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菲伏尔空间批判理论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4 22:52:15

点击下载

作者:张笑夷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列菲伏尔空间批判理论研究

列菲伏尔空间批判理论研究试读:

导论

20世纪是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两次世界大战把人们从对理性的痴梦中惊醒,启蒙运动所弘扬的理性精神走向了自己的反面。科学技术成为支配人、压抑人甚至消灭人的异化力量,由理性原则组织和规划的社会已然成为不适宜人居住的异化社会。这也就不难想象学生造反运动为什么会在20世纪60、70年代出现,而且是在全球同时出现。然而,资本主义并没有因为运动、革命和经济危机等接踵而至的阻挠停住脚步,恰恰相反,在经历了一系列至关重要的生产关系变革后,它似乎显得更加牢不可破。当今,在被冠以“后工业时代”、“消费社会”、“信息社会”等一系列名号的资本主义社会面前,人们——包括曾经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更愿意重复“别无选择”这个口号,而不是“改变现实”。在资本主义虚假的强势面前,共产主义运动一再受挫。按照马克思的构想,当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关系不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时,无产阶级便可抓住时机,进行革命,推翻资本主义社会。事实上,历史的实际发展进程远比马克思的构想复杂,一些新的情况是马克思所未曾预见到的。虽然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了成功,但同时期的德国、奥地利、意大利、匈牙利等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却均以失败收场。更令人扼腕的是,苏联社会主义也未前行多远便轰然倒下。

这个时代需要马克思的学说,因为只有马克思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最全面和最深刻的分析,对共产主义进行了最透彻的论证。诚如伊格尔顿所言:“只要资本主义制度还存在一天,马克思主义就不会消亡。只有在资本主义结束之后,马克思主义才会退出历史的舞台。”[1]确实,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在这个时代得到了积极的回应和前所未有的发展。这表现为导源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学说的众多马克思主义理论相互并存。“一方面,它同当代哲学、社会学等领域的其他理论成果交汇形成了众多马克思主义流派;另一方面,它被运用于不同地区的实际革命进程,由此而导致了不同的马克思主义实践模型,即社会主义模式。这样,20世纪马克思主义的表述形态便呈现出多样化[2]的格局。”在这些多样化的马克思主义形态中,不仅有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经典马克思主义,而且还包括西方马克思主义、东欧新马克思主义,以及欧洲共产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等等。尽管这些马克思主义流派的主张和观点互不相同,甚至相互冲突,但他们大多秉承了马克思的批判精神,强调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和变革。其中,西方马克思主义尤为典型。

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甚多,观点各异。大体来说,西方马克思主义可分为人本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和科学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人本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包括黑格尔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等,强调“青年马克思”的哲学人类学思想,以此展开对资本主义理性文化的审查和批判。比如,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人卢卡奇批判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物化结构对无产阶级革命意识的禁锢;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霍克海默一针见血地指出,启蒙理性依赖于神话,驱除了神话,却最终退化为神话,走向了自我毁灭;法兰克福学派的另一位代表人物、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马尔库塞认为,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对人全方位控制因而全面压抑人的单向度社会;等等。与人本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相对立,科学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强调“老年马克思”思想的科学性,以此捍卫马克思。比如,阿尔都塞关注科学方法论结构和客观规律,拒斥非历史的人和主体性,认为马克思主义既非人道主义也非历史主义。在传统西方马克思主义之后出现的生态学的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的马克思主义、后现代马克思主义尽管已经从根本上否定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但它们仍试图在新的条件下激活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在批判中寻求解放之路。

无论西方马克思主义是以何种方式进入或发展马克思主义,无论是否偏离了经典马克思主义的本义,但有如下三点是值得肯定的。第一,西方马克思主义通过对20世纪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科学技术、市民社会、日常生活、社会空间、性格结构和心理机制、现代国家、现代性机制等的批判和分析,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新特征以及新的存续机制。结论表明,资本主义正试图强制性地调动一切资源和要素来维持自身的存在,尤其是通过把技术理性文化、大众文化、意识形态文化等整合成一个总体性的操控机制来维持自身。第二,西方马克思主义准确地揭示了当代人的命运。在一个由理性原则或理性文化所构筑的同质性的社会中,无论是社会、自然、他人、自我、劳动等皆以陌生和敌对的样态出现,人处于一个总体异化的境遇中。可悲的是,大部分人并不自知自己的异化,反而盲目甚至麻木地接受并参与异化结构的生产和再生产。存在主义所言之“被抛”用以形容当代人的命运是再恰当不过。第三,西方马克思主义敏锐地意识到了20世纪出现的“文化危机”,并自觉地进行了深刻的理论反思,进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向实践哲学和文化哲学范式的回归,使马克[3]思主义在20世纪历史条件下焕发出新的活力”。当资本主义实现了外在的、物质的强力控制机制,向总体化的、文化的操纵机制转化时,如果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视野还仅停留在经济主题上,忽略社会的政治和文化问题,那么它就注定被抛弃。在重视社会的政治和文化问题方面,西方马克思主义表现得尤为出色。“在这里,关于人的自由和创造性的文化价值的形而上的思考和关于人的生存境遇的现实的文化批判有机地结合起来,关于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学术性’和‘现实性’[4]同样具有内在统一的特点。”总体来说,西方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在“文化焦虑的时代”诞生的“文化批判理论”,不仅揭示了社会的境况和人的遭遇,而且运用文化哲学范式大大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视域。

在西方马克思主义阵营中,确切地说,在人本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流派中,有这样一位思想家:他坚持不懈地对资本主义秩序下的日常生活进行精细的分析和激烈的批判,并满怀希望地呼唤着总体性革命的到来;他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主张运用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进行研究,但同时又率先颠覆了马克思学说中物质生产方式的基础性地位,代之以“空间的生产”;他因为日常生活批判而赢得理论界的认可,更因为空间批判理论而获得广泛的赞誉和关注;他像其他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一样从事着文化批判,但他关注的领域远远超过了政治和文化领域;他像其他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一样对人类思想文化进程产生着重要影响,但没有哪种思想像他的空间批判理论那样被社会学、哲学、人类学、地理学、建筑学、城市学等众多学科所追捧。他就是列菲伏尔。一 列菲伏尔的学术路径

亨利·列菲伏尔(Henri Lefebvre,1901—1991,又译亨利·勒菲弗、亨利·列斐伏尔等)是法国现代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著名代表人物。在长达60年的学术生涯中,列菲伏尔为后世留下了60多部个人著作和发表在多家杂志和报纸上的文章,以及一些由他主持出版的马克思、黑格尔、列宁的著作。列菲伏尔以多变和挑衅的风格不断地介入20世纪的社会历史变迁,他的作品广泛地涉及了日常生活、空间、时间、历史、文学、建筑等领域,他的传[5]奇一生和学术历险是对20世纪最好的注解。爱德华·索亚(E.W.Soja,又译爱德华·索杰)曾这样评价:“在1991年静静地‘消失’的不是亨[6]利·列斐伏尔,而是20世纪本身。”

日常生活批判贯穿列菲伏尔的整个学术生涯,是其最伟大的思想贡献。列菲伏尔正是因为关于现代日常生活研究的系列著作,而与卢卡奇、阿多诺、马尔库塞等人并驾齐驱,进入了20世纪社会批判理论大师的行列。无论时代如何变幻,日常永远是列菲伏尔对社会变革的社会学探究和哲学反思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的领域。列菲伏尔认为自己采取定期更新系列著作来研究日常生活的方式,保证了理论与重大社会变化的历史分期的一致性。因此,分别出版于1947年、1961年和1981年的《日常生活批判》三卷本以及在他生命最后通过节奏分析方法对日常生活的再考察可以被视为列菲伏尔思想的界标和里程碑。本书根据前后跨越近半个世纪的日常生活批判系列著作对列菲伏尔的思想发展历程进行分期。从总体上,我们可以把列菲伏尔的学术生涯划分为日常生活批判思想确立,以现代性为思考原点对都市、日常生活的社会学研究和政治经济学批判,以及从现代性到现代主义的社会变迁中对日常生活的再审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其学术生涯的开端到《现代性导论》出版之前(时间上大约从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到50年代末),这是列菲伏尔对马克思主义的译介、阐释和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初步确立的阶段。早在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列菲伏尔就开始将马克思主义介绍到法国学术界。1928年,他与一批年轻的哲学家创办了法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刊物《马克思主义杂志》。从30年代到40年代,列菲伏尔在大学教授哲学,并积极参与反法西斯抵抗运动。二战后,他重新活跃于法国思想界。列菲伏尔遵循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又要超越马克思主义的原则,与东欧新马克思主义者和法国的非共产信仰的知识分子联合在一起,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反斯大林主义的势力。这一时期的主要著作有:与古特曼合著的《被神秘化的意识》(1936年),《反民族的民族主义》(1937年),与古特曼合著的《列宁论黑格尔辩证法的笔记》、《黑格尔文选》、《希特勒掌权,或法西斯德国五年总结》(1938年),《尼采》、《辩证唯物主义》(1939年),《存在主义》(1946年),《笛卡尔》、《马克思主义与自由》、《形式逻辑,辩证逻辑》、《日常生活批判Ⅰ:导论》(1947年),《马克思主义》、《论对马克思思想的理解》(1948年),《美学概论》(1953年),《论对列宁思想的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现实问题》、《论德国》(1957年),《总结及其他》(1959年)。其中,《被神秘化的意识》、《辩证唯物主义》和《日常生活批判Ⅰ:导论》是列菲伏尔的代表作。在这一思想阶段,他因日常生活批判以及异化、人道主义、青年马克思思想等方面的研究得到西方学界的广泛关注,与卢卡奇、葛兰西、阿多诺等人齐名,被誉为杰出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家、“现代法国辩证法之父”。

第二个阶段是以《现代性导论》为界标到《日常生活批判Ⅲ:从现代性到现代主义(走向日常的元哲学)》出版之前(时间上大约从60年代初到70年代末),这是列菲伏尔以现代性问题为思考原点对当代新资本主义进行社会学和政治经济学批判的阶段。这一阶段以1968年学生运动为界标又可以分为两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从60年代初到1968年学生运动之前,是列菲伏尔现代性思想确立和从事城市和日常生活批判的社会学研究时期。这一时期的主要著作(含编著)有《现代性导论》、《日常生活批判Ⅱ:日常性的社会学基础》(1962年),《乡村的谷底——乡村社会学研究》、与古特曼合编的《卡尔·马克思文集》(第一卷)(1963年),《作为哲学家的马克思》、《卡尔·马克思文集》(第二卷)(1964年),《元哲学》、《比利牛斯山》、《公社宣言》(1965年),《马克思的社会学》、《语言与社会》(1966年),《立场:反对技术官僚论》(1967年),《爆炸:马克思主义与法国革命》、《城市的权利》、《现代世界中的日常生活》(1968年)。其中,《现代性导论》、《日常生活批判Ⅱ:日常性的社会学基础》、《马克思的社会学》、《城市的权利》和《现代世界中的日常生活》是列菲伏尔的代表作。其实,从50年代开始,列菲伏尔就有了除马克思主义者之外的另一个“乡村社会学家”的身份。在这一思想时期,他凭借马克思主义思想框架,在城市社会学、乡村社会学、社会语言学以及日常社会学等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被法国社会学界公认为这些领域的奠基人。这一时期的日常生活批判思想以《现代世界中的日常生活》为其研究顶峰。列菲伏尔在对日常生活的社会学基础进行批判性分析的基础上,把当时的西方社会定义为“消费受控的官僚社会”(Bureaucratic Society of Controlled Consumption)。列菲伏尔认为,在这种社会中,现代性作为一种全方位的工具理性主义通过“技术专家治国制”(technocracy)隐蔽地“规划”日常生活。“日常生活已不再是富有[7]潜在主体性的‘主体’;它已经变成社会组织系统的‘客体’。”

第二个时期从1968年学生运动到70年代末,是列菲伏尔以空间、国家、都市和日常生活为主题进行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时期。根据列菲伏尔的权威研究专家米歇尔·特雷比奇(Michel Trebitsch)的观点,列菲伏尔对空间和城市问题的研究深受1968年学生运动的影响。作为南泰尔学院的社会学教授,列菲伏尔在1968年的反抗运动中对学生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他提出的“改造生活”、“不要改变雇主,而要改变生活的被雇佣”、“让日常生活成为一件艺术品”等在“五月风暴”中成为最流行的口号。列菲伏尔将学生视为社会解放、实现“总体人”这一终极目标的代言人。1968年2月,列菲伏尔远赴日本,与全日本学生自治团体联合会(Zengakuren)取得了联系。5月,在南泰尔学院,列菲伏尔不仅站在反抗运动的最前线,积极保护学生并与运动的领导人一起参加电视访谈,而且透过反抗运动现象冷静思考背后的深层社会问题。列菲伏尔发现,“当经济的和社会的‘基础’还没有被推翻,国家权力的基础仍然牢固时,理智、道德和精神的‘上层建筑’已经倒塌了。而且他认为这才是关键之点。”[8]可以说,人类遭遇的最根本的问题是普遍的文化危机,并且这已成为社会生活的常态,“危机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是根本性的,从日常生[9]活到政府机构和国家,把一切都紧紧连在一起。”列菲伏尔关于空间问题的研究正是对1968年事件凸显的深层文化问题的反思,是对新资本主义社会实践进程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如何走向社会主义、政治实践如何在新形式下展开的思考。这一时期列菲伏尔的主要著作和论文有《历史的终结》、《从乡村到都市》、《都市革命》、《空间的政治学反思》(1970年),《差异化宣言》、《恩格斯与乌托邦》(1971年),《马克思的思想与城市》(1972年),《空间与政治》(《城市的权利》第二卷)、《资本主义的幸存》(1973年),《空间的生产》(1974年),《被忽略的时光》、《黑格尔、马克思与尼采,幽灵的王国》、《结构主义的意识形态》(1975年),《论国家之一:近代的国家》、《论国家之二: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从黑格尔到毛泽东》(1976年),《论国家之三:国营生产方式》(1977年),《论国家之四:现代国家的矛盾——国家的辩证法》(1978年)。在这一时期,以《空间的生产》为代表的一系列空间批判理论著作使列菲伏尔再一次声名鹊起,赢得了广泛赞誉。学界普遍认为,20世纪70年代,福柯对“空间时代”崛起的前瞻性观察以及亨利·列菲伏尔对于空间问题的研究,形成了人文学科、社会学科广泛的空间转向。索亚更是将列菲伏尔称作“富有原创性和首屈一指的历史地理唯物主义者”[10],他对列菲伏尔的空间批判理论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列菲伏尔关于空间问题的讨论将改变人们对于空间、时间、存在、地理、历史以及历史的创造、社会关系的建立和实践意识的看法,他的空间批判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地理学和历史地理唯物论中具有重要地位,是后世引经据典的依据。

第三个阶段是以《日常生活批判Ⅲ:从现代性到现代主义(走向日常的元哲学)》为界标到逝世前《节奏分析要素:节奏知识导论》的完成(时间大约从80年代初到1991年)。列菲伏尔认为,伴随着20世纪80年代的到来,“现代性的终结”作为问题被提上日程。在他看来,这预示着一场伟大的变革。现代性终结了,现代主义取代了现代性,实现哲学的时机错过了。悲观情绪一直弥漫在列菲伏尔后期的著作中,早在1978年,列菲伏尔就曾写了一部意味深长的书——《革命不再如此》。即便这样,列菲伏尔依然对日常生活展开不懈的研究。这一阶段的主要著作有《日常生活批判Ⅲ:从现代性到现代主义(论日常生活的元哲学)》(1981年),《辩证法的复归》、《论近代的十二个关键词》、《卢卡奇于1955年》(1986年)和《节奏分析要素:节奏知识导论》(1992年)等。在这一历史时期重新开始日常生活研究,列菲伏尔主要想解决两个问题:第一,要解决第二卷遗留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分析。他试图阐释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进化,日常生活由传统社会文化的“剩余物”变成生产方式变革的“基础”,生产方式竭力通过规划这个基础而将自身构造为一个多种等价体系组成的系统。第二,面对思想批判能力的丧失正成为社会常态的这种更深刻的危机,列菲伏尔试图走向每日生活的元哲学,探讨日常生活批判作为哲学何以可能、是否可以成为走出现代社会迷宫的“阿里阿德涅之线”,并赋予生活以意义。

综上所述,“日常生活——城市、日常生活;空间、日常生活——日常生活”是列菲伏尔日常生活批判和其学术生涯的运动轨迹,是列菲伏尔探索新人道主义和“总体的人”的实现的艰难而又辉煌的思想旅程。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一)国内研究现状1.关于列菲伏尔思想的研究

国内对于列菲伏尔思想的译介比较早,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出版的译著主要有:《美学概论》(朝花美术出版社,1957年);《马克思主义的当前问题》(三联书店,1966年);《狄德罗的思想与著作》(商务印书馆,1985年);《论国家》(重庆出版社,1988年);《从黑格尔到毛泽东》(台北:结构群文化事业公司,1990年);《让日常生活成为艺术品——列菲伏尔、赫勒论日常生活》(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译文、访谈主要有:《马克思主义的分化》,原载法国《人与社会》杂志1976年41~42期合刊,张伯霖摘译刊于《哲学译丛》,1980年第5期;《列费弗尔:研究日常生活的哲学家——列费弗尔答法国〈世界报〉记者问》,载《国外社会科学动态》1983年第9期;《马克思主义在法国的状况》,载《国外社会科学动态》1983年第9期。2003年开始有列菲伏尔空间批判理论方面的编著问世:包亚明先生的《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都市与文化》第2辑)(上海教育出版社)重点介绍了列菲伏尔的空间理论。2008年,又出版了《空间与政治》(第二版)(上海人民出版社)。但是,列菲伏尔三卷本的《日常生活批判》以及《空间的生产》等空间、城市方面的著作至今没有中译本。

从80年代开始,国内已有学者开始初步介绍其思想。这一时期主要有:李青宜先生的《今日法国哲学界一斑——访问法国几位著名哲学家》,载《国外社会科学动态》1983年第4期;俞吾金、陈学明先生的《国外马克思主义流派》(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周穗明先生的《“新马克思主义”先驱者》(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

21世纪之初,衣俊卿等人的《20世纪的新马克思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20世纪的文化批判: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深层解读》(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张一兵、胡大平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逻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等著作将列菲伏尔作为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辟专门章节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列菲伏尔早期的异化理论和日常生活批判理论。

近年来,有两本系统解读列菲伏尔思想的专著问世:刘怀玉的《现代性的平庸与神奇——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哲学的文本学解读》(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紧紧围绕列菲伏尔的日常生活概念,对其《辩证唯物主义》、《日常生活批判》第一卷、《现代性导论》、《日常生活批判》第二卷、《现代世界中的日常生活》以及《空间的生产》等著作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文本解读。吴宁的《日常生活批判——列菲伏尔哲学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着重考察了列菲伏尔的自然观、节奏观、女性观、资本主义观、哲学观、马克思主义观,论述了他的异化理论、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美学理论、国家理论、现代性理论和空间理论。

此外,仰海峰的《列斐伏尔与现代世界的日常生活批判》(《现代哲学》2003年第1期)、刘怀玉的《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概念的前后转变》(《现代哲学》2003年第1期)、吴宁的《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探析》(《哲学研究》2007年第2期)、黄继锋的《日常生活与马克思主义——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3期),以及褚当阳和姜大云的《日常生活的主体迷失与重新占有——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探析》(《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第12期)等一系列论文对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进行了深入详细的解读。刘怀玉的《列斐伏尔:日常生活的现代性本质批判》(《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吴宁的《列斐伏尔现代性理论的思想渊源》(《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张双利的《列斐伏尔的现代性思想述评》(《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年第4期)、陆扬的《列斐伏尔:文学与现代性视域中的日常生活批判》(《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等论文对列菲伏尔的现代性思想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梳理,都认为列菲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本质上是一种现代性批判理论。此外,还有一些学者就列菲伏尔的国家观、异化观、资本主义观、政治观、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观等进行了专门的研究,但成果相对较少。2.关于列菲伏尔空间批判理论的研究

国内尚未有列菲伏尔空间批判理论系列著作的中译本和研究专著出版。刘怀玉和吴宁在关于列菲伏尔思想研究的专著和关于空间批判的论文中,解读了他的空间批判理论。

刘怀玉首先在其专著中阐明其立论基础之一是“‘日常生活批判’概念发生过两次转折:第一次是从一般的日常生活批判或意识形态的哲学的日常生活批判研究转向现代社会的日常生活批判研究;第二次是从现代性的日常生活批判研究转向日常生活的后现代社会历史条件与特征,即‘空间化’特征的研究”,他强调他主要研究日常生活批判概念的第一次转折。也就是说,他将列菲伏尔的空间批判理论视作日常生活批判的一个组成部分,属于列菲伏尔日常生活批判概念的第二次转折。他的专著虽涉及“日常生活批判的空间化转向”,但主要立足于《空间的生产》的文本解读。他认为,列菲伏尔的空间的生产及其再现性空间理论是列菲伏尔对马克思主义的又一次根本改造,是对整个现代性的历史观念与主体观念、实体论与本体论的一次根本动摇,使马克思主义传统的直线型历史进步过程与否定之否定式辩证法发展观念受到了根本挑战。他认为列菲伏尔转向对“空间的生产”的分析,并不仅仅是要建构一种空间维度的本体论,而是通过一个新的批判与分析的焦点,提出一种新的政治构想。

吴宁认为,列菲伏尔的空间理论是与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相独立的理论,对日常生活的研究使他走向了更为深刻的空间理论与城市空间社会学。但她认为列菲伏尔的空间理论夸大了空间在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基础与意义,列菲伏尔关注空间的政治、经济价值而忽视了空间与文化的关系。

此外,李春敏的《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探析》(《人文杂志》2011年第1期)认为列菲伏尔从社会空间出发,通过对新资本主义空间生产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试图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空间化改造,并从中寻求革命的出路。赵海月和赫曦滢的《列斐伏尔“空间三元辩证法”的辨识与建构》(《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第2期)认为列菲伏尔以社会空间为基础,通过对空间的三元辩证分析,不仅分析了资本主义的抽象空间,而且阐述了抽象空间逻辑内含的必然导致资本主义崩溃的矛盾。尤作欣的《资本主义的空间批判——从晚年列斐伏尔到大卫·哈维》(《学习与探索》2010年第1期)、李秀玲和秦龙的《“空间生产”思想:从马克思经列斐伏尔到哈维》(《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王弋璇的《列斐伏尔与福柯在空间维度的思想对话》(《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10年第2期)等论文在比较的视域中分析了列菲伏尔空间批判理论在思想史上的独特性。陈忠的《空间生产、发展伦理与当代社会理论的基础创新》(《学习与探索》2010年经1期)、高峰的《城市空间生产的运作逻辑》(《学习与探索》2010年第1期)等论文就列菲伏尔空间批判理论对城市建设和当代社会发展的意义作了比较深入的分析。

总体来说,国内关于列菲伏尔思想的研究还比较薄弱,这不仅表现在研究成果少,而且研究相对零散。而现有的研究也更大程度地局限在对列菲伏尔思想的复制、总结、概括和提炼上。这种境况在列菲伏尔的空间批判理论研究现状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和突出。一个令人遗憾的事是,国内尚未出现专门系统化地评介列菲伏尔空间批判理论的著作,即使现有的相关研究论文也只是比较初步地介绍了该理论或者该理论的某个方面。事实上,空间批判理论远比人们想象的要复杂和博大得多,它涉及生产方式、国家、历史、符码、逻辑、哲学、政治、日常、社会关系、社会主义和都市等现代社会的重要主题。关键在于,以上要素是如何共同作用并将这种复杂的作用表现在空间的生产中。只有理解了与空间相关的一系列要素以及空间与这些要素的历史的和逻辑的关系才可能从整体上把握空间批判理论的缘起、内容、逻辑和旨趣。并且,只有深入系统地理解了列菲伏尔的空间批判理论,也才能够从整体上把握他的思想,而不是单就某个问题论某个问题。(二)国外研究现状1.列菲伏尔思想的历史浮沉

在西方学界,列菲伏尔思想的研究大致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备受关注时期。此段时期,列菲伏尔被认为是重新理解马克思的典范,是与萨特齐名的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他的异化理论、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受到广泛关注。佩里·安德森认为他不仅是法国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最早的奠基人之一,而且在战后的头十年间也“仍然是党内最著名、最富有创建性的哲学家”。他既不像青年卢卡奇那样对革命的未来盲目乐观,也不像法兰克福学派那样对历史前景莫名悲观。

第二阶段,70年代到列菲伏尔逝世前遭到冷落。1968年学生运动后,西方思想界精英纷纷倒戈“向右转”,随着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兴起,列菲伏尔逐渐被排挤出思想中心遭到冷落,而这一时期,他有大量重要的著作问世。这一时期,英语学界几乎听不到列菲伏尔的声音,与萨特、福柯、德里达、鲍德里亚等其他法国当代思想家相比,列菲伏尔著作的译介和研究甚少,一些研究著作对列菲伏尔思想大都是一带而过;德语世界有关于列菲伏尔思想的研究,代表作为梅耶尔的《列菲伏尔:一个浪漫的革命者》(Kurt Meyer,Henri Lefebvre:Ein Romantischer Revolutionaer,1973),T.克莱因斯芬的《被排斥的日常生活:亨利·列菲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的马克思主义》(T. Klienspehn,Der Verdraengte Alltag:Henri Lefebvre’s marxistische Kritik des Alltagsleben. Giessen:Focus Verlag,1975),霍斯特·缪勒的《实践与希望:从马克思到布洛赫和列菲伏尔的哲学与社会科学实践研究》(Horst Muller,Praxis und Hoffnung:Studien Zur Philosophie und Wissenschaft gesellschaftlicher Praxis von Marx bis Bloch und Lefebvre. Bochun:Germinal Berlag,1986)。法语学界出了一本列菲伏尔的传记:雷米·埃斯的《列菲伏尔的百年传奇生涯》(R. Hess,Henri Lefebvre et l’aventure du siecle. Paris:Editions A.M. Metailie,1988)。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日本语等学界有其译著出版。

第三阶段,90年代以来重新受到重视。20世纪90年代以后,西方学界关于列菲伏尔著作的译介开始多起来,关注重点是其60年代以来的著作,尤其是以《空间的生产》为代表的空间批判方面的著作。目前,列菲伏尔的著作已经被译成20多种文字,但他的大部分著作和手稿还束之高阁。直到现在,列菲伏尔的空间批判理论的影响依然热度不减。估计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这种热度仍会保持,因为空间问题始终还是个重要而突出的社会问题。2.列菲伏尔空间批判理论的总体研究情况

在法语学界,列菲伏尔是最早介绍、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等人著作的重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之一。1968年“五月风暴”之后,他的作品淡出学界视野,1991年他逝世后,法国再也没有关于他作品的任何言论。1994年,受《空间的生产》英文译本出版的影响,《空间与社会》杂志出了一期特刊——《关于亨利·列菲伏尔的新闻》[11],但这并不足以使他的著作引起法语学界的关注。随着塞勒普斯(édition Syllepse)等出版社出版、再版列菲伏尔的著作,以及他以空间和城市问题为主题的著作在英语、西班牙语、德语、日语等学界的广泛传播,列菲伏尔在21世纪初才又重新受到法语学界的关注和重视。此时,他被认为是一个城市社会学家,他的城市、空间问题方面的著作是再版最多的。雷米·埃斯(Rémi Hess)在积极推介列菲伏尔著作的过程中表示,“我们的目的在于使当今的读者通过阅读20世[12]纪最重要的哲学家和社会学家之一的作品而形成自己的观点。”

在英语学界,随着《空间的生产》英文版的出版,列菲伏尔的空间批判理论受到关注。爱德华·索亚是最早的研究者之一。他认为,列菲伏尔“也许是20世纪马克思主义所有伟大的人物中,最不被了解和最被误解的”,但他却是“攻击历史决定论和重申批判社会理论的主要来源”。列菲伏尔的空间批判理论引发了萨特、阿尔都塞、福柯、吉登斯、哈维和詹姆逊等人开展其他形式的空间问题研究。并且,直至今日列菲伏尔都是“富有原创性和首屈一指的历史地理唯物主义[13]者”。在《后现代地理学——重申批判社会理论中的空间》中,索亚对列菲伏尔的空间批判理论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列菲伏尔的空间化的辩证法“不断地要求人们改变对于空间、时间和存在;地理、历史和社会;空间的生产、历史的创造,以及社会关系和实践意识的构建的看法。列菲伏尔们的‘断言’是发展一种历史-地理唯物主义[14]的关键时刻,将成为后世著述中引经据典的依据”。R.谢尔兹(Rob Shields)的《列菲伏尔,爱与斗争:空间的辩证法》(Lefebvre,Love and Struggle,Spatial Dialectics)(1999年)、斯图亚特·埃尔顿(Stuart Elden)的《理解亨利·列菲伏尔:理论与可能》(Understanding Henri Lefebvre)(2004年)、安迪·梅里菲尔德(Andy Merrifield)的《列菲伏尔:一种批评性介绍》(Henri Lefebvre:A Critical Introduction)(2006年)等是研究列菲伏尔较有影响力的著作,其中都有专门章节评介其空间批判理论。此外,K.古尼瓦德纳(Kanishka Goonewardena)等编著的论文集《空间、差异、日常生活——阅读列菲伏尔》(Space,Difference,Everyday Life:Reading Henri Lefebvre)(2008年)中也收录了多篇较有价值的研究其空间批判理论的文章。

在德语学界,梅耶尔(Kurt Meyer)是最早推介列菲伏尔著作的学者之一,在出版了《列菲伏尔:一个浪漫的革命者》(Henri Lefebvre:Ein Romantischer Revolutionaer)(1973年)之后,他新近又出版了《从国家到城市》(Von der Stadt zur urbanen Gesellschaft:Jacob Burckhardt und Henri Lefebvre)(2007年)。近年出版的较有影响的研究著作还有C.施密特(Christian Schmid)的《城市、空间和社会:列菲伏尔与空间的生产》(Stadt,Raum und Gesellschaft:Henri Lefebvre und die Produktion des Raumes)(2005年)。

另外,西班牙语、瑞典语、日本语学界对列菲伏尔著作的译介曾一度领先于英语世界,近十年也不断有其著作再版和新译著出版,尤其是《空间的生产》等空间批判理论著作引起了广泛关注。在波兰、塞尔维亚、斯洛文尼亚等东欧地区,列菲伏尔空间批判理论方面的著作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目前,西方学界研究列菲伏尔哲学思想的专著大多还是把他的理论划分为马克思主义、日常生活、空间、都市等主题分别阐述,并且各个分别阐述的章节都可以作为不相关的主题单独阅读。关于列菲伏尔空间批判理论的研究可以说刚刚起步,还处于评介阶段。3.列菲伏尔空间批判理论问题研究的共同点和分歧

西方学界认为列菲伏尔相对于其他学者有更为系统和完整的空间批判理论。他们大多从《空间的生产》出发来阐释列菲伏尔的空间观,认为他在考察空间的哲学历史基础上,提出了空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产品,每个社会都生产属于自己的空间,空间是“空间实践”、“空间的表象”和“表象的空间”的三位一体,必须对物质领域(自然界)、精神领域(逻辑的和形式的抽象)以及社会领域进行统一性的理论阐述。他们认为,列菲伏尔强调在20世纪,人们应从对空间中物的关注转向对空间生产的关注,空间的生产不仅是社会空间的生产,而且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并且,列菲伏尔从这一理论出发分析、批判了资本主义得以续存以及新资本主义的空间实践。西方学界在对《空间的生产》一书内容的评介上没有太大分歧,但由于受理论传统、关注重点、语言和学科等方面的影响,学者们在一些问题的研究上存在较大差异。(1)关于空间批判理论的缘起

埃斯认为,列菲伏尔关于空间、都市问题的研究成果是他在南泰尔学院驻留期间(大约为1966~1973年)的产物。1968年出版的《都市的权利》是列菲伏尔进入该研究领域的“宣言”,1974年出版[15]的《空间的生产》是空间问题一系列著作的“压卷之作”。

索亚认为,马克思主义地理学理论化的形成主要在法语国家。法国有异乎寻常的空间论传统。列菲伏尔是20世纪法国空间论的代表人物,是“西方马克思主义首屈一指的空间理论学家”。根据一些近年陆续发表的访谈资料,索亚同意埃斯的观点,认为列菲伏尔对于空间问题最初的研究与他那段时间的工作、生活经历以及法国城市规划的社会政治实践崛起的独特社会现象有关。但索亚进一步指出,列菲伏尔的“日常生活”、“都市”、“空间”、“重复与差异”是一系列近似的主题,正是在这些近似的主题研究中,促进了空间问题更加明确[16]的理论化。随着更多列菲伏尔著作英译本的问世,英语学界有的学者把2004年出版的《节奏分析:空间、时间和日常生活》看作《空间的生产》的画龙点睛之笔,认为在生命的最后岁月,列菲伏尔[17]又开始通过节奏分析概念重新思考空间和日常生活问题。

与埃斯和索亚认为的空间问题起源于列菲伏尔20世纪50年代的研究和生活经历不同,哈维在《空间的生产》英文版后记中指出,都市化和空间是两个交织在一起的主题。在60年代,尤其是经历1968年事件之后,列菲伏尔才开始认识到日常生活的都市环境的重要意义。南泰尔学院的学生运动和巴黎城市中的巷战促使他开始思考政治斗争在都市空间展开的问题,但随着对都市问题研究的深入,列菲伏尔认为都市将被都市化过程,或者说将被空间的生产过程所取代。正是空间的生产这一过程使全球和地方、城市和乡村、中心和边缘连接起来。因此,哈维断言,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列菲伏尔才在空间的生产这样一个不断变化的背景中重新阐释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以及马克[18]思主义理论和革命的政治学。(2)关于是否存在“空间化转向”和对空间批判理论的评价

西方学界目前一致认为列菲伏尔是从1968年之后才集中精力进行都市化的本质和空间的生产问题研究的,并且《空间的生产》是这一系列著作中的巅峰之作。但是,由于受列菲伏尔著作、译著出版情况和语言、专业的限制,西方学界还是在各自的兴奋点上解读列菲伏尔的空间批判理论。关于这一系列著作在列菲伏尔整个学术生涯中的地位,以及他的研究工作是否存在“空间化转向”问题,学者们各执一词。

在法语学界,列菲伏尔因《被神秘化的意识》等著作而在20世纪上半叶被认为是异化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理论的先驱,是把可以理解的马克思引入法国并影响了一代法国学者的思想家。而《空间的生产》在法语世界却是他鲜为人知的一部著作,并且受列菲伏尔的权威传记作者埃斯的影响,仅把他的空间批判理论归为都市社会学著作,认为这一系列著作只是一个时期内相对独立的研究成果,在这[19]段时期之前和之后,都没有出版关于都市的著作。也就是说,法语学界把列菲伏尔空间批判理论完全与他的其他著作割裂开来,认为在他的理论中存在“空间化转向”,空间问题是乡村-都市社会学研究的总结,但这一转向只是列菲伏尔学术生涯中昙花一现的小插曲。

在英语学界,列菲伏尔只有《马克思的社会学》和《辩证唯物主义》两部马克思主义专著译成英文,他的《被神秘化的意识》以及美学专题著作等作品没有英文译本,而《空间的生产》却广为人知。因此,英语学界的地理学家、城市学家、文化批判理论家在过去十年左右的时间里都把列菲伏尔视作自己领域中的学者。虽然索亚等学者认识到了他的空间批判理论与他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是密切相关的,但他们还是倾向于把以《空间的生产》为代表的这一系列著作独立看待,过分凸显了空间批判理论的地位和价值,强调它的后现代地理学血统,是开启了后现代地理学研究的奠基之作。随着研究的深入,英语学界已经认识到列菲伏尔各个时期和主题的著作之间是相互交织、相互重叠的,列菲伏尔的空间批判理论并不是一个新的研究计划,而是他思考历史问题的新视域。埃尔登认为他的思想受海德格尔和尼采的影响也比较大,《空间的生产》实际上是用一种非目的论的辩证法来阐明空间问题。埃尔登强调,列菲伏尔并没有以空间性分析来取代[20]时间性分析,而是将时空作为一个整体加以思考。也就是说,他始终是一个孜孜不倦寻求社会主义政治革命和国家解放可能性的马克思主义者。(3)关于列菲伏尔“社会空间化”的“三重性辩证法”研究

西方学界认为,列菲伏尔在其全部著作中形成的独特的辨证方法是其创造性的理论贡献。列菲伏尔自己认为,他的辩证法是基于马克思的社会实践和尼采有关艺术、诗歌、音乐、戏剧的思想而对黑格尔[21]辩证法的彻底批判。正是这个基于黑格尔、马克思、尼采,被列菲伏尔应用于空间的生产、节奏分析等领域的“三重性辩证法”至今仍使学界迷惑不已,存在各种解读甚至是误读。

谢尔兹认为,列菲伏尔把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由时间转变为空间。他提出了“社会空间化”(socialspatialisation)的先验概念,认为列菲伏尔的实践、认知和想象空间是“社会空间化”的辩证性综合的各个元素。他认为通常把列菲伏尔的“三重性辩证法”演绎为肯定(“日常实践和感知能力”)-否定(“分析理论和惯例”)-否定(“全部生活时刻”)相平行的“三个方面的辩证法”的理解令人困惑。他主张辩证法的第三个方面应该被看作否定之否定而不是与前两个处于同等地位的方面。因此,谢尔兹把列菲伏尔的“三重性辩证法”又重新还原为黑格尔式的肯定(日常实践和感知能力)-否定(分析理论[22]和惯例)-否定之否定(全部生活时刻将两者全都颠覆)。

埃尔登批判谢尔兹把列菲伏尔的“三重性辩证法”降低为“空间的辩证法”的观点。他认为,列菲伏尔是反对辩证唯物主义对历史变化图景所持有的线性论目的论的倾向,他的辩证法更多是转译了尼采的“超越”而不是黑格尔或马克思的“扬弃”,以此来阐明空间的生

[23]产。

施密特在阐明列菲伏尔辩证法理论时,批判了索亚在空间生产的三重性维度之外构建了三种独立存在的空间。他认为,索亚把物质空间、精神空间和社会空间作为独立的空间来看待,并强调社会空间的战略重要性,把其称作“第三空间”。对于索亚来说,它是一个综合性空间、一个人们生活在其中的再现性空间(a lived space of representation),并认为所有空间都可以通过第三空间被理解和改变。此外,索亚还宣扬一种“具体空间的认识论”,用来分别审视第一空间(物质空间)、第二空间(精神空间)甚至是第三空间(社会空间),并把这种认识论应用于《后大都市》一书中,把不同的城市研究方法区分为三个基本的种类。施密特认为,列菲伏尔绝不是要区分第一、第二、第三这种等级性的空间,而是强调空间性生产的辩证性和相互联系的特征。他强调,“空间生产的三重性应该被理解为具有同等价值的根本性存在,这三重维度哪个也不是本源性的‘命题’,哪个也不具有优先性。空间是未完成的,它被持续地生产,并且它总[24]是与时间联系在一起的。”

在当今城市化、全球化背景下,列菲伏尔空间批判理论研究在西方学界尤其是英语学界又恢复了生机。但研究规模不大,总体上还处于知者甚多、解者尚少的阶段,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对相关文本的深入解读以及与列菲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等著作的关联研究。

综上所述,国外研究者大多把列菲伏尔哲学思想划分为不同主题分别加以介绍和研究,对空间批判理论的研究可以说才刚刚起步,还处于个别著作的评介阶段,研究规模也比较小,基本是在城市社会学、批判理论等各专业领域内的专门研究,但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和列菲伏尔著作的逐渐出版、再版和译介,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其各个主题的著作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应该系统地加以研究。三 本书的基本观点、研究方法和写作框架(一)本书的基本观点

第一,从总体上来说,列菲伏尔的理论是一种独特的现代性批判。日常生活批判、空间批判和节奏分析都是这一现代性批判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不断深化列菲伏尔的现代性批判思想。

第二,列菲伏尔的空间理论展示了20世纪现代性的空间实践逻辑,深刻揭示了日常生活异化的机制。正是作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再生产的空间生产及其都市化战略导致了日常生活的全面被规划和普遍异化,从而被规划的日常生活成为资本主义统治的深层的和微观的基础。

第三,节奏分析又进一步深化了日常生活批判和空间批判的现代性批判主题。空间生产对现代社会生活的普遍操控和对日常生活的全面规划,实际上是借助多种单调的、线性重复的社会生活节奏及其各种微观权力编织而成的社会空间,即都市化战略而实现的,这种单调的线性的社会节奏压倒周期循环性的自然节奏成为现代日常生活的主要节奏,并且内化到现代人的生存结构之中,这又从一个侧面显示了日常生活异化的深度。

第四,列菲伏尔的空间批判实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空间“转进”。列菲伏尔通过在商品、劳动、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等历史唯物主义的经典范畴基础上,引入空间、空间的生产、国家、都市、日常生活、时间、节奏等概念,构建了关于人类历史发展的“历史性—社会性—空间性”的三元解释模式,丰富和完善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空间维度。

第五,就哲学范式而言,列菲伏尔的空间批判理论是一种文化批判。作为人本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阵营中的一员,列菲伏尔的空间批判理论是对20世纪资本主义的理性文化危机以及人的文化困境所作的独特思考。这种思考既有对理性主义文化的激进解构,也有对重建人的主体性和理性文化的呼吁;既有对人的终极价值的关怀,也有宏观和微观方面的变革措施。

第六,列菲伏尔空间批判理论尽管具有原创性和独特性,但也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局限性不仅表现在他的空间理论主要是针对法国战后全盛的福特主义时期进行的分析和批判,必然要随着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不断发展和完善,还表现在以空间维度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剖析必然会因为凸显空间要素而遮蔽资本主义社会其他结构性要素,以及他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和重新阐释在多大程度上对马克思主义起到了推进和发展也是有待商榷的,而且他的革命策略还是不可避免地带有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浪漫主义色彩。但无论如何,列菲伏尔的空间批判理论都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多样化的理论谱系中一道独特的风景。他的理论再一次提醒我们,马克思学说的革命性和生命力就在于,坚持不懈地揭示处于真实的、活生生的社会生活中的东西,辩证地考察具体社会历史现实并随时代不断发展。(二)本书的研究方法和写作框架

为了充分展示列菲伏尔空间批判的理论全貌,揭示空间批判在其学术生涯中的地位以及与日常生活和其他研究主题之间的深刻关联,本书选取了列菲伏尔20世纪60年代之后6部主要著作的英文版、2部著作的中文版和列菲伏尔著作、论文的2部英文合集等作为研究基础。它们是:《现代性导论》(1962年)、《现代世界中的日常生活》(1968年)、《空间与政治》(1972年)、《资本主义的幸存》(1973年)、《空间的生产》(1974)、《论国家之二: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从黑格尔到毛泽东》(1976年)、《日常生活批判Ⅲ:从现代性到现代主义(走向日常的元哲学)》(1981年)、《节奏分析要素:节奏知识导论》(1992年),以及斯图亚特·埃尔登等选编的《列菲伏尔主要作品选》(2003年)和《国家、空间与世界:列菲伏尔论文集》(2009年)等。立足于对这些本书的深入解读,本书力求准确把握列菲伏尔空间批判理论对当代资本主义现代性问题所作的富有创见性的分析,深刻理解列菲伏尔通过在马克思经典范畴基础上重新引入空间、空间的生产、国家、都市、日常生活、时间、节奏等概念而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重建所作的努力,全方位、贯通式地展示这一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交融的独特理论。

在具体的研究中,本书主要运用了两种方法:一是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本书围绕列菲伏尔对空间问题的研究,审视其空间理论展开的思想视域和背景,勾勒其空间分析的逻辑进路和方法,挖掘其空间批判的内涵和旨归,从而绘制出与当代社会历史现实发展相适应的空间理论“体系”。二是比较分析法。这种方法是人物研究中常用的技术方法。本书在对列菲伏尔思想全景和理论分期的分析基础上,指出空间批判理论在其整个学术生涯中的思想史定位,并将空间批判理论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以及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判进行横向比较,彰显其在对重大社会历史现实问题分析中的独特思想魅力和理论价值。

本书在现代性批判的理论视域中研究列菲伏尔的空间理论,从对列菲伏尔关于空间概念的内涵、空间生产的宏观战略和微观机制、空间的矛盾性和总体性的空间革命的阐释中理清列菲伏尔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空间分析的叙事谱系和思想脉络,揭示其对当代资本主义现代性问题的理论关照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空间性解释;从列菲伏尔空间性的历史唯物主义出发反观马克思的社会历史理论,分析马克思社会历史思想的时间性特征,挖掘其蕴含的空间思想资源,在此基础上反思列菲伏尔思想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空间“转进”;从列菲伏尔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大家族中的重要一员出发,将空间批判置于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中,分析其与同时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共同点和差异。根据这种理论运思,本书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介绍选题的目的、意义,国内外关于列菲伏尔空间批判理论的研究现状和本书的基本立场、方法与写作框架。第二部分为第一章,是对列菲伏尔空间批判的理论视域和方法所作的总体说明。第三部分包括第二章到第五章,是对列菲伏尔空间批判理论的主要内容和逻辑进路的阐释和分析。第四部分为第六章,是从比较视域出发,对列菲伏尔的空间批判理论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判的异同所作的反思。第五部分为结语,是对列菲伏尔空间批判理论所作的简要概括和评价。

第一章分析了列菲伏尔空间批判理论的理论缘起,阐释了空间批判理论的现代性批判视域和方法论支撑。从现代性批判视域出发,在简要介绍列菲伏尔的现代性思想的基础上,本书论证了列菲伏尔空间批判与现代性批判的内在关联和一致性,并通过对黑格尔、马克思和尼采思想的重新审视,试图揭示列菲伏尔三元辩证的空间分析是对这三位伟大思想家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第二章是对列菲伏尔空间概念的解读。空间是列菲伏尔研究当代资本主义现代性问题的独特视角和核心范畴,列菲伏尔为什么选择空间作为其研究对象,这取决于他对空间的理解。本书试图通过对空间概念历史演变的批判性分析,对列菲伏尔关于空间与自然、身体关系的阐释以及他以城市变迁为线索从微观层面绘制的空间化社会形态的分析来勾画出作为具体的总体的空间概念。

第三章是对列菲伏尔空间生产微观机制的解读。列菲伏尔之所以展开空间分析,是因为他认为资本主义在20世纪得以续存和发展依赖于空间的生产,作为整体的空间的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过程和结果。由此,文本的解读试图理清作为资本主义国家政治战略的空间生产的微观机制。具体来说,空间是政治统治的工具,空间的生产是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战略。国家和政治权力通过都市化和日常生活被规划的微观机制来实现抽象空间的生产。

第四章是对列菲伏尔空间矛盾性和空间革命思想的解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通过把自身扩展到作为整体的空间中从而实现了它的运行,同时也正因如此,这种生产方式已经使自身的矛盾在空间层面得以现实化。抽象空间的矛盾性成了现代资本主义的“阿喀琉斯之踵”,同时也为革命和新空间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由此,本书试图从质与量的矛盾、交换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矛盾、为生产性消费而进行的空间的生产与为非生产性消费而进行的空间的生产之间的矛盾、暂时与稳定之间的矛盾、都市化背景下“中心—边缘”的矛盾,以及这些矛盾的本质性矛盾——空间的私人占有与作为整体的抽象空间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分析出发,展示资本主义抽象空间的矛盾性,并通过对革命的内涵、目标、决定因素和可替代方案的阐释揭示列菲伏尔的总体性革命理想。

第五章是对列菲伏尔节奏分析理论的解读。在空间分析中,列菲伏尔已经察觉到把资本主义社会运行完全归于空间的生产还没有触及问题的要害,国家和政治权力掌控下的空间问题其实与时间问题密切相关。在生命的最后,他以节奏分析来对空间生产的阐释作最后的润笔。由此,本书试图从节奏概念和节奏分析方法的内涵分析、时间的线性重复与空间的节奏化组织、线性重复的微观生产机制及其反抗途径等方面,阐释其节奏分析理论的完整内涵。

第六章是对列菲伏尔空间批判理论与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和马克思的社会历史思想的对比研究。在对列菲伏尔空间批判理论具体研究的基础上,本书从研究主题、研究范式、理论特质等方面论证列菲伏尔空间批判理论与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的异同,并着重分析列菲伏尔空间批判理论与马克思社会历史思想的内在一致性,以及它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从而试图展示列菲伏尔空间批判理论的独特性。

结语是对列菲伏尔空间批判理论的一个简短的评论。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