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骨缝与筋出槽中医诊疗术(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6 19:24:17

点击下载

作者:田纪钧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错骨缝与筋出槽中医诊疗术

错骨缝与筋出槽中医诊疗术试读:

前言

我对“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的感受,恰似55年来对“错骨缝”“筋出槽”从陌生—喜欢—浅尝—了解—深知—升华的过程,就像是流星一样,一划而过,真是感慨万千!

1962年刘道信恩师给我留了“错骨缝”的作业,1969年成业田恩师给我留了“筋出槽”的作业,历经《错骨缝的诊断与治疗》(1987年)、《错骨缝与筋出槽治疗术》(2007年)到《错骨缝与筋出槽中医诊疗术》(2017年),由浅入深整整学习、工作了30年,不知恩师能否给徒弟一个及格的分数?

在这个过程中,除了要深深地感恩刘道信、成业田两位恩师,还要深深地感恩尚天裕、李墨林、樊春洲、李国衡、李同生、诸方受等诸位前辈;也要深深感恩亦师亦友的鹿焕文、陈正光师兄;更要深深地感恩一如既往至今仍鼎力帮助和支持我的董福慧、孙树椿教授,以及人民卫生出版社的编辑。没有他们,就不可能有《错骨缝与筋出槽中医诊疗术》的出版。对孙树椿教授为本书赐序,更是致以特别的感谢!

在本书写作的过程中,参考、借鉴或引用了多部著作的思路、方法或内容,谨向作者致以诚挚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还要感谢我的好友著名画家孙新川先生为本书绘制的精美插图。

写作是一项充满遗憾的工作,本书瑕疵、不足、谬误之处定不可免,敬请专家和读者不吝赐教,以使本书更加严谨、完善和实用。田纪钧2017年3月24日概 述“错骨缝”和“筋出槽”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大多数中医骨伤医师及民间捏骨师通过相应的推、拉、扳、压,揉、顺、拨、弹等手法使之复位,治法简约独到,常获立竿见影、手到病除之效,是千百年来深为广大民众所知晓和拍手叫绝的一种骨伤科疾病的医治方法。传承至今数千年,延绵不断,就是在科技发达的今天,这一古老的中医手法治疗术,仍凸显出其无法取代的重要地位。一、“错骨缝”与“筋出槽”的核心观念“错骨缝”和“筋出槽”属于中医骨伤科学范畴,因此中医骨伤科的整体观念、动态观念、微创观念和兼容观念,也是“错骨缝”和“筋出槽”的核心观念。(一)整体观念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人体生命活动主要是脏腑功能的反映,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气血、津液。脏腑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通过经络联系全身的皮肉、筋骨等组织,构成复杂的生命活动,它们之间保持相对平衡,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互相制约,不论在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上都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体生命活动的特殊性最突出的表现在于整体活动中,体内各系统功能活动之间是通过神经、体液使之相互调节、相互配合,以保持机体与外界环境的统一和机体内部各组织、各器官的统一。

人体的损伤,虽有外伤与内伤之分,从表面上看,外伤似乎主要是局部皮肉筋骨的损伤,但人体受外力影响而遭受的局部损伤,每能导致脏腑、经络、气血的功能紊乱,因而一系列症状随之而来。正如《正体类要》所说:“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明确地指出了外伤与内损、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关系。说明了人体的皮肉筋骨遭受损伤可影响体内,引起体内气血、营卫、脏腑等一系列的功能紊乱,外伤与内损、局部与整体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因此,在损伤的治疗过程中,均应从整体观念加以分析,既要重视局部皮肉筋骨的外伤,又要对外伤引起气血、津液、脏腑、经络功能的病理生理变化加以综合分析,这样才能正确认识损伤的本质和病理的因果关系,这种局部与整体的统一观,是诊治损伤疾病的重要原则。现代医学研究结果亦显示:机体遭受创伤后,会产生一系列的变化,不仅有局部损伤,严重者可引起复杂的全身反应,这些变化原本是生理性的和防御性的(如应激反应、炎症反应等),但如有反应过强或过弱,则会出现继发性损害(如全身过度炎症反应、免疫抑制反应等)。机体对致伤因子刺激后的应激反应常常是多元的,严重创伤后多引发机体神经、内分泌和免疫三大调节系统的网络反应,造成脏器代谢紊乱、功能障碍,甚至衰竭。

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治疗上亦要求能从整体出发,不仅要注意调整人体内环境的动态平衡,还要调整心理与生理的整体系统的心身稳定状态,更要调整人与自然环境的适应稳定状态,以便进行心理病变和身体病变的综合治疗,使人在精神上、身体上、社会上全面康复,从而处于精神上、身体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亦即健康状态。

目前医学界正兴起一个整体疗法运动,所谓整体疗法,其实亦称综合治疗,综合治疗是利用多种治疗方法来同时或先后对病人进行治疗。由于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整体性的变化,而各种治疗方法的作用多少有其局限性,不可能用一种方法对各方面都起作用,因此治疗疾病的方法也应该是综合的、立体的。国内外许多学者认为,中医学的整体医学模式,正是现代医学在新技术革命中追求的目标。骨伤科的治疗原则之一是强调“内外兼治”,这无疑是对综合疗法精辟的概括和认识。我国骨伤科学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形成了包括手法、手术、医疗练功、内外用药等一整套的传统治疗方法。这些治疗方法不但在骨伤疾病的治疗中有极好的效果,而且是骨伤疾病康复中不可缺少的措施,是创立中国特色骨伤科学的重要内容。(二)动态观念

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结果均表明:创伤的修复和肢体功能的恢复,与肢体运动、血流流动和应力刺激密切相关。因此用动态的观念对待创伤的治疗,贯彻“动静结合”的治疗原则,是创立中国特色骨伤科学的一项重要的指导思想。

肢体是人体的运动器官,其生理功能就是活动。恢复肢体功能是骨伤科医师的目标,现代骨科的奠基人之一Robert Jones早在1921年就曾说过:“功能是矫形外科医师的目标,其专业就是了解并选择最好的方法去获得功能,手法或手术是治愈骨折的开端,最卓越的功绩,只能以在功能上的成功来衡量。”我国著名的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专家尚天裕教授认为:“功能是骨折治疗的生命。”因此,骨伤科医务工作者应该努力争取患者受伤肢体功能的完全复原,由于创伤本身的严重性、广泛性和复杂性,也必须考虑到有不能完全复原的可能性,在估计肢体功能尚难以完全复原的情况下,应首先考虑保证患者主要功能的恢复。对确实存在有较严重的功能障碍或伤残者,应采取一切可行的康复手段使其功能得到部分甚至完全恢复,或用器具固定予以补偿、人工骨关节替代、人工智能等促使其功能获得满意的恢复。从恢复肢体功能的要求出发,骨伤科领域已有所扩大,需要多学科的介入和集体协同,已超越了单纯治伤的概念。

功能活动不仅是治疗的目的,同时也是骨伤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及时正确的功能活动不仅可防止肌肉萎缩、筋膜粘连、关节囊挛缩,可促进静脉回流,增加软组织和骨内血液循环,增加血流量。对骨折来说,还可使骨折断端得到有益于骨折愈合的间断性生理应力刺激,有利于骨折的愈合。但在骨伤科疾病的治疗中往往需要采用固定方法,如骨折和脱位整复后必须进行固定,筋伤疾病、某些骨关节疾病以及矫形术后常需采用固定。长期不恰当的固定可以造成关节僵硬,导致功能活动障碍,而未经固定但长期不运动的关节也会产生同样的后果。因此,正确处理固定与关节功能活动之间的关系,应是骨伤科医师在治疗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中医“动静结合”的治疗原则是对固定与活动这一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的科学精辟概括与认识。最明显的例子就是骨折,“动静结合”中“动”是绝对的,也是治疗的最终目的,“动则通”,能促进气血流通,濡养关节,避免关节粘连,有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微动有利于骨折的愈合,骨折能否快速愈合,关键在于“动”,“动”也是骨折修复的重要手段。“静”是相对的,相对的静,有利于软组织及关节在静止状态下得到修复,有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防止遗留后遗症。动与静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没有相对的静止状态,组织就无法修复;没有恰当的运动,组织、关节就无法恢复原有的活动功能。因此,我们在选择固定方式、固定器材和固定方法时,应考虑有利于动静结合。(三)微创观念

无创和微创的诊断和治疗方式已是医师和患者共同追求的目标。近年来,微创观念、微创理念、微创技术已愈来愈引起医学界的重视,其意义已绝非仅仅是小切口才是微创,它涉及诊断、治疗及康复过程中应注重解剖结构、生理功能、心理创伤与形态审美等各个方面。无创和微创可以理解为不要“伤上加伤”,或用尽可能小的损伤的诊疗方法,使患者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得到恢复,尽可能地保持形态的完善,不增加患者心理上的创伤,并力争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传统“错骨缝”和“筋出槽”的治疗,比较好地体现了中医微创观念。

骨伤科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伤筋动骨”,中医骨伤科治疗原则之一是“筋骨并重”,“筋骨并重”是对人体中骨与软组织关系处理的准则,其实质是无创与微创理念的精辟写照。在中医学里,筋的概念是广泛的,筋是指肌肉、肌腱、筋膜、神经、血管等骨周围一切软组织的统称。“筋骨并重”体现了在骨伤科诊断和治疗的全过程中,所追求的是完美的统一,不能顾此失彼,要自始至终在诊断、复位、固定和康复各个治疗阶段都应该强调筋骨并重,治筋不能伤骨,治骨应特别注意对软组织要充分加以合理的维护,而不要伤上加伤,要尽可能地减少诊治中所带来的损伤。

在疾病的诊断上,对各种辅助检查方法的选择,应首选无创或微创的检查方法,若是用简单无创的检查方法能够确诊,如果不是为了临床研究的需要,就没有必要做更多的检查。现代科技的发展给微创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条件,如B超、血管彩色多普勒检查、CT、螺旋CT、MRI等。这些高技术手段使得很多病理现象一目了然,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手术检查术,使治疗更具有针对性,减少了病人的痛苦。

骨伤科疾病的治疗有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它们各有其适应证,应根据具体情况,如设备条件、技术能力和个人经验辨证施用。多数学者一致认为,如果非手术疗法治疗有效的,当然无需手术,人们应该做那些非做不可的手术,而不要做那些你能做或想做的手术。对骨折的治疗,主张能闭合复位的就不要切开复位,非要切开复位的应尽量做到少剥离骨膜,注意减轻对软组织的损伤,能有效固定即可。手术不论做得如何精细,总会给患者造成一定程度的侵袭或损伤,把闭合性骨折变成开放性,会影响骨折局部血运,减低骨折部的自身修复能力,有时还会发生一些并发症,造成不良后果。在诊疗过程中做到尽可能地减少对机体的损害,这是医生应一贯遵循的原则。

微创观念还不仅仅限于手术操作和手术技术,手法治疗和其他非手术疗法也同样存在无创、微创与有创的问题,如骨折粗暴的手法复位,甚至是在无麻醉下猛力整复,不仅无谓地给病人增加痛苦,而且很有可能造成筋的损害,理应吸取教训和加以避免,要提倡在无痛下施行轻柔娴熟的手法整复,对一些难以整复的骨折还可以再选用其他一些微创治疗法。总之,任何一种治疗方法都有其本身的副作用,在选用时应权衡利弊,兴利除弊,选择尽可能无创或微创的治疗方法。

以腔镜技术为代表的微创手术的兴起,虽属狭义上的微创技术,但它给微创观念赋予新的生命力,使过去认为非做不可的某些手术,采用微创手术治疗获得了满意的效果。随着影像学的进步,不仅使众多的骨折可在电视X线监测下达到满意复位,而且使古人金针拨骨发展到现今的撬拨复位,使得一些用手法复位难以获得成功的骨折,通过较小的侵入性损伤的撬拨复位法可获得满意复位,有的还可以同时闭合穿针内固定。由此提示:骨伤科医生应与时俱进,更新观念,融会贯通各家之长,坚持继承创新,吸取和应用现代科技手段,研制更多的微创技术和设备,使微创技术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树立微创理念,是要使病人付出尽量小的代价而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强化微创观念,要像强化无菌观念一样,在医生的诊疗工作中无处不在,选择任何形式的诊疗措施都不能忽略微创观念。提倡微创观念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总的指导思想是要遵循“筋骨并重”的原则,面对各种复杂的疾病,均应在时间、空间各种客观条件方面,选择适宜当时、当地,该疾病治疗的最佳方案,不要给病人增加不必要的痛苦和损伤。(四)兼容观念

开放兼容是学科发展的杠杆和动力。传统中医学是兼容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为一体的伟大宝库,其理论体系除生命科学外,还兼容哲学、地理学、天文学、数学、气象学、植物学、古代物理学和化学等而形成的。西医是在近代工业化的基础上,兼容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等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而发展的。现代骨科学的一些新成就,几乎都是超越纯医学而兼容现代科技最新成果而取得的,一些新兴的边缘学科,如生物医学工程、激光医学、遗传工程等在骨科领域的广泛应用,使现代骨科面貌为之一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应将骨伤科学置于整个现代科学的视野之下,运用现代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加以研究,主动地兼容现代科技成果,加以融合、创新和运用,把我国骨伤科学提高到既具有现代科学水准,又具有民族特色的新科学。

由于创伤本身的严重性、广泛性和复杂性,其治疗往往不完全是针对创伤的本身,不可就伤论伤,一些复杂的损伤和疾病常常是超越骨伤科学而需要临床多学科的协作进行诊断和治疗。如一些复杂的骨科手术有时需要血管外科、普通外科或整形外科等不同学科之间的密切配合,这就意味着临床骨科学必须兼容其他临床学科的一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另外,从伤残者现代康复学的意义来看,对创伤的治疗,不仅仅是局限于恢复伤残者肢体形态和功能,而是要使伤残者在精神上、身体上和社会上获得全面的康复,而处于在精神上、身体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这就需要当今骨伤科学兼容一些有关医疗练功、物理疗法、矫形器具学、创伤心理学和职业训练等方面的知识和方法。

中西医骨伤科学各有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两者都是长期以来在不同历史文化环境中形成的医学科学,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通过比较中西医骨伤科的特色,发挥中西医各自的优势,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相互兼容,把两者之长有机结合起来。随着中西医骨伤科学的不断发展,已有较多的西医骨伤科学的治疗成分被中医骨伤科学所兼容,西医骨科学也逐渐借鉴和吸取了某些中医骨伤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尽管如此,但这与创立中国特色骨伤科学还相距甚远。其问题的关键在于中医骨伤科学面对现代科技、现代医学、现代疾病碰撞的严峻形势,如何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兼容新知,进行创新,特别是要充分发挥中医特色而西医尚乏其述的某些骨伤科疑难病症找到突破口,“错骨缝”和“筋出槽”就是可考虑的内容之一,而使中医骨伤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能更多地被现代医学兼容。在我国西医骨科学则应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我国的国情出发,采取更加“宽容”的态度,兼容更多的中医骨伤科学的先进成果,做到双向接轨、有机结合,以逐步创立中国特色骨伤科学。二、“错骨缝”与“筋出槽”在临床中的重要意义“错骨缝”与“筋出槽”在临床中的意义,不仅仅是单独和(或)同时发生以及“隐藏”在软组织损伤之中时,对其准确诊断和治疗。更重要的是,很多病理改变和诊断病名合并了它们就出现临床症状,反之就不出现。这时,它们就是治疗的核心和关键。例如:

1.退行性改变、椎间盘突出、先天性畸形等变化,并发有“错骨缝”和(或)“筋出槽”时就出现临床症状,反之就没有临床症状。如下所示:

2.在临床诊断病名(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肩关节周围炎、肱骨外上髁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脊椎相关疾病等)的病理改变中,也包括“错骨缝”和(或)“筋出槽”。如下表所示:诊断病名与可能合并的错骨缝和筋出槽表续表续表续表(注:肩周炎与第9胸椎、肋椎关节错骨缝有关,肱骨外上髁炎与第3、5胸椎、肋椎关节错骨缝有关,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与第三腰椎错骨缝有关,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与第10肋椎关节错骨缝有关。这些是根据中医“八虚”理论,肩关节与肝,肘关节与肺、心,髋关节与脾,膝关节与肾相关而来。详见《筋伤手法治疗术》)。

这表明,矫正“错骨缝”与“筋出槽”是消除退行性改变、椎间盘突出、先天性畸形等临床症状的实质;也是治疗临床诊断病名的必要考虑和选项。

由此可见,“错骨缝”与“筋出槽”在临床中的意义,已经大大超出其本身,而是遍及所有软组织损伤和疾患之中,成为诊断和治疗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三、全书涉及的43种错骨缝和18种筋出槽

1.全书涉及的43种错骨缝

别卡型颞下颌关节错骨缝、旋转型颞下颌关节错骨缝;

胸肋关节错骨缝、胸锁关节错骨缝;

肩锁关节错骨缝、肩胛胸壁关节错骨缝、下移型肩肱关节错骨缝、嵌夹型肩肱关节错骨缝;

旋转型肘关节肱尺部错骨缝、错移型肘关节肱尺部错骨缝、嵌夹型肘关节肱尺部错骨缝;

肘关节桡尺部错骨缝、肘关节肱桡部错骨缝;

桡尺远侧关节错骨缝、桡腕关节错骨缝、腕骨间关节错骨缝、腕掌关节错骨缝、掌骨间关节错骨缝;

掌指关节错骨缝、指间关节错骨缝;

错大胯、落小胯;

髌骨错骨缝、膝关节错骨缝、胫腓近端关节错骨缝;

胫腓远端关节错骨缝、距骨错骨缝、跟骨错骨缝;

足舟骨错骨缝、楔骨错骨缝、骰骨错骨缝、跖骨错骨缝、跖趾关节错骨缝、趾间关节错骨缝;

寰枕关节错骨缝、寰枢关节错骨缝、第3~7颈椎错骨缝;

倾倒型胸椎错骨缝、肋椎关节错骨缝;

嵌夹型腰椎错骨缝、倾倒型腰椎错骨缝、旋转型腰椎错骨缝;

骶尾错骨缝。

2.全书涉及的18种筋出槽

肩胛提肌筋出槽、三角肌筋出槽、肱三头肌筋出槽、桡侧腕伸肌筋出槽、骶棘肌筋出槽、下后锯肌筋出槽;

肱二头肌长头腱筋出槽、肱二头肌短头腱筋出槽、掌长肌肌腱筋出槽、膝内侧肌腱筋出槽;

膝外侧肌腱筋出槽、腓骨肌肌腱筋出槽;

枕大神经筋出槽、副神经筋出槽、臀上皮神经筋出槽、隐神经筋出槽、腓浅神经筋出槽腓深神经筋出槽。四、目前在“错骨缝”与“筋出槽”诊疗中存在的问题

1.未纳入学术主流,尤其是在教学和临床中,以致严重影响了它的推广和发展。

2.诊断依据不够明确,诊断方法欠缺直观,诊断结果重复性差、过于依赖经验。

3.对临床应用的理解,仅狭义地局限于“错骨缝”与“筋出槽”本身,未能广义地扩展到软组织损伤和疾患范畴。

4.安全性尚有待进一步提高,尤其是脊椎错骨缝的矫正。

5.尚未将“对患者最小的心理和生理干扰,取得最佳治疗效果”的中医微创理念,作为“错骨缝”与“筋出槽”治疗的核心理念。

6.扩大化倾向急需遏制。

7.过于微观及量化的研究趋势,不利于发展;过于依赖影像学诊断,不利于临床应用。

8.忽视中医传统诊断方法(脉诊、舌诊等),不察虚实,不明补泻,纯用手法治疗的现状,急需纠正。正如《正体类要》序中所说:“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岂可纯认手法,而不求之脉理,审其虚实,以施补泻哉。”

9.挖掘民间诊断与治疗“错骨缝”与“筋出槽”的传统绝技,加以整理和提高。上 篇 错骨缝第一章 错骨缝概论第一节 中医学伤科文献中有关错骨缝的论述

在浩瀚的医学典籍和文献中,骨伤科专著所占比例甚微。其中,常可散见既非骨折、又非脱位、也非伤筋的所谓“骨缝开错”“骨缝参差”“骨缝裂开”以及“骨节间微有错落不合缝”等记述。“错骨缝”是“错”和“骨缝”的组合,“错”指不正确、不对、与事实不符;“骨缝”源自现存最早的一部中医骨伤科专著《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凡左右损处,只相度骨缝,仔细捻捺,忖度便见大概。”骨缝是关节间隙,泛指关节面间相对位置。据此,不正确的关节面间相对位置即“错骨缝”。与“关节微小移位”“关节解剖位置紊乱”名异实同。

比较有代表性的论述如下:一、《仙授理伤续断秘方》相关论述《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现存最早的一部骨伤科专著,其中有“凡左右损处,只相度骨缝,仔细捻捺,忖度便见大概”的记载。可知,“骨缝”泛指关节间隙,使用这一名称至少始于唐代;同时,它强调伤后要重视对“骨缝”(亦即关节面间相互位置)的检查。二、《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相关论述

1.错骨缝概念的提出 比较确切提出错骨缝一症的,大概应该首推《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里的一段文字:“若肿痛已除,伤痕已愈,其中又或有骨节间微有错落不合缝者,是伤虽平,而气血之流行未畅,不宜接、整、端、提等法,惟宜推拿以通经络气血也。”

分析这段话的意思,可以理解为:(1)骨缝是由外伤引起,包括其他损伤合并错骨缝,只治疗其他损伤,而遗有错骨缝的情况。(2)病变的部位在“骨节间”,即所谓的骨缝处。病理改变是“错落不合缝”“气血循行不畅”。其特点是“微有”,即病变轻微。(3)由于病变轻微,不必用“将已断之骨合拢一处,复归于旧”的接、整、端、提等法,仅用“以手推之,使还旧处也”的推法和“两手一手,捏定患处,酌其宜轻宜重,缓缓焉以复其位”的拿法即可。(4)手法的目的是使错开的骨缝复位吻合,“以通经络气血”,消肿止痛、恢复功能。

2.“或因跌扑闪失,以致骨缝开错,气血郁滞,为肿为痛,宜用按摩法,按其经络,以通郁闭之气,摩其壅聚,以散瘀结之肿,其患可愈”。认为错骨缝的临床表现是肿胀和疼痛,治疗宜用按法(“谓以手往下抑之也”)和摩法(“谓徐徐揉摩之也”)通气散瘀。当然,必须是在手法复位之后,按摩方可奏效。此外,按法和摩法也有矫正骨缝开错的治疗作用。

3.“若脊椎筋隆起,骨缝必错,则不可能俯仰”“若脊筋隆起,骨缝必错,则成伛偻之形”,都认为脊椎骨错骨缝的症状和体征是:身体前屈位,俯仰受限,局部可摸到异常隆起的筋肉。

4.“胯骨,即髋骨也,又名髁骨。若素受风寒湿气,再遇跌打损伤骨错者,臀努斜行,宜手法推按胯骨复位。”认为原有风、寒、湿痹的人,稍遇外伤就容易发生髋关节的错骨缝,其体态是撅着臀部、拧着身躯行走。提示素受风、寒、湿气,是造成错骨缝的一个潜在因素,当然还需要有跌打损伤为诱因。此外,臀努斜行的姿势颇似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姿。

5.“髃骨者,肩端之骨若被跌伤,手必屈转向后,骨缝裂开,不能抬举,亦不能向前,惟扭于肋后而已宜将突出之骨向后推入合缝,再将臑筋向内拨转,则臑、肘、臂、腕皆得复位矣。”认为肩关节错骨缝的一种类型是肱骨头移位于肩关节盂之前方,患肢置于旋前后伸位,不能抬举及活动,患肢扭于肋后,不能向前,需用手法推顶合缝并理顺筋肉。提示错骨缝与筋离位可以同时发生,治疗前要诊断明确。三、《伤科汇纂》相关论述“脊背腰梁节节生,原无脱髎亦无倾,腰因挫闪身难动,背或伛偻骨不平。大抵脊筋离出位,至于骨缝裂开崩,将筋按捺归原处,筋若宽舒病体轻。”分析这段话的意思,可以理解为:由于脊椎结构特点,脱位的可能性较小,临床上大多是挫闪伤筋。伤筋(即软组织损伤)包括离位(即解剖位置紊乱)都可能导致骨缝裂开,当治疗了伤筋和(或)理筋回复原位,裂开的骨缝随之自行复位或仍需推、拿手法复位,这样治疗后,症状缓解,肢体即感轻松舒适。四、《伤科补要》相关论述

1.“若坠车马手掌着地,只能伤腕,若手指着地,其指翻贴于臂者,腕缝必开以两手捉其手背,轻轻回翻之,令其复位。仍按摩其筋,必合调顺,内服人参紫金丹,外敷混元膏”。认为跌仆时腕关节背伸位手掌触地,大多使腕关节软组织扭伤;而当手指极度背伸位触地时,腕骨之间可以发生骨缝错开,复位手法是牵引中轻轻回翻掌屈患腕,复位后还要按摩舒筋并内服“人参紫金丹”以及外敷“混元膏”等药物。

2.“跗者,足背也,其受伤不一,轻者仅伤筋肉易治,重则骨缝参差难治。先以手轻轻搓摩,令其骨合筋舒,洗八仙逍遥汤,贴万灵膏,内服健步虎潜丸及补筋丸可也。”认为错骨缝较伤损筋肉严重而且难治,应先用手法舒筋合骨;继而,外洗和外敷活血散瘀之剂;并适时内服强筋补气、舒筋止痛的药物。

3.“若骨缝叠出,俯仰不能,疼痛难忍,腰筋僵硬。”书中介绍的治法是:“使患者两手攀索,两足踏砖上,足下叠砖三块踏定,将后腰拿住,各抽去砖一块,令病人直身,又各去一块,如是再三,其足著地,使气舒淤散,陷者能起,曲者可直。”这种错骨缝,极似脊椎的后关节紊乱或滑膜嵌顿。所用方法,即是利用身体重力进行牵引的一种牵引方法。

应该特别提出,经口传心授沿袭至今的传统中医正骨医生和民间捏骨师,都有“错骨缝”之说,虽没有见诸于文字图形,但有相应的推、拉、捻、拽等复位手法,治法简便常,获立竿见影、手到病除之效,千百年来深令广大伤者倾倒叫绝。正是因为他们,“错骨缝”这一源远流长、确具显效的古老疗法得以传承。五、《时氏家传正骨术》相关论述

1.“上膊错缝,无特异之形状,臂不能上举,旋转而生疼痛。令病者坐椅上,或傍几侧立,用圆针拨点肩端上下左右之筋,并臂全部各处之筋,令气血流动,端平其臂,置医者肩上,以两手大指紧托腋下上方之臂骨,余指共扣肩上,意外拽向内托举,再略向前胸扣合,托臂高举(高举时,令臂略向胸部举之)则错缝自合。”

2.“错位者错在何处,何处即现高凸形,起剧疼且发炎,审定脱在何处,或上推下推,左右推,再以手指按错处上下,或前后左右扣合,余指扣腿屈处,挑动令屈而又伸之可,但未施术前,须先行圆针拨点法为要。”第二节 现代医学对关节解剖位置紊乱的论述

现代医学中没有错骨缝之说,但其关节解剖位置紊乱与错骨缝有很多类似之处,虽不是完全一致,却也可以互相借鉴。从广义上讲,甚至可以相提并论。尤其是关节解剖位置紊乱中半脱位、滑膜嵌顿、滑脱、交锁、软组织介入关节内等的病理变化,对研究错骨缝很有指导意义。比较有代表性的论述有:一、《矫形外科学纲要》相关论述“两个关节面部分移位,但仍保留一些相互之间的接触时,即是关节半脱位。”那么,最轻微的半脱位,它们两个关节面之间的移位是多少呢?Erhard Ahrer认为,仅仅只有1毫米的移位。他拿胫距关节为例说:“如果韧带撕裂,就会引起程度不等的距骨以及足的半脱骱。倘若我们不能识别这种情形或者低估了它的意义(这和不能识别所起的不利影响是完全一样的),那么就会形成动摇关节。此外,还有下述后果,如有疼痛的关节病、严重的运动障碍,以及因为常常伴有摇摆运动而起的疼痛等。”

以颈椎为例,“滑脱是上一个颈椎一般向下一个颈椎的前方自发性移位,有三种类型由下列因素形成由于既往的外伤或类风湿关节炎所致的不稳定。”由于其特点是自发性移位,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有的病例根本没有或仅有微不足道的外伤,结果也发生了错骨缝这样一个棘手的问题。尤其是“颈椎任何平面的外伤性骨折、脱位或半脱位,均可引起持久性不稳定,在外伤数月或数年之后,易于缓慢产生再脱位”。

软组织介入关节内可使关节的平滑活动受到阻塞,最常见的、起障碍作用的软组织是关节内软骨,特别是膝关节的半月板。除此之外,有些关节软骨盘在关节内位置暂时异常,也能起到障碍作用。这种平滑活动受到阻塞的关节,在进行运动时常出现涩滞的摩擦声响和不吻合的捻搓感。

在某些病例提出的另一种解释是,“关节面或关节内的结构有轻度移位(即使在X线上不能证明),推拿的作用是为了使移位恢复正常的对合”。二、《椎间盘及其他椎间组织损害》相关论述

正因为有的半脱位极其轻微,E·J·Crisp和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半脱位在X线摄影中是不可能发现的。”他们还特别指出,“在运动范围较大的关节,半脱位的发生率可能较一般所想象者为大。”所谓滑膜嵌顿,“即在前屈与旋转运动的同时动作中,可能使关节隙开张,滑膜进入关节间隙,以至于伸直时被嵌顿于关节面之间”。滑膜为什么会进入开张的关节间隙,继而被嵌夹呢?不少学者认为,是关节腔内的负压力将其吸入的。

交锁,是指关节某方向的活动不能充分进行,而其他方向的活动仍可进行的一种体征。在医师们的谈论中,时常听到如“整复了一个交锁的后关节等,但实际上,他们所整复的,多半是被嵌顿的滑膜缘。一般认为来自半脱位的症状,时常是因滑膜嵌顿所引起的”。三、Dayies Colley教授的相关论述

早在1922年,他就首先叙述了一种称为“滑脱性肋骨综合征”的疾病。他指出:“下肋间关节的异常活动性,引起疼痛可能并不罕见。此症本身是很轻微的疾患,但却引起最讨厌的症状。”对于病理变化,“真正的原因不明”。但是,观察“切下来的肋骨标本,除常可证实不完全性关节脱位外,其他是正常的”。从手术探察的结果来看,证实了肋软骨间关节不完全脱位的存在,这对错骨缝的存在,无疑是较科学的证明。四、Holmes教授的相关论述

他认为,滑脱性肋骨综合征的病因是“转身或上举所致的间接创伤多于直接创伤,内脏性质的疼痛,可能系由于肋间神经与交感神经的传入系统邻近,刺激腹部脏器所致”。对于治疗效果,认为“保守疗法和肋带制动,很少有益”。五、J·Cranford教授的相关论述“医学发展交流了一个阐释,即若干病例关节内结构的两关节面间存在微小移位(Miron Di splacement),尽管它很少能被X线检查显示出来,但推拿手法可以有效地恢复其正常位置。”六、叶衍庆教授的相关论述

运用现代医学知识来解释和论证错骨缝,国内学者叶衍庆教授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早在1964年他就经过观察肯定了错骨缝的存在,并将病理机制作了科学的分析,还对骶髂关节错位的形成,以及手法作用机制作了专题论述。他认为:“暴力加在任何关节上,既能使一部分韧带受伤,亦可使关节移位。移位的关节可使一部分未断的韧带受到牵拉而发生紧张,它们的弹性可能将关节面交锁在一个不正常的位置上。于是病人感到疼痛,而关节的正常生理运动,亦要受到限制。在X线摄片上只有1~2毫米的移位,常不易看出。但是当复位时,常有一弹响发生,随之病人感到舒适。所以,中医所谓错位,虽然在X线摄片上常常无根据,但是在临床上这是事实。”

对于上述各种紊乱的病理改变是否成立,由于未经更深入研究,目前还不能给予科学的证明。但多数学者支持“除滑膜嵌顿外,后关节亦可能发生半脱位,二者皆可有滑膜急性反应,引起疼痛和痉挛”的说法。另外,也有学者对“腰椎后关节、肋脊关节或肋骨横突关节是否可以发生半脱位或交锁”表示怀疑,但他们却对“此种情况皆对推拿疗法有良好反应”这一事实,无法给予圆满解释。七、冯元桢教授的相关论述

冯元桢教授创立的生物力学,是近二三十年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是将力学与生物学,力学与医学、力学与生物医学工程学等学科相互结合、相互渗透起来的一门边缘学科。

生物力学对关节微小移位最重要的概念是,在软组织损伤的初期阶段(即纤维微破坏阶段),关节的不正常移位就已同时发生,随着软组织损伤程度的逐渐增加,关节的不正常移位也随之加大。如果给予有效的治疗,则关节复位疾患痊愈;如果忽略或未给予有效的治疗,则遗留并维持关节微小移位状态,出现一系列的症状和体征。此外,关节微小移位常隐藏在软组织损伤之中,并随之发展,而且相当一部分的软组织损伤治愈后,仍遗留有关节的微小移位,使症状和体征不能彻底消除,而且大大加强了复发的可能和复发的密度。(一)主要病理改变

研究认为,由于关节周围的韧带、关节囊、肌肉等稳定关节的因素受到削弱或破坏,以致造成关节微小移位。从生物力学的观点出发,其主要的病理改变有以下几点。

1.胶原组织的微破坏

由于关节活动时产生的拉伸载荷和肌肉收缩时在肌腱上产生的拉伸载荷都作用在韧带上,所以韧带是骨骼系统周围的胶原组织中稳定关节的主要因素。如果它受到破坏,其稳定活动着的关节以及防止关节过度活动的功能,就会不同程度地减弱,造成关节面间不同程度的位移,位移的多少取决于保持胶原组织强度与刚度的胶原纤维的破坏程度。如果韧带的胶原纤维部分断裂,其刚度和强度减少50%左右时,可发生关节的半脱位;当韧带的部分胶原纤维发生只有借助光电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微细破坏(即所谓的微破坏)时,则会造成关节的微小移位。它们各自的特点见表1-1。表1-1 微小移位与半脱位的特点

上表提示我们,韧带胶原纤维的微破坏极其细微,临床上只显示轻微的疼痛。然而,此时关节的微小移位已经发生。

2.肌肉贮存的能量减少

研究认为,由于疲劳减低了肌肉的张力,从而削弱了其稳定关节的功能,生物力学的变化过程见图1-1。图1-1 关节错位的生物力学变化过程

3.软组织蠕变

当软组织受到持续异常的低载荷作用一段时间后,就会逐渐产生变形(即蠕变),在加载后的最初6~8小时内,蠕变最为显著;但在以后的数月中,蠕变将以很低的速率进行;如果更长时间持续施加异常的低载荷,则将成为恒定变形,使软组织伸长、松弛。

慢性软组织损伤中的部分软组织蠕变,将减弱维持关节稳定的功能,并可继发关节微小移位。

4.关节囊损伤使关节面间吸引力减弱

试验表明,切除吊起尸体的髋关节周围软组织,仅保留完整的关节囊,虽然有下肢的重量作为外力,但关节间由于大气压力所产生的吸引力使它们保持接触,不会被外力拉开。而当切破关节囊,空气进入关节腔时,关节面随即分开。可见,关节囊的损伤对关节稳定性的削弱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是造成关节微小移位的主要原因之一。

5.小结(1)外伤、劳损和畸形以外伤为诱因,是造成关节微小移位的主要原因。(2)保持关节稳定的因素被削弱,尤其是胶原组织中韧带的微破坏,是关节微小移位主要的病理改变。(3)慢性软组织损伤中常合并有关节的微小移位,临床上极易忽略。(4)微小移位的关节,继续被迫围绕异常瞬时中心轨迹运动时,将会通过以下两种方式之一逐渐适应,并出现临床症状:

1)韧带和支持结构被异常拉伸,出现关节不稳定和自觉疼痛不适感。

2)在关节面上造成异常高的压力,出现涩滞不吻合的摩擦声或研磨感。(5)关节解剖组合的细小改变,即可有不良反应,由于任何损伤所致的运动学和结构约束力丧失,均可显著改变关节的负重情况和影响载荷峰值,严重影响关节的稳定性,并可导致关节面对合不良,后者又可造成进一步的病理改变。(二)软组织损伤与关节微小移位之间的因果关系

上述研究表明,软组织损伤造成关节的微小移位,同时也正是软组织损伤维持了关节的微小移位状态,不仅造成局部及周围疼痛,感觉异常和功能障碍,也可影响周围神经、中枢神经、交感神经及有关动脉、静脉和椎管内组织,造成所谓的脊柱相关疾病、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等疾患。临床观察也显示,慢性软组织损伤合并关节微小移位的病例占相当大的比重,而且单纯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往往疗效不够理想,复发率也高,这大概是忽略了并发的关节微小移位之故。反之,一些手法矫正关节微小移位有困难或矫正后短时间内又再次移位的病例,却是忽略了软组织损伤阻碍微小移位矫正及易再次引发关节微小移位之故。传统疗法强调的“筋骨并重”“筋骨兼治”,就是对软组织损伤与关节微小移位之间的因果关系及治疗方法的概括。八、脊柱推拿治疗的相关论述

近年来,重点研究脊柱微小移位的按脊疗法风靡全球,虽然取得了显著疗效,但研究资料表明:“目前,尚无法证明一些脊柱病变,如半脱位的确切病理机制和病变过程。”其主要观点如下:

1.脱位(subluxation)

脊柱或椎体的位置异常与脊柱功能之间相关的临床表现(现象),统称为脱位。一个含义是,与脊椎关节结构相关的生理、解剖和动力学以及生物力学性质发生了变化;另一个含义是,相邻脊椎的排列顺序发生了微小改变。其中,包含了“骨错缝”(即脊柱的偏歪学说)和脊柱的固定学说两种。是脊柱推拿手法的理论基础。

2.半脱位

一种定义是,“相邻两个脊椎的上位或下位脊椎,或者这两个脊椎间的正常毗邻关系出现异常,但还未达到完全意义上的脱位”;另一种定义是,“脊椎运动单位活动功能的异常(活动度增大或降低)”。

3.固定学说

即脊柱各阶段固定学说,认为脊柱固定或僵硬,可导致脊神经的功能障碍。

4.固定假说(fixation theory)

如果出现脊椎固定(即脊柱运动单位活动度减小,属关节半脱位范畴),就有可能刺激伤害或疼痛感受器,一旦刺激强度超过阈值,就会通过神经反射弧引起躯体自主神经反射和痛觉,这就为脊柱推拿治疗一些疼痛综合征提供了理论基础;当投射至脊髓后角内的伤害感受器和躯体感觉神经时,可影响自主神经系统和内脏的功能,这就为脊柱推拿治疗脊柱相关疾患提供了理论基础。各型机械感受器的分布、特点和功能,见表1-2。表1-2 各型机械感受器的分布、特点和功能

脊椎关节固定,可产生低于4型感受器小体感受疼痛刺激阈值以下的骨骼肌异常张力。因此,当感受器兴奋时,冲动可使远离损伤关节部位的肌肉张力增高,甚至可影响到对侧肌肉张力。

5.脊椎固定的模型

中枢神经系统控制着骨骼肌的收缩——外力作用使脊椎相互靠近,造成肌梭内感受器冲动的减少——中枢神经系统使神经元的兴奋性增强——由于骨骼肌的收缩,使得相互靠近的脊椎无法回到正常的位置;加之,重力和躯体姿势反射的作用牵拉着骨骼肌,使得复位更加困难。肌梭,是一种感受牵拉刺激的特殊的梭形感受装置,中枢神经系统通过肌梭控制着骨骼肌的功能,如收缩或舒张等。

近年来,对脊柱微小移位的研究突飞猛进,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整脊医学”,还有了国际整脊大学和教科书。矫正脊柱微小移位的脊柱手法治疗,在美国、加拿大、日本、意大利、法国、英国等国家中也非常盛行,不少其他学科的医生改换专业从头学习整脊医学和脊柱手法治疗,足见这一古老疗法强大的生命力。九、近10年国内“错骨缝、筋出槽”的研究进展“错骨缝,筋出槽”是中医骨伤科、推拿学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对部分关节及软组织发病病机的高度概括。中医古籍中有“骨缝开错”“骨缝裂开”“骨缝参差”“筋缩”“筋强”等病名。“错骨缝”是指骨关节正常的间隙或相对位置关系发生了细微的异常改变,并引起关节活动受限。临床上多见于脊柱小关节的错位,其中又以颈椎小关节较多。西医学将其归纳为“脊柱小关节紊乱”“脊椎小关节脱位”的范畴。“筋出槽”是指软组织筋的形态结构、空间位置或功能状态发生了异常改变,可表现为筋粗、筋强、筋走等多种形式。韧带、肌腱、椎间盘、滑囊、滑膜、肌筋膜、软骨和关节囊等软组织均属于“筋”的范畴。“错骨缝”与“筋出槽”相互影响、互为因果,二者通常合并存在,可引起局部肿痛、麻木、屈伸不利等表现。

近10年来学者们开展大量“错骨缝,筋出槽”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本病相关的病理机制与手法作用机制逐渐从假说理论向客观依据发展。以下主要对我国近10年(2007—2017年)有关“错骨缝、筋出槽”的病理机制探讨和手法治疗研究文章进行综述。

1.临床实验的病理机制探讨(1)“错骨缝、筋出槽”与颈椎病相关性:

张明才等将符合颈椎病诊断标准的333例患者和健康受试者组30例纳入研究,探讨颈椎“错骨缝、筋出槽”与颈椎病临床发病的关系。分别从症状体征、动态触诊、X线评价3方面进行综合判断,结果颈椎病组“错骨缝、筋出槽”的发生率为87.99%,健康受试者组仅有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既往一直以椎间盘变性、膨出或突出及其继发性病理改变作为引起颈椎病等椎间盘病症临床发病的直接原因。此研究提示颈椎“错骨缝、筋出槽”是颈椎病的临床发病的关键病理环节之一。颈椎错骨缝是颈椎小关节的微小位置改变,可依据关节间隙对称性、轴线平行性、骨突共线性等特征应用影像学进行观测。张明才等研究团队将比值法引入影像学测量中以消除投射条件、个体差异等因素影响。分别从颈椎开口正位、正位、侧位、双斜位X线片详细规定观察指标和测量方法。结果寰枢关节“错骨缝”的比值测量法的灵敏度为96.88%,符合率为89.36%,特异度为73.33%。提示引入比值测量法观测寰枢关节骨错缝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客观反映颈椎病患者普遍存在寰枢关节骨错缝,此改良方法可测量错缝程度和为评价手法矫正寰枢关节错骨缝的疗效提供客观量化依据。(2)“错骨缝、筋出槽”与胸椎小关节功能紊乱相关性:

李百鑫等选取30例顽固性呃逆患者进行X线检查,显示全部患者均有胸椎中下段多个小关节错缝、错位,胸椎局限性侧弯,多数伴局限性生理曲度变直。通过肘顶振颤手法治疗后均在2周内痊愈。其病理机制可能是:膈外周部上、下面的胸膜和腹膜由下6对胸神经支配,交感神经周围部的椎旁节与椎前节借交通支连接对应脊神经,胸椎小关节出现错位、紊乱、错缝,特别是胸6以下小关节紊乱可使膈肌周围的支配神经激惹而使膈肌不自主产生痉挛引发呃逆。周学龙等以符合痞满脾胃虚弱证标准患者为调查对象,结果在100例患者中有32例具有胸椎棘突偏歪、后突和棘突旁压痛或肌紧张等胸椎小关节紊乱,以胸5~8节段为主,经手法复位后总有效率为87.5%,其病理机制可能是:胃的交感神经来源于脊髓胸6~10节段,其节前纤维随相应脊神经穿过椎间孔后构成交感神经节并附丽于肋骨小头,其节后纤维参与调节胃肠道的舒缩和分泌功能;胸椎小关节的错动移位及其周围软组织的损伤,使交感、副交感神经的平衡失调,进而影响着胃的蠕动和分泌功能。(3)“错骨缝、筋出槽”与骶髂关节紊乱相关性:

师宁宁等选取104例骶髂关节紊乱的患者拍摄骨盆片和腰椎侧位片,发现髂骨是旋转移位,内外旋转频率高,前后旋转幅度大;骶骨是倾斜紊乱,左右倾斜频率高,前后倾斜角度大。骶、髂骨紊乱是复杂的耦合移位,而且髂骨旋转移位常伴有骶骨倾斜移位,使腰腿痛的症状更加复杂和顽固。杜春林等纳入50岁以下急性下腰部疼痛患者进行X线、CT检查,且行侧卧斜板手法治疗后症状基本消失。X线测量有病变棘突中线偏离者48例,占82.7%,小关节间隙不等宽49例,占86.2%,小关节模糊不清8例,占13.8%,脊柱侧弯41例,占71%。其病理机制可能是急性胸椎小关节紊乱导致的滑腻嵌顿引起下腰痛。

2.基础实验的病理机制探讨

陈博等在西方按脊医学“半脱位”动物模型的启示下建立了具有中医学特色的“错骨缝、筋出槽”实验动物模型。利用雄性SD大鼠腰椎L节段建立椎体外部连接固定模型,该模型可以分为单纯固4~6定模型和旋转固定模型。单纯固定模型就是在造模之后将L节段4~6连为一体,以体现功能受限和椎间隙的变窄,旋转固定模型是在单纯固定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在L棘突螺丝上添加垫圈的方式造成L棘突的55扭转,以进一步形成椎体更大的移位,造成L、L、L棘突事实上的456不共线,从而最大程度地模拟和反映临床实际。腰椎椎骨错缝可引起大鼠血浆黏度的上升,导致血脉瘀阻;可抑制下丘脑中P物质的镇痛作用,促进背根神经节中P物质的合成和传递,从而引起或加剧疼痛。

孔令军等观察大鼠腰椎亚脱位(“椎骨错缝”)动物模型脊柱造模节段刚度及其脊髓前角尼氏小体的变化。脊柱病变节段方面,刚度是一项重要的触诊指标。通过病理学方法观察尼氏小体的分布和状态,来判断神经元是否发生病理变化。结果发现大鼠造模节段刚度随连接时间延长而增加,且脊髓前角神经元尼氏体发生病变。进一步为亚脱位提供生物力学和神经生物学方面的证据支持。

3.手法治疗及作用机制探讨(1)特色手法治疗:

石印玉、詹红生、张明才等团队结合“石氏伤科”百年传承创新的临床实践经验,秉承中医学的理论、观点和方法,结合现代研究技术和手段,在脊柱慢性病损的中医病机认识方面,率先提出“骨节错缝,筋骨失和,痰瘀痹阻,气血不通”的观点,以手法诊治颈椎病可实现对“错骨缝、筋出槽”进行“定性、定位、定向”的诊断与治疗,已形成“石氏伤科”关于颈椎“错骨缝、筋出槽”手法矫正技术操作规范。

刘氏伤科是由刘济川、刘秉夫父子创始,再由周时良、苏中和、邹文浩、王心支等共同改良创造而成。手法治疗“错骨缝、筋出槽”的理论是他们几代人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摸索总结出的一套治疗小关节紊乱和软组织损伤的手法。手法对治疗肩、肘、膝关节的“筋出槽”以顺筋手法为主,对颈椎、胸椎、腰骶小关节“错骨缝”以手法及时复位为主。

林氏正骨推拿则是由我国岭南名老中医林应强教授根据30多年正骨临床经验及武学所创,后经其弟子吴山教授不断完善总结而成,其手法具有医武结合、简便高效的特点。基于“错骨缝、筋出槽”理论,颈性眩晕的手法治疗,首先以弹拨理筋及颈椎拔伸手法纠正前后错缝为基础,治疗靶点为高位节段(寰枕部及寰枢椎)采取微屈位颈椎提拉旋转斜扳法治疗旋转或平移式错缝;中段颈椎采用颈椎定位旋转斜扳法;下段颈椎选择过屈位提拉旋转斜扳法纠正旋转或平移式错缝。腰椎间盘突出手法治疗已形成核心技术规范,如提拉旋转斜扳手法(适用L~S),立体定位斜扳手法(适应L)坐位定点旋转手514~5法(适用高位)。

雷言坤、诸波等以范炳华教授所创“蛙式扳法”治疗骶髂关节源性下腰痛,第1步自体牵引,第2步极度屈髋,第3步蛙式扳法,第4步后伸扳法,结合局部理筋手法。此种治疗方法以骶髂关节解剖结构和运动特点为设计基础,充分松动骶髂关节的上下、内外及前后等多个关节面,完成骶髂关节的6个自由度的耦合运动,为关节面的重新咬合创造了条件,使失衡的解剖学稳定系统得到整合重建。(2)手法作用机制

1)颈椎的解剖位置和神经电生理机制:

张明才等将关节突关节“错骨缝”致椎间孔狭窄的59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手法组和牵引组,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和颈椎间孔矢状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临床症状、体征均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法组治疗前后椎间孔矢状径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牵引组无明显变化。手法矫正关节突关节错缝矫正程度与疗效之间呈正相关关系(P<0.01)。提示手法能有效矫正关节突关节“骨错缝”,松解滑膜嵌顿,从而解除关节突关节错缝导致的椎间孔矢状径狭窄对颈神经根的物理性压迫刺激。

朱清广等应用三维重建技术观察推拿手法干预前后颈椎关节的CT三维空间变化,以揭示推拿治疗颈椎“错骨缝”的机制。将20例患者随机分为理调组和理筋组,另设正常组10例。理调组以理筋手法结合颈椎调整手法,理筋组、正常组均采用理筋手法。治疗前后采用CT进行颈椎骨骼三维重建,比较3组颈椎C、C、C椎骨三维空234间变化。结果显示理筋手法对正常人的颈椎关节也具有一定的调整作用,对颈椎病患者的调整作用大于正常人,理筋手法联合颈椎调整手法对颈椎关节的调整幅度最大,调整手法可以调整关节面位置,增加关节灵活度,削减肌肉痉挛,改善姿势和运动。

庄接林纳入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陈氏改良整脊手法)和对照组(传统整脊手法),观察两组VAS评分、疼痛分级、患侧上肢常规肌电图及F波传导速度检测。结果两组均能有效缓解颈肩背部疼痛、上肢及手指的放射痛等症状,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F波传导速度能够准确检测颈椎节段的感觉、功能细微变化,其速度越慢,神经根损伤越严重。陈氏改良整脊手法可改善颈椎内源结构功能紊乱,及正中、尺神经F波传导速度。

2)胸椎的解剖位置和神经电生理机制:

陆森伟等纳入腰椎小关节紊乱症患者10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四步一体法,对照组采用放松类手法,2个疗程后进行腰部功能评分和CT扫描对L左右关节间隙进行测量。结果治疗4~5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的L两侧椎间隙的CT测量值大于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4~5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四步一体法主要是利用对角杠杆原理,调整使腰椎后小关节张开,让嵌顿的滑膜顺利滑出关节。

刘宇平纳入128例胸椎小关节紊乱引发的心律失常患者分为观察组(中医正骨+中药)和对照组(倍他乐克),观察组的整脊手法为膝顶复位、双手叠按法。2个疗程后观察组心电图恢复正常76例,总有效率为97.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法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纠正小关节错位,增宽变窄的椎间隙,解除软组织痉挛和心交感神经压迫。

3)腰椎的解剖位置和炎症因子机制:

周楠等纳入1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理筋组(理筋手法)和理调组(理筋手法加调整手法),另设正常组5例(理筋手法)。应用ITK重建软件重建腰椎椎体并进行有限元分析,比较三组手法干预前后腰椎椎体三维位移变化情况。结果发现理调手法比理筋手法更能调整失稳或退变节段的空间位置,使腰椎椎体产生水平及旋转移位,而非上下移位,对纠正腰椎“错骨缝”产生重要作用。

马永健等纳入120例腰椎后关节紊乱所致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分为治疗组(手法整复)和对照组(精氨酸布洛芬颗粒+乙哌立松片),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及血清IL-1含量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均能降低血清IL-1含量,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手法整复腰椎关节紊乱,减轻脊神经后内侧支的刺激、压迫,消除腰背肌筋膜的无菌性炎症及疼痛。

4.小结

通过综述近10年“错骨缝,筋出槽”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可见本病相关的病理机制与手法作用机制已逐渐从假说理论向客观依据发展。结合X线、CT、心电图、ELISA等辅助检测手段,和椎骨关节、软组织等的生理结构进行病理机制与手法作用机制探讨。同时已建立了具有中医学特色的“错骨缝、筋出槽”实验动物模型,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新的载体。中医手法治疗“错骨缝,筋出槽”已得到大量的临床验证,随着特色治疗手法的规范化,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和适用各种不同特点的关节紊乱与软组织损伤。展望今后能结合更多现代医学手段进行更深入、深层次的机制探讨,促进中医手法治疗的应用推广。第三节 关节的基本结构、分类与功能

错骨缝都是发生在骨与骨的连结处,在研究错骨缝之前,有必要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