书中所引前代文献,简注说明,内容与原文一致时,用“语见”表示,不完全一致时用“语本”表示。

5.卷上目录及篇章前“吴门尤乘生洲增补,同学胡芝秀晨敷参订;弟尤世英循矦、采受先参校”及“尤乘重辑”字样均删除。

6.凡底本中出现的不规范药名,统一径改为规范药名,不出校记。

7.底本中目录与正文不一致者,据正文改。如目录原作“肝脏性解”“肝脏图注”等,今据正文改为“肝脏性”“肝脏图”等。

8.原书中凡表示方位的“左”“右”一律直接改为“下”“上”。

9.原书文前有资助刊刻者名单,今删。卷上总 论[1]《内经》曰:通天之纪从地之理[2]。以人合之,变化为用。何也?盖人肖天地而生,天垂五气,主风热湿燥寒,在人五腑相应;地布五运,主木火土金水,在人五脏相应。故古之至人,穷乎天地阴阳之道,以推脏腑体性,立所苦所欲,所宜所恶之论。所以洞彻病原为用药制方,补泻调治之法。夫脏腑体本块然[3],神识虚灵,中含情性,是以一体各具一神,一神各具一性,性复各殊,违逆其性,则苦而恶,从顺其性,则欲而宜。调治之道,随性之顺逆以为补泻,投其所欲,便谓之补,投其所苦,便谓之泻,补泻由于苦欲,苦欲因乎脏性,故脏性为病因之本,医理之源,用药之根据,奈未有发明其旨者。余详考经文,及诸书典语,参五气休旺之变,五行生克之机,发明脏腑体性,苦欲好恶之义,虚实寒热之理,补母泻子之法,使良工按脏原病,按病用药,则思过半矣。肝脏性

肝属足厥阴经,肝藏魂,主藏血,故夜卧归藏一身之血。藏象地运,其体属木,木色多紫,其气春生,其位东方,其臭气羶,其质味酸,其德主仁,其性好生,其华在爪,主生筋膜,通气于目,亦开窍于目。其系上属心肺,下亦无窍。肝居东方震位,《易》曰:万物出乎震[4]。震为荣发之始,所以五脏中取肝列为首,以为发生之源。故肝血旺周身之气俱旺,东垣所谓诸阳气根于阴血中[5]是也。

肝象震木,木性浮,苦急欲散,恶风喜和。肝气喜疏散,郁遏则躁劲,躁劲易摧折,违其性矣。故《经》曰:肝苦急以甘缓之[6]。宜用熟地、天麻,甘和者缓其劲,解其束缚,使遂其性。若劲急甚,当以山栀味苦者清其气。如妇人隐忧不发,多生肝火,以至劲急者,当用左金丸治之使平。若抑其肝气不得上达,令人胁痛。急也[7],敛也,肝性之所苦也,违其性而苦之,肝斯虚矣。

观木之象,扶苏条达,知肝之用,升发开展,故《经》曰:肝欲散,以辛散之[8]。宜用川芎、丹皮,苦辛者,清之散之,从顺其性,是即为补。所谓用辛,补肝也,是明以散为补也。

若过于疏散,又当制之,宜用白芍微酸者收之,以平其性,是即为泻。凡涩味,用同乎酸,甚则以龙胆之苦涩者,调肝气之实,此皆谓用酸泻肝也。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尚书》曰:曲直作酸[9]。肝木之味本酸,肝虚则脏性自见,常思酸以助之,用山茱萸之体,滋润。味甘酸者,以酸走肝,而养肝血,如六味丸中用之是也。

凡气以类应,在天为风,在人为肝,类也,所以风独伤肝,故《经》曰:肝恶风[10]。风伤肝于阳,宜用柴胡等以疏表邪,至阳盛则筋热,手足筋急拘挛者,宜用黄芩等以凉内热。

肝喜畅遂而和缓,如气滞不利,则拂郁为痞闷,为腹满,为腰疼,宜用香附等开解之,越鞠丸中用之是也。

肝木温和,其化向荣。如木折则枝萎,萎枯则失温,戴人所谓肝本温,虚则凉,宜用熟地、川芎、当归、天麻、枣仁、柏子仁甘温之品温养肝脏。总之肝常宜清之,郁宜疏之,虚宜温之。

以咸探吐,咸取润下,吐取宣畅之义。 《经》曰木郁则达之[11]是也。

肝在志为怒,血旺则含藏而不发。如老年及病后,妇人产后,皆血虚不能养肝,故易为怒。若生平多怒者,系禀气偏于肝耳。肝气有余,怒发不止,以悲感之事惕之,《经》云:悲胜怒也[12]。又云:虚则恐,实则怒[13]。

恚怒气逆,则上而不下,则伤肝。

久行伤筋,劳伤肝也。

损其肝者缓其中,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经》曰: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此谓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14],为牡脏。

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病发惊骇。

精气并于肝则忧。《经》曰:肝青象木,肝得水而沉[15],木得水而浮。何也?然肝者,非为纯木也,乙角也,庚之合,大言阴与阳,小言夫与妇,释其微阳而吸其微阴之气,其意乐金,又行阴道多,故令肝得水而沉也,肝熟而复浮,故知乙当归甲也。熟,一作热。

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小便先黄,腹疼,多卧,身热,热争则狂言及惊,胁满痛,手足躁,不得安卧,庚辛甚,甲乙大汗,气逆则庚辛死,刺足厥阴、少阳[16]。

肝有邪,则两胁痛,中寒中恶,血在内胻,善瘈节肘肿[17]。胻,胫腨之处。

肝胀者,胁下肿满,而痛引小腹。

肝水者,腹大不能自转侧,两胁下腹中痛。

肝著者,著音灼。其病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若时但欲饮热[18]。著,本病也,先未若时,指病时也。

脾移寒于肝,痈肿筋挛[19]。

脾移热于肝,则为惊衄[20]。

肝疟者,令人色苍苍然,太息,其状若死者,刺足厥阴见血[21]。中封穴。

肝咳之状,咳则两胁下痛,甚则不可以转,转则两胠下满[22]。胠即肋。

肝风之状,多汗恶风,善怒色微苍,嗌干,善怒时憎,女子诊在目下,其色青。

肝瘅者,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上引小腹,如怀妊状。

肝病主胸中喘,怒骂,其脉沉,胸中窒,欲令推按之,有热鼻窒。推挤也。

凡有所坠堕,恶血留内,若有所大怒,气上而不下,积于左胁下则伤肝,肝伤其人脱肉不卧,口欲得张,时时手足清,目瞑瞳神痛。清冷也。

肝积曰肥气,在左胁下。

肝气虚,则梦园苑生花草,盛则梦怒,厥气客于肝,则梦山林树木。

肝俞在脊九椎旁,募在乳下期门。

肝色,青欲如翠羽者生,如草滋者死。又云:青欲如苍璧之泽,不欲如蓝。又云:青欲如缟裹绀。肝脏图《难经》曰:肝重四斤四两[23]。《卮言》曰:肝者,干也,象木枝干也。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24]。凡七叶,左三右四,居于膈下,并胃著脊之第九椎, 《刺禁论》曰:肝生于左[25]。滑氏[26]曰:肝之为脏,其治在左,其脏在左胁右肾之间。其属木,其色青,其声呼,其味酸,其液泣,其志怒,其所主者筋。其所藏者,魂与血,所恶者风,上应于目,外应于爪甲。旺于春,相于冬,废于夏,囚于季夏,死于秋。其旺日甲乙,旺时平旦,日出,其困日戊己,困时食时日昳,其死日庚辛,死时晡时日入,是经多血少气,丑时气血注此[27]。《本脏篇》云:肝小则脏安无胁下之病,肝大则逼胃迫咽,迫咽则苦膈中且胁下痛。肝高则上支贲切胁,悗为息贲。肝下则逼胃而胁下空,胁下空则易受邪。肝坚则脏安难伤,肝脆则善病消瘅易伤。肝端正则和利难伤,肝偏倾则胁下痛也[28]。青色小理者肝小,粗理者肝大,广胸反骹者肝高,合胁免骹者肝下,胸胁好者肝坚,胁骨弱者肝脆,膺腹好相得者肝端正,胁骨偏举者,肝偏倾也。

肝脏苦欲补泻。苦欲者,犹言好恶也,违其性故苦,遂其性故欲。欲者,是本脏之神所好也,即补也。苦者,是本脏之神所恶也,即泻也。补泻系乎苦欲,苦欲因乎脏性,虚则补母,实则泻子,斯则五行相生相克性道之理也。

肝胆补泻用药法

肝胆木,味辛,补;酸,泻。气温,补;凉泻。

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以辛补之,以酸泻之。肝气盛,则苦急,缓与急反,故以甘和之。肝木病,因受制于金,散则金不制,而木得旺,故欲散。辛能散,故急食辛以散之,辛能益肝,故用辛以补之。酸能泻木,故以酸泻之,酸性收而逆肝,故曰泻也。

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甘草。欲散,急食辛以散之川芎。以辛补之细辛。以酸泻之芍药。虚以生姜、陈皮之类补之。《经》曰:虚则补其母[29]。水能生木,肾乃肝之母,肾水也,苦以补肾,熟地黄柏是矣,如无他证,钱氏地黄丸熟地、丹皮、山药、茯苓,山萸、泽泻主之。实则白芍药泻之,如无他证,钱氏泻青丸当归、胆草、川芎、栀仁、羌活、防风、熟大黄主之。实则泻其子,心乃肝之子,以甘草泻心。

本病,诸风眩晕,僵仆,强直,惊痫,两胁肿痛,胸肋满痛,呕血,小腹疝痛,痃瘕,女人经病。标病,寒热疟头痛,吐涎,目赤,面青,多怒,耳闭颊肿,筋挛,卵缩,丈夫疝,女人少腹肿痛,阴病。

有余泻之

泻子甘草。

行气香附、川芎、瞿麦、牵牛、青橘皮。

行血红花、桃仁、鳖甲、莪术、三棱、苏木、丹皮、山甲、水蛭、虻虫、大黄、赤芍。

镇惊雄黄、金箔、铁落、真珠、胡粉、铅丹、银箔、龙骨、代赭石、夜明砂、石决明。

搜风羌活、荆芥、薄荷、槐子、独活、防风、皂荚、乌头、僵蚕、蝉蜕、白花蛇、白附子。

不足补之

补母枸杞、杜仲、狗脊、熟地黄、苦参、萆薢、阿胶、菟丝子。

补血当归、牛膝、续断、白芍药、血竭、没药、川芎。

补气天麻、柏子仁、白术、甘菊花、细辛、决明、密蒙、谷精、生姜。

本热寒之

泻木芍药、泽泻、乌梅、吴茱萸。

泻火黄连、黄芩、苦茶、猪胆、龙胆草、龙荟。

攻里大黄。

标热发之

和解柴胡、半夏。

解肌桂枝、麻黄。

自 病

肝主风,自病则风搐拘急。急食甘以缓之,佐以酸苦,以辛散之。实搐力大,泻青丸。虚搐力小,地黄丸。

实 邪

心乘肝实邪,壮热而搐,利惊丸。

贼 邪

肺乘肝贼邪,气盛则前伸,呵欠微搐,法当泻肺。先补本脏,地黄丸;后泻肺,泻白散。

微 邪

脾乘肝微邪,多睡体重,搐甚。先定搐,泻青丸。搐止,再见后症则别法治之。

虚 邪

肾乘肝虚邪,憎寒呵欠而搐,羌活膏。

贼鬼邪

凡肝经得病,必先察其肺肾两脏,原其起病,然后复审肝经之虚实。肝乃肾之子,金者木之贼,今肝得病,若非肾水,不能相生,必是肺金鬼来相攻,故须审。其来在肺先治肺,攻其鬼也;其来在肾,先补肾,滋其根也。方审本脏虚实,而用剂以治之。若肺克肝,肝既受病,宜用后方。

肺克肝方

前胡、杏仁、贝母、紫菀、麻黄、黄芩、桔梗、柴胡、丹皮、苏子各一钱,苍术六分,上为散,每服三钱,水一钟,煎六分,热服。

泻青丸一名泻肝丸

羌活、防风、草龙胆[30]、川芎、栀子仁、当归、大黄各等分。

上为末,炼蜜丸,如鸡豆大,每服十丸,竹叶汤化下。

泻热汤治肝热阳伏,喘闷目昏,狂乱之症

麻黄、升麻、干葛三钱,石膏三钱,栀子仁、大青、元参、知母、茯苓各一钱半,芍药三钱。

上水二钟,煎八分,去渣,入竹沥一栈[31],再煎沸,食前热服,欲利去芍,加芒硝。

补肝汤治肝不足,两胁满,筋急不得太息,四肢厥,发呛,心腹痛,目昏及女人心痛,乳痈,消渴,口干,面青之症皆治

山萸肉、甘草、肉桂各三钱,桃仁一钱,柏子仁、细辛、茯苓、防风各二钱,大枣三枚。

补肝散治左胁,偏痛,宿食不消,及目风泪之症

山萸肉、天雄、肉桂、茯苓、人参各五分,防风、干姜、丹参、厚朴、细辛、桔梗各一两,川芎、白术、独活、五加皮、大黄各五钱,甘菊、甘草各六钱,贯仲、神曲、麦芽各二两,陈皮八钱。

上为末,酒服方寸匕,日二服。

补肝丸

四物加防风、羌活、为末,炼蜜丸服。镇肝丸治肝虚

泻青丸去栀子仁、大黄,水法丸服。

肝热方治肝实热,上攻眼目,赤肿疼痛

连翘、菊花、牛蒡子、白蒺藜、防风、羌活、蔓荆子、荆芥穗各五钱,龙荟。

上为末,每服一钱,滚汤调下。

肝冷方治肝虚冷,多困口淡,耳鸣眼昏,面青黄色,神气不快

川芎、肉桂、黄芪、石斛、当归、蒺藜、防风、羌活、白芷、吴茱萸、附子炮、桑寄生 、五味子、藿香、沉香以上各等分,木香减半。

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钟,枣一枚,煎五沸,热服。

胆热半夏汤治胆腑实热,精神不守

半夏、老姜各三两,黄芩一两,酸枣仁四合,生地四两,远志肉、茯苓各二两,秫米五升。

上为剂,以千里水一斗,煮米令蟹目沸三十余,澄取五升,入药煮三升,分四服。

温胆汤治大病后,虚烦不眠,此胆寒故也

二陈加枳实、竹茹

安胆汤治胆虚冷,头疼心悸,如人将捕,精神不守

人参、五味子、茯苓、远志、酸枣仁、川芎、麦冬、地黄等分,桑寄生五钱。

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钟,枣仁二枚,煎七分去渣服。

凉胆方治胆热口苦,神昏多卧,左关脉实大

黄连、黄芩、茯苓、麦冬、升麻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钟,煎七分,食远服。

枣仁丸治胆气实热,不得安卧,神不安

茯神、枣仁、远志肉、柏子仁、防风各一两,枳壳、生地黄各五钱,青竹茹三钱。

上为末,炼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十丸,滚白汤送下。

左金丸治肝脏火实,左胁作痛者,此方主之

黄连六两,炒,吴茱萸一两,汤泡

上共为末,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白汤下。

当归龙荟丸治风热蓄积,时发惊悸,筋惕搐搦,噫塞不利,肠胃燥涩,狂越等症,此方主之

当归、龙胆草、栀子、黄连、黄柏、黄芩各一两,大黄酒浸,青黛、芦荟各五钱,木香、麝香各一钱,一方木香一钱,麝五分。

共为末,蜜丸如豆大,每服一钱,随人加减。胆腑性

胆属足少阳经,腑象天气,其体属风,风色青,其令长生,其臭气和,其汁味苦,其性好洁,主生筋膜,其华在爪,如爪厚者胆壮,爪枯者胆亏。胆居东方巽位,巽者,顺也。胆气清升,则余脏从之宣化,故《经》曰:凡十一脏,皆取决于胆[32]。人身全藉少阳胆气为生发之主,是以五腑中,亦取胆列为首繇。肝包于胆外,以养胆汁,有入无出,名为清净之腑,人惟静养,使胆汁充满,则胆气壮盛,精神自旺。

胆象巽风,风性升,苦怯,欲壮,恶惊,畏热,喜平。

凡人夜卧,血归脏肝,胆失其养,睡多梦魇惊悸。

人惟忿怒太过,或久劳伤形,或尽力谋虑,或矜持志节,或思索文章,此数者,皆伤胆气,走散胆中真元,所以精神短少,神思困倦。

胆壮盛,则智生,胆虚怯,则痰聚。胆气不舒,则善太息。胆受怖,则面青脱色。胆气伤,则时惊悸。胆气积热,则口苦舌干,嗜卧困倦,诸呕吐酸,暴注下迫,耳肿目痛。治法郁宜开,惊宜平,热宜清,随症调治。

胆属[33]风,风和则清凉,狂则气冷,故曰:胆本凉,虚则寒,若志苦胆怯,虚烦不寐,法当温养,宜用炒香枣仁,煨软天麻,性味甘温者,以温胆体,如胆经血少,必藉胃气和畅,谷气升腾,则胆之精气始发。总之胆常宜清之,惊宜平之,虚宜温之。

夫胆病最难治,胆体属风,风性主动,动而拘急,风之象也,为病急暴,发则周远,无处不到,掉摇眩晕,顿僵卒仆,故《经》曰:诸暴强直,皆属于风[34]。但风性下软上坚,故病在阴部则柔,在阳部则劲。若胆病发于下,则热伤血分,患在筋,手足拘挛,屈缩而不能伸。或患在脉,四肢软弱瘫痪,多见委柔之象。胆病发于上则痰火升越,患上宫天吊[35],角弓反张,或牵引搐搦,或头摇手颤,眉角牵引,多见刚劲之象,要知惊风、风痫、中风、头风等病,非外感天气之风,悉出胆腑性气之风也,从来未辨,特为揭之。

胆经少血,故胆病有三禁,毋汗吐下,止宜和解。如苦志劳神者,多散走胆中真元,即患外感症,不宜大汗,若与妄治,令人体无膏泽,或作身痛,或时拘急,或至自汗,汗出凄然振寒,或筋脉缩,如痫如痉,甚至胆汁虚竭,则发枯爪干,目昏眉槁,此诸病候,治稍失宜,必至危殆。

五腑中,胃与小肠、大肠、膀胱,皆受浊气变化糟粕,泻而不藏,名曰传化之腑,独胆一腑藏于肝叶阴处,盛纳精汁,藏而不泻,故名奇恒之腑,又为清净之腑。

胆病者,善太息,口苦,呕宿汁,心澹澹然,如人将捕之,嗌中介介然,数唾,候在足少阳经,其脉陷下者灸之,其身寒热,刺阳陵泉。邪在胆,逆在胃,胆溢则口苦,胃逆则呕苦汁,刺三里以下,胃气逆,刺足少阳血络以闭胆[36]。

脾胃气虚不能饮食,由胆气不升,所以东垣有用升柴,左迁少阳甲胆之气。

胃移热于胆,则为食。

胆胀者,胁下痛胀,口苦太息。

厥气客于胆则梦斗讼。

胆俞在十椎旁,募在乳下旁日月。

左关肝胆脉所出,沉短而弦急者,肝也,弦紧而浮长者,胆也。

肝脉弦而长,肝合筋,脉循经而行,持脉指法,如十二菽之重,按至筋,而脉道如筝弦象似为弦,次稍加力,脉道迢迢者为长。帝曰:春脉如弦,何如而弦?岐伯曰:春弦者,肝也,东方木也,万物之所以始生也,故其气来耎弱轻虚而滑,端直以长,故曰弦。反此病者。帝曰:何如而反?岐伯曰:其气来实而强,此为太过,病在外,其气来不实而微,此为不及,病在中。帝曰:春脉太过与不及,其病皆何如?岐伯曰:太过则令人善怒,忽忽眩冒而巅疾,其不及,则令人胸痛引背,下则两胁胠满,肝脉来,耎弱招招,如揭长竿末梢,曰肝平,肝脉来,盈实而滑,如循长竿,曰肝病,肝脉来,急益劲,如新张弓弦曰肝死[37]。

真肝脉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责责然,如按琴瑟弦,色责曰不泽,毛折乃死。责责,急劲而强也。肝脉搏坚而长,色不青,当病坠,若搏因血在胁下,令人喘逆,其耎而散,色泽者,当病溢饮,溢饮者渴暴多饮,而溢入肌皮肠胃之外也。搏谓搏击于指也。

肝脉急甚为恶言,微急为肥气在胁下。

肝病胸满胁胀,善恚怒叫呼,身体有热而腹恶寒,四支不举,面目白,身清,其脉当弦长而急,今反短涩,其色当青而反白者,此金克木,死不治。清,冷也。

春肝脉欲弦而长,心脉欲弦而洪,脾脉欲弦而缓,肺脉欲弦而微浮,肾脉欲弦而沉濡,命门脉欲弦而滑。胆腑图《难经》曰:胆重三两三铢,长三寸,盛精汁三合,状如瓶[38]。《卮言》曰:胆者,澹也,无所输受,澹澹状者也。

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凡余脏,皆取决于胆。又曰:中精之腑,号为将军,又为青肠,其位寄于肝之短叶间,主藏而不泻,形如悬瓠,盛精汁三合,水色金精,无出入窍,不同六腑传化,受水之气,与坎同位。今人悲则泪出者,水得火而煎,阴必从阳也。老人胆汁悭,哭则无泪,笑则有泪,火盛水亏也,故胆热亦流泪,胆气虚则亦溢为泪。热则多眠,虚则不眠,是经多血少气,子时气血注此。

脏腑之中,相缀者惟二,一则脾缀于胃,一则胆缀于肝,胃惟上下贯通,故有出纳,胆系虽联于肝,无出无入,设或受大惊而胆丧,则胆汁始渗于外,而有目盲口苦之症,其位居右,而其治在左,以木属东故也。《本脏篇》云:肝应爪,爪厚色黄者胆厚,爪薄色红者胆薄,爪坚青色者胆急,爪濡色赤者胆缓,爪直色白无约者胆直,爪恶色黑多纹者胆结也。

勇士则胆满而旁,怯士则胆不满而纵。

胆属木,为少阳相火,发生万物,为决断之官,十一脏之主主同肝。

本病,口苦,呕苦汁,善太息,澹澹如人将捕状,目昏不眠。

标病,寒热往来痁疟,胸胁痛,头额痛,耳痛,鸣聋,瘰疬,结核,马刀足,小指次指不用。

实火泻之

泻肝龙胆、牛膝、猪胆、生蕤仁、黄连、苦茶、生枣仁、吴茱萸。

虚火补之

温胆人参、细辛、半夏、当归、地黄、炒酸枣仁、炒蕤仁。

本热平之

降火黄芩、黄连、芍药、连翘、甘草、龙荟。

镇惊黑铅、水银。

标热和之

和解柴胡、芍药、黄芩、半夏、甘草。心脏性

心属手少阴经。心藏神,主生血,故生一身之血,繇[39]于心部,藏象地运,其体属火,火色中青,其气夏旺,其位南方,其臭气焦,其质味苦,其德主礼,其性好乐,其华在面,主生血脉,通气于舌,开窍于耳。心为君主之官,而五脏之系皆属焉,故心神旺则血充,血充则形盛矣。

心象离火,火性热,苦散欲软,恶热喜温。

夫少火生气,壮火食气。盖心为君火,清宁则统周身之气,散乱则气消矣,故《经》曰:心苦缓,以酸收之[40]。此缓字,当作散字看,宜用五味子、侧柏叶,收其涣散,使神自清,而气自王矣。

心本和平,人生役役,百劳焦心,心火燔灼,则为躁急,急则坚劲,故《经》曰:心欲软,以咸软之[41]。如病狂等症,邪火炽甚,宜用芒硝、玄明粉咸寒之品,降火清心,软其坚劲是即为补,所谓用咸补心也。若非火炽,而但邪热者,宜用黄连、石连子味苦之药,清其劲,润其燥,平其性,又所谓以苦补心也。

心为阳中之太阳,阳亢则害,外加暑蒸形役热物,皆阳类也,故《经》曰心恶热[42],热则脉浊,宜用香薷、竹叶、石斛微苦者,以清其心,而益心气。

凡心静则神恬,若用心太过,时觉惴惴焉不自安者,是血不足以养神也,宜用丹参、生地、麦冬以补心血。

火政明曜,若火衰则伏明,明减则化冷,戴人所谓心本热,虚则寒,如心虚怯弱,宜用茯神、枣仁甘温者,使香透心气,温补心神。若至虚甚,惊悸、怔忡,少佐辰砂、肉桂分许,以热挽之。总之心常宜敛之,热宜清之,虚宜暖之。

心为君火,心包为相火,君主不动,相火代以用事,世称心痛,是心包为病,如心一痛则死。

心火禀炎上之性,喜畅而恶郁,郁之则火无焰能令人身反寒也。

心者声之根也,声清而韵者贵。若苦志劳神之士,未有不耗心血,心血既亏,火易上炎,一经用心,即见面热、咽痛、头晕、心烦之症,大宜敛血养神,居常忌焚香,及禁食松子、瓜仁辛辣之味,甚则血少生痰,痰碍心窍,夜多梦魇惊悸,兼用远志、菖蒲、贝母以去客痰。《经》云:心者生之本,神之处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43]。

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心色赤而中虚,离之象也。心气通于舌,舌和则知五味矣。火精之气,其藏神,舌为心之官,言出于舌,舌非用窍故云耳也,盖手太阴之络会于耳中故也。

雷气通心故人闻雷而惧。

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

精气并于心则喜。

心恶热,心主血,血病无多食咸。

久视伤血,劳伤心也。

忧愁思虑则伤心。

损其心者,调其荣卫。心热病,额先赤,或先不乐,数日乃热,热争则心痛,烦闷善呕,头痛,面赤,无汗,壬癸甚,丙丁大汗,气逆则壬癸死,刺手少阴、太阳。心气虚则悲不已,实则笑不休。

心伤则惊喜忘,善怒,其人劳倦,即头面赤而下重,心痛彻背[44]烦热。

心疟者,令人烦心甚,欲得清水,反寒多,不甚热,刺手少阴神门。

肝移寒于心,在膈中,肝移热于心则死。

心咳之状,咳而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状,甚则咽肿喉痹。心咳不已,小肠受之,其状咳而失气,气与咳俱失。

心风之状,多汗恶风,焦绝善怒吓,赤色,病甚则不可言快,诊在口,其色赤。诊,视也。

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

心气热则下脉厥而上,上则下脉虚,虚则生脉痿枢柝挈,胫纵而不任地也。心之积,名曰伏梁,在脐上。

心实梦受惊怪异,虚梦烟火飞明,又云:心气盛,则梦笑恐畏。

厥气客于小肠,则梦聚邑街衢。

心俞在脊第五椎旁,膜在腹上巨阙。

左寸心脉所出。浮大而散者,心也。

心脉浮大而散,心合血脉,循血脉而行,持脉指法,如六菽之重,按至血脉而得者为浮,稍稍加力,脉道粗者为大,又稍加力,脉道阔耎者为散也。

帝曰:夏脉何如而钩?岐伯曰:夏脉者,心也,南方火也,万物之所以盛长也,故其气来盛去衰,故曰钩,反此者病。曰:何如而反?曰:其气来盛去亦盛,此为太过,病在外,其气来不盛去反盛,此为不及,病在中。又曰,夏脉太过与不及,其病皆何如?曰:太过则令人身热而肤痛,为浸淫,不及则令人烦心,上见咳、吐、下为气泄,心脉来,累累如连珠,如循琅玕,曰心平,脉来喘喘连属[45],其中微曲曰心病,脉来前曲后居[46],如操带钩曰心死。居不动而牢实。

真心脉至,坚而搏,如循薏苡子累累然,其色赤黑不泽,毛折乃死。

心病烦闷少气,大热,热上荡心,呕吐咳逆,狂言,汗出如珠,多厥,其脉当浮,今反沉而滑,其色当赤,而反黑者死,此水克火也。

心病搏坚而长,当病舌卷不能言,其耎而散者,当消渴自已。

夏心脉欲洪大而散,脾脉欲洪而迟缓,肺脉欲洪而浮涩,肾脉欲洪而沉滑,肝脉欲弦长而洪,命门脉与肾同。《难经》曰:假令得心脉,其外证面赤、口干、喜笑,其内证脐上有动气,按之牢若痛,其病烦心,心痛,掌中热而啘,有是者心也,无是者非也。啘,干呕也[47]。

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血不流,而色泽去,故面黑如黧,此血先死,壬日笃,癸日死。心脏图《难经》曰:心重十二两[48]。 《尔雅》曰:心,织也,灵织细微,无物不贯也。《卮言》曰:心者,深也,深居高拱,相火代之行事也。

观此图,则知肺脾肝肾,皆本心生。

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位居肺系之下膈膜之上,附著于脊之第五椎,其象尖圆形如未敷[49]莲花,中有七孔三毛,盛精汁三合,主藏神,其窍亦有多寡不同,以导引天真之气,下无透窍,共有四系,以通四脏,其合脉,其荣色,开窍于舌,又上通于耳,与小肠为表里,旺于夏,绝于冬,其恶热,其味苦,苦走血,血病毋多食苦,不足则忧,有余则笑不休,是经少血多气,午时气血注此[50]。

华佗云:肺下右侧,可见心系,系于脊髓下,通于肾,其心系有二,一则上与肺通,一则自心入肺,两大叶间,曲折向后,并脊膂,细络相连,贯通脉髓,而与肾系相通也。

尤乘曰:四脏之系,皆通于心,心则通于四脏之系也,交相输,则其气血渗注联属故五脏皆有病,必干于心,其系上联于肺,其别自肺两叶,向后贯脊下肾,又自肾而之膀胱,与膀胱膜络,并行之于溲溺处也。肺之系者,上通气喉,其中与心系相通。脾之系者,自膈中微近左胁,居胃之上,并胃及包络,胃脘,相连贯膈,与膈膜相缀也。肝之系,自膈下著右肋,上贯膈,入肺中,与膈膜相连。肾之系,贴脊膂脂膜中,两肾二系相通而下行,其上与心系通也。《本脏篇》云:心小则安,邪弗能伤,易伤以忧,心大则忧不能伤,易伤于邪,心高则满于肺中,悗而善忘,难开以言,心下则脏外易伤于寒易恐以言,心坚则脏安守固,心脆则善病消瘅热中,心端正则和利难伤心,偏倾,则操持不一,无守司也[51]。赤色小理者心小,粗理者心大,无骬者心高,骬小短举者心下,骬长者心下坚,骬弱小以薄者心脆,骬直下不举者心端正,骬倚一方者,心偏倾也[52]。

心、小肠补泻用药法

心、小肠火,味甘,补;苦,泻。气热,补;寒,泻。

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五味,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芒硝。以咸补之泽泻。以甘泻之。人参、黄芪、甘草。尤乘曰:心脉,虚,则苦于缓,缓则不收,酸性收敛,急食酸以收其缓。心属火,心病受制于水,耎则水不制火,而火自盛,是以心欲耎也,咸能耎,急食咸以耎之,咸益于心,故用咸以补之,甘缓其心,故用甘以泻之也。

虚以炒咸补之,虚则补其母,木能生火,肝乃心之母,肝,木也,以生姜补肝,如无他证,钱氏安神丸麦冬、茯苓、干山药、马牙硝、寒水石、甘草、硃砂、龙脑主之。

实则泻之,如无他证,钱氏泻心汤黄连细末,每服 (一字至)半钱主之。轻则导赤散生地、木通、甘草、竹叶主之。

本病,诸热瞀瘛,惊惑,谵妄,烦乱,啼笑,骂詈,怔忡,健忘自汗,诸痛痒疮疡。

标病,肌热,畏寒,战慄,舌不能言,面赤,目黄,手心烦热,胸胁满痛,引腰背,肩胛肘臂。

火实泻之

泻子黄连、大黄。

气人参、甘草、赤茯苓、黄柏、木通。

血丹参、生地黄、牡丹皮、玄参。

镇惊朱砂、牛黄、紫石英。

神虚补之

补母细辛、酸枣仁、乌梅、生姜、陈皮。

气桂心、白茯苓、茯神、远志肉、石菖蒲、泽泻。

血当归、熟地、乳香、没药。

本热寒之

泻火黄芩、竹叶、麦冬、炒盐芒硝。

凉血地黄、栀子仁、天竺黄。

标热发之

散火甘草、独活、麻黄、柴胡、龙脑。

肺乘心为微邪,喘而热,泻白散。

肝乘心为虚邪,风热病,大羌活汤。

脾乘心为实邪,泄泻身热,泻黄散。

肾乘心为贼邪,恐怖恶寒,安神丸。

凡心脏得病,必先调其肝肾二脏,肾者心之鬼,肝气通,则心气和,肝气滞,则心气乏,故心病,先求于肝,是澄源也。五脏有病必先得其所胜,水能制火,则肾邪必传于心,故制其肾,逐其邪,诊其肝肾俱和,而心自病,则随其本经虚实而治之。

理肾散治肾邪相制于心,心既受病,先诊肾脉,观其病证,若肾邪干心,宜先用此

萆薢、牛膝、茯苓、石斛、续断各五钱,羌活、独活、木香、川芎各一钱。

上为末。用麝三铢,以小便化开,入蜜调炼,丸桐子大,每三十圆,盐汤下。

益肝散治肝气亏损,致心乏生气,遂生虚冷,心既受病,当诊见心肝脉俱弱,即先服此方

五味子、白术、熟地、川芎、山茱萸、甘草、黄芪、当归、防风、白石英、紫石英各等分。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一钟,枣二枚,煎八分,食前服。

安神丸正补心脏

麦门冬、马牙硝、白茯[53]、寒水石各六钱,山药七钱,甘草五钱,龙脑二分五厘,硃砂一钱。

上为末,炼蜜丸,如鸡豆大,每服半丸,砂糖汤下。

泻心汤丙火

黄连一两去须。

为末,每服一字,温水调服。

导赤散

生地、木通、甘草稍各等分,为末,每服三钱竹叶十片,水煎服。

定志丸补益心神,安魂魄,治痰,去胞中热邪,理肺胃肾三经

人参、茯神各三钱,白术、菖蒲、远志、朱砂、麦门冬各二钱。

上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七丸,米饮下。

朱砂安神丸

朱砂水飞、甘草各五钱,黄连酒洗六钱,当归酒洗,生地黄各三钱。

上为末,汤浸蒸饼丸,如米大,每服十五丸,津唾咽下。

甘草泻心汤治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水气,腹中雷鸣下利

甘草、半夏各八钱,黄芩、干姜、人参各一两,黄连三钱三分,大枣十二枚。

上水三升三合,煮取二升,去渣,再煎一升,日三服。治寒霍乱,加附子,呕加陈皮,渴加栝蒌根,痛加当归,客热加生姜,去干姜。

竹沥汤治心实热、惊梦、喜笑、恐畏

生地汁、竹沥各一升,石膏八两,芍药、白术、人参、栀仁各一两,赤石脂、紫菀、知母、茯神各二两。上十味,水九升,去渣,下竹沥再煎取三升。欲利加芒硝二两,分三服。

大补心汤治虚损心弱,惊惑妄语,力衰色枯

黄芩、附子各五分,甘草、茯苓、熟地黄、桂心、阿胶各一钱,半夏制、石膏、远志各二钱,生姜五钱,饴糖一两,枣二枚。水煎去渣下糖温服。

柴胡泽泻汤治小肠热胀有口疮

柴胡、泽泻、黄芩、陈皮、旋覆花、枳实、升麻各一钱,生地黄五钱。

上水三钟煎至半,入芒硝服。

大黄丸治小肠热结不通

大黄一两、芍药一两半,巴豆五粒去油,大戟一两半,葶苈一两,杏仁二十五粒,朴硝一两半。

上为末,蜜丸桐子大大人七丸小人二丸,白汤下。

退寒汤治小肠虚寒,肠滑,痛下赤白,此汤补之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