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大冤案(插图本)(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6 13:15:08

点击下载

作者:成云雷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历史上的大冤案(插图本)

历史上的大冤案(插图本)试读:

前言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一部多灾多难的历史。多灾多难的表现之一就是几千年来冤案不断。本书所涉及的仅仅是史书有所记载的重大案例,至于淹没于历史长河之中而没有留下任何痕迹的普通百姓的冤案,应该是多如牛毛,罄竹难书。

历史上的冤案表面上是由于昏君、奸臣、污吏一手造成的,而归根到底的原因则是皇权专制制度。在这样的制度下,人分三六九等,居于上位者可以不受国法限制地为所欲为。专制制度的桎梏令人无所逃遁,即便是位高权重的宰相、将军在最高统治者皇帝面前也形同奴仆,更不用说普通小民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冤案的出现就不可避免了。冤案出现的结果不仅仅是对当事人身体、心灵的戕害,也是对于整个民族创造力的摧残。本书所涉及的冤案主角,大多数是鲁迅先生所说的中国人的脊梁,如果他们不是含冤受屈,过早失去生命,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可能还要光辉璀璨得多。因为他们蒙冤,使许多后来者面对专制噤若寒蝉,不敢有所言说,不敢有所行动,这又更加强化了普通民众的奴化心理。以这些大冤案为视角,可以窥见中国封建社会皇权专制之黑暗,可以理解历史上为什么有那么多由聪明而入糊涂的乡愿之徒。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当代中国正在走向新的盛世,以史为鉴,重新检视历史上的冤案,可以启迪我们的智慧,激发我们进一步珍惜民主、自由、人权以及法制等全人类共同拥有的核心价值。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生存在一个更加有安全感、更加公平合理的社会之中。

壹【冤沉江底】伍子胥之死

报父仇,伍子胥逃亡异地,反把他乡作故乡,一怒之下差点为灭了自己的祖国楚国。他可以对楚王鞭尸,却不能不忠于他一手推上王位的吴王夫差,最终被逼自刎,沉冤江底。这是伍子胥个人的悲剧还是时代的悲剧?之所以先要啰嗦这一通,是因为必须要声明这第一个故事的性质:因为它太早,所以尽管很有趣,但可信度要打折扣。具体地说,它是共和元年之后、《春秋》纪事之前的西周末年的事情。

无妄之灾

伍子胥姓伍名员,子胥是他的字。

如果没有那场无妄之灾,伍子胥是个快快乐乐的公子哥儿,而且不只是一般的公子哥儿,说得更准确一点是楚国的高干子弟。身为高干子弟的伍子胥每天做的事情无非是舞舞剑,吹吹萧。有时候,伍子胥感到无聊,就出境旅游,跑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看异国的山水,结交异国的朋友。

从先祖伍举开始,伍家的人世世代代都是楚王的重臣。伍子胥的父亲叫伍奢,被楚平王任命为太子建的太傅。在那个年代,太子太傅可是大官。如果太子建不出意外如期接班的话,伍奢就有可能被任命为令尹,也就是相国。

但是太子建的运气不怎么好,连带着伍奢的运气也就没有那么好。

伍奢有个很不好的副手费无忌。费无忌是个专门喜欢拍马逢迎、挑拨离间的小人。自古忠奸不两立,正直、善良的伍奢对小人费无忌自然也不会给好脸色看,而更令费无忌郁闷的是,太子建总是站在伍奢这一边儿,根本不把他这个太子少傅当回事。所以,费无忌很想教训一下伍奢和太子。但是楚平王非常信任太子和伍奢,费无忌一直没有机会。

楚平王为了联秦制晋,曾经为太子建聘下秦国国君的妹妹孟赢为妻。到了迎娶的时候,平王派费无忌去迎亲。费无忌看到孟赢是天下无双的绝世美女,开始动起了歪脑筋。他把孟赢安置在宾馆里,自己向楚平王报告说:“秦国那个女孩美丽极了,不光你楚王后宫,就是天下也没有第二个人有这么美。”平王本来就是好色之徒,一听这话就动了心。

费无忌看到平王动了邪念,马上说:“这个女孩虽然是太子的未婚妻,但是并没有进宫,我们神不知鬼不觉地来个偷梁换柱,谁敢说不行?再说,我发现陪嫁的小姑娘里有一个齐国女孩长得不错,人也很机灵,可以让她来冒充孟赢。小姑娘从陪嫁女孩做到太子妃,一定不会吭声。”

平王虽然是个荒淫之徒,但毕竟父亲抢儿子老婆这事太过无耻,所以还有点犹豫不决。这个时候费无忌拍着胸脯说一切由他搞定,平王只要坐享其成就行了。

在平王的默许下,费无忌暗中派人张罗这件事。可怜的孟赢根本不能阻止事情的发生,只能听从命运的安排,一年以后还给楚平王生了个儿子。

楚平王对费无忌的所作所为很满意,就把他调到身边做近臣。

俗话说: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楚平王的丑事没过多久就传出风声,费无忌担心伍奢会告诉太子,就让楚怀王把太子和伍奢打发到外地去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费无忌越来越不安。他最担心的就是将来有一天太子建继位为王,来追究他的罪行,那他一定难逃一死。为此费无忌还曾在平王面前出点子,建议杀了太子建,立孟赢生的儿子轸为太子。平王虽然是个昏君,但也知道虎毒不食子。所以,太子逃过一难。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过了一段时间,费无忌对楚王说:太子已经知道孟赢改嫁平王的事,他怨恨大王,目前正在城父带兵训练,又与各国诸侯往来密切,看来就要进京夺取王位了。楚王心虚,就把太傅伍奢喊来询问。伍奢明白,是费无忌在平王面前进了谗言。于是愤怒地说道:“你娶儿子的未婚妻已经错了,为什么还要听费无忌这个小人之言残害自己的亲生骨肉呢?”费无忌在旁边挑唆说:“看看他怎么跟大王讲话,现在要是不下手,等太子训练好军队,连大王您都要被抓起来呀。”楚平王被伍奢揭了伤疤,本来面子上就过不去,再加上费无忌在旁边火上浇油,一下子恼羞成怒,扣押了伍奢,并且命令城父太守杀掉太子建。

城父太守也知道太子建无罪,就偷偷放走了太子建。太子建在国内呆不下去了,就跑到了宋国。

费无忌又对楚平王说:“伍奢有两个儿子,都是有本事的人,如果不除掉,将来肯定会成为楚国的后患。我们可以让伍奢写封信派人把他们喊回来一起杀掉,免得将来给我们惹麻烦。”

于是楚平王派人对伍奢说:“你要是能把你的两个儿子喊来,我就饶你一命;要是不能的话,就把你处死。”伍奢当然知道楚平王是在欺骗自己,企图诱杀自己的儿子斩草除根。伍奢对楚平王说:“信我可以写。实话告诉你吧,我的两个儿子性格不同。老大伍尚为人仁慈,听到消息必定回来。老二伍员性格刚强,能吃大苦,能干大事,他一定不会来。”

楚平王可不管这些,派了一名使者拿着伍奢写好的书信去对出门在外的兄弟俩说:“跟我们走,你们的父亲就有活路,否则就完蛋了。”伍尚一听,马上准备跟使者走。伍员对哥哥说:“楚王要我们兄弟回去,无非是要斩草除根以免后患,所以用父亲的性命来要挟我们。我们一去,肯定父子三人一起被处死。既然回去于事无补,还不如逃到其他国家,他日依靠外力回来报仇雪恨。现在要是一起死掉,可就什么也做不成了。”

伍尚说:“我也知道回去并不能救父亲的命,但是坐视父亲被杀不回去也是不孝。况且我们现在都走了要是以后报不了仇,也要给天下人落下笑柄。”伍尚考虑了一会儿,接着对伍子胥说:“就让我回去陪同父亲一起去死,以尽父子之义;你走吧,保住自己的命,准备来日报仇。”说完,伍尚束手就擒。使者还想捉拿伍子胥。伍子胥弯弓搭箭对准使者,使使者不敢上前,于是乘机逃走了。伍子胥像

不久,楚平王杀掉了伍奢、伍尚父子,伍奢临死前说:“老二走掉了,楚国的君臣恐怕从此难有安稳饭吃了。”

逃亡之路

因为太子建逃亡在宋国,所以伍子胥也就直奔宋国找太子建去了。

当时的宋国也是一片混乱,宋元公跟执政大臣华氏等相互攻打,把个宋国搞得乌烟瘴气。伍子胥和太子建又跑到郑国,郑国倒是对他们不错。

不久,太子建又到晋国去,晋顷公对太子建说:“太子跟郑国关系不错,郑国也很相信太子。不如你替我们做内应,晋国在外面攻打,你在里面接应。郑国一定灭亡。到时候我把郑国给你做封地。”

太子建大概是个头脑简单的人,听了晋顷公一番话马上就答应了。他也没想想,自己手里没有一兵一卒,怎么能在人家的地盘上玩无间道,况且即使侥幸郑国被灭了,晋国又怎么能把这么一大块地盘让给他?这件事大概是太子建瞒着伍子胥策划的,否则,以伍子胥的才智决不可能出此昏招。

太子建在跟晋顷公密谋以后,就悄悄返回了郑国,并开始有所动作。准备过程中,太子建因一件小事想要杀掉一名随从。而这名随从知道他的秘密,并向郑国国君举报了太子建勾结晋国的意图颠覆意图。郑国国君一听就火了,我好心好意收留你,你还要图谋不轨,不由分说就把太子建杀了。伍子胥没有办法,只好带着太子建的儿子公子胜逃出了郑国。

伍子胥决定逃往吴国。当他到达吴、楚交界的昭关时,看到楚国的士兵对所有要出关的人都要进行盘查。报仇心切的伍子胥不敢贸然闯关,一夜之间愁得头发全白了。原来,楚平王早就下令悬赏捉拿伍子胥。在楚国的各个关口都挂着伍子胥的像,过往行人都要与画像对照一下,确认不是伍子胥以后才可放行。

正在无计可施的时候,伍子胥遇到一个好心人东皋公。东皋公同情伍子胥的遭遇,就把他藏在自己家里,准备设法帮助他过关。

东皋公有个朋友长得很像伍子胥,就让他假扮成伍子胥的样子先过关,结果被士兵拿住了。而这个时候真伍子胥因为头发花白,装成老人的样子,瞒过了守兵的眼睛,带着公子胜出关了。当然,我们也不必为东皋公的朋友担心,因为守兵很快就发现抓错人,把他给放了。

伍子胥出了昭关,一条大江挡住了去路,而后面的追兵又赶上来了。正在无计可施之时,江上恰巧有一老翁划船而来,知道伍子胥情势紧急,就将他们摆渡过江。伍子胥过江后,解下自己的佩剑对老者说:“这柄剑价值百金,就送给您老人家吧。”不料老翁说:“楚王为了追捕你,出了五万石粮食的赏金,还答应给告发的人赏赐大夫爵位。我不贪图赏金、爵位,难道还在乎区区一把宝剑吗?你还是赶紧逃命吧。”伍子胥赶紧伍子胥微服过昭关向老者道歉,收了宝剑,带着公子胜往吴国而去。

伍子胥来到吴国,为了不被人认出以躲避楚国的追杀,便把自己和公子胜弄得蓬头垢面,沿街乞讨。伍子胥是个文武全才的人,乞讨时一会儿舞剑,一会儿吹箫。剑是价值百金的宝剑,吹的曲子是楚国贵族唱的《阳春》、《白雪》。时间久了,还真有识货的,一位善于相面的人听说有这么一位奇人,就跑去给伍子胥相面。一看之后大吃一惊说:“经我相面的人多了,还不曾见过这样的相貌。这大概是外国的使臣吧。”于是相面人就把这个事情汇报给了吴王僚。吴王僚接见了伍子胥,一起接见他的还有吴王僚的堂兄公子光。吴王僚看到伍子胥气度不凡,一谈之下更觉得这个人见解过人,顿感自己碰到了传说中的高人,于是就让他参与军国大事。而公子光当时正想夺取吴王僚的国君位置,所以也有心结交伍子胥,有事没事就把伍子胥接到家里谈一些军政大事。两人不久就成了知心朋友。伍子胥吴市吹箫当时吴王内部的权力斗争即将爆发,坐在火山口上的吴王僚虽然也很欣赏伍子胥的才华,但也不会为了一个外国人去攻打当时的超级大国楚国。所以伍子胥一直在等待机会。

不久,吴楚两国边境的女子为了采桑叶而发生争执,先是扩大为民间私下的武装械斗,接着在两国边境上发生了军事冲突。吴王僚听说后大为恼火,就派公子光率领吴军占领了楚国的居巢、钟离两个城邑。

伍子胥乘机对吴王僚说:“楚国完全可以攻破,希望大王让公子光继续进攻。”公子光却对吴王僚说:“伍子胥因为父兄被楚王杀害,想报私仇,所以才急于伐楚,其实现在楚国还不会被攻破。”

公子光这么一说,伍子胥便知道公子光有自己的打算,想杀掉吴王僚自立为王,在这种情况下自己强行坚持己见只会把事情搞僵。于是伍子胥向公子光推荐了专诸。专诸是伍子胥在外游历时结交的奇人异士,虽然是个屠夫,可是很讲义气,为了朋友可以连命都不要。之后,伍子胥就带着公子胜退隐到乡下种地去了。

从公子光到吴王阖闾

伍子胥是个很沉得住气的人。作为一个外国人要利用吴国的力量为自己父兄报仇需要等待恰当的时机,把老朋友专诸推荐给公子光就是伍子胥的一步好棋。因为伍子胥知道,公子光手下所谓的死士虽然不少,但是真正能为他冒死做成大事的人并不多。所以伍子胥在公子光最需要的时候推荐了刺客专诸。专诸这个人既有万夫不挡之勇,又有侠肝义胆,正是公子光实现自己目标需要的最佳人选。

公子光孜孜以求的目标是干掉吴王僚,自己来做吴王。他认为自己比吴王僚更有资格,做吴王是理所应当的。为什么公子光会有这样的想法,这就要讲一讲吴国的历史。公子光和吴王僚是堂兄弟,他们的爷爷是吴王寿梦。

吴王寿梦有四个儿子,老大叫诸樊,老二叫余祭,老三叫余昧,老四叫季札。四个儿子中,季札最贤能,所以寿梦准备把王位传给他。寿梦死后,季札不愿意破坏嫡长子继承的惯例,不肯继承王位。国不可一日无君,于是在大臣们的拥护之下,诸樊当上了吴王。诸樊死后,王位传给了老二余祭,想通过兄弟依次相传,把王位传给季札,以实现先王的遗愿。所以余祭死后,又传位给老三余昧。可是老三死后,季札还是不肯继位。没办法,大臣们只得拥立余昧的儿子僚继位,这就是吴王僚。

这样一来,诸樊的儿子公子光不干了,因为他认为季札不愿干,就应该让他这个寿梦的嫡长孙来干,怎么会轮到吴王僚呢?所以公子光一直在暗中培养死士,积蓄力量,准备杀掉吴王僚取而代之。

伍子胥本来是楚国的高干子弟,对这种宫廷争夺的事看得多了,对公子光的想法洞若观火,所以才把专诸推荐给他,准备帮助公子光实现愿望。伍子胥感到公子光比吴王僚有才华,一旦登上王位,定会成为一个有所作为的君主。届时他自己也可因为拥戴之功,获得机会实现自己报仇雪恨的夙愿。

公子光得到专诸以后,没有因为他原先是个屠夫而鄙视他,相反却一直好吃好喝地招待他,且待之以上宾之礼。这让专诸很感动。专诸得知公子光要自己刺杀吴王僚后,便不顾惜生命,开始准备起来。他得知吴王僚喜欢吃烤鱼,就专门学会烤鱼的本领,以便有适当的时机接近吴王,一击得手。

机会终于来了。公元前515年是吴王僚继位的第五年,伍子胥奔吴的第六年,这一年的春天,吴王僚派军队与楚国交战,被楚国包围,都城内十分空虚。公子光对专诸说:“现在是刺杀吴王僚的大好时机,切莫错过。不然,一旦军队回国,就难办了。”于是公子光在做了精心安排之后,请吴王僚来家中饮酒。吴王僚对公子光虽有所戒备,但公子光是自己的堂兄弟,还身为吴国将军,于公于私,这个面子都不能不给,于是他带着众多卫士前来赴宴。吴王僚的卫士从王宫一直延续到公子光的府邸,一个个手执兵器严阵以待。吴王僚自以为万无一失,便放心地同公子光喝酒。专诸刺杀吴王僚

吴王僚和公子光边吃边聊,不知不觉间最后一道菜烤鱼上来了。

上菜的正是专诸。他上菜之前已经受到卫士们的严密检查,所以吴王僚很放心地俯身去看专诸盘中的烤鱼。

不料,装作剖鱼的专诸,突然抽出藏在鱼腹中的剑直刺吴王僚的心脏。剑是鱼肠剑,据说为一代铸剑大师欧冶子所铸,这样的短剑世上总共仅有三把。

吴王僚当场毙命。卫士们一拥而上,杀死了专诸。公子光于混乱之中放出埋伏的武士,将吴王僚的人诛杀殆尽。

吴王僚死后,公子光当即自立为王。他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吴王阖闾。阖闾封专诸的儿子为上卿,并将鱼肠剑函封,永不再用。

在公子光刺杀吴王僚的过程中,隐居在乡下种地的伍子胥究竟起着什么作用,我们已无从知晓。史书记载,阖闾为王后,感激地对伍子胥说:“我有今天,全仗先生的扶持,希望你今后帮助我巩固基业,称霸天下。”

于是,吴王阖闾任命伍子胥为相,一切国家大事都与他商量,并修筑坚固的工事,储备大量的粮食,积极筹划攻打楚国,欲为伍子胥报仇。

就在阖闾当上吴王的当年六月,楚国的伯噽也逃奔到吴国来了。伍子胥对伯噽的到来感到非常高兴。所谓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何况他俩都是被迫害逃亡的两个倒霉蛋。所以当有人问伍子胥为什么高兴,他回答说:“我的仇怨和伯噽相同,这就叫同病相怜,同忧相救。”阖闾对伯噽不了解,不敢加以任用,便问伍子胥:“伯噽是个什么样的人?”伍子胥回答说:“伯噽是楚国左尹伯州犁的孙子。楚平王听信谗言,杀害了伯州犁。伯噽被迫出逃。他听说我在吴国,就到这里来了。请您接见他吧。”于是阖闾便让伯噽做了吴国的大夫,令他与伍子胥一起参与国事。

当时的楚国相比吴国来说是个发达国家,人才很多,伍子胥、伯噽这两个楚人更是人才中的人才。他俩为打回老家去向楚王复仇,竭尽才智,把吴国搞得有声有色。不久,吴王阖闾即稳定了自己的统治地位,国力得以大幅度增强,随时准备向外扩张。

伐楚鞭尸

胸怀大志的吴王阖闾这时最需要的是一名善于领兵作战的大将。所谓“时来天地皆同力”,吴王阖闾真是运气来了挡也挡不住。齐国的孙武这时候恰巧也跑到吴国来了,而他正好是伍子胥的老朋友。

孙武的曾祖父、祖父都是齐国名将,在对内对外战争中立过赫赫战功。家学的熏陶使孙武从小就喜爱兵法,渴望探求战争制胜之道,以备将来登坛拜将,在战争舞台上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可惜当时齐国内乱不止,几大家族争权夺利纷争不休。孙武不愿卷入这无谓的家族斗争之中,举家迁到了南方的吴国,躬耕隐居,潜心著兵书,寻求新的发展机会。孙武听到吴王阖闾刚夺得王位,一心想扩充军备,建立霸业,就让好友伍子胥推荐自己入宫,并把自己撰写的兵法13篇呈献给吴王。吴王将这13篇兵法一一看完,赞不绝口,却不知孙武是否能将这些理论运用于实战,便问他:“你的十三篇兵法,我都看过了。可以小试一下指挥队伍吗?” 孙武回答说:“可以。”吴王又问:“可以用妇女来试吗?”孙武答:“可以。”于是,吴王派出宫中美女共180人,交由孙武操演。孙武把180名宫女分成两队,以吴王宠爱的两个妃子分别担任两队队长,并命令所有人都拿着戟,问她们道:“你们都知道自己的前心、左孙武像右手和后背吗?”宫女们回答:“知道。”孙武又解释说:“向前,就是看前心所对的方向;向左,看左手方向;向右,看右手方向;向后,转朝背的方向。”宫女们回答:“是。”孙武命人将执法用的斧钺竖立起来,反复重申军法,然后击鼓发令向左,然而宫女们听见鼓声,觉得好玩极了,个个捧腹大笑。

孙武说:“是我规定不明确,你们对军令军法不熟悉,错在将帅。”于是再次宣布军法,击鼓发令。宫女们仍大笑不止。孙武说:“规定不明确,军令军法不熟悉,是将帅之错;既然已反复地说明了,仍不执行命令,那就是下级士官的错了。”

孙武接着下令将两位队长斩首。吴王见孙武要杀掉自己的爱妃,慌忙派人来传命说:“我已经知道将军善于用兵了。我没有这两个爱妃,连饭也吃不下,请将军不要杀她们。”孙武断然回绝道:“臣既然已受命为将,将在军中,君命有所不受。”孙武斩了两名队长后,接着任命两队排头的宫女为队长,重新击鼓发令,这下宫女们左右前后对齐,都合乎命令了。

孙武派人向吴王报告说:“队伍已训练整齐,请吴王下来看看!这样的队伍,无论君王怎样使用它,即便是赴汤蹈火,也是可以的。”

吴王失去爱妃,痛心不已,不想下去看。孙武说:“看来吴王只是喜爱兵法上的词句,并不想真正去运用它。”吴王虽不高兴,但却因此了解到孙武是一位既能著书立说,又能统兵作战的军事奇才,终于封孙武为将军,令他日夜练兵,准备伐楚。

这样过了两年,吴王阖闾对伍子胥说:“当初你劝僚伐楚,我知道事情是能够成功的,一是怕我带兵在外影响夺权行动,二是怕别人立下伐楚大功。所以才阻挡你的计划。现在,我们可以开始行动了。”

于是,吴王派孙武为将、伍子胥为副将攻打楚国。吴军旗开得胜,占领了楚国的舒城。第二年,吴军又占领了楚国的两座城池。吴王还要乘胜追击,伍子胥在和孙武分析了利弊得失以后说:孙武演阵斩美姬“吴国立国时间比较短,在实力上还不足以与楚国抗衡,我们不能操之过急。”于是,吴国停止了对楚国的攻打。

公元前506年的一天,吴王阖闾又问伍子胥:“现在我们的形势一天天好起来,敌人一天天烂下去。这个时候与楚国一决雌雄,时机是否成熟?”伍子胥说:“楚国近年内乱不已,国势越来越不行了。但是楚国的大将囊瓦,打仗还是很有一套的。不过此人贪财好色,唐国和蔡国都很恨他,大王如果要进一步伐楚,不如去争取这两国的帮助。”

于是,吴国与唐、蔡两国结成联盟,吴军在孙武和伍子胥的指挥下全线出击,经过五次大战,很快就攻破了楚国已有二百年历史的国都郢城。

当时,伍子胥的大仇人楚平王已死,执政的是楚平王与秦女孟赢所生的儿子楚昭王。楚昭王在国破之后,带着一部分大臣和将士,逃往随国去了。

进入郢都的第二天,伍子胥劝吴王阖闾把楚国的宗庙拆了。阖闾贪图楚国的地盘,听了伍子胥的话,便把宗庙拆了。但伍子胥仍不满足,又请求阖闾让他去挖楚平王的坟。阖闾认为伍子胥帮他攻楚立了大功,便允许了他的请求。

伍子胥打听出,楚平王的坟在东门外的谬台湖。但带军士到那里后,只见茫茫的湖面,不知道坟在哪里。后来在一个石工的指点下,才找到了坟地,把楚平王的尸体挖了出来。伍子胥一见尸体,便怒气冲天,抄起铜鞭,一口气抽打了三百鞭,连骨头也打折了,最后把脑袋砍了下来。

此时离伍子胥父兄被杀已经过了十六个春秋。

十六年血海深仇一旦得报,伍子胥心中十分痛快,想找老友孙武好好庆贺一下,没想到孙武已经打点好行李,准备卸甲归田。伍子胥惊问道:“兄长何故如此?”孙武讲了一大通天道盈虚和人事盛衰的道理,劝伍子胥一同归隐。伍子胥当时正在事业鼎盛时期,哪里听得进。末了,孙武留下八个字“功成不退,必有后患”,悄然而去。孙武把吴王赐予的金银送给了沿途百姓,伍子胥深为老朋友的高风亮节所感动,却没有把老朋友的忠告放在心上。

伍子胥鞭尸的事,被他先前在楚国的好朋友申包胥知道了。申包胥特地派人送了一封信给伍子胥。信中说:“你这样做太过份了。你曾经是楚平王的臣下,可是为了报私仇,竟连死人也不放过,真是太残忍了!”

伍子胥读信后,对来人说:“我因军务太忙,没有时间回信。请你代我谢谢申君,并告诉他:忠孝不能两全,我好比一个走远路的人,天快黑了,路途还很遥远,所以只好做出这种违背常理的伍子胥鞭尸事!”

吴军对郢城的占领也没有持续多久。很快申包胥从秦国搬来了救兵,楚军也重整旗鼓与秦军联合杀来,而吴王阖闾的弟弟夫概又趁大军在外之际,跑回国去称王了。与此同时,越国又乘机从南边进攻吴国。面对如此不利的形势,吴国不得不从郢城撤军。但吴国并没有因此放弃攻打楚国的战略方针。过了两年,阖闾又派其子夫差率兵伐楚,并夺取了不少地盘。楚国被吴国打怕了,就把都城迁到鄀去了。

伍子胥复仇之举,令劫后余生的楚国君臣大感震慑之余,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尊严和刚烈。他们并没记恨他——而是怕他。楚王派人请他归国,态度十分恳切,甚至有些谦卑:“我的父亲杀了您的父亲,是他的不对;您这样报复,我也不敢怀恨。现在咱们总算扯平了,请您回来吧,楚国地方不大,人口不多,但我愿意与您分享。”伍子胥拒绝道:“为名为利,我都可以回去。但是国恨家仇,不共戴天,我只能永远做个异乡人了。”不过,楚王的和解态度还是收到了效果,伍子胥从此不再对楚国报复。对他来说,这一页已经翻了过去。

拥立夫差

周敬王二十四年(公元前496年),阖闾出兵讨伐越国。

跟中原各国比起来,吴国算是个落后的国家。

越国比吴国还要落后。越人断发文身,刀耕火种,出门靠行船,房子搭在木头架子上,是北方的中原各国所鄙视的南蛮子。吴国和越国原先是一对难兄难弟,都是楚国的附庸。吴国自从打败了楚国,就觉得自己阔了,不大看得起原先的小兄弟越国,于是找了个茬子,说越国在吴楚之战中没有派兵紧跟吴王攻打楚国,立场不坚定,要讨伐它。

吴王阖闾兴兵伐越本来就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词,要是越王勾践低头认错,把原来交给楚国的保护费交给吴国,承认吴国的老大地位,让吴王阖闾得了好处,有了面子,两国之间未必真能打起来。

但是这个时候勾践接替已故越王允常刚登上领导岗位,年轻气盛,不大买吴国的帐。勾践的意思是:打就打,以前两国经常打,越国也不是每次都输的。

勾践没想到的是,吴军经过孙武、伍子胥的训练,又刚刚打败楚军,战斗力今非昔比,越国那些乌合之众根本不经打。几次交手,越军都拿吴军没有办法。

无计可施的勾践想了一个坏点子,他下令从监狱里释放一大批罪犯,排成三排,上阵自杀给吴国人看。

吴国人从来没有看过这么怪的阵法,几百名敌人冲到前面,一起举剑刎颈自杀,所以吴军一起涌到阵前看希奇事,这一看的结果是,吴军阵势大乱。在冷兵器时代,打仗主要靠阵势。只要阵脚稳住,基本就能立于不败之地。勾践一看吴军阵势开始乱了,马上命令越军冲锋,结果吴军一败涂地。

吴王阖闾在败逃中鞋子也掉了,大脚趾头被射了一箭。也许是越人的箭头上涂有毒药,也许是南方瘴气引起的细菌感染,反正吴王阖闾回国后一病不起。

自知时日无多的阖闾开始考虑立太子的事。伍子胥对这事很关心,他也希望能够有一位好的继承人,以便把事业做大。楚国反正已经回不去了,伍子胥一直把吴国看成自己的祖国,很希望吴国能够一直强大下去。

就在这时候,夫差找到伍子胥,要求伍子胥帮助自己当上太子。伍子胥也觉得在吴王阖闾的几个儿子中,夫差是最合适的人选。于是就在商量太子之事时向阖闾提出:“我看,太子由夫差来做最合适。”但是,阖闾却说:“夫差这个人愚蠢而又缺乏爱心,恐怕不能承担这个重任。”

伍子胥说:“大王对夫差恐怕有成见吧,我觉得夫差还是不错的,既诚信,又仁爱,恭行正道又遵循礼义,请大王立夫差为太子,不要再犹豫了。”

阖闾对夫差这个人选虽然不满意。但是禁不住伍子胥一再劝说,也就同意了。于是夫差被立为太子。吴王阖闾临死前对夫差说:“不要忘了跟越国的大仇。”

不久,阖闾就死了。吴王夫差为了给父亲报仇,每天让侍从站在自己的庭院里,只要一看见他经过,就说:“夫差,你忘记越王杀你父亲的事了吗?”夫差就含着眼泪回答:“没有,夫差不敢忘。”夫差就这样天天做着复仇的准备。他让伍子胥、伯噽在太湖里操练水军,自己在灵岩山练习射箭。

公元前494年二月,夫差派伍子胥为大将,亲率大军从太湖水路进攻越国。两军在椒山下的太湖中会战。夫差亲自在战船上击鼓督战。吴军士气大振,无不以一当十,冲破越人在太湖中的水寨和船墙。越国这一战输得很惨,将军和士卒死伤无数。勾践最后只带着五千人抱头鼠窜。勾践在这一战中手下的能人损失殆尽,但是也因祸得福,来自楚国的范蠡、文种开始有机会登上政治舞台。中国有句古话叫“唯楚有材”,是说楚国人才之盛,用在这里还是很适合的,吴越争霸时两国的重量级人物伍子胥、孙武、伯噽、范蠡、文种都是楚国人,可惜楚国不能用,于是跑到吴、越这种落后的蛮夷之邦来施展才华。

夫差、伍子胥、伯噽

勾践带着被打败的残兵败将一路后退到会稽山。伍子胥带兵在山下修筑工事,堵住越兵退路,又把占领了的会稽城墙推倒,用来瓦解越人的斗志。越军被团团围在山上,不得动弹,粮食吃尽,水源枯竭。士兵饿得受不了,只好吃野草。越国君臣为保存实力,慌忙求和,伍子胥一心为先王报仇执意不从。

越国大夫文种向越王勾践献计说:“吴国朝中主事的是伍子胥和伯噽两人。伍子胥足智多谋,很难对付。伯噽贪财好色,嫉妒贤能。此人虽然与伍子胥同朝,但却志趣不同。吴王怕子胥,而喜欢伯噽。如果做通了伯噽的工作,一来可以成功求降,二来可以离间吴国君臣。”

文种看得很准,在讨伐楚国的时候,伍子胥和伯噽面对共同的敌人,有力一处使,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伍子胥因为同病相怜,一直待伯噽不错,把他看成自己的助手和小兄弟。但伯噽不是这么想,大家都是从楚国跑到吴国来的,只不过伍子胥早来一步,凭什么机会都是伍子胥的,一点都没有我伯噽的份儿。阖闾在世对伍子胥言听计从,收留伯噽完全靠伍子胥一句话。阖闾死了,夫差即位,伍子胥因为有拥立之功,权势比以前更大。伯噽在吴国的臣子中,虽然是排在伍子胥之后的二把手,但伍子胥就像一座大山一样压在自己身上。所以,伯噽一直想找机会扳倒伍子胥,取而代之。

越王勾践马上派人到王宫里选了八个美女,再加上许多美玉和黄金,让文种代表自己连夜送入吴国太宰伯噽的军营内,请伯噽帮助向吴王讲情。伯噽得到好处,为了压倒伍子胥,故意唱反调,在夫差面前分析说:“与其跟勾践决战,冒着玉石俱焚的危险,不如接受他投降,让他给我们上贡,这样做对我们更有利。”

伍子胥当然不同意,反驳道:“勾践这家伙很能干,手下的范蠡、文种也都是人才。我们现在不趁机灭了越国,等于违背了上天的赏赐,以后会倒大霉的。”

夫差也说:“勾践和我有不共戴天之仇,我怎能接受他的投降呢?”

但是伯噽一会儿说诛杀降将是天理不容的事,一会儿又说如果夫差接受越国的投降就可以在天下人面前树立宽宏大量的形象。夫差打败了越国,最想做文种通伯噽的事就是打败齐、鲁等国,取代晋国成为诸侯国的霸主。而要成为霸主,一靠实力,二靠国际形象。伯噽主张受降恰恰迎合了夫差的心理,所以夫差准备接受越国的投降。夫差当时急于结束南方的战事,攻打北方诸侯立威,所以糊里糊涂就答应接受越国投降。

伍子胥心急如焚,他劝夫差说:“千万不能接受越国的求和。吴、越两国世世代代是仇敌之国,两国疆土交错在一起,有吴就没有越,有越就没有吴。灭了越,吴国不但扩大了地盘,也消除了后顾之忧。而攻打北方中原各国,即使打胜了,南方人也不习惯北方地理和气候。所以,大王一定要灭掉越国,否则将来一定要后悔。”

但是伯噽在夫差面前挑唆说:“伍将军仗着自己年老,对大王也太不尊重了,他处处自以为是,连大王也不放在眼里。大王应该杀杀他的威风。”

夫差即位之初对伍子胥还是感恩戴德的,时间长了,翅膀渐渐硬了,希望大事情自己拿主意。这个时候,只要伍子胥表示出与夫差不一致,夫差就觉得伍子胥管得太多太宽了。伯噽是个善于揣摩上级心思的人。他抓住时机大做文章,在夫差面前反复诋毁伍子胥,说伍子胥自恃功高,不把吴王放在眼里。于是,夫差对伍子胥开始慢慢产生了反感的情绪,对伯噽则越来越信任。

在伯噽的影响下,夫差最终接受了越国的投降,失去了一个灭掉越国的大好时机。勾践夫妇在范蠡的陪同下被迫在吴国为奴,勾践给夫差做马伕,干的是牵马、喂马的活儿。他老婆做清洁工,每日扫地、除粪。在这期间,伍子胥多次劝夫差杀掉勾践,所说的理由无非是历史上的夏桀放走了商汤、商纣囚禁了文王,最后反而国破身亡为天下笑。而夫差如果不杀勾践,将会落得和夏桀、商纣一样的下场。

这话夫差不爱听,夫差从小的理想就是要建立丰功伟业。父王阖闾打败了强大的楚国,夫差要超过父王就必须向北方的强国齐国、晋国挑战,只有打败了齐国、晋国才能实现理想,名垂青史。超过父亲是夫差的一个心结,因为夫差本来就不是阖闾心中理想的国君人选,只不过由于伍子胥的力争才得以继承君位。所以夫差一直想做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情,让九泉之下的父亲阖闾看看,自己有资格也有能力当好吴王。

夫差痛恨这个伍子胥总是这么藐视自己,动不动把自己比作夏桀、商纣之后的第三个昏君,搞得自己身为一国之君很没面子。可回过头来想想,伍子胥毕竟是先王的重臣,没有他,不但吴国不会成为一个强国;自己也未必能够得到这个王位。所以尽管夫差有点烦伍子胥,但还不准备杀他。

伯噽就比伍子胥会说话,他把夫差比成齐桓公,建议把勾践放回越国算了,他说:“齐桓公当年,把燕留之地五十里割给燕庄公,从而获得扶弱济贫的美名。宋襄公的仁义之师,不打渡河的敌人,一样被后世称赞,列名为霸主。大王诚能效法前人,赦越王回国,一定能够名垂千古,成就霸名。”

夫差虽然没有听伯噽的话立即释放勾践,但是伯噽的话对他以后的决策产生了很大影响。夫差大概觉得做霸主就是胡萝卜加大棒,软硬兼施;也像猫捉老鼠一样,玩死了就没意思了。他觉得勾践就是自己手中的一只小动物,爱怎么玩就怎么玩,根本不可能威胁自己。

但是伍子胥不这么想,他知道仇恨的力量。想当年,自己家被满门抄斩,在逃亡路上沦为乞丐,苦熬几十年,最后报仇雪恨。夫差还是太嫩啊,他怎么勾践像能够理解这些呢。

勾践夫妇在吴国为奴不久,吴王生了一场大病,一病就是好多天。勾践在范蠡的建议下,抓住机遇好好表现了一下。勾践依计而行,通过伯噽的路子来给夫差探病,并亲自尝夫差的粪便来查病情。这一举动令夫差大受感动,认为勾践在吴国的劳动改造起了作用,可以放他回去领导越国做吴国的附庸了。

伍子胥听到夫差要释放勾践回国,急忙跑过去进谏说:“过去夏桀囚禁商汤、殷纣王囚周文王都没有杀掉,结果都反被其所灭。现在你把勾践放回国,犹如放虎归山,驱鲸入海,早晚会自食恶果的。”夫差最讨厌伍子胥唠唠叨叨地把自己比成夏桀、商纣,一下子脸色变得很难看。伯噽看到有机可乘,不怀好意地说:“伍将军你说什么话,竟然拿大王来比昏君!”夫差听了伯噽的挑唆,更加火冒三丈,不高兴地说:“我看勾践这班子人表现不错,不像什么坏人。”伍子胥争辩道:“勾践的忠实温顺只是假象。相信假象会吃大亏的!你现在夫差像改变主意还为时不晚。”

夫差听了伍子胥的话,很不高兴地说:“我卧病在床三个月之久,你没有过来看我一次,说明你不慈;没有向我进献过一次美食,说明你不仁。这难道就是你的忠信吗?人家勾践,放弃了他的国家,带领手下臣民大老远跑到我这里做奴仆。我病了,他来探视,亲自尝我的粪便,比亲生儿子对待父亲都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样的人,我如果为了让你称心而杀了他,将来必遭天谴。”

吴王夫差拒绝接受伍子胥的忠言,仍然打算放勾践回国。为了表示对于勾践忠心的奖励,夫差让勾践搬出石室,摆下酒宴以客礼招待勾践,鼓励勾践回国以后继续对吴国保持忠诚。伍子胥看到吴国君臣与勾践把酒言欢,气得当场拂袖而去。伯噽乘机煽风点火说:“大王,伍将军被您的仁善之心触动了,自惭形秽,跑了。”

过了一天,伍子胥左思右想还是不情愿眼睁睁地看着夫差掉进勾践的圈套,跑过来说:“大王,我听说,老虎伏下身子,是为了捕获猎物;野鸡被色彩弄花了眼才会撞进罗网;狐狸故意弯下腰,表现出不想进攻的样子,其实是为了迷惑对手。大王您怎么可以听信谗言、放虎归山呢?想当年,夏桀……”“住口,不准把我比成夏桀!”夫差大怒,很不客气地打断了伍子胥的话。

伍子胥气得无话可说,茫然若失,跌跌撞撞地出了宫殿。一边走一边撩起衣服,仿佛在水中行走。旁边有人说:“伍相国你糊涂了吧,天气好好的,又没有下雨,怎么这个样子啊?”

伍子胥说:“二十年后,吴国必亡,这里将是一片废墟,到处是污泥浊水。”

勾践终于被放回了越国。

伍子胥之死

勾践回国以后,在范蠡、文种的帮助下,一边发展生产,为未来战争储备粮食;一边鼓励老百姓生孩子,准备扩充军队。

当然这一切都是悄悄进行的,越国做得更加有声有色的事是讨好吴国。勾践派范蠡把西施、郑旦等一批顶级美女送给吴王,用来消磨夫差的斗志。文种又负责把大批建材送给吴国,让吴国大搞基建。越国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把吴国的经济拖垮。越国还以国家财力扶持伯噽等阿谀奉承的吴国政治力量,让他们继续孤立伍子胥。

夫差根本没有觉察到越国的这些小动作,他一心一意地要往北方发展,争取当上各个诸侯国的霸主,建立超过他老爸阖闾的功勋。吴国走的是一条军国主义路线。当时的吴国刚从野蛮状态中立国不久,民风强悍,很能打仗。吴人持短剑,用盾牌,擅长近身肉搏,而且不怕死,那些靠骑射为本事的老牌中原国家在战场上根本不是吴人的对手。但是吴国的缺点是地域狭小,经济落后,无力长期支持战争。更要命的是吴国文化落后,没有办法融合、凝聚那些靠武力夺取的新地盘。

吴王夫差在接下来的几年中一再打击楚国在北方的附庸陈国、蔡国,并且把蔡国变成自己的附庸。随后又用武力威胁鲁国与自己结盟,去攻打当时的大国齐国。

公元前485年,吴、鲁联军从海上进攻齐国,结果被打败了。吴军之所以打了败仗,不是因为战斗力不强,而是大老远跑到人家家门口打仗,后勤供给跟不上。所以,夫差决定开挖“邗沟”,疏通长江和淮水。后来隋炀帝开挖大运河,就是以此为基础的。

越王勾践为了把吴军的战火引向北方中原各国,也派出了一万名民工与吴国开挖运河。越国不仅出人,还出钱,送了一百船粮食给河工们解决吃饭问题。

越王勾践过于殷勤的举动,夫差也不是全然不觉。夫差曾经在会见当时的大外交家子贡的时候说:“勾践挖空心思在家里增强实力,在外面讨好我,还不是想找机会报复我吗?”夫差之所以不听伍子胥的话灭了越国,主要还是过于自信。他从内心里觉得小小越国不足为患,认为勾践这条小泥鳅掀不起大风浪。当务之急还是要打败北方强国,为当霸主积累资本。而另一方面,对于勾践这样的战败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是为了树立自己身为王者、霸者宽宏大量的好名声。他的这一套是向齐桓公学的。齐桓公对待战败者的原则是:你服了我,我就不再打你。

公元前484年,夫差率领吴国的大部分军队北伐强齐,越国和鲁国也派出了部分军队参战。夫差伐齐之前,伍子胥照例进行了劝谏,建议把战略重点放在防越上,而不应该忙着伐齐,但急于争霸中原的夫差根本听不进去。

双方交战初期互有胜负,最后在艾陵一战,齐军遭受灭顶之灾。十万齐军,除极少数逃跑外,全部被歼灭在战场上。艾陵之战的大胜,使夫差更加坚信自己向北方扩张的主张是正确的,因而也就更加讨厌伍子胥。他把伍子胥喊过来说:“从前你辅佐先王打败楚国,是有功劳的。现在你已经老了,却不能安分守己,成天唠唠叨叨给我惹麻烦。当初你劝我不要打齐国,现在不是打了个大胜仗吗?”

伍子胥听了夫差这番趾高气扬的话,心想自己和阖闾创下的吴国大业,终究会葬送在夫差的手中。但他还是抱着一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态度,尽人事而听天命。想一想自己为报父兄之仇一怒之下伐楚鞭尸,差点灭了自己的祖国,楚国无论如何是回不去了的。天下之大,只有吴国才是栖身之处。伍子胥实在不愿看到,自己亲手参与打造的吴国就这样毁了,所以继续劝说夫差:“上天要抛弃谁,肯定会先给他一点小甜头。如果这一次大王伐齐打了败仗,我们吴国还有救。现在大王打了胜仗得意洋洋,吴国的大难来临了。希望大王深思啊。”正在兴头上的夫差哪里听得进伍子胥的忠言。

不久,夫差准备第二次伐齐,为了躲开伍子胥的唠叨,就派他出使齐国。临行前,伍子胥对自己的儿子说:“夫差听不进我的忠言,吴国对我有恩,我是不准备活了。你们白白送死也解决不了问题,不如到齐国去避难吧。”于是他趁出使齐国的机会,把儿子暗中托付给了齐国的贵族鲍氏。

伍子胥这个做法很不妥,齐国是吴国重点打击的敌国,伍子胥不把自己的儿子送往同盟国或中立国,而是托付给敌国的贵族,这不是明摆着对夫差伐齐的一贯策略没有信心吗?伯噽巴不得伍子胥倒大霉,当然不愿意放过这个扳倒他的好机会。所以跑到夫差那里挑唆说:“伍子胥这个人为人暴戾。他为了报仇竟然对原来的主子鞭尸。现在他因为您不采纳他的主张,对您积怨越来越深。我怕现在不除了他,将来必成大患。听说他最近把儿子送到了齐国,是不是想要里通外国图谋不轨?”夫差本来没准备杀伍子胥,只是觉得这个老臣碍手碍脚,听了伯噽的一番话,觉得问题很严重。本来伍子胥和夫差对于吴国向何处发展有分歧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夫差还是相信伍子胥的忠心的。但伍子胥把儿子送到齐国去,事情的性质就从人民内部矛盾转变为敌我矛盾了。吴王夫差觉得伍子胥的忠诚成了问题,身为臣子,总不能因为君主不听你的意见就生二心吧。况且,堂堂相国、两朝元老都不看好吴国,怎么能不动摇军心?怎么能不动摇民心?气愤不已的夫差赐了一把宝剑给伍杀子胥夫差争歃子胥,让他自杀。王命不可违,伍子胥只得自杀。临死前吩咐自己的门人说:“多种一些梓树,将来吴国用得上。把我的眼睛抠出来,悬挂在吴国的东门上,我要看看越国军队怎么进城灭掉吴国。”伍子胥临死前的话传到夫差耳朵里,夫差怒不可遏。梓树是做棺材的树,伍子胥的本意是在预言吴国会亡国,但在夫差看来却是恶意的诅咒,所以说:“你想看见的事,我绝不让你看得见。”于是派人用一个皮袋子装着伍子胥的尸体,扔到了江里。

夫差杀了伍子胥后,有一个叫王孙骆的大臣进谏说:“假如伍子胥不忠信,有背叛主子的嫌疑,以先王的智慧是不可能选他为重臣的。”夫差听了也觉得有道理,自己本来也没有觉得伍子胥不忠,只是讨厌他个性太强,动不动在朝廷上冲撞自己,作贱自己,把自己比成夏桀、商纣那样的大昏君,这才一怒之下起了杀心。夫差跟王孙骆解释说,自己是听了伯噽的谗言才对伍子胥下手的,想杀了伯噽。但王孙骆说:“吴国失去了伍子胥已经是一大损失。伯噽跟伍子胥政见不一,也算是一个有能力的人。杀了他,吴国等于又失去了一个伍子胥。”夫差没有杀伯噽,但从此对伯噽也就不那么信任了。

夫差在接下来的几年里继续讨伐齐国,并且利用武力在黄池之会上与晋国争当霸主。就在霸主之位快要到手的时候,越国乘着吴军主力在外,端掉了吴国的老窝。吴国留守的太子友以及手下的将领、士卒全部被杀。百姓也被杀掉不少,家家户户都有死人。等远征在外的吴军回来时,已是都城被破一年后的事了。夫差望着被烧毁的房屋和剩下来的老弱病残,后悔莫及。接下来的几年,越国君臣一心,利用十年积累的人力、物力频频攻打吴国。而吴国因长年对外用兵已经是强弩之末。公元前473年,越国终于把吴国灭了。夫差还希望勾践给自己一个机会,这次由他给勾践做奴仆。但是勾践不想把这场游戏按照老套路继续下去,拒绝了夫差的请求。走投无路的夫差杀了谗臣伯噽,说:“我不听伍子胥的话,落得今日的下场,还有何面目见伍子胥于地下。”说罢,自刎身死。

吴国的结局终于被伍子胥一一言中。

贰【鸟尽弓藏】韩信之死

照蒯通的说法,韩信是最好的军事统帅。韩信帮助项羽,项按羽得天下;帮助刘邦,刘邦得天下。如果韩信独立单干,至少能够和刘、项三分天下。而跟着刘邦干,最终下场必然是兔死狗烹、鸟尽弓藏。功高盖世的韩信是个好的军事家,却不是个好的政治家。当他最终被吕后设计绞死在未央宫的钟室,并被安上谋反的罪名时,他有没有想起蒯通当初所说的话呢?

滚开,钻裤裆的小混混

韩信不得志的时候,是个小混混。父亲死时,韩信年龄很小。父亲死后不久,母亲也死了。

少年韩信是个孤儿,不喜欢干农活儿,也不喜欢其他任何职业。韩信大多数时间都在到处游荡。他的理想是做一名小吏。吏在那个时候是帮助官员处理日常具体事务的助手,大概跟现在的公务员差不多。这种人平时坐在办公室里,工作不辛苦,油水不少。但是,要成为秦帝国的公务人员需经过复杂的选拔程序。比如,上面要有人赏识,地方上要有三老的推荐;有时可能还要开一个群众座谈会,调查一下选拔对象的情况。小混混韩信缺乏任何社会资源,被选中的概率基本上是零。

对于无父无母无职业的韩信来说,吃饭是个很大的问题。显然,他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只能到处蹭饭。通常,到了吃饭的时候,少年韩信推开一个熟人家的门,在饭桌旁边坐下,一边动手拿饭碗一边说:“不过是加一双筷子而已。”人们虽然很讨厌,但是出于同情和怜悯,很少有人直接赶他走。

有一段时间,韩信在一个亭长家里蹭饭吃,赖着不走吃了几个月。亭长的老婆很不高兴,终于在某一天特意一大早就做好饭让家里人先吃好了。等到韩信按照平常早饭时间准时去的时候,亭长的老婆根本没有让他吃饭的意思,甚至根本就没有抬起眼皮看他一下。

韩信并不傻,他知道再也不能在这家人家蹭饭吃了。虽然心里很窝火,但是他没有任何办法,只能很无奈地离开。

小混混的日子很艰难,不能跟大混混比。

同样是混混,刘邦的日子就很滋润,因为刘邦是大混混。跟韩信一样,刘邦也“无行”,但是刘邦有一个有钱的爸爸刘太公。还有人说,刘邦的亲生父亲可能是村里最有钱也最有地位的卢太公,刘邦从小就由卢太公出学费跟卢太公的儿子卢绾一道上学。有这样两个后台,虽然刘邦跟韩信一样不务正业,但吃饭问题是不用担心的。

刘邦在韩信这个年纪的时候,已经在沛县的黑白两道很吃得开了。白道上,像县里的豪吏萧和、曹参都是他的好朋友。刘邦可以随时冲到他们的办公室里,跟他们打打闹闹,甚至设置一个小圈套作弄一下他们。黑道上,像沛县的大哥大雍齿、王龄都是他的铁哥们,一般的人根本不敢惹刘邦。

韩信梦寐以求的就是成为一名公务人员却无力实现自己的愿望。同样的事情,刘邦轻轻松松就搞定了。有萧何、曹参在上层给他吹吹风,有刘太公、卢太公的金钱支持,再加上雍齿、王龄等黑恶势力撑腰,刘邦轻轻松松就当上了亭长。亭长官不大,但在地方上也是个上台面的人,用不着干农活儿,还可以到处蹭吃蹭喝。

少年时的韩信就不如刘邦那么活络,那么善于交际,那么左右逢源,老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谁也不关心他究竟在想什么。有时候,有人可怜他,给他一顿饭、两顿饭吃;也有时候,他几顿都混不上饭吃。

韩信实在饿得难受的时候,就去钓鱼。韩信钓鱼跟姜太公不一样,人家那是去钓人,算好了遇上贵人钓取功名富贵;韩信钓鱼不是去钓人,也不是为了挣钱,而是指望钓到一两条上来填填肚皮。但是韩信对钓鱼没有研究,运气也不是太好,经常钓不到鱼,也就经常饿肚子。漂母饭信

有一天,韩信在钓鱼时,碰到一群在河边洗衣服的妇人(漂母)。其中有一位看到韩信饿得不成样子,就把从家里带来的饭给他吃。妇人一连洗了十多天衣服,韩信也一连吃了十多天饱饭。韩信很感激,对妇人说:“我一定会重谢您。”妇人很生气地说:“你身为男子汉,连一碗饭都混不到,我不过是可怜你给你一点饭吃,难道还指望你回报吗?”

这件事对于韩信的自尊心打击很大,他发誓要成为一个大人物。

但对于没有任何社会背景的韩信来说,成为大人物几乎是不可能的。

韩信除了对打杀有点兴趣外,对其他任何事都缺乏热情。春秋战国五百多年的兼并战争使军事谋略成为那个年代的最高智慧。许多国家在战争中灭亡了,将军、谋士流落民间,路边随便一个老人也许就是身经百战的老兵。这种状况使得韩信这样的平民子弟能够有机会聆听古代战争的精妙战例。少年韩信经常沉浸在这样的故事中,把自己设想成为一个统帅。他在幻想中行兵布阵,攻城掠地,建立不朽的功勋。

但是韩信成长时的现实是,秦始皇已经统一天下。这位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希望他手下的臣民平时种地,农闲时帮国家筑筑长城、修修宫殿,不希望再涌现多少军事上的牛人。

在秦始皇看来,他既然统一了天下,战争就已经结束。为了防止原来六国臣民的反对,秦始皇下令没收天下所有的兵器。这些被没收的兵器运到都城后铸成了12个大铜人。

在那个时候,老百姓拥有兵器是犯法的。但是韩信偏偏就有一把剑,谁也不知道韩信这把剑是从哪里来的。也许韩信的祖上做过将军,这把剑作为传家宝一代一代就传给了他;也许是隐居民间的兵法高手慧眼识才赠送给他的;也许压根儿就是他运气好从路上捡的。这把剑他总是随身携带,从来不离左右。

在那个年代,剑是身份高贵的象征。只有贵族才配拥有剑。小混混韩信经常腰里挂着一把剑,一只手攥紧剑柄,在闹市中旁若无人地穿街而过。剑给了孤儿韩信以自信,一剑在手,韩信觉得自己是个人物;剑给了韩信以勇气,使他足以面对世人的一切冷眼。

终于有人看不惯了:一个小混混居然佩戴宝剑像个贵族一样招摇过市,真是太过分了。

有一天,一个卖肉少年纠集了十几个朋友,在街上拦住了韩信。他对韩信说:“你个子倒不小,还带着把剑,只不过是为掩盖内心的虚弱罢了。”韩信这个人一向孤高自傲,对他的挑衅根本不屑搭理。这种大咧咧的态度激怒了卖肉少年,旁边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卖肉少年的火气也就越来越大。他拦住韩信的去路大声说:“你如果真的不怕死,就一剑把我杀了;你如果怕死,就从我裤裆下钻过去。”

这一幕很像一千多年后施耐庵所撰《水浒传》中的一个场景,没毛大虫挑衅将门之后杨志,结果杨志一怒杀了牛二,同时自己沦为囚犯。成了囚犯的杨志,不久以后就被逼上梁山,彻底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英雄不论出身,韩信虽然是个小混混,却不是个没脑子的人,他比杨志能忍。自视甚高的韩信,觉得自己将来要做许多大事情,当然不会跟一个屠夫一命换一命。所以,韩信慢慢地趴下身,从卖肉少年的裤裆下钻了过去。

围观的人群立即哄堂大笑,卖肉少年更是得意极了,哼哼唱唱和一帮小兄弟扬长而去。

韩信钻裤裆受了一时之辱,避免了牢狱之灾。但是也给自己留下了很不好的名声。从此,讨厌他的人变得更多,人们往往第一眼看到他就说:“滚开,钻裤裆的小子!”

在项羽身边的日子

如果不是秦朝末年的大动乱,韩信也许永远不会出人头地。

秦始皇对他的臣民采取军事化的管理办法,在他看来,臣民就是工具,可以像兵马俑一样搬来搬去。他经常把整县整郡的老百姓迁徙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戍守边疆、开垦荒地或者修筑长城。弄得老百姓流离失所,妻离子散。

但是人毕竟不是机器,人会思考。在一次迁徙中,陈胜、吴广觉得与其这样窝囊地活着,还不如拿命去搏一下,这就是中国老百姓经常讲的“寻死不如闯祸”。

于是陈胜、吴广“揭竿而起”,拿着棍子跟秦政府军干了起来。有人带头,就有人敢跟上。一时间群雄并起,天下大乱,逐渐形成两大势力集团,一派是项梁、项羽集团,一派是刘邦集团。

整天琢磨如何打仗的韩信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

项梁率领楚军过淮河以后,韩信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前往投奔。项梁兵败身亡以后,他又继续跟随项梁的侄子项羽。项羽任命韩信为郎中,算是项羽身边警卫人员中的小头目。这种职位虽然不太显赫,但是因为有机会跟最高领导接触,容易形成比较亲密的私人关系,因而发展的空间也很大。像刘邦身边的樊哙、夏侯婴起点都很低,都是刘邦的小跟班儿,但是后来发展都很好。

韩信显然没有把握好机会,这跟韩项羽像信的人生定位有关,因为韩信把自己定位为独当一面的统帅,而不是小跑腿儿、小跟班儿,依靠攀龙附凤而飞黄腾达。另一方面,韩信又有孤僻自傲的性格,不善于与人交流,也不会表现自己,很少有人知道他在想什么。项羽集团里也没有谁知道他在军事谋略上的造诣已经达到怎样的高度。

韩信作为郎中,主要职责是负责项羽的夜间守卫工作。通常当项羽、范增、钟离昧、龙且等大人物一起探讨军国大计时,韩信就在旁边执戟守卫。这对平民出身的韩信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聆听和学习的机会。时间长了,韩信觉得打仗并不是一件很神秘的事。有时候,大人物们讨论的中间韩信也情不自禁地插上一两句话。

通常在这种情况下,项羽手下的猛将龙且总要大声呵斥并把韩信赶走,而项羽本人也不怎么理会韩信的意见。钟离昧倒是觉得韩信是个人才,几次建议项羽拿出一个重要的位置让韩信试试。

项羽的祖上世世代代是楚国的大将。身为贵族,项羽有自己的用人标准。贵族最看不起的就是小混混,何况还是一个钻人家裤裆的小混混。韩信在勇冠三军的项羽看来,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胆小鬼,给他一个郎中就不错了。

韩信在项羽手下混了一段时间,无缘脱颖而出,感到很沮丧,也很灰心。当项羽做出杀害战俘、火烧阿房宫等愚蠢行为时,韩信更是觉得项羽难成大器,跟着项羽不会有前途,于是决定到刘邦那儿去碰碰运气。

萧何月下追韩信

鸿门宴以后,推翻秦朝的各路诸侯和将领在戏亭开会,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听取项羽来划分各自的势力范围。刘邦得到了巴、蜀两郡。这一年是公元前206年,也就是在这一年,韩信投奔了刘邦。

刘邦为了和项羽争夺人才,通常对从项羽那边投奔过来的人,都要提拔几级使用。韩信也升了一级,担任连敖的职务,大概是仓库保管员一类的小官。

这种小官负责军队的后勤给养,如果想发点小财,大概并不难。但是,韩信志不在此,也没有很认真地当回事来做。

韩信擅长的是战场上的机谋,仓库保管员繁琐的常规管理显然跟他的志趣相差太远。投奔刘邦后不久,韩信就卷入一起集体违法案中。按照法律规定,所有涉案人员都被判处了死刑。同案人员已经被杀了13个,第14个就是韩信。

临刑前的韩信想到自己忍受胯下之辱,目的就是为了有朝一日建功立业,做一个出人头地的男子汉大丈夫,没想到今天却莫名其妙地死在这里,不由得悲从中来,抬头仰天长叹。

也是韩信此时命不该绝,就在一抬头的时候,韩信看到了刘邦的警卫队长夏侯婴。抱着最后一点希望,韩信对夏侯婴喊道:“汉王不是要夺取天下吗,怎么胡乱斩杀壮士?”夏侯婴觉得此人在刀下能说出这种话,一定是个人才,就当场赦免了韩信的死罪。

人和人之间的帮忙会形成一种心理惯性,往往第一次帮了忙,下次有机会还会继续帮忙。夏侯婴帮助韩信死里逃生后,又在刘邦面前帮他美言了不少。他虽然只是刘邦的警卫队长,但是在刘邦集团里还是很有地位的。夏侯婴年轻时在衙门里驾车,是刘邦的铁杆死党。那时刘邦讲排场出去要用车,都是夏侯婴拿公家的车给他用。刘邦起事后,夏侯婴一直担任警卫,同时给刘邦驾车,曾经多次同刘邦出生入死。所以夏侯婴的面子刘邦还是要卖一点的。

刘邦和项羽的不同是,他既按照自己的眼光识别人才,同时也能听取别人的意见。刘邦听了夏侯婴的汇报,不仅免了韩信的罪,还任命他为治粟都尉。这个职位应该说比较高,专门负责军粮筹集和分配调运工作。刘邦不追究韩信犯了死罪的前科,也不计较他胯下之辱的丑事,一下子给韩信一个高级职务,固然主要是看小兄弟夏侯婴的面子,平心而论也应该说对韩信不薄。

但这离韩信的心理预期还是太远,他有兴趣的是调兵遣将、布阵行兵的全局性军事指挥工作,掌管钱粮的工作他自己并不十分看重。令韩信更加失望的是,当他接受任命去感谢刘邦时,一向待人傲慢无礼的刘邦并没有对自视甚高的韩信摆出一副求贤若渴的姿态。韩信这种出自市井的高人,人家越是看不起他,他的自尊心就越强,很看重人家对待他的礼数,于是他心里隐隐约约又萌发了此处非久留之地的想法。但是韩信还是决定先干上一段时间再说。

新职务还是给了韩信一个很好的平台,使他有机会跟丞相萧何经常接触。萧何是刘邦集团中民政和后勤的总负责,也是刘邦最信任的人。尽管韩信在治粟都尉的位置上一如既往地懒散,照例准备开小差溜之乎也,也没有好好地表现自己,但萧何却在暗中观察韩信的一举一动。萧何认定韩信是个人才,却也没有很着急地向刘邦推荐。

没过多久,刘邦从关中到汉中去做汉王。为了麻痹项羽,一边走,一边将身后栈道放火烧掉,表示从此无意再回关中。但是这一举动也给跟随他进入蜀汉的将士造成了错觉,以为刘邦的部队正在狼狈逃亡。

一种悲观的情绪在部队中迅速蔓延,随着部队的继续前进,一些人唱起了故乡的歌谣,随时准备开小差。很短的时间内,十多名将领离开了刘邦的队伍,这其中甚至包括刘邦的舅子吕释之。

这种悲观的情绪也感染了韩信,在他看来,萧何既然十分赏识自己,肯定已经多次向刘邦推荐。因为一直没有动静,韩信觉得这次又像在项羽那边一样,还是没有机会。当时群雄逐鹿,除了刘项以外,还有其他割据势力。韩信心想,为什么不再到其他地方碰碰运气呢?

于是,韩信把治粟都尉的印信留下,加入了逃亡的人群。

萧何听到韩信开小差走了,来不及向刘邦汇报,放下手头上的事,赶紧亲自骑马去追。萧何去追韩信没有跟任何人说,那些不了解情况的人跑到刘邦那里去说:“丞相萧何走了。”

刘邦听了大吃一惊:萧何走了,谁来主持日常工作?刘邦一下子觉得自己失去了左右手。

过了一两天,就在刘邦心急难耐的时候,萧何来见刘邦了。

刘邦看到萧何回来,又是生气又是高兴,开口便骂道:“连你也逃跑,这是为什么?”

萧何回答说:“我哪里会逃跑,不过是去追逃跑的人。”

刘邦问:“你追的是什么人?”

萧何说:“韩信。”

刘邦又骂道:“真是胡说八道,比韩信重要的将领逃跑了十多人,你不去追,反而去追一个小小的韩信,有谁相信这是真的?”

萧何说:“那些跑掉的将军容易得到,但是像韩信这样的奇才普天之下只有一个。大王要是心甘情愿永远呆在汉中不求发展,用不用韩信无所谓。大王如果要争夺天下,再没有第二个人能比得上韩信。用不用韩信,就全看您的了。”

我们无法知道韩信是不是在作秀,但萧何慧眼识人的本事实在令人佩服。当时的韩信寸功未立,工作稀稀拉拉,而且开小差当逃兵,萧何却在刘邦面前推许韩信为一等一的人才。

萧何的一席话打动了刘邦。刘邦说:“那好,我给他做个将军。”

萧何说:“像他这样的人,一个将军的位置恐怕留不住他。”

刘邦这个人的性格是豁达大度,从谏如流。况且萧何从来就是一个很稳重,不胡乱发表意见的人。所以刘邦很大方地说:“那就让他做大将。”

萧何说:“那太好了。”于是刘邦让萧何把韩信喊过来,准备立即起用他。

萧何连忙拦住说:“大王对待下级,一向傲慢无礼,现在让韩信做大将,就像传唤个小孩子一样轻而易举,不把它当作一个大事来做,这正是韩信离开的原因。大王如果决心拜韩信为大将,就应该先选择一个好日子,斋戒沐浴,设立坛场,届时行登坛拜将的大礼。这样做也便于韩信以后领导手下的将领。”

萧何登坛拜将的提议是为了给韩信以后有所作为扫除障碍。韩信投靠刘邦后主要在后勤一头做事情,寸功未立,加上“胯下之辱”的传闻大家都知道,一班攻城掠地的重量级将领像曹参、灌婴、周勃等都没有把韩信当回事,随随便便让他做大将,难免有人不服。所以登坛拜将仪式的提出,不仅仅是一个形式问题,更涉及到韩信挂帅后对这批老将的驾驭指挥。应该说,萧何的考虑是很周全的。

刘邦听从了萧何的建议。

任命大将举行仪式,过去一般是在太庙举行。但在露天筑坛拜将,则是比较隆重的大礼,因为高坛本来是举行祭天大礼的地方,在高坛上拜将,是表示遵从天命去进行讨伐。

刘邦要登坛拜将的消息传出以后,手下的将领都很高兴,每个人都认为是自己。到了正式拜将的时候,人们才知道是韩信。这让所有的人都感到很意外。刘邦登台拜韩信

韩信的谋略

韩信作为中国历史最了不起的军事家,长处在于军事战略而非个人的血气小勇。在韩信那里,军事斗争是一门艺术。

拜将仪式结束后,刘邦马上召见了韩信,向他请教今后的策略。刘邦说道:“丞相多次在我面前推荐你,现在就请你谈谈你的见解。”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在任何时代的竞争中都是最重要的问题。韩信首先就把这个问题挑出来,他对刘邦说:“我们现在争夺天下的主要对手难道不是项羽吗?”

刘邦回答说:“当然是啦。”

韩信再问:“大王你觉得自己在勇敢、强悍、仁慈等个人素质方面同项王比怎么样?”

刘邦沉默了好一会儿,老老实实地承认:“我比不上项王。”

韩信说:“我也认为你比不上项王。我曾经在项王手下呆过一段时间,让我来谈谈项羽吧,这个人优点很明显,缺点也很明显。”韩信接着说:“说到项羽,冲锋陷阵,千军万马都拦不住他,但是他不能够任用有本事的人,所以说到底还只是匹夫之勇。项羽见了人很恭敬、很温和,说话都没有高声。人家生了病,他能把自己的饮食分给人,但碰有人立下大功需要拿出土地、人口封侯封王的,他就舍不得了,印把子磨破了都不愿意拿出来。所以他的仁慈只不过是妇人之仁罢了。”

分析完了项羽的个人性格,韩信又分析了项羽在战略上的失策之处,比如:政治上,放逐义帝,杀害战俘,焚毁城池,已经丧失民心;灭秦以后的军事部署上,不居关中而都彭城,自动放弃了控制诸侯的优势;在赏罚上,项羽分封诸侯的依据是跟自己个人关系的亲疏远近而非功绩大小,所以搞得各路诸侯心怀不满,为了争夺地盘大打出手。

韩信分析了项羽的强中之弱,也指出了刘邦的弱中之强:首先是替项羽阻挡刘邦的三名秦将章邯、司马欣、董翳不得人心。这三个人率领秦军征战多年,在他们手下死的秦军将士无数。后来他们又欺骗部下投降项羽,二十几万人全部被活埋,只留下他们三个人为王,所以秦地百姓对他们恨之入骨。而刘邦就不同了,进入秦地以后军纪严明,与老百姓约法三章,所到之处秋毫无犯,秦地的老百姓都希望刘邦来当王。而按照当初诸侯伐秦的约定“先入关中者为王”,刘邦也有资格为王,只不过是被项羽排挤到了汉中,秦地的老百姓为此恨透了项羽。

所以,韩信的结论是:一旦刘邦挥师而东,只要发布一道声讨文告,并使之广泛流传,就可以顺利夺得三秦。

这次对话分析了楚汉双方的优劣对比和变化趋势,让刘邦有了战胜项羽的信心。

在整个对话过程中,主要是韩信说,刘邦听。

但也不是韩信说的每句话刘邦都爱听。比如说,韩信批评项羽不舍得对有功之臣拿出土地、人口封王、封侯,意思是要刘邦反其道而行之,让功臣都实质性地拥有自己的封地。这反映了韩信对胜利后利益分配的设想,韩信出身市井,他的理想是要名要利。他跟刘邦的对话旨在向刘邦表明:我为你搞定项羽,但搞定以后我要有自己的地盘儿。韩信还是希望保持秦统一天下以前诸侯并存的局面,让刘邦取代项羽,做一个霸主。但刘邦可不是这么想的,他要做的是秦始皇一样拥有绝对权力的皇帝。

尽管韩信的话中有跟刘邦讨价还价的意思在,刘邦也听出来了,但刘邦是个很有心理深度的人,紧要关头能够喜怒不形于色。他并没有立即发作出来。历史书上说刘邦的性格是豁达大度,也就是什么事情都拿得起、放得下。在刘邦看来,只要能够解决掉项羽,其他事都可以留到以后再说。

但是这次谈话也给刘邦留下一个心理阴影,那就是让韩信做事是要付出代价的。正是这个阴影最终让韩信送了命。韩信擅长的是军事,却不懂得政治。他不明白有些东西是不能分享的,比如说权力、威望这一类的东西只能属于最高领导。

刘邦与韩信,一个为了争夺天下,渴望招募杰出军事人才;一个为了出人头地,苦苦追寻明主。两人的诉求在特定条件下聚合,产生了巨大的热核效应。时隔不久,刘邦就采用了韩信的谋略,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一举打回关中,平定了三秦。刘邦在荥阳、成皋之间与项羽相持时,韩信的任务是和曹参、灌婴等人征讨刘邦彭城兵败后相继投降项羽的北方诸侯,以防止他们从侧翼配合项羽,对刘邦形成夹攻之势。

韩信首先要对付的是魏王豹。

当初刘邦出兵“抚关外父老”,跟魏王豹差不多的诸侯王都被废掉封号,土地直接收归汉国,唯独对魏王豹网开一面。所以,魏王豹的叛变,令刘邦深感意外。刘邦甚至派说客郦食其去劝魏王豹走回头路,但是他不听,反而发牢骚说:“汉王刘邦对人没礼貌,骂起诸侯、大臣就像骂奴仆一样,我实在受不了他。”

也有人说,魏王豹的背叛另有隐情。有个叫许负的相士为魏王豹的姬妾们相面,轮到薄姬时,说这位美人“当生天子”。

魏王豹听了心里打起了小九九:薄姬生的儿子当天子,我是天子的爸爸,当然也是天子了,还跟着刘邦做附庸干吗?

心思一活络,就容易做傻事。魏王豹于是宣布对汉绝交,暗中与项羽媾和,指望在鹬蚌相争中捞一把,说不定弄个天子做做。

魏王豹听到刘邦派韩信来讨伐,也没怎么放在心上。他料定汉军必定从临津渡河,就命令将军柏直守在渡口附韩信像近。韩信将计就计,表面上让灌婴调集船只,准备渡河,暗地里却在离渡口一百多里的上游偷渡成功,然后派轻骑兵直捣魏国后方重镇安邑。中了韩信声东击西之计的魏王豹仓促应战,由灌婴指挥的汉军又从临津发起强渡。东西合击,魏军大败。

魏王豹被活捉,刘邦收编了他的军队,宣布取消魏国的封号。薄姬也归刘邦所有,后来给刘邦生了个儿子,就是汉文帝刘恒。

平定魏国后,韩信乘胜而进,沿汾河北上,又平定了代国,生擒代王陈余留在代都监国的夏说。韩信降伏魏、代的军队后,手下久经沙场的兵将被刘邦选取补充到荥阳、成皋的主战场。韩信自己则利用从魏、代就地招募的新军,拼凑成三万人数,向东讨伐赵国。

被韩信剥夺了封土代国的陈余当时在赵王歇身边掌握实权,得知韩信动向后,出兵井陉口。井陉口就是今天河北西部井阱山上的井陉关,邻近山西,是太行山八隘之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韩信以三万长途跋涉的远劳之师,面对二十万以逸待劳固守关隘的赵军,应该说胜算不大。

但是韩信看起来胸有成竹。他先率军驻扎在离井陉口三十里的地方,半夜派出二千轻骑,每人携一面红旗,潜伏到赵军营垒附近。韩信嘱咐他们:“赵军若见我军退走,必定倾巢出动追击,你们就乘机冲进赵营,拔掉赵军的旗帜,换上汉军的旗帜。”韩信自己则率军背水在正面摆开阵势。韩信在给部下颁布命令时说:“今天破赵后会餐。”大家听了将信将疑。

陈余等赵军将领看到韩信背水列阵,不由得嘲笑韩信不会用兵,竟然违背军事常识犯了兵家大忌,于是打开营垒大门,倾巢出动与汉军决战。汉军人数虽少,但是因为背水一战,没有退路,无不奋勇与赵军死战。背水列阵诱斩陈余

与此同时,潜伏在赵军营垒附近的两千奇兵也已经乘虚而入,按照韩信事先的部署夺取了赵军的空寨,拔掉赵军的旗帜,换上了汉军的旗帜,然后擂起战鼓,高声呐喊。

赵军将士回头一看,井陉口上都是汉军的旗帜,连忙在陈余的指挥下试图夺取关隘。

但是此时的赵军在两面夹攻之下,哪里能搞清楚到底有多少汉军,没过多久就溃不成军,二十万人马跑掉了一半,余下的或被杀死,或被溺死,也有不少当了俘虏。陈余本人被杀,赵王歇稀里糊涂做了俘虏,不久也被杀掉。

井陉一战,韩信以少胜多,在北方战场打出了汉军的威风。汉军在韩信率领下,继续向赵国腹地进军,沿途的赵国将士望风披靡。赵国很快就被平定。

随后,韩信派出使者前往燕国,劝告燕王臧荼主动归顺。臧荼看到韩信破魏、破代、破赵,兵锋所指之处,无不披靡,哪里还敢抵抗,乖乖地接受劝告,派使者前去荥阳拜谒刘邦,从此接受汉王号令。

提防与任用

与邦在正面战场上每战必败相反,韩信在与刘邦分兵后,过黄河,虏魏王,擒夏说,下井陉,破赵,降燕,大大减轻了刘邦在荥阳、成皋一线和项羽相持的压力。可以说,刘邦的大多数地盘是由韩信打下来的。

但是刘邦在使用韩信时也不是完全不加提防。

按照史书的说法,刘邦得天子之位是天授,也就是刘邦是天生的政治胚子,在君臣之间玩弄权术是他的强项。

刘邦听从萧何的意见把位居诸将之上的大将印信交付给一个与自己毫无渊源的人,毕竟是一件非同一般的大事。擅长玩猫捉耗子游戏的刘邦当然要留一手。

刘邦在分兵给韩信任用他为独当一面的统帅时,又派亲信曹参担任韩信的副手。这个曹参可不简单,刘邦在世时,给建立汉朝的功臣排名,他是第五名。刘邦死后,吕后重新排名,萧何第一,曹参排第二。萧何是汉朝的首任丞相,曹参是继任丞相。而曹参的继任资格还是刘邦临死前指定的。成语“萧规曹随”,就是说曹参能够延续萧何的政治路线不随意加以改动。

曹参在秦朝的时候是沛县的小吏,专门担任司法工作,刘邦担任亭长的职责之一就是维护地方上的治安。估计那个时候他们就有工作上的往来。而刘邦和萧何是好朋友,曹参早年和萧何关系也很好,所以刘邦和曹参应该是朋友的朋友。以刘邦在沛县的活动能量和交游之广,两人应该很早就结识了。

也有人说,曹参和刘邦沾点亲戚关系。刘邦在娶吕雉之前,有老婆曹氏,刘邦那个后来被封为齐王的大儿子刘肥就是曹氏所生。而曹氏据说是曹参的族妹,也就是说曹参是刘邦的堂舅子。

不管怎么说,曹参是刘邦的沛县老乡,又是刘邦小圈子内最信任的人之一。刘邦把这样一个人安插到韩信手下做副手,是一种掺沙子的举动,可以防止韩信有异心。

韩信登坛拜将以后的好多年里,曹参一直是他的副手。刘邦以曹参为盾,对韩信步步设防。

但曹参是个很稳重的人,作为副手,他从未妨碍过韩信的军事部署。韩信对曹参也很满意,从未对刘邦安插的这样一个钉子表示过不满。

也许是韩信根本对此浑然不觉。但我们可以设想,如果韩信有什么轻举妄动,曹参可能立即会拿出刘邦的“密诏”,宣布韩信的罪名,然后将其制服。多少年后被打倒的韩信说刘邦“善于将将”,大概也是吃够了苦头的由衷之言吧。

刘邦利用曹参对韩信进行反控制,曹参也并不吃亏。韩信被打倒以后,韩信攻城掠地的大功一一被说成是曹参的。如果不是司马迁以同情笔法给韩信立传,也许我们永远都不能明白真相。

但是仅仅有曹参对韩信进行反控制,刘邦还是不放心,他甚至害怕曹参远离自己的控制会和韩信结成一气。刘邦像

刘邦是个很会总结教训的人,当初陈胜在陈县称王,派出去抢地盘的也都是自己的老战友,成了气候还不是一个个割地称王,仗着自己有点实力不听从指挥。这些教训,刘邦一直念念不忘。

所以,刘邦又把自己的老部下灌婴、傅宽等都安排在韩信手下,还把自己的拜把子兄弟张耳安排给韩信做高参。

一支部队跟随统帅时间长了,就会有感情。在这方面,刘邦对韩信也防了一手,那就是,每当韩信打了胜仗,威信遽然升高时,刘邦就把韩信手下的精锐士卒调到自己手下,而让韩信重新招募新兵。

对于刘邦的这些小动作,韩信当然也不会完全不知道。只是韩信是个很骄傲的人,刘邦一次次把他的精锐部队调走,他一次次招募新兵,重新训练,再一次次以少胜多、以弱胜强。韩信以实际行动表明自己忠于刘邦,始终无怨无悔。

但韩信有自己的追求,那就是大丈夫生当乱世,应该建功立业,裂土封王。作为市井之徒的韩信不可能像贵族出身的张良那样淡薄名利。求名求利是他奋斗的动力。

这一点上,韩信有点像《水浒传》里的阮氏三雄,正如阮小七所说:“一腔热血,只要卖与识货的。”在韩信看来,自己与刘邦的合作关系更像是一种市井小民间的生意,我给你卖命,你给我实惠。

韩信在等待机会提出自己的要求,这个机会终于来了。

韩信在破赵降燕以后,接下来准备对付齐国。齐国经济发达,腹地广阔,刘邦最害怕齐楚联手对刘汉构成威胁。以武力解决田齐的隐患,是刘邦的既定方针。由于刘邦把韩信手下的精锐调走了,韩信需要重新招募军队,武力平齐的计划被迫推迟了。

就在这个时候,刘邦手下的谋士郦食其自告奋勇要到齐国去做说客。刘邦很高兴,立即给他准备了国书和礼品,前往齐国。当时齐王田齐和掌握实权的田横也已经做好了战争准备。在郦食其的游说下,齐国君臣愿意归汉,并派遣使者来见汉王,签署了联合攻楚的盟约,同时撤销了齐军的一切防御设施。

但是韩信并没有接到刘邦停止攻齐的命令。韩信在军事上确实有一套,刘邦夺走他的主力没过多时,他就又拼凑起一支新卒老兵混杂的杂牌军队,稍加训练,就准备攻打齐国。

部队在前进过程中,齐王归顺的信息已经传来,论理,韩信应该向刘邦请示下一步如何行动。可是,这个时候谋士蒯通向韩信说了一席话:“你按照汉王的命令攻打齐国,又没有接到停止攻击的命令,为什么不能按原定计划进行攻击。如果郦食其一介书生,凭口舌之劳就收服齐国七十多座城池,你身为大将,统帅数万人的军队这些年只不过平定了赵国五十多座城池,那在其他人看来,你堂堂一个将军,难道还比不上一个穷酸读书人?”

一席话激起了韩信的斗志,韩信可不愿意让一个手无寸铁的腐儒盖过自己的风头。而韩信新招募的士卒也需要在战斗中训练成长。韩信眼睁睁看着刘邦一次次把自己亲手打造的军队拉走,当然不愿意放弃这个重新拉起自己队伍的机会。

而且韩信更为渴望的是拥有自己的地盘。刘邦在韩信平定魏、代、燕之后,没有封赏韩信,而是封自己的老朋友张耳为赵王,韩信反而从大将军降职为张耳的相国。对于这一点,韩信是有想法的。这次出击齐国应该说是扩张势力的最佳时机,一旦得手,便可以向刘邦邀功请赏。

蒯通在这个时候提醒韩信说汉王只有伐齐之诏而无罢战之令,可谓恰到好处。而韩信手下的大将曹参、灌婴等也希望通过战争重立新功。军人的使命就是通过沙场征战建功立业。在这一点上,他们和韩信的立场是一致的。所以,他们明知汉齐结盟而不劝韩信休战。

从刘邦来说,一方面他不愿韩信功劳太大,因为韩信的功劳越大,他要付出的成本就越大;另一方面,齐汉虽然结盟,他还是不太放心。齐国实力强大,只要他和项羽一天没有决出胜负,齐国就会在楚汉之间摇摆。刘邦是个很理性的人,他并不相信一纸和约所带来的和平。刘邦心想,让韩信教训他们一下也好。这就是刘邦在汉齐结盟的情况下,对韩信攻打田齐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原因。

刘邦的想法是,韩信如果打输了,就以韩信违令为名施以惩罚,同时派使臣向齐王赔罪,修补同盟;如果韩信打胜了,齐国的有生力量被消灭,齐地的问题就一劳永逸地解决了。所以,刘邦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韩信作为常胜将军运气一向不错。

汉齐结盟以后,齐地的军民沉浸在和平的气氛中,而且韩信进攻的时机又选择在新年之际,猝不及防的齐军在韩信的闪电式进攻下一击即溃。齐王田广逃往高密,田横逃往博阳,而说客郦食其则被愤怒的齐国君臣活活烹杀。

齐王田广一边逃亡一边派人向项羽求救,项羽在拖延了一段时间以后,还是决定顾全大局,派大将龙且率领20万大军东救田齐。这一来,刘邦在西线的日子就好过了。

不久,韩信的汉军和龙且的齐楚联军在潍水东岸摆开阵势。龙且是个有勇无谋的人,根本没把韩信放在眼里。开战之前,他在部下面前说:“韩信这小子,以前到处蹭饭吃,自己保住小命活下去都很难,后来还钻人家裤裆,是个胆小鬼,哪里是我的对手?”

韩信可没有功夫斗嘴皮,这个时候他正在研究破敌之策。韩信仔细研究战场地形地貌,决定水攻破敌。

韩信连夜秘密派人装满一万多个沙袋,将潍水上游堵起来,这样,下游河水就变浅了。次日上午,韩信率军过河进攻龙且。龙且亲自率领大军迎敌。双方交战没多久,韩信就下令退兵。不知是计的龙且下令全军渡河追击,想一举歼灭韩信的军队。当龙且的军队冲到河中心时,韩信命令埋伏在上游的汉军扒开沙袋,飞奔而下的大水将正在渡河的齐楚联军截为两段,原先撤退的汉军顺势回兵掩杀过去。斩龙且出奇制胜

这一仗,齐王跑,龙且死,韩信尽得齐地。韩信在此战中表现出来灵活多变的高超战争艺术,战必胜、攻必克,一时间威名四起,风头之劲足以与项羽、刘邦争锋。

消灭了龙且二十万大军,平定了齐地,韩信觉得这一次有资格向刘邦要求封赏了。于是,韩信派使臣到广武求见刘邦。使臣向刘邦呈上一封亲笔信,信里说,齐国这个地方民风狡诈,反复无常,如果不给韩信一个代理齐王的名义,恐怕这个地方很难安定。

当时,项羽把主力放在正面战场,成皋前线压力很大,刘邦日子很难过。韩信在这个节骨眼上不主动提出带兵增援,反而趁机向刘邦勒索,要权要名要利,刘邦很恼火,觉得韩信很不讲政治。

所以,刘邦看完信便开骂:“他奶奶的,老子被围困在这里,盼星星、盼月亮,指望你来解围,你却要自立为王……”

就在这时,刘邦的两个顶级智囊张良和陈平一左一右,各踢了刘邦一脚。

刘邦是个反应很快的人,一下子头脑冷静下来,让侍者递上一杯水打打岔。张良乘机跟刘邦咬耳朵:“我们这里战事不利,哪有余力阻止他称王?不如顺水推舟立他为王,好好对待他,让他为大王守卫齐地,否则恐怕会发生变故。”

刘邦一经点拨,即时省悟,马上顺着刚才的语气接着往下骂:“大丈夫平定诸侯,立下大功,要做就做真王,做什么代理齐王。”于是刘邦挥手让韩信的使者退下,同时派张良为特使,代表自己前往临淄,向韩信颁发玉玺等信物,册封韩信为齐王,同时要韩信出兵击楚。

韩信虽然如愿以偿地当上了齐王,但是他这种勒索赏赐的方式纯属趁人之危,引起了刘邦的不满,也为日后被冤杀埋下了伏笔。

两个说客

韩信在楚汉相争的关键时刻逼迫刘邦封自己为齐王。这时的韩信已经不再是当年到处蹭饭吃,被人家逼得钻裤裆的小混混了。连项羽都觉得韩信是一股势力,派人对韩信做策反工作。

派来的人叫武涉,是韩信当年在项羽手下时的老熟人。

武涉来到韩信驻扎的齐地,对韩信说:“大家因为不堪忍受秦朝的统治,才起来推翻它。现在秦朝已经灭亡,有功之人各个都有一块封地,谁也不想再打仗了,只希望能让百姓过上安生日子。唯有汉王刘邦贪心不足,向东不断侵略人家的地盘,看来这家伙不吞并天下是不肯停手的。而且汉王刘邦这个人是不讲信用的,他几次落在项王手里,项王看他可怜都放了他,但他每次都背信弃义。现在您自认为与刘邦够交情,为他卖命,总有一天要死在他手里。您之所以能够活到现在,只不过因为还需要利用您来对付项王。现在楚汉相争,谁能最后获胜,完全取决于您。您站在汉一边,刘邦胜,您站在楚一边,项羽胜。项王第一天死,第二天您的灾难也就到了。您为什么不乘着现在的有利时机,离开刘邦,独自和项王结成同盟,还不失三分天下的份儿。像您这样死跟刘邦攻击项王,不是聪明人的做法。”

韩信虽然觉得武涉的话不中听,但还是感谢老朋友为自己着想,对武涉说:“以前我在项羽那边干,做一个小小的郎中,主要职责是晚上值夜班,言不听,计不从,不得已才来投奔汉王。汉王任命我做大将军,统帅数万大军。汉王对待我那可是没说的,有饭同吃,有衣同穿,言听计从,所以我才能有今天的地位。人家这么信任我,我如果背叛他会遭受报应的。请您转告项王,我不会背汉联楚。”

韩信说罢,就派人把武涉送出宫外,令他第二天就离开。

武涉策反韩信不成,怏怏离去,但是他关于韩信同刘邦、项羽三分天下的提法,却引起了韩信手下谋士蒯通的共鸣。蒯通自从帮助韩信下决心武力平齐以后已经成为韩信手下头号智囊,他当然也希望韩信把事业做大,借以实现自己的抱负。

蒯通为了打动韩信,首先给韩信相面,说韩信背相贵不可言。

韩信本来就是个迷信的人,母亲去世的时候如何安葬,还专门听了风水先生的意见。这会儿一听说自己有这等贵相,果然来了兴趣,让蒯通仔细说说。

蒯通兴致勃勃地分析了一大通楚汉相争的形势,结论同武涉一样,那就是项羽和刘邦的命运都掌握在韩信的手里,最后劝说韩信脱离刘邦自立门户。

蒯通劝韩信的话从当时的造反道德来说,也没有什么过分之处。群雄并起推翻秦王朝,大家都是草头王,成则为王败则寇,谁有本事把天下拿到手,谁就是英雄。那个时候得天下不需要投票选举,主要靠武力打下来。可是韩信是个只愿给人家打工,不愿意自己做老板的人。他虽然有实力,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个技术性人才,胸无大志,意识不到自己的潜力,成不了大气候。

韩信知道蒯通要自己背叛刘邦,便说:“汉王待我很好,我的车子、衣服、饮食都和他一样。我听说过:乘人家的车子就要载人家的祸患,穿人家的衣服就要为人家分忧,吃人家的食物就要为人家而死。我怎么能够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讲信义呢。”

蒯通见韩信不为所动,又劝说道:“您自以为汉王够朋友,想建立万世功业,我却认为这是不太现实的。当年,常山王张耳和成安君陈余还是老百姓时结成了生死之交,后来还不是成了仇人,最后张耳杀了陈余,为天下人所笑。”

蒯通还给韩信讲起了历史,春秋时越王勾践要对付吴王夫差,对于范蠡、文种是何等重用,等到越王恢复了国家,称霸诸侯,还不是把文种给杀了。

蒯通提醒韩信说:“从交友方面说,您和刘邦的交情,怎么也比不上张耳和陈余;从对主上的忠诚来说,您也不如文种对于勾践那么忠诚。所以,何去何从,希望您三思。”

蒯通的话,把韩信的处境分析得清清楚楚。谁知道善于谋人却拙于谋己的韩信打断了蒯通的话,不让他继续往下说。在韩信看来,自己有功于汉,刘邦不会把自己怎么样。

一介书生希望攀龙附凤,劝手握重兵的大将军造反,这可是掉脑袋的事。游说不成的蒯通整日里担惊受怕,心想韩信过于天真肯定没有好结果,而自己劝韩信造反,搞不好也要倒大霉,三吓两吓就吓疯了。

当然,蒯通的疯也不排除是为了逃避灾祸装的。如果是这样,蒯通也可以称得上是个高人。

项王已死

公元前203年九月,项羽拔营东归,向彭城方向移动。这年十月,刘邦的军队会同韩信、英布、彭越等各路诸侯的兵马共三十万大军在固陵挥师。韩信被刘邦任命为总统帅,负责全权指挥对项羽的合围战略。这一年的十二月,汉军终于将项羽和他的十万大军围困于垓下。

一开始,项羽还想凭借十万之众作拼死一搏。但是,韩信可不是项羽的老对手刘邦,韩信用兵谋略远在刘邦之上。

韩信把三十万人马分成十队,给项羽布下了十面埋伏。项羽凭借血气之勇,多次冲击韩信的正面阵地,而韩信每次却都将中军稍稍后撤,以避开楚军锐气;同时展开两翼,实行侧面攻击。

项羽的多次突围都迅疾如电,势不可挡,但都在韩信的周密部署下功败垂成,最后不得不退入大营,坚壁自守。

到了夜晚,韩信令汉军四面唱起楚歌,项羽听了,暗暗吃惊:“难道汉军已经全部占领了楚国,为什么汉军里有那么多楚人呢?”楚军将士也被这歌声勾起了思乡之情,无心再战,纷纷逃散。一夜之间,项羽身边只剩下千余人。

英雄末路的项羽再次强突至长江西岸的乌江亭,此时前有江水,后有追兵,他感到无颜再见江东父老,于是在心灰意冷之下拔剑自刎。

楚汉相争最终以刘邦的胜利而宣告结束,刘邦如愿以偿地做了汉朝的开国皇帝。

项羽既死,对于刘邦来说,最重要的是剥夺韩信的军权,且刻不容缓。所以,刘邦当即就带上夏侯婴等亲信来见韩信。

刘邦开门见山地对韩信说:“将军的功劳很大,我的确忘不了你。但是,如今天下已经太平,如果军队还由你来统帅,对你没有什么好处,别人还可能会因此发生误会和嫉妒。如果有什么误会,叫我怎么对得起你呢?”

韩信听刘邦这么说,也感到无可奈何。韩信手下的步兵主要由曹参指挥,骑兵主要有灌婴指挥,主要将领傅宽、靳歙等也是刘邦的亲信。所以,刘邦没怎么费力就夺回了兵权。

因为韩信在齐时间比较长,也有一定的威信,刘邦的第二个动作是迫使韩信离开齐地,免得日后韩信根基深厚了难以对付。刘邦听取了张良的意见,改封韩信为楚王,而把齐地封给儿子刘肥,让曹参做齐相。

刘邦出手之快令韩信根本无从防备,但军权已经失去,韩信也不敢违抗刘邦的命令。况且韩信是个政治上短视的人,他觉得自己是楚人,楚国的封地范围也不小,在自己老家当王,衣锦还乡的感觉也不错。

所以对于刘邦的小动作,韩信虽然心里不是太舒服,但还是给予了配合。从此,韩信就离开了齐国,到楚地担任楚王。

韩信来到楚都下邳,找到从前给自己饭吃的老妇人,赠送给她一大笔钱。又找到自己年轻时蹭饭吃的亭长,说:“你真是个小人啊,做好事不能坚持到底。”随后,赏赐给他们一百个铜钱。亭长夫妇看着手中一百个铜钱,真是后悔莫及。

后来,韩信把当初强迫他钻裤裆的屠户也找来。那家伙被带到王府时吓得要命,两眼不敢正视韩信,以为韩信要杀他。韩信笑着说:“我干吗要杀你呢?我要杀你当初就杀了,任意杀人是有罪的,我只不过是留下自己这条命做点大事罢了。”

这个屠户没有被杀,反而被韩信任命为捕盗的小官。

步步紧逼

韩信当了楚王,有恩报恩,有怨报怨,一段时间内日子还是过得很舒心的。

但刘邦并没有忘记韩信,西汉初年,地方诸侯最有实力的是韩信、英布、彭越,而三个人中,最善于用兵的是韩信。韩信的兵权虽然已经被剥夺,但手下还是有少量士卒。

只要韩信手下有兵,刘邦就不放心,因为韩信擅长的就是以弱胜强,以少胜多。刘邦经常派人去打探韩信在干什么。

韩信是个为战争而生的人,除了打仗,没有其他特别的爱好。天下统一了,无仗可打,韩信觉得很寂寞。韩信很怀念战争年代手握重兵、一呼百应的感觉,当了楚王的韩信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带着一大堆威武的兵士巡视自己的辖地。有时候,韩信还组织一些小规模的军事演习,从中找到自己当年做大将的感觉。

刘邦听到手下密报韩信经常发兵,大吃一惊。因为按照规矩,地方上是不能擅自发兵的,如果发兵,一定要有皇帝的命令。当时发兵的凭证,是一个铜制的虎符,一分为二,一半在皇帝手中,一半在地方上。如果要发兵,皇帝就派人把虎符带到地方,两半符合无误,地方上才可以发兵。也就是说,兵权掌握在皇帝手中。

韩信本来是统率数十万大军的统帅,而且自恃功高,对于这种规定不是太在意。但刘邦却觉得这是一种威胁,准备想办法进一步削弱韩信。

就在这时,项羽部下大将钟离昧在被汉朝通缉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投靠了韩信。刘邦对这个人特别痛恨,因为项羽死后,就数他在楚人中的威望高,必欲杀之而后快。刘邦下令韩信立即逮捕钟离昧,但是韩信念在钟离昧过去对自己不错的份儿上,对刘邦的命令不予理睬。这更增加了刘邦内心的不安。

又过了一段时间,有人给刘邦上书,说韩信造反。

刘邦召集了一些亲信将领商量怎么对付韩信,这些人知道韩信用兵的厉害,拿不出什么可行的方案,只是一个劲地叫唤:“我们赶紧发兵,捉了韩信,挖个坑把这小子活埋了。”

刘邦也知道论打仗自己跟一群手下没谁是韩信的对手,还得另想办法解决。于是他向陈平请教。

陈平问刘邦:“各位将领怎么说的?”刘邦一五一十地把大家的话说给陈平听。陈平接着又问:“有人上书说韩信谋反,有人知道吗?”“没有。”刘邦说。“韩信本人知道吗?”“也不知道。”“你手下的军队和楚地的军队相比,那个更强一些?”陈平又问。“我的军队比不过。”刘邦说。“那你手下将领在指挥军队方面有人能超过韩信吗?”

刘邦老老实实承认自己手下无人能及韩信。于是,陈平给刘邦出主意,让他以南巡为名,在陈县大会诸侯。陈县在楚国的西部边界,韩信听说皇上来巡视,一定会亲自前来迎接,皇上您就可以乘机擒拿韩信。

刘邦觉得这个办法比武力解决要好得多,当即派出使者通知各诸侯国:“皇上要南巡云梦泽,在陈县聚会。”使者一出发,刘邦也就跟着动身,并带上了夏侯婴、灌婴和樊哙。

到不到陈县去参加诸侯大会,韩信一直在犹豫。最后,韩信觉得自己实在没有做过什么对不起刘邦的事,也就决定去陈县谒见刘邦。

就在这时,有人为他出谋划策说:“杀掉钟离昧,提着他的脑袋去见皇上,皇上一高兴,你就不会有什么灾祸了。”

韩信觉得言之有理。于是派人请钟离昧前来议事,暗中埋伏好武士,只等人一到,立刻拿下。

钟离昧得知韩信要杀自己取悦刘邦,非常愤怒地说:“刘邦之所以不敢攻打楚国,是因为有我在你这边儿。你现在捉拿我去讨好刘邦,我今天死,你明天也会跟着完蛋。”

钟离昧把话说到这个份儿上,看看韩信依旧沉默不语,知道他卖友求荣的决心已下,便骂道:“你这家伙真不是厚道人。” 钟离昧也是一条汉子,狠狠心,当场拔剑自刎。

到了年底,刘邦到陈县大会诸侯,韩信带着钟离昧的人头前去拜见。

刘邦早已命樊哙带着几个武士埋伏于帐后,等待韩信的到来。

韩信一到陈县,就以楚王身份单独朝见皇上,并将钟离昧的人头献上。这时樊哙带人突然冲出,把韩信按倒在地,捆绑起来。

毫无防备的韩信这才知道落入刘邦的手中,于是叹息道:“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现在你已经得到天下,我确实该死了。”

刘邦在大会诸侯的场合突然拿下韩信,必须给大家一个解释,于是对韩信说:“有人告你造反。”说罢,就把韩信押上囚车,带到洛阳。

韩信的突然被捕,引起了一些功臣的不安:“韩信这么大功劳还被抓起来,他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啊。”刘邦擒韩信

刘邦听到这些风声,觉得除掉韩信还为时过早。何况刘邦自己也知道,所谓韩信造反也只是强加之辞,不能取信于人。

于是,刘邦找韩信谈了一次话,大意是:你过去为大汉立国建有功勋不假,但现在出了这样的事,我也保不了你。楚王是不能做了,你的特长是打仗,现在还有南越未平,以后用得上你的时候还希望你好好出力。

刘邦的话说得很好听,实际上是在麻痹韩信,防止韩信轻举妄动。天下初定,手握兵权的大将还很多,像英布、彭越这些人都不好惹,所以刘邦的想法是先稳住,再下手。

接下来,刘邦将韩信贬职,由楚王降职为淮阴侯。这时的韩信已经不能调动一兵一卒,而且基本上处于半监禁状态。

这件事情颇耐人寻味:谋反是十恶不赦的大罪,按照法律是要诛灭九族的,哪有赦免之理?况且如果刘邦相信韩信真是谋反,怎么还会封给他一个淮阴侯呢?说到底韩信造反的冤案是刘邦一手造成的,刘邦自己心中有愧,一时也下不了杀手。

韩信终于懂得了,刘邦只不过是在利用自己。天下是自己打的,但皇上对待自己并无情义可言。不久,刘邦给功臣们排座次,给刘邦打下大半个江山的韩信排在第14位,不要说跟萧何、张良比了,就是韩信手下的曹参、灌婴也远远排在韩信之上。

韩信觉得这是皇上对自己的羞辱,更加郁郁寡欢,不愿意出门见人,也基本上不去朝见皇上。韩信觉得每次上朝都是樊哙、灌婴一班大老粗对着刘邦溜须拍马,这种行为自己可做不出来,所以能不去就不去。而萧何他们讨论的国家大计他不感兴趣,也没有机会去参加。一方面韩信这个人性格孤僻,另一方面一个被打倒的人大家都唯恐避之不远,哪里还有人敢跟他接近。所以,韩信在朝廷高官中很孤立,基本上没有什么朋友。

有一天,刘邦忽然想起了韩信,把韩信喊来闲聊各位将领的才能。

刘邦问:“像我能带多少兵?”

韩信说:“不会超过10万。”

刘邦接着问:“你自己呢?”

韩信老实不客气地说:“我自己是越多越好。”

刘邦觉得不中听,反问韩信:“你这么厉害,怎么被我拿住了呢?”

韩信听出刘邦语气有些不对头,于是说:“皇上虽然在带兵打仗方面有些欠缺,但是擅长统帅将领。这就是我被你擒住的原因。再说,您做皇上那是天意,不是出于人力的原因。”

刘邦听了,这才转怒为喜。但喜后还有忧,刘邦心想,现在我还活着,对付这个善于用兵的韩信有办法,要是我不在了,没有打过仗的太子能够对付得了吗?人都是要死的,刘邦可不像秦始皇,想着长生不老,有些问题得趁自己还有精力的时候解决。

未央宫

是祸躲不过。

公元前197年,也就是韩信被贬后的第五年,大将陈豨谋反的事情又牵连到韩信。

阳夏侯陈豨拥兵造反,自立为代王,同时造反的还有韩、赵等诸侯国,并且和匈奴有勾结。刘邦带着周勃、樊哙等将领前去平叛。

刘邦亲征陈豨期间,韩信府上有个姓乐的舍人,因为得罪了主人,被韩信关了起来。这位舍人的弟弟叫乐说,也在府内当差,为营救哥哥,便去求见皇后吕雉,举报韩信谋反。

乐说举报说,陈豨出守赵、代边区的将军,曾同韩信有过密谈。

据说当时韩信对陈豨说:“你是个可以深谈的人吗?我有话想跟你说。”

陈豨说:“请将军吩咐。”

韩信说:“你现在去担任封疆大吏,是因为皇上宠爱你。不过我们这位皇上生性多疑,只要有人向他告发你造反,多说几次,他就会相信。到那时你就死无葬身之地了。不过你也不要害怕,真有那么一天,你在外,我在内,我们里应外合,天下就是我们俩的了。”

乐说还汇报说,韩信已经准备释放犯罪服劳役的囚犯,把他们编成突击队,让他们攻击皇后和太子。现在正准备动手呢。

乐说说得有鼻子有眼,吕后心想,照这么说,陈豨造反背后是韩信在撑腰。吕后联想到刘邦亲征陈豨,韩信称病不去的事,越想越觉得韩信造反的事不像假的。

吕后不敢贸然惊动韩信,怕刺激韩信立时动手,于是喊来丞相萧何商量对策。

一开始萧何觉得不能凭乐说一面之辞就治韩信的罪,但是刘邦在外,自己全权负责都城安危。万一有个闪失,如何向皇上交代。萧何心想自己和张良、韩信是兴汉三杰,张良是韩国的贵族,天下已定,借口寻仙学道早就开溜了;韩信不识相,结果被贬职受惩罚;皇上对自己也不是完全信任。有时候为了打消皇上的疑虑,自己还故意贪赃枉法弄点小钱,买些美女养起来出点生活作风问题,落点小把柄给皇上,顺便也降低自己在老百姓中的威信,让皇上知道自己没有野心。

萧何心说,我容易吗,不能为了一个韩信给自己留下后患,当下决定韩信的事顺着吕后,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否则的话,韩信做大将是自己推荐的,要是不划清界限,万一谋反属实自己岂不是要被牵扯进去。

萧何主意拿定,并要先发制人,灭祸患于未作之前,免得到时候受连累。而吕后也在为太子即位以后如何对付一班开国元老,特别是像韩信、英布、彭越这样的枭雄担心。刘邦在与项羽争夺天下时多次死里逃生,身上有箭伤12处,还能在位多久谁也说不清。吕后必须尽早考虑后刘邦时代的政治稳定。

乐说站出来举报韩信造反,无论是否诬告,吕后认为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给吕后提供了一个名正言顺对付韩信的机会。

这一次,没有陈平的计谋,诱骗韩信上钩的则是萧何的朋友之情。

韩信的朋友很少,被贬以后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更不用说上朝了。

这一天,萧何来劝韩信上朝,理由是皇上已经扑灭了陈豨的叛乱,天子要在长乐宫接受群臣的朝贺。

韩信实在不想去凑热闹,但是萧何的意思是:你跟皇上有意见,但太子的面子还是要给的,无论如何还是去一下比较好。韩信一直感激萧何的举荐之恩,也不好意思完全驳回萧何的面子,只好跟着萧何前往长乐宫。韩信前脚进去,吕后预先安排好的武士后脚就将其拿下,且送往未央宫的钟室杀害了。

韩信临死前哀叹道:“我悔不该不用蒯通的计谋,以致落入妇人和小儿之手,这难道不是天意吗!”

韩信被杀后,吕后、萧何没等刘邦回京就把韩信本族连同母、妻族全部杀得干干净净,似乎不这样做就不足以表明韩信的罪过。

刘邦平定陈豨以后回到京城,心情很复杂。司马迁用“且喜且怜”来形容刘邦的心情,喜的是韩信一死,一个死人本领再大也不会威胁到大汉江山;怜的是韩信功高盖世,落得如此下场。

至于韩信有没有谋反,刘邦心里明镜似的:如果韩信真要造反,平定齐国手握重兵时不反,要等到身体拖垮、手无一兵一卒的时候才造反?

宋人张耒曾有诗说韩信之死:登坛一日冠群雄,钟室仓惶念蒯通。能用能诛谁计算,嗟君终身愧萧公。

张耒把韩信冤死的矛头直指萧何。萧何为保自身牺牲韩信固然说不上高尚,但韩信冤死哪能仅仅只怪萧何呢?

在中国历史上,韩信不是第一个被杀的功臣,也远远不是最后一个。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