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指导(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2 04:11:38

点击下载

作者:王媚莎 陈飞飞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有限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创业指导

创业指导试读:

内容提要

本书共有10个项目,分别为项目一创新创业与人生发展,项目二创业机会,项目三创业团队,项目四创业市场,项目五创业资源,项目六创业风险,项目七创业计划书,项目八新企业开办与管理,项目九学生创业案例,项目十创业环境。全书收入了大量的案例,并在每个章节都设置了拓展阅读和参考资料,体现了引导创业者自主学习的指导思想,把提高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目标贯穿于学习过程。

本书课堂教学和自学参考皆宜,适合作为高等院校创业教育相关课程的教材,也可供有创业需求的各界社会人士阅读参考。本书大量素材引自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作者联系。

序言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提出最早是在2014年9月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如此表述: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既可以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公平正义”。在论及创业创新文化时,强调“让人们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更好地实现精神追求和自身价值”。为更好地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务院下发了国发〔2015〕32号文《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

就业是民生之本,而创业乃就业之源,它不仅能解决劳动者的自身就业,还能带动他人就业,产生倍增效应。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指出,21世纪的青年除了接受传统意义上的学术教育和职业教育外,还应当拥有第三本教育“护照”——创业教育。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观念,不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内涵,而且突出了教育创新和创业者实际能力的培养。本书的宗旨在于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与开拓精神,以适应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并将创业作为未来职业的一种选择,转变就业观念。它不仅传授关于创业的知识与能力,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像企业家一样去思考。

本书是在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立项的特色教材课题基础上撰写,得到了中心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同时本书中的案例都来自于广州城建职业学院的师生,在此也表示衷心感谢。本书中本地区的创业政策和创业孵化基地等资料来自于各个政府网页,在此也表示衷心感谢。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教学同行、企业同行、创业者的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感谢!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参考了相关文献与论文,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本书的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期待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以期不断完善。编者2016年12月

项目一 创新创业与人生发展

知识目标:

• 了解创新创业的内涵与时代意义;

• 认识创新创业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

• 了解创新创业的素质要求。

能力目标:

能够结合所学培养和提升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

任务一 激发创新意识

我们正处在创新驱动发展、创业焕发勃勃生机的时代。我国经济已经进入了新常态,经济的增长动力已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在党和政府的大力倡导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当今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强音。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

一、创新与创新思维

创新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在当今世界,创新是一个高频词,被认为是世界进步的动力,是人类才能的体现和社会发展的动力。英文中的创新(Innovation)源于拉丁语,原意有三层:一是指更新;二是指创造新的东西;三是表示改变。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阿罗斯·熊彼特最早在1912年出版的德文版《经济发展》一书中提出“创新”一词,之后又加以应用和发展。熊彼特认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也就是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这种函数组合包括生产新产品、新的生产方法、开拓新市场、开辟和利用原材料新的供应来源和实现工业新组织。

自20世纪60年代起,管理学家们开始将创新引入管理领域。彼得·德鲁克在《在动荡年代的管理》一书中认为创新的含义是有系统地抛弃昨天,有系统地寻求创新机会,在市场薄弱的地方寻找机会,在新知识萌芽时期寻找机会,在市场的需求和短缺中寻找机会。任何使现有资源的财富创造潜力发生改变的行为都可以称之为创新。后来,许多研究者对创新又进行了研究,形成了一些不同的定义,例如,创新是开发一种新事物的过程;创新是运用知识或相关信息创造和引进某种有用的新事物的过程;创新是对一个组织或相关环境的新变化的接受。由此可见,创新概念包含的范围很广,可以说各种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新活动都是创新。其中,既有涉及技术性变化的创新,如技术创新、产品创新、过程创新;也可涉及非技术性变化的创新,如制度创新、政策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观念创新等。如今,“创新”两个字已扩展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如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经营创新、技术创新、教育创新、学习方法创新等。

创新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通过这种思维能突破常规思维的界限,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方法、视角去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产生新颖的、独到的、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创新思维的本质在于将创新意识的感性愿望提升到理性的探索上,实现创新活动由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的飞跃。创新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即开拓人类认识新领域,开创人类认识新成果的思维活动,它往往表现为发明新技术,形成新观念,提出新方案和决策,创建新理论。广义上来讲,创造性思维不仅表现为做出了完整的新发现和新发明的思维过程,而且还表现为在思考的方法和技巧上,在某些局部的结论和见解上具有新奇独到之处的思维活动。思路决定出路,创新思维是创造力发挥的前提,也是一个人、一个单位、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竞争的法宝。当今社会比较突出竞争,参与竞争就要靠点子、靠思路、靠特色、靠创新。因此,创新思维对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非常重要。创新是开放性的,并不局限于发明全新的东西,旧的东西以新的形式出现或以新的方式结合也是创新。【案例】巧算灯泡体积

爱迪生年轻时,别人认为他缺乏科学知识,都不怎么看得起他。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毕业生阿普拉曾与爱迪生一起工作,常在卖报出身的爱迪生面前炫耀自己的学问。为了让阿普拉谦虚些,也为了让阿普拉对科学有真正的认识,爱迪生决定给他出个难题。

一天,爱迪生把一只玻璃灯泡交给阿普拉,请他算算灯泡体积是多少。在数学上,只有少数形状规则的物体的体积能很快计算出来,像正方体、长方体、球体、锥体等以及它们的组合体。有些物体的体积虽然能计算,但很复杂。某些形状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数学上是难以计算的。阿普拉拿着那个玻璃灯泡一看,灯泡是梨形的,心想:“虽然计算起来不容易,但还是难不住我!”

他拿出尺子量了又量,并依照灯泡的式样画了草图,然后列出密密麻麻的计算式。尽管他算得非常认真,但这个灯泡的体积实在太难计算了,过了一个多小时,他也没算出来。

又过了一个多小时,爱迪生来看看他计算得怎么样了,只见阿普拉还在低着头列算式,根本没有快要完成的样子。爱迪生不耐烦了,他拿过玻璃灯泡,沉在洗脸池的水中,将灯泡灌满了水,接着将灯泡内的水咕嘟咕嘟地倒在量杯里,一看量杯读数,对阿普拉说,就是这么多毫升,问题解决了,阿普拉这才恍然大悟。

解决问题首先要选择正确的方法,而方法的选择要根据对问题的具体分析。阿普拉不做分析,一头钻进数学计算中,但爱迪生却选择了更简单的实际测量的方法。(改编自《爱迪生巧算灯泡体积》,百度文库)

二、创新的基本类型

从经济角度分析,创新是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其目的是获取潜在的利润。熊彼特认为,创新是一个经济范畴,可以把已发明的科学技术引入企业之中,形成一种新的生产能力。具体来说,包括以下五种情况。(1)引入一种新产品,就是消费者还不熟悉的产品,或提供新的产品质量。(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就是在有关制造部门中未曾采用过的方法。这种新方法并不需要建立在新的科学发现基础之上,可以是以新的商业方式来处理某种产品。(3)开辟一个新的市场,就是使产品进入以前不曾进入的市场,不管这个市场以前是否存在过。(4)获得一种原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给来源,不管这种来源是已经存在的,还是第一次出现的。(5)实行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例如建立一种垄断地位或打破一种垄断。

国外的德布林咨询公司在研究了近2000个创新案例后,开发出[1]“创新的十种类型”框架。(1)盈利模式创新。盈利模式创新指的是通过寻找全新的方式将产品和其他有价值的资源转变为现金。这种创新常常会挑战一个行业关于生产什么产品、确定怎样的价格、如何实现收入等问题的传统观念。溢价和竞拍就是盈利模式创新的典型例子。(2)网络创新。在当今高度互联的世界里,网络创新让人们可以充分利用其他公司的流程、技术、产品、渠道和品牌。众筹众包等开放式创新方式就是网络创新的典型例子。(3)结构创新。结构创建是指通过采用独特的方式组织公司的资产(包括硬件、人力或无形资产)来创造价值。它可能涉及从人才管理系统到重型固定设备配置等方面。结构创新的例子包括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员工朝某个特定目标努力,实现资产标准化从而降低运营成本和复杂性,甚至创建企业大学以提供持续的高端培训。(4)流程创新。流程创新涉及公司主要产品或服务的各项生产活动和运营。这类创新需要彻底改变以往的业务经营方式,使得公司具备独特的能力,高效运转,迅速适应新环境,并获得领先市场的利润率。流程创新常常构成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5)产品性能创新。产品性能创新指的是公司在产品或服务的价值、特性和质量方面进行创新。此类创新不仅涉及全新产品,也包括能带来较大增值的产品升级和产品线延伸。产品性能创新常常是最容易被效仿的。(6)产品系统创新。产品系统创新是将单个产品和服务联系起来,从而创造出一个可扩展的强大系统,可以帮助建立一个能够吸引并取悦顾客的生态环境并抵御竞争者。(7)服务创新。服务创新是指通过服务改进来保证并提高产品的功用、性能和价值,使一个产品更容易被试用和享用。这不仅为顾客展现出他们可能会忽视的产品特性和功用,而且有助于解决顾客遇到的问题并弥补产品体验中的不愉快。(8)渠道创新。渠道创新包含了将产品与顾客和用户联系在一起的所有手段。例如,实体店与互联网的结合在创造身临其境的体验方面,常常能发掘出多种互补方式将产品和服务呈现给顾客。(9)品牌创新。品牌创新有助于保证顾客和用户能够识别、记住你的产品,并在面对你和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替代品时选择你的产品。好的品牌创新能够提炼一种“承诺”,吸引购买者并传递一种与众不同的身份感。(10)顾客契合创新。顾客契合创新是指要了解顾客和用户的深层愿望,并利用这些了解来发展顾客与公司之间富有意义的联系。帮助人们找到合适的方式把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变得更加难忘、富有成效并充满喜悦。

如今,简单创新不足以获得持久的竞争力,尤其是单纯的产品性能创新,很容易被模仿和超越。因此,创业者有时需要综合应用上述多种创新类型,才能打造可持续的竞争优势。【案例】“好邦客”车行

有这么一家车行“好邦客”,凭借“比租车便宜,比买车更方便”的理念,帮助工薪族实现了用车的梦想。“好邦客”的潜在消费群是想拥有座驾而又囊中羞涩的工薪族。他们只要办理入会手续,到指定银行缴纳保证金并办理储蓄卡就可以成为会员,按正常程序享受租车服务并按使用时间、所付费用累计积分。积分达到一定程度就可从“好邦客”拿走一辆相应型号和相应新旧程度的车辆。“好邦客”还以托管、储蓄等方式吸纳二手车。托管车辆在托管期满后可以按约定取回车辆,享有托管收益,并可获得车辆使用费30%的现金返还。

凭借20万元启动资金,“好邦客”现已成为盈利3000万元的地方特色车行,它成功的关键就在于用少量的资金橇动了汽车租赁、汽车销售和二手车交易的联动消费市场。(《好邦客商业模式分析》,百度文库)

三、创新与创业的关系

创新与创业尽管有各自的边界,但同时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二者的相互作用和集成融合变得十分明显。(1)创新是创业的源泉和本质。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需要具有持续旺盛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才可能产生真正富有创意的想法和方案,才可能不断寻求新的商业模式和新的市场出路,最终获得创业成功。(2)创业是一个从无到有的创新过程。其核心是通过市场途径推出新的成果和产品,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创业体现着创新的特质。(3)创业是一种推陈出新的社会实践活动。无论是何种性质和类型的创业活动,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创业离不开开创性或改良型的实践。创业的一个具体表征,就是新创企业不断地以生产出新的产品和服务的方式取代某些相对落后了的产品和服务。(4)创业是主体高度自觉和自主的行为。在创业实践的过程中,创业者的主观能动性需要得到最充分的调动,主体的创新素养和能力等也会同时得到显著提升。

总之,创新与创业相互独立,但并非对立。两者有着相辅相成的内在联系,表现为相互渗透、交叉、交集和融合。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创业推动着创新。创新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促进生产要素的“新组合”,而创业则是这种“新组合”的市场化或产业化。【案例】“理科男”创业记

1998年,中国科技大学的学生刘庆峰接到了多所海外名校提供全额奖学金资助的深造邀请。此时,一个更大的诱惑摆在他面前:他负责的语音合成系统在一次国家级中文语音技术挑战赛中获得冠军,并在国际业界第一个做到了3.0标准,距离民用只有一步之遥。

最终,刘庆峰和同学们在1999年成立了“科大讯飞”公司。依靠创新的研究成果和创业的努力,如今,他的公司成为全国在校大学生创业首家上市企业,5年市值上升10倍,“理科男”变成了创业家。(刘庆峰《“理科男”创业记》,新华网)【拓展阅读】“创新机遇的七个来源”,参阅《创新与企业家精神》((美)德鲁克著,蔡文燕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小测试

1. 如何寻找创新机遇?

2. 如何成功地将一项创新引入市场,赢得市场?

任务二 掌握创业知识

一、创业的概念和内涵

创业是创业者对自己拥有的资源或通过努力能够拥有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从而创造出更大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过程。创业是一种劳动方式,是一种需要创业者运营、组织、运用服务、技术、器物作业的思考、推理和判断的行为。根据杰夫里·提蒙斯(Jeffry A. Timmons)所著的创业教育领域的经典教科书《创业创造》(New Venture Creation)的定义:创业是一种思考、推理结合运气的行为方式,它为运气带来的机会所驱动,需要在方法上全盘考虑并拥有和谐的领导能力。

创业作为一个创业商业领域,致力于理解创造新事物(新产品、新市场、新生产过程或原材料,组织现有技术的新方法)的机会,如何出现并被特定个体发现或创造,这些人如何运用各种方法去利用和开发它们,然后产生各种结果。

创业就是一个人发现了一个商机并加以实际行动转化为具体的社会形态,获得利益,实现价值。

科尔(Cole)于1965年把创业定义为:发起、维持和发展以利润为导向的企业的有目的性的行为。

创业是一种思考、推理和行为方式,它为机会所驱动,需要在方法上全盘考虑并拥有和谐的领导能力。创业必须要贡献出时间、付出努力,承担相应的财务的、精神的和社会的风险,并以获得金钱的回报、个人的满足和独立自主为目的的社会行为。【案例】青春最是创业时

他是董事长,但曾经身无分文,靠透支信用卡为唯一的一名员工发工资。创业的艰辛一次次把他抛向失败的绝境,但坚持,让他最终赢得了成功。

杨健的创业意识始于大二。那时,他和同学一起做学校的学生门户网站,随后又创办了自己的网站,一度成为校内规模最大的学生网站。本科毕业时他以综合排名第一被保送读研,同时还得到了出国留学的机会。但杨健却做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决定——参加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远赴青海做一年的志愿者。他说,创业需要经过基层的磨炼,需要经受艰苦的洗礼,需要培养百折不挠的精神。

2005年夏天,志愿服务结束,杨健回校读研,也踌躇满志地开始了创业生涯。在政府提供的4万元创业资金的扶持下,杨健创办了他的第一家公司。可因为摊子铺得太大,不但没有迅速打开局面,还在现实中碰了个头破血流。更可怕的是,就在公司举步维艰的时候,更大的打击接踵而至:网站服务器磁盘阵列出错,丢失了多年积累下的大量网络资源;租赁的写字楼到期;公司从鼎盛时的60多人衰落到只剩下一名员工。

就这样半途而废吗?“不!要坚持下去。”不曾泯灭的创业理想让杨健心中充满对成功的渴望。他没有被困难打倒,反而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努力。

杨健把公司搬到了学校临时借给他的一间旧房子里。在这里,他和唯一的员工夜以继日地做开发、测试,几天几夜没合眼。他把所学的法学专业知识和软件开发结合起来,开发出国内首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律师事务所信息管理系统。由于适应了市场的需求,很短时间内就卖出了二十多套,使濒临死亡的公司重获新生。

2008年,与一家文化传媒企业合作不顺利,再一次把杨健抛进了失败的境地。但这一次,他在失败中看到了动漫产业的前景,一鼓作气创办和并购了多家动漫公司。由于抓住了动漫产业快速发展的先机,公司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迅速发展成为动漫领域的知名企业。后来,公司的动画产能达到了每年5000分钟以上,原创漫画产能每年超过20部。公司的十几部原创动漫作品在法国、德国、英国、新加坡等地发行。如今,拼搏创业的经历让杨健获得了辽宁省大学生自主创业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青春最是创业时!”尝过失败的滋味,此时的杨健更懂得成功的真谛。他无限感慨地说:“我们是风华正茂的大学生,我们精力充沛,我们拥有知识,我们就该敢闯敢拼。”(丰捷《青春最是创业时》,光明网)

二、创业的要素和类型

迄今为止,人们对创业要素的认知和分析,最为典型和公认的创业要素模型为蒂蒙斯模型。该模型提炼出了创业的三大关键要素,即创业机会、创业者及其创业团队、创业资源。一般认为,这三个核心要素是创业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如果没有机会,创业活动就成了盲动,难以创造真正的价值。应该说机会是普遍存在的,关键要看创业者及其创业团队能否有效识别和开发机会,如果没有创业者及其创业团队的主观努力,创业活动是不可能发生的;创业者及其创业团队把握住合适的机会后,还需要有相应的资金和设备等资源。如果没有必要的资源,机会也就难以被开发和实现。

蒂蒙斯模型具有动态性的特征,认为创业过程实际上是三个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由不平衡向平衡方向发展的过程。随着创业过程的展开,其重点也相应发生变化,创业要将机会、创业者及其创业团队、资源三者做出动态的调整。因此,该模型还要求三要素之间的匹配和平衡。因此,创业现象也被认为是创业者、机会和资源三者之间的有效链接。其中,创业者是创业的核心,是使机会识别利用与资源获取组合得以实现的驱动者。

创业活动涉及各行各业,创业者的创业动机千差万别,创业项目和领域多种多样,创业的类型也因此呈现多样化,可以从不同角度做出分类。

一是基于创业动机不同的分类:依据创业者的创业动机可以将创业分成生存型创业、主动型创业、赚钱型创业和反欺诈委托加盟。生存型创业者大多为下岗工人,失去土地或因为种种原因不愿困守乡村的农民,以及刚刚毕业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这是中国数量最大的创业人群。清华大学的调查报告说,这一类型的创业者占中国创业者总数的90%。其中许多人是被逼上梁山,为了谋生混口饭吃。一般创业范围均局限于创业商业贸易,少量从事实业,也基本是小型的加工业。当然也有因为机遇成长为大中型企业的,但数量极少,因为国内市场已经不像20多年前,经济短缺、机制混乱、机遇遍地。如今这个时代,用句俗话来说就是狼多肉少,仅想依靠机遇成就大业,早已是不切实际的幻想了。主动型创业者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盲动型创业者;另一种是冷静型创业者。前一种创业者大多极为自信,做事冲动。这种类型的创业者,大多是博彩爱好者,而不太喜欢检讨成功概率。这样的创业者很容易失败,但一旦成功,往往就是一番大事业。冷静型创业者是创业者中的精华,其特点是谋定而后动,不打无准备之仗,或是掌握资源,或是拥有技术,一旦行动,成功概率通常很高。赚钱型创业者除了赚钱,没有什么明确的目标。他们就是喜欢创业,喜欢做老板的感觉。他们不计较自己能做什么,会做什么。可能今天在做着这样一件事,明天又在做着那样一件事,他们做的事情之间可以完全不相干。甚至其中有一些人,连对赚钱都没有明显的兴趣,也从来不考虑自己创业的成败得失。奇怪的是,这一类创业者中赚钱的并不少,创业失败的概率也并不比那些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创业者高。而且,这一类创业者大多过得很快乐。反欺诈委托加盟是一个新的业务模式,表示加盟投资商委托一家公司帮着加盟策划,以达到规避加盟风险和引进合适的加盟项目的目的。反欺诈委托加盟绝对不只是简单地为加盟投资商推荐一家连锁企业,而是从加盟创业、维权、店铺经营这三个方面进行整体策划。这一全新的概念是由伦琴反欺诈加盟网提出的。

二是基于创业起点不同的分类:可分为创建新企业和企业内创业。创建新企业是指创业者或团体从无到有地创建全新的企业组织。这个过程充满机遇,但风险和难度也很大。企业内创业是指在已有公司或企业内进行创新创建的过程。例如,企业流程再造。正是通过二次、三次乃至连续不断地创新创业,企业的生命周期才能不断地在循环中延伸。

三是基于创业者数量不同的分类:可分为独立创业和合伙创业。独立创业是指创业者独立创办自己的企业。其特点在于产权归创业者个人所有,企业由创业者自由掌控,决策迅速,但创业者要独自承担风险,创业资源整合比较困难,并且受个人才能限制。合伙创业是指与他人共同创办企业,其优势劣势正好与独立创业相反。

四是基于创业项目性质不同的分类:可分为传统技能型、高新技术型和知识服务型创业。传统技能型创业是指使用传统技术、工艺的创业项目。比如生产饮料、中药、工艺美术品、服装、食品加工等。这些独特的传统技能项目在市场上表现出经久不衰的竞争力。高新技术型创业是指知识密集度高,带有前沿性、研究开发性质的新技术、新产品创业项目。知识服务型创业是指为人们提供知识、信息的创业项目。当今社会,各类知识性咨询服务机构不断细化和增加,这类项目中有不少投资少、见效快,市场前景广阔。

五是基于创业方向或风险不同的分类:可分为依附型、尾随型、独创型和对抗型创业。依附型创业可以是依附于大企业或产业链而生存,在产业链中确定自己的角色,为大企业提供配套服务,也可以是特许经营权的使用。如利用某些品牌效应和成熟的经营管理模式进行创业。尾随型创业指模仿他人所开办的企业和经营项目。一般是行业内已经有许多同类企业,创业者尾随他人,学着别人做。独创型创业是指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能够填补市场空白,大到商品完全独创,小到商品的某个技术独创。对抗型创业是指进入其他企业已形成垄断地位的某个市场,与之对抗较量。如针对20世纪90年代初外商在中国市场上大量销售合成饲料的局面,希望集团建立了西南最大的饲料研究所,定位于与外国饲料争市场,最终取得了成功。

六是基于创新内容不同的分类:可分为基于产品创新的创业、基于营销模式创新的创业和基于组织管理体系创新的创业。基于产品创新的创业是指基于技术创新或工艺创新的成果,产生了新的消费者群体,从而导致创业行为的发生。基于营销模式创新的创业是指采取了一种有别于其他厂商的市场营销模式,因而可能给消费者带来更高的满足感。基于组织管理体系创新的创业是指采取一种有别于其他厂商的企业组织管理体系,因而能更有效地实现产品的商业化和产业化。【拓展阅读】大学生创业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有关专家总结的创业七大必备条件如下。(1)充分的资源(Resources):包括人力和财力。创业者要具备充分的经验、学历、流动资金、时间、精神和毅力。(2)可行的概念(Ideas):生意概念不怕旧,最重要的是可行,有长久性,可以继续开发、扩展。(3)适当的基本技能(Skills):不是行业中的一般技能,而是通常性的企业管理技能。(4)有关行业的知识(Knowledge):不能只陶醉于自己的理想。(5)才智(Intelligence):创业者不一定要有高智商,但要能够善于把握时机去做出明确的决定。(6)网络和关系(Network):创业者如果有人帮助和支持,会为不断扩大朋友网络和打好人际关系带来不少方便。(7)确定的目标(Goal):可使创业者少走弯路,有奋斗方向。

将7个条件的首个英语字母串在一起,恰好是“RISKING”(冒险)一词,也说明创业是伴随风险的。(摘编自《个人创业的基本条件是什么》,百度文库)小测试你适合创业吗?

有一天,你接到了三个邀请,恰好都是周末同一天的下午。

1. 某首富在报告厅谈他成功的辉煌人生。

2. 一个大学生创业者来校讲述自己创业的失败经历。

3. 你多年未见的一群同学聚会。

你的选择是?

三、创业的过程与阶段

创业过程是由包括创业者从产生创业想法到创建新企业或开创新事业并获取回报,涉及识别机会、组建团队、寻求融资等一系列活动组成的流程。通常分为以下6个主要环节。

1. 产生创业动机

创业动机是创业机会识别的前提,是创业的原动力,它推动创业者去发现和识别市场机会。创业活动的主体是创业者,创业活动首先取决于个人是否希望、决定成为创业者。当然,不少人是因为看到了创业机会,由于潜在收益的诱惑,才产生了创业动机,进而成为一名创业者或创业团队人员。一个人能否成为创业者,会受三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个人特质。每个人都可能具有创业精神,但其创业精神的强度不同。强度的大小有遗传的成分,更受环境的影响。二是创业机会。创业机会的增多会形成巨大的利益驱动,促使更多的人尝试创业。社会经济转型、技术进步等多方面的因素在使创业机会增多的同时,也会降低创业门槛,进而促成更大的创业热潮。三是创业的机会成本。人们能从其他工作获得高收入和满足需求,创业意愿就低。如科学家独立创业的少,是因为科学家已经谋得了一份收入相对丰厚而且稳定的工作,就较少愿意去冒创业风险。

2. 识别创业机会

识别创业机会是创业过程的核心环节。识别创业机会包括发现机会来源和评价机会价值。一般应澄清四个基本问题。第一,机会何来?即创业者应该找到创业机会的来源在哪里。第二,受何影响?即创业者应该找到影响创业机会的相关因素。第三,有何价值?即创业者应该找到创业机会所具有的能被评价的价值。第四,如何实现?即创业者应该明了能通过什么形式或途径使机会变成实际价值。围绕这些问题,创业者在识别创业机会阶段需要采取行动多交流、多观察、多获取、多思考、多分析、最终抓住创业机会。

3. 整合有效资源

整合资源是创业者开发机会的重要手段。一般情况下,创业者可以直接控制的可用资源往往很少,创业几乎都会经历白手起家,从无到有的过程。对创业者来说,整合资源往往意味着需要借船出海,要善于尝试依靠盘活别人掌握的资源来帮助和实现自己的创业起步。人、财、物都是开展创业活动所必需的基本生产要素。创业者所需要整合的资源,首先是组建团队,凝聚志同道合的人;另外是进行有效的创业融资。再则,是要有创业的基础设施,包括创业活动的场地和平台。创业是在创业者面对资源约束情况下开展的具有创造性的工作,一定会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创业者在创业初期乃至新企业成长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资源的获取上,以解决公司和企业的生存问题。此外,创业者还需要围绕创业机会设计出清晰的有吸引力的商业模式,有时还需要制订详细的创业计划,以此向潜在的资源提供者陈述和展示,以获取更多的资源支持。

4. 创建创业企业

新企业的创建是创业者的创业行为最为直接的标志。创建新企业包括企业制度设计,企业注册,经营地址的选择,确定进入市场的途径,是选择完全新建企业还是采取加入或收购现有企业等。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创业者在创业初期迫于生存的压力,以及对未来缺乏准确预期,往往容易忽视这部分工作,结果给以后的发展留下了隐患。

5. 提供市场价值

创业者识别机会、整合资源、创建新企业等都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创业目标,但真正能促成创业目标最终实现的是看创业者能否提供市场价值。这是创业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关系新企业的生存与成长。因此,创业者必须面对挑战,采取有效措施,使创业的市场价值得到充分涌流和实现,不断地让客户收益,从而获得企业的长期利润,逐步把企业做活、做好、做大、做强。

6. 收获创业回报

收获回报是创业活动的主要目的,对回报的获取有助于促进创业者的事业发展。回报可能是多种多样的,对回报的满意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业者的创业动机。调查发现,创业者的创业动机不同,对收获创业回报的态度和想法也有所不同。对多数年轻创业者来说,获取回报最为理想的途径之一,是把自己创建的企业尽快发展成为一家快速成长的企业,并成功上市。

根据以上的创业过程分析和创业实践案例研究,可以归纳出:一个全过程的创业可大致划分为四个主要阶段,即机会识别、资源整合、创办新企业、新企业生存和成长。上面介绍的创业过程所包含的环节中,产生创业动机、识别创业机会主要属于机会识别阶段;整合有效资源属于资源整合阶段;创建创业企业属于创办新企业阶段;而提供市场价值、收获创业回报则属于新企业生存和成长阶段。

创业的阶段也可以从公司发展的性质,进行更大的阶段划分,其四个基本阶段如下。

第一阶段,生存阶段,以产品和技术来占领市场,只要有想法(点子)会拓展关系(销售)就可以。

第二阶段,公司化阶段,规范管理来增加企业效益,这是需要创业者的思维从想法提升到思考的高度,而原先的拓展关系就转变成一个个渠道的建设,公司的销售是依靠渠道来完成的,团队也初步形成。

第三阶段,集团化阶段。这时依靠的是硬实力(产业化的核心竞争力),整个集团和子公司形成了系统平台,依靠的是一个个团队通过系统平台来完成管理(人治变成了公司治理),销售变成了营销,区域性渠道转变成一个个地区性的网络,从而形成了系统。思维从平面到三维,创业者就有了现金流系统,它是24小时为你工作的,这就是许多创业者梦想达到的理想状态。

第四阶段,这是创业者的最高境界,集团总部阶段,是一种无国界的经营,也就是俗称跨国公司。集团总部的系统平台和各子集团的运营系统形成的是一种体系。集团总部依靠的是一种可跨越行业边界的无边界核心竞争力(软实力),子集团形成的是行业核心竞争力(硬实力),这样将使集团的各行各业取得它们在单兵作战的情况下所无法取得业绩水平和速度。思维已从三维到多维,这才是企业发展所能追求和达到的最高境界。

任务三 实现创新创业人生

一、创新型人才的素质要求

所谓创新型人才,就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通常表现出灵活、开放、好奇的个性,具有精力充沛、坚持不懈、注意力集中、想象力丰富以及富于冒险精神等特征。知识经济时代对创新型人才有以下素质要求。

1. 可贵的创新品质

创新型人才必须是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具备良好的献身精神和进取意识、强烈的事业心、历史责任感等可贵的创新品质。具备了这样一种品质,才能够有为求真知、求新知而敢闯、敢试、敢冒风险的大无畏勇气,才能构成创新型人才的强大精神动力。

2. 坚韧的创新意志

创新是一个探索未知领域和对已知领域进行破旧立新的过程,充满各种阻力和风险,可能遇到重重的困难、挫折甚至失败。因此,创新型人才每前进一步都需要非凡的胆识和坚忍不拔的毅力。为了既定的目标必须坚持不懈地进行奋斗,锲而不舍,遭到阻挠和诽谤不气馁,遇到挫折和挫败不退却。只有具备了这样的创新意志,才能不断战胜创新活动中的种种困难,最终实现理想的创新效果。

3. 敏锐的创新观察

历史上的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无一不是创新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讲,创新就是发现,而且是突破性的发现。要实现突破性的发现,就要求创新型人才必须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深刻的洞察能力、见微知著的直觉能力和一触即发的灵感和顿悟,不断地将观察到的事物与已掌握的知识联系起来,发现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及时地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

4. 丰富的创新知识

创新是对已有知识的发展,在人类知识越来越丰富和深奥的今天,要求创新型人才的知识结构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因此,创新型人才需有广博而精深的文化内涵,既要有深厚而扎实的基础知识,了解相邻学科及必要的横向学科知识,又要精通自己专业并能掌握所从事学科专业的最新科学成就和发展趋势,这是从事创新研究的必要条件。只有通过知识的不断积累才能用更为宽广的眼界进行创新实践。

5. 科学的创新实践

创新的过程是遵循科学、依据事物的客观规律进行探索的过程,任何一种创新都不能有半点马虎和空想,因此,创新型人才必须具有严谨而求实的工作作风,严格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从实际出发,以科学的态度进行创新实践。

二、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

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首先涉及一个经常出现的问题:一个人是如何决定开始创办一个企业的?换句话说,是什么力量和因素激励一个人去冒险创业的?研究表明有三个核心因素,即改变现状、可信的榜样和具备创新创业的意识和能力。那么应该如何提高创新创业意识呢?

1. 主体意识

创新创业是艰难的事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下岗再就业大潮的推动和国家的富民政策的支持,人力资源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使普通人也成为了创业的主体。这种创业的主体意识、主体地位、主体观念,会成为创业者在风口浪尖上拼搏的巨大力量。这种力量会鼓舞他们抓住机遇,迎战风险,拼命地去实现自身价值,同时也会使他们承受更多的压力和困难。因此,这种创业主体意识的树立,就成了创业者在创业中必须具有的、十分宝贵的内在要素。我们只有理解了这一点,抓住这一点,培育这一点,提升这一点,才能深切地认识到:创业是人生路上的一个转折点,是知识增量、能力提升的极好机会。只要你抓住了重新崛起的支点,灿烂的明天,美好的未来,就会向你走来。

2. 风险意识

风险经营意识是中国企业在与国际接轨中应着重增强的一种现代经营意识,也是创业企业和创业者急需培养和增强的一种重要的创业意识。创业是充满风险的。创业者对可能出现和遇到的风险准备和认识不足,是我国当前群体创业活动中的一种普遍现象。这种创业风险意识的缺位,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在心理准备上表现为对创业可能出现和可能遇到的困难准备不足;在决策上表现为不敢决策,盲目决策,随意决策;在管理上表现为不抓管理、无序管理、不敢管理;在经营上表现为盲目进入市场,随意接触客户,轻率签订商务合同。这种没有风险经营意识的做法,恰恰是创业者无正确风险经营意识的典型表现。正确的做法是,要从害怕风险、不敢迈步之中解放出来,敢于去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劈风斩浪,同时也要在经受商海的历练和锻打中善于规避风险,化解风险,使自己在迎战风险的过程中站立起来,成熟起来,成为商海的精英和栋梁。

3. 学习意识

创业者创业后面对的第一个也是最普遍的问题就是发生了知识恐慌。原有的知识底蕴和劳动技能已经不足以支持他们应对创业过程中出现的大量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因此,创业者应该随时注意进行知识更新,才能适应和满足繁重的创业需求。比如,天津市妇女创业服务中心的入驻企业,不仅进行常规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营销管理理念的学习,还进军电子商务,走信息化创业之路,以满足创业者对现代创业理念的需要。

4. 资源意识

整合理念是现代营销学中的崭新理念,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下,跨国集团寻求企业最大利润空间的一种战略能力、一种进击能力。任何一个创业者都不可能把创业中所涉及的问题都解决好,也不可能把一切创业资源都备足,关键在于要学会进行资源整合。因此资源整合的原则不仅是创业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原则,也是在创业中借势发展、巧用资源、优势互补、实现双赢的重要方法。创业者刚刚开始创业,会面临资金不足、资源缺乏、没有经验、不会经营等困难。在银行开了账户,有了支票都不知道图章盖在哪,可以说每一步都可能碰壁。在这种情况下,只有看到现代企业的发展趋势,把握崭新的创业理念,并以此为武器,进行各种最佳创业要素的整合,才能开拓出自己的未来之路。这种现代创业意识,必将成为创业者快速崛起的一种特效武器。

5. 信息意识

信息是资源,是财富,但是很多创业者不懂得信息的价值和信息资源的重要性,不会寻找和利用信息资源,更不懂得去开发信息资源中的价值。正如一个创业者所讲的:“刚开始创业时,我不懂得查信息,找商机。每天只知道傻愣愣地站着,傻愣愣地喊。结果,一天下来,腰酸腿疼,还不挣钱。”后来,知识产权局的同志来给创业者做报告,还带来了20多万条过期专利,提供给创业者进行筛选。在对这些信息的筛选中,这个创业者获知了国际上需求超薄型针织服装的信息,她立刻加紧运作,从香港地区采购了用细羊绒和蚕丝制成的冬暖夏凉又十分轻便的超薄型针织面料,还添置了先进设备,培训员工,充实技术人员,很快就让自己生产的春、夏、秋、冬四季超薄型针织服装上市,深深尝到了开发信息资源的甜头。自此,她懂得了信息的重要性,不仅订阅了大量信息刊物,还参加了“下岗女工零起步电子商务培训班”,听专家讲解、介绍网络营销的技能和技巧,学会利用网络去搜索信息,捕捉商机。

6. 经验积累

创业之前,你必须清楚地了解自己是否具有创办和经营企业所需要的能力和经验。你的工作经验、技术能力、企业实践经验、爱好、社会交往能力和家庭背景对于企业的成功都是很重要的因素。如果发现自己缺乏创办企业必备的素质和能力,可以通过如下方法加以改进。与企业人士交谈,向成功的企业人士学习,但要清楚你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的努力;做一名成功人士的助手或学徒;参加一个培训班或学习班,接受培训;阅读一些可以帮助你提升经营技巧的书籍;与家人讨论经营企业的困难并说服他们支持你;练习讨论某种情况或某个想法的利弊;制订未来企业计划,增强你的创业动机;提高思考问题、评价问题以及应对风险的能力;学习和思考如何更好地应对危机;多接受别人的意见和新的想法;遇到问题时,要分析问题的前因后果,并提高自己从错误中吸取教训的能力;加大对工作的投入并且认识到只有努力工作,才能获得成功;寻找能与你取长补短的合伙人,而不是完全依靠自己去创办企业。

三、创新创业与职业生涯发展

在现代社会,尽早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对于一个人的发展至关重要。只有这样,才能认清自我,不断探索开发自身潜能的有效途径或方式,才能准确地把握人生方向,塑造成功的人生。(一)职业生涯概念

职业生涯这个概念的含义曾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过很多变化。在20世纪70年代,职业生涯专指个人生活中和工作相关的各个方面。随后,又有很多新的意义被纳入“职业生涯”的概念中,其中甚至包含了生活中关于个人、集体以及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

职业生涯(Career)是指个人通过从事工作所创造出的一个有目的、延续一定时间的生活模式。这个定义是由美国职业发展协会(National Career Development Association)提出的,是职业生涯领域中被最广泛使用的一个定义。职业生涯的这个定义中包含了一些重要的概念,它们对所有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人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下面按照定义中的顺序分别进行介绍。“个人所从事的”强调了职业生涯对个人而言是独特的。在现实中,基于个人特定的成长经历,不同的兴趣爱好,没有两个人拥有完全相同的“职业生涯”。即使人们可能有相似的兴趣或技能,从事相同的职业,为相同的机构工作,但他们的职业生涯仍然可能不同。“工作”对于职业生涯专家而言,是一种可以为自己或他人创造价值的活动。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对它的含义都有一定的不同的认识。所以“工作”这个概念可能是职业生涯领域最易被误解的词语之一。“创造出”在这里是指职业生涯是一个人的愿望和可能性之间、理想和现实之间妥协和权衡的产物。职业生涯发展是一系列选择连续进行的结果。人们做出选择时,需要权衡这些选择的收益以及代价和风险。对一个人来说,没有十全十美的职业生涯道路,但也许会有最适宜的职业生涯道路。“有目的”表明职业生涯对个人来说是有意义和有价值的。职业生涯凝结了个人的价值观和信念,反映了个人的动机、抱负和目标,不是偶然发生或应运出现的,而是需要规划、思考、制订和执行的。“延续一定时间”说明职业生涯不是作为一个事件或选择的结果而发生的事情,不是局限或束缚于某一特定的工作或职责的时间段。它本质上是持续一生的过程,会受到个人内存和外在力量的影响。该领域的一些专家甚至使用“生命/生涯”(life/career)这个词作为联结生命过程和生涯观念的桥梁。“生活模式”在这里意味着职业生涯不仅是一个人的职业或工作。职业生涯与成人所有的生活角色交互作用:家长、配偶、持家者、学生,以及人们整合与安排这些角色的方式。

职业生涯有其基本的含义。

第一,职业生涯是个体的行为经历,而非群体或组织的行为经历。职业生涯实质是指一个人一生之中的工作任职经历或历程。第二,职业生涯是个时间概念,意指职业生涯期。职业生涯期始于工作之前的专门的职业学习和训练,终止于完全结束或退出职业工作。不同个人之间的职业生涯期有长有短,是不完全一样的。第三,职业生涯是个包含着具体职业内容的、发展的、动态的概念。职业生涯纵向表示职业工作时间的长短,横向内含着职业发展、变更的经历和过程,包括从事何种职业工作,职业发展的阶段,由一种职业向另一种职业的转换等具体内容,是纵横交错的。

职业生涯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将其分为外职业生涯和内职业生涯。

外职业生涯是指从事职业时的工作单位、工作地点、工作内容、工作职务、工作环境、工资待遇等因素的组合及其变化过程。例如:职务目标,总经理、教授;经济目标,年薪30万。外职业生涯的构成因素通常是由别人给予的,也容易被别人收回。外职业生涯因素的取得往往与自己的付出不符,尤其是职业生涯初期。有的人一生疲于追求外职业生涯的成功,但内心极为痛苦,因为他们往往不了解,外职业生涯发展是以内职业生涯发展为基础的。

内职业生涯是指从事一项职业时所具备的知识、观念、心理素质、能力、内心感受等因素的组合及其变化过程。例如,工作成果目标,销售经理的工作业绩;心理素质目标,经受得住挫折,能做到临危不惧、宠辱不惊。内职业生涯各项因素的取得,可以通过别人的帮助而实现,但主要还是由自己努力追求而得以实现。与外职业生涯构成因素不同,内职业生涯的各构成因素内容一旦取得,别人便不能收回或剥夺。

职业生涯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指一个人一生在职业岗位上所度过的、与工作活动相关的连续经历,并不包含在职业上成功与失败或进步快与慢的含义。也就是说,不论职位高低,不论成功与否,每个工作着的人都有自己的职业生涯。(二)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组织或者个人把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对决定个人职业生涯的个人因素、组织因素和社会因素等进行分析,制订个人一生事业发展上的战略设想与计划安排。它包括个人的职业生涯设计和组织的职业生涯设计与管理两方面。个人的职业生涯设计分为“择业”设计与“调整职业”设计两大部分,主要体现在个人制订职业生涯计划、职业生涯发展和对实现这些目标的时间、步骤的合理安排。概括起来就是:知己、知彼、抉择、行动、评估4个环节。

具体来说,职业生涯规划就是指个体客观认知自己的兴趣、能力、性格和价值观,发展适合自己的完整的职业自我观念,将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在对个人和外部环境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深入了解各种职业的需求趋势以及能够取得这个职业的关键因素,确定自己的事业发展目标,并具体地选择实现这一事业目标的职业或岗位,编制相应的工作、教育和培训行动计划,制订基本措施,高效行动,灵活调整,有效提升职业发展所需的执行、决策和应变技能,使自己的事业得到顺利发展,并获取最大程度的事业成功。简言之,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一个人对其一生中所承担职务相继历程的预期和计划。对大学生而言,职业生涯规划就是指根据自己的特点,结合社会要求,为自己设计最适合的职业和职业发展道路。

根据定义,职业生涯规划首先要对个人特点进行分析,再对所在组织环境和社会环境进行分析,然后根据分析结果制订一个人的事业奋斗目标,选择实现这一事业目标的职业,编制相应的工作、教育和培训的行动计划,并对每一步骤的时间、顺序和方向做出合理的安排。(三)创业人生与创新创业规划

从创业人生的视角分析,创业首先是一种理念、一种精神,一种不满足于现状、敢于创新并承担风险的精神,是一种在考虑资源约束的情况下把握机会、创造价值的认识。从广义的角度去看创业,可以理解为一个人根据自己的性格、兴趣、所学专业、能力等选择适合自己的事业(可以是创办企业,也可以是创办非营利的事业,还可以是就业),并把握机会,为这个事业的成功整合资源、付诸努力,最终实现自己人生目标的过程。因此创业能力中所包括的捕捉机会、整合资源的意识,以及领导、沟通等能力,具有普遍性与时代适应性。无论你从事什么样的行业或职业,创业能力都将在个人职业生涯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创业需要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创业者不仅要努力实现个人价值,更要考虑社会价值的实现。要处理好创业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把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创造性地运用到经济社会发展中去。创业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比如创造价值、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等;培养学生自尊、自爱、自强、自信的精神,培养迎难而上、坚持不懈、勇于创新的意志品质,以及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善于合作的职业操守,奠定创业的正确方向。

创业需要培养创新的强烈意识。创业者要学会运用已知的信息,不断突破常规,发现或产生某种新颖、独特的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创业者要保持对未知事物和新事物的好奇心、对新知执著的探究兴趣、追求新发现和新发明的激情。创业教育不仅要使学生熟练掌握专业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问题意识、合作意识、社会意识,这必将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提高适应复杂多变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的能力,较快进入创业角色,从而促进学生创业能力的发展。

创业需要拥有博大的人文情怀。脱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来谈创业是不可能的。人文因素在学生创业的动力、方法和形式上将发挥事半功倍的效用。创业教育要致力于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鼓励学生追求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整合,以有助于未来创业者改善生产、生活中的各种关系,改进生产方式,有效利用新的生产资源和劳动手段,提高效率、效益和服务水平。

创业,要有开阔的视野和综合思维能力。创业者要具有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方法。在学科专业化趋势日益凸显的同时,经济社会发展对边缘性、交叉性、综合性创业人才的需求也更加紧迫。成功的创业教育,要求学校特别是高校的教育教学打破学科之间、专业领域之间、文理之间的传统界限,在开拓学生知识面的基础上,提高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要立足于开阔学生视野,增加跨专业、跨学科、跨行业的内容,使学生形成与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方式变化相适应的综合思维方式,养成对未来创业者发展起关键性作用的综合能力,为他们在边缘性、交叉性、综合性领域发现新的创业平台打下素质基础。

对于一个立志创新创业的人来说,要制订一份好的规划,应该把握三个主要内容:自己能够做什么,社会需要什么,自己拥有什么资源。因此,就有必要进行自我分析、环境分析和关键成就因素分析。

首先,自己能够做什么。作为一个创业者来说,只是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还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应该知道自己能够做什么、做得到什么。当然,这也是相对而言的,因为一个人的潜能发挥是一个逐渐展现的过程。但是,一个人对自己的兴趣、潜能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仍然是一项具有前提性的工作。

其次,社会需求什么。一个人在明确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的同时,还应考虑社会的需求是什么这一重要因素。如果一个人所选择的创业领域既符合自己的兴趣又与自己的能力相一致,却不符合社会的需求,那么,这种创业的前景无疑会变得暗淡。由于分析社会需求及其发展态势并非易事,因此,在选择创业目标时,应该进行多方面的探索,以求得客观而正确的判断。

最后,自己拥有什么资源。要创业,就必然依赖各种各样的资源。创业者应该清楚地审视自己所拥有或能够使用的一切资源,是否足以支持创业的启动和创业成功之后可持续性进行。这里所说的资源,不仅指经济上的资金,还包括社会关系,即通过自己既有人际关系以及既有人际关系的进一步扩展所可能带来的各种具有支持性的东西。

总之,一份创业规划也必须将个人理想与社会实际有机地结合,创业规划同样能够帮助一个人真正了解自己,并且进一步评估内外环境的优势、限制,从而设计出既合理又可行的职业事业发展方向。只有使自身因素和社会条件达到最大程度的契合,才能在现实中发挥优势、避开劣势,使创业规划更具有可操作性。【拓展阅读】职业生涯规划5个“What”的思考模式

职业生涯规划的制订,可参考采用5个“What”的思考模式,它构成了制订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性步骤。

第一,What are you?要求一个人对自己做一个深刻反思与认识,对自身的优势与弱点都要加以深入细致的剖析。

第二,What do you want?要求一个人对自己未来职业发展的目标和前景,做出一种愿望定位、心理预期和取向审视。

第三,What can you do?要求一个人对自己的素质、尤其是自身的潜能和实力进行全面的测试和把握。

第四,What can you support you?要求一个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状况和所拥有的各种资源状况有一个客观、准确的认识和把握。

第五,What can you be in the end?要求一个人对自己所提出的职业目标以及实现方案做出一个具体明确的说明。

一般而言,清晰、全面地回答了以上5个问题,就为能够系统地制订出一份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准备了一个重要前提。(改编自《职业规划中五个What认清自己》,百度文库)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