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全传(修订本)(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6 16:13:23

点击下载

作者:杨益 ,赵嫣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诸葛亮全传(修订本)

诸葛亮全传(修订本)试读:

前 言

罗贯中一部《三国演义》,让不到百年的三国时代成为中华数千年历史中最引人注目的一段。而《三国演义》之中,论起最引人注目的人物,纵然不敢说诸葛亮是“独占鳌头”,说他“数一数二”,总是没问题的。

诸葛亮何许人也?《三国演义》中的曹魏众将,骂他是“村夫”,这大抵并不错。他虽然出身于琅琊世家的豪门,但连遭丧乱,颠沛流离,躬耕于异乡;二十七岁时依旧无一官半职,确实只是一个“村夫”。这一年,他一无所有地出山;辅佐的刘备,亦是一个不名一文的潦倒军阀:空顶着不值钱的汉室宗亲头衔,年近半百,仅有立锥之地。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村夫,却又在历史上留下堪称光辉的一页。自出山之后,诸葛亮与刘备君臣相佐,短短数年,夺取荆州、益州,三分天下。在刘备死后,诸葛亮更担任蜀相十余年,实际上成为蜀汉的“一把手”。

诸葛亮执政十余年,并未给蜀汉扩充多少土地;他死后约三十年,蜀汉就被曹魏所灭。诸葛亮守护的政权,谈不上“进步”“强盛”,旋即昙花一现。从这一个层次说,诸葛亮也不过是某个偏安势力的不成功执政者罢了。以中国历史之悠久,在功业上能与诸葛亮并肩或者凌驾其之上的,岂不车载斗量?

然而,稀奇的是,随着诸葛亮之死,以及蜀汉之亡,他的历史地位反而节节攀升,以至于被捧为集中华民族智慧、忠诚、军事艺术和多种美德于一身的典型人物。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诸葛亮所处的时代,正是汉室将亡,群雄并起之时。有力者为王,将江山和百姓都当作筹码,彼此争伐不休。然而,在这样的一个铁血时代里,道德、正统的力量依然存在。不管今人如何嗤之以鼻,终究有那么一批人,为之奋斗到最后一息。

诸葛亮便是这样一批人中的代表。匡复汉室是他的旗号,也是他的信念。

诸葛亮与刘备的搭档,并非是当世无敌的组合,但却是君臣同心同德的典范。在刘备死后,诸葛亮为蜀相十余年,以地狭兵寡的蜀汉抵抗地广人多的曹魏,而频繁进取;担任天府之国的丞相,而家无余财;辅佐幼主独揽大权,而生无异心,死无流言。

在人类文明史上,这也称得上是少有的奇迹了。

也因此,这样一位单以生前“成败”而论,确实称不上显赫的诸葛丞相,在死后,竟被历史和人民推崇、美化,进而神化,成为中国历代宰相中最具有贤名的一位。

诸葛亮当然不是神仙,也不是完人,历数他的缺点,可以随意抓出很多,然而这却无损其历史地位。

因此,在我们这本书中,既不准备重复塑造诸葛亮的辉煌,也不准备拆除那早已片瓦不存的“神坛”,我们只是把诸葛亮当作一个普通的历史人物,讲述他一生中的故事,讲述他如何从高卧隆中的世家书生,一步一步地成长为乱世中的贤臣名相;如何按自己的模式继承和发展刘备的事业,并为之鞠躬尽瘁一生。

他的成败得失,不能离开当时的历史环境。他的功勋过错,也与其他历史人物发生着激烈的互动。很多时候,历史只是事实,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有的时候,甚至事实也隐匿在彼此矛盾冲突的记载之中。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用自己并不聪敏的头脑,尽可能从迷雾中画出一个轮廓,然后宣称:

这就是我的看法,与您分享吧。请多指正。

在本书中,插入了几幅与诸葛亮生平大事相关的历史地图,包括行军路线图。这些地图是作者手绘之后,由美编老师后期处理完成的,当然称不上精致,只是大致标明各要地位置,希望能为读者的理解增添些许直观的帮助。

全书共十四章,将各章的大标题连起来,则是一首七言排律。这属于雕虫小技,聊博读者一乐。

同时,以本书送给在我幼时带引我进入三国门槛的父亲。杨益  于2012年秋

再版前言

笔者2012年所作的《诸葛亮全传》,在上市数年后得到再版机会,首先要感谢广大读友的支持,其次要感谢出版社老师的关照,再次要感谢一千八百年前那位鞠躬尽瘁的大汉丞相。若无他的苦闷而传奇的一生,也不会给我以这样强烈的感受,以至于写出这样一本书来。

这几年里,我对三国时代与诸葛亮的历史知识并没有增加太多,倒是了解到丞相他老人家在文化界的一些新旧事迹。比如湖北某青年学者不满易中天教授在《品三国》中对诸葛亮的“刻意”歪曲,专门写了一本书,拿史料原文做论据,逐句与之辩驳;比如陕西某IT青年李某无法抑制对丞相的敬仰,辞职到成都武侯祠做导游,如今已是锦里的金牌解说;比如贵州女教师若虚少年时即发誓要写一部诸葛亮大传,磨砺二十年,终于完成130万字的历史小说,并在近年付梓,颇让人欣慰;连网络名人马伯庸也要凑丞相的热闹,专门轰轰烈烈搞了一次“重走诸葛亮北伐路”的活动……凡此种种,让笔者不禁有“我道不孤”之感。当然,反面的内容也有,比如陕西某次研讨会专门揭批了诸葛亮数十条大罪。

本次再版,从全书结构上没有大的变动(说实话我还比较喜欢第一版的排律章节标题),只是增添或删改了一些枝节内容,对文字做了调整和优化。此外,我在末章增加了一节《荧屏上的诸葛亮》,又在文中加入了一些插图,使书本内容更加丰富。总的来说,第二版的质量可能略高于第一版,这种提高和史学价值无关,更多是审美方面的。

也希望这一版的图书能得到大家的喜欢。杨益于2016年秋第一章 卧龙乱世枕高岗公元181年的两个“老二”

公元181年,农历辛酉年,东汉灵帝光和四年。

这一年,已经趋于没落的东汉朝廷,在继续不死不活喘息着。尽管各种天灾和外族入侵不断,都是些小打小闹,尚不足以动摇帝国的基础。

著名的昏君汉灵帝,这一年继续坐在龙椅上混日子。亲生老妈董太后和彪悍老婆何皇后之间的婆媳斗争,把他折腾得有气无力。在一帮太监的唆使下,他玩命地吃喝玩乐,还在后宫开办了一个市场让宫女们做生意,皇帝自己也穿着商人的衣服参与,乐在其中。他又在花园里给狗穿上官服,皇帝亲自驾着驴车往来奔驰。

这个纵欲享受的皇帝还有八九年阳寿。他油尽灯枯后,将把帝国终结的悲剧留给他的儿子们。

而之后数十年间纵横天下的英雄们,也在这一年默默耕耘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黄巾道领袖张角,用治病祈福的方式吸收着信徒。他已经拥有数十万拥趸,遍布天下大半的州郡。再有三年,他将发起震撼东汉帝国的黄巾起义。这次起义最终会被镇压,却给之后的豪强并起、军阀割据提供了空间。

27岁的曹操,在首都洛阳冷眼旁观天下大势。这位“太监的孙子”前几年因为亲戚犯罪遭到牵连而罢官,去年才刚刚被重新提拔为议郎。好色的曹操,带着自己两年前新纳的宠妾——娼妓出身的卞氏入朝上任,不顾及正妻丁夫人在老家投来哀怨的目光。

与曹操同岁的孙坚,这时候正意气风发。他在十年前就自行募兵参加了讨伐会稽“妖贼”许昌的战役,从而获得朝廷嘉奖,被授予官职。孙坚前后当了几个县的干部,得到当地士绅和百姓的一致拥戴,江东孙氏的名望正在积累。更让人高兴的是,年仅7岁的儿子孙策聪明可爱,颇有将门虎子的英武之气。而且这一年,夫人吴氏又怀上了,据算命的说,这个孩子,比他哥哥的福气更大!

河北,21岁的刘备正壮怀激烈。他顶着“汉室宗亲”的虚名,却家境贫寒,少年孤苦,以编织草鞋和草席为生。现在的刘备今非昔比,已经成为大名士卢植的得意门生。这位“凤凰男”喜欢喝酒,听音乐,纵情玩乐,更喜欢结交豪杰之士。当地的年轻人都尊奉他为大哥,其中有两个很能打架的人,一个叫关羽,一个叫张飞。

这一年300多天里,全中国大地上有上百万的婴孩呱呱坠地。其中很大一部分将在幼年夭折。剩下的长大成人后,绝大多数将作为平民或士兵,在未来的乱世中正常死亡,或者非正常死亡,从而浓缩为历史书上的几个数字。

但其中也有几声啼哭,具有不同的意味。号哭的婴孩将对未来产生影响。他们的名字和事迹,也将被记载在史书上。

其中一声啼哭,来自于洛阳的皇宫高墙之中。

汉灵帝的妃子王美人生下一个儿子。当时的后宫,屠户出身的何皇后专横霸道,不允许其他妃嫔怀孕。王美人发现自己怀孕后吓得发抖,生怕招致灾祸,曾一度想服药堕胎。谁知堕胎药服下去,竟然无效,最终孩子还是生了下来。随后,可怜的王美人便被何皇后毒死。男孩得到祖母董太后的保护,被她抚养长大。

这个自幼失去亲妈的孩子,名字叫刘协,字伯和。在历史上他有个更响亮和耻辱的名号:汉献帝。

汉献帝排行老二,在他上面有个年长几岁的同父异母哥哥刘辩,就是何皇后生的长子,史称少帝。

据史书记载,汉献帝本是个聪明果断的人。但形势比人强,他接替哥哥刘辩之后,当了三十年皇帝,受尽了委屈和挟持,最后被曹丕篡汉,因此在各种文学作品中,他又被刻画得分外窝囊和无用。

另一声啼哭,则来自于山东省的琅琊郡阳都县,泰山郡丞(相当于市委书记助理)诸葛珪的家中。诸葛珪的妻子生下一个眉清目秀的儿子。郡丞家中的亲情,远胜皇帝后宫的杀机。孩子的出生,让全家老少其乐融融。

这个山东孩子叫诸葛亮,字孔明。他同样排行老二,同样有个年长几岁的哥哥诸葛瑾。数十年后,他将名动天下。而在他死后,这种名声将继续远扬,直到把他捧上所谓的“神坛”。

汉献帝和诸葛亮,同一年生,同样排行老二,而且都在年幼时失去了母亲,在少儿时期失去了父亲。他们后来也同样为了“中兴汉室”这个目标,进行了长达数十年的斗争(虽然手段完全不同)。最奇妙的是,他们的死也在同一年。

只不过千年之后,前者被曲解为“窝囊”“无能”的代名词,后者则升华为“智慧”“忠诚”的象征。颠沛天涯

幼年时代的诸葛亮,同那个时代的绝大多数历史人物一样,没留下什么记载。能确定的,只是他的童年很不幸。在很小的时候,母亲去世,随后没几年父亲也病死了。诸葛亮和他的大哥诸葛瑾、三弟诸葛均以及两位姐姐,就成为相依为命的孤儿。

好在琅琊诸葛氏本是名门望族,亲戚不少,诸葛亮他们几个就投靠叔父诸葛玄,混口饭吃。诸葛玄后来被任命为豫章郡(今江西南昌一带)的太守,南下上任,把诸葛亮、诸葛均他们姐弟几个也一起带去了。再后来,诸葛玄被免官后病逝,诸葛亮、诸葛均又搬到荆州襄阳一带居住。其居地,有人认为在今天南阳卧龙岗,也有人认为在今天襄阳附近的隆中,也有人认为先在南阳,后在襄阳。琅琊诸葛氏迁徙路线图

他们的大哥诸葛瑾则留在故乡琅琊侍奉继母,后来为了躲避战乱,辗转到江东,被孙权录用,成为孙吴政权的重要大臣。诸葛玄之死据史书记载,诸葛玄被免官后,因为和荆州牧刘表有交情,就去投奔他,诸葛亮兄弟也被带去。后来诸葛玄病故,诸葛亮只好自立门户。另一种说法是,诸葛玄是在军阀混战中被杀,之后诸葛亮兄弟自己去荆州。诸葛亮躬耕地“卧龙岗”的具体地点,襄阳、南阳两家争得头破血流,至今未能完全平息。

短短十多年中,年少的诸葛亮已经吃尽了世间的辛苦。与他一同吃苦的,则是整个大汉帝国属下的千百万子民。

就在诸葛亮四岁时,爆发了席卷半个中国的黄巾大起义,上百万农民揭竿而起,向欺凌压榨他们的贪官污吏发动血拼,不惜同归于尽。

起义被镇压之后,朝廷更加腐败,外戚和宦官又玩了一轮同归于尽的斗争,最终造成西凉土霸王董卓入朝,武力把持朝政。随后,以袁绍为首的各地诸侯起兵,打着讨伐董卓的旗号,趁机割据州郡,正式揭开了乱世混战的序幕。

伴随着“英雄”们的征战,是下层民众的受苦受难。曹操曾有诗作“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怜悯那个时代军民的惨景。当然,曹操的怜悯是停留在文学作品层面上的。到实际操作的时候,屠城,坑降,一个也不能少。

诸葛亮的故乡琅琊郡属徐州,原本遭受战祸相对较少,是中原民众避难的安乐窝。曹操的父亲曹嵩也曾在琅琊避祸。但到公元193年,这一切改变了。

这一年,曹操的父亲曹嵩被徐州牧陶谦的部将杀害。曹操化悲痛为力量,出兵徐州复仇,所到之处屠戮十余城。次年,曹军再入徐州,一路杀到琅琊、东海。曾经的避难桃源,成为新的修罗血海。诸葛亮的故乡,也被淹没在死亡恐怖之中。

诸葛亮此时是否还在琅琊,史料缺乏记载,我们不得而知,但至少他哥哥诸葛瑾应该经历了这惨祸。诸葛瑾最终离家避难,远走江东,这次战祸即使不是全部原因,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定居荆州之后,诸葛亮姐弟总算是得到了安宁。荆州在刘表的统治下,受到战火相对较少。诸葛亮也就在这块土地上,度过了人生中最悠闲快活的十年时间。诸葛亮隐居地之争论关于诸葛亮在荆州的隐居地,一说今南阳,一说今襄阳。有专家介绍,南阳说的主要依据是诸葛亮曾在《前出师表》中自言:“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襄阳说的主要依据是《汉晋春秋》记载:“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

据现有史料记载,诸葛亮大致是在公元197年左右开始在荆州生活的,直到公元207年成为刘备的部下。稍微逃脱了长辈丧亡的悲痛和战火的威胁,而尚未被军政大事所累,确实算最轻松快活的日子。

那么这十年诸葛亮是怎样度过的呢?按照史书记载和诸葛亮的自称,是“躬耕于陇亩”,就是埋头种地。

当然,这里的种地,绝不是说诸葛亮跟老农一样,成天起早贪黑,面朝黄土背朝天,汗滴禾下土,累得筋骨酸痛。真要是生活艰难到这种程度,那诸葛亮只能做一个合格的农夫,是不大可能有工夫去钻研学问,成就大业的。

诸葛氏毕竟是名士家族,虽然逃难来此,却也能像模像样地置些田地,雇些佃户,吃穿是不愁的。至于诸葛亮的躬耕,也是那时名士们的风雅之一,走到田间地头进行农业劳动,作为生活的调剂而已。

更多的时间,诸葛亮在“修身养性”。一是读书学习,二是与当地的其他名士交流。所谓物以类聚,名士们正是靠彼此的这种交往,相互提携扶持,既增长知识,又积累人脉和名声,有了人脉和名声,才能出头当官,从而光耀门楣,报效国家,或者实现其他志向。诸葛亮和他的伙伴

天下大乱,而荆州一带相对安宁。对当地的名士集团而言,简直是一个最好的环境。要是天下太平,谈资太少,未免无趣;要是大乱及身,大家忙着奔命,也顾不上潇洒激扬。就是要这样隔岸观火,畅谈天下大事,评论世间豪杰,名士风流也表现得淋漓尽致。

年轻的诸葛亮很快融入这个圈子,并且靠着自己的学问和又高又帅的外貌(身高八尺,姿容甚伟),在其中崭露头角。

当时荆襄地区名士中的一位带头大哥姓庞,人尊称庞德公。他是个标准的隐逸之士,带着老婆住在襄阳郊外,从不进城,过着怡然自得的田园生活。庞德公和刘表荆州牧刘表曾经亲自拜访庞德公,请他出山做官,说您这么大的才能,应该出来帮助天下老百姓啊,而且您粗茶淡饭不要紧,总要挣点俸禄给您子孙吧!庞德公笑道:“只要大家各安其位,哪里需要谁来帮助呢?至于说到子孙,上古尧、舜两位君主都把君位传给其他人,所以他们的后人作为老百姓平安度过一生;而大禹、商汤夺取了江山,他们的后代夏桀、商纣王却不得好死,所以留俸禄给儿孙没什么好处啊。”刘表只好叹息而去。

庞德公不愿意做官,却非常喜欢和名士们往来,而且热衷于给人取外号。他有几位很要好的朋友,庞德公都给取了外号。

一位叫司马徽,字德操。此人也是位恬淡退隐的贤士,素有知人评人的名声。不过在很多时候,别人问他什么事,他都是一句话:“很对,很好!”时间一长,得了个“好好先生”的名号。某一天他的妻子忍不住了,对他说:“别人是有疑问才求您解答,您怎么能什么都说好呢?这样不负责任啊!”司马徽回答:“娘子您说得很对,很好!”把老婆气得半死。但这种敷衍只是对外人。真正的好友和明君,司马徽还是能给予真正帮助的。

庞德公给司马徽取的绰号是“水镜”,称其“水镜先生”。这俩字颇有嚼头。镜子是至明的,可以反映面貌,为人借鉴;水是至平的,可以用于参取平准。可水做的镜子,又难免模糊不清,可遇而不可求。

司马徽和庞德公关系非常铁,好得跟一家人似的。有一次庞德公出门办事,司马徽忽然到庞家,说有客人要来。于是他大摇大摆登堂入室,指挥庞德公的老婆和家人一阵忙碌准备饭菜,司马徽自己坐在堂屋里准备接待客人。过了一会儿,庞德公回来,简直闹不清这是谁的家了。

这位水镜先生年龄其实不大,只比诸葛亮大7岁,后来35岁就死了。后世民间传说把他写成半仙,说他有经天纬地之才,奇门遁甲之术,收了庞统、徐庶、诸葛亮三个徒弟,这是讹传。当然,诸葛亮和庞统、徐庶等人确实都相当佩服水镜先生。

第二位叫庞统,字士元,是庞德公的侄儿。《三国演义》和民间故事说庞统相貌极为丑陋,历史上的庞统,小时候确实其貌不扬,大家都不拿他当回事。只有庞德公很欣赏这个侄子,打发他去司马徽同志那里蹭个评语。司马徽和庞统谈了一番话后,惊呼:“庞德公真有眼力!你果然是个天才!”

那时候,被名气大的人一点评,就跟现在微博被明星转发一样,人气往上蹿。在庞德公和水镜先生的联合炒作下,庞统声名鹊起。

庞统自己有了名气,也开始评点其他士人。《三国演义》里的庞统脾气倔强,嘴巴很刁,但历史上庞统恰好相反。他学习“好好先生”司马德操的风格,评点别人时总是满口好听的,夸大才德,有五分说十分。有人质疑:你这不是胡吹吗?庞统回答:“乱世人心不古,我把人说得好一些,至少可以让被夸的人自信自强,让其他人对他仰慕,这样也可以鼓励进步,引人向善嘛!”庞统后来声名远播,连东吴的很多名士都对他仰慕不已。庞德公给这位侄子的绰号是“凤雏”,就是小凤凰——前途无量的神鸟。

第三位就是诸葛亮了。诸葛亮的年龄比司马徽和庞统都小,当时他的名气和地位也不如他们。而庞德公对诸葛亮同样给予很高评价。他给诸葛亮取的绰号是“卧龙”(又叫伏龙)。趴在地上的龙,看上去软软不起眼,一旦腾飞起来,那可了不得。

除此之外,诸葛亮还有一帮朋友。比如崔钧(崔州平)、石韬(石广元)、孟建(孟公威)和徐庶(徐元直)等人。按历史地位,这几位朋友都不如诸葛亮。但年轻的诸葛亮从他们那里还是得到了不少收获。

河北人崔州平是太尉(相当于国防部长)崔烈的儿子,豪门出身,家学深厚,本人经历丰富,在交往中曾多次指出诸葛亮的不足。河南人徐庶曾经当过“剑侠”,后来才弃武从文,身上有股子江湖的沧桑感。从他身上,诸葛亮自认学到了很多东西。大概,徐庶作为剑侠的果决霸气,正是行事谨慎的诸葛亮较为缺乏的吧!徐庶的年龄史书未记载徐庶年龄,但他曾在中平末年(公元189年左右)当过剑侠。那时候诸葛亮不到10岁。因此,徐庶至少比诸葛亮大好几岁。此外,史载徐庶“先名福,本单家子”,意思是徐庶原名叫徐福,家境很一般。《三国演义》误读了这段话,说徐庶化假名“单福”。诸葛亮的豪门亲戚

除了这些隐士,荆州地区还有一帮权贵大佬。

最大的霸王,自然是荆州牧(相当于省长兼军区司令员)刘表。不过,刘表虽然贵为汉室宗亲,他毕竟是“外来户”。荆州真正的地头蛇,是当地的豪门,其中以蔡氏、蒯氏最为霸道。

当初刘表接受任命,单身到荆州上任,就是在蔡瑁、蒯越、蒯良这些人帮助下镇压了不肯服从的豪强,一举拿下荆州。用现在的话说,蔡氏、蒯氏是和刘表一同扛过枪的战友。刘表发达了,他们自然也权势在握,作威作福。

蔡家的当家人蔡瑁,小时候和曹操是哥们儿。他的姑姑嫁给了太尉张温,妹妹则是刘表的后妻蔡夫人,蔡瑁也就成了州牧的大舅子。后来,蔡瑁的侄女又嫁给刘表的次子刘琮,亲上加亲。蔡瑁本人又和刘表的外甥张允往来密切。这么内外勾结,加上刘表年老多病,蔡瑁俨然是荆州地区不折不扣的“二大王”。就连刘表的长子刘琦,都在蔡瑁、蔡夫人的陷害下吃了不少亏。蒯氏的当家人蒯越,据说祖上是韩信的谋士蒯通。他的地位不如蔡瑁那样显赫,但也是名权颇重。

诸葛亮一家子从山东搬到荆州一带,当然要与这些豪门、名士搞好关系。怎么搞好?结婚。门当户对的婚姻,是连接家族关系的一条很实在的路径。于是,诸葛亮的大姐嫁给了实权派蒯越的侄儿蒯祺。诸葛亮的二姐,则嫁给了隐林领袖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民。和这两家攀上亲,诸葛亮家的日子就好过了许多。

接下来,第三桩婚姻来了。

名士圈子里的一位长者黄承彦,直截了当对诸葛亮说:“老弟,听说你准备找老婆了。我有个女儿,黑脸膛,黄头发,很丑陋,但是学问很好,跟你正般配,不知你意下如何?”

诸葛亮一口答应,旋即把这位丑媳妇娶回了家。黄夫人的名字史书无记载,民间通常叫她黄月英。

此事在当地顿时成为人民群众茶余饭后的谈资。人们纷纷嘲笑娶了丑妻的诸葛亮,还编了歌谣来传唱。诸葛亮却怡然自得。

关于这桩婚事,后世大致有两个说法。

一说诸葛亮娶丑女,主要是为了攀高枝。因为黄承彦的老婆就是蔡瑁和蔡夫人的姐姐,换言之,刘表是黄月英的姨父。诸葛亮娶了丑女,就和蔡瑁、刘表搭上亲戚关系,对个人地位和发展大有好处。诸葛亮为了功名权位娶了丑妻,苦水只能往肚里咽。

一说诸葛亮娶妻就是“娶贤不娶色”,看重的就是黄夫人的才德兼备。他本人既有远大志向,得到黄月英这位贤内助自然大有裨益,并非是贪慕权势,他后来也并未借助刘表、蔡瑁的亲戚关系在荆州谋个一官半职。

两种说法真伪如何,后人已不得而知。按诸葛亮在隆中乃至一生的表现看,他自然不是趋炎附势之徒;但他与黄月英的婚姻,客观上必然能带来人脉上的好处,这也无可否认。

其实,今人在谈婚论嫁时,也必然要综合考虑对方相貌、能力、性格以及家庭背景等,若是因此就把朋友的婚姻命名为“色相婚姻”“政治婚姻”“金钱婚姻”,怕是要挨揍的。古人结婚,就是娶一个门当户对的妻子,完成繁衍家族的使命,顺便求色得色,求贤得贤。“诸葛亮到底图什么”云云的争议,其实是今人试图把诸葛亮贴上高尚或者卑鄙的标签。诸葛亮自己呢?无非娶一个自己能接受的媳妇,然后和她一起过幸福的日子,足矣。哀乐中的壮志

稳定的生活有了,朋友有了,老婆也有了。诸葛亮继续开心地在卧龙岗过他的小日子。读书,学习,走访四方,思考天下大事。

诸葛亮那会儿最喜欢唱一首歌,是《梁父吟》。这首歌最初是在齐地(就是诸葛亮老家山东一带)流行的,据说是一首送葬的哀歌。歌词如下:“走出齐国的城门,远望城南的荡阴小区。那里有三个坟墓,并列着很相像。是谁的坟墓呢?是勇士田开疆、古冶子等人。他们力大能推倒南山,斩断地基。然而有一天遭遇了诡计陷害,为两个桃子就杀死了三位勇士。谁出的这个诡计呢?是齐国丞相晏子!”(原文是:“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里中有三坟,累累正相似。问是谁家墓?田疆古冶子。力能排南山,又能绝地纪。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谁能为此谋?相国齐晏子!”)

歌词里讲的,是春秋时期的故事。当时齐国有三位勇士田开疆、古冶子和公孙接,都是勇武绝伦,战功赫赫。三人结拜为兄弟,横行无忌。丞相晏婴(就是“晏子使楚”里面的矮个儿晏子)担心他们为害国家,于是用了一条计策,赏赐给三位勇士两个桃子,让他们说自己的功劳,功劳大的就吃。结果三人为了吃桃子争功,没吃到桃子的一怒之下自刎而死,剩下两个也自刎殉义。这就是“二桃杀三士”的典故。“二桃杀三士”长期以来,往往被作为晏子“智谋过人”的正面事迹之一,但想想用这种手段对付三个头脑简单古道热肠而且为国家立下大功的勇士,其实很损阴德的。这首《梁父吟》的格调,应是充满悲愤哀怨,最后一句设问作答,愤慨之意掷地有声。

诸葛亮为何独爱这一首哀歌?他自己日后成为蜀汉丞相,对这位数百年前的同乡丞相晏婴,又是怎样的评价?这一点颇耐人寻味。当然,孔明也可能只是简单地喜欢哼一首流行歌曲罢了。《三国演义》中的《梁父吟》罗贯中所著《三国演义》中,借诸葛亮岳父黄承彦之口,吟出了另一首《梁父吟》,并说是诸葛亮所做:“一夜北风寒,万里彤云厚。长空雪乱飘,改尽江山旧。仰面观太虚,疑是玉龙斗。纷纷鳞甲飞,顷刻遍宇宙。骑驴过小桥,独叹梅花瘦!”这一首就纯是咏风景的名士气派,文辞华美,但后劲比叙事那一首少了许多。

后来,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他当时“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意思是老老实实在荆州做个隐士就成了。这只怕未必是实话。庞德公这样的人是真心当隐士,但诸葛亮和他的朋友们,最后纷纷都出来当官了。二三十岁的年轻人,要说一开始就打定了终老林泉不问世事的念头,或许符合那时候流行的“隐逸恬淡”之风,却未免消极了些。

暴露诸葛亮内心的另一个旁证,是他当时自比为管仲、乐毅。这俩是什么人?管仲是春秋时齐国的贤相,辅佐齐桓公九霸诸侯;乐毅是战国时燕国的名帅,带领五国联军,差点灭掉强齐。诸葛亮自比这两位,那口气是很大的。史书记载“时人莫之许也”,就是说大家都不信他这么有能耐。唯有他的好朋友崔州平、徐元直等把他这话当真。也难怪,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说出这般大话,怎么让人信服?但诸葛亮自己既然把大话说得尽人皆知,那么他当然是不打算真的当一辈子隐士了。

据《魏略》记载,有一次诸葛亮和徐庶、石韬、孟建他们聊天,评价说:“你们几位老兄,当官大概可以当到州、郡这个级别(相当于省级和地市级)。”三人问诸葛亮,那你呢?诸葛亮“笑而不语”。这是在装酷,也说明诸葛亮心中,实在有自己长远打算。

当时的中国“群雄割据,战乱不止”。究其本源,是作为天下政治中心的大汉朝廷本身处于混乱,所谓“朝纲失振,民不聊生”,天下赖以安定的统治秩序和社会制度遭到破坏,老百姓也就在这种唯暴力是尊的新环境下苦苦挣扎。要想消除这深重的灾难,只能寄希望于“重振朝纲,兴复汉室”,恢复中央政权的地位和权力,重建政治、军事和社会秩序。

诸葛亮本人,在生命的前四分之一屡经丧乱,颠沛流离;在随后的四分之一安居于荆州。他切身体会着乱世给民众带来的惨痛命运,并从中磨砺出自己的志向。那便是:辅佐一位明君,安定天下,在乱世之中再造太平。

这样宏伟的志向,或许很多人都曾立下过。但要实现这个志向,不仅需要自身的才能和不懈努力,还需要很多外在条件。比如,有力的合作者,良好的机遇。

不知不觉之间,诸葛亮已经27岁了。这个年龄在古代其实已经不小了。孔子云“三十而立”。单说东汉末年的几位著名英雄,孙坚17岁就起兵讨叛,曹操20岁便当上洛阳北部尉(首都公安分局局长),刘备20多岁就带兵镇压黄巾军,30岁以前当上县令。更别提孙策、周瑜在20多岁就已率兵打下整个江东地区了。

诸葛亮呢?作为蔡瑁的外甥女婿,蒯家和庞家的舅子,他依然没有一官半职,以平民之身,隐居在茅庐之中。他的长远志向,似乎看不到实现的希望。

然而,诸葛亮是不在乎的。他在前半生已经经历了这许多波折,又受到庞德公、司马徽他们的熏陶。尽管胸怀大志,但他并不急于一时,不必赶在猴年马月去立下功名,光宗耀祖。他只是静静地等待,积累,考察山川河流,体察民情,默默打造自己的知识储备和人脉储备。

他后来在《诫子书》中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在荆州的诸葛亮,确实有这样的条件。草庐攻读,垄亩躬耕,这是修身养德。而自己的满腹学问和满腔志向,也就在这不紧不慢的淡泊与宁静中,积淀得愈加深厚,直到遇上命中的真主。第二章 英主相携比翼翔诸葛亮的投档清单

东汉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诸葛亮27岁。他没有军队,没有地盘,不可能靠自己白手起家打天下。要实现抱负,就得选择一镇诸侯投奔。

当时,曹操已消灭袁绍家的残余势力,平定北方,汉末战乱最酷烈的时候已经过去。割据天下的军阀,数量比十余年前大大减少。曹操像

诸葛亮要出山,选择还是不少的。

首先的近水楼台,是荆州老大刘表。刘表作为汉室宗亲,当年也是孤胆取荆州的英雄人物,他占据的荆州,包括今天湖南、湖北两省和广东、广西、贵州、河南等省的一部分,好大一块地方,多年来战乱较少,户口充实。而且刘表还是诸葛亮老婆黄月英的姨父。诸葛亮如果想在刘表手下混个一官半职,可谓易如反掌。

但诸葛亮恰好没有去登这个近水楼台。现在看来,大致有两个原因。

其一,刘表虽然本事不错,可到那会儿已经年老多病,进取心不足,只想守住荆州这一亩三分地。曹操往北面征讨袁氏残余势力时,刘备曾劝他趁机偷袭许昌,刘表却犹豫不决,坐失良机,回头又来后悔。

其二,刘表自己的家务事都扯不清楚。他的两个儿子,本来老大刘琦得宠,可是老二刘琮娶了蔡家表妹后,得到继母蔡夫人和舅舅蔡瑁的全力支持(蔡夫人历史上并非刘琮亲妈),有后来居上之势。刘表自己举断不明,刘琦、刘琮各有一帮势力,荆州大权又掌握在蔡瑁等豪门手中,这样的人际环境,年轻的诸葛亮是相当讨厌的。

这样一位暮气沉沉的老牌军阀,自己内部一团糟,诸葛亮要是到他手下,混口饭吃容易,要实现自己的大志基本是别想了。

第二个选择,自然便是威名远扬的曹操了。东汉末年头号枭雄曹操在过去10多年中,先后灭了吕布、袁术、袁绍等势力,已经完全占有汉江、长江以北,长安以东的广大区域,号称“三分天下有其二”。他麾下军队众多,文武如云,与诸葛亮同年的皇帝——汉献帝刘协也是曹操手中的傀儡。毫无疑问,这是当时最强力,最有希望统一全国的一家。

关于“诸葛亮该投刘备还是该投曹操”的辩论会,恐怕在全国的大学生里面没打十万场也打了八万场。按反方观点,曹操兵足将广,诸葛亮投了他可以很快一统天下,那不是能够解除人民的战争苦难吗?为什么诸葛亮偏要逆历史潮流而动呢?

主要原因也有两方面。

其一,曹操这人,才能是第一流的,但品行令人不敢恭维。自从公元196年把汉献帝迎接到许昌之后,飞扬跋扈,不但朝政一手把持,甚至对不听话的大臣也想杀就杀,想免就免,把汉献帝欺负得够呛。到公元200年矛盾就来了个总爆发,汉献帝密下“衣带诏”,叫岳父董承除掉曹操,结果事情败露,董承被杀,曹操还带兵进宫把董承的女儿董贵妃杀了,汉献帝苦苦求情都没用。

今天的小朋友没准觉得这叫个性,觉得曹操立下那么大功劳,专横一下怎么啦?杀董贵妃那是自卫反击加正当报复!但至少在当时的天下人看来,这就是欺君罔上,所谓“托名汉相,其实汉贼”。诸葛亮目睹了秩序破坏下的民生惨剧,他的志向是要恢复这个秩序。曹操这种“颠覆式的重建”,他是无法接受的。

其二,曹操太过残忍,诗里面说得悲天悯人,打起仗来屠城杀降眼都不眨一下。最出名的自然是为报父仇攻打徐州时的暴行。今天的人坐在办公室里研究,自然可以替曹操辩解,比如愤怒冲昏头脑,比如那时候屠城杀降是惯例,是威慑手段什么的。但对当时被杀的那些老百姓,以及害怕被杀的其他老百姓,这些辩解是没法化解他们的恐惧和哀怨的。诸葛亮本身就是琅琊人,故乡也曾被曹军蹂躏,曹操在他心中一定有一个负面的印象。

所以,诸葛亮也就不会投奔曹操了。在诸葛亮看来,曹操的强势是对秩序的破坏而非修复。在他的战略规划里,曹操是被定性为需要击败的“终极大魔王”。至于有人说诸葛亮嫌曹操手下人才已经很多,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这个顶多算次要原因。

第三个可选择的,是江东孙权。孙权比诸葛亮还小一岁,手下人才不少,尤其有周瑜、鲁肃这样锐意进取的文武双全之士。而且,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就在孙权手下。诸葛亮若去了孙权那里,想必能和周瑜、鲁肃默契配合,甚至可能更早实现南北对峙的格局。

诸葛亮为何没投孙权?据某书记载,张昭曾经向孙权推荐诸葛亮,诸葛亮拒绝了,理由是他在孙权手下不能完全发挥出才干。这个记载未必属实,却也有些道理。孙权是少年英雄,血气方刚,但对待部下的气量还不够大。这个缺点在上了年纪后越发明显,连功勋卓著的名将陆逊最后都给孙权逼死了。而孙吴政权也不够正派,曾多次向曹操方面示好、称臣。诸葛亮最终没去东吴,是东吴的一个遗憾,对他自己倒挺幸运的。

除了这三家之外,其他诸侯就更不必说了。益州(四川)的刘璋懦弱无能,连自己的手下都管不好,手下一帮人伸长脖子等着吃里爬外换主子;凉州(甘肃)的马超、韩遂有勇无谋,残暴短视;至于辽东的公孙氏,汉中的张鲁,岭南的士燮等,更是成不了气候。

数了一圈,天下诸侯适合诸葛亮的,也就只剩下大家熟知的那位“大耳贼”刘备了。大耳贼简历

刘备在《三国演义》里面,是个被严重丑化的角色。罗贯中及其之前的民间艺人们试图塑造他们心目中的“仁君”,却弄出一个昏庸无能、装腔作势的小丑来。《三国演义》中的刘备,文不成武不就,几十年只知道顶着一个“大汉皇叔”的金字招牌到处招摇撞骗,一遇上危险就只会哭。就连唯一的特长“仁义”,也被“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携民渡江时心中悲痛,竟然要投江自杀。刘备像

而历史上的刘备,比这个艺术形象要厉害得多。

刘备才能出众,文武双全。他的毕生对手曹操在“煮酒论英雄”时曾对刘备说,天下英雄就你我二人,袁绍这种人根本不算什么。后来,曹、刘翻脸,曹操又评价说,刘备水平和我差不多,就是智谋方面稍微迟钝一点。

刘备的性格也相当果决,敢作敢当,绝非《三国演义》中的鼻涕虫。当初参加镇压黄巾起义时,刘备有一次全军覆没,躺在尸体堆里面装死人才逃过一劫,算是从鬼门关上爬过来的。刘备当安喜县尉(县公安局长)时,就敢绑架毒打上级派来的督邮(纪检人员),哪里有半点婆婆妈妈的作风?刘备很能打仗,从20多岁参加镇压黄巾军,戎马生涯半辈子,称得上是经验丰富的老兵。他曾先后被吕布、袁术打败,更曾多次输给曹操,但依然不屈不挠,抗争到底,曹操的部将蔡阳、车胄、刘岱、王忠都曾败在他手上。(后来《三国演义》中把刘备的这些事迹全放到了关羽、张飞等人头上,这是出于艺术加工需要。)

刘备最为人称道的是他的人格魅力。无论是有权有势的军政官员,普通士人,草莽豪杰,还是一般平民,刘备都能与他们坦然相交。早年有仇人派刺客到刘备这边卧底,准备刺杀刘备,结果那刺客被刘备一番真诚接待,推心置腹,顿时感动得眼泪鼻涕哗哗的,当场把客户的计划和盘托出。靠了这种人格魅力,刘备前半生虽然经常被打得跟丧家之犬一样,但走到哪里都能得到很好的接待,镇守哪里也能得到老百姓的支持。这种能耐不是一般人可以学的。“皇叔”的头衔是文学家送给刘备的。历史上的刘备,只是一个拥有汉朝皇室血统的穷光蛋。有这种血统的人,在当时天下没有几万也有几千,不值几个钱的。刘备能崛起成为一路诸侯,靠的是他自己的非凡才干和非凡毅力。

这就是真实的刘备。相比霸气盖世而又率性而为的曹操,刘备才能略逊,却更有亲和力,尤其待下宽厚,基本不杀戮百姓,在士人中间也有更“仁义”的名声。相比老迈的刘表或年轻的孙权,刘备表现的进取心和英雄气概更强。至于其他歪瓜裂枣的军阀,就更是无法与刘备相比。

刘备来荆州,其实也就比诸葛亮晚几年。在公元201年左右,他被曹操打败,南下投奔刘表。只不过长期以来,刘表让刘备驻扎在荆州北部新野一带,作为抵抗曹操的排头兵。而当时的诸葛亮还年轻,“卧龙”的名号还没有被庞德公和司马徽炒作起来,他的名字也传不到刘备的耳中。

刘备和诸葛亮就这样咫尺天涯,却未曾相识有六年。

在这六年中,诸葛亮继续他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修养,逐渐成为荆襄士林的一颗新星。而刘备则在新野积极训练军队,准备实现他那遥不可及的梦想——打败国贼曹操,兴复汉室。流落到荆州的各地士人,还有一些刘表的手下,被刘备的个人魅力所征服,纷纷投奔到刘备那里,或者与他暗中有了往来。这一切,甚至都引起了刘表的猜疑。那么胸怀大志的诸葛亮,一定不会对刘备毫无所知。说不定在他心中,早已圈定了刘备作为自己未来君主的第一候选人。

只不过,出于名士的矜持,诸葛亮并没有急匆匆去面见刘备表忠心。世人口口相传的刘皇叔,到底是不是传言中那么好?诸葛亮爱惜自己的羽毛,不会轻易上任何一个人的船。

该来的终究会来。某一天,刘备拜访了襄阳名士司马徽。“好好先生”司马徽对刘备说:“你要找真正的贤才,那么卧龙诸葛亮,凤雏庞统,这两位是本地最出色的了!”

几乎与此同时,诸葛亮的好朋友徐庶也投到了刘备麾下,得到刘备的器重。徐庶不失时机地推荐:“卧龙诸葛亮,是人中的俊杰,您不想见见吗?”

这一点古代和现代社会基本没什么区别,熟人推荐是比海投简历有效得多的方法。刘备顿时来了兴趣:“请您带着诸葛亮一起来好不好?”

徐庶还要替人卖关子:“诸葛亮和我不同啊,您必须亲自去请他,别指望他和我一样,屁颠屁颠自个跑来。”

刘备果然是干大事的,二话不说,立即前去拜访卧龙。207年:历史上的瞬间

关于刘备三顾茅庐的事,史料上记载非常简单:凡三往,乃见。

就是说,刘备去找诸葛亮,去了三次,才见着面。三顾茅庐

那时候,中国“权势逼人”的风气还没那么盛,一帮“山林隐士”个个都是有架子的,当官的屈尊去见名士并不稀罕,比如刘表去请庞德公。但去了三次才见着,诸葛亮这架子端得是太大了。民间艺人据此添油加醋地演绎,到罗贯中手上,终于写出占《三国演义》全书高达百分之一篇幅的《三顾茅庐》来。

这段记载,与其说是在长诸葛亮的身价,不如说是在赞美刘备的诚挚。47岁的“大汉左将军,宜城亭侯,豫州牧,新野城主”,前往面见27岁的乡下书生,居然一次二次没见着,还能继续前往。在庸人看来,刘备这是丢脸掉分,但在有识之士看来,大耳朵的三顾之行,展现的是过人的胸襟与气魄。诸葛亮想必也正是从这三顾中看出了刘备的诚意和坚韧。与传言相结合,他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眼前这个脸上没有胡子的半老头,是我真正值得辅佐的主人。三顾茅庐真假

“三顾茅庐”记载于《三国志》等书。按《魏略》记载,则并非刘备三顾茅庐,而是诸葛亮主动去找的刘备,刘备最初还不待见他。考虑到诸葛亮自己在《出师表》中曾提到刘备三顾茅庐之事,无中生有捏造的可能性很小。因此通常还是以《三国志》中记载为准。

这一刻,一个辗转大半生,空怀豪情,一事无成的落魄老军阀,和一个颠沛半生,空负才华的青年书生,风云际会,一拍即合。他俩很快将组成未来许多年中,全中国最为人称道的君臣搭档。而在他们死后,这种组合关系将被后人继续拔高,美化,甚至神化,最终成为君臣和谐相济的典型案例。

即使多疑的后人从中拼命挖掘出阴谋的味道,不合的味道,猜忌的味道,但依然不能改变大多数人的认知。

在这次载入史册的会面中,刘备给诸葛亮的礼物很简单:三流的军阀家底(包括新野城池一座,军队万人左右,关羽、张飞为代表的一批优秀人才,以及无法估值的名声),一流的雄心壮志,还有惺惺相惜的信任。这是刘备能拿出来的全部东西。

诸葛亮回赠给刘备的礼物,则是著名的战略论文——《隆中对》。

这篇被奉为文言文经典的论文,总共三四百字,大致来说,讲了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第一,这里往北,是终极大魔王曹操。他现在拥兵百万,占据天下大半,皇帝也在他手中,您要去和他硬拼是不可能的了。

第二,这里往东,孙权靠老爸老哥的遗产,占领江东,牢固得很,您也不可能吃掉他,只能和他结为同盟。

第三,荆州这块地方位置重要,刘表是个老糊涂,俩儿子都是废物,您先把这块地儿吃下来。

第四,往西的益州,又富饶又险要,刘璋更是个超级废材,您再把这块地方也吃下来。

第五,接下来,您拿荆州、益州当根据地,联络好西边、南边的少数民族,和孙权结盟,然后瞅准机会,兵分两路,一路从四川打陕西,一路从湖北打河南,就可以消灭终极大魔王曹操,兴复汉室。

这样,诸葛亮给刘备画出了“兴复汉室”的宏伟蓝图,哪一个是敌人,哪一个是朋友,先吃哪块,再占哪块,井井有条。

在后世一千多年中,有人将《隆中对》奉为神明,也有人站在“事后诸葛亮”的角度,提出了种种非议。比如该计划只有大目标,没有具体执行环节;比如该计划分散了主力;比如该计划在后期如何误导了蜀汉政权的战略发展等。南阳卧龙岗武侯祠“三顾茅庐”景观

在当时,《隆中对》也绝非独一无二的宝贝。同期鲁肃也曾给孙权提出过《榻上策》,主张从江东出发,占领荆州和益州,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与曹操中分天下。所以,过分神化《隆中对》是不必要的。

但另一方面,《隆中对》又确实是刘备集团最大的宝物。因为刘备最缺的,恰好就是这样一份战略计划书。刘备作为一世枭雄,能打仗,能争取人心,但确实不善于战略规划。

在过去十多年里,刘备也曾经不止一次占据大片土地,拥有数万军队。但因为没有好的战略规划,在错综复杂的军阀混战中,不知道确认盟友与敌人。这样,难免顾此失彼,东边打仗,西边挨刀,前门驱虎,后门进狼,地盘得一块丢一块,连个可持续发展都做不到。反复折腾十多年,跑遍了大半个中国,到头来还是只有这一点可怜巴巴的兵力,落得个寄人篱下。眼看着老对手曹操的实力越来越壮大,“兴复汉室”的梦想也越来越遥不可及。

在这种情况下,出来一个人告诉他,还有希望!您只要如此如此做,就可以逐步实现咱们的目标。

对刘备而言,这就是迷途中看见了北极星,饥饿中闻到了饭菜香啊!他又怎能不把诸葛亮当作天上降下来的救星呢?《隆中对》并非是日念千遍就可一统江山的宝典。它只是27岁的诸葛亮根据当时天下局势做出的战略规划。这个规划也有种种不足,当然是毫无疑问的。难得的是,在此后的十多年中,刘备集团基本依靠这个规划,一步一步扩张,最后发展到“鼎足三分”的态势。对比诸葛亮出山之前十多年,刘备集团东奔西跑的没头苍蝇模样,《隆中对》的价值一目了然。

即使是后来的历史学家、军事家,能够指出《隆中对》的种种不足,但尚无一人能够帮刘备集团提出一份新的战略作为替代,让大家心服口服,能兼具《隆中对》的优势而完全弥补其不足的。

所以,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诸葛亮的这份厚礼,确实对刘备集团日后的发展,乃至对天下的大势,起到了决定性的推动作用。

当这个满嘴光秃秃的刘备,在高个子英俊青年的草庐中诚恳请教时,当高个子青年满怀信心地说出这篇三百多字的策论时,远在河南许昌的曹操根本无法预料到,他平生最难缠的对手,实力已经上了一个台阶。对曹操而言,统一天下的梦想,从此也将永远是一个梦想了。诸葛火烧博望坡?假的!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出山后,立刻开始了一系列的出色表演。博望坡一把大火,烧得夏侯惇十万大军丢盔弃甲,称为“初出茅庐第一功”,既让“卧龙”之名威震天下,也使得猛将张飞对这位年轻的军师心服口服。

然而,这是文艺工作者们的虚构。历史上确实发生过火烧博望坡之战,但时间不是在诸葛亮出山的公元207年,而要早得多,大致在公元201年刘备撤退到荆州之后不太久。当时曹操主力在北面清除袁绍势力,派夏侯惇和于禁南下威胁荆州,刘表派刘备在博望坡抵抗。两军对峙良久,刘备忽然自己在博望坡放了一把火烧掉营盘,然后撒腿就逃。夏侯惇、于禁赶紧带兵追赶,结果被刘备设下伏兵,打得大败。这一战再次证明了刘备很能打仗,不过在文学作品中,被作者将功劳挪到了诸葛亮头上,时间推迟好几年,而且火烧营盘的诱敌手段,也被演绎为神鬼莫测的“火攻”。

刘备不需要诸葛亮去“火烧博望坡”,他完全清楚诸葛亮的价值。这个年仅27岁的书生,将给他的集团带来最缺乏的东西:战略规划。因此,请得诸葛亮下山后,刘备与诸葛亮成天待在一起,对他非常尊敬。这甚至引起了关羽和张飞等人的不满。咱都是跟着您打了半辈子仗的老弟兄,凭啥您对这毛头小子这么好?

面对关张二位气鼓鼓的嘴脸,刘备回答很清楚:“我得了诸葛孔明,就像鱼儿得了水一样,从此可以自由驰骋了!”

在民间艺人和罗贯中等人笔下,刘备的“如鱼得水”有更为实在的表现:他拜诸葛亮为军师,并且把全部军队都交给诸葛亮掌管,连刘备自己都要听诸葛亮调遣。

按照民间文艺的思维,“智慧”就是简单的高低关系,既然诸葛亮比较聪明,那么就让他当最高指挥官,大家都听他发号施令好了。但历史上并非如此。

因为刘备是打了半辈子仗的一代枭雄,而不是狂热的追星族。诸葛亮是一位才华盖世的贤臣,但他不是神仙下凡,也不是全知全能,无所不会。君主与谋士,应该是各施其能,而不是简单的“谁聪明听谁的”。尤其是行军打仗,虽然诸葛亮有天生奇才,但才能也要在常年征战中培养。27岁的诸葛亮就算曾饱读兵书战策,要他一出山就指挥大部队打仗,实在太儿戏了。而给毫无表现的诸葛亮直接封大官,也是违反组织原则的。

历史上,刘备看重诸葛亮,但并非把他当神仙,什么事都靠他。诸葛亮这一时期的职务,类似智囊、高级参谋,给刘备出各种战略和政略方面的建议,以及从事行政、财政和户口管理工作,参与训练军队。通过这些工作,既加强诸葛亮与刘备集团其他骨干的磨合,也让诸葛亮有更多实践的机会,将他从书本上和名士座谈会中学到的知识加以验证,最终固化为自己的才能。

从诸葛亮的官职也能看出端倪来。在公元207年这一年,刘备自己的官职是豫州牧、左将军(相当于河南省省长兼军区司令员、上将军衔),关羽的官职是杂号将军(中将),张飞的官职是中郎将(少将),而诸葛亮则没有正式的官职,仅算刘备的参谋、幕僚人员。东汉的军职东汉时候的军职,最高为大将军,相当于国防部长(元帅);其下有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相当于国防副部长(大将);再往下是前、后、左、右将军,相当于方面军总司令(上将);再往下是各式杂号将军,如荡寇将军、讨逆将军什么的,相当于集团军司令(中将);将军往下是中郎将,相当于军级干部(少将);中郎将往下是校尉,相当于师旅级干部(准将或大校);校尉往下是都尉,相当于团营级干部(上校或中校)。公元190年群雄讨伐董卓时,袁绍是车骑将军(大将),袁术是后将军(上将),曹操是奋武将军(中将)。到后来军阀割据,各路诸侯自己给自己或手下人封官,官越封越大,官衔也就乱了。三国鼎立之后,各国又建立了自己的一套官职系统,与原来东汉的有所出入。

此外,诸葛亮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帮助刘备集团搞外交、联络、统战。如前所述,《隆中对》以曹操为大敌,以孙权为外援,而刘表占据的荆州,则是首先要夺取的目标。问题在于,荆州牧刘表虽然老迈昏庸,毕竟也曾是一代雄主。刘备受他恩惠好几年,现在寄人篱下,如何个夺取法?诸葛亮不是神仙,他不大可能预测到一年后就爆发的赤壁之战。

诸葛亮对此的具体规划,史书未曾记载。从现有蛛丝马迹推测,大致是一方面招收流民,训练军队,扩张自己的硬实力;一方面结交荆州的人士,打造属于自己的人脉资源,扩充软实力。

刘备以“仁义”的名声号召于世,刘表在世时,刘备多半是不好意思取荆州的。但刘表一旦去世,他的两个儿子刘琦、刘琮,谁也不是刘备的对手。那时候无论是巧取豪夺,还是尊奉某位公子为名义上的老大,总之是要吃下荆州的。当然,这个过程中想必要和蔡氏集团来一番明争暗斗。

有利的是,恰好刘表自己的家事纠缠不清。次子刘琮在继母蔡夫人、舅父蔡瑁、表哥张允等人支持下,大有废长立幼之势。刘表两位公子钩心斗角,刘备倾向刘琦。这也很容易理解,刘备是要主持正义的,长子继承权在道德上占据“正统”制高点。而支持刘琦的话,对于刘备未来在荆州地区发挥影响力,也就有了一个支撑点。诸葛亮帮助刘琦?不好说!

在荆州地区出现刘琦刘备集团与刘琮蔡氏集团的对峙,暗流涌动。尤其刘琮这拨人得到了刘表的宠爱,实力很强。这当然让大公子刘琦非常郁闷,甚至恐惧。历史上为了争权夺位而死于非命的长子,数都数不过来,要是刘琮给他也抽冷子来一刀,怎么办?

等刘备请出诸葛亮之后,刘琦深知这位表姐夫智谋出众,便向诸葛亮请教:“亮哥,我该怎样才能摆脱危险?”

诸葛亮却跟他装傻充愣。诸葛亮处事一贯谨慎,他现在只是刘备手下的一个谋士,随便插手刘表的家事是很不妥当的。更别说站在另一边的蔡氏集团和诸葛亮也关系匪浅,蔡瑁是他老婆黄月英的舅舅,蔡夫人是黄月英的姨妈。所以,刘琦多次请教,诸葛亮都避而不答,要追问急了,他起身就走。

最后逼得刘琦没办法,使了一招“上屋抽梯”之计,把诸葛亮骗到高楼上喝酒,等只剩他俩在楼上的时候,暗中令人抽掉梯子,然后再向诸葛亮请教。诸葛亮捂着耳朵想跑,跑到楼梯口一看,梯子已经没了。这时候刘琦紧逼过来,对诸葛亮说:“这里就咱俩人,上不连天,下不挨地,话从你口中出,进我耳朵,你现在可以帮我出主意了吧?”

诸葛亮还没用计,自个先中了一计,又好气又好笑。见表舅子如此处心积虑请教,便教他一招:“春秋时候晋国内乱,公子申生留在国内,最后被害死了;公子重耳逃亡国外,最后不但活了下来,还回国继承君位。”这是在劝刘琦外出掌握兵权。

于是,刘琦根据诸葛亮教的,向父亲刘表申请到江夏担任太守。刘表同意了。刘琦自此暂时脱离了蔡氏的陷害,而且拥有自己的根据地和直属部队。诸葛亮牛刀小试,轻轻一计,便取得了成功。日后,刘琦对刘备、诸葛亮自然感激涕零。在赤壁之战前后更是全力支持刘备,成为刘备夺取荆州起家的重要盟友。

以上是历史记载的诸葛亮第一次用计。这条计策从表面流程和实际效果上看,当然纯是为刘琦避祸出谋划策。然而,如果我们戴上“阴谋论”的有色眼镜,那么客观上说,它的最终出发点,还是刘备集团自己的战略利益。

就像前面说的,根据《隆中对》,荆州地区应该是刘备集团首先夺取的目标,时间是在刘表死后。假设刘表的继承人兄弟和睦、长幼有序,刘琦、刘琮和掌握大权的蔡氏集团相亲相爱、铁板一块,共同守卫祖业,那么对刘备而言,夺取荆州的难度显然就增加了许多。

现在,长子刘琦受到弟弟刘琮和蔡氏集团的威胁,这对刘备是个挑战,更是个机遇。他可以借着“保护长子合法继承权”的名义,插手荆襄事务,利用刘琦和刘琮之间的争斗,扩充自己的势力,进而实现占领荆州的战略目标。因此,从刘备的利益来说,应该保持和平衡刘氏兄弟之间这种斗争。既不能让斗争平息下来,也不能让斗争很快分出胜败。否则不管是谁获胜,都不利于刘备。

这种情况下,如果刘琦长期滞留在刘表身边,和刘琮天天抬头不见低头见,相互都在对方捅刀子的范围内,那么哥俩斗争的频率和激烈度将很快激增。鉴于继承权斗争的残酷性,完全可能某天早上起来,大家发现刘家兄弟中的一个就已经成了尸体。不管是刘琦顺理成章被蔡瑁做掉,还是刘琦绝地反攻夺回继承权,对刘备来说,都将失去插手荆州事务的最佳机会。这是必须避免的。

机缘巧合,恰在此时,镇守江夏的黄祖死了,根据诸葛亮的计策,刘琦去了江夏。这一方面降低了他被害的风险,但另一方面也等于宣告他暂时远离了对继承权的争夺——按中国古代传统,有继承权的长子一般是不该在外带兵的。刘琦远离在外,蔡瑁等人很难再陷害他,但他在刘表面前表现的机会也就没有了。换言之,刘琦舍弃争夺继承权的机会,换来自己的直属力量和安全。

这样,两位公子之间的对峙和分裂,就将一直保持下去,直到刘表去世。到那时候,这样的局面对刘备是最有利的。如果刘琮在蔡氏扶持下继位,那么遭到继母和幼弟排挤的刘琦,将成为刘备战略棋盘上一颗极为重要的棋子。刘琦所占据的江夏,也将成为刘备夺取荆州的根据地之一。刘备可以义正词严地打着“支持长子”的旗号,帮助刘琦对付刘琮,争取荆州人士的支持,最终拿下这一块地盘。

而在历史上,由于曹操的迅速入侵,刘琦、刘琮没有来得及爆发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