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城雄姿(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6 00:12:09

点击下载

作者:李姗姗

出版社:汕头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万里长城雄姿

万里长城雄姿试读:

前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可见,美丽中国,是环境之美、时代之美、生活之美、社会之美、百姓之美的总和。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紧密相连,建设美丽中国,其核心就是要按照生态文明要求,通过生态、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建设,实现生态良好、经济繁荣、政治和谐以及人民幸福。

悠久的中华文明历史,从来就蕴含着深刻的发展智慧,其中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就是把我们人类看作自然世界的和谐组成部分。在新的时期,我们提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这是对中华文明的大力弘扬,我们要用勤劳智慧的双手建设美丽中国,实现我们民族永续发展的中国梦想。

因此,美丽中国不仅表现在江山如此多娇方面,更表现在丰富的大美文化内涵方面。中华大地孕育了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是中华大地之魂,二者完美地结合,铸就了真正的美丽中国。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滚滚黄河、滔滔长江,是最直接的源头。这两大文化浪涛经过千百年冲刷洗礼和不断交流、融合以及沉淀,最终形成了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最辉煌最灿烂的中华文明。

五千年来,薪火相传,一脉相承,伟大的中华文化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绝而从没中断的古老文化,并始终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其根本的原因在于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和广博性,并充分展现了顽强的生命力和神奇的文化奇观。中华文化的力量,已经深深熔铸到我们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是我们民族的基因。中华民族的精神,也已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是我们的根和魂。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各族人民五千年来创造、传承下来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其内容包罗万象,浩若星汉,具有很强文化纵深,蕴含丰富宝藏。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建设更加优秀的新的中华文化,这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根本。

总之,要建设美丽的中国,实现中华文化伟大复兴,首先要站在传统文化前沿,薪火相传,一脉相承,宏扬和发展五千年来优秀的、光明的、先进的、科学的、文明的和自豪的文化,融合古今中外一切文化精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民族文化,向世界和未来展示中华民族的文化力量、文化价值与文化风采,让美丽中国更加辉煌出彩。

为此,在有关部门和专家指导下,我们收集整理了大量古今资料和最新研究成果,特别编撰了本套大型丛书。主要包括万里锦绣河山、悠久文明历史、独特地域风采、深厚建筑古蕴、名胜古迹奇观、珍贵物宝天华、博大精深汉语、千秋辉煌美术、绝美歌舞戏剧、淳朴民风习俗等,充分显示了美丽中国的中华民族厚重文化底蕴和强大民族凝聚力,具有极强系统性、广博性和规模性。

本套丛书唯美展现,美不胜收,语言通俗,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古风古雅,具有很强可读性、欣赏性和知识性,能够让广大读者全面感受到美丽中国丰富内涵的方方面面,能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文化自豪感,并能很好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创造未来中国特色的先进民族文化,引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伟大梦想。

先秦长城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它贯穿我国北部,蜿蜒曲折,气势磅礴。在我国,最早修建长城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在历史上,这段长城被称为“方城”或“万城”,全长近500千米。楚国长城修成后,齐、魏、韩、中山国、燕、赵、秦等国家也各自修建了自己的长城。由于这些长城的规模都不大,它们的长度有的只有数百千米,为此,人们统称这些长城为“先秦长城”。

楚文王为屯兵始建“方城”

公元前7世纪前后,正是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代,在这个时期,我们国家形成了很多了个诸侯国,其中,以楚国、齐国、中山国、魏国、韩国、秦国、燕国和赵国等最为著名。

公元前678年,楚国在征服汉水以东的诸侯国之后,率军向北发展,将西周时期形成的申、缯等诸侯古国封地据为己有。

之后为实现“我有蔽甲,欲以观中国之政”的政治意愿,楚文王又继续沿着申、缯等古国封地的北部、东北部,并凭借伏牛山和桐柏山自然形成的天然隘口,命人在缯国缯关基础上,修筑了我国历史上最早的长城,同时于夏路进入缯关处修建了屯兵戍守的“方形小城”,即“方城”。

在我国历史上,“方城”一词在楚国地理中多次出现。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第一种,认为方城是山。据《后汉书·郡国志》记载:“南阳郡下:‘叶有长山,曰方城。' ”又据《括地志》记载:“方城,房州竹山县东南四十一里。其山顶上平,四面险山峻。山南有城,长十余里,名为方城。即此山也。”

第二种,认为方城是一个关塞。据《淮南子·地形篇》记载:“何谓九塞?曰:太汾、渑池、荆阮、方城、觳阪、井陉、令疵、句注、居庸。”

高诱作注说:“方城,楚北塞也,在南阳叶。”

第三种,则认为方城是座城。在《水经注·汝水》记载:“苦菜于山东之间。有小城名方城,东临溪水。寻此城致号之由,当因山以表名也。”

在《水经注·溧水注》记载:“醴水又屈而东南流,迳叶县故城北。昭公十五年,许迁于叶者也。楚盛周衰,控霸南土,欲争强中国,多筑列城于北方。以逼华夏,故号此城为万城,或做方字。”

为此,根据古人留下的古籍资料,人们认为,“方城”原指方城山,后来,因为楚国在此地修建的城墙,并逐步扩大规模以后,人们便把这段城墙称为“方城”。

因为这种城墙很长,而且与一般城中的城墙有所不同,它不是周围封闭的,所以称为“长城”或“长垣”。又因为此段城墙是楚国始建的,为此,这座城墙后来又被称为“楚长城”或者“楚方城”。

而这里的“方城”称谓,则应当是因旁边的“方城山”而得名的。

关于楚长城在当时楚国的分布,我国的历史文献上有清楚的记载,其中,北魏学者郦道元的《水经注·水注》引南北朝宋人盛弘之所著《荆州记》记载:“叶东界有故城,始犨县,之瀙水,达泚阳界,南北联络数百里,号为方城,一为长城云。”意思是:“叶县东面有故城一道,从鲁山县开始,东至泌水,西达比阳界,南北连联数百里,号为方城,也称作‘长城’。”《水经注》还载有:“郦县也有故城一面,未详里数,号为长城,即此城之西隅,其间相去六百里,若南北虽无筑基,皆连山相接,而汉水流其南。”《括地志辑校》记载:“故长城在邓州内乡县西七十五里,南入穰县,北连翼望山。”

根据这些资料,后人推测当时的楚长城大致应该分为北线、东线、西线三部分,整体轮廓略呈“∩”形,故称“方城“。它们主要分布在豫南的平顶山、南阳、驻马店、信阳4个地级市的25个县。

这座长城西起湖北省竹溪县,跨汉水辗转至河南省的邓县,往北经内乡县,再向东北经鲁山县,跨汉水辗转至河南的邓县,往北经内乡县,再向东北经鲁山县、叶县,往南跨过沙河直达泌阳县,总长将近500多千米。

其中,北线为东西走向。《水经注》称“其间相去六百里”,指自东部的叶县向西经河南省鲁山县、南召县至内乡县郦长城之间的大约距离,长城线路位在南阳盆地北缘东西绵亘的伏牛山沿线上。

北线的四分之三在南召县境内,有石砌关城53座,重要关门东有鲁阳关,西有野牛岭关。其次还有中部分水岭关,分别扼守着自洛阳南下的南北古道。

东线为北、东、南走向。其中东内线,自鲁阳关南下,沿三鸦路至南端的第一鸦。三鸦路,为洛阳南下经鲁山、南召通向南阳的著名古道,《南阳古代史话》称三鸦路为古“夏路”。

三鸦路段均在南召境内,中流鲁阳关水,简称“关水”。《清一统志》记载:“三鸦路以百重山为第一鸦,分水岭为第二鸦,鲁阳关为第三鸦。”《南召县志·交通志·古道》记载:“宛洛大道,即古三鸦路,也称鲁关道,是南阳通往洛阳的一条重要通道。始建于公元前9世纪西周时期,昭王、穆王为沟通宛洛,防楚北侵,故修此道。”

第二鸦所在的云阳关,鸭河、鸡河在此会流,会流处两山并立,三鸦路古道在此通过,故历史上被称为“北扼汝洛,南扼荆襄”的咽喉之地,为历代兵家所必争。

西线为北、西、南走向。其西内线,由南召县乔端镇的野牛岭南下,经板山坪镇的周家寨又名“金斗关”,南入镇平县,继向南入邓州境内的穰故城。据《南召县志》记载,与西内线相联系的古道有两条:

一条是马市坪古道,由洛阳向西南经嵩县沿白河入南召县乔端镇、马市坪乡、李青店,南达南阳,中间有著名的灌沟孔道,县内总长45千米。

一条为板山坪古道,由李青店经白土岗乡、板山坪镇西入内乡县马山口,远入武关,县内总长45千米。

另有白河航道,下通汉江,北至板山坪镇余坪。位于板山坪镇的周家寨,为楚长城的一座大型关城,位于金斗山上。《明嘉靖南阳府志》称“金斗山在县西南一百六十里”,并称“明会典有金斗关,关因山盖置,跨内乡、南召二县”。至明代更名为“莲花寨”,清代初期经此地周姓旺族复修后又更名“周家寨”。此寨紧锁着板山坪古道。周家寨周围沿古道分布着黄路岈寨、楼子垛寨、黑沟顶寨、小曼寨、青风崖寨等10余座石寨城,集群分布。

向南入镇平县境又有菩提寺寨等有名寨城。《括地志》称“故长城在邓州内乡县东七十五里,南入穰县”,应该是指这里的楚长城西内线。

楚长城之西外线,自南召县西北乔端镇境内的桃花庵寨、八里坡寨向西南,经京子垛寨、老界岭寨等入内乡县境。

这条楚长城,有的用石砌垒,有的用土筑墙,与天然的悬岩峭壁结为一体,形成当时楚国对外防御的巨大屏障,简称“古楚长城”,又名“内长城”。此条长城的“大关口”,为楚方城东段隘道关塞之一。这道关塞一直保存下来,位于河南方城县独树乡申辛庄村。

关口东侧为横亘于叶县西南之黄石山西麓的擂鼓台,北岭头和尖山诸峰;西侧为伏牛山东麓之对口门,旗杆山和香布袋山诸峰。东、西山峰夹峙,形成隘口。其构筑皆依山就岭,以南北两道土城构成有似新月形、面向东南的两道防线。

关口南北城墙相距30米。东侧的北墙依悬崖而筑,与南墙相距200米至300米。南北墙之间且有深沟,南城内侧有12米见方之土台7个,似为城堡。西侧之北墙亦依山岭而筑,在对门山顶和香布袋山均有石基城堡遗迹。

该关遗留之内外城垣总长度达约2.8千米,残高1.5到3.0米,基底宽10米、顶宽1.5米。城堡遗迹共有9处,规模宏大,设计构思周密,为研究楚国军事建筑工程提供了宝贵的实物例证。

历史上,楚长城修成后,有一次,齐国要进兵攻打楚国,军队已经到了“陉”这个地方,楚成王派了大夫屈完去迎敌。到了召陵地方,屈完对齐侯说:“你如果真正要想打一仗的话,楚国有方城可以作为城防,有汉水作为城池,足可以抵挡一阵子的。”齐侯见楚防御工事果然坚固,只好收兵。

像这样别的诸侯国家去攻打楚国,到了方城就被阻挡而回的情况,在古代文献上还有不少记载。

如据《左传》上记载:又有一次,晋国的处父楚攻打以救江,到了方城,遇到息公子朱,便回去了。又如,晋国的荀偃栾率师伐楚,入侵到了方城之外,由于防御严实,没敢攻打,结果只好攻打了一下别的地方就回去了。

这些历史故事,不仅说明了楚方城在防御其他诸侯邻国侵扰上的功用,而且也说明了方城不是一般孤立城市的城垣,而是连绵不断的城防。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防御工程。这便是我国长城的开始。因为楚长城是我国最早的长城,为此,它被人们称为我国的“长城之父”。知识点滴虽然人们认为,楚长城是在楚文王时期修建的,但后人也认为,楚长城的修建时间并非是短期时间可以修成的,为此,人们主要有“春秋说”和“战国说”两种看法。主要是如下几个观点:一是,楚国直至楚怀王前,一直处于强势,修长城无疑是作茧自缚,楚国没有必要修筑北长城。为此,楚长城是在楚怀王以后修建的。二是,楚成王时期屈完大夫“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的说法,“方城”指的是方城山,并非指的是长城。也就是说,在春秋战国时以齐国为首的联军进攻楚国方城时,方城并无长城之险。三是,楚长城是为抗秦而建的,楚国只有西线长城。北部只是利用了山险墙和谷堑。为此,楚长城的修建时间是在公元前6世纪左右。

齐环为军事防御建“巨防”

在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修建起第一座长城以后,齐国看到了长城的好处以后,也仿照着楚国的样子,修建了齐国长城。

说起齐国长城的修建,还有一段有趣的历史故事呢!

当时,我国的众多诸侯国,除了楚国、齐国、中山国、魏国、韩国、秦国、燕国和赵国等国之外,在齐国附近,还有晋国、鲁国、宋国、卫国等一些小国家。

在这些国家中,齐国和晋国的关系最差。原因是,在楚国修建长城的年代里,齐国当时正是齐桓公当君王,这位齐桓公是位非常了不起的人物,在他当齐国君王期间,他号称中原的霸主,没有一个诸侯国敢惹他。

齐桓公死后,齐国发生了一些内乱。在这样的情况下,齐国附近的晋国日益强大起来,成为了新的中原霸主。这样一来,齐国和晋国的关系就弄得很僵。

至齐灵公齐环时,有一次,晋国君主晋平公让附近的小诸侯国在河南济源西一带参见盟会,结果,其他小诸侯国的君王都亲自参见了这次会议,而唯独齐灵公则只派出了自己的大夫高厚赴会。

在盟会上,晋平公要自己的元帅荀偃率领各国大夫与高厚举行盟誓,而高厚却又偷偷逃回齐国。

于是,荀偃与各国大夫盟誓说:“背叛盟主者,诸侯共讨之!”

这里,荀偃口中的“背叛盟主者”,显然便是指的齐国。

在此次盟会后的第二年,齐国又兵分两路向晋国的盟国鲁国发起了进攻。当时,由于鲁国有所防备,两路齐军皆无功而返。

公元前555年秋,齐灵公坐镇山东平阴,分兵数路再次向鲁国发起进攻,晋平公得知后,便组织其他盟国发兵讨伐齐国。

晋国三军来到济水之畔,中军主帅荀偃往济水中投放玉石,祭祀济水之神,并历数齐灵公的罪行:齐环凭借山水之险和人口众多,背弃盟主,凌虐民众。

第二年初春,晋军渡过济水,来到鲁国地盘,与鲁、宋、卫、郑、曹、莒、邾、薛、杞等国军队会合,然后就沿着济左陆桥,气势汹汹地向平阴扑来。

齐灵公见大兵压境,便紧急召回进攻鲁国的军队,回防齐国西南边陲各个重镇和战略要地。与此同时,齐灵公发动士兵紧急加固平阴邑南面的堤防,使之更宽更高更长,又在堤防外侧挖掘堑壕,西引济水和湄湖之水作为护城河。

这样,平阴城南的这道堤防便由一般的水利工程一跃变成军事防御工程的巨防夯土长城。这便是齐国最早一段长城的缘起。

正因为齐长城缘起于水利工程的堤防,所以它本来的名字就叫“巨防”,即便到了后来的战国时代,“长城”的名字叫响之后,“巨防”依然是齐长城的别称。

对于这段巨防的防御作用,当时随军的宦官夙沙卫很不以为然,他对齐灵公说:“主公,卑职以为,不能战,莫如守险。”

夙沙卫的意思是说,如果不能同敌军直接交锋取胜,那么就应该固守平阴以及附近的京兹、邿、卢等城邑。

但是,齐灵公并没有采纳他的意见,依然坐镇在平阴城。

之后,诸侯联军来到平阴城后,立即被眼前的这道既高又厚的巨防挡住了去路。联军们只好集中兵力,强行攻击巨防上唯一的出入口防门。但是由于齐国将士顽强抵抗,虽然也有死伤,却也使得联军不能越雷池一步。

联军见强攻防门,一时难以得手,晋国大夫范宣子就对齐军实施攻心战术和疑兵战术,最后,齐灵公果然中计,只好撤出平阴城。

不过,虽然最后齐军被晋国带领诸侯联军打败了,但可以看出,当时齐军修建的这座巨防长城在军事上是起到了一定的防御作用的。

再说齐灵公修成了巨防长城以后,至战国中期,齐威王、齐宣王继起争霸,楚国灭掉了齐国附近的越国,更加危胁到了齐国,而冈峦起伏的泰沂山区正处于齐之南越,以山代城的传统格局已不适应骑兵战的新形势,于是,齐威王又命人在齐国边界修建了中段长城。

再后来,齐宣王上任后,又对齐国的长城加以维修连成一体。

关于这段历史,《史记·楚世家·正义》引《齐记》记载:“齐宣王乘山岭之上筑长城,东至海、西至济州千余里以备楚。”

历史古籍《太平寰宇记》中也记载:“齐宣王筑长城于此,西起齐州,东抵海,犹有遗址。”

又据古籍《水经注》中记载:“县北偏东百五里,上有穆陵关;关之南北为沂朐分界处,齐宣王筑长城于此。”

这些历史记录可以看出,齐宣王时期修建的齐长城规模已不小。

再后来,齐宣王之子齐湣王又对齐国的长城进行了全面整修。至此,齐长城先后经历几百年工夫,终于大功告成。

这段长城依山势而筑,西起黄河河畔,西起黄河河畔,东至黄海海滨;东西蜿蜒千余里,几乎把整个山东南北分为两半。

此军事巨防,蜿蜒起伏在1518座山峰上;它历经平阴、长清、肥城、泰山、泰安、历城、章丘、莱芜、博山、淄川、沂源、临朐、沂水、安丘、莒县、五莲、诸城、胶南、黄岛共19个县市区的94个乡镇。全长约为618.9千米,史称“千里齐长城”。

因为这段长城多依山势而筑,山岭之地又多筑在峰顶处,为此,齐长城又有“长城岭”之称。

齐长城所经沿线也有平坦之地,所以作为齐长城的整体建筑结构设计、城墙结构各有异。随山势而筑地段城墙多系大小不一的自然石块砌成,一般不用灰浆等物凝固。

而平原低谷地段所筑长城又多夯筑而成,土筑的城墙也称“巨防”或“防门”。

而就城墙的建筑材料而言,多就近取材,山岭地段所长城墙,因取石之便,即用石砌;平坦地带,因无石便取,即用土筑。

齐长城是随着不同的地形、山势和地貌而修筑的,主要有关、烽火台、团城和墙四部分组成,关全部建在山口要道上;烽火台则建在大关的山顶,用以传递敌情;团城是建在关两侧高山顶上的石围墙塞,用以屯兵和观察敌情。

城墙的位置一般是建在随山升降的分水限南侧的斜坡上。地势一般是南低北高。因为南面低,来犯的敌人需要向上进攻,非常困难,起到防御作用。北面高则可以居高临下,易于防守。

墙底厚一般3米,但关处厚4米至8米。南半部分是外墙,平均高4米,关处墙最高8米,北半部分是站墙,厚1米,高1米左右,有便于瞭望、巡逻、隐蔽和作战的优点。

在城墙的阴面,建有横向的拦沙土水的小石墙,有的墙内垒着泄水沟,以防止城墙被雨水冲坏;墙的用料一般是就地取材,砂石山就用砂石,青石山就用青石。

上游镇南栾宫村西的“道士帽”山处的220米城墙则是用沙土夯筑而成,特殊地带就以悬崖代墙,如三顶山、鸡罩山上的墙就是如此。砌墙的方法也因料而异,土墙就用夯筑法,石墙、关楼和城堡则用支垫干垒法,关门洞采用的是发暄技术。

其中,尤以干垒法和发碹技术最值得称道,不怕雨雪冲刷,经得起风吹日晒,因而一直完好无损,齐长城保存最完整的的是莱芜境内上游镇娘娘庙锦阳关以西的662米,共有190个城垛,每个城垛上有一个瞭望口。

综观齐长城的建筑结构设计,有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形、就地取材的特点。为此,我们后来所见长城不是整齐的统一设计,而是多因山势和河堤防而筑,平地、河流、低谷处重点设防,以确保进出方便,能攻易守。

后来的城墙遗迹一般在山系顶峰险要处,这说明当时此处没有修筑城墙,有的地方即使修筑,规模也很小。而在山系岭脊外缘陡险处,长城内侧地势较外侧要高出许多,一般可高出两三米,而外城墙内只填以三四米宽的土少或碎石。

所以齐长城较多处地段为单城墙,即只有外墙,无内墙,即使有内墙也较低,这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所长城中是仅见的,在历代所建长城也是仅有的。

而平阴、长清地带的长城西端,则即无山岭屏障,又无河道为阻,而此处又是齐国南通曹、宋、滕、邾、鲁、楚、周诸国,西通卫、晋、郑的要冲地带,也是兵家必争之地。故齐国不惜耗费巨工在此用土坯筑成高厚的城墙,故史称“巨防”。

巨防西端设防门,筑两道城墙,为重要门户,中间设关卡,战时可以关闭。《史记·苏秦列传》中记载:“虽有长城巨防,恶足以为塞”即指此。

至于战国晚期,燕军伐齐,由西北入境,长驱直入,攻占齐城,当另有别因。

南部因有长城巨防,在春秋战国长达500余年的时间内未发生此类灭国之灾,说明长城作为南界军事防御工事,确实起到了筑城卫国的作用。

巍峨壮观的齐长城如一条巨龙,穿越于崇山峻岭之间、阡陌沟壑之上,与瀚浩壮阔的大海相衬托,气势磅礴、雄伟异常,有“少海连墙”之美誉。

整条长城充分利用泰沂山脉自然山势的设计。不仅充分体现了“齐陵堤防,必处其右而背之”的军事原则,也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它充分显示了当时齐国科学的先进和体现军事防御这一军事主导战略意图。为此,可以说,齐长城在我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因为这座长城比欧洲人公元前459年修建的79千米长雅典壁垒早200余年,比秦长城早400余年,为此,它又被后人称为“中国长城之父”“世界壁垒之最”。知识点滴古老的齐长城以其特有的军事、地理、商旅、建筑等方面的魅力而闻名。在齐长城下,流传着许多凄婉动人的故事:相传,在长城脚下住着一户人家,聪明英俊的王小与老母相依为命,无奈家贫如洗,王小老大不小了也没有娶上媳妇,老母盼媳心切,日久成疾,双目失明,王小靠讨饭奉养老母、并天天到山上打柴换药为老母治病,历尽生活艰辛。王小的孝心终于感动了神灵,托梦指点他道:北墙跟前一地花,九月满目黄金甲;得此妙药圣草日,定是慈母见天时。王小醒来,恍然大悟:这不就是天天打柴时见到的齐长城下的野菊花嘛!于是采来野菊,熬汤为老母洗眼,果然灵验。这一偏方,一直在齐长城下流传应用,造福一方百姓。

中山国为保卫领土建短长城

战国时期,在楚国和齐国各自建成守护国土的长城以后,有一个小国中山国也筑了长城。

中山国,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北狄建立的国家,原名“鲜虞”,始建于西周。

春秋晚期,鲜虞转移至唐县,改称“中山国”,中山武公建都于顾,也就是后来的河北省定州。

中山国位于后来的河北省中部正定、石家庄的西北,它东与齐国、北与燕国、西南与晋国和赵国相连,四面八方都是强大的诸侯国家。

中山国虽然是小国,却十分顽强,曾于公元前406年为魏国所灭,至公元前380年左右又复国。

复兴后的中山国位于赵国的东北部,把赵国南北两部分领土分割开来,因此成为赵国的心腹之患。赵国在公元前377年、376年曾两次进攻中山国,均遭到中山的抵抗,没有成功。

此后,中山国开始修筑长城。

据《史记·赵世家》记载:

赵成候六年,中山筑长城。

这里的赵成候六年,便是公元前369年。

不过,虽然中山国修建了守护自己国土的长城,但是,由于中山国实在是太小了,最后还是在公元前296年被赵惠文王所灭,改其地为赵国的中山郡。

经过350余年建国时间的中山国虽然最终被灭,不过,中山国修建的长城却保存了下来。

中山国长城的位置起于河北省和山西省交界的地区,纵贯恒山,从太行山南下,经龙泉关、倒马关、井陉关、娘子关,固关到邢台南黄泽关以南的明水岭大岭口,长约250千米。

此长城后来在唐县、曲阳、顺平等地都有遗址可寻,大体走向是沿唐河右岸行。

中山国长城遗址大约有四五十千米,山上用毛石块垒成,山下用土和石头、石条混筑。

其中,山下长城两侧用简单打制的石块堆砌,中填碎石或地表土,墙基用较规整的石块平铺。墙基宽两三米,城墙横截面呈梯形,上宽下窄,有“土龙”“龙脊”之称。

土石混筑的中山长城,高处约有3米,宽0.5米至2.5米,做法是两侧挖地基,砌石块做边墙,中间用土和碎石填充。长城干线上有圆形和方形的烽火台,长城沿线处建有城堡。

由于此座长城历史久远,墙体坍塌现象十分严重,整座长城呈现南北走向,以主干城墙为主体,另在一些险要的关口筑城或筑墙扼守。在城墙内侧修筑较大的城址为屯戍点,或在城墙附近驻兵防守,共同构成一道严密的防御体系。

主干城墙起自西北距唐县周家堡8千米的顺平县神南乡大黄峪村西北海拔约700多米的名为“大簸箕掌”的山峰半山腰处,沿山脊顺势而呈西北—东南走向,蜿蜒曲折于山脊和绝壁之上。由神北村向南,绝壁连绵,未筑城墙,以山为险。

在神北村南约6千米,长城又出现于大悲乡西、大悲村西北的西山岭上,向南依地势曲折前行,至富有村西的西水磨台,为一条汇入唐河的小支流隔断,随后又在富有村东山岭上出现,大致呈西北—东南走向,延伸至团结乡境内,翻越两座山峰后经大岭后村北,再经李家沟村东北的险峻山峰转而向南入齐各庄乡界内。经柏山村西北绝壁,沿大碗岭、黄坡山、乔尔坡,直插海拔747米的顺平、唐县交界的马耳山北麓,转而入唐县界。其中,顺平界内总长约24千米。

长城又在马耳山西南麓唐县一侧半山腰出现,在峒巃乡西峒巃村西北先为东—西走向,转而成北—南走向。穿过一块平坦的山间盆地,翻过盆地中间一座名为“葫芦山”的突兀山峰。

在西峒村西、上赤城村东的山梁上蜿蜒曲折,总的走向是向西南延伸,进入白合乡上庄村北,顺山坡而下,为公路、村庄所隔断。

长城又在上庄村南偏西的山梁上出现,大致呈北—南走向,在上庄村南约235千米的山梁上呈“曲尺”状蜿蜒。又向西南延伸至大洋乡万里村北山梁上,呈东—西向延至山南庄北梁后向西南延伸,到达西大洋村东山坡上,为西大洋水库所隔断。

长城在西大洋水库南岸雹水乡凤山庄村西山坡上出现,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沿山脊前行,在凤山庄村西南约135千米处分为两支。

一支向东南,终止于凤山庄村南的悬崖之上;一支沿西南坡而下,向北沿灌城乡坡上村、南屯村东山梁延伸,到水库南岸山坡上又为水库所隔断。

由灌城以西、以北经调查未见长城遗迹,灌城应是主干城墙的终点。唐县界内长城总长约44千米。

除了残缺的城墙遗址,在中山长城的多处遗址中,还有大量的战国文物遗存,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物,为研究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另一方面,由于中山国长城是春秋战国时期修建的最短的一段长城,为此,这段长城也被后人称为“战国短长城”。知识点滴历史上,中山国的前身是北方狄族鲜虞部落,为姬姓白狄,最早时在陕北绥德一带,逐渐转移到太行山区。姬姓是周王族的姓,白狄的来历,有说是周文王后裔毕万公的后裔,也有说是来自周文王封给弟弟虢叔的西虢国。西虢国历代国君世袭兼任周王朝卿士一职,同时又是三公之一,担负为周王朝南征北战、东讨西杀以惩罚不臣的任务,可能是周宣王时期虢国国君虢季子白北御猃狁,在内蒙古萨拉乌素河、榆溪河朔方城之后,其部分后裔就留在陕北了。鲜虞之得名出自鲜虞水,鲜虞水即今源出五台山西南流注于滹沱河的清水河,这一带是鲜虞最早的发祥地。鲜虞的名称最早出现在《国语》一书中。该书记载,公元前774年,太史伯答郑桓公问话时谈到,成周雒阳四周有16个姬姓封国,6个异性诸侯国,还有“非王之支子母弟甥舅”的南蛮、东夷及西北的戎、狄国家或部落集团,其中就有鲜虞。春秋时期的鲜虞部落联盟,由鲜虞、肥、鼓、仇由几个部落组成,逐渐开始扩张势力,并在后来形成了中山国。

秦国为防侵扰建东北秦长城

春秋战国时期,在陕西省北部、甘肃省东部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等地区,居住着很多的少数民族,在古代文献中,他们被称作“戎”或“西戎”。

早在西周末年时,西戎势力就日益强大,他们协助申侯杀死西周最后一个王——周幽王,颠覆了西周的政权。后来,西周之地的大部分地区都被戎人占据。

到春秋初期,从西戎中分出一支,他们率先地接受中原文化,并通过对附近戎人部落的征服,扩大了自己的领土,形成了秦国。

据说,秦国刚形成时是比较落后的一个国家,为此,秦国经常受到附近的魏国的攻击。于是,秦厉共公和秦简公先后在黄河和洛水西岸修筑长城,用以自守,史称“堑洛长城”。

按《史记》所载秦厉共公和秦简公修建长城的时间推算,这座堑洛长城的修建目的在于防魏。这便是秦国在战国时期最早修建的一段长城,也是秦国数座长城中的重要长城之一,因为它位于秦国的东边,为此,它又被称为秦东长城。

这段堑洛长城是利用堤岸和岸边山崖改修而成,比较简单。据后来的考古研究证实,这段长城南起于陕西省华阴县东南地区华山脚下小张村,向东北行经华阴庙东北,过沙渠河直达渭河之滨,渭河以北沿洛河南岸向西入蒲城境,过洛河,经商原,在长城村附近过洛河,沿洛河西岸北上,至白水县黄龙山南麓。

后来,在华阴县城东和蒲城县东南等处,还有这段秦长城的遗址。其中,蒲城段长城遗址共发现两处:

一处位于晋城村东北洛河右岸最高处的源头,遗迹为东西走向,长约400米,上夯下堑城墙遗址,基部利用自然地形。

另一处位于晋城村北的一条冲沟的南侧,其夯层清晰、纯净。

这些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战国时期的绳纹瓦片、云纹瓦当、生活器皿陶片和陶水槽残体。残存城墙多为下垫上夯,以自然河沟为倚托,用自然河岸堑削为城。

这些发现说明,当年秦东长城就地取材,利用原有长梁地形,上部施以夯筑。它是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因此又称为“堑洛长城”。

在这段长城遗址还有单烽和城上烽,单烽残存高4米至6米,体积庞大,烽顶残留面积为二三十平方米,说明建烽之初均有覆瓦建筑。

据说,秦国自从修建这段长城以后,一天天地变得强大起来,直至进入秦穆公时代,秦国还参与了中原争霸,成为仅次于晋国、楚国、齐国的二等强国。

历史上,秦厉共公曾在公元前454年征讨义渠,并活捉了他们的首领。但这并没有影响义渠戎的势力。

至秦昭王时期,秦昭王决心一定要彻底消灭这伙势力,他便多次对义渠戎进行了征讨,后来,义渠王虽然逃走了,但是,义渠戎的军队并没有彻底消灭。为了防患于未然,在公元前306年,秦昭王命人在秦国的边界处,修建了秦长城。

关于此事,在《匈奴列传》中,有这样的记载:

秦昭王时,杀义渠戍王于甘泉。遂起兵伐残义渠,于是秦由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

这座长城由于规模庞大,再加之修建长城的过程中,秦国一直战事不断,为此,此长城直至公元前251年才完满竣工。

秦昭王命人所筑的这座长城,从甘肃省岷县城西10千米开始,沿洮河东岸,至临洮县境内,复绕县城东行。经渭源,至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附近,再东经甘肃省环县北,循陕西省志丹、安塞等县境的横山山脉东行。

分两支:一支沿大理河与淮宁河之间的分水岭东行经绥德县西,再往北止于榆林县东南境;一支转向北,经陕西靖边县东,再北折东行,经榆林县东北、神木县北,进入内蒙古自治区南境的伊金霍洛旗,东抵准格尔旗东北的十二连城。整个长城全长约为750千米。

因为这座长城是秦昭王命人始建的,为此,这座长城被称为“秦昭王长城”。又因为这座长城的修建年代是在战国时期,为此,后人们又称它为“战国秦长城”。

这座战国秦长城,由于修建历史年代的久远,再加之后来的秦始皇又重建了部分长城路段,为此,它保留到后来的遗址主要有临洮战国秦长城遗址、渭源战国秦长城遗址和固原战国秦长城遗址等。

其中,临洮战国秦长城遗址首起于县城北15千米的新添乡南坪村杀王坡,然后由南坪北庄山顶而下,经过长城巷村,峡口乡湾脑、长城岭、八里铺乡、沿川子乡、塔湾乡蔡家岭、尧店乡花麻沟、石家楼乡、杨家山,到长城坡关门前咀,过夹槽梁、老王沟口进入渭源县境,自西向东穿越临洮县40余千米。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