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镜报道与新闻主持(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3 14:03:02

点击下载

作者:高贵武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出镜报道与新闻主持

出镜报道与新闻主持试读:

前言 在比较中前行

高贵武

当今世界,随着网络等新媒体的迅速发展,时效似乎已不再是电视媒体最大的传播优势,但电视媒体的新闻传播却越来越倚重于即时新闻节目——24小时的连续播报新闻,而电视直播作为即时新闻节目的最大亮点,更是在某种程度上改变着人们对新闻的定义。传统的新闻定义是,所谓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的最高表现形态是TNT模式,即“今日的新闻今日报”(Today News Today),而电视直播则将新闻的报道提升到NNN模式,即“现在的新闻现在报”(Now News Now)。

毫无疑问,在即时新闻和电视直播时代,出镜记者和新闻节目主持人是代表电视媒体发声的两个重要角色。在众多的即时新闻里,记者带来的出镜报道以及其与新闻节目主持人之间的互动,往往构成了即时新闻节目的主体和基本样态。与此同时,出镜记者和新闻节目主持人作为独立个体出现在电视屏幕上,则不仅为电视传播建构了更为人格化的人际界面,也以传播者独特的个人魅力和个性化特征为广大电视观众辨识,大大突显了电视作为人的媒体的特征和优势。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两个角色的表现直接代表和决定了电视新闻的传播实力和影响力。因此,对出镜记者和新闻节目主持人的表现进行研究并提出改进意见,应当是评价电视节目质量并推动其发展的必经之路,出镜记者与新闻节目主持人业务能力的提升,也是提高电视新闻报道水平、增加电视媒体传播力和影响力的关键所在。

2003年中央电视台成立新闻频道,使得中国大规模的电视直播和出镜报道成为可能。2008年的汶川地震和北京奥运会更是成为国内电视媒体正式亮出出镜报道的重要契机,加之之前地方电视台在民生新闻方面的大量尝试和积累,出镜报道和新闻主持似乎已经越来越成了国内电视新闻的必备利器,在电视新闻报道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由于看到了出镜报道与新闻主持在当今电视新闻报道中的重要性和独特魅力,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的国内电视台也已开始非常重视出镜记者与新闻主持的发现和培养,中央电视台在2008年底即组织了“全国电视新闻出镜记者培训暨业务论坛”,邀请白岩松、张泉灵等优秀的电视出镜记者和新闻主持人传经送宝。这一现象当然也引起了学界的关注和思考,一些学者开始纷纷撰文对此进行研究,一些学校也开始尝试开设出镜报道和新闻主持的专业和方向,面向电视媒体的发展需要制定了新的人才培养计划。

从世界范围看,24小时的电视新闻直播和大规模的出镜报道早已屡见不鲜,高水平的出镜记者和新闻节目主持人对实时新闻的描述和评论越来越多地赢得了观众的喜爱。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沟通的加强,中外电视节目的形态差距越来越小,但从新闻内容和报道方式等方面来看,以央视为代表的中国各电视台距离世界一流新闻媒体的目标尚有距离。尤其在出镜报道领域,尽管这种模式已经被国内电视台大规模使用,但是出镜报道的质量和效果究竟如何,业界和学术界尚没有科学的评价。而作为出镜报道中的重要角色,出镜记者和新闻节目主持人在出镜报道中的具体表现,国内目前也尚未有学者进行过专门的相关研究,更没有采用定量分析方法所做的研究。

在目前国内关于出镜报道的为数不多的研究当中,大多数研究仍为思辨式地探讨出镜记者的形态和作用,甚至武断地对其提出想当然的改进建议。在已有研究当中,针对中西方出镜报道的代表案例进行比较分析的研究尤其缺乏,甚至尚未真正出现。究其原因,这一方面是因为中国的电视媒体在2003年美伊战争之前尚不具备可以和西方主流权威的电视媒体相比肩的实力和基础;而另一方面,因为政治制度和新闻体制不同,以及历史上形成的新闻报道习惯的差异,让我国的学者较难找到合适的案例素材进行比较分析。但是,纵观国际新闻报道中对于新闻传播价值的理解:时新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和趣味性,中外并没有太大不同,中外电视媒体在技术手段和表现形式上也不存在任何差异,这在一些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中表现尤为明显。因此,从学理上来说,在选择适合比较分析的案例的前提下,对中外电视新闻出镜报道和新闻主持进行比较研究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更具体地说,运用中西比较研究方法研究电视新闻出镜报道,其现实原因则是:第一,毫无疑问,西方发达国家电视新闻业的发展要远远领先于中国,其节目形态、内容和报道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引领了世界电视新闻的发展方向。第二,从客观条件来看,西方,尤其是美国的电视新闻报道在时新性和可看性上要高于国内,并且能从最适合观众收看习惯和喜好的角度进行报道,这种报道取向对于长期受国内新闻体制限制的中国电视新闻来说,是急需学习和借鉴的。第三,对于中国来说,中央电视台作为国家电视台长期一家独大的状况会使得其新闻频道在某些类型的电视新闻报道中表现得较为程式化,长期以来形成的 “模式新闻”可能会使报道陷入僵化模式的危机。这些僵化表现在单纯引进模式而不提高质量,虽然在节目形态上和世界先进报道同步,但对受众来说,在内容上不过是“新瓶装旧酒”。

没有比较就没有借鉴,没有比较也就失去了前进的方向。正是本着在比较中前行,本着这种发现差距、提升自我的原则,本书的研究在视角上主要采取的是一种比较的视角,在内容的构成上则先从理论上厘清相关概念,再在详细梳理中外出镜报道与新闻节目主持人发展路径、密切关注其现状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比较来发现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就这些问题提出我们的思考。具体来说,本书的研究是在比较研究的视角之下,既从宏观方面比较了中外出镜报道与新闻节目主持人在理念和发展路径上的异同,剖析了中国电视媒体和美国、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电视媒体之间的差别,也从微观方向选取中美两国不同的电视媒体、栏目及个人等方面做了细致的案例分析。当然,在着眼中西方差别的时候,我们也有意识地关注和考察了在报道理念和方法运用等方面都更介于二者之间的媒体,即香港的凤凰卫视,将其作为一个重要的案例纳入我们的研究视野,这样做的目的也无非是使我们的比较研究更有可比性,使我们的研究对于国内电视媒体向西方媒体的学习和借鉴更有可操作性。

本研究的成果直接来自于我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广播电视传播学专业研究生开设的课程《出镜报道与新闻主持》。在这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我为研究生们所定的研究方向就是要用比较的视角来审视中外出镜报道和新闻主持的发展。在一学期的课程当中,我和选修这门课程的十多位研究生既从理论方面深入考察了中外出镜报道和新闻主持的发展缘起、传播特征及其对电视传播效果的价值,同时也通过解剖案例的方式探讨了中外出镜报道和新闻主持的成败得失,从中总结出了这种电视传播手段的某些规律性的东西,探讨了中国出镜报道和新闻主持落后的原因并为之开出某些可资借鉴的药方。当然,在媒体发展日新月异的新媒体时代,出镜报道和新闻主持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新媒体和新形势的影响,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于是,我们也在密切关注新媒体特征及媒体新变化的基础上,对出镜报道和新闻主持的趋向做了一些探索性的思考。

根据上述思路,本书的具体篇章结构为:

第一章,共设四节,其中第一节:出镜报道与新闻主持,主要从理论角度探讨了出镜报道与新闻主持的概念及其传播学特征,以及出镜报道与新闻主持对于电视媒体新闻报道的理论价值;第二节:出镜报道在中国的发展;第三节:新闻主持在中国的发展;第四节:美国电视出镜报道与新闻主持,主要梳理了出镜报道和新闻主持在美国的历史发展脉络以及其在类型、业务等方面的发展演变。

第二章,共设三节,分别采用定性研究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对中国和西方国家的电视出镜报道和新闻主持的总体现状做出详细分析,重点分析了中外电视出镜报道和新闻主持的异同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外电视出镜报道和新闻主持的发展出路做了探讨。

第三章,共设四节,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选择中国电视媒体,主要是中央电视台,将其出镜报道和新闻主持与境外的电视媒体,分别为美国NBC电视台、日本 NHK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的出镜报道和新闻主持做了比较,目的在于发现中国电视媒体与境外电视媒体目前在出镜报道和新闻主持方面的异同以及差距。与此同时,本章也就国内媒体,特别是作为国家电视台的中央电视台与地方电视台的出镜报道和新闻主持做了比较,注重结合不同题材和不同风格的出镜报道和新闻主持,如时政新闻与民生新闻的出镜报道等等。

第四章,共设八节,分别选取了目前活跃在中外电视荧屏,在出镜报道和新闻主持方面堪称佼佼者的出镜记者和新闻节目主持人,如中央电视台的白岩松、张泉灵、柴静,凤凰卫视的闾丘露薇、陈鲁豫以及美国NBC电视台《晚间新闻》主播布莱恩·威廉姆斯和首席驻外记者理查德·英格尔,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他们在出镜报道和新闻主持方面的特征,通过总结他们的成长经历剖析了他们成功的原因,并挖掘了他们对提升出镜报道和新闻主持水平方面的启示。除此之外,本章还选择了两档以出镜报道和新闻主持见长的栏目,即中国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调查》与美国CBS电视台的《60分钟》进行了比较分析,探讨了二者之间的异同。

第五章,共设两节,第一节在引入胜任素质模型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主要运用文献参考、专家访谈以及行为事件访谈法(BEI)探索了出镜记者素质模型的构成要素,并通过综合分析法、统计分析方法构建、检验了出镜记者的胜任素质模型,即优秀出镜记者素质模型由个人发展特征、执行力特征、职业技能特征、控制力特征、个体人格特征与目的导向特征六个模块构成,共涉及快速反应能力、现场观察能力、情绪控制力等23项素质。第二节在构建出镜记者胜任素质模型的基础上,尝试着从出镜记者的选拔、培养与考评三个维度出发,就如何有效提高出镜记者的报道能力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第六章,共设两节,第一节主要探讨了新媒体时代,特别是在网络媒体等新媒体的冲击之下,电视出镜报道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第二节则着眼于新形势下主持人的最新发展,即网络视频节目主持人,探讨了网络视频节目主持人与传统节目主持人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及其发展演变。

本书的研究成果是我们师生间共同研究和探讨的结果。在本书的写作中,首先由我对研究的总体框架做了设计,提出了所要研究的重点和专题,然后由研究生根据各自的优势和兴趣认领不同的研究题目。在接下来的过程中,我们又共同就每位同学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做了充分的研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新的更深的研究。最后再由我按照本书的整体架构和要求对研究生们完成的初稿进行修改和润色加工。研究生们的具体分工是:张紫赟负责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二章第二节和第五章,柏莹负责第一章第三节和第三章第四节,边思玮负责第三章第一节,丁步亭负责第一章第四节、第二章第三节和第四章第八节,房佳伟负责第二章第一节,徐丽莉负责第三章第三节,袁也负责第四章第一节、第二节,姚道磊负责第四章第三节,黄少华负第四章第四节,高健负责第四章第五节,张格苗负责第四章第六节,李姝含负责第四章第七节,永野凉音负责第三章第二节,刘佳负责第六章第一节,庄剑峰负责第六章第二节。

由于出镜报道和新闻主持在中国毕竟还算是个新鲜事物,在电视实践中真正发展的历史不算长,可借鉴的资料非常有限,加之大部分同学是第一次接触这方面的研究,并且学习和就业的压力非常之大,所以本书的研究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着谬误和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我在愿意承担本书的全部文责的同时,也恳请学界同仁和业界精英多多批评指正,以求共同来推动出镜报道和新闻主持在中国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

第一章 出镜报道与新闻主持基础

第一节 出镜报道与新闻主持

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主力之一,电视媒介借助影像传播技术有着直观、即时的传播优势。与其他传统媒体一样,电视在传播的过程中因为代表的是一个专业机构在与观众进行交流,所以容易产生一种不对等的信息传递状态。出镜记者与节目主持人在电视传播中的出现,则在一定程度改变了电视媒体与受众之间在传播关系上的这种不对等状态,使得传播在“人(出镜记者、主持人)”与“人(受众)”两个相似而平等的个体之间进行,从而使大众传播活动具有了鲜明的人际传播的特点,也因此更容易为受众所理解和接受,因而在提升电视媒体的传播效果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和意义。

一、出镜报道(一)出镜报道的概念界定

所谓“出镜报道”,在英文中通常被称作 On-camera Report,译作中文即电视记者面对电视镜头(电视观众)所进行的报道。关于出镜报道的界定,目前学界业界的认识尚不统一,也没有相对明确的概念。在已有的相关研究中,学者们大多从对出镜记者的定义入手,如“出镜记者是指在电视采访中出现在镜头里的记者和主持人”。“出镜记者是指在新闻现场,在镜头中从事信息传达、人物采访、事件评论的电视记者和新闻节目主持人(新闻主播)的总称。”按前一种理解,出镜报道应该是由电视采访中出现在镜头里的记者和主持人所进行的报道,而按照后一种对出镜记者的定义,出镜报道则应该是指在新闻现场,由在镜头中从事信息传达、人物采访、事件评论的电视记者和新闻节目主持人(新闻主播)所做的报道。以上两种定义虽然都把握住了出镜,即“出现在镜头里”或“在镜头中”的实质,明确地提及了这类报道的报道主体,但它们在对这类报道的场景和业务范畴的概括上似乎仍有缺陷,前者忽略了出镜记者在采访活动之外的存在,后者则由于强调新闻现场,而模糊了出镜报道与现场报道的界限。

由于出镜是出镜报道的关键词,因此从出镜记者的定义入手来界定出镜报道的思路无疑是正确的。所谓“出镜”,顾名思义,即“出现在镜头里”,是指观众在观看电视新闻时可以从电视屏幕上看到报道者,一般用来与记者隐藏在镜头后面不出现在报道中,或完全以录像方式报道新闻做区别。根据对出镜的理解,也为了体现出镜报道与其他报道形式的区别,我们认为,出镜报道,简单地说就是包含有记者出镜成分的报道,或凡是有报道者出现在报道中,并以记者的个人身份面对镜头、面向观众所做的报道即属出镜报道。这样,出镜报道的主体就不仅限于记者,而是可以覆盖所有以记者身份出现的如播音员、主持人等等的报道者,报道的范畴也不仅限于播报和提问式采访,而是包括现场观察发现、背景梳理及相关的分析与评论等所有报道活动,报道环境则可以是新闻事件的现场,也可以是与新闻相关的所有场景,甚至可以是演播室。这样一来,我们也就可以比较清晰地对出镜报道和现场报道、新闻主持加以区分,即如果报道者所处的场景是新闻事件现场,那么此时的出镜报道便是现场报道,如果报道者的个人身份是报道播出栏(节)目的主持人,那么此时他(她)的出镜报道则属于新闻主持的范畴。由此也不难看出出镜报道与新闻主持之间的联系,二者实际上都是在以一种个体的人格化方式从事电视新闻报道,所不同的只是二者出现在报道中的身份及其在报道中所起的作用:出镜报道强调的是报道者的记者身份,新闻主持强调的是报道者的主持人身份;出镜报道中的报道者主要担负的是报道任务,新闻主持中的报道者则除了担负报道任务,还必须承担对栏目或节目的主持任务(具体情况见表1-1)。表1-1 出镜报道与新闻主持的区别与联系

从表1-1可以看出,如果一个报道者是以主持人的身份出现在演播室环境当中,那么此时他(她)的行为就是典型的新闻主持;而一个报道者如果是以主持人的身份出现,即使他(她)没有在演播室,也完成了一定的报道任务,其所从事的活动仍属新闻主持,只不过这种新闻主持较之前一种情况显得不是那么典型,因此大略可称之为非典型的新闻主持,如美国电视媒体在有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其主持人就常常不再像往常一样坐在演播室,而是在事件现场主持整档栏目。同样,如果一个报道者是以记者的身份(不承担任何串联、统合、把控等任务)出现在演播室以外的报道场景当中,那么此时他(她)的行为就是典型的出镜报道;而一个报道者如果是以记者的身份出现,即使他(她)在演播室,主要承担的是分析、评论新闻的任务,其所从事的活动仍属出镜报道,只不过这种出镜报道较之前一种情况显得不是那么典型,因此大略可称之为非典型的出镜报道,如美国电视媒体常常会邀请一些记者进入演播室对某些报道进行解释和评论,或让一些报道者从其他的演播室与主持人连线对某一新闻进行报道。因此,报道者的角色及所承担的任务实际上是区分出镜报道与新闻主持的关键。

正是这个原因,出镜报道和新闻主持二者更像是电视新闻报道者成长的不同阶段,出镜记者在充分地积累和历练之后,其中的佼佼者必然走向新闻主持,而真正的新闻主持只能从优秀的出镜记者当中产生,要成为真正的新闻主持,则必定要先在出镜报道的岗位上锤炼,这一点可以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电视实践中得到充分证明。(二)出镜报道的传播学特征

作为“记者面对镜头所做的报道”,出镜报道与一般意义上的电视报道,即“声音+画面”、报道者躲在报道背后的报道方式相比,具有独特而鲜明的传播学特征。

1.人格化的传播主体

有学者在论及主持传播时,曾提出大众传播的人格化“就是以生活中的具体的人同听众、观众说话的形式播节目”。显然,在出镜报道中,出镜记者作为新闻信息的传递者和报道者,通过画面镜头与电视机前的观众进行交流、说话,也是创造出了一种人际交流的拟态环境。在这个新闻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出镜记者作为讲故事的主体,也是作为人格化的传播主体,既是传递者又是解释者,观众正是通过与他们建立传播关系来接触和接受信息的,正如日本放送协会对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的概括那样,现场报道,简单地说,就是通过出镜记者的人格来传达信息情报。

与主持传播相同,出镜报道所表现出的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在新闻信息中突显了人的因素,即在每一条新闻报道中作为有生命有感情的传播主体,报道者不再是躲在电视画面背后的抽象物,受众接触到的也不再是无生命的画面、同期声、解说词等传播符号,而是添加有出镜记者个人人格特征的富有感情色彩的信息。从此,电视新闻传播因出镜记者的这种人格化传播特点而变得更加有“人味儿”,更加具有吸引力。对于电视新闻传播而言,在只有解说词和画面的时代,信息的传递更多地是电视这一机器与观众个体之间的交流,即人机界面,而当出镜记者出现以后,记者在镜头前的报道让电视新闻传播从“机器与人的交流”转向“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即人人界面(见图1-1),每一条新闻都有了自己的阐述者、讲解者。图1-1 传统电视报道的传受界面与出镜报道的传受界面

2.个性化的传播视角

正如同世界上很难找到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也很难找到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传播个体,有着不同的个性特征,即不同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特征。就出镜报道而言,每个出镜记者都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而存在的,在新闻信息的传递中必然会呈现出自己的个性化色彩,小到出镜报道语言的组织、记者独特的个人感受,大到报道整体风格的构建,都会因为记者个人视角的不同而不同。比如同样的地震报道,张泉灵的出镜与柴静和李小萌的出镜就都具有各自鲜明的个人特色。

再比如,央视《新闻30分》节目曾播出过一条记者宋大珩所做的关于干旱的出镜报道。在报道中,记者说道:“这里曾经是东兰县泗孟乡的一块水稻田。大半年不下雨,让这里的土地已经完全地干裂了,到底旱到一个什么程度?(边说边蹲下身,将手伸入裂开的土中)像我的手,就可以完全地伸到干裂的地缝里面。而且被蒸发了水分的土壤就像石头一样坚硬,(边说边拿起手边一块土,狠狠砸向地面)完全可以在地上砸出一个坑来。”报道中,记者完全是以个人的视角,以“我”的行为和体验来描述和验证了新闻报道中的事实,如果换成别的出镜记者,则报道的视角和体验可能会完全不同。

纵观国内知名的出镜记者,无不具有独特的个性化魅力:王利芬干练利落、步步追踪;张羽面对毒贩时很有分寸;长江锐利的提问与厚重的思想;董倩、柴静柔弱外表下的睿智与现场发现力。董倩在《新闻调查》中曾做过一期节目,报道几十年前被日本侵略者抓去做慰安妇的一位大娘,叫《阳泉村的记忆》,镜头中,当老大娘讲至激动之处满含泪水之时,董倩用自己的手握住大娘的手,并轻轻地摩挲着。这一小小的细节,让我们感受到了出镜记者独特的个性魅力,及现场情绪的渲染力。

3.人际化的传播样态

由于面对镜头(实际上是面对观众)是出镜记者的题中应有之义,对于出镜报道而言,其传播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便成了一种与人际传播非常相似的传播状态,即出镜记者不再采取传统播音员或录像资料中那种具有距离感的宣告或播讲的大众传播方式参与传播了,而是采取一种更加符合这种传播情境的一对一的有明确交流对象和更富交流感的人际化传播样态。比如,在现场、面向镜头时,出镜记者除了需要报道最新的信息,还必须将镜头设想成是某个特定的观众,并通过具有交流感的语言将复杂的内容简明扼要地表达清楚,实现一种拟态的一对一的交流。这种将信息以人际化交流方式全面客观地传递给观众的方法,正是出镜报道较之广播报刊等其他传播方式体现出的与观众交流的天然优势。

出镜报道的人际化传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出镜记者作为报道主体与电视机前观众拟态的“面对面交流”。比如白岩松在报道日本靖国神社时在开场出镜中有这样一段话:“我现在呢是在位于日本东京的靖国神社的大门外,我想,不管对于我还是其他很多来到这里的中国人来说,靖国神社一共有两个。一个是在穿过这个大门外,继续向前走,进入到靖国神社里头,它由正殿还有游就馆以及其他的一些建筑,包括园林构成的一个实体的靖国神社。但是相对于实体的靖国神社来说,对于中国人还有其他的一些亚洲国家的人来说,恐怕一个精神的靖国神社才是让人格外地敏感,这个精神的靖国神社也被学者称为‘靖国史观’。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透过这个实体的靖国神社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一种历史观。”且不说白岩松这段话在语词、语序及语调上的交际语言特征,单是一句“我们一起去看看”就已然把正在观看他报道的观众当做了交流对象。另一方面则体现为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人际交流与互动,通过镜头传递给不同时空中的电视观众,成为一种人际交流意义的延伸。这种交流同样在白岩松那期《岩松看日本》的片子里随处可见。(三)出镜记者的作用

有学者从现场直播的角度对出镜记者的重要功能做了概括,即体现媒体能力、在现场及时地传递信息、表达媒介的观点和视点采访的作用以及体现记者的个性化感受,并进而指出了出镜记者的三大任务,即引导观众关注现场重要的信息、提供合适的背景信息、协调和演播室主持人的关系,对出镜记者在业务方面的作用做了概括。我们认为,作为人际化的传播主体,出镜记者的作用应既涵盖出镜报道的业务层面,同时也不应忽视其在构建传播关系上的显著效应,这恰恰是出镜报道发挥其一般性作用的基础,因此出镜记者在节目中的作用主要可以从两个大的方面加以概括:

1.结构性作用

与非出镜报道或传统的电视报道相比,在有出镜记者的电视报道中,信息传播的结构由原来的电视媒体或信息源直接传给观众,变为了电视媒体或信息源先由出镜记者掌握,然后再通过出镜记者传给观众,即在传播的结构方面,在电视媒体机构(或信息)与受众之间多出了一个出镜记者的环节,出镜记者从中起到了桥梁和纽带作用。而作为纽带的出镜记者,除了需要将新闻现场的最新消息以最快的速度传达给受众之外,更重要的则是作为新闻事实的见证者,靠着个人魅力来发挥出镜报道类人际传播的优势,重新架构和维系起媒体与受众之间的关系,形成直接的人际化交流,更有效地拉近传播者和受众的心理距离。

央视新闻频道曾做过敦煌再发现的直播报道,讲述了莫高窟的历史渊源、布局架构以及历史意义等。在开篇报道之中,记者张羽和敦煌研究院考古所所长刘永增把观众领到了158洞。洞本身的看点并不多,在有限的画面中,出镜记者利用和所长的一问一答,不经意间讲述出卧佛的外貌、建造时间、原型释迦牟尼人佛境界等众多背景信息。在不到5分钟的时间里,张羽把观众眼见的实物和历史来源结合起来,为观众奉上了一份丰厚的信息盛宴。当然,此时的张羽除了履行记者提问、观察的基本职责外,也在以他在观众中的人格魅力牢牢架起了央视与观众间的传播关系,是别的记者或主持人所无法替代的。

2.功能性作用

电视出镜报道的魅力在于它的鲜活性、真实性和贴近性。出镜记者的出场彰显了电视媒体迅速、直接的特点。作为新闻现场的见证者、观众视线的引导者以及观众与电视媒体和信息源之间的桥梁,出镜记者除了作为人格化的符号、作为真实具体的见证人和目击者出现外,同样需要完成记者所担负的所有报道任务,即作为出现在镜头里的报道者,出镜记者必须完成新闻信息的发现、搜集和表达任务,或出镜记者必须要完成采访、报道和分析评论的任务。

具体来说,就是出镜记者在镜头前往往要扮演观察者和报道者的角色,用央视著名出镜记者张泉灵的话说就是:“只有一个好的复述者、一个好的观察者,再加一个好的分析者,在电视直播公共的时代,才能最终站得住脚。”因而,作为出镜记者,他(她)必须要完成采访(提问)、观察(感受)、描述、分析、评论等一系列的报道任务,成为整个出镜报道中不可替代的部分,而不仅仅是作为出镜报道的标志性符号存在。如在中央电视台的系列报道《岩松看日本》中,作为出镜记者的白岩松在整个报道中,既通过向采访对象提问让国人了解了必要的新闻信息,了解了日本民众的思想感受和个人情况,也通过自己的眼睛,甚至调动所有的感官,敏锐地观察到了日本社会中一些让我们感到新鲜的风物和细节。与此同时,白岩松又站在中国人的立场,从记者的视角对许多备受中日民众关注的问题做出了自己的分析和讨论,可谓将记者在镜头前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当然,在承担复核者、观察者和分析者角色的同时,出镜记者还必须是一个引领者,能够把握观众心理,引领观众进入新闻当中,关注报道中的重要信息,通过报道视线或报道脉络架构报道的进程。

二、新闻主持

随着电视节目的日趋多样以及新闻受众几何级数的增长,人们已经不满足于新闻机构传统的以一对多的单向的传输方式,而更加渴求在新闻事实中进行更富有人性味的互动式交流。新闻传播理念也由“我播你听”的下行式灌输向着关注、研究、尊重受众的平行式转化,新闻节目主持人在电视新闻传播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一)新闻主持的概念界定

新闻主持,或曰新闻节目主持,既可用来指称广播电视新闻报道中特有的工作环节和特定活动,也可用来指称从事此类活动的人,即新闻节目主持人,或更简单地称之为节目主持人,或主持人。主持人,是伴随着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当出现固定播出形式、播出时间的栏目后应运而生的。在英语国家的广播电视节目中,与中文所指的主持人对应的称谓通常不止一个。播报或资讯类节目中的主持人通常被称作“Anchor”,新闻主持活动则对应为“Anchoring”。Anchor,原意是指接力比赛中跑最后一棒的运动员,用在主持人身上则是指其在整个新闻传播活动中所负责的信息传递的最后一环,即将记者、编辑搜集到的新闻信息经过整合、以个人身份直接传递给观众的传播活动。Anchor,在中国港台地区常常被译作“主播”。在内地,尽管“主播”一词也频频出现在媒体之上,但其与“Anchor”的涵义并不完全一致,多数时候还是和播音员混为一谈。在英文中,与中文主持人对应的另一个词,即“Host”,其一般不出现在消息播报类节目中,而是出现在谈话节目或娱乐、益智、真人秀等节目中,往往以主人的身份承担着调动嘉宾和把控节目的任务。英文中主持人还有一个词叫“Moderator” ,即“调解人”或“仲裁人”,通常是指在某些论坛或辩论会现场担任调解或控制话题走向的人。

为了与本书中的出镜记者相对应和区别,我们认为,从宏观上讲,凡是以个人身份出现在某个栏目中,面对镜头、平等面对观众,并在其所在栏(节)目报道中整体上起驾驭和主导作用的独立个体,均为电视新闻主持人,其所从事的报道活动即为新闻主持。在此定义之下,新闻主持的范畴则不仅限于播报和串联,而是包括一切与新闻报道相关的背景介绍、采访、分析与评论等报道活动。主持人节目也不仅限于播报和资讯类,而是囊括了诸如访谈、调查、谈话、杂志等所有新闻类栏目,即新闻主持人的概念不仅涵盖了主播(Anchor)的意思,而且覆盖了某些Host和Moderator的成分。当然,新闻主持也可用作简称来指代从事这类报道活动的新闻节目主持人。(二)新闻主持的传播学特征

作为“固定栏目主持报道的个体”,不同栏目的电视新闻主持人之间虽有很多不同,但因为其实质与前面论及的出镜记者一样,仍属于电视媒体在人际化过程中的产物和体现,因而都具有相同的素质特征及传播效应。

1.人格化

所谓传播的人格化,“就是以生活中的具体的人同听众、观众说话的形式播节目”。因而,新闻主持的人格化特征首先表现为传播主体的人格化。用白岩松的话说,就是“电视传播与其他媒体的传播,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电视传播中有看得见的主持人的因素,它是一种真正的人际传播”。在新闻主持传播中,传播的主体不再直接表现为制度化或物化的媒介组织或媒介机构,而是真正的人。虽然在主持传播中,受众面对的仍是一台台机器或接收设备(即电视机、收音机或电脑等等),但受众感觉看到(听到)的却不再完全是无生命的文字符号,也不再是无表情的声像电流讯息,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是这个人作为传播者在向受众传递着信息,宣讲着他(她)的意见和看法,是这个人在以他(她)的个人名义,以“我”和“你”的语气,以一种平等的姿态在与受众亲切地交流。正如有些学者所说:“新闻节目主持人通过人际交流的系统创造出人际交流的拟态环境,表现出人格化的特征,他既是传达、解释、评议新闻事实的传播者,又以真实可信的个人形象达到了信息共享的朋友般的印象管理。”

综上所述,新闻主持与其他样式的电视传播比较起来,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在传播中突现了人的因素。而人与物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人是有生命的,是有感情的。这样,当人们面对传播的时候,受众所接触的便不再只是无生命的传播符号,也不再只是没有感情的传播机器。通过感受源自主持人的感情,通过体味主持人的喜、怒、哀、乐,受众不仅能够更加深切理解主持人所传递的信息,而且充分感受到了传播中人的存在。有时,由于受众对某些主持人的偏爱甚至崇拜等情感因素,以及主持人个人的信誉、魅力等因素,这种传播的效果甚至会超出一般意义的大众传播,而这正是主持传播最富生命力的地方。

2.个性化

新闻主持是由主持人直接参与和控制实施的传播行为。每一位主持人,由于他们的长相、气质、经验、志趣、专长、习惯等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不同,其所实施的主持传播肯定会染上他们各自的个性特征,这决定了个性化既是主持传播与一般大众传播比较而言的特点之一,也是主持传播最显著的魅力所在。主持传播的这种个性化魅力或特征不仅体现在传播主体的千人千面上,更体现在传播者个性化的传播方式(或风格)以及他们个性化的传播角度上。因主持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而闻名全国的四位主持人白岩松、敬一丹、方宏进和水均益,都为观众留下了完全不同的个性化印象,正所谓“白岩松的言辞犀利、鞭辟入里;敬一丹的用语恳切、舒缓委婉;方宏进的沉静缜密、朴实恳切;水均益的取喻丰富、机辨睿智,可谓各具风采”。而这些主持人的个性由于契合了栏目的个性,更因为契合了时代特点且更符合人的认知规律,因而具有不可比拟的传播优势。用孙玉胜的话说就是:“主持人的个性化还有一个功能,那就是电视与观众之间的亲近感得以保留。”

3.对象化

对象,或传播对象,是传播学中很重要的一个概念,它通常是指大众传播内容的指向者或接受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受众。新闻主持传播的对象化特点首先表现为传播过程中主持人对受众的直接呼告上,其中最常见的情形就是主持人在传播中会不断说出“听众朋友(或观众朋友),您好”,“听众朋友(或观众朋友),您说呢”,“这位朋友的名字叫……”,“您对这个问题怎么看”等等完全对象化的称谓或语气和词汇,让受众感到主持人就像是和某个传播对象在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有时,受众甚至可以从主持人的话语中确确实实地感觉到主持人正是在呼唤自己,在和自己说话,如有的主持人常常会说一些“也许您此时此刻正坐在电视机前……”,“这位名叫……的朋友,在微博中写道……”,“观众朋友,您说呢……”等等的话,将传播的对象固定在了某个特定受众身上。正因如此,才会出现当丹·拉瑟对着镜头说晚安的时候,很多观众会情不自禁地对着电视屏幕说“再见,丹”的情景。

新闻主持对象化特征的另外一个较为明显的表现,就是主持人在传播时所做的对象化联想,即主持人无论处在什么场合从事传播活动,他的心目中总会有一个或几个假设的受众。这种情形用播音主持学的专业语汇来说就是“目中无人,心中有人”,即虽然受众可能不在传播者的眼前,但传播者的心中却一直装着受众。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水均益在介绍他主持节目的经验时就曾专门指出,他经常在自己主持的节目中想象是在和自己的母亲说话,告诉她波黑又出了什么事。而有同样感受的不仅是水均益,几乎所有的主持人都有在面对话筒、面对摄像机时,不是把话筒、摄像机仅仅当成无生命的机器,而是把它们设想成某个确定的观众的经验。这种情况用著名主持人敬一丹的话说就是:“节目主持人的对象感运用强调具体化,他一般不做‘一对多’的设想,而把交流设想成‘一对一’、‘一对几’。这种心理状态是‘我’与观众谈话的必然要求,他以个人对个人的形式来适应观众的接受心理,有时是和一位真实存在的观众直接呼应,有时是把收听、收视对象设想成一位熟悉的朋友。”从这一点来说,对象化特征正是主持传播与其他传播的不同之处。主持人在从事主持传播时所做的任何努力,都应该或明或暗地让那些在家里听广播或看电视的人觉得自己正是主持人正在与之说话的那个“你”。

4.全息化

传播学在传统上将传播分为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等五种形式,其中人际传播由于传递和接收信息的手段多、渠道广、方法灵活,而被公认为是一种高质量的传播活动,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传播,即“人际传播是全息化的。”这里的全息化当然仅就人际传播的信息传播渠道或传播方式而言。正如霍克斯所说:“任何言语行为都包含了通过手势、姿势、服饰、发式、香味、口音、社会背景这样的‘语言’来完成信息传达,甚至还利用语言的实际含义来达到多种目的。甚至当我们不在对别人说话时,或别人不在对我们说话时,来自其他‘语言’的信息也争先恐后地涌向我们:号角齐鸣、灯光闪烁、法律限制、广告宣传、香味或臭气、可口或令人厌恶的滋味,甚至连客体的‘感受’也有系统地把某种有意义的东西传达给我们”。新闻主持作为一种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的交叉物,一种类似于人际传播的传播方式,全息化同样是它与其他大众传播方式的标志性区别,也是其特性之所在。

新闻主持中的全息化特点主要体现在其对类语言和非语言符号的运用上。非语言符号通常是指语言(包括文字)之外的信息传播符号,它既包括主持人的语气语调、体态表情,也包括主持人的服装服饰、情境状态等等。美国姿势传播学的研究者德伯惠斯特尔曾经估计,在有两个人传播的局面中,有65%的“社会含义”是通过非语言传送的。当然,非语言符号在大众传播中的应用还不仅停留在传递信息的层面上,在更多的时候,它是对主持人所传递的信息的一种解释、补充、突出和强调,甚至传递着信息之外的超信息,对大众传播效果起着不容忽视的促进作用。

2008年播报汶川地震新闻时,央视新闻频道新闻主播赵普在主持节目的几个小时内,遇难人数便增加了一万多人,他因此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在播报新闻时情不自禁地不止一次哽咽。当时,他哽咽落泪的一幕让很多观众也忍不住热泪盈眶,情感的传递提升了新闻的传播效果,让这一幕自此印在了很多观众的心里,至今记忆犹新,并由此将其定位成一个有血有肉、有真性情和真情感的主持人。

全息化的传播特征同样存在于出镜报道之中。

三、出镜报道与新闻主持的传播效应

正如本章所述,出镜报道和新闻主持其实有很大的相似性和相关性,二者之间的差别实际上仅体现为报道者在报道中的角色和分工不同,出镜报道和新闻主持实际上都是在电视报道中融入了鲜明的人格色彩和人际特征。(一)出镜报道与新闻主持是电视新闻理念的回归

纵观全球电视新闻业发展的路径,指导电视新闻业改革与发展的思想观念,即电视新闻理念一直是电视新闻传播不断焕发生机、推陈出新的原动力。电视媒体的核心理念,或本质要素和属性是什么?孙玉胜在《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一书中提到,他从Television一词中解读出的属于电视本质的要素至少有同步、现场、真实和过程等几个要素。的确,就电视而言,其最大的传播优势就是视听兼备、同步传播,在第一时间将正在发生的事实通过富有视觉冲击力的影像画面传递给电视机前的观众,而出镜报道与新闻主持凭借“现场感”、“真实感”和“见证人”及其对新闻专业主义的践行,更是对电视理念的充分彰显和电视在竞争中制胜的法宝。简而言之,电视媒体属于“人的”媒体,电视媒体的核心是“人”,电视新闻传播本质上是一种拟人际传播,是一种更强调“人”的信息传播,而电视新闻理念中最本质的便是“人在现场”。

孙玉胜也曾明确提出,电视媒体属于家用媒体。“电视媒体的家用属性决定电视是 ‘平民化’的,而不是‘贵族化’的”。然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电视媒体一直都负有较重的政治宣传任务,具有强烈的工具色彩,电视媒体的家用属性则基本被忽视,致使中国的电视报道呈现出明显的“去人化”色彩。那段时期的电视新闻节目主要以图像搭配解说词的宣讲形式出现,很少有真正意义上的新闻主持人与出镜记者的报道。直到改革开放以后,这种情况才有所改变,出镜记者与电视新闻主持人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电视新闻节目开始启用主持人,出镜记者也开始出现并活跃在新闻节目之中,电视新闻的传播体现出越来越多的“人”与“人际传播”的特点,尤其是出镜记者与新闻主持人的现场报道,在真实、客观、及时报道新闻的过程中体现出对电视新闻理念的回归。

从中外电视新闻报道发展的实践来看,我们甚至可以说,没有出镜报道的电视新闻不能算是完整和真正的电视新闻,不能胜任出镜报道任务的记者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电视记者。(二)出镜报道与新闻主持是电视媒体实力的集中体现

如今,伴随着电视新闻事业的迅猛发展,出镜报道已经成为电视报道中一种常见的报道形式,越来越多的出镜记者身影出现在电视荧屏上,尤其是现场报道中。由于出镜报道中出镜记者的存在本身就是纪实和见证,特别是在突发新闻事件发生的时候,出镜记者从新闻现场发回的现场报道更是电视媒体传播优势的集中爆发,在这类报道中,无论是信息的时鲜性、可靠性,还是信息的丰富性,都是其他媒体特别是传统的纸质媒体所不可企及的,因而也可谓是电视媒体实力和权威性的集中体现。一旦发生重大新闻,有实力的电视媒体必然会在新闻事件发生现场有记者存在。中央电视台副台长孙玉胜就曾不无感慨地说道:“在重大新闻事件中,是否有记者在现场是衡量一个媒体实力和权威性的重要标志。”

事实也是如此,如果没有1991年的海湾战争,如果没有24小时的直播,如果没有大量的出镜记者冒着炮火在战争前沿出镜报道,恐怕也就没有今天CNN的辉煌,没有CNN在新闻报道方面的权威。如果没有伊拉克战争,没有闾丘露薇等出镜记者冲在战争第一线,在镜头前将战场上最触目惊心的场面展现给国内观众,凤凰卫视恐怕也不会那么快就成为国内电视新闻报道方面的一面旗帜,国人中间也不会出现“大事看凤凰”的说法,闾丘露薇也就不会因此被称为“战地玫瑰”,从此名闻天下。因此可以说,在中国电视媒体迈向世界一流媒体、提升国际传播力和国际竞争力的过程中,出镜报道的业务水平才是评判电视媒体实力的重要标准之一,拥有多少名出镜记者和名主持人才是一家电视媒体是否具有实力和权威性的最重要指标。

近十年来,中央电视台的新闻报道发展迅速,涌现出了张泉灵、李小萌、何润峰等一批优秀出镜记者,他(她)们在各种重大的新闻事件现场以采访者、目击者、参与者的身份,直接面对摄像机进行报道,做出了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报道等一批优秀新闻作品。较之而言,地方电视媒体的出镜报道发展相对缓慢一些,尽管在民生新闻中出镜报道的数量日益增多,但记者出镜报道的整体水平仍然有待提高。(三)出镜记者与新闻主持是电视媒体的核心竞争力

如前文所述,由于电视媒体在本质上是人际性的媒体,电视媒体在新闻报道方面的实力和权威性主要通过出镜报道来体现,从事出镜报道的人,即出镜记者的素质与名望是衡量电视媒体传播水平和传播能力的重要指标,因而出镜记者和新闻主持也就成了未来竞争中电视媒体最核心的竞争力。显然,在媒体传播技术越来越发达,新的传播方式和传播手段层出不穷的新媒体环境下,电视媒体与其他媒体或电视媒体与电视媒体之间的竞争已不再是对技术与资源这些硬件的竞争,不再是速度与广度上的比拼,而是要依靠人、依靠深度、依靠个性、依靠品牌、依靠名望。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和评论员白岩松不止一次地指出“记者成名的时代开始了”。在他看来,媒体现在所处的时代是一个“观点开始成为新闻”的时代,新闻媒体之间的竞争不再依靠速度,而是依靠观点和现场记者的出镜报道,即“新闻频道怎么区分于其他的频道?怎么把新闻频道的新闻跟《新闻联播》的模式区别开来?这就需要不断地强调记者在现场的报道,几乎大比例都是记者先出现,我是在哪儿哪儿。”

孙玉胜曾说:“电视就是持人媒体,电视越发达,对主持人的依赖性也就越强”,足见主持人对于电视媒体的价值和意义。作为在电视媒体主持新闻节目的个体,电视新闻主持人以真实的个人身份代表电视机构在电视屏幕上面向镜头主持节目,在提升电视新闻节目传播效应的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主导作用,在节目的生成、播出过程中,不同程度地集策划者、组织者和主持者的角色于一身。换句话说,节目主持人队伍的素质水平是影响一档电视新闻节目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早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电视新闻业界便认识到了新闻主持人对于电视新闻节目的核心作用,一批明星主持人的树立带动了各类名牌节目的发展,为各大广播电视网带来了丰厚的广告收入及稳定的收视群体,其中不乏声名显赫的丹·拉瑟、彼特·詹宁斯等一大批电视新闻主持人。据美国有关方面调查,电视名牌节目主持人对于美国社会的影响仅次于总统、国会议员、企业界巨头、工会领袖,占据第五位。显然,一家电视媒体的地位在于它拥有多少人力的品牌资源及多大的影响力,而明星出镜记者及主持人的品牌效应,以其不可小觑的影响力必然将为电视媒体带来高收视率及轰动效应。

第二节 出镜报道在中国的发展

一、中国出镜报道的变迁

由于我国电视发展相对较晚,以及媒介属性和管理机制与欧美有所不同,因此,电视记者出镜报道在中国不仅晚于欧美,其发展也经历了与欧美不同的阶段。总体来看,我国电视记者的出镜报道在报道角色、报道内容以及报道形式方面大致经历了从播音员,到记者,到主持人,再到记者;从“播音体”,到“调查体”,到“主持人体”,再到“记者体”的四次变迁。(一)摸索前进的播音体(或旧联播体)

所谓电视出镜报道的播音体,即出镜报道的报道主体是播音员,其报道方式是播音员固定站立、面对镜头播读新闻导语,其报道领域则主要在党和国家领导人出访等重要的时政新闻当中。之所以将这种方式的报道归结为出镜报道,原因是报道中播读新闻的播音员不是一般化地坐在演播室,而是出现在演播室之外,如机场、飞机、领导人下榻地及领导人的其他活动场所。因为这种类型的出镜报道时政性强、经常出现在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中,所以我们也可称这种出镜报道方式为旧联播体。当然,称之为“旧”并不表示这种方式现在已被弃置不用,而是为了方便与后面经常出现在《新闻联播》中的另一种出镜报道方式做比较。

播音体或旧联播体的出镜报道方式最早出现在中国电视屏幕的时间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最早走出演播室、站在电视镜头前播读新闻导语的是现已退休的《新闻联播》播音员邢质斌。当时,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在报道以华国锋为首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朝鲜、欧洲等地的出访活动时,邢质斌作为随团访问的记者成员,采取播音体的出镜报道方式向国内发回了不少播音体的出镜报道,在中国电视的出镜报道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即使在今天的《新闻联播》当中,观众仍能经常在一些重要的政治活动和国家领导人的出访报道中见到大量这样的出镜报道。

与传统的播音员坐在演播室里播读新闻导语、播放新闻录像的报道方式相比,播音体的出镜报道由于播音员所处的位置大多是领导人政治活动的场所或新闻事件的发生地,因而在增进电视新闻的真实性和现场感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观众不仅可以通过聆听播音员的播报了解新闻的内容,而且可以透过播音员身后的背景获取某些场景性的信息,使电视媒体“看”的特性有了进一步的发挥。当然,由于在这类出镜报道中,报道主体并非擅长采访的新闻记者、报道的形式仅为播读文稿、报道的场景相对固定,这类报道充其量只能算作初级的电视出镜报道,因为它并不能完全发挥电视新闻报道的特点,也没有真正体现“报道”的内涵。(二)初具形态的调查体(或旧记者体)

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电视的进一步发展,电视中的出镜报道也有了新的发展。除了已有的播音体,中国电视上开始出现以专职记者为报道主体的出镜报道,由于这类出镜报道的主体是记者,且其最早产生于专题调查性的栏目,所以这里姑且称之为调查体或旧记者体的出镜报道。同样,之所以称其为旧记者体也是为了方便和后面的新记者体做比较。

在中国电视发展史上,第一个采取这类报道方式的当属中央电视台记者庞啸。1980年7月12日,一个具有时新性、政治性的专题栏目《观察与思考》在中央电视台诞生,栏目首播内容是《北京居民为什么吃菜难》。播音员出身的庞啸完全以记者的身份采访居民,做了评述,开创了中国记者出镜采访的先例,甚至被称为“我国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记者出镜报道”。与播音体的出镜报道比较起来,调查体出镜报道的报道主体不是播音员而是记者,报道内容也不再限于时政类消息,报道的方式则一改单纯地播读消息导语,加入了许多记者的采访、发现、观察和评论。

由于这类报道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电视的报道方式,更大地发挥了电视媒体的报道优势,所以调查体的出镜报道从一出世就较受关注,特别是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电视的大发展更是使这一类型的出镜报道有了更大进步。从1993年《东方时空》开播以后,在《焦点时刻》、《焦点访谈》等一批备受观众欢迎、创造中国新闻发展新传奇的专题性电视栏目中,调查体的出镜报道随处可见。特别是1996年5月17日开播的中央电视台的调查性栏目《新闻调查》,更是将这种报道方式推向了崭新的高度,培养和造就了白岩松、敬一丹、王志、张羽、柴静、杨春等一大批电视出镜报道的好手。这些人中的大部分最终转型成为主持人,并由此产生了记者型主持人的说法,而白岩松的《岩松看台湾》、《岩松看日本》等系列专题也成了调查体出镜报道的典范之作。由于《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的明星效益和示范效应,全国各地的电视新闻都掀起了一股改革浪潮,各地电视台也开始尝试这种记者型主持人的出镜报道方式,上海的《新闻透视》、河北的《新闻广角》、成都的《时事20分》等,一时间都受到了地方观众的热力追捧,调查体出镜报道亦成为目前中国电视报道中比较常见的报道方式之一。(三)焕然一新的直播体(或主持人体)

在电视发展的早期,由于磁带录像技术尚处在起步阶段,因此世界范围内的大部分节目都是现场直播的。直到20世纪60年代磁带录像技术逐渐成熟以后,录播才逐渐成为新闻制作的一种较为成熟的模式。然而伴随着科技进步和竞争加剧,电视直播,特别是对一些重大新闻事件的现场直播开始进入观众视野,并显现出极大的魅力。到了1997年,中央电视台更是凭借《漠河日全食——彗星天象奇观》、《97’香港回归》、《长江三峡大江截流》等一系列大型直播报道造就了中国电视史上的电视直播年。

直播,特别是大型直播在中国电视上的增多必然催生更多的出镜报道,产生对出镜记者的更多需求。由于已经在调查体的出镜报道中有过历练和良好的表现,此时大部分已经成为主持人的记者型主持人成了直播中的重要报道主体,由于他们的主持人身份以及常常出现在直播报道中的缘故,我们将这类出镜报道称为出镜报道的直播体或主持人体,以区别于已经存在的播音体和旧记者体。

与前述的两类出镜报道方式相比,直播体出镜报道的报道主体更多由主持人承担,如前所述的《97’香港回归》以及近几年中央电视台的大型直播报道《5·12汶川大地震》等等,走近现场、面对电视镜头报道的大部分记者都是像白岩松、张泉灵、李小萌等一干已在主持其他栏目的主持人,这一方面是因为这些主持人大都出身记者,有着良好的采访功底,有着良好的出镜形象,另一方面也是除他们之外的普通电视记者仍不具备良好的出镜素养,在非直播的调查体中出镜报道尚说得过去,而一旦直播则很难适应直播的考验和要求,播音员则虽在形象等方面具备出镜条件,但在采访和观察报道方面尚有欠缺,亦不能胜任直播出镜报道的重任。另外,与前述的两类出镜报道方式相比,直播体的出镜报道范围虽不像播音体那样限于时政消息,但也不如调查体的应用范围广泛,而是限于一些重大的新闻报道,并非电视新闻的常态。直播体的报道方式也已经不限于播读和调查,而是更多地体现了出镜记者作为观察者、报道者、评论者的功能,呈现出了更多的个人风格和个人魅力,因而也更契合电视出镜报道的内涵。(四)渐入常态的记者体(或新记者体、新联播体)

如前所述,直播体或主持人体的出镜报道固然已更切近电视出镜报道的内涵,但因为报道领域方面的局限性,这一报道方式仍非电视新闻报道的常态。从国外电视发展的经验来看,只有报道的主体真正回归到职业报道角色——记者,报道领域拓展到日常新闻的时候,出镜报道也许才能称得上真正迈向成熟。尽管在中国电视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包括电视诞生之初都曾出现过电视记者在日常新闻中做的出镜报道,如电视诞生之初的战地报道以及后来央视驻外记者王晓昆、顾玉龙、刘茁野等人的报道,但真正由电视记者在常态新闻中完成的出镜报道的大量出现还是始于本世纪初。

随着中国电视新闻报道的不断发展以及各电视台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从2002年开始,以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民生新闻栏目《南京零距离》掀起民生新闻热作为标志,中国的电视新闻开始进入新一轮的革命性发展,也第一次揭开了中国电视新闻改革由地方向中央辐射的篇章。作为常态性的日播节目,民生新闻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直播和记者的出镜报道。目前,很多民生新闻栏目都备有SNG直播车,用来保证记者在第一时间发回第一现场的报道。由于受到民生新闻热的冲击以及来自诸如凤凰卫视等境内外电视台的竞争压力,中央电视台其时也开始在电视报道方式上积极探索,出镜报道并不只在直播等重大报道时才出现,像《新闻联播》这样常态化的电视报道中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由记者面对电视镜头所做的电视出镜报道。由于这种常态化的报道往往是由记者担任报道主体,因而可以称之为记者体。因为它经常出现在《新闻联播》中,故我们可以称之为出镜报道的新联播体,以便与《新闻联播》中出现的由播音员担任报道主体的旧联播体相区别。也是因为这类报道的报道主体为专职记者、报道领域涉及日常新闻的所有消息体裁类别,而不仅限于调查类专题,故我们又将其称为新记者体,以示与调查体(或旧记者体)的区别。

作为报道主体回归到专业记者、报道领域异常丰富的一种出镜报道方式,记者体的出镜报道从理论上应最符合出镜报道的内涵,也应最能体现出镜报道的特色、最能发挥出镜报道的优势,但从以中央电视台为首的我国电视媒体的新闻报道实践来看,尽管记者体出镜报道在形式上已完全符合电视出镜报道,但结果似乎并不总能令人满意。大多数记者出镜时仍是站在原地念导语,既没有体现出出镜报道者作为报道者、观察者和评论者的角色功能,也鲜有个性和个人魅力,不能和观众之间架构起有效的人际传播关系, 可谓有出镜报道之名,无出镜报道之实。

从这一点上来看,中国的电视出镜报道尽管在历经几次变迁之后,已经在品类和形态上日臻完备,但要真正体现其实质,发挥其本质优势,恐怕还需要更多探索。

二、出镜报道的范畴

根据目前学界、业界对于电视新闻的分类,电视新闻从整体上可以分为录播与直播两大类,其中录播分为消息类、专题类(包括报道型、调查型、访谈型、纪实型)与评论类,直播类包括现场直播报道、现场与演播室连线报道。显然,在这些电视新闻样态中,录播中的消息类、调查类及整个直播类报道,都与出镜记者的报道密切相关。 因此,出镜报道几乎可以覆盖电视新闻的所有报道领域和方式,从目前电视节目的类别上来看,出镜报道的范畴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消息资讯类节目中的出镜报道

在电视新闻的分类中,消息是指运用图像、声音、音响等综合符号体系,迅速及时、简明扼要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事实的电视新闻体裁,根据内容或表现形式等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型。然而,这些被划分成不同类型的电视消息有着一个本质的相同点,即消息类新闻受到时长的限制,一般时长在1分钟至4分钟之间,因此,出镜记者最重要的任务便是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还原事件。由于消息类体裁是电视新闻报道中最常用的手段,因而消息类节目中的出镜报道在当今欧美发达国家的电视新闻报道中也是最为常见的报道方式。

2011年6月2日,由美国NBC制作的《晚间新闻》在关注毒黄瓜事件的进展中播出了这样一条消息,首先是演播室主持人用两句话简要地介绍了事件的概况,然后便是记者在德国的出镜报道,在短短的几分钟内,这位记者出色地完成了出镜任务:在报道内容层面上,记者采用了倒金字塔结构的叙述方式,第一句话便是about at least 1600 people very sick,随后紧接病人的症状反应,而这些也正是观众最关心的信息。记者面对镜头说的七句话中包括了毒黄瓜事件的最新进展,病人的症状反应,其中多次应用时间词汇today、last night、but still等。同样是一则饮食中毒类的短消息报道,截至2011年6月25日,在笔者以“毒黄瓜”为关键词从百度视频搜索到的774个视频中,没有一条我国记者的出镜报道。在5月30日至6月3日的五天时间里,央视《新闻联播》播出了四条与毒黄瓜相关的消息,但没有一条是出镜报道。在四川电视台播放的新闻中,笔者找到另外一条食物中毒类消息《甘肃牛奶中毒事件记者探访马坊村牛奶厂》。在这条消息中,出镜记者及时赶赴牛奶厂现场,报道最新信息,同时采访附近居民,努力还原事件经过。显然,这位出镜记者的表现在国内同类报道中略胜一筹,与《晚间新闻》报道毒黄瓜的记者相比,这位记者在语言表达的目的性与逻辑性方面,还可以做得更好。如前所述,由于中国电视新闻报道水平的不断进步,这类出镜报道也日渐成为当下电视新闻报道的常态。(二)专题专访类节目中的出镜报道

电视专题类节目是就某一新闻题材做专门、详尽、有深度的新闻报道的节目,可分为调查类、访谈类等不同类型,时长一般在20至30分钟之间,因此出镜报道在时间上受到的限制相对较小,但需要报道的内容更多、更深入。通常而言,专题类节目在电视新闻中常见的形式有专题性节目、调查性报道、访谈性节目、谈话节目等等。

就调查性报道而言,它是一种以调查、揭丑、批判为主要特征的深度新闻报道,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的名牌栏目《60分钟》第一次将调查性报道运用在电视媒体上。自此,展开独立的调查过程成为调查性新闻节目对于记者,尤其是出镜记者的基本要求,是一种调查体的出镜报道形式。

目前,在美国电视新闻界,由美国公共电视台(PBS)制作的“前线系列”因直面世界上最热点、最尖锐的大事件,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所以被誉为公共事务节目的“旗舰”。而在我国,时长45分钟的《新闻调查》同样也是以记者调查采访的形式,探寻事实真相,追求理性、平衡和深入的一档专题节目。

当然,中美电视调查性报道的新闻理念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在美国,调查性新闻的内容一定是势力集团对公众利益构成了损害的事件,而出镜记者则是代表公众进行追问、调查,充满了质疑精神。而在近些年我国的调查性报道中, “中性调查性报道”、“非揭露性调查报道” 甚至“正面性调查性报道”开始成为调查性报道的主流,体现在出镜记者的表现上,便是记者多引导型提问,而调查性弱。2011年3月26日《新闻调查》播放的“追问核电安全”就是一例典型的中国式调查性报道,2011年3月12日下午日本福岛核电站疑似冷却用氢气爆炸,那么,中国核电站的安全情况如何则成了此时我国观众迫切想知道的事情,显然这是个难得的好选题,然而就整个节目及出镜记者的表现来看,则与标题中的“追问”两字不相符合。在记者选取的采访对象中有利益相关的公众,也有核电站的相关负责人,但是记者的提问却缺少质疑的声音,甚至带有先验的色彩,总体而言,这一报道缺乏记者独立调查的过程,更多像是指令性的正面调查。

电视访谈节目是一类以新闻为由头和内容,以访谈为形式的新闻专题类节目,起源于上个世纪50、60年代的美国。当时CBS的记者足迹遍及世界各国,关注世界热点问题、焦点人物,聚焦于具有世界意义的社会问题、社会现象,其中克朗凯特、丹·拉瑟等在新闻谈话节目中做出了出色的新闻报道,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伴随着国内电视新闻事业的发展,一批出色的出镜记者在访谈类节目中脱颖而出,如知性的柴静、伶牙俐齿的陈鲁豫,都凭借着深厚的语言表达能力及独特的人格魅力做出了优秀的出镜报道与现场主持,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力。(三)直播连线类节目中的出镜报道

电视直播是指将新闻现场出现的新闻事件及新闻人物的图像、声音和记者的报道即时播出的一种报道和播出同步进行的方式,包括现场直播报道、演播室与记者连线等形式。直播节目最大的魅力在于,将事件的最新进展以及不断变动的信息都及时传递到观众面前,满足了受众亲历、见证新闻事件的心理需求,同时播出时所产生的新鲜感和悬念感始终给观众以强烈的吸引力。因此,面对这一特殊的节目样态,出镜记者的首要任务便是抓住正在发生的事件,并将事件现场的最新变动及时传递给屏幕前的观众,这是出镜报道形式中的直播体。

200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举行建国60周年庆典活动,央视新闻频道国庆60周年特别报道以《盛典》为题,共持续了三天,报道核心主题分别是“期待”、“盛典”和“复盘”。当观众把视线投向阅兵仪式前的直播报道中时,不难发现,记者的出镜报道多限于“预测式报道”,出镜报道的语态基本为“我现在站在什么方位”、“在这里,您将能看见什么”、“工作人员现在如何”等程序性介绍,缺少对于现场普通民众情绪反应的表现,同时,出镜记者的语言表达显得“生硬有余,活泼不足”。

同样是媒介事件的现场直播, BBC的出镜记者在2011年威廉王子大婚的现场直播中则情绪上更有感染力。在婚礼开始之前,演播室的主持人与散落在现场的记者们连线,记者们充分利用他们的所见所闻,面对镜头神采飞扬、面带微笑,让观众从他们的现场表现中就能感觉到这是一场庆典活动的现场直播。在报道中,这些记者出镜的统一特点便是强调他们的现场经历:遇见搭帐篷的群众就询问他们是不是守候了一夜,看见推婴儿车的妈妈就问她孩子的情况,这种体验式的报道,很容易就能使观众体会到现场气氛,同时也具有贴近性,能够拉近与普通观众的距离。

三、出镜报道的类型

由于电视媒体在技术和理念上的不断进步,出镜报道已作为电视报道的常态形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电视报道中,与此同时,出镜报道的应用范畴也越来越广泛,甚至成了电视新闻报道的必备样式,出现在各种类型的电视新闻报道中。在现有的学术研究中,学者们对出镜报道从电视新闻节目样态、出镜形式等不同角度进行了划分。概括而言,本书将分别从播出方式、新闻事件类型、现场报道表现形式、新闻叙事角度、事件切入点等五个方面将出镜报道划分出不同的类型。(一)按照报道的播出方式划分

根据新闻报道的播出方式,出镜报道通常可以划分为两种大的类别,即:

1.录播式出镜报道

即在电视新闻节目中播出的出镜报道是在播出之前提前录制好,在播出时以成片的方式播出的,当观众看到这条新闻时,在时间上已远落后于事件发生的时刻。由于需要提前录制,这类报道的时效性相对要差一些,因而适合在时效性不是特别强或较为静态的新闻中使用。尽管在这类出镜报道中,记者也可以追随事件进展体现出某些现场感和同步性,但这种现场和同步仅限于播出节目中记者与事件的同步,而不是观众与事件的同步。由于电视制作等方面的原因,这种类型的报道目前仍是出镜报道的主要构成,而且大量出现在《新闻联播》这样的常态新闻栏目当中。

2.直播式出镜报道

根据直播的概念,即新闻采制与新闻播出的同步,直播式出镜报道即指记者的出镜报道与电视播出是完全同步的,报道采录与播出之间不再有任何中间环节,记者的出镜报道只能一次性完成,不存在反复和修改的可能。正是由于采录与播出的同步,这类报道最能体现新闻的时效性,也能在第一时间充分展示新闻事态的最新发展,最能体现电视同步与现场的特点,也最能体现电视新闻的优势和魅力,因而常常出现在一些突发新闻事件和重大新闻事件当中,大多通过直播连线的方式来实现。由于电视直播的要求极高,这类报道通常是对出镜记者各项业务能力的全面检验,对记者的现场应变能力要求极高。(二)按照报道的新闻事件类型划分

根据出镜报道所涉及的新闻事件在发生时的状态,出镜报道大致可以分为可预见性事件出镜报道、突发事件出镜报道和常态事件出镜报道。

1.可预见性事件出镜报道

可预见性事件出镜报道是指出镜记者在进行真正的出镜报道前能够预先知道新闻事件的发展,对事件发生的过程基本上可以事先了解清楚,因此在报道前可以预先设计报道计划,准备报道内容,甚至可以对报道进行事先的“彩排”和演练。这类出镜报道方式较多地运用在大型仪式或大型活动等媒介事件的直播报道中,因为这类活动可以预知并事先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所以这类报道通常安排缜密,出镜能够随着事件的进展有条不紊地全面报道事件的过程。如:奥运会及世界杯等大型国际赛事的开幕式、大型工程的开工或竣工仪式、大型活动的仪式以及由媒体策划的自然、历史景观性报道等,经常采用这类报道形式。

2.突发事件出镜报道

突发事件一般是直突其来且事先毫无征兆,事件发展过程无法预控。事件后果影响重大的新闻事件,根据其发生的原因一般可以分为社会性突发事件和自然性突发事件。不管是哪种突发事件,其最显著的特征都是不可预知性,因而对这类事件的报道不可能像报道可预见事件那样事先做安排和准备。在报道这类事件时,往往将出镜记者的实时现场报道、录像报道、出镜记者与演播室连线等手段加以综合运用。由于这类事件的突发性和结果的不可知性,记者在报道这类事件时要经受临场应变的巨大挑战,也是因为这类事件的突发性和结果的不可知性,这类事件的出镜报道是电视新闻报道中最有魅力的一类报道。当然,除了临场应变,对于重大突发事件的成功报道离不开“突发事件紧急报道机制”系统的支持,高质量的现场直播报道同样需要完善的机制运作。

3.常态事件出镜报道

常态事件,也被称为日常新闻报道或“结果告知型日常新闻报道”。顾名思义,这种类型的出镜报道大多出现在日常或一般性新闻事件或社会现象的报道中。在这类报道中,出镜记者往往只是作为出镜报道的浅层标志出现在报道当中,对所报道内容只做简要的引导和分析总结,有时甚至形同虚设,在功能上“抢夺”了播音员的一部分工作,其在新闻现场出现的“形式”远远大于新闻信息传达的实质内容。当然,根据前面对于出镜记者功能的分析,这种“虚设”也并非毫无意义,至少在传播关系的建构或大众传播的人格化层面上仍然是有价值的。(三)按照出镜报道的表现形式划分

根据出镜报道的表现形式或记者在报道中出现的形式以及所起的具体作用,出镜报道又可以区分为独立汇报型、现场采访型、与后方问答型和体验说明型。

1.独立汇报型

是指出镜报道的整个过程基本上是由出镜记者一个人利用自身有声语言来独立完成的。在这类报道中,不管是记者在事件过程当中进行目击式报道,还是事后所做的总结性报道,报道中信息的传达者只有出镜记者自己,记者所采取的信息传达方式也完全是个人的语言和非语言表达,即记者主要是通过个人的叙述、描述以及分析来实现信息传播。由于这种报道完全是由记者一个人来完成的,因而在某种程度上比较强调出镜记者的独立性。

2.现场采访型

这种类型的出镜报道的整个过程是以出镜记者采访相关人员作为信息传达手段来完成的,出镜记者与被采访人之间的对话往往是出镜报道的全部内容。这种出镜报道既可以是一对一的采访,也可以是一对多的采访;可以是静态的采访,也可以是动态的采访。由于报道内容主要是记者的采访活动,因而这类出镜报道对记者的采访能力有很高的要求,记者在采访时对问题的捕捉和把握以及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关系是这类出镜报道成功的关键。

3.一问一答型

在一些大型的可预见性事件的直播报道中,以及在对一些正在发生或突然发生的新闻事件进行报道时,电视媒体最常见的做法是由坐镇媒体后方的主持人与身处前方的出镜记者通过连线的方式来完成新闻信息的传达,对于记者参与的这类出镜报道,我们可以称之为一问一答型出镜报道。该类型的出镜报道,基本上是由后方演播室的主持人与身在新闻现场的出镜记者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来完成的,在这类报道中,提问方往往是演播室的主持人,回答方则是现场的出镜记者。由于是通过与主持人合作的一问一答的方式来完成的报道,因而这类报道成功的关键往往取决于主持人与出镜记者间的配合,出镜记者既要准确领会和把握后方主持人的问题,又要充分利用现场提供的信息,既不能答非所问,也不宜喧宾夺主。

4.体验说明型

顾名思义,这类出镜报道的构成和主要内容是记者的体验活动及其在体验过程中所做的描述和概括。从表现形式上来看,这种类型的出镜报道应该是所有类型的出镜报道中最灵活、传播效果最明显的一种出镜报道形式。在这类报道中,记者可以将所有的表现和表达集于一身,充分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充分展示个人的视角和个性。与前几种出镜报道最大的不同就在于,这类报道要求出镜记者从说明型报道转变为观察型报道,出镜记者是在边体验、边讲述、边介绍的过程中完成报道的。由于是作为个体的体验者,记者的报道能使受众更好地感受现场氛围、更好地理解新闻。当然,也是因为作为个体的体验者,从事这类报道的出镜记者更要学会平衡和把握新闻的客观性与个人的主观感受之间的关系。(四)按照出镜记者的叙述方式划分

根据出镜记者在报道中的信息传达和话语方式,可以将出镜报道大致划分为新闻导语式、事件陈(描)述式、观点总结式、信息补充式和事件评析式。

1.新闻导语式

这是目前电视报道中采用最为普遍的,同时也是出镜记者操作系数最为简单的形式,也是出镜报道诞生之初的常见形式,一般是由播音员和记者在新闻开头对着镜头说几句类似于消息导语的开场白,接下来的报道则完全由录像+画外解说完成,有时其中的解说仍由出镜记者完成,有时则完全由另外的播音员来配音完成。由于这类出镜报道操作简单,整个报道短小简练,因而常常出现在日常性的消息类节目中,如《新闻联播》。由于这类报道的出镜只是体现在导语上,所以这种报道往往是形式大于内容,更强调的是出镜这种形式。

2.事件陈(描)述式

与新闻导语式的出镜不同,在事件陈(描)述式的出镜报道中,出镜记者的任务及出镜的价值不是体现在开始的导语播报,而是体现在报道过程中记者对于新闻信息的叙述和新闻现场的描述。在这类报道中,出镜记者大多以独立汇报的形式完成对新闻事件发生过程的陈述或描述。在整个新闻报道过程中,有关新闻核心事实的报道通常采用的是图像新闻加配音的形式,即在记者的叙(描)述过程中,可以穿插一些之前拍摄或记者当时提及的景物作为佐证,如张泉灵的地震报道通常就是这种类型。由于这类报道主要体现的是记者的个人表达,因而比之导语式的出镜报道显得更加生动、鲜活,但也由于这类报道的线索和架构完全依靠记者的讲述,因而对于记者的发现和表达能力都具有很高的要求。

3.观点总结式

即记者出镜的部分和价值主要体现在对于某个新闻事件或话题的概括总结。在这种类型的出镜报道中,出镜记者常常出现在报道的某个中间位置或结束部分,通常是对前面报道的情况做一番总结性的陈述,或对报道中的某些信息和观点加以归纳、总结、概括和梳理,或就新闻报道本身提出一些自己的判断和分析。在一些直播连线类的节目中,这种报道方式通常是由记者和演播室主持人之间的问答来完成的,即通常主持人会因为记者对某新闻信息的充分了解而要求他对全部信息进行整理。

4.信息补充式

新闻报道离不开新闻背景,它既可以使受众更好地理解新闻,也可以使新闻更加地完整,新闻自身的价值得到进一步突显。在一般消息类的新闻报道中,由于受到时间的限制,出镜记者并不会大段介绍新闻背景,但是在信息补充式的出镜报道中,新闻背景就起到了不可代替的作用。当然,信息补充的含义也绝非止于背景资料,在一些现场报道或一般性的报道当中,记者同样可以通过出镜的方式将最新了解到或来不及通过画面展现的信息加以补充。

5.事件评论式

与前面提到的观点总结式的出镜报道类似,在事件评论式的出镜报道之中,出镜记者通常在事实信息报道完成的基础上,会对新闻事实进行深层次的挖掘,从而罗列出该事件对社会生活所产生的各方面的影响和意义,从全面掌握信息的角度来对新闻报道进行评论。这种情况下,出镜记者的角色就有点类似于评论员,需要观点鲜明,也具有较强的主观色彩。(五)按照时间切入点划分

1.现场目击式

即出镜记者是在新闻现场,在镜头前以目击者的身份将新闻事件发生的阶段性过程实时地报道出来,出镜记者的报道与新闻事件发展是同步进行的。根据前面对出镜报道从事件性质上的划分,这种类型的出镜报道又可以分为预见性事件的目击式报道和突发性新闻事件的目击式报道。由于记者的报道与新闻事件的发生同步,记者的视线有时完全是作为观众视线的替代,现场目击式的出镜报道也因此鲜活、纪实、现场感强而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其信息传播的效果也最为明显。由于这类报道的价值主要体现在记者的观察与表达上,因而这类报道也是最考验出镜记者业务能力的一种报道形式。

2.事后回顾式

由于种种原因,当一个新闻事件发生时新闻记者不太可能都能以见证人的身份在场,并以目击者的身份参与报道,特别是对于一些突发性事件和调查性报道而言。当记者迅速到达现场时,事件的发生便已成为过去,而记者的任务就是通过采访和报道来尽可能还原事件,这就使得记者只能采取事后回顾式的出镜报道方式,即出镜记者在新闻事件发生之后,深入新闻现场,依据自己的细致观察和前期采访,在镜头前将新闻事实信息以回顾的方式传达给受众的报道形式。目前,大多数电视新闻的现场报道都属于该报道类型。有些看起来像目击式报道,但因为出镜记者和新闻事件没有同步,也仍属回顾式报道。由于属事后报道,这类报道通常对于记者的调查寻证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

第三节 新闻主持在中国的发展

一、中国新闻主持的变迁

中国新闻主持的产生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思想以及广播电视观念发展到一定成熟阶段的产物。尤其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社会呈现出思想解放、经济腾飞、社会进步的良好发展态势,为中国主持人以及主持传播的诞生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新闻主持有别于传统的新闻播报节目如《新闻联播》中的播音员,是具有个性和自主话语权的主持人。从我国广播电视媒体开始出现新闻节目主持人,新闻主持在我国转眼已走过了三十多年的历程。三十多年来,电视新闻主持人不光在队伍上比从前壮大了许多,而且在短短的三十几年里经历了多次阶段性的突发猛进,并在各个阶段涌现出了颇具代表性的主持人,具有鲜明的阶段性特色。(一)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诞生

中国的电视屏幕上首次打出“主持人” 三个字,是中央电视台1980年7月12日开播的《观察与思考》,对应的主持人是在这期节目中出镜采访并直接面对观众进行报道的记者庞啸。这一期节目的名称为《北京居民为什么吃菜难》,节目播出后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后来节目组不得不又做了一期节目回答观众提问。不过那时这个节目的播出时间不固定,而且后来并未继续沿用“主持人”称谓,因此还算不上是新闻主持的开端。图1-2 中国电视史上第一位男播音员赵忠祥

之后,1981年7月到11月,中央电视台推出了每周一期共13期的《北京中学生智力竞赛》节目,编导寿沅君在节目中设计了一位类似老师的人,由他来宣布、评判知识竞赛的问题和答案,让节目既有课堂的严肃又不至于死板,既有竞争又有趣味。寿沅君挑选了我国第一位电视男播音员赵忠祥担任主持人。节目获得了成功,不仅在全国电视界掀起了长达几年的知识竞赛热潮,赵忠祥也显示了他出色的主持才华。

1981 年11 月,我国女排在日本大阪首次夺得世界杯冠军, 全国一片欢腾,负责这场球赛解说的宋世雄也成为名闻遐迩的“国嘴”。此后, 宋世雄跟随女排南征北战, 转播“五连冠”,成为他主持生涯的高峰。

1983 年8月7日, 中央电视台在长达500 分钟的大型系列专题片《话说长江》里, 设置了两位在演播室与观众交流的主持人。陈铎、虹云的主持使亿万观众为之倾倒,也在专题片的主持形式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图1-3 中国电视史上第一位女播音员沈力

1985 年6月1日, 中央电视台少儿节目《七巧板》改版播出, “鞠萍姐姐”成为千千万万儿童及家长喜爱的偶像。

以上这些节目,可以说是我国最早出现主持人的电视节目。但由于当时资讯不发达,这些节目都是各自为战,属于不约而同地亮出了“主持人”的招牌。这四个节目各有特点,如《观察与思考》播出时间不固定,主持人是个体;《北京中学生智力竞赛》是个临时节目,赵忠祥当时是新闻播音员,主持这个节目带有客串性质。直到1983 年元旦,中央电视台改版后的《为您服务》才正式推出了我国电视史上第一位固定栏目的专职节目主持人,沈力被任命为栏目负责人(组长)兼主持人,成了我国第一位电视女主持人。《为您服务》开播一年就收到来信四万多封,沈力也被评为全国优秀专栏节目主持人。沈力成功地塑造了一位“温文尔雅,亲切平易,热情周到服务的老大姐”的形象。 与此同时,上海电视台也推出了少儿节目主持人陈燕华,她先后主持人了《娃娃乐》、《燕子信箱》等节目,以鲜明的特点和令人喜爱的“燕子姐姐”形象,受到小朋友的欢迎。之后,采用主持人形式的节目在全国遍地开花,从服务类节目、文化专题类节目,到综艺节目、少儿节目、体育节目、各种社教类节目,专题的也好,对象性的也好,都迅速铺开。(二)中国电视新闻主持的诞生

如前所述,虽然中国电视屏幕上第一次出现“主持人”三个字的是新闻节目,但中国电视上真正的主持人并非诞生于新闻节目,而是首先在益智类、服务类、少儿类和体育类等节目中发展起来的。与这些节目中主持人的出现和繁荣相比,电视新闻节目由于受到广播的影响以及电视新闻改革的滞后,不仅数量较少,而且种类单一,基本上仍然采用的是传统的由播音员坐镇演播室,播送由记者采写、经过层层审查的新闻稿件,其典型代表是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新闻联播》开播于1978年1月1日,自开播之日起便以庄重、严肃和字正腔圆的风格为新闻栏目定型,直到现在依然是中国观众了解国内外大事的重要窗口,也是“中国国情的晴雨表”。由于一直采取播音员播报的形式,《新闻联播》的传播方式属于自上而下的传播,基本上是一种工作告知,因此,《新闻联播》播音员的风格也是千篇一律的,尽管它在三十多年的时间里,不断地更换着新面孔,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风格。新面孔虽然在亮相阶段为《新闻联播》带来了青春亮色和微笑面庞,但他(她)们的播音从未改变《新闻联播》既有的庄严、严谨、字正腔圆,或者“陈旧”、“缺乏朝气和活力”的播音风格,“坐上了《新闻联播》的平台,这些颇具观众缘的央视青年主播的个人风格也被严肃的《新闻联播》同化了。”中国电视新闻节目初期受到《新闻联播》的影响,多数以严肃认真的播报形式向受众传达信息。主持人担任的基本上是播音员的工作,只进行少量的采编工作,甚至不参与,只负责将稿件进行口语化的加工,传播给受众。

直到1987年,设立节目主持人的电视新闻节目才开始在我国首次出现,其中上海电视台李培红及其主持的《新闻透视》、山西电视台高丽萍及其主持的《记者新观察》、福建电视台程鹤麟及其主持的《新闻半小时》成为观众熟悉并喜爱的主持人和电视新闻栏目。

1988 年10 月, 中央电视台评论组第三次重建后推出《观察与思考》及固定主持人肖晓琳,这个严肃而深刻的节目和其深邃、冷峻的主持人一起成为当时我国为数不多的高品位电视元素之一。

进入90 年代以后,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蓬勃发展, 一批优秀的主持人脱颖而出,一个群星璀璨的媒介人时代拉开了帷幕。

1991 年11 月18 日,大型电视纪录片《望长城》开播,在社会上引起轰动,创下了纪录片的最高收视率。该片的客串主持人焦建成返璞归真的本色主持,是我国电视主持去粉饰、弃雕琢、走向平民、贴近百姓的前奏,从此,中国的电视主持艺术产生了质的飞跃。(三)中国电视新闻主持迈向成熟

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受众已不满足于单纯从媒体获得资讯或娱乐,在接受电视节目传播时,对主持人也有了新的期待。这种期待特别表现在收视新闻节目时,观众希望主持人或记者能够以独特的新闻洞察与关注角度,为自己提供一个了解社会、解释社会现象的窗口。与此同时,新闻节目的类型也从原来单一的播报类变为专题类、访谈类、杂志类等多种类型并存。

1993 年5 月1 日, 中央电视台成功地发掘了早间节目时间段, 推出了具有开拓意义的《东方时空》。这个杂志性新闻节目成为“影响生活方式”的一个叫好节目,从此改变了我国电视观众早间不看电视的生活习惯。从《东方时空》起, 我国新闻评论类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主持技艺开始进入成熟阶段,主持风格走向质朴和真实,《东方时空》及其节目主持人的出现因此也成了我国主持传播发展中的又一个里程碑。“东方时空”式主持风格的形成,标志着我国新闻节目主持完成了由呆板、造作、高高在上向深刻、平易、贴近生活的转变。

同年5 月10 日, 我国第一个以主持人命名的电视节目诞生了,《一丹话题》以清新、敏锐、质朴、深刻、富有个性的方式走进了大众。虽然这个每周8 分钟的小栏目仅仅开办了一年,但是90 年代中国电视彰显个性、追求创新的新思维已经越来越丰富地显示出其内涵。

1994 年4 月1 日, 《焦点访谈》在开播半个月后即成为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这个栏目已经成长为观众最喜欢的栏目之一, 并成为中国“第一名牌”节目,收视率可与老牌新闻节目《新闻联播》媲美。伴随节目出现的一批电视记者敬一丹、水均益、白岩松、方宏进等,也成为中国著名的采访记者和家喻户晓的电视明星, 共同塑造了诚挚、朴实、深邃、稳健、客观、权威的中国电视新闻主持人的群像。

1996 年4 月28 日,中央电视台再次推出了《实话实说》栏目和主持人崔永元。虽然是一档谈话栏目,但由于《实话实说》身出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以及崔永元曾担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名牌栏目《午间半小时》的记者,因此这档栏目在选题方面紧贴社会现实,体现出了很强的新闻性。节目中,崔永元的幽默谈吐、灵活应变和至真至善的常人心态,感动、融化了无数观众的心。崔永元用他的全部心智塑造出了“中国第一脱口秀”的主持人形象。他和他的同仁们通过共同努力, 将中国电视新闻主持的主持范畴、主持方式、谈话技巧、形象塑造等都向前大大推进了一步,也标志着中国电视新闻主持开始逐渐迈向成熟。(四)中国电视新闻主持的新发展

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主持人来源的日益多元化,新时期的主持人在风格上也出现了日益多元的特点,各种不同主持风格的主持人竞相闯入观众的视线。一些来自不同行业、有着丰富生活经历的主持人,加上之前之后有新闻从业背景的主持人,如央视《半边天》主持人张越,北京电视台《夫妻剧场》主持人英达,经常为北京电视台、凤凰卫视策划并主持节目且继和晶之后主持《实话实说》的阿忆,先后在央视《天天饮食》、东方卫视《东方夜谭》做主持人的刘仪伟,央视新闻频道《社会记录》主持人阿丘,江苏卫视《南京零距离》主持人孟非,山东齐鲁电视台《拉呱》主持人小么哥等等,以他们个性化的主持被观众所接受。连同比他们更早得到观众认可的崔永元在内,这些声音相貌不合以往“惯例标准”的主持人,他们的外在条件可能有某些缺欠,普通话不甚标准、光头、体胖、歪嘴、坏笑,但这些绝不是他们的“个性”所在,他们是靠自己丰富的内涵、生活阅历中个人独特的感悟、语言魅力和别具一格的主持风格,乃至人格魅力赢得观众青睐的。

在同一时期,凤凰卫视更是领先一步,吸引了曹景行、阮次山、杨锦麟这样一些年过半百的资深报人,使之成为十分有分量的“意见领袖”式的主持人、评论员。

出于对以前宣传和刻板传播形式的纠正,电视新闻主持首先在播报方式上开始革新,“讲”新闻与“说”新闻持续受到追捧。时至今日,除去央视几档标志性的联播体节目,国内大部分新闻节目都是以情境和主持人的个性化播报为主。同时,有个性特点的新闻主播们纷纷登上舞台,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就是方言类新闻节目的出现,其中以浙江杭州西湖明珠频道的《阿六头说新闻》为代表。2004年1月1日节目开播之后收视率节节攀升,主持人连说带比划,时而调侃时而评说,语言富有生活气息。

这一时期,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语言风格呈现出多样性,有的仍然保持字正腔圆的播报风格,有的发扬“说”新闻风格,如幽默调侃、发表评论、啰嗦唠叨等等。主持人在庄重大方、真诚朴实、贴近生活、亲切自然的基础上呈现出了求鲜活、快节奏、多变化、有个性的新特点,多样化的表达方式、个性化的主持人满足着人们多方面的需求,给受众提供了广阔的选择空间。一时间,电视新闻节目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壮丽景象。

二、新闻主持的范畴与类型

一般来说,电视新闻类节目主持可以根据其主持节目的不同类型划分为新闻资讯类节目主持、新闻谈话类节目主持、新闻杂志类节目主持、新闻专题类节目主持和直播连线类节目主持五大类。(一)新闻资讯类节目主持

新闻资讯类节目主持,或新闻播报类节目主持,即人们通常所说的主播(Anchor),通常是指新闻资讯类栏目中,在演播室里口头播报和与现场出镜记者进行互动的节目主持方式。由于资讯类栏目通常是以迅速及时、简要客观地报道新闻事实为特点,其功能往往是要闻总汇,是人们获知现实世界各种新闻信息的重要来源,因而这类新闻主持最主要的特点亦是以提供简洁明快的新闻信息为主,如美国三大传统电视网《晚间新闻》的主播都属于此类。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电视技术和观众心理需求的发展,这类新闻主持的话语方式也出现了显著的变化,开始从异质叙述者(外聚焦叙述者)到有限聚焦叙述者,再到同质叙述者逐渐演变。第一类的代表是那些类似《新闻联播》的消息类栏目,与传统新闻传播理论相适应,这类新闻主持往往扮演政府代言人、置身事件之外的记录者和传播者的角色,尽可能隐蔽自身存在,不表露个人化的意见和评论,追求的是“准确朴实传播客观信息,严肃庄重告知真实事件”。第二类的代表是凤凰卫视的《凤凰早班车》、《华闻大直播》等等。最早主持《凤凰早班车》的陈鲁豫还开创了电视新闻播报“说新闻”的先河,即口语陈述播报新闻。口语陈述播报新闻是一种新的电视新闻叙事形态,主持人突破了传统的隐藏自我、不显露观点的外聚焦叙述者,变为介入叙事、发表观点的有限聚焦叙述者,以个人化身份发表个人化评论,拉近与观众的心理距离。第三类的代表是《阿六头说新闻》、《马斌读报》、欧阳夏丹《第一时间》等等,虽说仍是以报告新闻为主,但这类新闻主持的表达风格是刻意参与事件,营造生活化氛围,主持人有更加世俗化的角色形象和更为戏剧化的个性特征。

新闻主持的新闻播报叙事形态实际上契合了受众在新时期多元化的新闻需求。新闻主持形式发展趋势的意义在于:既增加了传播活动的人际化特性,又体现出了节目传播的整体性、灵活性、真实感、权威感。一般而言,新闻资讯类节目主持有四个方面的要求:对节目深度参与,对背景全面分析,对信息有独到感悟,对叙事角度和方式有个体思考。这四个要求不仅针对新闻播报内容而言,更是突出了主持人的素质和功底。(二)新闻谈话类节目主持

由于谈话类节目的主体构成部分是谈话,是电视媒体邀请有关当事人、专家或观众围绕新近发生的事件和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民主轻松的氛围下对话,因此新闻谈话类节目主持人便是对这种谈话进行牵引和把控的人。由于参与谈话的人数和谈话的场景氛围不同,新闻谈话类节目又可以表现为专访、访谈、论辩、参与式讨论以及以人物为中心、以事件为中心、以问题或现象为中心等多种形态和类型。

从实践发展来看,谈话类节目最能全面地反映主持人的核心作用。作为节目的核心和灵魂,或节目的主人(host),新闻谈话类节目主持涵盖了新闻节目主持中最为全面的构成要素,对主持人的要求也最高。这类新闻主持不仅要求主持人有较强的口语表达和归纳总结能力,还要求主持人思维活跃、逻辑清晰,现场调度、驾驭能力强,与嘉宾和观众和谐统一。具体表现在:一方面,在话题讨论过程中,主持人要善于营造节目氛围,把握节目轴心,引导节目基调,激发谈话愿望,推进话题深入,控制谈话节奏,实现主题开掘,提炼深度观点;另一方面,在情绪表达和掌控上,主持人时刻要有对理智监控与真情投入的充分认识,既要以理性达成谈话目标,又要以真情引导谈话者的感情流露。再者,主持人还要全面参与节目制作,根据自己的节目风格不同程度地参与到确定选题、节目构思、物色嘉宾、主题导向、发现细节等策划的各个过程。

由于电视新闻谈话类节目时效性强,选题同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备受人们关注。谈话类节目主持最大限度地挑战主持人的职业素质,除了要具有较高的知识层次和合理的知识结构外,还要善于发掘、理解和表达谈话类节目主题中人文关怀的内涵。(三)新闻杂志类节目主持

电视新闻杂志节目的基本形态是把电视新闻节目杂志化,简单地说就是以做杂志的方法来做电视,将不同内容和形式的新闻板块化,形成一种多主题、多角度、多层次的综合性结构,是一种集多种板块特色与多种传播方式于一体的电视节目类型。在这类节目中担任主持任务的新闻主持便是电视新闻杂志节目主持。电视新闻杂志的鼻祖应当是1968年在美国CBS由被后人称作“天才制片人”的唐·休伊特创办的《60分钟》栏目,几十年来,这个栏目一直由三个深度报道板块外加评论构成,三个新闻深度报道也是由硬新闻与软新闻结合,各有特色。1993年,中央电视台开办的《东方时空》便是以《60分钟》为模板而创建的。开办之初的《东方时空》栏目中既有新闻专题节目,也有人物专访和讨论式谈话节目,甚至还有音乐节目。虽然如今的《东方时空》已经与当初的《东方时空》大不相同,并逐渐走上了新闻资讯类节目的道路,但之前的几次改版都没有改变《东方时空》栏目的杂志特色。

从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实践来看,此类节目的新闻主持大体上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整个栏目只有一位主持人,即同一个主持人要负责各个板块之间的桥接和整合,要负责整个栏目的主持任务;另一种情况是构成整个栏目的各个板块分别由一个分主持人负责,即整个栏目不设总主持人,每位主持人只承担其所在板块的主持任务。后一种情况的典型代表就是CBS的《60分钟》以及创办之初的《东方时空》,前一种情况的代表则是改版之后的《东方时空》。尽管类型不同,在栏目中所起的作用也略有不同,如总主持人是对所有板块进行主持,分主持人只负责主持一个板块,但这两种情况之下的新闻主持实际上都承担着对其所在栏目进行统合和串联的任务,而不仅仅是作为栏目的主人和标志存在,因而这类节目的主持人不仅要求其对所主持的新闻内容有更深的参与,而且能够对主持内容真正把握和融通。(四)新闻专题类节目主持

新闻专题类节目主持即是专门主持电视新闻专题栏目的新闻主持。电视新闻专题类节目是电视新闻报道中较为常见的报道形式,通俗地讲就是以专题形式对某个新闻事件、新闻人物或新闻现象进行较深入报道的节目类型。与一般的新闻资讯相比,新闻专题类节目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围绕一个主题,以更详细、更丰富的方式对其进行较深入的报道,因而新闻专题类节目往往又是电视深度报道中最常用的节目形态,如前面提及的CBS《60分钟》三个深度报道板块中的每一个报道其实就是一个专题。在目前中国的电视屏幕上,专题类新闻节目大多以电视调查类节目和电视述评类节目为主体,如中央电视台现存栏目中的《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看见》等,每期节目其实就是一个完整的电视专题。

电视新闻专题片的基本特征是新闻性较强,反映当前重大的新闻事件或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此类节目有明显的纪实风格,不允许外加虚假操作,但同时讲究艺术性。与电视新闻一样,它强调报道解说词与画面的有机组合,是所谓“双主体”的并重关系。专题片不是纯新闻资讯,它不要求十足的时效性,而是追求历史的、文化的和社会的价值;它兼容某些新闻的特性,但与新闻有着本体的不同。电视专题具有报道性、纪录性、即兴性,以及定期性,即把作品在时间上分割为连续性的片断,还有“室内性”等交流特点。专题类节目的重要功能就是“对事实和对真实自然的人、人性的高度尊重与揭示”。

因此,新闻专题类节目对主持人的要求不只是完成讲解播报,或者只是完成“出头”(说开始语)和“露尾”(说结束语),而是要深入参与节目制作与完善的过程。因此,新闻专题节目主持人应该具有较强的策划组织协调能力,他们不仅要主持节目,还要参与确定主题、构思节目、采访撰写稿件、编制节目的整个过程,在节目中要始终起着主导作用。如在《新闻调查》栏目当中,其主持人充当的角色就更像是一个记者(也是因为这个缘故,这类新闻主持人有时又被称作记者型主持人),往往是以公众利益为出发点,就某一新闻事件或群众关注的社会问题、社会现象进行相对独立的调查采访,深入揭露政府、公共机构以及社会或个人存在的问题,并以寻求解决方法为目标。正如有的学者所总结的,记者型主持人区别于其他主持人的特征包括:一方面,记者型主持人的语言传播活动是在新闻现场而不是在演播室内完成的;另一方面,记者型主持人在事先对于所要报道的事件是出于未知的态度,因此才要到现场“了解情况”,所以他在报道中获取信息和传播信息的过程是彼此相容的,获取、加工信息的过程同时就是传播信息的过程;而演播室主持人作为广播电视传播的“最后一棒”,通常而言是手边或头脑中已经有了比较成形的节目文稿或提纲,其传播的过程是在演播室里对已有的文稿在有声语言方面进行二次创作。作为《新闻调查》的主持人,其角色行使的主要途径便是“调查”,调查的起因就是对所报道的事件存在着未知因素,要通过调查对这些未知因素进行求解,从而“探寻事实真相”。(五)直播连线类节目主持

直播连线类节目主持是指在突发事件或重大事件的现场直播中担任节目主持的新闻主持。由于现场直播具有时效性强、信息量大、参与性强、现场感强等诸多特点,因此电视新闻现场直播是目前电视媒体相较于其他媒体最大的优势。现场直播目前主要以两种方式出现在电视新闻报道中,一种是出现在某些资讯类节目或临时插播在正播出的其他节目当中,如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新闻直播间》中常常出现这样的场景:演播室的主持人往往会说一句“本台记者现在已经到了现场,下面就来连线×××记者”之类的话,接下来观众便可以看到一段来自现场的记者报道,由于记者的报道与播出是完全同步的,因而这类出镜报道便可以称之为现场直播。还有一种情况则是电视台专门安排组织的现场直播,如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近些年搞的“香港回归十周年直播报道”、“国庆60周年直播”、“嫦娥三号升空直播”等等,这类节目由于时间跨度较长、直播点众多、报道信息丰富而需要由专门的主持人来坐镇中央演播室,协调和组织各路记者的报道、协调演播室与现场的关系以及在演播室与嘉宾展开讨论等等,而这里坐镇中央演播室的主持人就是我们所说的现场直播类的节目主持人。广义的直播连线类节目主持包括上面两种情况,狭义的直播连线类节目主持则专指专门的现场直播节目中的新闻主持。

电视新闻直播是一个团队联合作战的过程,其中关键的是出镜记者和主持人的临场表现。由于出镜记者是引导受众观察了解事件的主要人员,受众需要依靠出镜记者传送的信息知晓情况,因此不同出镜记者的表现,往往会引起受众不同的感受,进而影响新闻的传播效果。现场直播报道中的新闻主持则因为是节目的总协调和总把关,往往需要具备更强的协调和控制能力,既要能调动前方出镜记者,通过和前方记者的连线互动来展现新闻事实,同时又要能把控节目进程,平衡和应对现场及演播室的突发情况,还要能充当观众的向导,引领观众接近新闻事实,因而这类新闻主持所面临的压力和所承载的职能都要远远高于前面各类节目的新闻主持,属于新闻主持中的最高端主持,只有那些真正经历过新闻实践洗礼、具备一流新闻主持才能的人才能担当。

三、新闻主持的实质

通过对以上不同新闻节目形态的特点、主持人的地位角色以及新闻的传播作用的分析归纳,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新闻主持实际上乃是大众传播人际化,或者人际传播大众化过程中的产物,是一种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之间的结合状态。作为大众传播人际化的产物,新闻主持最主要的贡献就是将人际传播的某些优势(如信息量大、手段多样、地位平等等)嫁接到了大众传播之上,克服了大众传播在这些方面的相对劣势,使之与大众传播的某些优势(如覆盖面广、受众量大)紧密结合,通过借助大众传播的传播媒介实现了人际传播的大众化效应,真正实现了“人的延伸”,同时也通过借助人际传播的优势,使大众传播重又找回了某些因技术发展和制度原因而使人类传播在传播革命中失去的人际性,并进而提升了大众传播的传播效果。在这种传播方式里,大众传播者“在提供信息满足受众信息要求的同时,给予受众一种人情味和亲近感,造成一个人与人相交往、相交流的虚幻的传播环境”,并以此“弥补了大众媒介传播所造成的受众的情感断流,从而使大众传播更加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因此,新闻主持对于电视等大众传播更深层、更具革命性的意义其实是它在大众传播活动中革命性地注入了人际传播的因素,创造了一种独特的大众传播形态,成功实现了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的有效结合,实现了大众传播的人际化和人际传播的大众化,从而使大众传播的特性和功能皆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一)新闻主持在新闻节目中的位置

通过分析以上五大新闻节目主持类型的定义、特点和主持要求,我们可以对新闻节目主持的综合要素做两个方面的分类,一类是新闻节目主持现场实物要素,包括主持人、受众、嘉宾、设备等方面,另一类是新闻节目主持现场非实物要素,包括新闻素材、节目形态、现场氛围、主持风格范式、交流形式等方面。然而,电视传播的功能最终是要将不同节目叙事形态的新闻播报内容,以声音和画面符号融合的方式,生动直接地传达给电视机前的受众。新闻节目主持人处于新闻节目所有要素的联结点,其地位不言而喻,体现着节目的终极意义。

新闻主持在新闻节目中的主导地位,或主播的“主”,既表现为新闻主持必须能够在自己的地盘(节目)中做主,也意味着新闻主持必须首先是自己所在节目的主人,表现出与所在节目的高度融合。不管是在介绍自己报道团队的其他成员,如记者、编辑、其他主播,引出他们的报道,还是对记者、嘉宾及新闻当事人的采访以及对新闻事件的分析评论,都不能游离了新闻和新闻报道者之外,反主为客,而是应该体现出鲜明的主人化色彩,就像人们所描述的美国ABC前著名主播彼得·詹宁斯一样,他“是电视直播的主人,他把摄像机视做朋友。当你对着摄像机讲话时,就好像你是在讲述一个故事,是在向你的姨妈、你的姐妹或是你的邻居在讲述着什么。”

新闻主持的“主”同样也意味着新闻主持必须是其所在节目的主编,从节目的选材、节目的排布到节目的风格,必须要打上鲜明的主持印记,体现主持人的思想水平和编辑旨趣,也意味着主持人必须深度参与其所主持的节目,就像彼得·詹宁斯一样参与到节目中非常细微的地方。用詹宁斯生前同事的话说:“彼得不仅参与选择我们要播出的报道,而且在记者连线时还要参与文字稿的编辑,如果有机会,他还会在片子播出前进行审看,提出修改意见,他总会逐字逐句、一幅画面一幅画面地参与到节目中非常细微的地方。”而实际上,像詹宁斯这样的主播,在其栏目团队中本身也占据着主编(managing editor)的头衔。

新闻主持的“主”也还意味着新闻主持必须成为其所在节目的主导,成为节目方向和运动的舵手,体现出娴熟的对节目的驾驭能力。最简单的,主持人必须能够掌控节目的长短与进展,特别是在某些充满未知的直播报道当中,节目的把控更是几乎全部依赖主播完成。就如孙玉胜所说:“如果把前方记者视作放出去的风筝,主持人与前方记者就要建立一种交互关系,前方记者报道过长的段落,应该用主持人提问和演播室交流来分解。”(二)新闻主持在新闻节目中的职责

有学者曾指出:“做一个主播,需要如下业务能力:上乘的新闻播报水准(包括多样化风格);对经过记者、编辑之手的新闻成品(文字的、图像的)有敏锐、透彻的理解,对信息的新闻价值有更准确、更深入的把握;谙熟观众接受心理,有方便和吸引观众收视的信息‘导航能力’,即为了传播的有效性做背景补充、勾连消息的编辑能力;演播室访谈及议论能力;新闻现场的采访报道能力;直播过程中果断成熟地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或突发情况的现场处置能力;再加上端庄大方、成熟可信的形象气质,及质朴自然、专注投入的镜头前传播状态,这些共同构成了‘主播’这个职业称谓的实质内涵。”可以说,上述引文从新闻主持的业务层面对主播在新闻节目中的职责做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当然,这里所总结的新闻主持的业务范畴更多体现的是主播在其新闻节目中的功能性职责,即作为新闻信息的传播者,主播必须要在节目中实现其采访、写作、评论及播报的职责。如果从主播作为电视媒体与观众建构传受关系的人格化界面来看,主播在新闻节目中的职责,即“主播”一词中“播”的含义恐怕不止于此,还得有另一项重要的结构性功能,即主播还必须依靠其个人的魅力吸引住电视机前的观众,使观众能与之建立起真正的传播关系。否则,如果主播在节目中起到的仅仅是宣告新闻信息的功能性职责,那么主播的存在与一般的播音员也就没了区别,并不能体现主播的价值和意义,也背离了主播的实质。

因此,为了体现主播的这两大职责,主播必须通过不断的交流(尽管这种交流常常必须在实际场景和虚拟场景间切换)来营造谈话的气氛和对话的场景,将观众纳入现实的传受网络当中。这种交流既包括主播与电视机前观众的外向性交流(即主播必须通过富有对象感和交流感的语气、语汇、表情、体态等手段来报道新闻信息和分析评论新闻内容,即通常所谓的拟态人际交流),又包括内向性交流(即主播必须与前方记者、新闻当事人和演播室嘉宾进行实际交流)。由于前一种交流往往是通过主播自身的语言把握来实现的,这就要求主播必须会写作,必须掌握能够体现个人话语(包括播报和评论)特色的写作技巧。而后一种交流由于往往是通过实际的对话来实现的,这就决定了主播必须具有较强的采访能力,更由于新闻信息类节目的时效性(一般为直播)以及新闻事件本身的突变性,主播的这两种交流常常还得在即兴的状态下来体现。总之,主播在新闻节目中的职责既是由新闻节目本身的特性所决定的,也是新闻主播自身魅力、发现能力和表达能力及其形象敏感、新闻敏感、文字敏感的集中体现。也正是因为此,绝不是人人都能成为或称为主播,只有“少数几个真正能在工作中起主导作用、以个人魅力将电视新闻制作的各个环节整合起来的主持人才配得上唐·休伊特当初发明这个词的本意。 ”(三)正确处理新闻主持中的几对关系

探究新闻节目主持的实质对于指导和规范不同形态新闻节目的发展方向以及明确主持人的定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集中体现在正确处理好新闻节目主持活动的以下几对关系上。

1.要处理好提高主持人素质与平民化定位的关系

对比西方,我国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大多缺乏新闻工作知识和技巧,缺乏职业记者的新闻敏感和新闻采访报道、点评能力。而不同的节目形态都对主持人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新闻节目主持人需要不断提高素质,既要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又要努力朝“采编播合一”的方向发展,还要提高新闻敏感性,以便利用深厚的新闻功底,敏锐、透彻地观察和分析问题,对公众普遍关注的重大社会问题进行评论,并提出独到的、具有预见性的见解。另外,由于平民化的定位、人际化的传播方式是主持人得以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因而主持人只有在传播中体现更加人性的一面,淡化大众传播的制度化色彩,才能缩短与受众之间的距离,最终凭借真实、真诚、自然、人性等维系人际传播关系的社会性因素赢得受众的认同。在处理提高主持人素质与平民化定位的关系方面,要把握好“度”,既要防止“曲高和寡”难以引起观众共鸣,又要警惕泛平民化带来的削弱节目权威的影响。

2.要处理好发挥个人独特风格与契合节目性质的关系

电视节目主持人的风格个性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节目的品牌。节目中的主持人是个人,是个有脾气有感情,能同观众一起悲欢又能影响观众悲欢的人。主持人要养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主要是要量体裁衣,充实自身,电视台要给主持人一定的选择权,在正确定位个人风格个性的基础上选择适合的节目。另外,在主持人的选择上,个人风格的发挥要契合节目的性质特点,例如王志在主持《面对面》前也主持过《新闻调查》等栏目很长时间,但并没有充分展示其风采和水平,而他在《面对面》中不断质疑的提问方式却使其迅速成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的主持风格与《面对面》的节目性质达到了高度契合。

3.要处理好人际化要求与主持人主权的关系

主持传播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其丰富的人性或人际性。然而,主持传播毕竟属于大众传播,不能等同于人际传播,绝不可能也绝不应该完全照搬人际传播的全套作法。“将人际化进行到底”只是大众传播发展中的一种精神或理念,归根结底是要通过淡化大众传播的工具性而实现传受双方在传播关系中的对等地位。因此,在努力践行“将人际化进行到底”理念的同时,仍须警惕主持传播的泛人际化倾向,警惕将主持传播简单而机械地人际化。这就需要主持人在新闻节目主持中保有“主持人主权”,灵活掌握,树立权威。有魅力的主持和表达不是建立在一味迎合观众的口味的基础上的,而是来源于敏锐的捕捉和机智的发现,主持人在采访时提什么问题、从什么角度提问题、什么问题需要追问,都需要掌握一定的主动权和控制权。

4.要处理好改变节目形态与维护新闻基本功能的关系

如何避免电视新闻播报节目媚俗化,如何更好地引导受众、提升节目的文化品位,这是所有新闻从业者必须思考的问题。尽管叙事化趋向使电视新闻播报向着文学艺术领域不断延伸,带来一些新鲜的、更为生动活泼的新闻叙事形态,但绝不应以取消新闻的基本功能为代价,也不意味着传统新闻核心概念的消解。人们需要娱乐性节目放松身心、舒缓压力,更需要通过新闻节目了解身处的现实世界发生的各种新闻事件及动态形势,新闻的“告知”功能在现代社会中仍然极其重要,传媒“监测环境”的职责对于人类的发展进步也是不可或缺的。电视新闻播报节目在改进表达形式、创新节目形态的同时,不能忽略了自身所承担的社会职责和新闻的根本价值。

第四节 美国电视出镜报道与新闻主持

一、美国电视出镜报道的诞生与发展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电视新闻的节目形态日新月异,同时也改变着电视新闻的报道形态。伴随着电视技术的出现与成熟,最终使西方电视媒体中的出镜报道与新闻主持成为一种可能。探究西方电视媒体出镜报道和新闻主持的发展,离不开技术、政治、经济、社会、媒介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同时出镜记者与新闻主持个性化的特征,也是其重要的因素之一。(一)深受广播现场报道的影响(20世纪60年代以前)

同世界范围内的媒介发展道路相同,美国电视的诞生晚于广播,电视在诞生之初深受广播影响,在许多节目的形态和理念上都脱胎于广播,经历了从模仿广播新闻和新闻纪录电影到发挥自身优势的过程。美国新闻广播始于上个世纪20年代,在诞生伊始,广播的内容以娱乐消遣性节目为主,所谓的新闻广播不过是播报新闻提要而已,广播员在广播结束时总会提一句:“详情请参阅你们的地方报纸。”直到1937年,广播在新闻界仍然没有什么地位可言。说到电视新闻中的出镜报道,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以报道富有感染力的战地实况而著称的美国著名广播记者爱德华·默罗以及他创办的现场广播《这里是伦敦》。我是爱德华·默罗,此刻正从维也纳报道。现在是凌晨2点30分……年轻的纳粹冲锋队员乘车在街道上闲荡着。他们乘着军用卡车、各种型号的装甲车,唱着歌,不时地向人群扔桔子皮。所有的重要大楼都设有武装警察。整个城市有一种注定要发生某种事情的迹象……

1940年8月24日,星期六,3000 万美国家庭坐在收音机旁收听默罗的现场广播——《这里是伦敦》。节目一开始,美国人起居室内的收音机里传出的是震耳的空袭警报与隆隆的炮声。接着,默罗以一种慎重、准确而有节奏的声音广播道:你们此刻听到的噪声是空袭警报发出的声音,在不远的地方,探照灯突然亮了,一道强烈的灯光正在我的上空划过。人们在静静地向前走。我现在正在一个防空洞的门口,我得把电缆线挪动一点,这样可以给人们腾出进入防空洞的通道。

空袭最猛烈的时候,默罗要求站在BBC广播大楼的楼顶上做现场报道。由于这是德军轰炸的主要目标,英国空军拒绝了他的要求。最后,丘吉尔首相受到这个年轻的美国记者的感染,出面批准了他的请求。就这样,默罗夜复一夜地走上BBC广播大楼的楼顶,把世界名胜圣保罗大教堂、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特拉法加广场的劫后灾情报道出去。于是,无论是美国还是英国,都听到了默罗在最危险的地方与事件同步进行的现场报道。

虽说我们无法证明后来诞生的电视出镜报道与默罗的广播现场报道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联系,也无法断定后来的电视出镜报道是否直接脱胎于广播的现场报道,但从默罗报道的内容以及他在报道中所使用的语言和方法,我们已能发现其与电视出镜报道间的巨大相似性,即在报道中加入了报道者的个人因素,报道者已不再躲在报道背后,而是作为报道主体出现在了报道当中。根据电视在发展初期对于广播不断借鉴和模仿的事实,可以肯定的是,电视新闻中的出镜报道既是默罗这种人格化现场报道的延续,也深受广播现场报道的影响,甚至是广播现场报道在电视中的再现。(二)媒体竞争催生电视出镜报道(20世纪60年代)

上个世纪60年代之后,通讯卫星的发射成功以及电子新闻采集系统(ENG)的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极大地提高了电视新闻的采制速度,使得电视记者在技术上开始有能力报道突发事件,并且通过转播设备同步报道重大事件。由于美国电视体制属于商业化运作,因此美国的电视业并不存在完整的垄断,而是始终处于一种竞争的状态。为了在竞争中取得优胜,美国的电视从业者往往想尽一切办法,除了在时效上抢得报道的先机,他们也会通过对报道方式和节目样态的不断创新来战胜对手。如CBS的报道团队曾经在50年代发明了“新闻主持”一词,通过由主持人整合前方记者报道的新方式来报道美国的总统大选。出镜报道正是这种竞争背景下的产物。

1963年11月25日,肯尼迪总统遇刺,职业刺客奥斯瓦尔德在由达拉斯警察局移至监狱的途中,被达拉斯夜总会老板杰克·卢比近距离击毙。当时正在报道总统遇刺事件的CBS年轻记者丹·拉瑟为了抢时效,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直接对着镜头向电视观众报道了事件的经过,并通过卫星做了实况转播。由于把握住了机会,拉瑟成为第一个从达拉斯报道此事的记者,并且一役成名。由此,电视出镜报道开始越来越被电视新闻工作者认同和青睐,也标志着电视出镜报道的正式诞生与确立。第二年,拉瑟被指派为CBS驻白宫记者。拉瑟一向以现场即席报道著称,在长达40多年的广播电视记者生涯中,他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为了写有关毒品的报道,拉瑟曾经亲自体验吸毒;为了弄清楚阿富汗的局势,拉瑟曾身着当地农民的服装,与《60分钟》节目制片人唐·休伊特等人一起深入阿富汗山区采访;甚至在2003年伊拉克战争和2004年印度尼西亚海啸发生后,拉瑟依然不顾年迈亲临现场进行报道。(三)《60分钟》带动调查性出镜报道(20世纪60年代至今)

如果说拉瑟的出镜报道是在一种偶然和不自觉的状态下产生的,那么,几年之后CBS另一档著名的电视栏目《60分钟》则是主动地采用了出镜记者的报道形式,而且自觉地发挥了这种报道方式的优势。

从上个世纪40年代起,面对广播电视的速度优势,美国的报纸开始了以深度求胜的尝试,以提供背景、展示过程、分析原因为特征的调查性、解释性报道应运而生。媒体开始了新一轮的竞争,电视也开始了在深度方面的努力。1968年9月24日晚,CBS播出了一档具有全新理念的新闻节目《60分钟》,其制片人休伊特提出,《60分钟》就是要开创一种与传统的一本正经的问题探讨和一板一眼的新闻播报不同的节目形式,要用讲故事取代探讨问题。《60分钟》播出的第一期节目包括总统竞选进展、迈克·华莱士所做的一个专访,并介绍了正在上演的一部电影和一位幽默专栏作家的短文。在随后播出的《60分钟》节目里,这种节目样态几乎几十年不变。而在其每一个构成板块当中,都是由一个记者型的主持人出镜来作为向导而展开新闻报道的,在有些报道中,出镜记者就像一个侦探,带领观众进入到对新闻事件真相的揭露当中,其中不乏情节、冲突和悬念。《60分钟》的报道不仅带动了调查报道的发展,使国内同行随后也开办了《48小时》、《日界线》、《20/20》、《夜线》等一批以调查为主要特征的电视栏目,同时也造就了迈克·华莱士、莫利·塞弗、丹·拉瑟等一批在全国乃至全球享有盛誉的调查型出镜记者,不仅拓展了出镜记者的业务范畴,也更大程度地发挥了电视出镜报道的优势和魅力。

1993年5月,由我国中央电视台创办的新闻杂志栏目《东方时空》就直接借鉴了《60分钟》。在当初《东方时空》的子栏目《焦点时刻》和后来由此分出的《焦点访谈》节目,以及在1996年开办的《新闻调查》栏目当中,也都采取了记者出镜的报道方式,特别是《新闻调查》栏目中的记者更是承担起了调查者的角色,以自己在镜头前的言行架构起了节目调查的脉络。这些栏目的成功也为中国的电视新闻媒体培养了一批如白岩松、柴静、王志、敬一丹等在观众中享有盛名的优秀电视出镜记者。(四)CNN崛起将出镜报道推向电视新闻主战场(20世纪80年代至今)

上个世纪80年代之后,卫星直播电视和大型电缆电视的发展,使得24小时播发新闻成为可能。1980年6月1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创立,这是全世界第一个24小时全新闻频道,继CNN之后,创办24小时全新闻频道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发展趋向,改写了电视新闻史。随后,全球范围内掀起了24小时新闻频道的热潮,“CNN开创了电视新闻的新时代,被称为‘世界新闻领袖’”。“电视直播”和“现场报道”正式成为电视新闻的关键词,凭着遍布全球各个角落的记者,CNN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报道任何事件,换句话说,哪里有新闻,哪里就会有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的身影。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只要发生重大新闻事件,全世界的观众都可以在CNN的电视新闻里看到CNN记者在镜头前的现场报道。

CNN开创的这种电视新闻节目样态使人们注意到,活跃在新闻频道荧屏上的除了光鲜的新闻主持之外,还有支撑其报道的奋战在新闻现场上的出镜记者们。1991年,在CNN对海湾战争的直播报道中,优秀的出镜记者们和新闻主持隔空对话,史无前例地让世人在同一时间目睹了战争的进程,同时也将出镜报道及出镜记者推向了电视新闻的主战场,使出镜报道成为当今西方电视媒体新闻报道的常态。从此,观众在收看电视新闻时,不仅能够看到来自新闻现场的真实画面,更能通过出镜记者的描述体会到身临其境的感觉,而新闻主播和出镜记者之间的互动和评论,则更是将受众对新闻事件的认识推进到更深层次。

二、美国电视新闻主持的诞生与发展

新闻主持的产生绝不是偶然的,其中既有外因也有内因,其产生发展既以人类社会的整体发展为大背景,又与新闻传播和广播电视媒体的业务发展紧密相关,是电子传播媒介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与广播电视中的出镜记者一样,新闻主持的发展同样走过了一条从无到有,从最初的稚嫩萌芽到后来成长为参天大树的过程。(一)前新闻主持及默罗时代(20世纪50年代)

如果将CBS1952年参与总统大选报道的克朗凯特视作美国电视新闻主持的开端,那么在这之前从事类似工作的就只能算是前新闻主持了。事实上,在1952年之前,前文提及的美国著名记者爱德华·默罗就已经开始从广播转战电视,并承担起了某些新闻主持的工作。1951年11月18日,默罗迎来了他继《这里是伦敦》之后从事新闻报道的第二个高峰。他创办的电视纪录片节目《现在请看》(See it now)正式播出,由默罗和另一名记者担任主持。节目采取的视听结合、以连续运动变化的屏幕形象来传达事实的新形式,给观众带来了更强烈的真实感。经过默罗的不懈努力,《现在请看》成为美国电视史上最轰动的节目,特别是默罗那人所熟悉的、深沉悦耳的声音,再加上他庄重的表情、大方的举止,更增加了节目的吸引力。

1953年,默罗又开始主持他的第二个电视节目《面对面》(Person to Person),这是一个人物专访节目,每次节目默罗都邀请到几位名人,一起坐在演播室里不拘礼仪地谈论一些轻松愉快的话题。从开办到1959年停播,默罗先后采访了93位知名人士,其中既有美国前总统杜鲁门,也有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甚至还有以性感著称的电视明星梦露,因此,《面对面》成为当时收视率最高的十大节目之一。

1965年4月,默罗在过完自己57岁生日的两天后,因患癌症去世。

从今天的眼光来看,虽然爱德华·默罗并未被正式命名为节目主持人,但从他极具个人色彩的人性化传播方式,以及他对传播内容的深度参与和把握,足见其传播活动已经糅入了强烈的人格化和个人化的色彩和魅力。从上面所列举的实例来看,默罗所从事的传播无疑已具备了主持传播的某些雏形。(二)新闻主持的诞生及克朗凯特时代(20世纪50-80年代)

在美国的大众传播发展史中,第一次正式与“主持人”这三个字结缘的是沃尔特·克朗凯特。1952年,正值美国第34届总统大选。美国的总统大选既是美国民众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同样也是美国新闻媒体所要面对的大事。能否在关于美国总统大选的报道中居于领先地位,直接影响着美国广播电视媒体的经济收入和在美国民众中的影响。为了在对美国总统大选的报道中争得竞争的优势,美国各大广播网都在想方设法出奇制胜。为了和其他广播网竞争,为了改变两党代表大会报道的传统模式,当时的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新闻部制片人唐·休伊特想出了一个办法,即在整个报道中设立一个专门的角色,由其负责将前方记者的报道整合在一起播出,要“让最有力的记者在最后把所有的报道串联在一起,高度概括起来”,并选中当时已很有名气的美国资深电视记者克朗凯特来担任这一角色,由他出面组织串联其他记者从不同角度、不同地点、不同侧面进行的报道。为了给这一角色起一个合适的名称,休伊特想到了体育界中的一个术语,即“Anchorman”。“Anchorman”原本是指体育接力赛中跑最后一棒的运动员。由于克朗凯特在工作中实际上的确是从其他记者手中接过接力棒,并由他“跑完”最后一棒,所以,“Anchorman”一词便成了主持人的固定称谓,沃尔特·克朗凯特也就成了“主持人”名称正式出现之后的第一位主持人,而克朗凯特随后所从事的传播便也宣告了主持传播的诞生。由于沃尔特·克朗凯特为主持人节目方式做出了成功尝试和巨大贡献,他的名字甚至成了主持人的代名词,如在瑞典、希腊等国家,节目主持人就被称作“克朗凯特”。

沃尔特·克朗凯特继默罗之后,在60年代末成为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超级电视明星,70年代又被推举为全国最受信赖的人物。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杂志举办的美国决策人物一年一度的民意调查中,他曾连续被选为1975年至1978年以及1980年五届“美国十大最有影响的决策人物”之一。

在克朗凯特主持CBS《晚间新闻》的近二十年中,自从1966年《晚间新闻》第一次超过NBC的《晚间新闻》跃居首位,一直到克朗凯特1981年退休,《晚间新闻》一直保持着收视率第一。因而,尽管与克朗凯特同时代的主持人还有不少,例如曾经一度战胜克朗凯特的NBC《晚间新闻》主持人黄金组合切特·亨特利和戴维·布林克利,以及在克朗凯特之前就已经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播音员主持人约翰·斯韦兹和道格拉斯·爱德华兹等等,但他们不是被克朗凯特击败,就是被克朗凯特所取代,无论是在新闻报道,还是在影响受众方面,都无法达到克朗凯特所取得的高度。克朗凯特可谓当之无愧是其所在时代的新闻主持的代名词。(三)新闻主持发展及三大主播时代(20世纪80年代-21世纪初)

1981年,克朗凯特在其主持人岗位上工作了近二十年后光荣退休,其手中的接力棒传给了CBS另一位优秀的电视新闻记者丹·拉瑟。克朗凯特的退休既宣告了美国新闻主持传播史上克朗凯特时代的结束,也开启了美国广播电视新闻史上三足鼎立的新局面,美国的新闻主持从此进入了CBS的丹·拉瑟、NBC的汤姆·布罗考和ABC的彼得·詹宁斯三分天下的三大明星主播时代。

拉瑟1931年出生在得克萨斯州靠近休斯敦的一个小城沃顿。1953年,拉瑟从萨姆·休斯敦州立师范学院新闻系毕业。毕业时,他已经在为美联社、合众国际社和几家电台担任自由撰稿人。1963年肯尼迪总统遇刺,拉瑟抓住机会,成为第一个从达拉斯报道此事的记者,一役成名。第二年,拉瑟被指派为CBS驻白宫记者。拉瑟一向以现场即席报道著称,在长达四十多年的广播电视记者生涯中,他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1981年11月3日,在克朗凯特确定退休的那一天,丹·拉瑟终于击败了同是CBS著名记者的罗杰·马德,以年薪250万美元的身价,出任《晚间新闻》主持人,并成了被美国公众公认口才最好、风度最佳的一流电视节目主持人。2005年3月9日,在主持完了最后一天的《晚间新闻》之后,拉瑟从他整整为之服役24年的主播岗位上宣布退休,离开了这个曾经让人向往也让他辉煌的位子。

汤姆·布罗考1940年生于美国南达科他州一个中产阶级家庭,自幼富于独立精神和自强意识。1973年,年仅33岁的布罗考赴白宫任首席记者,于是观众在电视屏幕上看到了一个意气风发、口才出众的年轻记者。两年后,布罗考便与拉瑟并驾齐驱,成了当时驻白宫的两个最优秀的电视记者。1982年,42岁的布罗考经过20年的风风雨雨终于得到了他一生追求的职位——《晚间新闻》主持人。几十年来,布罗考足迹遍布五大洲。在美国,从总统到各界人士都把布罗考称为不可多得的人才,在一般美国人的眼里,他是一个富有同情心、有权威、有魅力的一流记者。2004年12月1日,汤姆·布罗考宣布离开已经工作了22年的《晚间新闻》栏目,光荣退休。

彼得·詹宁斯1938年出生于加拿大多伦多的一个新闻世家,二十多岁时即在加拿大安大略省为一家小电台担任记者。1965年,美国广播公司(ABC)破格提拔詹宁斯担任《晚间新闻》节目主持,引起一片争议。而后迫于压力,詹宁斯被派到意大利罗马,担任驻外记者。1978年,重新命名的美国广播公司《今晚世界新闻》开播,詹宁斯重回主持人岗位。1983年,詹宁斯正式成为《今晚世界新闻》主播,从而标志着三大电视网新闻节目主持人三足鼎立局面的形成。美国当地时间2005年8月7日,詹宁斯因患肺癌在纽约家中离世,享年67岁。随着詹宁斯的过世,美国三大无线新闻网老牌主播的辉煌时代已成为永远的过去式。(四)新新闻主持时代(21世纪初至今)

美国三大主播的纷纷离去虽然宣告了老牌主播当道的新闻主持时代的结束,但并未宣告美国新闻主持传播的结束,而是随即掀起了美国新新闻主持的潮流。与克朗凯特时代、三大主播时代相比,美国当下的新闻主持传播更具多样性,也更精彩纷呈,既有老主持人的当仁不让,如拉里·金、奥帕拉·温芙瑞以及接替丹·拉瑟主持CBS《晚间新闻》的原NBC《今日》节目主持人凯蒂·库里克等依然在美国主持人队伍中占据重要地位,是美国最受欢迎和最有影响的主持人,也有年轻一代主持人的人才辈出,如目前在美国最受欢迎的新闻节目主持人之一乔·斯图尔特以及CNN的著名新闻主持人安德森·库珀等等。总体来看,美国新新闻主持传播时代在特点上与国内当前的主持传播发展非常相似,一方面主持人的来源日益多样化,除了传统的新闻记者和演员两大阵营之外,越来越多其他背景和职业的人加入了主持人的行列;另一方面则是个性化主持人日益受宠,如以亲和、大方的邻居形象受到欢迎的温芙瑞,以轻松、幽默播报新闻引人关注的斯图尔特等等。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的主持传播现在也越来越出现了娱乐化和庸俗化的倾向,如杰里·斯普林格、大卫·莱特曼、珍尼·琼斯等主持的垃圾脱口秀节目,常常在节目中以性、政治为主要话题,以恶作剧、恶搞为主要手段的节目在美国也颇有市场,这一点应该引起国内主持传播界的注意和警觉。

思考题

1.什么是电视出镜报道和新闻主持?其传播学特征是什么?

2.电视出镜报道在中国经历了怎样的发展?

3.新闻节目主持的实质是什么?

4.为什么说美国电视新闻主持人的诞生不是偶然的?

第二章 中外出镜报道与新闻主持现状

第一节 中国电视出镜报道现状——以央视《新闻联播》为例

在中国电视新闻节目中,《新闻联播》是一个高地,也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和示范效应,其内容的改革、形式的创新乃至新闻播音员的一个呵欠、一个口误,都会引来高度的社会关注。透过央视《新闻联播》的出镜报道,可以观照中国电视出镜报道的整体现状。

一、中国电视出镜报道的内容

一般而言,一条出镜报道中,主要包括新闻内容、主播引导和记者出镜三个要件;因此,我们也从“新闻报道整体”、“出镜记者报道”即新闻指标、出镜记者指标两部分来分别分析中国电视出镜报道在内容方面所具有的特征。(一)新闻整体指标

在我们考察的七天七期、总计时间为12600秒的《新闻联播》中,出镜报道类新闻共计20条、累计时间2928秒,占到总时间的23%。这表明目前中国出镜报道类新闻的比重仍然偏低,尚不足总体构成的三成。

由图2-1可知,在累计2928秒的含有出镜报道的新闻中,记者出镜时间占到了18%。

就《新闻联播》节目整体而言,记者出镜报道的比重仅仅占到4%,而其他时间占到了96%。表2-1 《新闻联播》样本不同内容出镜报道比重

依据新闻内容的差异和重要性的不同,《新闻联播》将新闻分为“国内要闻”、“国内简讯”、“国际要闻”和“国际简讯”四类。据此,将含有出镜报道的新闻进行归类后显示:国内要闻的出镜报道最多,占到76.9%;国际要闻和国际简讯紧随其后,分别占到19.2%和3.8%;而国内简讯的比重为零。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出镜报道类新闻在《新闻联播》中的比重相对较低,在单期新闻节目中,平均每期的出镜报道时间为76秒,占到单期《新闻联播》的4.2%,这与记者出镜时间占新闻总时间的比重相吻合,出镜报道时间不足的问题比较明显。与此同时,新闻重要性的不同也会影响新闻中出镜报道的有无,越重要的新闻越可能有记者进行出镜报道;而平均时长为15秒/条的国内简讯,出现出镜报道的几率最小。(二)出镜记者指标

通过统计发现,《新闻联播》出镜记者的性别比例比较均衡,男女各11人、13次出镜。

通过对出镜记者的年龄情况进行分类统计发现,出镜记者以年龄在20至35岁之间的青年记者为主,他们占到了69.8%,这些记者年轻而有活力,工作积极性高,事业处于上升期,对外出采访和报道工作的辛苦容忍度较高。此外,年龄在35岁至50岁之间的中年出镜记者的比重则占到了30.24%,而年龄在50岁以上的出镜记者所占比重则是零。

从出镜记者的单位归属看,出镜记者都是中央电视台自己的记者,达100%。这一方面表明中央电视台记者的遍及率高,能够及时赶到新闻事件现场;另一方面也表明央视与地方台在新闻报道合作中的强势地位以及对地方台资源利用的不足。

出镜报道中记者的运动状态会对传播效果产生影响。通过分析发现,有高达73.1%的出镜记者在进行报道时采取的是静止地站在镜头前进行口头陈述的方式,这种方式过于僵硬且缺乏灵活性,不能将受众与新闻现场的情景很好地联合;有23.1%的记者在进行报道时自始至终处于运动状态,不断引导受众接受新的信息,这种出镜方式在进行突发事件报道时容易采用(如关于“汶川水灾”的记者报道),给受众以强烈的现场冲击;相比之下,仅有3.8%的记者在进行出镜报道时采取动静结合的报道方式,既有运动以实现对受众注意力的有效牵引,也有静止以保证受众能够稳定情绪,进行信息接收和反馈。

在出镜报道中结合情景、适度借助道具,能够实现以小见大、吸引受众注意的作用。通过分析发现,仅有23.1%的出镜记者在进行报道时会将现场的相关物件、情景等作为报道的道具利用起来,而作为新闻报道的切入点和引子的就更少了。这表明,记者的现场观察能力和记者报道手段的丰富性有待提升。

出镜记者究竟在说些什么内容呢?通过分析我们发现,有42.3%的记者会在出镜时介绍自己在现场观察到的细节,这表明相对多数的出镜记者会用心思考受众的兴趣点,努力结合现场做出具有特色和价值的新闻;而紧随其后的30.8%的记者会进行新闻背景的介绍,如时间、地点、情况,让人有一种“为证明‘我在现场’而刻意言‘我在现场’”的生涩感,同时还占用了宝贵的新闻报道时间;进行记者评论的占到了19.2%,这类内容有点类似于新闻述评,结合自己对新闻背景的掌握向受众进行具体事件的价值、影响、效果的评析,评论最能体现媒介立场,也是最吸引受众的新闻点,但是这种方式显然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和推广;只有7.7%的记者出镜报道时介绍的内容会与新闻导语相似或者发挥新闻导语的功能,一方面提升了信息的丰富性,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出镜记者新闻素养的提高。

通过分析发现,有58%的出镜报道时间都不超过15秒,约38%的出镜报道时间介于16秒至30秒之间,超过30秒的出镜报道仅仅占到4%。这表明,《新闻联播》中出镜报道的时间多偏短。

结合记者出镜报道总时长仅529秒的现实,我们对出镜记者的表述内容进行了字数统计。在这段时长内,出镜记者表述的语言共计2219字,平均每分钟252字,信息量较多:这就对信息表述的准确、清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观众有效接收信息增加了难度。

通过镜头运用分析(表2-2)可以发现,在进行出镜报道时,镜头采取单一动态或者静态的比重较小,持续静态容易使观众疲劳,而连续动态又不能使观众充分接收新闻信息,因此,动静结合,既有动态画面又有静态画面是最优选择。表2-2 《新闻联播》样本出镜报道镜头运用情况

通过对出镜报道中镜头和画面数量的统计可以发现,有65.4%的出镜报道只有一个画面,而且基本都是对记者正面、静态、中景的拍摄;有30.7%的出镜报道使用了2—4个不等的镜头;只有一个出镜报道使用了7个镜头,即仅有3.8%的出镜报道使用了4个以上的镜头。出镜报道镜头画面不够丰富的问题由此可见。

出镜报道体现了“我在现场”的真实感,而现场连线报道则更加体现了新闻现场的真实性和报道的时效性。通过分析发现,《新闻联播》的出镜报道几乎百分之百采取了录播的方式,而与现场进行即时连线报道的几乎没有,这一方面表明《新闻联播》对新闻话语的把关依然严格,另一方面也表明《新闻联播》对出镜连线报道的重视程度有待加强。相比之下,观察国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闻节目可以发现,它们无不把出镜报道和现场连线作为提高报道时效性和接近性的重要手段。

二、中国电视新闻出镜报道的效果分析

从传播的视角来看,传播的最终目的是信息被受众理解和接受,新闻传播也不外乎于此,因此,考察受众的需求和观看感受也就成为了必要。

我们首先选取研究客体,即需要受众观看的出镜报道,从用于定量研究的26段出镜报道中选出7条;为保证公平,分别从七天的出镜报道中选取当期《新闻联播》的第一条出镜报道作为观察对象。

其次,我们草拟了《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出镜报道效果调查问卷》。该问卷包含三大部分:基本情况、阅后反馈以及个人希冀。其中“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学历以及对《新闻联播》中出镜报道的了解和熟悉情况;“阅后反馈”主要设定了“不可替代性”、“生动性”、“丰富性”、“视悦感”和“反馈性”五个一级指标,每个指标下各自包含三个导向性问题;而“个人希冀”则主要包含个人对《新闻联播》出镜报道现状的问题认识以及期待。

最后,2011年12月13日下午14∶00,我们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一堂新闻类课上进行了受众调查。此次受众调查准备调查问卷25份,发放调查问卷19份,回收有效调查问卷19份。

结果发现:(一)观众性别、年龄、学历与观看频率存在一定关系

此次调查的对象,从性别上看,男性7人,占到36.8%;女性12人,占到63.2%。从年龄上看,青年人群占到了绝对主力,达94.7%;仅有一名中年人参与调查,没有少年和老年参与者,这主要与调查范围设定在高校课堂的局限性有关。从学历上看,高中1人,本科17人,研究生及以上1人,分别占到总人数的5.3%、89.5%和5.3%。

数据同时显示,在接受调查的对象中,有2人从来没有看过《新闻联播》;16人偶尔看《新闻联播》,占到总数的84.2%;1人经常看《新闻联播》;没有人天天看该节目。这表明,绝大多数的被调查者对《新闻联播》的收看忠诚度并不高。

当被询问到是否知道《新闻联播》中有出镜报道时,68.4%的被调查者表示知道,而剩下的31.4%则表示不知道和没印象。这表明,尽管《新闻联播》中有出镜报道的事实是被大多数人了解的,但是给受众留下的印象并不深刻。(二)不可替代性“不可替代性”主要考量受众对“该新闻报道中,记者的出镜所述内容是否必须用出镜形式传达才是最好的?通过其他形式替代是否会减弱传达效果?”这一问题的认识。

在研究该问题时,又主要通过三个二级问题考量观众的态度,它们是:(1)对该出镜报道的内容而言,出镜报道方式是传达它的最优选择,您同意吗?(2)该出镜报道内容恰到好处,增加了新闻的可看性,您同意么?(3)出镜报道的运用,增加了新闻与观众之间的亲切感,您同意么?

在针对第一个问题的调查中,数据显示,不同程度的反对意见累计高达40.6%,而同意意见尚不足三成,明显低于反对意见。

这表明,综合央视出镜报道的记者陈述内容来看,很多内容并不是必须用出镜报道的方式来展现的,与此对应的一个问题则是,记者和编导们没有利用好出镜报道时间把更为重要、必须通过记者出镜介绍和陈述的内容展示给观众。

在针对第二个问题的调查中,数据显示,不同程度的反对意见累计达到了38.3%,而同意意见总计为33.9%,略低于反对意见。

通过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进一步印证了:由于出镜报道内容乏力,进而导致新闻可看性下降和不可替代性削弱。

在针对第三个问题的调查中,数据显示,认同意见高达48.9%(认同出镜报道可以增加新闻与观众之间的亲切感觉),同时也有24.1%的中立意见和27.1%的反对意见。

这表明,出镜报道更能够吸引受众注意力的认识可以得到较为广泛的支持,相比之下,《新闻联播》目前的出镜报道尚不足以让观众认可的现状就更加需要尽快转变,而且任务迫切。

综上可知,出镜报道增加新闻的可看性、拉紧电视新闻与观众的距离,这种新闻报道手段的不可替代性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由于《新闻联播》出镜报道内容的不得替代性的弱化,使得央视《新闻联播》出镜报道在不可替代性指标上的满意度尚不足五成。(三)生动性“生动性”主要考量的是观众结合对记者运动情况、道具使用情况的观察,而对“记者的出镜报道是否足够生动?”的判断。

在研究该问题时,又主要通过三个二级问题考量观众的态度,它们是:(1)记者出镜时,如果在动态中进行报道,会比静止的方式更生动,您同意么?(2)记者出镜时,如果使用道具,会比不用道具的报道方式更生动,您同意么?(3)在这条新闻中,记者的出镜报道非常生动,您同意么?

在针对第一个问题的调查中,数据显示,认同意见高达57.2%;同时也有26.3%的中立意见和16.6%的反对意见。

这表明,在出镜报道中,记者在画面中的移动有助于提升新闻出镜报道的生动性和传播效果,这种方式不仅能够牵引受众的注意力,还可能是一种更好地凝聚受众注意力的手段。

在针对第二个问题的调查中,数据显示,认同意见为45.8%,接近半数;同时也有36.9%的中立意见和15.0%的反对意见。

这表明,记者在进行出镜报道时,竭力结合现场的情境和道具进行报道更容易获得观众的认可和喜欢。这里的“道具”不仅可以是握在手里、能够移动使用的具体物品,也可以是周围的环境,对道具的使用显然是凝聚受众注意力的一种有效手段。

在针对第三个问题的调查中,数据显示,表示不同程度的不同意意见的占据了绝大多数,达到了51.1%;同时也有25.6%的中立意见,而表示认可这些出镜报道效果的意见仅仅占了23.3%。

结合对出镜报道中记者运动情况和道具使用情况的判断,这组数据说明,在《新闻联播》的出镜报道中,记者进行报道时的状态缺乏活力,且报道方式也偏于呆板,往往笔直地站在原地,依托背景空镜头进行报道,而这种生动性乏力的报道也确实没有得到观众的认可。(四)丰富性“丰富性”主要考量观众通过对记者报道信息的分析,进而评价“出镜报道是否有助您了解事情全貌?出镜的信息是否充实而丰富?”

在研究该问题时,又主要通过三个二级问题考量观众的态度,它们是:(1)出镜报道的内容应该是新闻中核心信息的展现,您同意么?(2)该出镜报道的内容补充和丰富了该新闻的信息量,您同意么?(3)该出镜报道的内容是该新闻的核心和关键,您同意么?

在针对第一个问题的调查中,数据显示,表示认同意见的高达51.1%,而反对的仅为13.5%,此外,中立意见也占到了35.3%的比重。

这表明,观众大多希望在出镜报道的有限时间里,能够尽量展示和介绍该新闻最核心、最重要的信息。

在针对第二个问题的调查中,数据显示,表示认同意见的占到了35.4%,而反对意见也达到了28.6%,二者相差不足10个百分点。

认同和反对意见相差不大的状况表明,就观众看到的样本出镜报道而言,记者出镜报道的内容并不能绝对满足大多数人的信息需求,即不能达到补充有益信息的标准,以至于保持中立意见的比例达到了36.1%,成为最多数。

在针对第三个问题的调查中,数据显示,表示反对意见、中立意见、认同意见的分别占到了36.1%、30.8%和33.1%,三者几乎持平。

这组数据表明,《新闻联播》中含有出镜报道的新闻,其重点和核心并不十分突出,以至于被调查者看到出镜报道后各持异见,且比例相当。

上述三组数据表明,《新闻联播》中的出镜报道应该尽可能地反映该新闻的核心信息,是该信息的展示和强化,而现状是,这些出镜报道不仅不能充分展示新闻的核心信息,有时候甚至都不能起到充实新闻信息的作用,而仅仅停留在官话套话、介绍时间地点或其他非核心信息上面。(五)悦视感“悦视感”主要考量受众对“新闻画面质量的评价”。

在研究该问题时,又主要通过三个二级问题考量观众的态度,它们是:(1)该报道中的出镜记者表述得当、形象得体,报道效果好,您同意么?(2)该报道中空镜头的运用贴合记者话语,有助于新闻内容的表达,您同意么?(3)从整体上说,这条新闻的声画效果比较好,您同意么?

在针对第一个问题的调查中,数据显示,表示反对意见、中立意见、认同意见的分别占到了30.8%、33.1%和36.1%,三者几乎持平。

这表明,《新闻联播》中出镜记者的表达能力、外貌形象和新闻报道水平虽然基本上达到了观众的要求,但是并不能在三个方面都做到优秀和令人满意,而这三方面工作的有机结合也恰恰构成了衡量出镜报道水平的核心标准。在这方面,央视出镜记者尚须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在针对第二个问题的调查中,数据显示,表示反对意见的占27.8%,而表示认同意见的则达到了45.8%,高出反对意见几乎两成。

空镜头的使用是出镜报道中很常见的现象,在《新闻联播》中,大多数的出镜报道都会在记者报道的同时插入空镜头,而空镜头运用的效果如何便成了满足观众需要的一个重要标准。上述数据表明,大多数的观众对目前《新闻联播》出镜报道空镜头的使用尚能认可和满意;而表示不能满意的观众,意见主要集中在空镜头使用过多、空镜头数量少和空镜头影响记者出镜三个问题上。

在针对第三个问题的调查中,数据显示,表示反对意见、中立意见和认同意见的比例分别为24.8%、45.1%、30.1%,认同意见的比例略高于反对意见。

这表明,这些出镜报道的声画效果基本能得到多数观众的接受和满意。

上述三组数据的结果表明,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出镜报道在声画方面基本能得到观众的认可,空镜头的运用、记者的形象都能较好符合观众的希望。(六)反馈性“反馈性”主要考量观众在看完出镜报道后受到启发的程度。

在研究该问题时,又主要通过三个二级问题考量观众的态度,它们是:(1)该出镜报道有助于您更全面地了解新闻内容,您同意么?(2)出镜报道的运用更好地激发了您对该新闻的思考,您同意么?(3)出镜报道的运用增加了您对该报道内容的关注和兴趣,您同意么?

在针对第一个问题的调查中,数据显示,表示反对意见、中立意见和认同意见的比例分别为33.8%、33.1%、33.1%,三者相近。

这表明,这些出镜报道带给受众的信息不能很好地让受众感受到信息的有用性,也间接印证了出镜内容成色和价值不足的问题。

在针对第二个问题的调查中,数据显示,表示反对意见、中立意见和认同意见的比例分别为37.6%、31.6%、30.8%,认同意见略低于反对意见。

这表明,这些出镜报道的运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观众的思考,但是启发性不足,不能深刻地影响到观众的意见。

在针对第三个问题的调查中,数据显示,表示反对意见、中立意见和认同意见的比例分别为36.8%、24.1%、39.1%,认同意见的比例略高于反对意见。

这表明,出镜报道的运用确实能够增加观众的关注和兴趣,但是由于出镜报道水平的有限,并不能充分拉动观众的兴趣和注意力。

上述三组数据表明,《新闻联播》出镜报道的形式有助于吸引观众的关注、启发观众的思考;但是,要想达到良好的反馈效果,必须努力在出镜报道的水平和精致度上更进一步。(七)观众希望看到什么样的出镜报道

通过调查观众希望看到的出镜报道,不仅可以反映电视报道的现存问题,同样可以成为指引未来出镜报道发展的方向。针对这一问题的调查,我们发现,观众对于出镜记者的性别没有特别的偏好,84.2%的被调查者表示并不会挑剔出镜记者的性别,但是如果可以选择,出镜记者最好为男性。同时也发现,观众对于出镜记者的年龄没有特别的偏好,52.6%的被调查者表示并不会挑剔出镜记者的年龄;相比之下,31.6%的被调查者选择了年龄在20-35岁之间的记者,这个年龄段的记者更容易适应出差采访的要求,同时也更加容易展现出个性与活力;50岁以上的出镜记者并不符合观众的预期,因此,该选项的得票率为零。

关于报道内容,我们的发现是,观众更倾向于看到出镜记者对新闻中的核心人物和事件进行重点的、特写式的介绍,该选项获得了73.7%的绝对认可度;此外,适当介绍一点新闻背景也得到了15.8%的支持率。而在出镜报道使用的时机方面,观众对出镜报道方式是有倾向的,进行直播连线报道获得了68.4%的支持,这种报道方式更有时效,也更能体现记者水平,从观众角度来看,也更加刺激,因此更受青睐。关于出镜报道所占的比重问题,观众认为,含有出镜报道的新闻至少应该达到三分之一的比例,央视《新闻联播》节目一般都在15条至25条新闻之间,这就意味着每期《新闻联播》中至少应有5条新闻含有出镜报道,但是,目前的《新闻联播》并不能保证这个数量。

通过上述数据,可以基本描绘出观众对《新闻联播》出镜报道新闻的期望图景:记者性别、年龄不限;在出镜报道时要对新闻中的核心人物和事件进行重点的、特写式的介绍;一定要动静结合,掌握好节奏;如果有合适的道具可以借助,酌情即可;新闻镜头要交叉使用记者镜头和空镜头,且空镜头要能很好地展示记者的陈述内容;最好是进行直播连线的出镜报道;从《新闻联播》整体上看,平均每期的新闻中,含有出镜报道的新闻不应少于5条。(八)《新闻联播》出镜报道存在的问题

对于《新闻联播》中出镜报道现存的问题,通过调查可以发现(如图2-2),最突出的两个问题是“出镜记者不够生动和自然”及“出镜报道内容空洞、官话连篇”。一方面,记者的动静状态、语言表达和道具应用尚不能满足观众对于报道生动的需求;另一方面,报道内容在语态上也缺乏新闻核心内容和新闻精准用语。而“出镜记者言语组织能力差”则最少被诟病,表明能上《新闻联播》的出镜记者在语言表达基本功方面都比较过硬。此外,还有两位被调查者提出了两个新的问题——(1) 缺少信息含量,(2) 很多新闻根本没必要出镜,常常为直播而直播。前者体现了报道内容的空洞,而后者则对《新闻联播》某些出镜报道的必要性提出了质疑,鉴于《新闻联播》特殊的政治性意义,这一问题也确实存在。图2-2 调查对象反映的出镜报道问题统计

三、中国电视出镜报道的问题及发展思路(一)中国电视出镜报道的问题所在

综合上面的分析,目前国内出镜报道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1.缺乏对新闻现场的判断能力

目前不少出镜记者由于缺乏实际训练,虽然形象清新、口齿伶俐,但一旦遇到复杂的新闻现场或突发变故,往往会词不达意、神态慌乱,甚至丧失对新闻的判断能力。事实上,新闻判断能力是新闻记者的核心能力之一,它分为事实判断力和价值判断力两个层次:前者需要记者对新闻背景和现场信息迅速融合并加以判断,它直接决定着电视新闻记者的表现;而后者则需要在准确的事实判断基础上具备超凡的洞察力。而在我国,多数记者对新闻现场的判断力都不能令人满意,有的观点片面,有的陈述不清,有的更在导向上出现偏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出镜报道的传播效果。

2.缺乏对新闻现场的把握能力

在电视新闻报道中,声音与画面应有机结合,不能割裂,然而在我国当下的许多出镜报道中,声画“两张皮”的现象颇为严重。出镜与新闻现场“两张皮”,记者出镜只是背景资料的复述或对观众已知信息的重复,使记者出镜的必要性大打折扣,究其原因就是记者对现场缺乏把握能力。出镜记者对现场的把握关系到出镜效果,进而直接关系传播效果;因此,记者在出镜前应充分观察和思考,并主动追踪和把握新闻现场动向。

3.过分强调自己表现

不少记者在现场中只注意自己的表现而忘记了给被访者表达的机会,记者的侃侃而谈和身旁被访者的“寡言少语”形成鲜明的对比。记者应该学会收敛和倾听,记者的倾听不仅是一种尊重他人话语权的态度,更是一种善听、会听的技巧。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崔永元在介绍自己的采访经验时就表示,采访的核心目的是得到新闻事实;因此,只有给对方说话的权利,才能给自己探寻新闻事实的机会。(二)中国电视新闻出镜报道问题归因

对于造成中国电视新闻出镜报道问题的原因,大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首先是个人原因。就个人而言,这主要是因为出镜记者的新闻专业主义理想不强烈,对自己的业务和工作要求不严,得过且过,不求更好。此外,记者自身的新闻基本功不扎实和个人性格也会影响到上述问题的产生。

其次是体制原因。在中国新闻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很多电视新闻在制作过程中要求尽可能地实现出镜报道,这一方面有利于提高电视新闻的传播效果,另一方面也会因为对出镜需求的定位不清而导致出镜不当。很多新闻记者在现场出镜的目的,仅仅是为了使新闻更具现场性;但是,对电视新闻报道而言,比现场报道形式更为重要的是报道内容的价值。因此,在当前鼓励出镜报道形式的前提下,更加要努力把握出镜的意义、内容和方法,以避免过犹不及的发生。

再次是文化和历史的原因。在中国,媒体一直以来都是党和政府的宣传教育工具,出镜记者一方面已经习惯于过去简单的说教式的出镜报道模式,另一方面也担心改变出镜报道的形式可能带来的负面效果。受制于这些因素的影响,中国出镜报道的改进任重而道远。(三)中国电视新闻出镜报道的发展思路

好的出镜晚报离不开好的出镜记者,但凡世界性的大台,无不有自己优秀的记者群,而这些电视台的培养方式对我们而言都具有深刻的学习和借鉴意义。它们的记者培养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1)启用出镜记者中心制。记者中心制的实行使节目拥有了固定模式,便于形成节目的认知符号,加强了节目的可信性和权威性,同时也有利于巩固收视群体。在华语节目中,凤凰卫视在贯彻记者中心制方面走在了前列,就内地电视台而言,也不妨让记者参与到整个报道的策划、案头准备、现场发挥和后期编辑等工作中去。(2)设置出镜记者的奖励制度。随着出镜记者制度的完善,对出镜记者的业务表现有必要制定一套激励与竞争制度,通过建立有效的内部管理和激励机制,确保在培养新人的同时,更能挖掘和提升优秀出镜记者工作的热情。(3)完善出镜记者的选拔和培养方式。出镜记者是一个电视记者成功职业生涯的必经阶段,电视台在激励主持人和记者的同时,也要注意帮助各出镜记者不断提高采访、报道与表达技能, 鼓励记者进修各广播电视专业机构开设的相关课程,通过单位内外部的培训和研修班等帮助出镜记者实现在职的再提升。

那么我们的出镜报道如何发展,我们的出镜记者要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努力呢?我们以为,中国优秀的出镜记者不仅应具备一般新闻工作者的基本素质,更要注意对一些特殊能力和素养的培养。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记者出镜做报道,要随着新闻现场发生的变化,及时组织语言,进行现场口述。新闻事实稍纵即逝,没有时间反复推敲字句,这就要求出镜记者语言逻辑性强,出口成章,有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2)较好的荧屏形象。出镜记者提倡本色出镜是为了提高新闻报道的亲切感、现场感,但这不等于出镜记者可以随心所欲、我行我素。记者出镜时对自己的身体动作、着装仪表等都应有严格的要求,在镜头前要稳重,坐、站、行的姿态都要端正得体,以避免这些非语言符号传递的信息影响新闻的总体传播效果。(3)细致的现场观察力。在新闻现场,记者要随时保持清醒的头脑,注意观察现场细节,挖掘真正有价值的、与众不同的内容, 只有观察得深、观察得细,才能讲得精彩、问得到位;而这种敏锐的观察力则往往得益于记者日积月累的经验和内在素质的提升。(4)做好前期准备,提问有的放矢。采访是记者与采访对象思维上的交锋,这种交锋短则几分钟,长可一两个小时甚至更久。在采访过程中问什么、怎么问,这需要记者提前做好大量案头工作,查找相关资料,向知情人了解采访对象的背景情况等等;只有这样,在设计问题和采访提问的过程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并得到有价值的信息。(5)摆正记者和受访者之间的关系。记者在新闻现场采访时,无论采访对象是什么人,现场记者都应该保持平视。什么是“平视”?“平视”是指人文观念上的平等,既对采访对象保持充分尊重,又不贬低自己。当然,在不同的场合和不同的对象面前,记者也应当有所调整:对待强势的被访者,记者应该采取适当压抑对方的方式;而对于弱势的被访者,记者则应该采取鼓励的方法;只有这样,才会形成平等的对话,让被访者知无不言,使得采访顺利进行。(6)加强知识储备。记者需要面对不同的环境和人群,如果没有深厚的知识储备,就无法应对突发状况,无法在与外界的沟通中得到真相。因此,只有加强知识储备、保持学习的大脑,记者才能更加深刻地了解受众心理,从容应对各类新闻事件。

第二节 中国电视新闻主持现状

一、中国电视新闻主持现状

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伴随着电视新闻节目样态的日益丰富与成熟,中国电视新闻节目的主持人也呈现日益繁荣、日益多元化的趋势。说其繁荣,乃是因为新闻主持人的数量与日俱增,已由当年的寥若晨星发展成一支成百上千人的庞大队伍;说其日益多元,乃是除了传统类型,还出现了白岩松、李小萌、孟非、窦文涛等一系列风格迥异的主持人,这些来自不同专业背景、有着不同从业经历的主持人大大提升了中国新闻主持的水平。与此同时,广大观众对于新闻主持人的期待和要求也在水涨船高,已由最初的“形象好、普通话标准”,逐渐趋向强调主持人的新闻专业素质、随机应变等能力和综合人文素养。

当主持人越来越成为电视媒体的核心竞争力,主持人的影响力在社会上日渐突出的时候,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是,在电视新闻主持人综合素质不断提高的同时,仍然存在一些思想认识、具体业务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就我国整个主持人队伍的宏观层面而言,呈现出的主要特点包括:(一)播音员主持人常常混为一谈,缺乏真正的新闻主持

回顾我国电视新闻发展史,电视新闻节目发展初期的大多数节目主持人都是由播音员转行而来的,例如最早在电视屏幕上以主持人名称出现的庞啸、赵忠祥、沈力等,之前都是新闻播音员。因而长期以来,无论是在业界还是在社会大众之中,都存在着不能区分播音员与主持人间的不同、将播音员与主持人混为一谈的情况。

尽管从传播结构上来说,播音员与主持人都处在电视媒体传播的最前端,充当着电视媒体与观众之间的中介与纽带,并且都对声音和表达有着较高的要求。但是,真正的电视新闻主持人并不仅仅停留于“发声”,而是要求更高一级的说话交流,能够对节目行使串联、掌控,在角色、功能、工作方式上与播音员还是存在较大差别的。

中央电视台已故著名播音员罗京曾说过:“从严格意义上讲,播音和主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播音实际上反映的是一种专业的性质:可以简单理解为你是用声音去播送内容,所以叫播音;而主持是指你在一个事件中所处的位置,并不是对其专业性质的描述。因此,主持人可以是播音员、记者、演员,也可以是专家、学者,没有很严格、具体、统一的专业要求,而更强调个人魅力的彰显,学识、机智的充分发挥。”

因此,从这一层面而言,虽然包括《新闻联播》在内的许多电视新闻节目的播音员都自称主播或主持人,但他们实际上仍然只是起到了播音员的作用,并未起到真正新闻主持的作用,因而算不上真正的新闻节目主持人。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国内现在虽然有一支不小的新闻主持队伍,但仍然缺少真正的新闻主持人,或真正的新闻主持并不多见。大多数所谓的主持人主要从事的仍然是用声音去播送内容,即主要还是在节目的后期,将记者、编辑已经写好、串好的节目用自己的声音播出去而已,充当的仍是播音员的角色。即使像《新闻联播》等一批栏目将对播音员的称谓换成了“主播”,但也仅仅是“有其名而无其实”,国内真正称得上新闻主持的至今也仅是如白岩松、张泉灵等寥寥几人。(二)主要由新闻播音员构成,但优秀者大多并非出自播音员

中国电视事业诞生于1958年。中国电视的节目主持人最早出现在电视新闻节目当中,但真正意义上却诞生在社教服务节目当中(1983年,中央电视台《为您服务》栏目固定播出时间,沈力成为我国第一位专职节目主持人),而真正的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则诞生得更晚。在沈力成为主持人之后的十年里,我国电视节目,特别是电视新闻一直沿用的仍然是电视播音员的播报形式,直到1993年《东方时空》电视杂志的出现,才使中国电视逐渐多了真正的新闻主持人的身影。如今,虽然电视新闻节目的样态精彩纷呈,新闻节目主持人的来源也已经相当广泛,但由于播音员与主持人之间存在着割舍不断的联系,以及业内业外对于播音员与主持人在认识上的混为一谈,在当今的电视新闻节目当中,有着新闻节目主持人称谓的大多数人出身都是播音员,现在主要从事的仍是播音工作。换句话说,中国当下所谓的新闻主持仍是主要由新闻播音员构成,与国外新闻主持来自新闻记者的情况截然不同。也是由于这样的原因,电视媒体机构在进行主持人岗位选拔时,也依然是强调科班出身,强调播音员式的发音,而不是强调主持人的综合素质。于是,电视新闻主持人的播音技巧是愈加熟练,可知识结构等综合素质却仍然有待提高,而这对于日渐专业化、分众化的栏目而言,却恰恰是最重要的。

中国当今的新闻主持队伍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就是,虽然播音员是构成新闻主持队伍的主体人群,但在新闻主持这一行业或职位上真正做出起色,在观众当中,在学界和业界引起关注和赞誉的优秀新闻主持,大多并非出自播音主持专业或播音员岗位,甚至有不少来自电视之外的其他媒体。如央视的几个著名新闻主持白岩松、张泉灵、柴静,地方电视台的孟非以及凤凰卫视的陈鲁豫、吴小莉、胡一虎等,都不是出自播音专业和播音岗位,特别是白岩松、柴静等一批优秀的新闻主持,在成为新闻节目主持人之前都从事过相当长时间的记者工作,有着丰富的新闻采访报道经历。这仿佛验证了西方媒体新闻主持皆来自新闻记者的铁律,而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三)主持人队伍两极分化严重

就国内电视新闻主持人现状而言,有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那就是主持人的队伍在构成上一直呈现典型的纺锤形结构,即特别拔尖的优秀主持人和特别不称职的主持人都只是少数,大多数新闻主持人都处在一种不温不火的中间状态,真正算得上有影响的新闻主持仿佛就是那几张数得过来的面孔,大多数主持人,特别是地方电视台的新闻主持,多数仍处在“似曾相识但不知其谁”的境地,整体实力不强。当然,电视新闻主持人队伍的两极分化不仅体现在整体队伍的素质上,还体现在中央与地方主持人队伍水平的差距上。从全国范围来看,家喻户晓的电视新闻主持就仅限于白岩松、张泉灵、柴静等这么几位,而且都集中在中央媒体。由于中央级媒体在电视新闻节目制作上有着天然的优势,因此,地方台更多地喜欢打造娱乐主持人队伍,而地方电视新闻主持人中做得出色的也是屈指可数,能够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影响力的则更少。

另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是,与西方成熟的电视新闻业相比,我国电视新闻主持人队伍的平均年龄要低得多。这体现在主持人的选拔聘用上,很多都是由高校毕业便直接走进演播室,开始播报新闻。然而,从国际电视新闻主持队伍的整体情况来看,那些真正饮誉全球的新闻主持人,如丹·拉瑟、彼得·詹宁斯等恰恰是一些阅历丰富、年纪颇长的主持人。国内亦是如此,白岩松、张泉灵等明星主持人也都是经过岁月的磨砺,才逐渐在电视新闻节目主持的舞台上绽放光彩的。根据美国传播学者对美国三大商业电视网CBS、NBC、ABC历任晚间新闻节目主持人进行考察后得出的结论,43岁才是新闻主持人的“黄金年龄”,因为这个年龄段的人成熟、稳重、有权威性和性别魅力,更容易赢得人们的好感和信任。总体来看,我国电视新闻主持人队伍的来源及构成主要呈现科班出身、年轻化的特点。

伴随着媒介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新媒体应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抢夺用户,电视新闻传播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今,电视新闻栏目化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明星主持人就像栏目的标杆一样代表了栏目的风格与特点。因此,未来电视新闻业需要的是一支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全明星队伍,能够适应各个层面的观众群,形成紧密有序的传播格局。(四)培养体系尚待完善

电视新闻主持人的出现不仅仅是大众传播领域的一次深刻变革,而且促进了广播电视系统人才培养机制的改进。就目前国内的新闻主持人培养体系而言,主要有两种路径,一种是针对学校科班学生的系统培养,即学校培养;另一种是针对主持人从业者的再培养,即职业培养。

正如前文中所提及的,目前我国的电视新闻主持人多数均来自播音与主持专业,而在这一技术性很强的专业培养体系中,播音技能的培养成了主要的培养目标,而真正文化培养的多专业背景却仍然薄弱。这种重技能、轻整体文化水平的培养模式,直接影响到的是主持人队伍在知识结构上的欠缺。事实上也是如此,目前我国电视新闻主持人的新闻播报技能非常优秀,但却经常出现常识性错误,所谓“上手快但后劲不足”,显然是主持人知识储备匮乏的集中表现。更令人担忧的是,一旦新闻主持人的文化底蕴不够,那么举手投足间也无法做到高品位、高素质了。

从国内主持院校发展的路径来看,自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将原有的播音系拓展为播音主持艺术学院之后,全国各大高校就掀起了一股播音主持专业开办、扩招的浪潮,有的是在固有专业基础上补充主持能力的培养,有的是摸索着开设主持专业。当然,这种敢于尝试的态度值得肯定,但不容回避的是,这种盲目的开办让主持人院校培养存在着两大问题:一是将主持人培养等同于播音员培养,重播音技巧训练,轻新闻素质培养。需要强调的是,电视新闻主持人不等于播音员,对于播音员而言,形象(声音)好加上播音技巧好就可以了,可对于新闻主持人而言,基本的播音技巧就可以了,更多的是对于其新闻素质这些深层次的要求。二是院校中电视新闻主持的培养缺乏实践训练,尽管各大院校已经开始强调毕业实习的环节,但都限于主持实践且多流于形式,而且对于主持人这种实践性强的职业来说,实践训练应该越多越好,越广越好。

关于前面提及的针对主持人从业者的再培养路径,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脱产学习,但是由于工作时间紧、投入成本高等原因,电视新闻主持人专门抽出时间来进行脱产学习在实践中并不可行,即使可行也有重新陷入学校培养弊端的可能;二是短期的培训班、培训讲座,与“走出去”的培训方式相比,这种由媒体单位定期举行的“请进来”的培训既不影响主持人的正常工作,也可以节省成本,还可以扩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