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仲权经穴辨证运用精要(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7 01:17:05

点击下载

作者:余仲权,林建华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余仲权经穴辨证运用精要

余仲权经穴辨证运用精要试读:

前言

自古以来,以重庆为中心所辖地区称为“巴”,以成都为中心的四川地区称为“蜀”,合称“巴蜀”或“西蜀”。隋代卢思道曾云:“西蜀称天府,由来擅沃饶。”巴蜀大地,不仅山川雄险幽秀,江河蜿蜒回绕,物产丰富独特,而且文化灿烂悠久,民风淳朴安适,贤才汇聚如云。现代文学家郭沫若曾谓:“文宗自古出西蜀。”“天府”巴蜀,不仅孕育出了大批横贯古今、闪耀历史星空的大文豪,如汉之司马相如、扬雄,宋之“三苏”等,也让“一生好入名山游”的李白、杜甫等恋栈不舍。

更令人惊叹者,巴山蜀水,不仅群贤毕集,复名医辈出,代有传人。早在《山海经》中已有“神医”巫彭、巫咸,其后,汉之涪翁、郭玉,唐之昝殷、杜光庭,宋之唐慎微、史崧,清之唐宗海、张骥、曾懿等,举不胜举。尤其在近现代,名噪一时的中医学家,如沈绍九、郑钦安、萧龙友、蒲辅周、冉雪峰、熊寥笙、李重人、任应秋、杜自明、李斯炽、吴棹仙等,均出自川渝巴蜀。如此众多出类拔萃的中医前辈名宿,其医德、医术、医学著述、临床经验、学术思想及治学方法,都是生长、开放在巴蜀这块大地上的瑰丽奇葩,为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增添了光辉篇章,是一份十分值得珍惜、借鉴和弘扬的、独具特色的宝贵民族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自古巴蜀出名医”,何也?

首先,巴蜀“君王众庶”历来重视国学。巴蜀地区历史文化厚重,广汉三星堆、成都金沙遗址等,不断有考古学新发现揭示着本地文化的悠久。西汉之文翁教化为巴蜀带来了中原的儒道文化,使巴蜀文化渐渐融入了中华文化之中。而汉之司马相如、扬雄之文风,又深深体现着巴蜀文化的独特性。巴蜀人看重国学,文风颇盛,即使在清末民国之初,传统文化横遭蹂躏时,巴蜀仍能以“国学”之名将其保留。另外,蜀人喜爱易学,宋朝理学家程颐就说“易学在蜀”,体现出易学是巴蜀文化的重要特征。“医易同源”,易学在巴蜀的盛行,使巴蜀中医尤易畅晓医理并发挥之。就这样,巴蜀深厚的文化底蕴为生于斯、长于斯的巴蜀中医营造了一块沃土,提供了丰厚的精神濡养。

其次,巴蜀地区中医药资源得天独厚。四川素有“中药之库”的美称。仅药用植物就有5000余种,中药材蕴藏量、道地药材种类、重点药材数量等,均居全国第一位。“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了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巴蜀中医就有了充足的“利器”,药物信手拈来,临床疗效卓著,医名自然远扬。

最后,巴蜀名山大川众多,风光旖旎,道学兴盛,道教流派颇多,“仙气”氤氲。鲁迅先生曾谓“中国文化的根柢全在道教”,道学、道教与中华文化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与中医学更具“血肉联系”。于道而言,史有“十道九医”之说;于中医而言,中医“至道”中有很大部分内容直接源于道,不少名医精通道学,或身为道教中人,典型者如晋代葛洪及唐代孙思邈。巴蜀地区,道缘尤深。且不说汉成帝时,成都严君平著《老子注》和《道德真经指归》,使道家学说系统化,对道学发展影响深远。仅就道教名山而言,“蜀国多仙山”,如四川大邑县鹤鸣山为“道教祖庭”,东汉张道陵于此倡“正一盟威之道”,标志着道教的形成;青城山为道教“第五洞天”,至今前山数十座道教宫观完好保留;峨眉山为道教“第七洞天”,今仍保留有诸多道教建筑。四川这种极为浓厚的道学氛围,洵为名医成长之深厚底蕴。

自古巴蜀出名医,后人本应承继其学,发扬光大。然而,即使距今尚近的现代巴蜀名医,其学术经验的发掘整理现状堪忧。有的名医经验濒于失传;有的以前虽然发表、出版过,但如今难觅其踪;间或有一些得以整理问世,也多由名医门人弟子完成,呈散在性,难保其全面、系统、完善。如现代已故巴蜀名医中,成都李斯炽、重庆熊寥笙、达县龚益斋、大邑叶心清、内江黄济川、三台宋鹭冰等,这些医家,虽有个人专著行世,但一直缺乏一套丛书将其学验进行系统汇总与整理。

此外,现有的名医经验整理专著,多将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分册出版,较少赅于一书,全面反映名医的学术特点。而有些名医在生前喜手录医悟、医论与医方、医案,因未得出版,遂留赠门人弟子,几经辗转,终濒临失传。如20多年前去世的名医彭宪彰,虽有《叶氏医案存真疏注》一书于1984年出版,但此书仅为几万字的注解性专著,只反映了彭老在温病学方面的学术成就。而他利用业余时间,手录的大量临床验案,至今未得到全面发掘整理,近于湮没无闻,遑论出版面世。痛夫!这些乃巴蜀杏林的巨大损失!

吾从小跟名师学中医,于20世纪60年代末参加医疗卫生工作,70年代在成都中医学院毕业留校从事医、教、研工作至今。在此期间,与许多现代巴蜀名医熟识,常受其耳提面命和谆谆教诲。几十年来,深感老前辈们理用俱佳,心法独到,临床卓有良效,遗留资料内容丰富多彩,具有颇高的学术和应用价值,若不善加搜集整理,汇总出版,则有绝薪之危。有鉴于此,我们早冀系统搜集整理出版一套现代已故巴蜀名医丛书,这也是巴蜀乃至全国中医界盼望已久的大事。适逢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亦有此意愿,不谋而合,颇为相惜。此套丛书的出版幸蒙年逾九旬的巴蜀中医泰斗李克光教授垂青、担纲主审,并得到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重庆市中医药管理局、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等的政策支撑,以及重庆金阳等企业的资金支持。尚得到不少名医之后或其门生弟子主动提供文献资料和相关素材之鼎力相助,更因成功申报为四川省社科课题而顺利完成了已故巴蜀现代名医存世资料的搜集、整理研究工作。对此,实感幸甚,诚拜致谢!

恰逢由科技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15个部委主办的“第五届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在成都隆重召开及成都中医药大学60年华诞之际,双喜临门,盛事“重庆”,愿以是书为贺,昭显巴蜀中医名家近年来的成果,尤可贻飨同道,不亦快哉!

丛书付梓之际,抚稿窃思,前辈心法得传,于弘扬国医,不无小益,理当欣喜;然仍多名医无继,徒呼奈何!若是丛书克竟告慰先贤,启示后学之功,则多年伏案之苦,亦何如也!

纸牍有尽,余绪不绝,胪陈管见,谨作是叙!并拟小诗以纪之:

巴蜀医名千载扬,济羸获安久擅长;

川渝杏林高翥日,岐黄仁术更辉煌。丛书主编 马烈光2016年8月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内容提要

余仲权(1912—1991),四川省万县人。著名中医针灸学家。在数十年的针灸临床、教学中,余老习古践今,兼收并蓄,临床上娴熟地运用中医辨证施治、整体观念及脏腑经络学说,指导遣方配穴,紧扣病机设计治疗方案。把皮肤滚针和毫针结合起来治病,是其针灸医术的重要特色之一。

本书为《巴蜀名医遗珍系列丛书》之一(原名《经穴运用辨证学》),以经络为纲,病证为目,对每一经的主治功用加以归纳;再根据十四经主治小结,以病证为纲,把十四经腧穴主治进行对病对证的整理归纳,从而为临床辨证运用经络腧穴提供依据。余仲权像上篇十四经穴功用第一节手太阴肺经(11穴)一、腧穴各论(一)中府(《针灸甲乙经》)【别名】膺中俞。(《针灸甲乙经》)【部位】在云门下1寸,乳上三肋间陷者中,动脉应手,仰而取之。(《针灸甲乙经》)【取法】仰卧位,前正中线旁开6寸,平第一肋间隙处。【主治】咳嗽、气喘、短气、奔豚、喉痹、咯血、痰多、胸痛、呕吐、遗尿、中风、肩臂痛。【治法】本穴针刺深度不得超过5分。临床上在直刺同身寸5分针感不明显时,当向前正中线方向横刺5~8分,以免刺伤肺脏,发生气胸。【附注】

1.中府为肺经募穴。

2.本穴为手足太阴经交会穴。(《针灸甲乙经》)(二)云门(《素问·水热穴论》)【部位】在巨骨下,气户两旁各2寸陷者中。(《针灸甲乙经》)【取法】仰卧时,在前正中线旁开6寸,锁骨下缘,即中府穴上1寸处取穴。【主治】咳嗽、气喘、喉痹、喘咳不得卧、呼吸气紧、暴心腹痛、胸中烦满热痛、瘿气、肩臂痛不可举。【治法】针刺5分,无反应时,沿皮向肩关节针8分。(三)天府(《灵枢·本输》)【部位】在腋下3寸,臂臑内廉动脉中。(《针灸甲乙经》)【取法】坐位或仰卧位,在上臂肱二头肌桡侧,以腋横纹头至肘横纹作9寸计算,当掌侧腋横纹下3寸取穴。【主治】咳嗽、气喘、喘不得卧、喘息多痰、鼻衄、悲息鬼语、眩晕、胸痛、上臂内侧痛、瘿瘤。【治法】正坐仰掌微曲肘,直刺1~1.5寸,以得气为度。【附注】前人取此穴,多请患者将上肢向前伸直,头向下,鼻尖能触及臂外处为穴。如《医学原始》说:“取法用鼻尖点臂上,到处是穴。”(四)侠白(《针灸甲乙经》)【部位】在天府下,去肘5寸。(《针灸甲乙经》)【取法】在肱二头肌桡侧,天府下1寸处取之。【主治】咳嗽、干呕、烦满、心痛、呕吐、胃痛、短气、胸痛、上肢内侧痛。【治法】针0.5~1寸,灸5分钟。【附注】《寿世保元》记载侠白取法,先于乳头涂墨,令两手伸直夹之。染黑处是穴。(五)尺泽(《灵枢·本输》)【别名】鬼受。(《备急千金要方》)【部位】在肘中约纹上动脉。(《针灸甲乙经》)【取法】正坐仰掌微屈肘,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陷中。【主治】咳嗽、气喘、感冒、痰多、唾血、腹胀、喜呕、绞肠痧、心痛烦满、舌卷不能言、善笑癫疾、疟疾、惊风、心烦闷乱、少气不足以息、喉痹上气、乳痈、胸部胀满、胃痛、胸痛、肘臂痛。【治法】毫针直刺0.8~1.2寸。治绞肠痧可以本穴配合委中刺血。【附注】本穴为手太阴肺经的合穴。(六)孔最(《针灸甲乙经》)【部位】手太阴之郄,去腕7寸。(《针灸甲乙经》)【取法】正坐仰掌,以太渊、尺泽连线作12寸为标准,自太渊至尺泽量7寸是穴。【主治】感冒、吐血、咯血、咽喉肿痛、失音、热病汗不出、咳逆、头痛、肘臂冷痛。【治法】针1~1.5寸,灸3~7分钟。【附注】孔最为手太阴肺经的郄穴。(七)列缺(《灵枢·经脉》)【部位】手太阴之络,去腕上1寸5分。(《针灸甲乙经》)【取法】在桡骨茎突的上方。简便取穴为两虎口交叉,当食指尖到达的凹陷中是穴。【主治】咳嗽、气喘、感冒、痰多、喉痹、善笑、精出、健忘、遗尿、小便热痛、男子阴中疼痛、溺血、少气不足以息、偏正头痛、四肢暴肿、口噤不开、口眼斜、中风半身不遂、尸厥、疟疾、自汗。【治法】向肘部沿皮刺0.5~1寸。治遗尿多用埋针。【附注】

1.本穴为手太阴肺经的络穴。

2.列缺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任脉。(八)经渠(《灵枢·本输》)【部位】在寸口陷者中。(《针灸甲乙经》)【取法】仰掌,在桡骨茎突内缘,腕横纹上1寸,相当于关脉部位。【主治】咳嗽、气喘、心痛、呕吐、喉痹、热病汗不出、胸痛、手腕痛、掌中热。【治法】避开动脉进针0.3~0.5寸。【附注】本穴为手太阴肺经之经穴。(九)太渊(《灵枢·本输》)【别名】大泉。(《备急千金要方》)【部位】掌后陷者中,手太阴脉之所注也。(《针灸甲乙经》)【取法】仰掌在腕横纹桡侧凹陷中取穴。相当于寸口部位。【主治】喘不得息、身热汗不出、狂言、唾血嗌干、咳血、呕血、喉痹、胃痛、呕哕、噫气、偏正头痛、牙痛、无脉症、肩膺胸满痛、掌中热、疟疾。【治法】进针避开桡动脉,刺入2分。治高血压头痛时,则可以针刺桡动脉,留针振动。【附注】

1.本穴为手太阴肺经的输穴。

2.本穴又为肺经的原穴。如《灵枢·九针十二原》说:“阳中之少阴肺也。其原出于太渊,太渊二。”

3.太渊是八会穴之脉会穴。(十)鱼际(《灵枢·本输》)【部位】在手大指本节后内侧散脉中。(《针灸甲乙经》)【取法】仰掌,第一掌骨中点,赤白肉际。【主治】咳嗽、气喘、感冒、喉痹、唾血、失音不能言、笑、乳痈、牙痛、胸痛、胃痛、腹痛、呕吐、热病汗不出、遗尿。【治法】针5~8分,灸3分钟。【附注】鱼际是肺经的荥穴。(十一)少商(《灵枢·本输》)【部位】在手大指端内侧,去爪甲如韭叶。(《针灸甲乙经》)【取法】在拇指桡侧爪甲角旁1分取穴。【主治】喉痹肿痛、鼻衄、感冒、中风昏迷、中暑、癫狂、咳嗽、气喘、痰多、疟疾、自汗、呕吐、食不下、手指麻木疼痛。【治法】喉痹等一般用三棱针刺血;癫狂,重灸;鼻衄重灸少商。【附注】

1.治癫狂可固定双少商,用大艾炷灸,别名鬼眼穴。

2.《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以三棱针刺之,微出血,泻诸脏热溱。唐刺史成君绰,忽腮颔肿大如升,喉中闭塞,水粒不下三日,甄权针之立愈,不宜灸。

3.本穴为肺经井穴。二、功用归纳

手太阴肺经,具有宣肺解表,止咳平喘,清肃肺经,调理肺气,调理脾胃,泻热止痛,泻热解毒,宁心安神,醒脑开窍,息风镇静,通经活络等功用,小结于后:(一)宣肺解表,止咳平喘

1.咳嗽:中府、云门、天府、侠白、尺泽、孔最、列缺、经渠、太渊、鱼际、少商。

2.气喘:中府、云门、天府、尺泽、列缺、经渠、太渊、鱼际、少商。

3.感冒:尺泽、列缺、鱼际、少商、孔最。(二)清肃肺金

1.咯血:鱼际、太渊、孔最、尺泽、中府。

2.衄血:少商、尺泽、天府。

3.吐血:鱼际、太渊、孔最、尺泽。

4.尿血:列缺。(三)调理肺气

1.短气:鱼际、尺泽、侠白、中府。

2.咳逆:鱼际、太渊、经渠、列缺、孔最、尺泽、天府、云门、

中府。

3.噫气:太渊。

4.胸胀满:太渊、尺泽、天府、云门、中府。(四)调理脾胃

1.心痛呕吐:少商、鱼际、经渠、中府。

2.呕吐腹泻:尺泽。

3.腹痛不食:少商、鱼际、云门。

4.胃痛:鱼际、太渊、尺泽、侠白。

5.痰多:列缺、尺泽、天府、中府。(五)泻热止痛

1.偏头痛:太渊、列缺、孔最。

2.牙痛:鱼际、太渊、列缺。

3.咽喉痛:少商、鱼际、太渊、经渠、列缺、孔最、尺泽、云门、

中府。

4.胸痛:鱼际、太渊、经渠、尺泽、云门、中府。(六)泻热解毒,软坚散结

1.乳痈:少商、鱼际、尺泽、中府。

2.瘿瘤:天府、云门。

3.绞肠痧:少商、尺泽。

4.疟疾:少商、太渊、尺泽。(七)宁心安神,醒脑开窍,息风镇静

1.悲泣谵语:天府。

2.善笑:鱼际、太渊、列缺、尺泽。

3.痫:少商、列缺。

4.癫疾:尺泽。

5.狂:鱼际、太渊、少商。

6.健忘:列缺。

7.眩晕:天府。

8.痉:鱼际。

9.失眠:太渊。

10.尸厥:列缺。

11.嗜卧:天府。

12.惊风:少商、列缺。

13.中暑昏迷:少商。

14.中风:列缺、天府。(八)通经活络

1.无脉症:太渊。

2.口眼斜:列缺。(九)其他

1.遗尿:鱼际、列缺、巾府。

2.自汗:少商、列缺。

3.目翳:太渊。

4.失音:鱼际、孔最。第二节手阳明大肠经(20穴)一、腧穴各论(一)商阳(《灵枢·本输》)【别名】绝阳。(《针灸甲乙经》)【部位】在手大指次指内侧,去爪甲如韭叶。(《针灸甲乙经》)【取法】在食指桡侧距爪甲角后1分许取穴。【主治】中风、中暑、热病、咽喉肿痛、齿痛、耳鸣耳聋、目盲、咳喘、颐肿、疟疾、肢肿麻木。【治法】针入1分或用三棱针刺血,亦可用灸法。【附注】本穴为大肠经井穴。(二)二间(《灵枢·本输》)【别名】间谷。(《针灸甲乙经》)【部位】在手大指次指本节前内侧陷者中。(《针灸甲乙经》)【取法】在第二掌指关节前桡侧陷中,握拳取穴。【主治】牙痛、喉痹、目疾、热病、鼽衄、颔肿、嗜卧、食欲不振、肩臂臑痛、手指麻木。【治法】刺入2~3分,灸3~5分钟。【附注】手阳明大肠经的荥穴。(三)三间(《灵枢·本输》)【别名】少谷。(《针灸甲乙经》)【部位】在手大指次指本节后,内侧陷者中。(《针灸甲乙经》)【取法】在食指桡侧第二掌骨小头之后方,握拳取穴。【主治】齿痛、咽喉肿痛、目痛、身热、喘息、疟疾、嗜卧,胸满肠鸣。【治法】刺入2~3分,灸5~7分钟。【附注】手阳明大肠经的输穴,所注为输。(四)合谷(《灵枢·本输》)【别名】虎口。(《针灸甲乙经》)【部位】在手大指歧骨之间。(《灵枢·本输》)【取法】在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当第二掌骨桡侧之中点取穴。或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的拇食指之间的蹼缘上,当拇指尖尽处是穴。【主治】头痛、头面肿、面瘫、火眼、目翳、鼻血、鼻渊不闻香臭、牙痛、牙关紧闭、耳鸣耳聋、目眩、半身不遂、惊风、破伤风、尸厥、胃痛、腹痛、腹泄、痢疾、便秘、疟疾、口舌生疮、疥癣、瘾疹、疔疮、发热、无汗、自汗、多汗、月经不调、死胎、缺乳、难产、无脉症。【治法】直刺5~8分,灸3~7分钟。【附注】

1.合谷为大肠经原穴。

2.孕妇禁针灸。(五)阳溪(《灵枢·本输》)【别名】中魁。(《针灸甲乙经》)【部位】阳溪在两筋间,陷者中也。(《灵枢·本输》)【取法】在腕关节桡侧凹陷部,取穴时大拇指向上翘起,当拇长短伸肌腱之间陷凹中取穴。【主治】中风、头痛、耳鸣、耳聋、鼻衄、齿痛、火眼、疟疾、癫疾、喉痹、呕吐、肠澼、咳嗽、胸痛、腕关节肿痛。【治法】直刺5~7分,灸3~5分钟。【附注】阳溪是大肠经的经穴。(六)偏历(《灵枢·经脉》)【部位】在腕后3寸。(《针灸甲乙经》)【取法】侧腕屈肘,位于阳溪与曲池的连线上,阳溪上3寸。取穴时,两虎口交叉,当中指指尖到达之桡骨外侧凹陷中是穴。【主治】鼻衄、齿痛、喉痹、耳鸣、耳聋、疟疾、癫疾多言、咳喘、短气、溏泻、小便不利、口僻、目䀮䀮、手臂麻木、痛疼。【治法】针3~5分,灸3~7分钟。【附注】本穴为大肠经络穴。(七)温溜(《针灸甲乙经》)【别名】逆注、蛇头(《针灸甲乙经》),池头(《针灸大成》)。【部位】从偏历穴上3寸。(《医宗金鉴》)【取法】侧拳屈肘,在阳溪上5寸,当阳溪与曲池的连线上取穴。【主治】头痛、口齿痛、喉痹、腹痛、口、疟疾、癫疾狂吐涎、肠鸣、痢疾、面肿、肩不举。【治法】针入3~5分,灸3~7分钟。【附注】本穴为大肠经的郄穴。(八)下廉(《针灸甲乙经》)【部位】在辅骨下,去上廉1寸。(《针灸甲乙经》)【取法】在阳溪与曲池的连线上,曲池下4寸。【主治】头风、目痛、腹痛、眩晕、飧泄、食欲不振、流涎、喘息、乳痈、劳瘵、肘臂痛、上肢偏废无用。【治法】针5~7分,灸3~7分钟。(九)上廉(《针灸甲乙经》)【部位】在三里下1寸。(《针灸甲乙经》)【取法】在阳溪与曲池的连线上,曲池穴下3寸处。【主治】肠鸣疰痛、食泄腹痛、头痛、喘息、胸痛、半身不遂、肩膊酸痛、手臂麻木。【治法】针5~7分,灸3~7分钟。(十)手三里(《针灸甲乙经》)【部位】在曲池下2寸,按之肉起兑肉之端。(《针灸甲乙经》)【取法】在阳溪与曲池的连线上,曲池穴下2寸。【主治】齿痛、急性腰痛、中风口僻、腹痛吐泻、目疾、颊肿、瘰疬、扭伤、肩臂痛、麻木不仁、上肢不遂、失音。【治法】针3~5分,灸3分钟。(十一)曲池(《灵枢·本输》)【部位】在肘外辅骨陷者中。(《灵枢·本输》)【取法】屈肘时,当肘横纹外侧端凹陷处,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之中点,屈肘取之。【主治】热病、疔疮、瘾疹、疥癣、齿痛、耳鸣、目疾、喉痹、腹痛吐泻、癫腐吐舌、惊狂、喘咳、疟疾、胸满、中风半身不遂、瘈疭、头面颈肿、痿证、月经不调、肘臂疼痛麻木、眩晕。【治法】针0.8~1.5寸,灸3~7分钟。【附注】

1.本穴为大肠经合穴。

2.大肠经下合穴为上巨虚,属足阳明胃经,为治疗大肠腑证要穴。《灵枢·本输》说:“复下三里三寸,为巨虚上廉,复下上廉三寸,为巨虚下廉也;大肠属上,小肠属下,足阳明胃脉也。”(十二)肘髎(《针灸甲乙经》)【部位】在肘大骨外廉陷者中。(《针灸甲乙经》)【取法】屈肘,曲池穴外上方1寸,肱骨边缘。【主治】嗜卧、痹证、肘关节肿痛、屈伸不利。【治法】针0.5~1寸,灸3~5分钟。(十三)五里(《灵枢·本输》)【部位】在肘上3寸。(《针灸甲乙经》)【取法】以肘屈直,在曲池与肩髃连线上,当曲池穴上3寸取穴。【主治】痎疟、心下胀满痛、吐血便血咳嗽、瘰疬、肘臂痛、目视䀮䀮。【治法】针5~8分,灸5分钟。(十四)臂臑(《针灸甲乙经》)【部位】在肘上7寸肉端。(《针灸甲乙经》)【取法】在曲池与肩髃穴的连线上,曲池穴上7寸,当三角肌下缘。【主治】臂痛、五十肩、痹证、痿证、瘰疬、目疾。【治法】针0.8~1.5寸。(十五)肩髃(《针灸甲乙经》)【别名】中肩井,肩偏(《针灸大成》)。偏肩(《类经图翼》)。【部位】在肩端两骨间。(《针灸甲乙经》)【取法】三角肌上部,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上臂外展平举时肩前呈凹陷处。【主治】五十肩、肩臂痛、中风上肢不遂、痿证、诸瘿气、风热瘾疹、瘰疬、痹证上肢疼痛。【治法】针0.5~1寸,灸10~15分钟。(十六)巨骨(《素问·气府论》)【部位】在肩端上行两叉骨间陷者中。(《针灸甲乙经》)【取穴】在肩端上,锁骨肩峰端与肩胛冈之间凹陷部取穴。【主治】吐血、惊痫、肩背痛、瘰疬、瘿气、肩关节扭伤、五十肩。【治法】针5~7分,灸3~5分钟。(十七)天鼎(《针灸甲乙经》)【部位】在缺盆上,直扶突,气舍后1寸5分。(《针灸甲乙经》)【取法】正坐仰靠,在颈侧部扶突下两横指,当胸锁乳突肌的后缘取穴。【主治】咽喉肿痛、暴喑、瘰疬、瘿气、落枕、中风上肢不遂。【治法】卧床针5~8分,灸10分钟。(十八)扶突(《灵枢·寒热病》)【别名】一名水穴。(《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部位】在人迎后1寸5分。(《针灸甲乙经》)【取法】结喉旁开3寸取穴。【主治】咳嗽、气喘、喉中水鸡声、喉痹、瘰疬、暴喑、落枕。【治法】针5~8分,采用卧床针,以预防晕针。(十九)和髎(《针灸甲乙经》)【别名】长频。(《针灸大成》)【部位】在直鼻孔下,水沟穴旁5分。(《针灸甲乙经》)【取法】水沟穴旁开0.5寸。【主治】鼽衄、鼻塞不闻香臭、口噼、尸厥、鼻疮息肉。【治法】针3分,灸5~10分钟。(二十)迎香(《针灸甲乙经》)【别名】冲阳。(《针灸甲乙经》)【部位】在和髎上,鼻下乳旁。(《针灸甲乙经》)【取法】在与鼻翼外缘中点平齐的鼻唇沟里取穴。【主治】感冒鼻塞、鼻渊、鼽衄、口、面痒、目赤肿痛、绕脐痛、面痛。【治法】针3分,亦可迎香透四白5~8分。二、功用归纳

手阳明大肠经具有泻阳明热(镇痛、明目、解毒、解热、清暑、聪耳、止血);调理脾胃(镇痛、止吐泻、降腑气、其他);宣肺理气(止咳平喘,宣肺解表);息风镇静;急救;通经活络等功用,小结于后:(一)泻阳明热

1.镇痛(1)头痛:合谷,阳溪,温溜,下廉,上廉。(2)咽喉痛:商阳,二间,三间,合谷,阳溪,偏历,温溜,曲池,天鼎,扶突。(3)牙痛:商阳,二间,三间,合谷,阳溪,偏历,温溜,三里,曲池。(4)胸痛:上廉。(5)心下满痛:肘髎。(6)腰痛:合谷,手三里。(7)痹证:肘髎,臂臑,肩髃。

2.明目(1)火眼:二间,合谷,阳溪,手三里,曲池,臂臑。(2)目痛:三间,合谷,阳溪,下廉。(3)目

䀮䀮:偏历,五里。(4)目翳:合谷。(5)目盲:商阳。(6)目黄:二间。

3.清热解毒,软坚散结(1)疔疮:合谷,曲池。(2)瘾疹:合谷,曲池,肩髃。(3)疥癣:合谷,阳溪,曲池。(4)全身生疮:合谷,曲池。(5)口舌生疮:合谷。(6)乳痈:下廉。(7)痄腮:合谷。(8)破伤风:合谷。(9)瘰疬:五里,手三里,臂臑。(10)瘿瘤;肩髃,巨骨,天鼎。(11)痢疾:合谷,温溜。

4.清热解暑,清热息风(1)中暑:商阳。(2)热病:商阳,二间,三间,曲池。(3)发热无汗:合谷,阳溪。(4)高热抽搐:商阳,合谷,曲池。(5)疟疾:商阳,三间,合谷,阳溪,偏历,温溜,五里,曲池。

5.开窍聪耳(1)耳鸣耳聋:商阳,合谷,阳溪,偏历。(2)耳痛:曲池。

6.泻热止血(1)鼻衄:二间,合谷,阳溪,偏历,和髎,迎香。(2)吐血:肘髎,五里,巨骨。(3)便血:下廉。(二)调理脾胃

1.镇痛(1)腹痛:合谷,温溜,下廉,手三里,曲池。(2)胃痛:合谷。(3)绕脐痛:迎香。(4)肠鸣腹痛:温溜。

2.止吐泻(1)呕吐:合谷,阳溪,手三里,曲池。(2)泄泻:合谷。(3)溏泻:偏历。(4)飧泄:下廉。

3.降腑气

便秘:合谷。

4.其他(1)胸胀:商阳,三间,合谷,阳溪,曲池。(2)食欲不振:二间,下廉,天鼎。(3)流涎:下廉,温溜。(三)宣肺理气

1.止咳平喘(1)咳嗽:商阳,三间,合谷,阳溪,偏历,下廉。(2)气喘:商阳,三间,上廉,曲池,肘髎,扶突。(3)咳逆上气:商阳,扶突。

2.宣肺解表(1)感冒:合谷,迎香。(2)短气:偏历。(3)失音:合谷,手三里,天鼎,扶突。(4)鼻渊:合谷,迎香。(5)鼻塞不闻香臭:合谷,和髎,迎香。(6)喉中水鸡声:扶突。(7)鼻息肉:和髎。(四)息风镇静,醒脑开窍

1.癫疾:阳溪,偏历,温溜,曲池。

2.狂言喜笑:合谷,阳溪,温溜,下廉,曲池。

3.惊风:合谷,曲池,巨骨。

4.眩晕:合谷,下廉。

5.牙关紧闭:合谷。

6.瘈疭:曲池。

7.心烦:合谷。

8.中风:商阳,合谷,手三里,阳溪,曲池,肩髃,天鼎。(五)急救(醒脑开窍,催生下胎)

1.尸厥:和髎,合谷。

2.死胎:合谷。

3.难产:合谷。(六)通经活络

1.半身不遂:上廉,下廉。

2.口:合谷,二间,偏历,温溜,和髎,迎香。

3.痿证:合谷,曲池,肩髃。

4.无脉证:合谷。

5.肩扭伤:巨骨。

6.急性腰扭伤:手三里。

7.五十肩:臂臑,肩髃,巨骨。

8.腕关节肿痛:阳溪。

9.肩不举:温溜。

10.落枕:天鼎,扶突。

11.头面肿:合谷,曲池,迎香。(七)其他

1.小便不利:偏历。

2.劳瘵:下廉。

3.面痒:迎香。

4.颐肿:商阳,二间,手三里。

5.颈肿:曲池。

6.月经不调:合谷,曲池。

7.乳难:合谷。

8.嗜卧:二间,三间,肘髎。第三节足阳明胃经(45穴)一、腧穴各论(一)承泣(《针灸甲乙经》)【别名】一名鼷,一名面髌(《针灸甲乙经》)。面髎、鼷穴(《类经图翼》)。【部位】在目下7分,直瞳子。(《针灸甲乙经》)【取法】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眶下缘与眼球之间取穴。【主治】赤肿痛、目痒、流泪、夜盲、近视、远视、目䀮䀮、口眼动。斜、眼睑【治法】病人仰靠位,闭目,消毒后,医生用左拇指将眼球向上轻推固定,右手将一寸半针针入5~10分,不捻转提插,得气后出针,并用消毒干棉球压1分钟,以预防出血。(二)四白(《针灸甲乙经》)【部位】在目下1寸。(《针灸甲乙经》)【取法】在眶下孔凹陷部,正对瞳子。【主治】目赤肿痛、目翳、近视、流泪、目眩、眼睑动、口眼斜、头面肿痛。【治法】用细毫针直刺3~5分或向迎香透0.5~1.0寸。【附注】本穴为足阳明、阳、任脉之会。(《针灸甲乙经》)(三)巨髎(《针灸甲乙经》)【部位】在夹鼻孔旁8分,直瞳子。(《针灸甲乙经》)【取法】在四白直下方,与鼻翼下缘平齐,相当于鼻唇沟的外侧取穴。【主治】眼睑䀮䀮、鼻衄、鼻塞清涕、青盲、白翳、齿痛、口眼斜。【治法】针3~5分。【附注】本穴为足阳明、阳之会。(《针灸甲乙经》》(四)地仓(《针灸甲乙经》)【别名】一名会维。(《针灸甲乙经》)【部位】夹口旁4分。(《针灸甲乙经》)【取法】在口角外侧延长线与巨髎直下垂线相交处取穴。【主治】口眼斜、流涎、口舌生疮、眼睑动、面颊肿、牙关紧闭、齿痛、三叉神经痛。【治法】治疗口眼斜时,多采用地仓透颊车,留针振动,10~20分钟后出针。新病时,患侧用补法,健侧和远端取穴用泻法。【附注】本穴为手足阳明、阳之会。(《针灸甲乙经》)(五)大迎(《素问·气府论》)【别名】一名髓孔。(《针灸甲乙经》)【部位】在曲颔前1寸3分,骨陷者中动脉。(《针灸甲乙经》)【取法】在下颌角前凹陷部,咬肌附着部前缘,闭口鼓气时,出现一沟形凹陷,于凹陷之下端取穴。【主治】牙关紧闭、口、颊肿、齿痛、牙关脱臼、瘰疬、瘿瘤、目不闭、眼睑动、癫疾。【治法】针3~6分,可向颊车、颧髎方向透穴。(六)颊车(《灵枢·经脉》)【别名】牙车(《灵枢·动输》)。机关、曲牙(《针灸大成》)。【部位】在耳下曲颊端陷者中,开口有孔。(《针灸甲乙经》)【取法】在下颌角的前上方,咬肌附着部,上下齿咬紧时出现肌肉隆起,压之有凹陷处取穴。亦可在耳垂前下八分取穴。【主治】中风口眼斜、颊肿齿痛、牙关紧闭、面痛、失音、落枕、牙关脱臼、流涎。【治法】针3~8分。面瘫临床常取颊车透地仓。(七)下关(《灵枢·本输》)【部位】在客主人下耳前,动脉下空下廉,合口有孔,张口即闭。(《针灸甲乙经》)【取法】在颧弓下缘凹陷中,当下颌骨髁状突之前方,闭口取之。【主治】耳鸣耳聋、中耳炎、齿痛、面瘫、牙关开合不利、面颊肿、牙车脱关、目疾。【治法】针0.5~1.5寸。(八)头维(《针灸甲乙经》)【部位】在额角发际,侠本神两旁各1寸5分(实际上为神庭旁开4.5寸)。【取法】在额角发际直上0.5寸取穴。【主治】头痛、目疾、眼睑动、呕吐、面痒、面痛、喘逆烦满。【治法】针3~5分。治偏头痛可以透率谷并埋针固定。【附注】

1.本穴为足少阳、阳明、阳维之会。

2.两头维之间作9寸计算。(九)人迎(《灵柩·本输》)【别名】天五会(《针灸甲乙经》)。五会(《针灸大成》)。【部位】颈侧之动脉人迎。(《灵枢·寒热病》)【取法】平结喉,在颈动脉之后,胸锁乳突肌前缘取穴。【主治】头痛、咽喉肿痛、喘息、瘰疬、瘿气、食物难下、失音、结喉上下移动。【治法】仰卧位,避开动脉直刺0.5~1.0寸。【附注】本穴为足阳明、少阳之会。(十)水突(《针灸甲乙经》)【别名】水门。(《针灸甲乙经》)【部位】在颈大筋前,直人迎下,气舍上。(《针灸甲乙经》)【取法】在人迎与气舍之间,胸锁乳突肌前缘取之。【主治】咽喉肿痛、喘咳、短气、瘰疬。【治法】仰卧位,针0.5~1.0寸,避开动脉。(十一)气合(《针灸甲乙经》)【部位】在颈直人迎下夹天突陷者中。(《针灸甲乙经》)【取法】人迎直下,胸骨内侧端之上缘,在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与锁骨头之间取定。【主治】咽喉肿痛、喘咳、呃逆、瘿气瘰疬、肩肿、落枕。【治法】仰卧针2~5分。(十二)缺盆(《素问·气府论》)【别名】天盖。(《针灸甲乙经》)【部位】在肩上横骨陷者中。(《针灸甲乙经》)【取法】在锁骨中线锁骨上窝中点取穴。【主治】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缺盆中痛、瘰疬、肩痛引项、腰痛、咯血。【治法】针2~3分。亦可用灸法。(十三)气户(《针灸甲乙经》)【部位】在巨骨下俞府两旁各2寸陷者中。(《针灸甲乙经》)【取法】在锁骨下缘,前正中线旁开4寸取穴。实际上是在锁骨中线锁骨下缘取穴。【主治】气喘、胸胁胀满、上气咳逆、呃逆、吐血、胁肋痛、胸背痛。【治法】针2~4分。以下胸部穴位,均不应深刺。针感不明显时,可沿肋间横刺,但不宜针向胁缘。(十四)库房(《针灸甲乙经》)【部位】在气户下1寸6分陷者中。(《针灸甲乙经》》【取法】在乳中线(锁骨中线)第一肋间隙取穴。【主治】气喘、咳嗽、胸胁痛、咳唾脓血。【治法】针2~4分。可灸。(十五)屋翳(《针灸甲乙经》)【部位】在库房下1寸6分。(《针灸甲乙经》)【取法】在锁骨中线第二胁间隙取穴。【主治】咳嗽、气喘、痰多、胸痛、吐脓血、乳痈。【治法】针2~4分,可灸。(十六)膺窗(《针灸甲乙经》)【部位】在屋翳下1寸6分。(《针灸甲乙经》)【取法】在锁骨巾线第三肋间隙取穴。【主治】咳嗽、气喘、短气、胸胁胀痛、乳痈、胸痹。【治法】针2~4分,可灸3~5分钟。(十七)乳中(《针灸甲乙经》)【部位】乳头正巾。【取法】二穴当乳是,去巾行4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主治】乳痈红肿疼痛、胸痛、胎衣不下。【治法】只灸不针,亦可热敷拔罐。【附注】

1.刺乳上,巾乳房,为肿根蚀。(《素问·刺禁论》)

2.禁:不可灸刺。(《备急下金要方》)(十八)乳根(《针灸甲乙经》)【部位】在乳下1寸6分陷者巾。(《针灸甲乙经》)【取法】在锁骨巾线第五肋间隙取穴。【主治】缺乳、胸痛、胸闷、乳痈、咳嗽、气喘、霍乱转筋、食欲

不振、噎膈、咯血。【治法】针3-5分。(十九)不容(《针灸甲乙经》)【部位】在幽门旁开1寸5分,去任脉2寸。(《针灸甲乙经》)【取法】任脉脐上6寸,巨厥旁开2寸取穴。以下胃经各穴均在前

正中线旁开2寸取穴。【主治】腹胀、胃痛、呕吐、食欲不振、呕血、心痛、胁痛、咳嗽。【治法】针5~8分。本穴不宜深刺,以免刺伤内脏。(二十)承满(《针灸甲乙经》)【部位】在不容下1寸。(《针灸甲乙经》)【取法】在脐上5寸,上脘旁开2寸取穴。【主治】胃痛、呕吐、腹胀、泄泻、胁痛食欲不振、吐血、肠鸣、上气喘逆。【治法】针5~8分。宜采用仰卧位,以下各腹部穴位相同。(二十一)梁门(《针灸甲乙经》)【部位】在承满下1寸。(《针灸甲乙经》)【取法】在脐上4寸,中脘旁开2寸取穴。【主治】胃痛、呕吐、便溏、食欲不振、完谷不化、腹痛、胸胁痛。【治法】针5~8分。(二十二)关门(《针灸甲乙经》)【部位】在梁门下,太乙上。(《针灸甲乙经》)【取法】在脐上3寸,建里旁开2寸取穴。【主治】腹胀、腹痛、肠鸣、泄泻、食欲不振、水肿、遗尿、痢疾。【治法】针5~8分。(二十三)太乙(《针灸甲乙经》)【部位】在关门下1寸。(《针灸甲乙经》)【取法】脐上2寸,下脘旁开2寸取穴。【主治】胃痛、食欲不振、心烦、癫狂。【治法】针5~8分。(二十四)滑肉门(《针灸甲乙经》)【部位】在太乙下1寸。(《针灸甲乙经》)【取法】在脐上1寸,水分穴旁开2寸取穴。【主治】癫狂、胃病、呕吐。【治法】刺入5~8分。(二十五)天枢(《针灸甲乙经》)【别名】长溪,谷门。(《针灸甲乙经》)【部位】去肓俞1寸5分,侠脐旁各2寸陷者中。(《针灸甲乙经》)【取法】在神阙旁开2寸取穴。【主治】疟疾、痢疾、腹痛、腹泻、五更泻、便溏、肠鸣、腹张、绕脐痛、肠痈、呕吐、便秘、不思食、气喘、上气咳逆、月经不调、痛经、崩漏、带下、水肿、头面肿、吐血、奔豚、疝气。【治法】针入1.0~1.5寸,灸5~10分钟。【附注】天枢为大肠之募穴。(二十六)外陵(《针灸甲乙经》)【部位】在天枢下,大巨上。(《针灸甲乙经》)【取法】在脐下1寸,阴交穴旁开2寸取穴。【主治】腹痛、疝气、月经不调。【治法】刺入5~8分。(二十七)大巨(《针灸甲乙经》)【别名】液门。(《针灸甲乙经》)【部位】在长溪(天枢)下2寸。(《针灸甲乙经》)【取法】脐下2寸,石门旁开2寸取穴。【主治】小腹胀满作痛、消化不良、小便不利、疝气、遗精、早泄、善惊、心悸。【治法】针入5~8分。(二十八)水道(《针灸甲乙经》)【部位】在天枢下3寸。【取法】在脐下3寸,关元穴旁开2寸取穴。【主治】小腹胀满疼痛、腹痛引腰、疝气、小便不利、月经不调、痛经。【治法】针入1~2寸。(二十九)归来(《针灸甲乙经》)【别名】溪穴。(《针灸甲乙经》)【部位】水道下1寸。(《折衷》)【取法】天枢直下4寸,中极旁开2寸取穴。【主治】腹痛、疝气、经闭、痛经、阴挺、白带、月经不调、阴冷肿痛。【治法】针5~8分。(三十)气冲(《针灸甲乙经》)【别名】气街。(《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部位】在归来下,鼠鼷上1寸,动脉应手。(《针灸甲乙经》)【取法】任脉曲骨旁开2寸,天枢下5寸。【主治】月经不调、痛经、带下、乳难、不孕、外阴肿痛、疝气、胎产诸疾、腹痛肠鸣、阳痿、腰痛控睾、前阴作痛、脱肛、小便不利、水肿。【治法】针入3~5分。(三十一)髀关(《针灸甲乙经》)【部位】在膝上,伏兔后交分中。(《针灸甲乙经》)【取法】在髂前上棘与髌骨外缘的连线上,平臀沟承扶穴处取穴。【主治】中风下肢不遂、痿证、痹证、腹痛、腰痛、筋急不得屈伸。【治法】针l~2寸,灸3~5分钟。(三十二)伏兔(《针灸甲乙经》)【部位】在膝上6寸起肉间。(《针灸甲乙经》)【取法】在髂前上棘与髌骨外缘的连线上,髌骨上6寸取穴(以髀枢至膝中作19寸计算)。【主治】中风下肢不遂、痿证足痿无用、痹证、下肢麻木疼痛、腰痛、疝气、脚气。【治法】针1~2寸,灸5~10分钟。(三十三)阴市(《针灸甲乙经》)【别名】阴鼎。(《针灸甲乙经》)【部位】在膝上3寸,伏兔下。(《针灸甲乙经》)【取法】屈膝,在髂前上棘与髌骨外缘的连线上,髌骨外缘上3寸取穴。【主治】中风下肢不遂、痿证下肢无用、痹证膝关节肿痛、屈伸不利、腰痛、腹胀腹痛、疝气、水肿。【治法】针入1.0~1.5寸,灸5~10分钟。(三十四)梁丘(《针灸甲乙经》)【部位】在膝上2寸。(《针灸甲乙经》)【取法】在阴市直下1寸取穴。【主治】胃痛、乳痈、中风下肢不遂、痿证、痹证膝关节红肿疼痛、膝关节冷痛。【治法】针0.5~1.0寸,灸3~5分钟。【附注】本穴为足阳明之郄穴。(三十五)犊鼻(《素问·气穴论》)【部位】在膝髌下胻上,夹解大筋中。(《针灸甲乙经》)【取法】屈膝时髌骨下缘,髌韧带外侧缘取穴。【主治】痹证膝关节红肿疼痛、冷痛、屈伸不利、鹤膝风、下肢麻木、脚气。【治法】针1.0~2.0寸,灸5~10分钟。【附注】针犊鼻穴时,穴位和针具都必须严格进行消毒,以预防感染。同时针刺时必须保持膝关节用针时的体位固定,否则易发生弯针,折针,滞针。对风寒湿痹可以采用温针或大面积灸法。(三十六)足三里(《灵枢·本输》)【别名】下陵(《灵枢·本输》);鬼邪(《备急千金要方》)。【部位】膝下3寸,胻骨外三里也。(《灵枢·本输》)【取法】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取穴。坐位则采用屈膝成90°取穴。卧位则伸膝放平取穴。【主治】胃痛、咽喉痛、腹痛、腰痛、面痛、牙痛、腹胀、呕吐、肠痈、腹泻、肠鸣、便秘、痢疾、不思食、恶闻食臭、完谷不化、疳积、中风下肢不遂、癫狂痫、眩晕、失眠、心悸、面瘫、面肌痉挛、气喘、咳嗽、月经不调、小便不利、水肿、乳痈、疔疮、瘰疬、全身生痈、热病、黄疸、咯血、脚气、痿证下肢无用、痹证下肢不仁、疼痛麻木、颈肿、诸虚百损、踝膝关节肿痛。【治法】针1.0~1.5寸,灸5~10分钟。本穴常灸重灸可以增进食欲。化脓灸可以治愈消化系慢性疾病。【附注】1.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合穴。

2.足三里为全身强壮穴之一。(三十七)上巨虚(《灵枢·本输》)【别名】巨虚上廉。(《灵枢·本输》)【部位】复下三里3寸。(《灵枢·本输》)【取法】在足三里直下3寸取穴。【主治】腹痛、胸胁痛、痢疾、肠鸣、腹胀、消化不良、泄泻、便秘、肠痈、中风下肢不遂、痿证足痿无用、痹证下肢酸麻胀肿痛、脚气、水肿、气喘、上气咳逆。【治法】针入0.8~1.5寸。【附注】本穴为大肠经的下合穴,主治大肠腑病。(三十八)条口(《针灸甲乙经》)【部位】条口在下廉上1寸。(《备急千金要方》)【取法】在膝眼下8寸,当犊鼻与解溪连线的中点取穴。【主治】脘腹疼痛、中风下肢不遂、痿证、痹证下肢酸麻疼痛、足肿、转筋。【治法】针5~8分,灸5~10分钟。(三十九)下巨虚(《灵枢·本输》)【部位】复下上廉3寸,为巨虚下廉也。(《灵枢·本输》)【取法】在犊鼻与解溪的连线上,当犊鼻下9寸,条口下1寸取穴。【主治】咽喉痛、腹痛便脓血、痢疾、乳痛、中风下肢不遂、痿证足痿无用、痹证下肢疼痛、腰脊痛、睾丸作痛、流涎。【治法】针0.5~1.0寸,灸5~7分钟。【附注】本穴为小肠经的下合穴,主治小肠腑疾病。(四十)丰隆(《灵枢·经脉》)【部位】去踝8寸。(《灵枢·经脉》)【取法】在犊鼻与解溪连线之中点,条口穴外1寸取穴。【主治】气喘、咳嗽、痰多、胸胁痛、腹痛、咽喉肿痛、面瘫、眩晕、头痛、头面肿、癫狂痫、中风昏迷痰多、半身不遂、痿证足痿无用、痹证下肢麻木疼痛、便秘、食欲不振、小便不利、尸厥、心烦。【治法】针0.5~1.0寸,灸5~10分钟。【附注】丰隆为足阳明之络穴。(四十一)解溪(《灵枢·本输》)【部位】上冲阳l寸5分,陷者中也。(《灵枢·本输》)【取法】在足背与小腿交界的横纹中,当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取穴。【主治】头痛、眩晕、癫疾瘈疭、腹胀、便秘、心悸失眠、疟疾、下肢痿痹、踝关节扭伤、红肿疼痛、不能开步、目疾、齿痛、风水、面目浮肿、上气咳逆、水肿、热病无汗、口中热痛。【治法】针0.5~1.0寸。【附注】解溪为足阳明之经穴。(四十二)冲阳(《灵枢·本输》)【别名】会原。(《针灸甲乙经》)【部位】在足趺上5寸骨间动脉上,去陷谷3寸。(《针灸甲乙经》)【取法】在解溪与内庭的连线上,内庭上5寸取穴。动脉应手,又叫趺阳脉。【主治】中风口眼斜、头面浮肿、上齿痛、癫狂、胃痛、腹胀、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足痿无力、足背红肿、瘿瘤、热病无汗、自汗、口中热痛。【治法】针3分,避开足背动脉。【附注】冲阳穴为足阳明之原穴。(四十三)陷谷(《灵枢·本输》)【部位】在足大趾次趾间,本节后陷者中,去内庭2寸。(《针灸甲乙经》)【取法】在第二、三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内庭上2寸取穴。【主治】面肿痛、目痛、胸胁痛支满、肠鸣腹痛、腹胀、足背肿痛、水肿。【治法】刺入5分。【附注】陷谷为足阳明经之输穴。(四十四)内庭(《灵枢·本输》)【部位】在足大趾次趾外间陷者中。(《针灸甲乙经》)【取法】在足第二、三趾缝间,当第二跖趾关节前外方凹陷中取穴。【主治】齿痛、咽喉痛、齿、口、鼻衄、胃痛吐酸、腹痛腹胀、泻泄、痢疾、疟疾、热病无汗、足背肿痛、尸厥、中暑、目痛、气喘、水肿。【治法】刺入3分。【附注】本穴为足阳明经之荥穴。(四十五)厉兑(《灵枢·本输》)【部位】在足大趾次趾之端,去甲角如韭叶。(《针灸甲乙经》)【取法】在第二趾外侧,距爪甲角1分许取穴。【主治】鼽衄、齿痛、口、面肿、喉痹、腹胀、足胫寒冷、热病无汗、多梦、癫狂、尸厥、疟疾、黄疸、水肿、眩晕。【治法】针入1分,实证用三棱针刺血。【附注】厉兑为足阳明胃经之井穴。二、功用归纳

根据本经生理,病候,在主治功用上,具有调理脾胃,调和气血,泻阳明热(止痛,宁神,明目,解毒,汗证),利湿消肿,止咳平喘,补中益气,醒脑开窍,强身保健,通经活络,祛风镇静等功用,小结于后:(一)调理脾胃

1.胃痛:内庭,冲阳,足三里,梁丘,不容,承满,梁门,太乙,滑肉门。

2.腹痛:内庭,陷谷,丰隆,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阴市,气冲,归来,水道,大巨,外陵,髀关,天枢,关门,梁门。3.呕吐:足三里,天枢,不容,承满,梁门,滑肉门,头维。4.泄泻:内庭,上巨虚,足三里,天枢,关门,承满,梁门。5.便秘:解溪,丰隆,上巨虚,足三里,天枢。

6.食欲不振:内庭,冲阳,丰隆,足三里,天枢,不容,承满,梁门,关门,太乙,人迎。7.消化不良:冲阳,上巨虚,足三里,大巨。

8.腹胀:厉兑,陷谷,冲阳,内庭,解溪,上巨虚,足三里,天枢,不容,承满,梁门。

9.噎膈:乳根。

10.流涎:下巨虚,颊车,地仓。

11.痰多:丰隆,屋翳。

12.绕脐痛:天枢。

13.便溏:梁门。

14.肠鸣:陷谷,上巨虚,足三里,气冲,天枢,承满。

15.恶闻食臭:足三里。(二)调和气血

1.眩晕:厉兑,解溪,丰隆,足三里。

2.呃逆:气舍,气户。

3.疝气:足三里,伏兔,阴市,天枢,外陵,大巨,水道,归来,气冲。

4.奔豚:天枢,大巨。

5.便脓血:下巨虚,上巨虚,天枢。

6.咯血:足三里,不容,乳根,缺盆,库房。

7.吐血:气户,承满,不容,屋翳,天枢。

8.经闭:归来。

9.痛经:气冲,水道,归来,天枢。

10.月经不调:足三里,天枢,水道,外陵,气冲。

11.崩漏:天枢。

12.缺乳:乳根,气冲。(三)泻阳明热

1.止痛

(1)头痛:头维,人迎,四白,丰隆,解溪。

(2)头面肿痛:厉兑,陷谷,冲阳,颊车,四白。(3)牙痛:厉兑,内庭,冲阳,解溪,足三里,巨髎,颊车,下关,地仓,人迎。(4)三叉神经痛:足三里,地仓,颊车,头维。(5)咽喉肿痛:厉兑,内庭,下巨虚,足三里,丰隆,人迎,水突,缺盆,气舍。(6)目痛:承泣,四白,人迎,头维,大迎。

2.宁心安神,息风镇静(1)癫:冲阳,解溪,丰隆,人迎,太乙,大迎,滑肉门。(2)狂:厉兑,冲阳,丰隆,足三里。(3)痫:足三里。(4)失眠:足三里。(5)心烦:解溪,丰隆,太乙。(6)多梦:厉兑,足三里。(7)瘈疭:解溪,屋翳,巨髎。(8)痉:大迎,足三里。(9)心悸:解溪,足三里,大巨。(10)眩晕:解溪,丰隆,四白。(11)惊风:下巨虚。

3.明目(1)目䀮䀮:承泣,巨髎,地仓。(2)目赤:厉兑,陷谷,解溪,承泣,四白,巨髎,下关,头维。(3)目泪:承泣,四白,头维。(4)目翳:解溪,四白,巨髎。(5)雀目:承泣,地仓。

4.清热解毒,软坚散结

(1)乳痈:足三里,下巨虚,梁丘,屋翳,膺窗,乳根。

(2)口舌生疮:地仓。

(3)肠痈:陷谷,上巨虚,足三里,天枢。

(4)痢疾:天枢,上巨虚,内庭,关门,足三里。

(5)疔疮:足三里。

(6)瘰疬:足三里,大迎,缺盆。

(7)全身生疮:足三里。

(8)瘿气:冲阳,气冲,人迎,大迎。

(9)疟疾:厉兑,内庭,解溪,天枢。

(10)热病:陷谷,足三里。

(11)中暑:内庭。

(12)黄疸:厉兑,足三里。

(13)口中热痛:冲阳,解溪。

5.汗证

(1)热病无汗:厉兑,内庭,冲阳,陷谷,解溪。

(2)自汗:冲阳。

(3)多汗:内庭。(四)利湿消肿

1.小便不利:丰隆,足三里,气冲,水道,大巨。

2.水肿:厉兑,内庭,陷谷,解溪,上巨虚,足三里,气冲,阴市,天枢,关门。

3.脚气:厉兑,上巨虚,梁丘,伏兔。

4.脚肿:条口,内庭,陷谷,冲阳。

5.面浮肿:解溪,下关,颊车,大迎,地仓,巨髎,厉兑,冲阳,丰隆,天枢,足三里。(五)止咳平喘

1.咳嗽:丰隆,足三里,缺盆,气户,库房,屋翳,膺窗,乳根。

2.气喘:内庭,丰隆,上巨虚,足三里,人迎,水突,气户,库房,屋翳,乳根,不容,承满,天枢,头维。

3.上气咳逆:解溪,上巨虚,天枢,水突,气舍,气户,库房,屋翳,乳根,承满。

4.短气:阴市,水突,膺窗。

5.清涕:巨髎。

6.鼻塞:巨髎。(六)补中益气

1.阴挺:足三里,归来,

2.胎衣不下:乳中。

3.阳痿:气冲。

4.遗精:大巨。

5.早泄:大巨。

6.脱肛:气冲。

7.遗尿:关门。

8.嗜卧:厉兑。(七)醒脑开窍

1.尸厥:厉兑,内庭,丰隆。

2.中风:足三里,丰隆,颊车,厉兑。

3.牙关紧闭:大迎,颊车,下关。(八)强身保健

诸虚百损:足三里。(九)通经活络

1.口眼斜:内庭,冲阳,丰隆,足三里,承泣,四白,巨髎,地仓,大迎,颊车。

2.胸胁背痛:陷谷,丰隆,上巨虚,气户,不容,承满,库房,屋翳,乳根,梁门。

3.心痛:不容。

4.半身不遂:丰隆,条口,下巨虚,上巨虚,足三里,阴市,伏兔,髀关。

5.痿证:解溪,条口,下巨虚,上巨虚,足三里,梁丘,阴市,伏兔,髀关。

6.腰痛:下巨虚,足三里,伏兔,阴市,髀关,气冲。

7.落枕:颊车,气舍。

8.转筋:条口。(十)祛风镇静

1.眼睑动:承泣,四白,巨髎,地仓,头维。

2.面肌痉挛:足三里。第四节足太阴脾经(21穴)一、腧穴各论(一)隐白(《灵枢·本输》)【部位】在足大趾内侧,去爪甲如韭叶。(《针灸甲乙经》)【取法】在趾内侧甲角旁1分许取穴。【主治】崩漏、月经过多、便血、吐血、尿血、衄血、腹胀、腹泻、癫狂、多梦、失眠、惊风、呕吐、不省人事、心烦、喘咳、食不下、尸厥、发热无汗。【治法】针刺1分或用三棱针刺血。艾条灸3分钟。【附注】脾经井穴。(二)大都(《灵枢·本输》)【部位】在足大趾本节后陷者中。(《针灸甲乙经》)【取法】趾内侧第一跖趾关节前缘,赤白肉际取穴。【主治】腹痛、胃痛、食不化、呕吐、呃逆、泄泻、热病无汗、心痛、烦闷、绕踝风、腰痛不可以俯仰、四肢肿痛、疟疾、尸厥。【治法】针入3分。【附注】脾经荥穴。(三)太白(《灵枢·本输》)【部位】在足大趾内侧核骨下陷者中。(《针灸甲乙经》)【取法】在第一跖骨小头后缘,赤白肉际取穴。【主治】胃痛、腹胀、食不下、食不化、肠鸣泄泻。痢疾、呕吐、便秘、便血、痔疮、身重、脚气、腰痛不可俛仰、厥心痛、痿证、胸胁胀切痛、咳嗽、热病。【治法】针3~5分。【附注】

1.足太阴输穴。

2.阴经无原,以输代原,太白又为脾经原穴。(四)公孙(《灵枢·经脉》)【部位】在足大趾本节后1寸。(《针灸甲乙经》)【取法】在第一跖骨底的前缘,赤白肉际,约太白后1寸取穴。【主治】胃痛、呕吐、肠鸣、泄泻、痢疾、腹痛、饮食不化、肠风下血、头面肿、脾咳脚气、疟疾、胎衣不下、癫狂、失眠。【治法】针1.0~1.5寸。【附注】

1.本穴为足太阴之络穴。

2.属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任脉。(五)商丘(《灵枢·本输》)【部位】在足内踝下,微前陷者中。(《针灸甲乙经》)【取法】内踝前下方凹陷中取穴。【主治】腹鸣、腹胀、腹痛、泄泻、便秘、黄疸、食不化、舌本强痛、疝气、癫狂、惊风、头痛、踝关节红肿疼痛、阴股内痛。【治法】针3~5分。【附注】本穴为脾经经穴。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