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的非对称依存(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3 23:20:56

点击下载

作者:詹宏毅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全球经济的非对称依存

全球经济的非对称依存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全球经济的非对称依存作者:詹宏毅排版:Lucky Read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05-01ISBN:9787300120997本书由北京人大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第一章导言第一节选题背景与意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各主要经济体之间没有再发生过大规模的冲突,使得最基本的两种生产要素——劳动力和资本的积累过程能够延续不断;此外,战后的技术进步层出不穷,从核能技术、材料技术、航空航天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到生物技术,几乎各个领域的技术进步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世界经济持续增长。与此同时,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交往也日益频繁,在GATT/WTO推动的8个回合谈判中,国家间的关税及非关税壁垒大幅降低,贸易自由化程度提高,国际贸易得以迅速扩大;伴随着国际贸易的扩大,国家间的长期和短期资本流动迅猛增长,国家间的资本流动障碍也逐步减少,金融自由化程度加深。

在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的推动下,世界各国宏观经济之间的相互依存(interdependence)内容不断丰富,程度不断加深。对任何一个开放经济体而言,它都处于世界经济相互依存之中,所不同的只是依存的内容、性质和程度,相互依存因对称性和均衡性的差异而存在着多种类型。在当代世界经济中,一国的总需求,总有一部分是由别国的供给满足的;同时,一国的总供给,也必然有一部分依赖于别国的需求来实现(刘巍,2002,24页)。特别是对世界主要经济体来说,研究它们与世界经济之间相互依存的机制与程度,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学理论意义,同时也对它们的宏观经济政策制定具有现实的指导作用。对于这一点,尽管一国或地区的贸易进出口总额所占世界商品贸易的份额并不能反映该国或地区与世界经济相互依存的全貌,但表1-1中的简单数据还是能够非常准确地反映出各个时期不同国家对宏观经济相互依存理论研究的相对关注程度。表1-1 部分经济体不同时期所占世界商品贸易的份额(%)

资料来源:根据WTO的International Trade Statistics 2009整理。

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北美的进出口贸易所占的世界份额处于最高峰,也正是在这一时期,美国经济学家小布朗在《国际金本位的重新解释》一书中第一次将“相互依存”概念应用于国际经济学研究(雷达,1999,79页)。到了20世纪80年代,随着日本经济在此前20年左右的迅速发展,其所占的世界贸易份额到达了峰顶。巧合的是,日本经济学家阿部清司也于1983年出版了其著作《国际经济相互依存论》,在书中对国际宏观经济相互依存理论作了比较系统的阐释。

以上事实说明,随着一国经济对外交往程度的提高,本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宏观经济政策必然会通过贸易、金融等渠道对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运行情况产生影响,反之亦然。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全球化背景下国家间经济相互影响的机制与效应不同于传统的封闭条件下的宏观经济理论。这些因素应该就是产生宏观经济相互依存理论的内在原因。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经过自1978年以来30多年的快速持续发展,不仅经济总量得到大幅度提高,而且与全球经济的融合程度更是日益加深。相关贸易数据清楚地显示,在这30多年间,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所占世界贸易的份额从1%左右迅速提高到7%~9%。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之间的相互依存性已经显著提高,近年来不断出现的贸易摩擦和贸易争端以及人民币汇率问题都在全球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这些具体的热点问题背后,反映出国内当前对全球化背景下宏观经济运行的理论和政策研究都还比较薄弱。因此,在全球化背景下,对宏观经济相互依存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既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也有很强的实际应用价值。“相互依存”这个词据考证最早是Coleridge于1822年提出的。此后,Huxley将这一概念用于自然界的研究,Spencer则使用此概念来研究社会机构之间的联系(刘巍,2002,25页)。小布朗在1940年首次将“相互依存”概念应用于国际经济理论的研究当中。迄今为止,国外学者将“相互依存”这一概念广泛应用于国际经济、国际政治以及国际关系等研究领域,其中,在国际经济研究中的使用频率相对较高;国内学者也在国际关系和国际经济等领域使用这个概念,但从目前能检索到的文献来看,大多还是用在国际关系的研究当中。

在国际经济研究领域,Cooper(1968)首次系统地阐述了宏观经济相互依存的理论研究成果。他认为相互依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经济的突出变化,对工业化国家来说,要很好地处理国际经济联系首先就要认识和了解一国的经济发展与国际之间经济往来中存在着一种感受性(sensitivity)的反应关系。Cooper(1969,1972,1985)继续对宏观经济的相互依存理论以及政策协调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并建立了数理分析模型。阿部清司(1983)对当代使用的“相互依存”概念中所具有的各种内涵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分类,总共分成12组相互对应的“相互依存”概念。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对宏观经济相互依存的研究开始侧重于计量分析。通过建立计量模型,用来分析一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溢出效应,以及仿真模拟一些经济冲击对各国的影响。Bryant等(1989)对美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跨国效应作了非常细致的计量分析和仿真模拟。Spencer(1984)、Masson等(1988)、Richardson(1988)、Edison等(1987)、McKibbin和Sachs(1988)以及Taylor(1988)相继建立了一系列的各有特色的多国模型用于分析全球各主要经济体之间的宏观经济相互依存。

Canzoneri和Henderson(1991)采用博弈论的方法对相互依存经济体之间的货币政策问题进行了非常全面的分析。Habibullah(2000)主要通过贸易和金融这两个经济联系渠道研究了东盟(ASEAN)各国之间及其与全球经济体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Streeten(2001)则把一体化、相互依存和全球化这三个概念放在一个更长的历史跨度上,对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进行了详尽的分析。

前面已经提到过,国内学者在国际经济学领域对相互依存所作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迄今为止还不是很多,其中,比较系统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雷达(1999)专门用了一章的篇幅对各国经济之间的相互依存作了详细的数量分析。刘巍(2002)对世界经济相互依存的内涵作了比较全面的定义,同时对国际经济传递机制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一些量化的分析指标。何帆(2004)分析了世界经济相互依存带来的潜在风险,提出要在相互依存中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香港岭南大学的马跃和香港浸会大学的曾澍基(2004)对相关模型作了深入研究,他们将MULTIMOD和中国内地、香港特区的宏观计量模型结合在一起,分析了中国内地、香港特区与世界经济的相互依存程度。

由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各种生产要素的丰裕程度不一,因此,以上这些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宏观经济相互依存关系中的对称程度各不相同,其中,不对称依存似乎出现得更为频繁。Branson(1984)通过对贸易和经济结构这两个方面的分析,从理论上解释了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美国与新兴工业化国家之间相互依存的不对称性。Ishii、McKibbin和Sachs(1985)主要从实证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美国、日本和欧洲三者之间的宏观经济相互依存对称性问题,并利用世界经济模型做了一些仿真模拟。Loayza、Lopez和Ubide(2001)研究了1970-1994年期间,拉美、东亚与欧洲之间经济协同发展过程中的跨国影响及其不对称效应。从国内的各种文献来看,对宏观经济相互依存的对称性问题还少有研究,肖刚(1999)也只是从国际关系和国际制度的角度,分析了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不对称的相互依存关系。因此,在本书中,研究范围进一步明确为全球经济相互依存中的对称性问题。

此外,在对上述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分析梳理过程当中,可以发现不管是宏观经济相互依存的理论分析还是实证研究,其主要的落脚点大多集中于各国经济如何通过贸易和金融这两个渠道产生相互作用。所以,在选择本书的主线时,将研究的切入点定在了贸易和金融这两个方面。

本书是“全球经济的非对称依存——贸易、金融的传导机制与溢出效应”这一研究课题的成果。这个课题如果能够对宏观经济相互依存理论进行系统的概括,并将其与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脉络相结合,那么这一研究将具有相当的学术价值。从现实意义来看,随着我国经济对外交往的程度不断提高,宏观经济政策的外溢效应愈来愈明显,与此同时,全球经济的运行状况也给我国的政策制定带来更多的约束条件。这个研究课题如果能够对宏观经济不对称依存作出解释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乃至下一步建立可操作的相互依存分析模型,用来评估各项宏观经济政策,那么该课题的研究将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第二节研究范畴与结构安排一、研究思路与章节安排

本书的主题是研究全球各经济体之间相互依存的交互作用机制,经济体之间的联系包括很多方面,比如贸易、金融、移民、地理、制度和文化等等,其中,能够最直接和最显著地表现经济体相互依存程度和深度的应属贸易和金融这两个传递渠道。因此,本书将研究的主线定为贸易和金融在宏观经济中的传导途径、溢出效应与作用机理。首先,从理论上对贸易依存和金融依存的内容以及传导机制与溢出效应进行分析,并结合贸易和金融领域的最新理论进展对其作进一步的探讨。其次,结合现有多国模型的实证研究成果,对全球各典型经济之间的贸易依存和金融依存进行实证检验。最后,通过对经济体之间贸易依存和金融依存的对称性进行分析,探讨全球经济不对称依存的发展趋势与现实启示。本书的主要内容和章节安排可以用图1-1来简单形象地描述。图1-1 论文章节安排结构图

第一章为导言,简要概括选题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思路等。第二章系统论述宏观经济相互依存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主要侧重贸易和金融这两个方面。第三章从理论的角度具体研究全球经济中的贸易依存与金融依存,重点放在从理论上解释贸易依存与金融依存的传导机制和溢出效应。第四章探讨了相互依存理论分析中包含的对称性问题,着重分析了不对称依存的产生原因。第五章在前面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全球经济中的贸易依存与金融依存进行实证研究,主要是概述迄今已有的一些研究成果。第六章讨论贸易依存与金融依存的对称性问题,侧重于实证方面的分析和检验,并根据量化指标证明不对称依存在现实中的常态性。第七章探讨全球经济不对称依存的发展趋势及其给中国所带来的现实启示。二、研究方法

本书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以下三种。(1)归纳总结的研究方法

自“相互依存”概念提出以来,国内外已经有非常多的学者对相关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过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本书的任务之一就是对这些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归纳总结出其中的发展轨迹和理论逻辑。(2)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本书在考察“宏观经济相互依存”等具体概念及评价指标时,既需要采用定性的分析方法来判断相互依存的广度和深度,也需要采用一些定量的方法来测算反映经济体之间相互依存程度的量化指标。(3)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相结合的方法

这是本书中最重要的研究方法,第二章至第四章都是从理论上分析全球经济中的贸易依存与金融依存,同时将这些相互依存理论融入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发展主线当中。第五章则根据上述理论研究成果建立相应的计量检验模型,采用大量的实际经济数据对这些理论进行实证检验,以求理论能够真实地反映经济现实并且能够用来分析和预测实际的经济运行状况。第三节创新点与进一步设想

在本书的写作过程当中,希望能够有所突破的理论和实证创新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已掌握的资料来看,目前国内探讨宏观经济相互依存的大多数文献往往是在研究其他问题时提及这一概念,而不是以此为主题进行比较全面的讨论。因此,本书的目标是希望能够从贸易依存和金融依存这两个方面出发,尽可能系统地论述现有的宏观经济相互依存理论的研究成果。

第二,本书在贸易依存度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金融依存度概念,可以分别用货币供应量或利率的变化来描述这一概念;并且,根据贸易和金融依存概念分别设计了相应的“相互依存对称度”概念。尽管这些概念的定义和设计还比较粗糙,但是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第三,本书将分别运用新贸易理论和新开放宏观经济学来分析贸易依存和金融依存,为探讨全球经济中的相互依存关系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其中包括技术溢出效应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汇率跨国调整所形成的国际金融传导途径。

第四,本书对贸易依存与金融依存的对称性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讨论,这一分析角度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并且本书在Cooper提出的相互依存数理模型的基础上,引入经济结构变量探讨了经济结构与不对称相互依存之间的内在联系。此外,本书分析了在宏观经济不对称依存环境中多边国际经济组织所发挥的作用和影响,这可以为我国在参与这些国际经济组织活动时提供一些新的思考角度和评估标准。

另外,笔者对本课题的研究还有进一步的想法,由于本书的研究和写作时间有限,对书中的一些重要模型难以作深入的研究,特别是第五章中提到的MULTIMOD(现在已发展成为GEM),这个模型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日常研究工作当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也被各个发达国家的央行或其他科研机构广泛采用。这个模型可以用于评估宏观经济政策的外溢效应以及全球性经济冲击对世界各国的影响程度,对于研究各国宏观经济之间的相互影响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希望有可能利用这一模型来评估中国的一些宏观经济政策,以及分析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相互融合程度。第二章宏观经济相互依存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第一节相互依存概念的提出与演进一、相互依存概念的界定

这里所讨论的“相互依存”(interdependence)一词是个舶来品,至于为何将英文单词interdependence译为汉语“相互依存”,其过程恐怕难以考究。《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对其形容词形态(interdependent)的解释为——相互依赖的、相互依存的,国内学者对该词的翻译主要有两种——相互依存和相互依赖,这两个词可以看作同义词,再作细究就有咬文嚼字的嫌疑了。在检索到的文献中,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一些日本学术论文和著作里开始比较频繁地出现这个词,它们都使用了“相互依存”这四个汉字。在本文中,统一将这个英文单词译为“相互依存”。

在上一章中已经简要介绍了“相互依存”这个概念的由来及其应用领域,通过进一步考察,可以发现西方学者在将“相互依存”引入经济学研究领域时,并非仅仅应用于国际经济学理论,还用来描述计量经济学中一个变量与另一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这种变量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对于计量经济分析具有重要影响。在这方面,最早进行开创性研究的是Duesenberry,他于1949年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后,认为参数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对于解释消费者行为具有重要作用。

回到本文的研究主题,在国际经济学理论当中,虽然小布朗在1940年首先将“相互依存”概念应用于这一领域,但系统阐述国际经济相互依存理论的学者是美国经济学家Richard N. Cooper,他在1968年出版的《相互依存经济学:大西洋社会的经济政策》一书中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经济关系的变化归结为相互依存,并用规范的经济学方法进行了分析。对于这一点,国内外的许多学者都有共识,例如,何帆(2004)认为,“最早提出相互依存概念的是美国经济学家Richard N. Cooper。他……指出,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飞速发展塑造着一个日益一体化和高度相互依存的全球经济。各国经济变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日本经济学家阿部清司(1983)也是以Cooper的研究为起点,在其著作中大量引用了Cooper的观点及论据。

Cooper(1968)开篇就指出,“在过去的几年中,大西洋社会的各个成员变得越来越相互依存……巨大而且相对独立的美国发现她的政策不仅会影响其他国家,同时也会受到国外经济状况的影响”(Cooper,1968,3页)。Cooper在解释这种相互依存关系增强的原因时,列举了一些数据和事例,比如,从1950年到1968年,国际贸易额的年均增长率超过了7%,远大于同期的全球总产出增长率;各国之间的人员流动也越来越频繁,每年都有数百万的工人、学生和学者往来于美欧之间;而且,不同国家之间的人们也联系得更加紧密,他们可以相互买到对方生产的产品、读到对方的报纸或者看到对方的电视节目。

在国际经济相互依存理论的初始研究阶段,Cooper并没有对“相互依存”这一概念作出确切的定义。进入20世纪70年代之后,“经济相互依存”这个词汇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广为传播,随着研究的深入,Cooper(1985)专门论述了“相互依存”这个词的定义。他首先引用了《牛津英语大词典》(OED)对词条“相互依存”(interdependence)所作的定义——“一方与另一方互为依靠的事实和情形;相互依靠”;接着,系统考察了“相互依存”概念在经济学领域应用的发展过程;最后,给出了他自己对“相互依存”的定义。Cooper认为“经济相互依存”的最初用法是指,对两国之间或者一国与其他经济体之间的交易规模所进行的一些评估,评估的方法往往是考察这种交易规模占国民总产出水平的比重。但是,这种简单的评估无法满足深入分析的需要,Cooper通过仔细研究后发现,“相互依存”一词中其实包含有两层明显不同的含义,并且每种含义都包括许多方面的内容。

第一层含义可以称为“脆弱性相互依存”(vulnerability interdependence),其具体含义是指中断经济交往关系所带来的经济成本。通常情况下,较高的经济交往水平往往意味着较高的中断成本,但是也有特殊的情形。比如,对于一国来说,某种商品虽然进口量很少但却是本国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而且没有相近的替代品,一旦无法进口将使本国经济蒙受巨大损失,那么,可以说该国对外国或外部世界存在高度的依存关系;更进一步,如果双方相互之间都存在这样的依存关系,那么,可以认为两者之间存在很高程度的“脆弱性相互依存”。这种相互依存关系包含很多方面的内容,从日常用品到各种生产原材料等等。在现实中,可能使经济交往中断的实际例子有战争和贸易禁运,当这两种情形发生在相互依存程度高的国家之间时,会严重打击双方的国民经济。相互依存的这一层含义更能吸引政治学家的目光,因为,他们关注的重点在于如何使用或者威胁使用自身的实力以实现对他国的影响力。

第二层含义可以称为“感受性相互依存”(sensitivity interdependence),这个概念也是Keohane和Nye首先提出的,其含义是指在经济正常运行的条件下,一国在应对外国经济活动所带来的影响时需要作出多大程度的经济调整,通常也要考虑这种调整的成本问题,而且对于依存的双方都存在这样的调整。这种意义上的相互依存关系强调的是经济调整的边际量(相对于平均量而言),也就是本国经济随着通过正常渠道传导进来的外国经济波动的数量和频率所产生的相应边际变动量。用来衡量这种“感受性”的指标很多,其中经济学家们感兴趣的指标包括:花费在外国商品和资产上的边际倾向,外国商品和资产与本国商品和资产之间的替代弹性,生产过程的替代弹性以及经济体的相对规模等。“感受性相互依存”的概念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上述提到的计量经济分析中所讨论的相互依存参数系统,两者都关注各种变量之间的边际关系。不过,一些政治学家对相互依存的这层含义不以为然,他们认为这会混淆相互依存与其他专用术语之间的区别。

需要强调的是,相互依存的这两层含义并不一定是正相关的,即使是出于相同的原因,也有可能出现感受性相互依存程度提高而脆弱性相互依存程度降低的情况。举个例子,由于本国与外国之间进行技术交流,两国在生产某种商品时的成本差异缩小,使得这种商品的替代可能性提高,这样,正常的外国经济波动对本国经济的影响程度将加深,而贸易禁运可能给本国带来的损失将降低,也就是说,本国与外国的感受性相互依存程度提高了,而与此同时,脆弱性相互依存程度却降低了。

基于上述分析,Cooper为了将国际经济学中研究的“相互依存”概念与国际政治学中的概念区分开来,提出了他自己的观点,认为当两国之间任何一方都需要依靠另外一方时,也就是存在脆弱性的依靠时,使用“互为依靠”(mutual dependence)一词来表述;而用“相互依存”(interdependence)这个词来描述一个经济体与另一个经济体之间双向的相互影响程度,并用边际量来考察。前者经常被政治学家们所提及,而后者则更多地被经济学家们所关注。这两个词所包含的具体研究内容也有差异,前者主要考察两国经济交往的总体规模以及一些关键商品有多少比例是从潜在对手那里进口的;后者虽然也关注这些商品的进口比例,但更为重视建立分析模型,对一系列感兴趣的参数进行复杂的数学分析,以便研究外国的正常经济波动会对本国经济产生何种影响。

到了20世纪80年代,日本继美国之后也出现了研究国际经济相互依存理论的热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著作是阿部清司于1983年出版的《国际经济相互依存论》。阿部清司也对“相互依存”(interdependence)作了词源上的考证,认为“interdependence”不仅是从“dependence”一词演变而来的,并且还是一组对应的概念。“dependence”是指一方对另一方的依存,而“interdependence”则是指双方之间的依存,即相互依存。

阿部清司在书中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总结,将“相互依存”一词的内涵细分为12组互为对应的概念,如表2-1所示。表2-1 国际相互依存的各种概念

至此,“相互依存”这一概念在国际经济学研究领域中的内涵基本明确。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学者也逐步开始在国际经济学理论当中使用“相互依存”概念。这一时期,“在我国世界经济学领域中,多数学者是用商品资本、产业资本、货币资本的国际化在战后的空前发展来论证各国间经济联系程度的加强,进而说明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程度的提高”(雷达,1999,78页)。而对“相互依存”概念所作的界定则还存有分歧,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雷达(1999)认为,在国际经济学领域中使用“相互依存”概念,仅从国与国之间的交易规模占国民总产出水平的比重来考察是不够的,考察国与国之间的宏观经济相互依存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必须综合考虑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中断经济交往关系的经济成本;二是各国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用边际值而不是用平均值来衡量;三是“相互依存”概念首先是指经济结构的相互依存。另外,其他学者也对“相互依存”概念作出了自己的界定。刘巍(2002)将“相互依存”概念解释为以下几层含义:(1)相互依存只是程度问题,没有一国完全依存于别国,也没有一国完全独立,相互依存的程度千差万别;(2)依存是双方面的传递和相互的依存,而不是单向传递或片面依存;(3)这种依存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的;(4)经济上的相互依存还将产生深远的政治和军事影响。

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在国际经济学研究领域界定“相互依存”这一概念时,需要突出以下几层含义。首先,经济学意义上的相互依存主要是指“感受性相互依存”。也就是说,研究的重点应该是运用一系列“感受性”的经济指标来衡量本国经济随着外国经济波动的幅度和周期所产生的相应边际变动量。在这里,各国经济相互影响的传导途径以及国内经济政策的对外溢出效应是两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其次,经济上的这种感受性相互依存需要着重考虑在各国之间的对称性问题。在国际经济相互依存关系中,显然,大国与小国的政策外溢效应存在不对称性;更为值得关注的是,由于受到现存国际经济秩序的约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之间也会在一些具体衡量指标上表现出明显的不对称性。最后,在研究国际经济相互依存关系的时候,需要对“感受性”的经济指标进行量化分析以便于权衡政策效果。在这方面,西方发达国家以及一些国际经济组织在过去二三十年间作了大量的研究,并且建立了一些多国计量模型用来分析、预测各主要经济体的经济政策效果。二、经济一体化与相互依存“经济一体化”这个词经常出现在各种媒体当中,不论是大众传媒还是学术刊物,都时常用它来描绘各国经济之间联系的紧密程度和发展趋势。从形式上讲,经济一体化包括市场一体化和生产一体化。市场一体化是指历史上互不相同的工业部门和分离的各国市场正在汇合成一个巨大的全球市场。全球市场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竞争的全球化,无论是在消费品市场还是在工业品市场、原料市场、金融市场,同行业的公司往往在一个又一个的国家内成为竞争对手。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竞争是全球性的,通用与丰田、波音和空中客车、任天堂与世嘉之间都展开了同样的全球性竞争。若某个公司进入当时其竞争者尚未进入的国家并因此获益,其竞争者也必然尾随,唯恐让其对手占得先机。这些在全球展开竞争的公司赖以立足的是随身所带的在本国行之有效的良好资产——包括资金、产品经营策略、营销技巧和品牌名称。这一过程将导致跨国市场的同一性,原有市场的多样性被更大程度的同一性所取代。这种同一性是微观层次上的同一。更为重要的是,随着竞争的全球化,原本相互分离的各国市场汇聚成一个完整的、规模更大的全球市场体系。在此过程中相伴而生的是各国市场的日益开放、关税不断降低、非关税壁垒不断拆除。这反过来又推动竞争走向更高层次,竞争的规模更大,竞争的程度更激烈。如同一国内部一样,随着各个不同的市场日益整合为一个统一的市场,原来用于不同市场的不同规则必然要相应地整合为同一的市场规则。这就是我们近年来所看到的,欧盟在建成统一大市场,取消商品、劳务、人员、资本四大要素的跨国流动壁垒之后,又开始向经济货币联盟迈进,于1999年1月1日正式启动欧元,统一了欧元区11国的货币和货币政策,其政策协调已深入到各国国内的社会政策、产业政策、财政货币政策以及就业和劳工政策等,日益向单一政策、单一规则方向发展;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建立并开始运作,美、加、墨三国之间不仅取消了90%以上的货物贸易的关税和大部分跨境服务的壁垒,而且开始协调统一各国知识产权政策、投资政策、环境政策,并对各国内部涉及健康、安全、最低工资或童工待遇的立法施加限制;亚太经合组织在继续推进其一贯的单边自由开放、开放的地区主义和协调一致的原则的同时,致力于加速各国间的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和科学技术交流,虽然亚太经合组织的性质定位仍只是政府间的论坛,但在近年来的发展中已初步呈现出一些机制化的苗头,而且论坛所论及的内容也不断向各国国内的制度、立法和政策延伸。世界上三个最大的经济区域都呈现出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的势头。而从世界经济整体来考虑,世界贸易组织的诞生和正式运作把世界经济一体化向前推进了一大步。1995年初开始运作的世贸组织被誉为经济联合国,它比其前身——关贸总协定——所监督的范围要广得多。按照“乌拉圭回合”的最后文件,世贸组织不仅监督管理全球工业品贸易,对之施行全球统一的规则,而且还要监督全球的农产品贸易、服务贸易、与贸易有关的投资和知识产权等。世界经济从地区和全球两个层次不断走向一体化。

生产一体化则是指许多公司从全球不同地区寻找商品和服务来源的趋势,它们将生产过程的不同环节置于世界上的不同地区,试图从各国在劳动力、能源、土地、资本、技术以及制度等方面的差异中得到好处。它们通过直接对外投资、兼并收购、协作、组织战略同盟,或在全球范围内寻找中间产品的供货商,将全球的生产活动结成有机的统一体,并对遍布全球的生产过程施加统一的规则。例如,现今世界上民用客机的生产基本是由波音、空中客车等几家超大型跨国公司控制着,这些公司在全球安排生产活动和购销活动,对分布于不同国家的生产环节实施统一的管理以及质量技术标准,其产品的国家特色或国家标志几乎丧失殆尽,再称这些产品为“美国”产品、“日本”产品,或“德国”产品已没有什么意义。冠之以“全球产品”或“公司产品”似乎更为确切。总之,我们正在朝向具有市场、生产、所有权和管理全球一体化特征的未来之路走下去。现代新型的跨国公司已经成为这出戏的主角,它们的经营活动直接体现并进一步推动了微观生产领域的一体化。不过这些公司在全球构筑生产体系的行为只是对变化了的环境所做出的反应而已。

从层次上讲,经济一体化包括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微观层次上最初表现为企业间通过卡特尔、康采恩或其他战略联盟形式结合成经济联合体,现在则更多地表现为跨国公司在全球组织生产体系,安排生产、投资和销售,并由此推动世界各地市场运作机制的统一。在宏观层次上,广义的经济一体化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经济部门和同一国家(或地区)的相同经济部门或不同经济部门间横向或纵向的经济联合;狭义的经济一体化则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为实现共同的经济与政治目的,通过相互签订条约或协议,制定共同的行为准则,甚至通过部分的国家主权让渡,建立起超国家机构,实现经济上的联合。

结合上面对相互依存概念所作的界定,对于经济一体化与相互依存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理解:第一,在市场方面,一体化更多地是指原先各自独立、分割的国内市场或区域市场正在逐步减少障碍、降低壁垒,趋向于融合,不仅包括市场规则的趋同而且也包括市场主体的趋同。而相互依存的侧重点则不同,强调的是各国市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即一国市场的波动对他国市场所产生的影响,其中也包括不同类型市场之间的影响,比如,一国金融市场的波动可能会影响到他国的房地产市场。就两者的联系而言,随着各国市场一体化程度的加深,相互依存的程度会不断加强,反之亦然。第二,从宏观上讲,一体化与相互依存表现出更多的是区别,一体化主要表现为各个经济体之间制度的趋同和壁垒的减少,相互依存则主要表现为经济体之间传导途径的增加和政策外溢效应的加强。第三,在生产方面,由于生产要素流动性的增强、跨国公司的发展以及国际分工的细化,使得各国的生产过程愈来愈趋于一体化,在这一点上,一体化与相互依存有着更为紧密的联系,正是这种生产过程的一体化趋势使得各个经济体之间的传导途径大幅增加,从而使各国的经济政策的外溢效应更为显现。第四,从微观上讲,一体化与相互依存表现得更多的是联系,各种微观主体,包括生产主体和消费主体在一体化的过程中逐渐趋同,导致了不同国家之间的劳动生产率和消费偏好具有趋同的倾向,这样就大大加强了经济体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而表现得更为相互依存。

概括起来说,经济一体化更多地是指个体之间的相互融合,包括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市场体系的制度趋同等方面;而相互依存则体现为各个独立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包括各种市场因素和政策因素的传导途径和溢出效应。从这个层面来讲,由于现实中民族国家林立,利益冲突众多,虽然冷战结束以来,冲突在缓和、融合在加深,但是在可预见的将来不太可能消除个体国家的独立性,甚至这种缓和也还存在反复的可能,因此,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的提法更为符合现实情况。三、相互依存与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概念的提出可追溯到经合组织(OECD)前首席经济学家S.奥斯特雷,他认为经济全球化主要是指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流动,实现资源最佳配置的过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经济全球化的定义是:“跨国商品及服务贸易与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性增强。”

法国学者雅克·阿达则认为经济全球化就是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对世界的支配和控制。在他看来,苏东解体以后,资本主义横行的主要障碍已不复存在。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债务国在债务危机的压力下,不得不按国际金融机构的意志进行政治经济体制改革。而国际金融机构无论是从历史上看还是在现实中都是充当资本主义“代言人”的角色,是资本主义推行全球扩张的工具。在这个意义上说,经济全球化也就是资本主义肆虐全球的过程。

就经济全球化而言,除上述几个较有影响的定义外,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学术界在对全球化的探讨中,还有几个较有代表性的观点。

德国基尔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教授卡尔·巴奎曾撰文指出:“当论及经济意义上的全球化时,具体指的究竟是什么,在这里一开始就遇到麻烦,因为没有一个人肯花力气对这一令人捉摸不透的时髦词汇作出界定,或者对它的意义作出合理界定。”巴奎认为:“最贴切的概念理解是以贸易联系的紧密程度为基准的。根据这个理解,世界出口率越高,跨国贸易额在世界生产中的比重越大,世界经济就越强烈地表现出全球化趋势。”

德国科隆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所长于尔根·弗里德里希斯博士认为:“全球化这个概念具有多种含义,可以描述任何一种方式的国际关系和市场的国际化。就是在科学著作中,它也被理解为各种不同的内容,没有统一的定义。困难首先在于这个专业术语描述的既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过程,不仅如此,人们还经常把全球化的后果也作为定义的一个组成部分……全球化的过程是一种不断强化的网络化。”他把这种不断强化的网络化归结为三点:(1)依赖性增强。即经济活动的网络化对于所有参与者都产生反作用,全球化经济的发展不仅调控各民族的发展,而且还调控各城市与地区的发展。(2)转移的便利。由于科技产业革命所导致的信息传递成本、运输成本大幅度降低,跨国公司把它的生产部门及部分服务监督职能机构转移到低工资成本的国家,以便获取更大利润。信息技术、运输技术越是发展,这种国际网络就越是扩大。(3)集中化趋势。随着全球化势头日见猛烈,企业的各部分业务活动转移到世界各地的许多生产基地,对于监督控制和协调工作的要求也就越强烈。而这种协调组织工作的任务也就更多地集中到少数几个国家的主要城市,使这些地方发展成为极其专业化的中心。

欧洲议会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召集多国的专家学者组成里斯本小组,集中研究全球化问题。1995年该小组出版了代表其研究成果的《竞争的极限:经济全球化与人类未来》一书。书中里斯本小组的专家学者们对经济全球化的概念进行了较为详尽的研究分析。他们认为经济全球化这一新现象可以有着完全不同的形式和表现方式,这些形式和方式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其中有一些会在10年到15年内消失或失去作用,同时也会出现一些新的形式和方式,因此,没有一种固定模式的全球化,也难以找到一个普遍认同的定义。近20年以来,在经济的各个领域,如金融、通信、基础设施、公司组织形式、交通运输、流通领域、个体消费行为、价值观念、民族国家的作用等等,变化如此之巨大,以至于国际化、跨国化已难以涵盖经济各领域的发展及发展的意义。但目前出现的种种全球化概念并非完全正确,将各种各样的概念简单地综合在一起不足以接近真理。里斯本小组的专家认为,全球化涉及的是组成今天世界体系的众多国家和社会之间各种联系上的多样性,它描述的是如下一个过程:世界上某个地区所发生的事件、所作出的决策或行为,可以对遥远的世界其他地区的人和团体产生巨大的影响。里斯本小组所说的经济全球化核心含义在于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的相互影响,同时这种相互影响必须达到一定的量,即这种相互影响必须是在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地区之间发生的,而不是仅在某些个别国家或地区之间;此外,这种相互影响还必须达到较深的程度,它已从根本上制约、影响各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至此,从上述研究中不难发现,要对经济全球化下一个准确的定义是非常困难的。国内许多学者也对这个问题作过大量深入的研究,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雷达和于春海(2001)提出的,他们认为,经济全球化是20世纪后期最为重要的经济现象之一,也是世纪之交从根本上影响、改变各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整体的一个大趋势。从静态的角度理解,经济全球化这一概念反映了世界各国的经济交往活动处于一种网络化的状态,并且这一网络已经基本覆盖全世界;从动态的角度理解,经济全球化就是世界各国的经济活动从一国范围不断地走向全球范围的过程,并且使各国的经济活动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在广度上,经济全球化可以理解为各种经济活动能够覆盖全球范围,比如,许多跨国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已经遍布世界各地,各种生产要素的配置也越来越呈现出全球化的趋势;在深度上,经济全球化可以理解为各种经济活动能够影响世界范围内的社会各个阶层,比如,某一项技术革新或某一种新产品的开发,能够对全球各阶层甚至是每一个家庭或个人的生活和福利产生深远影响。

因此,从根本上说,经济全球化是经济活动的全球扩张、融合的过程,是各国经济活动从国内走向全球,在全球范围内实现社会化的过程。经济主体总是在特定社会中进行活动的,同时也只能在其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活动。因此在不同历史阶段,对特定经济主体来说,社会是有边界的,这个边界取决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当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经济主体只能在特定地区范围内活动时,社会的边界即为该地区边界;当经济主体只能活动于一国国内时,其社会边界即为国界。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经济主体不断拓展其活动范围,社会边界从国界走向洲界,最终走向全球。经济主体将其赖以活动的社会范围从国内推向全球,日益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分工、合作和配置资源的过程即为经济全球化。在现阶段,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为全球经济的市场化,即市场的边界从国界走向全球,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跨国界延伸,形成世界市场,使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合理的配置。从动态过程来看,它是使市场范围不断地打破地域疆界和封闭的民族国家的国界,形成全球经济。在全球经济整体之中,界限分明的国民经济从属于国际交易过程,由于市场和生产已真正成为全球性的,国际关系便趋向自发化,民族国家的经济行为成为因变量,国内的政策制定者和决策者,包括大公司、公共权力机构必须考虑其经济活动的国际性决定因素。简而言之,现阶段的经济全球化是市场跨国界延伸的动态过程,无论其最终的结果是否真正能形成统一的全球经济,作为经济全球化的参与国理应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这一结论是建立在市场对资源配置的积极作用基础上的,自市场经济产生之日起,它就在不断地冲破自然村落、封建割据的束缚,推动着社会分工和生产力的发展,发挥其配置资源的作用。

这实际上是一种广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其含义仍非常宽泛。在这种广义的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不仅有经济活动本身的全球扩张,也有经济活动规则的全球扩张和融合。前者可以被看成是狭义的经济全球化,我们所说的经济全球化主要就是从这一层意义去理解的。后者则可以归为经济一体化的范畴,它又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微观一体化,即作为经济活动全球扩张的直接结果,经济主体在全球进行生产、投资、贸易等活动时,同时将其活动规则推向全球;宏观一体化,这是指在经济活动全球扩张的过程中,各民族国家或政府为顺应和规范这一过程,展开经济协调,自主推动全球经济活动规则趋同。

根据上述对经济全球化内涵所作的界定,对比国际经济研究领域中相互依存的含义,可以发现,经济全球化的概念中既包含有经济一体化方面的内容,也吸收进了“感受性相互依存”的含义。在西方学者的相关文献当中,经济“一体化”这个词是最早出现的,接下来,到了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相互依存”一词在国际经济研究领域出现得相当频繁。此后,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在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学界,使用“相互依存”概念的文献逐渐减少,而使用经济“全球化”的文献大量增加。或许可以这么认为,由于发达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较为对称,经济的相互融合程度较深,它们更多的是考虑这种经济融合过程如何向全球范围扩展和延伸,因而更为强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然而,从全球的角度来看,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极不均衡,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存在显著的不对称性,这种非均衡状态下的“全球化”能否持久?是否不可逆?都是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事实上,在当前的经济“全球化”热潮中,也出现了此起彼伏的“反全球化”浪潮。因此,我的观点是,如果更多地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角度来看,使用“相互依存”的概念比经济“全球化”的概念更为贴切,也更为符合现实情况,因为经济“全球化”这一概念无法包含对称性问题,而这种对称性问题对于研究现阶段的中国对外经济政策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第二节宏观经济相互依存的定义与测算一、宏观经济相互依存的定义

宏观经济相互依存(macroeconomic interdependence)是西方学者在研究国际经济联系时常用的一个概念。在上一节对“相互依存”(interdependence)概念所作的界定的基础上,结合Cooper(1974,1985)、Meade(1951)、Fleming(1962)和Mundell(1968)等人的研究成果,可以将“宏观经济相互依存”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的含义。

第一,是指经济结构相互依存。也就是说,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经济体之间互为高度开放,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导致在经济结构上互为关联,这样,在一个经济体中发生的经济事件就会对其他经济体产生强烈的影响。由于存在这种相互依存,所以各国都非常关心其他国家的经济结构现状及其调整趋势,以及其他一些重大的经济事件。

第二,是指经济政策目标之间的相互依存。这就意味着一国需要非常关注有依存关系的其他国家所要达到的各种经济政策目标。当各国的目标相互一致时,比如保持汇率的稳定,政策协调则较为容易;而当各国都受到一个总体框架制约时,比如各国国际收支经常账户的赤字和盈余加总为零,各国的政策目标就容易出现冲突的情况。

第三,是指由应对外部冲击而引致的相互依存,这里的外部冲击是指来自相互依存的几个国家以外的经济冲击。前面提到,高度的经济结构相互依存将导致一国的经济波动对其他国家产生强烈的冲击,反之亦然,但这是对相互依存的国家之间而言的。另一方面,对于各种外部冲击,高度的经济结构相互依存则可以减弱这些冲击对各国内部经济变量所产生的影响,不过,产生这种效果需要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这些外部冲击之间的关联性较弱(详见Cooper,1974)。如果外部冲击之间存在高度的相关性,那么这种缓冲效果将大为减弱甚至消失。Cooper(1985)认为能够使得各国经济结构相互依存加深的各种因素,同样也会使各种外部冲击之间的相关性增强。

第四,是指各国之间的经济政策相互依存。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一国的最优政策行为过程取决于其他国家所采取的政策行为,反过来也一样。这种经济政策的相互依存是由经济结构相互依存和经济政策目标相互依存直接引起的,在此将它单独列为一条,主要是为了强调经济政策相互依存中所包含的博弈理论及其策略。举例来讲,国家A的政策行为将受到国家B的政策行为的影响,反之亦然,并且博弈的任何一方在设计自身的行为时都会将预测的各方反应考虑进去。甚至,在博弈过程中,如何考虑对方反应的方式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这些国家所希望达到的政策目标。二、宏观经济相互依存的量化分析

通过以上理论分析,宏观经济相互依存的内涵已经明确,但是,不论是文字描述还是数理模型推理,都还只是停留在定性分析的层面。为了使分析的过程和结果更加明晰,就需要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更多的定量分析。

刘巍(2002,29~30页)总结了早期西方学者对宏观经济相互依存的定量研究和分析,归纳出了以下三类传统的相互依存指标。(1)国际贸易的增长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之比。可以用下式表示:

在这里,μ表示一国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依存程度,(M-M1tt-)/M表示本国进口增长率,(X-X)/X表示本国出口增长1t-1tt-1t-1率,(Y-Y)/Y表示GDP增长率。由于一国的进出口总额包括tt-1t-1了该国与所有贸易伙伴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所以,可以将μ看成是本1国与整个外部世界之间的相互依存程度。

如果仅仅考察A、B两国之间的相互依存程度,那么就可以采用这两国的相关数据来进行计算:

在该式中,μ表示A、B两国之间的相互依存程度,M′表示A国2A对B的进口增长率,X′表示A国对B的出口增长率,Y′表示A国的AAGDP增长率;M′表示B国对A的进口增长率,X′表示B国对A的出口BB增长率,Y′表示B国的GDP增长率。B

国际贸易作为国民收入的一个函数,通常是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而增加的。但是,如果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国民收入的增长速度,那么表明国内市场与外部市场之间的相互依存程度加深。(2)一国出口贸易占国内生产总值比率的变化情况。如果在一个时期内考察这个比率越来越大,那么说明该国与外部世界之间的相互依存程度在不断提高。

x表示一国出口贸易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X是该国出口贸易额。

如果是考察A、B两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那么可以得出以下关系式:

这里的x表示A国对B的出口贸易额占A国GDP的比率,X表ABAB示A国对B国的出口贸易额;x表示B国对A的出口贸易额占B国GDPBA的比率,X表示B国对A的出口贸易额。BA(3)国家间资本双向流动的指标,包括三个层次:非货币部门长期私人资本流动总额(GLT)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私人资本流动总额(GPC)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总资本流动(GCF)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

一国与外部世界的资本流动依存程度可以根据上述三个层次分别用以下系数表述:

同理,如果考察A、B两国之间的资本流动相互依存关系,那么可以分别得出以下关系式:

以上各式中,f1、f2和f3分别表示A国对B国的依存程度,ABABAB而f1、f2和f3则分别表示B国对A国的依存程度。BABABA

近几年来,西方的一些经济学家对如何量化地衡量国际经济相互依存关系作了比较系统的总结,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文献有Handerson(1993)、Garrett(1995)、Feenatra(1998)、Rodrik(2000)和Streeten(2001)。这些西方学者认为,一个多世纪以来,国际经济的相互依存关系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他们大都将国际贸易作为考察宏观经济相互依存程度的主要指标,Streeten(2001,15页)利用具体的数据对此进行了形象的描述,“从1820年到1992年,世界人口增长了5倍,人均收入增长了8倍,全球的总收入增长了40倍,而与此同时,世界的贸易量则增长了540倍。”另一方面,随着国际资本流动的规模越来越大,研究人员也开始尝试将其作为衡量宏观经济相互依存程度的重要指标。综合上述学者的研究成果,从全球的视野来看,宏观经济相互依存的量化分析至少应该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国际贸易额占国民收入或GDP的比率。这个指标主要用来反映一国的宏观经济与外部世界的联系紧密程度,可以用以下式子来表示:

式中,X表示出口额,M表示进口额,NI表示该国的国民收入,t和t则分别表示这两个比率。12

第二,不同类型国家之间的国际贸易额所占全球贸易总额的比率。这一比率能够反映不同发展水平国家在全球经济相互依存关系中的不同地位,可以表示为:

这里σ表示某类国家的国际贸易总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率,Tii为这些国家的贸易额加总,T为世界贸易总额,上述变量都是指某G一相同时期的数据。

第三,外国直接投资(FDI)占一国总投资的比率。该指标反映了一国宏观经济总需求中的投资需求对外资的依赖程度,可以用函数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