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500HR人生管理笔记(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0 22:04:12

点击下载

作者:宋文艳

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世界500HR人生管理笔记

世界500HR人生管理笔记试读:

前言

你觉得自己的人生使命是什么

当一个人长大成人,也就开始了独自一人面对生活。

1997年,大学毕业三年后,我有幸入职飞利浦公司。当年参加了美国版权课“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那节课对我这个24岁的年轻人启发巨大。2007年,我在北京学习美国“全球职业规划师GCDF”认证课程,课堂中做练习,导师问每一位在场的同学:你觉得自己的人生使命是什么?

我的人生使命之一就是帮助18—35岁的年轻人,尽早了解和学习“职业生涯规划、人生战略规划”知识和技能,像我一样在24岁时就确定职业目标、人生阶段目标,制定学习成长地图,制定人生战略地图,然后踏踏实实地一步一步执行、实践。这样的话,20年后就可以达成一个个小目标和大目标、小梦想和大梦想,做到工作和生活的动态平衡,就可以早日实现人生终极目标——时间自由、财务自由、心灵自由!

我以此为我的人生使命!

2019年,距那两次的培训课程分别过去了12年和22年,我也有了25年的职场经验和46年的人生体验,于是,这本书出现了。本书提供了很多工具和方法,帮你梳理已经拥有的梦想,并以此为基础实现人生的目标。让我告诉你,在生活中取得成功需要哪些要素:首先,你必须要有梦想;其次,你必须要有积极的心态;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你必须有正确的工具和方法来让梦想成真。这是一本讲梦想和如何实现梦想的书,同时,它更是一本讲工作、生活、学习人生三件大事动态平衡的书。

写书,是我的梦想之一,在我30岁时,就将写书写到了我的“人生梦想清单”上。古人说将“立德、立功、立言”当作“三不朽”。要出书立著,个人的德行排在首位,并不仅仅是你的书的辞藻文采,更重要的是能够给同代和后代树立一个榜样,希望看到此书的人,能从我的书中获得新的思路。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没法复制,但你可以做更好的自己。踩在我的肩膀上去探索你自己的美好人生,是我写书给你看的初心。

在中国众多畅销的职业规划、职场发展、生涯规划、人生规划的书中,“鸡汤”多、营养少。在市面上已经有的同类读物中,谈Why(为什么)的多,谈How(如何做)的少。经过时间检验的简单方法才值得推广;只有被验证过的成功经验才真正有价值。我在自己25年的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地在工作、生活和学习领域检验着我听到的、学到的无数人生道理,现在有了一些心得,分享给大家。

2008年,我在武汉开始做“一对一职业生涯规划咨询”和“团体咨询”,至今已有11年时间,个案累积大约800个。这11年来,有太多的年轻人渴望我解答他们的职业生涯困惑、人生困惑的问题。其实,这些问题根本无法一句两句就能给出标准答案,而且即使我给了答案,解答了一时的困惑,也帮不了做出一世的选择,因为迷茫、困惑、焦虑和厌倦会一直伴随人的一生,至少在下面五个人生节点,每个人百分之百都会遇到重大的人生决策,有时,错一步则错十年。

我把这五个人生节点划分为五个人生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职业定位期;第二个阶段是职业适应期;第三个阶段是职业发展期;第四个阶段是职业转型期;第五个阶段是生涯平衡期。

所以,你需要像我一样,成长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师、人生管理战略规划师。不过,你的运气比我好,你不用像我一样,再花25年时间、再花我当初花的10万元去全国各地求学上课。当你无意间知道这本书、买了这本书,就已经在“人生”的这趟列车上,坐到了我的这节车厢里。这是你的机遇和幸运!同时也是我的机遇和幸运!

每个人的成长都需要专业知识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专业知识能力是我们分析问题的前提,是入行从事某项工作的基础;实践操作能力是我们解决问题的核心;自我管理能力决定了我们能否在一个领域取得长足的发展,包括积极的人生观、随时的自我觉察、终身学习的理念等。其中“职业生涯规划、人生管理战略规划”能力,已经成为职场人必备的生存性技能,人人必学!

我发现周围好多人的“幸福梦想”很多都有相同点,他们打算退休或在财务自由以后去“环游世界”或“开个咖啡馆”等,因此,他们常常这样想:“等我有钱了,我就……”“等我有时间了,我就……”以前我也是这样的思维方式,后来,生活给我上了许多生动的课,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和这个世界。幸福的人和不幸福的人,其差别往往在于思维和行为模式的不同。虽然目前我还没有完全达到财务自由的目标,但我已经一边努力工作赚钱,一边环游了世界上50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南极、北极、珠峰大本营,还开过两家咖啡厅,实现了无数人的小梦想。

接下来说明一下:我的书写给谁看?

第一,目前正遇到职业困惑的人。本书通过一个简单的、逻辑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五步曲”,教你做职业世界的探索、自我探索,如兴趣、能力、价值观探索等,确定你的职业定位,找到你真正的工作动力,然后确定下一步的职业选择,以解决你的工作倦怠。

第二,目前正陷于人生某阶段迷茫困惑中的人。每个人在面临重大人生抉择时,无论是工作和生活平衡的选择,还是就业、创业的选择;无论是开始或者结束一段感情的选择,还是生不生二孩、做不做全职妈妈的选择。这些都很容易让我们陷于迷茫困惑之中。事实上,人生就是无数次选择的叠加!今天的生活就是由几年前我们的选择决定的,而今天我们的选择将决定我们几年后的生活!

第三,对未来有期许的人,还有梦想要实现的人,不想这么年轻就放弃自己的人,想为自己活的人,想按自己的意愿过一生的人。

第四,我的书还写给这些人看:HR(人力资源)、企业中高管、创业者、老板们。当今时代,不懂职业生涯规划的HR,如何选人、用人、育人、留人?不懂职业生涯规划的中高管和老板们,如何给员工谈人生、谈理想?

第五,为人父母者,本书有助于你发掘你的孩子与众不同的天赋潜能,帮助你成为孩子人生中第一位职业导师、人生导师。如果你是一名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的父母,这本书也特别适合你看。

我希望你看完我的书能达到以下两个目的:第一,看完书,先解决自己(或者你的孩子)目前职业生涯上(或学习规划上)的选择困惑;第二,掌握一套终生适用的职业生涯规划科学理念、技巧、工具和方法,未来可以做自己和孩子的职业生涯规划、人生管理战略规划师,在人生的每一个关键节点做出对的选择。

接下来介绍一下这本书的逻辑和特点。

第一章总结了我线下11年职业生涯咨询个案的典型案例,从现象看本质,指出为什么大家迷茫?分析了教育体制、执念,中国人欠缺的独立思考和决策能力等原因,提出“人生需要战略规划”的观点并强调其必要性。

第二章是我经过46年思考人生、实践人生,检验过的科学的人生管理理念,提出我研发总结的一个人生战略管理工具——人生平衡计分卡以及这个工具背后的科学理念。

第三章给了你们一个落地工具和方法,它源于我25年学习和实践全球生涯大师的经典理论,本土化研究出一套更适合中国年轻职场人的生涯实践体系。我设计的“职业生涯规划五步曲”,只需五步,就能帮助一个普通人,既解决此时的职业生涯迷茫困惑,还能进行未来5年、10年的人生管理战略规划。

第四章是从一个人上学、少年到青年,再到职场人,以时间为轴,结合我11年线下一对一职业生涯规划咨询的典型案例,就工作、生活、学习、人际关系最常见的迷茫困惑,提出解决思路,供你参考。

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励志的书、人生管理战略规划的书,同时也是一个活生生的、和你一样的普通人,在人生不同阶段,迷茫、困惑、探索、思考、反省和总结。书中有我独立的观点和实际方法论的内容。

为什么听过无数人生道理,你还是过不好自己的人生?我认为,对于工作和生活的基本问题,其实并不存在所谓的特效药和快速解决的方法,所以思考的过程比思考的结论对我们的人生更有价值。如果我在这里宣传,你只要按照我说的那样去做,复制我做过的决定,你就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那么我写这本书就是做蠢事了。因此,要多思考、多看故事背后的逻辑关系,这要求做到两点:一是注意看,什么事情能导致什么事情发生以及为什么会这样;二是看方法,看提炼出来的规律。总之,要知道一个真理,因为一切目标的实现自有其遵循的定律。我相信,书中内容包括有些章节中所附的练习都可以帮助你提高自己思考的敏锐度,能够让你审视并改善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我不承诺这本书会给你带来任何简单的答案,你需要自己全力以赴才能找到答案。我花了20余载才找到解答,但这也是我生命中最值得付出的努力。我的收获颇丰,希望你也如此!

对于写好这本书,我还是很自信的。

首先,我是中国第一批外企人力资源经理(1995年入行,曾经在百事、飞利浦、沃尔玛三家跨国公司工作,从HR“小白”做到HR经理),12年一线外企HR的实战经验,加上12年线下人力资源培训经验,已经完成线下培训HR学员18000人,引领1万“小白”入行从事HR工作;同时还有12年线下一对一“职业咨询”和“生涯咨询”经验,已经帮助800人解决职业和人生困惑。25年人力资源、职业生涯规划一线从业和一线教学经验,我给自己定位是我要做中国最好的HR入门导师和生涯规划导师。

其次,我的自信源于我的个人成就:其一,22岁时机缘巧合,找到了符合自己职业兴趣、能力和价值观的完美工作——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然后坚持24年的学习、实践、沉淀,从一名“小白”成长为一名优秀的HR职业经理人,再成长为专业的人力资源讲师和职业生涯规划咨询师,实现了自己的职业理想和职业价值。其二,经过20余年的努力奋斗和摸索实践“生涯规划、人生战略规划”,实现了我24岁时给自己定的“人生战略规划”目标,过上了我自己最想过的生活,工作和生活达到平衡,十分幸福圆满。其三,奉行“边奋斗、边享受”的人生价值观,一边工作赚钱,一边环游世界,从2009年起出国旅行,到2018年止已经环游了世界上50个国家和地区,包括南极、北极和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实现了小时候的梦想。其四,20余年学习和实践全球生涯大师的经典理论,本土化研究出一套更适合中国年轻职场人的生涯实践体系,设计了“职业生涯规划五步曲”,能帮助更多普通人,实用落地。

这本书是我多年的思考和实践的结晶,希望本书能够开拓你的眼界,让你有所感悟。我是一个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的人,也希望自己能够影响别人也积极向上一点,每当发现有些人只是想停留在现状的时候,我的心里总有些难过。殊不知人生很短暂,人生也特别美好,一个人生活的目标不应该以世俗的成就为标准,而应该在生活与行为上把自我实现到极致!

这是我写这本书真正的初心,就这么简单!这本书是我自己学习、思考还有实践的结晶,它包含了成长故事、建议,用经历说话,用事实说话,实战经验分享,绝对干货!我的文笔也许不够优美,用词不够讲究,但它的确是一本充满真心诚意的书、有用的书!

比起已经发生了什么,如何看待和应对生活中的各种经历也许更加重要。预测未来最好的方法,就是从今天开始做一些不同的事儿。是的,你今天就应该打开这本书,并准备阅读和思考。

如果你还年轻,这本书将引导你认真规划一生,书中的方法和工具,可以帮助你在人生不同阶段对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有一个重新审视、评估的机会。

如果你已步入中年,希望这本书可以让你反思过去,开创更美好的未来。  第一章 谁的人生不迷茫

每个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都有不同的困惑,诸如学业困惑、职业困惑、生涯困惑等,这些困惑、迷茫会伴随你一生。在本章中,我将分别解析人生五个阶段的迷茫困惑,并结合自己的经历提出我的一些建议。第一节人生五个阶段的迷茫困惑,你百分之百会遇到一、无法避开的人生迷茫困惑

我是从2008年开始做线下的一对一职业生涯咨询的,一晃11年过去了,把几百个迷茫困惑的个案放在一起,发现下列七个问题反映了大部分职场人遇到的迷茫困惑。请你对照下面所列,看看自己有没有同样的问题?

问题一:毕业了,选择何种行业?要不要中途转行?

问题二:选择哪一种岗位或工作?要不要中途换一个岗位或工作?

问题三:在一个有限的时间里,从数个不同的工作机会中选择其一,你会怎么选?

问题四:如何选择工作城市?一线城市、二线省会城市,或者回县城老家?

问题五:个人的工作风格与什么样的企业文化类型匹配?是国企、外企、民企,还是公务员?

问题六:选择职业生涯目标?是创业,还是一直做职业经理人?或者选择自由职业?

问题七:如何选择跳槽和跳槽时机?(跳不跳?现在、明年或两年后?)

可能不久的将来(下周、下月或明年)你也会遇到必须要做的关于学业、职业、生活上的重大决策。是不是也心慌,生怕做错一个选择耽误自己未来10年的发展和前程?二、人生五个阶段的迷茫困惑

事实上,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可能面临困惑。我在总结了11年的800多个咨询案例后,把人生分成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遇到的问题的侧重点也不同。

人生第一个阶段:职业定位期(18—25岁)

职业定位指的是人们在工作之前思考到底什么样的工作适合自己,到底自己应该找什么样的工作。甚至在上大学选专业的时候,他们也会考虑这样的问题。人们在刚准备进入职场时,往往处于这种迷茫状态,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

很多年轻人常常问咨询师的问题是高考3+3怎么选?高中毕业考哪所大学?选择哪个城市的大学?选择哪个专业?要不要出国留学?去哪个国家?读完书回国还是移民?回国的话回哪个城市就业?是去“北上广深”还是回老家?找什么样的工作?找不到怎么办?大学专业不喜欢怎么办?找工作不顺,父母让我考公务员、老师让我考研,听他们的话还是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刚毕业,待在一家小公司,公司好烂,工作无前途,难道我这一生就废了?

人生第二个阶段:职业适应期(22—28岁)

职业适应,经常出现在职业初期,因为对职业的不了解造成了自身能力低下,绩效不高,所以就有很多的抱怨,自己又不知道怎么才能做好。很多人在这个时候通常会出现这样的想法:算了,还是换一份工作吧!其实这不一定是职业定位没有做好,而是他们初涉职场不适应。

常见的现象是职业定位不知道对不对,东跳跳、西跳跳,在单位待着就是不舒服,老觉得自己大材小用、屈才,为啥领导看我不顺眼,一直挑我毛病?隔壁部门那谁谁谁好讨厌等。

人生第三个阶段:职业发展期(25—35岁)

职业发展指的是一个人如果完成职业适应,已经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得很好,这时他需要激活自己的动力,在职场中持续发展。在这个阶段,他们常常会有这样的疑问:我这样做对不对?这么累值不值?这个时候他们会伴有情绪波动,同时会遇到自己的职业“瓶颈”,不知道怎么突破。

常见的现象有不知道要不要跳槽?转型?进修?换行业?女生困惑是生孩子还是升职?

还有一类来找我们做咨询的人群来自国企、机关事业单位,他们看似有稳定的工作,但面对外面职场世界的五彩斑斓,纠结要不要放弃这份“鸡肋”的工作。此阶段还是大龄剩男剩女的阶段,成家和工作有冲突?如何找对象?爱情婚姻的不顺也直接影响了工作心情和表现。

还有一种现象,本来以为早点生孩子可以好好工作,计划生育政策放开后,又要考虑是否生二孩?生孩子又耽误职场两年,而且两个孩子的抚养和成长需要妈妈投入大量时间精力,这是女人想要的生活吗?生完二孩后,还能回职场工作吗?工作和生活如何平衡?

人生第四个阶段:职业转型期(32—42岁)

职业转型指的是在职业中已经做得非常不错了,但是现在又有新的机会。有些人已经在职场上积累了一定的能力,还有一定的资源和平台,因此希望自己有更多的突破和找到自己的方向。他们常常会选择换一个行业、换一个岗位,或者换一个公司,或者要不要出来创业!

常见的现象有面临职业“瓶颈”是转型?还是突破?是职业再定位还是自主创业,还是做自由职业?另外还有职业倦怠的现象,做一行厌一行,早上不想起床去上班,每天上班的心情跟上坟的心情一样,干啥都提不起劲儿。如果对本职工作一点儿也不热爱,工作完全找不到成就感和价值感,感觉有点虚度光阴,但到了这个年纪,真敢辞职离开“舒适区”吗?职业中后期职业发生重大变故怎么办?职业还有其他新的尝试吗?

人生第五个阶段:生涯平衡期(38—50岁)

随着个人年龄的增加,可能职位上已经做到了高层,但除了做好自己繁重的领导性工作,家里上有老下有小,如何保持好工作和生活的平衡,维持自己职业发展稳定的同时拥有生活品质,感受到幸福?

常见的现象是企业中高层,天天加班,没空陪老婆孩子;父母日渐老去,也没空陪伴和照顾家人。工作好像越发找不到成就感,发际线一直往上升,身体状况却每况愈下,力不从心。一旦工作压力大了,女职员就得牺牲家庭,孩子老公就会有意见。那么要如何努力,才能实现财务自由、时间自由、心灵自由呢?

大部分人的职业生涯都会经历上述五个阶段,从不知道自己想要干什么,到不适应自己的工作,到不能拔尖,到转型的时候出现恐惧,甚至有人在工作上非常努力但生活无法获得幸福。这些就像挡在我们职业发展中的一道道坎,也是一个人职业生涯发展必经的过程。当我们把这些总结出来,就能帮助大家在碰到这些问题之前早做准备,积攒力量,从而不被未知的恐惧所吓倒。

任何一个人都会经历上面这五个阶段,我本人经历了前三个阶段的迷茫,我会用自己的故事当案例,给你一些启发,帮助你思考。这就是我在下一节将要讲到的。第二节你为什么会迷茫一、教育体制的影响

我认为,教育体制是造成人生迷茫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一点从中外人才培养的对比中就可以看出,如下表所示。中外人才培养对比表

通过上表的对比,你知道为什么迷茫困惑了吧?

我去国外旅行时,每一次都能看到国外的小学生、中学生在博物馆上历史课、在美术馆上美术课、在公园上体育课、在市政厅上政治课。我看过黄天中博士主编的幼儿园的职业生涯课程的教材《生涯规划——体验式学习》,这本教材分成四个单元:第一单元主题叫“生命”,这一单元内容有镜子里的我、再见、敬爱的爷爷、动物园里面有朋友等;第二单元主题叫“生存”,这一单元内容有我帮妈妈做家务、牵着大手过马路等;第三单元主题叫“生活”,这一单元内容有我的零用钱、不用一次性筷子、买票要排队、和小朋友一起玩玩具等;第四单元主题叫“生涯”,这一单元内容有爸爸妈妈的工作、编织幼儿园的记忆、我喜欢上学、火车站人真多、飞机场好大、博物馆里文物多等。

小学版的职业生涯教材,里面第四单元主题叫“生涯”,内容有个性特征、自信心与个性、思维能力训练、创意能力培养、认识职业、我的计划书、职业体验等。

是不是不明觉历?小学生的教材呀!好希望中国的小朋友能从小就有自我认知的学习机会!

教育的目的难道是“考试考高分”吗?教育的目的难道不是“培养每个人探索世界的能力”?从小学到大学,我们听得最多的一直就是四个字:读书考试——好好读书,考个好初中;好好读书,考个好高中;好好读书,考个好大学。然后,无数“学霸”考上好大学就迷失了,人生突然没有了目标。

因为是人力资源及社会保障局就业导师的原因,我每年都被邀请去中国各类大学,去“985”“211”,也去职业技术学院等给同学们做讲座,所以在这方面感触特别大,大学生都好迷茫。每次讲座完,我都被几十个上百个学生围住问问题。在大学四年,他们要把读书考试、生活管理、环境探索、梦想找寻、生涯抉择、实务能力等全部搞定,社会这么浮躁,校园这么学术,他们迷茫的时候不知道找谁去问问题,好多辅导员和老师们都是一路读书留校,真实的职场究竟是什么样,老师们也不知道,何谈就业指导!

中国的教育真应该向国外学习,如芬兰的小学、初中、高中都有一个正课叫“职业规划教育”。我们成年人终生都在寻找职业的意义、规划自己的人生,而芬兰的小孩子早就开始了探索之路。芬兰的高中生在高考选科之前,已经系统接受了六年的在校职业规划教育,他们清楚自己职业方向的选择,他们在小学阶段重在培养兴趣、职业启蒙、作决定的能力;在中学开设职业和创业素养的必修课,重在自我认知、职业体验和未来职业规划;到了高中有自由选课制度,孩子们在初中毕业,考虑是进职业高中还是普通高中就读。与中国不同的是,这两种高中在芬兰有同等地位,每年几乎对半的学生分别进入这两种高中,读普通高中的这50%年轻人高考选的专业,基本上就是他们四年后的就业方向。

20世纪70年代,在舒伯理论思想的指引下,美国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现代职业生涯教育运动。70年代初,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生涯教育成为“由政府创办的一种最有前途的教育事业”。70年代中期,美国国会通过了《生涯教育法案》,它是全国各级学校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的法律依据。舒伯的理论思想和技术体系得到美国国家层面的大力推广,并影响了世界各国。日本专家藤本喜八是舒伯最得意的门生之一,在藤本先生的大力推动下,舒伯的思想及其一整套技法在日本文部省得到系统地落地。从小学到大学直到产业领域,这套体系被广泛而深入地实践着。

职业生涯规划很重要。职业规划理论源于欧美发达国家,是作为教育体系一部分存在的,从幼儿园、小学开始就有了职业体验课程。另外,还有商业的“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室”和“职业生涯规划公司”作为教育体系的补充。在国外,职业生涯规划是基于教育模式服务于群体,但不是服务于个人,至上而下,通过老师、企业、社会,从小学开始,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对大群体进行长时间引导,培养他们的探索与分析能力,协助个体进行自我分类。重视的是整体的分化过程,并不导向个体的具体结果。

中国的职业规划咨询是基于个体的服务,因此源于欧美发达国家的职业规划模式并不适合中国的国情,中国的教育模式与职业是脱节的,学业与专业的不对口以及就业机会的缺失,使得在中国职业规划往往是进入大学之后才真正开始职业方向的探索过程。

看到这,你是不是更清楚地知道你为什么迷茫了?不是你的错,但从现在起,继续不重视职业规划,那就是你的错了。

中国的教育问题这20年来被有识之士谈论特别多。我在外企做了12年招聘经理,天天跟大学毕业生和求职者打交道,后来又做了线下生涯规划培训和一对一咨询。在一线时间长了,感触特别深,大学生们太迷茫了、初入职场的年轻人太迷茫了。

我经常和教育同行、生涯规划师同行一起探讨,我个人有一些想法,我先表达出来,抛砖引玉,希望能让更优秀的人看到、让有识之士看到。

以下是来自一个一线生涯教育工作者的心声,主题是“如何解决现在的一些教育问题”。

第一,出台一部中国的《生涯教育法案》,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把“生涯教育”体系建立起来,将其提到一个“国策”的高度。

第二,在每所师范大学开设“生涯”课程师资班,定向培养老师,在每所中小学和大学开设每周2—4次的职业生涯课程,并且不要是副课,不要是选修课,而是作为教育体系的一部分。

每所中小学,通过社会招聘渠道,招聘有职场经验的“生涯课程”讲师和大学毕业后分配过来的师范大学生一起担任课程研发和讲授工作。芬兰、日本、美国等都有非常成熟的课程体系,我们在这些成熟的课程体系基础之上研发符合中国国情的一套课程体系。如果小学、中学,特别是初三和高一阶段就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那么这些孩子在高二时就已经非常清楚自己未来是走学术研究还是走实操应用就业的路线,在高二选专业和大学时,已经可用“以终为始”的理念进行规划。早点做规划的好处就是不浪费时间、不浪费金钱、不浪费资源,每一位家长可从小学起到高一都和自己孩子一同面对、一同思考,提前规划。

第三,国家开放私立初中、私立高中、私立大学办学限制,鼓励民间办学,市场化运作。像美国、加拿大、英国一样,私立学校是精英教育,公立水平也很高,是普及性教育。好处就是,“高考”不再是独木桥,优秀的私立高中和私立大学自主招生,看重“软技能”“素质+品质”。

第四,通过社会渠道招聘各行各业在职场上有20年以上资深从业经验的一线职业经理人去大学担任就业指导老师和专业与职业衔接课的授课老师。

第五,把现在中国的大学分成两大类,一类是纯学术研究的,一类是和就业接轨的。第二类的大学里,每个院系都对外聘用具有20年以上经验的职业经理人讲师,这批人都有名企背景,有真正实战经验,他们中有许多人有育人助人情结,非常愿意转换自己的职业到大学教书育人。

第六,修改现在的本科的学习年限,学术型的还是4年、应用型的改为3年,取消大专。把现在的研究生也改成学术型的和应用型的,比例是“三七开”。开展更多在职硕士学位科目,鼓励上“应用型本科”的学生毕业就业后再来修在职的硕士学位。

第七,政府出台政策,鼓励职场专业人士开设商业的职业生涯咨询公司,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补充,这样从小学到大学直到产业领域,这套体系就能被广泛而深入地应用和实践了。

以上是我作为一名20年生涯教育工作者的提议。

如果上文建议能得到落实,中国目前存在的教育问题应该能得到很好地解决。比如,不看重考分了,K12培优机构不存在了,真正的素质教育机构红火了,家长解放了,孩子们下午3点钟放学,去各种兴趣班学想学的东西,不用题海战术了,晚上9点钟可以上床休息了。又如,高中生没了高考压力,学霸们继续冲北大清华,普通学生也能上大学,就业型的高中生只要做好职业规划、选好专业就行,上适合自己的大学。再如,农村的孩子分为两批,一批学霸继续冲学术大学,80%孩子可以上一个应用型大学,学一门技术或者手艺,3年就读完本科,尽早就业,早点赚钱为父母分忧,一毕业还能马上就业不“啃老”。二、陷入执念

根据我线下11年咨询个案观察和总结,陷入执念这个原因所占比例非常大,来找我咨询的人中95%都有执念,用专业的话叫“非合理信念”,意思是陷入执念,陷在自己的死循环中。

所谓“非合理信念”,就是错误的假设认知。从道理上讲,真正困扰我们的,并非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而是我们对那件事的想法。或者进一步说,是我们对想法的执着(抓紧不放,并认为此想法一定是不可变更的,是正确无误的)。这些想法往往是无法接受事实(如“这件事不应该发生”)、对他人的要求(如“你应该……”)、对他人的批判(如“你不应该……”)等。

非合理性信念是阻挠人前进的信念。以下就是常见的非合理信念:成绩好,考上好大学就叫成功;一个人一辈子只有一个适合他的职业;工作,它能满足我所有的需求;我的工作职位越高,就显得我这个人越有价值;我一定要考公务员,考上公务员是我唯一的出路;由父母替我决定未来的职业方向,要比由自己决定更为恰当;在家庭和事业之间,我只能选择其一;这个世界变得很快,计划未来是很难做到的事;我辞职后就再也找不到好工作了……

我先自我反省一个我曾经有的执念——有钱就能幸福!有好多好多钱就能更幸福!

先来讲一个好玩的故事。

有一年我去迪拜旅行,可能因为是淡季吧,旅行社帮忙定了一晚八星级的阿布扎比酋长皇宫酒店。八星呀!由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之一的阿布扎比酋长国斥资约30亿美元建造,是迄今全球第一奢豪的酒店,由著名的英国设计师约翰·艾利奥特设计,富有浓郁的阿拉伯民族风情。一进大门金碧辉煌,连卫生间马桶都是镀了金的。那一天我兴奋得要命,不单单是体验了一把奢华,还隐约找到了人生目标:如果我这辈子能住在这样的地方,我一定会很幸福啊!嗯,我要为这个目标奋斗,这就是我想要的人生!

我带着找到人生方向和目标的兴奋感睡着了。第二天一早醒来,掀开被子,我发现那么大的床我只睡五分之一,另外五分之四还是平整崭新的。那天的自助早餐标价是100美元一个人,琳琅满目。结果我因为在减脂期,早餐固定只能吃一盘番茄黄瓜,一杯鲜奶,加一个水煮蛋。下午我去迪拜最奢侈、最大的购物广场逛,进去10分钟就出来了,价钱标签太吓人了,后面的“0”多得数不过来,我感觉我去错了地方,于是,我转回购物广场的大门。坐在软软的沙发上发呆,看着那天下午每一个进店的顾客,看他们一个个从豪车上款款下来。那天下午我还见到了以前只在电影中见过的剪刀门的跑车。

那一整天我都在思考一个问题:就算有一天,我真的成为有钱人,我真的会比现在更幸福吗?我还是只睡那么大点的地方,吃一份健康餐,开一辆20万元代步的车,我的需要好像不会变多。其实我们需要的真的很少,除了这些,我还要什么呢?你看,有钱还是一样要过普通人的生活!我们不需要年轻的时候将我们全部的时间、精力只投入到赚钱这一件事情上,钱只是一个手段,不是人生目标!努力工作是为了多赚钱,可赚钱难道不是为好好生活吗?

同样,当我们做出一个职业决定时,常常会有一些错误性的假设认知,使我们受困于这些认知上。除非这些障碍得到澄清或挑战,否则犹豫的行为会持续下去。比如,会导致整个人焦虑程度升高,将未能做好生涯决定的挫败归因于运气不佳。再如,做事没有重点,一些人往往眼高手低,他们周旋于各类事物之间,却最终一事无成。又如,大部分求职者都认为存在某种因素妨碍他们找到下一份工作,他们会觉得自己太年轻或太老、长得不好看而找不到工作。

以下是几个找我咨询的年轻人的案例,你们体会下什么叫“执念”。

第一例:“我一定要当公务员!”

一个二本院校的大四女生,有一位在政府机关工作的家长,这个女生一心想考公务员,我问她为什么?她说,公务员工作舒服呀,朝九晚五上班,工作没有压力,上班一杯茶,打开电脑刷淘宝,偶尔接接电话处理点事情,到点就下班,从不加班。我听完,只能睁大眼睛,问她,你确定吗?谁告诉你的答案?

早些年的机关生活清闲的那种传说依然根植在现在的年轻人脑海中,他们对机关这堵高墙里的生活毫不知情,思维停留在父辈描述中的安逸闲适状态中,所以纷纷想去体验一把这样的生活。但实际上,真相未必如此。等到很多怀揣着“享清福”念头的朋友发现现实根本不是这么一回事,那日子就煎熬了。这就是一种社会上典型的执念。

找我做咨询的人中,有很大的比例是国企和机关的年轻员工,我就拿其中之一的小李来举例子吧。

小李对我说,他年轻时选择在体制内的工作,稳定,每个月都有死工资,不用担心吃穿,还有空闲时间做自己的事情。大学毕业第一年同学聚会,他笑他的上铺兄弟:“你看,你每天都被老板骂,每天都担心被老板炒,而我不一样,我可以躺着睡大觉,一个月还有4000元的收入,再看看你,如果一天不奋斗,就没有了收入。”三年后的同学聚会,小李一个月4500元的收入,他的上铺已经月薪2万元了。他上铺的兄弟对他说:“你自以为在国企混得稳定,可你的工作和生活是靠着一个政策或靠着领导的一句话,可变性太大。而我的工作,凭借自己的努力,市场会给我一个相对公平的分数,而只要我每天奋斗,工作和生活是在我自己手上;可你不一样,你的工作和生活在领导、体制手上。”

小李来找我做咨询,我听完他的故事,对他说,你的上铺比你成熟,他知道一个道理,这世界既然每天都在变,所谓稳定,本身就是不存在的。这世上唯一不变的就是改变本身,所以唯有每天努力奔波,才不会逆水行舟不进则退。22—38岁本是最应该拼搏的年纪,你却选择了安逸,这个世界哪有什么稳定的工作,你现在的享福都是假象,生活总有一天会一起打个包加倍还给你,生活是自己的,奋斗也不是为了别人,拼搏也是每天必做的事情,只有每天进步才是最稳定的生活。

在职业生涯规划中,有三个至关重要的因素需要我们考虑:一是心智,就是我们如何看待和理解这个世界和自己;二是能力,就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技能;三是资源,就是我们和外界联结的方式。

你总是做同样的事情,翻来覆去几遍没有新意,说明你已经在舒适区习惯了,你的心智模式已经开始僵化了。每当有35岁以上的国企和机关的人来找我做咨询,沟通30分钟后,我基本能判断此人是真的想改变现状,还是找一个看起来比较专业的人吐个槽、抱怨抱怨而已,明天继续回国企上班。后者占了80%。

第二例:“现在流行做‘斜杠青年’,我也要做!”“这两年特流行‘斜杠青年’这个称谓,感觉不标榜下自己是‘斜杠’都不好意思出门。”来找我做咨询的25岁的小陈见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这句。然后他的简历是十年八个行业、七个工种。“斜杠青年”指的是一群不再满足于专一职业的生活方式,而选择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我个人认可“斜杠青年”。但关键是,第一步,你要先“精专一门”,第二步,再“斜杠”。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们很难通吃,很难多精。先“职业生涯规划——做好职业定位”,再用5—10年的时间一头扎进去,做到此行业、此领域在中国排前10%—20%名的专业人士,先“专”,然后“一专而多能”,让你从容地去面对未来社会的变化。“一专”会让你永远不迷路,“多能”会让你永远不错过这个变化的时代。我给小陈的建议是先找到自己最擅长的“专”,再去找这个精彩世界的“杠”!

可现在无数年轻人,斜了一堆杠,没有一门拿得出手的手艺。

第三例:“知识付费年代,买课囤课我就能逆袭。”

有一个31岁的宝妈来找我咨询,她说自己这两年转变好大,得益于知识付费年代的到来。据她说,她一年在八个知识付费平台,买了27门课程,在知识付费时代会有很多人给你传授各种“绝学”,什么“从0到1,人生如何逆袭”“7天掌握×××”“15天打造×××”等课程。但是,说好的知识付费,最后大多变成了“割韭菜”,特别是宝妈这个群体,变成了好多营销人眼里的“唐僧肉”,谁都想咬两口。现在好多知识平台上提供的一些课程过度注重营销,而不注重产品质量。有些课程使用各种花里胡哨的营销策略去吸引用户购买付费知识产品,但实际上仅仅是为了推广。还有些内容质量低下,知识付费变成了智商交税。

我跟这位宝妈说,你要认清两个事实:第一,对事物的深度认知是需要时间的。任何人要成为专家,都要遵循“一万小时”定律,我从24岁入行HR,到31岁做到HR经理,花了8年时间,共计23360个小时,后来成为商业讲师和咨询师,又坚持了8年的专业学习,又一个23360小时,到现在我也不敢对外说“我是专家”。你就报了一个七天速成课,你就想成为大师吗?第二,专业知识和技能是没法碎片化学习的,必须是成系统地学习才可能有效果。

上面是我800个咨询个案中随便举的三个例子,这样的例子太多。我还有一点观察和总结,看了不要备受打击,我说的是一个事实和规律,真相有时就是那么残酷。那就是我们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最厉害的和最不厉害的只有非常少的比例。

普通人,读个普通的大学,找个普通的工作,娶或者嫁一个普通的老婆或者老公,生个普通的娃,上个普通的小学、大学,娃再找个普通的工作,再找个普通的人结婚,往复循环,中国走过了上下五千年,不是吗?如果我们天赋不是那一小撮特别厉害的人,我们加把力,把普普通通的生活,过得稍微好一点,幸福一点,不也是挺不错的一件事嘛。

在现实生活中,有大把大把的人,都以为当有一天他们变得不普通了,比如,网红一夜成名拥有大把的财富、拥有令人艳羡的名望,他们就不再需要面对普通的生活,渴望自己可以跟明星一样不平凡,过耀眼的生活。到那时,他们以为将不再受困于生活的琐碎、无聊、恶心、龌龊、疲惫、压力、厌倦、忧伤、痛苦、虚无,他们的生活一定充满光鲜、快乐、愉悦、舒服、安宁、幸福。可是你要明白,无论怎么努力,即便名利双收,依然不能脱离普通的生活,只要生而为人,就受困于生活,受困于这有限的时间和很快不再青春的肉身,受困于大大小小一切形式的责任,受困于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受困于生活中所有的琐碎,受困于爱情中所有的背叛、逃离。这就是生活!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我太喜欢这句话。

真正困扰我们的,并非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而是我们对那件事的想法。放下执念,有时困惑迎刃而解。我每次线下如果做3个小时的一对一咨询,其中有1.5小时都在跟来询者讨论他的执念——一些错误性的假设认知,除非这些障碍得到澄清,否则,无法迈开下一步。执念就是阻挠人前进的信念。

迷茫是生活的常态,最可怕的不是我们行动得慢,或是才华增长得少,而是我们一直停留在一个静止的状态,每天都在抱怨和厌倦中度过,而从没有为更好的自己做出一点改变。

怎样才能少一些人生执念?思想的质量决定生命的质量。我的体会是一个人以往的经历和事件常常决定了他目前的行为,而且影响难以改变。所以,为什么优秀的人大多喜欢读书和旅行。旅行,是心灵的阅读;而阅读,是心灵的旅行。

以下是我对于如何改变人生执念的一些建议。

建议一:多读书。

一个人的思维模式决定了他能走多远,而书籍可以帮助我们转换思维方式,因此需要读一些经典的书籍。

有三类书推荐给职场人阅读:一是知名企业的高管或者公司创始人、老板自己写的传记或者经验分享类的书,这是真正的管理专题和真心实感,比别人代笔的企业家传记要好很多;二是有关管理方法论的书籍,其中有一些书看完一遍,不一定能看懂,过上一年半载,再翻出来看看,可能有新的认识。如果你以后想做职业经理人、未来想创业,就需要阅读这方面书籍;三是人文、社科类书籍,多涉猎,拓宽知识面。

顺便说一句,不要总是“刷剧”,每次看到地铁上早晚上下班高峰期间总有人(尤其是女生)抱着手机、戴着耳机看一些宫斗剧,我就替她们担心,20—38岁的黄金拼搏年龄,就这样浪费了。想想,55岁就可以光荣退休了,你们估计还要活到88岁的,中间那33年,什么事没有,不是可以天天“刷剧”吗?非要现在把大把的时间和青春荒废掉!你是房子买够了吗?孩子留学钱攒够了吗?你的养老金够了吗?你父母老年医疗费预备了吗?你心中环游世界的梦想需要的机票费、船票费够了吗?南极美得令人窒息,难道你这辈子不想去看看?南极的船票5万元一张,从20岁开始每个月存200元,20年后你就能去南极了。你22岁开始天天“刷剧”,35岁怎么办?45岁怎么办?55岁怎么办?

我把我的习惯分享给你:我从不看电视连续剧,太浪费时间,等退休了再看。我平时三个大块时间用来工作、学习、健身房锻炼,而且时间固定。我把看综艺节目当成工作、学习累了换脑子的调剂,我是这样排序看的:第一类是《财经郎眼》《吴晓波频道》《得到》等财经、商业谈话类节目,增加财经、管理、金融领域商业知识体系,扩大商业视野格局。吃饭时看,出差旅行途中碎片时间看,有时睡觉前看一看;第二类是《奇葩说&奇葩大会》《知识就是力量》《非诚勿扰》《爱情保卫战》《我就是演员》《天天向上》《明星大侦探》等,增加思维、逻辑分析、判断、沟通、协调、归纳、总结、人际关系处理能力、识人技巧、认知能力、察言观色能力、感受力,做饭时看,打扫家务时看,跑步机上看,洗衣服、晒衣服时看;第三类是美食类、旅行类、生存挑战类、自然科学类等,感觉工作学习累了,换个角度看世界,我就会找这些节目来看;第四类是《向往的生活》《奔跑吧》《快乐大本营》等纯粹休闲娱乐,换换脑子,工作、学习累时看,就图个乐和。

建议二:多旅行。

旅行看世界是我最喜欢的一种方法。经常旅行的人,通过旅行,不仅可以亲眼观察到美丽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亲身体验到各地不同的民风民俗、饮食习惯和宗教信仰,还可以了解到各地不同的气候、动植物和特产,可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和见闻。可以说,每一次旅游都能给人带来新的感受、知识和见闻!

有一次,一本杂志听说我这个普通人,一边工作赚钱一边去南极和北极,去50个国家和地区旅行,于是杂志社编辑发的文稿用的标题就是《经常旅行的女人到底有多厉害》。女孩子一定要经常旅行,千万不能做宅女,对于一个女孩子来说,见识最重要,你见得多了,自然就会视野宽广、心胸豁达。既愿意听别人的意见,又有自己正确的“三观”和独立判断能力。好建议我们采纳,没有用的建议让别人说,尊重每个人说话的权利,一笑而过。女性所特有的一些弱点便会淡化,优点便会突出。

我从2009年开始,至今已经环游了50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去了南极和北极;最高,抵达海拔5520米珠峰大本营;最低,潜水去了28米深的大海。每次出去旅行,我都会在朋友圈写一句:“我出去思考人生了!”

一次旅行一个故事,一个地方一段历史,一个民族一个传说;不远行,你无法想象世界之大美;不远行,你无法把握人生之精彩。《一代宗师》里的三境界:一是见自己,进行自我塑造。学会正确地认识自己,面对自己,不骄不躁、不卑不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二是见天地,完成社会定位。不看大地,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渺小;不见汪洋,永远不知道自己的肤浅;不见高人,永远不知道自己的不足。“见天地”是对“见自己”最大程度的修正和提高。三是“见众生”。到了这个境界,就可以泰然自若,用最恰当的适合自己的状态从容地去面对众生。见过自己,知道自己的分量;见过天地,知道自己的卑微,这时再面对众生,才能做到所谓的虚怀若谷,大象无形。

在旅行中,我有两次震撼的感受。一次是我站在埃及金字塔面前,它比我想象得还要宏大。小学时,我们教材上写到:最高大的是胡夫金字塔,高146.5米,底长230米,共用230万块平均每块2.5吨的石块砌成,占地约5.2万平方米。石块之间没有任何黏着物,靠石块的相互叠压和咬合垒成。光看教科书上的文字,没有概念,直到有一天,我亲自站在金字塔面前,看到矗立着一座象征国王权力与尊严的狮身人面像时,看到这个约公元前2500年就屹立在那里的庞然大物时,内心无比激动,无法描述。

还有一次是我坐破冰船经过德雷克海峡去南极,德雷克海峡水深3400米,南北边界最深处约4800米。一年365天,风力都在8级以上。即便是万吨巨轮,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也被震颤得像一片树叶。这片终年狂风怒号的海峡,历史上曾让无数船只在此倾覆海底。于是,德雷克海峡被人称之为“杀人的西风带”“暴风走廊”“魔鬼海峡”,是一条名副其实的“死亡走廊”。我们从阿根廷的乌斯环亚上了一条挪威破冰船,两天两夜颠簸、呕吐,终于成功穿越德雷克海峡。当第三天天亮的那一刻,我来到七楼的观景台,从落地大玻璃第一次看到巨大的、洁白无瑕的海平面上凸起的亿万年的南极大冰山,我的眼泪禁不住“噗噗”往下流。

有了好几次类似的体验,每当我再遇到工作、生活上的烦恼、困难及讨厌的人和讨厌的事时,只要想想3000年前的胡夫金字塔、亿万年前的南极大冰山,再仰头看看浩瀚无垠的宇宙,天空飘来五个字——那都不叫事!

我知道环游世界可能也是你小时候的梦想,我也知道你可能现在没钱没时间,我20—32岁时,也没钱没时间,那时的我每年特别认真努力工作,一年走一条国内的路线,10年环游完了中国,这个梦想实现起来一点也不难,你可以像我一样,制订一个计划,开始出发吧!

建议三:多运动。

好的身体才是梦想与未来最有力的保障。人一生可能会干很多蠢事,但最蠢的一件事就是忽视健康,人生不是一次百米跑,而是一场马拉松。

经常保持运动的习惯,身体健康和精力充沛的人才会有清醒的头脑,才能有效地管理工作和家庭生活,才能更容易接近和实现自己的梦想。

在2015年以前,我是一个极不爱运动的人,胖到150斤,连自己都看不得镜子中的自己,于是,下定决心,减肥。我来到离家最近的一个健身房,办了一张最贵的卡(主要是为了心疼钱才能倒逼自己坚持,这也是一个技巧),一年有效期内100节私教课,每周坚持去四晚,力量+有氧,2016—2017年,硬生生地坚持两年,一直到把“我要去健身房运动”这件事变成生活习惯,成果也很可观,整整减了32斤,我身高170厘米,理想体重控制在58—60公斤。

运动真正的魅力除了健康体魄之外,还能给你带来坚强的意志,随心而动的快乐,以及享受生命的态度。毅力的来源又在于毫不动摇的人生目标,成功最终属于坚持不懈并耐心等待的人。三、独立思考能力、决策能力和行动能力太差

目前,大多数人使用以下方式来应对职业困惑问题。

第一种方式是自己冥思苦想。职业问题的产生,往往与自己的思维定式有关,而通过自我思考很难发现,这可以叫作自身盲点。当问题超越自己的认知时,苦想就变得效率低下。

第二种方式是询问亲戚、朋友、同事。周边的亲人朋友,往往基于他们的想法(最主要是价值观)给你建议,这些建议很少从你的角度出发,难以被你采纳。

第三种方式是网上做一些测评。做过的朋友都有经验,版本不同,结论不一,结果也模棱两可,难以采信。

当一个人成长为成年人,也就开始独自一人面对生活。困惑、迷茫、焦虑、失落、厌倦是常态。然后,抱怨、找借口、维持原样,也是常态。太多人从小没有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也不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通过现象看到本质,更没有改变自己的决心和动力。所以,继续抱怨、继续找借口、继续维持原样,然后,就这样浑浑噩噩过完一生。

比利时一家杂志社,对60岁以上的老人做了一份关于“你最后悔什么”的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72%的人后悔年轻时不够努力;有67%的人后悔年轻时错误地选择了职业;有63%的人后悔对子女教育不够或方法不当;有58%的人后悔锻炼身体不足;有47%的人后悔对父母陪伴不够;有41%的人后悔选错另一半;有32%的人后悔一生过得平淡。由此不难看出,人生最后悔的事,就是一直在后悔。

我从2007年开始学习职业生涯规划课程,2008年从事一对一的职业生涯咨询工作,10多年的实践告诉我:真正迷茫的人,连问题都问不出来。你要咨询职业困惑问题,首先你要对自己的未来有足够的了解,这样才能问出有价值的问题,让人来帮你分析你这样是不是对的,还会遇到什么问题。“我很迷茫,我要做什么?”这样的问题职业生涯规划师也无法给出答案,就只好跟你说两个字:加油。如果自己连问明确问题都做不到,那不是迷茫,是懒,是“伸手党”,即使给你个正确的答案,你也很可能做不到。这个是当前中国大学生和职场中的年轻人的普遍问题。我以前代表我工作的外企去大学校园做招聘,我指了指背后的招聘广告,跟坐在我对面的男同学说:“你好,欢迎你来参加我们公司的面试,请问你来应聘我们这九个职位中的哪一个?”这位同学看看我,又看看背后的简章,对我说:“您觉得我适合哪一个?”

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你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人。这个世界上没有救世主,只有自己才可以救自己。这个世界的安全感,从来不是别人给的,而是自己给自己的。

这个世界上失败的人,除了天赋太差之外,只有以下几点:一是方向不对;二是方法不对;三是懒惰。

有一次我们在一所大学做公益职业规划讲座和咨询,我们一位咨询师在和一位大二男同学聊了15分钟后,咨询师拿了一张白纸,写了一个大大的字,然后对大学生说,我已经清楚了,你的根本问题就是它。那位男同学看完白纸上的字,两眼放光非常开心地对咨询师说,老师,你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的问题,太神了。白纸上写的是一个“懒”字。

方向不对、方法不对,可以找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咨询师,可以自己买书看,自我探索,可以和师哥师姐多多交流讨教;唯有懒惰,无解!四、人生不迷茫的正确解决之道

这10多年来,有太多人问我有关职业困惑、人生困惑的问题,我时间精力有限,没法一个个做咨询一个个回答,而且我也只能帮得你一时帮不了你一世。所以,你需要像我一样,自己成长为自己的职业规划师、人生规划师。原因很简单:“职业生涯规划、人生战略规划”已经成为一种职场人必备的生存性技能,人人必学!

想做一份完美的职业生涯规划,最重要的第一步是探索出你的“职业定位”。为此,你要弄清楚什么是你最喜欢的?什么是你最擅长的?什么是你认为最有价值的?什么是最有发展前途的?而你想知道答案,就要先探索你自己。以下的问题都分析清楚了,职业定位才能水到渠成。

● 性格:了解自己的性格。

● 兴趣:了解自己的兴趣所在。

● 价值观:了解自己的价值观。

● 人生终极目标:包括你最想要什么?达到什么?你的使命是什么?你到底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 知识:你所习得的知识是什么方面的?获得的资格有哪些?

● 技能:你的技能有哪些?最熟练、最喜欢用的技能是什么?

● 天赋:你有什么与众不同的特长?

● 经历:你以前的经历是什么?这些经历可以帮到你什么?

● 人脉:你主要的人脉资源有哪些?他们对你的目标、职业有什么帮助?

● 宏观环境和就业市场:有什么机会?有什么限制?有哪些职业你感兴趣?

● 组织:你目前的工作如何?你对当前企业的认同度有多大?有适合你的职业发展机会吗?对你的职位具有关键利害关系的人是谁?他对你的工作如何评价?能给你忠告、建议、帮助的人是谁?

● 家庭:你的家人对你的职业期待是什么?他们能提供什么支持?当前来自家庭的影响和限制有哪些?家庭中有哪些力量可以帮助你获得更好的发展?

我在前面的开篇中讲了五个职业发展阶段,既然人生总要经历数次迷茫困惑,职业生涯规划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帮助你设立职业目标。但是,更重要的目的是要帮助你学会一整套职业生涯规划和决策的技能,以便你可以随时使用它。毕竟职场中的你在不断变化,职场也在不断变化。

变化是永恒的,变化其实并不可怕,关键是要掌握其中的规律。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对这些能力的运用会越来越熟练,对自己和职场的规律认知会越来越深入。慢慢地,你可以脱离职业生涯咨询师,根据当下的实际情况(个人和外界)做出最恰当、最满意的职业决策。职业生涯规划将引导你,由看片段到看全局,由看事件到看变化背后的逻辑结构,以及由静态的分析变因到看见其间的互动,进而寻得一种动态的平衡。

我有一个观点:对于工作和生活的基本问题,并不存在所谓的特效药和快速解决的方法。所以,思考的过程比思考的结论对我们的人生更有价值。多思考,看故事背后的逻辑关系;注意看,什么事情能导致什么事情发生,以及为什么会这样;看方法,看提炼出来的规律。

要知道一个真理:一切目标的抵达自有其遵循的定律。我相信,我的书和我的课程都可以帮助你提高自己的敏锐度,能够让你审视并改善自己的生活。我不承诺我的书和我的课程会给你带来任何简单的答案,你自己要全力以赴才能找到答案。我花了20年才找到答案,但这也是我生命中最值得付出的努力。我的收获颇丰,希望你也能够如此!

来吧,迷茫也许正是机会,困惑是生命中最好的时刻!只有先治迷茫困惑病,才有前进的方向和动力。在这里,我可以帮你找到内心深处自立自强的秘诀,从而过上真正意义上的快乐生活!第三节我的人生迷茫和人生上半场答卷一、我经历的三个迷茫期

回想一下,在我过往的人生中,经历了三个迷茫期。

第一个迷茫期是在高中考大学的时候。读高中时,由于处在青春期、叛逆期,贪玩,心思不在学习上,加上本来学习的天分一般,最后勉强考上一所市属大学,分数刚过线,专业是调剂的会计统计专业。我既不擅长数理又不喜欢数理,大学的学习和生活经历,现在回想下,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