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辅导教材-辽宁导游基础知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7 06:42:16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电子书

出版社:圣才电子书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2019年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辅导教材-辽宁导游基础知识

2019年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辅导教材-辽宁导游基础知识试读:

第一章 辽宁概括:天·地·人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考试,检查考生对辽宁省的自然条件、人口与行政区划、经济与社会发展等知识的了解程度。

【要点详解】

一、辽宁的自然条件(了解)

1地理位置(1)地理位置

辽宁省简称辽,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南部,南临渤海、黄海,辽东半岛斜插入二海之间,与山东半岛遥相对峙;西南与河北省接壤;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毗连;东北与吉林省为邻;东南以鸭绿江为界河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隔江相望。(2)地位

①国内

地处渤海、黄海之滨,独具我国最北沿海省份之利,是东北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区的重要结合部及中国北方旅游产业大省。

②国际

靠近俄罗斯、蒙古、日本、韩国,是连接欧亚大陆桥的要冲,是中国东北地区进行对外贸易和国际交往的重要通道,也是东北亚旅游的重点区域。

2地形地貌(1)地势

辽宁省的地势东、西高,中部低;中部地带是北高南低。山地和丘陵大体分列东西两侧,面积约占全省土地面积的2/3;中部是由东北向西南缓慢倾斜的长方形平原,面积约占全省土地面积的1/3。河流大部分自东、西、北三个方向往南部汇集注入海洋。(2)地貌

辽宁省地形概貌大体是“六山一水三分田”。地势大致为自北向南,自东西两侧向中部倾斜,山地丘陵分列东西两厢,向中部平原下降,呈马蹄形向渤海倾斜。辽宁省的地貌明显分为东北纵列的三大区:东部为辽东山地丘陵区,中部为辽河平原区,西部为辽西山地丘陵区。

①辽东山地丘陵区

辽东山地丘陵区是辽宁省的主要林区。这一地区以沈丹铁路为界划分为两部分:东北部低山区和辽东半岛丘陵区。

a.东北部低山区

东北部称辽东山地,山势较高,是长白山支脉吉林哈达岭和龙岗山的延续部分,由南北两列平行的山地组成,海拔500~1000米,高峰多超出1200米。

b.辽东半岛丘陵区

西南部的辽东半岛丘陵地貌挺拔秀丽,区内多山涧盆地和河谷小平原,形成许多优良的自然旅游资源。沿海拥有广阔的滩涂,形成独特的滨海景观。

②辽河平原区

辽河平原区是辽宁省主要的农业区和商品粮基地,盛产大豆、高粱、稻谷、小麦,沿海滩涂盛产鱼虾,并有世界著名的苇田。辽河平原区古迹众多,城市风貌独特,经济发达,是辽宁重要的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

③辽西山地丘陵区

辽西山地丘陵区的北部与内蒙古高原连接,山地海拔约1000米,南部是海拔300米左右的丘陵区,南部沿渤海海滨是海拔仅50米的狭长平原——“辽西走廊”。“辽西走廊”是我国东北地区沟通华北地区的主要陆上通道,也是名胜古迹、阳光海滩集中的旅游胜地。

3气候与水文特征(1)气候特征

①因受纬度位置、地形和距离海洋远近等因素的影响,辽宁省各地的气候条件存在一定的差异。全省可划分为暖温带半湿润区、温带湿润区、温带半湿润区和温带半干旱区四个气候区;

②辽宁省是我国东北地区太阳辐射最强、热量最高、风力较大、降水最丰富的省份;

③气候的主要特点是:四季分明,春季短促多风沙,夏季炎热多雨水,秋季凉爽多晴日,冬季寒冷而漫长。(2)水文特征

①河流景观特点

辽宁省地处太平洋西北岸,受地形、气候影响,省内河流众多。

a.东部各河多直流入海,具有山地河流特点,水力资源丰富,常与山地组成山水风光;

b.西部河流因上游水土流失严重,下游地势低平,泥沙淤积,在入海口多形成沉积平原,景观以农田湿地为主。

②主要河流与水系

辽宁省的主要河流有辽河、鸭绿江、大凌河、小凌河、太子河、浑河等。辽河水系和鸭绿江水系是辽宁省两个最大的水系,辽东半岛分割黄海、渤海,也构成辽河水系和鸭绿江水系的分水岭。表1-1 辽宁省两大河流

4自然资源(1)土地资源

①耕地

耕地面积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27.65%,其中有80%左右分布在辽宁中部平原区和辽西北低山丘陵的河谷地带,适合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以及其他作物的播种。

②林地

林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38.47%,是各类土地中面积最大的一类,东部山区是全省的林业基地,也是调节全省气候等自然环境的生态屏障,其他地区则是以防风固沙等保护性的生态林为主。

③牧草地

牧草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2.37%,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地区。(2)矿产资源

①矿产资源概述

辽宁省矿产资源储量丰富,现已发现的矿藏达110多种,其中探明储量的有70余种。

a.辽宁的菱镁矿是世界上具有优势的矿种,保有资源量矿石量分别占全国和世界的85.6%和25%左右;

b.在全国具有优势的矿产还有硼、铁、金刚石、滑石、玉石、石油6种。其中,硼矿、铁矿和金刚石居全国首位,滑石和玉石居全国第二位,石油居全国第四位;

c.锰、铅、锌、钼等有色金属矿及冶金辅助原料矿产亦有分布。

②矿业发展

辽宁以矿产资源为依托建立起了国内首屈一指的重工业基地,形成了鞍山、本溪、抚顺、阜新、盘锦等一批比较典型的矿业城市。矿业支撑着辽宁省整个工业体系的运转,是将辽宁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的重要保障。(3)海洋资源

①海岸线与岛屿

陆地海岸线东起鸭绿江口西至绥中县老龙头,全长2292.4千米,占中国海岸线长的12%,居中国第5位。辽宁省有海洋岛屿266个,面积191.5平方千米,占中国海洋岛屿总面积的0.24%,占中国总面积的0.13%,岛岸线全长627.6千米,占中国岛岸线长的5%。主要岛屿有外长山列岛、里长山列岛、石城列岛、大鹿岛、觉华岛、长兴岛等。

②海滨

辽宁省沿海有许多优良港湾,不仅是海洋运输和水产基地,而且是海滨风景游览胜地。夏季是旅游旺季。

③海洋资源与渔业

广阔的海域及漫长的海岸线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海洋资源,主要有鱼、虾、蟹、贝类、海带、海盐等资源,为辽宁省渔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4)森林资源

①东部山区

植被属长白针、阔叶混交林区,以天然次生林为主,主要树种有柞、桦、杨、柳、椴、油松、红松等,此外还有紫杉、银杏、刺楸、水曲柳、黄菠萝、天女木兰等珍贵树种,是全省比较集中连片的用材林基地。

②西部山区

植被属华北植物区系。通过近年的植树造林,植被状况明显改善,植被主要以落叶林为主,山脊或阳坡分布有油松、刺槐林以及油松树和柞树的混交林。

③辽东半岛丘陵区

以落叶、阔叶林为主,主要树种有松、柞、槐、杨、柳等。(5)动物资源

辽宁动物种类繁多,截至2016年底,有两栖、哺乳、爬行、鸟类动物7纲62目210科492属827种。其中,有国家一类保护动物6种,二类保护动物68种,三类保护动物107种。具有科学价值和经济意义的动物有白鹳、丹顶鹤、蝮蛇、爪鲵、赤狐、海豹、海豚等。鸟类400多种,占中国鸟类种类的31%。(6)植物资源

截至2016年底,辽宁有各种植物161科2200余种,其中具有经济价值的1300种以上。药用类830多种,如人参、细辛、五味子、党参、天麻、龙胆等;野果、淀粉酿造类70余种,如山葡萄、猕猴桃、山里红、山梨等;芳香油类89种,如月见草、薄荷、蔷薇等;油脂类149种,如松子、苍耳等,还有野菜类、杂料类、纤维类等。

二、辽宁的人口与行政区划(了解)

1人口与民族(1)人口

2018年年末常住人口4359.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968.7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68.1%;乡村人口1390.6万人,占31.9%。全年出生人口27.9万人,出生率6.39‰;死亡人口32.3万人,死亡率7.39‰;人口自然增长率-1.00‰。(2)民族

①少数民族人口比例

辽宁省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省份之一,除汉族以外,全省还有满族、蒙古族、回族、朝鲜族、锡伯族等51个少数民族成分。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16.02%。少数民族人口绝对数列全国第五位;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比例,排在西藏、新疆、广西、宁夏、云南、贵州、内蒙古等省区之后,居第十位。

②分布特点

由于各民族在地区上聚居的情况不同,形成了汉族与各少数民族在地域上的大杂居和少数民族小聚居的特点。

③少数民族行政机构

20世纪50年代,全省就建立了阜新和喀左两个蒙古族自治县。改革开放以后又新设了新宾、清原、岫岩、本溪、桓仁、宽甸等6个满族自治县。

④民族民俗

这些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积淀了内涵丰富而又富有特色的民俗文化;一些少数民族,由于地理和其他方面的种种原因,形成了自己的语言和独特的风俗习惯。

2行政区划

截至2017年底,辽宁省共辖14个地级市,分别是沈阳市、大连市、鞍山市、抚顺市、本溪市、丹东市、锦州市、营口市、阜新市、辽阳市、盘锦市、铁岭市、朝阳市、葫芦岛市。共有16个县级市,17个县,8个自治县,59个市辖区。省会在沈阳市。

三、经济与社会发展(了解)

1经济社会发展概貌(1)经济

全年地区生产总值25315.4亿元,比上年增长5.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33.3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10025.1亿元,增长7.4%;第三产业增加值13257.0亿元,增长4.8%。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8008元,比上年增长5.9%。(2)交通

①铁路

a.辽宁省主要铁路有:京哈铁路(含秦沈客运专线)、沈大铁路、沈丹铁路、沈吉铁路、沈山铁路、沟海铁路、锦承铁路、叶赤铁路、大郑铁路等。

b.高速铁路有:哈大高速铁路、沈丹高速铁路、丹大高速铁路、盘营高速铁路和京沈高速铁路(在建)。

②水运

辽宁历史上水路运输比较发达,境内有大小河流360多条,共长约16万公里。现已形成以大连港为中心,以丹东港、营口港、锦州港为两翼,同国内沿海诸港口以及世界5大洲70多个国家和地区140多个港口通航。

③航空

辽宁主要的民用机场包括:沈阳桃仙国际机场,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鞍山腾鳌机场,丹东浪头机场,锦州湾机场,营口兰旗机场,朝阳机场,长海大长山岛机场。(3)对外贸易

辽宁濒临渤海、黄海,交通发达,通商历史悠久。新中国成立以后,辽宁各港口及交通要塞已成为发展内、外贸易的重要通道。2018年全年进出口总额7545.9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其中,出口总额3214.9亿元,增长5.7%;进口总额4331.0亿元,增长16.8%。

a.从贸易方式看,全年一般贸易进出口总额4317.0亿元,比上年增长17.3%;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1783.1亿元,下降1.0%。

b.从经济类型看,全年国有企业进出口总额1939.2亿元,比上年增长0.8%;民营企业进出口总额2330.6亿元,增长19.9%;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总额3273.6亿元,增长13.7%。(4)旅游业

辽宁省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文化、民俗、海洋、红色、生态和工业等成为六大优势旅游资源。近年来,辽宁整合推出和精心打造了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红、金、蓝、绿、银“五色”旅游成为辽宁主打品牌。温泉旅游、乡村旅游、工业旅游、康复疗养旅游、访古旅游等文化旅游以及商务旅游成为辽宁特色旅游。“十三五”期间,辽宁旅游业发展的重点旅游项目:

①引擎项目(10个)

鸭绿江精品旅游带(丹东)、东戴河海滨旅游度假带(葫芦岛)、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大连)、盛京皇城项目(沈阳)、红海滩湿地旅游度假区(盘锦)、长山群岛国际避暑旅游度假区(大连)、辽宁滨海国家自驾旅游示范线(省域)、辽宁海上邮轮旅游线(省域)、大医巫闾山景区(锦州)、沈抚国家级主题游乐度假区(沈阳、抚顺)。

②重点项目(60个)

a.省域

低空旅游网络建设项目、自驾车房车营地体系建设项目、全景东北旅游购物网络项目、辽宁明长城遗址旅游带、十条特色历史文化休闲街区、东北旅游产业园。

b.沈阳

浑河生态休闲度假带、沈北城郊休闲游憩带、铁西工业旅游示范区、法库辽代风情小镇文化旅游区、法库巴尔虎山旅游度假区。

c.大连

东港钻石港湾、香洲田园城、大连西城生态旅游度假区、旅顺口历史文化旅游区、中韩国际免税购物城。

d.鞍山

千山-玉佛苑风景区、鞍钢工业旅游区、汤岗子温泉城、岫岩玉石风情小镇。

e.抚顺

沈抚主题公园集群、红河谷漂流生态运动旅游区、新宾大清启运文化景区。

f.本溪

五女山-桓龙湖景区、本溪水洞旅游景区、关门山-关门湖-汤沟旅游区。

g.丹东

中朝跨境旅游合作试验区、宽甸全域旅游示范区、凤凰山旅游景区、大孤山-北黄海温泉-大鹿岛旅游区。

h.锦州

锦州海滨休闲度假带、锦州辽沈战役主题文化旅游区、九华山休闲度假区。

i.营口

鲅鱼圈西部海滨旅游带、熊岳温泉度假小镇、双台温泉度假小镇、辽宁团山国家级海洋公园、赤山旅游景区、白沙湾黄金海岸旅游度假区。

j.阜新

瑞应寺禅修温泉旅游度假区、大清湖沙漠冷泉旅游区、海州露天矿国家公园、十家子玛瑙风情小镇、海棠山旅游经济开发区。

k.辽阳

弓长岭温泉旅游小镇、佟二堡皮草风情小镇、首山农业嘉年华。

l.盘锦

辽河口苇海湿地休闲度假区、盘锦冬季国际稻草艺术区。

m.铁岭

莲花湿地休闲度假区、蒸汽机车博物馆、莲花湖灯会。

n.朝阳

朝阳凤凰山景区、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喀左全域旅游示范区、大黑山旅游景区。

o.葫芦岛

宁远古城旅游区、九门口-永安长城旅游区、觉华岛旅游度假区、龙潭大峡谷景区。(5)社会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辽宁省的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社会各业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

①科技

a.2018年全年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438.2亿元。年末从事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14.7万人。全年专利申请65686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25476件;专利授权35149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7176件。全年获国家科技奖17项(人),其中自然科学奖1项、技术发明奖2项、科技进步奖13项,国际科技合作奖1人。全年技术市场成交各类技术合同1.8万项,技术合同成交额499.9亿元。

b.2018年年末有获得资质认定的检验检测机构1623个,其中国家检测中心38个。年末有管理体系认证机构8个,产品认证机构6个,全年管理体系认证证书3.4万个。年末有法定计量技术机构132个。全年制定、修订地方标准229项。年末有气象雷达观测站点5个,卫星云图接收站点2个。年末有地震台站15个,地震监测中心1个。

②教育

2018年全年研究生招生4.1万人,在校生11.7万人,毕业生3.1万人;普通本专科招生26.8万人,在校生96.3万人,毕业生27.6万人;普通高中招生19.1万人,在校生60.9万人,毕业生20.6万人;初中招生32.9万人,在校生98.5万人,毕业生30.2万人;普通小学招生34.2万人,在校生195.5万人,毕业生33.0万人;特殊教育招生0.2万人,在校生1.2万人,毕业生0.2万人;学前教育在园幼儿91.3万人。

③文化

2018年年末有文化馆、艺术馆125个,公共图书馆130个,博物馆65个,档案馆152个。年末有线电视用户636.2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607.3万户。年末广播人口覆盖率99.09%,电视人口覆盖率99.17%。全年出版报纸63种(不含校报),出版量10.0亿份;期刊312种,出版量0.8亿册;图书10425种,出版量1.3亿册。

④医疗

2018年年末有各类卫生机构36002个。其中,医院1369个,卫生院1050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22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02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325个,村卫生室19127个。(6)邮电通信

①2018年全年邮电业务总量1932.6亿元,比上年增长93.2%。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60.6亿元,增长26.3%;电信业务总量1772.0亿元,增长1.0倍。全年邮政业完成函件6190.3万件,比上年增长8.6%;包裹67.7万件,下降12.9%;快递6.5亿件,增长27.1%;快递业务收入88.0亿元,增长29.3%。

②2018年全年订销报纸51241.7万份,订销杂志3160.6万份。年末电信业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6499.2万户。

③2018年年末电话用户5553.7万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673.0万户,移动电话用户4880.7万户。年末固定电话普及率15.4部/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112.0部/百人。

④2018年年末4G移动电话用户3605.3万户,占移动电话用户的比重为73.9%。年末移动互联网用户4047.9万户,比上年末增长2.8%。其中,手机上网用户3897.3万户,增长2.3%。全年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19.0亿G,比上年增长1.2倍。

2辽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十三五”规划(1)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抓住新一轮东北振兴重大机遇,坚持以“四个着力”为根本遵循,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四个驱动”为引擎,培育壮大“六个新增长点”,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坚决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鼓励和支持创新创业,普遍提高城乡居民富裕程度,大力促进社会和谐公平正义,让人民群众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开创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新局面。(2)总体目标

到“十三五”末期,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老工业基地新一轮全面振兴取得重大进展,努力把辽宁建成体制机制重点突破、经济结构优化提升、创新创业成效显著、民生社会全面进步的国家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先行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①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

②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③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④改革开放扎实推进;

⑤文化和社会建设全面进步;

⑥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⑦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3)发展理念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破解发展难题,厚植振兴优势,必须牢固树立五大发展新理念,走出一条体现时代特征、具有辽宁特色、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振兴发展新路。

①坚持创新发展,明确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②坚持协调发展,明确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③坚持绿色发展,明确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④坚持开放发展,明确开放是全省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⑤坚持共享发展,明确共享是全省发展的根本目的。(4)发展目标“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推进辽宁老工业基地新一轮振兴发展的关键时期,将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辽宁篇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必须全面总结评估“十二五”规划实施情况,正确认识、准确把握国内外环境和条件的变化,积极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辽宁老工业基地新一轮振兴发展,努力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①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②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科技研发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5%;

③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新型工业化水平基本达到《中国制造2025》第一阶段目标;

④文化和社会建设全面进步;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万元GDP用水量下降20%,森林覆盖率达到42%;

⑤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第二章 厚重的历史画卷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考试,检查考生对辽宁省历史常识的熟悉程度以及对辽宁省前清历史文化的掌握情况。【要点详解】

一、古代辽宁的发展(了解)

1悠久的原始文化

辽宁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远在旧石器时代,古人类就已经开始在这里劳动、生息、繁衍,创造了连绵不绝的旧石器文化。旧石器时代人类遗址:(1)早期

辽宁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遗址有金牛山遗址、庙后山遗址等。(2)中期

辽宁旧石器时代中期的古人类遗址则以位于辽宁西部山区大凌河上游西岸、地属朝阳市喀左县水泉乡后城子村的鸽子洞遗址为典型。(3)晚期

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古人类活动遗址,在辽宁境内发现7处:蹦河上游的建平人遗址、锦州凌海市的沈家台遗址、朝阳凌源市的西八间房遗址、鞍山海城市的孤山遗址、大连瓦房店市的古龙山洞穴遗址、丹东东港市前阳洞穴遗址和鞍山海城市的仙人洞遗址。

2发达的奴隶制文明

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即夏、商、周时代直至战国,辽宁地区进入了奴隶社会时期。(1)古时辽宁行政区划

辽宁地区最早隶属于冀州、青州,夏商时为幽州、营州之地。据史料记载,夏朝时渤海之滨出现过从属于夏朝的“东夷”,殷朝时冀东、辽西地区出现过从属于殷朝的“孤竹国”。周灭商后,封了71个诸侯国,辽宁大部属于其中的燕国。(2)三代时期

三代时期,辽宁开始出现青铜器,进入了青铜器时代,农业、手工业和畜牧业得到显著发展,奴隶社会文明发展到相当高的阶段。(3)春秋战国时期

燕国在此设置了辽东、辽西等郡,郡治分别在襄平(今辽阳)和阳乐(今义县偏南大城子),这是辽宁地区最悠久的称谓。春秋战国时期,辽宁地区除燕国统治下的华夏族外,还有大量被称作东胡的少数民族,同山戎一样,东胡也以游牧为主,并有部分原始农业。

3辉煌的封建制时代(1)秦汉时期

秦统一后,在辽宁地区仍然设置了辽西、辽东等郡;西汉时期辽宁地区属幽州,设辽东、辽西、玄菟三郡;东汉时增设了辽东属国地,辖境在今辽宁西部大凌河中下游一带。(2)魏晋南北朝时期

辽西地区先后出现了乌桓王国及鲜卑慕容氏的前后燕、汉族冯跋的北燕、鲜卑拓跋氏的北魏等割据政权;辽东则先后为公孙氏、高句丽所占。上述政权曾设营、平诸州统辖辽东、辽西地区。(3)隋唐时期

隋初,隋炀帝曾先后三次征讨高句丽族,但都以失败告终;唐王朝建立后,征服了高句丽,在平壤(后迁辽东)设立安东都护府,管辖高句丽故地及辽河以东广大地区,在柳城(今朝阳市)设营州都督府,管辖辽宁西部广大地区,辽西北则分布着契丹等族。(4)辽金元时期

①辽政权

907年,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了契丹各部,建立了契丹政权,后改称辽。辽朝是我国历史上又一次统一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

②金政权

辽朝末期,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统一各部,打败辽军,于公元1115年建立金政权,当时辽宁大部分地区归东京路管辖。辽金是少数民族政权,以牧立国,牧业非常发达,封建贵族占有广大牧场和众多的牛羊,一般成员也有十几头牲畜;辽金贵族多通汉文,并能用汉文写作。

③元朝

金朝末年,蒙古族兴起。1234年,蒙古灭金,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辽宁全境遂归于蒙元。元朝地方最高行政机构是行中书省,简称“行省”,这是我国“省”级地方行政区域划分之始。(5)明朝时期

1368年,明灭元,随后接管了元朝对辽宁地区的统治,设辽东都指挥使司于辽阳,下辖二州、二十五卫。明代辽宁地区的文化则取得前所未有的进展。其文化发展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三大文化圈:即汉文化圈、蒙古文化圈、女真文化圈并存,呈现出文化的多元色彩。辽宁多元文化格局基本成型。

②汉族文化的影响加深。明代大约有二三十万内地汉人流入辽宁,其中不少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如著有《辽海集》的朱善等,辽东都司和多个卫所设有儒学机构,受教育者日益增多,人们文化水平日益提高。

③城市建筑极为发达,为后世留下许多建筑遗存。

④史书的编纂、碑铭的遗存等,反映出文化的自觉。(6)后金及清王朝时期

①后金时期

在明朝统治江河日下之时,散居在东北的建州女真迅速崛起,在其杰出领袖努尔哈赤的率领下,逐步统一了女真各部。1616年,努尔哈赤称汗,建都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西老城),国号大金,史称后金。

②清王朝时期

皇太极登基后,改沈阳为盛京,辽宁是清朝的“龙兴之地”,清统治者在盛京设置盛京将军和奉天府,在辽宁地区设奉天省,对辽宁地区实行旗民分治制度。

二、近现代辽宁的足迹(熟悉)

1甲午战争与日俄战争的主战场(1)中日甲午战争与割让辽东

①中日甲午战争

1894年7月,日本借口帮助朝鲜改革内政,派兵占领朝鲜王宫,并在朝鲜牙山口外半岛附近海面突然袭击中国运兵船,中日战争爆发。由于这一年是中国的旧历甲午年,史称“甲午战争”。

②割让辽东

甲午战争失败后,清政府派李鸿章和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条约》规定: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二万万两白银;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等。这个条约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和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2)日俄战争与辽东抗争

①《马关条约》签订后,俄国马上联合法、德两国向日本施压,要求归还辽东,日本不得已,向清朝索取三千万两白银,放弃辽东;

②俄国趁机出兵旅大,并迫使清政府签订《旅大租地条约》(1896年),使俄国成了“旅顺口大连湾及其水面的主人”;

③1904年2月8日,日本舰队对旅顺口的俄国舰队突然发动袭击,不宣而战。2月10日,日俄双方互下战书,日俄战争在东北爆发,辽宁成为主战场。

2奉系统治与东北易帜

1911年10月,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2000多年的中国封建制度,但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夺。1916年,张作霖出任奉天督军兼省长,包括辽宁在内的东北地区纳入奉系军阀的统治。1928年,张学良主政东北,改旗易帜,辽宁遂成为南京国民政府治下的一个省份。(1)张作霖与奉系军阀的统治

①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张作霖残酷镇压革命党人。1912年9月,袁世凯任命张作霖为民国二十七师中将师长。张作霖以此为基础,同张作相、张景惠等结为死党,逐渐形成了一个奉系军阀体系。

②袁世凯死后,张作霖改任奉天督军兼省长。从此,奉天的军政大权便操纵于张作霖手中,辽宁进入了奉系军阀统治的时期。

③张作霖督奉后,便开始向黑龙江、吉林扩展势力。1917年,将黑龙江纳入了张作霖的奉系版图。1919年,将吉林据为己有。至此,张作霖完全控制了东北三省,成为名副其实的“东北王”。

④张作霖独霸东北后,野心更加膨胀,开始向关内伸展势力,到1925年初,奉军控制了河北、山东、江苏、安徽,直到上海,势力范围达到极大化。

⑤张作霖之死,标志着奉系军阀统治的结束和北洋政府的垮台。从此,中国进入了新军阀混战的时期。(2)张学良与东北易帜

张学良继承其父张作霖的势力,掌握了东三省军政大权。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接受南京国民政府领导。其意义在于:

①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妄图分裂中国的阴谋计划,是对田中对华政策的当头一棒;

②结束了多年来旧军阀混战的历史,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希望结束战争、实现统一与和平的良好愿望。

3“九·一八”事变与日本对东北的殖民统治(1)“九·一八”事变

①经过

1931年9月18日夜晚,日本关东军河本中尉率领部下以巡视铁路为名,炸毁柳条湖南满铁路,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袭击日本守卫队,公然向北大营东北驻军和沈阳城发起进攻,19日日本关东军占领了沈阳城。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②影响

a.“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日本侵略者又向南满铁路、安奉铁路全面出击,在不到一周时间里,日本侵略军控制了辽、吉铁路12条,城镇30余座,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

b.“九·一八”事变是日本侵略者大规模侵略我国东北的重要事件,是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全中国战略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2)日本对东北的殖民统治“九·一八”事变后,全东北相继落入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之下。为使侵略东北合法化,日本侵略者在扶植溥仪,建立伪“满洲国”傀儡政权的同时,对几千万东北人民进行残酷的血腥统治和奴役。

①政治上

加强“治安肃严”,推行“集团部落”政策,设立“思想法”和“矫正院”,制造了以抚顺“平顶山大屠杀”为典型代表的惨案。

②经济上

推行“经济统治”政策和“战时经济体制”,推行所谓第一个“产业开发五年计划”,公布“重要产业统治法”等,妄图把辽宁以至东北变成它扩大侵略战争的大后方和军事物资供应的战略基地。

4辽沈战役及辽宁历史的新纪元(1)背景

解放战争进入第三年,敌人已从全面防御转为重点防御,全国的政治和军事形势对我军都十分有利。蒋介石在东北撤与守的问题上举棋不定,犹豫不决。(2)经过及结果

林彪、罗荣桓领导的东北野战军,在1948年9月12日发起辽沈战役。这次战役是我军战略大决战的第一个战役,经历了攻克锦州、解放长春,辽西会战、歼灭廖耀湘兵团,解放沈阳、营口三个阶段。(3)意义

①辽沈战役的胜利有力推动了战略决战的顺利展开,使东北野战军成为一支战略机动力量,东北解放区成为巩固的战略后方,加速了中国革命战争的进程;

②辽宁全境解放,进入了经济建设的新时代,辽宁历史也迈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5抗美援朝战争的前哨与后方(1)抗美援朝战争

①背景

美国杜鲁门政府干涉朝鲜内战,应朝鲜党和政府的请求,党中央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

②意义

a.抗美援朝运动以高度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教育广大人民,极大地鼓舞起全国人民的革命热情和劳动热情,成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推动各项社会改革的巨大动力;

b.这次战争是年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美帝国主义的一次直接的军事较量;

c.粉碎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维护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利益,巩固和增强了新中国的独立、安全和国防力量,显示和提高了新中国的国威、军威和世界声望。(2)辽宁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突出贡献

从朝鲜战争爆发,到《朝鲜停战协定》签字生效,辽宁作为国防的前沿,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辽宁人民经受住了炮火硝烟的严峻考验。作为抗美援朝战争的后方,辽宁的各行各业全力以赴,保障前线的需要。

①1950年7月,原辽西省委宣传部和原辽东省委先后发出“关于开展反对美帝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周的指示”。10月19日,原辽东省开展了“和平签名运动”,全省有661.4万余人参加签名。

②辽宁地区各级政府于1950年11月增设了战勤机构,形成全面覆盖的支前战勤网络,专门负责战勤工作。

③辽宁人民继续发扬抗日战争的优良传统和解放战争的革命精神,纷纷报名参军、参战。

④辽宁作为抗美援朝的前哨和后方,不但成为辽宁籍志愿军烈士的长眠之地,也是非辽宁籍志愿军烈士的长眠之地。

6“共和国长子”扬帆远航

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开发和建设,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开始的。(1)1953年至1957年,我国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辽宁省是全国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重点地区。(2)辽宁为支援国家经济建设、增强国家实力、巩固人民政权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赢得了“共和国长子”的美誉。(3)改革开放的大潮,经济体制的转轨,一度使偏重于内陆腹地发展的老工业基地辉煌不再。

三、辽宁的前清历史与文化(掌握)

1女真崛起与八旗制度(1)努尔哈赤与女真部落的统一

①统一过程

15~16世纪,女真主要分为三大部:建州女真、海西女真(辽东周边地带迁徙)和野人女真(滞留在黑龙江中下游至东海岸一带)。努尔哈赤合并了建州女真各部,并在1593~1599年间先后统一了海西女真和野人女真。

②意义

女真各部统一为满族共同体的形成打下了最坚实的基础,甚至可以说女真各部落的统一过程就是满族共同体的形成过程。以此为据点,努尔哈赤进一步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了八旗制度,为后来“开基立国”准备了条件。(2)兵农合一的八旗制度

①创建过程及其内容

a.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的斗争中,在旧制度基础上创立牛录-固山制度。牛录是女真人早期出师行猎的临时性组织,兼有生产和军事的双重职能。努尔哈赤为了统一管理各部部民,对旧的牛录组织加以改造。

b.1615年,设8个固山。8个固山分别以黄、白、红、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旗为标志。以后,旗色逐渐兼有它们所标志的队伍本身的含义,故又习惯称为“八旗”。

②意义

八旗组织突破了部落组织狭隘的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的局限,最终结束了女真“部落无统、关系涣散”的落后局面。通过八旗制度,不仅把分散的女真各部统一起来,也有效地提高了共同体各民族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2后金的建立与萨尔浒之战(1)后金的建立

①1587年,努尔哈赤建立了费阿拉城。在此城,努尔哈赤被明朝任命为“建州都督佥事”,受封为“龙虎将军”。

②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老城正式建立了地方割据政权,国号大金。努尔哈赤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在赫图阿拉设立议政王大臣会议,作为决策军国大政的中枢机构。(2)萨尔浒之战

后金政权建立后,努尔哈赤于1619年进行了著名的萨尔浒之战,后金以弱胜强,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它是明与后金争夺辽东的关键性一战,是后金由弱转强、明朝由强转弱并江河日下最后走向覆灭的开始。

3皇太极改革与建立清朝

皇太极即位之初,后金面临着军事、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问题,需要对以往的政策进行总结和调整。皇太极采取种种措施,在后金内部实行全面的社会改革。(1)强化汗权

皇太极为了加强以汗为首的中央集权,逐步废除八旗贝勒共治国政制度。击败政敌,强化汗权。(2)改革机构

天聪五年(1631年),皇太极以明朝的六部为模式,设立了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六部都直属于汗,由八旗贝勒分别掌管部务,一套比较完整的国家行政机构逐步建立起来。(3)发展经济

主要举措有:实施分屯别居;颁布离主条例;采取重农政策。(4)扩建八旗

皇太极为了团结和拉拢汉族地主与蒙古贵族,增强军事力量,削弱满洲八旗主旗贝勒和旗内贝勒的势力,又在满族八旗的基础上,分别建立汉军八旗和蒙古八旗。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