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韵新阳(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5 09:12:51

点击下载

作者:祥洋樵夫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风韵新阳

风韵新阳试读:

前言

我毕三十余年之功,写就本部《风韵新阳》。这部书有缘问世,与读者见面,也是一波三折,即将付梓之时,说说心路以及成书过程,以便大家加深对壮文化的理解和喜爱,了解壮文化在中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地位,懂得壮文化与汉文化的通性,认识到壮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集,从而,认识到壮文化不仅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而那历史悠久、丰富的壮文化,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挖掘、保护、传承,使之不断发扬光大。

我家学渊源,幼承家祖严训,教授圣贤书籍,从小就对各种文化知识有浓厚兴趣,尤其爱好文学习作。小学时得名师启发教导,而知诗歌词赋、对联,平时就背诵些诗词,后来,自己也就能诗能词,能文能对,能歌能赋。1985年,学校放寒假回家,两学友光临寒舍,尚未入屋,即出上句对子,我即刻对上,前后不及一秒钟,学友兴奋不已。1986年季夏,毕业分配工作分手在即,某同学索诗存念,其言方毕,我出口成诗,前后不及三秒,在场的同学欢声雷动。

我读完小时,先后得益于两位老师的耐心辅导,而有长足进步。初中语文老师更是机智点拨,因而受用无穷。高中语文老师是文章高手,他的厚爱与精心栽培,使笔者如鱼得水,为进一步升学深造奠定了基础。

1982年秋以来,我一直酷爱文学创作,尽管命运之舟于1984年把我载到商校(由商专代培)就读,但我依然是笔耕不辍。商校毕业时,同学们都企望我成为一名作家,但我内心总是觉得自己眼高手低,极可能不孚众望,辜负大家的殷切期望和衷心祝福。在商校就学期间,我得到哲学老师于副校长之启发,经济地理先老师之肯定,特别是语文老师金屏教授之厚爱,早期习作《南屏山的回忆》《商专印象记》《煎羊肝》等。在课堂上宣读点评时,获得很高的评价,这更鼓舞了我的斗志。三十多年如一日,我始终坚持习作,自得其乐。

1986年盛夏,我毕业后被分配回到马山故土工作,先到商业部门历任县五金公司、百货公司业务、商业局干部。1994年春天,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工作,历任县社会劳动保险事业管理所所长、劳动服务公司经理(兼就业培训中心主任)、就业服务中心主任(兼人力资源市场中心主任)。2013年11月27日至今在县农业和林业部门工作。面对那充满着勃勃生机的家乡壮民族民间文化,作为壮族人民的一分子,我觉得我有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将家乡丰富的民间文化发掘出来,认真保护,使之得以传承下去。故而我持笔疾书,几易其稿,终于在2007年末写下一部较为完整的“新阳风物传说系列”壮民族民间传说故事。2008年3月,我从澳洲与新西兰旅行回国后拟出版,当月即到桂林漓江边象鼻山合照全家相,想要附印书内,聊表对家人之歉意与谢意,但后因变故而不能再将书与读者见面。

2009年元月,一对美籍华人朋友夫妇,前来看望我,曾提出重金买下这部书的手稿,我未予同意。后来,我妻子竟将这部手稿连同其他文稿,当废纸卖给过街收废旧的,一时之间,我受到巨大打击。尔后,中断一段时日未作文章,2010年初,方开始恢复习作诗文。2011年11月中旬,我到马山人社局驻县政府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从零开始自学电脑打字,本认为无缘与读者见面的那些壮族民间文学故事,于是有了转机。

我克服伤病困扰,夜以继日地敲键盘,终于在2013年5月20日写就37篇书稿,暂拟书名为《天河星花落新阳》,并拟以祥洋樵夫的笔名付梓。

书稿初时以半文言文之笔法来写,为避免部分人看不懂,自第13篇以后,改用现代文书写,还有后来的诗作都以极其通俗易懂的文字来写。虽谈不上什么文学价值水平,但群众喜闻乐见,自己认为不用再作改变,这一点曾得到辽宁省著名作家、文艺评论家古耜老师的肯定,还有著名散文家王剑冰老师也给予好评。该书稿2013年秋至2016年由马山《金伦》杂志连载,一定程度上得到读者的肯定、共鸣和赞誉。

我的业余创作得到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时读高二(现已大学毕业工作)的大女儿常对我说:“爸,你虽很累,但看起来你是快乐的,你能得到快乐,我们也能感同身受,你一定会成功!”小女儿时读小学三年级,每当我伏案写作熬夜时,其都悄悄然泡好两杯浓茶置于案前,然后,才去休息。有如此一对儿宝贝女儿的关心和支持,要是不认真写东西,内心也觉得对不起她们,往往有一种枉为人父之感。因而,三十余年如一日,我笔耕不辍,其乐融融。

家乡山水美,家乡人更美。我深深挚爱着家乡的山水,家乡的文化。1981年以来的三十多年间,我的足迹踏遍新阳的山山水水、村村寨寨。我曾为大自然的造化所感染、所陶醉,欣然面对家乡的风景名胜,决意将之展现于世人面前,公之于众。

我崇敬和热爱家乡人,那是一种浓浓的亲情。正因如此亲情,我奋进不已,笔耕不辍。我已故的启蒙老师启明伯,在书法、绘画与表演艺术等方面,有相当高的造诣,而且,任过初中毕业班语文老师。我们系同村邻居,老师曾经对我说:“文章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二十多年前,我去拜访初中物理、化学老师——世英,老师知我一直坚持业余写作,鼓励我说:“从前县中有一位叫蓝鸿恩的工友,成天在锅炉旁写些民间故事,后来,成名成家到省城做事去了,写过不少文章。只要有耐心和恒心,持之以恒,你一定会成功的。”

我知道蓝鸿恩老师其名,却并不知其人。我中学时曾拜读过其力作《达架和达伦》,内心对其有崇高敬意。不久,县里请回蓝鸿恩老师、苏方学老师和梁庭望老师给干部职工讲学。从而,我有幸听到他们的精彩演讲,受益匪浅。蓝老师讲的悬古修文,说到我的心坎上,倍受鼓舞。每当碰到困难时,我就想起蓝老师的话和当年他锅炉前坚持笔耕的情境,心中就有无穷的力量,就有战胜困难的信心,从而,找到战胜困难的钥匙。

九年前我要办而没有办成的事,当真好事多磨,今天在有关人士的支持和帮助下,决定将这部书出版,这沉甸甸、热腾腾的壮民族文化,终于能与读者见面,它不仅是单纯的壮民族文化,而且,反映着壮汉文化的交集,并体现了其与世界文化的接轨,既反映了壮汉民族团结,又反映了中华民族和世界上其他民族的交流、团结和友谊,诚可谓有诗、有词、有山歌,不失为一部有壮、有汉、有国际,有古、有今、有未来之作。我藉作品出版的机会,向曾经关心、支持和帮助过我的每一位师长、朋友、社会各界人士以及广大读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美好的祝愿!祝你们平生幸福美满,一生平安快乐!第一篇莲花山赋

新阳一带山清水秀、洞奇石美,可是世人唯知金伦洞,不曾晓得有莲花山。这山是本地方园五十里最高峰,而且,富于传奇色彩。登上山顶,则有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慨,难怪会有人在登泰山时留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千古绝唱,而此时此刻,我思绪的骏马,早已脱缰奔驰,久久难以平静……

一天,樵夫采薪,登上莲花山顶,他惊叹于那莲花山之高。他肃立着,看到朵朵白云,如同一团团巨棉,在头上缓缓而过;看到一条江水,宛若一巨大玉带,朝南宁方向缓缓地飘去;看到周围的群山,仿佛就在他脚下……

樵夫无暇顾及周围胜景,一心一意到金伦父墓前拜谒。这墓高葬莲花山顶,端坐莲台上,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丝丝灵气,涵养、哺育着它,明堂宽广。前人称这以广东大海作明堂,两层狮虎把门关,旗鼓齐备,文房四宝应有尽有,玉印显露,玉带缠腰,吸纳万里,大明山在左前方,蜿蜒前去,右边重峦叠嶂的丘陵,连绵不绝,龙高虎低,妙不可言。

樵夫暗暗叹说:“莲花山,真天下名山!”

樵夫又暗自思忖道:“廖金精跑遍北京名山,于北京昌平区郊外黄土山,后改称天寿山,为明成祖永乐文皇帝朱棣选定陵地长陵,明十三陵的首陵。后来,明十二代帝皇陵寝都附葬在这里,因此,有了现在的北京明十三陵。如果当年廖公来到这里,也许明十三陵中的某座陵寝,就要落坐莲花山上。”

樵夫梦呓一般,喃喃说:“果真如此,那该多好!”

千百年来,每时隔二三十年,山上莲花,就在一个漆色的夜晚,盛开着,怒放着,宛若初升的红日,也似高高灯塔。那婀娜多姿的莲花呀,伴随着天边仙乐,在半空中闪烁着霓虹灯般的光芒,大有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句“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般的美景……

有人说,莲花山是一块风水宝地。相传五百年前,明代哲学家、教育家王守仁(世称阳明先生),封新建伯,官至南京兵尚书后,奉旨南至广西,设思恩府治蛮,统辖今武鸣、马山、平果、隆安一带,府治初址为今马山金伦洞旁旌旗山下新阳村部前稻田及武鸣府城。他就寻址的事,绞尽脑汁,最终按当时盛行风水之说确定优劣。相约一方莲花山顶,另一方在今马山林圩附近状元山顶,以雄鸡报晓为号,先鸣的胜出,府衙就定在那里。

当时莲花山上先闻雄鸡高唱,唯因本地豪绅生怕朝廷征用他土地,百般阻拦,不许先鸣放号炮。大约半时辰后,才听到状元山传来炮声,之后,本地人才在莲花山点燃引线鸣放号炮。虽府衙是最终定在武鸣府城,但莲花山作为风水宝地之说,从那时起就广为流传,至今五百年来,登山觅宝的人趋之若鹜。

本来新阳一带山岭叠嶂,土地贫瘠,古骆越民族(壮族)先民虽艰辛劳作,作物却收成甚微,甚至歉收,到头来仍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时年还小的金伦,虽出身豪门,却常为百姓着想,苦思改天换地良策,以拯民于水火。自此,古骆越民族山间的贫瘠土地变得肥沃起来,特别适宜种植水稻、玉米、红薯、瓜果,果大肉厚、鲜甜肥美,新阳一带变成有“鱼米之乡”美称的“粮仓”,是历代官府税赋的重要来源地。

莲花山是那样巍峨,那样雄伟,那样隽永。千百年来,她像一位慈爱的母亲,用她那丰涵的乳汁,哺育着壮民族儿女,使之一代代生息繁衍下来。因而,莲花山代表着一种精神,一种文化,散发着泥土馥郁清香气息的乡土文化;是她印证了古骆越民族世代生息繁衍、文明、进步、发展的信息;是她让人感受到壮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优美动人;是她让人体会到壮民族不屈不挠、勇往直前、战胜天地、征服大自然、创造辉煌的壮伟精神。

后人对莲花山的赞美,真的太多了,例如,《莲花山赞》:

广东大海万里天,群雄谁人敢比肩?

白云朵朵头上过,莲花丛丛接长天。

端坐莲台金伦仙,追日巨臂洒酥盐。

甘滋壮家薯与果,从此山人有良田。

莲花山下的山民,世代纯朴无比,热情好客,秉承“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之道。各民族的兄弟姐妹、贵宾朋友,当你来到莲花山下,山民们会用最美好的佳肴美酒、最鲜甜的果薯、最优美动听的山歌,热情而隆重地款待你。亲爱的朋友,难道你不想到莲花山,一边品尝山民的佳肴美酿,一边倾听山民的优美情歌,一边饱览古骆越民族风光胜景吗?第二篇碧翠山下伏皇美

五岭以南曰广,其东称广东,简号粤,其西为广西,简称桂。广西首府南宁,正北约百千米处,有一村落,覃姓人家世代居住。远古骆越民族后裔,几经岁月风华,繁衍生息,至今为遐迩闻名的望族。此处于1936年前属武缘望山村,之后划归隆山县连山村,1951年6月至今归马山县管理。其村名曰伏皇,缘何得名?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壮族故事。故事涉及今新阳敢花屯韦氏先人,后人称之金伦仙,有洞府称金伦洞。

韦金伦自幼聪颖,精通四书五经,勤习四术,博览四史。三岁髫童能作赋,可谓神童,十五岁上乡试中举,堪称品学评名德行坚定,事理通达心气和平。

金伦从小关心百姓疾苦,好学进取,学业精益求精,后参加己未科殿试,力挫群雄,折桂揽取魁元。殿试考题是,皇上指着自己身上龙袍,问说:“我有九五之尊,贵为一国之君,着黄袍,为何袍上绣八龙?”时年方十九的金伦不假思索,答说:“龙生九子,皇上本一龙,再加龙袍八龙,可谓九龙齐备,实是应九龙聚会,四海升平,人民安居乐业之象,也为国泰民安,天下万民福祉之所系!”

龙颜大喜,于是,皇上在金銮殿上钦点金伦为状元,并且,御赐金伦玉马二双,车轿一副,轿夫八人,黄金万两,报晓金鸡一双,旌旗一面,官拜翰林大学士。

金伦为官清正廉明,严于律己,充当表率,垂范后人。他处理朝政,勤政爱民,得到皇帝垂青和同僚欢爱。

金伦从小孝友,奉旨回家省亲,体恤下属,不用轿夫,改用玉马驭驾车轿,沿途从不劳众扰民,深得百姓拥戴。

金伦后在今莲花山去世。不知过了多少年,此处有了今日伏皇后面的大山——碧翠山,而前面亦有两座前山。让人惊叹的是,三山有玉马驾车轿之势。民谣有云:碧翠碧翠,群英荟萃。金鸡一飞东南,一往西北,到今伏兰、伏杨和那方地方。旌旗则飘飞上天,然后,不知何由,一变为二,一西落今六欠、六拉左近,一东坠今坡菊、敢花右边。后人为纪念当年爱民如子的明君,故将酷似由皇上御赐金伦车轿形状的碧翠山下面的村落称为伏皇。

伏皇位于新阳正中,其右侧有一山坳,名曰刁皇坳,人称龙之脊梁骨。相传,当年江西地师到此坳时,不敢站立而过,而是不得不匍匐躬身,爬行缓过,全身颤抖,宛若筛糠。地师过后,留下如此预言。后来,演绎成童叟传诵的民谣:“刁皇东,刁皇西,两只公鸡对面啼。人若有缘居此处,儿孙世代不耕泥。”传说,难以令人置信,而民谣或许不假,仅就坳下村落那方来说,历代文人武官众多,人人不畏宦海沉浮,仕途艰辛,个个精忠报国,垂范后人。

时至今日,新阳一带天宝物华,地灵人杰,物产丰富,人才出众。古往今来,新阳人都崇尚斯文。在科举时代,新阳曾设有很多私塾,巧过科举考试关出仕的人,走出新阳大山,奔上仕途。功成名就后,有的回来光宗耀祖,有的回乡出资办学馆,广收门徒。而循环往复的名利示范观,催发的新阳人好学不辍,延绵至今。千百年来,新阳人尊师重教,大力办学兴教,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通过教育使下一代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栋梁材,诚可谓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可苦孩子。人们都说,今天的新阳,林校、粮校、财校,年年新人到,西大、师大、哈工大,岁岁有人读……所以,有人作《乡恋》诗:

天马驾伏皇,雄鸡唱兰杨。

争艳有菊花,松竹连江往。

新阳多俊杰,光明数那方。

男儿出乡关,前程路更长。

凭谁问,作诗的缘何舍梅而代之以松?是的,山民酷爱青松的高大挺拔,迎风傲雪,高洁苍翠,大有咬住青山不放松,直面困难不低头,万众一心齐奋进,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雄心壮志,这也许是山之魂了吧!第三篇旌旗山小不平凡

老龙腾半空,凤凰舞其东。

前望红山秀,回首莲花红。

青山栖飞凤,秀水起卧龙。

旌旗一片天,万古永峥嵘。

这首五言诗是新阳乡绅黄杰所作。新阳一带山清水秀、洞奇石美。国道210线旁,距广西首府南宁约九十千米处,有一座虽没有莲花山高大,却有莲花山富于传奇色彩的谜一般的大山——旌旗山。

传说中,这地方本来没有山,只因韦金伦在莲花去世,皇上御赐给他的旌旗飘飞上天,一分为二,其中一面东坠在这里,几经千百年演变成不改旗形的山,人称旌旗山,亦有人称将军山。山虽不太高峻,却极不平常,大有万古永峥嵘态势。

皇上御赐金伦的旌旗,传说以东北进贡上等五彩析羽精制而成。古代旌旗为缀牦牛尾于竿头,下有五彩析羽,用来指挥或开道。有这样的民谣说:旌旗旌旗,将军下骑点寅来。这也许就是旌旗山别称将军山的缘由吧!

的确,从山的东南下方,仰观山顶,似乎能看到有一个人牵马而来……游秀芝没有读太多书,并不太知晓什么旌旗,他上小学时听过毛泽东关于“旌旗”的词句: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或许是某种机缘巧合,或许是冥冥中有定数。文章开篇的黄杰诗句,就是在他三十八岁时作的。黄杰家在山西边,那里风光旖旎,秀色可餐,极其可人,既有名胜古迹紫霞洞、将军岩、刁一坳……又有有着优美传说以及富于传奇色彩的名村新阳坡往(那务)。

黄杰是在他祖母逝世二十三年后出生的。他对祖母的印象,全源于村中长辈对祖母的记忆。祖母是邻村淑女,美若天仙,心地善良,而且勤劳俭朴,乐于助人,懿德流芳,遐迩闻名。

祖母遵从孝道,孝敬公婆。平常家中有好吃的东西,她都是先让给长辈,如有长辈患病染疾,她就煎药熬粥,端药喂粥;她注意谦让,婆姑妯娌关系融洽;她教育后辈,刻苦精读,严守正道,修圣贤德,从而,全家上下,其乐融融。

祖母嫁给祖父后,常与村邻上山放牧,坚持天天替村邻砍柴,并且一一扛下山来,送到各家各户去,然后再上山,同大家收牧晚归。要是别人家有难,她都前去慰问,能帮则帮,得助则助。村中孤寡的米婆婆,年迈无力,其在对面山的坡地,是祖母替她耕种、管理、收获的。

祖母很能干,为建起新房,她竟不畏辛劳,独自一个人打砖烧窖。在她三十六岁时,脚痛三天后不幸逝世,留下一堆火红红的为数二十多万块的红火砖。

祖母种地讲究精耕细作,疏密合理,水肥管护,均恰到好处。她所种的庄稼,长势特别喜人,收成良好。所以,她家有余粮,能接济穷困人家。她逝世后,家家户户都供她的牌位,来纪念她的盛德。

祖母与祖父自由恋爱成婚,还没有谈婚论嫁,就共同垦荒种地,共同耕织,这在三百年前僻塞、贫困、封建的壮家山村是难能可贵的,堪称壮家的梁祝,演绎出壮家的《罗密欧和朱丽叶》。现在,新阳一带还流传《珍哥与芳姐》,作为壮剧首选优秀剧目金伦与紫霞仙子故事的续篇。

祖母六十年忌日刚过,黄杰便邀请邻家两个人做伴,翻山越岭到敢花,登上许多人神往的旌旗山巅峰。

他肃立于旌旗山巅顶,看到北面不远处的巴望山犹如一巨大雄狮,昂首向天而笑,那山山民称为老龙居。有民谣“老龙居,老龙居,老龙相聚口含珠”;看到东南面巴利山,宛若一巨大凤凰朝龙池飞扑而来,故称地方为凤凰饮水;看到前面火红红的红山旁,有一巨大画笔似的山;回转过头来,看到西北面莲花山依然那样巍峨,那样雄伟,那样壮丽……

他决定把祖母安葬在这里。他一想到祖母能在这里入土,安泰吉祥,以及享受大自然的无边神力,便怡然自得,就随口赋吟开篇诗句。

关于旌旗山的传说,实在是太多太多了。相传,旌旗山下的开阔地,要不是当年豪绅阻挠,早已被明代哲学家、教育家王阳明先生,定为管辖今武鸣、隆安、平果、马山等地方的思恩府治所在地。而思恩府府治最终定在现在的武鸣府城镇,想来的确是新阳几百年来的一件憾事。第四篇新阳礼赞(一)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

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二)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山河铁臂摇。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秋夜鸡鸣时分,高峰勋家居失眠睡难安,于是录下已故领袖毛泽东《七律·送瘟神二首》诗句,聊以自励。瘟君总是要送,照天烧的,满是纸船明烛,但愿青山化桥终有时,红雨翻浪会来临!就在中秋佳节之际,新阳的人和事,浮现在他眼前,历历在目。难怪有人会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他独自思来思去,内心得到无限的慰藉。

敢问,贫穷难道不是“瘟神”?诚然,源于党富民政策感召,西部大开发带动,新阳民众聪明睿智,勤劳勇敢,终于驱除贫穷,致富奔康。从前的新阳为贫穷落后、蒙昧僻塞之隅,而今的新阳则是山清水秀,洞奇石美,地灵人杰,文明富裕的鱼米之乡。于是,他欣然步毛诗原韵而作和诗:(一)

新阳山水景致多,不得人知无奈何。

忽报西部大开发,万众兴颂恸山歌。

敢花辟出一胜景,金伦奇洞恋青河。

旅游富民兴新事,流水欢歌逐笑波。(二)

六朝玉液龙一条,敢夸水鼓惊弄尧。

旌旗山下游人众,车水马龙过扁桥。

霞光万道日欲落,渔翁撒网把橹摇。

新阳儿女多奇志,奔康热潮似火烧。

高峰勋神笔一挥而就,置笔在案。此时此刻,他那思绪的野马难于顿息,依然在新阳的高山流水间驰骋……

他依稀伫立于金伦洞前那条南连杨圩,北接新阳两村的公路桥,人称扁桥桥上。凭桥栏杆处,凝视桥下,浅底翔鱼,令人兴奋不已,神思畅然,“逝者如斯夫”之感飘然而至。此源头活水乃于大明山,流经新阳中部敢夸咽喉之处,转流武鸣,注入邕江。敢夸是一个狭长的流水岩洞,有着优美的传说故事,洞内水流湍急,洞外水势落差极大,几成水帘似瀑布,流水轰鸣声犹如战鼓擂鸣,也似万马呼啸奔腾,是修建水电站及开辟游览胜地的理想场所。

人说敢夸过处是弄尧,说到敢夸必带出弄尧无疑。这是新阳最东村屯,从前最贫穷的偏僻山村之一。与新阳其他村屯一样,弄尧得益于党富民政策,田头地角,种药植树,栽花种果,大兴生态农业,大办沼气池,解决村民的能源问题。而今弄尧已变成山清水秀,洞奇物美,地灵人杰,文明富裕的壮家村落。

凭谁问,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好不好?

高峰勋依稀听到新阳的千山万岭,传来牧羊人优美动听的牧歌,啊不,这是众乡亲驱除贫穷、奔向小康的嘹亮战歌和战斗号角,难道不是吗?!看,那勇敢的黑山羊,一群群的,遍布山冈山梁,羊毛墨然,油光发亮,个个昂首挺胸,高傲地立于高高岭上,或活蹦乱跳,或欣然吃草,或咩咩唱叫……

高峰勋目光西移,看金伦洞那边来水,清澈透明,简直玉液琼浆,甘滋甜美,这源于六朝的水呀,宛然跋涉并穿山过洞而来,几似游龙,壮美绝伦。六朝位于新阳西北部与林圩、白山两镇交界地方,是流经金伦洞小河上游,建有六朝水库,灌溉着马山县古零、白山、百龙滩三镇数万亩良田。而其水质优良,无任何污染,随手一掬,晶莹剔透,沁人心脾,是上乘天然饮用水,是马山县城几万人口及人畜饮水的重要水源。那里风景优美,秀色可餐,可辟为风景区,也可建成度假村……

新阳,山清水秀,洞异石美,土地肥沃,境内有多条小河流水经过,理所当然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千百年来,新阳的山水是培育人才的,因而,新阳从来就是个物宝天华、人杰地灵、人才辈出的地方。这就是俗语所说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新阳在1936年之前,是分别属于隆山、武缘、上林三县分治的三县五村边地。这地方的各个村子,距武缘县城近一百千米,距上林县城六十千米,而距隆山县城白山仅一二十千米路,却大多数划归武缘县管辖,也有划归上林县管辖的。山高皇帝远,老百姓的事儿,官府不闻不问,官府的事情地方上也无人去受理,所以办事效率低,匪患横生,无法剿灭,老百姓苦不堪言。只有光明七村及石山片的零星村屯属于隆山,然而,隆山所辖的村庄深受其害,同时,武缘、上林所辖村屯,也不见得好到哪里去。因而,新阳一带十分无奈地成为老关、杨三、杨四、薄拱等一茬接一茬,一代又一代的匪首、匪帮、匪徒们的天堂。他们整天花天酒地,纸醉金迷,打家劫舍,月黑杀人,风高放火,不劳而获,裘马洋洋,趾高气扬,不知稼穑辛酸劳累和五谷的来之不易,糟蹋、浪费、暴殄天物。老百姓却无法安居乐业,不知多少人颠沛流离,背井离乡,逃荒讨饭,流离失所,家破人亡,荒废祖祖辈辈借以生存繁衍的美好家园,不能从事正常生产生活。本来生活在一个好端端的鱼米之乡,竟被折腾得终日食不果腹,没有一天不为三餐而犯愁。百姓怨声载道,深恶痛切,人人都以消除这危害乡土、祸害乡亲的社会毒瘤为目标。

鉴于明清以来匪患严重问题,原属武缘县连山村韦罗乡绅龙瑞旺,与武缘县利山村杨禄乡绅卢赠洋,还有武缘县石林村旧石乡绅施志长等几个人(龙等人为化名),做主出钱出力,向省政府请求请愿,不辞辛劳,跑上跑下,拜访有关官员,联络社会有识之士,动员各界人士以求变谋安,奋发图强。村民们广泛参与,大家聚精会神,一心一意,同心同德,共谋家乡平安和千秋万代发展,献计献策。团结就是力量,同心能成就大事,最终,1936年,以利波桥为界,今杨圩村岜优以北原武缘县辖地村庄,划归隆山县管辖。而以扁桥为界,原连山村以北村庄,在“大跃进”时期,与原那降村光明大队村庄以及上段片新更村、杨甫村村庄,还有东边原属丰才一村庄,共同合并成立拥有大小二十二个村庄的新阳生产大队,简称新阳大队,归属古零公社管理,后来公社改乡,生产大队相应变成村,古零撤乡建镇,新阳依然为一重要村民委。

新阳生产大队,也就是新阳村的前身成立以后,新阳人民与全国人民一道,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社会发展,人民生活安定。新阳人民艰苦奋斗,艰辛创业,大力兴修水利和村屯路等基础设施,发展农、林、牧、副、渔业生产,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农村农业改革奠定必要物质基础,这些成就是勤劳勇敢的新阳人民血汗的凝结,是广大新阳乡亲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新阳人民敢于拼搏、敢于胜利的象征!

新阳大队成立以后,特别注重农村的文化、教育建设,在韦罗的大队部前方成立新阳大队小学附中,上段片五屯办起糖厂完小,光明片七屯办起光明完小,村村屯屯都办起学校,方便适龄儿童就近就学。同时,兴办农村农民夜校,消灭文盲,为后来的实行科学种田和农业生产承包责任制打下了人才基础。成立新阳大队文艺宣传队,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并大力发展农村广播事业。此外,注重农业机械化建设和小水电建设,逐渐发展和完善大队合作医疗卫生建设,为农民的健康服务。

在外人看来,新阳水多,而且多得不得了,其实不然。新阳上段片五屯,其中三屯过去属武缘,仅二屯属隆山,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水资源严重不足,极大制约农业生产发展,辛苦一辈子的老百姓,尽管风里来,雨里闯,战晴天,赶雨天,早出晚归,披星戴月,不知疲倦,累死累活在田地里刨食,但一年到头仍还是因干旱而歉收减产,甚至颗粒无收,人民生活水平无法有效改善和提高。人畜饮水虽不困难,但农田用水严重不足,农田主要是望天田,而非今日的高线渠道水满渠,旱涝都不怕,稻菽翻金浪,田里作物长得欢,年年保丰收的保水田。新阳人民用自己勤劳而勇敢的双手、智慧和辛勤付出的血汗,高奏着那一曲曲战天斗地、改天换地的胜利凯歌。新阳人民虽从古老的三司三县走到一起,但团结的新阳人民,绝对不可战胜,他们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齐心协力,不遗余力地拼命干,大家携起手来,共同走向辉煌灿烂的未来。他们以自己勤劳的双手去创造历史,他们用自己智慧的头脑去书写未来,在高峰勋看来,世界上没有他们办不成的事,过不了的槛,干不得的活,一切胜利必将属于英雄的新阳人民!

如果说六朝水库、六朝水利是全县人民智慧和力量的结晶,那么,龙更水利则是新阳人民血汗的凝聚,团结奋斗精神的集中表现,同时,也是其极具深刻、久远影响的物质财富。新阳二十二个村屯,不受益于水利工程的村屯占三分之二以上,但他们从不计较得失,春夏秋冬,一年到头,周而复始,无论三伏酷暑天,骄阳似火,汗如雨下,还是数九严寒日,寒气袭人,冷冽刺骨,都自带午饭来工地干活儿,一天干十四五个小时以上的繁重体力活儿,但没有一人掉队过,也未曾听谁发牢骚。就这样,新阳人民战严冬,斗盛夏,历经两三年时间,修建了跨度近一千米长的引水渡槽和约五千米长的高线渠道,引来白浪飞溅的六朝水,灌溉这里一两千亩曾经极其干渴的土地。不需说别人,当年高峰勋的父亲、哥哥皆自带干粮上水利工地,就是他本人也曾多次自带午饭(烤红薯)到龙更水利工地劳动。大热天豆大的汗珠滴在热气腾腾的工地上,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亲眼见证新阳人民力量的伟大,见证新阳人民的忘我和牺牲精神,见证新阳人民乐于奉献和敢于创造的精神。

龙更水利的成功修建,引来六朝水库的“哗哗”流水,灌溉着那干裂的土地,滋润着欢快的禾苗,极大地改善了新阳上段片的生态环境。由于解决水利这一大问题,原本贫瘠干渴的土地,变成土地肥沃的良田,极大地刺激农民当家做主和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龙更水利可以说是新阳人民的一座丰碑,是20世纪70年代新阳人民战胜困难的一座丰碑,是新阳人民团结创造精神的一座丰碑。同时,龙更水利见证了一代新阳人创造历史的过程。新阳是当年农村社会现实的一个缩影。

从前的新阳在韦罗敢碰山下,从来不曾有一间学校,可是,英雄的新阳人民在好比一张白纸的上述地方,办起属于自己的学校,他们虽不曾有今人“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那样的豪言壮语,但他们确实真心、无怨无悔地投入教育。学校建大礼堂时,没有一分补贴,村民就砍伐六欠屯那有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历史的苦丁茶树,不远十余里路途,抬来做大礼堂主横梁(壮话称杠椤),这也是一种物质形态的教育投入。而砌砖盖瓦、架横条等繁重的体力劳动,还不是靠村民的齐心协力?学校所有的课桌、椅子,都是各个生产队无偿提供的,这难道不也是教育投入?过去的人,没有今人的豪言壮语,但他们以亲身的行动和付出,演绎他们高尚的人生,同时,他们却以亲身体会,实践今人的所谓豪言壮语。因而,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他们才是创造历史,他们才是发展教育的模范和领路人。要是没有他们,谁人敢想象今日的新阳教育,更不敢妄谈明天和未来!

高峰勋不过是山间打柴卖薪,维持艰难生计的蠢笨之人而已,不得不风里来雨里去,天天都上山砍柴。山上并无现成的路,而那脚下踏着的痕迹醒目路,是上山的人你踏一脚,我踩一步,你除一草,我斩一棘,你垫一石,我垒一土,日深月久,年复一年走出来的。俗语道:“欲知登山路,须问打柴人,打柴人摇头,只好看自身。”在自以为太过蠢笨的高峰勋看来,后人总是脚踏前人的肩膀,不断地向前进的,后人的每一个成功和进步,都是饱含有前人的辛劳和血汗的结晶,要是没有前人的披荆斩棘,后人怎么可能会一下子上得好路,走得顺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具有本质的必然联系,无论谁,要是否定前人,也就是否定自己。历史往往有这样的重复,那就是贬低他人或前人以抬高自己,其实自己并没有多么高明,只是自己认为自己聪明,超过任何前人或同时代的人,当然,前人已经无法说话与他争论一番,而同时代的人也没有人出头与之争风罢了。

无论是从何说起,新阳的先辈们,新阳的乡亲们,还有新阳的后人们都是勤劳勇敢的,都是值得骄傲和自豪的。新阳必将高奏凯歌,昂首阔步,奔向崭新的未来,建立起理想、和谐、完美的小康社会。愿新阳的明天更加美好,更加灿烂,更加辉煌!第五篇壮家三月九传奇

清明时节雨纷纷,棒槌落地欲生根。

山旮旯里艳阳天,山歌唱个千万箩。

红男绿女对山歌,南山唱来北山和。

……

世人知有三月三歌节,却不知有三月九歌圩。新阳一带,三月初九赶歌圩,热闹非凡,家家户户做糯馍、包粽子,宰鸡杀鸭,有的甚至屠牛宰羊,吉庆喜气犹如过年一般。红男绿女,皆聚集于那务水洞边平地,男女对唱,嘹亮的山歌,彼起此伏,真是人如海来歌似潮,熙来攘往的人们,皆欢喜跃雀。而三月三是壮家极注重的民间传统节日,千家万户皆蒸五色糯米,杀鸡宰鸭,煎鱼煮肉,备上纸钱明烛,檀香美酿,上山祭扫先人坟墓,忙得不亦乐乎,岂有时间来唱山歌哟?!不是吗,新阳如此,杨圩如此,武鸣陆斡一带也是如此。第六篇情歌悠悠刁一坳

马山与武鸣山水相连,宛若唇齿相依,自古以来两县人民世代友好往来,和睦相处,诚可谓“君居江之头,我住江之尾,同砍一山柴,共饮一江水,哥在北山唱来,妹在南山和哟……”民国以前,武缘、隆山两县交界处刁一坳,更是拥有爱之交美誉。

巍巍金鸡山下,六灯丘峦东麓,石山与土岭狭缝之间,有一个小山坳,名曰刁一坳。以坳顶为准,水流南为杨禄,旧属武缘县雷阳江团,水落北即那务(坡往),是今马山县古零镇境内杨圩、新阳二村交界处,可是,从前却是武鸣(旧称武缘)与隆山两县交接点。杨禄旧属武鸣,而那务则属隆山上龙乡,有小路直冲坳顶,太陡太陡了。杨禄一侧,小道蜿蜒,陡度虽较小,但亦陡极了。

相传,三百年前金伦与紫霞仙子故事续篇壮家传统优秀剧目《珍哥与芳姐》就在这里登场。这里距金伦遇真水洞口小平地五百步之遥,古木参天,绿得醉人。其间遍布野花,其扑鼻的花香招来无数彩蝶和蜜蜂。树上小黄莺正在欢歌,雀儿也在叽叽喳喳,跳来跳去,唱个不停,整个画面,都令人陶醉。所以,这里是情人幽会的理想场所,也是三月九歌圩,男女对唱山歌的地方。自大明山脚至灯笼山下,十里八乡,红男绿女,都集中在这里欢唱山歌。不知多少人,跟着当年珍哥与芳姐的脚步,在这里相知相恋,自由恋爱,终成眷属,传为佳话。

刁一坳山路,是出名了的陡,也是出名了的小,行人必须一个个地鱼贯而往,绝不可比肩齐步。当年,曾有人要在这里开大路,但在测量时,南有今杨圩村杨禄、本记两屯二杨姓豪绅阻拦,北有那方霸王郑远立阻止,说要在这里开大路,将占用他们田地,公路必须改道不可,因而,刁一坳的山路,就这样千百年来出奇的小,出奇的陡,出奇的难行,也因此而增添它的险要!第七篇我家有块红薯地

高考名落孙山的我,百无聊赖,在家务农。一日,队里分给我水洞边小平地。队长对我道:“此地分你,好好种,莫给荒芜嗬!”于是,我家拥有此春种玉米、夏植红薯的小平地!夏收粟苞,秋担甘薯小平地呀,非称玉米地,却名红薯地,缘诸奈何?

春华秋实,也许你会认为秋收红薯而不是玉米,因而命名为红薯地,不,绝非是这样。三百年前,小平地草木丛生,鸿荒一片。那年夏历三月九,那务珍哥在刁一坳歌圩会过邻村芳姐,彼此相见,似曾相识,二人投缘极了,由知而恋,虽不曾谈婚论嫁,他俩就共垦荒,同种地,开垦的第一块处女地,就在这里,所种的作物,恰是红薯,而且红薯收获特多,果实特大,肉特厚,特鲜甜。他俩当时从未涉足这里,但二人均对这里毫无陌生感,总有一种曾经来过的感觉。这块地以前地广人稀,仅仅年种一糙红薯而已,三百年来年年如是,岁岁如此,而春种玉米的时日,屈指可数,所以,红薯地之说当不为谬。

爱女真真两岁,就入幼儿园。下午下班后接她放学,成我每天必修之课。真真幼小,总嚷着吃老家红薯,吃毕兴奋不已,稚容灿然。一天,自家红薯吃光,我的工作忙,脱不开身回老家,只好上街拣选几个,女儿归家咬一口,就闹说:“太难吃了,太难吃了,不是老家红薯!”说着,随手就把红薯丢到地上,双目泪下,呜呜啼泣,哭嚷道,“要红薯,要老家红薯,要老家红薯呀!”

我本是土生土长的山民儿子,现在已经变质了,多年不吃红薯,根本品不出老家红薯的味道。我种了一年多的地后,就如同从前巧过科举关的先辈,高考终于榜上有名,步出新阳大山,追觅人生新亮点而去。从此,我变质了,忘本了,极少吃五谷杂粮。要不是爱女嗜好吃红薯,我还真懒得动脑筋,想想红薯为何物,更不思记起红薯地来。

二三十年光阴过去,我重回到水洞边小平地种红薯。一天,有人问我说:“你这红薯地能值几个钱,有劳你大老远回来亲自耕种?”我笑了笑,没有作答,双目凝视脚下乌泥,思绪的大海,怒潮起伏,波澜壮阔。难道这不就是一块平凡土地吗?是的,它是一块极平凡,又是一块极不平凡的土地,它是构成九百六十万平方千米国土的一分子、一个细胞。在祖国母亲大躯体里,它也许微不足道,或许还谈不上沧海一粟,但在我看来,它是一座丰碑,它散发着浓郁芬芳的民族文化气息。它是一种精神,壮民族勤劳勇敢、奋发向上精神的象征,它更是一种伟大友谊,华夏民族世代友好的伟大象征……

我伫立自家不足半亩的红薯地上,依稀看到这样的一块石碑,静立于旁。碑石的正面刻着:“金伦在此二会紫霞光仙子。”另一面则是铭刻着:“中英联合洞穴考察队英方队长梯姆·弗格先生于此接受中国山民敬献烤红薯。”此时此刻,我内心除感激造物主外,还暗暗感激先人珍哥和芳姐,共同开垦出这样一块神奇的吉祥地!但愿这一块神奇的吉祥地,有朝一日能名扬四海,五大洲的朋友们都能来到这里,吃到这儿的窑烤的红薯,然后余香盈嘴,连伸大拇指,用流利英语连连赞道:“OK!OK!I have never had so delicious food!”哦,这愿望一定实现,一定能够实现!而且,梦想成真的日子一定不会太遥远!第八篇江夏源流青史传

安歌小时候,祖父训教百家姓,而今先人早已作古,但其言犹在,其音犹存。新阳一带,多分布黄、韦、杨姓,覃、程、李、玉、蓝五姓稍逊,零星的有袁、陆二氏,而成氏则早已绝后无嗣。话说黄姓,人们自说江夏堂,祖地山东,有俗语:江夏源流千秋远,山东根脉百世昌。岭南广袤,黄氏后裔很多,都说是黄峭公后代,查阅《辞海》,并不见有峭公记载,实在是名不见经传,实为一桩大憾事。安歌虽自认粗陋,而自承渊源家学,且得祖训,在这里暂且先行录下峭公故事,聊作黄氏史话,以弥黄家无史遗憾,说不定能引出冥冥中新机缘呢。

黄氏,约于商末周初在今河南省潢川县建立黄国,因被周封为子舜,也称黄子国。那里有豫南小苏州美称。地处豫省东南,淮河南岸,潢河流贯,汉置弋阳县,北齐改定城县,元入光州,1914年改潢川县。地处淮河平原进入大别山区交通要道,为豫南物资集散中心,也是自古兵家必争之地。而潢川位于豫鄂皖交界大别山东边,或许可解黄家祖先的山东之说。

春秋时,公元前704年夏,黄国为楚所灭,亡国后黄国子孙,以国为姓,即黄氏,迄今约三千年,源远流长。然而,黄氏源出山东(省)之说,大致为谬。鲁豫相邻,而战国有鲁无豫,黄家出处或许谬传,诸如“黄家祖先山东(省)江夏群岛”“黄家祖先山东(省)江夏郡糯米街糯米行”等,众说纷纭,似是而非,无典可据,无证可考。不信但见与黄有关古水、县名。

古时水名黄沟。春秋吴王夫差十四年(前482),北上在黄池(今河南封丘西南,近当时济水)大会晋鲁各国,以便称霸中原,夫差从淮河进入泗水,又从泗水进入沂水,来到鲁、宋各国境内,把不相连的水道凿通,东自今江苏沛县,经过山东单县、曹县及河南兰考、封丘等县,西达济水,历史上称为黄沟。秦王嬴政一统中华后,在今山东南部设置黄县,那里有黄水河纵贯,西北濒临渤海。由此推断,黄沟、黄县的史载都在潢川以后,因而,山东(省)绝非黄氏的发祥地。

在黄国灭亡后,以国为姓氏的黄姓族人,全都成为楚国子民。自战国后期以来,江夏郡(今湖北武汉一带)一直是黄氏生殖繁衍、发展壮大的中心,所以,黄氏族人都以郡号“江夏”自谓,因武汉有九省通衢之称,从而黄氏江夏堂中都有“徽九流江夏焕阳春”的堂联。江夏郡实为西汉高祖六年(201)所设置。治所在安陆(今湖北云梦)。辖境相当于今天湖北安陆、钟祥、潜江、沔阳、嘉鱼、蒲圻、崇阳以东,及河南光山、新县以西,信阳以东,淮河以南地方。三国时分属魏、吴两国,各置江夏郡:魏郡治所在上昶城(今湖北云梦西南),吴郡治所武昌(今湖北鄂城)。晋太康元年(280)灭吴后,又迁安陆,并改吴江夏郡为武昌郡,其后辖境渐小。南朝宋移治夏口(今武汉市武昌),辖境是今湖北武汉市以西,蒲圻以东,长江南北及汉水、澴水下游地区。曾在隋初废,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增改鄂州为江夏郡。

历史上历经多次华夏民族大融合后,原本就是汉人的黄氏族人,或融入壮族,或融入瑶族,或融入侗族,或融入其他的少数民族,总之,就是中国那句俗语,入乡随俗。迁至广西潢洞的,大多融入壮族,后居于广西,而他们所带去的中原文明及汉民族先进文化,也促进广西当地壮民族社会不断进化、文明进步和文化发展。南朝梁大同元年(535)设置潢州,治所安平(今钦县西南),辖境是今广西防城各族自治县(旧属广东)。隋开皇九年(589)废。于是,人说广西黄姓分两部分,一部分在唐朝以前自粤西入桂,或许此说法为真,有趣者可以续考,或许会有所收获呢。

黄氏入桂,当离不开北宋时狄将征战。当时,黄氏族人一部由江夏郡(今湖北武昌)到江南直隶府随狄青将军征战,在北粤西柳府攻击邕州城后,颠沛流离,流落到广西东兰、万冈(1935年设置,所辖大部分区、乡原属东兰、凤山)、那马等地定居,新阳多支黄姓族人,说祖宗地为广西东兰红土地,马山其他乡镇多支黄氏宗亲也有如此之说。

东(兰)巴(马)凤(山)历史沿革及变迁如此。东巴凤位于桂西,青龙山、东风山、都阳山三条山脉横亘其间,境内大多为石山和丘陵山区,峰峦叠嶂,林木茂盛。自然资源条件较差,山多谷深,交通不便,耕地少且贫瘠,易涝易旱,迄今该地区多数乡村部分群众温饱尚未解决,古时更难以想象,自然有人背井离乡,流离失所。然而,大家均称来自东兰或许有误。1956年2月,国务院批准成立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巴马大部分乡镇原为东、凤老苏区。

无论新阳黄氏,还是其他地方黄氏族人,说有黄家诗,称为《黄峭公家诗》,实非峭公所作,而是他的二十一子你一言,我一语而成诗:

骏马匆匆往异方,各寻圣地立纲常。

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

朝夕莫忘亲命语,晨昏须荐祖馨香。

唯愿皇天垂庇佑,三七男儿总积昌。

黄峭公平生娶有三个妻妾。妻妾都各生七子,共有二十一子,子孙绕膝。峭公元配官氏夫人所生七子,为嫡系子孙,人们称初一黄,每年春节大年初一可杀生,杀鸡祭祖。每年祭扫祖坟,是夏历三月初一。他们后世子孙所共同拥有《黄峭公家诗三首》之一:

骏马匆匆出四方,任从随处立纲常。

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

早晚莫忘亲命语,晨昏须篆祖宗香。

唯愿苍天垂被佑,三七男儿总炽昌。

峭公二夫人吴氏所生七子,为庶出子孙,人称初二黄,每年春节大年初一忌杀生,待到次日,才杀鸡祭祖。每年祭扫祖坟,是夏历三月初二。他们后世子孙所共同拥有《黄峭公家诗三首》之二:

骏马登程往异方,各寻胜地立纲常。

迁居外境犹吾境,久住他乡是故乡。

朝夕莫忘亲命语,晨昏奉荐祖宗香。

根深叶茂同欢庆,三七男儿总盛昌。

峭公三夫人郑氏所生七子,也是偏生庶出子孙,人称初三黄,每年春节大年初一、初二日忌杀生,待至初三时,才生火烧水杀鸡,时至大半夜,鸡无法整好,只好放火中烤,然后奉祀祭祖。每年祭扫祖坟,也就是夏历三月初三。他们后世子孙所共同拥有《黄峭公家诗三首》之三:

骏马匆匆走四方,男儿到处立纲常。

年深异境犹吾境,处之他乡即故乡。

朝夕莫忘亲命语,晨昏须念祖宗香。

唯愿苍天常被佑,三七孩儿总炽昌。

亡国后以国为氏黄姓子孙后裔,之所以能团结一家亲,无论商贾官员,还是村夫野叟,只要有难或远行,所到地方,只要听到《黄峭公家诗》声,就会有人(黄姓兄弟)前来救援或接待,是因为峭公元配官氏夫人的治家有方。在她即将乘凤仙逝时,遗一首诗:

实郎峭公有三妻,官吴郑娘七子齐。

创业兴家离祖地,归来报命省亲帏。

吾年八九难为活,宗叶分支为儿题。若有富贵与贫贱,相逢须念旧根蒂。

安歌曾到京城旅行,邂逅一个黄姓司机,言谈中他自称是齐鲁山东人氏,祖上自豫迁鲁,并放言黄家祖宗是河南,而不是齐鲁山东。这或许也可作绌文的佐证。

西北吹来满眼春,东南黄氏喜盈庭。在这春意盎然的清明时节,安歌欣喜地敲打起键盘来。值得一提的是,江夏堂终于迎来了多甲子以来的一大喜庆盛事。新阳那务的东兰黄氏一脉,在距过去六十八年之后,终于又与东兰祖籍福地的江夏后裔子孙兄弟联系上,虔诚地跪拜在祖陵面前,献上一炷清香。一炷得来不易的清香,一炷久违六十八年的清香,从而,了结了很多人认祖归宗这一千人所想、万人所念的夙愿。

新阳坡往(那务)也是东兰黄氏的一个发祥地。东兰黄氏始祖黄甲皮,其一支脉,亦就是当年的黄氏士、清、章公三兄弟,拖家带口,扶老携幼,不远千里,脚踏荆棘,攀山越岭,艰难跋涉,沿着滔滔的红水河一步一个脚印地从今东兰三什古镇来到这里,后来,兄长士公长留此地耕作糊口,二弟清公西去乔利定日、定简谋求生计,三弟章公则南下武鸣寻求发展,至今音讯全无,其后人安在,谁人能知?坡往(那务)黄门始祖士、清、章三公父考,讳腾蚪公,娶有三房夫人,生有九子,其三兄弟系何房所出不曾得知,尚留原籍者有五支,其余四个支脉则离祖求谋去。目前,尚有二支宗亲尚未与祖宗地联系上,其中,章公一脉后裔,暂且不说与东兰祖地堂兄弟子孙有联系,就是与较近的亲兄弟后人,都不曾有任何联系,音渺讯无,天各一方,虽在同一蓝天下,却素来兄弟宗亲不相往还,诚然,这何尝不亦是一件大的憾事呢?

十七八年前,那务东兰黄氏的长房后人安歌,曾经开启东兰寻根之旅,然而,福分不足,缘分不到,离祖先生存繁衍之地,仅仅的最后一程路,就是走不完,直过这么多年,方能走完这最后一程路。而十余载的岁月沧桑,人事亦非,安歌曾经的满头青丝,现在早已是白首银鬓,以是,不得不叹岁月之悠悠,号人生之苦短,哭世事的艰难,深感独木是不可能撑得起天的,需以大伙儿,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的共同协作精神,方能实现大家共同的梦想。在这里,我们不能不感激一个已故的先人,他就是斯重蕃先生。他是那务东兰黄氏的次房朝选公后人,生前积善积德,其大硕德泽被后人。斯重蕃素有寻根找祖夙愿,只是年事已高,心有余而力不足,一直无法亲自步上寻根之旅,带着遗憾离世而去。他去世整整七十天后,其次子君慧与乔利的定日、定简兄弟等一行五人,才能马到成功地走完最后一程路。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事情,由他们五人来完成,是有其中机缘的。

安歌先生曾经有过两次认祖归宗的机会,但或许是机缘没达到,或许是他福分不充足,或许是时机把握不当、他的处事能力不大,稍纵即逝的大好良机,都与他擦肩而过。安歌先生当年由巴马江夏兄弟邵航先生陪同,到红土地东兰寻根。同是江夏兄弟的东兰符甘先生问说:“与你同排班辈的安镛先生,正在县里当首领,你是不是要拜访他一下?”安歌心想,自己没有足够的理由认定安镛先生就是自己要找的祖籍地同宗兄弟,不可胡乱去打扰人家,说不定人家会以为自己是阿谀逢迎,胡乱纠缠人家,或许会产生不必要的麻烦,因而,只好打住作罢。君慧与球昌他们这次前往东兰归来,说到安镛先生正好是祖籍地同宗兄弟,同为江夏源流,甲皮公的后人。安歌先生听过以后,心中仿佛是吃过五味子一般。还有楼导先生曾交流到县里当政为官,他是东兰江夏源流一脉,是货真价实的甲皮公后裔。他祖母已年过九十,功德无量,泽被后人。他兄弟俩经过不遗余力的努力,奋发进取,攀登高峰,工作进步快,贡献大,成就高,从而,他们都有一份令人羡慕、光明灿烂的美好前程。安歌先生为能有这样的同宗兄弟,由衷地感到万分高兴,万分自豪,万分骄傲,因而,暗自下决心要以他们为榜样,要以他们作为奋起力量源泉,端正工作态度,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不断努力工作,争取更大进步,为国家、为社会、为人类做更大贡献,成为对国家、对社会、对人类更有用的人!

安歌与楼导先生是有缘的,也许是冥冥之中注定,兄弟对面不相知,手足同在却未识。一次,安歌与楼导在一起,安歌对楼导说,他也是东兰江夏后裔,祖上自东兰来到新阳那务定居。楼导先生就问:“你回去扫过墓吗?你们为东兰的哪支扫墓?是不是扫黄甲皮,甲皮公的墓?”听过楼导兄弟的一连串的问话,安歌不知所措,因为,他是不曾到东兰上坟扫过墓的,更不知祖先是谁,何辈何分,何名何字,为自己何代始祖,因而不懂得如何应答是好,只好瞠目结舌地呆呆然在那里。楼导看着他,就不再说话。假若他善于辞令,也许可能就和楼导深谈得下来,从而,能够认祖归宗。要不,假若他是那阿其所好之辈,善于钻营,阿谀奉承,点头哈腰,迎合上司的人,他会胡言乱语地说:“是是,就是这样子,我听老人说,就去扫这个祖宗墓。”如果是那样,也许就会歪打正着,有可能已能够认祖归宗,只可惜的是,安歌先生又不是这样的人!安歌从来都是宁在直中取,不向曲中求的人。四十多年前,他还上小学二年级时,就是品学兼优的学生。每年儿童节时,全大队小学生都在大队大礼堂集合,给四五十个少先队员颁发红领巾,获奖比例是相当低的,应该说是在百分之五以内,一般一所学校只有一名而已,有的一个都没有。因而,能拿到红领巾很不简单,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情。当年,第一次宣读名单时有他名字,但第二次再宣读时则漏掉,同村大哥哥大姐姐们叫他上台问领导,但他却没有去,直到来年的儿童节,他才终于戴上红领巾,成为光荣的少先队员。他作为斯重蕃子侄辈,成长过程也曾深受其影响,可以说是一辈子得益无穷。

东兰祖籍地同宗后裔,一直都是积善积福的人。君慧他们这次祖籍地之行,接待他们一行的,是一位神似乃翁的年逾古稀老者,他记忆力如同斯重蕃,能准确地记起近七十年前的人和事,是十分不简单的。这位岁月写在脸上的老者,如同斯重蕃,也是一位极为德高望重的人,否则,若他也像别人,矢口否认,那么,那务东兰黄氏后人,就是再等上一千年、一万年,也无法再跟祖籍地同宗兄弟联系上,永远成为游子,无法认祖归宗,因而,老者功德重千秋。东兰黄氏宗亲,祖德流芳,势必千秋万代,永远发扬光大,如同万里长江,万世滔滔,滚滚东流,一浪更比一浪大,一浪更比一浪高。

东兰黄氏始祖甲皮公,来到东兰开疆辟土,至今推来应有五百多年历史,而黄氏有二千七百多年的历史记载,那么,在这之前的那一段,二千二百年的漫长历史,究竟又是如何存在和发展的?是否过得好?是否有谁能说得清楚?多情应笑我,要做这样让人为难的设问,在五百年以前,我们共同始祖黄甲皮公来到东兰繁衍,又是从何处来,而且是因何所由而来?也许,这个问题早就有答案,只是发问的孤陋寡闻,自己不知道而已。也许这段尘封的历史,一时间,还没有人能做出令人满意的回答,那就要告诉我们的子孙后代,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祖先,要沿着祖先的足迹,一步一步地往回走,汲取经验,发扬他们的精神。

路靠人一步步走出来,只有那些不畏艰辛的人,才能走到成功的顶点,这也是一种锻炼意志的修行了。如果要做好每一件事,必先是心思正路,步行正道,法则正确,那么,你要做的事情就一定会取得成功的。斯重蕃已离我们而去,到另外一个世界,但他精神是千古永存的,永远激励着后人,永远地启发着后人,始终不渝地沿着正确道路,去做正确事。认祖归宗为大盛事,是千百万人之所念,而那寻根问祖足迹,永远不会停。要知道,历史是前人的足迹,前人拼搏和奋进累累的硕果,前人勤劳、智慧和创造的结晶,也是先人留给我们的一笔笔最为宝贵的财富。先人不仅给我们身躯,而且还给我们开拓进取、开创未来、建立美好明天的智慧和力量。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