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跨世纪重大事件——我亲历的邮票发行与变革(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6 09:20:18

点击下载

作者:刘建辉著

出版社:《集邮》杂志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见证跨世纪重大事件——我亲历的邮票发行与变革

见证跨世纪重大事件——我亲历的邮票发行与变革试读:

序言

不久前,建辉将《见证跨世纪重大事件——我亲历的邮票发行与变革》的书稿置于我的案头,希望我为此作序。我刚分管集邮业务才两三年,要为一位多年来沉浸集邮文化、弘扬集邮文化的践行者作出点评,于我来说,自觉难当;倒是阅读此书,对我来说补益良多。

一是见微知著。在近十多年中国邮政波澜壮阔的改革创新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建辉身为一名邮政人,投身其中,弄潮其中;同时,建辉也是一位有心人,他用思考和写作,将邮政改革发展进程中的精彩段落做了很好的记录,让我们所有经历过的人,在阅读的过程中,都能真切地回到当时的那个场景,定格在那些辉煌的瞬间,品尝到那份真实的喜悦。我相信,读者从建辉生动的叙述中,都能看到中国邮政在改革开放大时代中的变迁和成就。

二是文化传承。书中对国家名片——邮票的解读,会让读者对我们这种承载美与情的邮政事业产生更亲近的感情,进而对集邮文化有更深入的理解与认同,培养更高贵的品味。弘扬邮政文化,倡导集邮文化,把健康美好的文化代代传承,是我们所有邮政人应该担负的使命,建辉用他的自觉和勤奋做了很好的表率。

三是感情真挚。记得《实践论》里有这样一段话: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中国邮政改革发展的里程。就是一个不断创新实践的过程,从建辉的书里,我能够感受到他正是因为深刻理解了中国邮政的改革发展,才能够全身投入其中,才会在全书中激荡起强烈而真挚的情感。我知道,这是所有中国邮政人身上最美好的品质,是百年邮政在中国邮政人身上遗传下来的基因,也正因为如此,中国邮政才能基业长青。

纵观建辉书稿中的时间跨度,平行的时间里,我还正在邮政的另一领域艰苦实践,奋力拼搏,所以,我与建辉倒更像是为了中国邮政事业在不同战壕里奋斗的战友。勉为序,也是期待建辉继续以邮政为圆心,以文字为半径,妙笔生花,抒写出我们邮政人共同奋斗的光辉岁月,让更多的人了解邮政发展不断攀高的历程,了解邮政人为国为民付出的不求回报的贡献,更加关心邮政、热爱邮政,推动中国邮政创造更辉煌的明天。2014年4月

难忘“7·13”之夜——北京“申奥”成功邮票发行纪实

2000年2月2日,国际奥委会在洛桑宣布:接受10个城市向国际奥委会提出的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申请。10个城市分别是:中国的北京、泰国的曼谷、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马来西亚的吉隆坡、古巴的哈瓦那、埃及的开罗、日本的大阪、法国的巴黎、西班牙的塞维利亚和加拿大的多伦多。这意味着,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权又是一场空前激烈的博弈和拼杀!

北京第二次踏上艰辛的申办奥运之路。

一个大胆的创意

在2000年北京秋日的一个下午,北京宣武门西大街国家邮政局1105办公室,一个大胆的设想正在悄悄地酝酿,一个即时发行邮票的方案呼之欲出!

邮票发行的几个关键部门的负责人,谁也不会想到,一年后他们策划的这套邮票,将改写中国邮票有史以来的发行方式。即时发行,即申奥一旦成功,国家邮政局第一时间对外宣布“申奥成功”纪念邮票发行计划,提前策划、印制好的邮票立即在全国各地出售、发行。这是在中国邮票的发行史上从未有过的创意,立即引来满堂热议。即刻发行邮票会产生极大的轰动效应,是对申奥成功最及时的祝贺与祝福。这就要求邮票的设计、印制、发运,要以投票当天作为发行日,按绝密计划实施,以倒计时来进行安排。但奥运会申办是否成功面临着极大的不确定性,即承担着巨大的风险!参加会议的每一个人都知道,一旦方案批准,压力会何其大!但是,没有一个人说“不”,没有一个人退缩!如果国人翘首期盼的申奥成功的那一刻没有发行相关的邮票,那才是我们的失职、失责。

会议在肯定这一充满激情的发行方式的同时,也指出了实施这一方案必须面对的一系列重大挑战。首先,必须在绝密的情况下,完成立项、报批、设计、印制、包装、发运等一系列准备工作,中间不能有丝毫闪失。否则,不仅对邮票发行的成功带来致命打击,还会对我国的申奥工作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连续几个半天的会议,讨论逐步深入,方案渐趋明朗。随着香港和澳门陆续回归祖国,申奥成功是包括港澳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期盼的大事。能否比照与国外联合发行邮票的方式,与中国香港邮政和中国澳门邮政共同发行这套重大题材的邮票?这将又是一个在中国邮票发行史上史无前例的举措。

邮票图稿的设计

还有一个重要议题——设计。由谁设计?三方共同设计,还是指定专人设计?邮票图稿的设计一般采用三种方式:邮票设计家设计;聘请社会美术家设计;向社会征稿。这样一套极为敏感的题材,必须防止千万分之一的不慎而导致的泄密,所以聘请社会美术家设计以及向社会征稿不宜实施。经缜密考虑,为了尊重香港邮政和澳门邮政的选择,决定由三方各自进行图稿设计及本地整版邮票中的“过桥”设计,然后经最终评审定夺。对于设计者,则建议香港邮政和澳门邮政选择邮政内部人员担当设计。中国邮政负责该套邮票的设计者为王虎鸣。

邮票图案。陈绍华先生设计的“申奥徽志”,是这套邮票的最佳图案。但是,中国邮政、香港地区邮政、澳门地区邮政三方共用同一图案,三地邮票如何区别呢?我们必须另辟蹊径!我提出了一种大胆的方案,即用主票加附票的办法解决。中国邮政发行主票(即主图)为申奥徽志、附票即(附图)为牡丹的邮票;香港地区邮票的主图为申奥徽志,附图为紫荆花;澳门邮票的主图为申奥徽志,附图为荷花。这个方案使三方既可以同时使用“申奥徽志”作为邮票的主图,又可以通过副票上的不同图案加以区别。紫荆花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区花,荷花为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花,中国大陆使用民间喜欢的代表幸福与美满的牡丹,三种吉祥花相得益彰。

志号怎么办?申奥一旦成功,为此发行的邮票属于重大题材的纪念邮票,自不必说,但是年度邮票发行计划和排序一般在头一年就要公布,而这套邮票属于机密,不能对外公布。如果届时成功发行,必然会打乱后面所有待发邮票的志号。经过讨论,大家不约而同的看法是:类似这种特别重大的题材,不宜再列入普通的纪、特邮票年度发行序列,应延续“特1”序列,使用“特别发行”的志号,即“特2-2001”。

几天的热议,与会众人始终充满着对申奥的期盼,充满着对申奥成功的憧憬。最后一天的晚上,当方案已跃然纸上时,窗外已华灯初上。有人提出愿自掏腰包,举杯庆贺一下。众人皆拦下:“邮票尚未发行,同志仍需努力。”击掌,对!击掌既是对方案的祝福,也是互勉。我再一次将食指紧贴双唇,告诫大家:保密,保密,保守好机密!

我从办公大楼出来,望着夜空中的点点繁星,心中安静了许多——我们的梦想是梦吗?不!梦想是一切成功的支点!

三方会商成就大事

尽快和香港邮政、澳门邮政进行沟通是当务之急。为了保密,寄向两家邮政同行的公函都隐去了会谈的内容,只点明交流研究“集邮业务合作方面的相关事宜”。经协商,会谈的地点选在了距离香港和澳门最近的深圳。我始终不能相信世界上果真有“灵犀相通”之事,然而这次会议就是例证。本来这是一次邮票业务方面的会议,国家邮政局代表团由8人组成,邮资票品司司长刘建辉为团长。香港邮政署代表团和澳门邮政局代表团的成员不仅包括集邮业务部门的经理,还有重量级人物:香港邮政署署长陆炳泉,澳门邮政局局长罗庇士和副局长刘惠明。

3月21日晚,由国家局邮资票品司做东,宴请港澳邮政同行。澳门邮政局刘惠明副局长第一个到宴会厅,我们是老朋友。寒暄过后,她看看左右,小声对我说:讨论奥运邮票吧?我还没反应过来,她已开心地大笑。哈哈!这个机灵鬼,猜到啦!我猛然悟到,港澳邮政重量级人物过来是要拍板啊!

第二天上午,会议准时进行。为了防止泄密,一切闲杂人员包括服务员,都不准进入会议室。会议室门外,由深圳邮政局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负责把门。端茶倒水,自给自足。

会议进行得非常顺利,基本上按照我方提出的方案,达成了一致。有关三方邮票的结算、发运、进出口、集邮品制作,以及若申奥不成功的邮票销毁工作,都做了具体的规定。合作成功,大事笃定。陆炳泉和罗庇士忙于公务,提前离境。三方达成的协议,以会谈记录的方式形纪要。3月23日,由我和香港邮政署邮票与集邮科高级经理林兆明、澳门邮政局副局长刘惠明,代表三方在会谈记录上签了字。签字后,三方热烈地握手、击掌,庆祝首次会议成功,期盼祖国申奥成功!

第二次会谈见证真情

时光在期盼中流逝,煎熬于静静的等待。与中国奥申委的联系,是我们获得官方信息的唯一渠道。为了掌握最新的动态,把握邮票前期的各项准备,我们几乎每天都要和奥申委通气。奥申委对中国邮政准备在第一时间发行“北京申奥成功”邮票的这一举措非常赞赏。他们认为,这个创意体现了中国邮政非凡的魄力和智慧。在办理有关申请、徽志使用等一系列涉及奥申委批办的事宜中,奥申委一路绿灯,特事特办,给予了鼎力支持。作为邮票发行部门,是多么希望在运筹期间,得到奥申委肯定的答复:申奥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而奥申委的回答却始终如一:只有百分之五十的把握。的确,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申奥战场,又有谁能打这个保票呢?

2001年5月9日,国家邮政局、香港邮政署、澳门邮政局三方代表第二次会议如期举行。会议首先对三方设计的图稿进行了评审,经过讨论,一致认为中国邮政方面设计的图稿比较好,建议三方共同采用。对于图稿文字、版张边饰、版票过桥的图案,以及邮品制作等方面议题,均顺利达成一致。

由于会议进行得非常顺利,原定一天半的会议,只用了一天就全部搞定。经过紧张的整理,会议记录于晚间6点半左右打印完成。我和香港邮政署署长陆炳泉、澳门邮政局局长罗庇士共同签署了第二次会谈记录。在会谈的间隙,我曾试探性询问陆炳泉署长:从你们的角度看,这次采用即时发行邮票,您认为风险如何?陆署长一下子变得严肃起来:“我们知道这是有风险的,但这是国家的大事,无论如何也要参与。我相信北京申奥一定会成功的。”

香港回归祖国四年来,随着祖国发生的变化、两地交流的加深,已经在我们和香港邮政同行之间产生了质的升华。我们相信祖国有这个实力。

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

进入6月,天气如同北京申办奥运的气氛一样,越来越热。到了下单的时候了,是按发行量全部印制,还是印制一半,甚至只印少量,只在发行日“撒点胡椒面”?这是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了。如果按发行量全部印制,在发行的当天全部供应市场,将引起极大的轰动,进一步烘托申奥成功的热烈气氛。但风险也大,如不成功,成本损失将达300多万元!如果只印少量,多数地方见不到,不仅起不到烘托的作用,还会在窗口引起用户和营业员的纠纷,但是如果申奥失利,这个方案的损失则最小。各个方案的利弊,像一块巨石横在胸口。焦虑和着滚滚热浪,上攻三焦,我嘴里、咽喉长满了泡,进食都成了问题。现在距申奥投票不足45天,已经没有退路了!我决定,除了年册用票之外,按最保守的发行量下厂印制,一旦成功,再做调整。邮资票品司每年按照集邮客户预订票、邮品用票、出口票、年册用票等方面的总和来确定一年的发行量,年册邮票的数量大致占三分之一左右。这部分用票只有到年底才派上用场,现时不印无碍大局。但我也做了最坏的思想准备:毕竟是200~300万元的真金白银啊,一旦申奥不成功,这么大的损失,必须有人埋单。我是第一责任人,只能以辞职谢罪!主意确定,身上仿佛轻松了许多。

严格措施保障万无一失

2001年7月2日,距离国际奥委会最终投票的日期只有11天了,邮票的生产也进入了倒计时。我和邮票印制局主管生产的王振宏局长,几乎一天通一个电话。北京邮票厂有个传统,凡有重要任务,不用动员,不用奖金刺激,一准儿冲锋陷阵,任何“堡垒”都能攻破,不愧是老国企的干部职工!这天一上班,振宏就兴奋地报告,经过连夜的加班抢印,香港和澳门的邮票已全部印制完成,凌晨已装车发运!国家邮政局的邮票也已收尾,即将入库。

好!万事俱备,只欠东风!7月2日当天,国家邮政局下发了自成立以来的第一份绝密文件“关于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纪念邮票及相关邮品发行、销售工作的通知”。这份绝密文件,第一次向各省通告了将要发行“申奥成功”邮票这个消息。除了该套邮票的相关信息外,主要规定了在绝密情况下,邮票发运、接收、开箱、出售等方面采取的特殊措施和运作要求。为了保证该套邮票的发行不出任何意外,申奥邮票的接收人由以前发给邮票公司,改为发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邮政局的局长,由他们担当这次邮票发行的第一责任人。正是这个决定,使得日后邮票在31个省、区、市的发行周密顺利,没有发生任何撒气漏风现象。

绝密文件对邮票的发运环节也做了具体规定和说明:邮票印制局在此套邮票包装箱上贴印有“未接国家邮政局通知,不得自行开启”文字的标签。邮票印制局邮袋使用白底红色边框袋牌,以区别于其他装运邮票的邮袋(其他邮袋使用白色袋牌)。中国集邮总公司下发的未贴票首日封及纪念戳,其外包装邮袋也使用白底红色边框袋牌;空邮折外包箱贴印有“未接国家邮政局通知,不得开启”文字的标签,以区别于其他邮件、邮品。这些措施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使用的,也是在邮票管理方面最为严格的规定。

一个电话惊出一身冷汗

申奥投票的日子一天天临近,我的心也一点点提起。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我晚上常常被申奥已成功的梦境所惊醒,望着窗外蒙蒙的夜色,只好失望地躺下。

7月13日清晨,生物钟已被打乱。5点刚过,我已全无睡意。到达机关还不到7点。我把全天的工作按时间排好后,发现票品司各办公室都有了动静。这么早?我到各办公室一看,全司的人员已全部就位。我心里升腾出一种少有的感动!

8点30分,我在票品司召开了临战前的最后一次动员会。所有准备工作已全部就位。每个人的职责也分工明确。两份晚上投票后准备发往各地的传真电报已摆在我的案头。一份是申奥成功后下发的部署邮票、邮品开拆、销售的紧急通知;一份是申奥失利,下发的立即回收邮票、邮品的紧急通知。我签署后交综合处立即送办公室,呈领导签发,并叮嘱务必在下班前办好,送管理处备用。

10点40分,办公室的门突然打开,综合处处长急匆匆地走进来,报告说:西方某通讯社的记者从香港打来电话,询问中国大陆是否要发行申奥邮票?我的脑子“轰”地一声:消息怎么出去了?是哪个环节出了纰漏?是不是港澳方面走漏了消息?根据奥申委的估计,今晚的角逐,恐怕主要对手是法国巴黎,记者这时候跳出来,肯定来者不善!如果他把这个消息捅到今晚的大会上,将出现何种结果?真是令人心急如焚!但现在还不能急,急了会出乱子。香港邮政和澳门邮政当时都按公务员管理,严格和清廉是出了名的。他们内部会出这个纰漏吗?难道港澳邮政有内鬼?不太可能,最大的可能是试探!“告诉他,无可奉告。”这句典型的外交辞令,此时可能是最恰当的答复。

处理完急办的文件后,我的心仍无法平静下来。我看看表,已将近下午1点。饿吗?饿,的确肚子在叫。饭点已过,大师傅正在收拾。一看我还没有就餐,服务员急忙就去张罗。饭菜一端上来,我却一口也吃不下,勉强把一碗汤喝下去,就再也不想动了。

港澳贵宾要茅台

今晚在莫斯科举行的国际奥委会会议,中央电视台采用现场直播的方式向国内全程直播。国家邮政局决定,邀请香港邮政署署长陆炳泉先生和澳门邮政局局长罗庇士先生到北京,共同见证申奥投票的那一刻。迎接两位嘉宾的国际司官员早已出发,我必须赶到宾馆,向他们介绍晚上活动的内容和具体安排。一旦申奥成功,他们将分别代表香港邮政署和澳门邮政局在首发仪式上致辞,这些需要他们提前做个准备。

16点45分,我驱车赶到北京民族饭店。让我意想不到的是,陆署长和罗庇士局长的文稿早已准备好,哈哈,是有备而来。

中央电视台的直播是19点开始。17点整,国家局的宴请准时在民族宫饭店举行。据我所知,陆署长和罗庇士局长都对红酒感兴趣,我提议,用红酒为晚上的成功举杯。我的话音刚落,罗庇士马上站起来,“不要,不要!”他的脸通红,操着生硬的中国话地拦住我。“为什么?”“现在不,晚上,茅台!”他冲我狡黠地一笑。

对这个葡萄牙老头儿,我向来非常尊敬。罗庇士一直服务于澳门邮电局,1999年澳门回归祖国后,他没有返回葡萄牙,而是继续留在了澳门,仍然担任邮政局局长。罗庇士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达到了痴迷的程度。澳门邮政发行的邮票,其鲜明的特点是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元素。这都得益于罗庇士这个邮票发行的掌舵之人。更让我刮目相看的是,从21世纪初,澳门每年连续发行的《易经》邮票,竟是这位葡萄牙人策划的!这套《易经》邮票,共发行8组,每一组为8枚,按八八六十四卦来安排。邮票外形为六边形,8枚六边形邮票在版张上组成“哑铃”状,煞是新颖。有一次,我到他的办公室参观,其案头放着一本厚厚的《易经》,封皮已翻得很旧,看得出是经常翻阅的缘故。我奇怪地问:“你在看吗?”“对,”他用生硬的中国话回答。“《易经》,很难,很难!”

随后,又补充一句:“但是,但是,很有意思!”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对《易经》这类生涩难懂的书都退避三舍,没想到一个外国人竟然接受了,喜欢上了八卦,而且还通过邮票画面使中国古老的《易经》形象化。我的确十分钦佩眼前的这位葡萄牙老头儿。“好,晚上用茅台酒来庆祝!”我大声应道。

邮票记录辉煌

晚上6点刚过,位于西便门的国家邮政局一楼大厅已布置一新,彩绸、气球、红色横幅,处处洋溢着欢庆的气氛。各部门的干部员工已早早来到会场。新安装的电视屏幕,将见证13亿人牵肠挂肚的那一刻!

时间过得好慢,简直就像凝固了一般。我趁机又返回办公室,再一次查看准备情况。李滨处长和管理处的全体人员都已就位,办公室的电视已打开,传真机前放着两份内容截然不同的传真电报。

时间终于定格在22点11分。萨马兰奇宣布,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城市:北京。霎时,我的泪水夺眶而出,是心酸,是欢乐,是解脱,还是激动?这些都不重要了。耳边填满的是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和《歌唱祖国》的音乐。

国家邮政局刘立清局长、香港邮政署陆炳泉署长、澳门邮政局罗庇士局长已经拥抱在一起,他们手里摇着小型的五星红旗,像孩子一样蹦啊跳啊。今夜是北京,不,是全国狂欢的一夜!人们将把这一夜永远留在心底。

22点12分,“关于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纪念邮票及相关邮品销售工作的通知”以传真电报的形式,随着电波传向各地,传向四面八方……

我知道,明天清晨,从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纸,从一切新闻媒体得到消息的人们,不管是集邮的还是不集邮的,甚至不知集邮为何物的,都将涌向全国5万多个邮政局所,他们在见证申奥成功的同时,能为拥有一套纪念申奥成功的邮票而自豪!

夜深了,国家邮政局的办公大楼渐渐恢复了平静。

我步出已空无一人的办公大楼。远远的,从长安街上传来的欢呼声十分清晰。走,去长安街!转过复兴门立交桥,我不由自主地融入了狂欢的人流和车流之中……

这一夜,北京无眠。

邮票见证“飞天”成功

曼妙的舞姿,腾飞的身躯,随风飘动的罗裙和彩带,构成了莫高窟一幅幅经典的飞天画面。在历代开凿的492个洞窟中,飞天的形象高达4500余身,几乎遍及所有的洞窟。在莫高窟庞大而神秘的菩提世界里,飞天——这个美丽而自由飞翔的女神,寄托着世世代代百姓对天宫未知世界的梦想与憧憬。

一个绝密消息成就“飞天”邮票

2002年10月,一个惊人的绝密消息让国家邮政局邮资票品司的所有工作人员兴奋不已。国家航天科技部门正在实施载人航天计划的重要一步,即“神舟”五号将搭载中国宇航员进入太空,实现国人千百年来的“飞天”梦!载人航天工程实施的时间预计在2003年的第四季度,希望届时能发行一套邮票。

载人航天工程,按照纪念邮票的相关规定,应属于事件纪念范畴。我国对于纪念邮票选题的遴选是非常严格的。国家邮政局成立不久,为了使纪念邮票的选题更具科学性和规范性,国家邮政局组织相关专家草拟了《关于纪念邮票的选题原则》,并报呈中央有关部门。最后,中央以中办名义批复同意了这个文件,可见中央对纪念邮票的选题是非常重视的。据此,国家邮政局于2002年出台了《关于邮票选题的若干规定》,将邮票选题的遴选具体化。其中,第十二条规定:“关于事件纪念,纪念邮票所纪念的事件,必须是对全国、全民、全社会有重大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在国内和国际上具有重大影响的事件。”载人航天工程,不仅是中国航天科技里程碑式的重大事件,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必将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为这个事件安排发行一套纪念邮票是恰当的。鉴于当时该工程仍处于绝密状态,邮资票品司经过研究,正式向国家邮政局党组签报“密级”请示,建议发行“中国载人航天飞行成功”纪念邮票一套。国家邮政局党组高度重视发行这套邮票的建议,刘立清局长专门听取了票品司的汇报,并就相关细节做了交代,要求票品司和国家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全力以赴,高质量地完成这套邮票的发行工作。很快,国家邮政局党组在签报上批复同意,申请邮票发行的流程正式完成。作者向神舟飞船系统总指挥袁家军介绍载人航天首飞成功邮票和邮品

能够参与这么重大题材邮票的发行工作,邮资票品司每一个工作人员都极其兴奋。但是,他们知道如果按照即时发行的方式,困难和挑战是相当大的。现在必须把兴奋收回到肚子里,启动密级程序,按照翌年10月发行,进行周密的倒计时工作安排。

对于国家重大事件题材邮票的方案酝酿、集思策划,一直到具体步骤的实施,国家邮政局票品司和相关部门从《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纪念》邮票开始,已逐渐形成了一个跨部门的工作小组。这个小组的人员包括:邮资票品司司长刘建辉、副司长邓慧国,中国集邮总公司副总经理高山、邮品部经理芮书香,邮票印制局副局长王振宏、调度部主任韩淑敏、邮票编辑部主任王虎鸣。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工程即将实施的消息,令所有成员激动不已,邮票发行方案的讨论很快进入实质阶段。会议最后形成的方案为:1.邀请港澳邮政部门共同发行该套邮票。“飞天”,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的梦想,也是海内外华人共同的期盼。当宇航员带着13亿中国人的梦想在太空遨游时,应该成为所有中国人共同庆祝的节日!考虑到目前和台湾地区邮政部门共同发行邮票尚不成熟,暂时按《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纪念》邮票的做法,由中国邮政与香港邮政、澳门邮政共同发行。2.三方用同一名称,各自发行同题材邮票。邮票的发行,采用2+1的方式,即2枚邮票和1枚小全张。3.鉴于该事件属于高度的国家机密,邮票的设计工作建议由国家邮政局承担。邮票图稿由三方会议审定。三方邮票的印制均由北京邮票厂承印。4.发行时间,待与国家相关部门进一步联系后再定。

我们当晚即向国家邮政局局长刘立清汇报了会议讨论的情况。他完全同意工作小组研究的方案,并嘱:此事属于高度机密,一定要“滴水不漏”。同时,此方案要认真听取港澳邮政部门的意见,在讨论的基础上修改完善,取得一致。

三方合作会谈取得成功

国家邮政局与香港邮政署、澳门邮政局经过协商,最后确定会议的地点在香港。2003年1月13日,三方邮政部门的会议如期在香港举行。香港邮政署作为东道主,主持会议的讨论。为了防止会议的内容泄密,会议室的工作人员由香港邮政署的有关员工担任,非相关人员一律禁入。经过连续两天的紧张讨论,涉及该套邮票发行的各相关问题,基本上达成了一致。香港邮政署和澳门邮政局的代表先后表达了对三方共同发行该套邮票的拥护,并对内地航天科技日新月异的成就和祖国的日益强大表示由衷的祝贺。

会议达成的主要内容为:

1. 三方共同发行邮票的名称,暂定为《中国‘神舟’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后来根据航天科技部门提供的统一标准名称,改为《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

2. 三方分别发行纪念邮票一套2枚。三方共同发行含三方邮票的小本票1本,小本票内页含三方邮票的小全张1枚。每张小全张左边加上压线,方便撕下。小本票内加附页,编印中国“神舟”飞船五次发射的历史等相关资料(包括中、英、葡三种文字)。

3. 邮票面值。中国邮政2枚邮票的面值分别为人民币0.8元和2.0元;香港邮政2枚邮票的面值均为港币1.4元;澳门邮政2枚邮票的面值分别为澳门币1.0元和1.5元。

4. 邮票、小全张及小本票的编辑设计由国家邮政局负责。2003年4月25日前后,三方于北京共同进行评审。香港、澳门邮政对各自邮政的邮票设计方案提出修改意见,并可以执笔修改。

5. 三方邮票的印制均由北京邮票厂承担。香港、澳门邮政自行决定邮票发行方式,自行确定邮票发行量并通知北京邮票厂。

6. 三方邮票及小本票的发行时间。“神舟”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并安全返回地面的当日,三地同时公布在翌日发行有关邮票的消息。若飞船发射不成功或需延迟发射,则三方另行商讨有关推迟或如何处理有关邮票及印版等事宜。

此外,三方邮政还就各自邮票的编号、发行数量、图稿要求、印制价格、邮品制作、三方结算等事宜进行了协商,并最终取得了一致。

邮票设计遇到困难

邮票设计是整个邮票发行工作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邮票设计既是微型的美术创作,也是一种命题设计,它要求设计者必须按照邮票选题和邮票选题对照物进行设计,不允许有偏差。该套邮票设计的参照物主要有三:航天器、宇航员、宇航服。经过与航天部门联系,最终批准设计者和该套邮票的编辑可以进入航天城进行参观,但约法三章:不得照相、不得摄像、不得临摹。这一下难住了我们的设计者,这么复杂的航天器和宇航服,没有起码的照片做依据,怎么保证准确无误呢?再次联系仍然无果:保密规定必须执行。我立即打电话给邮票印制局:让王虎鸣把所有大脑细胞全打开,我相信他都能记得住!

果然,王虎鸣不负众望,和著名画家刘向平一起,共同完成了该套邮票的设计任务。

2003年6月5日,国家邮政局与香港邮政署、澳门邮政局就共同发行《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邮票的相关事宜进行了第二次友好协商。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就是三方共同审定邮票和小本票的设计稿,确定三方各枚邮票的图名及票面文字,商讨三地邮票、小本票的印制、发运、销售及费用结算等相关事宜。

王虎鸣和刘向平设计的邮票图稿、小本票效果图,事先经工作小组进行了审看。根据工作小组的意见,设计者又进行了认真修改。但是,我仍然十分忐忑。原因是观者对邮票设计稿的评价往往存在偏好,正所谓“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如果港澳邮政代表提出一大堆修改意见,或推翻重来,那对后面的工作将造成严重影响。按倒计时算来,距离“神舟”五号发射仅有3个多月,已经没有功夫再进行第三次会商。时间不等人啊!会议在惴惴不安中进行。王虎鸣的图稿一摆出来,我发现港澳邮政同行眼睛一亮。有戏!果然,香港和澳门邮政同行没有提出任何意见,就连一向十分挑剔的澳门邮政局局长罗庇士也竖起拇指,大加赞扬。邮票和小本票的设计图稿顺利通过!

绝密的发射计划变成了现场直播

上天只会安排快乐的结局,如果不快乐,说明还没有到最后的结局。

2003年9月,“神舟”五号的发射已进入倒计时,邮票发行也进入了最紧张的准备阶段。“神舟”五号能否按时发射?会不会推迟?发射成功的几率有多大?这些问题逐渐成为心中隐隐的焦虑。凭我的直觉,我相信航天科技战线的英雄们一定会向祖国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但是,未知未果的因素也包含着不确定的成分。经国家邮政局批准,邮票和小本票的印制分两步走。邮票,一次性全部印完,立即下发各地,发行首日按足量供应市场。小本票,成本高,装订复杂,先按150万本制作装订,剩余的,待“神舟”五号飞行成功后即刻上线装订,供应市场。

2003年9月30日,邮票印制局王振宏副局长打电话报告,中国邮政和香港、澳门邮政的邮票,以及港澳定制的小本票已全部完成,并开始装车发运;中国集邮总公司承制的邮品也在紧张的制作当中。这不啻是让人得到稍稍喘息的一个消息。

2003年10月1日,国庆节。从航天科技有关部门传来消息,“神舟”五号将于10月15日前后发射,特别邀请国家邮政局刘建辉司长前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现场观看发射盛况。专机将于10月5日左右起飞,请随时待命。这真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它令我整整两天心中痒啊!但我清醒地知道,不能离开北京。作为沟通上下、协调左右、联系内外的现场总指挥,我此时不能脱离岗位,这是责任使然!第三天,我拿起电话,婉言谢绝了对方的盛情邀请。

10月初,航天科技部门相关工作人员已全部飞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临行前,为了保守发射期间的秘密,双方确定了一旦发射成功的传达暗语:考试合格。时间在一天天等待中流逝……

10月14日,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犹如一夜春风,首都各大新闻媒体竞相报道了中国载人航天“神舟”五号飞船将于10月15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的消息。这个让全球华人热血沸腾的消息,立刻将人们的目光聚焦到祖国的大西北。虽然绝密的飞船发射计划提前自动解密,但邮票的发行口风却丝毫不能泄露。邮票,必须是整个事件成功之后的记载,否则将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14日下午2∶00,邮资票品司召开了战前最后一次动员会,对各个岗位的准备工作进行了检查。两份内容截然不同的传真电报已摆在办公桌上,一份是飞船成功返回地面后,通知各省区市邮政局立即开拆“特殊”邮包,清点、出售邮票的传真电报;一份是一旦发生不测后善后工作的流程。票品司的全体人员知道,整整一年时间的周密策划、组织,伴随着“飞天”成功,纪念邮票在第一时间摆在全国5万多个邮政局的柜台上,这是令广大的集邮者和用户意想不到的惊喜!同志们相互击掌,衷心祝福明天,祝福明天是个好日子!

2003年10月15日7∶00。票品司的工作人员到岗。

8∶00,电视上已传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现场的报道和画面。

9∶00,随着巨大的轰鸣声,在形似莲花状的烟雾中,助推器缓缓地将“神舟”五号送上太空。发射成功!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发射现场发表了重要讲话。

9∶05,酒泉卫星中心传来暗语:考试合格!此时,暗语已经不重要了。

18∶40,太空人杨利伟展示中国国旗和联合国旗帜。

18∶41,杨利伟向世界人民、太空同行、祖国人民、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问好。

10月16日6∶40,太空舱安全返回地面。

6∶41,国家邮政局关于发行《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纪念邮票的传真电报,伴随着电波,飞向祖国各地,飞向香港、澳门……

尾声

10月16日清晨,当遍布北京的大大小小的邮局尚未开门营业的时候,门外的人们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当天,北京的某报做了如下报道:申奥成功即时发行邮票,给了集邮者明确的提示:中国航天事业的巨大成就,中国邮政肯定发行邮票,赶快奔邮局!

“非典”灾难十年祭——“万众一心抗击非典”邮票诞生全记录

2002年底,一个幽灵似的病毒,悄悄地降临在中国这块充满活力的大地上。这个令全世界谈虎色变的病毒,以极快的速度,在中国、南亚、北美迅速地传播,截止到2003年4月20日,中国大陆被感染的人数已升至1807人!这个惊动了世界卫生组织的大疫情,经过专家夜以继日的病理分析,得出了最权威的疫情名称:“非典型性肺炎”,即日后人们非专业性但很上口的称谓“非典”,英文简称“SARS”。

2003年4月20日,12点45分,我从郑州乘坐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航班返京。全国集邮业务座谈会上午结束,代表们分头去了洛阳和嵩山。我没有一点兴致去观赏千姿百态的牡丹,此时的想法只有一个,要尽快赶回北京的国家邮政局总部。电视和广播中一遍又一遍地播出卫生部新闻发言人关于“非典”疫情的通报,通报中快速增长的感染人数和死亡人数,像钢针一样戳向我的心脏!

飞机上乘客寥寥,不少人戴着白色或淡蓝色的医用口罩。这是在当时乘坐交通工具时常见的场景。所有的人表情凝重,压抑和困顿写在每个人的脸上……

下午3点40分,车子驶进城区。奇怪,道路出奇的畅通。路边,三三两两的农民工提着包、扛着行李,急匆匆地赶路。

他们去哪儿?“回家。北京太危险了。家在外地的都走了。”司机如是说。

出差仅仅三天,北京俨然成了非典疫情的重灾区,全国每天感染人数的近一半来自北京!面对看不见的病毒,北京,乃至全国,已然成了战场。这场战斗,没有炮火,没有硝烟,但却要实实在在同来势汹汹的“敌人”展开一场争分夺秒的搏斗!

4月2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考察军事医学科学院和中国科学院时,强调要发扬爱国奉献、勇攀高峰、为民造福的精神,运用科学力量战胜非典型性肺炎。

4月23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成立国务院防治非典型性肺炎指挥部。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具体部署下,一场全面抗击非典的人民战争打响了。

4月25日傍晚,国家邮政局邮资票品司接到了一个远在美国的越洋电话,电话的另一端是旅居加利福尼亚州的老华侨,他用浓重的广东话,忧心如焚地表达对国内疫情的焦虑心情,并建议发行一套相关的邮票,唤起更多的人了解非典,避免感染。

4月26日,山西《集邮报》第一版刊登了集邮爱好者建议发行抗击非典邮票的文章。发行抗击非典邮票的上述建议,与国家邮政局上上下下的想法不谋而合!邮资票品司数天前已在考虑如何用邮票这种方式记载这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

4月27日下午,国家邮政局党组召开紧急会议。会议决定,紧急发行一套抗击非典题材的邮票,并将邮票发行的全部收入捐赠给卫生部门(其中包括500万元现金和价值500万元的邮票和邮品),用以支持抗击非典的斗争,并作为医务工作者参加这场战斗的珍贵纪念。

4月28日早晨,邮资票品司召集中国集邮总公司、邮票印制局和司内各处处长,拟定了抗击非典邮票的名称、枚数、规格、图案要求、发行数量等一系列技术问题。邮票的名称暂定为《万众一心 抗击非典》,发行时间为5月19日。现在距离发行日只有整整20天!这个往日连图稿设计都难以完成的时间,却必须涵盖邮票生产的整个流程:设计、审核、报批、下厂、工艺、制版、打样、签样、印刷、打号、入库、发运……我确实为此捏了把汗。会议将各部门的分工和任务进一步明确以后,我强调:在20天内要完成发行邮票任务一年的工作量,决非易事。同志们,国家当前遭此大难,我们的同胞一个个离我们而去,心痛啊!中国邮政要助力全民抗击非典这场战斗,这就是最大的政治!大敌当前,务必同心戮力,严禁扯皮推诿。

会议结束,邮票印制局副局长王振宏拎起背包,一双大手握住我:“任务领了,放心吧!”这个印刷工人出身的国企领导,朴实、干练,再大的困难面前也从不喊孬。这个表态,让我的眼睛好一阵湿润。

4月28日,17点20分,我再一次拨通了邮票印制局王振宏副局长的电话。我担心这套邮票的第一道难关就是“图稿”,邮票“图稿”的质量关乎这套邮票的成败,必须打破常规,才能在第一轮设计中发现好苗。我郑重地告诉振宏副局长,设计约稿要不拘一格,打破常规,不管是局内的专职设计人员,还是社会美术家,都可以参加。局里从事图稿编辑的人员,凡是愿意参与这套邮票设计的,也欢迎。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这一次特殊的邮票发行任务。

4月29日。邮票印制局召开紧急会议,对抗击非典邮票的生产任务进行部署。一方面,责成相关部门迅速查找资料,组织动员全体编辑、设计人员参与邮票图稿的设计;另一方面,在保证《苏州园林——网师园》等邮票正常生产的基础上,对抗击非典邮票的纸张、油墨及必需的物资提前进行准备。

此刻,死亡人数和感染群体两组数字的攀升,已使北京成为全球关注的非典疫区。避免群体交叉感染,遏制非典疫情的蔓延,已成为北京市政府头等紧迫的大事!小学、中学、大学陆续停课;歌厅、影院、剧场……一切娱乐场所的活动戛然而止;企事业单位员工开始采取轮休;餐厅、酒楼的厨师及服务员像逃难一般,蜂拥离京,往日炫目的霓虹灯此刻一个一个悄悄地熄灭了……

而恰恰就在此时,白衣天使成为阻击这场梦魇的主力军。在小汤山病员隔离区、在传染病科研所、在全国各大医院……他们义无反顾,像无畏无惧的战士一样冲锋向前!有的倒下了,更多的白衣战士顶上来。这种大无畏精神感染着和平时期的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

在另一个战场,号角已经吹响。邮票印制局图稿编辑部和设计室的全体人员,早已把五一长假扔在脑后,他们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用画笔形象地完成体现“万众一心 抗击非典”的平面设计。就在此时,北京的清华大学工艺美术学院有两个美术家也在和时间赛跑,一个激动人心的创作灵感,使他们的画笔已分不清现在是夜晚还是白昼。这两个可爱的年轻人,一个叫何洁,一个叫冯小红。

5月6日,上午9点。短短6天的时间,邮票设计师完成的多达50幅的图稿上交到编辑部。邮票设计师们眼眶猩红,面容憔悴。在我的眼里,他们分明也是战士,也是刚刚走下战场的一群可爱的战士。在他们身后的工作间里,留下的是一堆堆方便面、饼干、面包的包装袋……

5月6日,上午10点40分。所有的图稿已摆在邮资票品司的会议室里。我召集相关人员立即对图稿进行初评,初评出了主选图稿和5幅备用图稿。图稿迅即上报国家局党组。

上午11点45分。正在召开的国家邮政局党组会议中断会议议程,破例加入审核邮票图稿议题。经研究,邮资票品司推荐的何洁、冯小红设计的邮票图稿获得通过。会议并要求,立即征求国家卫生部的意见。

当天下午,何洁、冯小红设计的《万众一心 抗击非典》邮票图稿送达卫生部。这幅图稿以多个“心”形构成通用的禁止符号,鲜明地体现了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抗击非典的斗争。图中英文“非典”的两个残缺,既体现出病毒传播的特点,又象征其终被击碎和消灭。整体设计一目了然,极具力度和视觉张力。红黑两色的组合,象征警示和战斗。红色是一种鼓励与激励,烘托出整套邮票的主题。

5月8日。距离邮票发行还有整整11天。我们在焦虑与期待中等待国家卫生部的回音。

5月9日上午,国家邮政局领导拜访卫生部,与高强副部长就邮票图稿的选用、捐赠等事宜进行商谈,并达成了一致意见。与此同时,邮资票品司起草的《关于发行<万众一心 抗击非典>邮票有关问题的通知》于上午11点整送达国家局办公室待批。

13点55分,国家邮政局向全国邮政系统部署发行抗击“非典”邮票的第一份传真电报发出。15点30分,经国家卫生部确认的邮票图稿正式交付邮票印制局。

紧急制作500万元邮品的任务交给了中国集邮总公司邮品分公司,这批邮品必须在5月15日前完成,以便在邮票首发日,赠送给全国卫生战线的白衣天使。短短6天,包括设计、工艺、生产制作、插票、贴票、装运……要完成36万枚首日封、27万枚邮折、11万套邮票个性化邮折,何其难啊!这支队伍的带头人叫芮书香。业务纯熟、点子多是芮书香的特点,重担压不跨是芮书香多年历练出来的韧劲。为了使邮品的制作与邮票生产同步完成,邮票图稿确定后,5月9日当晚,邮票首日封和邮折等邮品的设计工作全面展开。

5月10日清晨,忙绿了一夜的芮书香从设计公司打来电话:邮品的设计经过一整夜的奋斗,初稿已经全部完成。为了给下一步巨量的邮品生产预留时间,希望我代表邮资票品司到现场进行审查,敲定后即刻下厂。

5月10日,9点30分。我赶到了位于北三环的设计公司。3种邮品的设计稿已然在电脑中合成。一种是邮票整版邮折,一种是邮票个性化邮折,还有一种是邮票首日封。首日封和邮折的主图,是一个戴着大口罩的女医务工作者的头像,仅露出大眼睛和眉毛,沉稳、坚定、果敢,又不失女性之柔美,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面对这场生死考验一般的疫情,女护士、女医生、女护理人员参与救治患者的人数大大超过男性。她们站在治疗和护理非典患者的第一线,远离家庭,远离亲人,无私无畏地投入了这场伟大的战斗。这位戴着大口罩的无名女性,就是她们的代表!邮票个性化邮折的封面是一只握紧的拳头,这只拳头的特写,象征决心、团结和力量,占据了整个画面的三分之一,很震撼!我在肯定设计方案的同时,也提出了几处修改意见。我们与设计者一边讨论,一边修改。待设计稿获得全部认可,时针已指向14点。此时,我们方感到“饥肠辘辘响如鼓”。一行11人,赶紧出门找饭馆。此时的北京,大大小小的饭馆、酒楼,十之八九已然关门歇业,吃饭俨然成了当时最大的难题。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步行几条街后,终于有家还在营业的餐馆,偌大的厅堂无一食客。众人像见了救星,赵紧将肚子填了个饱。

5月10日下午,国家邮政局收到了卫生部规划财务司《关于接收国家邮政局捐赠的函》,主要内容是:卫生部“对贵局向全国抗击非典的医务工作者赠送‘万众一心 抗击非典’邮品表示由衷地感谢。根据贵局的意愿,将此批捐赠物品做了分配(拟定方案见附表),如无不同意见,请做好上述单位的交接手续。”此函的传真件立即转到了邮资票品司。根据卫生部的意见,票品司管理处李滨处长很快提出了分配方案。按此方案,将由各省邮政局接到邮品后,立即转交给当地卫生部门,由他们分发至一线的医务工作者。

5月11日,中国集邮总公司邮品分公司全体动员,共组织7家单位进行会战。各路人马连夜苦战,确保全部邮品按时保质完成。

5月12日,这天是国际护士节。国家邮政局正式对外宣布:定于2003年5月19日特别发行《万众一心 抗击非典》邮票一套1枚,编号为特4-2003,发行量为1250万枚,邮票面值80分。国家邮政局决定,将邮票发行的全部收入捐赠给卫生部门(其中包括500万元现金和价值500万元的邮票和邮品),用以支持抗击“非典”的斗争,并作为医务工作者参加这场战斗的珍藏纪念。翌日,首都新闻媒体和集邮报刊迅速做了报道。

5月13日清晨,邮资票品司收到了一份传真,这是5月12日深夜从邮票印制局发来的急件:

急件,请速交司长。

经过邮票印制局全体干部职工的努力,截止到2003年5月12日晚6点,抗击“非典”邮票已全部打包发运完毕。

邮票印制局

2003.5.12

从5月9日下午到5月12日18点,仅仅3个昼夜、75个小时,就完成了邮票从工艺研究、制版、打样、印刷、打号、打包、装袋、发运等所有工序,整整1250万枚啊!我不能不对邮票印制局这一老国企刮目相看,不能不对全厂700多位干部职工肃然起敬!我拿起电话,感动的潮水的冲击,令我一时把王振宏副局长的电话号码忘得一干二净。电话接通,另一头传来振宏铿锵而又深情的答话:大难当头,工人们抢着上啊!

5月13日16点,国家邮政局的一封慰问信发到了邮票印制局的各个车间:你们是一支政治合格,作风过硬,能打硬仗、能打胜仗的队伍。向你们表示亲切的慰问和祝贺!

5月15日晚,中国集邮总公司副总经理高山打来电话,报告邮品生产进度:抗击“非典”的邮品已全部完成,开始陆续发运。至此,连续十几天的日夜奋战,1250万枚《万众一心 抗击非典》邮票,36万枚首日封,27万枚邮折,11万枚个性化邮折,增加制作的5000枚卡折,终于画上了句号。

5月19日上午,国家邮政局一楼大厅,《万众一心 抗击非典》邮票首发仪式隆重举行。与此同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邮政局根据国家邮政局下达的捐赠品种与数量,向各省卫生部门正式进行了交接。《万众一心 抗击非典》邮票的发行,记载了进入新世纪后中国发生的一段极不寻常的历史;也记载了国难当头,中国人民万众一心、战胜一切困难的民族精神!

第三轮生肖邮票策划始末

有人问我,发行什么邮票最纠结?我的答案:生肖!

生肖邮票是躲也躲不开、绕也绕不过、众人瞩目、很难遂百愿的选题。在中国,每套生肖覆盖了十二分之一的人口,可想而知它的关注度。生肖,又是一个既可高雅又能随俗的文化。每个生肖属相,在每个中国人心里,解读迥异,必然形成对图案千姿百态的期待。用一盘菜对应难调的众口,这就是一个邮票发行部门负责人的纠结!

1998年10月,我奉调国家邮政局邮资票品司任职。过去对生肖邮票不太关注的我,此时必须面对这一棘手的难题。是年,正值干支戊寅,属虎。邮票印制局王虎鸣设计的方案脱颖而出。王虎鸣是中国工艺美院的高材生,也是著名邮票设计家邵柏林的高徒。他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进入邮票印制局,专门从事邮票设计工作,出道不久就显示了邮票设计方面的才华;一些具有浓厚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的题材,屡屡被王虎鸣摘得。从1990年开始,历年的最佳邮票评选,几乎年年榜上都有王虎鸣的名字。他已经成为专业邮票设计队伍中的佼佼者。然而,即便是王虎鸣设计的《戊寅年》虎票,发行之后也波澜不惊,市场反应平淡。不仅如此,之后陆续发行的《己卯年》、《庚辰年》也被市场冷淡。更令人震惊的是,历来被看好的生肖邮票也一套接一套坠入到市价低于面值的邮票行列之中。第二轮生肖邮票起始于1992年,应于2003年收官。其间,经历了1996-1997年市场的大起大落。诚然,市场的大环境是拖累生肖邮票的原因之一,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第一轮燃起的生肖邮票热情到第二轮竟下滑得如此之快?如何才能重新拾起老百姓对生肖邮票的兴趣?此时,这些需要破解的课题一一摆在了邮资票品司的面前!

进入21世纪,距离第三轮生肖邮票的发行仅有5年。2000年,邮资票品司正式启动了第三轮生肖邮票的调研与发行准备工作。这样一个浩大的工程,从哪儿下手?先投石问路吧,征求专业邮票收藏群体——集邮爱好者的意见,恐怕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捷径。邮资票品司经研究之后,就在集邮者关注的集邮报刊上投下了一颗石子。2001年4月,经过几个月的征集,一大批意见和建议汇总到了邮资票品司发行处。

从这些带着炽热情感的来信中,我们捕捉到了集邮者对第二轮生肖邮票不太热衷的蛛丝马迹。一部分集邮者流露了对第一轮生肖邮票每套只发行一枚的留恋。由于第二轮生肖邮票正值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的时期,邮票面值连续几次的上调,也使两枚(一枚常用面值,一枚高面值)一套的生肖邮票的整版邮票,令并不富裕的集藏大众望而生畏,相当一批集邮者放弃了购买整版生肖邮票的打算,转而订购单套或四方连,这就使得以不变应万变的邮票发行量悄悄发生了变化,供求的平衡被供大于求打破。邮票增值的“神话”一旦被打破,市场的“冬天”必然来临。

还有一个需要取得共识的问题。根据干支配伍排列的顺序,应以“鼠”为老大。下一轮是否等到“鼠年”来临再发?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绝大多数的意见是:不要空,不要等,别断档!这等于民间批准了继续发行第三轮生肖邮票的“通行证”。

随着调研工作的深入,第三轮生肖邮票的基本方向逐步清晰。那么,第三轮生肖是否还是按老章程约稿?是否还是广撒网、撞大运呢?我想,应该听听专家的意见。我想到了一个人,一个真正的邮票设计大家——邵柏林。邵柏林先生自幼喜欢美术,1953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师从张仃、张光宇等著名艺术家。毕业后,专门从事邮票设计工作。《庚申年》、《西周青铜器》、《故宫博物院60 周年》等一批邮票精品都出自邵柏林之手。1985年,他被原邮电部任命为邮票发行局总设计师。在他任职的几年里,中国邮票的总体艺术水平有了质的飞跃,20世纪80年代后期设计的邮票成为继60年代初之后的又一个高峰。邵柏林先生退休之后,一直关注中国邮票的设计情况。他的眼睛里揉不得半点沙子,耿直、坦诚的个性曾令这个在50年代一腔热血的朴实青年深陷“右派”危机。然而,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并没有改变他挚爱邮票的初衷。退而未休,是他这些年来的真实写照。他一方面整理文稿,一方面关注我国邮票的设计质量,跟踪世界各国邮票的设计走向。可以说,邮票已经融进了他的血液,邮票已经成为他生命中的一部分。

没有寒暄,免去客套,直入主题。这是我和邵柏林先生20多年往来交流的特点。我在他的面前,充其量是个晚辈,但每次他仍以朋友相待。令我惊讶的是,生肖邮票的话题一打开,邵先生对新一轮生肖邮票的设计思路似乎已了然在胸。他提出,生肖文化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世界各国纷纷发行生肖邮票之时,来自生肖文化祖籍中国的生肖邮票,其设计要求应该更严,水平应该更高。要设计出高水平的作品,就必须有高水平的设计家来参与。

说干就干。几天后,邵柏林提出了一个当代优秀平面设计家的名单,其中,世界妇女大会和申奥标志的设计者陈绍华、著名平面设计家吕胜中等赫然在列。邵柏林建议,成立一个专家组,由德高望重的美术家、优秀平面设计家、邮资票品司及邮票印制局的相关人员等组成,共同研究、把关、推进。这无疑是保证第三轮生肖邮票能出彩的好主意。但是,这些专家、大腕,人人都是“忙”家,他们能为一枚小小的邮票赶场吗?我不禁捏把汗。“不难,我会一家一家去请,这点面子,他们还是会给的。”我知道,邵先生的韧劲在行里是出了名的。但是,他毕竟是快70岁的人了,仍为中国邮票这么奔走,着实令人感动。我一再嘱咐:“您出门办事,一定要‘打车’,千万不要再挤公交。车票我来报销。”邵先生好像还沉浸在邮票方案之中,沉吟了一下,连忙摆摆手:“不用!”几周后,邵先生打来电话,激动地说:“都同意,都同意!”我知道,这里面饱含着邵先生多少辛劳啊!

2002年3月底,我向时任国家邮政局局长的刘立清汇报了第三轮生肖邮票的策划方案,并就专家组的组成人选提出了建议。刘立清局长原则同意有关方案和建议,希望票品司抓紧第三轮生肖邮票的前期准备工作;设计图稿出来后,要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博采众长,向广大集邮者和消费者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邵柏林关于生肖邮票的建议

2002年4月,邮资票品司正式下达了成立“第三轮生肖邮票专家组”的意见,由专家组具体指导第三轮生肖邮票的策划和设计。具体组建和日常工作由邮票印制局负责。专家组的成员为:袁运甫(国家邮政局邮票图稿评审委员会副主任、清华美院教授)、邵柏林(国家邮政局邮票选题咨询委员会委员、原邮票发行局总设计师)、杜大恺(国家邮政局邮票图稿评议委员会委员、清华美院教授)、吕胜中(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民间艺术专家)、吕敬人(著名书籍装帧、平面设计专家)、陈绍华(著名平面设计专家),以及陈文骐、赵玉华、韩淑敏、王虎鸣、郑复康等相关人员。

2002年5月16日,“第三轮生肖邮票专家组”在邮票印制局召开了第一次会议。会议详细分析了前两轮生肖邮票在设计、印制等方面的得与失,着重就第三轮生肖邮票组稿的总体思路及组稿方式进行了深入、详尽的讨论。经过整整一天的会议,第三轮生肖邮票的总体思路已经清晰。会议达成了如下共识:

1. 生肖文化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相当广泛的影响。目前,全世界已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过生肖邮票。中国作为生肖文化的发源地,生肖邮票的设计必须争取最优。

2. 第三轮生肖邮票每套出一枚,继续沿用雕刻版印刷的方式。

3. 建议第三轮生肖邮票的票形改为正方形。正方形比较大气灵活,形式新颖,适合设计表现。邮票规格可定在30mm~40mm之间。

4. 第三轮生肖邮票的设计语言应以现代设计来诠释传统艺术精髓。整轮的设计风格要在统一中求变化,给艺术家留有充分的创作空间。

5. 生肖邮票的设计,关键在造型,造型一定要生动,要美。生肖不等于动物,生肖是吉祥物,是人格化了的动物形象。

6. 考虑到距离第三轮生肖邮票的发行时间已近,以及社会发展变化等因素,不宜一次设计出12年的图稿,可将设计分段进行,第一阶段先按3枚来设计,即首先安排“猴”、“鸡”、“狗”生肖邮票的设计工作。

根据第三轮生肖邮票专家组的研究和推荐,确定了5位参加第一阶段邮票设计的艺术家,分别是:吕敬人、魏小明、陈绍华、吕胜中、韩济平。这些在平面设计舞台上叱咤风云的人物,共同打造第三轮生肖邮票,一定会让集邮者和千千万万喜欢生肖邮票的人感到惊喜。

为了使艺术家们理解邮票,理解生肖邮票,年届七旬的邵柏林一家一家地拜访,使这些艺术家大为感动。他们不再犹豫,放下了手中的活计,来为生肖邮票赶场。“五四”运动以来,人们对设计,对设计与人、与社会、与经济、与环境、与科技、与生态等的关注,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引起设计家们绞尽脑汁和倾注这么大的精力。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必然要求艺术家们具备引导社会文明的新的意识和素质,以及驾驭时代潮流的能力。艺术家们极大的创作激情,在冥冥中等来了回报。生肖的造型开始在他们充满智慧的大脑中灵动并形成,一幅幅精美的作品横空出世。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