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海传奇——赵永华的传奇人生(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6 17:17:34

点击下载

作者:谢海英

出版社:古吴轩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艺海传奇——赵永华的传奇人生

艺海传奇——赵永华的传奇人生试读:

艺海传奇——赵永华的传奇人生

  

序一

  书法家赵永华老师是位勤奋谦和的长者,经广东书画收藏家邱守强先生的引见,与赵老师相识,除脾气性格相投之外,赵老师还是我的乡贤前辈湖南人,这又多了我一份浓郁的乡情。  赵老师原本是一位出色的中医师,因自幼爱好书法,几十年来,从没间断过对书法的临习和研究。他有感于中国书法精深博大的文化内涵,有感于中国传统文化需要通过书法这门独特的艺术载体向现代延续和传承。基于这种使命感,他在四十三岁时毅然弃医从艺,用书法艺术交友,在民间传播书法艺术的同时,走遍大江南北,拜访书法名家,观摩碑板石刻,抚临前贤法帖,艰辛磨砺书艺大进。得到了书法界的专家学者高度的评价。认为其书法不仅有“点画的形质美”,“笔调的韵律美”,“内涵的意蕴美”,而且还具有“人化的自然美”和“风格的个性美”。他的作品多次被国家选送到美国,法国,日本及东南亚各国展出珍藏。赵永华老师不满足于这些成就和荣誉,他的使命是通过书法承传中华文化。在电脑普及的今天,人们书写能力普遍退华。尤其是青少年需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有感于此,赵老师积他多年的书法实践和教学经验,出版了多部著作和作品集。今有独创了一种书体面世,这对广大的书法爱好者是一个福音。对继承民族传统文化是一大贡献。  赵老师的挚友邱守强兄嘱余作序匆匆为文,言不达意,仅表对赵老师的祝贺和敬意。  许仁龙于中央美院。  

序二

  艺术形式没有好坏之别,而艺术作品却有优劣之分。赵永华先生之书法立根于传统、雅俗共赏;既能登大雅之堂又能给观赏者喜闻乐见,很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审美情趣。  书法艺术之美是多元化的,是丰富多彩的;有娟秀,有古朴,有笨拙,有金石味,有劲健等。永华先生多寻求不平衡的间架结构,打破传统结字谋篇的方正均衡,使书法作品在传统的基础上变得自由而多姿。他摈弃拆解字形的夸张手法,稳中求变,更多的在传统基础上随心所欲。无论结构如何变化,他都保持每个字的完整与独立,中锋用笔为主兼用侧锋,从他的作品中可以发现顿挫、提按,轻重缓急带来的线条韵律和线形的变化,轻松潇洒,带给我们多姿多彩的视觉享受。  诗无达诂,书道亦然。作品的面貌就是艺术家的面貌,不管你是否有窥视欲,看作品就直接窥视了艺术家的心灵。赵永华先生的书法作品当然是坦荡着胸怀任人观赏。顺着各自的思绪品读,可快可慢。其实,无论传统还是现代,再现还是表现,都是艺术家抒情表意坦荡襟怀的一种表达。  永华先生为人厚道,人情味浓,坦诚、友善、有正义感、淡泊、行善为乐。好的艺术作品是出自优秀的艺术心灵;优秀的艺术心灵是发自高尚的品格。  人品即书品、书品即人品。我听不懂永华先生的乡音,但我能读懂永华先生的作品。  蔡甫记于中和堂  2012-01-16  

序三

  赵永华先生之书法,皆出有章,篆显匀园静穆之美,隶追秦汉风采、楷耀魏晋风度、熟追盛唐,魏碑古拙简朴、肃穆凝重。草书飞白他艺术中的飘逸洒脱,碑书浓墨其苦难生涯的沉重。其书法,在当今书坛的确是不可多得、值得珍藏的精品。  永华先生,一生传奇。初以悬壶济世,后转黑白之美,临池而墨,书纸约吨。三伏砚其卤汗。冬九舐墨成冰。担肩四宝,游四海名川,临碑帖、访墨友、上下求索,历尽世间酸楚事,独欢黑白艺中趣。先生歇于家,创作之际,又传承幼童乡里。此时先生艺术已达炉火纯青之际,求墨问师者,日如过江之鲫。其间歇,先生毕一生所学,著书立说,把殿堂高阁上的艺术还原于民间,终成为一代教育家。所归荣誉,纷至沓来。北京、香港、深圳皆为其举办个人书展。其墨宝被国家视为珍品送美国、法国、日本及东南亚等各国展示珍藏,并被各级馆藏及党和国家领导人收藏。先生的书法教学体系得以发扬光大,风靡国内外书坛,成为书法教学的一大品牌。先生被深圳数家大型文化企业三顾茅庐,再次出山,传国粹以宏道,如先生所说,以商举文而立功德,以文儒商而存养性。  先生为贫困地区的学校,捐物捐款。而赵老由于这些骄人的成绩而获得了最高的荣誉。先生之艺术,之如先生人品,皆可为世人师。先生有一段如是说,摘录于此,让我们感悟其:“借笔器扬书道,修正身而达天下”的书法人生境界吧。  以商举文而立功德,以文儒商而存养性。书法,以其特有的中华国粹文化,特有的文化理念,修其心养其性。商而不文为铜锈,文不载道为腐儒。世提倡和谐社会,而又时值国人价值观良莠不齐、心性浮躁,唯钱是图而不择取道。吾以七十天年,举书法养性、文化修心之理念,办班修学,传播文道,尽和谐社会绵薄之力,与各商贾精英、社会名流共拯中国传统价值观。不奢谈治国安邦,品清茗以唱风雅,怡墨香修正性。夫子曰:修身、齐家、平天下。吾国人人修正性,或以天下不平焉?  作者 赵志宏  

一 顽劣少年

  赵永华,字景宋,号艺涯斋主。一九四二年三月出生在湖南省邵东县一个农民家庭,有兄弟姐妹六个,他是老大。父母身体都不好,尤其是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得了青光眼,视力不及三尺远。在那个医学不发达的年代,青光眼这种普通的小病都没法医治。父亲得了这种病就不能下地劳动,只能在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田间的辛苦劳作全靠母亲一个人操持。  童年时的赵永华非常调皮和顽劣,孩童的天性就是贪玩和争强好胜,他和邻居小孩打架吵架惹事生非成了家常便饭,家长上门告状就在所难免,这让脾气本来就很暴燥的父亲更加愤怒,觉得丢尽了脸面,在众邻居面前将他毒打一顿,直到让邻居觉得挽回了面子,父亲也才会因此解恨。每当视力不好的父亲跌跌撞撞地摸索着追打他时,他懵懂的心智会有那么一瞬间的觉醒:不应该让体弱多病的父亲这样生气,但是瞬间的醒悟和良知很快又会被父亲的粗暴淹没。  中国绝大多数父亲根本不懂如何教育孩子,尤其是在农村,在肚子都填不饱的年代,人们更没有精力来思索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没有文化又有眼疾的父亲更是如此,父亲的性格极其暴烈,若是赵永华惹事生非自己闯了祸,被父亲痛打一顿他没怨言;多数时候却是因为他们家庭的贫穷,因为父亲的不强大,只有半个劳动力的家庭在农村是最弱势的,因而被人家瞧不起,受人欺负,受势力强大家庭孩子的凌辱,被无理殴打,被欺压,他势必要反抗,要维护自己的尊严;他的内心本来充满委屈和怨恨,即使逃回家也得不到保护,得不到安慰和关心,反而又遭到父亲不问青红皂白的一顿毒打;他怎么可能服气呢?他越不服气,父亲下手就越重,眼睛本来也看不太清,下手时也基本不会去考虑打下去的那个地方会不会要了儿子的命。  他被父亲毒打时,母亲在一旁不敢劝告,越劝他越打得历害,有一次父亲把他的手打断了,母亲想来阻止一下,父亲就说:“你来呀,你敢来劝,我就把他的脚也打断。”母亲就不敢过来了。  父亲脾气火爆,邻居也知道他父亲这个毛病,都眼睁睁看着他被毒打,没有一个人敢来劝架。有时邻居实在看不过去说他几句,父亲就变本加历,而且会做出让人更加不可理喻的事情,有几次他把儿子的双腿膝盖打肿了,还要逼他跪到沙子堆里,故意做给劝他的邻居看。  一次,家里请来木工做活,才一岁多的赵永华在旁边玩,一会儿木工说锯子找不到了,好像看到你儿子刚才在玩呢。父亲毫不犹豫地走过来就将他一把抱起,直接往门外的石板路扔出去。父亲根本没想过,这样将一岁多的儿子扔出去会不会摔死?这是他长大后邻居们告诉他的。  听乡亲们说,有一次爷爷叫父亲做什么事,父亲没立即去,爷爷拿起一把菜刀就去追打,追不上时就远远地向父亲投过去,菜刀正好落在了父亲的屁股上,当时划了一道很深的伤口,鲜血浸透了父亲的裤管,爷爷却视而不见骂骂咧咧地径直走了,也不管父亲伤成什么样了,任由父亲自己处理喷涌而出的鲜血,好像爷爷刚才用刀砍过去的不是自己血脉相连的亲人。如此看来,这个爷爷也是一个暴君;正如父亲下手毒打自己一样毫无人性。他想不通,爷爷和父亲为什么都是这样对待自己的儿子呢?  赵永华每次挨打,邻居只能悄悄地收留他;成年后的他心里都还很感谢他的邻居,特别是他家对门的房亲赵芹江四娘,对他的照顾是最多的。没有这些邻居经常的照顾,就没有他的今天,他可能早就被折磨至死了。这是什么样的父亲啊,他的心一定是被扭曲了。可是那时没有人从心理学上去深究一个父亲为何如此变态地对待自己的亲生儿子。邻居们经常说:“你是个打不死的程咬金。小时挨那么多的打骂,也没把你打死打残,居然还长大了。”  小孩都怕挨打,何况自己在外受气大部分原因还是父亲的不强大造成的,回来得不到父亲的保护反遭毒打,如此恶性循环,使得外面的大小孩更加欺负他,赵永华的内心充满了对父亲的怨恨。  长大以后还常常听到邻居的叔叔婶娘们跟他说,“用打骂管教孩子,是你们家的祖传。”  这些言论听得太多了,对他也有非常大的触动,他在心里发誓:我以后绝对不会这样对待自己的孩子。  父亲的残暴,母亲的嬴弱,小伙伴们的歧视,给童年的赵永华内心带来无尽的哀伤和悲愤。因为自己的顽皮和父亲性格上的缺失,他的童年生活非常痛苦,这种家庭环境成长的孩子,在性格上的缺陷和不完美显而易见。所以到了成年后,他虽然才华横溢,聪明盖乡,技艺超群,却因为悲惨的童年阴影造成他性格上的不自信,人格上的不完美,他的事业和才能没能得到更好的发挥和传扬。  上小学时,因为经常在家被父亲虐待和打骂,他内心累积了太多的冤屈和疼痛,他需要一个突破口,需要把心中的委屈和愤怒向外倾泄,但他的发泄对象不能是父亲,所以他将所有的仇恨和怒气都用别的方式喷洒出来:要么是跟同学打架,要么是在教室里捣乱;要么跟老师对着干……他用尽种种方式表达内心的痛苦和愤怒,同样的,那个时候学校的老师,也没有受过良好的心理学教育,学校也没有开设心理学这门课程,没有人去探究少年赵永华心理有没有什么问题,只是一味地责怪他调皮捣蛋。小学阶段一共六年,他总共转了五次学校,平均一个学年转一次。每次转学都是因为他跟同学打架,或者是犯了学校的校规,或者是在老师那里犯了不可原谅的错误,总之都是被学校开除了,他不得不转学。  三年级的时候,他本来就读于离家最近的三胜村小学,因为上课时不听老师的话,屡教不改,跟同学打架那更是天天有,被老师投诉了很多次,最后学校要求家长给他转校;父母商量把他转到舅舅任教的息安小学,希望通过舅舅的严格管教能使他有所改变。  在舅舅眼皮底下,他是老实本分的;但这所小学靠近公路边,只要背了舅舅的眼睛,他就变得躁动不安,经常和一些调皮的同学跑到公路边扔石子玩,打打闹闹。这些没什么要紧,最要紧的是他还会站到公路中间,张开双臂拦车,等到车快靠近时他才迅速走开,这么危险的动作被学校老师看到几次,一次一个胆小的女老师惊吓过度晕了过去,而他自己却若无其事;一天傍晚他跟同学去校外玩,越走越远来到了荒郊野外的一座小山坡,他们看到了一只老虎,吓得不敢乱跑了,躲藏在草丛里不敢出来,直到老虎走了,他们才敢走出来,也不敢回学校舅舅的宿舍;就去附近同学家过夜了。舅舅等到半夜不见他回来,就请住校的几位老师一起帮他寻找,这样一来,学校老师都知道了这件事,大家都说这孩子也太让人操心了,还是让他转到别的学校去吧。  这个玩劣少年实在让人担心,要是出了人命谁担负得了这个责任呢?学校老师一再要求,特别是班主任,思想压力太大,怕他出事自己担不起这个责任。最终学校也顾不了舅舅的面子了,赵永华再次跟同学在公路上打架后,学校就决定开除他的学籍。  在舅舅的学校上学还不到一年,他又被迫转到离家近一点的天云学校读四年级后半学期。在天云学校就读时,学校的老师原本就知道他在其他学校就是不守纪律被开除的顽皮学生,班主任老师开始管得很严格,有一次因他又和同学打架,就将他关在教室上面的谷仓里,仓门用厚木板盖住,老师回教室上课后,也不知赵永华想了什么办法最后跑出来了。班主任很头疼,想不到他是这么的顽劣,实在太难管教了,学校领导和老师想不出什么法子,最后校领导无奈地说,反正他初小快毕业,调皮是调皮,学习成绩还是可以,就让他考高小时转出去算了。  高小考试时,按他家所属应该是在周官桥中心小学的范围,他也怕学校知道自己以前的种种劣迹而不欢迎他,因为他的表现在周围几所学校都有很大的名气,所以他主动报考了离家八里路远的洲下乔完小。在洲下乔学校读书是走读,早晚要走16里路往返于学校和家里,他不但不觉得受苦受累,在往返的路上还是不断地犯这样或那样的错。  一次,他和一个同学看见路下面一户人家的窗户前有个农妇在磨麦粉,他就和同学各拿一坨干泥块,对着窗户用力地投进去,麦面粉里突然被投进两坨泥块,泥土与面粉混在一起分都分不出,那农妇气坏了,立即走到外面,发现了干坏事的他们,上来一把揪住不放,问是不是你们干的?两人都不承认。农妇揪住他们一起往学校去投诉,赵永华一下子从她手上滑掉,跑去跟前面同学串通说:“如果学校问起此事,就说是看到一只鸟在树上,我们是用泥块打树上的鸟,泥块是从树上反弹到她家窗户里的。”他们最后就是用这个谎言避免了一次记大过的处分。  离家八里路的学校,一个上五年级的孩子,每天早晚要走一次,可想而知这其中的艰辛。每天比别的同学起得早,晚上比别的同学回家晚,不过小孩子走路蹦蹦跳跳的也很快,一个小时左右就到了。虽然路远,他却从未迟到过,他的调皮玩劣各个学校都有名气,但是他的学习成绩好在各个学校也是有名的。其实,从他主动报考离家远的洲下乔完小就不难看出,他已经懂得不被学校欢迎,所以宁愿走远路上学,他已经有悔过之心了,也有了想改变自己的思想基础,他也想学好啊,可是谁懂得他的内心世界和心里活动?  五年级下学期,舅舅实在心疼这个学习好但又玩劣成性的小外甥,通过关系又把他转回到离家近的周官桥中心小学。赵永华在这里读到六年级,高小毕业后直接考到了省重点中学|——邵东三中。  

二 改邪归正

  

赵永华是个出了名的不遵守校纪、屡教不改、顽固不化和臭名远扬并让学校领导头疼的问题少年,但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这真叫人难以理解,事实上从高小毕业升初中,和他一起考上省重点中学的同学没有几个,大部分小学同学都回乡务农,有些同学考到普通中学继续读初中,只有极少数几个同学和他一起考入了湖南省重点中学——邵东三中。这所学校培养了许多名人和将军。这是一所很有名气的好学校。他很珍惜来到这所学校读书的这个机会。  上初中后,赵永华住校了,省重点中学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住校。远离了父亲的打骂,他心中豁然开朗,觉得自己就像鸟儿飞出了牢笼,一下子自由了也轻松了,连呼吸都顺畅了,他可以自由自在地过一个像人一样的日子,心情有了前所未有的幸福感。他也知道这个学习机会的来之不易,父亲本来是不让他读书了,要他回家干活;是舅舅帮他求情,舅舅说读初中也不用花家里的钱,吃住都在学校,连户籍都迁移到了学校,这有什么不好呢?这样他才有了这个读书的机会。  潜意识中,他不想将在小学的那些不良表现带到初中来,更不希望现在的学校知道他以前的种种“光辉事迹”,他对一起考来的几个同学警告道:“你们谁要是把我以前的事说出来,小心你们的脑袋搬家!”同学们都知道他是个打架能手,发起怒来像一头公牛力大无穷,他们谁也不敢招惹他,于是都对他发誓说不会将他以前的事说出来。  赵永华放心了,他决定洗心革面重新作人。除了刻苦学习,还努力要求上进,各方面都要求有一个良好的表现;他凭着自己的想法和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尽力表现得尽善尽美。  已经是初中生的赵永华,除了在学校表现得好,周末回家还要照顾年幼弟妹们的生活,同时还得帮助家里干许多家务和地里的农活。希望通过自己的良好表现,减少父亲对自己的打骂和严苛。然而,父亲似乎与他的八字不和,他们父子的命格相冲,无论他多么想改变自己,还是逃脱不了父亲对他的无情打骂,有时是突如其来的风暴,弄得他措手不及。这时的他,要表现出对父亲的反抗就只能是在心里默默忍受;他再也不会把他所遭受的痛苦和不公平带到学校,带到同学中间;小学六年读了五所学校的经历,在他心里是一道无形的压力和耻辱。可想而知,这个小小少年的内心世界,有多么痛苦,又有谁真正了解和理解他?  少年赵永华在小学阶段就表现出书法、绘画和雕刻方面的天赋,他从小就写得一手漂亮的方块字。上初中以后,全校的黑板报期期都是他的杰作。除了字写得漂亮,他还能让黑板报上面变化多端,花样不断翻新,画些插图啊,人物剪影啦,装饰一些小花小草啊,画些杨柳树枝啦等等,教师们喜欢看,对他赞不绝口;同学们更是羡慕不已,都带着敬佩的眼光仰视他。  学校有一个美术老师叫刘文成,他除了上美术课,还兼职学校的文书工作,他也是学校唯一的文书。他的工作很多,学校许多宣传方面的事情,还有初中和高中班的考试卷子,学校一切与文字有关的资料的起草和油印,全都是他一个人在做。现在,他发现赵永华的字写得漂亮,常想着找他帮忙。  刘文成老师教会了他刻钢板字,教他油印试卷和一些通知及学校的宣传资料;特别是到了期中和期末考试的时候,无论是初中还是高中的考试卷子,都是由他帮着刘老师一起刻,还要油印出来,所有试卷都要分年级分班次准备好发放到各个班级。这一系列繁琐而细致的工作,原来都是刘老师一个人,现在有了赵永华这个得力的助手,刘老师轻松多了,因此刘老师也特别喜欢他。  那正是自然灾害最严重的1960年,学校给每个学生配的口粮有限,学生都吃不饱,赵永华因为帮学校做了这么多的工作,学校额外给他一点粮食补助,什么面粉面条之类的,那时一碗面条是许多家庭桌上一道大菜,是稀罕的东西。全中国人民大闹饥荒,到处都有饿死的人,学校也有饿死的学生。大家都吃不饱的这几年,赵永华正好生活在学校,而且因为他的才干为他多挣来一份口粮,所以那几年他反倒没饿过肚子,吃得比一般的人还要饱,那也正是他长身体的时候,所以他很感谢这三年的初中生活,他的身体比起一般同龄人要好得多。  学校时常下乡去勤工俭学,全校师生都去帮助农民们下地做农活。他看多了农村人的辛苦和艰难,参加农村劳动是他最怕也最不情愿的事情。好在有刘老师帮他,刘老师作为学校唯一的文书,他要留在学校写材料和宣传标语,他跟学校提出把赵永华留下帮忙。没有标语写的时候,他就学习刘老师的魏碑体字和美术体字。在小学的时候跟舅舅也学过一点,现在有刘老师指点,书艺绘画进了一大步。  后来,学校经常有活动,写标语的事大多都由赵永华分担了。尽管有这么多学校的杂事让他去做,但他的学习成绩从没下降,平时的成绩是班里中等以上的水平,一旦考试,他要么是前几名要么就升到拔尖的位置。特别要说明的是:并不是他在刻印试卷时偷看了考题,只要是印他所在班级考卷的活儿,刘老师不会让他插手,刘老师说这样才是对他负责任。他也知道,也从没想过要去偷看试卷。所以他的成绩是真实的。学校老师和领导都清楚,因此在学校老师和校领导心目中,他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好学生。  也正因为这样,赵永华难免会滋生出一些意满自得的情绪。以至于在班里,在学校,他还是做了些与他身份不相称的出格的事来。  初三那年,赵永华干了一件让全校师生轰动的事。平时里,班主任老师对待有的学生比较宽松和偏爱,而对有些学生却是很苛刻。这些不公平现象让他对教师产生了看法。有一次,一个同学说妈妈在家生病了,病得很重,家里人要他回家一趟。他去跟老师请假,同学说尽了好话,最后都哭起来了,老师以为他说假话始终不同意他请假。而在平时,有些同学没多大事,只要跟班主任老师说一声就可以走;这次的老师却这么无情,实在有些过分,赵永华在旁看着,觉得太不公平,仗着自己在学校和同学们面前的威望,他擅自写了一张请愿书,称学校老师这样的做法不公平,劝导教师对全体同学要一视同仁,要老师和学校答应这个同学的请假。他让班里全部同学在请愿书上签名,签完后他又去找其他班里的同学签,这样一来影响较大,弄得全校师生都知道了这件事,老师告到校长那儿,说他这样做是不尊敬教师,要求学校处理他,要给他一个严重警告。  教导主任罗荣方出面进行调解,本着爱护学校的学生,而且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学生,平时大家都十分欣赏和佩服的学生,罗主任说在学校大会上提出公开批评就行了。  一件小事弄得全校轰动,赵永华可算是出了风头。可是看一个人的品德胸襟,不正是从小事来看的吗?所谓以小见大,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嫉恶如仇,好打抱不平,本性善良,助人为乐,这是赵永华从小就具备了的优秀品质。这种品质和做人准则,贯穿了他的一生。  

三 小小发明家

  

在农村,一个男人,一个父亲是全家人物质生活的希望和保证,是全家人的顶梁柱,也是全家人生活的力量源泉和重要的精神支助。赵永华的父亲因为视力不好,只能在家帮助母亲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有时也做些手工粗活赚取微薄的收入;父亲在生产队只能算半个劳动力。所以当赵永华读完初中,在同伴都幸福地背着书包继续求学的时候,作为长子的他,不得不弃学务农,他也知道,无论是谁也帮不了他,上初中都是舅舅求情才读成的,高中就别指望父亲还会答应他继续上。作为长子和长兄,全家人都希望他能代替父亲承担起家里主要劳力的责任。  但凡一些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都会有一些异于常人的特别之处。赵永华天不怕地不怕,脑子灵活多变,好动脑筋又聪明能干,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地地道道农民的儿子,又是长子,按理说成为农田里一把好手是理所当然顺理成章的事儿,但他却偏偏没能成为一个劳动能手,更不用说成为家里的顶梁柱。  赵永华很抗拒在农村的劳动和生活,他甚至曾经想过,如果要他回到农村劳动,他宁愿去犯个大错,然后去坐牢,在牢房里他有吃有住,还有时间学知识,过着集体生活根本不用担心什么;他还幻想,自己的字写得好,因为有这个特长在监狱里也不会受罪,也会像在邵东三中那样,被领导发现他的才干,给他另外安排工作,他也能逃过牢狱之苦,说不定在监狱里搞些宣传写写材料,当个管文化方面的文化干事也比在农村劳动一辈子强啊。  幻想归幻想,叫他真要去犯个什么罪他又没那个胆量了。他没办法摆脱命运的安排,他只有认命。一旦认命,他就安心下来,决定好好在农村这个广阔天地里大有作为一番。  看清了自己的命运不过如此,只能安心在农村劳动,思想坚定下来之后,他什么农活都可以干,也愿意去干,但偏偏不敢下农田,特别是有水的农田。因为农村的水田里总是生长着一些寄生虫,一种叫蚂蝗的吸血虫,他最害怕。那绝不是娇情,他常跟同伴说,哪怕在手上划一刀也不怕,但只要一想到那虫子爬在腿上某处吸血就心惊肉跳,所以为了这个想象中的可怕场景,他一直不敢下水田干活,因为一种想象中的小蚂蟥,他最终没能成为一个广阔天地里的劳动者。  弃学务农本想代替父亲成为家里主要劳力的小小男子汉,现在只能做些妇女们干的肩挑背扛的活儿。  不过,是金子总是要发光的,在劳动实践中,爱动脑筋的他不停地观察到一些劳动方式,可以用更轻松的方法达到更好的效果。比如同样是肩挑背扛,他用物理课上学的杠杆原理,发明了一种秤杆挑:共用四个木棍,两个横着的长木棍代替人的两个肩膀,在两根横长木棍下面,分别再支两根类似人腿的长木棍,竖着的木棍下面用铁皮做成长脚板,同时在竖木棍与横木棍之间呈三角形后面的横杆上各安装了一个弹簧,利用人体双腿交替移动和靠双手的交替,让两条长木脚自动往前迈步,物体的重量自然移位到装有弹簧上的长木棍上,这样人的双肩就不用去承受几百斤重的物体了。  赵永华,刚毕业回乡务农的初中生,不过十六七岁的小小年纪,就能发明出这个东西,这不就是后来人们研究出来的机器人的雏形么?他不就是一个小小发明家吗?只不过中国在那个年代还不太重视科技发明,也还没有人把他的这个发明往这么高的层面去设想。如果当时的中国是重视科技发明的国家,如果当时不是因为缺少科技发明的土壤,他说不定会成长为一代大发明家。  可惜生不缝时,那时也只有一同在田地里干活的农民们,对他的发明感兴趣,他们觉得这个秤杆挑比较省力气,尤其是那些不擅长肩挑背扛体力活的人,希望赵永华多发明一些这种省力的工具出来。  耕种小麦的方式,多少年来人们都没有变过,那就是抓一把麦粒,弯腰往地里一洒,几个简单动作循环反复了几百年或者是几千年;麦种洒落到地窝里堆成一个小堆,一段时间之后长出来的,是挤在一起成一团团一簇簇的麦苗,为了让种苗的间距均匀,有利于麦苗生长,和将来麦收时颗粒的饱满,农民们必须再次把挤在一起的麦苗拔出一部分,让它们之间有一定的间距,以利于光合作用,好让麦苗更加茁壮成长。  这一沿用了几千年的劳作方法,顺顺当当如同长江黄河一样随着历史的车流滚滚向前,但是这条历史的长河流到了赵永华这里,就得弯一下了。在人们眼里理所当然的事情,在他眼里就看出问题,成了他开动脑筋发明新事物的契机。他看到的不仅仅是乡亲们反反复复低头弯腰往地里撒麦种的辛苦,他还看到了人们用手掌抓的麦粒是集中在掌心,撒到地坑里挤成一堆,等长出来后是几十株麦描挤在一起,乡亲们要拔出大部分麦苗扔掉,人们只知道自己扔掉的是麦苗,可赵永华却说他们扔掉的不是麦苗而是粮食!人们肚子都吃不饱,还将粮食扔掉,多可惜呀!  他看到被农民们扔掉的麦苗,非常心疼当初下地的麦粒种子,乡亲们的辛苦自不必说,浪费粮食更是罪过。他开始琢磨要改变这种浪费粮食又辛苦的播种方式。冥思苦想又经过反复实践,他最终发明了一种播洒麦种的漏斗:将麦粒装在一个圆形漏斗里,下面出孔处做成一个能移动的小铁片,用一根弹簧连接到手柄,手柄处安装一个弹簧按钮,在往挖好的土沟里撒麦种时不需要弯腰,只需将按钮轻轻一按,麦粒就自动往地里飘落下去,空气中本身有一定的风力作用,麦粒往下飘去时,会自然散落,这样就很均匀地排列在土沟里,漏斗开孔每次只能漏出七八粒,又被上面的小铁片挡住,象自动关闭的阀门一样,这样播洒下去的麦粒,等到麦苗长出后,不但生长均匀,而且不再需要人去除一次苗,效果又快又好,人又轻松,既节省了种粮,又省了力气。他的这个发明,很受人们的欢迎。  赵永华爱动脑筋,在农村劳动的那几年,诸如类似的小发明数不胜数。只要在劳动中遇到一点问题和一点困难,他不是退缩回避,而是迎难而上,用自己的智慧为乡亲们去解决问题,减轻他们的劳动负担。  也正是有了这种为乡亲们着想的朴实无华的思想感情,才导致他产生了一个朴素的愿望,这个愿望最终造就他成为一个先进的医务工作者。这是后话,暂且按下不表。  赵永华的聪明才智逐渐闻名乡野,方圆百里的乡亲们,都知道在邵东县的三胜庙村,有一个中学生的农村伢仔,心灵手巧,喜欢搞发明创新,他发明的工具减轻了人们的劳动力,还节省了种粮。  1973年,赵永华秤杆挑的发明后来引起了上级领导部门的关注。当时,他们村的赵承轩在新邵县任县长,回到家乡后,和其他县委里的干部们,从百姓口中知道了他的这项发明,亲自上门来观看,观后啧啧称赞,建议继续完善后向农业科技研究所申报。  这个秤杆挑最初受到关注,是在赵永华被调到农机厂当专业医生的时候。公社农机厂为了迎接邵阳地区农业机械化农具改革现场会的召开,他们将赵永华的这个称杆挑拿去做展览,供广大干群参观交流。会议召开前,党委安排赵永华为农机厂做一块引人注目和新颖独特的招牌;赵永华费尽心机终于制成了一块人见人爱、过目不忘的大招牌:正面是“毛主席万岁”的隶书字;往左行几步,招牌逐渐地变成了“工业学大庆”的仿宋体字;往右边走几步,招牌又慢慢地显示出“农业学大寨”的行书字了。公社农机厂的上级,县二轻局的领导坐在小车里看到这个广告牌很是稀奇,把头伸出车窗外一直看,他们奇怪的是车在这边看到的是“毛主席万岁”,稍微拐了一点弯,怎么出现在眼前的又变成了“农业学大赛”的行书字了呢?直到车开出好远看不见了,他们才把头缩回车箱里。  这块招牌的奇特设计给邵东县二轻局的领导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回去之后才打听清楚那招牌是农机厂一个叫赵永华的医生所做。一个医生的字写得这么好?真是个人才啊。后来,秤杆挑的模型上报到省农业机械化创新办公室展出,二轻工业局领导知道了这也是赵永华的发明创造,领导们再次被他的发明所触动,他们觉得这是个人才,招牌字写得那么好,而且制作得如此巧妙奇特;还有科技发明,他们商量后决定,当场拍板说要把他调去县轻工业局工作,经过他们申报审批,一级级领导都同意了,但是到了生产队这一级却不放他走。赵永华第一次失去从农村走向城市生活的工作和机会。  在那个年代,脱离农村到城市生活是许多年轻人的梦想。然而那时的生产队干部权力相当大,就是一个土皇帝,只要他们不答应的事,无论你是上面哪一级政府想要调任某个人去工作都是不行的。  赵永华爱好广泛,能书会画,被县、区文化局、文工团、文化站等文艺部门看上,纷纷都要调他去工作,也有电影队调他去画幻灯片,因为放幻灯片需要写些宣传语录和标语,他的字写得好,有目共睹众所周知。然而这些工作机会最后都因生产队和大队两级干部卡住不放而失去了不少次好机会。  大队和生产队不让他走的唯一理由,说他资产阶级思想严重、不务正业,需要在农村加强劳动改造和锻炼。这是什么理由?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赵永华多次失去离开农村到城里工作的机会。当时的县区市各级的工作单位像他这样的人才非常紧缺,很多机关都需要这样的人才,但那时的土政策,扼杀了许多才华横溢的农村青年的大好前途。  在那个自然灾害频繁的穷年累月,尤其是在“四人帮”政治迫害的年代,在广阔天地的农村,这种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有为青年实在太多了,又有多少人能够因为有知识有才干而改变命运呢?  

四 第一次婚姻

  

被命运之神抛弃在广阔天地间的赵永华,和所有农村青年走过的生命历程一样:结婚生子,而且是早婚早育。在广大的农村,人们精神生活极度贫乏,茶余饭后,家长里短的中心主题就是儿女的婚嫁。  年少的赵永华凭着聪明能干,本来吸引了许多女孩子的青睐和爱慕,心仪于他的姑娘大有人在,但是由于父亲对他的严格管教和打骂,让许多女孩的父母不敢将女儿许配给他;他们担心自己的女儿或亲戚家的女儿,嫁到赵家后没有好日子过。到了后来,聪明盖乡的赵永华竟然讨不到一个好女子做老婆,只能靠媒妁之言,在较远的村子里找了个女孩。  本来他对婚姻和女性也没有足够的认识和了解,也不可能由自己挑选意中人。在他眼里,这个女人的样貌和文化知识等方面都配不上自己,只不过对方家庭条件比较好,父亲个性强悍能干,有兄弟俩,在农村,男丁兴旺的家庭就是比较强势。  农村的风俗意识是,只要结了婚,有了家庭,就是一家之主,不会还像小孩子一样天天被父亲追着打骂了;亲戚朋友和邻居们也劝他:在农村,只要女人身体健康,能帮你干粗粗细细的农活,给你生儿育女传宗接代就行了。赵永华尽管心里有些不情愿这桩婚事,但为了摆脱父亲的打骂,就想赶快结婚成家算了。二十岁那年,他心不甘情不愿地跟媒婆介绍的李庆云结了婚。  潜意识中,他觉得自己总有一天会出人头地,会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来,心中有一种不屈服命运的安排,但在当时的情况下,只好听从命运的安排结婚成家。  由于没有共同语言,也由于贫穷的家庭现状无力改变,双方也都年少,哪里懂得婚姻要经营,感情需要培养的道理呢?糊里糊涂过一辈子不正是中国式婚姻的集体写照么?更让他想不到的是,他结婚了还会挨打。同一屋檐下,他怎么躲避父亲,也有偶尔相撞的时候,只要父亲不顺心不高兴,还跟以前一样,随随便便上来就将已经结婚成家的儿子打一顿,刚过门的媳妇先是吃惊,意外,久而久之,岳父母知道后也都看不起他。其妻李庆云在言语间也越来越不尊重他这个丈夫了。  少不更事的小两口,常常为一些芝麻绿豆大的事争吵不休,战火不断,使原本就脆弱的夫妻感情岌岌可危。为了家里多个劳动力,还有年幼的弟妹需要长兄长嫂的照顾,赵永华尽力维持这个破碎不堪的婚姻,无论妻子的吵闹多么无理,他只得忍受。  生活在农村的青年们,没有什么出路但总要寻找一些出路。新婚不久,赵永华和乡亲们听说云南有东风农场在面向全国招工。夫妻俩商量后,将家中农具和被子等值点钱的东西都卖了作路费,他们就这样孤注一掷地跟随几位乡亲,远赴云南宜良县弥勒东风农场找工作。那时所有农村青年都向往进工厂或农场务工。但是命运弄人,经过千辛万苦、千里迢迢赶到云南,等待他们的却是农场因中央有指标,已经停止招工。一群人失望又无奈,这一趟出来,不但没收获,反而花出去不少钱,让本来就贫困的他们更加犯愁。夫妻俩只好又跟着大家一起踏上返乡之路。  贫贱夫妻百事哀,回家后不久,两人之间的吵闹不断升级,物质条件相对好些的岳父母和妻舅们,不但不支持一下赵永华的家庭,相反总是想方设法出名堂,制造事端,怂恿女儿天天回娘家,因为他们对赵永华的家庭越来越清楚了,不想让女儿再跟着这个女婿生活。  女方以前不了解这个家庭的情况,把女儿嫁过来后才知道他们是一个这样的家庭。岳父母没想到他这么愚鲁软弱,这么大了还挨打。他们后悔把女儿嫁到这种家庭来受罪。经常的吵闹中妻已有离意,只是憨厚老实的他一时没开窍,总想办法维持家庭。  这个婚姻不幸福,却也迎来了一个小生命,赵永华的大女儿出生了,取名赵艳芬。他原以为,有了女儿,岳父母和妻子会对他好一点。事与愿违,不久妻子与娘家父母兄弟串通一气,趁他在地里劳动之际,她与父亲和哥哥,将家中不多的一些东西和衣服等搬得一干二净。听说岳父来了,赵永华急忙回家招待客人,却被在村街口把风的岳父拦住,说他马上要去朋友赵青华家办点事,等会儿再回你这里吃饭,以此将他的思路引开,故意拖延时间。他也不知道妻子和妻兄在家里拿他的东西,便去村街上买菜,等赵永华再次返回家才发现岳父妻舅及其妻子都不见人。他连自己屋都没进,把手上的菜往父母房子里一放,就急忙跑去岳父说的那个朋友家,这才知道岳父根本没来过,他感觉事有不妙,急忙赶回家中自己的房里,才发现家里已被洗劫一空,连他平时穿的换洗衣服也被卷走,但他们却将仅仅三个月大的女儿丢在床上留给了他,妻子李庆云就这么狠心地离开了自己和年幼的女儿。  女儿不懂自己遭受了被亲生母亲抛弃的人伦悲剧,没有奶吃没有娘疼,当晚只能喝点米汤的幼女啼哭不止,老父母也有自己一大摊的农事和家务要做,无暇帮忙照顾孙女;赵永华太年轻,没经验照顾几个月大的女儿;无奈的他次日便决定去求妻子回来。  一个凄风苦雨的早晨,他背上女儿往十里路外的村子走去。由于他的衣服都被妻子带走了,单衣薄衫的他冷得上牙不停地磕打下牙,浑身哆嗦,不到半岁的女儿因为发着高烧,在他单薄的背上啼哭不停。在清冷的早晨,饥寒交迫的父女俩走了一个多小时才赶到妻子娘家,不曾想等待他的是岳父全家人的驱逐辱骂,虽然岳父家的左邻右舍都说他们这样做不人道,也没能阻止一家人对他的羞辱。  妻子娘家的村干部和群众实在有些看不过去,村民们议论纷纷,都说这岳父母一家太过分了,听着可怜的才几个月的外孙女的哭叫声,做妈妈的李庆云也早该出来喂女儿的奶了,也该出来抱一下自己的亲生女儿呀。最后村干部都出面劝解,直接说他们的婚姻情况不符合离婚条件,大队不会同意他们离婚。这才阻止了岳父一家人对赵永华的继续辱骂和威协。岳父眼看形势对自己这边不利,明白自己把事情搞砸了,队干部说不同意离,他女儿这个婚就离不成。于是岳父马上改变了对他的态度。  赵永华也非常清楚明白这个婚姻根本没有必要再继续维持下去,为了给自己一个自由空间换取作为一个男人的尊严,也为了满足妻子及其家人达到离婚的愿望,他主动跟村干部说愿意离婚。好在那个年代的婚姻,结与不结,离与不离,都是村干部说了算。村干部看他自己愿意离婚,就做个顺水人情同意了。但是李庆云和她的父母都坚决不要仅三个月大的赵艳芬,要他带走;赵永华明知自己无法抚养女儿,但见妻子和岳父母这么无情,硬着头皮将女儿带回家;他用米汤喂养了几天,最终还是万般无奈地把女儿送给了一对无生育的善良夫妻抚养。赵永华就这样结束了他第一次短暂的婚姻。  这次婚姻带给他的屈辱使他终身难忘,也让他知道了贫穷可以叫人变成魔鬼;婚姻的打击使他明白自己骨子里的书生气和才华,不能就此埋葬于广大农村的旮旯角落,一定要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和富有起来,潜意识中他觉得自己不是一个普通平凡的乡下人,他骨子里有一种与农村格格不入的感觉,也觉得自己不属于这片贫瘠的土地。那时的他其实不知道自己身体里潜藏有多大的能量,也不知道自己究竟能做些什么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和处境。他之后的系列求生技能似乎都是天生的,是与身俱来的,还是无师自通的。  

五 第二次结婚

  

赵永华自幼爱好广泛,尽管他调皮捣蛋,但老师们常夸他的字写得好;小学时学校经常有文艺表演,他也参加过一些,还加入了村里的花鼓戏剧团。现在回到农村,生活很单调乏味,业余时间又多,无聊的他理所当然去花鼓戏剧团里消磨时间了。一曲花鼓戏《云南寻夫》,他唱的是旦角,戏中那寻夫女人的悲情形象被他演绎得维妙维肖,他想到自己满腔的抱负和野心无处施展,想起自己常年被父亲无情虐待和暴打的人生悲剧,心中的悲伤和痛苦使他情不自禁声泪俱下,语带悲声的真挚流露,唱得台下观众涕泪纵横,唏嘘不已,直往台上丢钱。  唱戏只是业余爱好,但丰富了他的人生,也让他多了一种发泄方式;同时也娱乐了乡亲,也让乡亲们发现了他另一方面的才华。唱戏之余,他并没有放弃对生活对人生的追求。因为一家人的生活口粮要靠他的双手去挣。  他看到有人在街上表演魔术,这些魔术和杂耍艺人的表演让他开了眼界,他边看边暗中跟着学习;看了几场后也会玩了;而且他还能在表演中玩出新花样,常常逗得乡里孩子们笑声不断;这玩魔术的,多数也只是娱乐,挣不了几个钱,看热闹的人大多数不会往地摊上丢几个毛毛钱。为了生计,他又去学理发,后来他就以理发这一技术活走村串巷维持生活。  走到新的地方,看到有新的魔术,他又暗中偷学,或者将自己已经掌握的与别人交换,如此这般循环往复,没多久他一个人就能玩一整台的魔术表演了。其实这些所谓的魔术,大家表面都喜欢来看热闹,当面赞不绝口;而背地里,当时的人们都不屑地称它们为江湖杂耍,是广大人民群众内心所不耻的。赵永华也明白这个道理,他很快就不玩这些江湖玩意儿了,主要还是靠理发技术赚钱养家。  为了让理发生意更好,吸引路人注意,他每走一个地方都先玩几套魔术,这一招果然很有效,他的魔术总能吸引很多过路人和乡亲们捧场,有人看完魔术后就会留下来理发并和他交朋友;也有人为他的魔术表演喝彩;他还会在理完发之后拉拉二胡曲子,什么《良宵》、《二泉映月》等等,这也吸引了不少年轻人来听。理个发既能看魔术和听音乐,多好啊,于是有人建议由队长出面,把全村人全年的理发都承包给赵永华。队长也喜欢他这种形式的理发,陆续地都将全队的理发承包给他,到了晚上,年轻人都争相让他留宿自己家里,让他拉二胡唱歌,他们围着赵永华唱的唱跳的跳好不开心。就这样,他的生意越来越好,市场越来越大,很受各界人士的欢迎。他每年的收入比当地老百姓高出很多倍。  他的脑子聪明灵活,无论什么技艺一看就会,甚至无师自通,很快掌握还能游刃有余地玩于股掌之间。  在这种走村串巷的生活中,迎来了他的第二次婚姻。在他的理发摊或魔术表演现场,总有许多农家姐妹追随着他,有的甚至跑几个村子追看他的表演,就跟现在的追星族一样,他就是那个年代农家子弟眼中的明星,是他们崇拜和追逐的偶像。  赵永华的聪明才智早就在方圆几十里地闻名了,现在他是真人现身,近距离在大家面前出现,对于这些不了解他和父亲之间家庭情况的外村人眼里,他的形象还是很完美和优秀的。爱慕者自然多了,追求者也是络绎不绝,托人说媒的踏破了赵家的门槛儿。他吸取上次婚姻的教训,不是自己喜欢的不要,不喜欢自己的也不要;他的婉拒使许多农村女子对他更加爱慕。  在这些爱慕者中,有一个姑娘跟他很有缘。那天晚上,在街上理完发,因为天已经黑下来,回家有点远的赵永华就应邀去一个初中的同学家里过夜。在同学家的院子里,一个姑娘总是进进出出想引起他的注意,那是很早就已经暗恋着他的聪明漂亮的申芬英。  还在上小学时,赵永华从别的学校转到他们小学来,她的表哥正好跟他是同班同学,她比表哥小,每天放学以后就跟在表哥后面;她每天看着表哥和他一起玩耍,她在那么幼小的时候,就已经深深地崇拜着那个经常在学校打架闹事的赵永华啦。  她也听说过赵永华是因为不听话不守纪律经常转学。她比他低一个年级,虽然他不认识她,但他却是她心目中的偶像,一直被她珍藏在心中。上小学时她眼睁睁看着他又被学校开除;后听表哥说他读完初中就再也读不成书了;再后来又听说他和另一个村的女孩结了婚。  生长在农村的姑娘,天性纯朴害羞,到了谈婚论嫁时,却因为羞于启齿而将爱的萌芽深埋在心中。在赵永华和前妻去云南找工作的路途,她又看到了他,从湖南到云南的漫漫长途中,她的双眼一路追踪着赵永华夫妻的身影,她那时是多么的嫉妒他身边那个女人啊,她恨自己晚生了两年,不能跟赵永华结为夫妻,让别的女人抢在了她的前面嫁给了他。现在又眼睁睁地看着他和妻子成双成对地一起到云南去找工作。她心中的那个痛啊,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在去云南找工作的人群中,赵永华也曾留意到申芬英的美丽,年仅十八岁如花似玉的申芬英,在一群朴实无华的村姑中,读了几年书的她总显得有些与众不同,再加上她的频频顾盼,更加引起了他的注意,令当时窄一相见的他心头为之一震,她的美貌在他心中同样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申芬英和表哥家在同一个村里,只相隔了几间屋子。她经常在表哥家玩;偶然的再度相遇,是二人命中注定的姻缘。当时申芬英的表哥本来也在追求她,当赵永华告诉这个好朋友自己要追求他表妹时,这位表哥并没有告诉他自己也钟情于漂亮的表妹,因为这个上过中学的青年已经懂得他们作为表兄妹是不能缔结婚姻的,自己必须要放弃这不伦的想法。所以他选择了成人之美。  连结婚手续都没来得及办,她就跟他四海为家住到了一起。这也为她今后在赵家父母眼中得不到尊重和嫌弃埋下了祸根。这种事在那个年代有伤风败俗之嫌,现在叫做前卫,不关风俗也不伤风化;是再正常不过的了。但那时未婚同居,出格得让有些人难以置信,但申芬英不在乎,她是铁了心要一生一世跟赵永华过。从此,赵永华走街串巷卖艺求生的道路上,多了一个如花似玉的姑娘相伴,人生路上从此不再寂寞,心灵有了停泊的港湾,精神和灵魂有了依靠;丰富的感情更是有了相依相伴的灵魂伴侣做寄托。  赵永华陆续学会了做木工、画像、修理和雕刻等等一系列的技艺,这一系列的技术都是当年流行的新奇玩意儿,在那个物质生活十分贫乏的岁月,擅长这系列手工的能工巧匠,全国大江南北到处都有。而这类型的能工巧匠在各地的老百姓心目中也都是非常了不起的能人。他非常聪明,只要看到别人什么技术挣钱他就能无师自通地现学现卖,并以此换来微薄的收入,除了接济家里父母弟妹的生活,但凡游历在外碰到有困难的人家,他们夫妻都会慷慨解囊。  文化革命时期,在韶山刻钢笔字和给汗衫上印字,一天都能挣三、四百块钱,比普通工人的工资收入要高出二十倍。方圆百里的穷乡亲太多了,得知赵永华有着乐善好施的天性,那些贫困的人,只要碰到他了,会主动向他求助;借钱借物在他身上已经成了一种不由自主的行为。  很多时候他还免费为人家理发,那些付不起钱的人他一眼就能看出来;给多给少他从不计较;时间久了,乡亲们过意不去,等庄稼地里有收成了,就挑粮担菜送到他家表示感谢。  随后的两年,赵永华又学会了照相,人物剪影和传统的剪纸等技术;他所剪的人物影像惟妙惟肖,所剪男人头像,一定是棱角分明,形象逼真;而女性的人物剪影,曲线阿娜有致,头发有长有短,眼眸黑白分明;还能看出人物的喜怒哀乐;可以说他的人物剪影已达到了出神入画的地步。  为了不让妻子跟着自己太辛苦,最后他确定了一个相对单一的工作,就是奔走在大学或中小学之间,在学校给广大师生们刻钢笔字、修理风琴和球类为主要谋生手段。  他都不清楚自己是何时懂得了修理乐器的,他没跟谁学过。印象中在上学时和音乐老师一起调过音,自己平时在学校玩,觉得哪里音不准了试着调一调,哪里弦或键盘松动了,自己爱动手摆弄摆弄,无意中就能把音调准喽,也能把弦和键盘的音重新定准。就是在这些时候无意中学会了修理乐器。在学校修理乐器的活挺多,所以生意也不错。  最多的生意和收入来源还是刻钢笔字。很多人,尤其是学生,都喜欢在钢笔上刻上自己的名字;也有刻花鸟,或龙或凤,有的还要刻上毛泽东诗词或唐诗宋词;还有喜欢雕刻三打白骨精和孙悟空这些人物的。根据所刻内容的多少和难度,收费标准略有不同。学生要什么他就能给他们刻什么。下午放学的时间比较充裕,但这个时候大部分学生都想着要出去玩;中午吃过午饭也很少来人;特别忙的时候往往是课间那十来分钟。为了加快速度,赵永华刻完一支钢笔,太太申芬英就在一旁帮他涂色,涂完色彩后就交给学生;有她的帮忙,只管刻字不管涂色就快得多了。如果只是刻名字的话,学生下课的十分钟之内,他能刻八九支钢笔。一两分钟就能刻完一支,十来分钟可挣一两元钱呢。  七十年代的一块钱,相当于现在的十多二十块钱,因为二块钱就够他们夫妻一天的生活费。上餐馆里吃一碗杂酱面也就一毛钱,三分钱一个馒头,五分钱一个肉包子!现在呢,普通餐馆一碗面少则七八元,上点档次的餐厅则达二十多元!而且现在二十来块的钱一碗面,不见得比那时一毛钱的面吃得让人心满意足。  赵永华夫妻以前是在外面挣个三两天的钱就返家一次,在家呆几天又再出来。现在他们是全国各地游走,基本上是长年在外以专业的刻字技艺为生了。他不愿意回家,一是为逃避父亲的无理打骂,二是为了自己的小家庭多挣些钱。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他不愿意生活在父亲的阴影下,他就一个感觉,离父亲越远越开心。  在钢笔上刻字,用现在的话来说,是非常流行非常新潮和非常时尚的一门营生。当时人们所追求的潮流无非就是这种既实用又花俏的小玩意儿。这个新潮的活儿在那个年代全国各地广为流行。很多人都以拥有一支钢笔而觉得无尚光荣;拥有一支刻有名字和花鸟或其他图案的钢笔那是更加的时尚和荣耀!  赵永华刻钢笔字的技艺日益提高,在各大高校刻钢笔字时,总想着要创新,要提高自己的各项技术和工艺,他先是要求自己在胸前刻字不用眼睛看,当闭着眼刻出第一个字时他欣喜若狂,也大受鼓舞;再后来发展到刻完一行字都不用眼睛看;这样他的刻字技术越来越娴熟,也越来越得心应手,一支钢笔和一把刻字小刀在他手里游忍有余,任凭他自由发挥。  有一天,赵永华突发奇想,将双手放到背后,反手在背后刻字,经过反复实践,终于能刻出第一个字了,他非常兴奋,再后来,又刻一行字,一首诗,他不断增加刻字的难度,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最后终于能够流利又完整地反手在背后刻任意的诗词句子。后来他就想着用这一绝技招徕更多生意,吸引更多的观众。  反手在背后刻字,这个消息自然也在各大高校引起轰动。在街上也引来了无数人的围观,围观者个个赞不绝口,口口相传,称他为奇人和神仙。  文化大革命时期,在伟人毛泽东的故乡韶山冲,参观毛泽东故居的外国游客经常是络绎不绝。当赵永华反手在背后刻字的技艺表演展现在他们面前时,吸引了国内外游客的围观,引起了强烈反响,围观的外国游客拍手称绝,掌声四起,许多外国游客纷纷要求跟赵永华合影,还有的外国游客也让他在他们随身带的笔呀或者其他物件上刻字。赵永华在外国人面前为中国人争了光,用他的智慧为中国人赢得了尊敬,也赢得了荣誉。  这个反手刻字的绝技在当时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不少新闻媒体做了宣传,湖南卫视也做了专题报道。  他不断要求提高自己的雕刻技术。久而久之,一把雕刻小刀在他手里,根本不再是一把刻字小刀,简直就成了他手中一根魔杖,他想要雕刻什么就能随心所欲地刻出来;他想要在哪里雕刻就可以在哪里雕刻。终于,他超越了人们的想象,他能在人们无法想象的物体上雕刻了。那就是他独自发明的微雕。这种微雕技法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可谓中华一绝。  谁能想象在四根头发宽的小木片上刻字吗?你能想象在不到一寸长的头发丝上刻一首唐诗吗?你不用想象,这已经是事实。当这种微雕绝技在大学校园里传开后,人们几乎是争先恐后的涌来观看。看到的和没看到的,都在争论不休,因为没人相信他们亲眼所见。他们以为那是赵永华玩的什么障眼法和魔术。  从闻所未闻,到最后亲眼所见,大专院校里教授和师生们终于相信出现在他们眼前的是事实。一根不足一寸长的头发丝上,完整地刻着四十多个字:“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XX年X月湘人艺涯斋主赵永华书”。他们对赵永华精雕细刻的精湛技艺羡慕和佩服得五体投地。从那以后,夫妻二人的一日三餐,学生们都会从学校食堂里主动打来送到他手里。晚上也有师生争相让出床铺给他们夫妻俩。  正当他和妻子处在事业的高峰时,文化大革命的斗争也逐步地愈演愈烈,这场史无前例的灾难最终也殃及到了这对平凡的夫妻。  赵永华被列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对象,那个年代的政治,将人们的思想影响得与现在人的观念正好相反。那时在农村人眼里,但凡你有一技之长,靠灵巧的双手创造奇迹创造劳动的人,都是不务正业的游手好闲和好吃懒做之徒,是不被社会容忍的。动不动就抓你的典型,不说你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牛鬼蛇神,就说你搞投机倒把;还有什么挖社会主义墙脚,有小资产阶级思想等等罪名,随便就扣一顶帽子在你头上。然后就是斗争大会,打倒,游街示众,恨不能除掉你而快之;政治思想先进的革命小将们要让你绝对认罪服法,直到你不再有自己的创造性劳动才放过你,只有你服服贴贴老老实实的在家干农活,他们才会让你苟活,否则,会被斗争至死。  赵永华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典型,好在赵家的家庭出生还算好,中农的身份最后让他幸免于游街示众,也没拉他去站在万人批斗大会上低头认罪。只是他的家被抄了。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