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的实证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3 15:01:05

点击下载

作者:朱春兰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的实证研究

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的实证研究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的实证研究作者:朱春兰排版:辛萌哒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06-01ISBN:9787308100656本书由浙江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第1章研究主题与意义

自国际贸易诞生以来,国内外决策界和学术界总体上形成了高度重视出口贸易而低估甚至忽视进口贸易在经济增长中作用的倾向。在贸易政策方面,国家通过出口补贴、出口退税等措施鼓励出口,而对进口则实行不同程度的关税和非关税限制措施;在学术研究方面,涉及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方面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上,而对进口贸易却很少关注;在评价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时,几乎都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出口或净出口上,似乎只有出口或贸易顺差才能对经济增长起推动作用,而进口则被认为是国民收入一个漏出量,是经济增长的减量因子。

然而,考察美国等国的有关国民经济的历史数据却发现:在进口增长较快或有贸易逆差的年份,经济增长也较快,其他与经济有关的指标也表现较好。美国自1971年首次出现贸易逆差以来,除1973年外,其余各年都是贸易逆差,但其经济却保持较高增长势头。自1980年以来,美国GDp增长最快的5个年份中,有4个也是美国经常项目赤字增长最快的年份。在经常项目赤字缩小的年份,平均经济增长率仅为1.9%;而在经常项目赤字温和增长年份和迅速恶化的年份,这一数字分别为3.0%和4.4%。经常项目赤字减少的年份,美国失业率平均上升0.8个百分点;在经常项目赤字少量增加和大幅高升的年份,平均失业率分别回落0.2个百分点和0.7个百分点。劳伦斯和温斯坦通过对日本、韩国等国家的相关数据的计量分析也得出进口额与劳动生产率增长之间正相关的结论。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进出口贸易发展迅速。1978年我国进口108.9亿美元,出口97.5亿美元,到2011年我国进口17434.7亿美元,出口18986.0亿美元,分别增加了159倍和194倍。考察1978-2010年我国进口增长率和经济增长率,可以发现我国进口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变化趋势具有很强的一致性:在进口增长速度快的年份,经济增长呈上升趋势;在进口速度放慢,甚至出现负增长的年份,经济增长率也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又如我国1985年和1993年我国贸易逆差分别高达148.9亿美元和122.2亿美元,两年相应经济增长率仍高达13.5%。这说明我国经济存在着进口对经济增长作用大于出口的现象。自1994年以来我国一直是贸易顺差,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出口激增,使世界上许多国家担心我国的产品会逐步夺取他们的市场,由此导致各种针对我国的贸易壁垒层出不穷,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中国出口风险急剧增大。一味地鼓励出口、限制进口,追求贸易顺差使得我国对外贸易陷入“高速度、高消耗、高污染、高摩擦率、低成本、低附加值、低效益、低竞争力”的“四高四低”怪圈,这种非持续性的发展之道不但阻碍了我国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而且也制约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

另外,高额外汇储备带来人民币升值和通货膨胀的压力。2011年我国外汇储备额突破3万亿美元大关,达到31810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一,占全球外汇储备的30%多。如此之高的外汇储备,不仅利用效率远未达到资源效用的最大化,而且还进一步导致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巨额的经常项目顺差转化为大量货币投放的压力也给国内爆发通货膨胀埋下了隐患。对于我国经济的健康稳定增长,这些压力提出了巨大挑战。应该如何化解这些压力?我们可以从进口方面寻找出路。

世界性金融危机抑制了外贸出口,对经济增长产生了很大影响。后危机时代,“平衡增长论”、“低碳经济”、“社会责任”、“绿色安全”等成为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借口,我国出口仍须面对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原材料价格上行等诸多困难,出口压力大。在后危机时期全球经济都不景气的情况下,我们在强调出口的同时应该扩大进口,进口和出口并重,这样一方面能够平衡贸易,尽可能减少摩擦和各种贸易保护,另一方面也可培育海外供应商。

综上所述,无论从国外实践还是从国内的实际来看,“重视出口经济增长效应,忽视甚至否认进口经济增长效应”的传统思想都受到了严峻挑战。进口贸易是国民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与出口贸易相互制约、相互渗透、互为条件。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作为对外贸易发展的两个轮子,在经济发展中同样重要并相互推动,分别发挥和利用他国的长处与本国的优势,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不亚于出口贸易。我国作为一个贸易大国,既要重视出口,也应重视进口。在当今国际贸易中,扩大进口既是履行我国“入世”承诺的体现,也是扩大出口的前提,进而也是充分发挥出口作用的前提。因此,研究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以及进口贸易影响经济增长机制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特别是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口贸易是否促进了经济增长、通过什么途径促进经济增长、效果如何、原因何在等问题,这不仅能够为我国外贸增长方式以及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提供一条可选途径,而且有利于我国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第2章研究思路与方法

本论著试图在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文献综述和进口贸易影响经济增长机制的理论分析基础上,结合我国进口贸易实际发展状况,对我国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我国进口贸易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进行全面、系统的实证分析,并提出发展我国进口贸易的相应政策建议。

本论著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相结合、数据说明与图表分析相结合等多种方法进行分析。如从国际贸易经典理论入手,从理论上介绍和分析进口贸易影响经济增长机制;采用数据说明与图表分析等方法对我国进口贸易特征进行分析;采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分析等方法对进口贸易总量、进口贸易商品结构、进口贸易方式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研究;运用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变系数模型对进口贸易地区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研究;采用广义差分回归模型对进口贸易对产业结构影响进行研究;又如通过联立方程模型基于有效需求角度分析了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影响;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对TFp进行分解以得到纯粹技术变化的度量,以一个纯粹技术进步增长回归而非常用的TFp增长回归来考察基于进口贸易的国际R&D溢出的技术进步效应。第3章结构安排与主要观点

本论著共由七章内容组成。

第一章,导论。该部分引出论著研究的主题与意义,阐述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对论著的结构安排作出交代,提出了主要观点,并对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作了说明。

第二章,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文献综述。该部分对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进行文献综述。首先,从国际贸易经典理论入手,对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一般理论进行综述,找出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理论依据;然后,对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国际经验、案例与国内研究进行述评。

第三章,进口贸易影响经济增长机制。该部分对进口贸易突破供给约束、创造有效需求、促进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积累、制度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进行理论分析,同时指出进口贸易也会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效应,进口贸易促进经济增长是有条件的。

第四章,我国进口贸易发展概述。该部分对我国进口贸易发展进行概述。首先,阐述我国进口贸易的历史沿革和我国进口贸易的发展战略;然后,从进口贸易总体情况、商品结构、贸易方式、市场结构角度描述和分析我国进口贸易发展状况。

第五章,我国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该部分首先运用进口的GDp增长弹性指标对我国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贡献进行大致测算,然后,采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分析等方法,利用我国的有关数据,从进口贸易总量、进口贸易商品结构、进口贸易方式结构角度,对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研究;运用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变系数模型对进口贸易地区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研究。该部分进口贸易总量指标用进口贸易总额表示;进口贸易商品结构指标按国际贸易标准分类将进口商品分为10类,其中,0~4类为初级产品,5~9类为工业制成品;进口贸易方式结构用一般贸易和加贸易进口额表示;进口贸易地区结构指标基于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自治区的数据划分为中、东、西部地区。结果表明:(1)不论从长期还是从短期看,进口贸易都能促进经济增长。从长期看,进口额每增加1个单位,GDp就会相应地增加0.7147个单位;从短期看,进口额每增加1个单位,GDp就会相应增加0.2389个单位。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长期影响更为显著。进口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原因,但经济增长不是进口增长的原因。(2)初级产品、工业制成品进口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初级产品进口每增长1个单位,可以增长GDp约0.375284个单位;工业制成品进口每增长1个单位,可以增长GDp约0.839836个单位。工业制成品进口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大于初级产品。在短期内,工业制成品和初级产品进口对经济增长效应不明显。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内部各类产品进口从长期看都能促进经济增长。(3)从长期看,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进口都能促进经济增长。一般贸易进口每增长1个单位,可以增长GDp约0.396963个单位;加工贸易进口每增长1个单位,可以增长GDp约0.250177个单位,一般贸易进口对经济增长影响比加工贸易显著。从短期看,加工贸易进口对经济增长影响比一般贸易显著。(4)进口贸易对不同地区的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在西部表现得更为显著,其次是中部,最小是东部。进口贸易每增加1个单位,就能促进西部地区整体经济增加20.72353个单位,中部地区整体经济增加19.65465个单位,而东部地区整体经济只增加2.467371个单位。

第六章,我国进口贸易影响经济增长机制研究。该部分从进口贸易与有效需求、全要素生产率、产业结构、人力资本、制度创新、纯技术进步角度,实证分析我国进口贸易影响经济增长机制。具体是:通过建立一个包括投资、消费、出口和收入的联立方程模型,基于该模型分析进口贸易对有效需求影响;通过LNTFpt=LNYt/αLNKt/βLNLt测算全要素生产率(TFp),基于该指标采用协整检验、因果检验等方法分析进口贸易整体以及工业制成品、初级产品进口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构建产业结构变化指标(YJ)和进口贸易结构变化指标(JJ),采用广义差分回归模型分析进口贸易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构建人力资本指标(hL)hLt=(eE)η(TYLt)N,采用协整检验、因果检验等方法分析进口贸易对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构建制度创新指标(R)R=0.25×FG+0.25×SC+0.24×SZ+0.26×KC,分析进口贸易对制度创新的影响;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对TFp进行分解以得到纯粹技术变化的度量,以一个纯粹技术进步增长回归而非常用的TFp增长回归来考察进口贸易对技术进步影响。结果表明:(1)进口贸易可以通过引起消费、投资和出口的增长对经济增长产生贡献。进口贸易每增加1个单位,可以促进消费增加0.295551个单位,而消费每增加1个单位,可以促进经济增加0.682988个单位;进口贸易每增加1个单位,可以促进投资增加0.008306个单位,而投资每增加1个单位,可以促进经济增加0.008580个单位;我国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2)从长期看,进口贸易整体能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进口额每增加1个单位,全要素生产率就会相应地增加0.174863个单位;工业制成品进口也能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工业制成品进口额每增加1个单位,全要素生产率就会相应地增加0.172016个单位;而初级产品进口不能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另外,在短期内,工业制成品和整体进口贸易对全要素生产率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3)在1981-2009年期间我国进口贸易结构变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贡献率约为4.0534%,我国进口贸易有助于产业结构升级。这是因为商品进口在宏观上为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方向提供示范,在微观上为我国产品质量、样式、标准提供示范,从而带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4)从长期看,进口贸易能促进我国人力资本积累。进口额每增加1个单位,人力资本就会相应地增加0.401814个单位。然而在短期内,进口对人力资本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5)不论长期还是短期,进口贸易都能促进制度创新。从长期看,进口额每增加1个单位,制度创新指数就会相应地增加0.362397个单位;从短期看,进口额每增加1个单位,制度创新指数就会相应增加0.086473个单位。进口贸易对制度创新的长期影响更为显著。(6)国内R&D资本投入和国外(境外)R&D资本投入对我国纯技术进步提高都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

国内R&D资本投入每增长1个单位,可以带动我国纯技术进步提高约0.27676个单位。通过进口贸易渠道扩散的国外(境外)R&D资本每增长1个单位,可促进我国纯技术进步提高约0.120382个单位。但国内R&D资本投入对我国纯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大于贸易伙伴国溢出的研发投入。短期内,国内R&D资本投入的增长能促进技术进步;但溢出的国外(境外)研发资本投入促进技术进步的作用不显著。

第七章,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结合我国进口贸易的实际情况,提出发展进口贸易的六点政策建议。第4章创新与不足

创新之处:本论著较为全面系统地分析了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首先,在对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贡献测算的基础上,从进口贸易总量、进口贸易商品结构、进口贸易方式结构、进口贸易地区结构角度,实证分析了我国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其次,从进口贸易与有效需求、TFp、产业结构、人力资本、制度创新、纯技术进步角度,实证分析了我国进口贸易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多角度全面系统地分析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是本论著的一个创新之处。

不足之处:进口贸易指一国向他国购进商品用于国内生产或非生产性消费的全部贸易性业务。进口贸易是一个活动过程,其衡量指标可以采取实物形式即进口贸易量,也可以采取价值形式即进口贸易额。进口商品可以是通过市场交换的所有产品,包括诸如服装等有形产品和技术、服务等无形产品。本论著只对我国进口贸易中的有形产品,即通常所说的货物进口进行分析,没有对技术、服务贸易进口进行分析,技术、服务贸易进口与对经济增长影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第5章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一般理论

从15世纪的重商主义学说开始,有关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讨论就未停止过,相应地也出现了一系列如重商主义学说、国际分工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理论、新贸易理论、新经济增长理论等有关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经典理论。由于出口可以带来更为直观的贸易利益,而进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容易显现出来,因此,长期以来,人们更加关注的是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而对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注较少。不过仔细回顾已有的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理论,我们还是能发现关于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相关论述。本节试图从这些国际贸易经典理论入手,找出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理论依据。

有关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理论研究可以追溯到重商主义。形成于15世纪的重商主义是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代表商业资本利益的经济思想和政策体系,分为早期和晚期。早期的重商主义学说以英国人威廉·斯塔福为代表。他们反对进口,认为一切进口都会减少货币,而货币的减少对本国是有害的;对外应当少买或根本不买。晚期的重商主义学说以托马斯·孟为代表,他指出,增加英国财富的手段就是发展对外贸易,但要保持贸易顺差来增加货币流入量。他反对早期重商主义者禁止金银输出的思想,他把货币与商品联系起来,指出“货币产生贸易,贸易增多货币”。这说明晚期的重商主义者认为一定幅度的进口是有利的。

亚当·斯密的国际分工理论(又叫绝对优势理论或绝对成本理论)认为,分工的发展是促进生产率长期增长的主要因素,而分工的程度则要受到市场范围的约束。对外贸易的发展是市场范围扩展的显著标志,因此必然能够促进分工的深化和生产率的提高,加速经济的增长。也只有在自由贸易的条件下,各国才能充分地利用先天具备的条件生产劳动成本绝对低的产品,通过分工享受到地域分工的利益。亚当·斯密所说的通过国际分工为各贸易国带来贸易利益的“自由贸易”不仅仅是一直以来受到关注的出口贸易,还包括被忽视了的进口贸易。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认为,英国通过海关禁止或限制海外商品进入的手段来达到保护本国商品市场,由于各国在商品的劳动生产率上的差异,英国如果在某些商品的劳动生产率上相对其他国家而言比较低的话,英国的这种手段就会使得“国家的劳动从较有利的用途转变到较不利的用途”。而通过进口贸易,可以进口本国劳动生产率低的商品,这样就释放了本国在此商品上的劳动力,使之转移到本国具有生产率优势的商品上来,这样就达到了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同时,进口贸易还可以通过降低本国某些商品的生产成本来促进经济增长,亚当·斯密认为“如果外国能提供比我们自己创造还便宜的商品,我们最好就用自己有利的产业生产出来的物品的一部分向他们购买”。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也论述了进口贸易带动经济增长的思想。他认为,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是资本积累。随着人口的增加,食品等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会因土地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而逐渐昂贵,工资即劳动的自然价格也将随之上涨。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工资的上涨将是利润下降,从而妨碍资本积累。通过贸易,可以用与原来相同的要素进行专业化生产,交换到更多的产品。出口只是进口的手段,进口能够从国外获得较便宜的食品等生活必需品以及原材料,降低食品等的价格,阻止工资上涨,而制造部门可以吸收更廉价的劳动力,增加资本家的利润和投资,加快制造部门的扩张和整个经济的增长,从而获得动态的贸易利益。可见,李嘉图的比较利益理论包含着一国通过进口贸易,进口本国生产成本较高的生活必需品,从而降低国内生活必需品的价格,进而降低实际工资水平,相应提高厂商的利润水平,加快经济增长的意义。

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认为,由于不同的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投入不同的资本和劳动数量,而不同的国家所拥有的这两种资源的相对数量也由于各国一定资源技术条件下产品的固有特性的不同而不一样,因此,技术不变的情况下,资本这种生产要素充裕的国家必然在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即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成本相对低。而劳动这种生产要素充裕的国家必然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即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成本相对低。这样就不难看出,一国出口的应是以本国丰富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商品,进口的应是以本国稀缺要素所生产的商品,按照这一分工并自由贸易,双方都能够获利。

约翰·穆勒认为,国际贸易具有两种利益:一种直接利益,即贸易双方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进行国际分工,从事专业化生产,出口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进口那些国内生产具有相对劣势的产品,从而使贸易双方均可获得贸易利益;另一种是间接利益,间接利益则主要表现为,通过进口,引进本国不能生产的、经济活动中必需的或必不可少的原材料、机器设备等物质资料,通过产品进口造成新的需求,来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穆勒还指出,进口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推动不发达国家的发展:“外国工艺技术的引进,提高了资本的收益率;外国资本的引进使生产的增长不仅依赖于本国居民的节约和精打细算,并且为本国居民提供了激励性的示范,向人们传输了新的概念。”他分析说:“如果开展贸易的两个国家都转而勉强地生产本应自对方进口的那些商品,两国的劳动和资本的生产力一定不如它们各自既为自己生产也为对方生产其劳动具有最大相对效益的商品时那么高。”约翰·穆勒得出了一个明显不同于他前人的结论:“对外贸易唯一的直接利益寓于进口之中,通过进口,一个国家得到了要么它自己不能生产的商品,要么它必须耗费更多资本和劳动才能获得,而它本来可以用耗费较少成本生产出来的东西与之交换而来的商品。”

由罗伯特逊提出、经过纳克斯、迈尔补充的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的命题是专门论述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众多论述中最为著名的论述之一。该命题也提及进口贸易能带动经济发展,它认为,一国出口的扩大意味着进口能力的提高。进口中的资本货物对经济落后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一方面,通过进口贸易进口资本品,可以使发展中国家更大程度的取得国际分工带来的好处,这样就大大节约了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使经济加速增长。同时,资本品也往往是发展中国家国内稀缺的要素,通过进口贸易可以有效地克服资源短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另一方面,资本品通常都是附含较高科技的商品,通过对这些商品和技术设备的引进消化吸收,就可以大大缩短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

澳大利亚经济学家马克斯·科登把对外贸易与宏观经济变量联系在一起进行分析,主要强调对外贸易对生产要素供给量的影响和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科登认为进口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替代效应,如果大量进口投资品,会使国内投资品相对于消费品的价格下降,导致投资对消费的比率提高,投资成本下降。而投资成本的下降无疑会带动经济增长的上升,而且这些效应都是积累性的,进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渐得到强化。马克斯·科登提出的理论很好地解释了进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

现代学者W.Keller认为许多国家进口多样性的外国产品以交换国内产品,这隐含地说明每个国家可以使用更大范围的中间产品,只要一个国家发明了新的产品(使用固定的R&D成本),所有国家都可以通过进口潜在使用该新产品,从而从外国发明的新技术中获益。他的研究表明由于国外与国内公司间的相互影响进而提高生产率,通过这种国际经济活动相互学习,这对欠发达国家的技术进步、生产率的提高非常重要,通过使用国外已有的先进的中间产品而获得技术扩散。

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从“二元经济”的角度对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进行发展。他指出,如果一国存在着资本主义和非资本主义两类经济部门,该国可以通过发展资本主义生产部门的生产,并出口其产品,同时进口非资本主义部门的产品,提高本国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就资本主义和非资本主义两类部门比较而言,资本主义部门发展得要快一些,而非资本主义部门发展要慢一些。非资本主义部门主要是农产品生产部门,农产品的进口将有助于工资水平的提高,从而可以促进资本主义部门生产的发展和利润率水平的提高。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基于农业部门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工业部门在不断扩展中迅速扩大,进而推动国民经济的增长。

1969年经济学家钱纳里提出的发展中国家的“双缺口”模型认为,发展中国家在储蓄、外汇吸收能力等方面的国内有效供给与实现经济发展目标所必需的资源计划需求量之间存在着缺口,即储蓄缺口与外汇缺口。在我国,外汇所受的约束是很明显的,那便是国际竞争优势的缺乏。而储蓄总量的约束并不明显,但困难在于,以国内收入形式形成储蓄后,并不都能够转化为可供使用的投资,因为许多投资品我国自己不能生产,而通过进口却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许多的资源,这样,通过进口国内的稀缺资源,可以缓解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瓶颈作用,促进经济发展。

约翰·邓宁研究跨国公司投资后提出的国际生产折中理论在另一个方面说明了决定跨国公司投资的是内部化、所有权和区位三个方面的优势。而这些优势都与进出口便利化程度有直接关系,要吸引外国资本,就必须要加大贸易自由化程度。因此,进口也成为吸引外资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斯潘赛、布兰德、格罗斯曼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提出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这个理论动摇了在规模经济以及不完全竞争条件下自由贸易政策的最优性。他们认为,在自由贸易情况下,寡头企业在国内和国外市场上的销售量,主要是取决于寡头企业在市场上的反应曲线的交点。但是在贸易保护以及在存在规模经济的条件下,一国政府对进口产品征税,这样就可以减少外国厂商在本国市场的销售,相应地就可以增加本国厂商的销售。在存在规模经济的背景情况下,本国厂商的边际成本是递减的,所以本国的反应曲线向右移动,这样就可以取得和出口补贴来增加福利同样的效果。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保罗·克鲁格曼等人将产业组织理论中的产业结构理论嫁接到新古典贸易理论中,基于垄断理论提出了新的贸易理论。该理论解释了新贸易现象出现的原因,并从需求的角度论述了进口的重要作用。按照新贸易理论,进口在需求方面可以获得三点益处:一是和本国生产相比,进口产品具有规模经济递增,可以以更低的成本获得规模递增的好处;二是寡头垄断厂商为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而进行的相互倾销中,进口方可以获得更多的福利;三是进口使别国先进技术外溢到本国,通过“干中学”获得技术进步。同时,也可通过先进技术进口,改变本国的贸易模式,形成新的优势产业。

20世纪80年代,以罗默(p.Romer)、卢卡斯(R.Lucas)等为代表的新增长理论,把技术变动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因素。这一理论通过对增长因素的计量分析,指出,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大部分应归功于生产率的提高。基于这一事实,新增长理论构造了一系列的模型,将技术变动内生化,来研究国际贸易与技术进步及经济增长的关系。该理论认为,技术变动有两种源泉:一种是被动的,即不是经过专门研究开发出来的,而是从看中、干中学会的,是通过经济行为学来的,这称之为“干中学”(Learning by Doing);另一种是主动的,是自己创造出来的,这称之为技术革新(Innovation),它是研究与开发(R&D)的结果。国际贸易(含进口)可以通过“技术外溢”和外部刺激来促进一国的技术变动和经济增长。一方面,不管什么技术都有一个外溢的过程,作为先进技术的拥有者,会通过国际贸易有意无意将技术传播到别的国家,使别国的生产者逐渐学会和掌握这些技术;另一方面,国际贸易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更为频繁的信息交流和更加激烈的竞争,迫使各国努力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国际贸易与技术变动的相互促进将保证一国经济的长期增长。第6章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国际经验与案例

关于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主要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下面就国外经验与案例进行综述。

巴罗等(Barro,Sala-I-Martin,1992;Dollar,1992;Edwards,1992)研究了各国的GNp数据后发现,研究范围内的国家中那些采用典型贸易保护政策的都增长得较慢。Romer(1993)利用76个发展中国家1960年的截面数据分析了机器和设备进口对生产的影响,发现机器和设备的进口对于经济增长有重要作用。Jong-wha Lee(1995)使用开放经济的内生增长模型,对1960年至1985年的跨国横截面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一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如果外国资本品的使用超过本国资本品,那么经济增长率也较高。贝森和温斯坦(Beason and Weimtein,1996)研究了日本的案例,克里希那和米切(Krishna and Mitra,1998)研究了印度的情况,他们发现,在不同的产业中都没有比表现出贸易保护与劳动生产率增长之间的正相关关系。Coe(1997)等人考察了通过机器和设备进口而流向欠发达国家(LDCs)的R&D溢出效应。劳伦斯(Lawrence,1999)对20世纪80年代美国100多个制造产业中国际竞争对其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发现进口竞争刺激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Robert Z.Lawrence and David E.Weinstein(1999)在部门的层次上检验了日本(1964-1985年)和韩国(1963-1983年)的进口和产业政策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发现进口是促进劳动生产率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且进口对竞争的贡献大于其对中间投入的贡献。Wang和Xu(2000)考察了工业化国家间通过资本品贸易和外商投资而产生的R&D溢出效应。一些文献探讨了普通进口与技术扩散之间的可能联系。Coe等人(Coe,helpman and hoffmaister,1997)在对包括中国在内的77个发展中国家进行研究时发现,在南北贸易的知识溢出中,发展中国家的TFp与其工业国贸易伙伴的R&D和来自工业化国家的机械设备的进口贸易显著正相关。Connolly(2003)用75个国家1965-1990年的专利数据来代表这些国家的模仿与创新,量化了高科技产品进口对进口国(发展中国家)模仿与创新的溢出效应,并且发现:(1)进口国(发展中国家)模仿与创新都显著而一致地依赖于来自发达国家的高科技进口;(2)在技术扩散中,相对发达国家来说,进口对于发展中国家的意义更大;(3)来自发达国家的外来技术对进口国家单位资本GDp增长的贡献大于其国内的创新;(4)相对发达国家而言,高技术进口在发展中国家生产中的重要性更大。显然,这些发现与上述从发达国家的进口通过静态效应(生产)和动态外部性(技术溢出)使发展中国家受益的观点一致。这些文献都认为,进口,特别是资本品进口,通过其生产及技术溢出,使进口国更快地接近国外技术水平。Kanta Marwaha,Akbar

Tavakoli(2004)分析FDI和进口对亚洲四个国家,即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的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发现进口对这四国的贡献份额分别为0.292、0.529、0.353和0.472。华盛顿著名智库卡托研究所的学者格瑞斯沃德(2004)通过研究发现:美国贸易赤字的消长与经济增长率的高低成正比,这位学者最近发表的一组数据显示,美国经常项目赤字扩大年份的经济增长率往往较高,而经常项目赤字较低年份的经济增长率一般较低。自1980年以来,美国GDp增长最快的5个年份中,有4个也是美国经常项目赤字增长最快的年份。在经常项目赤字缩小的年份,平均经济增长率仅为1.9%;而在经常项目赤字温和增长年份和迅速恶化的年份,这一数字分别为3.0%和4.4%。经常项目赤字减少的年份,美国失业率平均上升0.8个百分点;在经常项目赤字少量增加和大幅高升的年份,平均失业率分别回落0.2个百分点和0.7个百分点。Coe与hellmann(1995)基于Grossman与hellmann(1991)的“创新驱动”的增长理论模型,采用了21个OECD国家和以色列的面板数据,首次实证考察了进口贸易对国际技术溢出与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影响,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贸易伙伴国的R&D投入会显著促进进口国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提高。Jakob(2005)采用1883-2002年13个OECD国家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进口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能够给OECD国家带来200%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第7章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国内研究述评

我国贸易规模不断增长以及较高的进口贸易依存度的事实表明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显现。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国内学者也逐渐将注意力集中于进口与经济增长的上,其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一是基于进口总量视角分析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二是基于进口结构视角分析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三是进口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分析。

一、基于进口总量视角分析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

这些研究采用的方法主要有一元一次回归、最小二乘法线性回归、协整分析、因果分析、广义岭-偏最小二乘回归法等。佟家栋(1995)通过对1953-1990年进口额和国民收入的回归分析,认为不同时期进口对经济增长的相关度不同,但总体上进口增长与经济之间呈正相关关系。陈家勤(1999)采用进出口依存度与进口GDp增长弹性这两个经济指标来分别衡量一国经济对进出口贸易的依赖程度以及进口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影响程度。林媛媛(2000)通过对1990-1997年进口额和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回归分析,说明进口与经济增长是正相关的,所以应通过进口,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制度和国内稀缺的自然资源,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刘晓鹏(2001)通过对1952年以来我国GDp与进出口数据的协整分析,并根据Granger定理运用EG两步法建立三者间的误差修正模型,揭示了进口增长对于经济增长的重要意义及其对于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的原动力之所在。许启发和蒋翠侠(2002)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发现,进口与出口同国内生产总值之间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许和连和赖明勇(2002)运用广义岭-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分析了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认为进口贸易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季铸(2002)的研究显示,在一定条件下进口和出口一样可以成为经济增长的增量因子,并指出进口贸易比货币政策更能实现“低通胀、低失业、高增长”的目标。张亚斌、易红星等(2002)通过对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的回归分析,证明了二者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性,且进口增长变化的幅度更大。范柏乃和王益兵(2004)以1952-2001年度统计数据为基础,采用Granger因果检验法实证分析了我国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互为因果关系。熊启泉、杨十二(2005)通过对我国1980-2003年的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数据的协整分析,指出了进口贸易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及其传导机制。蒋燕和胡日东(2005)利用我国1980-2003年度的统计数据,在对GDp与进口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ECM研究二者间的内在联,结果表明,二者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吕宏芬和王斐波(2005)选取1980-2004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进出口总额作为分析的原始统计资料,根据相关年份人民币兑美元的实际有效汇率对GDp作一定的修正,采用单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其结果表明:进口总额与GDp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相关性。

二、基于进口结构视角分析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

这方面的分析主要是从进口贸易的商品结构、主体结构、方式结构和地区结构等方面展开的。从进口商品结构的角度看,吴振宇、沈利生(2003)强调了进口对GDp形成的贡献,并通过投入-产出模型分析了不同进口商品结构对GDp贡献的差异性。邹正方、杨涛(2006)通过在Feder模型中引入进口因素发现进口贸易额增长率尤其是制成品进口率的上升确实能能够促进经济增长率的提高。徐光耀(2007)选择在我国进口贸易中具有代表性的日本、法国、俄罗斯和澳大利亚四国作为样本国,分析了在不同的进口贸易结构下,进口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不同促进作用。结果显示,扩大进口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和国内短缺的能源、原材料,促进资源进口的多元化,将更加有利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李兵(2008)通过运用相关性分析、单位根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分析、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对1980-2005年我国工业制成品与初级产品进口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工业制成品进口对我国经济增长有长期稳定的促进作用,初级产品进口则有抑制作用;我国初级产品的进口更多是由工业制成品进口带动的。从进口主体结构的角度出发,黄永兴(2004)将外商投资企业进口与出口放在一起进行研究,发现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对经济增长起推动作用,外商投资企业进口与国内生产总值间却成反向的变动关系。总体而言,外商投资企业对外贸易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基于进口贸易方式结构的角度,陈树文和孙彦玲(2006)通过对我国1981-2002年的数据从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角度进行计量分析,揭示出我国一般贸易出口和加工贸易进口的发展对经济增长作用显著。以进口地区结构为切入点,汤向俊(2005)利用我国1978-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进口和出口的数据,按东、中、西三个地区分类,对这三个地区的经济增长、进口增长和出口增长分别采用协整和Granger因果检验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中国东部和中部地区进口增长、出口增长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动态均衡关系,而西部地区不明显。

三、进口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分析

对于进口为什么能促进经济增长的解释,大多数研究已达成共识:通过进口引进大量的先进设备和先进技术而提高TFp,从而促进经济增长。方希桦、包群和赖明勇(2004),仇怡、方齐云(2005),黄先海、石东楠(2005),赵伟、汪全立(2006)等运用中国的数据实证检验了中国进口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方希桦、包群和赖明勇(2004),沿用Ch模型的思路全面考察了我国进口贸易与技术外溢的关系,使用1978-2000年的相关时序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进口贸易在国际技术扩散过程中的确起着重要的传递渠道作用。仇怡和方齐云(2005)引入实际进口渗透率变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进口贸易传导机制,贸易伙伴国的先进技术对于我国技术水平的提高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国内的研发投入比外国研发投入对技术水平提高的影响要更为突出。黄先海和石东楠(2005)采用Lp方法来测算国外(境外)R&D存量,他们的实证结果也支持进口贸易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赵伟,汪全立(2006)通过在基本模型中添加度量吸收能力的交叉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考虑吸收能力之后交叉项系数为正,对我国技术进步有积极作用,而单独的国外技术溢出变量系数为负,不利于我国技术进步。作为这一结果的解释,他们认为吸收能力之外的技术溢出不利于我国技术进步。尹翔硕(2005)还提出进口与教育水平间的互动间接作用而影响我国的TFp。范柏乃(2004)、林媛媛(2000)认为通过进口还引进了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和管理制度,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和经济集约化程度,进而促进经济增长。熊启泉等(2005)、张远鹏(2005)还提出进口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带动出口的增长,从而推动经济增长。但宋丽等(2005)认为进口通过“进口商品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增长”这一过程促进经济增长的。黄庆波、范厚明(2010)实证检验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结果表明进出口对产业结构调整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尽管各个国家(或地区)的研究结果有所不同,但是,总体上看,进出口对第二、三产业的拉动作用明显大于第一产业。赵登峰、唐玲玲(2008)基于对进口贸易的长期供给效应的理论分析,运用2001-2007年的我国进口额和GDp季度数据进行两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我国进口贸易的长期供给效应是存在的,进口贸易可以促进潜在总供给的增加,成为推动一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重要因素。孙黎黎(2006)运用投入-产出法,计算了我国总体进口和分部门进口对GDp的贡献,探究了进口促进经济增长的机理作用,并对我国进口的状况进行了总体和结构分析。第8章进口贸易影响经济增长机制分析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来自于两个方面,要素投入的增长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又可细分为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积累、制度创新和产业结构优化几个方面。第二章中已对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理论与经验研究进行了综述。纵观上述理论与经验研究,主要是从不同的角度以及利用不同的方法,论证了进口贸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并且分析了进口贸易促进增长的各种机制与途径。这几种机制的划分是相对的,实际上它们往往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共同促进经济增长。

一、进口贸易——突破供给约束——经济增长

进口贸易可以增加一国的生产要素供给,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对大部分国家而言,由于在资源禀赋方面存在差异,都不可能完全拥有生产所需的全部生产要素,根据木桶原理,如果这些资源瓶颈得不到克服,其经济发展将受到严重限制,这时生产要素的进口对经济增长就显得十分重要。对大部分发达国家来说,在其经济起飞的过程当中无一例外都曾从欠发达国家通过进口获得稳定而便宜的原料和燃料。这些生产要素的大量进口,一方面弥补了国内相关要素的供给不足,另一方面也大大提高了生产企业的利润率,这对维持国内的投资水平进而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对大部分发展中国家而言,不仅与发达国家一样,需要进口部分国内稀缺的自然资源;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发展中国家普遍缺乏生产现代化机器设备的能力,通过进口从发达国家所获得的先进的机器设备对其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来分析进口贸易是如何突破供给约束的。当经济处于供给约束条件下,即没有社会资源闲置和供给不足的情况下,总需求的增加不会引起经济的增长,而只会引起价格大幅度的上升。此时,国内短缺的产品进口可改善国内供给匮乏局面,供给的增加可促使经济的增加而抑制国内价格的上涨。即:进口贸易通过进口国内匮乏的生产要素来突破国内供给,以达到经济增长的目的。如果需求增加,需求曲线AD向上移至AD',国民收入不变而价格上升;若增加供给,供给曲线AS将移至AS',则收入由Y增至Y',价格也同时下降。在供给不足经济条件下,一国出口并不是因为本国供给能力过剩以寻求国外需求,而是为了创造进口所需的外汇。因此,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变化的情况下,进口贸易可增加供给,引起经济增长,出口贸易却减少供给,从而阻碍经济增长。贸易逆差就是本国供给增加,促进经济增长;贸易顺差就是本国供给减少,阻碍经济增长。

二、进口贸易——创造有效需求——经济增长

一国潜在的需求,并不总是能够由国内的生产所能满足,如果没有进口商品,有些潜在的需求就不能最终形成消费支出,不利于经济增长。国外商品的进口,尤其是新产品的进口,会培育国内消费者对该种商品的需求,当需求达到一定的水平时,会刺激进口国国内该种商品的国产化趋势,同时也带动国内相关产品的需求,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下面来分析进口贸易是如何创造有效需求的。总需求由AD0扩展到AD1,国内供给只能满足Q0,在不限制进口时,总需求得不到国内满足就会产生进口需求(Q1-Q0),此时相对于国内供给来说的实际有效需求仍然在AD0水平上,均衡的国民收入在A点。如果没有进口,总需求只能由AD0扩展到AD2,相对于国内供给的实际有效需求与扩展后的总需求重合,也达到AD2,均衡的国民收入提高到B点,禁止进口产生的利益为(Q2-Q0)。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人们认为进口挤占了国内市场,损害了经济增长。

但是经济增长是个动态过程,如果不限制进口,进口确实替代了国内实际有效需求的增加;但是,进口满足本国需求扩大的同时,由于增加的需求得到实现,从而引起与进口产品相关的国产产品的需求。相关国产产品的需求得到国内的供给实现后,又引发更多其他国产产品的间接需求,这个过程在经济系统中逐级扩散,引发更多的国内需求。因此,我们可以认为由于进口对国内需求的扩大的满足,国内实际有效需求从AD0扩展到AD3,均衡的国民收入由B点提高到C点。(Q3-Q2)就代表进口对国内实际有效需求的“创造”。如果(Q3-Q2)大于(Q2-Q0),进口对有效需求增加的创造效应就大于替代效应,并通过有效需求的增加促进国民收入提高。另外,进口导致技术进步,使国内生产能力提高,总供给由AS提高到AS',与增加后的国内实际有效需求AD3相交于D点,使国民收入达到新的更高的均衡。(Q4-Q3)就是进口的供给效应。根据凯恩斯的需求决定原理,生产能力提高和总供给扩大最终必须通过需求扩大的路径得以实现,因此也可以将进口对供给的改善理解为进口对其需求扩大的间接效应,这样可将进口对供给的改善视为进口创造有效需求的过程。

再举一例子来说明。假如某国对通讯设备的总需求为140亿美元,而国内对通讯设备的生产能力为100亿美元,这样100亿美元的需求可得到国内生产的满足,剩下的40亿美元称为潜在需求。如果不进口,国内生产最多可增加10亿美元,达到110亿美元。进口40亿美元后,尽管国内10亿美元的增产潜力被进口挤出,但是40亿美元的通讯设备的进口,满足了国内的需求,同时又产生对相关产品的需求,创造相应的生产价值,40亿美元的进口只要创造出大于10亿美元的相关产业价值,就可认为进口贸易通过创造有效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假如创造的相关产业价值为15亿美元,则进口1美元拉动国内有效需求增加的贡献率为:(115110)/40=12.5%。

三、进口贸易——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增长

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在于其结构转型能力的实现,即有助于国民经济及贸易结构的升级与优化。一国需求结构的状况和变化趋势,对其产业结构有着最为直接和重要的影响。新产品的输入对本国的生产和消费活动可能产生“示范”效应,因而可加速本国的新产品开发和进口替代型生产,并因此促进一个产业的快速形成同时,可以实现一国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促进经济增长。持续的进口产品的激烈竞争,必将加速低效率企业退出市场的过程,并促使高效率的企业达到合理的规模,从而优化本国的市场结构,改善本国企业的实绩。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演进依赖于技术进步,而通过进口贸易引进技术进步所需技术,不仅可以改进传统产业而且还可以开辟新兴产业。同时,通过进口贸易引入国际竞争,从而提高产业演进的效率。

下面来分析进口贸易是如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假设某国有1000个单位的生产要素,在计算机、制药、飞机、相机、服装五个产业投入均等的200个单位的生产要素,合计创造国民收入1160个单位。服装在该国的生产效率最低,如果从其他国家进口服装,把从事服装生产的200个单位的生产要素转移到生产效率最高的计算机,平均单位要素生产效率由1.16提高到1.3,国民收入比以前溢出140个单位,产业结构升级对国民收入贡献率是:140/1160×100%=12.07%。可见,进口是该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前提。如果按着国内生产和进口商品生产效率1:1的比率,会出现相当于160个单位国民收入的贸易逆差。不过该国的贸易逆差一般低于160个单位,原因在于相同产品的进口价格往往比国内便宜,如果高于国内价格,便没有人进口。假定进口服装的价格只相当该国国产服装价格的1/2,用80个单位的国民收入就足以支付服装的进口,可以节省80个单位的国民收入,贸易逆差只相当80个单位国民收入,国民收入溢出从原来的140个单位增加到220个单位。进口成为经济增长的增量因子,净进口和产业升级带来的结构效率对国民收入贡献率增加到18.97%,其中产业升级的贡献率12.07%,廉价进口的贡献率6.90%。

国民收入溢出ΔY来自产业升级(ΔY1)和廉价进口(ΔY2)的两个方面,即ΔY=ΔY1+ΔY2。国民收入溢出一方面取决于生产要素转移的数量和低效率产业与高效率产业之间的效率差,即ΔY1=Δq(m/n)。其中,ΔY1代表产业升级增加的国民收入,Δq代表转移的生产要素量,m、n分别代表两种不同产业的效率水平。两种产业的效率差越大,生产要素从低效率产业向高效率产业转移的动能也越大,国民收入溢出也越多。换句话说,转移相同数量的生产要素,效率差大的产业之间生产要素转移对国民收入的贡献大于效率差小的产业。服装与计算机的效率差为(1.5:0.8),大于制药和计算机的效率差(1.5:1.3),服装进口带来的新增国民收入为140个单位(200个单位生产要素×效率差0.7),药品进口带来的新增国民收入为40个单位(200个单位生产要素×效率差0.2),服装的生产要素转移比制药的生产要素转移创造的国民收入溢出多100个单位。与此同时,按着国内生产和进口商品效率1:1的比率,服装进口带来的贸易逆差为160个单位,药品进口形成的贸易逆差为260个单位,服装进口带来的贸易逆差比药品进口形成的贸易逆差小100个单位。另一方面,净进口对国民收入的贡献还取决于进口数量的多少及进口产品与国产产品的价格差(pN/pI),即ΔY2=ΔQ(pN/pI),其中,ΔQ代表进口数量,pI代表进口产品价格,pN代表国内产品价格。进口的产品越便宜,净进口带来的国民收入溢出也越多,造成的国际收支逆差也越小。

低效率产业生产要素向高效率产业转移过程中,会出现转移效率递减(服装、相机、飞机、制药与计算机业的效率差分别是0.7、0.5、0.3、0.2)和贸易逆差递增(160、200、240、260个单位)的趋势。如果该计算机业以外其他产业的800个单位生产要素全部转移到计算机业,国民收入总量将达到1500个单位,国民收入比转移前净增340个单位。同时,按着国内生产和进口商品生产效率1:1的比率,出现相当于860个单位的贸易逆差,这是结构效率的成本和代价。同时,低效率产业的生产要素转移在相当程度上受高效率产业吸收转移要素空间大小的制约,如果不能完全转移到效率最高的产业上,它将向次高产业转移,直到不能吸纳为止。

通过上述分析可发现,进口贸易把生产要素从生产效率低的行业转移到生产效率高的行业中,获得经济增长。

另外,我们也可用“雁行模式”来解释进口贸易是如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雁行模式”的提法起源于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的“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论”。在这一理论模式中,赤松要认为,日本的产业发展实际上经历了进口、进口替代、出口、重新进口四个阶段,因为这四个阶段呈倒“V”型,在图表上酷似依次展飞的大雁故得此名。后来日本学者山泽逸平先生将赤松要先生的“雁形产业发展形态”理论进行了扩展,提出了引进→进口替代→出口成长→成熟→逆进口五个阶段,从而更加详尽地展示出后进国家如何通过进口先进国家产品和引进技术,建立自己的工厂进行生产以满足国内需求,不仅可供出口,而且后来居上取代“领头雁”地位并最终实现经济起飞。“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论”表明,后进国家可以通过进口利用和消化先进国的资本和技术、同时利用低工资优势打回先行国市场。这种由于后起国引进先行国资本和技术,扩张生产能力,使先行国已有产业受到国外竞争压力威胁的现象,叫做“反回头效应”。如果后起国善于把握好时机,就能在进口-国内生产-出口的循环中缩短工业化乃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