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国家、民族之“三重认同”研究初探:以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7 17:02:35

点击下载

作者:包永全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政治、国家、民族之“三重认同”研究初探:以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例

政治、国家、民族之“三重认同”研究初探:以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例试读:

中文摘要

自1941年党中央在延安成立第一所民族学院以来,经过长期实践和经验积累,民族院校走过了三个重要发展阶段,形成了系统化、合理化、制度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为培养少数民族优秀人才、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我国已拥有民族高等院校十余所,在校生数量十余万人,累计向国家输送人才50多万人,在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稳定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优秀的综合素质,尤其是政治、文化、民族等素质对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保障社会秩序稳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近些年来,西方敌对势力不断利用少数民族大学生纯朴的爱国心和促进本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良好愿望,以所谓的民族和宗教问题实施“西化”“分化”。因此,切实加强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政治观、国家观和民族观教育,防范和抵御分裂势力的图谋,构筑爱国主义、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文明和谐的牢固思想防线迫在眉睫。

当前,民族高等教育体制尚不能较好地适应国内外新形势的要求。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族群多样、文化多元、民族心理各异,深受民族、家庭和宗教习俗的影响,相对存在着民族宗教互融、民族情感浓厚、思维相对单纯和民族心理封闭等特点。因此,民族院校应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和内容,切实以“三育人”为中心,针对问题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突出指向性和实效性,力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新突破。

本书由包括绪论部分在内的八个章节组成,旨在通过对“政治认同”、“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三个概念内涵和外延的比较及延伸,把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与特点,分析成因,并对其发展态势做出前瞻性思考。本书研究认为,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以“三重认同”为核心,以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为基础,以民主观、人权观、政党观、宗教观为延伸,针对当前社会政治经济形势和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点,努力加强“十观”教育,打造有实效、起作用、富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合理构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格局。

本书第一章,以“三重认同”即“政治认同、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为出发点,在概念辨析的基础上,阐明了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原则与创新方法。第二、三章,根据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史与现状调查,分析了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与一般规律。根据调查,少数民族大学生政治认同度高,价值取向积极,政治参与欲强,民族心理健康;但由于成长环境、家庭教育、宗教信仰、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等影响,其认同意识具有相对的特殊性,呈多元、片面、现实和善变的特点。政治认同意识中,政党认同与价值认同基本相符并互为借鉴;人权认同与民主认同意识中,主体参与性增强,其程度受政治参与的被动性因素影响较大;他们对国家的概念有着较客观的认识,祖国情感、国家尊严、民族自强思想依然浓厚,对世界公民身份尚存好奇和怀疑;在广泛认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前提下,强烈的本民族认同意识,影响着对他民族或他文化的心理接受程度;宗教认同亦有被动性、非自觉性和传承性的特点,宗教民族性和民族宗教性因素相互交织,影响着对宗教知识和政策的理解深度。基于此,民族院校应正视其受教育群体的特殊性,切实开展科学的、富有成效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理论指导、课堂教学、社会实践、队伍培训、校园文化、通识课程、心理辅导等形式,实现少数民族大学生政治、国家和民族的科学认同。故而,在第四至七章中,笔者重点论述了以“三重认同”教育为核心的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与方法。笔者认为“三重认同”是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线,以此为核心开展科学的“十观”教育,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民族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得以提升。

我们应将“三重认同”教育贯穿于民族高等教育的始终,指导并引领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发展。加强“三重认同”教育,可巩固民族院校在保持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和谐、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等领域的基础性作用,实现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政治素养、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政治自信、扩大少数民族大学生政治参与、树立民族自尊等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同时它也将对宣传我国民族宗教政策、加强国际交流和建设和谐世界等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高等院校必将发展壮大,独具创造性的少数民族优秀人才和建设者必将从这里产生,我们有信心成就,世界亦有信心等待。

Abstract

Since the launch of the first institute of nationalities established by the Party Central Committee in 1941 in Yan’an,the institute has undertaken three significant phases of development with long-term practices and experience accumulation,forming a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ode of systemization,rationalization and institutionalization that makes magnificent contribution to cultivate excellent ethnic minority talents,boost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olitical stability within regions inhabited by ethnic groups. So far China has built up a dozen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for ethnic nationalities across the nation with more than ten thousands of registered enrollments,among whom more than 500 thousand graduates are transported for the sake of national construction,which plays an increasingly highlighted role in maintenance of ethnic unity and national stability. Minority ethnic graduates from institute of nationalities outstand in overall qualities and psychological diathesis in particular with regards to politics,culture and nationality serve as assistors of vital importance that stimulate economic prospects in ethnic minority communities,improve the regional autonomy system for national minorities and safeguard social stability.

Recent years have witnessed ceaseless implementation “westernization and polarization” taken by Western hostile powers under the cover of ethnic issues and religious problems in use of minority ethnic university students’ pristine patriotism and good intentions of boost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ir local regions. Therefore,taking concrete steps to strengthen outlooks on politics,state and national education for students from institutes of nationalities,safeguard and defense reactionary attempts of separatist forces and construct a tight defense line integrating patriotism,ethnic unity,civilized and harmonious social state.

At present,the ethnic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is not competent enough to be well-compatible with new circumstances home and abroad. Minor ethnic university students from institute of nationalities in diversified ethnic groups,multicultural backgrounds and differentiated ethnic emotions,feature common characteristics of ethnic religious assimilation,profound national sentiment,relatively unsophisticated mind and sealed ethnic psychology due to in-depth influences of their own ethnic groups,families and religious practices. Hence institute of nationalities shall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political and ideological education upon minor ethnic university students following the central guideline of “Three Aspects of Education” and spare no efforts to break new ground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argeted at the extraordinary nature and complicacy of this issue purposefully and effectively.

This book consists of eight chapters,the introduction part included,that aim at developing three general understanding of concept connotations contained in “Political Identity”,“State Identity” and “National Identity” and corresponding denotative comparison and extension,in addition to the command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disciplines for minority ethnic university students upon which an investigation is conducted before in-depth foresight is penetrated into. Research says in this book,tha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upon ethnic university students shall concentrate on “Triple Identities”,that is,placing outlook of life,core value and world outlook as entry points and extend to concepts of democracy,human rights,political parties and religions,enhancing education of “Ten Values”,implementing effectiv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attern that acquires feasible returns,and properly establish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mode for ethnic university students based on current political and economic context and features rested in ethnic students.

Chapter One in the book sets “Triple Identities”,which signifies “Political identity,state identity and national identity”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illustrates the basic principle and original methods for implementation of work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upon ethnic university students reliant on concept differentiation and analysis. Chapter Two and Three unveil the particular rule and general rul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upon ethnic universities students with reference to its development historical records and current status investigation. Investigation implies that minority ethnic students share high sense of political identity,active value orientation,initial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healthy national psychology;however,their identity consciousness features certain distinctiveness due to their growth environment,religious beliefs,national cultures and customs and conventions that result in diversified,unilateral,realistic and fast-changing identity senses. In consciousness of political identity,political party identity and value identity basically accord with each other and complementarily inquiring for mutual examples;as for identity of human rights and democracy identity,they have strong desires for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with comparatively strong influences affected by passive factors of political engagement;they develop respectively objective cognition of state,profound affection for homeland,national dignity and national self-improvement while curiosity and suspect to their identities as world citizens;in the premise of a wide recognition of a “diversified 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strong identity senses for their own nationalities influence their psychological acceptance to other nationalities or cultures;religious identity still feature characteristics of passiveness,non-self-consciousness and inheritance. Religious nationality and national religiousness influence each other as well as depth of understanding of religion knowledge and polities. Based on that,institutes of nationalities shall face squarely to their particularity of education recipients and take concrete steps to implement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via such patterns as theoretical introduction,class teaching,social practice,team training,collegiate culture,general education and psychological consultancy etc. to achieve scientific trains of thought for minor ethnic university students towards political identity,state identity and national identity. Therefore,the author states system and approach relevant to the “Triple Identities center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minority ethnic groups. “Triple Identities” serves as the principal line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minority ethnic university students. It is because of the core role it plays in the education that minor ethnic university students are expected to have their political accomplishment,ideological accomplishment,national psychological accomplishment and cultural accomplishment elevated subtly.

We shall place the education of “Triple Identities” throughout ethnic higher education as a guiding star to direc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for minor ethnic university students. Enhancement of “Triple Identities” education avails in fundamental aspects of stabilizing society,realizing social harmony,maintaining national reunification and fighting against national separatists. It also in return achiev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goals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of ethnic groups by improving their political accomplishments,enhancing political confidence,expanding the number of ethnic student participants and establishing national pride etc. Simultaneously,it also accelerates the propaganda of our national religious policies to external areas,intensifies international exchanges and nurtures consciousness of world citizens for Chinese dwellers.

Higher institutes for ethnic minorities endowed with innovative mind must surely will develop and expand,where competent talents and builders of peculiar originality are bred. We have the faith to accomplish,and so do the world itself to wai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大学生群体思想多元、独立性强、需求多样,善于接受新思想和新事物,同时也容易受外界思潮或激进思想的影响。在当前多种新生事件频发、社会思潮纷繁复杂的时代背景下,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认识、价值取向、理想信念更是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因此,对大学生群体开展思想状况调研,摸准其思想脉络,探索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思想引导方法是十分必要的。就民族院校而言,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是引导各民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国家观和民族观,并在科学、准确的政治认同、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做到基础扎实、指导有力、目标明确。

民族院校大学生民族成分多样,民族之间文化存在差异。其中,少数民族大学生受民族传统、经济水平、地域环境、家庭以及宗教习俗等因素影响,思想状况表现出个性较强、民族情感浓厚、民族自尊至上和民族心理独特等特点。因而,民族高等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与普通高等院校大学生相比,有着相同的规律,又有着不同的特征。这些特征既区别于普通高校非少数民族大学生,也区别于民族院校非少数民族大学生。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除了民族特殊性以外,还有殊异的教育环境等因素。如是等等,决定了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当前,西方敌对势力利用所谓民族、宗教问题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形势愈演愈烈,一些反华势力、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势力相互勾结,采取多种手段加强对高等院校的渗透以及对年轻大学生思想的分化和错误引导,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更成为它们抢夺的重点。信息化时代资讯传播途径日益多样,信息渠道与来源纷繁复杂。分裂势力便利用新媒体等散布激进言论,频频使用隐蔽传播手段对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思想煽动,企图利用少数民族大学生纯朴善良的爱国心和报国心,达到它们占领青年头脑阵地的政治目的。在这种复杂的形势下,防范和抵御各种分裂势力的反动图谋,大力加强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正确的政治观、国家观和民族观教育,成为构筑少数民族大学生牢固思想防线的重要前提,也是民族院校应对政治热点、民族宗教问题等突发事件、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主要手段,是与破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进程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势力争夺政治思想阵地的最有力武器之一。

由于历史惯性及创新不足等原因,高等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然或多或少的存在与社会形势不同步、与国家人才培养目标不合拍、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不协调、与学生实际需求相脱节等实际问题。尤其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停留在传统单一的理论教育、形势政策课程形式化的传统阶段,教学内容相对陈旧,教学方法创新性不强。这不仅不利于培养国家需要和社会需求的优秀少数民族人才,不利于输送社会发展和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的生力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培养着与社会接轨不畅、与国家政治需要不相匹配、与民族团结事业思想不统一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所以,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何真正符合国家的需要、方法与模式如何创新、如何切实跟进社会和民族发展的步伐,学生们如何能够通过大学阶段的专业学习和富有实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有思想、有理想、有底蕴、有理性的少数民族优秀人才,成为奉献国家、报效祖国、服务社会、回报民族的社会主义新时代大学毕业生,就成为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并深入研究的问题。

笔者认为,创新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与方法,构建切实际、富成效、有特点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育理论体系,进一步促进大学生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国家观和民族观,并在政治认同教育、国家认同教育和民族认同教育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加强和改进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保障。

多民族、多宗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民族院校正是国家为解决民族问题和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建设而建立的高等学府。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肩负着建设家乡、团结各民族、维护祖国统一的责任和历史使命。所以,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学理性研究,提出符合实际、能够指导工作且颇具影响的方法与对策,对于国内高等教育来讲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并且,它也将在国际交流方面,对宣传我国民族宗教政策、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加强国际交流独具意义。同时切实有效的工作方法与渠道,对民族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将会起到建设性作用,对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成长成才、民族地区的繁荣发展也会起到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开展富有成效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仅做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还不够全面,我们需要在既有思想政治教育框架下,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做到有的放矢、因地制宜,又要有所侧重、统筹兼顾,采取重点突破的方法,体现出新时期大学生的特点,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受众的特殊性。基于以上考虑,本书认为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在“十观”教育的基础上,以“三重认同”教育为核心,即政治认同、国家认同、民族认同,以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教育为切入点,真正形成有实效、起作用、富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和方法,从而更好地指导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如前所述,复杂的社会背景与全球局势给民族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保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阵地和信仰?如何保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与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应对教育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如何有效解决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存在的思想困惑?都是亟待我们清楚认识并解决的系列难题。鉴于此,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是做好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诉求,是建立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的实际需要,也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需要。我们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原则,根据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有批判性地吸收其他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经验,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提供有效借鉴。二研究内容与方法(一)主要内容

新时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巨大变革带来了意识形态的不断变化。对处在思想政治观念形成关键期的青年大学生来说,复杂的社会经济与思想状况势必会对他们政治思想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作为未来国家主人翁和民族振兴的主力军,少数民族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观念是否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相一致,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内容是否恰如其分地与他们的实际需求相统一,都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发展前景,关系到国家当前的政治稳定和平稳发展,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改革开放40多年来,民族院校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政治参与、政治认同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们能够意识到国家、民族发展和自己肩负的责任息息相关,意识到自身政治素质的养成与奉献社会的必然联系,感受到祖国进步与知识拓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但是,受大学生活与学习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他们表现出政治生活阅历少、政治实践经验不足、政治参与广度不够等特征,部分大学生在重大突发政治事件面前往往表现出浅显的政治视角和政治态度、脆弱的政治心理、不稳定的政治情绪,有些甚至表现出了过激的政治倾向。因此,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升他们的政治素养和政治觉悟,培养优良的政治素质,对推动我国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建设,保持政治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深远的社会意义。尤其是在当前经济飞速发展、政治环境日益复杂的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之下,这项工作更显得重要和迫切。

只有在把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点及其政治思想现状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够使他们了解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以及国内社会的实际情况,完整准确地理解党中央关于“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指导自身的工作和学习;才能够使他们以辩证的眼光看待我国在国际事务和改革开放过程中的成就与困难,全面把握我国社会发展态势及应对的政策措施,从而实现高度的政治认同、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意识,提升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国家凝聚力,真正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和实现“中国梦”的坚定忠诚可靠的接班人。

基于以上考虑,本书对当代中国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分析与研究,通过对教育现状的调查和对历史脉络的梳理,把握少数民族大学生政治思想的发展规律与特点,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宏观角度分析了少数民族大学生政治思想观念形成的主客观原因,并就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态势做出了前瞻性思考,对我国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现状与教育发展的趋势进行了学理探索。本研究可为进一步做好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教育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为广大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觉形成科学的政治思想观念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对如何开展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二)研究方法

本书主要采取了文献研究、经典解读、历史比较研究、社会调查(调查问卷分析、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与经典解读方法

本研究是探索性的学理研究,笔者试图从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相关文献入手,在学者、社会工作者对相关文献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解读和分析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普遍规律和特殊规律;进而对民族院校建校史和培养目标等方面的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分析,厘清其内在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对建立民族院校以来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状况和发展规律有一个系统的把握,并以此作为本次研究的基本出发点。2.历史比较研究方法

通过历史比较研究的方法,可以清晰地认识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史,了解其发展脉络。以对各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研究作为参考,可为寻求科学、合理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提供依据,为国内更为有效地开展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帮助。3.社会调查方法

本书对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所做的分析,是建立在实证研究基础上的,主要采取的途径有调查问卷分析法、个案访谈研究法、深度谈话研究法和实地考察研究法等。采用社会学、心理学等实证研究方法,以期对研究目标进行相对科学、相对学理性的定量分析。第一章以“三重认同”为核心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概述

作为一种历史性与社会性的存在,人类一方面追求着个体的价值需求和价值导向,一方面致力于搭建同时符合自身要求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价值结构,从而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并达到指向认同。在信息化社会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随着人口流动日益频繁和人际交流日益广泛,认同意识越来越成为人类需要做出选择和判断的关注点之一。

大学生作为“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中国共产党最广泛和最重要的群众基础之一,是建设祖国和民族地区事业的重要生力军。所以,他们的认同意识不仅直接关系到其自身政治素养的高低,更影响着社会主义事业和民族地区经济的建设和发展,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富强,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因此,进一步加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任重道远、责任艰巨。

如何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开展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政治素质、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追求、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政治内涵?怎样科学判断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开展富有成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达成行动的统一、思想的融合、目标的实现?这些目标的构建和完成无不凸显着少数民族大学生认同教育即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与意义。因此,在传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应从创新认同教育入手,以政治认同、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教育为核心点,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民主观、政党观、人权观、祖国观、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为具体实施点,通过“十观教育”理论的分析和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动态与价值取向的把握,分析出符合少数民族大学生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理论依据。第一节“三重认同”概念分析“认同”是主体对自身社会属性及群体归属的一种判断,是外界情感、态度和主观价值判断移入主体并与主体内在思维相融合的过程,[1]对主体来说,这个过程有时是无意识的,有时是有意识的转化。它的具体词义来自英语“identity”一词,也具有其衍生词汇“identification”的含义,可以说,认同是哲学、心理学、社会学、人[2]类学和政治学的共有概念。按照弗洛伊德的说法,认同就是儿童把父母或教师的某些品质吸收成为自己人格一部分的行为,是个体潜意识地向某一对象模拟,并与其在情感、心理、意识领域趋同的过程。正如亨廷顿所指出:“任何层面上的认同,只能在与‘其他’——与[3]其他的人、部族、种族或文明——的关系来界定”。它是在对相对真理的探求过程中逐步实现的,是一个在发展中完善、在发展中趋于合理的动态渐进过程。一 政治认同、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含义(一)政治认同

关于政治认同,国内外学者有着基本一致的理解和解释。

1976年,美国政治学家威尔特·A.罗森堡姆在其《政治文化》一书中最早提出了“政治认同”(political identification)的概念。他指出:“政治认同,是指一个人感觉他属于什么政治单位(国家、民族、城镇、区域)、地理区域和团体,在某些重要的主观意识上,此是他自己的社会认同的一部分,特别地,这些认同包括那些他感觉要[4]强烈效忠、尽义务或责任的单位和团体。”

国内学术界对政治认同概念的认识和理解深受威尔特·A.罗森堡姆的影响。马振清先生在《中国公民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一文中提出:“政治认同,是指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产生的一种情感和意识上的归属感,它与人们的心理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人们依据一定的政治态度、政治目标确定自己的身份,把自己看作是某一政党的成员、某一政治过程的参与者或某一政治信念的追求者等等,并自觉以组织及过程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政治行为,与这个政治组织保持一致,支持这个组织的路线、方针、政策,这就是政治认同。”我国多位相关领域专家曾对“政治认同”概念做出过不同的表述,但其核心意义仍与威尔特·A.罗森堡姆的见解相一致。

当代政治学理论研究进一步扩大了这一共识,认为“政治认同”即是指:“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产生一种感情和意识上的归属感。它与人们的心理活动有密切的关系。人们在一定社会中生活,总要在一定的社会联系中确定自己的身份,如把自己看作某一政党的党员,某一阶级的成员、某一政治过程的参与者或某一政治信念的追求者等[5]等,并自觉地以组织及过程的规范来规范自己的政治行为。”它是政治主体(个体或群体)与政治体系相互作用,对政治体系做出的能动的心理反应,并最终表现出某种归属感的过程。这一过程具体包括,主体在政治认知的基础上首先做出选择与判断,从而形成一定的政治认识,继而经过一定的政治意志形成对政治体系的价值认可、赞同和确认,进而自觉地按政治体系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和意志,积极参与、维护和促进政治体系正常运行和发展。政治认同过程体现了政治[6]主体的政治认知、情感、意志、信念、行为等心理因素的统一。它不仅是一种思想意识范畴,同时也是一种物质实践范畴。(二)国家认同

国家认同首次被引入政治学理论是在20世纪70年代,主要用于处理政治进步、政治融合以及国际国内政治关系等议题。国家认同感与对国家的归属感、从属感紧密相关,是对“一个法律上的政治性组[7]织,拥有要求公民对其顺从和忠诚的权力”的高度认同。

澳大利亚学者罗斯·普尔认为:“民族国家是一个共同体,归属一个国家就是通过归属赋予自己一种身份,如成为一个澳大利亚人、德国人或法国人,从而知道我们是谁。我们的国家认同是一种自我意识的形式,也是一种他者意识的形式,即识别了那些与我们有共同身份[8]的人以及我们具有特殊责任去帮助的人。”Sidney Werba和Lucian Pye把国家认同视为处于国家决策范围内的政治主体(人)的态度和心理取向。而在美国的另外两位学者罗维尔·迪特默(Lowell Dittmer)与塞缪尔·金(Samuel S.Kim)看来,Sidney Werba和Lucian Pye对国[9]家认同所做的经典性的界定不够有效。他们认为,“现代国家是在民族这一集合体基础上形成的,它可以部分根据群体维度来定义,同时也考虑到群体对国家权威的附属这一重要因素。现代意义上的国家认同反映了民族与国家之间的一种关系,它是在那个民族的人们认同他们的国家时形成的”。而台湾学者施正锋的观点是:国家认同来自于英文 national identity,是nation和identity的结合,将个人认同置于nation,就是因为个人隶属nation而产生的集体认同。它首先表现为较低层次的对血缘、种族和地域的热爱,并向较高层次的对社会组织和价值理念所产生的归属、信仰。江宜桦指出,国家认同就是“一个人确认自己属于哪一个国家以及这个国家究竟是怎样一个国家的心理[10]活动”。大陆学者林劲认为:“所谓国家认同,意即某个地区的人们(包括阶级及其政党和社会集团、个人)对该地区‘国家归属’的认定和赞同。‘国家认同’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内政方面,即国家主权和治权关系,政府的代表性、合法性等问题;二是外交方面,即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处境以及与其他国家的关系。”“就个人而言,它是一种主观信仰,表现为政治主张或政治立场,指个人对其所处政治共同体合法性的主动认同,并愿为维护共同体的生存和发展做出贡献。在民主社会中,个人的国家认同观一般通过政党的政见来凝聚和[11]表达;而国家层面的认同实质是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特性。”

根据国内外理论研究成果来看,可以从两个层面定义国家认同这一概念:对外是国家保持其主权独立而得到他国认可和国际社会的承认;对内是指国家存在必须获得所属主权范围内成员的认可。就个体成员而言,国家认同是指政治个体确信自己从属于哪一国家以及自身由此产生的归属感、依附感的心理过程,其表象为政治个体与国家的情感结合、国家合理性和国家政治权威与制度、价值、过程的理解与赞同、支持与追随。它是基于政治认同基础上的又一层次的认同概念。(三)民族认同

民族认同的概念相对较为复杂,受历史原因影响,其中掺杂着许多历史研究遗留的痕迹。其内涵主要包括“民族自我认同、民族归属[12]感、民族态度和民族卷入(社会参与和文化实践)”等。所以,要正确地厘清民族认同概念的科学性,要以科学的民族概念的界定作为出发点和结合点。

对民族概念界定影响最大的应当是1913年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一文中为民族所下的定义:民族是“人们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13]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这是第一次为民族界定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定义,被奉为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概念的经典定义。在此基础上,我国学者和理论界从多学科角度对斯大林的民族定义进行了深入研究、反思和总结创新。中央民族大学金炳镐教授将民族作为实体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具有三维基本属性、四个基本特征、六个基本结构和八个基本素质的客观实体,有其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和规律;作为一种历史现象、社会现象和人种繁衍现象,它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人种属性等多维属性;它是与这些属性相对应的民族自然体、社会体、人种[14]体的统一体”。200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中发〔2005〕10号)中将民族概念界定为:“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一般来说,民族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这些概念都是在借鉴中外民族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的,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概念理论发展的重要贡献。

从民族的概念与国内外研究理论来分析,可以这样初步定义民族认同的概念:指个体对从属于某个民族的身份归属、认知和情感态度,内容上包括民族历史、法律政治、生活方式、文学艺术、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对中国人来说,民族认同可以分为广义的民族认同和狭义的民族认同,即中华民族的共有认同与构成中华民族的各民族的自我认同。二 与政治认同、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相区别的概念(一)政治认同与政治倾向

政治认同是人们在社会政治活动中形成的一种感情、意识和心理层面的归属,它与人们的心理活动有密切的联系,在社会政治生活中起着政治依附和政治支持的作用,是政治主体与政治客体紧密联系的重要载体,是指导政治主体与政治客体相互统一的桥梁。为确认自己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身份与地位,人们势必要通过具体的社会活动和社会行为来表现出自己是某一政体、某一阶级、某一政治行为的介入者或某一政治信念的追求者,同时自觉地以该客体的制度指导、约束、规范自己的日常政治行为和政治生活。政治客体只有得到所属社会成员最大程度的认可,才能具有最坚实的基础和生存发展前景。另外,政治个体只有在产生强烈认同感的前提下,才能最大限度地忠诚于某一政治组织或一种政治信念,从这一点上说,认同感的强烈程度与依附的强度是成正比的。从内容来看,政治认同可分为政治制度认同、阶级认同、政党认同、政治实体认同,等等。其中,阶级认同是属于情感层次或者说心理层次上的政治认同,是阶级社会的一种社会现象,根源于人们的社会阶级地位,也与每个人的社会经历有关;政党认同则多属理性层次上的认同,是对捍卫统治阶级利益、维护统治阶级政权而自觉奋斗的团体思想认同。

政治倾向是人们政治价值观的一种心理表现形式,反映了政治主体的政治认知、评价、判断和心态的发展水平,是政治认同过程中的一种价值取向。它的形成以一定的政治价值观念为基础,是人在对社会及其存在的各种关系、事物、现象进行认知和评价时所持的最基本[15]的观点。所以,价值观念取向的积极性会导致积极的政治认同、政治评价和政治心态,从而形成比较正确的政治倾向;而消极的价值认同则往往造成政治认同的消极,或者在政治思想上出现偏差,导致错误的政治倾向。当然,政治倾向一经形成也会对价值观念总体产生影响,作为最高形式的思想信念,政治价值观一旦确立就会作为一种特殊意义上的社会存在反过来影响人的思想、意识和观念,也就影响政治认同的程度与深度。(二)国家认同与国家意识

国家认同是政治个体对某一国家的自我归属认知以及对归属国家的评价和情感,是族群认同和文化认同的升华。在现代社会中,一个国家只有得到本国所属国民的认可和国际社会的承认才能得以存在。因此国家认同研究可分为两个部分:国际范围内的国家认同和国内范围内的国家认同。从国际层面来讲,国家认同是国际社会的一种政治构建,是国际社会认同一个民族国家的合法性过程,是民族国家在国际环境和国家间力量对比不断变化的情况下确立自身国家地位和身份归属,明确自身利益所向,决定自身对外政策和行为所指的过程。从国内层面上看,国家作为一种想象的共同体,包含政治、历史、文化、族群等多种复合因素,这些因素及它们之间纷繁复杂的关系影响着国[16]家认同的构建。

国家意识作为国民对国家认知、认同的心理意识的存在,是公民基于对自己国家的历史、文化、国情的认识和理解而逐渐积淀的一种主人翁意识、责任意识和归属感。它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公民责任感、义务感和爱国主义精神的基础和出发点;它是一种政治意识,同时也是一种文化意识。具有强大的精神感召力和文化辐射力,是国家深层次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每个国家公民享受权利、担当义务的心理基础,是促使政治个体成为名副其实的国民的重要前提。从概念的直观判断来看,国家是一定政权独立行使主权的政体,但这仅仅是国家的外部直观形态,并非国家共同体的真正本质。真正的国家共同体,是指边界之内的国民形成的“向心力”,可以称为国家主体意识,就是大家都在内心深处认为我是“某国人”。没有这种意识的区域共同体,就不能称为国家,即便形式上已经具有统一的国家形态,[17]也是不稳固的。(三)民族认同与民族情感

民族认同属于意识形态范畴,亦即民族认同性,也可解释为民族主体意识归属性。它是某一民族的成员倾向所属民族共同体的心理意识过程。狭义的民族认同不但包括民族成员对民族群体的归属感,而且还包括其对自己所属民族群体的积极评价,以及自己对民族群体活动的参与、介入和融合的过程,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和满足、情感上的投入与完善。广义的民族认同不仅仅包括个体对本民族的信念、态度和行为的倾向性介入,而且还包括本民族个体对其他民族的判断、信念、态度和行为的倾向性介入。在单一民族国家,民族认同往往与国家认同合二为一,因为国家政体中只有一个或极少数的民族存在,认同国家也就认同了民族;而在多民族国家,独立的国家政权范围内多民族共同发展,这一现实决定了国家认同是较民族认同而言更高层次的认同。我国的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结构性关系,并受到民族认同的深刻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既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国家,也是56个民族共同的民族国家。而中国这一民族国家的稳定与发展,表明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这是一个巩固和提升国家认同理念的过程。

民族情感虽与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有着较深渊源,却也有着相对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