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比伦文明(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7 15:22:37

点击下载

作者:冯慧娟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巴比伦文明

巴比伦文明试读:

前言

“巴比伦文明”是距今6000年到2500年间,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附近一系列城市文明的总称。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凭借着智慧和劳动,将这个地区灿烂的文明一步步推向顶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这里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座城市;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法典;创造了最早的文字、最早的学校、最早的图书馆;出现了最早的寓言、格言、谚语和爱情诗;甚至还留传下了世界上第一部药典、第一部农人历书……

本书在已有认识的基础上,对巴比伦文明的成就做了精练的介绍,让读者能更近距离地了解这个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文明。

掀开神秘文明的面纱——巴比伦寻古

《圣经》中说:“耶和华必伸手攻击北方,毁灭亚述,使尼尼微荒芜,干旱如旷野。”可是,“亚述”在哪儿?“尼尼微”又在哪儿?

沙尘掩盖下的秘密——沉睡文明的发掘

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像两条生命的血脉蜿蜒在西亚漫无边际的沙漠尽头,在今天的伊拉克一带,冲击塑造出肥沃的平原。如今,这两条河流流经的平原荒凉而又落寞,金黄的沙漠中,只有一些不太起眼的小土丘。风暴沙尘围绕着这些山丘旋转,把黑土堆成一座座陡峭的山峦,在无尽的黄沙间显得肃穆而又神秘。谁又能想到,在这些寂寞的土丘之下,竟沉睡着几千年前的皇宫庭院、市井街巷,埋葬着曾经无限辉煌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16世纪之后,众多富有冒险精神的旅行家、探险家把目光投向了西亚的两河流域。巴比伦城遗址

据史料记载,第一个来到两河流域的欧洲旅行家是12世纪的犹太人本杰明。本杰明出生于西班牙的纳瓦拉。他到过尼尼微和巴比伦,也像和他同时代的人一样,认为尼姆鲁德(即古代的博尔希帕)的塔庙就是《旧约》中讲的巴别塔,即“通天塔”。继本杰明之后,意大利的旅行家马可·波罗、德国巴伐利亚的骑士席尔特贝格尔等人,都由于种种原因到过两河流域。他们有的作游记,有的收集古物,有的既作游记,又收集古物,不断把西亚地区古代遗存情况反馈给欧洲。这不但使欧洲人对西亚古物古迹产生了极大兴趣,还把欧洲更多的考古学家吸引到西亚,更使许多欧洲学者终生致力于对古代东方文明的研究。彼得·勃吕盖尔所画的《巴别塔》

直到19世纪中期,一支由法国、英国和德国考古学家组成的探险队开始对这些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的土丘进行探索。经过几年的艰苦发掘,一些令人震惊的发现终于浮出水面:美索不达米亚人原来是世界上最早建造城市的人,最早研究天文的人,最早将拱形结构应用于建筑之中的人,最早使用车轮的人,最早书写史诗及编纂律法的人……通过对残存建筑、破碎陶器和泥板文书的科学分析,探险家和科学家逐步将这个世界上最鲜为人知的文明呈现给世人。直到今天,对两河流域古代文明的科学探索活动仍在各个遗址进行着。

昔日的人间“天堂”——美索不达米亚

古希腊语的“美索”,代表“中间”或者“两者之间”,“不达米亚”表示河,合起来,“美索不达米亚”在古希腊语中的意思就是“两河之间的地方”。而这两条河就是著名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它们源于小亚细亚东部(土耳其境内)的亚美尼亚高原,大概位于今天的伊拉克境内。

底格里斯河发源于凡湖西部100英里左右的哈扎古鲁小湖,全长1150英里。幼发拉底河则有两个源头,都位于凡湖和厄泽鲁姆之间,它首先呈“之”字形穿过土耳其,再经叙利亚东部转向东南漂流,沿途只有一条重要的支流——喀布尔河,全长1780英里。女塑像 此塑像发现于底格里斯河中游萨迈拉附近,制作于公元前6000年,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雕塑作品之一。

这两条河在陶鲁斯山脉被大约250英里宽的草坡分开,在杰拉布鲁斯,幼发拉底河距地中海只有100英里,然后取道东南方向向底格里斯河靠近。两河在今巴格达附近相距最近,中间只隔20英里,之后两条河流很快又分开,直到靠近入海口的库拉那才汇合,注入波斯湾。

两河的上游基本在山岭和高原中流淌,下游则形成一块巨大的冲积平原,或称三角洲。这块冲积平原南起波斯湾,北至底格里斯河畔的萨马拉,东抵埃兰山脚,西南达阿拉伯高原的大沙漠边缘。这一地区成为干旱贫瘠的西亚唯一的沃土。古希腊人称这里为“美索不达米亚”,我们则习惯称之为“两河流域”,另外还有些西方地理学家称之为“巴比伦尼亚”。

不毛之地,亦曾温润如春

美索不达米亚在犹太人和希腊人的笔下是一个人人向往的天堂,《圣经》中的伊甸园就在这里。但是今天,这里的气候和自然条件显然已经与犹太人和希腊人的描述大相径庭。除却流入波斯湾的两条大河——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沿岸湿润的芦苇湿地与沼泽地带,其余大部分地区都由贫瘠荒凉的冲积平原构成。这里的气候炎热干燥,矿产资源贫乏,几乎没有任何供建造房屋使用的石头、木材。这里的土地如果没有人悉心照管就会寸草不生。就是这样一个在今天看来丝毫不吸引人的地方,却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乌尔城附近的庙塔遗迹

地质学以及环境变迁的研究提出:公元前4000年到前2000年,两河流域存在着湿润而不是干旱的气候。地理学家拉姆认为,在冰河后期的最暖时段,地中海附近大部分地区的气候是干旱的,但是,由于这一时期西南季风的扩张和季风雨的滋润,在北纬34度到35度的伊拉克北部却存在着湿润气候。考古学家在这一地区的发掘工作也证实了拉姆的结论。基什、尼尼微等遗址的考古发掘表明,在公元前4000年到前2000年间,由于几次洪水的泛滥,造成了土层的间断现象。而且,从这些遗址出土的泥板文献中有关大洪水的记载以及苏美尔人如何修筑堤坝的描述,也能有力地佐证这一时期的湿润气候。地质学家还通过放射性炭年代测定、氨基酸差位异构分析以及花粉分析等一系列科学手段,确定了距今6000年至4000年前两河流域湿润气候的存在。米开朗琪罗所作的《大洪水》

我们可由此想象得到,那时,亚美尼亚山区丰沛的降水源源不断地注入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的流水又滋润着平原肥沃的土地。否则,没有两河充沛的流量,古代美索不达米亚人如何提取足够的水去灌溉农田?没有季风雨的恩惠,在干旱荒芜的土地上又怎能开出绚烂的文明之花?伊甸园

在一般的观念中,西方文明的摇篮是古希腊和古罗马,其实,这是一种认识上的偏差,甚至可以说是偏见。现在,学者们越来越在这一点上达成了共识,即西方文明与其说是源于克里特岛、希腊大陆和古罗马,不如说是源于古代近东,尤其是源于古代两河流域。历史学家通过大量的研究证实,那时的两河平原上,曾经是一片树木繁茂、田园葱翠的绿野;也曾经沟渠纵横,河网密布,人烟稠密。犹太人和希腊人把这里称为“天堂”并非妄言。

“天堂”里的艰难生活

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农业始终未能摆脱两大灾害的威胁,一是水旱灾害,二是土地的盐碱化。两河与埃及的尼罗河不同,尼罗河上游有大湖调节,每年泛滥,水量比较稳定,而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泛滥量是不可预测的。因为它们依靠大量的雨水和从亚美尼亚以及库尔的斯坦山脉落下的雪水。如果连续几年缺雨少雪,就意味着干旱和饥荒;而反过来,一场大洪水经常会带来巨大的灾难。两河中的水冲破堤岸,弱不禁风的泥屋和芦苇被河水卷走,庄稼、牲畜等各种物品全被淹没,浸泡在水中。直至最近,两河仍然很容易就发生严重的洪水。数千年间,洪水的泛滥在这一地区堆积了一层厚厚的肥沃的淤泥。在厚达5米的堆积层下面,发现了第五千纪的遗址。圆形楔形文字泥板穿着羊毛裙的石膏雕像 发现于美索不达米亚一座神庙遗址内,制作于第三王朝早期(约前2500—前2200年)。

无论两大河流波动的具体细节如何,它们都造成了平原上土壤的肥沃。不过,风蚀是相当严重的。一般来讲,风蚀并不是历时性的直进的加剧过程。这一结论对于解释地面调查所获得的遗物有着直接的意义。整个冲击平原处在旱作农业区以外:年降雨量低至150毫米,雨水集中于冬季各月份,而夏季则酷热。

风沙吹不走的记忆——文明的创造者

伟大的文明需要伟大的民族来创造。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是人类最伟大的文明之一,这一辉煌文明不是由一个民族一朝一夕创造出来的,是在众多民族相互吸收、相互继承和相互促进的基础上,经过几千年的漫长历程,从萌芽到发展并最终走向成熟的。

两河流域最早的居民——欧贝德人

美索不达米亚早在旧石器时代就已经有人居住,考古学家发现了许多属于这一时期的洞穴遗址。传说和考古发掘材料都表明,埃利都是这里最古老的居民点之一,它是大约公元前4300至前3500年间欧贝德文化的发源地。考古学家根据美索不达米亚南部一处小遗址的名字把这段时间命名为欧贝德时期。该时期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彩陶和神庙建筑是欧贝德文化的主要标志。在其早期,生产力水平还很低下,尚无贫富分化和阶级分化的痕迹。欧贝德人制作的抱着小狮子的雪花石膏像

世界著名苏美尔学家、美国学者S.N.克莱默教授认为,欧贝德人是美索不达米亚最早的居民,在苏美尔人到来之前,他们已经在这里定居很久了。他指出,在公元前5000年时,两河流域平原上到处都有欧贝德人用泥砖建造的村落,甚至有宏伟复杂的神庙。到公元前4000年时,他们的影响已不限于两河流域南部,而是遍及整个近东。欧贝德文化晚期的陶器

人类文明的拓荒者——苏美尔人

用19世纪英国伟大的考古学家奥斯汀·亨利·莱亚德的话来说:“举目望去满目凄凉,你先是感到惊奇,而后便是惊叹——这里没有什么东西可使大脑得到调剂,使你看到希望或了解过去。”

在两河流域的土地上,人类凭借两河的哺育步入文明时代。大约在5000年前,一个被后人称为“苏美尔”的民族创造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从根本上把人类从史前无边的黑暗中解放了出来。在两河流域,人们建立起最早的城市,过上了丰富、复杂、多样化的生活。政权集中形式也由原来的部落集中或氏族集中向整个社会集中过渡。雄伟壮观的祭坛、塔庙在两河流域高高耸立,使每个人的心中充满了敬畏、惊奇与自豪的感情。除此之外,两河流域的艺术、科技、工业分工、商业贸易等各方面都得到了自由发展。公元前3100年苏美尔人记录装载货物的楔形文字泥板青铜门楣

由苏美尔人创始,再由后来的巴比伦人、亚述人等继承并发扬光大的各种思想观点以及技术与发明都在东西方之间广为流传,在几乎一切古文化甚至我们今天的文化中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苏美尔人通过发展书写技术这一先决条件,开创了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新纪元。他们的楔形文字——顾名思义形如楔子的文字——是人类用符号表述语言的最早的手段。而后的巴比伦人、亚述人进一步将其发展为最早的实用书写系统,使沟通交流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整个人类世界的经济、文化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公元前4000年晚期石碗 碗的外壁上雕刻着列队行进的山羊,说明两河流域很早就出现了畜牧业。

苏美尔人无疑是人类最早的城市文明的真正创造者,他们建设城市,发展农业,并且在艺术、建筑、社会组织、宗教思想和宗教生活乃至文化教育等各方面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他们把美索不达米亚带入了文明时代,奠定了两河流域文明的基础,塑造了两河流域独具特色的风格。大约在公元前4000年前后,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创作了奇异的神话和瑰丽的史诗。苏美尔人使用陶轮和犁,掌握了铆接、焊接、雕刻、镶嵌等工艺技术,并借助拱门、拱顶和圆顶建造巨大的建筑物。

随着对苏美尔人了解的深入,苏美尔文明最终被视为最伟大的创始文明之一,而得到其应有的地位。

苏美尔人的家乡看起来不大可能会孕育出世界最古老的文明。从巴格达向南直到波斯湾是一片平淡无奇的广袤平原,它似乎不具备向真正的城市文化发展的条件。这片冲积平原是因两河周期性泛滥导致泥沙淤积而成,这里既无石块,亦无木材供建筑者使用。事实上,除了春季的雨水给平原铺上一层绿油油的小草,平时在一片片耕地之间鲜有植被。在为期6个月的夏季里,气温有时很高。

这一地区现在是一片晒得干硬的荒原,有的只是炎热、烟雾和突然而至的沙尘暴。可在历史上它曾生产出过剩的食物,为城市的崛起提供了物质基础。事实上,《旧约全书》中人间乐园伊甸园的传说可能就源于苏美尔的富饶。虽然,伊甸园的故事可能是杜撰的,但在公元前5000年,苏美尔人已有部分人从自给自足的渔猎和种植活动中解放出来确是事实,这种社会分工在人类历史上尚属首次。公元前3000年苏美尔浮雕中的战车

最早使用车轮的民族

相对丰富的农业生产使得苏美尔人能够在其他行业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他们是技艺高超的建筑者和建筑设计师。他们的城市修建得很牢固,有坚实的城墙用于防御。在城里,街道上熙熙攘攘,车水马龙,有大规模的庙宇和宫殿坐落其间。建筑物主要是使用晒干的土坯来修建,尽管烧制得更为坚实的砖也同时被使用。对于穷人来说,住的都是矮小的平房。而有钱人则拥有大一些的两层建筑,其中有较宽敞的房间和奴隶的住屋,二层上还建有环绕的阳台。驾车出征的国王

苏美尔人使用车来进行建设并运输材料和货物——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这样做的民族。如同已经发现的土制和青铜制的小模型所展示的那样,他们既有两轮车也有四轮车。除了用于运输的车子之外,他们还有用于作战的战车。战车复原图

悠闲的生活

对于有钱的苏美尔人来说,生活并非只是劳动。富有之家在款待客人的时候,不仅舍得大摆宴席,而且还会雇用乐师来弹奏七弦琴和竖琴或是打手鼓。一年到头还有各种热烈的宗教节日,尤其是新年到来的时候还会举行为期几天的欢庆活动。苏美尔人用鸵鸟蛋制成的酒杯

除此之外,苏美尔人也很欣赏安谧的室内消遣活动。在乌尔,考古学家们还发现了最早的棋盘和筹码。可见,在那个时候,苏美尔人就已经拥有休闲生活了。

苏美尔的艺术家和工匠组成行会相互支持。他们的产品水平都很高。金饰工匠能把金子锤击成薄薄的箔片,再把它们切割成树叶或星星的形状。雕塑家利用一种叫作“蚀蜡法”的方法制作出小型的塑像。人物在蜡模中成型,再放进容器内用黏土覆盖,然后用火烧,使蜡熔化并且从预留的小窟窿里流出来。这样,就在黏土中留下一个中空的模型。最后,把熔化的金属注入模具,呈现出原来的形状。【苏美尔文明消亡之谜】银灯 在伊拉克南部的乌尔出土,制作于约公元前2600—前2400年。

苏美尔文明灭绝的原因有很多,大致归结起来有两个:一是以希腊和伊斯兰为代表的新兴文明征服并取代了衰落的文明;二是从生态考古学的角度来看,过度的农业开垦恶化了两河流域先天不足的生态环境。都尔·沙鲁金的王宫仆人

当年苏美尔文明定居的地区,土壤是肥沃的冲积黏土,宜于种植谷物。但是由于气候干旱少雨,苏美尔人必须以灌溉农业为主要的生产方式。然而,土壤和河水中都含有可交换的钠离子和盐。但是苏美尔人只知道灌溉,而并不知道土壤中的盐分必须用充足的水加以过滤才能排出。结果是地下水的盐分逐年增加,这就不可避免地使土壤盐碱化。生态考古学对当地农作物和单位面积产量的考察也证实了苏美尔地区农业盐碱化这一事实。

古代人类与他们所居住环境之间的关系可谓错综复杂,可以说是一个庞杂又具有挑战性的课题。从理论上讲,他们或繁荣或消亡的范例仍能给今天的人类某些启示。这种观念使得生态考古学和今天的环境保护话题越来越多地联系在一起,成为最有价值的新兴学科之一。

来自沙漠的闪族——阿卡德人

萨尔贡一世雕像

公元前30世纪初,一支操闪米特语的沙漠游牧部落来到了两河流域的北部。由于他们在阿卡德建立了国家而被称为“阿卡德人”。他们十分骁勇善战。这从他们的外部特征也能看出来:身材高大,皮肤黝黑,脸长鼻钩,并蓄有黑色胡须。

公元前2371年左右,阿卡德人在伟大的萨尔贡一世的领导下击败了苏美尔人的乌鲁克王国,统一了两河流域,开启了萨尔贡帝国的新时代。他们的到来使得苏美尔人退出了历史舞台。从此,闪米特人成为两河流域的主导民族,而美索不达米亚也开始了多民族不断混战又相互融合的历史。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也正是由这些民族共同创造的。乌尔王的军旗

在闪米特人随着萨尔贡四处征战和建立国家的过程中,阿卡德游牧部落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昔日四处流浪、居无定所的游牧民逐渐放弃了原来的生活方式,开始了定居生活。他们拆下帐篷,建起砖房,学习从事农耕和商业活动。另外,他们还从被他们征服的苏美尔人那里学习并发展了楔形文字,采用了苏美尔日历、度量衡、数字系统和行政管理的方法。于是,阿卡德人渐渐被拥有先进文化的被征服者所同化,渐渐淡忘了昔日沙漠的游牧生涯,淡忘了马背上的武艺,在文化上最终反过来被苏美尔人征服。

这种同化一方面使得阿卡德人过上了安定的生活,另一方面也使得他们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失去了征战的锐气。萨尔贡帝国开始盛极而衰。公元前2191年,萨尔贡帝国被另一支闪族游牧民族古提人所灭亡。而苏美尔人又重振江山,恢复了对美索不达米亚南部的控制。乌尔王乌尔纳姆在公元前2113年统一了南部两河流域,建立了乌尔第三王朝。乌尔纳姆也因颁布了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法典《乌尔纳姆法典》而垂名青史。《乌尔纳姆法典》残片

但这只是苏美尔人短暂的也是最后的辉煌。公元前2007年,最后一个苏美尔人建立的国家被来自东部的埃兰人所灭。从此,历史的舞台由闪族人完全取而代之。他们继承了苏美尔人的所有文明成果,建立了巴比伦帝国和亚述帝国,将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不断地推向高峰。

嗜血成性的战士——亚述人

亚述人最早在底格里斯河周围的美索不达米亚的北部区域生活,是两河流域北部的一支闪族人。这里山峦起伏,土地肥沃,人们种植大麦和芝麻,放牧牛羊,最早的居民是胡里特人,亚述人逐渐与他们融合,创造了古代亚述文明。与非闪族人融合了的闪族人在人种上还是有着许多闪族的特点:黑头发,多胡须,皮肤黝黑,长脸钩鼻。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比其他游牧民族更崇尚武力,更喜好穷兵黩武。

亚述人的战争艺术

亚述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带有浓厚的军事色彩。亚述时期留下的浮雕作品几乎全部是与军事有关。有人认为,亚述人对人类最大的贡献就是战争的艺术。尼尼微出土的浮雕《猎狮图》

亚述人的军队在整个西亚是最强大的。这一方面是因为亚述人的军事理念和军事素质在当时领先。在亚述人看来,国家和军事几乎是同一个词。国家就是一架巨型的战争机器,维持一支庞大的军队和进行对外扩张是国家的首要任务。因此,国家的管理者对军事格外重视。另一方面,他们的作战技术也很先进。军队中主要是土地所有者和被征服省份提供的步兵,但是,也有骑兵和战车部队,其军士主要来自富裕阶层。短兵相接时,士兵们配备的武器,包括皮铠甲或锁子甲,以及长矛、弹弓、战斧、重头棍棒、剑、盾牌和匕首等。每一个作战单位有50个男人,由一名首领指挥。射手队有手持盾牌和长矛的士兵保护。在作战时,这些兵种相互配合着发挥各自的作用。亚述巴尼拔和迦勒底人的战争

为了减少亚述士兵的牺牲,每次战役都使用最少的兵力。当国王决定要征服某个地区时,他会选一个城市作为目标,将其围住并切断供给。当敌军士气被削弱后,再开始正面的交锋战斗。攻城时,军队的射手不断射箭,使用投掷器的士兵猛烈地投弹,致使守城的敌人走投无路。同时,使用木制的攻城器械猛击城门和城墙。另外的一群士兵们则架上梯子,登上城墙,进入城市。另外,亚述人还用急行军来争时间、抢速度,懂得使用各个击破的战略战术。这种战术,后来被拿破仑借用,成为克敌制胜的法宝。

除了战术的先进之外,亚述还拥有先进的武器和优良的装备。铁制武器的使用使亚述人的扩张几乎创下了战无不胜的神话。在亚述国王萨尔贡二世王宫的一个武器库里,人们发现了近两百吨的铁制武器,其中有铁剑、弓箭、撞墙锤、战车、盾牌、盔甲等。在这些精良的武器装备下,亚述军队在整个西亚纵横驰骋,铁蹄踏过之处,几乎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在出土的一件文物雕刻上,描绘了亚述军队攻打一座城池时的情形:右边一辆装有攻城锤的战车猛烈撞击着敌方的土坯城墙,同时掩护着后面的弓箭手前进;左边的亚述士兵手持盾牌,一步步登上攻城的云梯,向守城的敌人发起激烈的进攻。

穷兵黩武之谜

在历史记载中,亚述士兵们被描述为凶猛残暴、杀人如麻的狂魔。他们所过之处,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亚述将士在论功请赏的时候是以所斩敌人的首级数为标准。因此,被掳战俘,大多被斩首,几乎没有生还的希望。亚述士兵们每次作战回来,都把斩获的人头堆起来,以此报功。旁边有专人把战士的姓名和带血的人头数目记录下来,以此作为行赏的根据。亚述人在屠杀战俘时,迫使战俘们跪成一排,刽子手则拿着狼牙棒在其背后大力挥舞,一个一个地砸碎俘虏的头颅。亚述国王常常亲临现场观赏,并给杀人最多的战士授奖。如果国王不能来,则要把敌人首领的人头给他送去。对战败一方贵族的处理,则更为残忍。有割耳割鼻的,有斩断手脚的,有五马分尸的,还有剥皮剜肉的,令人触目惊心,不忍卒睹。凡属敌人主要首领的头颅,都要先在军营示众然后进行防腐处理,或是保存起来,或是做成装饰品,悬挂在国王花园里的树木上。有一个亚述国王曾亲自把短枪刺进被俘敌人首领的眼睛里,同时用绳子穿透这个敌国国王的身子,并将他活活剥皮,然后再抛进烧得通红的火炉里。另外,他还把俘虏的敌国贵族们剁成肉块。其目的是为了“让大家看到国王是特别会惩罚自己敌人的”。亚述皇家卫队的士兵亚述浮雕《亚述士兵押解战俘》

这些酷刑的记载并不是来自后人骇人听闻的传说,而是亚述人自己史官的记载。这表明,在亚述人看来,这不但不是一种可耻的残暴,反而体现了亚述士兵们的英勇,是一种荣耀。

大家一定觉得费解:亚述人为什么会成为一个尚武的民族,并如此穷兵黩武呢?是由于他们的风俗习惯与众不同,还是因为种族的生理特性?关于这一点,美国文化史教授伯恩斯提出的见解,是较具说服力的:提革拉·帕拉萨三世浮雕像

亚述人是一支出色的武士民族,这不是因为他们在种族上不同于所有其他的闪族人,而是由于他们自己的环境有特殊条件。他们的国土资源有限,又经常受到周围敌对民族的威胁,这就养成了他们好战的习性和侵略的野心。因此,无怪乎他们对土地贪得无厌。他们征服越多,就越感到征服之必须,才能保住其已经获得的一切。每一次成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