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外教育史考点归纳及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0 18:06:01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电子书

出版社:圣才电子书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2018年中外教育史考点归纳及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2018年中外教育史考点归纳及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试读:

第一部分 中国教育史

第1章 先秦时期的教育

1.1 考点归纳

一、教育的起源和古代学校的萌芽

1.原始社会生活与教育的起源(1)教育的起源

教育是和人类社会同时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人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需要及人类自身身心发展的需要。教育从一开始就和人、社会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对教育的起源,曾经有不同的观点:

①“生物起源说”与“模仿起源说”

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提出过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美国心理学家孟禄提出过“模仿起源说”。

这类理论的主要缺陷就在于离开了人,离开了社会讲教育,否定了教育是有目的的社会活动,从而根本上否定了教育的社会性、历史性、阶级性。

②“劳动起源说”

前苏联教育界依据恩格斯思想提出教育的“劳动起源说”,从20世纪50年代起一直为我国教育理论界所赞同和接受。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学者对其提出不同看法,虽未取得共识,但对进一步认识问题是很有益处的;而其中关于探讨问题的方法,更是值得重视,例如强调人类社会劳动、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等在教育中的作用,联系人类的诞生、社会的形成认识教育的起源问题。(2)原始社会的教育

①教育特点

在原始社会,没有私有财产、没有阶级、共同劳动、共同消费,因此教育也没有阶级性,除了年龄、性别和初步的社会分工引起的差别外,没有阶级的界限。

②教育目的

传授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以及社会生活常识,包括生活习俗教育、原始宗教教育(对自然、图腾、鬼神、祖先的崇拜)、原始艺术教育(歌唱、舞蹈、绘饰、雕刻等)、体格武力训练等。

③主要途径

通过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实践来进行,没有专门人员和专门机构;教育手段是通过语言、口耳相传、观察模仿。

2.古代学校的萌芽(1)学校产生的历史条件

学校是人类社会和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按照一般规律,学校产生的历史条件是:社会生产日益发展,有可能使一部分人脱离生产劳动专门办教育和受教育;社会事务日渐复杂,需要培养专门人员进行管理;文字的产生,文化知识更加丰富,有了更便利的学习条件和更丰富的学习内容,这就有必要和可能建立有组织有计划的专门教育机关,于是产生了学校。(2)五帝时代的学校与学官

一般认为学校大概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或奴隶社会初期。当然,学校的产生也和其他社会现象一样,有一个从无到有,从不完备到比较完备的长期发展的过程。

古籍记载,我国唐虞以前的五帝时代(公元前2700年)已有大学,名叫“成均”。“成均”这个名称最早见于《周礼》、《礼记》二书,而认为“成均”是五帝之大学,最早出自董仲舒。

传说中虞舜时代的学校,兼有养老、藏米之所,并且已有大学、小学之分。养老的场所逐渐成为传授生产、生活经验和知识的学校。氏族社会末期,已有最初的等级,老人有国老、庶老之别,敬养的场所也就有不同,遂形成所谓“上庠”、“下庠”、“米廪”等学校。

据《尚书·舜典》和《尚书·虞书》的记载,似乎在虞舜时就有了专门的学官,管理教育事业,并已分为三大部分:一为“司徒”,由契负责,主持“五教”;二为“秩宗”,由伯夷负责,主持“三礼”;三为“典乐”,由夔负责,专掌乐教。

二、夏、商、西周的教育

1.夏朝的教育(1)夏朝的学校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的国家,并且已经进入有文字记载的文明时代。夏朝的学校在古籍中也有明确的记述,但仍无直接证据。如《礼记·王制》记载:“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因此,夏代可能有“庠”、“序”、“校”三种学校的雏形,“庠”是从虞舜时代继承下来的,“序”和“校”是新增加的。夏朝统治者为了对外征讨和对内镇压,特别注重习射,以培养武士。“序者,射也”(《孟子·滕文公上》),“夏后氏以射造士”(《文献通考·学校考》),即用射箭的技术训练学子。(2)夏朝的教育目的及内容

①教育目的:把本阶级的成员及其后代培养成为能射善战的武士。

②教育内容:a.军事教练。当时弓箭是重要武器,成为教练的主要项目,习射是军事教育的重点;b.宗教教育。这种宗教教育以敬天尊祖为中心;c.人伦道德教育,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2.商朝的教育

商朝奴隶制度进一步发展,生产力日益提高,文化更加丰富,科学已相当发达,教育也有了明显地进步。商朝的学校不但有古籍记载,而且有丰富的地下发掘文物作为例证。甲骨文的发现和研究,证实古籍中关于商代学校的记载大致是可信的。

商代的学校名称有“序”、“庠”、“学”和“瞽宗”等。“学”是学习一般文化知识、专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场所。“瞽宗”原是商人祭祀乐祖的宗庙,后来发展成为商代贵族子弟学习唱歌、舞蹈的场所,即所谓“以乐造士”。教师由国家职官担任,教育的内容包括宗教、伦理、军事和一般文化知识。

在商朝已经具备了比较完备的学校,但是学校的教育内容仍然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宗教等活动结合在一起,一般文化知识的教育只有初步分化出来的趋势。

3.西周的教育(1)统治者对教育的垄断

西周是我国奴隶制度社会高度发展的时期,经济上实行奴隶主贵族的土地所有制;政治上实行以宗法制为基础的分封制度,这就决定了西周统治者对教育极端重视和高度垄断,形成“学在官府”、“官守学业”的局面,政教一体,官师合一,以“明人伦”为教育宗旨,培养治术人才,即所谓“崇四术,立四教,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礼记·王制》)。(2)两大学校系统

西周的学校集前代之大成,汇合各种学校构成一套组织比较完备的学制系统。西周已建立了两大系统的学校,即国学和乡学。

①国学设在天子、诸侯所在的都城;国学分为小学和大学二级。小学设在王宫内。王子和贵族子弟,到了七八岁,进入小学,学习数数、辨别方位、写字和家庭礼仪。大学设在都城近郊,有辟雍和泮宫之别,天子所设的大学叫辟雍,诸侯所设的大学叫泮宫。

②乡学设在都城以外的乡遂。乡学设立于闾的叫“塾”,设立于党的叫“庠”,设立于州的叫“序”,设立于乡的叫“校”。(3)教师构成

西周学校的教师都由官吏兼任,官即是师,师即是官。

①国学的教官由大司乐(即大乐正)主持,大司乐是国家的礼官,负责宗教祭祀与国家典礼。除大乐正外,还有小乐正、大胥、小胥、大司成、龠师、龠师丞、太傅、少傅、师氏、保氏等。

②乡学的教师,也都由国家及地方各级行政官员兼任,由大司徒主持,除大司徒外,还有乡师、乡大夫、州长、党正等;还有致仕(即退休)的大夫与士,也直接担任乡学教师,称之为“父师”、“少师”。(4)教育内容

①国学教育内容

包括德、行、艺、仪四个方面,而以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为基本内容,“六艺”体现了文武兼备、诸育兼顾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文明发展早期的辉煌。在大学以诗、书、礼、乐为重点,在小学以书、数为重点。

②乡学教育内容

a.“礼”,后世称为周礼,包括周代的典章制度(如宗法制、世袭制、等级制、分封制等)和以孝、悌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以及各种礼仪仪节。

b.“乐”,包括歌咏、舞蹈和演奏乐器等。礼乐配合,所谓“乐所以修内也,礼所以修外也”(《礼记·文王世子》)。礼是外在的政治原则、道德行为规范,是其思想行为准则,终有强制性;乐则陶冶人的感情,使强制性的礼转化为人们内在的道德和精神的需求。

c.“射”,即拉弓射箭的技术,“御”,即驾驶战车的技能。“书”,是读书、写字。“数”,是计数。

③幼儿教育

西周对幼儿教育极为重视。在古籍中记载了幼儿发育成长的过程和从出生到小学之前的教育内容,但没有专门的幼儿教育机构。这个时期重男轻女思想已经十分严重,女子在社会上和家庭里没有地位,也没有受学校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

1.官学的衰落

官学的衰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1)世袭制度造成贵族不重教育,贵族在世卿世禄制度下保持享有富贵的特权,养尊处优,只图享受而不重教育,缺乏上进精神,失去学习动力。(2)王权衰落导致学校荒废,周朝王权日渐衰落,周天子不能维持“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共主地位,王权衰落,礼制破坏,一切都不能按旧制度办,导致学校的荒废。(3)战争动乱打破旧的文化垄断,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各国无暇顾及教育,不论国学或乡学都难以维持,日趋衰废,文化职官面对现实自找出路,“学术官守”的局面被打破。

2.私学的兴起(1)私学产生的原因

①官学的衰废。随着生产力的大大提高,封建私有制经济兴起,新兴地主阶级逐渐成为统治阶级,学在官府的垄断形式失去了原有的经济支柱和政治依据。

②学术的扩散与下移。原在周王宫里的一批有文化知识的人,失去了原来的地位和职守,把原来秘藏于官府中的典籍文物、礼器乐器带到了民间,出现了“学术文化下移”的趋势,形成了“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的局面。

③新兴的“士”阶层的出现。士受过教育,熟悉各种典章制度,并且有操持各种礼仪的实际技能,加上统治阶级“养士”之风盛行,使其成为一个影响很大的社会阶层,“士”阶层正好为私学提供了师生双方的办学可能性。(2)私学的历史特点

①私学是建立在土地私有的个体经济基础上;

②私学的社会阶级基础是以新兴地主阶级为首的,包括农、工、商等自由民反奴隶主贵族统治的阶级联盟;

③私学是由私家根据社会或个人需要而设立的,它是分散的,学在四方是其特点,它促进了“学术下移”;

④私学是政教分设,教育从政治机构中分离出来,有独立的组织机构,教育活动也与政治活动分离而成为独立的活动;

⑤私学的入学以自由受教为原则,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学校向平民开放,使文化知识能向下移到民间;

⑥私学是官师分离,以具有知识技能的贤士为师,不由职官来兼任,教师是专业化的脑力劳动者,以传授知识经验,培养人才作为自己谋生的途径;

⑦私学则有思想自由,各派有自己的教育思想,有自己的教育实践,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私学是学术繁荣、百家争鸣的摇篮;

⑧私学的教育内容突破传统的“六艺”教育,传授各学派的政治观点、道德思想,以及新的知识、新的技能,其教育内容与大变革时期的现实生活有较密切的联系;

⑨私学不一定有固定教育场所,以教师为中心,可以流动,设备也较简单,虽然制度上不够规范,但它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⑩私学以多种目标多种规格培养人才,适应建立封建制度的需要,为地主阶级的利益服务。(3)私学产生的意义

①私学是与官府分离的,私学作为专门的教育场所,打破了政教合一、官师合一的旧官学教育体制,是独立的专门的学术和教育团体;

②私学使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得到新的发展,不传递官府法定的典章制度和文献,而以本学派的政治与学术主张教授弟子,希望他们推行本学派的政治主张,故各学派弟子的参政意识都较浓;

③私学大师与王官分离,不享有世袭的特权,属于士的行列,私学的教师是具有知识技能的贤士,教师可以自由讲学,开始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职业;

④受教育对象扩大,突破了王族、贵族的限制,各家私学基本上都本着“有教无类”的原则,吸收平民入学,扩大了学校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的来源;

⑤私学冲破了“学在官府”的封闭式的旧传统,学校从官府移到民间,推动了学术的发展,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盛况,为人才的培养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⑥私学的兴起,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促进了先秦教育理论的发展,私学不仅造就了一大批卓有建树的教育思想家,而且产生了丰富教育思想。

3.诸子百家私学的发展(1)养士之风盛行

伴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封建制取代奴隶制,过去的“官学”变成了私学,有知识有学问的人多起来,他们分属各阶级各阶层,以“士”的身份出现。诸侯国之间争雄加剧,士阶层成为各方争相利用的重要力量,因之养士之风大盛。(2)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私学在教学时各自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社会理想、伦理观念等,形成不同的思想体系,发展成为不同的学派,各派都有自己的代表人物,后世称为“诸子百家”。各家各派之间因立场和解决社会问题上方法的不同,相互斗争,相互批评,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与私学的发展,以及诸侯对“士”往往采取宽容的政策,允许学术自由有关,百家争鸣对我国古代学术思想的繁荣有重要的作用,推动教育实践的活跃、教育思想的繁荣、教育理论的发展。

4.齐国的稷下学宫(1)稷下学宫的始末

稷下学宫,又称稷下之学,是我国战国时期齐国的官办大学堂,因位于齐国国都临淄的稷门附近而得名,稷下学宫虽系齐国官办,但它实际上又是许多私学的集合体。(2)稷下学宫的性质

①稷下学宫是一所由官家举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

②稷下学宫是一所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体并兼有咨议作用的高等学府。(3)稷下学宫的特点

①尊师重道,待遇优厚。齐政权尊贤礼士,在政治上给他们以相当高的地位,在经济上给他们以丰厚的待遇;

②“不治而议论”。这是指士人并不担任具体的官职,一般不承担行政事务,以备统治者咨询,日常则从事自己的学术研究和讲学活动;

③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稷下学宫招纳列国名流,汇集百家伟说,注重教学与学术研究相结合的办学原则,兼容并包各学派的办学方针,提倡百家争鸣的教风学风,活跃了思想,繁荣了学术;

④学无常师。在教学中,学生们可以自由听讲,实行游学自由的方针,随时请求加入,也可随时告退,不受任何限制;

⑤管理规范。在学生管理上,稷下学宫制定了历史上第一个学生守则——《弟子职》,详细规定了在各种场合下学生尊师敬长的言行规范。(4)稷下学宫的历史意义

①稷下学宫促进了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的发展,当时各国都展开了各学派之间的学术争鸣,但都不如稷下如此集中。

②稷下学宫显示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独立性和创造精神,敢于藐视王公大人,能在学术和政治领域内纵横思想,无所顾忌,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知识分子阶层作为整体的独立性和创造精神。

③稷下学宫创造了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官方兴办、私家主持的办学形式,集讲学、著述、育才与咨政为一体的职能模式,自由游学和自由听讲的教学方式,学术自由和鼓励争鸣的办学方针,尊重优待知识分子的政策。

④留给后人的思考,稷下学宫尊重贤士,尊重学术,其思想学术、文化教育的成功却未带来齐国政治的成功。

四、先秦时期的教育思想

1.孔子的教育思想(前551~前479)(1)教育的作用和地位

①教育和政治、经济、军事、法律的关系

孔子提出“为政以德”,认为通过文化教育工作把孝悌的风气传播开来,就会影响政治(《论语·为政》)。又提出“庶、富、教”(《论语·子路》),“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及“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论语·为政》),认为教育比政令刑律更加重要和有效。

②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

孔子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礼记·中庸》);“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季氏》)等,肯定了教育在人的成长中起决定作用。(2)教育对象

孔子极力主张扩大教育的对象,提出了“有教无类”的主张,使那些愿意学习而在经济条件和时间上又允许的人,不论贫富贵贱及“国别”,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孔子“有教无类”的招生原则,打破了贵族垄断学术的格局,使教育活动扩展到了民间,适应了“士”阶层的兴起,文化下移的历史潮流,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3)教育目的

孔子主张把官职与学习紧密联系起来,有官职的人应该是受过教育并继续学习的人,受过教育的人应该得到一定的官职。教育就是要培养治国安民的贤能之士。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的主张。(4)教育内容

孔子重视思想品质和伦理道德教育。“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

在有关道德伦理教育的科目中,孔子最重视诗、礼、乐。“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强调教育要使学生认识社会,熟悉人事,了解人生,而不应把天命鬼神之类的东西放在教育内容之中。但孔子忽视自然知识的传授,鄙视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的教育。(5)教育方法

①因材施教:主要解决教学中统一要求与个别差异的矛盾,对学生要有深刻全面的了解,准确地掌握学生的特点,使教育和教学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个性特点。

②启发诱导:主要解决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矛盾,“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在教学前务必先让学生认真思考,已经思考相当时间但还想不通,然后可以去启发他,虽经思考并已有所领会,但未能以适当的言词表达出来,此时可以去开导他。

③学思并重:主要解决学习与思考,或掌握知识与发展思维的矛盾,“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要求学思结合,两者并重而不偏。

④由博返约:主要解决教学的广度与深度的矛盾,或者解决知识的广博与专一的矛盾,“一以贯之”、“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要求以简驭繁,触类旁通。(6)道德教育

①立志乐道,立志就是要确立人生的远大理想和宏伟目标,解决前进的动力。“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关键是教育学生正确处理远大理想与眼前利益的关系,政治理想与物质享受的关系。“无欲速,无见小利”(《论语·子路》);“小不忍,则乱大谋”,“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

②自省自克,道德教育贵在培养道德自觉。“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

③身体力行,知行统一,言行一致。“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

④改过迁善,发扬优点、长处和克服缺点、错误往往是相辅相成的,关键在于对待缺点、错误的态度。“小人之过也必文”,“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过则无惮改”(《论语·学而》);“不贰过”(《论语·雍也》)。(7)关于教师的论述

①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每事问”(《论语·八佾》);“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学无“常师”(《论语·子张》);“三人行必有我师”(《论语·述而》)。在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在陈“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史记·孔子世家》)。

②热爱学生,对学生无私无隐。“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论语·宪问》);“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尤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论语·述而》);“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论语·子罕》)。

③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8)对孔子教育思想的评价

①积极意义

a.在教育的作用上,肯定教育对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的巨大意义,顺应并且推动了人们思想解放的历史潮流,具有极大的进步性,尤其是对教育的极大发展提供了最强有力的思想理论根据。

b.有教无类的主张,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扩大了教育的对象,顺应了社会历史进步潮流,符合教育事业发展的趋势;

c.强调做官和学习相结合,提倡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有很大的进步性。教育内容上重视思想道德教育、重视教育内容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排除天命鬼神等迷信内容;

d.孔子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成功的教学实践,为以后的教育提供了借鉴,着重论述了道德教育的原则方法,许多带规律性的内容有重大的启发意义。

②消极意义

a.孔子过分抬高了教育的地位,夸大了教育的作用,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观点。在分析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作用时还为传统观念保留着余地,没有抛弃“上智下愚”的老调。

b.孔子的“有教无类”也并不是主张人人平等地受教育,他依然认为下等民众不必受教育,或不能受同等的教育,仍然坚持教育的等级观念。

c.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和道德教育思想实际上是从维护剥削阶级的统治立场出发的,本质上是为了造就不犯上作乱的顺民。教育内容的论述也是有严重缺陷的,一是忽视自然知识的传授,二是鄙视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的教育。

2.孟子的教育思想(约前372~前289)(1)“性善论”

孟子认为人人具有先验的“良知”、“良能”。“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孟子·尽心上》)认为人人都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孟子·公孙丑上》)。“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告子上》),但由于不良环境的影响,先天固有的道德观念逐渐丧失了,所以需要进行教育,否则人就要变为禽兽。“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上》),认为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找回散失的本性,保存和扩充、发扬天赋的善端。认为教育并不是要自外注入一个人本来没有的东西,而是在于启发一个人恢复天赋的道德观念,保持对固有的善性的自觉,使之发扬光大,而成为圣贤,“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下》)。(2)教育目的与内容

孟子认为教育目的为“明人伦”,“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维护上下尊卑的社会秩序和道德观念,这就决定了教育内容是以孝悌为主的道德教育(《孟子·离娄上》,《孟子·梁惠王上》)。(3)道德教育的原则与方法

①持志养气。孟子主张“尚志”、“持志”,“居仁由义”(《孟子·尽心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集义所生”,“配义与道”。立志多属理智活动,养气主要是培养意念和情感。孟子认为“志”统率“气”,“志,气之帅也”,“志一则动气,气一则动志”(《孟子·公孙丑上》),理智与情感统一。

②反求诸己。孟子提出“行有不得,皆反求诸己”(《孟子·离娄上》)。要求自我反省,自我监督,自我评价。这是一种重要的修养方法,也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③改过迁善。孟子鼓励人们改过自新,积极学习别人的善行(《孟子·离娄上》),赞扬“闻过则喜”,“见善则迁”,“与人为善”(《孟子·公孙丑上》)。

④刻苦锻炼。“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认为大丈夫应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4)教育方法

①自求自得。强调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孟子·离娄下》),“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②专心有恒。专心致志,持之以恒。“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不能“一日曝之,十日寒之”(《孟子·告子上》),学习“辟若掘井”(《孟子·尽心上》),不能中途而废。

③启发引导。教师要积极引导,启发学生思维,“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孟子·尽心上》),“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孟子·告子下》)。

④循序渐进。学习如同植物生长,有自己的规律,不能“揠苗助长”,急于求成(《孟子·公孙丑上》)。如同流水,“盈科而后进”(《孟子·离娄下》)。“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并提醒人们“其进锐者其退速”(《孟子·尽心上》)。

3.荀子的教育思想(约前314~前217)(1)“性恶论”

荀子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伪”即人为,即说人的本性是恶的,其善良则是后天人为培养教育的结果。荀子认为,人一生下来,“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天生就有贪利的一面,如果放纵人的本性,必定会发生争夺,造成暴乱,所以需要教育的感化,礼义的引导,改变自己的本性,树立人为的善,经过长时期的磨练,而不再恢复到原初的本性,即“长迁而不返其初,则化矣”(《荀子·不苟》),认为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化性起伪”的作用。

认为人的贵贱、智愚、贫富都决定于后天的教育和学习(《荀子·儒效》),环境对人的成长有重要影响,把这种影响称为“渐”或“注错”(《荀子·荣辱》、《荀子·劝学》)。但人不是被动地受环境影响,强调人的主观努力,把这种努力称为“积”或“积靡”(《荀子·儒效》),所以,他说“涂之人皆可以为禹”(《荀子·性恶》)。

孟子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发展本性,荀子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改变本性。他们都离开人的社会性来谈人性。他们在教育作用上的分歧,严格说来,并不包含实质的意义,实际上是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孟子着重论证了封建地主阶级道德观念的合理性和实施封建教育的可能性,荀子则力图说明树立封建地主阶级道德观念和实施封建教育的必要性。(2)教育目的与内容

荀子说:“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荀子·劝学》)。教育目的是培养由士到圣人等各种治术人才,教育内容就是《诗》、《书》、《礼》、《乐》、《春秋》等。重视乐教,专有《乐论》一篇,认为礼乐并施能“移风易俗,天下皆宁,善美相乐”(《荀子·乐论》)。(3)教育方法

关于教学,孟子主张“内发”,荀子主张“外求”;孟子强调“思”,荀子重视“学”;孟子把教学或学习看作是“存养”、“内省”、“自得”的过程,荀子把教学或学习看作是“闻、见、知、行”等环节。

荀子还提出“积微见著,积善成德”(《荀子·劝学》、《荀子·修身》)、“虚壹而静,专心有恒”(《荀子·解蔽》、《荀子·劝学》)、“解蔽救偏、兼陈中衡”(《荀子·解蔽》)等重要的学习方法和思想方法。(4)关于教师的地位与作用

荀子重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明确提出“天地君亲师”的说法(《荀子·礼论》),把师与礼法并提(《荀子·儒效》),甚至把能否尊师提到关系国家兴亡的高度(《荀子·大略》)。

荀子认为“师”是礼义的化身,因此学生应当无条件地服从教师,“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荀子·修身》)。“言不称师谓之畔(叛),教不称师谓之倍(背)”(《荀子·大略》)。他对教师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荀子·致士》),他的“非我而当者,我师也”(《荀子·修身》)及“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的观点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4.《礼记》中的教育思想《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据传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主要记载了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思想、美学思想等,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大学》、《中庸》、《学记》都是其中论及教育的篇章。(1)《大学》中的“三纲领”和“八条目”《大学》提出了儒家对于大学教育目的、任务和途径的总结性论断,提出了一个完整而概括的政治、道德教育的纲领和程序,“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其主旨是将美好的道德发扬光大,使民众面貌日新,达到最高的善的境界。第一条重在修己,第二条重在治人,第三条是最终目标,这是对先秦儒家伦理思想最明确的概述。《大学》把大学教育的程序概括为八个条目,即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道德观念的认识(格物、致知)为起点,以道德信念的建立(正心,诚意)为中心,以道德自觉性的培养(修身)为根本要求,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实践目标,构成了儒家的道德教育体系。(2)《中庸》中的“天命之谓性”《中庸》开宗明义就指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意思是说,上天所命或赐予的叫做性,顺从和发扬本性叫做道,把道加以修明和推广,使之实行则叫做教。这就是说,“修道”即是教育,教育的作用叫“率性”,循顺着先天的善性发展,尽量发挥内心的先天的善端,把天赋的道德观念、道德意识充分体现出来。“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只有天下至诚的人,才能尽量发展自己的本性。为此就要摒弃外物,潜心修养,做向内的“慎独”工夫,去把握先验的“理”,达到“诚”和“至诚”的境界,这就是教育的主要任务。《中庸》把这个过程具体化为五个步骤:“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里包括了由学到行的完整过程,综合了孔子以来儒家重视学习、思考和实行的精神并加以发挥,使其更加系统化、条理化。《中庸》提出教育的途径:“尊德性而道问学”,既强调内心的道德修养,又重视外在的努力学习,力求二者的结合与统一。在学习上特别重视个人的主观努力,“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还重视个别差导,鼓励“困知”与“勉行”。孔子还有“下愚不移”之说,而《中庸》却已有“下愚可移”的思想,这是含有积极意义的。(3)《学记》中的教育思想《学记》把教育的作用概括为“建国君民”、“化民成俗”;又以托古的方式拟订了一个从地方到中央的理想的学制系统;还以大学为例提出了一个完整的教学进程和考查标准;还记录了古代学校管理和行政领导方面的制度和规定,如开学、入学、视学等仪式。《学记》在综合各家长期教育、教学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总结了一套教育教学的原则和方法,这是《学记》的精华所在。

①教学相长。深刻地揭示了教与学之间的辩证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学”因“教”而日进,“教”因“学”而益深。

②尊师重道,认为尊师才能重道,要重道必须尊师。一方面高度评价教师的作用,要提高教师的社会政治地位;另一方面又对教师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③藏息相辅。认为正课学习与课外练习必须兼顾,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学习与休息兼顾,使学生乐学而亲师。

④豫时孙摩。豫是预防,预防不良倾向产生的教育原则;时是及时,善于抓住适当时机及时施教的教育原则;孙是按顺序不越级,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摩是相互观摩,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发挥集体作用的教育原则。

⑤启发诱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主动性,要做到“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要求教师积极发挥主导作用,而不能代替学生思考,只要求“继其志”。

⑥长善救失。“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这就是要求教师懂得教育的辩证法,坚持正面教育,重视因材施教,善于因势利导,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将缺点转化为优点。

⑦《学记》还提出了许多教学方法,如问答、讲解、练习、类比等。

5.墨家的教育思想(1)代表人物

墨翟(约前468~前376),曾经“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后自立学派。以为百姓做事谋利为己任,其思想基本上代表当时的“农与工肆之人”。墨家著作有《墨子》一书,其中《墨经》反映了后期墨家的思想。(2)教育主张

①“素丝”说

墨子认为人的本性如“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墨子·所染》)。“素丝”之所以能变成不同的颜色,是“染”的结果;人之所以能形成各种不同的道德观念和各种不同的知识,是环境与教育作用的结果。墨子很重视教育的作用,把教育对人的培养看成是非常重要、严肃的工作,“士亦有染”,“故染不可不慎也”。墨家把“有道者劝以教人”(《墨子·尚贤下》)作为己任。

②理想的人才——兼士

墨子主张教育要培养“兼士”,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即道德的要求、思维论辩的要求和知识技能的要求。德行的要求是“兼爱”,即能够毫无区别地爱一切人;知识技能要求是为了使兼士们有兴利除害的实际能力;思维论辩要求是为了“上说下教”,去向社会推行其“兼爱”主张。

③“善”的标准

墨子主张“古之善者则诛(述)之,今之善者则作之,欲善之益多也”。(《墨子·耕柱》)什么是“善”?墨子提出了判断“善”的标准有三条:一是“上本于古者圣王之事”,二是“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三是“废(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墨子·非命上》)。以前人的历史经验为依据,根据广大群众的亲身经验,再看是否符合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④教育内容——以科技和思维训练为特色

墨家的教育内容以“兼爱”的基本思想为主,同时重视重视论辩能力的训练,以便更有效地进行游说,推行自己的社会政治主张。墨子对论辩术有深入探讨,提出“察类明故”的原则。墨子还提出了判断言谈是否正确的三条标准,即著名的三表法(本之、原之、用之),提炼出了各种思维的逻辑方法;墨家还注重实用技术的传习。墨子重视《诗》、《书》、《百国春秋》的教学,也重视武艺的学习,还重视自然科学技术的教育。《墨经》中涉及到几何学、物理学、光学、数学等方面的知识,大大突破了儒家教学内容的范畴。

⑤主动施教与创造性精神

墨家不赞成儒家“叩则呜,不叩则不鸣”的被动施教的态度,宣扬“强说人”的主动精神,认为“不强说人,人莫之知”,对不来求教者要主动施教,即“行说人”。不同于儒家“述而不作”的保守态度,墨家也强调“述而又作”的创造性精神,认为既要继承古代文化中善的东西,又要创造出新的东西,使善的东西日益增多。(3)不足

不过墨家全盘否定了“礼”“乐”的价值,忽视礼乐教育与美育在陶冶道德品质和审美力方面所产生的作用,这也是片面的。

6.道家的教育思想(1)代表人物

道家的创始人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楚国苦县人,世传《老子》五千言,约成书于战国时期,其基本内容反映了老子本人的思想。庄子,姓庄名周,字子休(亦说子沐),宋国蒙人,是继老子之后东周战国中期著名的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庄子》被称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2)教育主张

①“道法自然”说

道家的人性论是一种自然人性论,人性即自然,“无知无欲”,无识无情,一切听凭自然的安排,和自然浑然一体,不加上任何人为的东西。道家认为一切人为的东西都是错误的,教育是最大的人为,所以教育是最大的错误,它是破坏自然、违背人性的。教育的作用只能加速对人性的背叛,加重社会的纷争。不主张读书,以自然之道(天道)为教育内容,要求人们听凭自然,主张贵“无”、知“常”、守“柔”,把这些当作教育内容。

②自然主义的教育的目标——返朴归真

道家认为应该顺应人的自然本性,使人“复归于朴”,提倡自然主义的教育,主张实行“无为”的教育模式,行“不言之教”。道家反对儒家提倡的“仁义孝悌”,认为“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反对知识文化,主张“不以智治国”,提出“绝学无忧”;反对礼乐,认为“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五音令人耳聋”;也反对一切技能技巧,“绝巧弃利”;还反对法律,“法物滋彰,盗贼多有”。认为人类文化、道德、智慧产生发展的过程,正是人类不断堕落的过程。人类要从堕落中解脱出来,就必须抛弃所谓的文化、道德、智慧,回到“复结绳而用之”的原始社会中去。认为教育是多余的,不应该教人知道更多的东西,而应让人们把一切知识忘掉,“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人人都回到像婴儿一样连笑的反应都没有的天真状态,“复归于婴儿,”“如婴儿之未孩”。教育的作用在于使人在自然状态下保持人的“见素抱朴”的本质,使人保持在一种寒而衣、饥而食、无知无欲的“天放”状态。

③理想人格——“逍遥”

道家追求一种“逍遥”的人格理想,理想的人格应该是“不知利害”、“是非不得于身”,“不知悦生,不知恶死”,“死生无变于己”,对于自我、功名、利害、是非、生死都已无动于衷,达到精神的绝对逍遥。

④学习方法——怀疑与批判

道家对现实社会和文化持批判的态度,因而很自然地生发出在学习上的怀疑精神。怀疑精神的意义在于学习要善于有疑,不能对书本、传统和圣人亦步亦趋。

7.法家的教育思想(1)代表人物

法家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派之一,其渊源可以上溯到春秋时郑国的子产,之后有李悝、商鞅。后期法家以韩非和李斯为代表,其中韩非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2)教育主张

①“人性利己”说

法家提出了“人性利己说”,认为人性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a.人都有好逸恶劳的特性。b.人性都有“趋利避害”、“喜利畏罪”的特点。c.人与人的关系是一种利害关系,离不开“算计之心”。因此得出无法指望人自觉为善,得出教育无用的结论。

韩非和荀子的思想不同点在于:首先荀子认为人的“利己”心是恶,是应该加以改造的,应该“化性起伪”。韩非则认为人的“利己”之心有利用的价值,正是由于人的“趋利避害”之心为法治实践提供了心理基础。其次,荀子主要是利用教育的手段来转化人性,而韩非认为对于这种“利己”的人性,惟一行之有效的手段就是加以法律的强制。

②禁诗书与“以法为教”;禁私学与“以吏为师

法家提出了“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教育管理模式:a.“以法为教”,一切律令条文都由官府统一制定,然后公诸于众,坚决实施执行。b.“以吏为师”即由国君直接掌控法律大权,主持制定律令。让全体官吏都去做施行法制教育的教师,教民学法。这样法家的法制教育就得到全面的普及。

③倡导“耕战”

重视农业生产与军事,奖励安心生产的农民和勇敢战斗的士兵。商鞅在秦国实施变法,颁布法律,实行连坐法;奖励军功,禁止私斗,实行按军功赏赐爵位的制度;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特别是奖励垦荒。正是实行法治和鼓励“耕战”的策略,使秦国走向富强的道路。

④文化专制

出于“法制”的目的和统一思想的需要,法家是否定多元文化,主张“燔诗书而明法令”(《韩非子·和氏》),“废先王之教”,“禁私学”,打击讲习诗书礼乐的儒生,斥责“儒以文乱法”,并把称颂“先王”、宣传“仁义”的学者列为“五蠹”之首。法家既反对儒家仁义道德和墨家的“兼爱”学说,也反对道家的“恍惚之言,恬淡之学”;鼓动统治者禁私学、烧诗书,压制言论,以统一思想,开了中国专制思想统治的先河。

1.2 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

1.“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观点的提出者是(  )。[统考2007研]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庄子【答案】B【解析】“求放心”就是把丢失的善心再找回来,也就是复归于善。“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也就是说,教育的全部作用就是在于引导人进行自我修养,保存、找回和扩充固有的“善端”,最终形成善的品质。孔子思想不具备这样鲜明的特点,荀子主张外铄论,庄子是反对传统的学问之道的。

2.在古代文献记载中,我国西周时期设在王都的小学和大学,总称为(  )。[统考2008研]

A.都学

B.乡学

C.国学

D.官学【答案】C【解析】西周的学校教育分为国学和乡学两种类型。国学有大学和小学,由中央直接管辖,为中央官学,设在王都,专为贵族子弟服务。国学之外是乡学。乡学是地方学校,是按地方行政区划分的供一般奴隶主和部分庶民子弟读书的学校。官学是指中国封建朝廷直接举办和管辖,以及历代官府按照行政区划在地方所办的学校系统。包括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最主要的官学教育制度。官学是一个相对于私学而出现的一个概念。因此答案选C。

3.春秋战国之际,儒墨两家并称“显学”,在教育问题上,墨家不同于儒家的主张是(  )。[统考2010研]

A.重视道德教育

B.重视文史教育

C.轻视礼乐教育

D.轻视科技教育【答案】C【解析】墨家和儒家都比较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史教育,而科学技术教育是墨家教育内容最有特色的方,但是墨家主张“非乐”,认为儒家思想“其礼烦扰而不说,厚葬靡财而贫民,久服伤生而害事”,墨家认为儒家的乐教,不仅靡费人力财力,而且消磨人的意志,于社会无补,主张“非乐”,因此反对音乐文化和一切文娱活动,忽视音乐教育与美育在陶冶道德品质和审美能力方面所产生的作用。A项和B项是儒家和墨家的共同之处;墨家十分重视科技教育,因此D项说法错误。

4.先秦墨家所倡导的最具特色的教育内容是(  )。[统考2011研]

A.政治教育

B.科技教育

C.艺术训练

D.军事训练【答案】B【解析】墨家的教育内容包括政治教育,科技教育,文史教育和培养思维能力的教育。最有特点的就是科技教育,主张以科学原理和实用技术来让“兼士”获得实际的本领,而且墨家在机械制造、数学、光学、声学、力学等多个领域都有很高的造诣。墨家排斥乐教,认为其不仅浪费人力财力,而且消磨人的意志,所以提倡实际的科技教育,而且,墨家的培养思维能力也是非常有特色。

5.西周时期贵族家庭的儿童教育体现了循序渐进的要求,在其最初阶段更为注重(  )。[统考2012研]

A.学习计数和练习写字

B.训练基本的生活技能

C.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D.养成端正的道德品行【答案】B【解析】《礼记·内则》记载了贵族家庭教育的逐步要求:“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男辇革,女辇丝。六年,教之数与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年,出入门户,及即席饮食,必后长者,始教之让。九年,教之数日。可见,在家庭中,从小就进行基本的生活技能和习惯的教育,如取食物用右手等,进而教以初步的礼仪规则,如尊敬长辈的礼节,以及确立初级的数、方位和时间观念。在男尊女卑的思想支配下,要求男治外事,女理内事,从7岁开始进行男女有别的教育。因此答案选B。

6.《学记》将大学教育的年限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第一年到第七年,第二阶段从第八年到第九年,第九年考试合格,称之为(  )。[统考2013研]

A.博士

B.大成

C.翰林

D.大儒【答案】B【解析】一年是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

7.下列引语最符合孔子关于教育对象主张的是(  )。[统考2014研]

A.“唯上智与下愚不移”

B.“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C.“仕而优则学”

D.“自行束络以上,吾未尝无悔焉”【答案】A【解析】孔子认为人的性情大都是可以改变的,只有上等的聪明人与下等的愚笨的人才是不可改变的。所以他主张“有教无类”,对每一个人都可以加以教育,没有贫富贵贱等区别。

8.西周学校以“六艺”为课程,根据程度分别安排在小学或大学学习,其中被称为“小艺”,安排在小学学习的是(  )。[统考2015研]

A.诗书

B.礼乐

C.射御

D.书数【答案】D【解析】西周学校的“六艺”课程即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有“大艺”和“小艺”之分,书、数作为“小艺”,是西周小学的课程,礼、乐、射、御为“大艺”,主要是大学的课程。

9.在文献记载的中国古代学校中与乐教最为相关的是(  )。[统考2016研]

A.庠

B.成均

C.序

D.泮宫【答案】B【解析】《周礼·春官宗伯》:“大司乐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国之学政,而合国之子弟焉。”乐师主管音乐事务,日常演奏歌唱之地,也为实施乐教之地,这个场所称为成均。成均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学校的萌芽。A项,“庠”是氏族储存公共粮食之所,由老者看管,所以也成为老人聚集活动的场所,也是氏族敬老养老行礼之地;C项,“序”产生于夏,最初是教射箭的场所,后来发展成为奴隶主贵族举办一切公共活动的场所;D项,“泮宫”是西周时期诸侯王都所设的大学,因为建造比较简单,一面临水,称为泮宫。

10.《大学》是儒家学者论述大学的一篇文章,它提出大学的终极目标是(  )。[统考2017研]

A.“明明德”

B.“止于至善”

C.“化民成俗”

D.“明人伦”【答案】B【解析】《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文章。它指出大学的目标为“明明德”、“亲民”和“止于至善”三个等级。其中,“明明德”是指恢复和发扬人先天的善性,以达到修己的目的;“亲民”是指推行德治与仁政,使民众弃旧图新、去恶从善;“止于至善”是大学的终极目标,是指达到儒家封建伦理道德的至善境界。

11.孔子认为道德修养的方法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克己内省”,也就是说要(  )。

A.“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B.“过而勿惮改”

C.“言必信,行必果”

D.“一以贯之”【答案】A【解析】孔子认为道德修养的方法主要有:①“立志”;②“克己”;③力行;④中庸;⑤内省;⑥改过。其中,在克己方面,主张在处理对人对己的关系时应着重要求自己,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礼、仁的规范。观察一个人遇事如何对人对己,就可以判断他的道德是否高尚,“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对人应采取平等的态度,给人以高度尊重,涉及相互关系时,应“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12.真正揭开“百家争鸣”序幕的是哪个学派?(  )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答案】D【解析】儒家和墨家是两个著名的学派,韩非称之为“世之显学”。墨家创始人墨翟是继孔丘之后的伟大思想家。他创立墨家学派,并使之与儒家对立,真正揭开了“百家争鸣”的序幕。墨家教育思想,包含不少合理的主张,尤其是其科学技术知识和技能技巧的专门教育,是中国教育史上首先提出与实行的。

1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的思想出自(  )。

A.《学记》

B.《大学》

C.《论语》

D.《师说》【答案】A【解析】《学记》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关于教育目的,《学记》认为要做到“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玉材不会自然成为美器,人也不会自然懂得立身处世之道。如同对玉的雕琢一样,教育通过对人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使每个人都形成良好的道德和智慧,懂得去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安定。

14.《学记》中提出了“豫、时、孙、摩”的施教原则,其中,“孙”指的是(  )。

A.循序渐进

B.及时施教

C.启发诱导

D.教学相长【答案】A【解析】《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学记》提出了一系列的教育教学原则,其中之一为循序渐进原则,即“不陵节而施之谓孙”,教学必须遵循一定的顺序(“孙”)。孙,可以理解为内容的顺序和年龄的顺序。如果“杂施而不孙”,杂乱施教而无合理的顺序,其效果将适得其反。因此,要“学不躐等”。

15.奴隶社会的教育特点是(  )。

A.学在官府

B.教育平等

C.学在四夷

D.学术自由【答案】A【解析】西周是中国奴隶制的全盛时期。在文化教育上,其历史特征就是“学在官府”。奴隶主贵族建立国家机构,设官分职,从事管理。为了管理的需要,制定法纪规章,有文字记录,汇集成专书,由当官者来掌握。这种现象,历史上称之为“学术官守”,并由此而造成“学在官府”。

16.私学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

A.“文化下移”和士阶层的出现

B.“文化下移”和“四民”阶层的出现

C.生产力发展

D.官学失守【答案】A【解析】随着春秋时期“经济下移”和“政治下移”,王权衰落,礼制破坏。这种王权衰落、礼坏乐崩的社会状况,使官学失去了政权的依托,也使贵族垄断的文化学术向下层扩散,出现了“学术下移”的现象。“学术下移”进一步加速官学衰废,也为私学的产生提供了条件。私学的兴起还与士阶层的崛起有密切关系。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和些贵族之家已开始争相养士,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为士阶层脱离实际的物质生产领域创造了条件,使得士群体的数量不断壮大。正是由于这种需要,所以人们争相为士,出现了培养士的私学。

二、名词解释

1.“六艺”教育[南京师范大学2012研;华中师范大学2004研]

答:“六艺”是西周国学的教育内容,即礼、乐、射、御、书、数六种科目的合称。礼是政治伦理课,包括奴隶制社会的宗法等级世袭制度、道德规范和仪礼。乐是综合艺术课,是音乐、诗歌、舞蹈结合为一,传说其内容包括六代之乐。射和御是军事训练课。书和数是基础文化课。六艺中以礼为中心,文武兼备,代表我国奴隶社会全盛时期的教育水平。其中书、数为小艺,主要在小学阶段学习;礼、乐、射、御为大艺,主要在大学阶段学习。

2.辟雍[北京大学2003研]

答:辟雍亦作“璧雍”,西周大学,设于王城。西周鼎盛时期,形成了“礼”、“乐”、“射”、“御”、“书”、“数”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体系。与此相应,辟雍的建筑也有变化,发展为整齐对称的四合院式课堂。按方位和教学内容的不同,各有专名。东面称为东序,又叫东胶或东学;西面称瞽宗,又叫西雍或西学;南面称成均,又叫南学;北面称上庠,又叫北学;中间称太学,又叫中学。总名为辟雍。“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学生按季节轮流到瞽宗学礼,到上庠读书,到成均、东序学习乐舞和射艺。东汉以后,历代皆设辟雍以存古制,但除北宋末年为太学之预备学校(亦称“外学”)外,仅为祭祀之所。

3.庠序[华中师范大学2004研]

答:庠序是中国古代地方所设的学校,后来用为一般学校的通称。庠相传起源于虞舜时代,一称“米廪”。庠就是养育教育的意思。序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