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患者健康教育手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9 01:31:47

点击下载

作者:杨丽华,宋南,修红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门诊患者健康教育手册

门诊患者健康教育手册试读:

版权页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门诊患者健康教育手册/杨丽华,宋南,修红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ISBN 978-7-117-22642-4

Ⅰ.①门… Ⅱ.①杨…②宋…③修… Ⅲ.①疾病-预防(卫生)-手册 Ⅳ.①R4-6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6)第101256号人卫社官网 www.pmph.com 出版物查询,在线购书人卫医学网 www.ipmph.com 医学考试辅导,医学数据库服务,医学教育资源,大众健康资讯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门诊患者健康教育手册

主  编:杨丽华 宋 南 修 红

出版发行: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

邮  编:100021

E - mail:ipmph@pmph.com

制作单位: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排  版: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制作时间:2017年2月

版 本 号:V1.0

格  式:mobi

标准书号:ISBN 978-7-117-22642-4

策划编辑:吴磊

责任编辑:鲍爱宁打击盗版举报电话:010-59787491 E-mail:WQ @ pmph.com注:本电子书不包含增值服务内容,如需阅览,可购买正版纸质图书。

编委会名单

主 编 杨丽华 宋 南 修 红

副主编 王光兰 张美丽 党志红

编 委 (按姓氏笔画排序)

于 萍 于 瀚 于洪菊 于莎莎 于晓云 于晓宁 于晓燕

万敏敏 马 媛 马晓卫 马琰华 王 红 王 芳 王 丽

王 坤 王 峰 王 琳 王 静 王开苹 王玉芳 王立坤

王立艳 王兰凤 王永亮 王亚南 王光兰 王华君 王红霞

王昌军 王春伟 王笑芳 王新叶 王燕娜 王璐璐 毛伟芳

毛雅梅 尹晓颖 卢 俊 卢嫦娥 申秋霞 田 菊 田 磊

田清武 史少婷 史汶玲 丛文斌 冯培青 司 辉 西 丽

曲红梅 曲巍立 吕青青 吕宝娇 朱元祺 任守艳 任丽丽

任佳男 刘 萍 刘 蕾 刘小臻 刘长芳 刘文萍 刘光震

刘宗静 刘洪晓 刘艳飞 刘晓英 刘媛媛 刘新侠 江 莉

许 婷 许 键 那 娜 孙 杨 孙 莉 孙 静 孙 慧

孙力文 孙丰芝 孙成伟 孙会亭 孙异凡 孙红霞 孙晓妮

孙晓辉 纪丽莎 纪晓婷 纪菁菁 苏 华 苏萌萌 杜晓凯

李 红 李 佩 李 琦 李 慧 李长风 李宁宁 李尧尧

李青霞 李佩祝 李欣晖 李金玲 李春荣 李树娟 李洪莲

李晓会 李晓宇 李晓娟 李晓慧 李海玲 李银铃 李媛媛

李慧芳 杨 婷 杨东霞 杨丽华 杨梅琰 杨慧英 邴魏魏

来晓英 肖喜梅 吴继霞 吴淑芳 辛鲁群 冷延华 沙海玉

宋 南 宋 强 宋倩倩 迟 群 张 伟 张 欣 张 莉

张 雪 张 涵 张 静 张 瑶 张巧巧 张丛丛 张传翠

张昆彦 张金芳 张妮娜 张美丽 张艳春 张晓姗 张晓晨

张曼曼 张淑香 陈 雪 陈 瑞 陈国艳 陈美英 陈晓华

陈爱文 陈霞霞 邵 惠 苗 玉 范丰艳 林浩志 金晓宁

周晶晶 周慧婷 庞旭峰 郑学风 赵 丽 赵 欣 赵 娜

赵 倩 赵 鹏 赵 静 赵子菁 赵云霞 赵秀峰 赵志平

郝德丽 胡 建 胡明明 胡晓燕 修 红 修晓萍 姜 晨

姜良银 娄帅帅 姚松楠 贺平丽 秦冬岩 班荣欣 袁欣玫

夏丽丽 夏瑞琴 党志红 徐 娟 徐凤磊 徐彦娜 徐海燕

徐毅君 高 欣 高 站 高 娟 高 翔 高 翠 高少波

高先玲 高姗姗 高俊茹 唐晓燕 凌世伟 陶 明 黄 娟

曹丹丹 曹丽华 常 鑫 常燕杰 崔 华 崔少伟 崔伟宁

麻 宁 商 玲 梁 颖 梁 静 董 帅 董 晓 董霏霏

蒋俊玲 韩建玲 韩婷婷 焦 玮 童卉琳 解沛沛 解美玲

窦榕榕 褚秀美 阚翠翠 樊 荣 薛 斐 薛晓萍 魏 明

魏 凌 魏彦华 魏桃桃 魏翠英前  言

随着生活水平及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和提高,人们对学习和掌握健康与疾病相关知识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和宣传,普及卫生科学知识,帮助人们树立现代健康生活理念已势在必行。《门诊患者健康教育手册》是一本围绕门诊常见病、多发病,指导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工具书。全书共26章,分别介绍了门诊各项检查及其注意事项,讲解了内、外、妇、儿、五官、中医等专科常见病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措施,以及患者的饮食、休息与活动、用药指导等内容,都是患者和家属有必要掌握和了解的知识。所述内容通俗易懂、简洁详尽,能够最大限度地帮助患者及家属提高对疾病的正确认识,以便更好地配合医务人员进行检查、治疗,促进康复。同时,有关康复与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有利于患者在以后日常生活中,养成健康、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生活质量。

书中系统阐述了健康教育诸多内容,实用性强,知识涉及面广,既可作为临床护理人员向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参考书,也可成为患者和健康人群学习、了解疾病与康复知识的有益读物。

因时间和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妥之处,望各位读者、学者、专家给予指正并提出宝贵意见。杨丽华2016年2月第一章 总  论第一节 健康教育概述一、健康教育的定义

健康教育就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系统性的社会教育活动,帮助人们自觉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降低影响健康的不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并对通过健康教育所取得的效果进行评价。

健康教育的核心是教育人们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对疾病预防为主,科学面对,进而帮助人们更加正确、全面地了解和摒弃损害身心健康的生活习惯。

健康教育包括医院健康教育、社区健康教育和自我健康教育,涉及医疗服务的诸多环节。二、健康教育的发展与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日益增长以及医学领域水平不断提高,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自20世纪初期健康教育逐步发展以来,健康的概念不再仅仅局限于疾病、危险因素等方面,也不再是单一的个人观念。1977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WHO)就把健康教育列为实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全球性卫生战略目标,作为实施初级卫生保健的第一要素。WHO把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免疫和疾病监测,定为21世纪疾病预防与控制的三大战略措施。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在世界各国的发展极不平衡,发达国家起步较早。1919年美国儿童健康协会上,最早采用health education一词,把健康与教育联系起来,通过教育,指导人们正确预防和对待疾病。

在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50年代,美国就较早地全民实施健康教育计划,人口患病死亡率持续稳定下降。1900—1977年,死于急性传染病的人数由580/10万降到30/10万;75岁前死于传染病的仅占1%。芬兰也积极开展规范化健康教育活动,经过20年的努力,国内的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比例较前分别下降了1/3和1/2。1979年,美国卫生总署发表的健康人民(health people)的文件指出:美国人民健康的进一步改善,不只是增加医疗照顾及经费,而是国家重新对于疾病预防以及健康促进所做的努力,是美国历史上的第2次公共卫生革命。

20世纪20年代,我国早期的健康教育先行者将现代健康教育理论和方法引入中国。20世纪下半叶,我国健康教育事业,由卫生宣传提升到健康教育与健康发展的进程。20世纪90年代以来,健康教育的概念得到了进一步延伸,从原来单纯传播、教育提高人们的卫生知识与良好行为,扩延到以健康教育为核心,制订相应公共卫生政策、创立支持良性环境、社区行动与调整卫生服务方向等健康促进策略,协同促进人类健康的长效发展。随着疾病谱和医学模式的改进,改变不良行为习惯,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已成为现代社会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最根本的途径。

从总体上看,虽然我国健康教育在近年来取得了长足发展,工作开展和业务覆盖面也有了很大提高,工作形式也日趋多样化,但仍存在参与部门少、政府投入力度小、健康教育专业人员匮乏、培训不系统、工作开展不深入等局限性,根本无法满足群众对健康教育知识的需求,加之工作、技术尚不够规范、考核评价体系不健全,各地的健康教育发展现状和速度参差不齐。特别表现在东、西部地区之间差异,大、小城市之间差异,健康教育发展的深度和广度上都存在显著不同。我国的健康教育、健康促进,与国际发展水平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而且已经逐步上升为一种社会问题。目前我们亟待解决的是,在国外已有的经验基础上,综合国情,充分调动和发挥我们自身优势,更好地服务于人民大众。三、健康教育的方法

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合理利用资源,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常用的方法有:

1.演讲

演讲又可分为讲解和演示,如专题讲座。

2.个别指导

指对患者的咨询和床边演示,主要适用于对手术患者、特殊检查、治疗患者的床边教育。

3.集体指导

指对有相同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一组患者进行的集体咨询或指导,适用于相同术式患者的术前指导、相同病种或同样治疗方法患者的集体学习。

4.大众传播媒介

包括大众媒介、视听手段、教学电视和系统学习,通过电视、广播、图表、标语、书籍、手册和教学设备传播,具体包括电视、录像、录音,教育手册和宣传栏。例如,利用电视录像对小儿和手术患者进行术前教育;利用手册对住院患者提供免费健康教育,都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5.综合行为训练

主要训练方法有以下几种:(1)技能培训:

用于指导患者掌握某种特定的操作技能,如自测体温、脉搏、血压、血糖、尿糖、自我检查乳房和自行注射胰岛素等。(2)模拟与游戏:

采用游戏、角色扮演、文艺节目等方式实施。例如,为鼓励心脏手术患儿学会深呼吸训练时,可利用游戏形式,如教患儿吹气球、在桌面上比赛吹折纸青蛙,这样便可在游戏中轻松愉快地完成深呼吸训练。

选择健康教育方法应注意:①选择教学方法应结合患者的健康问题、健康行为和影响健康行为因素的特点进行;②在患者教育中,一般至少要选择两种教育方法,所有不同的学习方法应进行合理的组合,努力提高患者的学习兴趣;③在选择教学方法中,应包括视听手段或某种媒介技术,以巩固和增强其他教学方法的效果;④患者住院的时间越长,教育的内容越多,越复杂,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应该越多。四、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健康教育评价是患者健康教育的最后阶段,它是将患者教育结果与预期目标进行比较的过程。评价的目的是测定患者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以便修订原有计划,改进教育工作。

评价内容

1.学习需要评价

评价患者的学习需要是否得到满足;健康教育的内容是否为患者的真正需要,有无遗漏,或者当患者有多种需要时,护士由于时间的限制只考虑了对病情有较大帮助的需要,而忽略了解除患者疑虑的需要,导致无法取得患者的信赖,降低了患者的参与感等。

2.教学方法评价

教学方法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到教育的成效。评价教育方法包括:①教学的时机与场合是否恰当;②教育者是否称职;③教学材料是否适宜(准确、通俗);④教学方法是否得当;⑤教学进度与气氛如何。

3.知识行为评价

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患者做到知、信、行。因此,评价的重点应是患者的知识掌握程度,态度改变与否和行为取向如何。知识是产生行为改变的必要条件,了解患者知识掌握程度可以帮助医护人员预测其行为转变的可能性。态度是行为转变的前提,判断患者对健康和疾病的态度,可以帮助医护人员掌握其行为发生的本质和行为转变的取向。行为转变是健康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目的,对行为进行评价有助于医护人员了解患者教育的效果。(宋南 梁静)第二节 门诊患者就诊须知一、就诊前的准备

为了有效提高就诊效率和质量,节约诊疗时间,使医生更快速、更全面地了解患者以往病情,以便做出明确的诊断,患者在就诊前适当做一些准备是非常必要的,一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准备着手:

1.就诊所需物品

初次到医院就诊的患者须携带患者本人身份证,以方便办理就诊卡。非初次就诊患者,应携带患者本人的就诊卡、医保(社保)卡,病历卡。如果就诊卡不慎丢失,须携带身份证补办。

2.就诊资料

携带患者以往门诊、住院病历,相关检查资料,如影像检查(PET-CT、CT片、MRI、MRA、X线片、B超等)、心电图、脑电图、内镜等相关检查及检验报告。

3.身体准备

到医院就诊往往需要做相关的检验、检查,所以患者最好保持空腹。如果做妇科或泌尿系统B超检查,需要憋尿,须自带水杯。

4.就诊前注意事项

就诊前患者勿饮酒、勿做剧烈运动,除急救药物外,避免服用其他药物,以免掩盖病情。二、挂号的方法及程序

1.人工挂号

每个医院都有自己的就诊卡或健康卡,包含个人的基本信息,如首次就诊,须携带个人身份证前往挂号台办理就诊卡后挂号;非首次就诊患者可直接携带个人就诊卡至挂号台,挂相关科室的专家或普通门诊号,然后到相应科室分诊台报到,等待按号就诊。

2.自助挂号

是使用自助终端(又称自助挂号机)进行挂号的一种方式。自助终端是通过结合触摸屏等硬件技术与医院现有信息系统(HIS)实现对接,可以满足患者对于医院的自助挂号、自助预约、自助充值、收费项目信息查询等需求。自助挂号机一般分布于门、急诊大厅,人工挂号服务台外以及各门诊分诊台前。首次就诊患者须携带本人身份证,在自助机上点击“办就诊卡”按屏幕文字提示办卡、充值。办卡充值后须插卡点击挂当日号,然后按自助挂号机提示选择科室、就诊时间段(上午或下午)、专家或普通号即可。如非首次就诊,在就诊卡金额足够的情况下可直接插卡进行挂号,挂号后到相应科室分诊台报到,依序就诊。

3.预约挂号

患者可以根据专家门诊的出诊时间进行提前预约挂号,预约挂号可以省去患者及家属排队挂号的时间,为患者就诊提供很大的方便。预约挂号一般可分网上预约挂号、电话预约挂号、手机上网预约挂号和自助终端机预约挂号等。(1)网上预约:

须登录全国、市挂号网或就诊医院网站进行预约,按网站提示进行预约操作。(2)电话预约:

电话预约即拨打医院固定服务电话或各地区、直辖市固定的预约电话进行预约。电话预约一般须对用户进行身份认证。(3)手机预约:

手机预约的优点是可在当天挂号也可预约一周以内的门诊号,手机挂号须微信扫描二维码图案,自动弹出浏览器地址后,按提示选择就诊医院、科室、就诊时间、专家等进行预约。也可手机下载医院的APP软件,安装后按提示进行预约。手机预约成功后,会收到预约挂号提示,患者及家属按提示的就诊时间前往科室候诊。(4)自助终端预约:

即自助挂号机预约,须携带患者的就诊卡前往自助终端,点击预约挂号,按提示选择就诊科室、日期、时间。预约完毕,打印并保留预约挂号单,并在预约日期前往医院自助终端机进行取号操作后,再去挂号科室分诊台报到候诊。无就诊卡的患者,则须携带本人身份证建卡后进行预约挂号。三、就诊程序

患者挂号后,携带就诊资料及门诊病历本(如初次就诊无门诊病历本的患者须在办理挂号的同时,在人工挂号服务台购买门诊病历)前往挂号门诊报到并就诊。因各门诊科室就诊前需做特殊检查,如心血管内科患者需测量血压、脉搏,眼科患者需测量视力及眼压等,因此患者就诊时需先在分诊台进行分诊报到,然后按照所挂门诊顺序号等候就诊。患者及家属可在门诊候诊区根据电子显示器显示的就诊顺序号及就诊提示音,依次进入相应诊室就诊。

医生问诊、查体结束后,如需做相关检查,患者可根据导诊单提示至相关辅助科室进行检查,检查结束后,需取出检查、检验结果回就诊科室,有序进行复诊。诊断完毕,按医嘱至药房取药服药,如需到其他科室就诊,则携带病历及资料挂相关科室的门诊号,按号就诊。四、就诊期间的注意事项

患者在候诊期间,如果病情危重或有突发的病情变化,应及时告诉护士,可优先安排就诊。就诊时带齐相关病历及以往检查资料,便于医生对病情进行了解、观察与分析。进入诊室时,没特殊情况,只能一位家属陪同。妇科及产科诊室,男士不宜进入。男医生单独为女性患者查体时,家属可陪同。

就诊时,患者须简明扼要向医生说明就诊原因、不适的具体表现、发病过程和持续时间,有无进展、既往病史、家族病史等。如果有其他症状也要一并陈述。此外,还应向医生说明发病前有无诱因(如精神或外伤刺激、感冒、过度劳累、过敏者有无接触致敏物质等)、既往用药、用药效果如何,有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以方便医生对患者病情进行了解和做出相应的判断。

患者就诊时要保持情绪稳定,勿过度紧张,以免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影响医生诊断。病情要据实相告,不要夸大、谎报或隐瞒病情,以免多做不必要的检查增加费用或因谎报、隐瞒病情造成医生误诊。患者须配合医生进行检查,对于自身所患疾病的病情、预后以及预防措施、注意事项等情况有疑问,应当面咨询接诊医生。

病情诊断明确后,大部分患者须服药治疗,患者须到药房取药,回家后按医嘱、按剂量、按时用药,用药后观察疗效,如对药物有疑问,或服药后有不良反应,应及时回医院咨询或电话进行咨询。需要静脉输液的,取药后直接去输液室护士站报到。(许键 金晓宁)第三节 门诊检验一、血液标本采集

检验结果是临床医师在诊疗过程中所需要的重要信息,临床医师可以根据这些检验结果及患者的临床情况来区分疾病的不同阶段,观察病情变化,判断预后或观察疗效。标本采集是直接关系检验结果的基本要素,如果标本采集不当,即使最好的仪器设备也难以弥补在采集标本时引入的误差和错误,因此正确地采集标本是保证检验质量的基础。(一)血液标本采集的意义

1.血液检验标本分为全血、血浆、血清等。全血标本主要应用于临床血液学检查,如血细胞计数和分类、形态学检查等;血浆标本适合心肌梗死项目、内分泌激素、血栓和止血检测;血清标本多适用于临床化学和免疫学的检测;血培养标本适用于全血微生物检测。

2.按照采血部位的不同,血液标本可分为静脉血、动脉血和毛细血管血3种。绝大多数临床化学、免疫学和血清学血细胞计数和血细胞形态学、血液寄生虫学和病原微生物学检验等采用静脉血;少数检查,如血气分析、乳酸和丙酮酸测定等,需要采集动脉血;毛细血管血主要应用于各种微量法检查或大规模普查,血量不足200µl的检验,儿童或静脉采集不易的单项检查,如全血细胞检查等。

3.静脉血是最常用的实验室检查标本,真空采血法是最好的静脉采集技术。(二)血液标本采集的准备

1.门诊患者应避免疾走、跑步等剧烈运动,并静坐半小时以上,再采集标本。

2.采血前一天忌用烟、酒、茶、咖啡,并应尽可能避免服用任何药物,不能停用的药物应予以注明,如抗生素、激素、维生素及其他影响代谢或干扰测试反应的药物,以便对结果的解释。

3.血清脂质或脂蛋白测定应在空腹12~14小时采集血液标本。

4.为提高对糖尿病筛查和诊断的敏感性,测定早餐后2小时血糖优于空腹血糖。

5.尽可能在使用抗菌药物前采集血液标本,以在寒战和发热初起前30~60分钟为好。(三)血液标本采集的配合

1.空腹采血项目应禁食8小时以上。

2.保持平静的心情,避免焦虑。

3.避免剧烈运动。

4.采血前核对导诊单检验项目是否为需要检查项目。(四)血液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

1.标本采集后应尽快送检,以免代谢或酶失活等影响检验结果。

2.采血完毕后,用无菌棉签或纱布压于伤口上,轻压伤口直到止血为止。

3.个别患者采血后发生眩晕,应立即让其平卧休息,若因低血糖诱发眩晕,可立即注射葡萄糖或口服糖水。如果有其他情况,应立即联系医生共同处理。二、尿液标本采集

尿液理学和化学检验简便、安全、无创伤性,对泌尿系统疾病、肝脏疾病、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的诊断、治疗及疗效监测有重要价值。尿液常用的理学和化学检验包括尿量、颜色、透明度、气味、比重、尿渗量、酸碱度、蛋白质、葡萄糖、酮体、尿胆原等。(一)尿液标本采集的意义

尿液检验标本分为随机尿、晨尿、餐后尿等。随机尿标本主要应用于门诊、急诊等尿常规检查;晨尿标本适合尿液有形成分的检测,如尿红细胞检测;24小时尿标本多适合于尿液化学成分检测,如24小时尿蛋白;尿培养标本适合于尿微生物检测。(二)尿液标本采集的准备

1.门诊患者应处于安静状态下,按平常生活饮食。

2.用于细菌培养的尿标本须在使用抗生素治疗前采集,以有利于细菌的生长。

3.运动、性生活、月经、过度空腹或饮食、饮酒、吸烟及姿势和体位等可影响某些检查的结果。

4.清洁外生殖器、尿道口及周围皮肤,女性患者应特别避免阴道分泌物或经血污染尿液。

5.如果采用导尿标本或耻骨上穿刺尿标本,一般应由医护人员先告知患者及家属有关注意事项,然后由医护人员进行采集。(三)尿液标本的采集及配合

1.中段尿(1)女性:

采集前用肥皂水或0.1%高锰酸钾溶液等冲洗外阴,用手指分开阴唇,弃其前段尿,留取中段尿10~20ml于容器内。(2)男性:

采样前用肥皂水或0.05%~0.1%聚维酮碘溶液等消毒液清洗尿道口,擦干后翻包皮,弃其前段尿,不终止排尿,留取中段尿10~20ml于容器内。

2.耻骨上膀胱穿刺

主要用于厌氧菌培养或留取标本困难的婴儿、脊柱损伤患者的尿液采集。先用0.25%聚维酮碘溶液等消毒液消毒穿刺部位皮肤,然后使用无菌注射器直接从耻骨联合与脐连线上高于耻骨联合2cm处刺入膀胱吸取尿液10~20ml于无菌容器内。

3.导尿管尿(1)直接导尿法:

使用0.05%~0.1%聚维酮碘溶液等消毒液消毒会阴局部,用导尿管直接经尿道插入膀胱,先弃其前段尿液约15ml,再留取中段尿液10~20ml于无菌容器内。(2)留置导尿管法:

医院内尿路感染中,临床最常用此法。采集前先夹住导尿管,采集时则松开导管,弃其前段尿液,使用0.25%~0.5%聚维酮碘溶液等消毒液消毒导尿管的采样部位,使用无菌注射器斜刺入导尿管抽取10~20ml尿液于无菌容器内。(3)回肠造口导尿管法:

摘除导管,弃去里面的尿液,先用0.05%~0.1%聚维酮碘溶液等消毒液消毒吻合口,再将导尿管插入到清洁的吻合口,直至筋膜的深部采集10~20ml尿液于无菌容器内。(四)尿液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

1.不应从集尿袋中采集尿液。

2.尿液中不应加防腐剂(24小时尿标本除外)。

3.若尿液培养前患者曾使用抗菌药物,应反复多次送检。

4.多次采集或24小时尿不应用于尿液培养。

5.除非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不应对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常规进行尿液培养。

6.培养结果应结合临床表现、菌落计数以及微生物种类等,进行综合判断。

7.标本采集后应及时送检并接种,室温下保存时间不应超过2小时(夏季保存时间应适当缩短或冷藏保存)。如果不能及时运送或接种,应4℃冷藏,但保存时间也不应超过8小时。三、粪便标本采集

正常粪便中水分约占3/4,固体成分约占1/4,后者包括粪便残渣、消化道分泌物、肠道脱落的上皮细胞、无机盐及大量的细菌。粪便检验对许多疾病,特别是寄生虫病及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也是临床上最简单、最常用的检验项目之一。(一)粪便标本采集的意义

1.了解消化道炎症、梗阻、出血、寄生虫感染等。

2.粪便隐血可作为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诊断筛查试验。

3.检测粪便中有无细菌感染,防止肠道感染。(二)粪便标本采集前的准备

1.患者检查前3天禁食肝、血或含铁剂药物。

2.应避免月经血、尿液、消毒剂及污水等各种物质污染粪便标本。(三)粪便标本的采集

1.常规粪标本采集

用棉签取较中央的粪便或脓血黏液部分少许于集便盒内。

2.培养粪标本采集

解大便之前用消毒液冲洗肛门,用无菌棉签取粪便中央处置于培养皿中,盖好盖子。如果患者无便意,可用无菌棉签蘸取等渗盐水,由肛门插入6~7cm,轻轻转动棉签取出粪便少许,插入培养试管中送检。(四)粪便标本采集后的注意事项

1.标本采集后应尽快送检,1小时内送至检验科。

2.严禁用吸水性材料(如尿不湿、卫生纸等)留取粪便标本。

3.送检后剩余标本应废弃到黄色垃圾袋中,由专业人员统一处理。四、痰液标本采集

痰是下呼吸道的分泌物,特殊的解剖部位决定了痰标本不同于其他标本,咳出的痰在经过咽及口腔时,不可避免地混入寄居在上呼吸道中的菌群。因此,痰标本的采集及处理方式,直接影响到检出结果。(一)痰液标本采集的意义

下呼吸道的痰液应是无菌的,而经口腔咳出的痰带有多种上呼吸道的正常寄生菌(如草绿色链球菌、干燥奈瑟菌)。若从患者痰标本中查见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提示可能有呼吸道细菌感染。疑特殊病原菌所致肺部感染时,常先做痰液和支气管分泌物涂片、染色镜检(如肺部结核痰液涂片、抗酸染色,镜检找抗酸染色阳性结核分枝杆菌),有助于细菌培养检查。(二)痰液标本采集的准备

1.以晨痰为好;支气管扩张症患者,清晨起床后进行体位引流,可采集大量痰液。

2.在应用抗菌药物之前采集标本。(三)痰液标本采集的配合

1.自然咳痰法 患者清晨起床后,用冷开水反复漱口后用力自气管咳出第一口痰。对于痰量少或无痰的患者可进行诱导咳痰,即采用雾化吸入45℃的3%~5%NaCl溶液,使痰液易于排出。将痰液采集于无菌容器中尽快送检。

2.支气管镜下采集法 在病灶附近用导管吸或用支气管刷直接取得标本。

3.人工气道采集法 通过气管切口插管,负压吸引取得痰液,可用于厌氧菌培养。

4.小儿取痰法 用弯压舌板向后压舌,用棉拭子深入咽部,小儿经压舌刺激咳嗽时,可喷出肺部或气管分泌物粘在拭子上,尽快送检。

5.结核分枝杆菌检查,痰量要多。(四)痰液标本采集后的注意事项

1.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检,放置时间不应超过2个小时。

2.咳痰标本不做厌氧菌培养。(田清武 赵鹏 孙异凡)第四节 影像学检查一、X线检查(一)X线摄影

普通X线摄影检查是医学影像检查技术中最基本的检查方法,属于传统放射学范畴。人体各组织器官的密度不同,对X线吸收的程度各异,因而形成黑白度不同的影像。

1.X线检查的意义

照片影像的空间分辨率较高,影像细节显示清楚;对于较厚的部位以及厚度和密度差异较小的病变容易显示;照片可以永久保存,便于复查和会诊;接受的射线剂量较小,利于防护。

2.检查前的准备

检查时,患者应听从医生的安排,去除检查部位的厚衣物(如毛衣、棉衣等)以及高密度饰物(如耳环、项链、手镯等),避免穿带有金属丝线绣花、油漆印花和其他装饰物的内衣,以免遮盖病变。

3.X线检查的配合

摆好拍片体位后,患者应遵从医生的安排,不得随意移动,以免影响照片质量。

4.X线检查的注意事项(1)患者或家属须持医师填写的检查申请单,首先到放射科登记窗口登记、编号(孕妇严禁入内)。(2)编号后到指定的机房外等候检查,听候医生安排,避免在机房内或拥堵在机房门口,避免不必要的照射。(3)对于不合作的婴幼儿及危重患者,家属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检查安排。(二)X线造影

通过人工的方法,将高于或低于该组织器官的物质引入人体,以显示其形态、位置或功能的检查方法。所采用的提高对比度的物质,称为对比剂。

1.X线造影的意义

目前临床上广泛开展的造影检查有胃肠道造影、静脉肾盂造影等。

2.X线造影的准备(1)在做X线造影检查前一天尽量吃一些少渣食物,半流质或流质,如藕粉、粥、烂面糊及肉汤等。(2)静脉肾盂造影及钡剂灌肠检查前一天晚上要服泻药,排空肠道内容物,尽量减少肠道内的气体等所带来的干扰,使拍的片子图像更清晰。(3)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应在月经干净后3~7天进行。造影前3天及造影后2周内应避免性生活。

3.X线造影的配合

医生摆好拍片体位后,患者不得移动,应配合医生的安排,以免影响照片质量。患者的良好配合是造影检查成功的关键。

4.X线造影的注意事项(1)询问过敏史,签署静脉肾盂造影知情同意书,筛除检查禁忌证,预约登记。(2)造影前要进行碘过敏试验。二、CT检查(一)CT普通扫描

CT普通扫描是指不用对比剂增强或造影的CT扫描,又称CT平扫。平扫是CT扫描最基本的扫描方式。CT检查一般先做平扫,根据扫描结果必要时再做其他扫描方式。CT扫描包括非螺旋CT扫描、螺旋CT扫描、双源CT扫描、薄层扫描、连续扫描、靶扫描、高分辨力CT扫描、定量扫描、低剂量扫描、双能量成像、CT透视及CT导向穿刺活检等方式。

1.CT普通扫描的意义

CT平扫可用于全身各脏器的检查,对疾病的诊断、治疗方案的确定、疗效观察和预后评价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不同的扫描方式其临床意义有所不同,如颅脑、椎间盘的常规扫描常选用非螺旋扫描;对血管、胸腹部、骨关节容积重组等检查和急、重症患者的检查采用螺旋CT扫描。而双源CT用于心脏检查具有明显的优势,可减少对心率的依赖。

2.CT普通扫描前的准备

为了保证CT检查获得优质的图像质量,须做好扫描前的准备工作:(1)了解病情:

扫描前应认真查看申请单,询问病史,了解被检者携带的有关影像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以供扫描时定位及诊断时参考。(2)胃肠道准备:

①腹部、盆腔、腰骶部检查者,扫描前1周,不做胃肠道钡剂造影,不服含金属的药物,如铋剂等;②腹部、盆腔平扫者,检查当日禁食4~6小时;③检查肝脏、胰腺、脾脏时,扫描前15分钟口服对比剂500ml;④检查肾脏、肾上腺时,提前30分钟口服对比剂500~750ml,充盈肠道扫描前被检者再口服对比剂250ml;⑤检查盆腔时,需要提前60~120分钟口服对比剂,总量约1000ml;⑥妇科盆腔扫描时,被检者做常规胃肠道准备后,须检查前憋尿;⑦临床怀疑肝外胆管结石或输尿管结石的被检者不宜口服阳性对比剂,以防漏诊;⑧消化道出血、急性胰腺炎、肾衰竭、消化道穿孔、肠梗阻等患者根据病情禁服或慎服对比剂。(3)除去金属物品:

摆位时去除扫描范围内被检者穿戴及携带的金属物品,如钥匙、手机、发卡、耳环、项链、金属拉链、义齿、带金属扣的皮带、硬币、带金属的纽扣等,以防伪影产生。

3.CT普通扫描中的配合(1)根据不同检查部位的需要,确保检查部位的固定,被检者摆好位后勿动,避免漏扫及减少运动伪影。(2)胸腹部检查前应做好呼吸训练,使被检者能根据语音提示配合平静呼吸或吸气、屏气。(3)喉部扫描时,被检者不要做吞咽动作;眼部扫描时被检者两眼球向前凝视或闭眼不动。(4)不配合的儿童可口服催眠剂(10%水合氯醛0.5ml/kg)以制动。(5)外伤、意识不清及躁动不安的被检者可根据情况给予镇静药。

4.CT普通扫描的注意事项(1)CT检查必须注意放射线的防护,要正确、合理地应用CT检查,避免不必要的曝光。对育龄妇女及婴幼儿更应严格掌握适应证,非特殊必要,孕妇禁忌CT检查。CT检查时应注意防护生殖腺和眼睛。(2)危、急、重患者检查时须临床医生全程陪同,以防患者可能出现危险。(二)CT增强扫描

静脉注射对比剂后的扫描称增强扫描。其作用是增加组织器官的对比度,临床应用普遍。注射对比剂后血液内碘浓度增高,血管和血供丰富的组织结构含碘量升高,而血供少的组织结构含碘量较低,使组织结构的密度差别增大,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之间密度差别增大,有利于病变的显示和区别。

1.CT增强扫描意义

①增强扫描可增加组织与病变间密度的差别,更清楚地显示病变与周围组织间的关系及病变的大小、形态、范围,有助于发现平扫未显示或显示不清楚的病变;②不同的病变显示不同的增强特性,增强扫描可以动态观察某些脏器或病变中对比剂的分布与排泄情况,根据其特点,判断病变性质;③增强扫描还可帮助区分病变组织和水肿等继发改变;④借以鉴别血管结构和淋巴结等其他结构;⑤观察血管结构及血管性病变。增强扫描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已成为大部分占位性病变的常规检查手段。

2.CT增强扫描前的准备(1)医护人员会询问过敏史,签署CT增强扫描知情同意书。(2)扫描前检查者会查看申请单,询问病史,了解被检者携带的有关影像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以供扫描时定位及诊断时参考。(3)向被检者说明有关配合要点,以消除被检者的顾虑和紧张情绪,以取得配合。(4)做增强扫描的被检者检查前4~6小时禁饮食,以防发生过敏反应时发生呕吐或呛咳将胃内容物误吸入肺。做腹部、盆腔增强扫描者,胃肠道准备与普通平扫相同。(5)建立静脉通路,做碘过敏试验,取碘对比剂原液2ml静脉推注后,观察20分钟,询问、观察被检者有无皮疹、皮肤瘙痒、唇舌发麻、打喷嚏、恶心、呕吐、喉头水肿等过敏反应发生,无不良反应方可进行检查。

3.CT增强扫描中的配合(1)摆位:

根据不同检查部位,正确摆好体位,患者不能自行变换,摆位时去除扫描范围内被检者穿戴及携带的金属物品,如钥匙、手机、发卡、耳环、项链、金属拉链、义齿、带金属扣的皮带、硬币、带金属的纽扣等,以防伪影产生。(2)呼吸训练:

胸腹部检查前应做好呼吸训练,使被检者能根据语音提示配合平静呼吸或吸气、屏气。(3)连接高压注射器:

护士将高压注射器调至备用状态,排尽高压注射筒及连接管内的空气,与受检者的静脉通路相接,对比剂注入体内瞬间可能出现全身发热的感觉,此时不要紧张,这属于正常现象。(4)对比剂高压注射:

高压注射器注射速度为3~5ml/s。注射过程中,护士会观察显示屏上的压力曲线图,如果患者有不适或穿刺部位疼痛,应立即告诉护士。如果发生穿刺部位对比剂外渗等情况,须立即停止注射,给予必要的处理措施。

4.CT增强扫描后的注意事项(1)扫描结束后,护士分离连接管与留置针接头,询问患者有无不适,保留留置针观察20~30分钟,增强扫描使用的碘对比剂量较大,注射速度快,有引起不良反应,甚至过敏反应可能。一旦出现过敏反应,须及时处理、抢救,否则可能危及生命。为避免迟发型过敏反应的发生,检查后被检者须留观30分钟后再离开。(2)留观30分钟无不良反应后方可拔针,拔针同时用无菌棉签按压皮肤穿刺处5分钟以上,防止皮下出血,对于老年患者及凝血机制不良者应延长按压时间。(3)护士会告知被检者48~72小时内多饮水,尽快排出对比剂,减轻肾脏负担。(三)血管造影

CT血管造影(CTA)实质是血管的增强扫描,经周围静脉快速注入对比剂后,在靶血管对比剂充盈的高峰期,使用多层螺旋CT进行快速、连续的薄层扫描,并经重组得到血管的直观图像。

1.血管造影的意义

CTA属于无创或微创检查,高质量的CTA图像接近血管造影,可以显示1~4级,甚至5级动脉结构。三维显示立体结构清楚,可以任意角度旋转观察,目前广泛用于全身各大血管,如主动脉、肾动脉、颈动脉、冠状动脉、脑血管等的检查,尤其是冠状动脉病变筛选、斑块评价、支架与旁路移植术后随访,在主动脉病变与肺动脉栓塞等病变的检查与诊断方面越来越成为首选检查方法。

除冠状动脉CTA外,其他血管造影检查前的准备、检查中的配合以及检查后的注意事项基本同增强扫描。

2.血管造影前的准备(1)心理护理:护士热情接待每一位受检者,候诊时给予详细讲解检查目的,检查过程中对心率、屏气的要求、快速推注对比剂时全身的发热反应等内容;讲解检查过程和注意事项,告知该检查的无创性和安全性,使受检者对检查过程和可能出现的问题有较全面的了解,尽量减轻受检者的紧张心理,使心率保持平稳。(2)心率:检查前12小时内不服用含咖啡因类的饮品,4小时内不宜吃固体食物,鼓励饮水,受检者应提前至少30分钟到达候诊室,静坐以稳定心率。心率对图像质量的影响很大,若心率大于65次/分,没有哮喘等禁忌证的受检者,可在检查前30~40分钟口服美托洛尔25mg,扫描前将受检者心率尽量保持在65次/分以下,以实现单次心跳采集。(3)护士询问过敏史,签署CT增强扫描知情同意书。(4)建立静脉通路:由于CT冠状动脉检查时注射速度快,注射压力高,选择右肘前或右腕部粗直、有弹性的静脉穿刺并置入留置针,最好一次穿刺成功,避免对比剂注入血管外。为确保高注射速率,一般采用20G留置针,取2ml碘对比剂行静脉推注,观察20分钟,询问受检者是否有恶心、呕吐、眩晕、心悸、气短、荨麻疹等症状,对比剂试验阴性方可进行随后的检查。

3.血管造影的配合(1)检查前注意:

去除带金属的衣物,女性患者脱去胸罩,以免产生图像伪影。受检者仰卧于检查床上,双手上举于头上方,清洁局部皮肤后贴电极片,连接电极要在心脏扫描范围之外,以免产生伪影,要尽量避开呼吸肌以免呼吸时干扰ECG波形。护士会告知患者扫描时会发生的正常情况,如扫描架有较大噪声等,以消除检查中的不适给患者心理造成的压力。采用铅围裙及铅帽等防辐射用品屏蔽检查野之外的器官,以保护受检者免受不必要的电离辐射。(2)屏气训练:

患者良好的屏气配合对图像质量至关重要,按照CT机器扫描同步录音模式进行训练,护士须观察心电监测仪所显示的被检者心电图信号和心率,确认屏气状态下R波信号能够被准确识别。检查前,患者在护士指导下练习屏气,吸气后屏气约10秒,每次吸气幅度要尽量一致,尽量自然吸气,不要深吸气后屏气,受检者在扫描时尽量避免咳嗽、打喷嚏、呃逆及做吞咽动作等,要进行反复训练,直到正确掌握为止,以确保曝光期间被检者胸腹部均处于静止状态。患者在检查过程中要按照语音指令做好屏气配合。(3)连接高压注射器:

护士将高压注射器调至备用状态,排尽高压注射筒及连接管内的空气后与受检者的静脉通路相接,受检者在对比剂注入体内的瞬间可能出现全身发热的感觉,此时不要紧张,这属于正常现象。(4)对比剂高压注射:

应用350mg/ml或370mg/ml高浓度对比剂,注射速率5.5ml/s,有利于提高图像质量和冠状动脉远端及小分支的显示,对比剂加温至体温水平,加温可降低黏稠度,减轻低温对血管的刺激。护士在显示屏上调好注射速度,注入10~12ml生理盐水测试是否通畅,有无渗漏现象,并观察显示屏的压力曲线变化,受检者如注射部位出现疼痛或肿胀,要及时示意护士,以便迅速停止注射。

4.血管造影后的注意事项(1)扫描结束后,患者如有不适应告知护士及检查者,起身要缓慢,避免发生直立性低血压。护士分离连接管与留置针接头,保留留置针。为避免迟发型过敏反应的发生,检查后患者须留观30分钟,无不良反应再由护士拔出留置针后离开。(2)CT室应备齐必需的急救药品、器械,以备抢救之用。(3)留观30分钟无不良反应后方可拔针,拔针同时用无菌棉签按压皮肤穿刺处5分钟以上,防止皮下出血,对于老年患者及凝血机制不良者应延长按压时间。(4)被检者检查后48~72小时内多饮水,尽快排出对比剂,减轻肾脏负担。(5)嘱被检者离院后如有其他不适,尽早就近就医。三、磁共振成像检查

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是利用各种分子磁共振波谱之间的差异,通过成像设备得到人体生理和生化上重要的结构和动态信息的一种检查。磁共振成像检查从20世纪80年代才逐步应用于医学领域。经过几十年的研究,磁共振成像检查在许多疾病的诊断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一)磁共振成像检查的意义

MRI检查已经应用于人体各种组织器官的检查,特别是在神经系统、骨关节以及乳腺等组织器官疾病中,磁共振成像检查可以作为诊断疾病的“金标准”。它具有无电离辐射性(放射线)损害;无骨性伪影;能多方向(横断、冠状、矢状切面等)和多参数成像;高度的软组织分辨能力;无须使用对比剂即可显示血管结构等独特的优点。(二)磁共振成像检查前的准备

1.检查者须核对MRI检查申请单,了解病情,向被检查者说明检查目的和要求。

2.签署MRI知情同意书,有以下情况者不宜行MRI检查:①安装心脏起搏器者;②置入人工金属心脏瓣膜;③置换各种人工关节及假体,金属内固定物;④置入冠状动脉及各种血管支架、胆道支架、食管支架及其他金属内支架;⑤人工耳蜗置入术后,眼球内异物不能除外金属异物者;⑥活动性义齿,体内残留金属异物;⑦其他因手术等原因置入体内的金属物品。

3.除去随身携带的含金属物品 进入扫描室前嘱被检者及陪同家属除去随身携带的任何金属物品及电子产品,如手机、手表、钥匙、打火机、皮带、项链、眼镜、耳环、胸罩、助听器、磁卡、硬币、刀具、发卡、别针、轮椅、推床等。并妥善保管,严禁将其带入检查室。

4.腹部、盆腔准备 腹部、盆腔MRI检查前4小时禁饮食,检查前一周不能做胃肠道钡餐检查。置有金属避孕环的被检者,必要时须将其取出后再行检查。男性前列腺、女性盆腔等检查前须憋尿。

5.根据病情需要做增强扫描者,护士会详细询问有无过敏史,签署增强扫描同意书,建立留置针静脉通路。(三)磁共振成像检查的配合

1.摆位

检查者会根据被检者不同的检查部位正确放置不同体位线圈。

2.告诉被检者应注意的问题

给被检者讲述检查过程;告诉所需检查时间;扫描时机器会发出较大噪声,给被检者佩戴耳塞,以防听力损伤。被检者在扫描过程中不得随意运动,如有不适,可通过配备的通讯工具与工作人员联系。

3.呼吸训练

胸、腹部检查时,检查者将呼吸补偿感压器放在呼吸幅度最大的部位,加腹带时保持适度松紧,被检者反复训练屏气,直到能够配合为止。

4.增强MRI

需做增强MRI者,需打留置针,用高压注射器将对比剂快速注入体内。其间可出现全身发热、口腔异味等,属于正常现象,不必紧张。注射对比剂时,护士会密切观察显示屏压力曲线图,如有不适或穿刺部位有疼痛,应立即告诉护士。(四)磁共振成像检查的注意事项

1.特殊情况的处理 对婴幼儿、躁动不安及幽闭恐惧症被检者,须适当给予镇静处理,以提高检查成功率。对于危重患者,除早期脑梗死外,原则上不做MRI检查。如特别需要,应由临床医师陪同观察,所有抢救器械、药品必须在扫描室外就近备齐。年老体弱、无法独立行走及危重患者检查时必须家属陪同。

2.增强MRI检查结束后留观30分钟,无不良反应后方可拔针,拔针同时用无菌棉签按压皮肤穿刺处5分钟以上,防止皮下出血,对于老年患者及凝血机制不良者应延长按压时间。

3.检查后要多饮水,尽快排出对比剂,减轻肾脏负担。

4.被检者离院后如有其他不适,应尽早就近就医。(唐晓燕 刘光震 丛文斌)第五节 特检科检查一、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是利用超声的有关原理来检查人体疾病的一种方法。主要用于实质性脏器及含液性脏器的检查,对空腔脏器、肺、骨效果较差。(一)超声检查的意义

通过超声检查能够及时准确地诊断出腹部脏器、乳腺、甲状腺等疾病,对发现病变、确定病变的位置和大小有重要意义。(二)超声检查前准备

1.消化系统检查基本安排在上午检查,检查的前日,晚餐尽量少食油量过多的食物,清淡饮食,晚9点以后禁食、禁水,检查当天上午空腹候诊。

2.超声检查应安排在内镜(胃肠镜)、钡餐及胆道造影检查之前,避免胃肠镜充气干扰。

3.泌尿系统检查要憋尿,以感到有尿意为准,可以适当饮水,待充分充盈膀胱后检查,避免肠气干扰。

4.备好以往病历或其他检查报告,以便检查者系统地做出诊断。(三)超声检查的配合

1.检查时充分暴露检查部位,如无特殊情况(昏迷、严重外伤等),患者宜穿宽松服装就诊,做颈部超声检查(包括甲状腺、颈部血管等)者不要佩戴项链等饰物。

2.婴幼儿患者如果不配合,可在临床医师指导下服用镇静药物后进行检查。

3.由于患者病情的不同,一些检查项目可能需要特殊准备,超声检查医师会提供具体指导。(四)超声检查后的注意事项

1.检查完毕后,在诊室外稍等片刻,由医护人员将报告单送出。

2.拿到报告后,首先查对姓名、性别、年龄,确认无误后即可去门诊复诊。二、心脏超声检查

心脏超声检查又称超声心动图,是大部分心血管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在诊断冠心病、心脏瓣膜病、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心包疾病以及大血管疾病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一)心脏超声检查意义

心脏超声作为一项无创的检查,能综合分析心脏各结构的位置、形态、活动与血流特点,从而获得心血管疾病的解剖、生理、病理及血流动力学资料,便于心脏病的诊断。(二)心脏超声检查前准备

1.检查者须了解患者的心肺功能情况、药物过敏史、既往镇静麻醉药物使用史等。

2.女士夏天不要穿连衣裙。因为做心脏超声检查时,探头需要在胸前扫查,需要穿着宽大、舒适,且容易脱穿的衣服,如衬衣等。

3.普通心脏超声检查不必空腹,可适当进食但不要过饱,经食管超声需要空腹。

4.心脏超声检查是一项无创操作,不必紧张,消除恐惧心理。

5.小儿哭闹或不配合时,需镇静,1~3岁的患儿多数情况需药物镇静,可根据医嘱口服水合氯醛等,待患儿入睡后方可检查。

6.备好以往病历或其他检查报告,以便检查者系统地做出诊断。(三)心脏超声检查中的配合

检查过程中要松解衣领和裤带,取左侧卧位,头下垫以高度适宜的枕头,充分暴露检查部位,在检查过程中应当心情放松,尽量保持平静呼吸,配合医生完成检查,心脏超声检查过程中可能会因为探头加压而感觉到胸前压迫感,常规心脏超声检查需要10分钟左右,疑难患者所需时间会更长。(四)心脏超声检查后的注意事项

1.检查完毕后,在诊室外稍等片刻,由医护人员将报告单送出。

2.拿到报告后,首先查对姓名、性别、年龄,确认无误后即可去门诊复诊。三、心电图检查

心电图是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的电活动变化的技术。(一)心电图检查的意义

心电图检查在心脏基本功能及其病理研究方面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可以分析与鉴别各种心律失常,也可以反映心肌受损的程度和发展过程以及心房、心室的功能、结构情况,对于指导心脏手术及药物处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二)心电图检查前的准备

1.取仰卧位,身体放松,不必紧张。婴幼儿必须熟睡后方可检查。

2.检查前,不能饱饮、饱食、吃冷饮和吸烟,需要平静休息20分钟。

3.如果以前做过有关检查,须带好有关病历及报告。

4.在心电图检查期间穿宽松的棉质衣服,避免穿紧身纤维产品的内衣,露出小腿及手臂。当有患者在进行心电图检查时,其余人在帘子外等候,尽可能让其单独一人接受检查,保护他人隐私并排除其他人员的干扰。

5.有些心脏方面的问题,要向医生说明,以便医生进行相应的检查;如果正在服用心律失常的药物,也要说明。(三)心电图检查中的配合

将上衣扣解开,露出胸部,女性患者须将胸衣解开,暴露胸部,在检查时,要平躺,全身放松,平稳呼吸,保持安静,配合好医生的诊断。(四)心电图检查后的注意事项

检查后整理衣裤,在诊室外等待约20分钟后取报告。四、肌电图检查

肌电图检查是通过描述神经肌肉单位活动的生物电流,来判断神经肌肉所处的功能状态,用电流刺激神经、经皮穿刺于肌肉组织内,使神经、肌肉在放松和收缩时发生电活动而获得图形和声音信号的一种有创神经电生理检查。(一)肌电图检查的意义

可以协助神经内科鉴别神经源性、肌源性及神经肌肉接头性疾病,并且对于骨伤科在神经损伤程度、修复、再生测定的检查中,能结合临床对疾病做出诊断,对于神经根压迫的诊断,肌电图更有独特的价值。(二)肌电图检查前的准备

1.检查前1天尽量用肥皂水沐浴,不能沐浴者应清洗四肢,清洁后禁止使用任何护肤品,穿宽松的内衣、裤,以便在检查时容易暴露上、下肢。

2.检查前要吃饱饭,在医生的指导下,对双侧胫前肌、股四头肌、拇短展肌、小指展肌、肱二头肌、三角肌进行放松、轻收缩、重收缩的训练,直至掌握。

3.不要戴首饰,检查时要关闭手机。

4.患血友病或血小板明显减少或凝血时间不正常者,应避免肌电图检查。(三)肌电图检查中的配合

检查时身体放松,解除思想顾虑,配合医师选择合适的体位并根据指导用力。若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改用一次性同心针电极,以避免交叉感染。(四)肌电图检查后的注意事项

1.应避免对刚做过肌电图的肌肉进行肌肉活检和肌酶谱的测定。

2.穿刺的患者24小时内禁止洗澡。

3.检查后整理衣裤,在诊室外等待约20分钟后取报告。五、脑电图检查

脑电图检查是一项无痛、无创伤性的检查,是将微小的脑生物电信号进行多级放大并记录下来的一种脑功能检查方法。(一)脑电图检查的意义

脑电图检查主要是检测细胞生理电现象以及脑细胞是否有异常放电行为,用于脑内的一些实质性病变及精神类疾病的鉴别。(二)脑电图检查前准备

1.脑电图检查前检查头皮,由于头部感染或头发过长影响电极接触效果,对于头部感染患者应先行治疗,头发过长患者应剪短,检查前的头皮清洗应避免含油脂洗护系列,尽量保持头皮干燥、洁净。

2.检查前3天应停用各种神经兴奋药和镇静药,以避免检查时形成假象,影响检查结果的判断。

3.如癫痫患者停药有困难,要向检查人员说明服用的药名、剂量,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