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7 20:00:50

点击下载

作者:房贤义

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作者:房贤义排版:红枫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3-01ISBN:9787503485886本书由天津博集新媒体科技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

房贤义,男,1943年生,山东省青州市人。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长期从事教育事业,先在中学和桓台县教育局工作多年,后在山东省会计干部中等专业学校淄博分校任职。在工作之余从事文学创作活动,其散文、诗歌作品散见于报刊。已出版《千古贤相晏婴》《谋杀康有为》《绝代词后》等长篇历史小说,其中有的己在报纸副刊上连载,并获优秀图书奖。

刘敬堂(1937-),青岛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在扫雷舰上当过水手、文书,在北海舰队文化部当过文艺助理员,也在工会、企业和政府机关工作过,还任过鄂州市文联主席。先后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文艺》《散文》《长江文艺》《青岛文学》等报刊发表过小说、诗歌、散文作品,并多次获奖。己出版短篇小说集《海之心》,中篇小说集《野人之谜》,散文集《西山采灵芝》,出版长篇小说(含合集)《谋杀康有为》《绝代词后》《吴都遗恨》《千古贤相晏婴》《李白传》《苏东坡别传》等十余部。序(一)

我们从淄博出发,驱车去了李清照的故居——山东章丘市明水镇的百脉泉。故居门前立有一方石碑,上面刻着“一代词宗”四个大字,乃出自书法大家舒同之手。

百脉泉是章丘市的八景之首,泉水“皆岱阴伏流所发,西则趵突为魁,东则百脉为冠”。此语出自北宋文学家曾巩的《齐州二堂记》。李清照故居附近有许多泉水,虽大小各异,但泉水皆明澈晶莹。她居室旁有一漱玉泉,水泡从泉底冉冉升往水面,如一串串珍珠。她的词集名为《漱玉集》,许会缘于此泉?

故居的黛瓦粉墙,承袭着当地的民居风格,古朴中透着一种雅致。尤其院子中的那棵芭蕉树,使人想起了她在杭州住过的那座芭蕉院,和她写的那首《添字采桑子·窗前谁种芭蕉树》。

故居是后人易地修建的。有学者考证,故居应在百脉泉南侧一个叫义仓的地方。关于她的故乡,亦有济南之说,不过,人们还是倾向章丘。因为章丘市明水镇廉家坡,发掘出了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在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为著名隐士廉复撰写的《廉先生序》、李清照的堂兄为石碑撰写的题记。历代的章丘县志对此都有记载。故可以认定女词人的故乡并非济南,而是章丘。

离开章丘后,我们又赶往青州,因作者之一出生于青州,并在这里度过了一段难忘的岁月,读大学时便对她的作品极有兴趣,对这座古城亦十分熟悉,一些至亲的故人今天仍居于古城之中,使我们对这座古城有一种亲切之感。次日一大早,我们便去了范仲淹故居旁边的“归来堂”——李清照故居。故居十分古朴、清静,李清照与赵明诚离开浮躁的东京后,曾在这里屏居十年,潜心研究、收集金石,赵氏撰《金石录》,李清照削笔其间。这位在少女时代就以诗词轰动京城的女词人,又在青州“归来堂”里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二)“靖康之变”彻底改变了李清照的命运。

就在宋徽宗父子被押往五国城的途中,李清照挑选了十五车金石,风尘仆仆逃往南京。谁知灾难接踵而至,先是相依为命的丈夫突然病逝,继而是她视为性命的金石被骗、被抢、被盗!就在她生命垂危之际,又发生了一起世人瞩目的骗婚公案。

关于李清照是否改嫁一事,历来都有争论。有的说赵明诚卒后,李清照“再适张汝舟,未及反目,张氏获罪,柳州编管”;有的认为她出身名门,又是郡守夫人,且年已半百,改嫁似不合情理,且也无证可考,是以讹传讹;还有的认为,改嫁之说是某些人出于嫉妒她的才华而进行的污谤。这一争论已进行了数百年之久,也许还会继续争论下去。我们将这一公案写成了一个并未得逞的阴谋。

另外,南宋的权相秦桧之妻,是李清照的嫡亲表妹、闺中密友王可意,而有着强烈爱国思想的李清照,却与秦氏夫妇水火不容,本书也涉及了这层关系。

关于李清照的卒年,史料上亦众说纷纭。有的说她卒时72岁,有的说她卒时68岁,还有的说她活到82岁和84岁之间。至于她死后葬于何处。一直未能查到只言片语。我们不想让女词人在凄风苦雨中走到生命的尽头,而是让她和她的那些美轮美奂的词一样,永远活在人们心里。(三)

李清照一生创作颇丰,宋代的《郡斋读书志》载:《李易安文集》12卷本;《唐宋诸贤绝妙词选》载:李清照有词3卷;到了清代,《四印斋所刻词》中的《漱玉词》只有58首;近人赵万里在《校辑宋金元人词》中,仅将48首词收到《漱玉词》中;章丘市李清照纪念馆编的《李清照诗词》收词48首,存疑词11首,诗16首,断句7则;《李清照全集》评注(济南出版社)收词50首,存疑词11首,诗20首……其实,李清照的原本《漱玉词》或《易安词》,不论一卷本、三卷本或六卷本,都早已散失在历史的兵火动乱之中了!我们今天能见到的,只是劫后余韵,实在令人痛惜!然而就是这些为数不多的作品,也足以奠定她在词界婉约派宗师的地位了。

胡适在《国语文学史》中说:“李易安乃是宋代的一个女文豪……她对于北宋的大词家,二晏、欧阳、苏黄——都表示不满意。”郑振铎在《中国文学史》中写道:“李清照是宋代最伟大的一位女诗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女诗人,她的词集有六卷,她的文集也有七卷,今所传的诗词不过寥寥数十首而已……像她那样的词,在意境方面,在风格方面,都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中外学者对李清照及其作品的艺术特点的研究,有千余种专著。她的作品还得到了其他国家的赞许,美国、前苏联、日本、罗马尼亚、法国、英国等,有的翻译出版了她的作品,有的在其百科全书中列有她的词条,对李清照及其作品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这位才华横溢的女词人不但对

当时的词坛,也对中国后来的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清照是齐鲁大地的骄傲,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这是激励作者创作这部小说的初衷。房贤义2016年夏  第一章 上苍有意赐她一眼清纯的漱玉泉

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莲子已成荷叶老,清露洗,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怨王孙》(一)

宋神宗元丰元年(1084年)四月初八。

一匹棕色的快马,沿着自历城而来的驿道向东奔驰着。马蹄落地时,扬起了一蓬蓬黄色尘埃。

骑者是郓州教授、文学家李格非。

不知是因为天气太热,还是急着赶路,汗水从他额头上不断淌落下来,青布褂子早已经湿透了,紧紧地贴在后背上。那匹胯下的棕马不断地喘着粗气,浑身的鬃毛已经汗湿。这也难怪它,李格非从前天清晨出发,一直赶到历城的一家客栈,才给它喂了一些草料,饮了些水。今天一大早,又马不停蹄地赶路,算来,已经跑了二百多里了。此刻,不但马迈不动腿了,就是李格非也觉得浑身快要散架了。这还不说,眼下最难忍受的是口干如火,而驿道两旁,竟找不到一口水塘或一条小河!

他刚刚松开缰绳,马便停下来了。他仰望着天空,空中万里无云,烈日当头;又朝四周看了看,地里尚未成熟的麦子,被晒得蔫蔫的。不经意间,他看到路边一座不高的小山上,有一棵大树,树旁有一座低矮的草庵。他心中一喜,有草庵就会有人住,有人住就会有水。于是,他牵着马来到树下,系好了马,便向草庵走去,想讨点水喝,也饮饮马匹。

草庵的柴门半掩着,他站在门口问道:“庵中有人吗?”

庵中无人应声。“我是过路人,想讨碗水喝。”

仍然无人应声。

他轻轻推开柴门,见地上有一堆山草,山草上铺了一张苇席,旁边有一陶罐,罐中有大半罐水,墙上挂了一只葫芦瓢,唯未见有人。他知道主人不在庵中,虽然庵中有水,但未经主人应允,他是绝不能自己动手的。他连忙退了出来,走到马匹旁,从马背上解下褡裢,取出一摞小米煎饼,坐在一块青石板上吃起来。吃了几口,觉得嚼碎了的煎饼实在难以下咽,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心想,不吃也罢,再走二十里路,就到百脉泉的家乡了。家乡的泉水远近闻名,待到了家乡之后,一定在泉边喝个痛快!

这时,一位头戴苇笠的老者从山坡下缓缓走来,他身后,还跟着一个三四岁的孩子。李格非连忙迎上去,躬身一拜,说道:“在下李格非,路过这里,在树下歇歇脚,打扰您老人家了。”

老者站住脚,朝他打量了一眼,笑着说道:“出门在外,相逢就是一种缘分,请到舍下小坐。”

李格非听了,心想,这位老者真幽默,一座四壁透风的小草庵,他竟称“舍”,而且去掉了人们常用的“寒”字,可见他对自己的草庵有多么得意了。

老者见他手里拿着煎饼,便让他坐在苇席上,又从墙根下取来一棵大葱递给他,说道:“章丘大葱,天下第一。煎饼卷大葱,亦是天下名食。”

李格非双手接过大葱,指了指陶罐,说道:“老人家,你这里有水吗?”

老者连忙说道:“有,有,罐里的水,是昨天的,已不新鲜了,你跟我来。”说完,从壁上摘下葫芦瓢,领着李格非来到山坡上。他拨了拨脚下的一丛青草,又用双手在地上挖了一个小土坑,笑着说道:“请客人稍等,待一会就有新鲜泉水可饮了。”

李格非看到土坑里泥土渐渐湿了,不久,渗出了一层水珠,水珠越聚越多,俄而便聚满了土坑,稍后,水开始溢出土坑,顺着草丛汩汩流下,坑里的水最初是浑的,不一会就变清了,变亮了,原来,这是一眼泉水!

老者将葫芦瓢递给李格非,说道:“可以喝了。”

李格非舀起一瓢,喝了一口,觉得泉水甘冽冰凉,满口生津,便一口气将大半瓢泉水都喝下去了!他喘了口气,用衣袖擦了擦嘴,忙说道:“谢谢老人家。”“这有什么可谢的!一汪泉水,乃天地所赐,天下之人皆可饮用。”“请问老人家尊姓大名?为何居住这里?”“我叫云中子,在此结庐暂住,云游齐鲁时,在道边捡得这一孤儿,今日下山,请人为她缝了几件衣裳。请问先生来自何处?欲往何地?”“我从郓州来,因内人将临产,要回明水探视。”“明水?”云中子望了望李格非,说道,“那里泉眼众多,泉泉灵气涌动,每眼泉水都胜过此泉。前不久,我去百脉泉时,还喝过那里的泉水呢!”

李格非笑着点了点头。

云中子似乎又想起了什么,他指着身边的泉水,问道:“李先生,请看,这泉水里边有什么?”

李格非低头望了望,泉水清澈,倒映着蓝天,哪有他物?他抬起头来,一脸的茫然。

云中子指着泉水说道:“此泉虽小,但清可照天!”说完,将旁边的泥土向泉水中扒了扒,填平了土坑,泉水转眼就不见了。

李格非见他填平了土坑,有些不解。云中子说:“此泉是活泉,水通地心,虽填平,但水不竭,可防败叶畜蹄所污。”

李格非因惦记着临产的妻子,饮了马之后,便辞别了云中子,牵马下了山坡。临上马时,又回头看了看。见云中子仍站在山坡上向他眺望。他双腿一夹,抖了抖缰绳,那匹棕马又在驿道上疾驰起来。(二)

济南府自古便有“泉城”之称。章丘县的明水一带,也有众多的泉水。原来,济南和明水的泉水,皆来自泰山。《齐州二堂记》中说:“历山诸泉,皆岱阴伏流所发,西则趵突为魁,东则百脉为冠。”百脉泉就在章丘的明水。只是因为济南城大名气也大,“泉城”之名便名噪天下了;而明水一带,地处山野乡间,这里的泉水,也就少有人知了。

其实,明水的泉水并不亚于济南。这里的泉眼有的粗若大桶,泉涌如喷;有的细若针眼,水涌无声;还有许多被人称之为“不露”的泉眼,平时不见有泉水流出,但偶尔翻动地上的石块,或掘开脚下的泥土,泉水便会突涌而出。云中子为李格非挖的小泉,就属“不露”的泉水。在明水众多的泉水中,最有名的,就是百脉泉了。

百脉泉旁边,有一片青翠的竹园,竹园旁边有一院落,院落里有几间粉墙黑瓦的房舍。这就是李格非的家——李院。“嘚嘚嘚——”一阵马蹄声自远而来。正在院门口玩耍的李迥连忙跑进院子,大声喊道:“爷爷,爷爷,一定是叔叔回来了!”

听见喊声,年近花甲的李达贤连忙随着孙子走出来。

这时,李格非已经到了门口,见父亲来了,他连忙滚鞍下马,问道:“父亲,她生了吗?”

李达贤笑着说:“快了,接生婆进去一个时辰了。”

接着,大哥格杉和二哥格松也都迎了出来,父子四人边说边进了大院。

李家虽然家境并不殷实,李格非的官职亦不高,只是一个从九品的地方学官,但他的妻子王淑贞却是名门之后,她的父亲王珪以文学进身政界,当年举进士甲科,后迁升为侍读学士;欧阳修曾称赞他是“真学士”;仁宗皇帝非常器重他,曾赐他文房四宝一套;宋英宗时,命他兼端明殿学士,赐他盘龙金盘一只;神宗皇帝赵顼又升他为学士承旨;熙宁三年(1070年)拜为参知政事;熙宁九年(1076年),进中书门下平章事,即为宰相,又拜为集贤殿大学士,再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作为当朝宰相的长女,王淑贞闺阁时,便善诗词书画,还通音律。自嫁给李格非之后,并不以相府千金而自大,一直住在明水李院的婆家,与哥嫂融洽相处,连邻家都夸她尊老爱幼,懂事明理。

这时,女眷们忽然忙碌起来。李格非知道临产的时刻到了,他心里既激动又紧张。为了化解自己的紧张情绪,他顺手提了一柄锄头,来到房前的竹园里锄杂草。锄着锄着,见地下有水浸了出来。他知道这是一处“不露”的泉水。于是,索性往下挖去,挖到二尺深时,泉水便“哗哗”涌出来了

李达贤见他挖出了一眼泉水,兴奋地说:“好啊,我们家又多了一处泉水!”

李院已有三处泉水,分别在大门旁边、天井和后院中。泉虽不大,但四季不枯。李达贤十分喜爱家中的泉水,给它们砌了围栏,还都起了名字。

不一会儿,泉水变清了。李格非用手捧着泉水,喝了一口,水质清甜可口。“哇”的一声,房里传出了婴儿清脆的哭声。接着,二嫂兴冲冲地跑出来,对他说道:“三弟,恭喜你啦,弟妹给你生了个千金!”

他听了,满心高兴,连连点头。

他的两位哥哥生的都是儿子,唯自己生的是个女儿,他怕父亲不悦,想对他开导几句。谁知,李达贤比他还开通,他满脸是笑,朗声说道:“我心里早就盼着要个孙女呢!老天开眼,终于给我送来了!”

大家听了,也都跟着笑起来了。

李格杉说:“三弟,父亲早就酿了一罐米酒,等着这一天呢!”“好,咱们父子难得团聚一次,”李达贤说,“进屋吧,今天要痛痛快快喝上几盅,庆贺我的小孙女来到人间!”说着,领着兄弟三人进了正屋。

第三天晌午,一辆从东京来的马车停在了李院的门口,原来,王珪夫妇知道女儿将要临产,便打发管家王友送来了三个樟木箱子,里边装满了鞋袜被褥和四季的衣服;还有两只大竹篓,装着莲籽、糯米、人参、红糖、木耳、海参等物,其中有件物品,引起了全家人的好奇:一个红木做的木架,下面两根托底的横木,如同两个月牙儿,上面是一只编织得十分精细的长形竹筐,竹筐里铺着锦被。大家都不知道它做何用处。李格非对大家说,这是一个“摇窝”。说着,将木架放在地上,用手轻轻一压,“摇窝”便左右摇晃起来。大家见了都觉得这摇窝既新奇,又适于婴儿。

原来,在王珪的祖籍四川成都有个风俗,女儿生了孩子,姥姥家要给外孙送一只摇窝。他虽在朝中为相,地位显赫,但在男婚女嫁、逢年过节等事上,仍遵照蜀地风俗行事。

王友见过了襁褓中的婴儿之后,又问婴儿叫什么名字?

李格非说道:“尚未为小女取名呢!不知岳父大人是否为他的小外孙女取了名字?”“王大人并未取名,他只是要我问一问。”“好,好,待与家父商量好了之后,我再报岳父大人吧!”说完,便领着王友进了客室。

大院里很静,一对燕子在院子里飞来飞去,它们的巢就筑在正屋的房梁上。几只乳燕静静地在巢中等待,一见老燕归来,它们便一起“呀呀”叫起来。大张着黄色的喙,接食父母们含在嘴里的食物,待喂完了食,老燕又呢喃着飞出去了。

李格非望着它们,心里笑了。他怕惊扰了巢中的乳燕,便来到院子里。父亲正在修整那眼新开的小泉。小泉的泉眼约有三寸,水面有磨盘大小,水平如镜。泉眼四周,已砌起了一道石栏。他一面帮着父亲在水池里铺鹅卵石,一面说道:“父亲,给你小孙女取个名字吧!”“还是你取吧。不用拘于生辰八字和属相,只要不俗气就行。”李达贤笑着说。

李格非知道父亲的脾气。他父亲不恋仕途,早年在京城任职时,曾受到朝中重臣韩琦的赏识。但他淡泊名利,毅然辞官回归家乡,一心在山清水秀的百脉泉边悉心耕读。他善文好客,乐与乡邻交往,家中经常宾客满座,在明水附近口碑很好。他平时省吃俭用,若邻家有难处相求时,总是尽力相助,决不推脱。有一次,丁庄的丁大山家不慎失火,房舍、畜厩皆都化为了灰烬,急需再建新房,却一时买不到木料,丁庄又没有哪户人家贮有木料。正在着急时,听说李达贤家备有准备修建厢房的木料,便上门来借。谁知,李家厢房的墙已经砌好,只等择时辰安放屋梁了,丁大山也就不再开口。此事被李达贤知道了,他让两个儿子和泥瓦匠们连夜将大梁、椽木送到了丁庄,为丁大山家解了燃眉之急。

父亲的意思正合李格非的心意。不过,要给女儿取个“不俗气”的名字,却又难住了这位不同凡响的文学家。他坐在小泉旁边的青石条上,望着平静如镜的泉水,蓦然想起了云中子在山坡上说的“清可照天”,心中忽有所悟,便指着泉水对李达贤说:“父亲,叫清照如何?”

李达贤眯着眼想了一会,又低头望了望新开出的小泉,点了点头,说道:“好,我的孙女清纯如玉,光彩照人!”

名字定下来之后,李格非连忙去了居室,对正在为女儿哺乳的妻子说道:“淑贞,我和父亲给女儿起了个名字。”“快告诉我,叫什么名字?”

李格非笑着说:“清照。”“清照?”“对,这是我和父亲商量的。”李格非没有将途中遇见云中子的事告诉她,“你觉得好吗?”

王淑贞虽出身豪门,但在婆家处处温良谦让。她出嫁时娘家陪送过来一个侍女,以便照料她的起居。她看到婆家既无长工,亦无丫鬟,便打发她回了东京。她对丈夫总是百依百顺。她说:“夫君和父亲取的名字,定然很好,我打心眼里喜欢。”

也许“坐月子”的缘故,她略微胖了一些,脸庞泛着一层红润,不但显得端庄,也比往日更加成熟了。

李格非小心翼翼地抱起小清照,在她额头上轻轻亲了一下。甜睡中的小清照浑然不知,只是下意识地“咂巴”了一下小嘴。

王淑贞见嫂嫂不在房内,便悄声问道:“格非,能在家多住几天吗?”

李格非点了点头。他深情地望着刚刚有了名字的女儿,满脸都是会心的笑意。

然而,谁也不曾料到,出生在这眼漱玉泉旁边的小清照,后来,竟成为中国的一代词宗,被人称为词国“皇后”!(三)

自古以来,似乎天才总是和磨难有一种难解之缘。

百脉泉边的李院,本是一个温馨和睦的大家庭,自从添了小清照之后,院里院外又多了许多欢声笑语。李达贤一有空闲便抱起她来,边端详边哼着小曲儿。他知道,儿孙满堂是人世间的莫大乐事。三个儿子,除了最小的格非在外为官之外,全家人总是生活在一起,不像有些人家那样,儿子成亲后便分家单过起来。小清照除了有母亲悉心照料之外,家中的两位伯母也都分外疼她,爷爷和两位伯父更把她当成了掌上明珠。小清照应当是十分幸运的。

可是,就在她刚刚蹒跚学步时,巨大的不幸却无情地降临到了她的头上。

小清照出生后的第二年秋天,王淑贞和两位嫂嫂正在院子里做针线活儿,嫂嫂们忽听她喊了一声:“我的头好晕……”话没说完,便从木凳上摔下来了!两位嫂嫂连忙扶起她来,见她双眼紧闭,已不省人事。全家人顿时慌了,李达贤连忙让李格杉去明水镇请郎中前来医治。李格杉请来了三位医术高明的郎中,其中还有一位是曾在洛阳任过皇室御医的老先生。经过会诊之后,都诊断为“脑中溢血”。他们建议:一边治疗,还应一边做后事准备。

当天夜里,刚刚从明水抓来的药还没来得及熬好,这位薄命的宰相之女,便在昏睡中去世了。临终前没说一句话,没等到丈夫赶来,也没睁开双眼再看看自己的小女儿。

灾难来得太突然了,李达贤让李格松连夜去郓州报信。

见到弟弟后,李格松没敢将真相告诉他,只是说弟媳患病,父亲叫他回家看看。他打算在回家途中,边走边向弟弟透露家中的不幸,以免他突受刺激发生意外。

李格非听了之后,顾不上更换衣服,便匆匆上路了。因为李格非归心似箭,他一直策马跑在前头。当他们赶到家时,已经是暮色四合了。

李格非老远就看到了父亲。他站在院子门口,身后是大哥和两位嫂嫂,二嫂怀里还抱着小清照。他连忙跳下马来,正欲向父亲施礼问安,父亲已紧紧抱住了他,他感到父亲的双臂在微微地颤抖。“格非,你可要挺得住啊!”老父亲呜咽着说道。

李格非听了,顿时觉得头顶一个响雷,炸得他浑身一震。他抬头看时,见父亲已满脸泪水,哥哥和嫂嫂们也都失声哭泣起来。

也许是途中过分劳累,李格非觉得耳际“嗡嗡”作响,天地在眼前旋转起来。两位哥哥连忙将他扶进了大院。

当天夜里,李格非守在灵前,默默地望着妻子的遗容,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不断“吧嗒吧嗒”地滴落下来。他不相信妻子离开自己永远而去了,似乎她在为小清照哺乳之后,甜甜地进入了梦乡。她梦见了什么?梦见了她们新婚时的欢乐?还是小清照的笑脸?或许梦见了小清照周岁时在炕上“抓周”?他永远忘不了小清照“抓周”时的情景——

小清照过周岁的前夕,岳父岳母又派王友送来一些衣物和京城里的糕点,还特意捎话说,要按老家的风俗,让女儿女婿为小清照操办一次“抓周”,这是外公外婆想知道外孙女未来的志向是什么吗?

李格非原籍在山东临淄,而孩子周岁时“抓周”是江南人家的风俗,他没见过,只是听江南的同事们叙说过“抓周”的趣闻。王淑贞十分看重女儿的“抓周”,她不但亲自操办“抓周”安排,还向两位嫂嫂讲述了“抓周”的来历和过程。

小清照过周岁那天,全家人都聚集在李格非夫妇的居室里。王淑贞将炕上的被褥全都搬到了柜子上,在炕席的四周摆放着一束红色的纸花、一个金黄色的梨子、一把银锁、一串铜钱、一件紫色绣衣、一册侄儿们读过的《诗经》和一只青花瓷瓶等物。她将小清照放在炕席中间,任她在席上乱爬,看她喜爱什么物品。

小清照瞪着一双好奇的眼睛,望望左边,又瞅瞅右边。这些物件太有诱惑力了,她不知该抓什么才好。全家人的眼睛都紧紧地望着她的一举一动。忽然,她笑了,然后便朝炕席的角上爬去,那角上摆放着几支彩色的丝线。当她爬到丝线的旁边时,停下了。大家以为她要抓那些颜色鲜艳的丝线,若抓起了丝线,就预示着小清照的手巧,将来的女红一定出众。女孩子针线活儿巧,是一般人家所期盼的。谁知,她并未伸手去抓,而是又向丝线旁边爬去,伸出两只小手,一把抓起了一册灰头土脸的《诗经》!大家觉得奇怪。

这时,一直站在旁边的李达贤兴奋地说道:“好!我的小孙女不喜钱财衣物,独爱书卷,长大定有文才!”

经他一说,大家也都觉得这是一个好兆头。全家人沉浸在融融的亲情之中……

李格非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抓周”之后仅仅过了两个月,妻子竟突然离开了人世!

更令他心碎的,是襁褓中的小清照。她才刚刚咿呀学语,日夜都离不开自己的亲娘,亲娘却舍她而去了!他禁不住望了望身边的摇窝,见小清照睡得正香,长长的睫毛遮住了双眼,嫩嫩的脸蛋上有两个浅浅的酒窝。可是,当她醒来呼唤自己的亲娘时,亲娘再也不会应声了!想到这里,泪水又“哗哗”地流淌下来,滴落在了灵前的纸灰中。

出殡那天,天阴沉沉的。二伯母连夜为小清照缝了一身白布孝服,还在她头上披了一方麻巾,将她抱给李格非时,悄悄说道:“小清照,咱们送你娘上路去。”

李格非听了,心像刀绞一般。他将小清照紧紧抱在怀中,在送葬队伍的前头默默地走着。

送葬的队伍很长,不但有本家的老小,还有众多的亲戚和乡邻。由于李家在四乡八村的威望高,人缘好,所以,大凡能走动的乡亲们都纷纷前来送葬,有的人家甚至全家都来了。

王淑贞的墓穴在李家的祖坟山上。下葬时,李格非实在忍不住心头的悲痛,放声大哭起来。他的哭声又引起了一片撕人心肺的哭泣声。小清照有些害怕,也“哇”的一声哭起来,将脸紧紧地埋在李格非的怀里……

一阵乍起的冷风,将新坟前的纸灰卷了起来,像一群灰色的蝴蝶,随着稀疏的落叶飘散而去。(四)

有一天,李格非见小清照睡熟了,便信步来到院子里。他发现那眼新开的漱玉泉,似比往日旺了许多。泉水溢出,顺着一条阳沟流到了院外,与院外的泉水融成一条浅浅的小溪,溪水潺潺地汇入绣江。

泉水冒涌,大约与前些日子的一场大雨有关。凡泰山落雨,明水一带所有的泉眼,都比平时涌水要多。他站在小泉旁,见泉水中泛着一片霞红,抬头望时,原来一轮朝阳已冉冉东升。此刻,他真正悟出了“清可照天”的意境了。

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而近,在院门口停住了。只听父亲喊道:“格非,郓州署衙送文书来了。”

李格非听了,连忙来到门口。他从信使手中接过信袋,取出信来,才知道是挚友董荣送来的急信。

董荣、李喜、廖正一和李格非四人,都以文章知于翰林学士苏轼,是朝野皆知的苏门后四学士。董荣在信里向他传递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信息: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的苏轼,已调往登州任太守,可能会进京任职。他还在信中透露一个天字号的秘密:去年秋天,宋神宗赵顼在一次饮宴时忽然中风,身子瘫痪,不能言语,甚至连饮食都需宫人来喂,一切朝政均由他的母亲高太后执掌。每日早朝,都称皇上偶感风寒,在后宫服药调养,暂不能临朝。其实,他已病入膏肓,文武朝臣的奏章全由高太后阅览,再以皇上名义诏示。

董荣还告诫他说,因变法引起的党争已日渐激烈。还特意提到德州通判赵挺之秉承王安石的变法主张,不但一直与担任国子监教授的黄庭坚针锋相对,还竭力排斥、打击苏轼等一些反对他的官员。

看完信之后,李格非似有心事,默默地站在那里。李达贤问他信中写了些什么,他本来不想把官场上的是是非非告诉父亲,以免让他操心、烦心,但转念一想,觉得还是如实相告为好,因为他不想用假话安慰父亲。于是,父子二人坐在院中的井台上,李格非向父亲详尽讲述了朝廷党争的来龙去脉——

自庆历年间开始,宋仁宗先后任用范仲淹、韩琦、富弼、欧阳修等一批官员,担任了参知政、枢密副使和谏官之职,要他们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以“兴政太平”。

范仲淹等人以为,朝廷中最关键的症结,是内外官吏过于冗滥,应将老朽、病患和无能的贪官污吏一律裁减、淘汰;还连续以朝廷名义发布了几道诏令,对内外官吏的考核、升降做了规定;又对恩荫制度严加限制,各路各州的长官和县官,由中央政府的高级官吏负责推荐;改善科举,生员考试的试卷弥糊名字;在各州郡设置学校,讲授“经济之业”,以培养经济人才;继而又颁布了“厚农桑”、“减徭役”的诏令。这就是朝野所称的“庆历新政”。但是,这些对国对民有利的变法,却触犯了权贵们的利益,他们不但竭力阻挠变法的进行,还诬范仲淹等变法派已结为朋党。于是,新法推行不到一年,仁宗便明令废罢了新法,范仲淹等人也被排斥出京城,贬为了外官。

继续推行变法的是王安石。他于仁宗嘉祐三年(1058年)上书仁宗一份主张继续变法的万言书,但并未引起重视,更未对他重用。神宗登基之后却十分重视他,先任他为江宁知府,再诏他为翰林学士,后又拜为宰相。他任相时,将一批支持推行新法的官员委以重任,并结为同党,和衷共济。正当新法渐渐推行时,却受到旧派的不断抵制和诽谤。老天爷似乎也和新党作对,连续数月不落滴雨,田地绝收,赤地千里,灾民背井离乡,纷纷外出逃荒。

苏轼时任礼部尚书,曾向神宗写过一份万言书,对王安石的某些新政进行指责,并直言说因推行新政,皇上失去民心。万言书呈上后如石沉大海。后又上一书,朝廷才下了一道诏书,严禁强行青苗贷款,但其他新政并未废止。不久,朝廷让他去开封府任推官。因他出了一道乡试考题《论独断》,激怒了王安石,先是让御史弹劾苏轼运父亲棺柩回四川途中,滥用官府士兵,还偷运私盐牟利。因查无证可据,便准备将他贬到一个小县去当官。神宗还是放了他一马,诏命他为杭州太守,他立即携眷离开了京城。

苏轼没斗过王安石,一个叫郑侠的京城守门官吏,却一下子将王安石扳倒了。

这位地位卑微的郑侠,画了一幅《难民图》。图上的难民,有的半身裸露,在逃荒路上苦若挣扎;有的挖草根,剥树皮;有的卖儿卖女以缴官税;有的脚上锁着铁链被押去服役。他还在图上题写了十二个字:“旱由安石所至,去安石必大雨。”《难民图》转辗到了神宗手上之后,他又将图带到了后宫。太后看了,建议暂时中止王安石的官职。神宗不肯,便和弟弟岐王争论起来。最后,还是太后发了话:“朝中的这些乱子,都是王安石闯出来的!”

第二天早朝时,神宗下诏,王安石罢相。商法、青苗法、免役法、保甲法等一共八种新法中止推行。

就在这一天的中午,忽然阴云密布,不一会,就下了一场下大雨!

有胆有识的郑侠虽然用自己的方式扳倒了一位变法的宰相,但也为自己引来了杀身之祸!

王安石的心腹吕惠卿、邓绾对郑侠恨之入骨。吕惠卿找了一个借口,欲将郑侠定为死罪。神宗对他说:“郑侠谋国而不谋身,忠诚勇气,颇可嘉许,不可重罚。”

吕惠卿虽然权势显赫,但也不敢明目张胆地对抗神宗,只好将郑侠流放到边远的滇北去了。

屋漏偏遇连阴雨,此时的变法新党内部也出现了矛盾。变法初期,王安石与吕惠卿、曾布等人志同道合。吕惠卿原是王安石推荐引进并得到重用的,并让他掌管三司条例司,将全国的盐铁、度支、户部交给他管,并将他视为知己。当王安石受到旧派攻击而难以招架之时,吕惠卿从新党中叛逆出来,他将王安石写给他的一封私信私下在朝臣中传阅,又呈给了神宗。信中有“无令上知此帖”和不满朝廷及一批朝臣的文字。吕惠卿反戈之后,将自己的恩师、挚友一下子置于了死地!这是王安石绝对没有想到的!

因吕惠卿是福建人,王安后罢相之后,曾一天数遍写“福建子”三字,以发泄他对这个卖友求荣者的私愤。

旧党司马光拜相之后,便千方百计诋诽新法,排斥新党官员,并将一些行之有效的新法也一律废止。由于司马光的做法过激,又引起旧党中一些人的反对,为首的就是苏轼。后来,旧党又分了蜀党、洛党和朔党三个小党,李格非的老师苏轼是蜀党的领袖。

由于旧党的分化,受压制的新党又渐渐抬头了。眼下,皇上行将就木,朝野人心惶惶。这就是董荣来信的原因。

李格非告诉父亲说,他打算马上动身回郓州。

李达贤说:“孩子,放心去吧,家里的事不用挂惦。”

哥嫂们听说李格非要走,都来到他的身边。二嫂抱着小清照,说道:“三弟,自弟妹去了之后,小清照一直吃我的奶,她日夜都不离开我,你放心吧!我把她当成自己的亲闺女了。”虽然她脸上带着笑容,但眼眶中已有了泪花。

临出门前,李格非又望了望二嫂怀中的小清照,只见她的眸子又亮又黑,长长的睫毛一眨一眨地扇动着。他伸手在她额头上抚摸了一下,便转身上了马。  第二章 待“开笄”的少女,从半空中飘然而降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鹧鸪天》(一)

纷纷扬扬的大雪,整整下了一夜。到了天亮时,大雪不但未停,反而下得更大了。此时的雪花,不是一片一片地飘落,而是一团一团地自空中坠下,无声无息地堆积在地上。

小清照一大早就起来了。她梳洗了之后,便兴冲冲地去开屋门。今天是腊八节,腊八节要吃腊八粥。小清照早就扳着指头盼着这一天了。

就在打开门扇的一刹那,她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天井里,墙头上,以及对面厢房上,都盖着一层厚厚的白雪!她想到院子里去看看,刚伸出一只脚在雪地里试了试,软软的白雪便没过了她的膝盖。她连忙将脚抽回来,大声喊道:“杭弟,快来看啊!”

杭弟就是李杭,她同父异母的弟弟。三年前,父亲娶回了继母王惠双,去年,生了弟弟李杭。

李杭听了,钻出被窝就想下炕,被王惠双一把拉住了。她怕他受凉,又连忙给他披了件棉袄,因为腊月是一年中最冷的月份。

一个白乎乎的人影,从外面走过来。走到跟前时,那人将铁锨放在一边,拍了拍帽子和肩膀上的积雪,又用手朝脸上一抹,露出了眉毛和胡子。清照这才认出那是爷爷!“爷爷,我想出去看看!”

李达贤笑着说:“你先等一会,我给你铲出一条路来再出去。”说着,弯着腰开始铲雪。

已经十岁的小清照,自小就特别爱雪。每到下雪日,她便和堂哥李迥以及邻家的丁香在雪地里堆雪人、雪狮子,还用红枣给它们安上眼睛。玩够了,就在竹林边滚雪球,打雪仗,溜雪坡,虽然天寒地冻,但总是闹到浑身出汗才肯罢休。

李达贤刚刚铲出一条路,小清照就急不可待地跑到了院子里。望着小孙女深一脚浅一脚地在雪地里奔跑的背影,他脸上的皱纹都乐得平展开了。

自从王淑贞去世后,全家人都格外疼爱小清照。二伯母把她当成了自己的亲闺女,冬天怕她冻着,夏天怕她热着,吃多了怕她撑着,吃少了又怕她饿着。她更是李达贤的宝贝疙瘩,不管是在地里锄草,还是割麦,他一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先抱起小清照亲一亲。前年,东京的姥姥想她,派人将她接到相府里住了半月,她像掉了魂似的,吃饭不香,睡觉不稳,哭着闹着要回百脉泉,姥姥没法子,只好派车将她送了回来。

小清照也确实让人疼爱。她五岁时启蒙,如今已能一字不漏地背诵《诗经》和谢庄的《月赋》、鲍照的《舞鹤赋》、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宋玉的《对楚王问》,她还将已背诵熟了的四百六十多首唐诗都工工整整地抄录下来了!将《兰亭集》临摹了数十遍!伯伯们和塾馆的先生都说,还从来没见过记性这么好的孩子!

李达贤进屋喝了一杯热茶,又回到院子里时,却不见了小清照的身影。他知道小孙女一定去了李格非挖出的那眼无名泉边,因为她不放心雪中的那丛把竹。

宋哲宗元祐四年(1089年),李格非被诏进京,在太学任太学录,便在衢西街的西头租赁了房屋。因他院子的南墙边,栽了一丛十分耐寒的把竹,所以,便给厅堂取了个名字,叫“有竹堂”。

原来,这些把竹是从杭州带回来的。

有一次,李格非因事路过杭州,去拜访了在杭州任太守的苏轼。

李格非不但崇拜苏轼的学识、才华和人品,也对他批评王安石变法的政见表示赞同。虽然苏轼比李格非大了九岁,而且地位也相差很大,但彼此感情相通,交往颇多。

苏轼见自己的门生来访,心中十分高兴,便辞了官场和文场的种种应酬,和李格非或在湖上赏景吟哦,或在书房里秉灯长谈。当李格非要回京时,他让人从后院里挖出一丛把竹,连根带泥包扎在一只小竹篓里。为了在途中方便洒水,不使叶子干枯,竹枝则以棉布包紧。他对李格非说:“就让此竹替我伴你而行吧!”

李格非连忙道谢,因为他知道苏轼有“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爱好。回来后,他就种在了有竹堂院子的南墙旁边。次年,地上冒出许多新笋,回百脉泉探亲时,他将有竹堂的把竹分出一丛,带回家来,和小清照一起种在了小泉旁边。“爷爷,爷爷!”小清照顶着一头雪花跑了回来,“我们的竹子还是绿的!”

李达贤一边点头一边说:“好,好,我们的竹子不怕雪!”“竹子被雪压弯了,我一摇,雪就落了,竹子又直了起来了!”小清照一边说,一边用嘴吹着被冻红了的小手。

这时,王惠双出来了。她用扫炕笤帚为她扫去了身上的雪花,又伸出手摩挲着她的手,搓了一会儿,便领她回房里烤火去了。

望着她们母女进了房门,李达贤心里有一种欣慰。

在李格非擢为太学博士那一年,也就是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年),他娶了翰林学士承旨王拱辰的孙女王惠双为继室。王惠双性格善良,为人厚道,还擅长丹青、音律和度词作诗。成婚之后,她本应和丈夫住在京城,但她说小清照年幼,需人照料,毅然来到了偏僻的百脉泉。去年,又生了李杭。她在家里悉心抚养这双儿女,有空闲时还教小清照做女红,画花鸟鱼虫,也画山水房舍。小清照遇上了这样一位继母,是李家之幸,也是小清照的福气。

灶房里,王惠双正在和两位嫂嫂熬腊八粥。风箱呼呼响,灶膛里烈火熊熊,热气在梁间飘绕着,一阵阵米香从锅盖缝里漫溢出来。“母亲,”小清照望着红红的灶火,问道,“什么叫腊八?为什么要吃腊八粥?”

王惠双边拉风箱边对她说,相传佛祖在得道成佛之前,本是印度国的王子。他曾游过名山大川,寻长老,访异人,苦修行,寻找上苍之意。有一天,他来到摩羯陀国,因又饿又渴又累,昏倒在路边。一个牧羊女看到了,便取出自己带的饭,又把在山上采来的一些野果放在一起,用山泉水煮成了粥,将粥喂给了佛祖。佛祖吃了之后,不仅恢复了元气,还觉得精神大振。他在河里洗了澡之后,坐在一棵菩提树下静静地沉思起来,终于在腊月初八那天得道成佛。所以,每到这一天,寺里的出家人都要洗净锅碗瓢勺,选出好米好果,开始熬粥,须整整熬上一夜,熬好之后,要在天明时供奉佛祖。传到如今,民间便有了过腊八节、吃腊八粥的风俗了。

小清照听了,似有所思。她瞪着一双好奇的大眼睛,问道:“京城里也吃腊八粥吗?”

王惠双是在京城长大的,对东京城里的风俗习惯十分熟悉。她告诉小清照,每逢腊月初八,京城里的各个寺院都要举办浴佛会,还要熬五味粥,让所有的弟子们吃五味粥,也就是腊八粥。“咱们家的腊八粥是用什么熬的?”小清照又问。

二伯母接过话头说:“这锅里有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粟子、红枣、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子、松子和红糖、白糖等,喝起来可香呢!”

腊八粥熬好了,继母和伯母们正在摆放碗筷时,小清照连忙跑到院子里叫回爷爷,又用双手将第一碗腊八粥捧给了他。

因为李家有个规矩,长辈不端碗,全家都不能动筷子。

王惠双见了,笑着说道:“小清照真懂事!”

一家三代十余口人,和睦相亲,其乐融融。(二)

吃过腊八粥之后,大雪仍然未停。

平常时,吃过早饭便是小清照的课读时间。小清照学的内容并不像一般人家的私塾那样刻板,除李格非教她一些古文名篇外,王惠双常常向她讲述乐府、唐诗中的一些趣事和典故。祖父讲的又偏于史书和他游历过的名胜古迹。学习时间也很灵活,有时只学一两个时辰;有时来了兴趣,她则在书房中待上大半天。若读书读累了,便临摹家中收藏的碑帖和画幅。有一次,她为了临摹南唐李后主的一幅《霓裳羽衣舞图》,竟将自己在书房里整整关了三天!今天,因天寒地冻,李达贤便没让她去书房课读,而是一家人围坐在火盆旁,边烤火,边向小清照讲解谢灵运的《初发石头城》一诗。讲完了,又想起了谢氏家族中的一位才女,便说:“小清照,我今天给你讲个咏雪的故事,好吗?”“好,太好了!”小清照连忙靠在李达贤的身边。

李达贤指着窗外,问道:“天上落的是什么?”

小清照说:“雪花呀!”“雪花像什么?”“像白鹅的毛从天上飘下来。”“还像什么?”“还像碎棉花从天上落下来。”“对,对。”李达贤笑着说道,“不过,有个女孩儿,把雪花比作春天飘落的柳絮,你以为如何?”

小清照听了,连连拍手:“妙,妙!柳絮比鹅毛和碎棉花更好。爷爷,她叫什么名字?如今在哪里?”“她叫谢道韫,是东晋时的一位才女。”接着,李达贤讲述了“咏絮”的典故和“王家书法谢家诗”的故事。

谢道韫是东晋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又是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的妻子。她天姿聪明,多才善辩,有诗、赋、颂数种文体的作品流传于世。她的叔父谢安是声望很高的宰相,有一次,他问谢道韫:“你觉得《毛诗》中哪一篇最好?”

她答道:“全诗三百篇,都抵不上《大雅·崇高篇》。”

谢安听了,连声赞许。

有一年冬天,谢安在乌衣巷的家中一边烤火,一边与晚辈们讨论学问之事。他想试试晚辈们的才学,便吟道:“白雪纷纷何所似?”

他的侄儿吟道:“撒盐空中差可拟。”

轮到谢道韫了,她仰起头来,望了望满天的雪花,又看了看窗外的秦淮河,见桥上、树上和对面的临水楼阁上,都盖着一层厚厚的雪花,便吟出了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

谢安听了,连声称赞她才思敏捷,用纷飞的柳絮比拟雪花,十分妥帖。

讲完了“咏雪”的典故之后,李达贤又讲了王谢两家在金陵乌衣巷的兴衰历史,并讲述了历代诗人吟哦乌衣巷的诗词。

小清照听了,半天不语。住了一会,她悄悄进了书房。待到午饭时,李达贤走进书房,见她还在伏案抄写什么。仔细一看,原来她将唐人李白的《金陵》、刘禹锡的《石头城》、杜牧的《泊秦淮》、韦庄的《金陵图》和许浑的《金陵怀古》等诗和在秦淮河畔病故的王安石留下的一首《桂枝香·金陵怀古》,都工工整整地抄录在了一本自己订制的册子上了。(三)

过了腊八节,乡间的农家便忙碌起来。扫尘埃、制腊味、磨年糕,要连续忙上好几天;要到集市上去“请”敬神祀祖的香烛、黄表纸,还要“请”门神、灶王爷。最高兴的还是孩子们,他们不但盼着穿新衣,还能从长辈那里得到各样的鞭炮、烟花。

就在李达贤一家热热闹闹地办年货时,李格非从任所回来了。同他一起来的,还有馆阁著作郎晁补之。

晁补之是元丰二年(1079年)举进士第的。他是一位诗人,也是苏轼门下的四学士之一,与李格非交往颇深。因要回老家钜野过年,便与李格非同道而行,顺便来李家拜访

有朋自远方来,自然是不亦乐乎了。齐鲁地域受孔孟学说影响很深,李家对来访的客人极为热情。李达贤连忙叫人让出最热的土炕,拿出全新的被褥让客人用,又取出陈年老酒,用备好的年货做成菜肴招待客人。

晚饭后,李格非和晁补之在客厅闲聊时,小清照抱了一大摞自己写的诗词和临摹的碑帖,羞怯地走进来,她要父亲看看自己的学业有无长进。

李格非看了一会,笑着说道:“补之先生是当今的大诗人,也是苏轼先生的门生,还是请他为你指点一下吧!”

晁补之接过去看了一会,选出了苏轼的一首《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首词抄录在一张白绵纸上。小清照的笔力虽然嫩稚,但一笔一画都十分工整,晁补之知道小清照一定非常喜欢这首词。他问道:“你把别的诗词,都抄在彩色的薛涛笺上,为何将这首词抄在白纸上呢?”“因为苏伯伯的夫人王弗,过世已经十年了,苏伯伯在梦中又见到了她,两人都哭得很伤心。这样的词,不宜抄录在彩笺上。”

当时,东京官宦人家的女孩儿,书写或抄录自己喜爱的诗词时,爱用一种染了颜色的薛涛笺。据说是唐代女诗人薛涛在成都任女校书时,亲自动手制作的一种彩色诗笺。东京的薛涛笺,是纸坊用竹纸自制的一种彩笺,市人便将此笺混同为薛涛笺了。苏轼出川时,曾带来一些薛涛笺,分赠了文友们。晁补之和李格非都得到了一些。李格非舍不得用,便带回家来,给了自小就爱诗词的小清照了。没想到,小清照却用白纸抄录这首《江城子》,可见她已经读懂了苏轼这首词中的心境了。晁补之便将这首词的背景告诉了她。

王弗是苏轼的发妻,十六岁时嫁给了苏轼。她聪颖贤惠,夫妻感情一向笃厚。王弗在二十七岁时,不幸病故在东京。次年,苏轼将她和父亲的灵柩运往四川眉州故里,葬在了苏轼母亲坟茔的旁边。他离开四川之后,先是卷进了朝廷中新党和旧党之争的旋涡,后又遭贬四处漂泊,自此,再也未能回故里去祭祀王弗。他在密州时,王弗已谢世十年,为了悼念她,便写了这首《江城子》。此词写好后,曾给晁补之看过,晁补之又转抄给了李格非。当晁补之将这首词逐句讲给小清照听时,小清照长长的睫毛上竟然挂着晶莹的泪花!他觉得小清照太多愁善感了,小小的年纪,不宜读这种过于伤感的诗词。于是,连忙换了个话题,说道:“苏轼初到黄州时,在定惠院里写了一首《卜算子》,你读过吗?”

小清照记性超人。因李格非十分崇尚苏轼的文章诗词,所以,凡能得到的,他都收集起来。小清照便从父亲的文稿中,将苏轼写的诗词抄录成一册,时时吟哦。她虽然并不全懂字里行间的含义,但每一首诗词都能一字不漏地背诵出来。她歪着头想了想,便大声诵了起来: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首,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知道这首词讲的是什么吗?”晁补之问道。“苏伯伯这首词的上片,写的是沙鸥看到了一个人;下片是一个人看到了一只沙鸥。”小清照说,“我觉得这首词里的沙鸥是人,人也是沙鸥。不知对不对?”

晁补之听了,大为惊异。他绝没想到小清照竟有如此的悟性!他转头对李格非说:“有其父,必有其女啊!格非兄,将来你这位千金的才华,可要刮目相观了!”

李格非连忙说道:“你过奖了。我虽教了她一些,但我是得益于苏先生和你呀!”

虽然晁补之是苏门四学士之一,而李格非是苏门后学士之一,但他们年龄相近,李格非比晁补之大八岁,他们既是师生,又是志同道合的挚友,所以,小清照称晁补之叔叔,称苏轼为伯伯。

晁补之说:“休要谦逊。你写的《哲宗幸太学君臣唱和诗》,已刻石碑,文采噪动朝野,谁人不知?”

原来,元祐八年(1093年)底,李格非在太学任博士。宋哲宗巡察太学时,李格非和赵挺之都在场,赵挺之是刚刚从楚州通判任上回到东京任职的。宋哲宗询问了大学生们的学业之后,又和在场的朝臣们唱和起来,气氛十分活跃。国子监祭酒命李格非撰写此事的本末,写成后刻于石碑。当时,身为礼部尚书的苏轼看了之后,大加赞扬。

提到这件事,晁补之忽然又想起另一件事。他问道:“格非兄,赵挺之和你是同僚,你可知他和苏先生的积怨吗?”

李格非摇了摇头。因为他只知道苏轼与王安石积怨颇深。苏轼的父亲苏洵还写了一篇《辩奸论》,对王安石进行责骂,但他不清楚苏轼与赵挺之之间有何过节。“此事与变法有关。”接着,晁补之便将苏轼和赵挺之的恩恩怨怨告诉了李格非。

小清照一边烤火,一边听着大人们的谈话,她虽然似懂非懂,但还是靠在父亲膝边认真地听着。

王安石虽不当政了,但新党和旧派之间的较量,并未因王安石的失势而终结。赵挺之在德州任通判时,极力推行王安石的新法。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和他的同僚则千方百计地抵制赵挺之的新法。有一次,赵挺之打算在德安推行市贸法,而黄庭坚则认为德安是个小镇,居民本来就十分贫困,若推行市贸法,商家必然四散,贸易则会萧条。由于他的反对,赵挺之的市贸法终于胎死腹中。

因与王安石不和,苏轼便将对王安石变法的不满,发泄到了赵挺之的身上。当赵挺之去京城任职时,苏轼认为他的人品行为皆不可取,还说他身边聚拢着一批心术不正的小人,不宜任朝廷要职。

赵挺之对苏轼的反击也异常猛烈。他任监察御史时,弹劾苏轼起草的诏书中有诽谤先帝之句,这在当时是不可饶恕的罪责。元祐二年(1087年),他又上书说:“苏轼学术,本出《战国策》纵横揣摩之说。近日学士院策试廖正一馆职,乃以王莽、袁绍、董卓、曹操篡汉之术为问。使轼得志,将无所不为矣。”苏轼终于敌不过赵挺之,不久,苏轼便被贬出了东京,去杭州当了一名判官。

在苏轼与赵挺之的较量中,赵挺之一方身单力薄,而苏轼一方则人多势众,不但有前后四学士,还有一批官员,其中就有赵挺之的连襟陈师道。

陈师道在汴京任馆职时,有一年冬天,他要随皇上去北郊参加一年一度的郊祀。那一天,天气奇寒无比,而陈师道的衣服却很单薄。出城前,他的妻子便去赵家借了一件裘衣让他御寒。当他知道裘衣是从赵家借来的时候,连忙脱下来,宁肯冒着刺骨的严寒,也不肯穿赵家的裘衣!

从这件小事上可以看出,陈师道对自己的这位连襟厌恶到了何种程度!

李格非听了,并未发表意见。因为他和赵挺之同任馆职时多有接触,觉得赵挺之为人耿直,在同僚中的口碑还好。听人说,他初为官时,有一次因上司未能将朝廷的赏钱及时分发下去,激怒了营中的下级军官和士卒,他们几次讨要未果后,便手持棍棒冲进了官府。官府中的官吏们没有人敢出面调停,一个个都被来势汹汹的人群吓跑了。正当危急之时,赵挺之果断地坐在大堂上,问明了事情的缘由之后,立即代上司将赏钱分发下去,事态很快就平息了。事后,只是惩处了一个领头闹事的人,对其他人均未追究。

不过,李格非绝没料到,就是这位赵挺之,后来将他和苏轼、黄庭坚等人打入了“元祐奸党”的冤狱!

小清照静静地听着父亲和晁叔叔的谈话,记住了赵挺之这个名字。但她做梦都不曾想到,八年之后,自己竟成了他的儿媳妇!(四)

寒食节快到了。小清照一大早去了灶房,和继母、伯母们一道做“子堆燕”,以备清明节时食用。“子堆燕”是用麦面和枣泥混合一起,揉好后做成燕子状的点心,蒸熟后用柳条串起来,挂在门楣上,像飞燕穿柳一般。因寒食日不许举火做饭,人们就以提前做好的“子堆燕”为饭食。

李杭已经六岁了,他几乎成了姐姐的影子,总是离不开姐姐,姐姐到哪里,他就跟到哪里,平时,除了爷爷和母亲教他学书习字外,小清照便手把手地教他写字、画画,李杭有时缠着她讲故事,她便将自己从大人那里听来的故事,或从史书上读到的趣闻逸事讲给他听。今天起床后,他便跟着姐姐进了灶房,手里捏着一团面,问道:“姐姐,为什么寒食日要吃‘子堆燕’?”

小清照一边揉面,一边对李杭说:“吃‘子堆燕’是为了不忘古代的一位贤人。”接着,她向弟弟讲述了“子堆燕”和寒食节的来历。

相传春秋时,晋献公想把王位传给宠妃生的儿子骊姬,就杀害了太子申生,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避难逃离了晋国。他在流亡期间,受尽了艰难困苦。有一天,他在大山中迷了路,几天几夜都没吃上东西。他饥寒交迫,躺在一张破席上仰天长叹,说自己一死事小,恐怕将来晋国的老百姓就难有好日子了!这时,他的随从介子推听了之后,认为重耳在苦难中还不忘晋国的百姓,将来一定是位贤明的君王。于是便悄悄走到旁边,忍着剧痛,从腿上割下一块肉来,用火烤熟,让重耳吃了,重耳才恢复了一些体力。事后,重耳知道了此事,感动得流下了热泪,表示有机会一定要报答他。介子推说,他不要求公子报答,但愿他今后能做个清明的国君。

重耳在国外一直流亡了十九年,终于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新回到了晋国,史称晋文公。他做了国君之后,封赏了所有一起跟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记了介子推。经别人提醒后,他连忙派人去请介子推,介子推却不肯见他。于是,他又亲自去请,但介子推已经背着自己的老母躲进入绵山。晋文公派人上山搜寻,由于山高林密,无法寻到。有人建议,从三面放火烧山,留下一面将介子推逼出来。晋文公采纳了这个建议,便下令烧山。顿时,满山都是火焰,一直烧了三天,青山变成了焦土,仍不见介子推出来。等火熄了之后,人们发现,介子推背着老母烧死在一棵大柳树旁边。他用脊梁堵着的树洞里,有一片用衣襟写的血书,上面写着,希望国君能“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见了,十分悲痛,下令礼葬介子推,并把绵山改名为介山,封赐给介子推。还规定,每年在介子推烧死的这一天,严禁烟火,只吃冷食,以纪念这位“士甘焚死不公侯”的贤臣。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李杭饶有兴趣地听完了姐姐讲的故事,仰着脸儿说道:“姐姐,到了寒食节那一天,我也不吃热饭了。”

一家人听了,都忍不住笑起来了。(五)

小清照今年已经十四岁了,按照齐鲁一带的风俗,女孩子到了十四岁,就要“上头”了。伯母和继母边做“子堆燕”,边商量着为小清照“上头”的事。

女孩子“上头”,就是将头发束起来,也叫“开笄之礼。“上头”之后的女孩子,就算告别了童年,进入了少女时期。小清照知道,女孩子“上头”之后,就是一个小大人了。站,要有站相,坐,要有坐相;说不能高声,笑不能露齿;要遵守闺中规矩,要学灶厨之技,要修女红之艺;要少出大门,羞见外人……总之,再也不能像以往那样,想唱就唱,想跳就跳,一切都按自己的性子去“疯”了。她知道自己拗不过自古传下来的规矩,只是想将“开笄”之礼尽量朝后推迟些时间,多过几天无拘无束的日子。她将自己的想法向继母和伯母们说了,她们一块儿商量了一会,便同意在七月初为她“上头”。

二伯母笑着说:“我们的小清照,今年还能再过一个自由自在的清明节。”

小清照听了,放下手中的面团,拉着李杭就往外跑,因为她要和弟弟去百脉泉边的青草地上放风筝!

其实,小清照并不愿意过清明节,因为爷爷去世后,每逢清明节,全家人都要去祖坟山上扫墓,扫墓时她便会想起爷爷,想起爷爷脸上慈祥的笑容;想起爷爷摇着头,眯着眼教她咏唱《乐府》的样子;还会想起练大楷时,因不专心被爷爷打了手心,爷爷心痛的眼神。她更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