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6 21:33:56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学习网

出版社:圣才教育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试读:

第1章 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音乐的新发展

1.1 复习笔记

一、新民歌、城市小调和民歌改编曲的发展

1新民歌(1)兴起原因

民间歌舞的发展,主要依靠人民群众随着社会生活的演变,将自己对一些生活的感受通过对传统曲调填上新词逐步衍变而成。鸦片战争以来,在反帝反封建的群众革命斗争中,涌现出一些生动反映这个时代和群众生活的“新民歌”。(2)主要内容

①反映农民群众受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压迫的痛苦生活。如《种大烟》《提起哥哥走西口》《义和团》等。

②反映在官僚买办压迫剥削下中国早期工人的苦难生活和迫切要求解放的愿望。如《矿工苦》《煤黑子苦》《十怨厂山歌》等。

③热情歌颂群众反帝反封建的斗争精神和爱国热情。如《洪秀全起义》《三元里抗英童谣》《甲午战争》等。

④少数民族地区的新民歌,反映少数民族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和民族压迫。如《引狼入室的李鸿章》《迫迁歌》等。

2城市小调(1)内涵

城市小调是指辛亥革命以来,我国广大城乡涌现出的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新的城市小调或小调性的填词歌曲。(2)主要内容

①痛斥北洋军阀政府对外勾结帝国主义出卖祖国、对内欺压善良群众的罪恶。如《坚持到底》《苦百姓》等。

②抨击、讽刺军阀政府大搞所谓“议会民主”把戏。如《鬼议员》等。

③揭露当时社会腐败黑暗、道德堕落。如《阎瑞生》《张考生》等。

④同情受压迫、被剥削人民,要求摆脱封建束缚、要求爱情自由。如《孟姜女》《寡妇歌》《十恨》《尼姑思凡》等。(3)评价

①这些作品大多数思想性和艺术性都不高。

②它们真实地反映城市群众对当时社会生活、政治斗争的看法,以及各阶段社会革命斗争对他们的影响,是民间艺术体裁中反映现实生活最及时、广泛、直接的一种艺术品种。(4)与新民歌的关系

新民歌和城市小调在曲调方面往往是同出一宗,一个曲调常常会被填上许多不同的歌词,有些调子从南到北,以至于在遥远的边疆地区都得到广泛流传。

3民歌改编曲(1)代表作品

①白宗魏的《木兰辞》。

②蒋荫棠作词、田锡侯编曲的《苏武牧羊》。(2)特点

新的生活、思想感情、歌词,使某些原有曲调产生了一些质的变化。如:抗日战争时期的《东方红》源自陕北民歌《骑白马》。解放战争期间的《解放区的天》源自河北民歌《十字调》。

二、说唱音乐的新发展

1清代中叶后,各地说唱音乐的概况(1)种类

①“鼓词类”

流传于北方各省。如山东大鼓、西河大鼓、京东大鼓、京韵大鼓、乐亭大鼓、梅花大鼓、东北大鼓等。

②“弹词类”

流传于长江流域。

③“道情类”

流传于两湖地区。

④“牌子曲”类

流传于黄河以北的地区。

⑤“琴书”类、“清音小曲”类等。(2)突出曲种

以较早进城的“北京单弦”和“山东大鼓”,以及在晚清以来享誉曲艺界的“京韵大鼓”“苏州弹词”和“河南坠子”的影响较为突出。

2说唱音乐的主要类型(1)北京单弦

①含义

北京单弦是指清乾隆、嘉庆年间,在北京的满族子弟中流行的“八角鼓”里的一种自娱的演唱形式。演唱时,演员手持八角鼓,故又称之为“唱八角鼓”。

②代表作品

清嘉庆九年(1804)华广生所编《白雪遗音》卷三中之《酒鬼》是现存最早的单弦曲词。

③特点

a.唱者多为满族子弟,或自弹三弦,或唱者边唱边击八角鼓、另一人操三弦伴奏。

b.唱本大多故事性很强,唱腔高昂活泼、优美爽朗。

④意义

对北方的曲艺(特别是大鼓)影响深远,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正式定名的北京“曲剧”是在单弦的基础上形成的。(2)山东大鼓

①概述

a.中国北方现存最早的曲艺鼓书暨鼓曲形式,相传形成于明代末期,发源于鲁西北农村,又名“犁铧大鼓”,或作“梨花大鼓”。

b.最初只是敲击犁铧碎片伴奏,采用山东方言来演唱当地的民歌小调,后逐渐发展为有板式变化的成套唱腔、敲击矮脚鼓和特制的半月形梨花片并有三弦伴奏的说唱表演形式。

c.流布于冀南、冀中广大城乡。

②代表人物

何老凤、郭大妮、黄大妮(小北口),以及王小玉姊妹(即白妞、黑妞,南口)等。

③意义

a.历史悠久,音乐唱腔独特,节目蕴藏丰富,地方色彩浓郁。

b.直接促发了山东快书的形成,并对“乔派”河南坠子和西河大鼓等的形成与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3)京韵大鼓

①内涵

京韵大鼓原是流行于河北河间地区的“木板大鼓”,后与清音子弟书合流而形成了所谓“怯大鼓”,流传到平津一带,后又结合北京方言并吸收了京剧等戏曲艺术的念白、唱腔、表演方面的经验,逐渐形成了“京韵大鼓”。

②代表人物

a.白云鹏

b.刘宝全

开创了这个曲种最主要的流派“刘派”,主要作品有《单刀会》《长坂坡》《白帝城》《大西厢》以及开篇《丑末寅初》等。(4)河南坠子

①内涵

河南坠子是指20世纪初,在“颖歌柳”或“三弦书”与“道情”合流的基础上,又吸收河南曲子、大鼓等音调和形式,逐渐形成的著名新曲种,是新生曲种中流传最广、最快的一种曲艺形式。

②代表人物

乔利元、潘春聚、乔清秀、程玉兰、董桂芝。(5)山东琴书

①概述

属山东曲种,发源于鲁西南的菏泽(古曹州)地区,产生于清代乾隆初年,原为农民自娱的庄家耍(又称玩局),清末呈现兴盛局面,名家辈出,流传地区日益广泛。

②发展过程

a.最初是流行于豫东和皖北农村的小曲。

b.辛亥革命前后进入城市,逐渐形成南路、北路、东路各流派。

c.1934年著名艺人邓九如在天津演出时,正式定名为“山东琴书”。(6)四川清音

①概述

a.一种四川曲种,原名“唱琵琶”或“唱月琴”,20世纪30年代在成都、重庆相继成立清音歌曲演唱会或称改进会,以后遂以清音命名。

b.四川清音渊源于明、清时的俗曲,在清乾隆、嘉庆年间很盛行,以泸州、叙府(今宜宾)为中心,遍及城镇和乡村,拥有大量的听众。

②发展过程

a.辛亥革命前称作“月琴”,主要流传于四川农村。

b.1930年左右在重庆、成都等城市中站住脚跟,组织了“清音歌曲改进会”,并正式改称为“四川清音”。(7)苏州弹词

①概述

简称“弹词”,俗称“小书”,曲艺的一种,发源于江苏苏州,盛行于江、浙、沪的长江三角洲一带,是运用苏州方言为主的曲艺形式。

②特点

a.以说、噱、弹、唱为主要艺术手段。

b.说的部分融合叙事与代言为一体,既有第三人称的表叙,又有第一人称的脚色。

c.脚色较多吸收借鉴戏曲的表演程式,于说法中现身,塑造各种人物,间以说书人的衬托、评点。

③流派

a.陈调

创始人陈遇乾,苏州人,清乾隆、嘉庆年间苏州弹词艺人,以大嗓演唱为主,音色宽厚、苍劲,间或杂以小嗓,增加曲折、悲怆之感,现多作为书目中老年角色的唱调。

b.俞调

俞秀山吸收江南民间音乐,丰富唱腔旋律而形成的流派,音域宽,唱腔包涵了高亢与低沉、委婉与平直、刚劲与柔和,曲调十分优美动听,开篇《宫怨》为其代表性唱段。

c.小阳调

弹词艺人杨筱亭所创,擅说长篇弹词《白蛇传》《双珠球》,特点是起句多用本嗓,抒情处转用小嗓,落调时常用高音小腔,曲调清丽,韵味隽水。

d.马调

咸丰年间,马如飞通过说唱《珍珠塔》等曲目,发展了节奏明快、刚劲有力、朴实爽朗并适合于叙事的新腔,即“马调”。

④迅速发展的原因

a.历史传统悠久,积累的曲目和腔调相当丰富。

b.较早进入城市,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c.产生、流传于我国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江浙地区,为艺人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提供了较好的条件,也对艺人的演唱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d.弹词艺人对传统的继承和创新发展的关系一直处理得比较好,他们既重视继承自己的传统又敢于不断大胆创新,从别的艺术形式(如昆曲、京剧、滩簧、大鼓,以及江南各种民歌小调等)中汲取有益的因素。

e.各流派之间相互支持、相互取长补短,以利于各自兼采各派之长而独创新腔。

f.较早成立了科班(如光裕社、普裕社等),有严格培养后代的优秀传统。

g.得到了不少文化界人士(如钱杏邨、赵景琛等)的关注和帮助。

3辛亥革命前后,时调小曲和新体弹词的发展(1)辛亥革命前后,在不少城市中曾广泛流行宣传爱国、要求民主自由的时调小曲和新体弹词,反映社会急剧变化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在广大群众中的深刻影响。如《十二月太平年》《放足乐》《盛宫保抄家五更》《鸦片曲》《女子文明灯》等。(2)革命志士及进步人士编写新的弹词唱本宣传爱国民主的思想。如秋瑾编了《精卫石》,陈天华编了《猛回头》,李伯元编了《庚子国变弹词》等。

4革命斗争高潮时期,说新书的发展(1)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①广东的粤曲配合宣传创作了《革命武装歌》《三民主义歌》《沙基惨案》《夜吊沙基烈士》等新曲目。

②西河大鼓演员王魁武曾编演过新词《科学救国》《中山纪事》等。(2)抗日战争时期

①王魁武演唱了《晷岗惨案》《减租减息》《大生产运动》等。

②演员王尊三编演了《保卫大武汉》《晋察冀小姑娘》《皖南事变》等新曲目,热情宣传抗日救国的主张。(3)20世纪40年代

韩起祥主动响应边区政府有关说唱音乐改革的号召,编唱了《刘巧团圆》《张玉秀参加选举会》等新书,对边区的说唱音乐改革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三、戏曲音乐的新发展

1京剧的形成(1)京剧的形成与发展

①乾隆后期,“三庆”班、“四大徽班”相继进京,不断加强迎合一般市民所熟悉和喜爱的《三国演义》《杨家将》等历史剧目,编演了《打渔杀家》等具有一定反封建意识的新剧目。

②“徽班”艺人吸取昆曲、高腔、梆子等各传统剧种在念白、声腔、板式变化和基本功训练等方面的经验,在艺术上大胆革新和创造,逐渐形成一种富于时代特色、以老生演员为主的新的皮黄戏——“京剧”。(2)代表演员

①咸丰、同治年间

形成以余三胜、张二奎、程长庚为代表的“老三鼎甲”的局面,以及胡喜禄、梅巧玲、徐蝶仙、刘赶三等,他们对近代京剧的发展起了奠基的作用。

②光绪年间

形成以孙菊仙、汪桂芬和谭鑫培为代表的“新三鼎甲”的中兴局面。

③光绪后期

老生演员刘鸿声、王凤卿,旦角演员陈德霖、龚云甫,净角演员何桂山,以及丑角演员罗寿山、王长林等。

2早期的戏曲改良(1)主要戏曲种类

①文明戏

a.兴起原因

清末民初,随着西洋话剧传入中国,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文明戏”在各大城市里迅速兴起。

b.影响“文明戏”的发展对当时的“戏曲改良运动”有直接的影响。

c.代表作品

汪笑侬的《刀劈三关》《骂阎罗》。

②海派京戏

a.创立

民国初期,潘月樵和“夏氏兄弟”等,通过编演《潘烈士投海》《黑奴吁天录》等中外题材的时事新戏,在唱腔、表演、舞台布景等方面大胆改革,创立了“海派京戏”。

b.发展

梅兰芳、尚小云、苟慧生、程砚秋等“四大名旦”和欧阳予倩等人,对京剧旦角艺术通过排演古装新戏和时装新戏,将演唱、舞台表演等方面的改革尝试推进了一大步。

第一,使青衣与花旦两种角色逐渐统一。

第二,创造了许多以旦角为主的“古装新戏”,成功地体现了京剧旦角艺术发展的新风格。

③地方戏曲

秦腔的“易俗社”、河北梆子的“奎德社”,以及川剧的“戏曲改良公会”和“三庆会”等。(2)戏曲改良中的问题

①“旧剧改革”的争论,反映了当时多数新文化工作者对待继承文化遗产的认识的偏颇。

②日益加深的商业化影响,把戏曲艺术发展一度引向低俗和平庸的困境。

3“五四”后的新发展(1)周信芳

①编演《宋教仁》《学拳打金刚》《赵五娘》等剧目,表达了他对旧社会腐败统治的不满和对被压迫老百姓的同情。

②创立了“麒派”。(2)梅兰芳

①将“古装新戏”的改革推向成熟,编演了《天女散花》《洛神》、《贵妃醉酒》《宇宙锋》《断桥》等古装新戏。

②赴国外演出,将中国的优秀艺术成就传播到世界。(3)程砚秋

①编演了《荒山泪》《窦娥冤》《青霜剑》等充满民主精神的新剧目,提出改变京剧创腔“以字就腔”的成法,敢于以“以腔就字”的原则创立新腔。

②大胆吸取其他戏曲、说唱,乃至西洋声乐的经验来改进自己的演唱,创立了“程派”风格。(4)叶春善、萧长华

领导“富连成班”,培养了六百多名京剧演员,“富连成班”是我国京剧发展史上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科班。(5)昆曲的发展

经艺人与文人的努力,昆曲得到了一定的恢复,北方以侯玉山、韩世昌、白云生等人为主,南方以沈月泉、俞振飞等人为主。

4广东粤剧、评剧、越剧、楚剧的形成和发展(1)广东粤剧

①吸收本地民间音调,改用地方念白,为适应广大市民的口味,开始突破早期粤剧受梆子、皮黄的影响,发展了许多富于地方特色的新腔。

②对生角的唱法从原来的“子喉”改为“平喉”,增添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伴奏乐器,如喉管、二胡、椰胡、秦琴等。

③改进舞台装置、积极培养女演员、实行男女同台演出的制度,先后涌现了像千里驹、马师曾、薛驹先、罗品超、红线女等著名演员。(2)评剧

①含义

评剧是指由河北的说唱“莲花落”与东北的歌舞“蹦蹦”合流而成的新剧种。

②发展

a.初期

第一,成兆才为评剧编演了近百个传统剧目,为评剧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辛亥革命后,评剧艺人编演了一些具有反帝、反封建内容的时事新戏,如《杨三姐告状》等。

b.中期

以天津的“孙家班”为主,大胆培养了不少优秀的女演员,如花莲舫、李金顺、筱桂花、白玉霜等。(3)越剧

①定义

越剧是指由原来是浙江嵊县名叫“的笃斑”的一种从“落地唱书调”的说唱转变为戏曲的地方小戏。

②发展过程

a.最初完全由男性演员上台表演。

b.五四运动前后进入上海,越剧开始吸收京剧、绍剧等传统剧种的表演形式,增加了丝弦伴奏,逐渐扩大规模,改进表演技术,当时称之为“绍兴文戏”。

c.20世纪20年代初期,开始试办女子班。

d.20世纪30年代,特别是抗战爆发后,逐渐转变为全部以女演员来表演的剧种。

③代表演员

a.“绍兴文戏”时期的女子班中,以“四季春班”影响最为突出,如姚水娟、屠杏花、尹桂芳等。

b.筱丹桂、袁雪芬等人所组织的“丹桂剧团”和“雪声剧团”。(3)楚剧

①含义

湖北的一种花鼓戏。

②发展

曾一再遭受统治阶级的压制和摧残,1926年改名为“楚剧”,并进入武汉的“血花世界”。

③演员及剧目

楚剧艺人沈云陔、高月楼等经过中国共产党的帮助,参加了由李之龙领导的“楚剧演员训练班”,整理、改编了《南归》《灾民泪》《除暴安良》等。

四、民族器乐的新发展

1地方乐种的发展(1)清中叶后,民族器乐的合奏形式

①河北的“吹歌”。

②山东、山西等地的“鼓吹”。

③华中的“八音”。

④江浙、闽粤的“吹打”“丝竹”和“锣鼓”等。(2)清末民族器乐的新形式

①在“吹歌”等乐种中出现了所谓“咔戏”。

②王玉峰的“三弦弹戏”、沈易书的“三弦拉戏”和王殿玉的“丝弦拉戏”等。

2民间器乐独奏和社团的活动(1)器乐独奏领域出现的个人流派

①古琴方面

张孔山,王心源、王冷泉、王露,黄勉之等。

②琵琶方面

鞠士林、陈子敬、李芳园、吴梦飞等。(2)民族器乐演奏的社团

①各地的社团

无锡的“天韵社”,上海的“文明雅集”“钧天集”“清平集”,济南的“德音琴社”等。

②社会影响较大的社团“国乐研究社”“大同乐会”“霄兆国乐会”“云和乐会”“吴平音乐团”等。

3民间艺人的活动(1)华彦钧

出生于无锡的道观,因双目失明而流落街头,主要依靠卖唱为生,作品有《二泉映月》《听松》《大浪淘沙》等曲。(2)杨元亨

以管子、唢呐的演奏在当地享有盛名,新中国成立后在有关院校的直接帮助下,技艺得以较好地继承,所传的曲目得以整理出版和灌制唱片。(3)吐尔地阿洪

在保存和演奏著名的新疆“十二木卡姆”及维吾尔民间音乐方面做出了显著的贡献。

4广东音乐的发展(1)含义

广东音乐是指以广东民间音乐为基础,又吸收了粤剧、粤曲以及外地丝竹乐的基础上,逐渐在上海、广州、香港等地形成的一种新型的、以市民为主的民间器乐演奏形式的音乐。(2)发展

①辛亥革命前后至“五四”时期

著名艺人有何柳堂、丘鹤俦、严老烈等人,他们为广东音乐整理、改编了《旱天雷》《倒垂帘》《小桃红》等曲目。

②20世纪30年代前后

繁荣鼎盛时期,易剑泉、吕文成、尹自重等人,把民间所流行的歌曲、戏曲曲牌、小调进行改编,创作了大量富于广东地方特色的民间器乐合奏曲,如《鸟投林》《步步高》《华胄英雄》《平湖秋月》等。

③在20世纪30年代以后

发展愈来愈受到中、外“商业性歌舞音乐”的影响,任意加进电吉他、萨克斯管、班卓琴等乐器,出现了不少肤浅庸俗的作品。

1.2 课后习题详解

1民歌与时代变革的关系,民歌、新民歌、民歌改编曲之间有什么不同?

答:(1)民歌与时代变革的关系

民歌是民族音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进步和民族音乐的不断传承光大,具有独特民族音乐风情的民歌演唱也不断创新和发展。中国各族的民族民间歌曲,异彩纷呈,各自有独特的风采。不同的音乐风格,表现不同的民歌方式,千变万化,时代在不断的变化,而民歌也在不断地更新改变,在原始民歌的基础上加入了许多不同风格的音乐,形成了当代中国的民歌作品。(2)民歌、新民歌、民歌改编曲的区别

①民歌是指每一时代、地域、民族、国家,在不同的地理、气候、语言、文化、宗教的影响下,都不其然产生的人类自娱、文化留传或生活实质的宣泄,人们以不同的形色传递他们的历史、文明及热爱,而歌谣亦是其重要之一环,这就是民歌。

②新民歌是指鸦片战争以来,在反帝反封建的群众革命斗争中,涌现出的一些生动反映这个时代和群众生活的歌谣。

③民歌改编曲是指新的生活、思想感情、歌词,使某些原有曲调产生了一些质的变化,根据民歌改编而来的一些曲目。

2简述苏州弹词发展改革的主要经验。

答:苏州弹词,发源于江苏苏州,盛行于江、浙、沪的长江三角洲一带,是运用苏州方言为主的曲艺形式。其发展改革的主要经验有:(1)历史传统悠久,积累的曲目和腔调相当丰富。(2)较早进入城市,向专业化方向发展。(3)产生、流传于我国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江浙地区,为艺人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提供了较好的条件,也对艺人的演唱提出了较高的要求。(4)弹词艺人对传统的继承和创新发展的关系一直处理得比较好,他们既重视继承自己的传统又敢于不断大胆创新,从别的艺术形式中汲取有益的因素。(5)各流派之间相互支持、相互取长补短,以利于各自兼采各派之长而独创新腔。(6)较早成立了科班,有严格培养后代的优秀传统。(7)得到了不少文化界人士的关注和帮助。

3简述中国早期民族器乐的发展概况。

答:中国早期民族器乐的发展状况:(1)鸦片战争后,在反帝反封建的群众革命斗争中,涌现出一些生动反映时代和群众生活的新民歌、城市小调和民歌改编曲等曲种。(2)清中叶封建社会开始解体,中国民间音乐艺术在这一时期得到了比以往更为迅速的发展。我国的地方戏曲已逐步形成了昆腔、高腔、梆子、皮黄四大声腔系统的三百多种大小不同的剧种;说唱音乐方面则已有鼓词、评弹、道情、琴书、牌子曲等上百种不同的曲种,(3)京剧形成。经过早期的戏曲改良,形成了文明戏、海派京戏等曲种。广东粤剧、评剧、越剧、楚剧也逐渐形成并得到发展。(4)民族器乐方面除了古琴、琵琶、笛、箫、筝等乐器的独奏和重奏外,各地也发展了各有特色的、不同器乐组合的地方乐(曲)种。

4简述京剧的形成和早期的改革及发展。

答:(1)京剧的形成

乾隆后期,“徽班”艺人吸取昆曲、高腔、梆子等各传统剧种在念白、声腔、板式变化和基本功训练等方面的经验,在艺术上大胆革新和创造,逐渐形成一种富于时代特色、以老生演员为主的新的皮黄戏——“京剧”。(2)早期的改革及发展

①清末民初,随着西洋话剧的传人中国,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文明戏”在各大城市里迅速兴起。“文明戏”的发展对当时的“戏曲改良运动”有直接的影响。

②民国初期,潘月樵和“夏氏兄弟”等,通过编演《潘烈士投海》《黑奴吁天录》等中外题材的时事新戏,在唱腔、表演、舞台布景等方面大胆改革,创立了“海派京戏”。梅兰芳、尚小云、苟慧生、程砚秋等“四大名旦”和欧阳予倩等人,对京剧旦角艺术通过排演古装新戏和时装新戏,将演唱、舞台表演等方面的改革尝试推进了一大步。

③在各种地方戏曲的发展中,当时也出现了类似的改革活动。比较重要的团体有:秦腔的“易俗社”、河北梆子的“奎德社”,以及川剧的“戏曲改良公会”和“三庆会”等等。

5概述评剧的形成、发展和改革。

答:(1)评剧的形成

评剧由河北的说唱“莲花落”与东北的歌舞“蹦蹦”合流而成。(2)评剧的发展

在评剧发展的初期,著名演员兼剧作家成兆才,曾为评剧编演了近百个传统剧目,为评剧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辛亥革命后,评剧艺人受到当时革命运动的影响,也及时编演了一些具有反帝、反封建内容的时事新戏,曾在群众中轰动一时。(3)评剧的改革

在评剧发展的中期,以天津的“孙家班”为主,曾大胆培养了不少优秀的女演员,如花莲舫、李金顺、筱桂花、白玉霜等。这些女演员曾在评剧的发展中作用日渐显著,特别像李金顺和白玉霜,从表演到唱腔均进行了大胆的重要改革。

6概述越剧的形成、发展和改革。

答:(1)越剧的形成

越剧由原来是浙江嵊县名叫“的笃斑”的一种从“落地唱书调”的说唱转变而来。(2)越剧的发展

①越剧最初完全由男性演员上台表演。

②五四运动前后进入上海,越剧开始吸收京剧、绍剧等传统剧种的表演形式,增加了丝弦伴奏,逐渐扩大规模,改进表演技术,当时称之为“绍兴文戏”。

③20世纪20年代初期,开始试办女子班。

④20世纪30年代,特别是抗战爆发后,逐渐转变为全部以女演员来表演的剧种。(3)越剧的改革

①在越剧的改革发展过程中,以筱丹桂、袁雪芬等人所组织的“丹桂剧团”和“雪声剧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袁雪芬等人曾邀请一些话剧工作者参加越剧的编导工作,并对舞台装置、化妆、服装以及音乐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全面的改革。

②袁雪芬邀请了作曲家刘如曾以及音乐家谭抒真、黄贻钧等人,参加有关越剧的音乐改革。

③袁雪芬等人将原来“绍兴文戏”这个名称改为“越剧”,并通过《梁祝哀史》等剧目的演出,奠定了越剧改革的基础。

④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袁雪芬等人在“国统区”民主运动和进步文艺的影响下,演出了《祥林嫂》《山河恋》《寒夜曲》等新戏,深受群众的欢迎。

7概述“五四”以来城市商业资本对我国民间艺术的影响。

答:(1)积极方面

①比较雄厚的城市经济为民间艺术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物质条件;

②相互的竞赛和交流,促使艺人们不得不尽快提高自己的艺术技巧、扩大剧团的规模、进一步提高专业化的水平和进行一些自发性的改革;

③推动了各地区各种艺术体裁之间的交流、融合,促进了一部分艺术体裁的更新发展,也自然地将一部分逐渐淘汰;

④城市的生活和复杂社会的矛盾,有利于民间艺术同群众革命斗争的结合和同各种新文艺的相互影响;

⑤城市的生活和市民意识的影响,促使原来只有男演员(或男演员占绝对优势)的戏曲、说唱音乐逐步推进女演员的产生和向男女同台演出的转变。(2)消极方面

①传统的民间艺术逐渐成为城市资本主义经济的商品;

②不少传统艺术中原有的封建主义糟粕不仅未能彻底清除,反而同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的思想和小市民低级庸俗的趣味结成一体;

③在艺术表演上加深了华而不实、肤浅庸俗的倾向。

第2章 西洋音乐文化的传入及中国新音乐的萌芽

2.1 复习笔记

一、中国基督教早期的音乐活动和新军乐、新军歌的发展

1基督教音乐的传入和传播(1)编译印制“赞美诗”

①马礼逊博士于1818年出版《养心神诗》,1833年与中国传教士梁发合作编印《祈祷文赞神诗》。

②杨·威廉博士于1852年编印厦门方言体圣歌集《养心神诗》。

③宾·威廉于1861年编印福州方言体圣歌集《榕腔神诗》,1862年编印潮汕方言体圣歌集《潮腔神诗》、厦门方言体的《夏腔神诗》。

④伯·汉理和富善于1872年在北京编印《颂主诗歌》。

⑤20世纪30年代由六大基督教会联合编印出版《普天颂赞》,这是各类中文圣诗集中收集最丰富、影响最大的一本赞美诗集。(2)影响

①不仅限于宗教信仰,还使中国信徒们接触到西方的集体歌咏的演唱方式、西方的乐谱和乐器,以及西方音乐的风格等。

②不仅局限于沿海的大中城市,甚至对内地边远省份及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也留下一定影响。

③在我国各地建立的教会及其所建立的各种学校中,西方音乐的影响不仅局限在平时做礼拜、唱圣诗的范围,教会还在一些宗教节日举办专门的音乐会,演唱许多著名的宗教音乐作品。

④一些教会学校均设有音乐课,甚至开设了“琴科”,培养了不少喜爱西方音乐的中国男女青年。

④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也曾运用西方群众集体歌咏的方式,并制订了一整套宗教性的仪式和所用的音乐。

2早期的中国新军乐(1)发展

①“甲午战争”后,在袁世凯的北洋军和张之洞的自强军中,已有西式军乐队的设置和有关活动的记载。

②民国后奉、直、皖各军阀的军队均一一仿效,以往在清军中的旧式鼓吹乐式的军乐,很快在军队中逐渐消失。(2)“赫德乐队”

清末的海关总税务司赫德创办,主要用于官场的礼仪,之后在清廷内府和民国后的国民政府,也办起了类似的乐队,主要也用于官场礼仪。(3)管乐队

在一些新学堂中(主要指沿海大城市中)出现,说明西方铜管乐这种艺术形式在清末民初已引起国人注意。

3早期新式军歌的发展(1)产生过程

①我国古代军队中已有唱军歌的记载。

②明、清两代,一些名将,如戚继光、曾国藩、张之洞等,曾亲自编写过军歌,但相关文献大多只记述有关歌词。

③辛亥革命前后,在推行新式学校教育中,曾非常重视对青少年进行“富国强兵”的教育和所谓“军国民教育”,在当时的学堂乐歌中,出现了相当数量的近似“军歌”的歌曲,这些歌曲后来传入军队,成为当时军歌的一部分。(2)发展状况

①随着新式军队发展而产生的、专供军人演唱的军歌,成为当时军歌的主体。

②辛亥革命前的各新军中,都出现了为士兵写军歌和习唱新军歌的现象。(3)代表人物及作品

①李映庚的《军乐稿》

a.辑录了包括“兵歌”“将歌”“工歌”三大类十四种用于军中各种场合的军歌和少量的军乐。

b.曲调大多取自原军中的“鼓吹乐”曲调及民间流传的“吹打乐”牌子曲。

c.没有得到广泛流传,主要原因是其内容陈旧以及其音乐不适合士兵演唱。

②冯玉祥的“西北军”军歌

a.概述

第一,1912年率军驻防三家店时编写,包括《射击军纪歌》《战斗动作歌》《利用地物歌》。

第二,根据军队的训练和实战要求出发,以一般士兵都能听懂学会的语言编写,特别适合在军队生活中运用。

第三,流传广泛,几乎传遍我国所有各种军队,甚至包括20世纪30年代苏区的红军及40年代沦陷区的敌伪军警等。

b.思想教育歌曲

第一,很多歌曲比较鲜明、完整地表达反帝反封建的思想,如《三民主义歌》《广州有个孙中山》《总理纪念歌》《真正革命歌》等。

第二,《总理遗嘱》是一首以孙中山的“遗嘱”全文为词的歌曲,旨在帮助士兵记熟这篇文意深、篇幅长的历史文献,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开创了所谓“语录歌”的先例。

c.冯玉祥编写军歌的技法

第一,采取“选曲填词”的方式。

以普通士兵能理解、易于习唱的通俗语言来写词,戏称为“丘八诗”,并对自己所编的军歌也就称之为“丘八歌”。

第二,主要采用日本军歌的曲调来编写。

第三,部分采用我国民间曲调填词。

如《从军歌》以冀晋民歌《珍珠倒卷帘》的曲调进行编写,《跑步歌》以民间小调《王大娘补缸》的曲调编写。

第四,有些采用西方基督教圣咏的曲调。

这在当时是比较突出的现象,《射击军纪歌》以基督教圣咏《吹起号筒歌》的曲调编写。

第五,部分采用学堂乐歌的曲调填词。《真正革命歌》以学堂乐歌《光复纪念》的曲调进行编写。

第六,在编写过程中对原歌曲的曲调,包括节奏、节拍,也根据具体情况做了一定的改变,甚至可以说是使之明显的中国化了。(4)各部队流传的军歌

①《三国战将勇》(又名《五虎将》),首先广泛传播于“奉军”部队,后流传全国各军阀部队,是一首具有明显中国军人独特气质的军歌。

②《火烧战船》,广泛流传于各军阀部队。

③南方革命军中所传唱的有《武昌起义》和《保孙文坐南京》。

④在北洋军中传唱、据说是由吴佩孚亲自所编写的《登蓬莱阁》。

⑤在奉军中传唱的《太平洋》。

⑥在北伐军中所传唱的《黄埔校歌》和《北伐军军歌》。

二、学堂乐歌的产生、发展及主要代表人物

1以“学堂乐歌”为主的新型学校音乐教育发展(1)原因

鸦片战争后,中国各阶层要求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进行改革的呼声,直接推动着我国新型学校音乐教育的逐步建立和发展。(2)新型学校音乐教育发展的社会基础

①20世纪初,清宫廷鉴于“庚子事变”后的政治形势,被迫宣布要实行所谓“新政”,允诺实施“废科举、兴学堂”等改良措施。

②1904年初,正式公布了由张百熙、张之洞、荣庆共同制订的《奏定学堂章程》,新制教育体系得以在全国范围逐步推开。

③1912年“中华民国”正式建立,教育主管部门对于继续推行新的教育体制和发展新的学校音乐教育比较重视。(3)洋务派官僚及维新倾向的文人的实验

①张之洞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聘请了日本教习为之开设音乐课。

②上海经元善创办的“经正女塾”设置了“琴科”。

③蔡元培所办的“爱国女学”正式设置了唱歌课。

④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文人,积极提倡在学校开设唱歌课和向广大群众传播具有新内容的乐歌(4)学堂乐歌的编写

清末,沈心工、曾志忞、路黎元、高寿田、冯亚雄等一批到日本学习音乐的人士,在20世纪初开始着手有关推进学校歌唱的活动。

①沈心工在1903年回国后,开始在上海等地的普通中小学创设唱歌课和编写学校歌曲。

②李剑虹、叶中冷、辛汉等归国留日学生,在无锡、上海、丹徒等地开始了类似的活动。

③国内外的一些报刊陆续刊登有关新编的学校歌曲,以及有关提倡发展新的学校音乐教育等方面的理沦文章。

2“学堂乐歌”的主要内容和形式(1)内容

①通过不同的角度宣扬“富国强兵”、抵御外强欺凌的爱国精神,向青年学生进行所谓“军国民教育”和“辛亥革命”后歌颂“推翻帝制、建立共和”的新生等。

代表作有:石更(即辛汉)作词的《中国男儿》、杨皙之作词的《黄河》等。

②呼吁妇女解放,鼓吹男女平等,鼓吹学习新文化,倡导摈旧习、树新风。

代表作有:沈心工的《缠足苦》、华航琛的《剪辫》等。

③向青少年进行勤学苦练、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等教育。

代表作有:沈心工、李叔同所编写的《春游》等

④存在少数继续鼓吹“忠君”“尊孔”等封建伦理道德的歌曲,它们或出自洋务派官僚、或出自维新派文人之手。(2)形式

①基本上是以西方和日本通用的简谱或五线谱记谱、供学生集体咏唱的齐唱曲(“单音歌曲”)。

②辛亥革命前后,开始有少量合唱曲(“复音歌曲”),极少数的作品配写了简单的钢琴伴奏谱。

③歌曲绝大多数是根据现成的歌调填以新词编成,由编写者自作曲调的数量极少。

a.最初学堂乐歌大多采用日本歌曲曲调进行填词。

第一,原因

我国最早推行学校唱歌就是受日本的影响,从事学堂乐歌的编写者也多数是留日学生。

第二,代表作品

辛汉的《中国男儿》根据日本学校歌曲《宿舍里的旧吊桶》的曲调填词。

b.后来学堂乐歌逐渐改为主要选取欧美的歌曲进行填词。

李叔同编写的《送别》原曲调取自美国通俗歌曲作家奥德威的《梦见家和母亲》的曲调进行填词。

c.以我国民族音调填词的学堂乐歌数量不多。

代表性的歌曲有:华航琛的《上课》是根据江苏民歌《茉莉花》曲调改编。(3)自创曲代表

①沈心工和李叔同所作的歌曲影响较突出。

②沈心工作词、朱云望作曲的《美哉中华》和《中华民国立国歌》,田壮湖作词与邹华民作曲的《爱国》《兵役》《博爱》等。(4)学堂乐歌的名目歌集

①代表名目歌集

a.沈心工的《学校唱歌集》(共三集)、《重编学校唱歌集》(共六集)。

b.曾志忞的《教育唱歌集》。

c.辛汉的《唱歌教科书》。

d.叶中冷的《小学唱歌》(共三集)、《女子新唱歌》。

②名目歌集的特点

a.开本多数比较小,内容以刊登提供教学用的歌曲为主。

b.记载这些歌曲的谱式不统一,其中有完全采用“五线谱”的,有完全采用“简谱”的,也有既记“五线谱”又附注“简谱”的,甚至还有类似当时的有些城市小调集那样只记歌词不记乐谱的。(5)学堂乐歌的发展阶段

①第一阶段

a.时间

辛亥革命以前的将近十年,是逐步萌发的阶段。

b.发展状况

由于将学堂乐歌同宣扬“富国强兵”的爱国教育和所谓“军国民教育”相联系,人们对此赋予很高的热情,产生了一批对社会影响不小的优秀代表作。

②第二阶段

a.时间

辛亥革命以后的将近十年,是顺利地向全国普及的阶段。

b.发展状况

学堂乐歌中的题材内容开始较多地注意联系青少年的生活现实和他们的审美要求,并相应产生了一批与之相连的学生特点更鲜明的作品。

③第三阶段

a.时间“五四”以后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前(数量逐渐减少)将近二十年。

b.发展状况

在新的历史背景下的延续,课程在学校中的称谓均已改为“音乐课”,称呼也相应改为“学校歌曲”,内容和风格基本上是按第二个阶段所奠定的路线深入发展。(6)评价

①蕴含着崇高爱国精神和热切要求社会改革愿望的思想内容,以及有意识引进的、来自西方的音乐形式。

②歌词的新思想决定了它在艺术形式上采取引进西方的新路子,这推动了它的迅速发展,并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备受当时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年的欢迎,获得了历史的承认。

3学堂乐歌的主要代表性音乐家——沈心工、李叔同、曾志忞(1)沈心工(1870~1947)

①生平简介

a.原名庆鸿,字叔逵。

b.1902年,自费东渡日本,得到日本著名的音乐教育家铃木米次郎的直接教导,系统学习了有关西洋音乐和学校唱歌的知识。

c.1903年回国后,热心于推进中国的学校音乐教育事业,一边教学一边进行有关中国学堂乐歌的编写。

d.1904年开始,先后编印出版《学校唱歌集》《重编学校唱歌集》和《民国唱歌集》。

e.1936年出版个人专集《心工唱歌集》,是他对自己一生编写的学堂乐歌的精选。

②贡献

a.成功摆脱了旧文学、旧诗词偏好古涩生僻的文人习气。

b.密切结合青少年生理、心理上的特点,及他们的生活现实和理解能力。

c.所编写的歌曲题材面比较广阔丰富,语言浅而不俗、意味深长,且相当一部分歌曲的词曲结合如出一体。

③作品

a.六首自编曲调的歌曲《革命必先革人心》《军人的枪弹》《黄河》《采莲曲》《今虞琴社社歌》《辍悼歌》。

b.《学校唱歌集》

第一,基本做到了从选材及用语切合“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第二,按当时国家规定小学六年的学制来编订,以便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年级的提高,程度也逐渐提高,大大提高了作为学校唱歌教材的科学性和系统性。(2)李叔同(1880~1942)

①生平简介

a.原名文涛,又名岸,字叔同、别署息霜等,原籍浙江平湖。

b.1905年,东渡日本留学,入东京上野美术专门学校学习绘画、兼攻音乐。

c.1905年,独自编印出版我国最早的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仅出了一期,其中发表了他编写的乐歌三首:《隋堤柳》《我的国》《春郊赛跑》。

d.1910年回国,随后任教于上海城东女学,先后参加了进步诗社“南社”,并受聘为上海“太平洋报社”的文艺编辑,主编其副刊《太平洋画报》。

e.我国“五四”时期不少音乐家、美术家,如丰子恺、刘质平、吴梦非、李鸿梁、曹聚仁等,都曾先后受教于他。

②创作概况

a.早年时期

第一,主要作品

收集在1905年所编印的《国学唱歌集》中的歌曲,有《出军歌》(黄公度词)、《哀祖国》、《我的国》、《扬鞭》等。

第二,特点

大多以我国传统曲调填以对现实不满、迫切要求扬鞭疆场、重振中华的豪情的新词,由于歌词的语言比较陈旧,曲调的风格也大多缺乏新意,社会影响不突出。

b.回国后

第一,主要作品

在任职师范教学期间所编写的歌曲,如《春游》(三部合唱)、《送别》、《莺》等。

第二,特点

多数是结合青年学生的生活现实,并为了提供他们习唱的,歌词语言和曲调风格都比较生动、新颖,比较受青年学生的欢迎。

c.触景生情的个人抒怀之作

第一,主要作品《早秋》《忆儿时》《冬》等。

第二,特点

有些已透发出他当时逐渐滋长的一种淡泊尘事的出世之情。

③作品特点

a.流传面比较宽。

b.演唱方式多样,不少歌曲还配以钢琴伴奏谱。

c.作品的形式结构比较复杂、完整。

d.在音乐、诗词编写方面具有的丰富修养和较高艺术水平。(3)曾志忞(1879~1929)

①生平简介

a.号泽民,又名泽霖,原籍上海。

b.早年在上海南洋公学任过教,并自学绘画及音乐。

c.1901年赴日本留学,于东京早稻田大学攻读法律,1903年入东京音乐学校学习。

d.1907年,学成返国即与高寿田、冯亚雄等人在上海创办“夏季音乐讲习会”。

e.1908年,在其父所创办的“上海贫儿院”中特别设立了一个“音乐部”,开辟了专门从幼儿中培养音乐人才的试验。

②音乐活动

a.致力于开展普及音乐的社会音乐活动,其中东京中国留学生的“亚雅音乐会”及“上海贫儿院音乐部”在当时属于首创的性质。

b.致力于学堂乐歌的编写,1903年编写的《练兵》《游春》《扬子江》等发表于《江苏》杂志上,同年4月编印出版《教育唱歌集》。

c.致力于音乐方面的著述,这是他对中国新音乐事业建设贡献最突出的一个方面。

第一,1903年,在《江苏》杂志上连续发表《乐理大意》和《唱歌及教授法》。

第二,1904年编印出版了他所编译的《乐典教科书》,这是当时我国最早出版的一本比较完备的、系统介绍西方音乐体系的乐理教科书。

第三,1905年,编印出版了包括乐理、唱歌教授法及风琴练习法融于一体的《音乐全书》;同年在《醒狮》杂志上发表了他所编写的《和声略意》。

第四,1905年,于《新民丛报》上发表有关发展我国近代音乐教育的论文《音乐教育论》。

d.较早地对编写学堂乐歌提出了非常精辟的批评,主张作歌要“质直如话而神味隽永”。

③《音乐教育论》

a.全面阐述为提高学校音乐教育所需的各种音乐的基本知识,着重阐述了曾志忞对我国普及教育的基本主张。

b.提出要敢于“输入文明”,又要善于运用这些“输入”的文明来创造自己的音乐文化。

c.提出一系列具体建议:“培养本国教师”,“雇用外国教师”,“编写音乐教科书”,“仿造泰西风琴、洋琴”,以及在“公共地方设奏乐堂”和“选派留日音乐学子”。(4)其他音乐家及作品

章太炎的《辨乐》、陈世谊的《中国音乐改良说》等,都是当时对发展中国新音乐有积极意义的文献。

2.2 课后习题详解

1简评西方音乐文化对中国近代音乐发展的影响。

答:(1)早期基督教音乐的传入和传播,不仅限于宗教信仰,还使中国信徒们接触到西方的集体歌咏的演唱方式、西方的乐谱和乐器,以及西方音乐的风格等。(2)西方音乐的传入和传播,不仅局限于沿海的大中城市,甚至对内地边远省份及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也留下一定影响。(3)在我国各地建立的教会及其所建立的各种学校中,西方音乐的影响不仅局限在平时做礼拜、唱圣诗的范围,教会还在一些宗教节日举办专门的音乐会,演唱许多著名的宗教音乐作品。(4)一些教会学校均设有音乐课,甚至开设了“琴科”,培养了不少喜爱西方音乐的中国男女青年。(5)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也曾运用西方群众集体歌咏的方式,并制订了一整套宗教性的仪式和所用的音乐。

2简述学堂乐歌的产生和发展,它的主要内容和形式特点,及其社会历史意义。

答:(1)学堂乐歌的产生

①张之洞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聘请了日本教习为之开设音乐课。

②上海经元善创办的“经正女塾”设置了“琴科”。

③蔡元培所办的“爱国女学”正式设置了唱歌课。

④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文人,积极提倡在学校开设唱歌课和向广大群众传播具有新内容的乐歌。(2)学堂乐歌的发展

清末,沈心工、曾志忞、路黎元、高寿田、冯亚雄等一批到日本学习音乐的人士,在20世纪初开始着手有关推进学校歌唱的活动。

①沈心工在1903年回国后,开始在上海等地的普通中小学创设唱歌课和编写学校歌曲。

②李剑虹、叶中冷、辛汉等归国留日学生,在无锡、上海、丹徒等地开始了类似的活动。

③国内外的一些报刊陆续刊登有关新编的学校歌曲,以及有关提倡发展新的学校音乐教育等方面的理沦文章。(3)学堂乐歌的主要内容

①通过不同的角度宣扬“富国强兵”、抵御外强欺凌的爱国精神。

②呼吁妇女解放,鼓吹男女平等,鼓吹学习新文化,倡导摈旧习、树新风。

③向青少年进行勤学苦练、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等教育。

④存在少数继续鼓吹“忠君”“尊孔”等封建伦理道德的歌曲,它们或出自洋务派官僚、或出自维新派文人之手。(4)学堂乐歌的形式特点

①基本上是以西方和日本通用的简谱或五线谱记谱、供学生集体咏唱的齐唱曲(“单音歌曲”)。

②辛亥革命前后,开始有少量合唱曲,极少数的作品配写了简单的钢琴伴奏谱。

③歌曲绝大多数是根据现成的歌调填以新词编成,由编写者自作曲调的数量极少。(5)学堂乐歌的社会历史意义

①蕴含着崇高爱国精神和热切要求社会改革愿望的思想内容,以及有意识引进的、来自西方的音乐形式。

②歌词的新思想决定了它在艺术形式上采取引进西方的新路子,这推动了它的迅速发展,并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备受当时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年的欢迎,获得了历史的承认。

3比较沈心工与李叔同在学堂乐歌方面的特色和成就。

答:(1)沈心工在学堂乐歌方面的特色和成就

沈心工在学堂乐歌方面的特色是:①成功摆脱了旧文学、旧诗词偏好古涩生僻的文人习气。②密切结合青少年生理、心理上的特点,及他们的生活现实和理解能力。③所编写的歌曲题材面比较广阔丰富,语言浅而不俗、意味深长,且相当一部分歌曲的词曲结合如出一体。

沈心工的成就:①六首自编曲调的歌曲:《革命必先革人心》《军人的枪弹》《黄河》《采莲曲》《今虞琴社社歌》《辍悼歌》。②《学校唱歌集》基本做到了从选材及用语切合“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大大提高了作为学校唱歌教材的科学性和系统性。(2)李叔同在学堂乐歌方面的特色和成就

李叔同在学堂乐歌方面的特色是:①早年时期,大多以我国传统曲调填以对现实不满、迫切要求扬鞭疆场、重振中华的豪情的新词,由于歌词的语言比较陈旧,曲调的风格也大多缺乏新意,社会影响不突出。②回国后,多数是结合青年学生的生活现实,并为了提供他们习唱的,歌词语言和曲调风格都比较生动、新颖,比较受青年学生的欢迎。③个人抒怀之作,流传面比较宽;演唱方式多样,不少歌曲还配以钢琴伴奏谱;形式结构比较复杂、完整;在音乐、诗词编写方面具有的丰富修养和较高艺术水平。

李叔同的成就:①早期作品收集在1905年所编印的《国学唱歌集》中的歌曲,有《出军歌》(黄公度词)、《哀祖国》、《我的国》、《扬鞭》等。②回国后,在任职师范教学期间所编写的歌曲,如《春游》(三部合唱)、《送别》、《莺》等。③触景生情的个人抒怀之作有《早秋》《忆儿时》《冬》等。(3)二者的比较

①共同点:都编写了大量歌曲,学堂乐歌结合学生实际,受到青年学生的欢迎。

②不同点:第一,二者在歌词的文体风格存在着很大不同。沈心工在乐歌创作中大量使用白话文,在拓展乐歌运动的同时促进了白话文的普及;李叔同则主要以文言体和半文半白体编创乐歌。第二,李叔同多采用基督教赞美曲诗填词;沈心工多采用日本、欧美等国的歌调填词。

4简述曾志忞对我国近代音乐文化发展的贡献。

答:曾志忞对我国近代音乐文化发展的贡献主要有:(1)致力于开展普及音乐的社会音乐活动,其中东京中国留学生的“亚雅音乐会”及“上海贫儿院音乐部”在当时属于首创的性质。(2)致力于学堂乐歌的编写,1903年编写的《练兵》《游春》《扬子江》等发表于《江苏》杂志上,同年4月编印出版《教育唱歌集》。(3)致力于音乐方面的著述,这是他对中国新音乐事业建设贡献最突出的一个方面。

第一,1903年,在《江苏》杂志上连续发表《乐理大意》和《唱歌及教授法》。

第二,1904年编印出版了他所编译的《乐典教科书》,这是当时我国最早出版的一本比较完备的、系统介绍西方音乐体系的乐理教科书。

第三,1905年,编印出版了包括乐理、唱歌教授法及风琴练习法融于一体的《音乐全书》;同年在《醒狮》杂志上发表了他所编写的《和声略意》。

第四,1905年,于《新民丛报》上发表有关发展我国近代音乐教育的论文《音乐教育论》,全面阐述为提高学校音乐教育所需的各种音乐的基本知识,提出要敢于“输入文明”,又要善于运用这些“输入”的文明来创造自己的音乐文化,并提出一系列具体建议:“培养本国教师”,“雇用外国教师”,“编写音乐教科书”,“仿造泰西风琴、洋琴”,以及在“公共地方设奏乐堂”和“选派留日音乐学子”等。(4)较早地对编写学堂乐歌提出了非常精辟的批评,主张作歌要“质直如话而神味隽永”。

第3章 中国近代新音乐文化的初期建设

3.1 复习笔记

一、工农歌咏活动和工农革命歌曲

1意义(1)反映了“五四”运动后群众音乐生活的特殊历史现象。(2)不是作为一种艺术现象出现,而是伴随着群众革命斗争生活出现的政治现象。(3)直接参与者主要是实际参与革命斗争的革命知识分子及中国工农劳动者自己,对当时处于上层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基本没有什么影响。(4)产生了一批具有无产阶级革命内容的工农革命歌曲,唤醒了广大工农群众的革命觉悟,推动了当时的实际革命斗争。

2革命歌曲(1)中国的革命歌曲

①代表作品

a.《五一纪念歌》

明确提出了“要把强权制度一扫净”、要实现“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伟大革命目标。

b.《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歌》

提出了“世界本是工农所创造”和“消灭阶级压迫”的要求。

c.《京汉罢工歌》

表达了人们对“二七”惨案死难者的沉痛哀悼,并提出“打倒军阀方有幸福享”的口号。

d.《五色国旗当中飘》《国民革命歌》和《工农兵联合歌》

鲜明地提出了“联合工农群众、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买办”的战斗号召。

②歌曲特点

a.歌词语言朴素通俗,歌曲形式大多采取以群众熟悉的现成曲调加以填词编配的齐唱曲。

b.以我国自己的民歌,尤其是城市小调的曲调来填词,《工农兵联合歌》是以学堂乐歌《中国男儿》的曲调填词的。(2)引进的外国革命歌曲《国际歌》《同志们勇敢前进》《你们已英勇牺牲》《华沙工人歌》《红旗》。

3评价(1)当时对工农歌咏活动还不是作为一种新的文化事业去有组织地进行,而只是作为一种直接服务于各地斗争的宣传活动,因而它对当时的专业音乐界几乎完全没有影响。(2)人们并未低估这些革命音乐的意义,这些歌曲“画出了全世界数千万被压迫民众的痛苦”,“宣示了他们数百年的沉冤和表现了他们全部所有的不可侮的力量与宏大的志愿”,后来即使在白色恐怖的重压下,这些革命歌曲始终铭刻在革命人民的心中,暗地里在群众中传播。

二、新型音乐社团的建立及城市音乐活动

1新兴音乐社团的建立(1)背景

①辛亥革命前后,新的教育发展出现迅速向前推进的势头,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和提高迫切需要大量具有一定专业水平的音乐师资和符合新学制的音乐教材。

②广大城市知识阶层对文艺、音乐的爱好和学习与日俱增,各种新型文艺、音乐社团的建立和发展,随之应运而生。(2)主要的新型文化社团

①文学诗歌方面的“南社”

1909年建于上海,以陈去病、高旭、柳亚子等发起,旨在以文学、诗歌鼓吹反清革命思想,辛亥革命后,部分社员曾继续参与反袁的斗争。

②“晨光文学社”

五四运动之前建于杭州,柔石、冯雪峰、汪静之等均是该社的社员。

③话剧方面的“春柳社”

1906年冬创立于日本东京,是中国早期主演新剧的第一个业余剧团,主要成员有曾孝谷、欧阳予倩、李叔同、陆镜若等,曾以演出《茶花女》《黑奴吁天录》等闻名于世。

④“春阳社”

⑤美术方面的“文美会”(3)市民自发组成的民乐社团

①无锡“天韵社”

建立于清代的一个习唱昆曲和习奏曲笛、琵琶、三弦等乐器的民间业余社团,由吴畹卿任社长兼曲师长达五十年之久,近代著名音乐家杨荫浏、曹安和等均在该社学习过。

②天津“美善社”

清末民初的天津著名十番乐社团,建立于1891年,1920年解体,由著名乐师桑采田领导。

③上海“文明雅集”“清平集”“钧天集”

20世纪初主要在上海活动的一些“江南丝竹”的乐社。

④北京“德音琴社”

20世纪初最先建立在山东济南的古琴社,主要由诸城派王露等主持。(4)沿海地区侧重教育和学术研究的音乐社团

①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1919~1922)

a.以“研究音乐发展美育”为宗旨,以传播中外音乐知识和技能为主要内容的业余音乐社团。

b.1919年1月建立,蔡元培任会长,并先后聘请萧友梅、陈仲子、王露、赵子敬等为导师。

c.内分丝竹、昆曲、古琴、钢琴、提琴、唱歌等组,还附设一个五十人的“丝竹改进会”。

d.除了对会员进行音乐学习的指导外,还在北京先后举办了多次公开的音乐会,音乐演出的节目内容基本贯彻了“中西兼顾”的方针,为我国民族音乐与西乐同登一台表演开了风气之先。

e.编辑出版了十五期音乐期刊《音乐杂志》,这是我国最早得到比较正规出版、发行的音乐期刊。

②上海中华美育会(1919~1922)

a.发起人为吴梦非、丰子恺等,欧阳予倩、刘海粟、刘质平、陈仲子、周玲荪、傅彦长等均为其责任会员。

b.1920年4月出刊《美育》,由吴梦非任总编辑,该刊至1922年4月停刊,共出刊七期。

③上海中华音乐会(1919~1925)

a.成立于上海,发起人冯伯廉,创办人卢炜昌。

b.是一个在当时职工阶层中所成立的最突出的一个以习练民乐(具体分为京乐、沪乐、粤乐三组)为主,又习演西洋铜管乐和弦乐的业余音乐团体。

c.1923年创办《音乐季刊》,大约至1925年停刊,共出刊五期。

④北京乐友社(1920年)

a.发起人为甘文廉、赵元任、杨祖锡(仲子)、沈彭年、萧友梅。

b.会员分为三种,即:“甲种社员”——具有专业水平的音乐家;“乙种社员”——一般学员;“特别社员”——提倡音乐的赞助者。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