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推理心理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3 03:34:59

点击下载

作者:Z总监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神推理心理学

神推理心理学试读:

前言

小Z,这里暂隐去其真实姓名,因为接下来的一个个真实案例,都是近取其身,远取其同事亲朋。案例虽不涉及重大钱财交易,也不触及法律伦理,但却有关职场沉浮。职场如官场,风云莫测,步步惊心,所以,小Z少不了运用读心术、行为分析等技巧,阴谋少不了,重口味也点缀其间,所以,为了保护当事人起见,还是隐去其真名,其他涉及人物也以代号指明。

我们所能知道的就是,小Z一开始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职员,不,连个普通职员都不如,因此起初的菜鸟小Z饱受职场之苦:看不透上司的扑克脸,听不懂同事的言外之意,老板性格难猜,同事刁钻善妒,不懂办公室政治的小Z手忙脚乱,处处不讨好,交不上朋友,才能发挥受掣肘。

同时,在生活中也是摸不清女友的喜怒哀乐,周旋于复杂的人际关系之中。

饱尝此苦,痛定思痛之后,职员小Z把目光转向了推理,惊奇地发现侦探在办案过程中所用的读心术、行为分析等推理技术如若能用于职场与生活之中,必能抽丝剥茧,理清芜杂,看清真相,何愁无往而不胜?

自此,职员小Z或埋首书堆,或于街头实地训练(这两者自然都是下班之后悄悄进行),向福尔摩斯、波洛等推理大师苦学技艺,推理术、笔迹学、密码学等一一攻克,历经数载,大有所成。

学成之日,顺利由职员小Z华丽转身,变为Z总监。同时,也成功解答出女友设下的迷魂阵,赢得美人归。

好了,该结束这一大堆啰嗦的序言了,因为侦探小Z在成名之前曾说过:一个高明侦探(或者一个成功的职员)说话应当简洁和神秘,也就是,说自己的话,让别人去猜。不过在结束之前,不妨透露一个真相:按照职员小Z(不,现在是Z总监)的要求隐去其真实姓名,并不是因为书里充满阴谋和重口味,真相是Z总监怕大家知道他的真实姓名之后都蜂拥而来拜师学艺,他怕招架不过来,同时,这也跟他的一条制胜原则不符:高手永远是隐居幕后。

不过Z也说了,以下本书内容皆取材于成名前的小Z苦学推理技艺时候的读书笔记,读罢此书,也算是获得他的真传了。

现在,言归正传。

Chapter 1 神推理的日常生活应用

大家还记得曾经轰动一时的“华南虎事件”吗?

几年前,陕西省林业厅宣称猎人周正龙用数码相机和胶片相机拍摄到了野生华南虎的照片,并公布了其中一组照片。

然而,三天之后,天涯论坛上一位名为“党指挥枪”的网友发表了名为“陕西华南虎又是假新闻?”的帖子,该帖从照片中老虎的毛色、身上的光线以及所处的环境等角度进行推理和分析,质疑“野生华南虎照片”的真实性。

随后的事实证明了网友的推断,所谓“野生华南虎”的照片,系周正龙用一张老虎的年画伪造而成。

在“华南虎事件”中,网友之所以没有被“野生华南虎”的照片忽悠,是因为他能够坚持独立思考,并从可疑的现象中推断出接近事情真相的结论,而这正是一种推理能力的体现。

说到推理,大家也许会首先想到的是“名侦探”“案件”等词汇,其实推理并没有那么高深莫测,它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除了刑事案件的侦破,生活琐事也可以运用推理。眼镜不见了,我们可以通过回忆我们在眼镜丢失之前的行为去推理我们可能把眼镜丢到了哪里;学习考试可以运用推理,我们在做阅读理解一类的题目时,可以从文章内容中推理出答案;职场生存离不开推理,能够帮助我们认清一些职场现象背后隐藏的真相,以更加理性和明智的态度对待工作;科学发现也离不开推理,海王星的发现、流行病“非典”由冠状病毒引起,都是经过科学理论推理后而论证的成果;分析人的心理更离不开推理,近年来心理学相关的书籍和影视作品受到人们的热捧就是佐证……

这个错综复杂的世界有很多让我们费解的事物,但是其中人心恐怕是最难了解和揣摩的。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每一个人的心理都由于其性格、人生阅历、价值观、人生观等不同而有所差异。我们试图了解他人心理,并不是单纯出于好奇心抑或是想算计他人,而是希望更进一步了解他人,同时完善自身,更好地与他人进行交流。通晓人情世故,善于人际交流,也一直是我们所向往和追求的能体现自身素质的一种能力。

下面就让我们走进人的内心世界,感受推理!

1. 只在关键的地方说谎

尽管你不愿承认,但谎言和真话一样,也是我们生活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有心理分析表明,绝大多数人每天都会撒一两个谎。其实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只要有人类存在,就会不停地出现谎言。说谎的原因很复杂,随口说谎,谨慎地说谎,为自尊说谎,为掩饰羞愧说谎,为谋私利说谎等,不一而足;说谎的渠道也很多,除了语言之外,书刊、报纸、广播、电视、电影、书信等都能成为人们说谎的工具;甚至有些时候,人们因为某些特殊原因,还要对自己说谎。

学习推理,能够帮助我们认清身边的谎言与真相,了解周围人的心理,从而在生活中少走弯路,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种种问题。(1)说谎者会尽量避免提及自身和相关者的姓名

除了某些患有说谎癖的人,大多数人在说谎时,会本能地感觉到不舒服,因此在说谎时,会不自觉地把自己和与谎言相关的人从话语中剔除。

参与朋友聚会时,因迟到而被问及迟到原因的时候,说谎的人一般会说“车坏了”,而不是“我的车坏了”,如果某人在回答问题时频频省略“我”这个主语,那么很有可能他在撒谎。

除了自己,说谎有时候也会下意识地回避和谎言相关的人。在轰动一时的“莱温斯基事件”中,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接受质询的时候提及莫妮卡·莱温斯基时说的是“那个女人”,而从不称呼“莫妮卡”的名字,而最终的结果证明克林顿当时是在撒谎。(2)说谎者在回忆的时候往往会说得更流畅

很多人以为,在面对一些和回忆有关的问题时,说谎的人会需要更多时间反应,说话的时候也会变得不连贯。事实却恰巧相反,因为和回忆有关的谎言大多数都是事先准备好的,所以说谎者在叙述谎言时往往会比普通人更加迫不及待地说出,而且会说得更加流畅。

普通人因为记忆力的局限,要想记住某个时间段的所有事情是比较困难的,因此他们在回忆的时候往往会说得比较慢,并且反复地纠正自己,把思路理顺,例如他们可能会这样说,“我回家,然后坐在电视前——噢,不是,我先给我妈打了个电话,然后才坐在电视前面的。”

而说谎者在回忆的时候是不会犯这种错误的,因为他们已经在头脑的假定情景中把一切都想好了,所以他们会说得非常流畅,很少会有更正和停顿,然而正是这种回忆时候的过于流畅和自信反而会暴露他们说谎的真相。(3)准确识别“说谎状态”

大多数说谎者在说谎的时候往往会进入一种与平日状态不同的“说谎状态”,因此无论说谎者如何精心掩饰,总是会在说谎的时候流露出一些不自然的表现。

人在说谎的时候音调会不自觉地提高,以掩饰自己的心虚;在说谎的时候语速也会变快,因为他们往往会很焦虑;在被反复提问到同样的问题会显得很不耐烦甚至轻易发怒,因为这会让他们被迫不断在正常状态和说谎状态之间转化;平日里的一些习惯也会因说谎而改变,当一向沉默寡言的人突然说话滔滔不绝,活泼开朗的人突然三缄其口,这个时候我们就要警惕他们是否有说谎的可能了。

此外,说谎者在平时的一些身体语言,例如脸上的表情、手部的动作、耸肩的频率会在说谎到关键点的时候发生一些变化,关于这一点将会在下一个部分“读懂身体语言”中详细阐述。(4)说谎者的语言会比较简单和生硬

人在说谎的时候,精神压力相对会比较大,因为在说谎的时候不仅要编出合理的谎话,还要打起十二分精神把各种可能发生的漏洞包严实。为了避免被人识破谎言中的漏洞,说谎者会尽可能用简短的语言来表述。

美国康奈尔大学传播系副教授杰夫·汉考克对说谎信息进行研究后发现,说谎者所使用的句子往往比较短,与此同时,提出的问题则比较多。

例如,“我昨天把论文寄了出去”这样一句话,说谎者会这样表述:“论文已于昨日寄出,你呢?”又如,说谎者也极少使用“但是”“也不”“除……之外”等转折性词语,避免措辞复杂化。

然而,在面对一些是非型问题的时候,说谎者出于某种下意识的自我保护,不会简单地回答“是”或“否”,而会比较生硬地以重复问题的方式回答问题。

例如在被问及“你去过她家吗?”,说谎者会这样回答:“不,我没有去过她家。”

同时,由于说谎者这种精神压力和自我保护,导致他们所准备的谎言必须按照一定顺序说出,很难倒叙,因此一个人能否顺利地倒叙自己之前说过的话,某种程度也可成为衡量他说谎与否的标准。(5)高明的说谎者只在最关键的地方说谎

前文提到的四个辨别谎言的方法,是针对大多数普通人的,然而一些善于说谎的人不会让自己的谎言如此轻易地被揭穿。正如日剧《古畑任三郎》里的名言:“不会说谎的人,会把全部的话编成谎话,但是擅长说谎的人,往往只在关键的地方说谎,其他的尽量都说真话。也就是说,越是平日里说实话的人,说起谎来越高明。”

九真一假是擅长混淆黑白、颠倒是非的诡辩家们常用的一种方法。当一个人已经说了九句真话的时候,人们往往会顺势以为最后一句话也是真话,事实上精明的诡辩家已经趁人们在放松警惕的时候在最关键的地方撒了谎。

如果一个谎言单独地提出来,很容易被人识破,高明的说谎者深谙这一点,所以他们往往会先用一连串真话来掩饰自己的真实意图,当人们认同之前的真话时,也连带认同了后面的谎言。

在近几年热播的电视剧《潜伏》中,身为中共卧底的余则成为什么会深得军统保密局天津站站长吴敬中甚至是国民党情报机关首脑戴笠的信任?

这并不是因为余则成擅长说谎,而恰恰是因为他真话说得多。因为余则成对站长和戴笠,绝大多数时候说的都是真话,做的也是实事,只有在为中共地下党执行任务的时候,才会突然说谎。正是由于余则成真话说得太多也太真,站长和“同事们”几乎从来没有抓住过他的把柄,所以他的谎话就会被掩藏,他所做的秘密工作也被彻底隐匿。

推理作品中,波洛、古畑任三郎等名侦探能够神态悠然却又逻辑紧密地戳破一个个精心设计的谎言,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类似这样的“识谎奇才”极为稀少。许多心理学家进行过“谎言辨别能力”一类的研究,研究结果均表明,绝大多数人不擅长辨别谎言。就连警察、医生和法官等从事特殊职业的人也不例外,即便是运用高科技的测谎仪,它的测谎错误率也高达47%,看来人心的复杂及差异是无法用理论和机械来测量的。

2. 透视眼镜看见了啥?

2009年,一部名为Lie to me的美剧红极一时,被安排在所有美剧梦寐以求的黄金档播出,收视率一度逼近美国最热门的综艺节目《美国偶像》。该剧讲述了一位擅长行为学的测谎专家卡尔·莱特曼博士通过研究面部表情和随机肢体语言来探索人们是否撒谎以及为何撒谎,哪怕对方不说一句话,莱特曼博士依然能从他人耸肩、摆手或噘起下嘴唇等表情和动作判断他们是否撒谎,甚至能从中读出隐藏在他人内心的想法,如同戴上了一副透视眼镜,无论是憎恨、诱惑,还是嫉妒,什么都逃不过博士的眼睛。

假如说Lie to me不过是一部虚构的影视作品,那么在该剧大热之后推出的一些诸如《FBI教你破解身体语言》等解读身体语言的书籍则证

明了这种看似不可思议的,通过身体语言破解人们内心想法的读心术的确存在,而且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运用。FBI特工、心理学家都将解读身体语言作为进行人类学研究、侦破案件、审讯嫌疑人的一项重要的方法。

人是会说谎的,但是身体不会。有些时候,高明的说谎者能够通过精心准备,用看似无懈可击的谎言瞒天过海,然而被他们忽视的身体语言往往会出卖了他们。有些时候人们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内心,但是他们的真实想法会在不知不觉中通过一个微笑,一个起身的动作,甚至是一个稍纵即逝的微表情表露出来。下面就让我们跟随在FBI任职三十余年,长期从事身体语言研究的资深特工乔·纳瓦罗,来了解神奇的身体语言。(1)身体最诚实的部位——腿和脚

人的身体哪个部位最能诚实地反映一个人的内心想法?解读身体语言又该从哪个部位入手?答案也许会让你大吃一惊,那就是我们的脚和腿。

大部分人在解读身体语言的时候都习惯从面部表情开始,但是,面部表情和语言一样,很多时候都具有欺骗性,“喜怒不形于色”“强颜欢笑”表示的就是这种情况。然而很少有人会注意到身体下肢的举止,哪怕是在审讯的时候,审问人员都会允许被审问者将脚和腿隐藏在桌子下方。很少有人会去刻意掩饰脚和腿的动作,因此下肢是身体语言重要组成部分,它所传递的往往是最真实的信息。例如,一心想出去玩的孩子在被家长要求先吃饭的时候,他的上半身可能是保持原位不动,乖乖地吃饭,但这时他的脚会慢慢偏离饭桌,伸向房门的一侧。

脚和腿一直是人类移动的首选工具,早在远古时期,当人们还不会说话的时候,人类的腿和脚已经能够快速应对周围的威胁,这种反应甚至无须理性的思考,人的大脑就可以确定腿和脚能在需要的时候做出相应的反应。直至今日,腿和脚依然是人体最早做出反应的部位。

例如我们在看球赛时为支持的球队呐喊助威,哪怕别人看不见,我们都会有节奏地跺脚。

常见的脚和腿的语言主要有以下几种:

双脚抖动往往发生在人们高兴的时候,特别是听到或者看到某些意义重大的事情或事物时,双腿和双脚一起摆动或者颤动,有些时候我们还可以从一个人的衬衫和肩膀看出快乐脚,因为人的腿脚在摆动或者颤动时,衬衫和肩膀也会随之摇摆或者上下颤动。

双脚转向是指人们会将脚转向自己喜欢的人或者事物,如果遇到不喜欢的人或事物,则会将脚转向离附近出口最近的方向。在很多时候,转向脚是一个人想要离开的信号,如果你在和他人谈话的时候,突然对方的双脚从你这一侧移开,这时候你就需要注意对方是不是有什么事情需要离开,或者你的话语某些地方冒犯了对方。

双腿叉开往往发生在人们在进入对峙状态的时候,叉开的双腿表达人的一种“捍卫领地”的心理,当人在感到压力、烦乱或威胁的时候都会强调自己的领地,这种行为隐含着“我说了算”的含义。当你发现一个人的双腿由并拢到叉开时,基本可以肯定那个人是越来越不高兴。一些女性执法者在工作时遇到一些难对付的人员,往往会叉开双腿,这样有助于增强自信并在他人面前树立自己的权威。

双腿交叉是指人们在感到舒适和自信的时候,在站立的过程双腿交叉,这样会大大降低平衡,也无法轻易逃跑,如果此时不是感到十分舒适和自信,人是不会轻易做出这种动作的。这种身体语言也经常被用于生活中,当我们看到两个正在交谈的人都将双腿交叉时,说明这两个人都很放松。在人际交往中,双腿交叉的动作也是可以反映交谈者关系友好的一种信号。

双脚互锁是指人们在感觉到不安全、焦虑或威胁的时候,会将脚趾转向内侧或者两只脚互锁,将双脚的动作冻结,是在人大脑边缘系统遇到威胁时一种本能的反应,人们往往会以这种方法来限制自己下肢的动作,以缓解自己的不安。如果一个在不停摆动自己双脚的人突然停了下来,这通常说明,这个人存在着某种情绪波动,他内心有两种可能,一是受到了打击;二是感到某种程度的压力。(2)手臂的非语言行为

人的手可以做出许多细致优雅的动作,可以反映出大脑中最细微的变化。尽管经过了几百万年的进化,人的大脑已经充分掌握了使用语言的技巧,但是它还是会本能地驱使我们的手去准确地表达我们的情绪、思想和情感,因此手势是解读身体语言的重要来源。看懂他人的手势,能帮助我们理解他人的思想和感觉,同时我们的手部动作也在影响他人对我们的看法。

在推理作品中,福尔摩斯、工藤新一等名侦探往往从一个人的手判断出他所从事的工作。例如货车司机拇指和食指内侧会有老茧,外科医生食指上部会有一条因为经常使用缝合线而造成的斜向印痕,厨师的手背或者手掌上会有细小的烫痕等等,而我们这里需要了解的不仅仅是手本身反映出来的信息,更要读懂手部动作所表示的信息。

当一个不是经常出汗体质的人手心出汗,说明这个人很可能感到紧张和压力;当一个人听到、看到或想到一些不好的事情的时候,他的手可能会颤动,手中香烟、报纸一类的物品也会随之抖动;当一个人双手合掌,手指张开,但十指并不交叉,手掌也不接触,即做出”尖塔型手势”时,说明他对自己的想法和地位感到十分自信;当一个人拇指往上翘起,是自信的表现,相反,把拇指插进口袋或者以其他的方式隐藏起来,是缺乏信心的表现。

此外,在人际交往的时候,我们要避免使用会造成他人不快的手势。用手指指向对方是极具冒犯性的手势;在与人交谈的时候不断用手梳理自己的头发、衣服等会让对方觉得你过于自我;把手伸到嘴里咬指甲会让人觉得你在谈话时缺乏安全感或者比较紧张。

在观察身体语言的时候,我们很容易忽略手臂这个部位,其实在表达情感方面,手臂的作用毫不逊色,是名符其实的情感发送器。手臂还能在我们受到威胁的时候第一时间反应过来保护人体,在强烈的光线突然射过来时,人会立刻抬起手臂护住脸部;在棍棒甚至是子弹袭来的时候,尽管理性告诉我们手臂并不能抵挡这种袭击,但是我们的本能依然会让手臂抬起来保护身体。

手臂动作的幅度很重要,它能准确地反映一个人的态度和情绪。

手臂上举,是下意识地抵抗重力作用的动作,表达的是喜悦和兴奋的心情。例如体育场上运动员们在获胜之后会高举双手击掌而庆;再如,在歌星的演唱会上,台下的歌迷们也会高举双手,挥动着荧光棒或者打节拍。相反,当一个人情绪低落或缺乏安全感的时候,肩膀和手臂通常都是下垂,例如当一个人承认错误的时候,通常都是手臂低垂,耷拉在身体两侧,因为在人缺乏自信的时候,手臂就无法抗拒重力的束缚了。

手臂伸展是一个人自信的体现,而当人产生消极情绪的时候,手臂就会收回到身体前侧或者是交叉于胸前。我们经常会看到两个处于争执之中的人都会下意识做出收回手臂的动作,这是因为他们在以抑制手臂的方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同时护住身体的手臂能让人有被保护的心理安慰作用。

限制手臂动作是人在防止伤害和感到焦虑时,用来隐藏自己的表现。根据FBI特工乔·纳瓦罗的研究,在商店、公交车等公众场合,伺机作案小偷的手臂动作就比普通顾客要少得多,因为他们潜意识觉得这样能避免他人注意,更好隐藏自己。而孩子们在限制自己手臂动作的时候,则要警惕他们是否受到了虐待,因为限制手臂动作是大脑情绪系统冻结反应的一部分,手臂又是孩子们用于抵御伤害的首选工具(大人也许会使用其他物品),对于一个遭受虐待的孩子来说,这种适应性行为意味着自我保护。

张开手臂则体现的是一种对他人十分真诚的积极情绪,这就是张开双臂拥抱他人会成为东西方国家极为亲密的亲友之间常用礼节的原因。而将双手背在身后是一种“帝王姿势”,它传递了两种信息:“我的地位更高”和“不要靠近我”。

双手叉腰的含义则十分微妙,不同的叉腰方式所传递的信息也不一样。传统的叉腰是双手放在腰上,拇指朝后,这种姿势和叉开腿类似,都是捍卫领地,树立自身权威的表现,如果是一些看上去比较文弱的执法者,例如女性或者身材瘦小的人,传统式叉腰和叉开腿会让他们看上去更加威严。还有一种相对少见,和传统方式略有不同的叉腰方式,这种叉腰方式拇指是朝前的,这种姿势权威度就比较缺乏,往往蕴含着好奇和担忧。(3)躯干的“语言”

躯干包括臀部、腹部、胸部和肩部,人体躯干的很多行为也能反映出大脑情绪的真相,有些很明显,有些则很微妙。

人体躯干的前侧聚集着眼、嘴、胸等器官,并接近内脏所在部位,是人体最脆弱的一部分,因此这个部位也会在情绪上十分敏感。这种敏感体现在,当我们遇到喜欢的人或者事物的时候,往往会将身体前侧倾向他们所在的方向,如果关系发生变化或者遇到不喜欢的话题,我们会立刻转换姿势甚至转身离去。哪怕是出席宴会等公众场合,当我们不喜欢的人走近时,我们都会下意识地微微转动身体,尽可能用身体后侧对着他。

生活中,我们常常能看到在广受欢迎的老师讲课时,学生们都会将自己的身体向讲台的方向前倾,有时候甚至臀部都要离开椅子了,这种行为清楚地说明他们对讲课老师的喜爱和钦佩。

热恋中的情侣在约会时,往往会将身体跨过桌子而倾向对方,这种将自己的身体前侧尽可能倾向对方,将自己最脆弱的部位展示给对方的行为传递了他们此时此刻正处于一种无拘束的状态。

而在召开会议时,有些听众在倾听发言时,会紧紧控制自己的身体,避免身体前侧,甚至会把身体斜侧到另一个方向,除职场新人胆怯的情况之外,这种行为是在下意识地告诉发言者:“我和你意见不同”。

躯干保护是现实情况不允许我们离开不喜欢的人或者事物,我们则会下意识地用其他事物护住自己身体前侧的一种行为。例如商务谈判中的商人可能会突然扣上西装外套的扣子,那可能是谈判形势对他不利,而在民主选举中,候选人在参与竞选活动的时候,往往会脱掉外套,卷起袖子,向民众传达“我在向你们敞开心扉”的信息。

一般来说,女性的躯干保护行为会比男性更多。在学校里,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女生会双手将笔记本抱在胸前,这样的女生往往是新生或者低年级学生,因为这是刚刚踏入校园的女生一种不自觉的自我保护的方式,而随着对学校的适应和舒适感的增加,一些高年级的女生这种动作会慢慢改变,例如会将笔记本放于身体一侧等。

男性的躯干保护则比较细微,往往表现在一些不为人注意的小动作,例如整理衣袖,固定领结,伸手拿东西等,而且做这些动作的时间会比平时做得时间要更长,因为这类动作会让手臂护住颈部和胸前部位,一般这类保护动作的出现说明这个人在那一刻感到些许不安。

躯干弯曲,即弯腰,表达的含义是谦逊和尊重他人,因此在中国、日本等东方国家,鞠躬是一种对长辈和上司常用的礼节。对西方人来说,弯腰低头并不是轻易会做出的动作,因此当西方人鞠躬行礼的时候,表现的是对对方极为钦佩。

下蹲的动作表现的则是面对身材矮小的人特别是儿童,和他们进行语言交流时,为了消除对方因体型反差而产生的心理压力和恐惧感,同时便于和他们进行平视交流,增进亲和力和增加对方的信任感。(4)脸部的“语言”

脸部表情比其他任何部位的表达都要丰富,甚至可以说它是一种跨种族的通用语言,但是面部表情往往不能反映人们的真实想法,人们往往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脸部的表情,甚至做出违心的表情,例如演员在演戏的时候能够依照剧本的需要做出完全不同的表情。

因此我们在解读脸部语言的时候,为了避免被虚假的表情所误导,必须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把脸部、脖子和肩部的动作作为一个整体来解读。例如一个人在紧张的时候,也许他脸上的表情没有变化,但是他的脖子是僵硬的,头一点也不会偏。而当一个人将头偏向一侧的时候,哪怕他脸上并没有露出笑容,但是他心里也许是处于舒适和友好状态的。

第二,注意脸部稍纵即逝或者不太为人注意的微表情。有些时候,人能控制住自己的脸部表情,但是他在某一瞬间突然形成的反应往往会出卖了他。

有一次,美国FBI在审讯一名间谍的时候,他坚决不愿意供认出同伙。FBI特工只好将所有与他工作过的32个人的名片一一向他展示,当他在看到其中两个人的名片时,瞳孔突然收缩,并轻微地眯了一下眼,乔·纳瓦罗立刻意识到,他不希望看到这两个人的名片,并产生了危机感,果然那两个人正是该间谍的同伙。

第三,不要想当然地去理解一些脸部表情。有些时候,我们会囿于成见地去解读一些表情的含义,但这往往是不准确的。例如人们通常认为,凝视一个人是表示好感或者好奇,这确实有一定道理,恋人或者亲子之间往往会互相凝视,但是罪犯也往往会用同样的动作迷惑或者威胁他人,所以我们必须依据具体情况和其他身体语言来判断对方到底是出于善意还是恶意。又如当我们在交谈的时候,对方突然将视线移开并注视远方,我们通常会认为这是一种不友好的行为,但其实这是一种表达舒适的动作,说明对方正在思考你们谈话的内容,同时他的情绪大脑并没有从你的身上感受到任何威胁;还有我们通常会认为说话时注视下方的人在说谎,其实这有可能是一种服从或者是在整理内心某种情绪的行为。

解读身体语言是我们认识他人内心真实想法的一个指南,但仅仅是指南而已。正如写下多本身体语言研究著作的FBI特工乔·纳瓦罗所说:“没有一种身体语言能够确凿地表明欺骗行为的存在。”即使是最好的行为学专家,解读身体语言的准确率也只有50%左右,因此我们千万不能仅仅凭借对身体语言有限的观察来判断他人的想法。学习解读身体语言,是为了让大家能够同时听到和看到两种语言,从而提升对周围世界的认识。

3. 老板的性格很难猜

(1)行为背后反映出的性格

在语言和身体语言之外,行为和平日里使用的物品也是解读一个人的重要依据。从平日生活的一些细枝末节之中,我们往往能推测一个人的内心状态,甚至性格。

学会仔细观察周围人的行为举止并进行推理,能够帮助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他人,更好地为人处世。在职场中,面对性格难猜的老板或者同事,这招效果奇佳。

一位在电器公司上班的X曾经讲过这样一段经历:一天临近下班时,他看到一位管财务的同事正在焦急地收集发货单,口中还嘟囔着好像少了几张单据,不过同事很快就在办公室找到了他要的单据。

正在同事准备离开办公室回家时,同样准备回家的X微笑着走上前问道:“你明天一早要去Y专卖店吗,我也正好有事要路过那里,我开车送你去吧。”

同事一愣,很快就喜上眉梢:“太好了,你怎么知道我要去一趟Y专卖店?”

X得意地笑了笑:“嘿嘿,兄弟之间心有灵犀嘛!”

其实,X能分析出同事第二天一早要赶去Y专卖店并不是什么“心有灵犀”,而是结合观察进行的推理所得出的结论。

当同事在找发货单时,X瞟了一眼,发现他手中的单据都是上个月Y专卖店的发货单。

X知道,那位同事的工作虽然和财务有关,但是他不是专门的会计人员,所以不会因为差账、短款而核对单据。因此他只有可能是打算去Y专卖店收取货款。而Y专卖店位置偏僻,距离银行较远,因此通常情况下它的货款都是付现金,而不是通过汇款。因此Y专卖店和X所在的电器公司交易往往都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或者是先给货,后付款。

再结合同事手中拿着的是上个月Y专卖店的发货单,说明公司已经给Y专卖店发货,而货款未付。同事在快下班的时候还在着急地收集发货单,说明要收回那笔货款的时间已经非常紧迫,一天也不能再拖了。当同事将发货单收集齐的时候公司已经下班,Y专卖店也一定已经关门。从Y专卖店拖欠货款一个月的情况来看完全不能指望他们会明天前来送货款,所以那位同事一定打算明天一早就去Y专卖店收取货款。

以上就是X通过观察同事行为举止推理出他明天的计划的全过程。

平日里观察身边人走路的姿势,往往会有很多有趣的发现:走路慢条斯理,往往是不喜欢凑热闹的人,他们只对自己关注的事情感兴趣,遇到感兴趣的事情就会一头扎进去;总往人多的地方走,说明这个人可能内心比较缺乏安全感,总是在追求安定的感觉;走路时脚步沉重,落地声音大,说明这个人可能比较自卑;走路步伐大的人一般性格比较急,对于工作任务能够高效率、一丝不苟地完成,而且很能照顾他人的感受。

吃饭时候的举止也能观察出人的个性:吃饭时细嚼慢咽的人一般比较自我;吃饭时狼吞虎咽的人通常比较爱说话而且口无遮拦,比较八卦;吃饭时饭粒撒得满桌子都是的人感情比较丰富,很可能是能热心帮助别人的老好人;把喜欢吃的东西留到最后的人一般对自己要求比较严格,做事比较追求完美,且必须按照计划进行;食量大的人可能在某些方面能力很强,但是不会过分夸耀自己,是默默努力的那种类型。

拍照也能反映人们的性格:喜欢抢镜头的人看似自信,实际上相当在意他人的看法,内心也许比较寂寞;喜欢躲在别人后面的人看似害羞,其实是比较有心计的人,他们往往在一旁偷偷观察他人的动向,以便选出对自己最有利的位置;喜欢扮鬼脸的人对陌生的人和事物警惕性很高,但是有时也很爱表现自己;照相瞬间睁大眼睛的人性格比较强势,是领导者的类型;摆出“V”或者钩形手势的人朋友圈相对比较封闭,但是一旦认定了一个朋友就能终生不变;照相时把手伸到别人头上的人一般是朋友中的开心果,为人处世比较认真负责。(2)投射在物品上的性格

除了行为举止,物品也是观察主人的一个切入口。

整理物品时的态度,收集物品的不同,使用博客、QQ的习惯,无意之中遗留下来的物品,无一不反映出一个人的心理乃至性格。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在整理物品的时候,心情往往是最平静的,因此可以从中观察出一个人的性格。在收拾东西时,总是万般不舍,几乎什么东西都不舍得扔的人是“多愁善感”型,他们往往做事认真负责、精益求精,而且责任心强,但比较敏感脆弱,创新精神一般。

不将身外之物作为寄托的对象,需要的东西保留,多余的东西果断扔掉的人是“实用主义”型。他们多半思维清晰、冷静理智,不容易被迷惑和干扰,但做事比较固执,一旦决定的事情,别人很难改变他们的想法。

一边收拾东西一边“想入非非”,总想着再增添一点东西的人是“梦想家”型。他们往往热情开朗、用乐观的态度迎接生活,善于制造“惊喜”,但做事有一定的盲目性,有时可能顾此失彼,忘了重点。

而无论怎么收拾,东西还是一团乱的人,往往空有一腔热情,但是做事缺乏条理、难以持之以恒。(3)泄密的收藏

在收藏方面,喜欢收集旧票据的人,往往有很强的组织和领导能力。他们办事条理清楚,按部就班。但是他们的精力大部分浪费在无用的细节与没有意义的过程当中,有时候是未雨绸缪,但也有些时候是杞人忧天,他们的生活几乎是一成不变的,即使偶尔也有寻找刺激的念头,但考虑到众多的细节总是无法行动起来。

收藏玩具的人,多半容易满足,知道分寸,家里是他们最快乐的场所,宁静安逸的生活是他们莫大的享受,他对曾经拥有过的一切感到自豪,喜欢用一颗童真的心激起兴奋和幸福。

喜欢收集奖状等象征荣誉物品的人,通常是对自己的现况不满。他们依靠回忆过去的光荣历史来抚慰自己的心灵。

喜欢收集照片、明信片等物品的这类人,会把自己的人生当成一场戏剧,自编自演兼摄像,努力塑造完美,欣赏结果,更接受一切。

喜欢收集旅游纪念品的人,受收藏品的特性所决定,他们不断地追求新鲜、奇特和怪异的事物,并具有探幽索隐的勇气,同时热衷于冒险。

喜欢收集艺术品、古董的人,比较注重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身份。由于收藏品的档次和价值是收藏者之间品位和眼光的较量,所以他们的好胜心往往都很强。

喜欢收集书籍、杂志和报纸的人,有学识和上进心,喜欢一人独处,自得其乐。他们既掌握丰富的知识,又抱有一些陈旧的观念,在实际生活中有时比别人落后半拍。(4)“标题党”的背后真可怕

博客也是一个人性格特征表现的载体,标题能真实反映博主性格。

博文标题有一定活力的是“恰到好处”型。这种人的性格往往是条理性强,善于把握主次,做事情比较有秩序,不易慌乱,在与人交往时往往较为真实、可信;标题不但能真实反映博文主旨思想,而且还生动活泼,隐含独到见解的是“锦上添花”型,这种人的性格往往是喜观察,爱思考,善于捕捉,有一定的创新意识,一旦有合适的平台,应可创造一番喜人业绩;标题不作任何修饰,但能反映博文主旨思想的是“平铺直叙”型,这种人的性格往往是比较实在,为人踏实,不投机取巧,但做事时常常会显得古板、缺乏创新;标题拟定时只强调标题的吸引力,其博文内容与标题不符,或根本不沾边的是“华而不实”型,这种人性格外向,爱表现自我,较为虚荣、浮躁,做事不踏实,有着强烈的投机取巧意识,与这种人交往或许会有一时快乐,但是很难深交;标题拟定未能充分表达博文主旨内容,无法提炼出博文关键词的是“词不达意”型,这种人如果不是作文基础知识欠缺,就是一个性格内向、做事缺乏秩序的人,他们往往自我保护意识强,不善言辞,为人憨厚,但是很容易沾沾自喜,忘乎所以。

博文撰写的内容更能反映作者的性格特点。

行文时如行云流水般快畅,结构完整、段落清晰、层次分明的人往往思维力强,有清晰的条理性,做事有秩序,且能够以较合理的方式处理事情,他们工作能力强,能独立处理一些较为繁重的事务。

博文内容平实、用词端庄、不加修饰、表达清楚是属于按部就班、注重结果的类型,这种人为人诚恳,踏实可信,但是性格缺乏创造性,在生活中可能会显得比较乏味。

写博文内容平淡、词藻华丽的人有较强的自我意识,爱表现自己,虚荣心强,充满浪漫主义色彩,但欠务实态度,常会异想天开,做事时可能会不按规则出牌,爱走捷径,对结果欠缺充分考虑,有时会走极端。

写博文用词标新立异,打破传统方法,特立独行的人有强烈的创新意识,他们敢于尝试,勇于突破,在工作中往往会有惊人的成绩,但是较为贪慕虚荣,比较倔强,很难接受他人意见,不易被管理。

写博文结构不合理,层次不清,用词不准确的人若不是因为写作水平有限,那就是思维缺乏系统性,做事无条理,生活态度不积极,对人生缺乏周密安排,没有长远规划,这种人可能较为消极,挫折感较强,容易出现厌世情绪,需要有人多加开导。(5)从一个被扔掉的塑料瓶说起

QQ是现代人最常使用的网络聊天工具之一,QQ网名是一个人在网络上的身份代号,也可以从网名本身以及网名更换的频率之中窥见一个人的性格。

直接将真实姓名作为网名,例如“张三”“李四”“王××”等,或者是把真名中某一个字作为网名,例如有一个“薇”字就叫“小薇”等等,这样的人相对比较坚持和执着,能够遵守游戏规则,也有可能有些许自恋。

但凡网名中带有奇怪符号,或者说拼音、日语、英语混合着汉字的,一般是年轻人或者是心态比较年轻的人,他们往往充满活力和想象力,天真可爱,不愿意故作老成,但也充满着不稳定性,情绪波动一般会比较大。

使用全英文网名的人一般具有较高的学历,他们大多数接受过大学或者大学以上的教育,情感丰富细腻、略有敏感,网络形象带有一些神秘,拥有一些不太切合实际的幻想。

网名和公司或者业务有关的一般是工作狂。

而名字和动漫游戏运动有关的人,例如“流川枫”“AK王”“××舞”等,他们的年龄往往在三十岁以下。

从网名更换频率来看,网名长期不变的人,一般生活和情绪相对稳定,有稳定的人生和事业,感情执着,思想力求简单,相对来说比较成熟,能够专心地去做某件事情,有些时候稍显保守。

网名随心情而变,看了韩剧就叫“大长今”,看了日剧就换成日文名字,心情不好就叫“别理我”,心情好就叫“今晚打老虎”,这样的人思想前卫,追逐流行,与之深交需要更多的精力和时间。

生活中人们在外出办事、参加活动、游览观光的时候,会无意遗落一些物品,例如在校园里,每当在考试结束后,考场的桌子里往往会遗留下考生的草稿纸、橡皮屑、饮料瓶、餐巾纸等物品,对推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尝试着通过这些物品推理一下主人的性格和心理,既锻炼自己的推理能力,同时也给生活增添一些趣味。

以饮料瓶为例,先看看瓶中还剩多少水:如果瓶子里面没有一滴水,说明生活中这个人做事比较谨慎细致,对于某些事可能还有一点强迫症;如果瓶子底部还有一层浅浅的水,说明这个人的性格可能比较直爽,平时做事风风火火;如果瓶子里还有一大瓶水,那就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根本没有注意到这个瓶子,考试完之后就直接离开了,这种人性格大大咧咧,比较马虎,另一种不在意这瓶水,看到瓶子都不想带走,这种人也许不爱运动,所以对水的需求量不是那么大。

4. 感谢同学的“不杀之恩”

“如果想了解毕加索,就得研究他的艺术。如果想了解罪犯的心理,就得研究他的罪行。”——约翰·道格拉斯(美国FBI行为分析部前主管)(1)炸弹狂人的犯罪心理画像:衣着整齐,风度翩翩

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纽约,有一个自称F.P.的炸弹狂人陆续在城市多处投放自制炸弹,造成多人死伤,同时他还不断向警察局和报社写信挑衅,引起了严重的社会恐慌。当时美国警方掌握的证据仅仅是炸弹狂人写的几封挑衅信、一些炸弹的照片、爆炸案现场发现的炸弹碎片,运用传统的刑侦方法无法侦破此案,于是警方决定请教心理分析学家詹姆斯·布鲁塞尔博士。

詹姆斯·布鲁塞尔博士,美国心理分析学家,侧写创始人。

侧写(profile)是犯罪心理画像的一种重要方式,它与普通的犯罪心理研究方式相反。普通的方式是根据罪犯的心理特征预测他未来的行动,而侧写则是根据罪犯的行为方式推断出他的心理状态,从而分析出他的性格、生活环境、职业、成长背景等等。

2005年,美国CBS电视台推出一部名为《犯罪心理》的电视剧。截至2013年7月,该剧已经播出八季,并且即将推出第九季。该剧播出八年来,不仅在美国广受欢迎,多次创造收视率高潮,获得多项电视剧大奖,而且也受到了大洋彼岸中国观众的喜爱,在观众的呼声之下,土豆、优酷和爱奇艺等视频网站不惜重金买下了该剧的播出权,实现了和美国的同步播放。

该剧讲述美国FBI下属的一个名为BAU的部门中的行为分析专家们通过运用心理分析、侧写等方法来破获一系列看似缺乏证据,让警方倍感棘手的连环杀人案。该剧生动细致地讲述了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悬念故事,鲜活而精彩地展示了通过犯罪心理学破案的奥妙,也让观众们了解到“犯罪心理画像”“侧写”等新名词。

犯罪心理画像究竟是什么,它真的像电视剧里所描绘的那么神奇,仅仅凭借犯罪行为和被害人有限的细节信息,就能为犯罪分子“画像”,研究分析出他们的性格、习惯,甚至是外貌、身材等具体信息吗?

犯罪心理画像,是指在侦查阶段,根据已掌握的情况对未知名的犯罪嫌疑人进行相关的行为、动机、心理过程以及人员心理特点等分析,进而通过文字形成对犯罪嫌疑人的人物形象及活动征象的描述。它通过对作案人遗留的反映其特定犯罪心理的各种表象或信息的分析,来刻画作案人犯罪心理,进而服务于侦查工作。

犯罪心理画像最早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美国FBI成立了一个行为科学部(也就是《犯罪心理》中BAU的前身),该部门经过数十年的分析研究,创立了一种被称为“犯罪现场分析”的犯罪心理画像技术。这种技术通过收集犯罪现场的各种特征,然后将现场的特征和受害人的详细报告输入到“特征数据库”中来对犯罪分子进行“画像”。特征数据库则是行为科学部在1979年对36名重刑犯调查分析所得资料的基础上,建立并逐步发展起来的。

犯罪心理画像主要适用于系列案件,如系列杀人,系列抢劫,系列盗窃,系列的伤害案件等,有时也适用于具有典型特征的普通案件。

根据FBI的前BAU主管约翰·道格拉斯的描述,BAU进行犯罪心理画像,主要从三个途径入手:

第一,犯罪现场分析。就是BAU成员通过现场勘察,做到“在大脑里重塑犯罪现场”。现场分析过程可以归纳为解答三个问题,即“What”“Why”“Who”。“What”就是根据来自犯罪现场第一手资料思考“发生了什么事情”,它包括有关犯罪在行为方面可能会有重要意义的任何情况;“Why”就是“为什么会以这种方式发案”,例如,为什么罪犯没有拿走任何贵重物品,为什么罪犯没有强制性侵入等,思考犯罪过程中出现的任何有意义的行为出现的原因;进而要推测“Who”,即“是谁会出于这些原因犯下这一罪行”。

第二,研究受害人。BAU成员要考虑在如此众多的潜在受害者中为什么偏偏选中了这一个人,她(他)是如何被害的。通过研究验尸报告,以便了解伤口的性质、类型、死因,是否受到性侵犯等情况。要尽可能充分地了解受害者,设身处地想出受害者可能会做出的反应。因为只有确切了解到某一特定受害者面对降临在她或他头上的恐怖事件都做出了什么反应,才能够真正理解凶手的行为和反应。

第三,研究犯罪者。BAU成员仅仅了解罪犯作案的惯用手法是远远不够的,更为重要的是要把自己放在攻击者的角度,以他的方式进行思考,洞悉有别于惯用手法的、作为罪犯特殊个性表露出来的、更为稳定的“识别标志”,这样才能揭示犯罪人的内心世界,形成描述其个性心理特征和其他诸如性别、种族、年龄范围、婚姻、兵役、职业、教育程度、智商、犯罪记录乃至车辆颜色等个人大概情况的“犯罪侧写”,从而缩小嫌疑人范围,为集中全力捕获真正的罪犯创造最为有利的条件。

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纽约的“F.P.炸弹狂案件”中,詹姆斯·布鲁塞尔博士首次展现了侧写技术的神奇。

布鲁塞尔博士根据警方提供的F.P.炸弹狂案件卷宗和一些微乎其微的证据,运用他的心理分析学知识,提出了十五项有关F.P.炸弹犯的假设。

1. F.P.应该是男人而不是女人,因为根据以往发生在美国的爆炸案的案件记录,制造炸弹或投放炸弹的都是男人,无一例外。

2. 根据F.P.第一次投放炸弹的地点爱迪生公司和他在挑衅信中表现出对爱迪生公司的怨恨推断出他认为爱迪生公司造成他目前生活窘境,后来逐渐演变为认为整个世界都在和他过不去,这也是他心理和行为失常的来由,他一旦被这种思想长期纠缠,就很容易变成偏执狂。一般偏执狂的形成是缓慢的,往往会发生在35岁以上的人身上,而距离F.P.第一次投放炸弹已有16年,因此他应该在50岁以上。

3. 偏执狂都非常爱护他们自己,当他们有所行动时,总认为这是在“自卫”。他们从不承认自己有缺点,而把遇到的麻烦都归罪于别人,尤其是某个大组织。在本案中,F.P.怨恨的对象是爱迪生公司,因此此人很可能是爱迪生公司的员工,曾经遭受过公司不合理的对待。

4. 挑衅信字迹清秀,可以看出F.P.受过良好的教育。受过良好教育的偏执狂一般很要面子,他平时行为检点,不做任何在他看来是有失体面的事,他根本不会认为自己有精神病,所以绝不可能会去医院或者精神病院,很难从医院的档案中发现他。

5. 根据精神病医生统计,偏执狂患者有85%属于运动员体型,由此推测F.P.不胖不瘦,中等身材,体格匀称。

6. 从挑衅信清秀的笔迹和干净的信纸推断,F.P.应该是一个遵守时间和规则,兢兢业业的模范职员,直到他遭到所谓的不公正待遇之前,他一直是这样认真努力工作的。

7. 挑衅信中称“爱迪生公司对他犯下了卑鄙罪行”,“卑鄙罪行”这种措辞不像是美国人的用语,倒是有点像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人和英国夸张小说里的语言。此外,信中将“爱迪生公司”写作“Society of Edison”,与本土的美国人常用写法“Cons.Ed”不同,因此F.P.应该不是纯粹的美国血统,很可能是外来移民,住在外国人社区里。

8. F.P.与爱迪生公司的纠纷并不是他成为偏执狂并且疯狂投放炸弹的唯一原因,还存在着一个也许他本人都不知道的原因,他一定受过某种心理上的创伤,例如,他的母亲早已去世,而这一悲剧又是他父亲的过错。他自幼经常与父亲斗争,长期反抗父亲使他滋生起一种反抗权威的情绪,这种情绪过早地潜入他的意识深处,成为潜意识。而这种像定时炸弹似的潜意识,一旦遇上了爱迪生公司对他的不公正待遇就再度爆发了。于是他就从反抗父亲的权威发展到反抗社会的权威,这就是他到处乱放炸弹的真正原因。

9. 因为父亲的过错,F.P.失去了母爱,这使他感到痛苦,而在他以后的生活中,也没有人给他以爱情或友谊,他的心理创伤始终没有愈合,可以断定他是一个独身者,既没有女朋友,甚至也没有男性朋友,但是他可能跟一个年龄比他大的女性亲属在一起生活。这个女性亲属使他常常想起自己的母亲,从而触动了他对父亲的怨恨,这种感情又激发了他对权威的反抗。

10. F.P.没有友谊和爱情,但他有礼貌,他对谁都和蔼可亲,因为他要保持自己的君子风度。他很可能是一个衣着整齐、风度翩翩的人。

11. 炸弹犯不喜欢公寓,宁愿住独院住宅,因为制造炸弹必须有一个设备很好的工作室,一个不会妨碍邻居又不会被人发现的隐蔽地方。

12. 对仇敌采用威胁、暗杀等手段各国都有,但地中海沿岸国家的人惯用绳索,北欧地区的人大多用匕首,斯拉夫民族的人向来爱用炸弹,因此到处投放炸弹的F.P.很可能是斯拉夫民族的人。

13. 斯拉夫民族多信天主教,可以设想F.P.是天主教徒,鉴于遵守时间和规则是他的习惯之一,他必然定时去一个天主教堂。

14. 挑衅信不是在纽约就是在韦斯特切斯特投寄的,因此F.P.的家很可能就在这两地之间。而这个地区的最集中的斯拉夫人居住区,就是康涅狄格州的布里奇波特,F.P.住在这一地区。

15. 在持续多年的挑衅信中,F.P.一直宣称自己是一个“病人”,他很有可能常年患有某种严重的疾病,例如癌症、心血管疾病或肺结核。

布鲁塞尔博士在提出这十五项假设之后,建议将其公之于众,让广大市民提供相关线索,并对F.P.炸弹犯形成一定压力,最后他根据F.P.的心理特征推测,他被捕时穿的应该是一件双排纽扣的上装,纽扣扣得整整齐齐的。

于是纽约警方在报纸上公布了布鲁塞尔博士的十五项针对F.P.炸弹犯的假设之后,联合爱迪生公司展开了调查,最后在公司30年代的一份旧人事档案中,找到了一个名叫乔治·梅特斯基的人,他曾经因为工作时锅炉爆炸造成烧伤,他拒绝了公司的伤残补助,而是以自己有肺结核为由,要求公司给予他终生补贴,在遭到公司拒绝之后,他愤怒地写了一封抗议信,用“卑鄙罪行”形容公司的行为。

根据档案记录,乔治·梅特斯基是波兰裔,天主教徒,家住在康涅狄格州,一系列爆炸案发生时54岁。

警方根据市民提供的线索针对乔治·梅特斯基展开了秘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梅特斯基一直未婚,和两个姐姐住在一栋独立的住宅里,他的父母很早就已经去世。他因慢性肺病而不工作,由两个姐姐供养他。他身高1.75米,体重74公斤,没有犯罪记录和精神病治疗记录。根据他的邻居的评价,他待人彬彬有礼,但总是与周围人保持距离,很少与邻居往来。

梅特斯基的情况与布鲁塞尔博士假设F.P.的特征吻合到令警方都感到吃惊的地步,于是他们对梅特斯基进行了问询,梅特斯基很快坦白了自己的罪行。据他交代,F.P.是“Fair Play”(公平对待)的缩写,他想借此报复爱迪生公司。

当警方准备逮捕梅特斯基时,他进屋去换衣服。当他再度出现在警察们面前时,头发梳得光光的,搽了发油,脚上的皮鞋擦得雪亮。身上穿着一套蓝色细条纹的双排纽扣西服,上装的三颗纽扣每一颗都扣得紧紧的。

布鲁塞尔博士通过心理分析的方法成功帮助警方锁定F.P.炸弹犯,他对罪犯进行心理分析的方法逐渐发展为“侧写”,“侧写”这种利用罪犯行为描绘其心理特征为侦破案件提供参考的方式也成了现代刑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2)连环杀手总认为自己是“正义使者”

侧写不仅可以根据犯罪行为锁定犯罪嫌人的大致范围,还具有一定的预测性,某种程度上甚至能够推测哪类人有可能即将犯下罪行,让人们不只是在罪案发生之后再做出反应,而是在事先就发现潜在犯罪行为的蛛丝马迹,从而阻止犯罪的发生。

犯罪心理画像针对的往往是没有特定目标,对他人进行无差别杀戮的连环杀手。从历史的犯罪档案来看,连环杀手往往具有很强的隐蔽性,表面上和常人并无区别,他们隐藏在普通的人群之中。只不过,平日里他们处于潜伏状态,一旦因为某些事情被激发就有可能作恶。我们该如何识别连环杀手,从而保障自身安全,避免悲剧发生?

也许一些犯罪心理研究学者的研究能够给予我们一些启示。

美国马里兰大学犯罪学教授海泽·塔菲特在针对200多名连环杀人犯和10万名普通人进行长达十年的研究之后,总结出了连环杀手的类型和特征。

塔菲特认为,连环杀手主要分为4种类型:幻想型、任务导向型、享乐型以及支配导向型。

幻想型:这类人总是自认为是“正义使者”,他们的一大特点就是喜欢看超级英雄漫画,并时不时将自己幻想成漫画中的英雄,同时对社会上的不良现象愤世嫉俗,经常在社交网络中公开表达对一切社会现象的不满。当我们发现他们时,切勿与他们作对,因为这会让我们成为他们脑中的“反派”。

任务导向型:这类人总是认为自己有使命完成一些事情,比如清除社会中的妓女、流浪汉等等,他们会将这视为一种任务,并不遗余力地完成。这类人的最大特点就是喜欢使用一切与制订计划有关的方式、方法、手机应用程序等等,每天都要强迫自己在任务列表上画钩。这种情况下,千万不要面对面强行阻止他们完成任务,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享乐型:这类人往往视犯罪行为为一种享受。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也会十分注重自己的生活质量,可以将一切行为都视为一种快乐的感觉,并不断地寻找相关的满足感。“吃货”“数码控”“烧包”都是此类杀手很有可能出现的症状。

支配导向型:这类人犯罪的主要目的是寻求控制的过程,并满足自己控制的欲望。他们在生活中一大特点就是喜欢做一些支配性的活动,例如玩战略类的游戏,而游戏中能够控制的单位越多越好。一开始可能控制三至四个单位的《愤怒的小鸟》,随后进展到控制几十个单位的《魔兽争霸》,最终,控制千万个单位的《全面战争》很可能都满足不了他们了。

虽然塔菲特教授的研究目前还处于修正阶段,但是也可以为我们认识自己和认识他人提供一定参考。虽然不是拥有以上症状的人都有可能成为连环杀手,但是这些症状无疑是十分危险的。如今,我们的身边隐藏了各种类似的“狠角色”,不管是陌生人,还是朋友、同学,都有可能向周围的人痛下毒手。近年来17岁高中生徐力弑母案、云南大学马加爵杀人案、复旦研究生投毒案等骇人听闻的发生在亲人、同学、同事之间的案件就是比较极端的例子,网络上不禁出现了“感谢同学不杀之恩”的嘲讽段子。因此,学会观察,根据他们的行为及早推理出他们的性格特征,有利于保护我们自己。

5. 情场急需“神推理”

前文我们列举许多心理学专家运用各种手法洞察他人心理,从而侦破一些用普通刑侦手法难以解决的案件的方法和故事。然而,我们之中的大多数人不是测谎专家,不是行为分析专家,也不是侧写师,而只是从事着普通职业的凡人,也没有案件需要我们运用心理学的手法来侦破。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在和周围的亲人朋友交流,遇到的也是诸如家长里短、人际交往一类的普通的事情,但是即使我们每天都与周围的人交流,我们也未必能够充分了解朝夕相处的亲友的内心。

生活中因为人与人之间交流不畅而引起的误会并不鲜见,这些误会,轻则造成争吵和纠纷,严重的话甚至会引发悲剧。怎样才能避免在日常人际交往中发生误会,和身边的亲人朋友和谐共处?沟通和交流就是最好的方法。误会往往是因为缺少沟通导致的,人与人之间缺少沟通,就像河的两岸没有贯通的桥梁。而善解人意,则是沟通人际关系的最好桥梁。

在家庭生活中,对于亲人们有些时候突然出现的异常行为,我们更应该给予宽容和理解,善于体察亲人们的心境,为他们提供及时雨一般的帮助。下面这对父子的故事就说明了这一点。

有一天小Z和在外地的女友发生了一些矛盾,吃完晚餐后,小Z想打个电话和女友再谈一下,因为怕影响到家人,于是对父亲说自己晚饭后想出门散步,就一个人只拿着手机出了门。因为小Z在电器公司工作繁忙,平日里手机不离身,所以小Z的父亲一开始并未发觉有什么异常。

小Z出门的时候是傍晚7点,他一边在家门口附近的街道走,一边给女朋友打电话。两个半小时之后的9点半,天气突变,电闪雷鸣,并下起了暴雨,为了安全,小Z赶紧与女友结束了通话,走进附近一家超市里避雨。小Z看了看外面的雨,知道这种雷阵雨半个小时左右就会停,于是决定等到雨停之后再回家。

不料超市避雨不到十分钟,小Z就发现父亲竟然撑着一把伞,出现在他面前。父亲接下来的话更让小Z吃惊,“你和女朋友吵架了吧?其实在家里和女朋友通话不会影响到家人,没必要以想散步为借口而瞒着我们,这样的天气多不方便啊!”

小Z的父亲究竟是怎么得知小Z隐瞒了和女友闹矛盾的事情并且找到他的呢?

原来小Z出门大概一个小时,也就是8点钟左右之后还没有回家,这时开始刮大风,有下雨的征兆,小Z的父亲担心没带伞的儿子会被雨淋湿,于是赶紧拨打儿子的手机,不料电话却是占线。后来,天气的变化愈发明显,小Z的父亲又相继在8点半和9点15分再次拨打了儿子的手机,结果依然是占线。

平时没有煲电话粥习惯的儿子怎么会打了这么久的电话?联想到小Z出门时只拿了手机,且行动匆忙而情绪低沉,小Z的父亲断定儿子出门并不是为了什么散步而只是为了打电话。和上司、朋友、同事等人的电话一般不会打两个多小时那么久,而且在家里打也完全没有问题,排除了以上人员,小Z的通话对象只有可能是前段时间调到外地工作的女朋友了。

小Z隐瞒家人专门到外面打电话,说明不想让家人听到他和女友的通话内容,而电话打了那么久,很可能是两个人之间出了一点问题,而且小Z又不想家人得知这点而担心。

这时外面已经下起了大雨,小Z的父亲断定出门打电话的儿子一定不会去离家太远的地方,于是就拿着雨伞出门接儿子,果然,他在附近的街道转了十分钟左右就找到了小Z。

小Z的父亲能够在儿子最需要的时候出现,不仅是因为他善于揣摩他人的心理,更是因为他的爱子之心。互相关爱的家人之间,热恋的情侣之间,之所以能够做到“心有灵犀”,那就是因为他们之间存在着深厚的爱,“爱”就是人与人之间能够互相理解的法宝。

Chapter 2 吸引她,说服他,搞定TA!

前面介绍了如何通过语言、身体语言、行为举止、随身物品来推理出一个人的心理,也介绍了在职场上察言观色了解他人心理的方法。那么在充分了解他人的心理之后,奔波于职场上的我们又应该怎样正确地与他人相处呢?

在职场上经常可以看到很多年轻人,他们才华横溢,思想活跃,做事勤奋,有着良好的职业道德,可他们通常不愿意在学习人际交往的方法上下功夫,结果造成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处处受制于人,不能充分发挥自身才华的这种让人唏嘘不已的结果。

曾经有篇文章评论了当今美国最聪明的三个人,其中之一是一位夜总会保安克里斯托弗·迈克尔·兰根。据说他智商高达195,拥有着可以跟画家达芬奇媲美的智慧天赋,但是他的才能一直没有被挖掘,兰根花费十余年时间研究的宇宙认识论也被学术界嗤之以鼻,正如他所说:“这个社会很现实,许多有才智的人都受制于由普通人制定的法则,不得不停下脚步等待别人跟上,我也是遭遇到这种情况的人之一。这不是抱怨,我只是说出这个事实。有时候我也想,自己是个普通人会是什么样。当然我并不想真的变成那样,只是偶尔会想一想。”

人际交往是一门很重要的学问,越是成功人士为人处世越是谨慎,他们能够时刻注意那些人们不曾留意的细节。因为他们明白,自己想要成功就要在别人身上多下功夫才行。

通过推理能够让我们洞察人的心理和本性,而利用推理的成果,结合相应的心理学小技巧就能处理人际关系的大问题,这种利用他人心理进行人际交往的方法就是“心理操纵术”。

在一些人看来,“心理操纵术”是一种神秘莫测的技能,但是事实上它并不复杂,普通人稍加训练即可掌握,本章将对人际交往之中的心理操纵术进行详细的讲解并结合相关事例,告诉大家应该如何应对职场中遭遇的人和事,从而帮助大家学会更好地在职场中驰骋。

1. 超减分的超短裙与“莫西干”

在职场上,成功的人际交往应该是在双方良好的沟通下,产生了相同或相似的情感反应,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情绪共鸣,而情绪共鸣的关键,往往在于我们是否能给交流的对方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心理学和社会学研究表明,人际交往中存在着一种“首因效应”,它是指最初接触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对我们以后的行为活动和评价的影响,实际上指的就是第一印象的影响。

而对于一个人的第一印象的形成往往在三分钟之内,我们只有掌握瞬间获得他人好感的技巧,才能在三分钟之内迅速征服他人内心,给他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外貌给人留下的印象至关重要,对第一印象的形成影响很大。美国前总统林肯曾经说过:“一个人过了四十岁,就应该为自己的脸孔负责。”这里所说的外貌,并不单指人的长相本身,更多的是指一个人在体态、姿势、谈吐、衣着打扮等方面的表现以及在不知不觉中流露出来的行为习惯和气质等。

其实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并不难,只要我们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被超短裙毁掉的面试

职场新人们在应聘之前都会认真准备自己的相关材料,特别是对应聘演讲时所说的话,丝毫不敢懈怠,然而许多人却忽略自己的穿着打扮,殊不知这一点也会直接影响到招聘人员的选拔任用态度,下面的两个应聘失败的例子就从反面证明了这一点。

有一位师范大学中文系的女学生去应聘某所高中的语文老师,她准备的介绍材料很充分,举止落落大方,应聘演讲也让考官满意,然而考官最终还是决定不聘用她。原因正是出在她的穿着打扮上:她身穿低胸装和超短裙,染了一头黄发,还涂抹着鲜艳的指甲油。考官认为她这身打扮与为人师表的教师职业格格不入,于是这位女生遗憾地失去了被聘用的机会。

有一位重点大学法律系的博士生去应聘某地方法院的审判员,他的公务员笔试成绩在众多应聘者之中名列第一,面试的时候衣着打扮也很得体,然而面试之前他却理了一个在年轻人中流行的“莫西干”发型(像公鸡冠一样的发型),面试考官虽然对他的才能和谈吐都很满意,但是认为他的发型与法官这个严肃的职业极为不称,因此最终没有录取他。

从以上两位毕业生应聘失败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穿着打扮合适得体的重要性。

服饰是一个人形体的外延,包括衣、裤、裙、帽、袜、鞋、手套及各类饰物,正如莎士比亚所说:“服饰往往可以表现人格。”我们穿戴什么样的服饰,直接关系到别人对我们个人形象的评价。

首先,服饰的选择要与自身所处的环境相协调。身处不同的环境,就应该有不同的服饰穿戴,在家中我们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舒适的衣服,但是在人际交往的不同场合,我们的服饰穿戴必须谨慎。在工作单位我们最好不要穿得太花哨,可以选择款式简洁、时尚的套装,这样的穿戴会使我们在工作中整个人显得更加干练而自信,给同事和上司带来更多的好感;出席婚礼、联谊会、庆功会等宴会场合,我们应该选择美观大方的礼服,但是礼服要自然得体,切不可过分炫耀,尤其不能超过宴会的主办方,否则会显得不礼貌;外出郊游等休闲娱乐场合最好穿随意性较强的休闲装,颜色可以明亮鲜艳些,与热闹的娱乐场所或者郊外秀丽的风格相适应,这种场合穿正规的西装、高跟鞋反而会显得不协调。

其次,服饰选择要与自身社会角色相符。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因此也必须遵守不同社会行为规范,在服饰穿戴方面也不例外。例如,医生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通常是穿着干净整洁的白大褂,如果衣冠不整,患者一定会对其医术医德产生疑问;教师的服饰穿戴应该是大方得体、简洁朴素,如果身着奇装异服,就违背了其社会角色的规范,会对学生产生不良的影响。

第三,服饰的选择要与自身的条件相衬。每个人外貌、身形等条件各不相同,只有让所有装扮的“外来之物”与自身的神韵相通,才能做到扬美避丑,展现自身的本质,体现我们的美丽和魅力的最高境界。例如身材矮小者适宜穿造型简洁、色彩明快、小花型图案服饰;肤色偏黄者,不要选与肤色相近或较深暗的颜色,例如土黄、棕色、深灰等,因为这类颜色的服饰会使肤色显得没有生机。

事实证明,服饰只有与自身气质、个性、身份、年龄、职业以及穿戴的环境、时间协调一致时,才能真正达到给他人以良好第一印象的目的,反之,则让一些人在第一次见面时就产生偏见,从而造成一些令人遗憾的后果。(2)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

除了穿戴之外,保持一种良好的精神面貌,往往会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以下一些小技巧,往往能够轻松赢得他人好感。

首先美化自身容貌。由头发、面容以及人体未被服饰遮掩部位等构成的容貌,往往是人的精神面貌的外在体现。在头发上我们可以保持整洁和大方的发型,给人以生机勃勃的印象。在面容上男士应该养成每天修面剃须的良好习惯,女士化妆则应浓淡相宜,给人自然清新的感觉。颈部和手部平时也要注意适时适度地保护并美化。

其次,保持良好的气质和风度。既要做到彬彬有礼,又要显得落落大方,顺乎自然,合乎人情。走路的时候步履坚定,站立时抬头挺胸,说话时双目有神,这样会彰显我们的自信;对待他人的态度不卑不亢,既不骄傲自大,也不讨好、巴结别人,这样可以体现我们从容的气度;面部经常保持微笑,既能体现我们的乐观与自信,还能向对方传达“我喜欢你”“我对你没有敌意”等信息,从而给对方安心的感觉,消除他们的警戒心理并赢得好感。

当然,要想给他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仅有良好的服饰和外貌还远远不够,我们还必须在初次见面时掌握对方心理,从而获取对方的好感,打开人际交往之窗。(3)沟通中失败的心理暗示

和外貌一样,打开人际交往之窗的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说对了第一句话。生活中一些人时常为自己设置心理障碍,认为向陌生人开口讲第一句话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总是担心自己的话会使对方产生不悦,往往不知该从何说起,而这种不良的心理暗示逐渐渗透到他们与人交往的一言一行之中,结果真的导致了人际交往的失败。

要想说好第一句话,我们在交往中可以先做好以下准备,先营造易于沟通的气氛,再精心设计交往中的第一句话。

要打破初次见面的紧张气氛,首先要放松自己的心情。我们可以在心中想象对方是自己熟识的老朋友来进行巧妙的自我暗示,消除自身的紧张心理,一旦自身心情轻松愉悦,这种感觉将会很快传达给对方,从而营造出融洽、轻松的交谈气氛。

其次我们还可以采取一些小技巧,在不知不觉中向交往对方体现自身的善意。我们可以尝试着模仿对方的动作和表情,但是切勿让对方看出来我们是在刻意模仿他们,因此我们在模仿对方的时候,要做出若无其事的样子,并且可以将一些动作延迟进行。例如对方倒了一杯茶,很享受地品茶,我们可以在下一分钟也倒一杯茶,表现出和对方同样的神情,这样让对方在不知不觉之中对我们产生一种亲近感,在潜意识中也会放松下来。我们还可以找准时机主动向对方示好,例如在第一次见面时,精心准备一点小礼物,主动将对方领到座位上,帮助对方放置衣物、取东西等等,当然我们这些动作要做得恰当、自然,否则就会好心办坏事。下面是一个好心办坏事的例子:

一次运动会上,有一位个头较矮的女生在长跑的时候不小心摔伤了,一位高个子女生好心上前帮助她,看到那位矮个子女生行动不便,于是就把她架了起来。但是由于两人的身高差,使得矮个子女生脚无法着地,反而更加痛苦了。(4)窥视对方的“私人乐园”

美国著名的人际关系学大师卡耐基曾经说过:“寻找他人的兴趣点,并向对方表现出你对其谈话内容的关注和兴趣,这样交谈将更加容易继续。”

为了更好地展开对话,我们可以事先调查交谈对方的一些资料,例如兴趣、喜好等等。当然,我们也可以从适合于大多数人的惯用问候语入手,但是每个人的个人兴趣是人与人之间最明显的区别,如果我们能有效利用这种差别的话,就可以在人际交往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位优秀的销售人员就曾经把这种人们赖以生活、活动的个人空间称之为“私人乐园”,如果我们能在人际交往中顺利地进入他人的“私人乐园”,就很容易给对方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往往会有这样的体会:当我们遇到的交谈对方有着和我们一样的兴趣及爱好、相似的成长经历、相同的立场和观点,双方之间就很容易产生思想共鸣,进而碰撞出“相见恨晚”的火花,从而便有着讲不完的话题。

这就是俗话所说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道理,也是心理学上“相识相惜”的定律,相识相惜定律是指如果交际双方有着较多类似的地方,相互之间就比较容易被吸引,进而能促进双方关系的发展。因此,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我们要尽可能找到对方与我们相似的地方,这样就容易较快给对方留下一个美好的第一印象,让对方对我们产生好感。即便找不到相似之处,我们也可以通过挖掘对方的兴趣点,在对方心理投射相似之处的亮点。

所谓人际关系中的兴趣点,在心理学上,是指你和交往对象都有共同兴趣之处和激起交谈热情的领域。两个陌生人之间的交谈热情并不能保持很长时间,而共同的兴趣点则可以激发起交谈双方的共鸣,这样才能让双方将谈话持久地进行下去。而这些兴趣点既有可能是工作、家庭、体育活动、娱乐明星等某个话题,也有可能是收藏、阅读、旅游等某种兴趣爱好。如果我们善于挖掘交谈对方的兴趣点,就能在交谈中利用对方的兴趣点达到我们的目的,掌握谈话方向,甚至能将只有一面之缘的人变成好朋友。我们可以利用以下一些小技巧来挖掘交谈对方的兴趣点:

第一,从对方携带的物品中观察对方的兴趣点。通常人们的穿戴及携带的物品都能反映出对方的爱好,在前文我们也提到了可以通过随身携带的物品来分析一个人的性格。比如脖子上经常挂着MP3的人多半喜欢音乐或者正在学习外语,打扮很新潮精致的人很可能对时尚或者艺术很感兴趣,甚至我们还可能更进一步从对方的钥匙扣、手机颜色品牌等为突破口开始谈话,例如“你也喜欢看这本书啊,我也喜欢”“你这个钥匙扣很别致,是在哪里买的”,一定能让对方侃侃而谈。

第二,察言观色挖掘判断兴趣点。有的时候,一些人的兴趣点会在表情动作及言语中表现出来,因此察言观色是我们通往对方内心的捷径。

例如,对方在喝茶时,眉头微皱,咂嘴作品味状,就说明他可能对茶有一定研究,我们可以这样开始对话:“看你喝茶的动作很专业,一定对茶很有研究吧?”又如,对方在交谈场所的电视机或者报纸上看到某些新闻时做出微笑、皱眉、思考等反应,我们可以从中判断他对这些新闻的态度,从而找到谈话的切入口。

第三,创造兴趣点。如果我们不能通过前两种方法获得对方的兴趣点,我们还可以运用以下方法创造一些兴趣点:提及对方目前比较关心的事情,例如“你的孩子真可爱,已经上小学了吗?”;赞美对方,例如“您这件外套很漂亮,是在哪里买的?”;给予对方诉说苦衷的机会,例如“现在的交通实在是太拥堵了,您开车过来花费了不少时间吧?”;也可以用具体的数字直接进入谈话的内容,例如“如果我们的技术可以为贵公司每年节约200多万元开支,我相信您一定会感兴趣,是吗?”(5)伏尔泰:通往人内心深处的路是耳朵

在找到对方兴趣点之后,我们也不能贸然开口,而是要学会倾听,通过倾听获得对方的心理认可,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从而获得对方的好感。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倾听呢?

首先,要做到“三心”,即“专心听、耐心听、细心听”。专心听就是全神贯注地听对方说话,始终以饱满的精神状态,专心致志地注视着对方,脑子里要设法避免想其他的事情,将注意力集中在对方说话的内容上;耐心听就是对于对方提及的任何话题,你都应当认真倾听,既不要因为对方叙述平淡而无精打采,也不要在别人无法清晰表达的时候流露出任何不耐烦的神情,更不要在与对方有不同意见的时候与对方发生争执;细心听,就是在倾听时要具备一定的敏感度,注意倾听对方说话的语调和每一个细节,同时要善于理解对方的“弦外之音”,从对方的话语之中找出他没能表达出来的潜在含义。

第二,要适时地表示赞同。在倾听的过程中,我们千万不能面无表情,一声不吭,这样很容易造成对方的误解和反感,我们要不时有表示理解或者赞同的语言、声音或者动作,例如点头等动作或者“是”“对”“您的看法与我不谋而合!”诸如此类的语言,还可以适度重复对方刚才谈话的重点,例如“我同意您刚才所提的关于××的问题……”“您刚才所说的……我深有体会”。这种时候即使有与对方不一致的观点,也不要立刻试图纠正他,因为对于初识者来说不会欢迎一个总是力图纠正他错误的倾听者。

第三,要与对方积极互动。在谈话时形成一个融洽的交流氛围,将有利于谈话的持续进行。在谈话中我们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向对方提问,例如“您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还可以将自己的经历、感受以及想法等巧妙地融入到谈话之中,例如“我也和你一样,也是在××地方长大的,我小时候……”。这样不仅可以表明你对谈话内容的关注,激发对方的说话兴趣,同时也可以从对方的回答中获取更多的信息。

正如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所说:“通往人内心深处的路是耳朵。”善于倾听有时比善于言谈更能够获得对方的心理认可。

在发掘了对方的兴趣点,通过倾听形成了良好的交流氛围之后,我们就可以针对对方不同的兴趣爱好,投其所好了。

首先我们要适度表达关心和体贴,“您的房间装饰得真好,没少花工夫吧?”“这么复杂的工作,你一个人就完成了,真了不起,不过也要注意身体,别累坏了自己呀”,类似这样既温馨而又充满关切的话语,很容易让对方对我们产生好感;其次适当地表示崇拜,例如“你真厉害,这么大的困难都被你克服了,你是怎么做到的,快和我说说”,每个人都希望被人用尊敬、青睐的态度对待,特别是当得到一个初识者的崇拜时,往往会让他(她)获得比以往更大的成就感,从而对崇拜者本人产生好感。

现在职场竞争日趋激烈,良好的人际交往是成功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每个人都渴望在人际交往中获得他人认可,展现自身价值,只要我们在职场交往中注意外貌穿着,给人以美的感受,同时在交谈中抓住对方的兴趣点,善于倾听,投其所好,就很容易广结善缘。

2. 吸引注意力的诸多诡计

在人际交往中,能否获得他人最大限度的认可和支持,往往是由我们的社交水平、品位以及为人处世的方法所决定的,它甚至关系到我们事业的成功和失败。为此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应该注意赢得他人好感、获取他人对自己的支持。

上一节已经介绍了在交往之初,如何给他人留下美好的印象,成功与他人结交的方法。那么,在此之后如何让对方支持自己呢?除了开放坦率、言行一致等人际交往常识之外,这里还将会给大家介绍如下一些在职场交往当中成功获取他人支持的小技巧。(1)巧妙吸引他人的注意力“只有那些我们熟悉的、新颖的事物才能吸引我们,才能使我们好奇。”这是众多销售人员、编辑、演说家成功经验的总结,也是在人际交往中帮助我们吸引对方注意力,获取支持的关键。

电话的发明者亚历山大·贝尔就是这方面的行家。

有一次他进行电唱机的发明研究,急需一大笔资金,决定向朋友哈波特寻求帮助。贝尔来到哈波特家中,并没有直奔主题——希望朋友赞助他研究。他只是故作不经意地弹了弹哈波特新买的钢琴,然后笑着对朋友说道:“你相信吗?假如我把这个踏脚板按下去,对着钢琴唱一个音,钢琴就会自动复唱我唱的音呢!比如我唱一声‘哆来咪’,钢琴也会如此回应。”

他的讲话立刻吸引了哈波特的注意力,原本坐在沙发上的哈波特立刻站起来,好奇地问道:“这是怎么回事呢?”于是贝尔顺理成章地向哈波特介绍正在研究的新发明电唱机,哈波特饶有兴致地听贝尔讲了整整一个下午关于复音电唱机原理的知识,最后主动提出要出资赞助贝尔的研究。

贝尔获得成功的策略在于,他在说出自己意图之前,就已经吸引了对方的注意力。如果我们能在交际中成功地引起对方的兴趣,那么我们就能够比较顺利地获得他人支持。(2)利用他人关心的事物

前面的故事中贝尔之所以能够成功获得朋友的资助,除了他新颖的介绍方式之外,朋友家的那台钢琴也功不可没。生活中我们会经常陷入一种误区,总认为新颖的事情更能吸引他人的注意力,殊不知这种能够吸引他人的“新颖”事物,往往是有一定的前提的,这个前提为,你所提到的“新颖”事物是对方关心或者感兴趣的东西,如果我们不顾他人的接受程度或感兴趣与否,只是一味地企图以新颖来吸引对方,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以下两位推销员的故事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19世纪60年代,某钢铁公司计划要向一家桥梁建筑公司推销他们公司新生产的熟铁。由于当时科技条件有限,许多人对熟铁好于生铁这一事实并不了解,一位推销员向建筑公司的高层提供了一份有关他们公司熟铁的研究报告,运用了大量实验数据和化学公式介绍公司熟铁的质量,然而他精心准备的报告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原因是报告中详细的数据和说明对于非炼铁专业人士的建筑公司主管们来说,就像天书一样很难看懂,所以这位推销员的推销自然很难成功。

眼看就要失去这份巨额的合同,危急关头另一位推销员出场了。他巧妙地运用了当时经常发生的一些现象,即当时有一些在深夜驾驶的马车很容易撞到街边的路灯柱上,导致柱子被撞断,发生人员马匹伤亡的事故。这位推销员指着建筑公司附近一根被马车撞断的灯柱对公司主管们说:“假如这根灯柱是用我们公司的熟铁做的,那么当马车撞倒它的时候就不会那么容易断了。”

果然他的话立刻引起了建筑公司主管们的兴趣,他们立刻要求这位推销员介绍他们公司的熟铁,最终钢铁公司扭转局面,成功拿到了与建筑公司的大笔订单。

两位推销员面对同一家建筑公司推销产品,结果却迥然不同。第一位推销员忽略了交际对方的兴趣和知识层次,对非专业人士使用了专业术语;而第二位推销员却能利用灯柱这样看似寻常的事物成功引起对方对公司产品的兴趣,这说明一个道理:我们越是接近他人关心的事物,就越有机会获得他们的支持和认同。(3)洛克菲勒的“诡计”

由于每个人各自阅历的不同,通常只有在自己的经验范围内才能理解他人的话,当我们在职场上与他人交流时,如果不能运用他人熟悉的语言,让对方迅速进入自己的经验范围,对方也就无法了解我们想要表达的事物。因此,想把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说给他人听时,必须想方设法地运用对方所熟悉的语言,使其能迅速理解自己想说的话,从而获取对方的支持。

20世纪初美国著名的石油大王——美孚石油公司的创始人洛克菲勒的儿子小洛克菲勒在一次全家出去旅游时被一群新闻记者发现了,记者们迅速包围了小洛克菲勒一家要求采访,并且拍摄了大量的小洛克菲勒孩子们的照片。

小洛克菲勒并不想让孩子们的照片曝光,但是他知道如果强行要求记者们不在报纸上刊登他孩子们的照片,结果反而会适得其反。因此,他并没有将记者们当成媒体工作者,而是将他们当作和自己一样的父亲与他们谈话,交流有关子女教育的心得。

这样他一下子拉近了和记者们之间的距离,他们的交谈十分融洽。在这种气氛下,小洛克菲勒顺势提出了自己的请求,他希望新闻记者们不要把他孩子们的照片刊登在大众媒体上,因为这对儿童的教育相当不利。

记者们被小洛克菲勒的真诚所打动,同时也认为他的想法合乎情理,因此删除了他们所拍摄的小洛克菲勒孩子们的照片,很客气地与他们一家人道别。

古希腊一位著名雄辩家曾经这样介绍自己说服他人的经验:“如果要想他人支持你,关键是要在交谈中列出与听者的生活经历相似的事实。”运用他人最熟悉的语言交流,不仅能够拉近对方与自己的距离,更能够给对方营造出一种我们与他们很相似的印象,从而为我们获取他人的支持创造契机。

3. 用神一样的推理来说服他

身处职场,我们在工作当中,尤其是在推销、谈判或者争辩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与他人观点相左的情况,我们应该如何与对方沟通,说服对方,从而达成共识呢?我们也许可以尝试一下以下一些小技巧。(1)在不知不觉中给予对方积极的心理暗示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因为他人的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声叹气而产生不同的情绪,精神倍增或愉悦或忧伤,追根求源正是因为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总是会受到外界的干扰和影响,从而进一步影响我们的潜意识,因此我们可以运用潜意识说服来应对观点不同的人。

潜意识说服是指一种通过在对方内心深处导入信息,进入对方的潜意识情境,进而让对方在潜意识之中产生对我们话语的认同感,最终和我们达成一致想法的沟通策略。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心理暗示的方法。例如淡化消极因素,夸大积极的一面,当对方满脸忧虑地说“我觉得我们的谈判几乎没有进展”,我们可以这样应对:“哦,是吗?那些不愉快的事情算不了什么,我们在之前的讨论中已经达成很多共识了,相信目前这些小小的困难会很快过去的。”这样尽可能缩小我们与对方之间的矛盾,让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认为这些矛盾都是“一些小事”,同时还需要匹配一些积极的展望,让对方对接下来的交流产生信心和期望。

又如,利用积极而富有想象力的词汇进行引导。我们可以使用一些类似于“而且”“并且”之类的转折词,假如我们是销售员,当客户在与我们讨价还价时,我们可以这样应对“你知道我们公司的产品口碑一向很好,并且我们的价格也十分合理”,我们还可以利用“会让你”“会使你”一类的词语激发对方的想象力,例如汽车销售员可以这样介绍公司的产品,“现在我来介绍一下我们这款新车的特点,你可以想象一下驾驶这辆车的速度感和舒适感”,让对方自然而然地进入你设计的情景中。(2)巧妙地转移矛盾焦点

在日常生活的语言交流中,一般人在自己有充分理由可以对抗对方提出的抱怨时,往往会选择直接从正面攻击对方,暴露对方的错误,但是这种做法反而会使对方的不满情绪愈发高昂,反对的态度也会愈加强硬,因此我们在应对他人的抱怨时,应该采取有助于缓和矛盾的做法。在我们与他人争执,气氛紧张的情况下,适度转移矛盾焦点,有助于让对方争辩的话锋逐渐缓和下来,并在接下来的交流中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某公司在研发某项新产品时,召开了一个研讨会议,在会议上员工们分成了支持都市型和支持乡村型两派意见,双方争论得不可开交,公司总经理不得不宣布会议暂停。当会议再度开始时,主张乡村型的一位员工站起来说道:“如果大家都支持都市型的话,我也觉得很有道理。因为我从小在城市生活,对乡村了解得不多,我只是觉得按照我们公司的现状,目前研发乡村型的产品比较合适。我很愿意再听听主张都市型的意见,使我的转变更合理。”

这位员工巧妙地缓和了双方争论的焦点,让激烈的争论变成了理性的讨论,一下子就缓和了会议的气氛,员工们便纷纷心平气和地提出自己的观点。经过长时间的讨论,最终公司决定研发乡村型产品,并且讨论双方都欣然接受了这个决定。

有些时候,我们甚至可以采用类似于“插科打诨”的方法转移矛盾的焦点。

某公司总经理和劳工代表们进行谈判,当双方话不投机、气氛剑拔弩张的时候,这位总经理突然对其中一位劳工代表说道:“哈哈,先生,你的声音很不错,好洪亮哦!”

原本义愤填膺的劳工代表们顿时面面相觑,不知该说什么好,整个会场一片寂静,气氛顿时缓和下来。后面的谈判在友好的气氛中顺利进行,从而达到预期的谈判结果。(3)以退为进,适度做出让步

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说过:“偏执是件古怪的东西,它会让人相信自己是绝对正确的,而争论最能助长这种自以为是的看法。”很多时候,一些人在争论中固执己见,不愿改变,其实并不完全是认为自己的观点很正确,而是出于维护自尊心。因此善于人际关系的人在面对争论的时候,总是会尽可能做出一点让步,再试图回应反对意见。

有一位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又在德国弗莱堡一家研究所做了三年研究工作的毕业生,后来到美国西部最大的金矿公司应聘矿务的工程师,不料在面试时,公司老板一见面就粗暴地对他说:“我最讨厌你这种从什么研究所里出来,满脑子都是理论的所谓高才生了,我可不需要文质彬彬的工程师。”

而那位毕业生既没有反驳金矿老板的偏见,也没有为自己辩解,而是微笑着点头:“您说得很对,不过我想告诉您一个秘密,请您千万别告诉我爸爸。”

金矿老板好奇地点了点头,那位毕业生故作神秘地说道:“其实,在德国,我根本没学到什么东西。”

金矿老板听后哈哈大笑,然后仔细地翻阅了这位毕业生的应聘简历,向他提问了一些问题之后,当即决定:“你明天就来公司工作吧。”

故事中的毕业生应对金矿老板的方法,正是被很多商界人士称之为小让步的策略。在人际交往中,即使我们不能同意对方的意见,也要表现出很尊重对方的态度,并做出适当让步,这往往就是应对他人反对意见的好方法。

4. 把“烫手的山芋”扔回去

身处职场,我们时常会遭遇一些不太好回答的问题,这些问题或是提问者对你能力的一种检验,例如面试考官的考察,或是好事者对你的打探,或是关心你的人不合时宜的问候,或是不怀好意者对你的挑衅,如何巧妙地回答这些问题,在人际交往中显得尤为重要。这一类的问题基本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假设型问题

类似这种问题:“假如你不能按期移交工作怎么办?”一旦在事情还没有发生的时候我们就陷入自我怀疑之中将很难自拔,所以我们不要把自己逼得走投无路,相反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勇敢地应对可能发生的一切。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回答前文的问题:“我计划提前一个月开始移交工作,我会按期把工作移交给下一任的。”(2)是非型问题“由于这个原因你们将会雇用更多的工人,是不是?”遇到这种问题,如果这时我们直接用“是”或“否”来回答,将很容易被提问者逼入“自相矛盾”的死角。其实对于这种问题,我们完全可以阐明自己的看法并做出解释,当然在回答的时候也不能解释得太多,讲多了反而有重复啰嗦、含糊其辞之嫌。

一位印刷厂的经理这样回答刚才的问题:“我们还在研究明年的生产计划,要看我们现有的人手是否足够,如果我们需要更多的工人,那我们一定会考虑的。”(3)他人想法型问题“你认为这位房地产经纪人会对指控做出什么样的反应?”回答这类型问题,要避免对其他任何人的说法和做法做出预言,否则很容易掉入提问者的陷阱,可取的方法是将问题的解释交给相关当事人。就像前文的问题我们可以这样回答:“对于那位房地产经纪人的情况,我不太了解,具体情况你们可以问他本人。”

美国前总统里根在第一届总统任期快结束时,有记者问他是否相信这样的说法,即苏联人认为他会连任总统,所以想和他会晤。里根是这样回答的:“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苏联人想和我会晤,你得问他们。”(4)“何者为最”型问题“你可以列出你所在的部门最关心的问题吗?”这类问题看似普通,但是如果我们掉以轻心、随便应答,很可能会给予他人攻击的口实,让自己陷入窘境。例如一家公共事业单位的人事经理曾直率地回答前文的问题:“我们最关心生产率和员工吸毒问题。”不料一位女性员工立刻生气地跳出来质问道:“难道你就不关心给予妇女平等待遇的问题?”

为了避免类似的窘境,我们可以给出不那么具有针对性,而是更为广泛的回答,例如刚才的问题,这样回答就比较合适:“我们最关注的是这样一些问题,比如……”(5)“非问句”型问题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他人看似斩钉截铁、毫无回旋余地的话语,例如“我很欣赏你们的健身课程,但是我并不认为我现在就需要一位私人体育教练”,对于这种情况,我们不妨将对方的拒绝转换成问题,然后陈述自己的主张给予回答。

美国纽约有一位来自某健身培训机构的咨询顾问,当客户用类似前文的话语拒绝她时,一向善于应对来自客户拒绝之声的她是这样应对的:“我想你们一定有这样的疑问,‘从你们的私人教练的家庭授课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呢?’”接着她就详尽地介绍所在机构针对客户不同需要提供不同的健身课程服务的益处,以求打动对方,争取对方改变立场。(6)“非此即彼”型问题“对你们公司来说什么更重要,是重新装修会议室,还是修缮职工食堂?”类似这种看似只能二选一的问题,我们不能轻易掉入提问者的陷阱,必须在A和B两者之中选择一个。

对于这类问题,我们既可以两者都给予肯定,也可以含糊地带过,甚至可以给出第三种选择。例如前文的问题我们可以这样回答,“两者对于我们来说都非常重要”;或者回答“这正是我们今年准备着手的两项工作,让我再给你介绍一些我们公司其他的工作吧……”,然后把话题转移开。

有一次,有记者向某位即将离任的行政官员提出一个令人尴尬的问题:“你是另有他就还是被迫下台?”而那位行政官员的回答堪称典范:“我于昨天下午正式提交了辞呈。”(7)“非真实前提”型问题

有些时候,一些人会拿出一些与真相相悖的“事实”来指责你,这时我们应该立即纠正它,千万不能让它看似不经意地被带过去,让对方认为你已经默认了这个前提,因而在接下去的谈话中变本加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对那些不真实的前提予以坚决的否认,必要的时候,可以打断对方的话,或者稍微提高嗓门,甚至举手示意对方不要讲下去。

例如一位供销经理面对客户这样的质问:“既然你手下的人已经延误了交货,你打算采取什么措施来补偿?”这位经理的答复是:“对不起,先生,情况可并不是你说的那样,我可以给你看你寄来的订单。”(8)“理由”型问题“每位推销员对产品的介绍都差不多,为什么我非要买你们的货不可?”一旦对方提出“为什么”这类询问理由的问题时,我们首先应该设身处地为客户考虑:对方需要什么,我们又该如何投其所好?

一位健康食品金牌推销员是这样回答这类问题的:“我不会强调我们产品的价格,因为大多数推销员所给出的商品价格都大同小异。我只是想说,我接触到的大多数顾客都愿意和我做生意,因此他们认为和我打交道不会吃亏。”(9)“开门见山”型问题“那么先简单地介绍一下你(或者你所在的团队)的情况吧。”类似这种开门见山的问题往往会提供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宣传自己的机会,能否把握住这个机会取决于我们的回答,因为在平日生活中我们可以留心准备一些短小精悍又具有高度概括性的语句,以备不时之需。

当有人问及美国著名的“宾夕法尼亚人”合唱团负责人有关乐团情况时,该团团长弗兰德·沃伦是这样回答的:“我们的乐团比其他乐团更受欢迎,因为我们唱的歌将永远留在听众心里。”

美国人际关系大师卡耐基曾经说过:“掌握神奇机智的语言应变技巧,无论是对演讲还是对于谈判来说,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其实不仅仅在演讲和谈判之中,在我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之中,机智应变的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

要做到机智应变,既需要娴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又要有灵活创新的思维方式。本节旨在通过对职场上“令人感到棘手的问题”的分析和总结,从中提出一些巧妙应对提问的思路,使大家在面对各种提问时能运用以上小技巧从容面对,巧妙回答,进而在人际交往中占据主动地位。

简而言之,职场“心理操纵术”是在观察推理他人心理活动的基础上,通过外表打扮、言行举止和语言技巧,在人际交往中占据主动的一种方法,而我们掌握心理操纵术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欺骗或者控制他人,而是为了帮助我们更进一步地了解职场上其他人的想法并采取相应的沟通技巧,帮助我们成为职场上的“赢家”。

5. 职场上的“推理守则”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太可能像推理作品中的名侦探那样经常面对血淋淋的案发现场,却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充满明争暗斗的职场。在职场上,我们可以不聪明,但是绝对不能不小心,正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而我们如果能巧妙地运用名侦探们的推理方法,也许能成为我们辨清职场险恶,有效地保护自己的有力武器。(1)抓住一些容易被忽略的细节,思考其中的逻辑关系

福尔摩斯与观察结合的逻辑推理方法教会我们,不能被一件事情的表象所迷惑,而必须抓住其中一些容易被忽略的细节,思考其中的逻辑关系,这样才能辨清职场上的一些看似不可思议的事情的真相,避免掉入陷阱。

下面就让我们来分析发生在某产品推销小组的一个故事吧。

某公司组织的一个工作小组要在农村推销一批公司的保健器材,但由于农村保健器材的采购是统一的,需要专门和相关部门沟通,而这些部门早已有了长期合作的对象,这使该工作小组的推销一时陷入僵局。

就在此时该小组的组长提出,与其无功而返,不如向总公司申请,将这些保健器材作为公益产品,免费提供给这个省内的农村各县、乡及管理区,与此同时他还拿出了一份详尽的工作计划。

其他组员看到组长的工作计划都十分感动,于是纷纷响应组长的号召,决定在放弃提成、免费向农村提供保健器材的申请书上签字。

在总公司审核申请书的这段时间里,组长将一批试用器材交给组员们,让他们到省内各县、乡及管理区的农村进行推广,并手把手地教授农民们使用,而组长自己则带领各大媒体跟踪拍摄。

心怀为农民服务的理想而四处奔波的组员们没有想到,他们已经掉进了组长精心设计的陷阱之中。

我们冷静下来观察分析这个事件,就会发现组长在行为上的一些诡异之处:首先,他用“为贫困农村的农民服务”的理想来打动了他的组员们,并让他们在组长制订的计划书(含主动放弃提成的内容)上签字,而作为发起人的自己却没有率先签名。其次,组长让组员们深入各大农村教授农民使用保健器材,自己却忙于组织各大媒体来采访。对于一个尚未被总公司通过的且免费赠送保健器材的计划,有必要如此急于让媒体大张旗鼓来宣传吗,万一总公司没有批准计划,岂不是会起到反效果?由此可见,组长一定另有打算。

我们都知道,政府部门的采购,所追求的是除价格效益之外的社会效益,它更注重的是宣传性和影响力。同时,一个人独自完成一项艰巨的任务,非常容易获得公司领导的赏识。

这些现象看似关系不大,但是当我们像福尔摩斯那样运用某种逻辑方法将它们有效地串联起来,就不难推理出这位组长的真实目的了:

首先该组长通过“免费向农民赠送保健器材的计划”,来感动他的组员,激发组员们内心中的善良,让组员们在激动之余,不假思索地签下计划申请书,一方面是让组员们放弃项目提成以便未来组长可以独占功劳和提成,而另一方面则是向总公司施压,让公司领导知道这项目并不是那么容易完成的。

而当被理想激发的组员们兴致勃勃地奔波于各大农村,竭力推广保健器材的同时,组长则带着各大媒体到处追踪新闻热点,将公司的项目彻底炒大,让负责采购保健器材的政府部门注意到该公司的保健器材,当这些保健器材被充分地宣传之后,最后的采购也就顺理成章了。

当组员们还在等待总公司批准免费向农村提供保健器材项目的申请时,组长已经单枪匹马地向政府各部门卖完了全部的保健器材,此时的他不仅心安理得地独占了所有的提成,还在公司领导心目中留下了精明能干的印象。(2)坚定自己的目标,找到被谎言掩盖的真相

波洛之所以能够从众多的线索之中去伪存真,找出被伪线索掩盖的真相,那是因为他非常清楚自己的目标是要查清案件的真相,而不是别的,因此他所有的推理方法都是为他查明真相的目标服务的。把这个道理运用到职场上,那就是要坚定自己的职业目标,这个目标可以是升到某个职务,也可以是尽量提高自己的薪水。确立了目标之后,你除了要为此进行不懈奋斗之外,还必须让你的职场生活和这个目标紧密相连。在做出一个决定之前,一定要考虑这是否能让自己离目标更近,如果是,那就去做;如果不是,那就需要三思而后行了。

而前文案例中的几名组员之所以掉入组长精心设下的陷阱,是因为他们没有坚持自己最初的目标——卖出公司的保健器材,拿到提成,而是中途被组长的“为贫困农村的农民服务”的动人话语所迷惑,把组长的目标当成了自己的目标,因此在不知不觉中被组长所利用。

在明确自己的目标之后,还可以由此及彼,代入他人的目标思考问题,找出他人竭力将你拉入自己的目标的真实目的究竟是什么。在职场上我们会遭遇形形色色的谎言,但是谎言也有其价值,正如波洛所说,“谎话所提供的信息并不比真话少”,我们要做的,就是从他人的谎言中获取信息,发现他们的真实目的和事情的真相。

让我们再来看看一位新人职员的故事吧。

有着一定能力,却不愿意在部门里太卖力气干活的新人职员W,有一天同事C兴奋地告诉他,从国外总公司下派的Q经理新组建了一个负责公益事业的公共营销部,点名邀请W做分区副主管,但是由于新部门预算不够,W转过去之后的工资只能拿到原有薪水的一半。这让W有些矛盾,一方面一直在部门中得过且过的他希望换一个新环境,去Q经理的新部门还可以升职为分区副主管,但另一方面去新部门薪水就会少很多,一时之间W也不知道如何是好。

其实只要W站在自己的职业目标的角度上仔细分析,就不难发现C的提议之中隐藏的“陷阱”:

首先W的职业目标并不是升职,这决定了他的工作态度不如那些想升职的同事那么积极,因此一时得不到部门主管的重视。相比较而言,提升薪水是他现阶段的目标。而转到Q经理的新部门虽然有升为副主管的诱惑,但是要降薪一半。因此对于W的职业目标来说,其实没有多大眼前的好处。

站在薪水的角度继续思考下去,就不难发现一个问题:即使新成立部门预算再少,但是副主管的薪水只有其他部门普通职员的一半还是十分不正常。再结合Q经理的外国人身份和“公共营销部”这个部门,不难发现公司上层设立这个部门的目的和这个部门的前景。

老外Q经理在原有部门受到排挤,而他又是国外总公司下派的人,中国区分公司碍于面子又不能直接把他调走,于是专门设立了“公共营销部”来安置他。由于“公共营销部”隶属于销售系统,销售系统对于每个部门评估的标准主要是看业绩,而公共营销部是负责公益项目的,业绩自然是零,这个部门的评估成绩自然会很低,这种情况持续一段时间,中国区分公司就有了向国外总公司申请撤销这个部门,调走Q经理的理由。因此W调入公共营销部是没有前途且危机重重的,分区副总管的“宝座”也不见得能做太久。

那么,为什么同事C要竭力拉拢W接受新部门的职位,这样做对C又有什么好处呢?如果联系起之前的事实,Q经理邀请W做分区副主管,却没有说主管是谁。假如C成功拉拢W进入Q经理的新部门,那就是大功一件。这样C自然而然获得Q经理的信赖,从而顺理成章地坐上主管的位置,不知不觉就比原来的同事W高了半级。

这就是同事C让W接受新部门邀请事件的真相,而W在经过思考之后拒绝了Q经理的邀请,后来的事实证明他的选择是正确的。

面对没有硝烟的“职业战争”,作为职场新人,也许并不善于或者不愿意使用手段在职场上获取利益,但是没有关系,正如NBA的经典名言“精彩看进攻,夺冠看防守”,假如说为达到自己的目标,使用手段利用人和整人是进攻的话,那么识破这些手段,保护自己在职场上的利益就是防守。将推理作品中名侦探的推理手法运用在职场生活中,能够帮助职场新人擦亮双眼,明辨真相,更好地在职场中生存和发展。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